[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2884907B - 一种扎带绑扎仿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扎带绑扎仿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84907B
CN112884907B CN202110145487.2A CN202110145487A CN112884907B CN 112884907 B CN112884907 B CN 112884907B CN 202110145487 A CN202110145487 A CN 202110145487A CN 112884907 B CN112884907 B CN 1128849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ne
bones
edge
simulation
simulation obj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4548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84907A (zh
Inventor
岑伟华
许秋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ilishi Multimedia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uilishi Multimedia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ilishi Multimedia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Ruilishi Multimedia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4548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8490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849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849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849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849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9/00Manipulating 3D models or images f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19/006Mixed real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9/00Manipulating 3D models or images f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19/20Editing of 3D images, e.g. changing shapes or colours, aligning objects or positioning pa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视觉识别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扎带绑扎仿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于扎带的绑扎过程如何在虚拟现实世界中重现出来的问题。所述扎带绑扎仿真方法包括:构建仿真对象,得到扎带骨骼模型;根据所述扎带骨骼模型的骨骼长度,确定所述仿真对象的每条边的长度;根据所述仿真对象的每条边的长度,以及所述仿真对象的内角角度得到所述扎带骨骼模型的仿真形态,所述仿真对象的内角角度为预先设定的。这样可以在虚拟现实中模拟扎带的绑扎过程,可以将扎带捆绑成一个具有具体仿真形态的形状,将该具有具体仿真形态的形状在虚拟现实中重现出来。

Description

一种扎带绑扎仿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视觉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扎带绑扎仿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virtuml remlity,VR),又称为灵境技术,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项全新的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囊括计算机、电子信息、仿真技术于一体,其基本实现是计算机模拟虚拟环境从而给人以环境沉浸感。
虚拟现实技术主要包括自然技能、传感设备、模拟环境和感知等方面。自然技能是人体行为动作通过计算机处理行为相关的采集数据,作出实时响应,并反馈至人的五官;传感设备是指三维交互设备;模拟环境是通过计算机生成的模拟真实事务的三维立体图像;感知是指计算机可以生成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力觉、运动、嗅觉、味觉等。
而人在虚拟空间中进行一些道具操作,有的是使用实体道具,有的可不使用实体道具,直接由计算机生成,扎带的绑扎即属于后者。扎带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广泛,如果要在虚拟现实中模拟扎带的绑扎过程十分困难。而将扎带绑扎成一个具体的形状实现起来会更加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扎带的绑扎过程如何在虚拟现实世界中重现出来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扎带绑扎仿真方法,包括:构建仿真对象,得到扎带骨骼模型;
根据所述扎带骨骼模型的骨骼长度,确定所述仿真对象的每条边的长度;
根据所述仿真对象的每条边的长度,以及所述仿真对象的内角角度得到所述扎带骨骼模型的仿真形态,所述仿真对象的内角角度为预先设定的。
可选的,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构建仿真对象,得到扎带骨骼模型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扎带骨骼模型中的每一段骨骼,按照所述扎带骨骼模型从头至尾的顺序进行编号,所述扎带骨骼模型中的每一段骨骼的长度相同;
所述根据所述扎带骨骼模型的骨骼长度,确定所述仿真对象的每条边的长度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仿真对象的每条边的长度,确定所述仿真对象的每条边所对应的骨骼编号序列。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扎带骨骼模型的骨骼长度,确定所述仿真对象的每条边的长度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仿真对象的每条边对应的骨骼编号序列,确定所述每条边的边缘骨骼中每段骨骼的编号,所述边缘骨骼中的骨骼数量是预先设定的;
根据所述边缘骨骼中的骨骼数量,以及所述仿真对象的内角角度确定所述边缘骨骼中每段骨骼的弯折角度。
可选的,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仿真对象为矩形,所述矩形的长边包含n段骨骼,所述矩形的宽边包含m段骨骼,所述边缘骨骼包括第一组边缘骨骼、第二组边缘骨骼及第三组边缘骨骼,所述仿真对象的每条边所对应的骨骼编号序列分别为:1至n,n+1至n+m,n+m+1至2n+m,2n+m+1至2n+2m,其中,n>1,m>1,且n和m均为整数,
所述根据所述仿真对象的每条边对应的骨骼编号序列,确定所述每条边的边缘骨骼中每段骨骼的编号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组边缘骨骼中每段骨骼的编号分别为:n-1、n、n+1;
确定所述第二组边缘骨骼中每段骨骼的编号分别为:n+m-1,n+m,n+m+1;
确定所述第三组边缘骨骼中每段骨骼的编号分别为:2n+m-1,2n+m,2n+m+1;
所述根据所述边缘骨骼中的骨骼数量,以及所述仿真对象的内角角度确定所述边缘骨骼中每段骨骼的弯折角度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组边缘骨骼、所述第二组边缘骨骼及所述第三组边缘骨骼各自包含三段骨骼,所述仿真对象的内角角度为90度;
确定所述第一组边缘骨骼、所述第二组边缘骨骼及所述第三组边缘骨骼中的每段骨骼的弯折角度为30度。
可选的,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仿真对象为等边三角形,所述等边三角形的每条边包含q段骨骼,所述边缘骨骼包括第一组边缘骨骼、第二组边缘骨骼,所述仿真对象的每条边所对应的骨骼编号序列分别为:1至q,q+1至2q,2q+1至3q,其中,q>1,且q为整数,
所述根据所述仿真对象的每条边对应的骨骼编号序列,确定所述每条边的边缘骨骼中每段骨骼的编号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组边缘骨骼中每段骨骼的编号分别为:q-1、q、q+1;
确定所述第二组边缘骨骼中每段骨骼的编号分别为:2q-1、2q、2q+1;
所述根据所述边缘骨骼中的骨骼数量,以及所述仿真对象的内角角度确定所述边缘骨骼中每段骨骼的弯折角度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组边缘骨骼、所述第二组边缘骨骼各自包含三段骨骼,所述仿真对象的内角角度为60度;
确定所述第一组边缘骨骼、所述第二组边缘骨骼中的每段骨骼的弯折角度为20度。
可选的,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边缘骨骼中的骨骼数量,以及所述仿真对象的内角角度确定所述边缘骨骼中每段骨骼的弯折角度之后,所述方法包括:
按照预设骨骼弯折速度对所述边缘骨骼中的每段骨骼进行弯折;
每帧判断一次所述边缘骨骼中的每段骨骼是否达到所述弯折角度;
若未达到,则继续以所述预设骨骼弯折速度对所述边缘骨骼中的每段骨骼进行弯折;
若达到,则下一帧停止对所述边缘骨骼中的每段骨骼进行弯折。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扎带绑扎仿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扎带绑扎仿真装置包括:
构建模块,用于构建仿真对象,得到扎带骨骼模型;
预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扎带骨骼模型的骨骼长度,确定所述仿真对象的每条边的长度;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仿真对象的每条边的长度,以及所述仿真对象的内角角度得到所述扎带骨骼模型的仿真形态,所述仿真对象的内角角度为预先设定的。
可选的,在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预处理模块,还用于对所述扎带骨骼模型中的每一段骨骼,按照所述扎带骨骼模型从头至尾的顺序进行编号,所述扎带骨骼模型中的每一段骨骼的长度相同;
所述预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仿真对象的每条边的长度,确定所述仿真对象的每条边所对应的骨骼编号序列。
可选的,在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预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仿真对象的每条边对应的骨骼编号序列,确定所述每条边的边缘骨骼中每段骨骼的编号,所述边缘骨骼中的骨骼数量是预先设定的;
所述预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边缘骨骼中的骨骼数量,以及所述仿真对象的内角角度确定所述边缘骨骼中每段骨骼的弯折角度。
可选的,在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仿真对象为矩形,所述矩形的长边包含n段骨骼,所述矩形的宽边包含m段骨骼,所述边缘骨骼包括第一组边缘骨骼、第二组边缘骨骼及第三组边缘骨骼,所述仿真对象的每条边所对应的骨骼编号序列分别为:1至n,n+1至n+m,n+m+1至2n+m,2n+m+1至2n+2m,其中,n>1,m>1,
所述预处理模块,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组边缘骨骼中每段骨骼的编号分别为:n-1、n、n+1;确定所述第二组边缘骨骼中每段骨骼的编号分别为:n+m-1,n+m,n+m+1;确定所述第三组边缘骨骼中每段骨骼的编号分别为:2n+m-1,2n+m,2n+m+1;
所述预处理模块,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组边缘骨骼、所述第二组边缘骨骼及所述第三组边缘骨骼各自包含三段骨骼,所述仿真对象的内角角度为90度;确定所述第一组边缘骨骼、所述第二组边缘骨骼及所述第三组边缘骨骼中的每段骨骼的弯折角度为30度。
可选的,在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仿真对象为等边三角形,所述等边三角形的每条边包含q段骨骼,所述边缘骨骼包括第一组边缘骨骼、第二组边缘骨骼,所述仿真对象的每条边所对应的骨骼编号序列分别为:1至q,q+1至2q,2q+1至3q,其中,q>1,
所述预处理模块,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组边缘骨骼中每段骨骼的编号分别为:q-1、q、q+1;确定所述第二组边缘骨骼中每段骨骼的编号分别为:2q-1、2q、2q+1;
所述预处理模块,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组边缘骨骼、所述第二组边缘骨骼各自包含三段骨骼,所述仿真对象的内角角度为60度;确定所述第一组边缘骨骼、所述第二组边缘骨骼中的每段骨骼的弯折角度为20度。
可选的,在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按照预设骨骼弯折速度对所述边缘骨骼中的每段骨骼进行弯折;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每帧判断一次所述边缘骨骼中的每段骨骼是否达到所述弯折角度;若未达到,则继续以所述预设骨骼弯折速度对所述边缘骨骼中的每段骨骼进行弯折;若达到,则下一帧停止对所述边缘骨骼中的每段骨骼进行弯折。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扎带绑扎仿真设备,包括:存储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指令,所述存储器和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过线路互连;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指令,以使得所述扎带绑扎仿真设备执行上述的扎带绑扎仿真方法。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扎带绑扎仿真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包括:构建仿真对象,得到扎带骨骼模型;根据所述扎带骨骼模型的骨骼长度,确定所述仿真对象的每条边的长度;根据所述仿真对象的每条边的长度,以及所述仿真对象的内角角度得到所述扎带骨骼模型的仿真形态,所述仿真对象的内角角度为预先设定的。这样可以在虚拟现实中模拟扎带的绑扎过程,可以将扎带捆绑成一个具有具体仿真形态的形状,将该具有具体仿真形态的形状在虚拟现实中重现出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扎带捆绑仿真方法的第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扎带绑扎仿真方法的第二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对边缘骨骼中的每段骨骼进行弯折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扎带绑扎仿真方法得到的一个仿真形态的示意图;
图5为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扎带绑扎仿真方法得到的另一个仿真形态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扎带绑扎仿真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扎带绑扎仿真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扎带绑扎仿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构建仿真对象,得到扎带骨骼模型;根据所述扎带骨骼模型的骨骼长度,确定所述仿真对象的每条边的长度;根据所述仿真对象的每条边的长度,以及所述仿真对象的内角角度得到所述扎带骨骼模型的仿真形态,所述仿真对象的内角角度为预先设定的。这样可以在虚拟现实中模拟扎带的绑扎过程,可以将扎带捆绑成一个具有具体仿真形态的形状,将该具有具体仿真形态的形状在虚拟现实中重现出来。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或“具有”及其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便于理解,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流程进行描述,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扎带绑扎仿真方法的第一个实施例包括:
101、构建仿真对象,得到扎带骨骼模型;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执行主体可以为扎带绑扎仿真装置,还可以是终端或者服务器,具体此处不做限定。本发明实施例以服务器为执行主体为例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中,在虚拟现实空间中实现扎带绑扎的仿真,需先构建扎带的仿真对象,此处使用UE4(Umreml Emgime 4,虚幻4引擎)构建仿真对象的扎带骨骼模型,其中,扎带骨骼模型由若干块扎带骨骼组成,而每一块扎带骨骼具有固定长度,经组合得到扎带骨骼模型的总长度。比如扎带骨骼模型由100块扎带骨骼组成,而每一块扎带骨骼的长度为0.29cm,则扎带骨骼模型的长度为29cm。在扎带捆绑成特定形状的过程中,通过实时改变这些骨骼的旋转角度,可以使得该扎带骨骼形成特定形状。
102、根据所述扎带骨骼模型的骨骼长度,确定所述仿真对象的每条边的长度。
根据扎带骨骼模型的骨骼长度,确定仿真对象的每条边的长度,该仿真对象的形状不限定。示例性的,若该仿真对象为矩形,假设矩形的长边长度为X,宽边的长度为Y。若如上所述,扎带骨骼模型的长度为29cm,则2X+2Y≤29cm。若如上所述,扎带骨骼模型由100块扎带骨骼组成,该矩形的一条长边需要n段骨骼,一条宽边需要m段骨骼,则n+m≤100。n和m必须是整数。n=X/0.29,m=Y/0.29。(n和m的结果可以向上取整)。在得到n和m的结果之后,检测2n+2m≤100是否成立。若不成立,则说明设定的长宽不合理,扎带不进行任何操作。若成立,则进行下一步操作。
在另一个示例中,若该仿真对象为等边三角形,则每条边的长度小于或等于该骨骼长度的1/3。假设等边三角形的每条边长度为Z。若如上所述,扎带骨骼模型的长度为29cm,则3Z≤29cm。若如上所述,扎带骨骼模型由100块扎带骨骼组成,该等边三角形的每条边需要q段骨骼,且3q≤100。q必须是整数。q=Z/0.29。(q的结果可以向上取整)在得到q的结果之后,检测3q≤100是否成立。若不成立,则说明设定的边长不合理,扎带不进行任何操作。若成立,则进行下一步操作。
本实施例中,扎带骨骼模型的扎带绑扎仿真指令由用户主动触发发送,可以通过道具控件来实现扎带绑扎仿真指令的触发,即通过一种用户界面控件,用户携带VR(Virtuml Remlty)设备后,可见虚拟空间的任何可视控件或元素,比如图片、输入框、文本框、按钮、标签、扎带绑扎动作等控件,其可响应用户的操作,在扎带绑扎的相应区间作出指定动作,即可触发扎带骨骼模型的扎带绑扎仿真指令;另一种方法是通过摄影设备,检测用户的行为操作,当被检测到用户作为扎带绑扎的预设动作,即可触发扎带骨骼模型的扎带绑扎仿真指令。
另外,扎带绑扎仿真指令中仿真对象的参数,以描述仿真对象的形态轨迹与尺寸大小。仿真对象由多种不同的形状或形状局部组合而成,故需先将仿真对象进去切割,得到多种描述单一形状的仿真对象单元,如直线方程、圆方程、椭圆方程、球方程等。仿真对象的仿真大小通过计算各仿真对象单元的长度或者直径进行表示即可。通过限定仿真对象的形状与长度,即可得到扎带绑扎仿真的最终形态。
103、根据所述仿真对象的每条边的长度,以及所述仿真对象的内角角度得到所述扎带骨骼模型的仿真形态。
在上述计算出仿真对象的每条边的长度之后,根据仿真对象的内角角度得到扎带骨骼模型的仿真形态。该仿真对象的内角角度是可以预先设定的。例如,若该仿真对象为矩形,该仿真对象的内角角度为90度。若该仿真对象为等边三角形,则该仿真对象的内角角度为60度。该仿真对象还可以为其他形状,对应的,其内角角度还可以为其他度数,此处不做限制。
在获取到所述仿真对象的每条边的长度,以及仿真对象的内角角度之后,可以得到该扎带骨骼模型的仿真形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扎带绑扎仿真方法,该方法包括:构建仿真对象,得到扎带骨骼模型;根据所述扎带骨骼模型的骨骼长度,确定所述仿真对象的每条边的长度;根据所述仿真对象的每条边的长度,以及所述仿真对象的内角角度得到所述扎带骨骼模型的仿真形态,所述仿真对象的内角角度为预先设定的。这样可以在虚拟现实中模拟扎带的绑扎过程,可以将扎带捆绑成一个具有具体仿真形态的形状,将该具有具体仿真形态的形状在虚拟现实中重现出来。
请参阅图2,本发明实施例中扎带绑扎仿真方法的第二个实施例包括:
201、构建仿真对象,得到扎带骨骼模型。
参见上述第一个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202、对所述扎带骨骼模型中的每一段骨骼,按照所述扎带骨骼模型从头至尾的顺序进行编号。
对所述扎带骨骼模型中的每一段骨骼,按照扎带骨骼模型从头至尾的顺序进行编号。如上述第一个实施例,若扎带骨骼模型由100块扎带骨骼组成,则从该100块扎带骨骼中的第一段开始进行编号,一直编号到最后一段。该100段扎带骨骼的编号依次为1、2、3、......98、99、100。
203、根据所述扎带骨骼模型的骨骼长度,确定所述仿真对象的每条边的长度。
根据扎带骨骼模型的长度确定仿真对象的每条边的长度。参见上述第一个实施例。
在一个具体的案例中,若扎带骨骼模型由100段扎带骨骼组成,该仿真对象为矩形。该矩形的一条长边需要n段骨骼,一条宽边需要m段骨骼,则n+m≤100。示例性的,该长边可以为30段骨骼,宽边可以为20段骨骼。
在另一个具体的案例中,若扎带骨骼模型由100段扎带骨骼组成,该仿真对象为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每条边需要q段骨骼,且3q≤100。示例性的,该等边三角形的每条边可以为33段骨骼。
204、根据所述仿真对象的每条边的长度,确定所述仿真对象的每条边所对应的骨骼编号序列。
根据该仿真对象的每条边的长度,确定仿真对象的每条边所对应的骨骼编号序列。
具体的,若仿真对象为矩形,所述矩形的长边包含n段骨骼,所述矩形的宽边包含m段骨骼,可以理解的是,该扎带骨骼模型中编号为1的骨骼位于该矩形的顶点上。则所述仿真对象的四条边所对应的骨骼编号序列分别为:1至n,n+1至n+m,n+m+1至2n+m,2n+m+1至2n+2m,其中,n>1,m>1,且n和m均为整数。
例如,该长边可以为30段骨骼,宽边可以为20段骨骼。则该第一段长边对应的骨骼编号序列为:1、2、3......29、30。该第一段宽边对应的骨骼编号序列为:31、32、33......49、50。该第二段长边对应的骨骼编号序列为:51、52、53......79、80。该第二段宽边对应的骨骼编号序列为:81、82、83......99、100。
若仿真对象为等边三角形,所述等边三角形的每条边包含q段骨骼,可以理解的是,该扎带骨骼模型中编号为1的骨骼位于该等边三角形的顶点上。所述仿真对象的三条边所对应的骨骼编号序列分别为:1至q,q+1至2q,2q+1至3q,其中,q>1,且q为整数。
例如,该等边三角形的每条边可以为33段骨骼。则该第一条边对应的骨骼编号序列为:1、2、3......31、32、33。该第二条边对应的骨骼编号序列为:34、35、36......64、65、66。该第三条边对应的骨骼编号序列为:67、68、69......97、98、99。
205、根据所述仿真对象的每条边对应的骨骼编号序列,确定所述每条边的边缘骨骼中每段骨骼的编号。
根据所述仿真对象的每条边对应的骨骼编号序列,确定所述每条边的边缘骨骼中每段骨骼的编号。需要说明的是,该每条边的边缘骨骼的数量是预先设定的,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设定。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该每一组边缘骨骼的数量设置为3个。以下以一组边缘骨骼数量为3个进行说明,但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制。
具体的,若仿真对象为矩形,所述仿真对象的四条边所对应的骨骼编号序列分别为:1至n,n+1至n+m,n+m+1至2n+m,2n+m+1至2n+2m。则可以确定所述第一组边缘骨骼中每段骨骼的编号分别为:n-1、n、n+1;确定所述第二组边缘骨骼中每段骨骼的编号分别为:n+m-1,n+m,n+m+1;确定所述第三组边缘骨骼中每段骨骼的编号分别为:2n+m-1,2n+m,2n+m+1。
更进一步的,当该矩形的长边为30段骨骼,宽边为20段骨骼时,该矩形的第一组边缘骨骼中每段骨骼的编号分别为:29、30、31;该第二组边缘骨骼中每段骨骼的编号分别为:49、50、51;该第三组边缘骨骼中每段骨骼的编号分别为:79、80、81。
若仿真对象为等边三角形,所述仿真对象对应的骨骼编号序列分别为:1至q,q+1至2q,2q+1至3q。则可以确定所述第一组边缘骨骼中每段骨骼的编号分别为:q-1、q、q+1;确定所述第二组边缘骨骼中每段骨骼的编号分别为:2q-1、2q、2q+1。
更进一步的,当该等边三角形的每条边为33段骨骼时,该等边三角形的第一组边缘骨骼中每段骨骼的编号分别为:32、33、34;第二组边缘骨骼中每段骨骼的编号分别为:65、66、67。
206、根据所述边缘骨骼中的骨骼数量,以及所述仿真对象的内角角度确定所述边缘骨骼中每段骨骼的弯折角度。
根据边缘骨骼中的骨骼数量,以及仿真对象的内角角度确定所述边缘骨骼中每段骨骼的弯折角度。在本方案中,以每段骨骼的弯折角度相同为例,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将每段骨骼弯折的角度设置为不相同。
当每段骨骼弯折的角度相同时,用仿真对象的内角角度除以一组边缘骨骼中边缘骨骼的数量,即可得到该一组边缘骨骼中每段骨骼的弯折角度。
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若仿真对象为矩形,则内角角度为90度,该仿真对象的每组边缘骨骼包含3段骨骼时,可以将该每组边缘骨骼中的每段骨骼都弯折成30度。
在另一个具体的例子中,若仿真对象为等边三角形,则内角角度为60度,该仿真对象的每组边缘骨骼包含3段骨骼时,可以将该每组边缘骨骼中的每段骨骼都弯折成20度。
需要说明的是,每组边缘骨骼的数量可以人为设置,这里仅以3段为例,但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制。
207、对所述边缘骨骼中的每段骨骼进行弯折。
按照步骤206中得到的边缘骨骼中的每段骨骼的弯折度数对该边缘骨骼中的每段骨骼进行弯折。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对边缘骨骼中的每段骨骼进行弯折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请参见图3:
2071、按照预设骨骼弯折速度对所述边缘骨骼中的每段骨骼进行弯折。
按照预设骨骼弯折速度对边缘骨骼中的每段骨骼进行弯折。该预设骨骼弯折速度可以根据需要随意设定,可以使得骨骼的弯折速度为v度/帧。
开始对边缘骨骼中的每段骨骼进行弯折时,每帧对上述步骤205中确定的边缘骨骼中的每段骨骼以弯折速度为v度/帧进行弯折。
2072、每帧判断一次所述边缘骨骼中的每段骨骼是否达到所述弯折角度。
每帧判断一次该边缘骨骼中的每段骨骼是否达到步骤206中确定的弯折角度。
2073、若未达到,则继续以所述预设骨骼弯折速度对所述边缘骨骼中的每段骨骼进行弯折;若达到,则下一帧停止对所述边缘骨骼中的每段骨骼进行弯折。
当边缘骨骼中的每段骨骼未达到步骤206中确定的弯折角度时,则继续以预设骨骼弯折速度v对边缘骨骼中的每段骨骼进行弯折;
当边缘骨骼中的每段骨骼达到步骤206中确定的弯折角度时,则下一帧停止对所述边缘骨骼中的每段骨骼进行弯折,此时扎带骨骼模型已经成为预先设定的仿真形态。
请参见图4,图4为一种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扎带绑扎仿真方法得到的一个矩形形态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方案中得到的矩形形态在视觉上为圆角矩形。
请参见图5,图5为一种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扎带绑扎仿真方法得到的一个等边三角形形态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方案中得到的等边三角形形态在视觉上为圆角等边三角形。
上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扎带绑扎仿真方法进行了描述,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扎带绑扎仿真装置进行描述,请参阅图6,本发明实施例中扎带绑扎仿真装置一个实施例包括:
构建模块301,用于构建仿真对象,得到扎带骨骼模型;
预处理模块302,用于根据所述扎带骨骼模型的骨骼长度,确定所述仿真对象的每条边的长度;
处理模块303,用于根据所述仿真对象的每条边的长度,以及所述仿真对象的内角角度得到所述扎带骨骼模型的仿真形态,所述仿真对象的内角角度为预先设定的。
所述预处理模块302,还用于对所述扎带骨骼模型中的每一段骨骼,按照所述扎带骨骼模型从头至尾的顺序进行编号,所述扎带骨骼模型中的每一段骨骼的长度相同;
所述预处理模块302,还用于根据所述仿真对象的每条边的长度,确定所述仿真对象的每条边所对应的骨骼编号序列。
所述预处理模块302,还用于根据所述仿真对象的每条边对应的骨骼编号序列,确定所述每条边的边缘骨骼中每段骨骼的编号,所述边缘骨骼中的骨骼数量是预先设定的;
所述预处理模块302,还用于根据所述边缘骨骼中的骨骼数量,以及所述仿真对象的内角角度确定所述边缘骨骼中每段骨骼的弯折角度。
若所述仿真对象为矩形,所述矩形的长边包含n段骨骼,所述矩形的宽边包含m段骨骼,所述边缘骨骼包括第一组边缘骨骼、第二组边缘骨骼及第三组边缘骨骼,所述仿真对象的每条边所对应的骨骼编号序列分别为:1至n,n+1至n+m,n+m+1至2n+m,2n+m+1至2n+2m,其中,n>1,m>1,
所述预处理模块302,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组边缘骨骼中每段骨骼的编号分别为:n-1、n、n+1;确定所述第二组边缘骨骼中每段骨骼的编号分别为:n+m-1,n+m,n+m+1;确定所述第三组边缘骨骼中每段骨骼的编号分别为:2n+m-1,2n+m,2n+m+1;
所述预处理模块302,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组边缘骨骼、所述第二组边缘骨骼及所述第三组边缘骨骼各自包含三段骨骼,所述仿真对象的内角角度为90度;确定所述第一组边缘骨骼、所述第二组边缘骨骼及所述第三组边缘骨骼中的每段骨骼的弯折角度为30度。
若所述仿真对象为等边三角形,所述等边三角形的每条边包含q段骨骼,所述边缘骨骼包括第一组边缘骨骼、第二组边缘骨骼,所述仿真对象的每条边所对应的骨骼编号序列分别为:1至q,q+1至2q,2q+1至3q,其中,q>1,
所述预处理模块302,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组边缘骨骼中每段骨骼的编号分别为:q-1、q、q+1;确定所述第二组边缘骨骼中每段骨骼的编号分别为:2q-1、2q、2q+1;
所述预处理模块302,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组边缘骨骼、所述第二组边缘骨骼各自包含三段骨骼,所述仿真对象的内角角度为60度;确定所述第一组边缘骨骼、所述第二组边缘骨骼中的每段骨骼的弯折角度为20度。
所述处理模块303,还用于按照预设骨骼弯折速度对所述边缘骨骼中的每段骨骼进行弯折;
所述处理模块303,还用于每帧判断一次所述边缘骨骼中的每段骨骼是否达到所述弯折角度;若未达到,则继续以所述预设骨骼弯折速度对所述边缘骨骼中的每段骨骼进行弯折;若达到,则下一帧停止对所述边缘骨骼中的每段骨骼进行弯折。
本发明提供的扎带绑扎仿真装置中包括:构建模块301,用于构建仿真对象,得到扎带骨骼模型;预处理模块302,用于根据所述扎带骨骼模型的骨骼长度,确定所述仿真对象的每条边的长度;处理模块303,用于根据所述仿真对象的每条边的长度,以及所述仿真对象的内角角度得到所述扎带骨骼模型的仿真形态,所述仿真对象的内角角度为预先设定的。这样可以在虚拟现实中模拟扎带的绑扎过程,可以将扎带捆绑成一个具有具体仿真形态的形状,将该具有具体仿真形态的形状在虚拟现实中重现出来。
上面图6从模块化功能实体的角度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扎带绑扎仿真装置进行详细描述,下面从硬件处理的角度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扎带绑扎仿真设备进行详细描述。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扎带绑扎仿真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扎带绑扎仿真设备400可因配置或性能不同而产生比较大的差异,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处理器(cemtrml processimg umits,CPU)410(例如,一个或一个以上处理器)和存储器420,一个或一个以上存储应用程序433或数据432的存储介质430(例如一个或一个以上海量存储设备)。其中,存储器420和存储介质430可以是短暂存储或持久存储。存储在存储介质430的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模块(图示没标出),每个模块可以包括对扎带绑扎仿真设备400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更进一步地,处理器410可以设置为与存储介质430通信,在扎带绑扎仿真设备400上执行存储介质430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
扎带绑扎仿真设备40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电源440,一个或一个以上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450,一个或一个以上输入输出接口460,和/或,一个或一个以上操作系统431,例如Wimdows Serve,Nmc OS X,Umix,Limux,FreeBSD等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7示出的扎带绑扎仿真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扎带绑扎仿真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为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为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所述扎带绑扎仿真方法的步骤。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md-omly nenory,RON)、随机存取存储器(rmmdon mccess nenory,RMN)、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扎带绑扎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构建仿真对象,得到扎带骨骼模型;
根据所述扎带骨骼模型的骨骼长度,确定所述仿真对象的每条边的长度;
根据所述仿真对象的每条边的长度,以及所述仿真对象的内角角度得到所述扎带骨骼模型的仿真形态,所述仿真对象的内角角度为预先设定的;
若仿真对象为矩形,矩形的长边包含n段骨骼,矩形的宽边包含m段骨骼,所述仿真对象的四条边所对应的骨骼编号序列分别为:1至n,n+1至n+m,n+m+1至2n+m,2n+m+1至2n+2m,内角角度为90度;
若仿真对象为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每条边包含q段骨骼,仿真对象对应的骨骼编号序列分别为:1至q,q+1至2q,2q+1至3q,内角角度为60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仿真对象,得到扎带骨骼模型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扎带骨骼模型中的每一段骨骼,按照所述扎带骨骼模型从头至尾的顺序进行编号,所述扎带骨骼模型中的每一段骨骼的长度相同;
所述根据所述扎带骨骼模型的骨骼长度,确定所述仿真对象的每条边的长度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仿真对象的每条边的长度,确定所述仿真对象的每条边所对应的骨骼编号序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扎带骨骼模型的骨骼长度,确定所述仿真对象的每条边的长度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仿真对象的每条边对应的骨骼编号序列,确定所述每条边的边缘骨骼中每段骨骼的编号,所述边缘骨骼中的骨骼数量是预先设定的;
根据所述边缘骨骼中的骨骼数量,以及所述仿真对象的内角角度确定所述边缘骨骼中每段骨骼的弯折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真对象为矩形,所述矩形的长边包含n段骨骼,所述矩形的宽边包含m段骨骼,所述边缘骨骼包括第一组边缘骨骼、第二组边缘骨骼及第三组边缘骨骼,所述仿真对象的每条边所对应的骨骼编号序列分别为:1至n,n+1至n+m,n+m+1至2n+m,2n+m+1至2n+2m,其中,n>1,m>1,且n和m均为整数,
所述根据所述仿真对象的每条边对应的骨骼编号序列,确定所述每条边的边缘骨骼中每段骨骼的编号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组边缘骨骼中每段骨骼的编号分别为:n-1、n、n+1;
确定所述第二组边缘骨骼中每段骨骼的编号分别为:n+m-1,n+m,n+m+1;
确定所述第三组边缘骨骼中每段骨骼的编号分别为:2n+m-1,2n+m,2n+m+1;
所述根据所述边缘骨骼中的骨骼数量,以及所述仿真对象的内角角度确定所述边缘骨骼中每段骨骼的弯折角度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组边缘骨骼、所述第二组边缘骨骼及所述第三组边缘骨骼各自包含三段骨骼,所述仿真对象的内角角度为90度;
确定所述第一组边缘骨骼、所述第二组边缘骨骼及所述第三组边缘骨骼中的每段骨骼的弯折角度为30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真对象为等边三角形,所述等边三角形的每条边包含q段骨骼,所述边缘骨骼包括第一组边缘骨骼、第二组边缘骨骼,所述仿真对象的每条边所对应的骨骼编号序列分别为:1至q,q+1至2q,2q+1至3q,其中,q>1,且q为整数,
所述根据所述仿真对象的每条边对应的骨骼编号序列,确定所述每条边的边缘骨骼中每段骨骼的编号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组边缘骨骼中每段骨骼的编号分别为:q-1、q、q+1;
确定所述第二组边缘骨骼中每段骨骼的编号分别为:2q-1、2q、2q+1;
所述根据所述边缘骨骼中的骨骼数量,以及所述仿真对象的内角角度确定所述边缘骨骼中每段骨骼的弯折角度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组边缘骨骼、所述第二组边缘骨骼各自包含三段骨骼,所述仿真对象的内角角度为60度;
确定所述第一组边缘骨骼、所述第二组边缘骨骼中的每段骨骼的弯折角度为20度。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边缘骨骼中的骨骼数量,以及所述仿真对象的内角角度确定所述边缘骨骼中每段骨骼的弯折角度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按照预设骨骼弯折速度对所述边缘骨骼中的每段骨骼进行弯折;
每帧判断一次所述边缘骨骼中的每段骨骼是否达到所述弯折角度;
若未达到,则继续以所述预设骨骼弯折速度对所述边缘骨骼中的每段骨骼进行弯折;
若达到,则下一帧停止对所述边缘骨骼中的每段骨骼进行弯折。
7.一种扎带绑扎仿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扎带绑扎仿真装置包括:
构建模块,用于构建仿真对象,得到扎带骨骼模型;
预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扎带骨骼模型的骨骼长度,确定所述仿真对象的每条边的长度;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仿真对象的每条边的长度,以及所述仿真对象的内角角度得到所述扎带骨骼模型的仿真形态,所述仿真对象的内角角度为预先设定的;
若仿真对象为矩形,矩形的长边包含n段骨骼,矩形的宽边包含m段骨骼,所述仿真对象的四条边所对应的骨骼编号序列分别为:1至n,n+1至n+m,n+m+1至2n+m,2n+m+1至2n+2m,内角角度为90度;
若仿真对象为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每条边包含q段骨骼,仿真对象对应的骨骼编号序列分别为:1至q,q+1至2q,2q+1至3q,内角角度为60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扎带绑扎仿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处理模块,还用于对所述扎带骨骼模型中的每一段骨骼,按照所述扎带骨骼模型从头至尾的顺序进行编号,所述扎带骨骼模型中的每一段骨骼的长度相同;
所述预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仿真对象的每条边的长度,确定所述仿真对象的每条边所对应的骨骼编号序列。
9.一种扎带绑扎仿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扎带绑扎仿真设备包括:存储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指令,所述存储器和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过线路互连;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指令,以使得所述扎带绑扎仿真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扎带绑扎仿真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扎带绑扎仿真方法。
CN202110145487.2A 2021-02-02 2021-02-02 一种扎带绑扎仿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8849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45487.2A CN112884907B (zh) 2021-02-02 2021-02-02 一种扎带绑扎仿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45487.2A CN112884907B (zh) 2021-02-02 2021-02-02 一种扎带绑扎仿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84907A CN112884907A (zh) 2021-06-01
CN112884907B true CN112884907B (zh) 2024-03-15

Family

ID=76056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45487.2A Active CN112884907B (zh) 2021-02-02 2021-02-02 一种扎带绑扎仿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84907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21211A (zh) * 2019-03-26 2019-05-31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游泳教学系统
CN111625096A (zh) * 2020-05-29 2020-09-04 深圳市瑞立视多媒体科技有限公司 扎带绑扎仿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035912A (zh) * 2020-07-16 2020-12-04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墙板内角加腋建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14512B2 (en) * 2011-02-11 2013-04-09 Breg, Inc. Shoulder orthosis having a supportive strapping system
EP2964164B1 (en) * 2013-03-06 2020-05-20 Udaya Sankar Devanaboyina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xerting force on bodies
US11691343B2 (en) * 2016-06-29 2023-07-04 Velo3D, Inc. Three-dimensional printing and three-dimensional printer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21211A (zh) * 2019-03-26 2019-05-31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游泳教学系统
CN111625096A (zh) * 2020-05-29 2020-09-04 深圳市瑞立视多媒体科技有限公司 扎带绑扎仿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035912A (zh) * 2020-07-16 2020-12-04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墙板内角加腋建模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集装箱绑扎机械手总体设计及工作空间分析;张艳伟;刘恒飞;;中国工程机械学报(第04期);第52-57,64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84907A (zh) 2021-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55153B (zh) 一种基于增强现实的虚拟对象显示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N108269305A (zh) 一种二维、三维数据联动展示方法和系统
CN111773688B (zh) 柔性对象的渲染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WO2000038117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virtual assembly design environment
CN111508033A (zh) 相机参数确定方法、图像处理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08876893A (zh) 三维人脸重建的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6843811A (zh) 三维模型渲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601484A (zh) 虚拟人物面部驱动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2884907B (zh) 一种扎带绑扎仿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9460549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generating perspective image
CN109701271A (zh) 显示图标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1047675A (zh) 一种头发仿真的方法及装置
CN111625096B (zh) 扎带绑扎仿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Kugurakova et al. Virtual surgery system with realistic visual effects and haptic interaction
CN113870434B (zh) 一种基于有限元的生物组织仿真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Meerman Bond Graph Modeling Techniques Thtsim, Software for The Simulation of Continuous Dynamic Systems on Small And Very Small Computer Systems
CN115079820A (zh) 一种虚拟场景动态切换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
JPH08161531A (ja) 図形表示装置
Mendes et al. IMAGO visualization System: an interactive web-based 3D visualization system for cultural heritage applications
Oliapuram et al. Realtime forest animation in wind
CN114596393B (zh) 一种骨骼模型生成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808236B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3593492A (zh) 渲染将在计算机显示器上显示的计算机模型的有效方法
CN117334215A (zh) 基于音频的人脸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8229852A (zh) 头发动效的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201

Address after: 909-175, 9th Floor, Building 17, No. 30 Shixing Street, Shijingshan District, Beijing, 100000 (Cluster Registration)

Applicant after: Ruilishi Multimedia Technology (Beij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Room 9-12, 10 / F, block B, building 7, Shenzhen Ba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cological park, 1819 Shahe West Road,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REALIS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