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57731A - 一种风洞部段间的定位拉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洞部段间的定位拉紧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857731A CN112857731A CN202011542739.7A CN202011542739A CN112857731A CN 112857731 A CN112857731 A CN 112857731A CN 202011542739 A CN202011542739 A CN 202011542739A CN 112857731 A CN112857731 A CN 11285773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nsioning
- positioning
- block
- axial
-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0
- 239000003638 chemical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9000010687 lubricating 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9/00—Aerodynamic testing; Arrangements in or on wind tunnels
- G01M9/02—Wind tunnels
- G01M9/04—Detail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洞部段间的定位拉紧装置。该定位拉紧装置主要用于需经常移动的部段的定位拉紧,主体包括移动端和固定端,移动端固定在前部段上,包括一组左右对称分布的楔形定位拉紧块;固定端固定在后部段上,为结构相同、左右对称分布的一对拉紧组件,拉紧组件的包括从前至后顺序连接的轴向拉紧块、拉紧杆、套筒和传动装置;外框架连接在固定端上,套筒固定在外框架上;传动装置的传动轴从后至前穿过套筒的中心空腔固定连接拉紧杆,动力装置驱动传动装置带动拉紧杆和轴向拉紧块实现同步移动和旋转。该定位拉紧装置控制便捷,缩短了试验准备时间,提高了各部段间的连接可靠性和试验效率,满足风洞试验对高效率、高精度部段定位拉紧的要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风洞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洞部段间的定位拉紧装置。
背景技术
风洞运行时各部段会承受较大气动载荷,各部段间的连接可靠性极其重要,由于风洞驻室内部的部段均属于可移动部段,需要经常更换,且均属于大型设备,螺栓连接等常规的连接方式会造成试验的不便以及过长的试验准备时间,不利于试验效率的提高。
目前,风洞使用的一种拉紧机构通常只有单自由度,通过电机驱动螺旋升降机等装置进行伸缩,运动到位后采用手动旋转拉紧头的方式进行拉紧,这种机构通常不具备定位功能,不适用于空间狭窄或高空等不便操作的位置;另一种拉紧机构可以实现自动伸缩和旋转功能,主要通过两台不同方向的电机驱动,轴向电机驱动拉紧头进行伸缩,运动到位后侧向电机驱动拉紧头旋转,这种机构占用空间大,电机利用率较低。
当前,亟需发展一种风洞部段间的定位拉紧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风洞部段间的定位拉紧装置。
本发明的风洞部段间的定位拉紧装置,其特点是,所述的拉紧装置主体包括移动端和固定端,所述的移动端固定在前部段上,包括左右对称分布的左楔形定位拉紧块和右楔形定位拉紧块;所述的固定端固定在后部段上,包括结构相同、左右对称分布的一对拉紧组件,每个拉紧组件包括拉紧杆和轴向拉紧块,左拉紧组件的左轴向拉紧块与左楔形定位拉紧块相匹配,右拉紧组件的右轴向拉紧块与右楔形定位拉紧块相匹配;
左拉紧组件的包括从前至后顺序连接的左轴向拉紧块、左拉紧杆、左套筒和左传动装置,左套筒固定安装在左框架9上,左传动装置的传动轴从后至前穿过左套筒的中心空腔固定连接左拉紧杆,左动力装置驱动左传动装置带动左拉紧杆和左轴向拉紧块同步移动和旋转,左减速器控制移动和旋转的速度,左传感器获取移动和旋转的位置信号;
右拉紧组件的包括从前至后顺序连接的右轴向拉紧块、右拉紧杆、右套筒和右传动装置,右套筒固定安装在右框架上,右传动装置的传动轴从后至前穿过右套筒的中心空腔固定连接右拉紧杆,右动力装置18驱动右传动装置带动右拉紧杆和右轴向拉紧块同步移动和旋转,右减速器控制移动和旋转的速度,右传感器获取移动和旋转的位置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的左楔形定位拉紧块和左拉紧组件的左轴向拉紧块均为楔形块,两个楔形块的斜面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的右楔形定位拉紧块和右拉紧组件的右轴向拉紧块均为楔形块,两个楔形块的斜面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的左拉紧杆的前端开有通孔Ⅰ,左轴向拉紧块插入通孔Ⅰ且左轴向拉紧块的斜面穿出通孔Ⅰ,左轴向拉紧块通过螺钉和销钉固定定位在左拉紧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右拉紧杆的前端开有通孔Ⅱ,右轴向拉紧块插入通孔Ⅱ且右轴向拉紧块的斜面穿出通孔Ⅱ,右轴向拉紧块通过螺钉和销钉固定定位在右拉紧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左套筒内加装有润滑油。
进一步地,所述的右套筒内加装有润滑油。
进一步地,所述的左减速器的减速比为50。
进一步地,所述的右减速器的减速比为50。
本发明的风洞部段间的定位拉紧装置主要用于需经常移动的部段的定位拉紧,主体包括移动端和固定端,移动端固定在前部段上,包括一组左右对称分布的楔形定位拉紧块;固定端固定在后部段上,为结构相同、左右对称分布的一对拉紧组件,拉紧组件的包括从前至后顺序连接的轴向拉紧块、拉紧杆、套筒和传动装置;外框架连接在固定端上,套筒固定在外框架上;传动装置的传动轴从后至前穿过套筒的中心空腔固定连接拉紧杆,动力装置驱动传动装置带动拉紧杆和轴向拉紧块实现同步移动和旋转。
本发明的风洞部段间的定位拉紧装置控制便捷,缩短了试验准备时间,提高了各部段间的连接可靠性和试验效率,满足风洞试验对高效率、高精度部段定位拉紧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风洞部段间的定位拉紧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风洞部段间的定位拉紧装置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的风洞部段间的定位拉紧装置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风洞部段间的定位拉紧装置侧视图。
图中,1.左楔形定位拉紧块2.右楔形定位拉紧块3.左轴向拉紧块4.右轴向拉紧块5.左拉紧杆6.右拉紧杆7.左套筒8.右套筒9.左框架10.右框架11.左传感器12.右传感器13.左传动装置14.右传动装置15.左减速器16.右减速器17.左动力装置18.右动力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发风洞部段间的定位拉紧装置的主体包括移动端和固定端,所述的移动端固定在前部段上,包括左右对称分布的左楔形定位拉紧块1和右楔形定位拉紧块2;所述的固定端固定在后部段上,包括结构相同、左右对称分布的一对拉紧组件,每个拉紧组件包括拉紧杆和轴向拉紧块,左拉紧组件的左轴向拉紧块3与左楔形定位拉紧块1相匹配,右拉紧组件的右轴向拉紧块4与右楔形定位拉紧块2相匹配;
左拉紧组件包括从前至后顺序连接的左轴向拉紧块3、左拉紧杆5、左套筒7和左传动装置13,左套筒7固定安装在左框架9上,左传动装置13的传动轴从后至前穿过左套筒7的中心空腔固定连接左拉紧杆5,左动力装置17驱动左传动装置13带动左拉紧杆5和左轴向拉紧块3同步移动和旋转,左减速器15控制移动和旋转的速度,左传感器11获取移动和旋转的位置信号;
右拉紧组件包括从前至后顺序连接的右轴向拉紧块4、右拉紧杆6、右套筒8和右传动装置14,右套筒8固定安装在右框架10上,右传动装置14的传动轴从后至前穿过右套筒8的中心空腔固定连接右拉紧杆6,右动力装置18驱动右传动装置14带动右拉紧杆6和右轴向拉紧块4同步移动和旋转,右减速器16控制移动和旋转的速度,右传感器12获取移动和旋转的位置信号。
进一步地,左楔形定位拉紧块1和左拉紧组件的左轴向拉紧块3均为楔形块,两个楔形块的斜面相匹配。
进一步地,右楔形定位拉紧块2和右拉紧组件的右轴向拉紧块4均为楔形块,两个楔形块的斜面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的左拉紧杆5的前端开有通孔Ⅰ,左轴向拉紧块3插入通孔Ⅰ且左轴向拉紧块3的斜面穿出通孔Ⅰ,左轴向拉紧块3通过螺钉和销钉固定定位在左拉紧杆5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右拉紧杆6的前端开有通孔Ⅱ,右轴向拉紧块4插入通孔Ⅱ且右轴向拉紧块4的斜面穿出通孔Ⅱ,右轴向拉紧块4通过螺钉和销钉固定定位在右拉紧杆6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左套筒7内加装有润滑油。
进一步地,所述的右套筒8内加装有润滑油。
进一步地,所述的左减速器15的减速比为50。
进一步地,所述的右减速器16的减速比为50。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给出了移动端没有侧向移动误差的工作过程:
在移动端没有侧向移动的情况下,左动力装置17通过左减速器15将动力传递给左传动装置13,之后左传动装置13将动力传递给装配完成的左拉紧杆5,左拉紧杆5在动力作用下在左套筒7的中心空腔内沿轴向向前运动,当左拉紧杆5移动到要求行程时,左轴向拉紧块3就会在左传动装置13的作用下旋转90°,即将左轴向拉紧块3从垂直平面旋转90°至平行平面,并与左楔形定位拉紧块1接触并钩上,随后在左传动装置13的作用下沿轴向向后运动拉紧,从而实现轴向定位拉紧。
在移动端没有侧向移动的情况下,右动力装置18通过右减速器16将动力传递给右传动装置14,之后右传动装置14将动力传递给装配完成的右拉紧杆6,右拉紧杆6在动力作用下在右套筒8的中心空腔内沿轴向向前运动,当右拉紧杆6移动到要求行程时,右轴向拉紧块4就会在右传动装置14的作用下旋转90°,即将右轴向拉紧块4从垂直平面旋转90°至平行平面,并与右楔形定位拉紧块2接触并钩上,随后在右传动装置14的作用下沿轴向向后运动拉紧,从而实现轴向定位拉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给出了移动端具有侧向移动误差的工作过程:
若移动端存在侧向移动误差,运行时,左右两侧的动力装置分别通过各自的减速器将动力传递给各自的传动装置,各自的传动装置分别将动力传递给装配完成的对应的拉紧杆。
假如移动端存在右侧移动误差,则右传动装置14先将动力传递到装配完成的右拉紧杆6,右拉紧杆6在动力作用下在右套筒8的中心空腔内沿轴向向前运动,当右拉紧杆6移动到要求行程时,右轴向拉紧块4就会在右传动装置14的作用下旋转90°,即将右轴向拉紧块4从垂直平面旋转90°至平行平面,并与右楔形定位拉紧块2接触并钩上,当右传感器12感受到拉紧力达到技术要求的吨级,可判断右移动端已完成定位对心工作。然后,左传动装置13再将动力传递到装配完成的左拉紧杆5,左拉紧杆5在动力作用下在左套筒7的中心空腔内沿轴向向前运动,当左拉紧杆5移动到要求行程时,左轴向拉紧块3就会在左传动装置13的作用下旋转90°,即将左轴向拉紧块3从垂直平面旋转90°至平行平面,并与左楔形定位拉紧块1接触并钩上,当左传感器11感受到拉紧力达到技术要求的吨级,可判断右移动端已完成定位对心工作。
左右两侧的传动装置同时将动力传递给装配完成的对应的拉紧杆,对应的拉紧杆在各自的传动装置的作用下沿轴向向后运动拉紧,从而实现轴向定位拉紧。
Claims (9)
1.一种风洞部段间的定位拉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紧装置主体包括移动端和固定端,所述的移动端固定在前部段上,包括左右对称分布的左楔形定位拉紧块(1)和右楔形定位拉紧块(2);所述的固定端固定在后部段上,包括结构相同、左右对称分布的一对拉紧组件,每个拉紧组件包括拉紧杆和轴向拉紧块,左拉紧组件的左轴向拉紧块(3)与左楔形定位拉紧块(1)相匹配,右拉紧组件的右轴向拉紧块(4)与右楔形定位拉紧块(2)相匹配;
左拉紧组件包括从前至后顺序连接的左轴向拉紧块(3)、左拉紧杆(5)、左套筒(7)和左传动装置(13),左套筒(7)固定安装在左框架(9)上,左传动装置(13)的传动轴从后至前穿过左套筒(7)的中心空腔固定连接左拉紧杆(5),左动力装置(17)驱动左传动装置(13)带动左拉紧杆(5)和左轴向拉紧块(3)同步移动和旋转,左减速器(15)控制移动和旋转的速度,左传感器(11)获取移动和旋转的位置信号;
右拉紧组件包括从前至后顺序连接的右轴向拉紧块(4)、右拉紧杆(6)、右套筒(8)和右传动装置(14),右套筒(8)固定安装在右框架(10)上,右传动装置(14)的传动轴从后至前穿过右套筒(8)的中心空腔固定连接右拉紧杆(6),右动力装置(18)驱动右传动装置(14)带动右拉紧杆(6)和右轴向拉紧块(4)同步移动和旋转,右减速器(16)控制移动和旋转的速度,右传感器(12)获取移动和旋转的位置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洞部段间的定位拉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左楔形定位拉紧块(1)和左拉紧组件的左轴向拉紧块(3)均为楔形块,两个楔形块的斜面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洞部段间的定位拉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右楔形定位拉紧块(2)和右拉紧组件的右轴向拉紧块(4)均为楔形块,两个楔形块的斜面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洞部段间的定位拉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拉紧杆(5)的前端开有通孔Ⅰ,左轴向拉紧块(3)插入通孔Ⅰ且左轴向拉紧块(3)的斜面穿出通孔Ⅰ,左轴向拉紧块(3)通过螺钉和销钉固定定位在左拉紧杆(5)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洞部段间的定位拉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拉紧杆(6)的前端开有通孔Ⅱ,右轴向拉紧块(4)插入通孔Ⅱ且右轴向拉紧块(4)的斜面穿出通孔Ⅱ,右轴向拉紧块(4)通过螺钉和销钉固定定位在右拉紧杆(6)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洞部段间的定位拉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套筒(7)内加装有润滑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洞部段间的定位拉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套筒(8)内加装有润滑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洞部段间的定位拉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减速器(15)的减速比为5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洞部段间的定位拉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减速器(16)的减速比为5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542739.7A CN112857731B (zh) | 2020-12-22 | 2020-12-22 | 一种风洞部段间的定位拉紧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542739.7A CN112857731B (zh) | 2020-12-22 | 2020-12-22 | 一种风洞部段间的定位拉紧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857731A true CN112857731A (zh) | 2021-05-28 |
CN112857731B CN112857731B (zh) | 2023-03-17 |
Family
ID=759965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542739.7A Active CN112857731B (zh) | 2020-12-22 | 2020-12-22 | 一种风洞部段间的定位拉紧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857731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067609A (zh) * | 2023-03-31 | 2023-05-05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空气动力研究所 | 一种大吨位可移动试验段的高精度定位装置及方法 |
CN118329364A (zh) * | 2024-06-12 | 2024-07-12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 一种单驱动方式下丝杠可伸缩和旋转的风洞部段拉紧机构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9329524A (ja) * | 1996-06-06 | 1997-12-22 | Masaru Matsumoto | 風洞実験装置 |
CN105277332A (zh) * | 2015-11-13 | 2016-01-27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 一种具有定位功能顶盖的风洞试验段 |
CN105486481A (zh) * | 2015-11-27 | 2016-04-13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哈尔滨空气动力研究所 | 低速风洞扩散段拉紧机构 |
CN106840580A (zh) * | 2016-12-07 | 2017-06-13 |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 一种膜片定位夹紧装置 |
CN211855782U (zh) * | 2020-06-02 | 2020-11-03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 一种风洞试验模型拉紧装置 |
-
2020
- 2020-12-22 CN CN202011542739.7A patent/CN11285773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9329524A (ja) * | 1996-06-06 | 1997-12-22 | Masaru Matsumoto | 風洞実験装置 |
CN105277332A (zh) * | 2015-11-13 | 2016-01-27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 一种具有定位功能顶盖的风洞试验段 |
CN105486481A (zh) * | 2015-11-27 | 2016-04-13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哈尔滨空气动力研究所 | 低速风洞扩散段拉紧机构 |
CN106840580A (zh) * | 2016-12-07 | 2017-06-13 |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 一种膜片定位夹紧装置 |
CN211855782U (zh) * | 2020-06-02 | 2020-11-03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 一种风洞试验模型拉紧装置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067609A (zh) * | 2023-03-31 | 2023-05-05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空气动力研究所 | 一种大吨位可移动试验段的高精度定位装置及方法 |
CN118329364A (zh) * | 2024-06-12 | 2024-07-12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 一种单驱动方式下丝杠可伸缩和旋转的风洞部段拉紧机构 |
CN118329364B (zh) * | 2024-06-12 | 2024-08-13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 一种单驱动方式下丝杠可伸缩和旋转的风洞部段拉紧机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857731B (zh) | 2023-03-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505638B (zh) | 锚杆支护施工多工位机械化切换机构及锚杆施工设备 | |
CN112857731B (zh) | 一种风洞部段间的定位拉紧装置 | |
CN107621379B (zh) | 一种凿岩台车试验设备 | |
CN113669094B (zh) | 一种推进器切换结构及使用该结构的锚杆台车 | |
CN211804460U (zh) | 一种双向四爪卡盘夹紧机构 | |
CN117124156B (zh) | 转动中心偏移式曲轴磨削设备及一种曲轴制备工艺 | |
CN114985921B (zh) | 齿轮齿条传动全行程重载激光切管卡盘 | |
CN110513058B (zh) | 一种从动力头后端上钻杆的水辫拆装装置 | |
CN210513693U (zh) | 一种滚珠丝杠副轴向加载高速试验装置 | |
CN117538198A (zh) | 一种充电桩用电缆性能测试装置 | |
CN113236312B (zh) | 一种滑移臂架及其驱动方法 | |
CN202200089U (zh) | 切削动力头竖向进给机构 | |
CN106392678B (zh) | 一种可双倍速移动的双台串联式组合滑台 | |
CN116441762A (zh) | 齿轮同步传动防夹扁激光切管卡盘 | |
CN220839162U (zh) | 一种机械加工生产线的接料装置 | |
CN206249901U (zh) | 一种三倍速移动的多功能滑台 | |
CN205309392U (zh) | 轴管类零件的轴向对中装置 | |
CN222415828U (zh) | 一种搭载压力执行器的电动滑台 | |
CN219691486U (zh) | 锚杆台车推进梁结构 | |
CN222334256U (zh) | 一种回转支撑轴承 | |
CN214660005U (zh) | 一种钻井工程用钻头 | |
CN116291259B (zh) | 一种集成锚索输送和钻杆夹持功能的钻孔机构 | |
CN222333725U (zh) | 凿岩机滑座、钢丝绳推进机构及凿岩台车 | |
CN219546037U (zh) | 一种运用于滚床输送到位自动找正的对夹机构 | |
CN219432185U (zh) | 一种液压传动机械组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