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51961A - 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751961A CN112751961A CN202011642596.7A CN202011642596A CN112751961A CN 112751961 A CN112751961 A CN 112751961A CN 202011642596 A CN202011642596 A CN 202011642596A CN 112751961 A CN112751961 A CN 11275196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pport
- supporting
- base
- folding mechanism
- axi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9
- 230000008093 suppor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4 contradic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4—Foldable telephones, i.e.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H04M1/0216—Foldable in one direction, i.e. using a one degree of freedom hing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52—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lexible, e.g. mimicking a sheet of paper, or rollable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04M1/0268—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including a flexible display pan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折叠机构,其中,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转动设置于基部两相背侧,第一支撑机构包括第一啮合部,第二支撑机构包括第二啮合部,基部移动设置有齿条,通过将齿条分别与第一啮合部和第二啮合部进行啮合,以及通过在齿条和基部之间设置弹性件,可使得折叠机构通过齿条实现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的联动,并在联动的同时,用户可借助弹性件形变产生的驱动力作为助力,来节省操作折叠机构施加的外力,从而提高用户对折叠机构操作的便捷性,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电子设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的发展也越来越快速,同时,用户对电子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柔性屏幕也广泛地应用于电子设备,进而形成折叠式的电子设备。
目前的电子设备在折叠的过程中通常通过用户的手动操控实现。在具体的操控过程中,用户通常需要施加较大的操作力,导致用户使用不方便,进而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申请内容
本申请公开一种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目前的折叠式的电子设备在折叠或展开过程中存在的操作不方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在第一方面,本申请公开一种折叠机构,包括基部、第一支撑机构、第二支撑机构、齿条和弹性件,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机构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基部的第一侧,所述第二支撑机构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基部的第二侧,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相背。
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包括第一啮合部,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包括第二啮合部,所述齿条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基部,所述齿条位于所述第一啮合部与所述第二啮合部之间,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啮合部和所述第二啮合部啮合,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齿条与所述基部之间。
在所述折叠机构展开的过程中,所述弹性件可随所述齿条的移动而被拉伸或被压缩,在所述折叠机构折叠的过程中,所述弹性件驱动所述齿条移动;或者,在所述折叠机构折叠的过程中,所述弹性件可随所述齿条的移动而被拉伸或被压缩,在所述折叠机构展开的过程中,所述弹性件驱动所述齿条移动。
在第二方面,本申请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柔性屏和所述的折叠机构,其中: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同侧设置,且可跟随所述第一支撑机构进行转动,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同侧设置,且可跟随所述第二支撑机构进行转动,所述柔性屏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上,在所述折叠机构处于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叠置,且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和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叠置,所述柔性屏折叠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在所述折叠机构处于展开状态下,所述柔性屏展平,且所述柔性屏的至少部分支撑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形成的第三屏幕支撑面。
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折叠机构,通过将齿条分别与第一啮合部和第二啮合部进行啮合,以及通过在齿条和基部之间设置弹性件,可使得折叠机构通过齿条实现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的联动,并在联动的同时,用户可借助弹性件形变产生的驱动力作为助力,来节省操作折叠机构施加的外力,从而提高用户对折叠机构操作的便捷性,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折叠机构能应用于电子设备上,进而能够实现电子设备的折叠或展开,最终能够达到操控电子设备折叠或展开时省力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折叠状态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展开状态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图2的I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折叠机构的部分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图4的II处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第一条形支撑板的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第二支撑条形板的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折叠机构的结构立体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折叠结构的内部结构立体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图9的III处放大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折叠结构的内部结构平面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折叠时的内部结构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图12的IV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A-第一轴线、B-第二轴线、C-第三轴线、D-第四轴线、
a-第一距离、b-第二距离、
100-基部、
110-壳体结构部、111-容纳空间、112-导向凸起、113-第二屏幕支撑面、
120-覆盖板、
130-容纳间隙、
200-第一支撑机构、
210-第一啮合部、220-第一支撑件、221-第一支撑条形板、223-第一条状配合孔、230-第二支撑件、240-第一连接轴、
300-第二支撑机构、
310-第二啮合部、320-第三支撑件、321-第二支撑条形板、323-第二条状配合孔、330-第四支撑件、340-第二连接轴、
400-齿条、410-条状导向孔、
500-弹性件、
600-第一壳体、700-第二壳体、800-柔性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
本申请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如图1、图2、图12和图13所示,所公开的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壳体600、第二壳体700、柔性屏800和折叠机构。折叠机构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壳体600和第二壳体700,柔性屏800连接于第一壳体600 和第二壳体700上,并覆盖折叠机构,柔性屏800由第一壳体600、折叠机构和第二壳体700形成的整体实现支撑。
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电子设备可在折叠机构展开时展开,以使第一壳体 600和第二壳体700互为共面,电子设备可在折叠机构折叠时进行折叠,以使第一壳体600和第二壳体700互相叠置,而柔性屏800也将随折叠机构的运动进行展开或折叠。
请参考图8~图10,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折叠机构,所公开的折叠机构包括基部100、第一支撑机构200、第二支撑机构300、齿条400和弹性件500。
其中:第一支撑机构200转动地连接在基部100的第一侧,第二支撑机构 300转动地连接在基部100的第二侧,第一侧与第二侧相背。第一支撑机构200 和第二支撑机构300设置于折叠机构的顶部。
第一支撑机构200包括第一啮合部210,第二支撑机构300包括第二啮合部310,齿条400可移动地设置于基部100,齿条400位于第一啮合部210与第二啮合部310之间,且分别与第一啮合部210和第二啮合部310啮合,弹性件500设置于齿条400与基部100之间。具体的,第一啮合部210和第二啮合部310可以是齿轮或齿轴等传动件,而齿条400两侧具有对称设置的啮合齿,以实现齿条400分别与第一啮合部210和第二啮合部310啮合。
在折叠机构展开的过程中,弹性件500可随齿条400的移动而被拉伸或被压缩,在折叠机构折叠的过程中,弹性件500驱动齿条400移动;或者,在折叠机构折叠的过程中,弹性件500可随齿条400的移动而被拉伸或被压缩,在折叠机构展开的过程中,弹性件500驱动齿条400移动。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无论是对第一支撑机构200,还是对第二支撑机构300 施加外力,通过齿条400啮合传动,能够使第一支撑机构200和第二支撑机构300实现联动,进而实现折叠机构较为平稳的进行折叠或者展开,增加对折叠结构操作的便捷性,进而使安装折叠机构的电子设备可操作性更强。
而弹性件500的具体设置位置可如图11和图13所示,位于齿条400中靠近折叠机构的底部的位置。并且可设定折叠机构折叠时,弹性件500处于压缩状态,而折叠机构展开时,弹性件500处于拉伸状态。
从图11所示的横截面上看,当在折叠机构在展开状态时,如果施加外力使折叠机构开始折叠,则可借助弹性件500此时的拉伸形变为助力,以协助驱动齿条400向下移动。这样弹性件500将通过齿条400,向第一支撑机构200 和第二支撑机构300提供转动需要的部分驱动力,进而使折叠机构在展开状态向折叠状态切换的初始阶段得到省力。
从图13所示的横截面上看,当折叠机构在折叠状态时,如果施加外力使折叠机构开始展开,则可借助弹性件500此时的压缩形变为助力,以协助驱动齿条400向上移动。这样弹性件500将通过齿条400,向第一支撑机构200和第二支撑机构300提供转动需要的部分驱动力,进而使折叠机构在折叠状态向拉伸状态切换的初始阶段得到省力。
由物理常识可知,折叠机构在未受外力的过程中将处于平衡状态,比如折叠机构保持折叠状态或展开状态。如果要使折叠机构进行状态切换,就必须为折叠机构提供大于某个临界值的外力,以打破折叠机构原有的平衡状态,这里的临界值通常变现为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或锁止力,将此临界值记为Fmax。平衡一旦打破后,折叠机构向另一状态切换的过程中,由于一直保持运动,需要克服的阻力将减小,这里的阻力通常为物体的动摩擦力,将此运动过程中的阻力记为F,其中Fmax>F。弹性件500设计的目的,使用户通过施加更小的力,实现折叠机构进行状态切换。
假设折叠机构在折叠状态或展开状态时,弹性件500由于形变产生的驱动力为t,这样如果要对折叠机构进行状态切换,此时驱动力t即为用户能够得到的助力,那么用户施加的初始外力F0>Fmax-t即可,即通过弹性件500的设置,能够使用户可施加较小的力实现折叠机构平衡状态的打破,使折叠机构更易实现状态切换,增加装置的操作便捷性。
综上,折叠机构可通过齿条400实现第一支撑机构200和第二支撑机构300 的联动,并在联动的同时,用户可借助弹性件500产生助力,来节省操作折叠机构状态切换时需要施加的外力,从而提高用户对折叠机构操作的便捷性
在一替代方案中,弹性件500也可设置在齿条400中靠近折叠机构顶部的一端,这样可设置折叠机构处于折叠状态时,弹性件500处于拉伸状态;而折叠机构处于展开状态时,弹性件500处于压缩状态,也可达到上述的效果,这里不再详述。
作为另一替代方案,弹性件500也可以分别设于齿条400的靠近折叠机构顶部一端,以及齿条400的远离折叠机构顶部一端,也可达到上述效果,这里不再详述。
更为具体的,折叠机构可通过增加锁止装置,以实现在未受外力时保持展开或折叠状态,比如增设阻尼装置、磁吸装置等,这里不再详述。
进一步的,如图10和图11所示,基部100上设置有导向凸起112,齿条 400上设置有条状导向孔410。导向凸起112与条状导向孔410进行滑动配合,该滑动配合沿齿条400的移动方向,这样该滑动配合可以对齿条400进行运动路径约束,具体为从图10和图11的横截面上看,齿条400仅能沿折叠机构的厚度方向进行上下移动,以避免发生偏斜或移位。同时,该滑动配合也能够对齿条400的行程进行限位,以防止其过度移动,进而对折叠机构的旋转角度进行控制。
更为具体的,条状导向孔410为腰型孔,导向凸起112为腰型凸条,腰型孔两端为弧形,腰型凸条两端也为弧形,这样齿条400运动至自身行程的终点时,弧形与弧形之间的接触较为平滑,可防止条状导向孔410和导向凸起112 相互碰撞而磕伤。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案中,也可以在基部100上设置条状导向孔410,而齿条400上设置导向凸起112,这样也能够实现条状导向孔410和导向凸起112 之间的滑动配合。
同时,条状导向孔410也可替换为导向槽,通过该导向槽与导向凸起112 之间的滑动配合,也能够实现对齿条400进行运动的导向。
在更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弹性件500可以为伸缩弹簧,通过该伸缩弹簧的受力变形实现操作折叠机构的省力。当然弹性件500也可以是弹性垫、弹性条等,也能够达到伸缩弹簧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图11所示,第一支撑机构200包括第一支撑件 220和第二支撑件230,第二支撑机构300包括第三支撑件320和第四支撑件 330,第一支撑件220设有第一啮合部210,第三支撑件320设有第二啮合部 310。
其中,第一支撑件220与基部100以第一轴线A为转动中心转动配合。第二支撑件230与第一支撑件220以第二轴线B为转动中心转动配合。第三支撑件320与基部100以第三轴线C为转动中心转动配合。第四支撑件330与第三支撑件320以第四轴线D为转动中心转动配合。
同时,第二轴线B位于第一轴线A远离基部100的一侧,第四轴线D位于第三轴线C远离基部100的一侧。这样第二支撑件230与第一支撑件220之间进行不同心的转动,即第一支撑件220绕第一轴线A进行转动,第二支撑件 230可随第一支撑件220进行绕第二轴线B的转动。而第三支撑件320与第四支撑件330之间也进行不同心的转动,即第三支撑件320绕第三轴线C进行转动,第四支撑件330可随第三支撑件320进行绕第四轴线D的转动。
折叠机构具有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在折叠机构折叠的过程中,第一支撑机构200相对于基部100转动,第二支撑机构300相对于基部100转动。具体的,第一支撑件220和第三支撑件320相对于基部100转动,而第二支撑件230 和第四支撑件330在分别跟随第一支撑件220和第三支撑件320转动的同时,能够分别相对于第一支撑件220和第三支撑件320进一步转动,由于第二轴线 B位于第一轴线A远离基部100的一侧,第四轴线D位于第三轴线C远离基部100的一侧,因此在折叠完成后,第二支撑件230和第四支撑件330与基部 100之间形成较大的冗余空间,柔性屏800在跟随折叠的过程中的折弯处会较好地容纳在冗余空间中,进而避免柔性屏800因叠置挤压而出现损坏,进而提高电子设备的柔性屏幕的使用寿命。
在更为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对于安装有折叠机构的电子设备来说,第一壳体600与第一支撑机构200同侧设置,并连接在第一支撑机构200远离基部100的一侧,具体为第一壳体600与第一支撑件220保持连接,这样第一壳体600可跟随第一支撑机构200进行转动进行绕第一轴线A的旋转。
第二壳体700与第二支撑机构300同侧设置,并连接于第二支撑机构300 远离基部100的一侧,具体为第二壳体700与第三支撑件320保持连接,这样第二壳体700可随第二支撑机构300进行绕第三轴线C的转动。
如图8~图11所示,在折叠机构的展开状态下,第一壳体600和第二支撑件230均跟随第一支撑件220转动,第二壳体700和第四支撑件330跟随第三支撑件320转动。第一壳体600和第二壳体700之间具有第三屏幕支撑面,柔性屏800展平,且柔性屏800的至少部分支撑于第一壳体600和第二壳体700 形成的第三屏幕支撑面。其中,第二支撑件230和第四支撑件330可以形成第一屏幕支撑面,该第一屏幕支撑面与第三屏幕支撑面互为平行,并且第一屏幕支撑面处于折叠机构的中心位置。这样第一屏幕支撑面配合第三屏幕支撑面在对柔性屏800进行展开的同时,还能够对柔性屏800的起到中心支撑作用,防止柔性屏800在折叠机构的中心位置出现塌陷。
如图12和图13所示,在折叠状态下,第一支撑件220和第三支撑件320 叠置。同时通过第一壳体600随第一支撑件220绕第一轴线A转动,以及通过第二壳体700随第三支撑件320绕第三轴线C转动,实现第一壳体600和第二壳体700叠置。
通过第二支撑件230相对于第一支撑件220绕第二轴线B可转动,以及第四支撑件330相对于第三支撑件320绕第四轴线D转动,实现第一支撑件220 和第三支撑件320彼此相对。
柔性屏800折叠于第一壳体600和第二壳体700,以及第二支撑件230和第四支撑件330之间,这样折叠机构可将柔性屏800折叠于内部,以实现对柔性屏800的保护作用。
在更为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如图11所示,基部100包括第二屏幕支撑面 113,在展开状态下,第二屏幕支撑面113、第一屏幕支撑面与第三屏幕支撑面共面。这样第二屏幕支撑面113配合第一屏幕支撑面将对柔性屏800起到更好的中心支撑效果,防止展开状态时柔性屏800在折叠机构中心位置的塌陷。
在更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如图4和图11所示,第一支撑件220包括位于基部100的第一侧的两个第一支撑条形板221,两个第一支撑条形板221分别连接在基部100的两端,两个第一支撑条形板221与基部100以第一轴线A 为转动中心转动配合。
第三支撑件320包括位于基部100的第二侧的两个第二支撑条形板321,两个第二支撑条形板321分别连接在基部100的两端,两个第二支撑条形板321 与基部100以第三轴线C为转动中心转动配合。
两个第一支撑条形板221与两个第二支撑条形板321一一对应配合,连接在基部100同一端的第一支撑条形板221和第二支撑条形板321通过相应的第一啮合部210和第二啮合部310啮合。
这样,通过对第一支撑条形板221以及第二支撑条形板321进行成对设计,可以使其上连接的第一壳体600和第二壳体700更加稳定,增加了对折叠机构的可操作性,进而使安装该折叠机构的电子设备体验感更加。
在更为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如图8所示,折叠机构展开状态时呈“工”字梁结构,并具有横梁、竖梁和翼板。其中,竖梁两端设置横梁,翼板对称于竖梁两侧,并位于两横梁之间,横梁可相对竖梁转动,翼板可随横梁并相对竖梁进行转动。第一支撑件220和第三支撑件320构成横梁,基部100构成竖梁,第二支撑件230和第四支撑件330构成翼板。这样通过该横梁分别连接第一壳体 600和第二壳体700,以及通过该翼板配合竖梁对柔性屏800进行中心支撑,增加用户对电子设备的可操作性和体验感。
更进一步的,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啮合部210为两个,且分别位于基部100的两端,两个第一啮合部210通过第一连接轴240相连。第二啮合部310 为两个,且分别位于基部100的两端,两个第二啮合部310通过第二连接轴340 相连。齿条400为两个,两个齿条400分别位于基部100的两端,齿条400与位于基部100的同一端的第一啮合部210和第二啮合部310啮合。
这样可使两个第一支撑条形板221通过第一连接轴240实现联动,而两个第二啮合部310通过第二连接轴340实现联动,进一步增加折叠机构的可操作性。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啮合部210和第一连接轴240之间,以及第二啮合部310和第二连接轴340可以通过键连接实现相连,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轴毂连接,同时也可以是一体化形成齿轮轴结构,这里不再详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0所示,基部100包括壳体结构部110,壳体结构部110具有容纳空间111,第一啮合部210、第二啮合部310、齿条400 和弹性件500均设置于容纳空间111之内,第一支撑件220和第三支撑件320 均位于容纳空间111之外。
这样壳体结构部110能够实现对进行传动的零件的保护,比如防尘防水防磕碰等。对于壳体结构部110的具体结构,可以是一体设置的罩壳结构,也可以是两个彼此适配的壳体通过上下扣接形成的罩壳结构。
进一步的,如图3和图10所示,基部100还包括分别位于基部100的两个端部的两个覆盖板120。覆盖板120与壳体结构部110之间形成容纳间隙130。第一支撑件220的端部和第三支撑件320的端部位于容纳间隙130中,且覆盖板120覆盖第一支撑件220的端部与第三支撑件320的端部上。
这样通过覆盖板120的设计,能够实现对第一支撑件220和第三支撑件320 的轴向限位和止挡,防止第一支撑件220和第三支撑件320分别沿第一轴线A 和第三轴线C,进行与折叠机构的分离。同时也能实现遮罩保护,并提高折叠机构以及安装该折叠机构的电子设备整体美观性。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覆盖板120和壳体结构部110之间可以是一体成型,通过横向开槽形成130;覆盖板120和壳体结构部110之间也可是通过四个转销进行连接,并且该四个转销的轴线分别形成第一轴线A、第二轴线B、第三轴线C和第四轴线D,这里不再详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图13所示,第二支撑件230的第一端靠近第一轴线A,且第二支撑件230的第一端与第一支撑件220以第二轴线B为转动中心转动配合。
第四支撑件330的第一端靠近第三轴线C,且第四支撑件330的第一端与第三支撑件320以第四轴线D为转动中心转动配合。
在电子设备的折叠状态下,第二支撑件230的第一端与第四支撑件330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a,第二支撑件230的第二端与第四支撑件330 的第二端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b,第一距离a大于第二距离b。
这样,第二支撑件230和第四支撑件330将彼此相对并互为倾斜设置,这样所形成的冗余空间的横截面将呈现锥形,并且冗余空间的口径朝向齿条400 逐渐变大,这样的设计可使折叠结构安装于电子设备后,柔性屏800可随电子设备的折叠使自身中心位置形成折弯,并且该折弯处容纳于该冗余空间,并利用该冗余空间的锥形设置,可控制柔性屏800的折弯处的曲率半径,防止发生过度折叠而损坏。综上,采用该冗余空间形成的冗余设计能够对柔性屏800起到更好的保护。
进一步的,如图6、图7和图11所示,第一支撑件220开设有第一条状配合孔223,第三支撑件320开设有第二条状配合孔323。第二支撑件230的第二端与第一条状配合孔223转动配合,且可沿第一条状配合孔223滑动,第四支撑件330的第二端与第二条状配合孔323转动配合,且可沿第二条状配合孔 323滑动。
该设计方式是考虑第一支撑件220和第二支撑件230之间为不同心的转动(分别绕第一轴线A和第二轴线B转动),而第三支撑件320和第四支撑件330 之间也为不同心的转动(分别绕第三轴线C和第四轴线D转动)。
这样第二支撑件230随第一支撑件220转动时,第二支撑件230的第一端将保持对第一支撑件220固定,而第二支撑件230的第二端将相对于第一支撑件220进行运动,故设置第一条状配合孔223,并通过两者的转动配合,以避免干涉第二支撑件230的第二端的运动,防止折叠机构出现卡滞等异常。第一条状配合孔223同时也能够对第二支撑件230的第二端的运动进行导向。
同理,第三支撑件320和第四支撑件330转动时,第四支撑件330的第一端将保持对第三支撑件320固定,而第四支撑件330的第二端将相对于第三支撑件320进行运动,故设置第二条状配合孔323,并通过两者的转动配合,以避免干涉第三支撑件320的第二端的运动,防止折叠机构出现卡滞等异常。第二条状配合孔323同时也能够对第三支撑件320的第二端的运动进行导向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游戏机等设备,当然还可以为其他种类的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电子设备的具体种类。
本申请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部、第一支撑机构、第二支撑机构、齿条和弹性件,其中:
所述第一支撑机构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基部的第一侧,所述第二支撑机构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基部的第二侧,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相背,
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包括第一啮合部,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包括第二啮合部,所述齿条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基部,所述齿条位于所述第一啮合部与所述第二啮合部之间,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啮合部和所述第二啮合部啮合,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齿条与所述基部之间,
在所述折叠机构展开的过程中,所述弹性件可随所述齿条的移动而被拉伸或被压缩,在所述折叠机构折叠的过程中,所述弹性件驱动所述齿条移动;或者,
在所述折叠机构折叠的过程中,所述弹性件可随所述齿条的移动而被拉伸或被压缩,在所述折叠机构展开的过程中,所述弹性件驱动所述齿条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和所述齿条中,一者设置有条状导向孔或导向槽,另一者设置有导向凸起,所述导向凸起与所述条状导向孔或导向槽在所述齿条的移动方向上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伸缩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包括第三支撑件和第四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设有所述第一啮合部,所述第三支撑件设有所述第二啮合部,其中:
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基部以第一轴线为转动中心转动配合,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第一支撑件以第二轴线为转动中心转动配合,
所述第三支撑件与所述基部以第三轴线为转动中心转动配合,所述第四支撑件与所述第三支撑件以第四轴线为转动中心转动配合;
所述第二轴线位于所述第一轴线远离所述基部的一侧,所述第四轴线位于所述第三轴线远离所述基部的一侧;
所述折叠机构具有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
在所述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二支撑件和所述第四支撑件分别跟随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三支撑件转动,且所述第二支撑件和所述第四支撑件形成第一屏幕支撑面;
在所述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三支撑件叠置,所述第二支撑件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件绕所述第二轴线可转动,所述第四支撑件相对于所述第三支撑件绕所述第四轴线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包括第二屏幕支撑面,在所述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屏幕支撑面与所述第二屏幕支撑面共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位于所述基部的第一侧的两个第一支撑条形板,所述两个第一支撑条形板分别连接在所述基部的两端,所述两个第一支撑条形板与所述基部以所述第一轴线为转动中心转动配合;
所述第三支撑件包括位于所述基部的第二侧的两个第二支撑条形板,所述两个第二支撑条形板分别连接在所述基部的两端,所述两个第二支撑条形板与所述基部以所述第三轴线为转动中心转动配合;
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条形板与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条形板一一对应配合,连接在所述基部同一端的所述第一支撑条形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条形板通过相应的所述第一啮合部和所述第二啮合部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啮合部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基部的两端,两个所述第一啮合部通过第一连接轴相连,
所述第二啮合部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基部的两端,两个所述第二啮合部通过第二连接轴相连,
所述齿条为两个,两个所述齿条分别位于所述基部的两端,所述齿条与位于所述基部的同一端的所述第一啮合部和所述第二啮合部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包括壳体结构部,所述壳体结构部具有容纳空间,所述第一啮合部、所述第二啮合部、所述齿条和所述弹性件均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之内,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三支撑件均位于所述容纳空间之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还包括分别位于所述基部两个端部的两个覆盖板,所述覆盖板与所述壳体结构部之间形成容纳间隙,所述第一支撑件的端部和所述第三支撑件的端部位于所述容纳间隙中,且所述覆盖板覆盖所述第一支撑件的端部与所述第三支撑件的端部上。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件的第一端靠近所述第一轴线,且所述第二支撑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件以所述第二轴线为转动中心转动配合,
所述第四支撑件的第一端靠近所述第三轴线,且所述第四支撑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撑件以所述第四轴线为转动中心转动配合;
在所述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二支撑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支撑件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二支撑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支撑件的第二端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开设有第一条状配合孔,所述第三支撑件开设有第二条状配合孔,所述第二支撑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条状配合孔转动配合,且可沿所述第一条状配合孔滑动,所述第四支撑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条状配合孔转动配合,且可沿所述第二条状配合孔滑动。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柔性屏和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机构,其中:
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同侧设置,且可跟随所述第一支撑机构进行转动,
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同侧设置,且可跟随所述第二支撑机构进行转动,
所述柔性屏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上,
在所述折叠机构处于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叠置,且
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和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叠置,所述柔性屏折叠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
在所述折叠机构处于展开状态下,所述柔性屏展平,且所述柔性屏的至少部分支撑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形成的第三屏幕支撑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642596.7A CN112751961B (zh) | 2020-12-31 | 2020-12-31 | 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642596.7A CN112751961B (zh) | 2020-12-31 | 2020-12-31 | 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751961A true CN112751961A (zh) | 2021-05-04 |
CN112751961B CN112751961B (zh) | 2023-03-31 |
Family
ID=756494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642596.7A Active CN112751961B (zh) | 2020-12-31 | 2020-12-31 | 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751961B (zh) |
Cited B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236657A (zh) * | 2021-05-10 | 2021-08-10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CN113315860A (zh) * | 2021-06-11 | 2021-08-27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 |
CN113775638A (zh) * | 2021-09-26 | 2021-12-1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折叠构件及显示装置 |
CN114244930A (zh) * | 2021-12-17 | 2022-03-25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CN114576525A (zh) * | 2022-03-31 | 2022-06-03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转动连接结构及电子设备 |
CN114885053A (zh) * | 2022-05-27 | 2022-08-09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CN115086457A (zh) * | 2021-09-30 | 2022-09-20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转轴机构及可折叠式移动终端 |
CN115691331A (zh) * | 2022-10-25 | 2023-02-03 |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支撑装置和显示面板 |
CN115789073A (zh) * | 2021-09-30 | 2023-03-14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转轴机构及可折叠式移动终端 |
WO2023051040A1 (zh) * | 2021-09-30 | 2023-04-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折叠屏设备及铰链组件 |
CN116085384A (zh) * | 2023-04-07 | 2023-05-09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同步转动装置、转轴机构及折叠式电子设备 |
WO2023092730A1 (zh) * | 2021-11-25 | 2023-06-01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铰链、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
EP4343161A4 (en) * | 2021-06-30 | 2024-10-09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ROTATION SHAFT MECHANISM AND ELECTRONIC DEVICE |
Citation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50173357A1 (en) * | 2004-02-11 | 2005-08-11 | Mcclain Brian R. |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vertically storing computing devices |
CN1681380A (zh) * | 2004-04-09 | 2005-10-12 | 韩国凤凰有限公司 | 具有两个可旋转和折叠的部件的便携式设备及其铰接装置 |
CN1948770A (zh) * | 2005-10-14 | 2007-04-18 |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铰链结构及使用该铰链结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
CN101108478A (zh) * | 2007-08-13 | 2008-01-23 | 王跃平 | 紧链器 |
CN102044284A (zh) * | 2009-10-15 | 2011-05-04 | 巴比禄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单元的装卸机构及盘阵列装置 |
CN202198373U (zh) * | 2011-07-07 | 2012-04-25 | 池林谦 | 可折收衣架结构 |
US20130112818A1 (en) * | 2011-11-09 | 2013-05-09 | Jarllytec Co., Ltd. | Screen supporter |
US20150378397A1 (en) * | 2014-06-27 | 2015-12-3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Foldable device |
KR20160001622A (ko) * | 2014-06-27 | 2016-01-0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접철식 기기 |
CN208463480U (zh) * | 2017-07-01 | 2019-02-05 | 张雪峰 | 一种遮隐长度可调以及方便运输的屏风 |
CN209472651U (zh) * | 2018-07-27 | 2019-10-0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折叠式移动终端 |
CN209822178U (zh) * | 2019-05-05 | 2019-12-2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折叠屏组件及移动设备 |
US10551880B1 (en) * | 2015-09-11 | 2020-02-04 | Apple Inc. |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flexible displays and hinges |
WO2020082927A1 (zh) * | 2018-10-26 | 2020-04-30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转轴机构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
CN111698356A (zh) * | 2019-03-15 | 2020-09-22 | 罗天珍 | 齿合径向同步铰链及所制造的折叠屏手机 |
CN211778496U (zh) * | 2020-03-11 | 2020-10-27 | 东莞市劲丰电子有限公司 | 连杆式u型齿条内折转动机构 |
-
2020
- 2020-12-31 CN CN202011642596.7A patent/CN11275196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50173357A1 (en) * | 2004-02-11 | 2005-08-11 | Mcclain Brian R. |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vertically storing computing devices |
CN1681380A (zh) * | 2004-04-09 | 2005-10-12 | 韩国凤凰有限公司 | 具有两个可旋转和折叠的部件的便携式设备及其铰接装置 |
CN1948770A (zh) * | 2005-10-14 | 2007-04-18 |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铰链结构及使用该铰链结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
CN101108478A (zh) * | 2007-08-13 | 2008-01-23 | 王跃平 | 紧链器 |
CN102044284A (zh) * | 2009-10-15 | 2011-05-04 | 巴比禄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单元的装卸机构及盘阵列装置 |
CN202198373U (zh) * | 2011-07-07 | 2012-04-25 | 池林谦 | 可折收衣架结构 |
US20130112818A1 (en) * | 2011-11-09 | 2013-05-09 | Jarllytec Co., Ltd. | Screen supporter |
KR20160001622A (ko) * | 2014-06-27 | 2016-01-0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접철식 기기 |
US20150378397A1 (en) * | 2014-06-27 | 2015-12-3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Foldable device |
US10551880B1 (en) * | 2015-09-11 | 2020-02-04 | Apple Inc. |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flexible displays and hinges |
CN208463480U (zh) * | 2017-07-01 | 2019-02-05 | 张雪峰 | 一种遮隐长度可调以及方便运输的屏风 |
CN209472651U (zh) * | 2018-07-27 | 2019-10-0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折叠式移动终端 |
WO2020082927A1 (zh) * | 2018-10-26 | 2020-04-30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转轴机构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
CN111698356A (zh) * | 2019-03-15 | 2020-09-22 | 罗天珍 | 齿合径向同步铰链及所制造的折叠屏手机 |
CN209822178U (zh) * | 2019-05-05 | 2019-12-2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折叠屏组件及移动设备 |
CN211778496U (zh) * | 2020-03-11 | 2020-10-27 | 东莞市劲丰电子有限公司 | 连杆式u型齿条内折转动机构 |
Cited By (2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236657A (zh) * | 2021-05-10 | 2021-08-10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CN113315860A (zh) * | 2021-06-11 | 2021-08-27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 |
CN113315860B (zh) * | 2021-06-11 | 2024-09-20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 |
EP4354834A4 (en) * | 2021-06-11 | 2024-10-09 |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 FOLDING MECHANISM AND ELECTRONIC DEVICE |
EP4343161A4 (en) * | 2021-06-30 | 2024-10-09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ROTATION SHAFT MECHANISM AND ELECTRONIC DEVICE |
CN113775638A (zh) * | 2021-09-26 | 2021-12-1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折叠构件及显示装置 |
CN115086457A (zh) * | 2021-09-30 | 2022-09-20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转轴机构及可折叠式移动终端 |
CN115789073B (zh) * | 2021-09-30 | 2023-08-25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可折叠式移动终端 |
CN115789073A (zh) * | 2021-09-30 | 2023-03-14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转轴机构及可折叠式移动终端 |
WO2023051040A1 (zh) * | 2021-09-30 | 2023-04-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折叠屏设备及铰链组件 |
WO2023051210A1 (zh) * | 2021-09-30 | 2023-04-06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转轴机构及可折叠式移动终端 |
CN116800870B (zh) * | 2021-09-30 | 2024-10-01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可折叠式移动终端 |
CN116800870A (zh) * | 2021-09-30 | 2023-09-22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可折叠式移动终端 |
CN115086457B (zh) * | 2021-09-30 | 2023-08-08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转轴机构及可折叠式移动终端 |
WO2023092730A1 (zh) * | 2021-11-25 | 2023-06-01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铰链、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
CN114244930A (zh) * | 2021-12-17 | 2022-03-25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CN114576525A (zh) * | 2022-03-31 | 2022-06-03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转动连接结构及电子设备 |
CN114885053A (zh) * | 2022-05-27 | 2022-08-09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CN114885053B (zh) * | 2022-05-27 | 2024-12-06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CN115691331A (zh) * | 2022-10-25 | 2023-02-03 |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支撑装置和显示面板 |
CN116085384B (zh) * | 2023-04-07 | 2023-08-29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同步转动装置、转轴机构及折叠式电子设备 |
CN116085384A (zh) * | 2023-04-07 | 2023-05-09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同步转动装置、转轴机构及折叠式电子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751961B (zh) | 2023-03-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751961B (zh) | 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 | |
CN112648279B (zh) | 铰链机构及电子设备 | |
US11630491B2 (en) | Rotating shaft connection mechanism and foldable device | |
EP4311209A1 (en) | Folding mechanism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RU2481613C2 (ru) | Складная клавиатура для портативного компьютера | |
WO2022135281A1 (zh) | 电子设备 | |
WO2021197289A1 (zh) | 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 | |
CN113286023B (zh) | 电子设备 | |
CN113404770A (zh) | 铰链、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 |
CN113534893B (zh) | 折叠式电子装置 | |
WO2022143487A1 (zh) | 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 | |
WO2023197993A1 (zh) | 铰链机构和电子设备 | |
US20250027531A1 (en) | Hinge mechanism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WO2024140396A1 (zh) | 电子设备 | |
EP4491893A1 (en) | Rotation shaft mechanism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 |
KR102432149B1 (ko) | 힌지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전자기기 | |
CN109547603B (zh) | 终端设备 | |
US20240323269A1 (en) | Rotating shaft mechanism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CN213365988U (zh) | 一种可折弯显示装置 | |
WO2024193444A1 (zh) | 铰链机构和电子设备 | |
CN117419098B (zh) | 转动机构和可折叠电子设备 | |
WO2024217053A1 (zh) | 支撑机构及电子设备 | |
WO2025011448A1 (zh) | 铰链机构和电子设备 | |
US20230019951A1 (en) | Rotating shaft mechanism and foldable terminal device | |
WO2022228158A1 (zh) | 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