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87767B -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787767B CN112787767B CN201911078540.0A CN201911078540A CN112787767B CN 112787767 B CN112787767 B CN 112787767B CN 201911078540 A CN201911078540 A CN 201911078540A CN 112787767 B CN112787767 B CN 11278776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rvice
- feedback
- information
- harq
-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6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5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713 feedback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79 rubber t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236 sound sign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897 surface acoustic wave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1—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21—Group acknowledgement, i.e. the acknowledgement message defining a range of identifiers, e.g. of sequence numb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5—Adaptation of specific ARQ protocol parameters according to transmission condi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4—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8—Transmission or retransmission of more than one copy of acknowledgement messag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6—ARQ related signa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4—Error contro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24—Negotiating SLA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Negotiating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35—Buffer management
- H04L1/1838—Buffer management for semi-reliable protocols, e.g. for less sensitive applications such as streaming video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介质。其中,数据传输方法包括:确定发送终端设备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其中,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根据业务的业务信息进行配置,业务信息包括业务的服务质量QoS参数和/或业务所属的组信息;根据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向接收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包。利用本发明实施例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数据传输质量和数据传输效率较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和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均可以支持副链路(sidelink)。Sidelink可以用于终端设备之间不通过网络设备而直接进行数据传输,例如车联网(vehicle to everything,V2X)通信等。
但是,LTE sidelink以广播业务为主,不具有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反馈机制,使得数据传输质量和数据传输效率较低。而NR sidelink虽然引入了HARQ反馈机制,但是所配置的反馈类型比较单一,导致反馈效率较低,从而使数据传输质量和数据传输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数据传输质量和数据传输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发送终端设备,包括:
确定发送终端设备的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其中,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根据业务的业务信息进行配置,业务信息包括业务的QoS参数和/或业务所属的组信息;
根据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向接收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包。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发送终端设备发送的业务信息;其中,业务信息包括业务的QoS参数和/或业务所属的组信息;
根据业务信息,配置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
向发送终端设备发送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包括:
接收发送终端设备所发送的数据包;其中,数据包携带有数据包对应的反馈指示信息,反馈指示信息由发送终端设备根据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生成,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根据业务的业务信息配置,业务信息包括业务的QoS参数和/或业务所属的组信息;
根据反馈指示信息,向发送终端设备进行HARQ反馈。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送终端设备,包括:
反馈类型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发送终端设备所归属的网络设备配置的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其中,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根据业务的业务信息进行配置,业务信息包括业务的QoS参数和/或业务所属的组信息;
业务数据发送模块,用于根据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向接收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包。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
业务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发送终端设备发送的业务信息;其中,业务信息包括业务的QoS参数和/或业务所属的组信息;
反馈类型配置模块,用于根据业务信息,配置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
反馈类型发送模块,用于向发送终端设备发送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收终端设备,包括:
业务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发送终端设备所发送的数据包;其中,数据包携带有数据包对应的反馈指示信息,反馈指示信息由发送终端设备根据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生成,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根据业务的业务信息配置,业务信息包括业务的QoS参数和/或业务所属的组信息;
接收结果反馈模块,用于根据反馈指示信息,向发送终端设备进行HARQ反馈。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或者如第三方面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第八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第九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第二方面或者第三方面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能够基于业务信息中的业务的QoS参数和/或业务所属的组信息,确定发送终端设备的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并根据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向接收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包,实现了利用业务信息对HARQ机制的多种反馈类型的灵活配置,提高了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反馈效率,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质量和数据传输效率。
附图说明
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特征。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发送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接收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介质,可应用于发送终端设备与接收终端设备之间基于5G NR sidelink不通过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场景中。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能够利用业务信息对HARQ机制的多种反馈类型进行灵活配置。从而避免了在单一反馈类型下,反馈效率较低,从而降低了数据传输质量和数据传输效率的问题。其中,发送终端设备和接收终端设备可以均为用户终端(User Equipment,UE),也可为其他终端设备,在此并不限定。网络设备可以为基站,也可以为其它网络设备,在此并不限定。为了便于说明,下面以发送终端设备为发送端UE、接收终端设备为接收端UE以及网络设备为基站为例进行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数据传输方法可以由发送终端设备执行,如发送端UE执行。具体地,该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包括:
S101、确定发送终端设备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其中,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根据业务的业务信息进行配置,业务信息包括业务的服务质量QoS参数和/或业务所属的组信息;
S102、根据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向接收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包。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能够基于业务信息中的业务的QoS参数和/或业务所属的组信息,确定发送终端设备的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并根据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向接收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包,实现了利用业务信息对HARQ机制的多种反馈类型的灵活配置,提高了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反馈效率,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质量和数据传输效率。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服务质量QoS参数至少包括下列中的一项:
业务速率信息、时延信息、优先级信息以及误块率信息。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组信息至少包括业务所需要发送的组的大小,即组内终端设备总数。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业务信息可以由发送终端设备从V2X层(layer)获取。
目前的sidelink传输主要包括广播(broadcast)、组播(groupcast)和单播(unicast)等传输形式。其中,单播和组播两种传输形式均支持物理层HARQ反馈机制。
因此,下面将针对单播和组播两种传输形式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根据业务的业务信息所配置的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可以包括下列中的任一项:
所有接收终端设备不进行反馈;
数据包接收失败的接收终端设备在同一个反馈位置反馈否定确认NACK信号;
数据包接收成功的接收终端设备在与其对应的反馈位置反馈确认ACK信号,数据包接收失败的接收终端设备在与其对应的反馈位置反馈NACK信号。
由于传输资源池的反馈位置数量也会限制HARQ反馈所能够利用的反馈位置。因此,在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中,根据业务的业务信息所配置的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可以包括下列中的任一项:
所有接收终端设备不进行反馈;
数据包接收失败的接收终端设备在同一个反馈位置反馈否定确认NACK信号;
数据包接收成功的接收终端设备在与其对应的反馈位置反馈确认ACK信号,数据包接收失败的接收终端设备在与其对应的反馈位置反馈NACK信号;
接收终端设备分组反馈,每组中的数据包接收失败的接收终端设备在与该组对应的反馈位置反馈NACK信号;
接收终端设备分组反馈,每组中的数据包接收成功的接收终端设备在与该组对应的反馈位置反馈ACK信号,每组中的数据包接收失败的接收终端设备在与该组对应的反馈位置反馈NACK信号。
其中,各项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的具体确定方法将在下文详细描述,在此不做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单播传输方式中,由于只有一个接收端UE,因此,在单播传输方式中,HARQ反馈仅需要一个反馈位置,因此,在确定需要进行HARQ反馈的情况下,仅具有一种HARQ反馈类型配置方案:数据包接收失败的接收终端设备在同一个反馈位置反馈否定确认NACK信号。而在组播传输方式中,由于由多个接收端UE,HARQ反馈可能需要一个或多个反馈位置,因此,在确定需要进行HARQ反馈的情况下,可以具有上述的任一种HARQ反馈类型配置方案。
目前的Sidelink UE的资源分配模式分为两类:基站调度模式(Mode 1)和UE自主模式(Mode 2)。其中,在Mode 1下,由UE所属的基站控制并为其分配资源;在Mode 2下,由UE自主选择资源。
下面,将根据两种不同的资源分配模式,分别说明发送端UE如何确定其所归属的基站为待发送的数据包对应的业务所配置的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
一、在Mode 1下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S101中的确定发送终端设备的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的具体方法可以包括:
在发送终端设备处于连接态的情况下,向网络设备发送业务信息;
接收网络设备配置的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
对于一个发送端UE而言,当它需要发起一个单播业务或者组播业务时,如果该发送端UE处于连接态,则该发送端UE可以直接与所归属的网络设备即基站进行交互,该发送端UE可以向基站发送待发送的数据包对应的业务的QoS参数和/或业务所属的组信息,以请求基站为其配置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具体地,基站可以基于QoS参数、QoS参数和组信息、QoS参数和传输资源池的反馈资源配置、组信息和反馈资源配置,或者,QoS参数、组信息和反馈资源配置,为待发送的数据包配置的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基站配置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的方法将在下文详细描述,在此不做赘述。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如果网络设备同时为发送端UE配置了对应的传输资源池,则网络设备配置的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还可以携带有传输资源池信息,使得发送端UE可以在该传输资源池中按照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进行数据包的传输。其中,传输资源池信息包括反馈资源配置信息,传输资源池与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中的HARQ反馈类型相对应。
在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中,如果网络设备还可以不为发送端UE配置对应的传输资源池,则网络设备配置的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不携带传输资源池信息,使得发送端UE需要在公共传输资源池中选择满足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的资源池进行数据包的传输。
二、在Mode 2下
在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中,S101中的确定发送终端设备的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的具体方法可以包括:
在发送终端设备处于非连接态的情况下,基于网络设备所发送的系统消息中的映射规则,确定业务信息对应的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
其中,网络设备所发送的系统消息为在发送终端设备处于连接态的情况下所接受的、网络设备所发送的系统消息。
在这些实施例中,发送端UE还可以基于预配置的映射规则,确定业务信息对应的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
对于一个发送端UE而言,当它需要发起一个单播业务或者组播业务时,如果该发送端UE处于非连接态,即发送的UE为Idle/inactive发送端UE,则该发送端UE无需与基站进行交互,该发送端UE可以直接基于所存储的所归属的网络设备发送的系统消息中的或者预配置的映射规则以及业务信息,来自行决定待发送的数据包对应的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在基于网络设备所发送的系统消息中的映射规则确定业务信息对应的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之后,该数据传输方法还可以包括:
在公共传输资源池的反馈资源配置不满足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对应的反馈需求的情况下,确定是否允许发送终端设备由非连接态转换为连接态。
例如在需要多个反馈位置进行HARO反馈的情况下,如果公共传输资源池不能为发送端UE提供相应的反馈位置的传输资源,即公共传输资源池的反馈资源配置不满足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对应的反馈需求,需要确定是否能够使发送端UE由非连接态切换为连接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非连接态的发送端UE,一般从公共传输资源池来获得自己的传输位置,公共传输资源池为系统消息广播中发送的。
例如,网络中的公共传输资源池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没有反馈位置的公共传输资源池,可以用于无需HARO反馈的情况下,进行数据传输;
每个传输位置具有一个固定的反馈位置的公共传输资源池,可以用于需要一个反馈位置的HARO反馈;其中,反馈位置与传输位置是配置好或者标准规定的相互关系,例如反馈位置为传输位置最后边界之后1ms或者3ms的时域位置,频域由传输位置推导出;
每个传输位置具有多个反馈位置的公共传输资源池,可以用于需要多个反馈位置的HARO反馈;其中,反馈位置与传输位置是配置好或者标准规定的相互关系,例如反馈位置为传输位置最后边界之后1ms或者3ms的时域位置,多个反馈位置的频域位置连续,均由传输位置推导出。
当发送端UE被允许多个反馈位置的HARO反馈时,发送端UE在公共传输资源池中选择符合组信息中的接收终端设备数量的公共传输资源池进行传输,例如公共传输资源允许的最大反馈位置数量大于或等于接收终端设备数量。如果找不到符合接收终端设备数量的公共传输资源,例如所有公共传输资源中允许的最大反馈位置数量均小于接收终端设备数量,则需要确定是否能够使发送端UE由非连接态切换为连接态。
在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中,在确定是否允许发送终端设备由非连接态转换为连接态之后,该数据传输方法还可以包括:
若反馈资源配置不满足反馈需求且允许发送终端设备由非连接态转换为连接态,则使发送终端设备由非连接态转换为连接态。
具体地,若HARQ反馈方式为多个反馈,并且公共传输资源池所允许的最大反馈位置数量小于组信息中的接收终端设备数量,同时HARO反馈允许发送终端设备由非连接态转换为连接态,可以使发送端UE由非连接态转换为连接态。例如,可以使发送端UE进行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连接建立,转入连接态,以专用信令向网络设备请求合适的资源。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当发送端UE需要发送一个组播业务时,可以首先根据该业务的QoS参数与HARQ反馈方式的映射关系,获得网络侧允许的HARQ反馈方式。
在这些实施例中,映射规则可以包括下列中的至少一项:
标准化QoS参数与HARQ反馈需求之间的映射关系;
标准化QoS参数与多个反馈位置的HARQ反馈需求之间的映射关系;
标准化QoS参数与所支持的HARQ反馈的最大反馈位置数量之间的映射关系;
满足预定条件的一个或者多个QoS参数与HARQ反馈需求之间的映射关系;
满足预定条件的一个或者多个QoS参数与多个反馈位置的HARQ反馈需求之间的映射关系;
满足预定条件的一个或者多个QoS参数与所支持的HARQ反馈的最大反馈位置数量之间的映射关系。
其中,标准化QoS参数为标准中定义的一组特定取值的QoS参数,每组标准化QoS参数有一个标准化的标号,例如QoS ID1-QoS ID8为在标准中对应标准化的QoS参数列表值。那么系统消息中可以规定标准化QoS参数与HARQ反馈需求之间的映射关系为:QoS ID1,3,4不需要HARQ反馈,其它QoS ID需要HARQ反馈,或者,系统消息中可以规定标准化QoS参数与多个反馈位置的HARQ反馈需求之间的映射关系为:QoS ID1,3,4不需要HARQ反馈,其它QoSID需要多个反馈位置的HARQ反馈。
由此,可以根据映射关系只进行有是否需要HARQ反馈的配置区分,并且由发送端UE根据其它条件决定一个位置的HARQ反馈还是多个反馈位置的HARQ反馈,也可以根据映射关系直接决定一个位置的HARQ反馈还是多个反馈位置的HARQ反馈,还可以根据映射关系决定所支持的HARQ反馈的最大反馈位置数量等。从而能够提高配置HARQ反馈方式的灵活性。
当发送端UE根据QoS参数,决定了HARQ反馈方式之后,如果确定不需要进行HARQ反馈,则发送端UE确定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为所有接收终端设备不进行反馈。如果确不需要进行HARQ反馈,则发送端UE还可以根据HARQ反馈方式、组信息、业务的最大反馈位置数量和输资源池的反馈位置数量中的至少一项,确定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
在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中,映射规则还可以包括下列中的至少一项:
根据组信息,确定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其中,组信息主要包括组内终端设备总数;例如,若不存在组信息,支持接收终端设备在同一个反馈位置进行HARQ反馈;若存在组信息,支持每个接收终端设备在与其对应的反馈位置进行HARQ反馈;但不允许明确规定不支持多个反馈位置的发送端UE,使用多个反馈位置,即:存在组信息,但是该组信息对应的业务不满足多个反馈位置进行HARO反馈的调节,例如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配置的是一个反馈位置进行HARO反馈,则不能使用多个反馈位置进行HARO反馈;
根据组信息中的接收终端设备数量和业务的最大反馈位置数量,确定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例如,若组信息中的接收终端设备数量小于或等于业务的最大反馈资源数量,支持每个接收终端设备在与其对应的反馈位置进行HARQ反馈;若组信息中的接收终端设备数量大于业务的最大反馈资源数量,支持接收终端设备进行分组反馈,即每组接收终端设备在与该组对应的反馈位置进行HARQ反馈;
根据组信息中的接收终端设备数量和传输资源池的反馈位置数量,确定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
根据组信息中的接收终端设备数量、业务的最大反馈位置数量和传输资源池的反馈位置数量,确定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例如,若组信息中的接收终端设备数量小于或等于业务的最大反馈资源数量且组信息中的接收终端设备数量小于或等于传输资源池的反馈位置数量,确定资源合适,支持每个接收终端设备在与其对应的反馈位置进行HARQ反馈;若组信息中的接收终端设备数量小于或等于业务的最大反馈资源数量且组信息中的接收终端设备数量大于传输资源池的反馈位置数量,确定资源不合适,将接收终端设备按照反馈位置数量分组,支持每组接收终端设备在与该组对应的反馈位置进行HARQ反馈。具体地,如果业务可以支持不超过10个反馈位置,接收终端设备恰好为10个,此时传输资源池的反馈位置数量为10个,则认为资源合适;否则如果传输资源池的反馈位置数量小于10个,则认为资源不合适,不能选择10个接收端UE对应10个反馈位置的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或者,如果传输资源池的反馈位置数量为5个,则此时可以将10个接收端UE分成5组进行反馈。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S102中的根据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向接收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包的具体方法可以包括:
根据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生成反馈指示信息;
向接收终端设备发送携带反馈指示信息的数据包,以使接收终端设备可以获取反馈指示信息,并根据反馈指示信息进行HARO反馈。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反馈指示信息可以包括下列中的至少一项:
HARQ反馈需求指示信息、反馈资源配置信息、多个反馈位置的HARQ反馈需求指示信息、反馈位置数量、分组反馈参数、分组反馈的信号类型。
具体地,发送端UE可以根据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选择合适的反馈类型和发送资源,并进行数据传输。
对于接收端UE来说,接收端UE在正确解码数据包之前,是不清楚数据包对应的业务信息的。一般来说,接收端UE也和发送端UE一样,可以从高层V2X layer,获得数据包对应的业务所属的组信息。具体地,组信息可以包括组内终端设备总数以及接收端UE在组内的标识(Identity,ID)。
但是,接收端UE根据组信息,并不足以获知将要接收到的数据包采用下列的哪种反馈类型:不进行HARQ反馈、进行HARQ反馈,一个反馈位置进行HARQ反馈,多个反馈位置的HARQ反馈,分组反馈的HARQ反馈等。因此,发送端UE需要在发送数据包时,将具体的反馈指示信息告知给接收端UE,反馈指示信息可以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HARQ反馈需求指示信息,用于告知接收端UE是否需要HARQ反馈;
反馈资源配置信息,用于告知接收端UE进行HARQ反馈的反馈位置,例如在接收最后时刻1ms之后,还是3ms之后进行HARQ反馈,或者具体反馈的频域位置信息等;
多个反馈位置的HARQ反馈需求指示信息,用于告知接收端UE是否需要多个反馈,如果多个反馈位置的HARQ反馈需求指示信息只有1bit,那么,多个反馈位置的HARQ反馈只能是基于业务所属的组内公知的组内终端设备总数,为每个接收端UE分配一个反馈位置的方式进行HARQ反馈;
反馈位置数量,用于告知接收端UE是多个反馈位置的个数,如果反馈位置数量显示为个数,则可以允许对业务所属的组内的接收端UE进行进一步的分组反馈,例如,组内的接收端UE一共有20个,但只有5个反馈位置的情况,则需要进行分组反馈;
分组反馈参数,用于告知接收端UE分组反馈的参数,例如是基于组内的接收端UEID进行分组反馈,还是基于组内的接收端UE与发送端UE之间的距离进行分组反馈等;
分组反馈的信号类型,用于告知接收端UE在分组反馈中,是只在数据包接收失败时反馈NACK信号,还是可以在数据包接收成功时反馈ACK信号并且在数据包接收失败时反馈NACK信号。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该数据传输方法还可以包括:
确定业务的最大HARQ传输次数。
其中,发送终端设备可以基于最大HARQ传输次数确定其针对一个数据包的最大传输次数。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S102中的向接收终端设备数据包的具体方法可以包括:
向接收终端设备发送携带有最大HARQ传输次数指示信息的数据包;其中,最大HARQ传输次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当前传输次数是否为最大HARQ传输次数。
HARQ反馈是为了根据ACK信号和/或NACK信号进行精确重传,从而达到提升传输成功率和降低资源消耗的目的。一般来说,无论是组播传输方式还是单播传输方式,在接收到NACK信号之后,均需要进行HARQ重传,以达到使接收端UE正确接收数据的目的。但重传不能无限制进行,需要有个最大次数的限制。HARQ最大重传次数一般与业务的QoS参数是相关的。例如,误块率要求较高的业务一般需要较多的重传次数,重传次数越多,资源消耗越多,时延也越长,因此还需要同时考虑优先级和时延需求,以确定能够使数据传输的资源消耗较少、时延较少且传输成功率较高的最大HARQ传输次数。
具体地,发送终端设备在每次发送数据包之前,都会判断该数据包的当前传输次数是否为该数据包对应的业务的最大HARQ传输次数,并根据判断结果生成最大HARQ传输次数指示信息,以使接收终端设备能够基于最大HARQ传输次数指示信息确定当前传输次数是否为最大HARQ传输次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送终端设备在首次发送数据包时,可以向接收端UE发送携带有最大HARQ传输次数指示信息的数据包。
在另一些实施例在,发送终端设备在接收到接收端UE反馈的NACK信号且当前传输次数不是最大HARQ传输次数时,可以向反馈NACK信号的接收端UE发送携带有最大HARQ传输次数指示信息的数据包。
下面,将根据两种不同的资源分配模式,分别说明发送端UE如何确定其所归属的基站为待发送的数据包对应的业务所配置的最大HARQ传输次数。
一、在Mode 1下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在,确定业务的最大HARQ传输次数的具体方法可以包括:
在发送终端设备处于连接态的情况下,向网络设备发送业务的QoS参数;
接收网络设备配置的最大HARQ传输次数。
在发送终端设备处于连接态的情况下,由于最大HARQ传输次数根据QoS参数配置的,连接态的发送端UE可以上报QoS参数给所归属的网络设备即基站,从基站获得最大HARQ传输次数的配置值。
在网络设备为业务配置HARQ反馈需求指示信息时,发送终端设备已向网络设备发送过QoS参数的情况下,网络设备可以直接利用发送终端设备所发送的QoS参数,无需发送终端设备再次发送QoS参数。
二、在Mode 2下
在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在,确定为业务的最大HARQ传输次数的具体方法可以包括:
在发送终端设备处于非连接态的情况下,基于网络设备所发送的系统消息中的QoS参数与传输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业务对应的最大HARQ传输次数。
具体地,针对非连接态的发送端UE而言,Idle/inactive发送端UE可以通过所归属的网络设备所发送的系统消息中的QoS参数与传输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得待发送的数据包对应的业务的QoS参数对应的最大HARQ传输次数的配置值,脱网的发送端UE可以通过预配置的方式QoS参数与传输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得最大HARQ传输次数的配置值。
一般情况下,发送端UE获得最大HARQ传输次数之后,可以将该最大HARQ传输次数作为上限,对一个数据包进行多次发送。但是也不排除发送端UE提前中止HARQ重传,例如有更高优先级的业务抢占了资源,或者该业务的传输时延已经快超过要求,或者目前资源池比较拥塞。这些情况,都可以造成发送端UE在到达最大重传次数之前,提前终止重传。
图2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数据传输方法可以由网络设备执行,如基站执行。具体地,该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包括:
S201、接收发送终端设备发送的业务信息;其中,业务信息包括业务的QoS参数和/或业务所属的组信息;
S202、根据业务信息,配置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
S203、向发送终端设备发送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能够基于业务信息中的业务的QoS参数和/或业务所属的组信息,确定发送终端设备的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并根据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向接收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包,实现了利用业务信息对HARQ机制的多种反馈类型的灵活配置,提高了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反馈效率,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质量和数据传输效率。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QoS参数至少包括下列中的一项:
业务速率信息、时延信息、优先级信息以及误块率信息。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组信息至少包括业务所需要发送的组的大小,即组内终端设备总数。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S202中,在基站接收到业务信息之后,可以进行如下操作:
首先,根据业务的QoS参数,决定是否需要进行HARQ反馈,一般只有误块率信息要求比较高的业务才需要支持HARQ反馈,例如10^-1误块率的业务不需要支持HARQ反馈,低于10^-3误块率的需要进行HARQ反馈;如果决定不进行HARQ反馈,则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可以被配置为所有接收终端设备不进行反馈;
其次,如果决定进行HARQ反馈,还需要根据业务的组信息,配置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所配置的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可以为下列中的任一项:
数据包接收失败的接收终端设备在同一个反馈位置反馈否定确认NACK信号;
数据包接收成功的接收终端设备在与其对应的反馈位置反馈确认ACK信号,数据包接收失败的接收终端设备在与其对应的反馈位置反馈NACK信号;
接收终端设备分组反馈,每组中的数据包接收失败的接收终端设备在与该组对应的反馈位置反馈NACK信号;
接收终端设备分组反馈,每组中的数据包接收成功的接收终端设备在与该组对应的反馈位置反馈ACK信号,每组中的数据包接收失败的接收终端设备在与该组对应的反馈位置反馈NACK信号。
其中,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数据包接收失败的接收终端设备在同一个反馈位置反馈否定确认NACK信号,为一个反馈位置的HARO反馈,其他的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为多个反馈位置的HARO反馈。
一般来说,当发送端UE没有从V2X layer获得业务的组信息,即发送端UE只知道这是一个组播业务,但组内终端设备总数以及组内终端设备ID都不清楚,并且没有将组信息上报给基站,此时就只能选择一个反馈位置的HARO反馈;
当发送端UE的上报业务信息中包含了组信息,并且组信息至少包括组内终端设备总数,则可以选择多个反馈位置的HARO反馈;
对是否分组反馈的选择,除了需要考虑组内终端设备总数,还需要进一步考虑传输资源池的资源情况,因为组内终端设备总数越大,需要的反馈位置越多,开销也越大,只有在业务要求比较高的情况下,例如优先级较高和/或误块率要求高,同时资源负荷可以承受,此时,才会配置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为:数据包接收成功的接收终端设备在与其对应的反馈位置反馈确认ACK信号,数据包接收失败的接收终端设备在与其对应的反馈位置反馈NACK信号,让每个接收端UE有一个专门的反馈位置,更精确的反馈,一旦有一个或者几个接收端UE发生接收失败,即反馈了NACK信号,则可以针对他们重点重传。
由此,分组反馈是一种折中方式,效果和开销均处于所有接收端UE在一个反馈位置进行反馈和每个接收端UE在各自的反馈位置进行反馈之间。具体地,可以采用如下的分组方式对接收端UE进行分组:
根据组内终端设备ID进行分组反馈的反馈位置选择,例如组内一共40个接收端UE,现有4个反馈位置,那么ID顺序为1-10的接收端UE(例如ID为0-9)使用反馈位置1,ID顺序为11-20的接收端UE(例如ID为10-19)使用反馈位置2,依次类推;或者每个接收端UE用自己的ID进行模4的操作,结果为0的使用反馈位置1,结果为1的使用反馈位置2,结果为2的使用反馈位置3,结果为3的使用反馈位置4;
根据与发送端UE的距离进行分组反馈的反馈位置选择,例如这个业务的通信距离为100米,现有4个反馈位置,那么距离发送端UE 0-25米范围之内的接收端UE用反馈位置1,距离发送端UE 25-50米范围之内的接收端UE用反馈位置2,距离发送端UE 50-75米范围之内的接收端UE用反馈位置3,距离发送端UE 75-100米范围之内的接收端UE用反馈位置4;或者采取非等分距离的其它算法,决定按距离分组的方式,其中,按照距离分组的方式,可以在标准中规定好,或者在配置信令里通知,或者在标准中规定分组方式的具体内容和标号,在配置信令或者动态信令里将标号通知给接收端UE;
根据接收信号强度进行分组反馈的反馈位置选择,例如,将接收信号强度在一定范围之内的划分为一组接收端UE,在该组的共同位置进行反馈。
基站在进行了上述决策过程之后,需要将具体的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发送给发送端UE。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该数据传输方法还可以包括:
确定所确定的HARQ反馈类型对应的传输资源池信息,传输资源池信息包括反馈资源配置信息;
在这些实施例中,向发送终端设备发送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的具体方法可以包括:
向发送终端设备发送携带有传输资源池信息的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
由此,基站还可以携带对应的资源给发送端UE,例如,通过RRC信令发送给发送端UE一个与反馈类型对应的传输资源池,供发送端UE在该传输资源池中选择合适的资源进行数据传输。
图3示出了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数据传输方法可以由接收终端设备执行,如接收端UE执行。具体地,该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包括:
S301、接收发送终端设备所发送的数据包;其中,数据包携带有数据包对应的反馈指示信息,反馈指示信息由发送终端设备根据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生成,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根据业务的业务信息配置,业务信息包括业务的QoS参数和/或业务所属的组信息;
S302、根据反馈指示信息,向发送终端设备进行HARQ反馈。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能够基于业务信息中的业务的QoS参数和/或业务所属的组信息,确定发送终端设备的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并根据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向接收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包,实现了利用业务信息对HARQ机制的多种反馈类型的灵活配置,并且使接收终端设备根据基于该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生成的反馈指示信息进行HARO反馈,提高了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反馈效率,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质量和数据传输效率。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反馈指示信息可以包括下列中的至少一项:
HARQ反馈需求指示信息、反馈资源配置信息、多个反馈位置的HARQ反馈需求指示信息、反馈位置数量、分组反馈参数、分组反馈的信号类型。
当接收端UE在接收数据的同时,可以获得反馈指示信息,从而按照正确方式进行反馈。例如,如果反馈指示信息指示不需要反馈,则接收端UE只接收数据;如果反馈指示信息需要反馈且在一个反馈位置进行反馈,则接收端UE在数据包接收失败时,在该反馈位置反馈NACK信号;如果反馈指示信息需要反馈且每个接收端UE各自的反馈位置进行反馈,则接收端UE按照自己的ID,找到对应的反馈位置,根据接收成功与否,反馈ACK信号或者NACK信号;如果反馈指示信息需要反馈且接收端UE进行分组反馈,则接收端UE根据分组反馈参数所告知的分组方式,在自己对应的反馈位置,根据在数据包接受失败的情况下反馈NACK信号,或者,在数据包接收成功的情况下反馈ACK信号以及在数据包接收失败的情况下反馈NACK信号。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数据包还携带有最大HARQ传输次数指示信息,最大HARQ传输次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当前重传输数是否等于数据包对应的业务的最大HARQ传输次数,最大HARQ传输次数根据业务的QoS参数配置。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该数据传输方法还可以包括:
在数据包接收失败且最大HARQ传输次数指示信息指示当前传输次数不等于最大HARQ传输次数的情况下,等待发送终端设备重新发送数据包;
在数据包接收失败且最大HARQ传输次数指示信息指示当前传输次数等于最大HARQ传输次数的情况下,停止等待发送终端设备重新发送数据包。
对于接收端UE来说,首先接收端UE在未成功解码数据之前无法精确获得业务的QoS参数,无法知道最大HARQ传输次数,其次即使单播情况,通过RRC信令,发送端UE可以将这条链路上的最大HARQ传输次数配置给接收端UE,由于发送端UE还有可能提前终止重传尝试,基于上述原因,接收端UE不清楚HARQ重传的尝试行为,因此在反馈NACK信号之后,只能保持该HARQ进程一直等待发送端UE可能的重传,因为HARQ进程总数是有限的,一旦都占用,其它的业务就不能接收,因此需要避免对于重传HARQ进程的无谓等待。
由此,在发送端UE发送数据包时,可以携带该数据包是否为最后一次尝试传输的最大HARQ传输次数指示信息,即指示当前传输次数是否为最大HARQ传输次数的情况。一般来说,最大HARQ传输次数指示信息携带在控制信息中,控制信息接收成功率高于数据。对于接收端UE来说,如果接收到的控制信息里,例如副链路控制信息(Sidelink controlindicator,SCI)中,如果指示这不是最后一次重传,且接收端UE如果接收未成功,则继续等待,如果指示这是最后一次重传,且接收端UE如果未接收成功,则放弃等待,释放HARQ进程。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可以使sidelink高效地支持HARQ反馈,并且能够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或配置不同的HARO反馈类型,从而更好的进行HARO反馈和数据重传,在提升发送成功率的基础上,同时能够降低资源开销,从而提升整个数据传输效率和用户体验。
图4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发送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发送终端设备400可以为发送端UE,并且具体可以包括:
反馈类型确定模块401,用于确定发送终端设备的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其中,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根据业务的业务信息进行配置,业务信息包括业务的QoS参数和/或业务所属的组信息;
业务数据发送模块402,用于根据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向接收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包。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能够基于业务信息中的业务的QoS参数和/或业务所属的组信息,确定发送终端设备所的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并根据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向接收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包,实现了利用业务信息对HARQ机制的多种反馈类型的灵活配置,提高了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反馈效率,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质量和数据传输效率。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服务质量QoS参数至少包括下列中的一项:
业务速率信息、时延信息、优先级信息以及误块率信息。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组信息至少包括业务所需要发送的组的大小,即组内终端设备总数。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包括下列的任一项:
所有接收终端设备不进行反馈;
数据包接收失败的接收终端设备在同一个反馈位置反馈否定确认NACK信号;
数据包接收成功的接收终端设备在与其对应的反馈位置反馈确认ACK信号,数据包接收失败的接收终端设备在与其对应的反馈位置反馈NACK信号;
接收终端设备分组反馈,每组中的数据包接收失败的接收终端设备在与该组对应的反馈位置反馈NACK信号;
接收终端设备分组反馈,每组中的数据包接收成功的接收终端设备在与该组对应的反馈位置反馈ACK信号,每组中的数据包接收失败的接收终端设备在与该组对应的反馈位置反馈NACK信号。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反馈类型确定模块401可以包括:
业务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在发送终端设备处于连接态的情况下,向网络设备发送业务信息;
反馈类型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网络设备配置的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
对于一个发送端UE而言,当它需要发起一个单播业务或者组播业务时,如果该发送端UE处于连接态,则该发送端UE可以直接与基站进行交互,该发送端UE可以向基站发送待发送的数据包对应的业务的QoS参数和/或业务所属的组信息,以请求基站为其配置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反馈类型接收单元所接收的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还携带有传输资源池信息,传输资源池信息包括反馈资源配置信息,其中,传输资源池与HARQ反馈类型相对应。
如果网络设备同时为该业务配置了对应的传输资源池,则网络设备为业务配置的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还可以携带有传输资源池信息,使得发送端UE可以在该传输资源池中按照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进行数据包的传输。
在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中,反馈类型确定模块401可以包括:
反馈类型匹配单元,用于在发送终端设备处于非连接态的情况下,基于网络设备所发送的系统消息中的映射规则,确定业务信息对应的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
对于一个发送端UE而言,当它需要发起一个单播业务或者组播业务时,如果该发送端UE处于非连接态,即发送的UE为Idle/inactive发送端UE,则该发送端UE无需与基站进行交互,该发送端UE可以直接基于所存储的系统消息中的或者预配置的映射规则以及业务信息,来自行决定待发送的数据包对应的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发送终端设备400还可以包括:
状态转换确定模块,用于在公共传输资源池的反馈资源配置不满足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对应的反馈需求的情况下,确定是否允许发送终端设备由非连接态转换为连接态。
例如在需要多个反馈位置进行HARO反馈的情况下,如果公共传输资源池不能为发送端UE提供相应的反馈位置的传输资源,即公共传输资源池的反馈资源配置不满足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对应的反馈需求,需要确定是否能够使发送端UE由非连接态切换为连接态。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发送终端设备400还可以包括:
状态转换执行模块,用于若反馈资源配置不满足反馈需求且允许发送终端设备由非连接态转换为连接态,则使发送终端设备由非连接态转换为连接态。
具体地,若HARQ反馈方式为多个反馈,并且公共传输资源池所允许的最大反馈位置数量小于组信息中的接收终端设备数量,同时HARO反馈允许发送终端设备由非连接态转换为连接态,可以使发送端UE由非连接态转换为连接态。例如,可以使发送端UE进行RRC连接建立,转入连接态,以专用信令向网络设备请求合适的资源。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映射规则可以包括下列中的至少一项:
标准化QoS参数与HARQ反馈需求之间的映射关系;
标准化QoS参数与多个反馈位置的HARQ反馈需求之间的映射关系;
标准化QoS参数与所支持的HARQ反馈的最大反馈位置数量之间的映射关系;
满足预定条件的一个或者多个QoS参数与HARQ反馈需求之间的映射关系;
满足预定条件的一个或者多个QoS参数与多个反馈位置的HARQ反馈需求之间的映射关系;
满足预定条件的一个或者多个QoS参数与所支持的HARQ反馈的最大反馈位置数量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中,映射规则还可以包括下列中的至少一项:
根据组信息,确定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
根据组信息中的接收终端设备数量和业务的最大反馈位置数量,确定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
根据组信息中的接收终端设备数量和传输资源池的反馈位置数量,确定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
根据组信息中的接收终端设备数量、业务的最大反馈位置数量和传输资源池的反馈位置数量,确定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业务数据发送模块402可以包括:
指示信息生成单元,用于根据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生成反馈指示信息;
第一数据发送单元,用于向接收终端设备发送携带反馈指示信息的数据包。
因此,发送端UE需要在发送数据包时,可以直接通过反馈指示信息告知给接收端UE如何进行反馈。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反馈指示信息包括下列中的至少一项:
HARQ反馈需求指示信息、反馈资源配置信息、多个反馈位置的HARQ反馈需求指示信息、反馈位置数量、分组反馈参数、分组反馈的信号类型。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该发送终端设备400还可以包括:
传输次数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为业务的最大HARQ传输次数。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业务数据发送模块402可以包括:
第二数据发送单元,用于向接收终端设备发送携带有最大HARQ传输次数指示信息的数据包;其中,最大HARQ传输次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当前传输次数是否为最大HARQ传输次数。
具体地,发送终端设备在每次发送数据包之前,都会判断该数据包的当前传输次数是否为最大HARQ传输次数,并根据判断结果生成最大HARQ传输次数指示信息,以使接收终端设备能够基于最大HARQ传输次数指示信息确定当前传输次数是否为最大HARQ传输次数。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传输次数确定模块可以包括:
需求参数发送单元,用于在发送终端设备处于连接态的情况下,向网络设备发送业务的QoS参数;
传输次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网络设备配置的最大HARQ传输次数。
在发送终端设备处于连接态的情况下,由于最大HARQ传输次数根据QoS参数配置的,连接态的发送端UE可以上报QoS参数给基站,从基站获得最大HARQ传输次数的配置值。
在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中,传输次数确定模块可以包括:
传输次数匹配单元,用于在发送终端设备处于非连接态的情况下,基于网络设备所发送的系统消息中的QoS参数与传输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业务对应的最大HARQ传输次数。
在发送终端设备处于非连接态的情况下,基于网络设备所发送的系统消息中的QoS参数与传输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业务对应的最大HARQ传输次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送终端设备实现图1的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图5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网络设备500可以为基站,并且具体可以包括:
业务信息接收模块501,用于接收发送终端设备发送的业务信息;其中,业务信息包括业务的QoS参数和/或业务所属的组信息;
反馈类型配置模块502,用于根据业务信息,配置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
反馈类型发送模块503,用于向发送终端设备发送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能够基于业务信息中的业务的QoS参数和/或业务所属的组信息,确定发送终端设备的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并根据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向接收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包,实现了利用业务信息对HARQ机制的多种反馈类型的灵活配置,提高了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反馈效率,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质量和数据传输效率。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QoS参数至少包括下列中的一项:
业务速率信息、时延信息、优先级信息以及误块率信息。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组信息至少包括业务所需要发送的组的大小,即组内终端设备总数。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该网络设备500还可以包括:
资源信息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确定的HARQ反馈类型对应的传输资源池信息,传输资源池信息包括反馈资源配置信息;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反馈类型发送模块503具体用于:向发送终端设备发送携带有传输资源池信息的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实现图2的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图6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接收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接收终端设备600可以为接收端UE,并且具体可以包括:
业务数据接收模块601,用于接收发送终端设备所发送的数据包;其中,数据包携带有数据包对应的反馈指示信息,反馈指示信息由发送终端设备根据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生成,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根据业务的业务信息配置,业务信息包括业务的QoS参数和/或业务所属的组信息;
接收结果反馈模块602,用于根据反馈指示信息,向发送终端设备进行HARQ反馈。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能够基于业务信息中的业务的QoS参数和/或业务所属的组信息,确定发送终端设备的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并根据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向接收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包,实现了利用业务信息对HARQ机制的多种反馈类型的灵活配置,提高了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反馈效率,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质量和数据传输效率。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数据包还携带有最大HARQ传输次数指示信息,最大HARQ传输次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当前重传输数是否等于数据包对应的业务的最大HARQ传输次数,最大HARQ传输次数根据业务的QoS参数配置。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接收终端设备600还包括:
等待传输确定模块,用于在数据包接收失败且最大HARQ传输次数指示信息指示当前传输次数不等于最大HARQ传输次数的情况下,等待发送终端设备重新发送数据包;在数据包接收失败且最大HARQ传输次数指示信息指示当前传输次数等于最大HARQ传输次数的情况下,停止等待发送终端设备重新所述数据包。
由此,在发送端UE发送数据包时,可以携带该数据包是否为最后一次尝试传输的最大HARQ传输次数指示信息,即指示当前传输次数是否为最大HARQ传输次数的情况。一般来说,最大HARQ传输次数指示信息携带在控制信息中,控制信息接收成功率高于数据。对于接收端UE来说,如果接收到的控制信息里,例如SCI中,如果指示这不是最后一次重传,且接收端UE如果接收未成功,则继续等待,如果指示这是最后一次重传,且接收端UE如果未接收成功,则放弃等待,释放HARQ进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收终端设备实现图3的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图7为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终端设备700可以为发送终端设备或者接收终端设备,在此不做限制。
该终端设备700包括但不限于:射频单元701、网络模块702、音频输出单元703、输入单元704、传感器705、显示单元706、用户输入单元707、接口单元708、存储器709、处理器710、以及电源711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7中示出的终端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设备的限定,终端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终端、可穿戴设备、以及计步器等。
其中,处理器710,用于:
确定发送终端设备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其中,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根据业务的业务信息进行配置,业务信息包括业务的服务质量QoS参数和/或业务所属的组信息;根据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向接收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包;
或者,
接收发送终端设备所发送的数据包;其中,数据包携带有数据包对应的反馈指示信息,反馈指示信息由发送终端设备根据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生成,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根据业务的业务信息配置,业务信息包括业务的QoS参数和/或业务所属的组信息;根据反馈指示信息,向发送终端设备进行HARQ反馈。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能够基于业务信息中的业务的QoS参数和/或业务所属的组信息,确定发送终端设备的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并根据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向接收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包,实现了利用业务信息对HARQ机制的多种反馈类型的灵活配置,提高了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反馈效率,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质量和数据传输效率。
应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射频单元701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具体的,将来自基站的下行数据接收后,给处理器710处理;另外,将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射频单元701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此外,射频单元701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系统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
终端设备通过网络模块702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如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
音频输出单元703可以将射频单元701或网络模块702接收的或者在存储器709中存储的音频数据转换成音频信号并且输出为声音。而且,音频输出单元703还可以提供与终端设备700执行的特定功能相关的音频输出(例如,呼叫信号接收声音、消息接收声音等等)。音频输出单元703包括扬声器、蜂鸣器以及受话器等。
输入单元704用于接收音频或视频信号。输入单元704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7041和麦克风7042,图形处理器704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如摄像头)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显示在显示单元706上。经图形处理器7041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存储在存储器709(或其它存储介质)中或者经由射频单元701或网络模块702进行发送。麦克风7042可以接收声音,并且能够将这样的声音处理为音频数据。处理后的音频数据可以在电话通话模式的情况下转换为可经由射频单元701发送到移动通信基站的格式输出。
终端设备700还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705,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7061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终端设备700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7061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加速计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终端设备姿态(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传感器705还可以包括指纹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虹膜传感器、分子传感器、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在此不再赘述。
显示单元706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显示单元706可包括显示面板706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7061。
用户输入单元707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终端设备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地,用户输入单元707包括触控面板707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7072。触控面板7071,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7071上或在触控面板7071附近的操作)。触控面板707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710,接收处理器71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7071。除了触控面板7071,用户输入单元707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7072。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707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触控面板7071可覆盖在显示面板7061上,当触控面板707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71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71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706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7中,触控面板7071与显示面板706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终端设备的输入和输出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控面板7071与显示面板7061集成而实现终端设备的输入和输出功能,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接口单元708为外部装置与终端设备700连接的接口。例如,外部装置可以包括有线或无线头戴式耳机端口、外部电源(或电池充电器)端口、有线或无线数据端口、存储卡端口、用于连接具有识别模块的装置的端口、音频输入/输出(I/O)端口、视频I/O端口、耳机端口等等。接口单元708可以用于接收来自外部装置的输入(例如,数据信息、电力等等)并且将接收到的输入传输到终端设备700内的一个或多个元件或者可以用于在终端设备700和外部装置之间传输数据。
存储器709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各种数据。存储器709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709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处理器710是终端设备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终端设备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709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709内的数据,执行终端设备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终端设备进行整体监控。处理器7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71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710中。
终端设备7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711(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711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71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另外,终端设备700包括一些未示出的功能模块,在此不再赘述。
优选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710,存储器709,存储在存储器709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71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710执行时实现上述由发送终端设备或接收终端设备所执行的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由网络设备所执行的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其中,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24)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发送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所述发送终端设备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其中,所述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根据业务的业务信息进行配置,所述业务信息包括所述业务的服务质量QoS参数和/或所述业务所属的组信息;
根据所述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向接收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包;
所述确定所述发送终端设备的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包括:
在所述发送终端设备处于连接态的情况下,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业务信息;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所述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
所述确定所述发送终端设备的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还包括:
在所述发送终端设备处于非连接态的情况下,基于网络设备所发送的系统消息中的映射规则,确定所述业务信息对应的所述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
所述映射规则包括下列中的至少一项:
根据所述组信息中的接收终端设备数量和所述业务的最大反馈位置数量,确定所述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组信息中的接收终端设备数量和传输资源池的反馈位置数量,确定所述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组信息中的接收终端设备数量、所述业务的最大反馈位置数量和所述传输资源池的反馈位置数量,确定所述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包括下列的任一项:
所有所述接收终端设备不进行反馈;
所述数据包接收失败的接收终端设备在同一个反馈位置反馈否定确认NACK信号;
所述数据包接收成功的接收终端设备在与其对应的反馈位置反馈确认ACK信号,所述数据包接收失败的接收终端设备在与其对应的反馈位置反馈NACK信号;
所述接收终端设备分组反馈,每组中的所述数据包接收失败的接收终端设备在与该组对应的反馈位置反馈NACK信号;
所述接收终端设备分组反馈,每组中的所述数据包接收成功的接收终端设备在与该组对应的反馈位置反馈ACK信号,每组中的所述数据包接收失败的接收终端设备在与该组对应的反馈位置反馈NACK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还携带有传输资源池信息,所述传输资源池信息包括反馈资源配置信息,其中,传输资源池与HARQ反馈类型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网络设备所发送的系统消息中的映射规则,确定所述业务信息对应的所述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之后,还包括:
在公共传输资源池的反馈资源配置不满足所述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对应的反馈需求的情况下,确定是否允许所述发送终端设备由所述非连接态转换为连接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是否允许所述发送终端设备由所述非连接态转换为连接态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反馈资源配置不满足所述反馈需求且允许所述发送终端设备由所述非连接态转换为所述连接态,则使所述发送终端设备由所述非连接态转换为所述连接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映射规则还包括下列中的至少一项:
标准化QoS参数与HARQ反馈需求之间的映射关系;
标准化QoS参数与多个反馈位置的HARQ反馈需求之间的映射关系;
标准化QoS参数与所支持的HARQ反馈的最大反馈位置数量之间的映射关系;
满足预定条件的一个或者多个QoS参数与HARQ反馈需求之间的映射关系;
满足预定条件的一个或者多个QoS参数与多个反馈位置的HARQ反馈需求之间的映射关系;
满足预定条件的一个或者多个QoS参数与所支持的HARQ反馈的最大反馈位置数量之间的映射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映射规则还包括:
根据所述组信息,确定所述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向接收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包,包括:
根据所述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生成反馈指示信息;
向所述接收终端设备发送携带所述反馈指示信息的所述数据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指示信息包括下列中的至少一项:
HARQ反馈需求指示信息、反馈资源配置信息、多个反馈位置的HARQ反馈需求指示信息、反馈位置数量、分组反馈参数、分组反馈的信号类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确定所述业务的最大HARQ传输次数。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接收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包,包括:
向所述接收终端设备发送携带有最大HARQ传输次数指示信息的所述数据包;其中,所述最大HARQ传输次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当前传输次数是否为所述最大HARQ传输次数。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业务的最大HARQ传输次数,包括:
在所述发送终端设备处于连接态的情况下,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业务的QoS参数;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所述最大HARQ传输次数。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业务的最大HARQ传输次数,包括:
在所述发送终端设备处于非连接态的情况下,基于网络设备所发送的系统消息中的QoS参数与传输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业务对应的所述最大HARQ传输次数。
14.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发送终端设备在连接态的情况下发送的业务信息;其中,所述业务信息包括业务的QoS参数和/或所述业务所属的组信息;
根据所述业务信息,配置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
向所述发送终端设备发送所述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
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发送终端发送系统消息,以使所述发送终端在非连接态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系统消息中的映射规则,确定所述业务信息对应的所述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
所述映射规则包括下列中的至少一项:
根据所述组信息中的接收终端设备数量和所述业务的最大反馈位置数量,确定所述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组信息中的接收终端设备数量和传输资源池的反馈位置数量,确定所述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组信息中的接收终端设备数量、所述业务的最大反馈位置数量和所述传输资源池的反馈位置数量,确定所述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确定所确定的HARQ反馈类型对应的传输资源池信息,所述传输资源池信息包括反馈资源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向所述发送终端设备发送所述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包括:
向所述发送终端设备发送携带有所述传输资源池信息的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
16.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发送终端设备所发送的数据包;其中,所述数据包携带有所述数据包对应的反馈指示信息,所述反馈指示信息由所述发送终端设备根据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生成,所述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根据业务的业务信息配置,所述业务信息包括所述业务的QoS参数和/或所述业务所属的组信息;
根据所述反馈指示信息,向所述发送终端设备进行HARQ反馈;
其中,所述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根据业务的业务信息配置,包括:
在所述发送终端处于连接态的情况下,所述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由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发送终端发送的业务信息配置;
在所述发送终端处于非连接态的情况下,所述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由所述发送终端根据网络设备所发送的系统消息中的映射规则确定;
所述映射规则包括下列中的至少一项:
根据所述组信息中的接收终端设备数量和所述业务的最大反馈位置数量,确定所述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组信息中的接收终端设备数量和传输资源池的反馈位置数量,确定所述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组信息中的接收终端设备数量、所述业务的最大反馈位置数量和所述传输资源池的反馈位置数量,确定所述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包还携带有最大HARQ传输次数指示信息,所述最大HARQ传输次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当前传输次数是否等于所述数据包对应的业务的最大HARQ传输次数,所述最大HARQ传输次数根据所述业务的QoS参数配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数据包接收失败且所述最大HARQ传输次数指示信息指示所述当前传输次数不等于所述最大HARQ传输次数的情况下,等待所述发送终端设备重新发送所述数据包;
在所述数据包接收失败且所述最大HARQ传输次数指示信息指示所述当前传输次数等于所述最大HARQ传输次数的情况下,停止等待所述发送终端设备重新发送所述数据包。
19.一种发送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反馈类型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发送终端设备的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其中,所述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根据业务的业务信息进行配置,所述业务信息包括所述业务的QoS参数和/或所述业务所属的组信息;
业务数据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向接收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包;
所述反馈类型确定模块包括:
业务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发送终端设备处于连接态的情况下,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业务信息;
反馈类型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所述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
所述反馈类型确定模块还包括:
反馈类型匹配单元,用于在所述发送终端设备处于非连接态的情况下,基于网络设备所发送的系统消息中的映射规则,确定所述业务信息对应的所述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
所述映射规则包括下列中的至少一项:
根据所述组信息中的接收终端设备数量和所述业务的最大反馈位置数量,确定所述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组信息中的接收终端设备数量和传输资源池的反馈位置数量,确定所述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组信息中的接收终端设备数量、所述业务的最大反馈位置数量和所述传输资源池的反馈位置数量,确定所述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
20.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业务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发送终端设备在连接态的情况下发送的业务信息;其中,所述业务信息包括业务的QoS参数和/或所述业务所属的组信息;
反馈类型配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业务信息,配置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
反馈类型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发送终端设备发送所述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
所述网络设备还用于:
向所述发送终端发送系统消息,以使所述发送终端在非连接态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系统消息中的映射规则,确定所述业务信息对应的所述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
所述映射规则包括下列中的至少一项:
根据所述组信息中的接收终端设备数量和所述业务的最大反馈位置数量,确定所述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组信息中的接收终端设备数量和传输资源池的反馈位置数量,确定所述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组信息中的接收终端设备数量、所述业务的最大反馈位置数量和所述传输资源池的反馈位置数量,确定所述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
21.一种接收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业务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发送终端设备所发送的数据包;其中,所述数据包携带有所述数据包对应的反馈指示信息,所述反馈指示信息由所述发送终端设备根据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生成,所述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根据业务的业务信息配置,所述业务信息包括所述业务的QoS参数和/或所述业务所属的组信息;
接收结果反馈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反馈指示信息,向所述发送终端设备进行HARQ反馈;
其中,所述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根据业务的业务信息配置,包括:
在所述发送终端处于连接态的情况下,所述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由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发送终端发送的业务信息配置;
在所述发送终端处于非连接态的情况下,所述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由所述发送终端根据网络设备所发送的系统消息中的映射规则确定;
所述映射规则包括下列中的至少一项:
根据所述组信息中的接收终端设备数量和所述业务的最大反馈位置数量,确定所述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组信息中的接收终端设备数量和传输资源池的反馈位置数量,确定所述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组信息中的接收终端设备数量、所述业务的最大反馈位置数量和所述传输资源池的反馈位置数量,确定所述HARQ反馈类型配置信息。
22.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或者如权利要求16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23.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4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2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如权利要求14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如权利要求16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078540.0A CN112787767B (zh) | 2019-11-06 | 2019-11-06 |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介质 |
PCT/CN2020/126765 WO2021088926A1 (zh) | 2019-11-06 | 2020-11-05 |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介质 |
KR1020227016757A KR20220085808A (ko) | 2019-11-06 | 2020-11-05 |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장치 및 매체 |
BR112022007810A BR112022007810A2 (pt) | 2019-11-06 | 2020-11-05 | Método de transmissão de dados, dispositivo e meio |
EP20884190.8A EP4057540A4 (en) | 2019-11-06 | 2020-11-05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AND MEDIUM |
US17/728,057 US20220247517A1 (en) | 2019-11-06 | 2022-04-25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device, and medium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078540.0A CN112787767B (zh) | 2019-11-06 | 2019-11-06 |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787767A CN112787767A (zh) | 2021-05-11 |
CN112787767B true CN112787767B (zh) | 2022-08-09 |
Family
ID=757476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078540.0A Active CN112787767B (zh) | 2019-11-06 | 2019-11-06 |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介质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20247517A1 (zh) |
EP (1) | EP4057540A4 (zh) |
KR (1) | KR20220085808A (zh) |
CN (1) | CN112787767B (zh) |
BR (1) | BR112022007810A2 (zh) |
WO (1) | WO2021088926A1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526091B2 (en) * | 2012-03-16 | 2016-12-20 | Intel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rdination of self-optimization functions in a wireless network |
EP3295591B1 (en) * | 2015-05-15 | 2021-12-15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Quality of service driven receiver selective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for point-to-multipoint communication |
CN108923894B (zh) * | 2017-03-23 | 2023-04-1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用户设备、基站、存储介质和系统 |
WO2019153125A1 (zh) * | 2018-02-06 | 2019-08-15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WO2020087530A1 (en) * | 2018-11-02 | 2020-05-07 |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 Physical layer procedures for v2x communication |
CN111431671B (zh) * | 2019-01-09 | 2022-04-12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节点间harq反馈配置的方法及设备 |
US11824665B2 (en) * | 2019-01-11 | 2023-11-21 | Lg Electronics Inc. | Sidelink HARQ feedback of NR V2X |
CN111756495B (zh) * | 2019-03-28 | 2022-12-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
WO2020200603A1 (en) * | 2019-04-02 | 2020-10-08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s providing ack/nack feedback based on 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 and related wireless devices |
US11356212B2 (en) * | 2019-04-05 | 2022-06-07 | Kt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delink HARQ feedback information |
KR102696553B1 (ko) * | 2019-04-29 | 2024-08-2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Nr v2x에서 harq 피드백 옵션을 결정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
2019
- 2019-11-06 CN CN201911078540.0A patent/CN112787767B/zh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11-05 EP EP20884190.8A patent/EP4057540A4/en active Pending
- 2020-11-05 KR KR1020227016757A patent/KR20220085808A/ko active Pending
- 2020-11-05 BR BR112022007810A patent/BR112022007810A2/pt unknown
- 2020-11-05 WO PCT/CN2020/126765 patent/WO2021088926A1/zh unknown
-
2022
- 2022-04-25 US US17/728,057 patent/US20220247517A1/en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BR112022007810A2 (pt) | 2022-07-05 |
US20220247517A1 (en) | 2022-08-04 |
WO2021088926A1 (zh) | 2021-05-14 |
KR20220085808A (ko) | 2022-06-22 |
EP4057540A4 (en) | 2022-12-07 |
EP4057540A1 (en) | 2022-09-14 |
CN112787767A (zh) | 2021-05-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381599B (zh) | Sidelink的传输方法和终端 | |
CN111132329B (zh) | 一种资源指示方法、设备及系统 | |
CN110324859B (zh) | 副链路的传输资源选择方法、配置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 |
CN110958706B (zh) | 一种缓存报告传输方法、终端及调度设备 | |
CN110166206B (zh) | 一种harq-ack码本的确定方法和终端 | |
CN113472488B (zh) | Harq-ack的反馈模式确定方法、配置方法及设备 | |
US12114200B2 (en) | Sidelink connection control method, terminal, and network side device | |
CN111262670B (zh) |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确认反馈信息传输方法和终端设备 | |
CN111132371B (zh) | 副链路连接建立、资源分配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
CN113472487B (zh) | Harq-ack反馈方法及设备 | |
CN110890943B (zh) | 确定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 |
CN111181706B (zh) |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的发送方法和终端 | |
CA3182918A1 (en) |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CN110890942A (zh) | 一种旁链路信息反馈方法及终端 | |
CN111800867A (zh) | 半持续调度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反馈方法及终端设备 | |
CN110769518B (zh) | 随机接入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 |
CN113141635B (zh) | 资源选择方法及终端 | |
CN113141629B (zh) | 周期资源选择方法、旁链路传输方法及终端 | |
US20220159500A1 (en) | Sidelink measurement result obtaining method, sidelink measurement result sending method, and terminal | |
CN111836210B (zh) | 多媒体多播广播业务的配置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 |
CN111435903B (zh) | 信息发送方法、接收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 |
CN111130706B (zh) | 一种反馈信息传输方法和设备 | |
CN112787767B (zh) |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介质 | |
CN111615085B (zh) | 资源获取方法、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 | |
CN111800242B (zh) | 反馈信息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