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2741762A - 一种新型按摩矫正装置及其气囊充气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按摩矫正装置及其气囊充气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41762A
CN112741762A CN202110091740.0A CN202110091740A CN112741762A CN 112741762 A CN112741762 A CN 112741762A CN 202110091740 A CN202110091740 A CN 202110091740A CN 112741762 A CN112741762 A CN 1127417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sage
airbag
airbags
driving
infl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9174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温怀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Wokang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Wokang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Wokang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Wokang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9174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41762A/zh
Publication of CN1127417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41762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73340 priority patent/WO2022156789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9/00Pneumatic or hydraulic massage
    • A61H9/005Pneumatic massage
    • A61H9/0078Pneumatic massage with intermittent or alternately inflated bladders or cuff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00Apparatus for passive exercising; Vibrating apparatus; Chiropractic devices, e.g. body impacting devices, external devices for briefly extending or aligning unbroken bones
    • A61H1/02Stretching or bending or torsioning apparatus for exercising
    • A61H1/0292Stretching or bending or torsioning apparatus for exercising for the spinal colum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5/00Massage by means of rollers, balls, e.g. inflatable, chains, or roller chains
    • A61H15/0078Massage by means of rollers, balls, e.g. inflatable, chains, or roller chains power-drive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5/00Massage by means of rollers, balls, e.g. inflatable, chains, or roller chains
    • A61H2015/0007Massage by means of rollers, balls, e.g. inflatable, chains, or roller chains with balls or rollers rotating about their own axis
    • A61H2015/0014Massage by means of rollers, balls, e.g. inflatable, chains, or roller chains with balls or rollers rotating about their own axis cylinder-like, i.e. roll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6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 A61H2201/1602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kind of interface, e.g. head rest, knee support or lumbar support
    • A61H2201/1623Back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6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 A61H2201/1602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kind of interface, e.g. head rest, knee support or lumbar support
    • A61H2201/1628Pelvi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0Devi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8Trunk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0Devi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8Trunk
    • A61H2205/088Hip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eurology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按摩矫正装置及其气囊充气控制方法,包括按摩体及驱动气囊,所述按摩体在工作状态时为柱状按摩体,具有圆形或者多边形横截面,放置于所述驱动气囊上方,所述按摩体与所述驱动气囊之间设有直接或间接连接的固定连接部;包括至少一个驱动气囊,所述驱动气囊设置于所述按摩体下方,各所述驱动气囊均为独立气囊,各所述驱动气囊分别设有气口;所述驱动气囊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按摩体下方的一侧的侧边气囊,所述侧边气囊在垂直方向上与所述按摩体的外轮廓之间存在重合部分和突出部分。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新型按摩枕头、新型按摩床、新型按摩椅及关节按摩装置。本发明结构简单实用,能够对按摩部位实现更多样的按摩方式和获得更有效的按摩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按摩矫正装置及其气囊充气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脊柱按摩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滚法和揉法相结合的滚揉按摩功能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及其气囊充气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颈腰椎病胸椎脊柱劳损的问题相当普遍,已经是一个严重影响生活工作的社会问题,其中大部分的人因为长期久坐长期低头出现腰椎,颈椎曲度变直和胸椎后凸驼背。而现有的众多产品只有按揉作用,没有矫正脊柱的作用,而市场上的用于改善颈椎曲度小圆枕,通过对颈椎曲度的长期支撑也有一定的效果以及瑜伽滚背器通过使用者自己发力产生一定的滚动对腰曲、驼背有一定的效果,但都是静止不能自动的,效果慢而不强。
在推拿按摩的手法中,滚法和揉法是按摩师常用的有效的手法。但人工操作非常费力,市面上也出现了一些模仿手工按摩的产品存在以下缺点:
首先,刚性结构的按摩产品如电机转动,带动刚性按摩头的产品,体积大,人体触感坚硬体验不好,有些会产生损伤、结构复杂,造价高。例如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CN94216393.1的“滚筒回转式按摩机”,其采用多个棒状滚筒组成一回转滚筒体,并通过穿过回转滚筒体的驱动轴和加固框来作为支架;使用过程中,人体的待按摩部位需要放置于该按摩机上,直接压在回转滚筒体上进行按摩。长期使用,刚性的按摩结构不仅容易变形,同时对于重量较大的压力,其要求驱动电机有非常大的功率方可使回转滚筒体转动,所以体积大、造价高、笨重使用不便,而且这种类型的按摩机的按摩方式单一,无法获得更多样的按摩效果。
其次,气囊类产品按摩方式单一很多只有一个垂直轴线的挤压按摩,有些出现周向的按摩,但接触人体的按摩面积小按摩幅度小效果不好,更难应用于脊柱的矫正和牵引。也没有体现滚动按摩手法的装置产品。例如CN202010154626.3的“一种肢体按摩器”,其采用圆环状的包覆壳体,内侧采用贴覆于壳体内侧的气囊构成。其虽然能够形成周向的按摩效果,但是只能对四肢进行围绕四肢的扭转按摩,而实质上,这种按摩也还是对四肢表面的按压,同时利用相对设置的气囊顶部错开而实现推揉的功能,但并不能对一般的身体部位进行类似于滚动式的按摩,该气囊类的产品无法满足例如脊柱位置的按摩需求。
市面上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具有推拿按摩功能的按摩治疗仪,虽然不同程度的起到了特定的按摩作用。但是并没有一种能够针对脊柱(包括颈椎、胸椎和腰椎)为主的按摩设备,但按摩效果都不能达到治疗的效果,不是力度或按摩的幅度不到位,就是按摩方式过于简单,运动模式过于单一,效果短暂或无效,无法满足脊柱“深度”推拿按摩的需求,无法有效的达到较佳的脊柱各部位的按摩治疗效果。
现有很多按摩产品很多都是以扁形的盘状按摩体作用于人体,以实现指按指揉的效果,但是这些结构都只能针对特定的肌肉软组织进行单一形式的按摩,且按摩的幅度较小按摩部位受限较大,无法平稳地对脊柱的骨性结构(如棘突、横突等)以及脊柱曲度进行塑形矫正治疗。所以有的是只有按摩而无矫正作用,无法做到筋骨并重、标本兼治,效果非常有限。例如,常规的圆盘状的或者面包状的按摩体呈中央高四边低的结构特点,所以与被按摩部位是呈点状的接触,面积小,效果欠佳。无法像长柱状结构一样对脊椎既有支撑、塑形、矫形作用又可产生较大幅度滚动按摩,既相对稳定又利于滚动。现有的气囊状驱动的按摩体结构中,其运动的范围和幅度都非常有限。
因此,面对当今社会脊柱疾病频发的现状,亟待出现一种能够运用至脊柱相应的各个位置,确实能够对脊柱进行按摩治疗,获得更佳的按摩效果的按摩装置出现。也亟待具有兼具多种维度按摩方式组合运动,例如滚动及多种位移同时发生的组合按摩方式的出现,产生类似滚揉按摩手法类获得更佳的按摩效果,同时对脊柱的曲度异常起到矫正作用的需求也是亟待被满足的,从而缓解人们因劳损等原因导致的脊柱疾病,矫正脊柱曲度异常,为人们带来按摩治疗的便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按摩矫正装置,结构简单,能够对按摩部位获得更有效的按摩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新型按摩矫正装置,其中,包括按摩体及驱动气囊,
所述按摩体在工作状态时为柱状按摩体,具有圆形或者多边形横截面,放置于所述驱动气囊上方,所述按摩体与所述驱动气囊之间设有直接或间接连接的固定连接部;
包括至少一个驱动气囊,所述驱动气囊设置于所述按摩体下方,各所述驱动气囊均为独立气囊,各所述驱动气囊分别设有气口;
所述驱动气囊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按摩体下方的一侧的侧边气囊,所述侧边气囊在垂直方向上与所述按摩体的外轮廓之间存在重合部分和突出部分。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新型按摩枕头,其中,包括按摩枕芯和侧睡枕,所述按摩枕芯由如上所述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构成,所述侧睡枕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按摩枕芯的两侧,且高于充满气后的所述按摩枕芯的按摩体1cm至7cm;所述按摩枕芯的驱动气囊和\或按摩体分别经由电磁阀与气源连通。
本发明进一步地还提供了一种新型按摩床,其中,设有用于支撑人体躺卧的床体,所述床体上设有至少一个如上所述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
本发明进一步地还提供了一种新型按摩椅,其中,设有用于支撑人体坐卧的椅身,所述椅身内于扶手、坐垫、靠背、小腿支撑部和脚底支撑部中的一个或多个位置上设有至少一个如上所述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
本发明进一步地还提供了一种关节按摩装置,其中,设有用于包覆四肢关节位置的包覆体,所述包覆体为软质或硬质的结构,所述包覆体内侧设有如上所述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新型按摩矫正装置的气囊充气控制方法,其中,将新型按摩矫正装置的柱状的按摩体接触人体的待按摩部位,所述按摩体下方设置有驱动气囊,包括:
步骤一,控制所述新型按摩矫正装置的驱动气囊充气,使前一个所述驱动气囊膨胀,推动与其叠置的柱状的按摩体向该驱动气囊的相反的第一方向发生垂直和水平方向的位移的第一组合运动或所述第一组合运动与按摩体以中心轴为轴心方向的旋转的第二组合运动;
步骤二,控制所述新型按摩矫正装置的所述前一个驱动气囊放气,使所述前一个驱动气囊收缩,结束所述按摩体向第一方向的运动推动;
步骤三,控制所述新型按摩矫正装置的充气驱动机构向下一个驱动气囊充气,使下一个驱动气囊膨胀,推动与其叠置的柱状的按摩体向该驱动气囊的相反的第二方向发生垂直和水平方向的位移的第三组合运动或所述第三组合运动与按摩体以中心轴为轴心方向的旋转的第四组合运动;
步骤四,控制所述新型按摩矫正装置的充气驱动机构使所述下一个驱动气囊放气,使所述下一个驱动气囊收缩,结束所述按摩体向第二方向的运动推动;
步骤五,根据预设充气规则顺序,重复所述步骤一至步骤四的步骤,形成连续的气囊充放气交替控制按摩程序。
由以上说明得知,本发明确实具有如下的优点:
本发明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是一种滚动按摩的装置。当将其放置于腰曲、颈曲部位时可以起到边按摩边牵引边矫正腰颈曲的作用。而当将其配上能够翘起和下降的左右端部气囊,以及丰富多样的充气控制方法。就形成了达到了丰富多样的按摩效果。比现有气囊按摩产品的手法单一具有明显的进步。另外,比起刚性的电机带动按摩头类的产品的具有轻巧便携,触感舒适柔软,造价低。更进一步地,当将其横置或坚置于脊柱时可以起到安全及柔和的顶推脊柱的结构(棘突和横突)引到筋骨并重矫正的效果。最后,两端升降装置可以产生左右摇摆,作用于脊柱和骨盆的时候可以让脊柱、骨盆随着左右摆动,活动各的关节。本发明采用简便的实用的结构使柱状的按摩体产生了滚动以及各种维度的运动按摩的同时又可以对脊柱的曲度异常起到矫正作用。
本发明不但模仿手工按摩的滚法揉法,而且具备手工无法达到的效果:可以支撑起脊柱、颈腰椎并起到矫正牵引脊柱曲度、活动整个脊柱关节,所以显示出了更优良的效果。
本发明结构简单,造价低,按摩手法多样,体验感好,效果佳,筋骨并重,同时具备按摩矫正和活动脊柱关节的作用。可以代替人工手工按摩,还具备手工无法具备的持久、均匀的特点,还具有独特的滚揉、抬升摇晃脊柱的手法,用于按摩馆以及医院的康复科推拿科。将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用于家庭将节省大量的医疗费用和就医时间。
当将本发明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横置于脊柱时,两端分别翘起时柱状按摩体的末端高点顶到脊柱旁肌肉并间接作用于横突或者胸椎的肋横突关节,加上左右反复升起下落摆晃,受治脊柱关节实现了活动松动关节,并使旋转错位的关节复位功效。实际应用中用于颈腰椎、胸椎、骶髂关节错位通过这种反复的位移按摩同时上顶、摆晃活动关节上时效果较为显著。当竖着平行于脊柱放置于脊正中沟时,随着两端的反复升起下落,直接顶推棘突使错位的关节复位并活动松动了椎间关节,尤其在胸椎病变的应用上复位和松动关节的效果更明显(应用于强直性脊柱炎胸椎强直等重症患者收效显著,因胸椎的关节突关节呈冠状位,所以错位部分呈前后位错位,这种上顶作用是符合复位导向的,非常容易达到复位效果)。
本发明采用相对稳定的柱状按摩体可以相对平稳地放置于全身各治疗部位(比如颈椎、胸椎和腰椎,或者应用在脊柱上时,可以横置或者竖置),其接触点和按摩区域多样,再通过气动控制的方式使其边滚动边前进和/或两端升降动作手法,都实现了更具有针对性地对皮肤、皮下组织、肌肉多维度的位移按摩,增进血液循环和组织代谢作用尤为明显。可以同时作用于肌肉和脊柱的骨性结果(如棘突、横突、肋横突关节等)和脊柱曲度部位。通过更大的运动幅度、更多样的运动方式和更具有针对性的结构设计,有效地起到关节松动、矫正偏歪错位的脊椎,塑形恢复脊柱曲度异常的作用,做到筋骨并重、筋骨同治、标本兼治的预料不到的效果。不仅与现有技术不同,而且明显优于现有技术。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工手法关节松动和复位操作。可以让大量的脊柱慢性损伤患者的治疗康复在家中完成,节省医疗费用和时间。本发明制造成本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体验感好、携带或安装便利,有较大市场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具有单个驱动气囊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具有单个驱动气囊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的充放气运动过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具有两个侧边气囊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具有两个驱动气囊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具有四个驱动气囊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具有两个侧边气囊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的充放气运动过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具有两个侧边气囊和两个端部气囊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按摩体端部气囊推顶抬升充放气运动过程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具有下颚部支撑气囊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按摩体端部设有凸起结构的按摩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新型按摩枕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的深度按摩的动作过程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按摩体2':驱动气囊2:侧边气囊
3:端部气囊4:凸起结构5:侧睡枕
6:下颚部支撑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新型按摩矫正装置及其气囊充气控制方法,是一种可以用于全身按摩的装置,更主要的是用于脊柱部位的按摩,同时,兼具脊柱矫正功能。本发明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按摩对象筋骨并重,按摩面积大,同时又具有针对性强的特点,巧妙地实现了多维度位移按摩的效果。简单的结构,兼具有成本低的优点,尤其适合市场推广,也适合人们携带和使用。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及其气囊充气控制方法,通过采用柱状的按摩体,主要是圆柱状或大于三棱的棱柱状的便于滚动且内径为3–17厘米、长度与粗细的比例大于1.2的按摩体,并控制位于按摩体下的设置的驱动气囊对按摩体进行位移驱动,由于按摩体采用了本发明所述的结构形状,以及驱动气囊与按摩体之间巧妙的位置和结构设置,使得按摩体在气囊充放气的作用下,形成多种按摩运动模式,从而通过按摩体模拟实现多种人工推拿按摩的手法,达到对脊柱多个部位及其它身体部位的普通按摩和深度按摩的效果,并且兼具矫正的作用。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柱状按摩体下方设置至少一个驱动气囊为侧边气囊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
本发明的一种新型按摩矫正装置,其较佳的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所示,本发明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包括按摩体1及驱动气囊2',所述按摩体1在工作状态时为柱状按摩体,具有圆形或者大于三边的多边形横截面,用以放置于所述驱动气囊2'上方,所述按摩体1与所述驱动气囊2'之间设有直接或间接连接的固定连接部,即两个气囊之间的固定连接的位置可以是直接连接的,也可以是经由其它结构间接的固定连接在一起。本发明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驱动气囊2',所述驱动气囊2'设置于所述按摩体1下方,且各所述驱动气囊2'均为独立气囊,各所述驱动气囊2'分别设有气口;因此,各所述气口可以分别经由气管与充气驱动机构的气源连通,通过对外界的充气驱动机构的控制来实现对各个驱动气囊2'的单独的充气控制,而实现不同的运动状态。
所述驱动气囊2'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按摩体1下方的一侧的侧边气囊2,所述侧边气囊2在垂直方向上与所述按摩体1的外轮廓之间存在重合部分和突出部分。所述固定连接部在较佳的情况下,例如直接连接的情况下,可以设置于所述重合部分范围内,且位于所述按摩体1水平截面的中心点的周缘的位置,以增强侧边气囊2推动按摩体1后,按摩体1的滚动运动效果;所述侧边气囊2突出所述按摩体1侧边的结构,这样使所述侧边气囊2体积增大,作用力外扩而不只局限在下方,更进一步有效地提高了侧边气囊2对按摩体1的推动作用。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按摩体1具有圆形或大于三边的多边形的横截面,也就是所述按摩体1为圆柱状或者棱柱状的长条形结构;按摩体1下方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驱动所述柱状的按摩发生位移和转动的侧边气囊2。由图2所示的运动状态变化图可以看出,侧边气囊2在未充气时,其与所述按摩体1之间从俯视角度上看,具有错开和交叠在一起的两个部分,即所述重合部分和突出部分。所述侧边气囊2与所述按摩体1之间设有直接或间接的固定连接部.较优的选择是靠近所述按摩体1水平截面的中心点的周缘位置。当所述驱动气囊2'充气时,通过驱动气囊2'的膨胀运动,通过以其与按摩体1之间的连接部为力作用点,将所述按摩体1斜向上推起(根据按摩体1与侧边气囊2的重叠程度不同,可以具有不同的向上和向前的推动效果,此处向前指的是按摩体1两侧运动时的其水平前进的方向);同时,本发明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由于采用柱状的按摩体结构,使得按摩体1的表面都是具有较大曲率的表面,借此,所述按摩体1以该固定连接部作为力作用点,如图中A点为例,A点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水平和竖直方向的运动以外,所述按摩体1发生了绕自身的中心轴转动的滚动运动。图中在所述驱动气囊2'未充气时至驱动气囊2'充满气后,根据固定连接部的位置不同,较佳的情况下,A点相对于按摩体1的中心轴转过的角度都能够大于75度;在需要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设置所述固定连接部的位置越过所述按摩体中心轴的另一侧,实现A点转过的角度大于90度的范围。借此,人体的颈椎、胸椎、腰椎后侧或其它部位放在所述按摩体1上进行按摩时,可以通过驱动气囊2'的推顶作用,使得本发明的按摩体1相较于现有的按摩设备,达到接触人体的位置的结构部分具有更大范围的位移距离,而且还兼具滚动按摩效果。使得在接触颈椎、胸椎或腰椎进行按摩的过程中,实现了边推按边向按摩体1一侧翻滚前进的效果,而不是气囊在原地小范围的上下升降。本发明借由按摩体1外表面上的点具有更大的转动位移距离,使得按摩体1不仅能够实现滚动式的按摩,使得按摩体对接触部位具有推扯牵引的作用,也就是按摩体与按摩部位不仅有推动按压的作用,还具有带动表层皮肤、肌肉和骨骼之间产生一定幅度的滚动揉搓效果。对于脊柱部位的治疗,本发明的按摩体还能够有效作用于棘突和横突的位置,通过按摩体不断的边滚边推顶的作用,能够使微错位移位的椎体得到复位,也能够更有效地放松肌肉,使得对应关节得到有效的放松,减轻脊柱的不适,更利于矫正复位。当然,所述驱动气囊2'可以是多个气囊叠加的组合气囊,用以加强推顶的效果。借此,本发明产生了一种全新的“滚揉按摩”的按摩手法。
其中,所述按摩体1在工作状态指的是用其进行按摩时的状态,较佳的为具有圆柱形侧面的柱状体,也就是横截面为圆形的圆柱状结构。圆柱状的结构,其侧面为相连接的圆柱形侧面,相对于一般的按摩设备中所采用的普通的椭形主体或者包子状的气囊主体具有更为外凸的曲面。圆柱形侧面能够使得按摩体1在被驱动气囊2'推动时,通过圆柱形侧面与驱动气囊2'的表面之间相互作用,具有更加的顺畅的转动效果。而现有常规的按摩体1下表面扁平会导致其只能具有有限的转动范围。同时,本发明的按摩体与人体待按摩部位接触的位置也为圆柱形侧面,也具有较大的曲面,能够使得按摩体既更有效地刺激摩擦被按摩部位,又利于继续滚动。由于按摩体转动的速度比按摩体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的位移速度更快,因此按摩体上表面的指定点与所接触的人体按摩部位之间可以具有相对位移,可以出现滑动摩擦或者是直接得到牵拉那部分表皮和肌肉组织的作用。本发明的具有圆柱形侧面的按摩体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在按摩过程中具有相较于现有的按摩设备更为多样化的按摩手法,更能达到手动推拿按摩的效果。
柱状按摩体下方设置有至少两个驱动气囊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
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其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新型按摩矫正装置可以包括两个或四个驱动气囊2',各所述驱动气囊2'分别位于所述按摩体1水平截面上的一侧两个顶角或两侧四个顶角位置下方设置。本发明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如图4至图5所示,本发明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至少设有两个驱动气囊2',例如,两个或四个的驱动气囊2'可以按照图3至图5中的布置方式设置在按摩体1的一侧两个顶角下方或者两侧四个顶角的下方,使按摩体1不仅能够具有位移和翻滚的效果,在对驱动气囊2'的不同控制下,还可以实现使得柱状按摩体1具有更多样的运动状态,例如顺时针或逆时针扭动按摩的方式。
参阅附图所示,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其较佳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当具有四个气囊时,可以分别设置于所述按摩体1两侧的四个顶角下方。通过四个气囊的设置,可以使得按摩体1实现翻滚和位移的运动的同时,通过控制四个驱动气囊2'按相邻的顺序依次地逐个充气和放气,来达到以按摩体1中心为参考点,按摩体1的两个端部分别进行往复的类似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扭动运动,可以形成按摩体对被按摩部位的旋转扭动式按摩的效果。当然,本发明的柱状的按摩体,也可以是具有棱柱形侧面的按摩体,但至少为大于三棱的棱柱,棱柱形的棱数越多,其越接近圆柱形侧面的滚动效果。较佳的为具有五棱、六棱或七棱以上的规则的棱柱形按摩体。在采用棱柱形按摩体的时候,只要棱数足够满足滚动和转动的效果要求,按摩体侧面的棱角还可以起到加强按摩作用的效果。
柱状按摩体下方设置有一个侧边气囊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
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其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气囊2'包括一个侧边气囊2和一个或两个端部气囊3,所述端部气囊3设置于所述按摩体1沿长度方向的端部下方。参阅图8所示,为按摩体1的端部下方设有端部气囊3的示意图,端部气囊3能够对按摩体1的端部起到抬升和下降的推动效果。而本发明的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一个侧边气囊2,以及一个或两个端部气囊3,可以实现在侧边气囊2自身进行循环的充放气操作的同时,对一个端部气囊3进行循环的充放气控制或者两个端部气囊3的交替的充放气控制。达到侧边滚动和端部抬升按压的按摩效果。当然,也可以通过控制侧边气囊2保持充气状态,而端部气囊3进行交替充放气的按摩方式;或者,其中一个端部气囊3保持充气状态,侧边气囊2循环充放气的深度按摩方式。实现多种的能够获得有效按摩治疗效果的按摩手法。
柱状按摩体下方设置有两个侧边气囊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
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其更进一步的较佳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驱动气囊2'包括两个侧边气囊2,所述侧边气囊2的主体部分分别设置于通过所述按摩体1长度方向中心轴的纵切面两侧的位置,所述侧边气囊2与所述按摩体1直接或间接固定连接。
如图所示,本发明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的驱动气囊2'包括了两个侧边气囊2,而两个所述侧边气囊2设置于所述按摩体1的两侧,并且所述侧边气囊2与所述按摩体1的固定连接部的设置位置可以于尽可能靠近所述按摩体1中心轴的位置上,从而获得较大的位移推动效果,当然也可以通过间接连接的连接固定部来实现更大的位移推动效果。请参照图6所示,为该实施例中从按摩体1的端部方向观察的侧面滚动运动示意图,按摩体1上的A点经由两个侧边气囊2进行充放气控制后的推动,实现了朝向按摩体1两侧的两个方向上的翻滚和位移的往复运动,通过在按摩体1底部设置两个侧边气囊2,能够进一步地驱动按摩体1实现循环式的往复运动,并且使得A点相对于只有一个驱动气囊2'推动时,相较于只有一个侧边气囊2的状态下,具有接近双倍的滚动幅度,同时实现了两侧方向上的接近双倍的位移距离。所述按摩体1的位移作用不仅是水平的位移,其通过侧边气囊2的推顶,其位移运动是一种组合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同时再结合按摩体1自身的翻滚动作,形成具有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位移和沿轴向翻滚的三种维度的组合运动。更大幅度的位移和滚动范围,可以是人体的带按摩部位获得更大的按摩效果。
如图6所示,上述具有两个侧边气囊2的本发明的新型按摩校正装置,其使用时,将所述按摩体1置于人体待治疗部位,例如平躺后将颈椎处枕在横向放置的按摩体1上时,柱状的按摩体1与人体对应位置匹配贴合,随着按摩体1被侧边气囊2从两侧交替轮流推动,发生了轴向滚动以及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的组合位移,实现边滚动边前进效果,不单单是原地打转。这种多方向的组合位移按摩体1验感更佳,首先,在按摩功效上能带动与之接触部位呈较大面积的皮肤、皮下组织、肌肉及深部组织同时发生更大的位移,不仅是按摩体1推顶按摩部位,而且滚动过程中类似于柱状的按摩体1表面对按摩部位产生类似揉捻的动作,促进血液循环和代谢作用显著,使用后顿感舒爽。其次,在矫正治疗方面:当按摩体1横置于脊柱下方时,既可作用到椎旁肌肉,又可直接顶到脊正中的棘突,随着按摩体1更大幅度的位移和翻滚组合运动,产生不断交替的边滚边前进的作用力,使微错位移位的椎体得到复位和使脊柱周边关节的有效松动,获得与手动深度按摩的类似效果。加上两侧边气囊2的回推,实现双向循环往复动作,使动作幅度加大。在治疗脊柱曲度异常方面:当放置并作用于颈曲腰曲时,通过柱状按摩体1的不断滚动按摩加顶推棘突可以有效维持并恢复其正常生理曲度;当用于胸椎后突时,可以治疗胸椎小关节错位及驼背。当竖置于脊正中沟中时,柱状按摩体1与脊柱平行,位于多节脊椎棘突的下方,随着其边滚边前进作用于棘突以及棘突两侧的肌肉,又实现了另一种方式的复位治疗,同时侧边气囊2的充气膨胀也可以进一步地直接顶到脊柱旁边的肌肉,间接作用到横突或胸椎的肋横突关节,使得侧边气囊2也起到直接接触人体具有按摩的作用。这种多维的作用起到丰富的使用体验感和显著疗效,起到了现有按摩产品无法达到的预料不到的效果,能够极其近似地模拟手动对人体进行按摩的动作,并且获得类似的甚至于更进一步的脊柱按摩矫正效果。也是本发明所产生的这种新的“滚揉按摩”手法所能达到的按摩效果。
柱状按摩体下方设置有两个侧边气囊和两个端部气囊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
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其更进一步的较佳的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本发明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所述驱动气囊2'包括两个侧边气囊2及两个端部气囊3,两个所述端部气囊3分别设置于所述按摩体1长度方向的两端下方,所述端部气囊3与所述按摩体1或侧边气囊2直接或间接地固定连接。如图所示,在所述按摩体1两端的下方设置有两个端部气囊3,在对端部气囊3充气时,实现对按摩体1的端部抬升和下降的控制。首先,两个端部气囊3的交替充放气,可以使得按摩体1对人体进行个端部来回翘起推顶和放下的按摩效果,当然也可以两个端部气囊3同时充气推顶达到按压的按摩效果。另外,对两个端部气囊3的充放气控制可以是交替进行的,并且配合两个侧边气囊2的交替充放气的推顶作用,使得按摩体1可以获得端部在两个端部的连线方向上的反复抬升和下降运动以及按摩体1两侧方向上的翻滚组合位移运动的进一步相结合的组合位移运动。按摩体1具有一种更多维度的运动组合模式,从而在按摩过程中,实现更多的按摩组合方式,达到更为显著的脊柱推拿按摩效果。
所述的侧边气囊2和端部气囊3都设置在按摩体1下方,可以是叠置的,也可以是不叠置的。叠置时,也可以是部分叠置,此时侧边气囊2在上方或端部气囊3在上方均可,较佳的为端部气囊3在上,并分设于两端。
具有两端的端部气囊3,类似于在按摩体1两端不下方设置了升降装置。当一端升起时,其柱状按摩体1上的每一个点实际也都发生了水平和竖直方向的组合位移,如图8所示,其运动的幅度和深度明显大于仅为竖直方向上升降的挤压按摩动作。首先,当按摩体横置于脊柱下方时,一端翘起时柱状按摩体的一端部的高点能够顶到脊柱旁肌肉并间接作用于横突或者胸椎的肋横突关节,加上左右反复升起下落的摆动,被按摩的脊柱关节实现了关节的活动松动,并使旋转错位的关节得到有效的复位。实际应用中用于颈腰椎、胸椎、骶髂关节错位问题,通过这种反复的位移按摩同时上顶、摆晃活动关节可以收到显著的矫正效果,与手动按摩效果非常近似,然而在反复按摩的规律性和对称位置的平衡性来说,本发明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能获得更优的按摩效果。另外,当竖着放置于脊正中沟时,也就是按摩体与脊柱平行,随着两端的反复升起下落,直接顶推棘突使错位的关节复位并是椎间关节得到活动松动的效果,尤其在胸椎病变的应用上,是胸椎复位和松动关节的效果更明显,例如应用于强直性脊柱炎胸椎强直等重症患者的收效显著,因胸椎的关节突关节面呈冠状位,所以错位大部分呈前后位错位,用这种上顶作用力符合复位方向,能够更容易的达到更好的复位效果。
深度按摩方式
在该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2所示,对可以使两个端部气囊3的其中一个保持充气状态,然后进行两个侧边气囊2的交替充气和放气的控制,在这种按摩模式下,可以起到对带按摩部位的深度按摩的效果。如,通过一个端部气囊3抬升了按摩体1的一端后,按摩体1的一端能够更强的推顶和按压带按摩的部位,这时,控制侧边气囊2对按摩体1进行推顶,使得按摩体1从做来回的位移和滚动,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现有的按摩设备所未曾具有的深度按摩的效果。尤其是作用在脊柱上的位置时,能够对脊柱特定的位置进行竖直方向强力的按压推顶的同时,进行左右来回的位移和滚动按摩作用,类似于推拿师用肘部对脊柱进行深度按摩的效果,能够极其有效地对脊柱进行放松,同时与一般的按摩设备不同,本发明的深度按摩能够起到真正的脊柱矫正作用。具体请参考图6与图8的两种运动的组合。
柱状按摩体一侧固定连接有下颚部支撑气囊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
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其另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气囊2'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按摩体1的一侧边的下颚部支撑气囊6,所述下颚部支撑气囊6设置于一所述侧边气囊2上方,且沿所述按摩体1侧边方向延伸突出至所述侧边气囊2的外侧边之外;所述下颚部支撑气囊6与所述按摩体1之间形成下颚支撑凹部。如图9所示,本发明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进一步地在所述按摩体1的一侧设有下颚部制成气囊,该气囊的高度小于所述按摩体1的高度,与所述按摩体1组合形成一个向一侧倾斜的结构,所述下颚部支撑气囊6与所述按摩体1之间的凹陷处形成下颚支撑凹部,用于当人趴着时,将颈部跨过所述按摩体1,并将下颚放置于所述下颚支撑凹部上,当控制侧边气囊2进行交替的充气时,可以使得患者得到不同抬头幅度的往复按摩,使得颈椎得到牵拉的作用,借此实现了更多样式的颈椎按摩方式,提高对脊柱的按摩矫正作用和效果。
柱状按摩体为气囊按摩体:
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其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按摩体1为固态柱状按摩体1,或充气后成柱状以及不充气时呈收缩扁平状态的气囊。本发明的所述气囊按摩体1设有气口,所述气口可以经由气管与外界的充气驱动机构的气源连通。本发明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设有柱状的按摩体1,所述按摩体1可以是气囊充气后形成的固定结构。将按摩体1设置为气囊结构,不仅可以便于收纳和运输,同时也可以通过控制按摩体气囊的充放气来实现按摩部位更多的按摩手法,例如在按摩脊柱时,按摩体1在充气的过程中,可以从全面接触脊柱横突、棘突及竖脊肌等肌肉的状态,变化至充满气后其圆柱形侧面的着力点只接触其中一个部位,如棘突的位置,达到从轻到重、从面到线或点的具有变化状态的施力方式,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更有效地直接挤压到错位的棘突,使其松动复位。当然也可以实现在按摩过程中,保持按摩体1不充气的状态,借此,可以通过底部的驱动气囊2'对按摩部位进行直接的按摩,实现更多的按摩效果,满足人们更多的按摩需求。
按摩体上表面设有凸起结构:
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其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所述按摩体1两端部的上表面分别设有凸起结构4,所述凸起结构4为弧形凸起结构、球状凸起结构、竖直柱状凸起结构或横向长条型凸起结构。本发明的按摩体1的两端,可以通过设置弧形凸起结构,使得按摩体1上表面形成如颈枕的形状一般的能够半包围颈椎的结构;或者是在按摩体1上表面的两端设有球状凸起结构、竖直柱状凸起的结构或者横向长条型的凸起结构,配合按摩体1下方的端部气囊3在对按摩体1两端进行两头交替翘起的充气控制时,能够对颈椎侧面的指定部位进行更为深度的按压和揉捻作用,有助于患有颈椎疾病的患者对颈椎两侧的肌肉进行有效的放松,从而减轻颈椎的压力,使颈椎能够活动松开和复位。
更进一步的,本发明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其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凸起结构4为气囊凸起结构,所述气囊凸起结构设有气口,所述气囊凸起结构的气口与所述气囊按摩体1连通,或者所述气囊凸起结构的气口经由气管与所述充气驱动机构的气源连通。通过设置为气囊凸起结构,可以让使用者根据具体按摩的需要具有更多的选择,可以选择使用或不使用凸起结构4对侧面肌肉的辅助深度按摩,若需要使用时,只需控制凸起结构4进行充气即可。当然凸起结构4可以是独立气腔结构,或者是与按摩体气囊连通的气囊结构。在较佳的实施例中,气囊式的所述凸起结构4可以是球状的独立气腔的结构,在使用按摩体1顶起带按摩部位后,还可以进一步使用所述凸起结构4进一步顶压带按摩部位,起到进一步的强力的按摩效果。
更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其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按摩体1上表面设有错位式接触面层,所述错位式接触面层包括沿任意方向由硬质材料和柔性材料交替间隔排列组成的接触面结构。本发明的按摩体1表面可以设置有一个错位式接触层,也就是如同斑马线或者国际象棋格一般交替出现的错位式接触面层,其主要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触感的材质拼接而成,能够实现在与皮肤的接触范围内具有不同的摩擦效果,在接触部分的小范围内带来更小范围的差异化按摩体验,能够更有效地使受按摩部位的皮肤、皮下组织、肌肉及深部组织获得更细化的差异性按摩效果,提高组织、血管等之间的流动性,更好地达到使脊柱周围放松的效果。
更进一步地,本发明的所述新型按摩矫正装置,其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错位式接触面层上设有多个凸起的凸点结构。这些凸点结构为小尺寸的表面凸点结构,用于部分增加摩擦力和增加浅层按压效果。
柱状按摩体的尺寸可以设置为适应人体工学的尺寸:
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其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按摩体1的长度大于或等于7cm,内径大于等于3cm且小于等于17cm。当然,所述按摩体1是一种主要用于治疗脊柱损伤或变形的按摩矫正装置,其主要尺寸可以参考人体颈椎、胸椎、腰椎的结构特征来限定其大小。较佳的,当按摩体1横放在颈椎后侧时,相当于一个具有更多按摩功能的自动按摩小圆枕,此时,按摩体1的长度大约在超过颈部宽度一半即可,也就是能够满足按摩体1两头翘时的按摩长度要求,以及人体枕在上面的稳定性便可以。同样,按摩体1的最大内径尺寸也是可以根据例如颈椎反弓型的弧度大小来设定,满足一半用户的使用需求。
更进一步地,所述按摩体1为可拆卸替换的结构,在对不同的部位进行按摩时,可以替换不同的尺寸的按摩体使用,使得本发明更实用,适应能力更强,提升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柱状按摩体下方设置有两个端部气囊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新型按摩矫正装置,其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按摩体1在工作状态时为柱状按摩体,具有圆形或者多边形横截面,所述驱动气囊2'设置于所述按摩体1的下方,所述按摩体1与所述驱动气囊2'之间设有直接或间接连接的固定连接部;各所述驱动气囊2'均为独立气囊,各所述驱动气囊2'分别设有气口;所述驱动气囊2'至少包括两个端部气囊3,分别设置于所述按摩体1长度方向的两端下方。
所述驱动气囊2'包括两个端部气囊3,分别设置于所述按摩体1长度方向中心轴的两端,所述端部气囊3上表面于位于所述重合部分内并靠近所述按摩体1水平截面的宽度方向的中线位置与所述按摩体1下表面固定连接。该实施例中,按摩体1下方只设有两个端部气囊3,通过两个端部气囊3的交替充放气作用,实现按摩体1两头翘的按摩方式。
两端翘起(升降)模式:当端部气囊3升起时,其柱状按摩体上的每一个点实际发生了水平和竖直方向的位移,明显优于单纯的数值方向上的升降挤压按摩。当横置于脊柱时,两端端多一字分别翘起时柱状按摩体的末端高点顶到脊柱旁肌肉并间接作用于横突或者胸椎的肋横突关节,加上左右反复升起下落摆晃,受治脊柱关节实现了活动松动关节,并使旋转错位的关节复位功效。实际应用中用于颈腰椎、胸椎、骶髂关节错位通过这种反复的位移按摩同时上顶、摆晃活动关节上时效果较为显著。当竖着平行于脊柱放置于脊正中沟时,随着两端的反复升起下落,直接顶推棘突使错位的关节复位并活动松动了椎间关节,尤其在胸椎病变的应用上复位和松动关节的效果更明显(应用于强直性脊柱炎胸椎强直等重症患者收效显著,因胸椎的关节突关节呈冠状位,所以错位部分呈前后位错位,这种上顶作用是符合复位导向的,非常容易达到复位效果)。
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一种新型按摩矫正装置,通过对按摩体1及其下方的驱动气囊2'的具体设置,能够达到更佳的脊柱按摩效果,尤其是颈椎、胸椎和腰椎。通过柱状的按摩体1,例如具有圆柱形侧面或大于三棱的棱柱形侧面的柱状的按摩体1的配置,以及能够推动所述按摩体1具有更佳的运动幅度和范围的底部驱动气囊2'之间的设置,例如侧边气囊2和/或端部气囊3等,整体配合起来达到了可以更有效地作用于脊柱(如棘突、横突和肋横突关节等)、脊柱周边肌肉等脊柱曲度部位进行更多元化、更多维度的深度的按摩效果,使得使用者只需要使用本发明一种按摩矫正装置即可达到多种手工推拿按摩才能达到的放松和矫正的效果。极大提高了按摩矫正装置对脊柱健康维护的效率,也减轻了使用者寻求人工推拿按摩的压力,提高了按摩矫正装置使用的便利性。
一种新型按摩枕头: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按摩枕头,用以提供人们可以使用其中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的同时,也可以用在放在颈部后侧的枕头。其较佳的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包括按摩枕芯和侧睡枕5,所述按摩枕芯由如上所述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所构成,所述侧睡枕5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按摩枕芯的两侧,且高于充满气后的所述按摩枕芯的按摩体1cm至7cm;所述按摩枕芯的驱动气囊2'和\或按摩体1分别经由电磁阀与气源连通。本发明的新型按摩枕头,其以前述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作为按摩枕芯设置于中部,其两侧连接有侧睡枕5,以便于人们在按摩完颈椎后侧后,直接睡觉休息时,可以翻身侧躺着枕在侧睡枕5上。侧睡枕5设置于两侧,方便使用者左右两侧翻身侧睡。当然,所述按摩枕芯为前述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所述按摩矫正装置可以作为颈枕直接作用于颈椎后侧,直接作为枕头使用。当按摩体1为气囊时,可以通过连接电磁阀,控制按摩体1保持充气状态,以供使用者作为颈枕长时间枕着。本发明的新型按摩枕头,具有非常多样化的按摩方式和按摩效果,同时,也提供使用者随时可以在按摩完成后直接睡觉休息的便利功能。
一种新型按摩床: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按摩床,其较佳的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新型按摩床设有用于支撑人体躺卧的床体,所述床体上设有至少一个如上所述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所述床体可以是适用于推拿按摩的各种床体结构。而在床体上可以对应人体的各个适当的部位固定设有如前所述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例如在使用者躺卧在床体上时,对应使用者的头部、颈椎、胸椎、腰椎及四肢等各个位置设有所述新型按摩矫正装置,通过控制气源装置和电磁阀连接所述新型按摩矫正装置的驱动气囊2',使得新型按摩矫正装置的按摩体1能够对应身体的各个部位进行有效的按摩、深度的按摩等,使使用者感受到多样化的按摩体验,也使得使用者获得极佳的按摩效果,获得对按摩部位进行关节放松和错位矫正等有效的治疗。
当然,本发明的床体上可以设置有能够来回移动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例如在床体上设置有移动滑槽,所述移动滑槽内安装有十字滑移控制装置,使得新型按摩矫正装置能够在床体上移动到需要进行按摩的部位。
一种新型按摩椅: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按摩椅,其较佳的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新型按摩椅设有用于支撑人体坐卧的椅身,所述椅身内于扶手、坐垫、靠背、小腿支撑部和脚底支撑部中的一个或多个位置上设有至少一个如上所述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本发明的新型按摩椅,可以在各个对应的部位上根据需要按摩的各个方向设置有如前所述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通过设置所述按摩矫正装置,能够给予使用者在坐卧的姿态下得到多种类型且兼具深度按摩和矫正功能的按摩效果,尤其使其脊柱对应的位置能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一种关节按摩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关节按摩装置,其较佳的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关节按摩装置设有用于包覆四肢关节位置的包覆体,所述包覆体为软质结构或硬质壳体结构,所述包覆体内侧设有如上所述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本发明的关节按摩装置的包覆体可以用以包覆伸直或者弯曲状态下的四肢或躯干位置,尤其是四肢关节处。使用所述包覆体包裹住待按摩的关节位置后,通过使用绑绳或者绑带等的固定结构,将所述包覆体固定在需要按摩的位置上后,所述包覆体内侧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的按摩体1直接接触待按摩部位,通过新型按摩矫正装置的多样化的按摩方式,提供在关节等按摩部位获得深度的有效的按摩效果,为使用者提供了便利的按摩方法。
新型按摩矫正装置的气囊充气控制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新型按摩矫正装置的气囊充气控制方法,通过对如上所列举的各种新型按摩矫正装置中气囊充放气的控制,实现了本发明对人体脊柱及其周边肌肉的多种方式的推拿按摩方法,满足人们对脊柱按摩的需求。为了达到这些按摩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按摩矫正装置的气囊充气控制方法,具体的实施例如下:
本发明的一种新型按摩矫正装置的气囊充气控制方法,其较佳的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的气囊充气控制方法,将新型按摩矫正装置的柱状的按摩体1接触人体脊柱的待按摩部位,所述按摩体1下方设置有驱动气囊;包括:
步骤一,控制所述新型按摩矫正装置的驱动气囊充气,使前一个所述驱动气囊膨胀,推动与其叠置的柱状的按摩体1向该驱动气囊的相反的第一方向发生垂直和水平方向的位移的第一组合运动或所述第一组合运动与按摩体1以中心轴为轴心方向的旋转的第二组合运动;
步骤二,控制所述新型按摩矫正装置的所述前一个驱动气囊放气,使所述前一个驱动气囊收缩,结束所述按摩体1向第一方向的运动推动;
步骤三,控制所述新型按摩矫正装置的充气驱动机构向下一个驱动气囊充气,使下一个驱动气囊膨胀,推动与其叠置的柱状的按摩体1向该驱动气囊的相反的第二方向发生垂直和水平方向的位移的第三组合运动或所述第三组合运动与按摩体1以中心轴为轴心方向的旋转的第四组合运动;
步骤四,控制所述新型按摩矫正装置的下一个驱动气囊放气,使所述下一个驱动气囊收缩,结束所述按摩体1向第二方向的运动推动;
步骤五,根据预设充气规则,重复所述步骤一至步骤四的步骤,形成连续的气囊充放气交替控制按摩程序。
本发明通过对所述新型按摩矫正装置的各个驱动气囊进行充放气控制,来达到指定的按摩效果。如本发明的步骤一至步骤五所述,为前后两个气囊的充放气的控制方法,通过该控制方法,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预设充气规则,重复步骤一至步骤四,即可形成多种连续的充放气形式,使得柱状的按摩体1,较优的为具有圆柱形侧面的柱状按摩体,能够获得相较于非柱状按摩体幅度更大、距离更远的位移和滚动的组合运动范围,从而达到更佳的按摩效果。当然,上述的前一个和下一个驱动气囊在只设置有一个驱动气囊时,可以是指代同一个驱动气囊,其在充气后再进行放气,然后再充气的循环。当在设置有多个驱动气囊的时候,所述前一个驱动气囊和下一个驱动气囊的顺序循环中,包含了进行顺序循环的多个指定的驱动气囊,例如在设置有四个驱动气囊时,可以指定其中一个、两个、三个或四个进行循环,并不一定需要全部驱动气囊都要进入这个充放气的循环中。
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的气囊充气控制方法,在其较佳的实施例中,其还包括在所述步骤二(前一个驱动气囊开始放气收缩)之前、进行的过程中或结束后,开始步骤三的控制操作,以及在步骤四循环至步骤一时,在所述步骤四(后一个驱动气囊开始放气收缩)之前、进行的过程中或结束后,开始步骤一的控制操作。通过以前一个驱动气囊开始放气到结束放气为参考时间段,在该参考时间段之前、之中或之后的三个时间端中的设定开始启动下一个驱动气囊的充气的控制,可以使得按摩体1具有不同的按摩效果,例如,完全放气完成后再充气、放气过程中进行充气、尚未放气时已开始充气,这三种可以带来按摩体1运动变化幅度依次从较大、中等、较小的区别,可以获得细分的按摩柔和度的调节效果。较佳地,可以采用前一驱动气囊放气过程中开始下一驱动气囊的充气,例如:
先充前一个驱动气囊预定时间间隔以后,使其达到最大充气量后,接着关闭充气气阀(进气阀)并排气,当前一个驱动气囊还未排完气时,接着对下一个驱动气囊进行充气,在前一个驱动气囊排完气之后一段时间,下一个驱动气囊才会达到最大充气量,下一个驱动气囊开始放气后,再下一个驱动气囊(可以是两个或多个驱动气囊循环进行)在放气的过程中进行充气,以此反复进行充放气操作,实现驱动气囊对柱状按摩体1的推顶作用,使其达到该模式下的位移和\或翻滚运动效果。具体的,在只有一个驱动气囊的情况下,只能采用完全放完气后再充气的充放气规则来控制。
当然,当按摩体1为气囊按摩体时,可以通过先控制气囊按摩体进行充气,并保持充气状态后再开始步骤一至步骤五的循环充放气操作。更进一步地,在气囊按摩体分别保持充气和不充气状态下,驱动气囊也都可以进行充气循环控制,当气囊按摩体在没充气的状态下时,可以使用驱动气囊作为直接接触按摩部位的按摩体1,实现一些较大面积部位的按压式按摩。
设有两个侧边气囊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的气囊充气控制方法(两侧滚动推顶):
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的气囊充气控制方法,其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气囊包括两个侧边气囊2,所述侧边气囊2的主体部分分别设置于所述按摩体1长度方向中心轴的两侧的位置,所述侧边气囊2的突出部分为突出所述按摩体1的侧边外的位置,所述侧边气囊2与所述按摩体1直接或间接固定连接;
按照所述步骤一至步骤五,两个侧边气囊2交替充气和放气的推动按摩体1往复翻滚,构成两个侧边气囊2分别充气时,推动与其叠置的柱状的按摩体1向充气的侧边气囊2的相反的另一侧方向发生垂直和水平方向的位移及推动按摩体1沿自身中心轴转动的组合运动,形成对按摩部位的推压、牵拉和推摩的第一按摩模式。
如上所述,本发明在只设有按摩体1和两个侧边气囊2时,参照图6所示,通过两个侧边气囊2的交替充放气循环控制,可以实现按摩体1沿两侧的方向进行垂直和水平方向的位移,以及与按摩体1自身滚动(转动)的运动两者相结合的组合运动方式;在实际按摩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对颈椎、胸椎、腰椎的部位进行与脊柱垂直的往复滚动式按摩,通过按摩体1的滚动、推顶和牵扯作用,可以极其有效地修正和矫正椎骨的曲度,使脊柱周边肌肉得到放松,减轻脊柱病情症状。
设有两个侧边气囊和一个或两个端部气囊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的气囊充气控制方法(两侧滚动推顶和一端或两端抬升翘起):
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的气囊充气控制方法,其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气囊包括两个侧边气囊2及一个或两个端部气囊3,所述端部气囊3分别设置于所述按摩体1长度方向的端部的下方,所述端部气囊3与所述按摩体1或侧边气囊2之间直接或间接固定连接;
按照所述步骤一至步骤五,两个侧边气囊2和一个或两个端部气囊3中的指定气囊交替充气和放气的推动按摩体1往复运动,构成两个侧边气囊2分别充气时,推动与其交错叠置的柱状的按摩体1向充气的侧边气囊2的相反的另一侧方向发生垂直和水平方向的位移及推动按摩体1沿自身中心轴转动的组合运动,和/或一个或两个端部气囊3分别充气时,推动与端部气囊3叠置的柱状的按摩体1向充气的端部气囊3的相反的另一端做垂直和水平方向的位移组合运动;形成对待按摩部位的按压、牵拉和推摩的第二按摩模式。
该实施例中,本发明对两个侧边气囊2和两个端部气囊3的充放气控制,将两个侧边气囊2和一个或两个端部气囊3分别按照步骤一至步骤五的循环方式进行控制,通过按照不同的预设充气规则可以实现多种充气按摩方式,例如,可以是控制两个侧边气囊2一起进行交替充放气,同时一个或两个端部气囊3轮流充放气的组合控制方式;也可以是先对一个侧边气囊2或端部气囊3充气,保持充气状态,再进行另外的两个端部气囊3或两个侧边气囊2的交替充放气控制,实现指定方向上的不同按摩方式的循环按摩。当然,还有对四个驱动气囊以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方向按照步骤一至步骤五依次的充放气控制,实现按摩体1顺时针或逆时针的类似于旋转式的摇摆按摩方式。这几种按摩方式都可以针对脊柱不同部位的按摩,达到不同按摩矫正的效果,有助于患者全面地对脊柱周边的肌肉进行放松活动,以及对脊柱形状的调整矫正。
设有下颚部支撑气囊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的气囊充气控制方法:
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的气囊充气控制方法,其较佳的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按摩体1的一侧边的下颚部支撑气囊6,所述下颚部支撑气囊6设置于一所述侧边气囊2上方,且沿所述按摩体1侧边方向延伸突出至所述侧边气囊2的外侧边之外;所述下颚部支撑气囊6与所述按摩体1之间形成下颚支撑凹部;在所述步骤一之前包括,对所述下颚部支撑气囊6充气,并保持充气状态;患者下颚放置于所述下颚支撑凹部上,颈部跨放于所述按摩体1上方;按照步骤一至步骤五,形成颈椎牵拉反向矫正按摩模式。
本发明的该实施例中,参照图9所示,通过在按摩体1的一侧增加一个下颚部支撑气囊6,使其与按摩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获得一个用以让下颚抵靠的下颚支撑凹部。在先将该下颚部支撑气囊6和按摩体充气保持后,通过对下方驱动气囊的控制,可以实现当人趴着,将颈部跨过所述按摩体,以及将下颚抵靠在该下颚支撑凹部上后,由于侧边气囊2和\或端部气囊3的充气推顶作用,带动下颚做前后和\或左右的牵拉运动,可以实现对颈椎的牵引推拿按摩。
顺时针或逆时针气囊依次充放气的旋转式气囊充气控制方法:
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的气囊充气控制方法,其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气囊包括设置于所述按摩体1的侧边和端部的下方和\或四个顶角的下方的侧边气囊2或端部气囊3;所述充气规则包括:以所述按摩体1的中心位置为中心,按照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方向,依次对各个所述驱动气囊分别进行充气和放气的控制,按照步骤一至步骤五,使所述按摩体1具有被驱动气囊相邻顺序的端部抬升和侧边推顶交替连续推动的端部往复摆动或扭动的位移运动方式,形成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旋转式的连续的第三按摩模式。在该实施例中,可以参照图5所示的驱动气囊和按摩体1的组合结构,通过控制四个驱动气囊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依次的充放气,能够实现按摩体1顺时针或逆时针的类似于旋转式的摇摆按摩方式。这几种按摩方式都可以针对脊柱不同部位的按摩,达到不同按摩矫正的效果,有助于患者全面地对脊柱周边的肌肉进行放松活动,以及对脊柱形状的调整矫正。
该实施例可以是前述具有两个侧边气囊2和两个端部气囊3的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按摩控制方式,根据充气规则,能够配置出多种顺时针或逆时针的充放气方式,例如充气和放气时间顺序和间隔的设定,就可以用以调整按摩时的柔和度或摇摆幅度,具有实用有效的多功能变化优点。
一端翘起或一侧推起的循环充放气气囊充气控制方法:
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的气囊充气控制方法,其较佳的实施例中,在步骤一之前,对其中一个侧边气囊2或端部气囊3充气,并保持充气状态;所述充气规则为:当保持充气状态的是其中一个侧边气囊2时,控制两个端部气囊3按照步骤一至步骤五进行充放气;或当保持充气状态的是其中一个端部气囊3时,控制两个侧边气囊2按照步骤一至步骤五进行充放气,形成对按摩部位抬升推顶按压后兼具滚动按压的深度的第四按摩模式。
该实施例中,通过控制一个侧边气囊2或端部气囊3充气后,保持充气状态,再进行另外的两个端部气囊3或两个侧边气囊2的进行交替充放气控制,实现指定方向上的不同按摩方式的循环按摩,包括一端部翘起的两侧边推压及滚动按摩方式,以及一侧边翘起后两端部轮流交替抬升按压的按摩方式。其中保持一端部翘起,同时进行两侧边推压和滚动的按摩方式,是一种深度的按摩方式,其具有更强力和有效的按摩以及矫正效果。
两侧推顶或两端翘起的小循环和大循环结合的气囊充气控制方法:
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的气囊充气控制方法,其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充气规则还包括:当保持充气状态的是其中一个侧边气囊2时,在两个所述端部气囊3连续充放气设定次数后,控制该侧边气囊2放气,并控制另一侧边气囊2充气;然后再控制两个所述端部气囊3按照步骤一至步骤五进行连续充放气设定的次数;按此规则循环控制;或当保持充气状态的是其中一个端部气囊3时,在两个所述侧部气囊按照步骤一至步骤五进行连续充放气设定次数后,控制该端部气囊3放气,并控制另一端部气囊3充气;然后再控制两个所述侧边气囊2按照步骤一至步骤五连续充放气设定的次数;按此规则循环控制。
该实施例中,对于具有两个侧边气囊2和两个端部气囊3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本发明在保持其中一个侧边气囊2或者端部气囊3保持充气状态后,通过按照步骤一至步骤五的小循环方式控制另外的两个端部气囊3或侧边气囊2进行交替式的充放气控制一端固定时间(或设定的次数)后,暂停或保持所述小循环充放气控制,同时使原保持充气状态的一个侧边气囊2或端部气囊3放气,并控制另一个侧边气囊2或端部气囊3进行充气,从而对应地改变原本翘起的按摩体1到相对的另一侧,即原本是第一侧边气囊2顶起保持不动的,那么这时就调整为第一侧边气囊2放气,第二侧边气囊2充气顶起保持不动。或者是第一端部气囊3放气,第二端部气囊3充气顶起保持不动。借此,通过在预设固定运行时间后交替变化保持充气状态的气囊,实现了在小循环充放气的控制下,还具有大循环的充放气控制,使得本发明的气囊充气控制方法更为完整和周全,也更全面地满足了患者的按摩需求。
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的气囊充气控制方法,其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按摩体1为一充气后呈柱状以及不充气时呈收缩扁平状态的气囊(较佳地为具有圆柱形侧面的柱状的充气气囊结构);在所述步骤一之前包括对所述按摩体1进行充气,并保持充气状态;或在所述步骤一之前包括对所述按摩体1进行放气,并保持无充气状态;在所述按摩体1无充气状态时,形成经由所述驱动气囊对按摩部位的直接按摩模式。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按摩体1为一充气气囊结构,且为柱状的气囊结构,因此可以在步骤一之前对其进行充气并保持其充气状态的控制,使其能够有效地对被按摩部位进行持续的按压、揉捻和牵拉等按摩动作。当然也可以是在步骤一之前使其保持无充气状态,此时,则可以通过多个驱动气囊直接接触被按摩部位,来实现较大面积的推顶按压式的按摩。
本发明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的气囊充气控制方法,可以通过控制驱动气囊,以及气囊式的按摩体1,实现多种不同形式和不同按摩手法的控制,使按摩体1获得多种具有极好按摩效果的按摩运动方式,从而使被按摩部位得到更好的按摩治疗。本发明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的气囊充气控制方法可以包括以上所述的各种控制方法,在使用者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按照前述的实施例中的控制方法来设置对驱动气囊的充气和放气的控制顺序和方式,以在同一个新型按摩矫正装置上实现多种按摩手法的使用,降低推拿按摩的复杂度和成本。
本发明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的气囊充气控制方法,其较佳的实施例中,可以是在同时设有两个侧边气囊2和端部气囊3,当然也可以是在这些驱动气囊的左右位置设置并列的其它气囊,也可以还是在这些驱动气囊的位置设置重叠的多层组合驱动气囊。在该较佳的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的气囊充气控制方法具有以下的优点。
将按摩体1横置于脊柱下方时,柱状体已经充气或为固态柱体,先将一端部气囊3充气并保持不放气使柱体使按摩体1一端翘起,再让按摩体1一侧的侧边气囊2充气,使柱体一端保持翘起的状态下发生转动、滚动,接着再配合对侧的侧边气囊2充气(原侧边气囊2要放气),使按摩体1又滚动回来,如此反复两侧的侧边气囊2交替充气和放气,使按摩体1在一端翘起的状态下来回滚动,人体躺下并将按摩体1横置于脊柱下方时,翘起的一端正位于并作用于脊柱旁的深部肌肉和椎间小关节、横突等深部组织,加上两边的滚动动作,使得深部组织的得到充分有效的按摩和松解,并进一步可使深部的小关节错位得到复位,实现了矫正功能。本发明达到了很多传统按摩产品无法达到的效果(深部组织按摩矫正)。
按摩体1的一端通过下方气囊充气翘起的作用力与单气囊充气产生向上挤压的作用力是不同的,前者多了一个水平方向的位移,而后者只有竖直方向的升降按压。所以一端翘起加上两边滚动产生了显著的效果,也就是前述的深度按摩的方式。而在人工按摩手法中也常需对脊椎旁边深部按摩,手指头的力量不够大,故有用肘尖来按,并保持用力深按状态下再上下移动肘尖以取得深部粘连硬化组织的分离、松解、促进血液循环的效果,这种手工动作效果非常好但是很费体力,从业人员往往体力不足,也是困扰从业人员的一个重大问题。现在采用本发明可以代替人工,节省大量人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20)

1.一种新型按摩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按摩体及驱动气囊,
所述按摩体在工作状态时为柱状按摩体,具有圆形或者大于三边的多边形横截面,放置于所述驱动气囊上方,所述按摩体与所述驱动气囊之间设有直接或间接连接的固定连接部;
包括至少一个驱动气囊,所述驱动气囊设置于所述按摩体下方,各所述驱动气囊均为独立气囊,各所述驱动气囊分别设有气口;
所述驱动气囊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按摩体下方的一侧的侧边气囊,所述侧边气囊在垂直方向上与所述按摩体的外轮廓之间存在重合部分和突出部分,所述侧边气囊的主体部分分别设置于通过所述按摩体长度方向中心轴的纵切面两侧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或四个驱动气囊,各所述驱动气囊分别位于所述按摩体水平截面上的一侧两个顶角或两侧四个顶角位置下方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气囊包括一个侧边气囊和一个或两个端部气囊,所述端部气囊设置于所述按摩体沿长度方向的端部下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气囊包括两个侧边气囊,所述侧边气囊与所述按摩体直接或间接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气囊包括两个侧边气囊及两个端部气囊,两个所述端部气囊分别设置于所述按摩体长度方向的两端的下方,所述端部气囊与所述按摩体或侧边气囊直接或间接地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体为固态柱状按摩体,或
充气后呈柱状以及不充气时呈收缩扁平状态的气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体两端部的上表面分别设有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为弧形凸起结构、球状凸起结构、竖直柱状凸起结构或横向长条型凸起结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体的长度大于或等于7cm,内径大于等于3cm且小于等于17cm。
9.一种新型按摩枕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按摩枕芯和侧睡枕,所述按摩枕芯由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构成,所述侧睡枕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按摩枕芯的两侧,且高于充满气后的所述按摩枕芯的按摩体1cm至7cm;所述按摩枕芯的驱动气囊和\或按摩体分别经由电磁阀与气源连通。
10.一种新型按摩床,其特征在于,设有用于支撑人体躺卧的床体,所述床体上设有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
11.一种新型按摩椅,其特征在于,设有用于支撑人体坐卧的椅身,所述椅身内于扶手、坐垫、靠背、小腿支撑部和脚底支撑部中的一个或多个位置上设有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
12.一种关节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用于包覆四肢关节位置的包覆体,所述包覆体为软质结构或硬质壳体结构,所述包覆体内侧设有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
13.一种新型按摩矫正装置的气囊充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新型按摩矫正装置的柱状的按摩体接触人体的待按摩部位,所述按摩体下方设置有驱动气囊,包括:
步骤一,控制所述新型按摩矫正装置的驱动气囊充气,使前一个所述驱动气囊膨胀,推动与其叠置的柱状的按摩体向该驱动气囊的相反的第一方向发生垂直和水平方向的位移的第一组合运动或所述第一组合运动与按摩体以中心轴为轴心方向的旋转的第二组合运动;
步骤二,控制所述新型按摩矫正装置的所述前一个驱动气囊放气,使所述前一个驱动气囊收缩,结束所述按摩体向第一方向的运动推动;
步骤三,控制所述新型按摩矫正装置的充气驱动机构向下一个驱动气囊充气,使下一个驱动气囊膨胀,推动与其叠置的柱状的按摩体向该驱动气囊的相反的第二方向发生垂直和水平方向的位移的第三组合运动或所述第三组合运动与按摩体以中心轴为轴心方向的旋转的第四组合运动;
步骤四,控制所述新型按摩矫正装置的充气驱动机构使所述下一个驱动气囊放气,使所述下一个驱动气囊收缩,结束所述按摩体向第二方向的运动推动;
步骤五,根据预设充气规则顺序,重复所述步骤一至步骤四的步骤,形成连续的气囊充放气交替控制按摩程序。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的气囊充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所述步骤二之前、进行的过程中或结束后,开始步骤三的控制操作,以及在步骤四循环至步骤一时,在所述步骤四之前、进行的过程中或结束后,开始步骤一的控制操作。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的气囊充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气囊包括两个侧边气囊,所述侧边气囊的主体部分分别设置于过所述按摩体长度方向中心轴的纵切面两侧的位置,所述侧边气囊的突出部分为突出所述按摩体的侧边外的位置,所述侧边气囊与所述按摩体直接或间接固定连接;
按照所述步骤一至步骤五,两个侧边气囊交替充气和放气的推动按摩体往复翻滚,构成两个侧边气囊分别充气时,推动与其交错叠置的柱状的按摩体向充气的侧边气囊的相反的另一侧方向发生垂直和水平方向的位移及推动按摩体沿自身中心轴转动的组合运动,形成对按摩部位的推压、牵拉和推摩的第一按摩模式。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的气囊充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气囊包括两个侧边气囊及一个或两个端部气囊,所述端部气囊分别设置于所述按摩体长度方向的端部的下方,所述端部气囊与所述按摩体或侧边气囊之间直接或间接固定连接;
按照所述步骤一至步骤五,两个侧边气囊和一个或两个端部气囊中的指定的驱动气囊交替充气和放气的推动按摩体往复运动;
构成两个侧边气囊分别交替充气和放气时,推动与其叠置的柱状的按摩体向充气的侧边气囊的相反的另一侧方向发生垂直和水平方向的位移及推动按摩体沿自身中心轴转动的组合运动;
和/或一个或两个端部气囊分别按次序充气和放气时,推动其上方的柱状的按摩体的一端向另一端的方向做垂直和水平方向的位移组合运动;
形成对待按摩部位的按压、牵拉和推摩的第二按摩模式。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的气囊充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气囊包括设置于所述按摩体的侧边和端部的下方和\或四个顶角的下方的侧边气囊或端部气囊;
所述充气规则包括:
以所述按摩体的中心位置为中心,按照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方向,依次对各个所述驱动气囊分别进行充气和放气的控制,按照步骤一至步骤五,使所述按摩体具有被驱动气囊相邻顺序的端部抬升和侧边推顶交替连续推动的端部往复摆动或扭动的位移运动方式,形成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旋转式的连续的第三按摩模式。
18.如权利要求13-17所述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的气囊充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一之前,对其中一个侧边气囊或端部气囊充气,并保持充气状态;
所述充气规则为:
当保持充气状态的是其中一个侧边气囊时,控制两个端部气囊按照步骤一至步骤五进行充放气;
当保持充气状态的是其中一个端部气囊时,控制两个侧边气囊按照步骤一至步骤五进行充放气,形成对按摩部位抬升推顶按压后兼具滚动按压的深度的第四按摩模式。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的气囊充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气规则还包括:
当保持充气状态的是其中一个侧边气囊时,在两个所述端部气囊连续充放气设定次数后,控制该侧边气囊放气,并控制另一侧边气囊充气;然后再控制两个所述端部气囊连续充放气设定的次数;按此规则循环控制;形成对待按摩部位的按压、牵拉和推摩的第五按摩模式;
当保持充气状态的是其中一个端部气囊时,在两个所述侧部气囊连续充放气设定次数后,控制该端部气囊放气,并控制另一端部气囊充气;然后再控制两个所述侧边气囊连续充放气设定的次数;按此规则循环控制,形成对待按摩部位的按压、牵拉和推摩的深度的第六按摩模式。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新型按摩矫正装置的气囊充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体为一充气后呈柱状以及不充气时呈收缩扁平状态的气囊;
在所述步骤一之前包括对所述按摩体进行充气,并保持充气状态;
在所述步骤一之前包括对所述按摩体进行放气,并保持无充气状态;
在所述按摩体无充气状态时,形成经由所述驱动气囊对按摩部位的直接按摩模式。
CN202110091740.0A 2021-01-23 2021-01-23 一种新型按摩矫正装置及其气囊充气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274176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91740.0A CN112741762A (zh) 2021-01-23 2021-01-23 一种新型按摩矫正装置及其气囊充气控制方法
PCT/CN2022/073340 WO2022156789A1 (zh) 2021-01-23 2022-01-22 一种新型按摩矫正装置及其气囊充气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91740.0A CN112741762A (zh) 2021-01-23 2021-01-23 一种新型按摩矫正装置及其气囊充气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41762A true CN112741762A (zh) 2021-05-04

Family

ID=756528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91740.0A Pending CN112741762A (zh) 2021-01-23 2021-01-23 一种新型按摩矫正装置及其气囊充气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41762A (zh)
WO (1) WO202215678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56789A1 (zh) * 2021-01-23 2022-07-28 厦门沃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按摩矫正装置及其气囊充气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78625A1 (zh) * 2022-10-14 2024-04-18 佛山市摩法一道科技有限公司 按摩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32880A (zh) * 2004-08-09 2006-02-15 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 按摩器
CN1794962A (zh) * 2003-05-26 2006-06-28 发美利株式会社 椅子型按摩机、按摩机用盖、脚载置台用盖、以及按摩机
CN106659632A (zh) * 2014-08-20 2017-05-10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按摩装置
CN109589256A (zh) * 2018-12-17 2019-04-09 张威 一种牵引矫正颈椎的按摩装置
CN209270225U (zh) * 2018-08-25 2019-08-20 缪洪锦 一种新型智能增高修复颈椎按摩睡眠枕
CN209864547U (zh) * 2019-03-21 2019-12-31 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 一种按摩保健靠背垫及按摩保健轮椅
CN211067891U (zh) * 2019-10-30 2020-07-24 熊序 气动按摩垫
CN211356620U (zh) * 2019-07-02 2020-08-28 明达实业(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按摩床垫使用的按摩气囊组、按摩床垫和充气床
CN217118860U (zh) * 2021-01-23 2022-08-05 厦门沃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新型按摩矫正装置及利用其的枕头、床、椅、关节按摩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82254B2 (ja) * 1999-04-14 2006-06-07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エアマッサージ機
JP2002028208A (ja) * 2000-07-18 2002-01-29 Toshiba Tec Corp エアマッサージ機
JP5247297B2 (ja) * 2008-08-18 2013-07-24 ファミリー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機
CN112741762A (zh) * 2021-01-23 2021-05-04 厦门沃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按摩矫正装置及其气囊充气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4962A (zh) * 2003-05-26 2006-06-28 发美利株式会社 椅子型按摩机、按摩机用盖、脚载置台用盖、以及按摩机
CN1732880A (zh) * 2004-08-09 2006-02-15 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 按摩器
CN106659632A (zh) * 2014-08-20 2017-05-10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按摩装置
CN209270225U (zh) * 2018-08-25 2019-08-20 缪洪锦 一种新型智能增高修复颈椎按摩睡眠枕
CN109589256A (zh) * 2018-12-17 2019-04-09 张威 一种牵引矫正颈椎的按摩装置
CN209864547U (zh) * 2019-03-21 2019-12-31 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 一种按摩保健靠背垫及按摩保健轮椅
CN211356620U (zh) * 2019-07-02 2020-08-28 明达实业(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按摩床垫使用的按摩气囊组、按摩床垫和充气床
CN211067891U (zh) * 2019-10-30 2020-07-24 熊序 气动按摩垫
CN217118860U (zh) * 2021-01-23 2022-08-05 厦门沃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新型按摩矫正装置及利用其的枕头、床、椅、关节按摩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56789A1 (zh) * 2021-01-23 2022-07-28 厦门沃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按摩矫正装置及其气囊充气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56789A1 (zh) 2022-07-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61005B1 (ko) 물리치료 기능을 구비한 마사지장치
US5211162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ssaging the back utilizing pneumatic cushions
KR101173164B1 (ko) 경추 견인치료기
JP4258209B2 (ja) エアーマッサージマット
CN208492567U (zh) 一种专用于玻切术后促眠气垫减压俯卧床垫
CN109512597A (zh) 一种多功能滚珠按摩床垫
CN106726060B (zh) 一种俯卧抬腿式自助牵引力多功能腰椎病治疗床
CN112741762A (zh) 一种新型按摩矫正装置及其气囊充气控制方法
KR102377632B1 (ko) 승모근 지압형 마사지장치
CN103070769A (zh) 用于对颈椎及腰椎进行功能锻炼的电动装置
CN201211305Y (zh) 一种智能健康脊柱按摩椅
JP2004344589A (ja) 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
CN217118860U (zh) 新型按摩矫正装置及利用其的枕头、床、椅、关节按摩装置
KR20200136285A (ko) 경추 후두하근 마사지장치
CN203208331U (zh) 用于对颈椎及腰椎进行功能锻炼的电动装置
CN108743312A (zh) 一种用于缓解康复颈椎病的靠背椅
JP4448943B2 (ja) 健康枕
CN112089601A (zh) 一种基于气囊的颈部按摩揉捏装置
CN2624733Y (zh) 一种按摩水、气床垫
CN200991326Y (zh) 弧形腰椎矫正机
CN115252255B (zh) 一种集成有经穴按摩的颈部自牵引矫正器
CN206543220U (zh) 一种人体舒展牵引设备
CN203860851U (zh) 一种带有微电脑控制器的床垫
CN115778782A (zh) 多气囊颈部按摩仪及其控制方法
CN209316448U (zh) 一种牵引矫正颈椎的按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