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35882B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735882B CN112735882B CN202011536497.0A CN202011536497A CN112735882B CN 112735882 B CN112735882 B CN 112735882B CN 202011536497 A CN202011536497 A CN 202011536497A CN 112735882 B CN112735882 B CN 11273588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key
- card holder
- card
- groove
- electronic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29920001971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5060 rub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80 expl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12—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13/14—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04—Cases; Cov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3—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transmitters or receivers, e.g. telephone hand-s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卡托与第一按键,壳体内部设置有容置空间,壳体设置有容置槽,容置槽的底部开设有与容置空间贯通的通孔,容置槽的底部还设置有电路板锅仔;卡托通过通孔设置在容置空间中,第一按键与卡托滑动连接,第一按键可相对于卡托滑动,以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其中,在第一按键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第一按键卡接在容置槽中,第一按键和电路板锅仔相对;在第一按键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卡托可从容置空间中分离。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通过滑动第一按键的方式实现无工具式取卡,使得取卡操作较为便捷,而且还可以减少壳体的开槽数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于手机等电子设备,为了实现开关机以及音量调节等功能,需要在设备的侧面上嵌入可按压的开关键以及音量调节键等按键,另外,为了降低设备的厚度,将安装通信卡的卡托也插接于设备的侧面的插槽上,并且多个按键与卡托均为独立安装,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由于卡托需要采用顶针顶出,如果顶针丢失,会造成无法取出通信卡,另外,多个按键与卡托分别独立安装,因此需要在设备的侧壁上开设多个安装槽,多个安装槽的开设不但影响设备外观的整体美观度,也会增加设备的制备成本。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通过将按键与卡托作为一个组件安装在电子设备的壳体上,并在按键与卡托帽上设置配合的滑动挤出结构,以通过滑动按键的方式将卡托挤出,实现无工具式取卡,在提升取卡的便捷性的同时,减少了壳体上开设的安装槽的数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卡托与两个第一按键,其中,
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容置空间,所述壳体设置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容置空间贯通的通孔,所述容置槽的底部还设置有电路板锅仔;
所述卡托通过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中,所述第一按键与所述卡托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按键可相对于所述卡托滑动,以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其中,在所述第一按键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按键卡接在所述容置槽中,所述第一按键和所述电路板锅仔相对;在所述第一按键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卡托可从所述容置空间中分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壳体上的卡托和第一按键,由于第一按键可相对卡托滑动,在外力的驱动下,第一按键可以处于第一位置,使得第一按键卡接在壳体上的容置槽中,且与电路板锅仔相对,进而实现第一按键的使用功能。在外力的驱动下,第一按键还可以处于第二位置,使得第一按键可以挤压卡托,卡托可以从容置空间中分离,进而实现不使用工具的情况下快速取卡,提升了取卡操作的便捷性,简化了取卡操作的步骤。
另外,第一按键设置于容置槽内,卡托通过通孔设置于容置空间中,由于容置槽可以通过通孔与容置空间连通,进而可以减少壳体侧壁上的开槽数量,进而减少开槽的设计成本,而且还可以提升电子设备外观的整体美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一种电子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第一按键处于第一位置的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第一按键处于第二位置的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第一按键在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第一按键在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卡托在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卡托在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的一种电子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按键处于第一位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的一种电子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按键处于第二位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壳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按键与卡托组件的组件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的一种电子设备的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的一种电子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按键处于第一位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的一种电子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按键处于第二位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4中A-A剖面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16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壳体,110通孔,20卡托,202卡托帽,2022第一滑槽,2024第一斜面,2026套杆,2028导向槽,204卡托本体,206-凸起结构,30第一按键,302第二斜面,304第二滑槽,306导向部,402复位弹性件,404第一复位软胶,406凸起部,408锁附弹片,410辅助弹性件,308台阶结构,50电路板锅仔,2030按键腔,108侧向槽,102容置槽,104容置空间,106导向面,60第二按键,412第二复位软胶,414,支撑柱,70按键杆,80第二FPC按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但不局限于手机、平板电脑以及穿戴式设备中的任意一种。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进行详细地说明。
参照图1,本申请的一种电子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参照图2,示出了本申请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第一按键30处于第一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3,示出了本申请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第一按键30处于第二位置的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包括壳体10、卡托20与第一按键30,壳体10内部设置有容置空间104,壳体10设置有容置槽102,容置槽102的底部开设有与容置空间104贯通的通孔110,容置槽102的底部还设有电路板锅仔50;卡托20通过通孔110设置在容置空间104中,第一按键30与卡托20滑动连接,第一按键30可相对卡托20滑动,以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其中,在第一按键30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第一按键30卡接在容置槽102中,第一按键30和电路板锅仔50相对;在第一按键30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卡托20可从容置空间104中分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包括壳体10以及安装在壳体10上的卡托20与第一按键30,由于第一按键30可相对卡托20滑动,在外力的驱动下,第一按键30可以处于第一位置,使得第一按键30卡接在壳体10上的容置槽102中,且与电路板锅仔50相对,进而实现第一按键30的使用功能。在外力的驱动下,第一按键30还可以处于第二位置,使得第一按键30可以挤压卡托20,卡托20可以从容置空间104中分离,进而实现不使用工具的情况下快速取卡,提升了取卡操作的便捷性,简化了取卡操作的步骤。
另外,第一按键30设置于容置槽102内,卡托20通过通孔110设置于容置空间104中,由于容置槽102可以通过通孔110与容置空间104连通,进而可以减少壳体10侧壁上的开槽数量,进而减少开槽的设计成本,而且还可以提升电子设备外观的整体美观性。
具体地,第一按键30的数量可以为至少一个,在实际应用中,第一按键3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两个,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在实际应用中,容置槽102的底壁上与电路板锅仔50相对的位置开设有穿设孔,具体地,电路板锅仔50可以为第一FPC按键50,第一按键30的背部还设置有凸起部406,第一FPC按键可以穿过穿设孔与凸起部406接触,在第一按键30被按压时,通过凸起部406实现对柔性电路板上凸包结构的按压,达到柔性电路板接收到按压操作的目的。具体地,第一FPC按键50可以为音量上调按钮或音量下调按钮。
可选地,通孔110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容置槽102;第一按键30的数量为两个,一个第一按键30设置于一个容置槽102内。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卡托20的两侧设置两个第一按键30,这样,同时按压两个第一按键30,可以快速、轻松地将卡托20从容置空间104中分离,进一步提高了取卡操作的便捷性。
其中,第一按键30可以设置于壳体10的指定方向,壳体10的指定方向可以为壳体10的长度方向或壳体10的宽度方向。如图3所示,第一按键30从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为向内滑动,第一按键30可以挤压卡托20,使得卡托20从容置空间104中分离;如图2所示,第一按键30从第二位置切换至第一位置,为向外滑动,卡托20穿设于通孔110,以将卡托20设置在容置空间104中。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两个第一按键30对称分布在卡托20的两侧,第一按键30可以为单键式结构,也可以为多键组装式结构。
可选地,卡托20包括卡托帽202,两个第一按键30分别连接于卡托帽202的两侧;卡托帽202设有第一滑槽2022,第一滑槽2022的槽底设有第一斜面2024,第一按键30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2022,且第一按键30靠近第一滑槽2022的一端设有第二斜面302;第一按键30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第二斜面302与第一斜面2024贴合并继续相对滑动,以使卡托20从容置空间104中分离。在实际应用中,第二斜面302与第一斜面2024贴合,继续相对第一斜面2024滑动,可以通过施加压力至第一斜面2024,将卡托20顶出容置空间104,使得卡托20可以快速与壳体10分离。
具体地,卡托帽202的两端可以分别沿指定方向开设第一滑槽2022,两个第一滑槽2022之间可以形成分隔结构,将卡托帽202的内侧面作为底面,将卡托帽202的外侧面作为顶面,分隔结构被设置为倒梯形结构,倒梯形结构的两个斜侧面可以形成第一斜面2024,第一按键30与第一滑槽2022滑动连接的一端的端面可以形成第二斜面302,第一按键30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滑动的过程中,第二斜面302可以与第一斜面2024相对滑动并向外挤压第一斜面2024,进而将卡托20挤出壳体10。
另外,将第一按键30与第一滑槽2022组装为滑动式的插接配合结构,插接配合结构可以设置在一个安装槽内,以减少壳体10上的开槽数量,进而能够减少对开槽进行防水防尘的设计成本,并能够提升电子设备外观的整体美观性。
可选地,第一按键30设有第二滑槽304,电子设备还包括:复位弹性件402,复位弹性件402容置于第二滑槽304内,且分别与第二滑槽304和卡托20连接;在第一按键30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复位弹性件402被压缩并产生回弹力,回弹力用于驱动第一按键30返回第一位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复位弹性件402分别与第二滑槽304和卡托20连接,使得复位弹性件402可以分别与第一按键30和卡托20连接,在拆卸卡托20的情况下,第一按键30在外力作用下从第一位置滑动至第二位置,复位弹性件402逐渐被压缩并产生回弹力,卡托20被取出后,复位弹性件402随卡托20与第一按键30一起被取出,外力消失,复位弹性件402产生的回弹力带动第一按键30远离卡托20。在安装卡托20的情况下,第一按键30在外力作用下保持在第二位置,外力消失后,复位弹性件402产生的回弹力可以带动第一按键30从第二位置滑动至第一位置,以实现第一按键30与卡托20重新被可靠限位,第一按键30可以重新与电路板锅仔50相对设置。
具体地,如图4所示,第一按键30的第二滑槽304可以用于容置复位弹性件402。第二滑槽304开设在第一按键30与第一滑槽2022滑动连接的一端,在第一按键30滑动的过程中,可以保证复位弹性件402在指定方向上可靠地形变。
具体地,卡托帽202设有凸起结构206,凸起结构206与第二滑槽304对应设置,且凸起结构206滑动连接于第二滑槽304,以使第一按键30滑动连接于卡托20。
可选地,如图7所示,卡托20上设置有外凸的套杆2026,套杆2026与第二滑槽304滑动连接,如图8所示,复位弹性件402套设在套杆2026上。
在该实施例中,套杆2026凸出于卡托20,且可以滑动连接于第二滑槽304,由于复位弹性件402套设于套杆2026上,可以实现复位弹性件402的定位,保证复位弹性件402伸缩的可靠性。
可选地,如图5所示,第二滑槽304的侧壁上设置有导向部306;卡托20开设有与导向部306滑动配合的导向槽2028。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导向部306与导向槽2028之间的滑动连接,实现第一按键30与卡托20之间的滑动限位。
具体地,如图7所示,套杆2026可以固定连接于凸起结构206,导向槽2028可以设置于凸起结构206上。
可选地,如图10所示,容置槽102的底壁上设置有导向面106,导向面106延伸至第一滑槽2022的底部,在第一按键30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导向面106用于辅助第二斜面302与第一斜面2024贴合。
在该实施例中,在第一按键30由第一位置滑动到第二位置的过程中,第二斜面302能够先与导向面106接触,导向面106驱动第二斜面302继续向第一斜面2024贴近,使第二斜面302继续相对第一斜面2024滑动,以将卡托20挤出,通过设置导向面106,可以提升第二斜面302与第一斜面2024配合挤压的可靠性,以保证第一按键30由第一位置滑动至第二位置后,通过第二斜面302与第一斜面2024配合挤压生成挤压力,可以将卡托20可靠挤出。
可选地,如图8所示,第一按键30远离卡托帽202的一端具有下沉的台阶结构308;如图9所示,容置槽102设有与台阶结构308配合的侧向槽108,在第一按键30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台阶结构308被限位于侧向槽108内,在第一按键30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台阶结构308滑动至侧向槽108外,第二斜面302与第一斜面2024相对滑动,以使卡托20从容置空间104中分离。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台阶结构308与容置槽102的侧向槽108滑动配合,在第一按键30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按键30可以被限位;在第一按键30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一按键30与卡托20可以一起被取出,保证了第一按键30与卡托20组成的组件的可靠安装。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卡托20与第一按键30作为组件一起装入到壳体10中框内,具体地,先挤压第一按键30内滑并按压卡托帽202,以将第一按键30和卡托20的组件按压至壳体10内,卡托20按压到底后会被锁附弹片408卡住。
可选地,卡托20还包括与卡托帽202相连的卡托本体204,在第一按键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卡托帽202容置于通孔110中,卡托本体204容置于容置空间104中,在第一按键30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第一按键30将卡托帽202从通孔110中挤出,卡托帽202带动卡托本体204从容置空间104中分离。
在该实施例中,容置槽102和容置空间104均与通孔110连通,使得容置槽102和容置空间104连通,这样,通过第一按键30挤压卡托帽202即可将卡托本体204从容置空间104内分离,提高了拆卸卡托20的便捷性。
具体地,容置槽102可以用于容置第一按键30,卡托本体204两侧的外壁上分别开设有锁附槽,容置空间104可以用于容置卡托本体204,容置空间104两侧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锁附弹片408,锁附弹片408用于与锁附槽卡接配合,以对卡托本体204限位。
具体地,壳体10可以包括中框以及设置于中框内侧的壳体10的结构件,容置槽102可以设置在中框上,容置空间104可以设置在中框内侧的壳体10的结构件上,容置槽102与容置空间104之间通过通孔110连通,卡托本体204可以穿过通孔110放置于容置空间104,结合锁附弹片408以及锁附卡槽等结构,实现卡托本体204的可靠定位。
另外,容置槽102的底壁上还设置有第一复位软胶404,第一按键30被按压的同时第一复位软胶404被挤压变形,第一按键30的压力消失后,第一复位软胶404恢复形变,以将第一按键30顶起恢复至被按压前的位置,从而保证了在将第一按键30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按键30接收按压操作的可靠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两个第一按键30与卡托20作为一个组件安装在一个腔体内,与现有技术中按键与卡托20分散设置的方式相比,可以将按键的柔性电路板与卡托20的电路板集成在一起,实现电子设备内部空间的优化,一方面,有利于对电子设备外观的改进,另一方面,内部空间的优化有利于器件布局的优化,进而有利于达到电子设备性能的改进。
另外,如图1所示,容置空间104的内侧底壁上设置有支撑柱414,支撑柱414上套设有辅助弹性件410,辅助弹性件410用于辅助卡托20挤出,辅助弹性件410具有位置矫正功能。
在第一按键30被按压的情况下,两个第一复位软胶404会顶住两个第一按键30,保持第一按键30的原始位置,第一按键30就会有正常的按压行程。
其中,在通常情况下,按压行程被设计为大约0.5mm。
在卡托20被取出的情况下,第一按键30先由第一位置滑动至第二位置,复位弹性件402被压缩,第一按键30滑动到第二位置时,第一按键30上的第二斜面302外侧会铲起卡托20的第一斜面2024,而第一按键30先接触到中框导向面106,以保证第二斜面302向第一斜面2024靠近,中框的导向面106辅助第二斜面302继续相对第一斜面2024滑动,使得卡托20逐渐向外移动,然后脱离卡托20锁附弹片408,同时辅助弹性件410会辅助顶出卡托20。
其中,复位弹性件402与辅助弹性件410具体为弹簧、弹片等结构,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定。
通过将第一按键30与卡托20组装成个组件进行安装或取出,电子设备的壳体10上能够减少开槽的数量,外观效果得到提升,另外,采用手动挤压取卡的方式代替顶针取卡的方式,取消了卡托20顶针孔的设计,装取卡更加方便,不需要外置的顶针。
另外,可以将音量上调键、音量下调键等按键的电路板与卡托20的电路板集成在一块,对电子设备的内部空间实现了优化,提升电子设备中电子器件布局的紧凑性。
通过减少开槽数量,也减少了电子设备上防水防尘的设置成本。
可选地,如图13所示,卡托帽202开设有按键腔2030,如图11所示,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按键60,第二按键60安装在按键腔2030内,并凸出卡托帽202设置,如图14所示。
其中,需要强调的是,根据触控按键的需求,第二按键6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卡托帽202开设按键腔2030,并将第二按键60安装在按键腔2030上,以将第二按键60集成在卡托20上,第二按键60可以为开关键,结合上述第一按键30与卡托20的滑动连接的组装结构,能够进一步减少壳体10上的开槽数量,在实现无工具下的取卡操作的同时,能够进一步减少对开槽进行防水防尘的设计成本,通过合理设置容置槽102在壳体10上的开设位置,能够进一步提升电子设备外观的整体美观性。
具体地,卡托帽202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第一表面暴露在壳体10外,卡托帽202上开设有按键通槽,形成按键腔2030,按键通槽贯通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卡托帽202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的第三表面,按键通槽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三腔体、第四腔体与第五腔体,第二按键装配于第三腔体内,如图16所示,电子设备包括第二复位软胶412、按键杆70与第二FPC按键80,第四腔体内安装有第二复位软胶412,第二复位软胶412开设有连通第三腔体与第五腔体的连接孔;第五腔体内安装有按键杆70,按键杆70的一端贯穿连接孔与第二按键60接触,如图12所示,按键杆70的另一端用于与第二FPC按键80接触。
具体实施例
电子设备包括壳体10、卡托20、两个第一按键30与第二按键60,卡托20与两个第一按键30沿壳体10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安装在壳体10上,其中,卡托20包括卡托帽202,卡托帽202沿壳体10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滑槽2022,第一滑槽2022的槽底设置有第一斜面2024;一个第一按键30滑动连接于一个第一滑槽2022内,第一按键30靠近第一滑槽2022的一端设有第二斜面302;第一按键30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滑动,如图14所示,在第一按键30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第一按键30被限位在壳体10内,如图15所示,在第一按键30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第二斜面302与第一斜面2024贴合并继续相对滑动,使卡托20从壳体10内被挤出。
如图6所示,第一按键30设有第二滑槽304,卡托帽202的两侧设有凸起结构206,所述凸起结构206远离所述卡托帽202的一端还设置有外凸的套杆2026,套杆2026与第二滑槽304滑动连接,复位弹性件402套设在套杆2026上。第二滑槽304的侧壁上设置有导向部306;凸起结构206开设有与导向部306滑动配合的导向槽2028。
第二按键60,安装在卡托帽202上开设的按键腔2030内,并凸出卡托帽202设置。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至少包括以下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壳体上的卡托与第一按键,由于第一按键可相对卡托滑动,在外力的驱动下,第一按键可以处于第一位置,使得第一按键卡接在壳体上的容置槽中,且与电路板锅仔相对,进而实现第一按键的使用功能。在外力的驱动下,第一按键还可以处于第二位置,使得第一按键可以挤压卡托,卡托可以从容置空间中分离,进而实现不使用工具的情况下快速取卡,提升了取卡操作的便捷性,简化了取卡操作的步骤。
另外,第一按键设置于容置槽内,卡托通过通孔设置于容置空间中,由于容置槽可以通过通孔与容置空间连通,进而可以减少壳体侧壁上的开槽数量,进而能够减少对开槽进行防水防尘的设计成本,而且还可以提升电子设备外观的整体美观性。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卡托与第一按键,其中,
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容置空间,所述壳体设置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容置空间贯通的通孔,所述容置槽的底部还设置有电路板锅仔;
所述卡托通过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中,所述第一按键与所述卡托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按键可相对于所述卡托滑动,以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其中,在所述第一按键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按键卡接在所述容置槽中,所述第一按键和所述电路板锅仔相对;在所述第一按键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卡托可从所述容置空间中分离;
所述通孔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所述容置槽;
所述第一按键的数量为两个,一个所述第一按键设置于一个所述容置槽内;
其中,所述卡托包括卡托帽,所述卡托帽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槽底设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按键靠近所述第一滑槽的一端设有第二斜面;
所述滑动连接为:两个所述第一按键分别连接于所述卡托帽的两侧;所述第一按键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按键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一斜面贴合并继续相对滑动,以使所述卡托从所述容置空间中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托还包括与所述卡托帽相连的卡托本体,在所述第一按键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卡托帽容置于所述通孔中,所述卡托本体容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中,在所述第一按键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按键将所述卡托帽从所述通孔中挤出,所述卡托帽带动所述卡托本体从所述容置空间中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按键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复位弹性件,所述复位弹性件容置于所述第二滑槽内,且分别与所述第二滑槽和所述卡托连接;
在所述第一按键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复位弹性件被压缩并产生回弹力,所述回弹力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按键返回所述第一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的底壁上设置有导向面,所述导向面延伸至第一滑槽的底部,在所述第一按键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导向面用于辅助第二斜面与第一斜面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按键远离所述卡托帽的一端具有下沉的台阶结构;
所述容置槽设有与所述台阶结构配合的侧向槽;
在所述第一按键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台阶结构被限位于所述侧向槽内,在所述第一按键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台阶结构滑动至所述侧向槽外,第二斜面与第一斜面相对滑动,以使所述卡托从所述容置空间中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托设置有外凸的套杆,所述套杆与所述第二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复位弹性件套设在所述套杆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二滑槽的侧壁上设置有导向部;
所述卡托开设有与所述导向部滑动配合的导向槽。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托帽开设有按键腔,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按键,所述第二按键安装在所述按键腔内,并凸出所述卡托帽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536497.0A CN112735882B (zh) | 2020-12-22 | 2020-12-22 | 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536497.0A CN112735882B (zh) | 2020-12-22 | 2020-12-22 | 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735882A CN112735882A (zh) | 2021-04-30 |
CN112735882B true CN112735882B (zh) | 2022-11-08 |
Family
ID=756042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536497.0A Active CN112735882B (zh) | 2020-12-22 | 2020-12-22 | 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73588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394037B (zh) * | 2021-06-11 | 2023-02-03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CN113676570B (zh) * | 2021-08-02 | 2024-03-22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CN113690653B (zh) * | 2021-08-25 | 2024-08-27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CN113745028B (zh) * | 2021-09-01 | 2023-08-25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0944621Y (zh) * | 2006-08-16 | 2007-09-05 | 英华达(上海)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推动式sim卡固定座 |
CN205029706U (zh) * | 2015-09-25 | 2016-02-1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卡托取出装置以及通信设备 |
WO2016173506A1 (zh) * | 2015-04-30 | 2016-11-03 | 北京锤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卡托按键结构 |
CN108809346A (zh) * | 2017-04-26 | 2018-11-13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卡托控制机构和终端 |
CN110504979A (zh) * | 2019-08-19 | 2019-11-26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弹出式卡托、卡座组件、电子设备 |
-
2020
- 2020-12-22 CN CN202011536497.0A patent/CN11273588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0944621Y (zh) * | 2006-08-16 | 2007-09-05 | 英华达(上海)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推动式sim卡固定座 |
WO2016173506A1 (zh) * | 2015-04-30 | 2016-11-03 | 北京锤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卡托按键结构 |
CN205029706U (zh) * | 2015-09-25 | 2016-02-1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卡托取出装置以及通信设备 |
CN108809346A (zh) * | 2017-04-26 | 2018-11-13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卡托控制机构和终端 |
CN110504979A (zh) * | 2019-08-19 | 2019-11-26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弹出式卡托、卡座组件、电子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735882A (zh) | 2021-04-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735882B (zh) | 电子设备 | |
US7800008B2 (en) | Side key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 |
US8284568B2 (en) | Key button mechanism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same | |
CN102136382A (zh) | 按键结构及具有该按键结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 |
CN108605062B (zh) | 按键模块和移动终端 | |
US8426756B2 (en) | Key assembly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 |
CN108882592A (zh) | 一种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 |
CN101741932A (zh) | 滑动型便携式终端 | |
US6159027A (en) | Card connector with expandable modular card ejection device | |
JP6506096B2 (ja) | 携帯機器 | |
CN111262601B (zh) | 电子设备 | |
KR20110055896A (ko) | 휴대 단말기의 사이드키 연결장치 | |
CN202735924U (zh) | 一种手写笔固定结构及电子设备组件 | |
US8143544B2 (en) | Switch | |
CN214672295U (zh) | 移动终端 | |
CN216146359U (zh) | 潜望式摄像头及电子设备 | |
CN107343067B (zh) | 一种指纹识别模组及移动终端 | |
CN212906326U (zh) | 电子设备 | |
JP4071875B2 (ja) | 携帯電話機の内蔵アンテナ取付構造 | |
CN212812233U (zh) | 一种电子设备 | |
CN212752307U (zh) | 电子设备及其功能组件 | |
JP6844987B2 (ja) | キーユニットおよび電子機器 | |
EP3883226A1 (en) | Button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CN113891600B (zh) | 电子设备 | |
CN214203512U (zh) | 按键组件及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