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19730A - 一种中空型通用机器人点焊管线包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空型通用机器人点焊管线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719730A CN112719730A CN202011548437.0A CN202011548437A CN112719730A CN 112719730 A CN112719730 A CN 112719730A CN 202011548437 A CN202011548437 A CN 202011548437A CN 112719730 A CN112719730 A CN 11271973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peline
- fixing
- machine body
- welding
-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3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6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0
- 229920000742 Cotton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4677 Nyl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29920001778 nylon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2390 adhesive tap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110 cooling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76 sol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98 cool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7/00—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other main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B23K37/02—Carriages for supporting the welding or cutting elemen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7/00—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other main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19/00—Accessories fitted to manipulators, e.g. for monitoring, for viewing; Safety devices combined with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anipulators
- B25J19/0075—Means for protecting the manipulator from its environment or vice versa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Robotics (AREA)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空型通用机器人点焊管线包;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本体、缠绕穿设在机器本体上的若干管道和焊接工件的焊接机构;管道包括置于机器本体下端的第一管路、绕设在机器本体外侧的第二管路、穿设在机器本体上端的第三管路和绕设在机器本体末端的第四管路;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和第四管路相互连通;第四管路连通焊接机构;第一管路连通辅助设备;第二管路上设置有包裹第二管路的波纹管和固定第二管路的第二固定机构;第二固定机构并列设置在机器本体外侧;波纹管穿设在第二固定机构上。解决了机器人上设置挂置杆后机器人占用空间较大影响机器人的工作灵活度和管线沿机器人铺设管线接触机器人导致管线磨损严重等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线包,具体涉及一种中空型通用机器人点焊管线包。
背景技术
一般的,在工业机器人焊接领域,有两个弧焊和点焊不同两个版块,一般弧焊应对的是中厚板,点焊对应的较多的是薄板。点焊,又名电阻焊,是指焊接时利用柱状电极,在两块搭接工件接触面之间形成焊点的焊接方法。点焊时,先加压使工件紧密接触,随后接通电流,在电阻热的作用下工件接触处熔化,冷却后形成焊点。在汽车行业、家电行业被广泛使用。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的点焊被工业机器人替代。
由于焊接用机器人的管线较多,采用管线沿机器人外侧铺设会导致管线的,磨损,为避免管线与机器人发生磨损,采用挂置杆固定管线,导致机器人占用的空间较大,影响机器人的使用,如何解决在减少机器人占用空间的情况下避免管线的磨损变得至关重要。
现有的方案,采用在机器人上端并列设置挂置杆,将管线挂置在挂置杆上,或是采用将管线沿机器人外侧铺设。这样的方案存在以下问题:(1)机器人上设置挂置杆后,机器人占用空间较大,影响机器人的工作灵活度;(2)管线沿机器人铺设,管线接触机器人导致管线磨损严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空型通用机器人点焊管线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机器人上设置挂置杆后机器人占用空间较大影响机器人的工作灵活度和管线沿机器人铺设管线接触机器人导致管线磨损严重等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中空型通用机器人点焊管线包;
包括机器本体、缠绕穿设在所述机器本体上的若干管道和焊接工件的焊接机构;所述管道包括置于所述机器本体下端的第一管路、绕设在所述机器本体外侧的第二管路、穿设在所述机器本体上端的第三管路和绕设在所述机器本体末端的第四管路;所述第一管路、所述第二管路、所述第三管路和所述第四管路相互连通;所述第四管路连通所述焊接机构;所述第一管路连通辅助设备;所述第二管路上设置有包裹所述第二管路的波纹管和固定所述第二管路的第二固定机构;所述第二固定机构并列设置在所述机器本体外侧;所述波纹管穿设在所述第二固定机构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机器本体下端设置有固定所述第一管路的第一固定机构;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所述第一管路一端的第一固定座、固定所述第一管路的第一固定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路连接辅助设备一端的盖板和分隔相邻所述第一管路的第一分盘;所述第一管路并列连接在所述盖板上;所述第一固定板沿所述第一管路铺设方向设置在所述机器本体下端;所述第一分盘分别穿设在所述第一管路上的两端;所述第一固定座包括套设在所述第一管路上的防撞块、固定所述防撞块的窝球中间夹和固定所述窝球中间夹的管夹;所述窝球中间夹置于所述管夹与所述防撞块之间。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二管路外包裹有波纹管;所述波纹管包括棉线条、分隔相邻所述第二管路的第二分盘、包裹所述第二管路22的第一纸胶带、绕设在所述第一纸胶带上的棉网、贴合所述棉网的第二纸胶带、包裹所述第二纸胶带的外管、套设在所述外管上的镂空管;所述镂空管套设在所述外管上相邻所述第二固定机构之间;所述棉线条填充在相邻所述第二管路之间。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二固定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机器本体外侧的底座、压紧所述第二管路的压座、扣住所述压座的扣件、设置在所述波纹管上的球体、压紧所述球体的压件和固定所述镂空管的第一弹性装置;所述压座摆动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一端;所述扣件摆动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另一端;所述球体嵌入所述外管;所述压件围绕所述球体分别设置在所述底座内和所述压座内;所述压件压紧所述球体的一端向外凸起;所述第一弹性装置套设在所述外管上所述底座两侧。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二管路和所述第三管路通过转接机构连接;所述转接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机器本体上的转接板、并列设置在所述转接板上的转接口和螺纹连接在所述转接板内的支撑杆;所述转接口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管路;所述转接口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管路;所述第二管路穿过所述支撑杆;所述第三管路穿过所述支撑杆。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机器本体上设置有固定所述第三管路的第三固定机构;所述第三固定机构包括支撑所述第三管路一端的第一支撑板、固定所述第三管路一端的第二固定板、支撑所述第三管路另一端的第二支撑板、固定所述第三管路另一端的第三固定板和套设在所述第三管路上的尼龙套;所述机器本体上端开设有铺设孔;所述第三管路穿过所述铺设孔;所述尼龙套设置在所述铺设孔两端;所述第二固定板并列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所述第三固定板并列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机器本体上设置有固定所述第四管路的第四固定机构;所述第四固定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机器本体上的安装板、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的轴承、夹紧所述第四管路的夹套、固定所述夹套的螺钉、套设在所述第四管路上的第二弹性装置、旋转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的万向座和设置在所述万向座上的过线套;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所述机器本体末端所述第四管路的两端;所述夹套相对摆动设置在所述轴承的一端;所述螺钉螺纹连接在所述夹套上;所述第四管路穿过所述过线套。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焊接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机器本体末端的焊接支架、设置在所述焊接支架上的第一焊钳、摆动设置在所述焊接支架上的第二焊钳、驱动所述第二焊钳摆动的动力装置、设置在所述焊接支架上的变压器;所述变压器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焊钳和所述第二焊钳;所述第一焊钳和所述第二焊钳内分别开设有流通冷却液的冷却通道;所述第四管路分别连通所述冷却通道、所述变压器和所述动力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设计了一种中空型通用机器人点焊管线包采用若干管道缠绕穿设在机器本体1上,管道包括置于机器本体下端的第一管路、绕设在机器本体外侧的第二管路、穿设在机器本体上端的第三管路和绕设在机器本体末端的第四管路。中空型通用机器人点焊管线包带来了如下效果:(1)通过第一管路置于机器本体下端、第二管路绕设在机器本体外侧、第三管路穿设在机器本体上端和第四管路绕设在机器本体末端,实现管道缠绕穿设在机器本体上,减少了机器本体的占用空间,提高了机器本体的灵活度;(2)通过第一纸胶带、棉网和第二纸胶带可以将第二管路牢靠的包裹住,减少机器本体在工作过程中对第二管路的拉扯伤害,通过镂空管避免了外管与机器本体的直接接触,有效避免了外管的磨损;(3)通过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支撑第三管路,避免第三管路直接接触机器本体发生磨损,第三管路与铺设孔的孔口会发生磨损,通过尼龙套可以避免第三管路的磨损;(4)第四管路会出现摆动,第四管路与轴承内圈边缘之间会发生磨损,通过夹套将第四管路固定住避免第四管路发生磨损,通过第二弹性装置避免了第四管路接触机器本体的末端,避免第四管路发生磨损;(5)通过支撑杆分别支撑住第二管路和第三管路,可以避免第二管路和第三管路出现松动,保证第二管路与转接口连接牢固,保证第三管路与转接口连接牢固;(6)通过压件压紧球体可以避免波纹管的滑动,通过第二固定机构可以实现第二管路的固定,避免第二管路向下出现松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的左视结构图。
图5为图4中C处放大图。
图6为图4中D处截面图。
图7为图4中E处后视结构图。
图8为图4中F处第一固定机构的后视结构图。
图9为图8中G处右视结构图。
图10为本发明焊接机构的右视结构图。
图中:1、机器本体;11、第三固定机构;12、第一支撑板;13、第二固定板;14、第二支撑板;15、第三固定板;16、尼龙套;2、管道;21、第一管路;22、第二管路;23、第三管路;24、第四管路;3、焊接机构;31、焊接支架;32、第一焊钳;33、第二焊钳;34、动力装置;35、变压器;4、第一固定机构;41、第一固定座;42、第一固定板;43、盖板;44、第一分盘;45、管夹;46、防撞块;47、窝球中间夹;5、波纹管;51、第二分盘;52、棉线条;53、第一纸胶带;54、棉网;55、第二纸胶带;56、外管;57、镂空管;6、第二固定机构;61、底座;62、压座;63、扣件;64、球体;65、压件;66、第一弹性装置;7、转接机构;71、转接板;72、转接口;73、支撑杆;8、第四固定机构;81、安装板;82、轴承;83、夹套;84、螺钉;85、第二弹性装置;86、万向座;87、过线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图3为图1中B处放大图。图4为本发明的左视结构图。图5为图4中C处放大图。图6为图4中D处截面图。图7为图4中E处后视结构图。图8为图4中F处第一固定机构的后视结构图。图9为图8中G处右视结构图。图10为本发明焊接机构的右视结构图。结合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和图10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空型通用机器人点焊管线包。图中X的方向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的上端,图中Y的方向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的右端。
中空型通用机器人点焊管线包包括机器本体1、缠绕穿设在机器本体1上的若干管道2和焊接工件的焊接机构3。管道2包括置于机器本体1下端的第一管路21、绕设在机器本体1外侧的第二管路22、穿设在机器本体1上端的第三管路23和绕设在机器本体1末端的第四管路24。第一管路21、第二管路22、第三管路23和第四管路24相互连通。第四管路24连通焊接机构3。第一管路21连通辅助设备。第二管路22上设置有包裹第二管路22的波纹管5和固定第二管路22的第二固定机构6。第二固定机构6并列设置在机器本体1外侧。波纹管5穿设在第二固定机构6上。
通过第一管路21置于机器本体1下端、第二管路22绕设在机器本体1外侧、第三管路23穿设在机器本体1上端和第四管路24绕设在机器本体1末端,实现管道2缠绕穿设在机器本体1上,减少了机器本体1的占用空间,提高了机器本体1的灵活度。
机器本体1下端设置有固定第一管路21的第一固定机构4。第一固定机构4包括固定第一管路21一端的第一固定座41、固定第一管路21的第一固定板42、设置在第一管路21连接辅助设备一端的盖板43和分隔相邻第一管路21的第一分盘44。第一管路21并列连接在盖板43上。第一固定板42沿第一管路21铺设方向设置在机器本体1下端。第一分盘44分别穿设在第一管路21上的两端。第一固定座41包括套设在第一管路21上的防撞块46、固定防撞块46的窝球中间夹47和固定窝球中间夹47的管夹45。窝球中间夹47置于管夹45与防撞块46之间。
优选的,第一分盘44为圆形。第一分盘44上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第一管路21穿过第一通孔,实现相邻第一管路21之间相互分离。第一管路21穿设在防撞块46内。防撞块46置于窝球中间夹47内。窝球中间夹47置于管夹45内。当管夹45合上时,管夹45夹紧窝球中间夹47,窝球中间夹47压紧防撞块46,防撞块46压紧固定第一管路21。管夹45连接在机器本体1的下端。通过第一固定座41可以完成第一管路21的固定。辅助设备包括但不限定于:冷却水箱、机器人电柜和焊钳控制器。
第二管路22外包裹有波纹管5。波纹管5包括棉线条52、分隔相邻第二管路22的第二分盘51、包裹第二管路22的第一纸胶带53、绕设在第一纸胶带53上的棉网54、贴合棉网54的第二纸胶带55、包裹第二纸胶带55的外管56、套设在外管56上的镂空管57。镂空管57套设在外管56上相邻第二固定机构6之间。棉线条52填充在相邻第二管路22之间。
优选的,第二分盘51为圆形。第二分盘51上开设有若干第二通孔。第二管路22穿过第二通孔,实现相邻第二管路22之间相互分离。第一纸胶带53将若干第二管路22包裹住,实现第二管路22的固定。棉线条52填充在第一纸胶带53内第二管路22之间。棉网54绕设在第一纸胶带53的外表面。第二纸胶带55贴合棉网54的外侧。外管56包裹第二纸胶带55的外表面。镂空管57套设在外管56的外表面相邻第二固定机构6之间。
通过第一纸胶带53、棉网54和第二纸胶带55可以将第二管路22牢靠的包裹住,减少机器本体1在工作过程中对第二管路22的拉扯伤害。通过镂空管57避免了外管56与机器本体1的直接接触,有效避免了外管56的磨损,提高了中空型通用机器人点焊管线包的使用寿命。
第二固定机构6包括设置在机器本体1外侧的底座61、压紧第二管路22的压座62、扣住压座62的扣件63、设置在波纹管5上的球体64、压紧球体64的压件65和固定镂空管57的第一弹性装置66。压座62摆动设置在底座61的一端。扣件63摆动设置在底座61的另一端。球体64嵌入外管56。压件65围绕球体64分别设置在底座61内和压座62内。压件65压紧球体64的一端向外凸起。第一弹性装置66套设在外管56上底座61两侧。
优选的,第一弹性装置66为弹簧。优选的,压座62为U字形。优选的,底座61为U字形。第二固定机构6并列设置在机器本体1外侧。压座62的一端摆动连接在底座61的一端。扣件63的一端摆动连接在底座61的另一端。扣件63的另一端扣住压座62的另一端。球体64设置在波纹管5的外表面。
当球体64和波纹管5置于底座61内,压座62向扣件63方向摆动,扣件63向压座62方向摆动,扣件63扣住压座62,压件65压紧球体64的外表面。通过压件65压紧球体64可以避免波纹管5的滑动。第二管路22由于重力会产生下坠的力,通过第二固定机构6可以实现第二管路22的固定,避免第二管路22向下出现松动。
通过第一弹性装置66顶住镂空管57,限制镂空管57的滑动,使得镂空管57可以很好的防护外管56。
第二管路22和第三管路23通过转接机构7连接。转接机构7包括设置在机器本体1上的转接板71、并列设置在转接板71上的转接口72和螺纹连接在转接板71内的支撑杆73。转接口72一端连接第二管路22。转接口72另一端连接第三管路23。第二管路22穿过支撑杆73。第三管路23穿过支撑杆73。
支撑杆73的一端螺纹连接在转接板71的一侧,第二管路22穿过支撑杆73的另一端。支撑杆73的一端螺纹连接在转接板71的另一侧,第三管路23穿过支撑杆73的另一端。转接口72在转接板71上位置较为分开,第二管路22靠近转接口72的位置相互之间较为分开。第三管路23靠近转接口72的位置相互之间较为分开。
机器本体1工作时,对管道2形成一定的拉扯,导致第三管路23与转接口72连接会出现松动,导致第二管路22与转接口72连接会出现松动。通过支撑杆73分别支撑住第二管路22和第三管路23,可以避免第二管路22和第三管路23出现松动,保证第二管路22与转接口72连接牢固,保证第三管路23与转接口72连接牢固。
机器本体1上设置有固定第三管路23的第三固定机构11。第三固定机构11包括支撑第三管路23一端的第一支撑板12、固定第三管路23一端的第二固定板13、支撑第三管路23另一端的第二支撑板14、固定第三管路23另一端的第三固定板15和套设在第三管路23上的尼龙套16。机器本体1上端开设有铺设孔。第三管路23穿过铺设孔。尼龙套16设置在铺设孔两端。第二固定板13并列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2上。第三固定板15并列设置在第二支撑板14上。
优选的,第三固定板15为U字形。优选的,第二固定板13为U字形。第一支撑板12设置在机器本体1上端靠近第三管路23一端的位置。第三管路23的一端穿过第二固定板13和第一支撑板12之间。第三管路23的另一端穿过第三固定板15和第二支撑板14之间。铺设孔沿第三管路23的铺设方向开设在机器本体1的上端。第三管路23穿过尼龙套16。通过第三固定板15和第二固定板13可以将第三管路23固定。通过第一支撑板12和第二支撑板14支撑第三管路23,避免第三管路23直接接触机器本体1发生磨损。机器本体1开始工作时,第三管路23与铺设孔的孔口会发生磨损,通过尼龙套16可以避免第三管路23的磨损。
机器本体1上设置有固定第四管路24的第四固定机构8。第四固定机构8包括设置在机器本体1上的安装板81、设置在安装板81上的轴承82、夹紧第四管路24的夹套83、固定夹套83的螺钉84、套设在第四管路24上的第二弹性装置85、旋转设置在安装板81上的万向座86和设置在万向座86上的过线套87。安装板81设置在机器本体1末端第四管路24的两端。夹套83相对摆动设置在轴承82的一端。螺钉84螺纹连接在夹套83上。第四管路24穿过过线套87。
优选的,第二弹性装置85为弹簧。第二弹性装置85套设在第四管路24上轴承82之间。第四管路24穿过轴承82的内圈,轴承82的外圈连接安装板81。夹套83相对摆动设置在轴承82远离第二弹性装置85的一端。当第四管路24穿过轴承82时,夹套83摆动相互靠近,拧紧螺钉84将夹套83固定,夹套83夹紧住第四管路24。机器本体1在工作时,第四管路24会出现摆动,第四管路24与轴承82内圈边缘之间会发生磨损,通过夹套83将第四管路24固定住,避免第四管路24发生磨损。通过第二弹性装置85避免了第四管路24接触机器本体1的末端,避免第四管路24发生磨损。
过线套87设置在万向座86,过线套87可以沿万向座86旋转一定角度,中空型通用机器人点焊管线包工作时,第四管路24会产生晃动或摆动,通过万向座86避免过线套87拉扯第四管路24,避免第四管路24发生断裂。
焊接机构3包括设置在机器本体1末端的焊接支架31、设置在焊接支架31上的第一焊钳32、摆动设置在焊接支架31上的第二焊钳33、驱动第二焊钳33摆动的动力装置34、设置在焊接支架31上的变压器35。变压器35分别连接第一焊钳32和第二焊钳33。第一焊钳32和第二焊钳33内分别开设有流通冷却液的冷却通道。第四管路24分别连通冷却通道、变压器35和动力装置34。
优选的,动力装置34为电动推杆。焊接支架31上下方向设置在机器本体1的末端。第一焊钳32位于第二焊钳33的上方。变压器35通过电极片分别连接第一焊钳32和第二焊钳33。第一焊钳32的一端连接焊接支架31。第一焊钳32的另一端为第一焊钳32的焊接头。动力装置34为上下方向设置。动力装置34的下端为动力装置34的驱动端。第二焊钳33的一端连接动力装置34的驱动端。第二焊钳33的另一端为第二焊钳33的焊接头。第四管路24连通冷却通道提供冷却液。第四管路24连通变压器35提供电力。第四管路24连通动力装置34提供电力。通过动力装置34驱动第二焊钳33的摆动完成焊接。
动力装置34为电动推杆,电动推杆型号的选择属于公知常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装置的工作情况选择,例如可以选型号为TG50-400的电动推杆。
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第一弹性装置66为弹簧,但不限定于此,可以是能够发挥其功能的范围内的其他弹性装置。
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第二弹性装置85为弹簧,但不限定于此,可以是能够发挥其功能的范围内的其他弹性装置。
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动力装置34为电动推杆,但不限定于此,可以是能够发挥其功能的范围内的其他动力装置。
此外,本说明书中,使用了“圆形”和“L字形”等词语,它们并不是精确的“圆形”和“L字形”,可以是能够发挥其功能的范围内的“大致圆形”和“大致L字形”的状态。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描述是对本发明的解释,不是对发明的限定,本发明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发明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Claims (8)
1.一种中空型通用机器人点焊管线包,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本体(1)、缠绕穿设在所述机器本体(1)上的若干管道(2)和焊接工件的焊接机构(3);所述管道(2)包括置于所述机器本体(1)下端的第一管路(21)、绕设在所述机器本体(1)外侧的第二管路(22)、穿设在所述机器本体(1)上端的第三管路(23)和绕设在所述机器本体(1)末端的第四管路(24);所述第一管路(21)、所述第二管路(22)、所述第三管路(23)和所述第四管路(24)相互连通;所述第四管路(24)连通所述焊接机构(3);所述第一管路(21)连通辅助设备;所述第二管路(22)上设置有包裹所述第二管路(22)的波纹管(5)和固定所述第二管路(22)的第二固定机构(6);所述第二固定机构(6)并列设置在所述机器本体(1)外侧;所述波纹管(5)穿设在所述第二固定机构(6)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型通用机器人点焊管线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本体(1)下端设置有固定所述第一管路(21)的第一固定机构(4);所述第一固定机构(4)包括固定所述第一管路(21)一端的第一固定座(41)、固定所述第一管路(21)的第一固定板(42)、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路(21)连接辅助设备一端的盖板(43)和分隔相邻所述第一管路(21)的第一分盘(44);所述第一管路(21)并列连接在所述盖板(43)上;所述第一固定板(42)沿所述第一管路(21)铺设方向设置在所述机器本体(1)下端;所述第一分盘(44)分别穿设在所述第一管路(21)上的两端;所述第一固定座(41)包括套设在所述第一管路(21)上的防撞块(46)、固定所述防撞块(46)的窝球中间夹(47)和固定所述窝球中间夹(47)的管夹(45);所述窝球中间夹(47)置于所述管夹(45)与所述防撞块(46)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型通用机器人点焊管线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路(22)外包裹有波纹管(5);所述波纹管(5)包括棉线条(52)、分隔相邻所述第二管路(22)的第二分盘(51)、包裹所述第二管路22的第一纸胶带(53)、绕设在所述第一纸胶带(53)上的棉网(54)、贴合所述棉网(54)的第二纸胶带(55)、包裹所述第二纸胶带(55)的外管(56)、套设在所述外管(56)上的镂空管(57);所述镂空管(57)套设在所述外管(56)上相邻所述第二固定机构(6)之间;所述棉线条(52)填充在相邻所述第二管路(2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空型通用机器人点焊管线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机构(6)包括设置在所述机器本体(1)外侧的底座(61)、压紧所述第二管路(22)的压座(62)、扣住所述压座(62)的扣件(63)、设置在所述波纹管(5)上的球体(64)、压紧所述球体(64)的压件(65)和固定所述镂空管(57)的第一弹性装置(66);所述压座(62)摆动设置在所述底座(61)的一端;所述扣件(63)摆动设置在所述底座(61)的另一端;所述球体(64)嵌入所述外管(56);所述压件(65)围绕所述球体(64)分别设置在所述底座(61)内和所述压座(62)内;所述压件(65)压紧所述球体(64)的一端向外凸起;所述第一弹性装置(66)套设在所述外管(56)上所述底座(61)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型通用机器人点焊管线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路(22)和所述第三管路(23)通过转接机构(7)连接;所述转接机构(7)包括设置在所述机器本体(1)上的转接板(71)、并列设置在所述转接板(71)上的转接口(72)和螺纹连接在所述转接板(71)内的支撑杆(73);所述转接口(72)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管路(22);所述转接口(72)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管路(23);所述第二管路(22)穿过所述支撑杆(73);所述第三管路(23)穿过所述支撑杆(7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型通用机器人点焊管线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本体(1)上设置有固定所述第三管路(23)的第三固定机构(11);所述第三固定机构(11)包括支撑所述第三管路(23)一端的第一支撑板(12)、固定所述第三管路(23)一端的第二固定板(13)、支撑所述第三管路(23)另一端的第二支撑板(14)、固定所述第三管路(23)另一端的第三固定板(15)和套设在所述第三管路(23)上的尼龙套(16);所述机器本体(1)上端开设有铺设孔;所述第三管路(23)穿过所述铺设孔;所述尼龙套(16)设置在所述铺设孔两端;所述第二固定板(13)并列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12)上;所述第三固定板(15)并列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板(14)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型通用机器人点焊管线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本体(1)上设置有固定所述第四管路(24)的第四固定机构(8);所述第四固定机构(8)包括设置在所述机器本体(1)上的安装板(81)、设置在所述安装板(81)上的轴承(82)、夹紧所述第四管路(24)的夹套(83)、固定所述夹套(83)的螺钉(84)、套设在所述第四管路(24)上的第二弹性装置(85)、旋转设置在所述安装板(81)上的万向座(86)和设置在所述万向座(86)上的过线套(87);所述安装板(81)设置在所述机器本体(1)末端所述第四管路(24)的两端;所述夹套(83)相对摆动设置在所述轴承(82)的一端;所述螺钉(84)螺纹连接在所述夹套(83)上;所述第四管路(24)穿过所述过线套(8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型通用机器人点焊管线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机构(3)包括设置在所述机器本体(1)末端的焊接支架(31)、设置在所述焊接支架(31)上的第一焊钳(32)、摆动设置在所述焊接支架(31)上的第二焊钳(33)、驱动所述第二焊钳(33)摆动的动力装置(34)、设置在所述焊接支架(31)上的变压器(35);所述变压器(35)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焊钳(32)和所述第二焊钳(33);所述第一焊钳(32)和所述第二焊钳(33)内分别开设有流通冷却液的冷却通道;所述第四管路(24)分别连通所述冷却通道、所述变压器(35)和所述动力装置(34)。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548437.0A CN112719730B (zh) | 2020-12-24 | 2020-12-24 | 一种中空型通用机器人点焊管线包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548437.0A CN112719730B (zh) | 2020-12-24 | 2020-12-24 | 一种中空型通用机器人点焊管线包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719730A true CN112719730A (zh) | 2021-04-30 |
CN112719730B CN112719730B (zh) | 2023-06-06 |
Family
ID=756053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548437.0A Active CN112719730B (zh) | 2020-12-24 | 2020-12-24 | 一种中空型通用机器人点焊管线包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719730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752299A (zh) * | 2021-09-17 | 2021-12-07 | 广州松兴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六轴机器人管线包装置 |
Citation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0112491U1 (de) * | 2001-07-28 | 2001-10-18 | LEONI Protec Cable Systems GmbH, 98574 Schmalkalden | Leitungsführung bei einem mehrachsigen Industrieroboter |
US20020135334A1 (en) * | 2001-03-21 | 2002-09-26 | Fanuc Ltd. | Wrist structure for a robot |
JP2004358649A (ja) * | 2003-05-12 | 2004-12-24 | Yaskawa Electric Corp | 産業用ロボット |
CN1660546A (zh) * | 2004-02-27 | 2005-08-31 | 株式会社大亨 | 机器人手臂的线缆等的配设构造及具备它的工业用机器人 |
JP2011152591A (ja) * | 2010-01-26 | 2011-08-11 | Daihen Corp | 溶接用ロボット |
US20120111135A1 (en) * | 2010-11-04 | 2012-05-10 | Kabushiki Kaisha Yaskawa Denki | Robot wrist structure and robot |
US20130306603A1 (en) * | 2012-05-15 | 2013-11-21 | c/o Comau S.p.A. | Electric Spot Welding Head For A Multi-Axis Industrial Robot, and Robot Comprising This Head |
CN203650548U (zh) * | 2013-10-17 | 2014-06-18 | 库卡罗伯特有限公司 | 用于焊接的工业机器人 |
CN204017850U (zh) * | 2014-07-30 | 2014-12-17 | 申联生物医药(上海)有限公司 | 用于合成肽合成工艺的水浴管路固定装置 |
CN104511910A (zh) * | 2013-09-27 | 2015-04-15 | 株式会社不二越 | 工业用机器人 |
US20160008905A1 (en) * | 2014-07-10 | 2016-01-14 | Kabushiki Kaisha Yaskawa Denki | Robot and robotic system |
CN206306145U (zh) * | 2016-11-16 | 2017-07-07 | 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双u型多级弹簧管布线结构的机器人 |
CN110248778A (zh) * | 2017-02-01 | 2019-09-17 |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 多关节焊接机器人 |
CN209665430U (zh) * | 2019-01-21 | 2019-11-22 | 武汉百舸自动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涂胶机器人管线包 |
CN210616584U (zh) * | 2019-07-15 | 2020-05-26 | 万生智能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 机器人通用管线包 |
CN211842082U (zh) * | 2020-04-03 | 2020-11-03 | 万生智能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 一种可伸缩型的新型机器人通用管线包 |
CN211890834U (zh) * | 2019-12-03 | 2020-11-10 | 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工业机器人外围管线布置装置 |
-
2020
- 2020-12-24 CN CN202011548437.0A patent/CN11271973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20135334A1 (en) * | 2001-03-21 | 2002-09-26 | Fanuc Ltd. | Wrist structure for a robot |
DE20112491U1 (de) * | 2001-07-28 | 2001-10-18 | LEONI Protec Cable Systems GmbH, 98574 Schmalkalden | Leitungsführung bei einem mehrachsigen Industrieroboter |
JP2004358649A (ja) * | 2003-05-12 | 2004-12-24 | Yaskawa Electric Corp | 産業用ロボット |
CN1660546A (zh) * | 2004-02-27 | 2005-08-31 | 株式会社大亨 | 机器人手臂的线缆等的配设构造及具备它的工业用机器人 |
JP2011152591A (ja) * | 2010-01-26 | 2011-08-11 | Daihen Corp | 溶接用ロボット |
US20120111135A1 (en) * | 2010-11-04 | 2012-05-10 | Kabushiki Kaisha Yaskawa Denki | Robot wrist structure and robot |
US20130306603A1 (en) * | 2012-05-15 | 2013-11-21 | c/o Comau S.p.A. | Electric Spot Welding Head For A Multi-Axis Industrial Robot, and Robot Comprising This Head |
CN104511910A (zh) * | 2013-09-27 | 2015-04-15 | 株式会社不二越 | 工业用机器人 |
CN203650548U (zh) * | 2013-10-17 | 2014-06-18 | 库卡罗伯特有限公司 | 用于焊接的工业机器人 |
US20160008905A1 (en) * | 2014-07-10 | 2016-01-14 | Kabushiki Kaisha Yaskawa Denki | Robot and robotic system |
CN204017850U (zh) * | 2014-07-30 | 2014-12-17 | 申联生物医药(上海)有限公司 | 用于合成肽合成工艺的水浴管路固定装置 |
CN206306145U (zh) * | 2016-11-16 | 2017-07-07 | 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双u型多级弹簧管布线结构的机器人 |
CN110248778A (zh) * | 2017-02-01 | 2019-09-17 |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 多关节焊接机器人 |
CN209665430U (zh) * | 2019-01-21 | 2019-11-22 | 武汉百舸自动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涂胶机器人管线包 |
CN210616584U (zh) * | 2019-07-15 | 2020-05-26 | 万生智能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 机器人通用管线包 |
CN211890834U (zh) * | 2019-12-03 | 2020-11-10 | 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工业机器人外围管线布置装置 |
CN211842082U (zh) * | 2020-04-03 | 2020-11-03 | 万生智能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 一种可伸缩型的新型机器人通用管线包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752299A (zh) * | 2021-09-17 | 2021-12-07 | 广州松兴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六轴机器人管线包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719730B (zh) | 2023-06-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25433A (zh) | 气体喷嘴固定系统 | |
CN112719730A (zh) | 一种中空型通用机器人点焊管线包 | |
CN202910444U (zh) | 空冷式气体保护管板焊机 | |
CN105195871B (zh) | 窄间隙埋弧焊枪及焊接设备 | |
KR101426685B1 (ko) | 휴대형 용접 와이어 이음장치 | |
CN102179607B (zh) | 埋弧自动焊焊接系统 | |
CN114597823B (zh) | 一种对导线粗细可控的穿线装置 | |
CN201095028Y (zh) | 一体化组合电焊钳 | |
CN208322411U (zh) | 一种电极及具有该电极的电阻焊机 | |
CN214558058U (zh) | 一种音圈的自动焊接机 | |
CN208945368U (zh) | 一种感应限位的超声波焊接机 | |
CN212577763U (zh) | 一种导电嘴组件及带极埋弧堆焊机头 | |
CN213702274U (zh) | 一种适用于高频电阻的多点焊接装置 | |
CN216177470U (zh) | 一种焊机搭接线装置 | |
CN202861614U (zh) | 一种焊钳 | |
CN208437798U (zh) | 瓦片式双丝埋弧焊导电嘴 | |
CN216632955U (zh) | 一种与电焊机壳体连接的简易型电焊工具 | |
US2683206A (en) | Welding electrode holder | |
CN2291771Y (zh) | 三相钢包精炼炉单臂电极夹持器 | |
CN213828813U (zh) | 一种磁共振设备冷头更换工具 | |
CN105945414B (zh) | 一种环座自动定位焊接装置 | |
CN213224700U (zh) | 一种氩弧焊机器人外置抗干扰管线包装置 | |
CN210996973U (zh) | 耳机头焊线装置 | |
CN215546077U (zh) | 一种节能环保的轧线焊机 | |
CN218098614U (zh) | 一种电子电工线材试验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