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2797693B - 具有空气流引导件的制冷陈列柜 - Google Patents

具有空气流引导件的制冷陈列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97693B
CN112797693B CN202011269024.9A CN202011269024A CN112797693B CN 112797693 B CN112797693 B CN 112797693B CN 202011269024 A CN202011269024 A CN 202011269024A CN 112797693 B CN112797693 B CN 1127976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isplay case
refrigerated display
corner
sp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6902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97693A (zh
Inventor
C·瓦莱
R·K·迪格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rrie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arrie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rrier Corp filed Critical Carrie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7976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976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976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976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1/00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FSPECIAL FURNITURE, FITTINGS, OR ACCESSORIES FOR SHOPS, STOREHOUSES, BARS, RESTAURANTS OR THE LIKE; PAYING COUNTERS
    • A47F3/00Show cases or show cabinets
    • A47F3/04Show cases or show cabinets air-conditioned, refrigerated
    • A47F3/0439Cases or cabinets of the open type
    • A47F3/0443Cases or cabinets of the open type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 A47F3/0447Cases or cabinets of the open type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with air curtai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FSPECIAL FURNITURE, FITTINGS, OR ACCESSORIES FOR SHOPS, STOREHOUSES, BARS, RESTAURANTS OR THE LIKE; PAYING COUNTERS
    • A47F3/00Show cases or show cabinets
    • A47F3/04Show cases or show cabinets air-conditioned, refrigerated
    • A47F3/0439Cases or cabinets of the open type
    • A47F3/0469Details, e.g. night co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6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 F25D17/067Evaporator fan un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 Freezers Or Refrigerated Showcases (AREA)

Abstract

制冷陈列柜包括存储空间和用于将制冷空气供应到存储空间的空气流引导系统。空气流引导系统包括:入口空气通路,其沿水平方向从制冷陈列柜的前面朝向制冷陈列柜的背面延伸;拐角,在其处空气流离开入口空气通路并朝向竖直方向转向从而绕过拐角的内表面;低压空间,其位于拐角之后;压力边界壁,其使低压空间与高压空间分离;至少一个出口,其用于指引来自高压空间的空气流,以使存储空间冷却;以及风扇,其用于生成低压空间与高压空间之间的压力差,以由此在将空气从至少一个出口向外驱动之前将空气通过入口空气通路并围绕拐角抽吸。拐角包括位于内表面上的弯曲或倒角部分,其在入口空气通路的上边界与低压空间的内部表面之间延伸。

Description

具有空气流引导件的制冷陈列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空气流引导系统的制冷陈列柜,并且涉及一种用于使用空气流引导系统来制造制冷陈列柜的方法。
背景技术
如在零售环境中使用的制冷陈列柜提供用于制冷商品(诸如,易腐烂商品或消费者更喜欢冷藏销售条件的商品)的制冷陈列空间。制冷陈列柜通过使用围绕商品循环的经冷却空气而保持商品低于环境温度。典型地,制冷陈列柜将包括具有许多水平货架和位于货架的前侧处的开口的存储空间。开口容许消费者和/或零售职员从存储空间的前面接近货架和位于货架上的商品。在一些情况下,开口可被门或幕遮蔽。可使用空气幕,例如,跨过开口的经冷却空气流和/或环境空气流。通过与冷却器的热吸收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而提供针对制冷陈列柜的冷却。这可为与陈列柜集成的冷却器,诸如制冷单元,其中,制冷单元的蒸发器是热吸收热交换器。在一些情况下,位于远程位置处的制冷系统可经由热交换回路来连结到位于多个制冷陈列柜处的热吸收热交换器。
诸如在图1中示出并且在WO 2013/029686中公开的典型的制冷陈列柜包括如下的风扇:该风扇用于使空气循环,以便向存储空间并且因此向制冷商品提供经冷却空气。经由入口来向风扇提供空气,其中,典型地向入口供应经由在存储空间下面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通路来流动的进来的空气。该进来的空气可来自存储空间内和/或来自制冷陈列柜的外部。进来的空气流从水平方向朝向竖直方向转向,然后流过风扇,并且在为货架提供支承的竖直轨道后面在存储空间的背面处向上流动。可在图1中看到示例性布置。
发明内容
从第一方面来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冷陈列柜,该制冷陈列柜包括存储空间和用于将制冷空气供应到存储空间的空气流引导系统,空气流引导系统包括:入口空气通路,其沿水平方向从制冷陈列柜的前面朝向制冷陈列柜的背面延伸;拐角,在该拐角处,空气流离开入口空气通路,并且朝向竖直方向转向,从而绕过拐角的内表面;低压空间,其位于拐角之后;压力边界壁,其使低压空间与高压空间分离;至少一个出口,其用于指引来自高压空间的空气流,以使存储空间冷却;以及风扇,其用于生成低压空间与高压空间之间的压力差,以由此在将空气从至少一个出口向外驱动之前将空气通过入口空气通路并且围绕拐角抽吸;其中,拐角包括位于内表面上的弯曲或倒角部分,弯曲或倒角部分在入口空气通路的上边界与低压空间的内部表面之间延伸,其中,内表面的弯曲或倒角部分沿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两者延伸至少10 mm。
在该布置的情况下,在内表面处避免尖锐拐角,并且,结果,空气流在空气流与内表面接触而流动的位置处未绕过方向突变。在过去,已使用简单的90°弯部,例如,如WO2013/029686中所示出的那样。令人惊讶地,本发明人已发现,通过经由使用如上文中所描述的倒角或弯曲部来限制在该点处发生的空气流从内表面的脱离,于是,尤其在风扇使更高的流动速率的空气循环的情况下,存在来自空气流引导系统的显著的噪声降低。这允许更安静的运行,和/或允许使用改进的风扇,而不存在增大的噪声的负面影响。也就是说,在其它一切都相等的情况下,于是,与取代倒角/弯曲部分而使用90°弯部(如WO 2013/029686的现有技术的公开内容中的那样)相比,所提出的弯曲或倒角表面将降低在使用制冷陈列柜期间产生的噪声。
将认识到,制冷陈列柜在使用中以顶部和基座取向,并且,因此,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对水平和竖直的引用应当参考该取向而理解。制冷陈列柜具有其顶部与基座之间的竖直范围和前面与背面之间(柜的深度)以及两侧之间(柜的宽度)的水平范围。存储空间可能够从制冷陈列柜的前面接近,或备选地可能够从其它地方(诸如,从上方)接近。入口空气通路沿水平方向(即,沿水平方向跨越一定距离但不需要精确地水平的方向)延伸。入口空气通路的沿空气流的方向的水平范围从柜的前面朝向背面延伸,并且,该水平范围可终止于低压空间处。入口空气通路还具有横向于空气流的方向的水平范围,并且,这可至少为风扇的宽度,任选地大于风扇,并且可跨越柜的宽度的大部分。拐角可具有横向于空气流的方向的水平范围,该水平范围至少为风扇的宽度,任选地大于风扇,并且可跨越柜的宽度的大部分。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拐角具有至少与入口空气通路的宽度一样大的宽度。当拐角和入口空气通路相对宽时,第一方面的空气流引导系统赋予额外的优点,并且,该类型的制冷陈列柜将与使用相对窄的通路(诸如,将空气以漏斗方式输送通过如下的流路的通路:在该流路的最窄点中仅占据柜的宽度的小部分,并且可比风扇的宽度更窄)的制冷陈列柜区分开。实际上,如在下文中进一步讨论的,入口空气通路和空气流引导件的其它部分(特别地,拐角)可为朝向多个风扇行进的空气提供流路,使得入口空气通路的宽度和拐角的宽度在包括多个风扇的柜的宽度上延伸。
低压空间可与风扇的位置相比而朝向制冷陈列柜的后部,或低压空间可与风扇的位置相比而朝向柜的前面,其中,高压空间是风扇的另一侧。拐角可位于在入口空气通路的上边界与朝向制冷陈列柜的前面的低压空间的内部表面之间延伸的内表面上。内表面可为大体上竖直的表面。
在低压空间朝向柜的前面的示例中,于是,该内部表面可位于低压空间与存储空间之间的点处。在该情况下,风扇和压力边界壁可跨过低压空间的与和拐角连结的内部表面相反的开放区域而定位。
备选地,在低压空间与风扇相比而朝向柜的后部的情况下,于是,内部表面可为压力边界壁的表面,即,壁的位于低压空间与高压空间之间的表面。压力边界壁可具有竖直范围,并且,在一些示例中,压力边界壁可为大体上竖直的。因而,拐角可位于空气流从入口空气通路的水平范围到压力边界壁的竖直范围的方向转向部处,在一些示例中,该转向部将为通过直角从大体上水平到大体上竖直的转向部。
拐角具有如下的内表面:该内表面为位于拐角的内侧处的表面,并且可面向位于拐角的外侧处的外表面,其中,内表面和外表面形成针对围绕拐角的空气流的边界。该表面从入口空气通路的上边界延伸,该上边界可为使入口空气通路与位于入口空气通路上方的制冷空间分离的壁。内表面延伸到低压空间的内部表面,该内部表面可为大体上竖直的壁的向后的表面。壁可构建为单个层或多个层,诸如,其中,在外层中间存在绝缘。
内表面可为弯曲或倒角的,并且,在从制冷陈列柜的侧部观察的竖直横截面中,与入口空气通路的上边界的笔直延伸部和低压空间的内部表面的笔直延伸部相比,内表面被剖切或截断。入口空气通路的上边界和低压空间的内部表面可例如彼此构成直角,使得如果入口空气通路的上边界和低压空间的内部表面在不存在弯曲部或倒角的情况下延伸,则入口空气通路的上边界和低压空间的内部表面将形成近似90°弯部。弯曲部或倒角沿竖直和水平方向在至少10 mm的范围内使该90°弯部截断。因而,例如,弯曲部可为半径10 mm的四分之一圆或具有跨越至少大约14 mm的弦长的较大的半径的某一其它圆弧。备选地,倒角部分可跨过至少大约14 mm的长度而使内表面截断,诸如,其中,45°倒角(即,具有135°的外角的两个拐角)沿竖直和水平方向在至少10 mm的范围内提供对角线。因而,弯曲部或倒角可在与围绕拐角的空气流的方向相切而延伸的对角线中跨越至少14 mm 的长度。弯曲部或倒角的竖直范围和/或水平范围可沿竖直和水平方向中的一个或两者大于10 mm,诸如,为至少15 mm或至少20 mm。可使用多于一个倒角,因而围绕拐角的内表面提供多个笔直区段。内拐角还可包括弯曲表面和边缘或平坦表面的组合。
入口空气通路的竖直范围可为至少40 mm,诸如,至少60 mm或至少80 mm。弯曲部或倒角的竖直范围和水平范围可为入口空气通路的竖直范围的至少10%,任选地,至少15%。这些尺寸将为典型的制冷空间的制冷提供足够的空气体积。
风扇可在压力边界壁内位于拐角上方。因而,风扇可容纳于通过压力边界壁的开口中。在大体上竖直的壁的情况下,风扇(在具有轴向流的风扇的情况下)因此安装有大体上竖直的布置的风扇叶片和用于风扇叶片的大体上水平的旋转轴线。典型的风扇可具有至少200 mm(例如,大约250 mm)的直径。在一些示例中,风扇包括具有径向元件和轴向元件两者的叶片,即,风扇可属于作为诸如具有径向构件的轴向风扇的混合流类型。例如,风扇叶片可具有末梢围栏。任选地,风扇孔口包括入流矫直机。已发现,当所提出的弯曲或倒角拐角与这样的风扇一起使用时,存在针对噪声降低的特定益处。可存在跨过制冷陈列柜的在其两侧之间的宽度而间隔开的多个风扇,例如,3个、4个、5个或更多个风扇。拐角的宽度可跨越多于一个风扇(优选地,所有风扇)的位置。因而,空气流引导系统可将空气输送到多个风扇。空气入口通路以及拐角可向多个风扇提供空气流,其中,多个风扇中的每个从同一空间抽吸空气。有利地,在该布置的情况下,如果一个风扇失效,则空气入口通路的全宽仍可被利用来将空气抽吸到低压空间中,因为低压空间可为所有风扇所共用,和/或因为其它(未失效的)风扇可从共同的空气入口通路抽吸空气。任选地,入口空气通路为所有风扇所共用,并且,存在单个低压空间和单个高压空间,单个低压空间和单个高压空间两者为所有风扇所共用。
(一个或多个)风扇将空气流通过出口驱动到制冷陈列柜的存储空间中。这允许冷却,因为空气也可经过用于使空气冷却的热吸收热交换器,如下文中所讨论的,热吸收热交换器可放置于(一个或多个)风扇之前或(一个或多个)风扇之后。在一些示例中,(一个或多个)风扇也驱动空气流通过空气幕系统,在空气幕系统中,未被冷却的空气在制冷陈列柜的前面提供空气幕,以帮助将经冷却空气保留于存储空间内。因而,(一个或多个)风扇可向高压空间提供增大的空气压力,然后,高压空间可指引空气流部分地通过用于使空气冷却的热吸收热交换器,并且然后将空气流指引到出口以进入存储空间,并且可指引空气流部分地绕过热吸收热交换器并且通过空气幕空气流路。因而,高压空间可为冷却空气和未被冷却的空气幕两者提供空气流。
制冷陈列柜可包括放置于入口空气通路内的支脚部分。可存在这样的支脚部分,以便支承放置于入口空气通路上方的制冷陈列柜的构件的重量的至少部分。例如,支脚部分可支承压力边界壁和/或风扇的重量的至少部分。备选地或另外,支脚部分可诸如通过支承保持制冷空间内的搁架和商品(在存在的情况下)的竖直轨道而支承搁架和商品(在存在的情况下)的重量的至少一定比例。在一些示例中,存在沿着制冷陈列柜的在其两侧之间的宽度间隔开的多个支脚部分,即,沿着形成入口空气通路的部分的开口的宽度间隔开的多个支脚部分。
(一个或多个)支脚部分可跨越入口空气通路的竖直范围以及跨越其宽度的部分。因此,(一个或多个)支脚部分可将竖直负荷从入口空气通路上方转移到其基座,该基座可为制冷陈列柜的基座。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支脚部分布置成用于空气的通流。因而,支脚部分可具有一个或多个用于空气的内部通路,内部通路布置成从空气流路中的上游位置接收空气,并且将空气排放到空气流路中的下游位置。下游位置可为低压空间。(一个或多个)支脚部分的内部通路可为多个平行通路。
制冷陈列柜可包括位于风扇下面或靠近风扇的至少一个支脚部分,其中,位于风扇下面的至少一个支脚部分还任选地支承用于支承制冷空间的货架的竖直轨道。
制冷陈列柜可包括用于使空气冷却的热吸收热交换器。例如,热吸收热交换器可放置于风扇之前或风扇之后。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暖返回空气沿着入口空气通路传递到低压空间中,穿过风扇,并且然后穿过热吸收热交换器。在该情况下,来自高压空间的空气的至少部分可在被指引到制冷空间中以用于使其中的制冷商品冷却之前,被导引通过热吸收热交换器。任选地,来自高压空间的空气的不同部分可绕过热吸收热交换器,以便为位于制冷陈列柜的前面的空气幕提供未被冷却的空气流。
热吸收热交换器可为制冷回路的蒸发器,其中,制冷回路任选地并入制冷陈列柜中。
从第二方面来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制造具有如在上文中关于第一方面而描述的空气流引导系统的制冷陈列柜的方法。因而,制造方法可包括:提供包括能够从制冷陈列柜的前面接近的存储空间和用于将制冷空气供应到存储空间的空气流引导系统的制冷陈列柜;形成具有下者的空气流引导系统:入口空气通路,其沿水平方向从制冷陈列柜的前面朝向制冷陈列柜的背面延伸;拐角,在该拐角处,空气流离开入口空气通路,并且朝向竖直方向转向;低压空间,其位于拐角之后;压力边界壁,其使低压空间与高压空间分离;以及至少一个出口,其用于指引来自高压空间的空气流,以使存储空间冷却;提供风扇,其用于生成低压空间与高压空间之间的压力差,以由此在将空气从至少一个出口向外驱动之前,将空气通过入口空气通路并且围绕拐角抽吸;并且,方法包括使拐角形成有位于内表面上的弯曲或倒角部分,弯曲或倒角部分在入口空气通路的上边界与低压空间的内部表面之间延伸,其中,内表面的弯曲或倒角部分沿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两者延伸至少10 mm。
空气流引导系统可设有如上文中所讨论的任何其它特征。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考以下附图而仅通过示例的方式来描述本发明的某些优选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示出针对已知的制冷陈列柜的横截面;
图2是针对已知的制冷陈列柜的风扇的内部布局的正视图;
图3A是示出空气流路的细节的所提出的制冷陈列柜的背面拐角的近视横截面;
图3B示出针对位于背面拐角处的空气流路的备选布置;
图4是针对所提出的制冷陈列柜的风扇的示例性内部布局的正视图;
图5示出针对所提出的制冷陈列柜的风扇的另一个示例性内部布局;
图6是可在图3A或图3B的空气流路内使用的空气通流支脚部分的透视图;以及
图7是针对可在图3A或图3B的空气流路内使用的空气通流支脚部分的备选设计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如WO 2013/029686中所讨论的已知的制冷陈列柜2以示意性侧视图示出,其中,侧壁/侧盖被移除,以便给予对制冷空间10(也被描述为商品展示空间10)内的良好观察。将认识到,虽然图1的制冷陈列柜2是已知的设计,但该柜的特征可利用在下文中参考图3A至图7而描述的空气流路、风扇和/或空气通流支脚部分来有用地修改。因而,利用与图3A至图7结合而描述的特征的示例可包括在此关于图1而描述的空气流特征。制冷陈列柜2属于前接近类型,并且也可被称为制冷销售橱柜。制冷陈列柜2允许由站在制冷陈列柜2的前面(在图1中向右)的顾客基本上水平地接近在制冷陈列柜2中展示的商品。
取决于制冷商品的类型,本文中所描述的制冷陈列柜可在高于0℃的正常冷却温度下或在低于0℃的冷冻温度下操作。
尽管图1的制冷陈列柜2在其前接近侧处开放,但制冷陈列柜2也可在其前接近侧处装备有滑动门或枢转门,所述门必须被打开,以便能够接近商品展示空间10。备选地,前接近侧可由幕或遮帘遮蔽。图1的制冷陈列柜包括:水平基座4,其可设有支架(未示出);直立陈列柜后壁6,其从基座4的后端延伸,陈列柜后壁6典型地定位于建筑物壁的前面,或与其它零售陈列器具(诸如,另一个类似陈列柜2)背靠背;以及顶部8,其在制冷空间10上面延伸。基座4、陈列柜后壁6以及顶部8连同侧壁(未示出)一起包封制冷陈列柜2的内部空间,该内部空间包括作为其主要部分的制冷空间10。制冷空间10是由商品展示空间底壁14、穿孔的商品展示空间后壁16以及上部商品展示空间壁19限定的商品展示空间10。
制冷陈列柜2还包括至少部分地位于商品展示空间10的外部的空气通道20、32、48、60、风扇30以及蒸发器46。空气通道20、32、48、60、风扇30以及蒸发器46布置于陈列柜后壁6与穿孔的商品展示空间后壁16之间,空气吸入通道20的部分布置于基座4与商品展示空间底壁14之间,并且,冷空气通道48的基本上水平的通道部分52和暖空气通道60的基本上水平的通道部分64在上部商品展示空间壁与顶部8之间延伸。
在该示例中,存在三个商品展示货架70、72,商品展示货架70、72可通过适当的设备而紧固到商品展示空间侧壁(未示出)和穿孔的商品展示空间后壁16,商品展示货架70、72基本上水平地延伸,并且承载将被展示并且销售的商品。尽管在图1中示出三个商品展示货架70、72,但任何合适数量的商品展示货架可设于商品展示空间10内。
任选地,制冷陈列柜2可包括位于商品展示货架70、72的最下部下方的商品隔室。在该情况下,三个商品展示货架70的最下部形成为空气引导商品展示货架72。来自冷空气通道48(在下文中描述)的冷空气可如所示出的那样流动到空气引导货架72的内部中,并且沿大体上竖直的方向并且向下通过位于这样的货架72的下面处的适当的开口而被指引到位于空气引导货架72底下的商品隔室。在图1中,商品隔室位于制冷陈列柜2的底部区域/基座隔室12中。通过使用该类型的空气引导商品展示货架72,可达到对定位于底下的隔室中的商品的高效冷却。在其它变型中,前开放式制冷空间10可在制冷陈列柜内在下部延伸,并且,在该情况下,商品展示货架可取代商品隔室而包括在下部朝下的一个或多个另外的货架。可移除的缓冲器76可放置于制冷陈列柜2的下部前面部分处。
在商品展示空间底壁14的前端与制冷陈列柜2的下部前面部分之间,存在空气吸入通道20的空气进入开口22,空气进入开口22形成入口空气通路20,相对暖的返回空气进入到入口空气通路20中。返回空气被输送通过布置于基座4与商品展示空间底壁14之间的基本上水平的空气吸入通道部分24,并且被输送通过基本上竖直的后部空气吸入通道部分26。后部空气吸入通道部分26是低压空间26,其布置于商品展示空间10的底部区域12后面的位置处,并且布置成与陈列柜后壁6相邻并且基本上平行。返回空气进入该低压空间26,由于风扇30的原因,返回空气处于降低的空气压力,风扇30通过这样的空气吸入通道20将相对暖的返回空气吸进,并且推动相对暖的返回空气通过空气压力通道32,因此,空气压力通道32形成高压空间32,在高压空间32中,在风扇30的操作期间,空气压力高于低压空间26的空气压力。
空气从高压空间32通过热吸收热交换器46(例如,蒸发器46)、通过冷空气通道48并且通过穿孔的商品展示空间后壁16而传递到商品展示空间10。将认识到,热吸收热交换器46在风扇30之后的放置可利用如下的备选布置来切换:其中,热吸收热交换器46与风扇30之前(诸如,水平空气吸入通道部分24内)的空气交换热。
高压空间32的底部部分34在空气吸入通道20的端部处在低压空间26前面延伸并且与低压空间26基本上平行而延伸。低压空间26通过竖直壁28与高压空间32的底部部分34分离,因此,竖直壁28是压力边界壁28。虽然该壁在本文中被描述为竖直的,但将认识到,该壁不需要为竖直的,并且,在所描绘的实施例的变型中,该壁可不同于竖直,同时实现相同的基本效果,即,使低压区域和高压区域分离并且支承风扇30。风扇30布置于竖直壁28的适当的开口中,并且,除了该开口之外,壁28可被密封,以防止空气在高压空间32与低压空间26之间移动。高压空间32还具有上部部分36,上部部分36具有比底部部分34更大的宽度,上部部分36在陈列柜后壁4与冷空气通道48之间延伸。将理解,有可能跨过制冷陈列柜2的宽度而具有若干风扇30,例如,如图2中所示出的那样。
冷空气通道48在制冷空间10的后部处跨越制冷陈列柜2的高度。在风扇30和热吸收热交换器46(如果存在)上方,冷空气通道48将空气通过穿孔的商品展示空间后壁16中的合适的开口而分配到制冷空间10,以及允许空气移动到制冷陈列柜2的顶部8和基座。朝向基座并且在风扇30的高度附近,第二竖直壁42使高压空间32与冷空气通道48的底部部分分离。
为了提供空气幕,暖空气通道60允许来自高压空间32的空气绕过热吸收热交换器46,并且在柜2的后部处流过竖直暖空气通道部分62。暖空气通道60沿着陈列柜后壁6和顶部8延伸到暖空气幕开口66,暖空气幕开口66可为蜂窝状开口,其定位于顶部8的前面处。与顶部暖空气通道部分64平行,大体上水平的冷空气通道部分52将冷空气从冷空气通道48递送到顶部8的前面,在顶部8的前面,存在如下文中所描述的冷空气幕开口56。流过暖空气通道60的部分空气流未被热吸收热交换器46冷却。这样的暖空气通过暖空气开口66离开暖空气通道60,并且在商品展示空间10的前面形成暖空气幕68,暖空气幕68在暖空气幕开口66与空气吸入通道20的空气进入开口22之间延伸。
流过热吸收热交换器46的部分空气流在热吸收热交换器46中例如经由与在制冷循环中循环的制冷剂的热交换来冷却。从热吸收热交换器46的上部出口侧离开热吸收热交换器46的空气被称为冷排放空气,并且,该空气离开冷空气通道48,该空气作为冷却空气流而从冷空气通道48通过穿孔的商品展示空间后壁16从背面供应到商品展示空间10,并且作为冷空气幕流而供应到空气幕开口56(其与暖空气幕开口66相邻并且在暖空气幕开口66正后方定位于顶部8的前面处),以便形成冷空气幕58,冷空气幕58从冷空气幕开口56沿着商品展示空间10的前侧流动到空气吸入通道20的空气进入开口22。冷空气幕58在暖空气幕68后面形成,这已被发现为对于减少从前面进入到商品展示空间10中的暖空气的量来说特别地有效。
如上文中所注意到的,热吸收热交换器46可为蒸发器46,蒸发器46继而可为制冷回路(未示出)的部分,制冷回路至少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装置、蒸发器46和使这些元件串联地连接以便形成闭合的制冷循环的制冷剂管道。
制冷陈列柜2可包括跨过陈列柜2的宽度间隔开的多个风扇30。在图2中示出可能的布置,其中,包括货架70、72、制冷空间10的后壁16以及后部空气通路的包封件的前面部分被移除,以便可看到风扇30安装于使低压空间26和高压空间32分离的大体上竖直的壁28内。低压空间26被包封于竖直后壁28和在竖直后壁28与陈列柜后壁6之间跨越的水平上部包封件部分内。高压空间32就位于风扇30的前方,并且,空气通道48将沿着陈列柜后壁6的高度向上延伸。入口空气通路20沿着基座4延伸,并且,当制冷陈列柜2被完全组装时,该入口空气通路20将在其上侧上由制冷空间10的底壁14包封。
在该示例中,存在跨过制冷陈列柜2的宽度间隔开的六个风扇30,制冷陈列柜2的宽度可为例如3.75 m。风扇30连接到共同的低压空间26和高压空间32。每个风扇30位于冷凝物防护件78(即,用于遮蔽风扇30以免受可在位于上方的空气通路中形成的任何冷凝液滴的影响的水平地突出的元件)下方。在图2中还可看到沿着位于竖直壁28的基座处的开口间隔开的支脚部分80。位于竖直壁28的基座处的开口形成入口空气通路20的部分。支脚部分80跨越开口,并且因此跨越入口空气通路20的竖直范围,以便为制冷陈列柜2的位于开口上方的部分提供支承,该部分包括竖直壁28(其具有被保持于其中的风扇30)以及制冷空间10的后壁16。将认识到,该后壁16诸如经由在下文中参考图4而描述的类型的竖直轨道84来为货架70、72提供支承,在图2中,竖直轨道84可与陈列柜后壁6上的竖直标记82对准。因而,在一些实例中,支脚部分80将经由竖直轨道84中的一个来直接地承载货架70、72(及其上的商品)的重量的部分。
有利地,针对图1的制冷陈列柜2的设计如图3A或图3B中所示出的那样修改。该图示出制冷陈列柜2的后部拐角的放大视图,后部拐角包括陈列柜后壁6和基座4的部分。正如图1的布置那样,低压空间26和高压空间32通过竖直壁28彼此分离,但在该情况下,壁保持风扇130,风扇130使用轴向流元件和径向流元件两者(诸如,通过包括末梢围栏),以便提高风扇130的性能。在图3A中,风扇130处于图1的相同取向。在图3B中,如在下文中更详细地讨论的,风扇130处于相反取向,使得低压空间26和高压空间32切换位置。制冷空间10和空气通路在制冷陈列柜2的部分处的布置(其未在图3A和图3B中示出)可诸如经由使用部分暖/冷流和空气幕来类似于图1中的布置。图3A或图3B的制冷陈列柜2可包括类似地放置到图1的蒸发器46的热吸收热交换器46,或制冷陈列柜2可通过热吸收热交换器的某一其它放置而使空气冷却。
更详细地考虑图3A的布置,关于在入口空气通路20与低压空间26之间的连接,图3A中的空气流引导系统参考图1的布置而在显著的方面不同。特别地,可看到,在图1中,与WO 2013/029686的公开内容一致,在入口空气通路20的上壁与包封低压空间26的竖直壁28之间存在直角拐角100。相比之下,在图3A所图示的示例中,存在拐角88,拐角88包括位于内表面上的倒角部分90,倒角部分90在入口空气通路20的上边界92与壁28的面向低压的表面之间延伸。倒角部分90可备选地由弯曲部分代替。拐角88处的弯曲或倒角部分沿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两者延伸,以便使拐角88处的流分离最小化。在该示例中,倒角取代图1的单个90°边缘而具有两个135°边缘,并且,倒角的竖直范围和水平范围是大约25 mm。通过调整内表面的形式并且避免图1的90°边缘,于是避免空气流的分离,并且,这已被发现为尤其在使用具有轴向叶片元件和径向叶片元件的风扇130的情境下有助于噪声降低。
例如,风扇130可为具有位于风扇叶片上的末梢围栏的风扇,诸如,如US 2019/234419中所公开的风扇。如上文中所注意到的,当与对针对风扇130的设计的改进组合时,来自对空气流路的修改的益处赋予特定优点,因为噪声降低的益处增加。
现在转到图3B,在如下的情形下,针对流路而示出类似修改:其中,空气流通过风扇130的方向朝向制冷陈列柜2的后部,而不是朝向制冷陈列柜2的前面。结果,低压空间26朝向柜2的前面移动,从而与制冷存储空间10的后壁16紧邻而就位,并且,高压空间32是压力边界壁28的另一侧,从而与制冷陈列柜2的外部后壁6紧邻而就位。在该备选布置的情况下,拐角88位于在入口空气通路20的上边界92与低压空间的内表面之间延伸的内表面上,低压空间的内表面是制冷存储空间10的后壁16的表面。空气通过风扇130向后流动到高压空间,然后,朝向与图1中所示出的流路类似的流路向上流动,诸如经由热交换器46来传递和/或传递到用于空气幕布置的单独的流路中。
图3A和图3B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额外的特征是,风扇130的内部布局和数量可与图2中所示出的情况相比而调整,其中,在使用改进的风扇130的情况下,间距有可能增大,因为较少的风扇130可提供相同的空气流。其结果可为如图4中所示出的布置,与图5中所示出的布置相比,对于相同宽度,该布置具有更少的风扇130,图4和图5两者描绘了具有2.5 mm的宽度的制冷陈列柜2。正如图2那样,图4和图5示出制冷陈列柜2的位于其下部部分处的后部的内部视图,其中,包括货架70、72、制冷空间10的后壁16以及后部空气通路的包封件的前面部分被移除,以便可看到风扇130安装于使低压空间26和高压空间32分离的大体上竖直的壁28内。入口空气通路20沿着基座4延伸,并且,当制冷陈列柜2被完全组装时,该入口空气通路20将在其上侧上被制冷空间10的底壁14包封。在图4中,存在跨过制冷陈列柜2的2.5m宽度间隔开的三个风扇130,因此具有与使用四个风扇130的图5相比而减少的数量的风扇130。这可导致成本节约。
图4和图5还示出支脚部分80,支脚部分80以与图2中的支脚部分80类似的方式使用,从而向保持风扇130的竖直壁28提供支承以及经由图4中所示出的一个或多个货架支承轨道84来支承来自货架70、72的重量的至少部分。图5中的示例可同样地包括由中心支脚部分80支承的轨道84。将注意到,图4和图5不存在冷凝物防护件78。这是可能的,因为风扇130包括在压力边界壁28的前方延伸的风扇孔口79。风扇孔口79的上部部分充当冷凝物防护件,这意味着可省略单独的冷凝物防护件78。
对空气流的进一步改变可通过使用例如如图6或图7中所示出的容许空气的通流的支脚部分80而提供。参考图3A、图3B、图4和图5以及上文中的讨论,支脚部分80在位于使低压空间26和高压空间32分离的竖直壁28的基座处的开口内就位。支脚部分80跨过入口空气通路20的高度延伸。将看到,支脚部分80仅遮住开口的小部分,以用于使空气进入低压空间26。然而,支脚部分80仍然将对空气流造成影响。在过去,已使用具有被包封的壁的支脚部分80,其中,那些壁阻挡空气流,并且使空气流围绕支脚部分80转向。这阻碍空气流并且增加湍流,从而有可能增大来自制冷陈列柜2的噪声。当空气可流过支脚部分80时,提供改进。将认识到,在支脚部分80靠近风扇130的情况下,尤其当支脚部分80正如图4中的中心支脚部分80那样位于风扇130正下面时,这些改进特别显著。
参考图6和图7,所提出的通流支脚部分80包括位于在支脚部分80的上游端部处的入口94与在支脚部分80的下游端部处的出口96之间的通流通路。当安装于制冷陈列柜2中时,入口94面向入口空气通路20中的进来的空气,并且,出口96将空气排放到低压空间26中。出口96具有既竖直地面向又水平地面向的开口。支脚部分80包括上部负荷承载表面98,上部负荷承载表面98有利地是平坦的,并且可接收制冷陈列柜2的位于支脚部分80上方的多种部分的重量。为了将负荷从上部负荷承载表面98转移到支脚部分80(其就位于制冷陈列柜2的基座4上)的底部,支脚部分80包括侧壁99。
图6示出可用塑料模制的支脚部分80的示例。支脚部分80包括提高强度并且形成多个内部流路的边界的内壁。多个内部流路一起形成位于入口94与出口96之间的通流通路。图7示出可由片状金属冲压或折叠的备选设计,其中,完全开放的通流通路位于入口94与出口96之间。

Claims (14)

1.一种制冷陈列柜,包括存储空间和用于将制冷空气供应到所述存储空间的空气流引导系统,所述空气流引导系统包括:
入口空气通路,其沿水平方向从所述制冷陈列柜的前面朝向所述制冷陈列柜的背面延伸;
拐角,在所述拐角处,所述空气流离开所述入口空气通路,并且朝向竖直方向转向,从而绕过所述拐角的内表面;
低压空间,其位于所述拐角之后;
压力边界壁,其使所述低压空间与高压空间分离;
至少一个出口,其用于指引来自所述高压空间的所述空气流,以使所述存储空间冷却;以及
风扇,其用于生成所述低压空间与所述高压空间之间的压力差,以由此在将空气从所述至少一个出口向外驱动之前,将所述空气通过所述入口空气通路并且围绕所述拐角抽吸;
其中,所述拐角包括位于所述内表面上的弯曲或倒角部分,所述弯曲或倒角部分在所述入口空气通路的上边界与所述低压空间的内部表面之间延伸,其中,所述内表面的所述弯曲或倒角部分沿所述竖直方向和所述水平方向两者延伸至少10mm,
其特征在于放置于所述入口空气通路内的至少一个支脚部分,其中,所述支脚部分支承所述制冷陈列柜的放置于所述入口空气通路上方的一个或多个构件的重量的至少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陈列柜,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入口空气通路的所述上边界的笔直延伸部和所述低压空间的所述内部表面的笔直延伸部相比,所述拐角的所述内表面被剖切或截断,其中,所述剖切或截断部分跨过至少大约14mm的长度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陈列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部或倒角的竖直范围和/或水平范围沿所述竖直方向和所述水平方向中的一个或两者为至少1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陈列柜,其特征在于,沿与所述制冷陈列柜的在其两侧之间的宽度对应的方向的所述拐角的宽度大于风扇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陈列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在所述拐角上方位于通过所述压力边界壁的开口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陈列柜,其特征在于,包括跨过所述制冷陈列柜的在其两侧之间的宽度间隔开的多个风扇,其中,所述拐角的宽度跨越多于一个风扇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陈列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包括具有末梢围栏的叶片,和/或其中,所述风扇属于混合流类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陈列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部分通过支承保持位于所述存储空间内的搁架的竖直轨道而支承所述搁架的重量的至少一定比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陈列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部分跨越所述入口空气通路的竖直范围以及跨越其宽度的部分,并且将竖直负荷从所述入口空气通路上方转移到其基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陈列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部分布置成用于空气的通流,并且具有布置成从所述入口空气通路中的上游位置接收空气并且将空气排放到所述空气流路中的下游位置的一个或多个内部通路。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陈列柜,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支脚部分,其中,至少一个支脚部分位于风扇下面或靠近风扇,并且支承用于支承制冷空间的货架的竖直轨道。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陈列柜,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使所述空气冷却的热吸收热交换器。
13.一种用于制造具有空气流引导系统的制冷陈列柜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包括存储空间和用于将制冷空气供应到所述存储空间的空气流引导系统的制冷陈列柜,形成具有下者的所述空气流引导系统:
入口空气通路,其沿水平方向从所述制冷陈列柜的前面朝向所述制冷陈列柜的背面延伸;拐角,在所述拐角处,所述空气流离开所述入口空气通路,并且朝向竖直方向转向,从而绕过所述拐角的内表面;低压空间,其位于所述拐角之后;压力边界壁,其使所述低压空间与高压空间分离;以及至少一个出口,其用于指引来自所述高压空间的所述空气流,以使所述存储空间冷却;
提供风扇,其用于生成所述低压空间与所述高压空间之间的压力差,以由此在将空气从所述至少一个出口向外驱动之前,将所述空气通过所述入口空气通路并且围绕所述拐角抽吸;以及
使所述拐角形成有位于所述内表面上的弯曲或倒角部分,所述弯曲或倒角部分在所述入口空气通路的上边界与所述低压空间的内部表面之间延伸,其中,所述内表面的所述弯曲或倒角部分沿所述竖直方向和所述水平方向两者延伸至少10mm,
其特征在于提供放置于所述入口空气通路内的至少一个支脚部分,其中,所述支脚部分支承所述制冷陈列柜的放置于所述入口空气通路上方的一个或多个构件的重量的至少部分。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使所述制冷陈列柜设有根据权利要求2至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特征。
CN202011269024.9A 2019-11-14 2020-11-13 具有空气流引导件的制冷陈列柜 Active CN1127976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9209176.7A EP3821768B1 (en) 2019-11-14 2019-11-14 Refrigerated display case with air flow guide
EP19209176.7 2019-11-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97693A CN112797693A (zh) 2021-05-14
CN112797693B true CN112797693B (zh) 2024-10-18

Family

ID=685816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69024.9A Active CN112797693B (zh) 2019-11-14 2020-11-13 具有空气流引导件的制冷陈列柜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3821768B1 (zh)
CN (1) CN112797693B (zh)
ES (1) ES2971797T3 (zh)
FI (1) FI3821768T3 (zh)
PL (1) PL3821768T3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401509A1 (de) * 1960-07-15 1969-05-29 Pet Inc Kuehlanlage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12059A1 (en) * 2005-07-12 2007-01-18 Hussmann Corporation Ambient air curtain with floor air inlet
EP2750556B1 (en) 2011-09-02 2016-04-06 Carrier Corporation Refrigerated sales furniture
US20190234419A1 (en) 2018-01-31 2019-08-01 Carrier Corporation Axial fan with tip fence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401509A1 (de) * 1960-07-15 1969-05-29 Pet Inc Kuehlanlag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21768A1 (en) 2021-05-19
FI3821768T3 (fi) 2024-03-01
PL3821768T3 (pl) 2024-06-24
CN112797693A (zh) 2021-05-14
ES2971797T3 (es) 2024-06-07
EP3821768B1 (en) 2023-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743552A1 (en) Ambient air curtain with floor air inlet
US20100024446A1 (en) Refrigerated merchandiser with dual air curtain
US9687086B2 (en) Refrigerated sales furniture
JP2005114345A (ja) 冷蔵マーチャンダイザー用蒸発器
BG62116B1 (bg) Шкаф витрина за стоки
CN1735362A (zh) 冷藏陈列商品柜
CA2953965C (en) Heat exchanger including coil end close-off cover
US20090084125A1 (en) Refrigerated merchandiser system
CN111912159A (zh) 利用径向错流风扇的冷藏展示柜
CN112797693B (zh) 具有空气流引导件的制冷陈列柜
US12096867B2 (en) Merchandiser
CN102038387B (zh) 制冷陈列柜
WO2007067173A1 (en) Airflow stabilizer for lower front of a rear loaded refrigerated display case
CN105473029A (zh) 冷藏品销售器具
US20230389721A1 (en) Merchandiser with supplemental air return
US20100236752A1 (en) Display case including heat exchanger for reducing relative humidity
CN1909817A (zh) 具有改进空气幕的冷藏陈列商品柜
EP3393305B1 (en) Refrigerated sales furniture
US20240349911A1 (en) Refrigerated display cabinet
CN220442351U (zh) 冷藏展示柜
JP3726756B2 (ja) 冷蔵庫
KR930005615B1 (ko) 저온쇼케이스
US20240016314A1 (en) Merchandiser
AU2005100680A4 (en) Refrigeration system with dual evaporator
EP3736515A1 (en) Refrigerated display cabinet including microchannel heat exchange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