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27297C - 铜-银双金属胶体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铜-银双金属胶体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297C
CN1127297C CN 00111404 CN00111404A CN1127297C CN 1127297 C CN1127297 C CN 1127297C CN 00111404 CN00111404 CN 00111404 CN 00111404 A CN00111404 A CN 00111404A CN 1127297 C CN1127297 C CN 112729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pper
silver
antibacterial agent
bimetallic
collo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011140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62043A (zh
Inventor
赵斌
蔡卫锋
戎红仁
古宏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Weilai Modern Technology Co Ltd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Weilai Modern Technology Co Ltd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Weilai Modern Technology Co Ltd,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Weilai Moder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0011140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297C/zh
Publication of CN12620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620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29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29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银双金属胶体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在铜胶体中加入高分子保护的银离子,使银离子与铜发生置换反应,并在铜粒子的表面部分或全部被银粒子所包覆,形成一种铜-银双金属胶体。所说的双金属胶体抗菌剂不易氧化,成本较低,能同时杀灭细菌和真菌。将该铜-银双金属胶体吸附在固体粒子上,又能获得一种粉末状的吸附铜-银双金属胶的抗菌剂,杀菌效率可达100%。

Description

铜-银双金属胶体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金属胶体及其制备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抗菌性能的金属胶体,尤其涉及一种铜和银的胶体。
金属超微粒子在介质和分散剂的作用下形成均匀的分散体系,即为金属胶体。金属超微粒子是由金属原子集结而成的金属蔟,既与金属整体不同,又与金属原子有所区别,是介于金属固体与金属原子之间的亚稳态。由于金属超微粒子具有粒径小,表面积大的特点,因此,具有很多特殊的性能,尤其可以作为一种高活性、高选择性的催化剂,很多文献对此作了详细的报导;
另外,文献“防菌防黴誌”22.No.9.531-536(1994),高山正彦等报导了铜离子对杀灭真菌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而银离子则对杀灭细菌有最好的效果;
文献“胶体状无机抗菌剂”Vol.25.No.7.417-425(1997),田中敦说明了胶体状无机抗菌剂的应用前景;
文献“无机化学学报”Vol,11.No.4.378-383(1995),陈永奋、赵斌、杨海所报导的“铜溶胶的制备”和文献“华东理工大学学报”,1995.21(4).428-432,1996,赵斌、姚明懿等所报导的“高分子保护的银超微粒子分散液的制备及其导电性”分别介绍了铜胶和银胶的制备方法,由于铜胶和银胶均有缓慢释放铜离子或银离子的作用,因此,它们都具有抗菌性能。但是,这两种金属胶体作为抗菌剂均有不足之处:铜胶易氧化,其杀菌效力无法长期保存,而银胶的制备成本较高,一般用户难以接受。
因此,开发研究一种新的具有抗菌性能的铜-银双金属胶体,是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公开一种制备成本较低的、不易氧化的铜-银双金属胶体抗菌剂;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吸附铜-银双金属胶的粉体抗菌剂;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公开所说的铜-银双金属胶体抗菌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四在于提供一种吸附了铜-银双金属胶的粉体抗菌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构思是这样的:
(1)首先参照现有技术制备一种铜胶,然后在铜胶体中加入高分子保护的银离子,使银离子与铜发生置换反应,并在铜粒子的表面部分或全部被银粒子所包覆,形成一种铜-银双金属胶体。所说的双金属胶体将能克服铜胶易氧化和银胶成本高的缺点,而保持两者的优点,作为杀菌剂,又能同时杀灭细菌和真菌;
(2)将上述的铜-银双金属胶体吸附在固体粒子上,又能获得一种粉末状的吸附了铜-银双金属胶的抗菌剂,从而可以扩大所说的铜-银双金属胶体应用范围。
以下将对所说的铜-银双金属胶体抗菌剂和吸附铜-银双金属胶的粉体抗菌剂作详细的阐述。
所说的铜-银双金属胶体抗菌剂主要包括以下组分:
               铜              32mg/L~1100mg/L
               银              250mg/L~990mg/L
               分散剂          6g/L~50g/L
               其它组分        1g/L~3g/L
以上均以1L溶剂为基准。
在所说的双金属胶体中,铜粒子的表面部分或全部被银粒子所包覆,形成一种铜-银双金属粒子,粒径为80nm~180nm,银铜比为0.1~2.1,以0.3~2.0为最好(摩尔比)。
图1为所说的铜-银双金属胶粒的示意图。其中:
1————铜粒子  2————银粒子
图2为铜粒子表面部分被银包覆的粒子的电镜照片。
图3为铜粒子表面全部被银包覆的粒子的电镜照片。
图4为铜粒子表面部分被银包覆的铜-银胶的紫外光吸收谱图。
图5为铜粒子表面全部被银包覆的铜-银胶的紫外光吸收谱图。
由图1可见,所说的铜-银胶粒的中部为铜粒子,而外部则被银粒子部分或全部所包覆,形成了一种双金属铜-银超微粒子;
由图2可见,当铜被银部分包覆时,所说的粒子的外形不太规则;
由图3可见,当铜被银全部包覆时,所说的粒子的外形较均匀,并呈球形;
由图4可见,铜粒子表面部分被银粒子包覆的铜-银胶,在410nm和580nm处有吸收峰,这是因为铜的吸收峰在580nm处、而银的吸收峰在410nm处所致;
由图5可见,铜粒子表面全部被银粒子包覆的铜-银胶不出铜的吸收峰,仅在410nm处出现银的吸收峰。
所说的分散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乙烯醇(PVA)、明胶、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阿拉伯胶或淀粉等可溶性高分子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分散剂的作用是使铜-银粒子在溶液中保持稳定的、均匀的分散状态,分散剂用量太少,不能保持胶体的稳定性,太多则将增加成本,优选的分散剂为PVP或PVA;
所说的溶剂为乙醇或水及其混合物,优选的溶剂为水;
所说的其它组分包括制备铜胶时的还原剂和原料,如硝酸盐和硫酸盐等,所说的还原剂为水合肼、甲醛、抗坏血酸、次亚磷酸钠和NaBH4等。所说的上述杂质是在制备过程中残留下来的,一般不影响双金属胶体的性能和使用效果。
上述的铜-银双金属胶体抗菌剂有一个优选的的组分比例,如下所示:
               铜        397mg/L~955mg/L
               银        250mg/L~870mg/L
               分散剂    18g/L~31g/L
               其它组分  1.5g/L~3g/L
以上均以1L溶剂为基准。
所说的铜-银双金属胶体抗菌剂可以直接作为抗菌剂使用,还可以进一步将其制备成粉体抗菌剂。所说的粉体抗菌剂是以一种具有吸附活性的吸附剂为载体,吸附了所说的铜-银双金属胶粒而形成的。其中:吸附剂与所说的铜-银双金属胶粒的重量比为:
        吸附剂∶铜-银双金属胶粒=(5~30)∶1;
所说的吸附剂为TiO2、SiO2、ZnO、磷酸锆、磷酸钙、沸石、黏土、硅胶、二氧化硅/氧化铝、玻璃、活性碳或金属单质等中的一种。
所说的粉体抗菌剂的也具有较高的杀菌率,并可同时杀灭细菌和真菌。
上述的铜-银双金属胶体抗菌剂制备过程主要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①首先采用文献“无机化学学报”Vol,11.No.4.378-383(1995)陈永奋、赵斌、杨海报导的“铜溶胶的制备”所公开的技术配制好铜含量为397mg/L~955mg/L的铜胶;
②将分散剂含量为18g/L~31g/L、硝酸银含量为250mg/L~870mg/L的混合溶液滴加到所说的铜胶中,滴加量用银铜比进行控制,一般为:银∶铜=(0.1~2.1)∶1,(摩尔比),以银∶铜=(0.3~2.0)∶1为佳;
③在0℃~80℃下反应1~2小时,即可获得所说的铜-银双金属胶体抗菌剂。
由于在铜胶的制备过程中加入了过量的还原剂水合肼,该水合肼对银离子也有还原作用,但该反应必须在80℃以上才能进行,故步骤③的温度应低于80℃,以0℃~50℃比较适宜,最好在18℃~22℃下进行。
所说的粉体抗菌剂是这样进行制备的:
将具有吸附活性的吸附剂投入上述的铜-银双金属胶体抗菌剂中,搅拌100分钟~200分钟,过滤,干燥后,即可获得所说的吸附了铜-银双金属胶的粉体抗菌剂;
所说的吸附剂为TiO2、SiO2、ZnO、磷酸锆、磷酸钙、沸石、黏土、硅胶、二氧化硅/氧化铝、玻璃、活性碳或金属单质等中的一种。
由上述公开的构思和技术方案可见,本发明所说的铜-银双金属胶体抗菌剂克服了铜胶和银胶的缺点,而保持了两者的优点,不易氧化,成本较低,作为杀菌剂,又能同时杀灭细菌和真菌,其杀菌率可达100%,制备方法也十分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还可进一步制成粉体杀菌剂,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下面将通过实施例对制备过程的有关细节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铜胶的配制:
将76.8mg CuSO4·5H2O和2.01gPVP溶于50ml去离子水中,在80℃下保温1小时,冷却至室温,滴入水合肼溶液5.5ml,(含水合肼260mg),80℃回流1小时,即得铜胶;
将483mg PVP、20.1mgAgNO3溶于25ml去离子水中,然后将该溶液在20℃的条件下滴加到上述的铜胶中,搅拌2小时,即可获得所说的铜-银胶,其银铜比为0.38∶1(摩尔比)。
采用美国Break Heaven公司的BI-90 PARTICLE SIZER粒度仪进行测试,平均粒径为137nm,粒径分布范围为133nm,按GB15979-1995方法进行杀菌效率测试,其杀菌率为100%。
                      实施例2
铜胶的配制:
将50.7mg CuSO4·5H2O和2.01gPVP溶于50ml去离子水中,采用实施例1的方法制得铜胶;
将490mgPVP和70.0mg AgNO3溶于25ml去离子水中,然后采用实施例1的方法制得所说的铜-银胶,其银铜比为2.03∶1(摩尔比)。
采用美国Break Heaven公司的BI-90 PARTICLE SIZER粒度仪进行测试,平均粒径为80nm,粒径分布范围为104nm,按GB15979-1995方法进行杀菌效率测试,其杀菌率为100%。
                        实施例3
铜胶的配制:
将31.9mg CuSO4·5H2O和297mgPVP溶于50ml去离子水中,采用实施例1的方法制得铜胶;
将297mg PVP和44.9mg AgNO3溶于25ml去离子水中,然后采用实施例1的方法,但在78℃的条件下制备所说的铜-银胶,其银铜比为2.06∶1(摩尔比)。
采用美国Break Heaven公司的BI-90 PARTICLE SIZER粒度仪进行测试,平均粒径为157nm,粒径分布范围为136nm,按GB15979-1995方法进行杀菌效率测试,其杀菌率为100%。
                          实施例4
将6gTiO2投入实施例1所得的铜-银双金属胶体抗菌剂中,搅拌100分钟,过滤,干燥,获得一种灰黑色粉末,即为吸附铜-银双金属胶的粉体抗菌剂,其杀菌率为100%。
                      实施例5~12
分别以SiO2、ZnO、磷酸锆、磷酸钙、沸石、黏土和硅胶为载体,采用实施例4所述的方法制备铜-银双金属粉体抗菌剂。测试结果表明,都有较高的杀菌率。

Claims (8)

1.一种铜-银双金属胶体抗菌剂,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组分:
                  铜        32mg/L~1100mg/L
                  银        250mg/L~990mg/L
                  分散剂    6g/L~50g/L
以上均以1L溶剂为基准;
所说的铜的表面部分或全部被银所包覆;
所说的分散剂为可溶性高分子—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乙烯醇(PVA)、明胶、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阿拉伯胶或淀粉中一种或一种以上;
所说的溶剂为乙醇或水及其混合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剂,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组分:
                  铜          397mg/L~955mg/L
                  银          250mg/L~870mg/L
                  分散剂      18g/L~31g/L
以上均以1L溶剂为基准。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菌剂,其特征在于:分散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或聚乙烯醇(PVA);溶剂为水。
4.一种吸附铜-银双金属胶的粉状抗菌剂,其特征在于:该抗菌剂主要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银双金属胶粒和吸附剂,其中:吸附剂与所说的铜-银双金属胶粒的重量比为:
         吸附剂∶铜-银双金属胶粒=(5~30)∶1;
所说的吸附剂为TiO2、SiO2、ZnO、磷酸锆、磷酸钙、沸石、黏土、硅胶、二氧化硅/氧化铝、玻璃、活性碳或金属单质等中的一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菌剂,其特征在于:该抗菌剂主要包括权利要求2所述的铜-银双金属胶粒和吸附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要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①首先采用现有技术配制好铜含量为32mg/L~1100mg/L的铜胶;
②将分散剂含量为6g/L~50g/L、硝酸银含量为250mg/L~990mg/L的混合溶液滴加到所说的铜胶中,滴加量用银铜比进行控制:
             银∶铜=(0.1~2.1)∶1,摩尔比;
③在0℃~80℃下反应1~2小时,即可获得所说的铜-银双金属胶体抗菌剂。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要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①首先采用现有技术配制好铜含量为397mg/L~955mg/L的铜胶;
②将分散剂含量为18g/L~31g/L、硝酸银含量为250mg/L~870mg/L的混合溶液滴加到所说的铜胶中,滴加量用银铜比进行控制:
             银∶铜=(0.3~2.0)∶1,摩尔比;
③在0℃~80℃下反应1~2小时,即可获得所说的铜-银双金属胶体抗菌剂。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要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说的具有吸附活性的吸附剂投入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铜-银双金属胶体抗菌剂中,搅拌100分钟~200分钟,过滤,干燥后,即可获得所说的吸附铜-银双金属胶的粉状抗菌剂;
所说的吸附剂为TiO2、SiO2、ZnO、磷酸锆、磷酸钙、沸石、黏土、硅胶、二氧化硅/氧化铝、玻璃、活性碳或金属单质中的一种。
CN 00111404 2000-01-01 2000-01-01 铜-银双金属胶体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27297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0111404 CN1127297C (zh) 2000-01-01 2000-01-01 铜-银双金属胶体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0111404 CN1127297C (zh) 2000-01-01 2000-01-01 铜-银双金属胶体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62043A CN1262043A (zh) 2000-08-09
CN1127297C true CN1127297C (zh) 2003-11-12

Family

ID=4581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0111404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27297C (zh) 2000-01-01 2000-01-01 铜-银双金属胶体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297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I1647345T1 (sl) * 2003-07-17 2015-06-30 Asahi Kasei Medical Co., Ltd. Metal koloidna raztopina
CN100382706C (zh) * 2005-03-08 2008-04-23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防治土壤传播和种子传播病害的种衣剂
CN106392097A (zh) * 2016-09-29 2017-02-15 武汉科技大学 Cu‑Ag双金属纳米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7683852A (zh) * 2017-09-08 2018-02-13 芜湖悠派护理用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载Ag抗菌沸石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12426A (zh) * 2018-07-17 2018-11-30 全椒祥瑞塑胶有限公司 一种仪表盘密封件用抗拉伸橡胶
CN110960444B (zh) * 2020-01-06 2021-03-16 浙江美之源化妆品有限公司 一种缓释持久抑菌性洗手液及制备方法
CN111908887A (zh) * 2020-08-12 2020-11-10 高时(厦门)石业有限公司 复合金属磷酸钙抗菌的有机人造石及其抗菌剂的制备方法
CN111887259A (zh) * 2020-08-12 2020-11-06 高时(厦门)石业有限公司 金属胶体活性炭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及其无机人造石
CN111887258A (zh) * 2020-08-12 2020-11-06 高时(厦门)石业有限公司 复合金属磷酸钙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及其无机人造石
CN112136833A (zh) * 2020-10-09 2020-12-29 高时(厦门)石业有限公司 含有银铜单质胶体的抗菌剂及其锌置换制备工艺、人造石
CN112062604A (zh) * 2020-10-09 2020-12-11 高时(厦门)石业有限公司 银铜单质胶体的抗菌石材防护液及基于锌置换的制备工艺
CN112094134A (zh) * 2020-10-09 2020-12-18 高时(厦门)石业有限公司 含有锌置换工艺制备的抗菌剂的天然石材及其制备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62043A (zh) 2000-08-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297C (zh) 铜-银双金属胶体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76314B (zh) 新颖的二氧化钛-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法和应用
CN104474791B (zh) 有催化功能的微晶竹炭蜂窝陶质空气过滤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37543B (zh) 一种N-Au-Ag共掺杂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9012731B (zh) 海胆状CoZnAl-LDH/RGO/g-C3N4Z型异质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461382A (zh) 载银改性蒙脱土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958061B (zh) 一种氧空位促进直接Z机制介孔Cu2O/TiO2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69302B (zh) 一种高效可见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406152A (zh) 可见光响应的金属/有机半导体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1450806A (zh) 一种基于废弃玉米芯的多孔吸附抗菌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4425055A (zh) 一种二氧化硅负载多金属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及其抗菌应用
CN104478462B (zh) 涂覆催化材料的微晶竹炭陶珠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36246A (zh) 一种复合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998591B (zh) 载纳米银间苯二酚‑甲醛树脂微球和载纳米银介孔碳微球
CN101773831A (zh) 一种微孔氧化亚铜可见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759682A (zh) 纳米复合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487C (zh) 活性氧化物包覆的多孔粉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4522709B (zh) 一种三维多孔石墨相氮化碳/碘氧化铋/银纳米粒子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483514A (zh) 液相法制备活性组分小于5纳米的金属原子簇均匀分布在多孔氧化物载体上的方法
CN1201860C (zh) 纳米ZnO-SnO2复合氧化物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4841467A (zh) 一种介孔碳酸银纳米棒可见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27201B (zh) 一种AgBr/g-C3N4复合粉体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6637630B (zh) 磺酸改性活性焦负载纳米金团簇双调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187701B (zh) 一种管状AgCl结构的AgCl/BiOCl光催化剂制备方法
CN106000396B (zh) 一种AgInO2表面原位负载形貌不同Ag颗粒的可见光响应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