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12353B - 一种数字货币兑零支付方法、系统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字货币兑零支付方法、系统及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712353B CN112712353B CN201911359365.2A CN201911359365A CN112712353B CN 112712353 B CN112712353 B CN 112712353B CN 201911359365 A CN201911359365 A CN 201911359365A CN 112712353 B CN112712353 B CN 11271235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yment
- change
- transaction
- code
- transaction amou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0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0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6
- 238000013475 authoriz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3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4—Payment circuits
- G06Q20/06—Private payment circuits, e.g. involving electronic currency used among participants of a common payment scheme
- G06Q20/065—Private payment circuits, e.g. involving electronic currency used among participants of a common payment scheme using e-cash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2—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wireless devices
- G06Q20/322—Aspects of commerce using mobile devices [M-device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ina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数字货币支付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数字货币兑零支付方法、系统及终端,其中方法包括:在未与商业银行间建立起网络连接的情况下,接收付款指令;基于付款指令,获取交易金额及确定用于支付的数字货币;基于付款指令、交易金额及用于支付的数字货币,生成将用于支付的数字货币支付给商业银行的交易授权信息,获取用于验证交易金额支取凭证码是否合法的交易金额支取验证码及用于验证零钱支取凭证码是否合法的零钱支取验证码,将交易授权信息和交易金额支取验证码发送至收款方,实现在与商业银行间无网络连接情况下的离线兑零,完成离线兑零支付交易过程。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数字货币支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字货币兑零支付方法、系统及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数字货币的智能化发展,线上金融交易已经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并且为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带来了极大的便捷。
在现有技术中,数字货币交易结算过程中如果涉及找零的话,可以通过收款反与付款方之间的两次全款支付完成交易,例如,付款方需要支付收款方2元,实际支付过程可以为付款方支付5元给收款方,收款方支付3元给付款方,当收款方没有零钱时,付款方可以先向数字货币系统兑换零钱再进性全款支付,但这需要联网,当无零钱又无网络时,则无法完成交易。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字货币兑零支付方法、系统及终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数字货币交易结算过程中涉及找零时,若收款方没有零钱又无网络则无法完成交易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字货币兑零支付方法,包括:
在未与商业银行间建立起网络连接的情况下,接收付款指令;
基于所述付款指令,获取交易金额及确定用于支付的数字货币;
基于所述付款指令、所述交易金额及所述用于支付的数字货币,生成将所述用于支付的数字货币支付给商业银行的交易授权信息;
获取用于验证交易金额支取凭证码是否合法的交易金额支取验证码,及,用于验证零钱支取凭证码是否合法的零钱支取验证码,其中,所述交易金额支取凭证码用于收款方向所述商业银行支取交易金额等量的货币,所述零钱支取凭证码用于付款方向所述商业银行支取零钱金额等量的货币,所述零钱与所述交易金额之和等于所述用于支付的数字货币的总币值;
将目标信息发送至收款方;其中,所述目标信息中包括所述交易授权信息,或者,所述目标信息中还进一步包括:所述零钱支取验证码和/或所述交易金额支取验证码;
将包含所述交易授权信息、所述交易金额支取验证码、所述零钱支取凭证码、所述零钱支取验证码、所述交易金额、所述零钱金额的交易记录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单元。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数字货币兑零支付系统,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在未与商业银行间建立起网络连接的情况下,接收付款指令;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付款指令,获取交易金额及确定用于支付的数字货币;
授权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付款指令、所述交易金额及所述用于支付的数字货币,生成将所述用于支付的数字货币支付给商业银行的交易授权信息;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于验证交易金额支取凭证码是否合法的交易金额支取验证码,及,用于验证零钱支取凭证码是否合法的零钱支取验证码,其中,所述交易金额支取凭证码用于收款方向所述商业银行支取交易金额等量的货币,所述零钱支取凭证码用于付款方向所述商业银行支取零钱金额等量的货币,所述零钱与所述交易金额之和等于所述用于支付的数字货币的总币值;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目标信息发送至收款方;其中,所述目标信息中包括所述交易授权信息,或者,所述目标信息中还进一步包括:所述零钱支取验证码和/或所述交易金额支取验证码;
存储模块,用于将包含所述交易授权信息、所述交易金额支取验证码、所述零钱支取凭证码、所述零钱支取验证码、所述交易金额、所述零钱金额的交易记录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单元。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终端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终端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由上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未与商业银行间建立起网络连接的情况下,接收付款指令,基于付款指令,获取交易金额及确定用于支付的数字货币,基于付款指令、交易金额及用于支付的数字货币,生成将用于支付的数字货币支付给商业银行的交易授权信息,及对应的零钱支取验证码和交易金额支取验证码,实现在付款方未与商业银行间建立起网络连接的情况下,先行达成虚拟化电子货币支付,实现在与商业银行间无网络连接情况下的离线兑零,完成离线兑零支付交易过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字货币兑零支付方法的流程图一;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字货币兑零支付方法的流程图二;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字货币兑零支付装置的结构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申请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申请。如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如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术语“如果”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当...时”或“一旦”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到”。类似地,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意指“一旦确定”或“响应于确定”或“一旦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或“响应于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
具体实现中,本申请实施例中描述的终端包括但不限于诸如具有触摸敏感表面(例如,触摸屏显示器和/或触摸板)的移动电话、膝上型计算机或平板计算机之类的其它便携式设备。还应当理解的是,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设备并非便携式通信设备,而是具有触摸敏感表面(例如,触摸屏显示器和/或触摸板)的台式计算机。
在接下来的讨论中,描述了包括显示器和触摸敏感表面的终端。然而,应当理解的是,终端可以包括诸如物理键盘、鼠标和/或控制杆的一个或多个其它物理用户接口设备。
终端支持各种应用程序,例如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绘图应用程序、演示应用程序、文字处理应用程序、网站创建应用程序、盘刻录应用程序、电子表格应用程序、游戏应用程序、电话应用程序、视频会议应用程序、电子邮件应用程序、即时消息收发应用程序、锻炼支持应用程序、照片管理应用程序、数码相机应用程序、数字摄影机应用程序、web浏览应用程序、数字音乐播放器应用程序和/或数字视频播放器应用程序。
可以在终端上执行的各种应用程序可以使用诸如触摸敏感表面的至少一个公共物理用户接口设备。可以在应用程序之间和/或相应应用程序内调整和/或改变触摸敏感表面的一个或多个功能以及终端上显示的相应信息。这样,终端的公共物理架构(例如,触摸敏感表面)可以支持具有对用户而言直观且透明的用户界面的各种应用程序。
应理解,本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为了说明本申请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参见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字货币兑零支付方法的流程图一。如图1所示,一种数字货币兑零支付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在未与商业银行间建立起网络连接的情况下,接收付款指令。
该付款指令可以是由付款方的用户进行的手动触发,或者是由收款方发送而来。
具体是接收付款方在付款方数字货币钱包上输入的交易金额及支付指令等,也可以是收款方在收款方数字货币钱包上输入交易金额及收款指令并将交易金额等信息发送给付款方数字货币钱包。
步骤102,基于所述付款指令,获取交易金额及确定用于支付的数字货币。
该交易金额具体指付款方需要向收款方支付的金额。其中,付款指令中会携带有交易金额信息。
该用于支付的数字货币可以是在交易金额基础上进行的确定,当获取到交易金额时,付款方可以确定当前持有的电子货币中是否有与该交易金额相等币值的电子货币,本实施例中,具体针对当付款方确定当前持有的电子货币中没有与该交易金额相等币值的电子货币的情况下,确定用于支付的数字货币,该用于支付的数字货币的币值大于交易金额。
从付款指令中获取交易金额,并根据交易金额选取用于支付的数字货币。例如,交易金额2元,用于支付的数字货币为5元。
步骤103,基于所述付款指令、所述交易金额及所述用于支付的数字货币,生成将所述用于支付的数字货币支付给商业银行的交易授权信息。
该交易授权信息用于使商业银行能够获取得到付款方的用于支付的数字货币。
步骤104,获取用于验证交易金额支取凭证码是否合法的交易金额支取验证码,及,用于验证零钱支取凭证码是否合法的零钱支取验证码。
其中,所述交易金额支取凭证码用于收款方向所述商业银行支取交易金额等量的货币,所述零钱支取凭证码用于付款方向所述商业银行支取零钱金额等量的货币,所述零钱与所述交易金额之和等于所述用于支付的数字货币的总币值。
其中,该交易金额支取验证码可以是与交易金额支取凭证码相同的信息码,零钱支取凭证码可以是与零钱支取验证码相同的信息码。
或者,该交易金额支取验证码可以是在交易金额支取凭证码基础上生成的信息码;零钱支取验证码可以是在零钱支取凭证码基础上生成的信息码。
其中,作为一可选的实施方式,该获取用于验证交易金额支取凭证码是否合法的交易金额支取验证码,及,用于验证零钱支取凭证码是否合法的零钱支取验证码,包括:
从所述收款方获取所述交易金额支取验证码;生成零钱支取凭证码,并基于所述零钱支取凭证码生成所述零钱支取验证码。
其中,该交易金额支取验证码可以是由收款方生成并发送而来,或者是由付款方进行的生成。
这里,本实施方式中,具体为由收款方发送而来,接收收款方的数字货币钱包发送的交易金额支取验证码。
其中,可选地,所述生成零钱支取凭证码,包括:生成随机数,基于所述随机数及付款方用户标识生成所述零钱支取凭证码。增强数据随机性和唯一性。
其中,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零钱支取凭证码生成所述零钱支取验证码,包括:对所述零钱支取凭证码进行哈希运算生成所述零钱支取验证码。
生成零钱支取凭证码后,根据零钱支取凭证码生成零钱支取验证码。其中,零钱支取凭证码可以由随机数和付款方用户标识信息生成,零钱支取验证码可以对零钱支取凭证码进行哈希运算生成,通过对凭证码进行哈希得到验证码,使得只有付款方数字货币钱包自身知道原始凭证码,提高安全性。
同样地,收款方发送的交易金额支取验证码的生成过程同理,可以是收款方先基于一随机数和收款方用户标识信息生成交易金额支取凭证码,再对交易金额支取凭证码进行哈希运算生成。
对应地,作为一具体的实施方式,在基于所述付款指令,获取交易金额及确定用于支付的数字货币之后,还包括:
基于所述交易金额及所述用于支付的数字货币确定零钱金额;将所述零钱金额发送至所述收款方;其中,所述交易金额支取验证码为所述收款方在基于所述零钱金额确定无法找零的情况下发送。
该过程中,如果交易双方中的收款方可以实现电子货币的找零,则不需要执行本方案的通过商业银行兑零的流程,而是双方直接执行找零交易;而在收款方在基于零钱金额确定无法找零的情况下,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该过程,且收款方同时发送交易金额支取验证码至付款方,以使收款方能够基于该交易金额支取验证码实现在联网后从商业银行处支取对应的交易金额。
步骤105,将目标信息发送至收款方。
其中,所述目标信息中包括所述交易授权信息,或者,所述目标信息中还进一步包括:所述零钱支取验证码和/或所述交易金额支取验证码。
即,该目标信息中包括交易授权信息;或者,该目标信息中包括交易授权信息及零钱支取验证码;或者,该目标信息中包括交易授权信息及交易金额支取验证码;或者,该目标信息中包括交易授权信息、零钱支取验证码和交易金额支取验证码。
具体地,由于交易授权信息为由付款方生成,则需要将该将用于支付的数字货币支付给商业银行的交易授权信息发送至收款方。
其中,由于交易金额支取验证码、零钱支取验证码分别为在交易金额基础上及在零钱金额基础上生成,因此,该两个验证码可以是由付款方直接生成或者是由收款方生成后发送至付款方。因此,当零钱支取验证码为收款方获取到零钱金额,基于该零钱金额生成该零钱支取验证码并发送给付款方的情况下,该目标信息中则不包括零钱支取验证码,即不需要付款方将该零钱支取验证码发送至收款方;当零钱支取验证码为付款方基于该零钱金额生成时,则需要付款方将该零钱支取验证码发送至收款方。当交易金额支取验证码为收款方基于该交易金额生成该交易金额支取验证码并发送给付款方的情况下,该目标信息中则不包括交易金额支取验证码,即不需要付款方将该交易金额支取验证码发送至收款方;当交易金额支取验证码为付款方基于该交易金额生成时,则需要付款方将该交易金额支取验证码发送至收款方。结合上述两种情况,则可以得知,当交易金额支取验证码及零钱支取验证码均为收款方生成,发送给付款方的情况下,则该目标信息中同时不包括交易金额支取验证码及零钱支取验证码,仅包括交易授权信息,不需要付款方将该交易金额支取验证码及零钱支取验证码发送至收款方;当交易金额支取验证码及零钱支取验证码均为付款方生成的情况下,则该目标信息中包括交易授权信息的同时还包括交易金额支取验证码及零钱支取验证码。上述过程的实施,以使收款方也能得到包含交易授权信息、交易金额支取验证码、零钱支取验证码、交易金额、零钱金额的交易记录,并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单元。
步骤106,将包含所述交易授权信息、所述交易金额支取验证码、所述零钱支取凭证码、所述零钱支取验证码、所述交易金额、所述零钱金额的交易记录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单元。
这里,根据交易规则生成将待支付的数字货币支付给商业银行的交易信息(即交易记录)。例如:交易授权信息、所述交易金额支取验证码、所述零钱支取凭证码、所述零钱支取验证码、所述交易金额、所述零钱金额进行哈希得到哈希值,使用付款方数字货币钱包私钥对哈希值进行签名得到交易信息。交易双方数字货币钱包可以将交易记录保存起来,以在后续过程中再与商业银行进行信息交互,实现数字货币兑零及货币交易过程的兑现。
结合具体例子对上述过程进行说明。在数字货币交易结算过程中如果涉及找零的话,在付款方未与商业银行间建立起网络连接的情况下,付款方生成将整币支付给商业银行的交易授权信息,及得到相关的交易金额支取验证码和零钱支取验证码。例如,付款方有5元,要支付2元给收款方,则可以根据交易规则组织一个将5元支付给商业银行的交易信息,并生成支取交易金额2元的验证码1和支取零钱3元的验证码2,收款方得到交易金额支取验证码的同时也得到授权将付款方的整币支付给商业银行的交易授权信息,而付款方则同时保留该交易授权信息及零钱支取验证码。实现在付款方未与商业银行间建立起网络连接的情况下,先行达成虚拟化电子货币支付,实现交易。而在联网后,则可以实现将以上相关信息发送给商业银行后,商业银行根据交易信息可以收取付款方支付的5元,收款方可凭验证码1从商业银行支取2元,付款方可凭验证码2从商业银行支取3元,进行电子货币的真实入账。
其中,该交易记录具体为暂时生成的虚拟交易记录。该虚拟交易记录形成为在联网后基于该虚拟交易记录实现货币中心进行数字货币真实划拨的凭证。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未与商业银行间建立起网络连接的情况下,接收付款指令,基于付款指令,获取交易金额及确定用于支付的数字货币,基于付款指令、交易金额及用于支付的数字货币,生成将用于支付的数字货币支付给商业银行的交易授权信息,及对应的零钱支取验证码和交易金额支取验证码,实现在付款方未与商业银行间建立起网络连接的情况下,先行达成虚拟化电子货币支付,实现在与商业银行间无网络连接情况下的离线兑零,完成离线兑零支付交易过程。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数字货币兑零支付方法的不同实施方式。
参见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字货币兑零支付方法的流程图二。如图2所示,一种数字货币兑零支付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在未与商业银行间建立起网络连接的情况下,接收付款指令。
该步骤的实现过程与前述实施方式中的步骤101的实现过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202,基于所述付款指令,获取交易金额及确定用于支付的数字货币。
该步骤的实现过程与前述实施方式中的步骤102的实现过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203,基于所述付款指令、所述交易金额及所述用于支付的数字货币,生成将所述用于支付的数字货币支付给商业银行的交易授权信息。
该步骤的实现过程与前述实施方式中的步骤103的实现过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204,获取用于验证交易金额支取凭证码是否合法的交易金额支取验证码,及,用于验证零钱支取凭证码是否合法的零钱支取验证码。
其中,所述交易金额支取凭证码用于收款方向所述商业银行支取交易金额等量的货币,所述零钱支取凭证码用于付款方向所述商业银行支取零钱金额等量的货币,所述零钱与所述交易金额之和等于所述用于支付的数字货币的总币值。
该步骤的实现过程与前述实施方式中的步骤104的实现过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205,将目标信息发送至收款方。
其中,所述目标信息中包括所述交易授权信息,或者,所述目标信息中还进一步包括:所述零钱支取验证码和/或所述交易金额支取验证码。
该步骤的实现过程与前述实施方式中的步骤105的实现过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206,将包含所述交易授权信息、所述交易金额支取验证码、所述零钱支取凭证码、所述零钱支取验证码、所述交易金额、所述零钱金额的交易记录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单元。
该步骤的实现过程与前述实施方式中的步骤106的实现过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207,在与所述商业银行间建立起网络连接的情况下,将所述交易记录发送至所述商业银行。
这里,当付款方与商业银行间建立起网络连接时,可以通过前述过程中生成的交易记录(虚拟数字货币兑零记录),通过货币中心实现与交易授权信息对应的用于支付的数字货币的实际划拨,此时商业银行可以获取到付款方用于兑零的数字货币(即该用于支付的数字货币)。
步骤208,在所述商业银行通过所述交易授权信息获取到所述用于支付的数字货币且验证所述零钱支取凭证码通过的情况下,从所述商业银行处获取所述零钱金额等量的货币。
当支付双方任一方实现与商业银行之间的联网时,均可以将包含了交易授权信息的交易记录上传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将待由付款方支付的数字货币及交易授权信息上传到数字货币服务器以便将待支付的数字货币转移到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将零钱支取验证码、交易金额支取验证码及对应金额保存。任一方通过自身对应的验证码可以向商业银行请求支取对应的金额的货币(可以支取到钱包的数字货币,或支取到银行账户,或到柜台支取现金)。
商业银行在收到交易记录之后,还需要判断与交易授权信息对应的用于支付的数字货币的金额与交易金额和零钱金额是否一致,不一致则拒绝交易。
由于可能交易双方中存在一方先与商业银行联网上传了交易记录,所以再有另一方上传验证码进行对应货币金额的支取时商业银行可以先判断数据库中是否已经保存对应的验证码,如果已保存,直接支付对应的货币,否则,执行上传交易信息等到数字货币服务器的步骤。
该过程中,实现付款方将整币离线支付给商业银行,付款方和收款方分别通过各自凭证从商业银行支取零钱和交易金额。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未与商业银行间建立起网络连接的情况下,接收付款指令,基于付款指令,获取交易金额及确定用于支付的数字货币,基于付款指令、交易金额及用于支付的数字货币,生成将用于支付的数字货币支付给商业银行的交易授权信息,及对应的零钱支取验证码和交易金额支取验证码,实现在付款方未与商业银行间建立起网络连接的情况下,先行达成虚拟化电子货币支付,实现在与商业银行间无网络连接情况下的离线兑零,完成离线兑零支付交易过程。
参见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一种数字货币兑零支付系统的结构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所述数字货币兑零支付系统300包括:
接收模块301,用于在未与商业银行间建立起网络连接的情况下,接收付款指令;
第一获取模块302,用于基于所述付款指令,获取交易金额及确定用于支付的数字货币;
授权模块303,用于基于所述付款指令、所述交易金额及所述用于支付的数字货币,生成将所述用于支付的数字货币支付给商业银行的交易授权信息;
第二获取模块304,用于获取用于验证交易金额支取凭证码是否合法的交易金额支取验证码,及,用于验证零钱支取凭证码是否合法的零钱支取验证码,其中,所述交易金额支取凭证码用于收款方向所述商业银行支取交易金额等量的货币,所述零钱支取凭证码用于付款方向所述商业银行支取零钱金额等量的货币,所述零钱与所述交易金额之和等于所述用于支付的数字货币的总币值;
第一发送模块305,用于将目标信息发送至收款方;其中,所述目标信息中包括所述交易授权信息,或者,所述目标信息中还进一步包括:所述零钱支取验证码和/或所述交易金额支取验证码;
存储模块306,用于将包含所述交易授权信息、所述交易金额支取验证码、所述零钱支取凭证码、所述零钱支取验证码、所述交易金额、所述零钱金额的交易记录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单元。
该系统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与所述商业银行间建立起网络连接的情况下,将所述交易记录发送至所述商业银行;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商业银行通过所述交易授权信息获取到所述用于支付的数字货币且验证所述零钱支取凭证码通过的情况下,从所述商业银行处获取所述零钱金额等量的货币。
其中,第二获取模块304,包括:
获取子模块,用于从所述收款方获取所述交易金额支取验证码;
生成子模块,用于生成零钱支取凭证码,并基于所述零钱支取凭证码生成所述零钱支取验证码。
其中,所述生成子模块具体用于:
生成随机数,基于所述随机数及付款方用户标识生成所述零钱支取凭证码。
其中,该生成子模块还具体用于:
对所述零钱支取凭证码进行哈希运算生成所述零钱支取验证码。
该系统还包括: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交易金额及所述用于支付的数字货币确定零钱金额;将所述零钱金额发送至所述收款方;
其中,所述交易金额支取验证码为所述收款方在基于所述零钱金额确定无法找零的情况下发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字货币兑零支付装置能够实现上述数字货币兑零支付方法的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图。如该图所示,该实施例的终端4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40(图4中仅示出一个)、存储器41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41中并可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4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42,所述处理器4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42时实现上述任意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所述终端4可以是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掌上电脑及云端服务器等计算设备。所述终端4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40、存储器4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4仅仅是终端4的示例,并不构成对终端4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所述终端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等。
所称处理器4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所述存储器41可以是所述终端4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终端4的硬盘或内存。所述存储器41也可以是所述终端4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所述终端4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器41还可以既包括所述终端4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所述存储器41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及所述终端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所述存储器41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上述系统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终端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终端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模块/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本申请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产品来实现,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终端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终端执行时实现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数字货币兑零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未与商业银行间建立起网络连接的情况下,接收付款指令;
基于所述付款指令,获取交易金额及确定用于支付的数字货币;
基于所述付款指令、所述交易金额及所述用于支付的数字货币,生成将所述用于支付的数字货币支付给商业银行的交易授权信息;
获取用于验证交易金额支取凭证码是否合法的交易金额支取验证码,及,用于验证零钱支取凭证码是否合法的零钱支取验证码,其中,所述交易金额支取凭证码用于收款方向所述商业银行支取交易金额等量的货币,所述零钱支取凭证码用于付款方向所述商业银行支取零钱金额等量的货币,所述零钱与所述交易金额之和等于所述用于支付的数字货币的总币值;
将目标信息发送至收款方;其中,所述目标信息中包括所述交易授权信息,或者,所述目标信息中还进一步包括:所述零钱支取验证码和/或所述交易金额支取验证码;
将包含所述交易授权信息、所述交易金额支取验证码、所述零钱支取凭证码、所述零钱支取验证码、所述交易金额、所述零钱金额的交易记录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货币兑零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与所述商业银行间建立起网络连接的情况下,将所述交易记录发送至所述商业银行;
在所述商业银行通过所述交易授权信息获取到所述用于支付的数字货币且验证所述零钱支取凭证码通过的情况下,从所述商业银行处获取所述零钱金额等量的货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货币兑零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用于验证交易金额支取凭证码是否合法的交易金额支取验证码,及,用于验证零钱支取凭证码是否合法的零钱支取验证码,包括:
从所述收款方获取所述交易金额支取验证码;
生成零钱支取凭证码,并基于所述零钱支取凭证码生成所述零钱支取验证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字货币兑零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零钱支取凭证码,包括:
生成随机数,基于所述随机数及付款方用户标识生成所述零钱支取凭证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字货币兑零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零钱支取凭证码生成所述零钱支取验证码,包括:
对所述零钱支取凭证码进行哈希运算生成所述零钱支取验证码。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字货币兑零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付款指令,获取交易金额及确定用于支付的数字货币之后,还包括:
基于所述交易金额及所述用于支付的数字货币确定零钱金额;
将所述零钱金额发送至所述收款方;
其中,所述交易金额支取验证码为所述收款方在基于所述零钱金额确定无法找零的情况下发送。
7.一种数字货币兑零支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在未与商业银行间建立起网络连接的情况下,接收付款指令;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付款指令,获取交易金额及确定用于支付的数字货币;
授权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付款指令、所述交易金额及所述用于支付的数字货币,生成将所述用于支付的数字货币支付给商业银行的交易授权信息;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于验证交易金额支取凭证码是否合法的交易金额支取验证码,及,用于验证零钱支取凭证码是否合法的零钱支取验证码,其中,所述交易金额支取凭证码用于收款方向所述商业银行支取交易金额等量的货币,所述零钱支取凭证码用于付款方向所述商业银行支取零钱金额等量的货币,所述零钱与所述交易金额之和等于所述用于支付的数字货币的总币值;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目标信息发送至收款方;其中,所述目标信息中包括所述交易授权信息,或者,所述目标信息中还进一步包括:所述零钱支取验证码和/或所述交易金额支取验证码;
存储模块,用于将包含所述交易授权信息、所述交易金额支取验证码、所述零钱支取凭证码、所述零钱支取验证码、所述交易金额、所述零钱金额的交易记录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字货币兑零支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与所述商业银行间建立起网络连接的情况下,将所述交易记录发送至所述商业银行;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商业银行通过所述交易授权信息获取到所述用于支付的数字货币且验证所述零钱支取凭证码通过的情况下,从所述商业银行处获取所述零钱金额等量的货币。
9.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359365.2A CN112712353B (zh) | 2019-12-25 | 2019-12-25 | 一种数字货币兑零支付方法、系统及终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359365.2A CN112712353B (zh) | 2019-12-25 | 2019-12-25 | 一种数字货币兑零支付方法、系统及终端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712353A CN112712353A (zh) | 2021-04-27 |
CN112712353B true CN112712353B (zh) | 2024-04-12 |
Family
ID=75541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359365.2A Active CN112712353B (zh) | 2019-12-25 | 2019-12-25 | 一种数字货币兑零支付方法、系统及终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71235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809873A (zh) * | 2023-01-20 | 2023-03-17 | 北京中科江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数字人民币的安全交易方法和系统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230070A (zh) * | 2016-03-25 | 2017-10-03 | 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科学技术研究所 | 数字货币系统 |
CN107230079A (zh) * | 2016-03-25 | 2017-10-03 | 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科学技术研究所 | 使用数字货币芯片卡进行离线支付的方法及系统 |
CN107230077A (zh) * | 2016-03-25 | 2017-10-03 | 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科学技术研究所 | 兑换和支付数字货币的方法以及数字货币系统 |
CN107358424A (zh) * | 2017-06-26 | 2017-11-17 |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 | 一种基于数字货币的交易方法和装置 |
CN109493016A (zh) * | 2018-10-24 | 2019-03-19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数字货币的离线支付方法、终端及代理投放设备 |
-
2019
- 2019-12-25 CN CN201911359365.2A patent/CN11271235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230070A (zh) * | 2016-03-25 | 2017-10-03 | 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科学技术研究所 | 数字货币系统 |
CN107230079A (zh) * | 2016-03-25 | 2017-10-03 | 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科学技术研究所 | 使用数字货币芯片卡进行离线支付的方法及系统 |
CN107230077A (zh) * | 2016-03-25 | 2017-10-03 | 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科学技术研究所 | 兑换和支付数字货币的方法以及数字货币系统 |
CN107358424A (zh) * | 2017-06-26 | 2017-11-17 |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 | 一种基于数字货币的交易方法和装置 |
CN109493016A (zh) * | 2018-10-24 | 2019-03-19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数字货币的离线支付方法、终端及代理投放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712353A (zh) | 2021-04-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564660B (zh) | 分布式交易共识网络的数字财产管理 | |
US20170221053A1 (en) | Digital asset conversion | |
CN104200362A (zh) | 基于nfc智能卡的支付处理方法和移动互联终端 | |
CN110555683A (zh) | 虚拟货币与法定货币服务整合平台 | |
CN111784347B (zh) | 一种资源转移方法及装置 | |
EP4358000A1 (en) | Digital currency-based payment method, platform, terminal, and payment system | |
JP2022519438A (ja) | オンラインとオフラインの仮想通貨転送方法及びそのシステム | |
CN107358439A (zh) | 应用支付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 |
CN112687042B (zh) | 认证方法、认证装置和电子设备 | |
US11348100B2 (en) | Foreign currency transaction system and method | |
TWM569901U (zh) | Virtual currency and legal currency service integration platform | |
CN112712353B (zh) | 一种数字货币兑零支付方法、系统及终端 | |
CN114820188A (zh) | 虚拟资产交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 |
US20240314122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henticating interactions with dynamically varying digital resources linked to resource distribution devices | |
CN113627905A (zh) | 数字货币钱包生成方法、数字货币支付方法、装置和系统 | |
US12099987B2 (en) | Hybrid tokenization for push payments | |
CN104574691B (zh) | 一种基于银行柜员机的业务处理方法和系统 | |
US11507952B1 (en) | Mobile payment signature processing | |
WO2014146286A1 (zh) | 利用实时通讯的银行卡安全支付系统和方法 | |
CN114429345A (zh) | 一种数字货币支付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
CN112288419A (zh) | 协议确定方法、装置、系统和电子设备 | |
CN111127006A (zh) | 基于区块链的交易处理方法和系统 | |
CN111985912A (zh) | 一种支付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机器可读介质 | |
US12248923B2 (en) | Device for resource dispensing using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 rails | |
CN105027150A (zh) | 实施电子交易的方法和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