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77454B - 电梯轿厢 - Google Patents
电梯轿厢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777454B CN112777454B CN202011203671.XA CN202011203671A CN112777454B CN 112777454 B CN112777454 B CN 112777454B CN 202011203671 A CN202011203671 A CN 202011203671A CN 112777454 B CN112777454 B CN 11277745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of
- frame structure
- top cover
- support
- ed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2—Cages, i.e. cars
- B66B11/0226—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walls assembly, decorative panels, comfort equipment, thermal or sound insula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2—Cages, i.e. cars
- B66B11/0206—Car fram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2—Cages, i.e. cars
- B66B11/0226—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walls assembly, decorative panels, comfort equipment, thermal or sound insulation
- B66B11/024—Ventilation system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2—Cages, i.e. cars
- B66B11/0226—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walls assembly, decorative panels, comfort equipment, thermal or sound insulation
- B66B11/0246—Maintenance featur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2—Cages, i.e. cars
- B66B11/0226—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walls assembly, decorative panels, comfort equipment, thermal or sound insulation
- B66B11/0253—Fixation of wall pa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涉及电梯轿厢。电梯轿厢包括顶盖框架结构(15)和被支撑在顶盖框架结构上的顶盖(13)。顶盖的支撑件包括将顶盖的第一边缘(13A)连接到顶盖框架结构的铰链支撑件(100),使得顶盖围绕铰链支撑件在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能够枢转。支撑元件(200)在顶盖的闭合位置中将顶盖的第一边缘支撑到顶盖框架结构。提供锁定装置以将顶盖的第二边缘锁定到顶盖框架结构以及将顶盖的第二边缘从顶盖框架结构上解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轿厢。
背景技术
电梯通常可以包括轿厢、电梯井道、提升机械、提升构件和配重。轿厢框架可以围绕并且支撑轿厢,或者轿厢框架可以形成轿厢的组成部分。提升机械可以位于机房中或井道中,并且可以包括驱动器、电动机、牵引绳轮和机械制动器。提升机械可以使轿厢在竖直延伸的电梯井道中沿竖直方向向上和向下移动。轿厢框架可以通过越过牵引绳轮的提升构件被连接到配重。轿厢框架还可以通过滑动装置被支撑在沿井道的高度延伸的导轨上。导轨可以通过紧固支架被支撑在井道的侧壁结构上。当轿厢在电梯井道中向上和向下移动时,滑动装置可以与导轨接合并且将轿厢保持在水平面中的位置。配重可以以对应的方式被支撑在导轨上,该导轨被支撑在井道的壁结构上。电梯轿厢可以在建筑物中的楼梯平台之间运输人员和/或货物。电梯井道可以被形成使得壁结构由实心壁形成,或者使得壁结构由开放钢结构形成。
电梯轿厢可以包括底部、顶盖以及在底部和顶盖之间延伸的侧壁。顶盖可以包括外部顶盖和在外部顶盖下方一定距离处的天花板。外部顶盖可以形成顶盖的结构支撑部分。外部顶盖可以向上打开,或者可以包括可向上打开的舱口,使得能够从轿厢内部进行维护工作。天花板仅形成朝向轿厢内部的可见表面,从而将顶盖的机械部件隐藏起来。天花板不构成顶盖的结构部分。
对于高质量的室内设计,非常希望电梯轿厢的内部部件安装有对乘客隐藏的支架、铰链和其他固定装置,以提供足够的结构强度并且使组件之间的间隙最小。
EP3530603公开了一种电梯轿厢和包括电梯轿厢的电梯系统。定义用于容纳乘客的内部空间的该电梯轿厢包括定位在内部空间的顶侧上的支撑框架、可枢转地安装到支撑框架上的支撑结构以及可枢转地安装到支撑结构的工作平台。支撑结构相对于支撑框架可枢转,并且工作平台相对于支撑结构在缩回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可枢转,在缩回位置中,工作平台和支撑结构被定向为靠近支撑框架,在展开位置中,支撑结构远离支撑框架朝向内部空间延伸,并且工作平台远离支撑结构延伸。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一种改进的电梯轿厢。
在顶盖的第一边缘处的铰链支撑件使顶盖在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可枢转。
当顶盖处于闭合位置时,支撑元件将顶盖的第一边缘支撑在顶盖框架结构上,并且锁定装置将顶盖的第二边缘支撑在顶盖框架结构上。
因此,当顶盖闭合时,顶盖构成电梯轿厢的结构部分。可以确定顶盖的尺寸,使得在顶盖闭合时维护人员可以在顶盖的上表面行走。机械负载将经由支撑元件和锁定装置从顶盖传递到顶盖框架结构。当顶盖闭合时,铰链支撑件完全不必承载机械负载。
顶盖可以同时形成轿厢的内部天花板。当顶盖处于闭合位置时,顶盖关闭轿厢的上部,在顶盖的边缘与轿厢的壁之间留下一个小间隙。可以布置从轿厢内部经由顶盖的边缘到被布置于顶盖上方的通道的通风,该通道从轿厢内部被遮盖。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参考附图通过优选实施例更详细地在下面被描述,其中
图1示出了电梯的侧视图,
图2示出了电梯的水平截面图,
图3示出了顶盖打开情况下的电梯轿厢的截面图,
图4示出了顶盖闭合情况下的电梯轿厢的截面图,
图5示出了电梯轿厢的顶盖的支撑装置的第一视图,
图6示出了电梯轿厢的顶盖的支撑装置的第二视图,
图7示出了处于打开位置的电梯轿厢的顶盖的支撑装置的铰链支撑件,
图8示出了处于闭合位置的电梯轿厢的顶盖的支撑装置的铰链支撑件,
图9示出了电梯轿厢的顶盖的上表面的视图,
图10示出了电梯轿厢的顶盖框架结构的视图,
图11示出了电梯轿厢的上方的轴测图形式。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电梯的侧视图。
电梯可包括轿厢10、电梯井道20、提升机械30、提升构件42和配重41。单独的或集成的轿厢框架11可以围绕轿厢10。
轿厢10可以包括底部12和相对于底部12被定位的顶盖13。底部12和顶盖13可以被定位在距彼此一定的垂直距离处,以限定轿厢10的高度。轿厢10还可以包括前壁14A、后壁14B以及在轿厢10的底部12和顶盖13之间延伸的两个相对的侧壁14C、14D。前壁14A和后壁14B在下图中示出。
提升机械30可以被置于机房中或井道20中。提升机械可以包括驱动器31、电动机32、牵引绳轮33和机械制动器34。提升机械30可以使轿厢10在竖直延伸的电梯井道20中沿竖直方向向上和向下移动。机械制动器34可以使牵引绳轮33的旋转停止,并且从而停止电梯轿厢10的移动。
提升构件42可以由提升绳索或者平行运行的多根提升绳索形成。
轿厢框架11可以通过越过牵引绳轮33的提升构件42被连接到配重41。轿厢框架11还可以通过滑动装置27被支撑在沿井道20的竖直方向延伸的导轨25上。滑动装置27可以包括当轿厢10在电梯井道20中向上和向下移动时,在导轨25上滚动的辊子或者在导轨25上滑动的滑座。导轨25可以通过紧固支架26被附接到在电梯井道20中的侧壁结构21。当轿厢10在电梯井道20中向上和向下移动时,滑动装置27将轿厢10保持在水平面中的位置。配重41可以以对应的方式被支撑在导轨上,该导轨被附接到井道20的壁结构21上。
轿厢10可以在建筑物中的楼梯平台之间运输人员和/或货物。电梯井道20可以被形成使得壁结构21由实心壁形成,或者使得壁结构21由开放钢结构形成。
图2示出了电梯的水平截面图。
井道20可以被提供有前壁21A、相对的后壁21B以及两个相对的侧壁21C、21D。前壁21A可以被提供有在楼梯平台上的开口,由此该开口被提供有厅门。轿厢导轨25被定位在井道20中的相对的侧壁21C、21D上,并且配重导轨25被定位在井道20中的后壁21B上。
轿厢10可以被提供有前壁14A、相对的后壁14B以及两个相对的侧壁14C、14D。前壁14A可以具有开口,该开口被提供有轿厢门元件19。轿厢门元件19可以包括中心开口或侧面开口的门板。轿厢门元件19可以包括任何数量的门板。
图1示出了第一方向S1,该第一方向是电梯井道20中的竖直方向。图2示出了第二方向S2和第三方向S3,该第二方向是导轨(DBG)之间的方向,该第三方向是从井道20(BTF)中的后壁21C到前壁21A的方向。第二方向S2垂直于第三方向S3。
图3示出了顶盖打开情况下的电梯轿厢的截面图。
该图示出了顶盖框架结构15、轿厢10和顶盖13。顶盖13被示出处于打开位置,在该打开位置中顶盖13被折叠到轿厢10中。因此,在位于轿厢10上端的顶盖框架结构15中具有维护开口O10。维护开口O10可以由维护人员使用,以便从轿厢10的内部对井道20中的设备执行维修操作。该图进一步示出了轿厢10中的扶手18。
该图还示出了与顶盖13的第一边缘13A相关联的铰链支撑件100以及与顶盖13的第二边缘13B相关联的锁定机构300。
图4示出了顶盖闭合情况下的电梯轿厢的截面图。
该图示出了顶盖框架结构15、轿厢10和顶盖13。顶盖13被示出处于闭合位置,在该闭合位置中顶盖13相对于顶盖框架结构15是闭合的。因此,位于轿厢10上端的顶盖框架结构15的梁之间的维护开口O10被顶盖13闭合。顶盖13的上表面可以包括在顶盖13的外边缘附近延伸的密封件。该密封件可以相对于顶盖框架结构15的下表面密封顶盖13。该图进一步示出了轿厢10中的扶手18。
该图还示出了与顶盖13的第一边缘13A相关联的铰链支撑件100以及与顶盖13的第二边缘13B相关联的锁定机构300。
图5示出了电梯轿厢的顶盖的支撑装置的第一视图。
该图示出了电梯轿厢10的顶盖框架结构15的一部分。该图示出了沿轿厢10的前壁14A的方向延伸的前梁15A的一部分以及沿轿厢10的第一侧壁14C的方向延伸的第一侧梁15C的一部分。顶盖框架结构15可以由基本水平的梁形成。梁可以形成闭合的周长。周长的形状可以基本上是矩形的。顶盖框架结构15可以形成轿厢10的上部框架结构。顶盖框架结构15中的梁可以中空结构,该中空结构具有多边形横截面。与轿厢10的顶盖相连接的设备可以被支撑在顶盖框架结构15上。垂直支撑梁可以在底部12和顶盖框架结构15之间的轿厢10的拐角处延伸(图中未示出)。
该图还示出了顶盖13的一部分,该顶盖13可以由两个铰链支撑件100被支撑在顶盖框架结构15上。该图仅示出了两个铰链支撑件100中的一个。铰链支撑件100可以包括第一支撑支架110、第二支撑支架120以及两个铰接臂130、140。顶盖13可以被置于顶盖框架结构15的下方。
第一支撑支架110可以被附接到顶盖13,并且第二支撑支架120可以被附接到顶盖框架结构15。
第一支撑支架110可以包括底部部分111和垂直于底部部分111的连接部分112。第一支撑支架110的底部部分111可以被附接到顶盖13的上表面13U。第一支撑支架110的连接部分112可以从顶盖13的上表面13U向上延伸。
第二支撑支架120可以包括底部部分121和垂直于底部部分121的连接部分122。底部部分121可以被附接到顶盖框架结构15的下表面。连接部分122可以从顶盖框架结构15的下表面向上延伸。
在替代实施例中,用于铰链支撑件100的框架支撑件可以被布置为突出在前梁15A内侧,在这种情况下,将通过顶盖框架结构15的下表面为铰接臂130、140提供狭槽。
两个铰接臂130、140可以在第一支撑支架110的连接部分112和第二支撑支架120的连接部分122之间延伸。每个铰接臂130、140的每个端部可以通过铰接接头附接到相应的支撑支架110、120的连接部分112、122上。
该图仅示出了处于顶盖13的左上角处的铰链支撑件100。在顶盖13的右上角处具有对应的铰链支撑件100,其在该图中未示出。铰链支撑件100的第一支撑支架110可以被附接到在顶盖13的相对拐角中的顶盖13上,靠近顶盖13的第一边缘13A。
顶盖13的支撑装置还可以包括附接到顶盖13的支撑元件200。该图仅示出了一个支撑元件200,该支撑元件200可以被附接到靠近顶盖13的第一边缘13A的顶盖13的上表面13U。若干支撑元件200可以被定位在两个铰链支撑件100之间的顶盖13的上表面13U上。在该图中,支撑元件200处于空闲位置,在该位置中,顶盖13是打开的,即从铰链支撑件100向下悬挂进入轿厢10的内部。当顶盖13闭合时,支撑元件200将突出到顶盖框架结构15中的第一开口O1中。当顶盖13完全闭合时,支撑元件200的外端将坐置于顶盖框架结构15的下部分的内表面上。因此,当顶盖13完全闭合时,支撑元件200将顶盖13支撑在顶盖框架结构15上。
支撑元件200可以具有舌状形式。支撑元件200可以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具有靠着顶盖13的上表面13U的接触表面,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平行,但是被定位在第一部分上方的距离处,第二部分形成锁舌。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过渡可以形成折叠。
顶盖13的上表面13U可以被提供有加强元件210。加强元件210的横截面可以包括两个水平外部部分211,从外部部分211的每个内端向上延伸的竖直部分212,以及连接竖直部分212的上端的水平部分213。外部部分211可以抵靠于顶盖13的上表面13U。
支撑元件200可以被集成到加强元件210中,使得支撑元件200形成加强元件210的一部分。
图6示出了电梯轿厢的顶盖的支撑装置的第二视图。
该图示出了顶盖框架结构15、在顶盖13的每个边缘处的两个铰链支撑件100,以及在顶盖13的上表面13U上的加强元件210。在此实施例中,有四个加强元件210和四个支撑元件200。
图7示出了处于打开位置的电梯轿厢的顶盖的支撑装置的铰链支撑件。
该图示出了顶盖框架结构15、铰链支撑件100和顶盖13。
顶盖13在该打开位置上基本为垂直定向。两个铰接臂130、140将顶盖10的打开角度限定到基本90度的最大值。两个铰接臂130、140进一步被布置使得顶盖13遭受于顶盖13的平面的水平移动,当顶盖13打开时从铰链支撑件100朝向锁定机构300的方向移动,当顶盖13闭合时从相对的方向返回。
在图中还示出了顶盖13的下表面13L和上表面13U。
铰链支撑件100可以包括第一支撑支架110、第二支撑支架120以及在第一支撑支架110和第二支撑支架120之间延伸的两个铰接臂130、140。
该图还示出了支撑元件200,该支撑元件200不是铰链支撑件100的一部分,而是形成了顶盖13的支撑装置的一部分。
第一铰接臂130的第一端可以通过第一铰接接头J1被附接到第一支撑支架110的连接部分,并且第一铰接臂130的相对第二端可以通过第二铰接接头J2被附接到第二支撑支架120的连接部分。
第二铰接臂140的第一端可通过第三铰接接头J3被附接到第一支撑支架110的连接部分112,并且第二铰接臂140的相对第二端可以通过第四铰接接头J4被附接到第二支撑支架120的连接部分122。
每个铰接接头J1、J2、J3、J4仅提供铰接臂130、140围绕铰接接头J1、J2、J3、J4的旋转运动。因此,铰接接头J1、J2、J3、J4将在顶盖13的所有位置上保持在相应的支撑支架110、120上的恒定位置上。
该图还示出了当顶盖13从打开位置转到闭合位置时,支撑元件200的外端部分201的外端的路径P10。外端部分201可以形成支撑元件200的舌部。
该图还示出了顶盖框架结构15中的第一开口O1。当顶盖13闭合时,支撑元件200的外端部分201穿过该第一开口O1进入顶盖框架结构15。
第一支撑支架110上的铰接接头J1、J3被定位在顶盖13的打开位置处距彼此一定距离L1,该距离基本上在竖直的线上。
图8示出了处于闭合位置的电梯轿厢的顶盖的铰链支撑件。
铰链支撑件100已经转到闭合位置。顶盖13在基本水平的方向上延伸,并且顶盖13的第一端13A相对于轿厢的侧壁闭合。
第一支撑支架110已经从基本竖直的位置(即打开位置)移动到基本水平的位置(即闭合位置)。
铰接接头J1、J3在该闭合位置上被定位在基本水平的线上。第一支撑支架110上的铰接接头J1、J3之间的距离L1在所有位置上均保持恒定。
图9示出了电梯轿厢的顶盖的上表面的视图。
该图示出了顶盖13的第二边缘13B。第二边缘13B与顶盖13的第一边缘13A相对。
加强元件210的第二端可以被提供有第一锁定部件220。第一锁定部件220可以被附接到加强元件210,或者第一锁定部件220可以形成加强元件210的组成部分。
第一锁定部件220可以包括从顶盖13的上表面13U向上延伸的上部分。第一锁定部件220的上部分可以包括穿过第一锁定部件220的上部分的开口221。
图10示出了电梯轿厢的顶盖框架结构的视图。
锁定机构300被附接到在顶盖框架结构15的第二侧梁15D中的第二开口O2上方的顶盖框架结构15的上表面上。当顶盖13闭合时,第一锁定部件220的上部分穿过该第二开口O2进入锁定机构300。
锁定机构300可以包括穿过第一锁定部件220中的开口221的旋转闩扣。因此,第一锁定部件220被锁定至锁定机构300。这意味着顶盖13通过锁定机构300被锁定至顶盖框架结构15中的第二侧梁15D,并且从而被锁定至顶盖框架结构15。可以使用任何具有旋转闩的商用锁定机构300。
锁定机构300可以用操作手柄从轿厢10的内部在锁定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进行操作。操作手柄可以通过顶盖13的边缘与轿厢的侧壁之间的间隙从轿厢内部延伸至锁定机构300。因此,轿厢10内的机械工可以用操作手柄打开和闭合锁定机构300。
图11示出了电梯轿厢的轴测图。
该图示出了顶盖框架结构15,顶盖13,轿厢的侧壁14C、14D,轿厢中的扶手18,在顶盖13的上表面上具有第一锁定部件220的加强元件210,以及锁定机构300。
顶盖框架结构15可以形成基本水平的框架。顶盖框架结构15可由形成闭合周长的基本水平的梁15A、15B、15C、15D形成。周长可以具有矩形形状。梁15A、15B、15C、15D可以在顶盖框架结构15的拐角处彼此连接。顶盖框架结构15可以包括在顶盖框架结构15的中间的维护开口O10。维护开口O10由形成顶盖框架结构15的梁15A、15B、15C、15D限定。维护开口O10可由维护人员使用,以便于从轿厢10的内部对井道20中的设备执行维护操作。顶盖框架结构15可以包括在图中左侧的侧梁15C中的第一开口O1和在右侧的侧梁15D中的第二开口O2。该侧梁15C、15D在轿厢10的侧壁的方向上延伸。侧壁14C、14D的上边缘可以被支撑在侧梁15C、15D上。前壁14A的上边缘可以被支撑在前梁15A上,并且后壁14B的上边缘可以被支撑在后梁15B上。
在第一侧梁15A中有第一开口O1。每个第一开口O1接收相应的支撑元件200。在第二侧梁15D中还有另外的第二开口O2。每个第二开口O2接收相应的第一锁定部件220。锁定机构300被定位在与每个第二开口O2相连接的第二侧梁15D的上表面上。
顶盖框架结构15、第一开口O1和第二开口O2可以是对称的,使得顶盖13可以在两个相对的位置上被安装到顶盖框架结构15中。顶盖13可以被安装使得铰链支撑件100被定位到图中的左侧,由此顶盖13沿顺时针方向向下开口到轿厢10中。另一方面,可以安装顶盖13,使得铰链支撑件100被定位到图中的右侧,由此顶盖13沿逆时针方向向下开口到轿厢10中。
在顶盖13和顶盖框架结构15之间还可以有一个或多个气体弹簧装置,以便于使顶盖13的打开和闭合更容易。
附图中所示的第一锁定部件220和锁定机构300仅被视为如何完成顶盖13到顶盖框架结构15的锁定的示例。本发明不限于这种锁定装置。本发明可以通过能够将顶盖13的第二边缘13B锁定到顶盖框架结构15和能够将顶盖13的第二边缘13B从顶盖框架结构15解锁的任何类型的锁定装置来实现。该锁定装置可以被实现使得其包括可以用一个单一操作手柄操作的多个锁。
本发明的用途不限于附图中公开的电梯。该图示出了具有1:1的悬吊比的电梯,但是本发明可以用于具有任何悬吊比(例如2:1、4:1等)的电梯。本发明可以用于任何类型的电梯(例如包括机房或者没有机房的电梯)。配重可以被定位在电梯井道的任一侧壁或者两个侧壁上或者后壁上。驱动器、电动机、牵引绳轮和机械制动器可以被定位在机房内或者电梯井道中的某处。轿厢导轨可以被定位在在所谓的背包式电梯中的井道的相对侧壁上或者井道的后壁上。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随着技术进步,可以以各种方式来实现本发明概念。本发明及其实施例不限于上述示例,而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变化。
Claims (11)
1.一种电梯轿厢(10),包括顶盖框架结构(15)和顶盖(13),所述顶盖(13)具有第一边缘(13A)、相对的第二边缘(13B)、上表面(13U)和下表面(13L),所述顶盖(13)被支撑在所述顶盖框架结构(15)上,所述顶盖(13)在所述顶盖框架结构(15)上的支撑件包括:
铰链支撑件(100),将所述顶盖(13)的所述第一边缘(13A)连接到所述顶盖框架结构(15),使得所述顶盖(13)能够围绕所述铰链支撑件(100)在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枢转,在所述打开位置中,所述顶盖(13)被朝下定向进入所述轿厢(10)内部,在所述闭合位置中,所述顶盖(13)座靠所述顶盖框架结构(15),
锁定装置(220、300),用于将所述顶盖(13)的所述第二边缘(13B)锁定到所述顶盖框架结构(15)和将所述顶盖(13)的所述第二边缘(13B)从所述顶盖框架结构(15)解锁,
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3)在所述顶盖框架结构(15)的所述支撑件还包括:
支撑元件(200),在所述顶盖(13)的闭合位置中将所述顶盖(13)的所述第一边缘(13A)支撑到所述顶盖框架结构(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其中每个铰链支撑件(100)包括第一支撑支架(110)、第二支撑支架(120)和两个铰接臂(130、140),所述第一支撑支架(110)被附接到所述顶盖(13)的所述上表面(13U),所述第二支撑支架(120)被附接到所述顶盖框架结构(15),所述两个铰接臂(130、140)在所述第一支撑支架(110)和所述第二支撑支架(120)之间延伸,每个铰接臂(130、140)的每个端部通过铰接接头(J1,J2,J3,J4)被附接到相应的支撑支架(110、1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轿厢,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支架(110)和所述第二支撑支架(120)包括底部部分(111、121)和连接部分(112、122),所述连接部分(112、122)垂直于所述底部部分(111、121),由此所述第一支撑支架(110)的所述底部部分(111)被附接到所述顶盖(13)的所述上表面(13U),并且所述第二支撑支架(120)的所述底部部分(121)被附接到所述顶盖框架结构(15),所述两个铰接臂(130、140)在所述第一支撑支架(110)的所述连接部分(112)和所述第二支撑支架(120)的所述连接部分(122)之间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梯轿厢,其中所述两个铰接臂(130、140)被布置使得:当所述顶盖(13)打开时,使得所述顶盖(13)在从所述铰链支撑件(100)朝向所述锁定装置(220、300)的方向上、在所述顶盖(13)的平面中暴露于水平移位,以及当所述顶盖(13)闭合时,使得所述顶盖(13)沿相反的方向返回。
5.根据权利要求2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轿厢,其中所述两个铰接臂(130、140)被布置使得所述顶盖(13)的打开被限定到基本90度的最大值。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轿厢,其中所述支撑元件(200)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具有靠着所述顶盖(13)的所述上表面(13U)的接触表面,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平行,但是被定位在所述第一部分上方的一定距离处,所述第二部分形成锁舌。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轿厢,其中所述顶盖框架结构(15)包括第一开口(O1),所述第一开口(O1)在与所述顶盖(13)的所述第一边缘(13A)邻近的所述顶盖框架结构(15)的侧梁(15C)中,使得当所述顶盖(13)闭合时,所述支撑元件(200)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开口(O1)进入所述顶盖框架结构(15)中,以便将所述顶盖(13)的所述第一边缘(13A)支撑到所述顶盖框架结构(15)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梯轿厢,其中所述锁定装置(220、300)包括第一锁定部件(220)和锁定机构(300),所述第一锁定部件(220)被附接到与所述顶盖(13)的所述第二边缘(13B)邻近的所述顶盖(13)的所述上表面(13U)上,所述锁定机构(300)被附接到所述顶盖框架结构(15)的上表面,由此能够利用操作手柄而将所述第一锁定部件(220)锁定到所述锁定机构(300)或者从所述锁定机构(300)解锁,所述操作手柄从所述轿厢(10)的内部经由在所述顶盖(13)的所述第二边缘(13B)与所述轿厢(10)的相邻侧壁(13D)之间的间隙传递到所述锁定机构(30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梯轿厢,其中所述顶盖框架结构(15)包括第二开口(O2),所述第二开口(O2)在与所述顶盖(13)的所述第二边缘(13B)相邻的所述顶盖框架结构(15)的底部表面中,使得当所述顶盖(13)闭合时,所述第一锁定部件(220)能够穿过所述第二开口(O2)到所述顶盖框架结构(15)中的所述锁定机构(300),以便将所述顶盖(13)的所述第二边缘(13B)锁定到所述顶盖框架结构(1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梯轿厢,其中所述顶盖框架结构(15)、所述第一开口(O1)和所述第二开口(O2)是对称的,使得所述顶盖(13)能够被安装以使所述顶盖(13)的所述第一边缘(13A)与所述第一开口(O1)邻近,或者以使所述顶盖(13)的所述第一边缘(13A)与所述第二开口(O2)邻近。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轿厢,其中所述顶盖框架结构(15)由形成闭合周长、并且从而在顶盖框架结构(15)的中间限定出维护开口(O10)的基本水平的梁(15A、15B、15C、15D)形成,所述顶盖(13)被布置为打开和关闭所述维护开口(O10)。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EP19206835.1A EP3816084B1 (en) | 2019-11-04 | 2019-11-04 | An elevator car |
EP19206835.1 | 2019-11-04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777454A CN112777454A (zh) | 2021-05-11 |
CN112777454B true CN112777454B (zh) | 2024-07-19 |
Family
ID=68426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203671.XA Active CN112777454B (zh) | 2019-11-04 | 2020-11-02 | 电梯轿厢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3816084B1 (zh) |
CN (1) | CN11277745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4201861A1 (en) * | 2021-12-23 | 2023-06-28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Elevator access doors |
EP4303164A1 (en) * | 2022-07-04 | 2024-01-10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Elevator car with foldable working platform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095324A (zh) * | 2017-06-21 | 2018-12-28 | 通力股份公司 | 电梯轿厢配件紧固元件 |
EP3530603A1 (en) * | 2018-02-27 | 2019-08-28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Elevator car and elevator system comprising an elevator car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I121667B (fi) * | 2009-07-03 | 2011-02-28 | Kone Corp | Menetelmä ja järjestely hissikorin alakaton tai vastaavan avaamiseksi ja sulkemiseksi sekä lukituslaite |
CN202988493U (zh) * | 2012-12-25 | 2013-06-12 | 江南嘉捷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可轿内打开的轿顶 |
CN205709291U (zh) * | 2016-04-27 | 2016-11-23 |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 电梯 |
US10662032B2 (en) * | 2016-10-18 | 2020-05-26 | Cab Solutions, LLC | Elevator door hatch |
US20200048044A1 (en) * | 2016-11-24 | 2020-02-13 | Inventio Ag | Car corner bracket for joining two side wall elements of an elevator car |
EP3381859A1 (en) * | 2017-03-31 | 2018-10-03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Elevator car wall panel securing system |
EP3546412B1 (en) * | 2018-03-27 | 2024-09-18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Elevator car ceiling access system |
CN108609459A (zh) * | 2018-07-17 | 2018-10-02 | 中山森泰机电有限公司 | 一种电梯轿顶安全窗组件 |
-
2019
- 2019-11-04 EP EP19206835.1A patent/EP3816084B1/en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11-02 CN CN202011203671.XA patent/CN11277745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095324A (zh) * | 2017-06-21 | 2018-12-28 | 通力股份公司 | 电梯轿厢配件紧固元件 |
EP3530603A1 (en) * | 2018-02-27 | 2019-08-28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Elevator car and elevator system comprising an elevator car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816084B1 (en) | 2022-01-05 |
CN112777454A (zh) | 2021-05-11 |
EP3816084A1 (en) | 2021-05-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655121B2 (en) | Elevator car | |
CN112777454B (zh) | 电梯轿厢 | |
US20190119074A1 (en) | Elevator arrangement for safe maintenance work | |
CN113716431A (zh) | 电梯轿厢、电梯和方法 | |
US20210061616A1 (en) | Low overhead compensatory measure | |
KR102212061B1 (ko) | 엘리베이터 승강로 추락 방지 장치 | |
US20200277164A1 (en) | Working platform for an elevator car | |
US6419052B1 (en) | Equipment for carrying out operations in an elevator shaft | |
WO2018104578A1 (en) | Elevator car with a working platform | |
CN108883904A (zh) | 电梯轿厢、电梯系统和维护电梯系统的方法 | |
JP2008303003A (ja) | エレベータのかご側ドア施錠装置 | |
JPH0597357A (ja) | エレベーターかご装置 | |
US11713215B2 (en) | Elevator arrangement | |
EP3564174B1 (en) | Openable elevator car wall panels | |
JP6570764B2 (ja) | エレベータのかご上手摺装置 | |
JP2007326684A (ja) | エレベータ装置 | |
US20220348440A1 (en) | Door frame for an elevator system | |
JP7432166B1 (ja) | エレベータのかご及びエレベータ | |
JP2004244188A (ja) | エレベータかご | |
CN112408158A (zh) | 电梯轿厢及建造时电梯设备和方法 | |
KR20210023098A (ko) | 화물운반 설비를 갖춘 다층 비계장치 | |
JP7534125B2 (ja) | エレベーター及び乗り場ドア | |
WO2016208071A1 (ja) | エレベータのかご | |
JP2000063056A (ja) | エレベータの昇降路 | |
JP4138460B2 (ja) | エレベー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4532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