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06653A - 一种具有唤醒功能的交流充电cc信号检测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唤醒功能的交流充电cc信号检测电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706653A CN112706653A CN202110069423.9A CN202110069423A CN112706653A CN 112706653 A CN112706653 A CN 112706653A CN 202110069423 A CN202110069423 A CN 202110069423A CN 112706653 A CN112706653 A CN 11270665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n
- resistor
- module
- output
- sig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8/0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8/1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using connection detecting circuit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唤醒功能的交流充电CC信号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电源模块;第一电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常电12V,输出端连接唤醒输出模块的第一输入端;唤醒输入模块,其第二输入端连接交流充电接口CC信号端,其输出端WKP连接唤醒输出模块的第二输入端;唤醒输出模块,其第三输入端连接BMS主控芯片的输出端OFF,输出端EN连接第二电源模块的输入端;采样模块,其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二电源模块的输出端,第二输入端连接现有交流充电接口插座的CC信号端,其输出端VTCC连接BMS主控芯片的第二输入端;BMS主控芯片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二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本发明可同时实现接口连接状态的检测功能和BMS的唤醒功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唤醒功能的交流充电CC信号检测电路。
背景技术
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以下简称BMS)是电池保护装置,也是电池与负载终端的桥梁,根据在线监测的电池实际使用状态为电池提供过充、过放、过温等保护功能,确保电池被安全使用。电池管理系统BMS在电动汽车、通信基站、机器人等诸多领域,被广泛应用。
以电动汽车为例,根据新国标GB/T18487.1-2015(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要求,当采用交流充电方式给车载动力电池系统充电时,车载监控装置或BMS需要通过交流充电接口中的充电连接确认端CC来判断接口是否完全连接,只有处于完全连接状态时才能允许充电,以避免接口未完全连接就出现启动充电的情况,确保人身的安全。
现有技术方案中,有的方案虽然能够检测充电连接确认端CC的信号状态,并能够判断接口是否完全连接,但是却不能通过充电连接确认端CC来唤醒BMS,只能通过其他端口来唤醒BMS;而有的方案虽然具备唤醒功能,但是在充电结束且充电枪未拔出的情况下,却不能使BMS进入休眠,使BMS一直在消耗车载蓄电瓶或动力电池系统的电量,从而影响车辆的正常使用。
因此,迫切需要开发出一种具有唤醒功能的交流充电CC信号检测电路,既能检测接口是否完全连接,又能唤醒BMS且不影响BMS休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具有唤醒功能的交流充电CC信号检测电路。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唤醒功能的交流充电CC信号检测电路,其包括第一电源模块、唤醒输入模块、唤醒输出模块、采样模块、BMS主控芯片和第二电源模块;
其中,第一电源模块,其输入端连接常电12V;
第一电源模块,其输出端连接所述唤醒输出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用于为所述唤醒输出模块提供常电5V;
唤醒输入模块,其第一输入端连接常电12V;
唤醒输入模块,其第二输入端连接现有的交流充电接口插座的CC信号端,用于从该CC信号端接收充电连接确认CC信号;
唤醒输入模块,其输出端WKP连接所述唤醒输出模块的第二输入端,用于根据交流充电接口插座的CC信号端的状态,输出相应电平状态的唤醒信号WKP给所述唤醒输出模块;
唤醒输出模块,其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一电源模块的输出端,用于接收第一电源模块输出的常电5V;
唤醒输出模块,其第二输入端连接唤醒输入模块的输出端WKP,用于接收所述唤醒输入模块发来的唤醒信号WKP;
唤醒输出模块,其第三输入端连接BMS主控芯片的输出端OFF,用于接收所述BMS主控芯片发来的休眠控制信号OFF,并根据该信号的状态,对应在其输出端EN输出使能信号EN给第二电源模块,控制第二电源模块的通断;
唤醒输出模块,其输出端EN连接第二电源模块的输入端,用于根据所述唤醒输入模块发来的唤醒信号WKP的电平状态,对应输出相应电平状态的使能信号EN给第二电源模块,控制第二电源模块是否向BMS主控芯片输出DC5V,即控制第二电源模块的通断;
采样模块,其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二电源模块的输出端,用于接收DC5V;
采样模块,其第二输入端连接交流充电接口插座的CC信号端,用于接收交流充电接口插座的CC信号端所输出的充电连接确认CC信号;
采样模块,其输出端VTCC连接BMS主控芯片的第二输入端,用于输出对CC信号的采样信号VTCC;
BMS主控芯片,其第一输入端与第二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电源模块输出的DC5V;
第二电源模块,用于根据唤醒输出模块的控制,确定是否向BMS主控芯片输出DC5V,并在输出DC5V时,唤醒BMS主控芯片;
BMS主控芯片,其第二输入端与采样模块的输出端VTCC连接,用于接收所述采样模块输出端VTCC输出的采样信号VTCC;
BMS主控芯片,用于根据采样信号VTCC的高电位的电压值,判断交流充电接口插座的CC信号端的连接状态;
BMS主控芯片,其输出端OFF与唤醒输出模块的第三输入端连接,用于输出休眠控制信号OFF给唤醒输出模块。
优选地,根据充电枪的不同连接情况,采样信号VTCC的电压值情况如下:
一、当交流充电接口插座未插入充电枪时,采样模块输出端VTCC输出的采样信号VTCC为低电平;
二、当交流充电接口插座插入充电枪时,采样模块输出端VTCC输出的采样信号VTCC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
三、当充电结束且未从交流充电接口插座中拔出充电枪时,采样模块输出端VTCC输出的采样信号VTCC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
四、当从交流充电接口插座中拔出充电枪时,采样模块输出端VTCC输出的采样信号VTCC保持低电平不变。
优选地,唤醒输入模块包括:电阻R1~R7、二极管D1~D2和开关管Q1~Q2,其中:
电阻R1的第1管脚,作为唤醒输入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常电12V;
电阻R1的第1管脚,还连接电阻R4的第1管脚;
电阻R1的第2管脚,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
二极管D1的阴极,作为唤醒输入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交流充电接口插座的交流充电接口CC信号端;
交流充电接口插座的交流充电接口CC信号端,还分别与二极管D2的阴极、电阻R3的第1管脚和开关管Q1的栅极G相连接;
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电阻R2的第1管脚;
电阻R2的第2管脚,连接V1端;
V1端,分别连接电阻R5的第2管脚、电阻R6的第1管脚和开关管Q2的基极B;
电阻R5的第1管脚,分别连接电阻R4的第2管脚和开关管Q2的发射极E;
电阻R6的第2管脚,分别连接电阻R3的第2管脚和开关管Q1的源极S;
开关管Q1的漏极D,连接接地端GND;
开关管Q2的集电极C,连接电阻R7的第1管脚;
电阻R7的第2管脚,连接接地端GND;
开关管Q2的集电极C,作为唤醒输入模块的输出端WKP。
优选地,唤醒输出模块包括:电阻R8~R21、二极管D3~D4、电容C1~C3、开关管Q3~Q5和T触发器U1,其中:
电阻R21的第1管脚,作为唤醒输出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一电源模块的输出端,用于接收常电5V;
电阻R21的第2管脚,连接开关管Q5的发射极E;
开关管Q5的集电极C,连接电阻R15的第1管脚;
开关管Q5的基极B,连接开关管Q4的集电极C;
开关管Q4的基极B,分别连接电阻R19的第1管脚和电阻R20的第2管脚;
开关管Q4的发射极E,分别连接电阻R19的第2管脚和接地端GND;
电阻R20的第1管脚,作为唤醒输出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唤醒输入模块的输出端WKP;
电阻R20的第1管脚,还连接电阻R8的第1管脚;
电阻R15的第2管脚,连接T触发器U1的电源输入端VCC;
T触发器U1的输入端T,连接TIN端;
TIN端,分别连接电阻R8的第2管脚、电容C1的第1管脚、电阻R9的第2管脚和电阻R12的第2管脚;
T触发器U1的时钟信号输入端CP,分别连接二极管D3的阴极、二极管D4的阴极和电阻R11的第1管脚;
T触发器U1的输出端Q,连接电阻R16的第1管脚;
电阻R16的第2管脚,作为唤醒输出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使能端EN;
使能端EN,连接第二电源模块的输入端;
使能端EN,还连接电阻R17的第1管脚;
电阻R17的第2管脚,连接接地端GND;
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电阻R18的第1管脚;
电阻R18的第2管脚,连接BMS主控芯片的输出端OFF;
电容C1的第2管脚,连接接地端GND;
电阻R11的第2管脚,连接接地端GND;
二极管D4的阳极,连接V2端;
V2端,分别连接开关管Q3的集电极C和电阻R10的第1管脚;
电阻R10的第2管脚,分别连接电容C2的第1管脚和电阻R9的第1管脚;
电容C2的第2管脚,连接接地端GND;
电阻R9的第2管脚,连接TIN端;
开关管Q3的基极B,分别连接电阻R13的第1管脚和电阻R14的第1管脚;
开关管Q3的发射极E,连接接地端GND;
电阻R14的第2管脚,连接接地端GND;
电阻R13的第2管脚,分别连接电容C3的第1管脚和电阻R12的第1管脚;
电阻R12的第2管脚,连接TIN端;
电容C3的第2管脚接地。
优选地,所述T触发器U1为正向边沿触发的触发器。
优选地,采样模块包括:电阻R30~R33和二极管D20,其中:
电阻R30的第2管脚,作为采样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5V电源模块的输出端,用于接收DC5V;
电阻R30的第1管脚,连接V3端;
V3端,分别连接电阻R31的第1管脚和电阻R33的第2管脚;
电阻R31的第2管脚,作为采样模块的输出端VTCC;
电阻R31的第2管脚,连接电阻R32的第1管脚;
电阻R32的第2管脚,连接接地端GND;
电阻R33的第1管脚,连接二极管D20的阳极;
二极管D20的阴极,作为采样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交流充电接口插座的交流充电接口CC信号端。
由以上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唤醒功能的交流充电CC信号检测电路,其设计科学,既能检测接口是否完全连接,又能唤醒BMS且不影响BMS休眠。同时实现了接口连接状态的检测功能和BMS的唤醒功能,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对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硬件电路设计科学,电子元器件为普遍应用型号,易于选型且元器件价格低廉;
另外由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硬件电路功耗较低,故可以采用表贴型小功率电子元器件,因此电路板占用空间小,极大降低了材料成本。因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市场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唤醒功能的交流充电CC信号检测电路的示意框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唤醒功能的交流充电CC信号检测电路中,唤醒输入模块的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唤醒功能的交流充电CC信号检测电路中,唤醒输出模块的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唤醒功能的交流充电CC信号检测电路中,采样模块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更容易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申请,而非对该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参见图1至图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唤醒功能的交流充电CC信号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电源模块(具体为5V常电电源模块)100、唤醒输入模块200、唤醒输出模块300、采样模块400、BMS主控芯片500和第二电源模块(具体为5V电源模块)600;
其中,第一电源模块100,其输入端连接常电12V;
第一电源模块100,其输出端连接所述唤醒输出模块300的第一输入端,用于为所述唤醒输出模块300提供常电5V;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源模块100的输入端连接位于外部的常电12V的电源。其中,常电12V,一般为车载12V蓄电池或车载12V DC-DC;常电5V为持续的5V直流输出,不会因BMS休眠而停止5V输出。
唤醒输入模块200,其第一输入端连接常电12V;
唤醒输入模块200,其第二输入端连接现有的交流充电接口插座的CC信号端,用于从该CC信号端接收充电连接确认CC信号;
唤醒输入模块200,其输出端WKP连接所述唤醒输出模块300的第二输入端,用于根据交流充电接口插座的CC信号端的状态,输出相应电平状态的唤醒信号WKP给所述唤醒输出模块300;
需要说明的是,交流充电接口及其插座是符合新国标GB/T20234.2-2015(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2部分交流充电接口)的要求;根据新国标GB/T18487.1-2015(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规定,交流充电接口的连接方式应符合充电模式3连接方式B和充电模式3连接方式C及其控制原理,交流充电接口CC信号端的状态应符合对其连接状态及其电阻值的规定,本发明将其连接状态分为两种:
1)有效电阻态,说明已插入充电枪;
2)高阻态,说明未插入充电枪。
唤醒输出模块300,其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一电源模块100的输出端,用于接收第一电源模块100输出的常电5V;
唤醒输出模块300,其第二输入端连接唤醒输入模块200的输出端WKP,用于接收所述唤醒输入模块200发来的唤醒信号WKP;
唤醒输出模块300,其第三输入端连接BMS主控芯片500的输出端OFF,用于接收所述BMS主控芯片500发来的休眠控制信号OFF,并根据该信号的状态,对应在其输出端EN输出使能信号EN给第二电源模块600,控制第二电源模块600的通断;
唤醒输出模块300,其输出端EN连接第二电源模块600的输入端,用于根据所述唤醒输入模块200发来的唤醒信号WKP的电平状态,对应输出相应电平状态的使能信号EN给第二电源模块600,控制第二电源模块600是否向BMS主控芯片500输出DC5V(直流5V),即控制第二电源模块600的通断;
需要说明的是,DC5V不是持续的5V直流输出,会因BMS休眠而停止5V输出。
采样模块400,其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二电源模块600的输出端,用于接收DC5V;
采样模块400,其第二输入端连接交流充电接口插座的CC信号端,用于接收交流充电接口插座的CC信号端所输出的充电连接确认CC信号;
采样模块400,其输出端VTCC连接BMS主控芯片500的第二输入端,用于输出对CC信号的采样信号VTCC;
BMS主控芯片500,其第一输入端与第二电源模块600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电源模块600输出的DC5V;
第二电源模块600,用于根据唤醒输出模块300的控制,确定是否向BMS主控芯片500输出DC5V,并在输出DC5V时,唤醒BMS主控芯片500;
BMS主控芯片500,其第二输入端与采样模块400的输出端VTCC连接,用于接收所述采样模块400输出端VTCC输出的采样信号VTCC;
BMS主控芯片500,用于根据采样信号VTCC的高电位的电压值,判断交流充电接口插座的CC信号端的连接状态(断开还是连接);其中,根据充电枪的不同连接情况,采样信号VTCC的电压值情况如下:
一、当交流充电接口插座未插入充电枪时,采样模块400输出端VTCC输出的采样信号VTCC为低电平;
二、当交流充电接口插座插入充电枪时,采样模块400输出端VTCC输出的采样信号VTCC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
三、当充电结束且未从交流充电接口插座中拔出充电枪时,采样模块400输出端VTCC输出的采样信号VTCC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
四、当从交流充电接口插座中拔出充电枪时,采样模块400输出端VTCC输出的采样信号VTCC保持低电平不变。
BMS主控芯片500,其输出端OFF与唤醒输出模块300的第三输入端连接,用于输出休眠控制信号OFF给唤醒输出模块300。
对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源模块(具体为5V常电电源模块)100和第二电源模块(具体为5V电源模块)600为现有BMS技术方案中普遍应用的电源电路,技术人员可轻松获得并无需任何创新即可应用,该电源电路的技术方案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故在此不作具体解释。
具体实现上,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源模块(具体为5V常电电源模块)100和第二电源模块(具体为5V电源模块)600可以使用目前普遍应用的低功耗、降压型直流电源电路或集成电源模块,如线性LDO、开关电源等,直流电源电路或集成电源模块应带电源输出使能功能,以便控制电源输出的通断。
需要说明的是,BMS主控芯片500已存储的充电策略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只是利用其根据充电策略所输出的休眠控制信号OFF。
为了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具体如下:
一、当现有交流充电接口的插座中未插入充电枪时,交流充电枪插座的交流充电接口CC信号端为高阻态,所述唤醒输入模块200输出端WKP输出的唤醒信号WKP为低电平,使所述唤醒输出模块300输出端EN输出的使能信号EN也为低电平,从而使所述第二电源模块600没有DC5V输出,因此所述BMS主控芯片500不能被唤醒,其输出端OFF输出的休眠控制信号OFF为低电平。
由于所述5V电源模块600没有输出DC5V,所以所述采样模块400输出端VTCC输出的采样信号VTCC为低电平。
二、当现有交流充电接口的插座中插入充电枪时,交流充电枪插座的交流充电接口CC信号端为有效电阻态,所述唤醒输入模块200输出端WKP输出的唤醒信号WKP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使所述唤醒输出模块300输出端EN输出的使能信号EN,也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从而使所述第二电源模块600输出DC5V,唤醒所述BMS主控芯片500;在充电结束之前,使所述BMS主控芯片500输出端OFF输出的休眠控制信号OFF,始终保持低电平状态。
由于接通DC5V且交流充电接口CC信号端变为有效电阻态,因此所述采样模块400输出端VTCC输出的采样信号VTCC,也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其高电平的电压幅值跟随有效电阻的阻值变化。
三、当充电结束且未从现有交流充电接口的插座中拔出充电枪时,交流充电接口CC信号端保持有效电阻态,所述唤醒输入模块200输出端WKP输出的唤醒信号WKP保持高电平不变;
根据充电策略,当充电结束时,所述BMS主控芯片500输出端OFF输出的休眠控制信号OFF由低电平变为正向脉冲信号,使所述唤醒输出模块300输出端EN输出的使能信号EN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则所述第二电源模块600停止输出DC5V,因此所述BMS主控芯片500由于断电而进入休眠状态,其输出端OFF输出的休眠控制信号OFF也变为低电平,从而使所述唤醒输出模块300输出端EN保持低电平状态,进而锁定所述BMS主控芯片保持休眠状态。
此时,由于所述第二电源模块600没有输出DC5V,因此所述采样模块400输出端VTCC输出的采样信号VTCC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
四、当从现有交流充电接口的插座中拔出充电枪时,交流充电接口CC信号端变为高阻态,所述唤醒输入模块200输出端WKP输出的唤醒信号WKP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所述唤醒输出模块300输出端EN输出的使能信号EN仍然保持低电平,使所述第二电源模块600没有DC5V输出,锁定所述BMS主控芯片500为休眠状态。
由于所述第二电源模块600没有输出DC5V,所以所述采样模块400输出端VTCC输出的采样信号VTCC保持低电平不变。
在本发明中,具体实现上,参见图2所示,唤醒输入模块200包括:电阻R1~R7、二极管D1~D2和开关管Q1~Q2,其中:
电阻R1的第1管脚,作为唤醒输入模块200的第二输入端,连接常电12V;
电阻R1的第1管脚,还连接电阻R4的第1管脚;
电阻R1的第2管脚,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
二极管D1的阴极,作为唤醒输入模块200的第二输入端,连接交流充电接口插座的交流充电接口CC信号端;
交流充电接口插座的交流充电接口CC信号端,还分别与二极管D2的阴极、电阻R3的第1管脚和开关管Q1的栅极G相连接;
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电阻R2的第1管脚;
电阻R2的第2管脚,连接V1端(一个接线端口);
V1端,分别连接电阻R5的第2管脚、电阻R6的第1管脚和开关管Q2的基极B;
电阻R5的第1管脚,分别连接电阻R4的第2管脚和开关管Q2的发射极E;
电阻R6的第2管脚,分别连接电阻R3的第2管脚和开关管Q1的源极S;
开关管Q1的漏极D,连接接地端GND;
开关管Q2的集电极C,连接电阻R7的第1管脚;
电阻R7的第2管脚,连接接地端GND;
开关管Q2的集电极C,作为唤醒输入模块200的输出端WKP。
在本发明中,具体实现上,唤醒输入模块200的工作原理如下:
一、当交流充电接口插座中未插入充电枪时,交流充电接口插座的交流充电接口CC信号端为高阻态,所述开关管Q2截止,所述CC信号端和所述V1端等电位,所述电阻R3使所述开关管Q1的栅源极等电位,而使所述开关管Q1截止,所述唤醒输入模块200输出端WKP被所述电阻R7接地而为低电平;低电平的WKP信号不能唤醒所述BMS主控芯片500。
二、当交流充电接口插座中插入充电枪时,交流充电接口CC信号端为有效电阻态RCC,在所述电阻RCC和所述电阻R1的分压作用下,使交流充电接口CC信号端变为低电位,从而使所述二极管D2、所述开关管Q1和所述开关管Q2由截止变为导通,此时,V1端电压大于CC信号端电压,且这两端的电压差需大于所述开关管Q2的导通开启电压;常电12V通过所述电阻R4、所述开关管Q2和所述电阻R7分压后,使唤醒信号端WKP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只有当WKP信号状态为高电平时,才能唤醒所述BMS主控芯片500。
所述开关管Q1导通后,由于所述电阻R4、所述开关管Q2和所述电阻R6的分压作用,而使V1端电压减小且小于CC信号端电压,因此所述二极管D2截止。
三、当从交流充电接口插座中拔出充电枪时,交流充电接口插座的交流充电接口CC信号端由有效电阻态RCC变为高阻态,所述开关管Q1和Q2由导通变为截止,使唤醒信号端WKP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
在本发明中,具体实现上,参见图3所示,唤醒输出模块300包括:电阻R8~R21、二极管D3~D4、电容C1~C3、开关管Q3~Q5和T触发器U1,其中:
电阻R21的第1管脚,作为唤醒输出模块300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一电源模块100的输出端,用于接收常电5V;
电阻R21的第2管脚,连接开关管Q5的发射极E;
开关管Q5的集电极C,连接电阻R15的第1管脚;
开关管Q5的基极B,连接开关管Q4的集电极C;
开关管Q4的基极B,分别连接电阻R19的第1管脚和电阻R20的第2管脚;
开关管Q4的发射极E,分别连接电阻R19的第2管脚和接地端GND;
电阻R20的第1管脚,作为唤醒输出模块300的第二输入端,连接唤醒输入模块200的输出端WKP;
电阻R20的第1管脚,还连接电阻R8的第1管脚;
电阻R15的第2管脚,连接T触发器U1的电源输入端VCC;
T触发器U1的输入端T,连接TIN端(一个接线端口);
TIN端,分别连接电阻R8的第2管脚、电容C1的第1管脚、电阻R9的第2管脚和电阻R12的第2管脚;
T触发器U1的时钟信号输入端CP,分别连接二极管D3的阴极、二极管D4的阴极和电阻R11的第1管脚;
T触发器U1的输出端Q,连接电阻R16的第1管脚;
电阻R16的第2管脚,作为唤醒输出模块300的输出端,连接使能端EN;
使能端EN,连接第二电源模块600的输入端;
使能端EN,还连接电阻R17的第1管脚;
电阻R17的第2管脚,连接接地端GND;
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电阻R18的第1管脚;
电阻R18的第2管脚,连接BMS主控芯片500的输出端OFF;
电容C1的第2管脚,连接接地端GND;
电阻R11的第2管脚,连接接地端GND;
二极管D4的阳极,连接V2端;
V2端,分别连接开关管Q3的集电极C和电阻R10的第1管脚;
电阻R10的第2管脚,分别连接电容C2的第1管脚和电阻R9的第1管脚;
电容C2的第2管脚,连接接地端GND;
电阻R9的第2管脚,连接TIN端;
开关管Q3的基极B,分别连接电阻R13的第1管脚和电阻R14的第1管脚;
开关管Q3的发射极E,连接接地端GND;
电阻R14的第2管脚,连接接地端GND;
电阻R13的第2管脚,分别连接电容C3的第1管脚和电阻R12的第1管脚;
电阻R12的第2管脚,连接TIN端;
电容C3的第2管脚接地。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T触发器U1为正向边沿触发的触发器。
在本发明中,具体实现上,唤醒输出模块300的工作原理如下:
一、当交流充电接口插座中未插入充电枪时,交流充电接口插座的交流充电接口CC信号端为高阻态,所述唤醒输入模块200输出的唤醒信号WKP为低电平,使开关管Q4和Q5截止,使所述T触发器U1不接通常电5V,则其输出端Q和所述唤醒输出模块的使能端EN均为低电平,使所述第二电源模块600没有DC5V输出,不能唤醒所述BMS主控芯片500,因此所述BMS主控芯片500输出端OFF所输出的休眠控制信号OFF为低电平,从而使所述二极管D3截止;
低电平的唤醒信号WKP使TIN端也为低电平,所以所述开关管Q3和所述二极管D4均截止,从而使V2端也为低电平;
所述电阻R11将所述T触发器U1的时钟信号输入端CP拉低为低电平。
二、当交流充电接口插座中插入充电枪时,交流充电接口插座的交流充电接口CC信号端由高阻态变为有效电阻态RCC,使所述唤醒输入模块200输出的唤醒信号WKP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使开关管Q4和Q5由截止变为导通,使所述T触发器U1接通常电5V,所述T触发器U1的输出端Q被电阻R17拉低为低电平;
高电平的唤醒信号WKP经过电阻R8和电容C1的延时后,使TIN端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首先使所述T触发器U1的输入端T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然后经过电阻R9和电容C2的延时后,再将V2端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使所述二极管D4由截止变为导通,为所述T触发器U1的时钟信号输入端CP输出一个正向边沿触发信号,使所述T触发器U1的输出端Q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所述唤醒输出模块的使能端EN也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从而使所述第二电源模块600输出DC5V,唤醒所述BMS主控芯片500;
所述BMS主控芯片500被唤醒后,其输出端OFF所输出的休眠控制信号OFF仍然保持低电平不变,使所述二极管D3继续保持截止;
TIN端的高电平信号经过电阻R12和电容C3的延时后,使所述开关管Q3由截止变为导通,使V2端由高电平又变为低电平且等于所述开关管Q3的饱和导通压降;此时,V2端的电压不足以使所述二极管D4导通,因此所述二极管D4由导通变为截止,使所述T触发器U1的时钟信号输入端CP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该电平变化对所述T触发器U1输出端Q的信号状态没有影响,所述T触发器U1的输出端Q继续保持高电平不变,则所述唤醒输出模块的使能端EN也保持高电平不变,从而使所述BMS主控芯片500始终处于唤醒状态。
由于二极管D3和D4均截止,因此所述电阻R11将所述T触发器U1的时钟信号输入端CP拉低为低电平。
需要说明的是,电阻R9和电容C2的延迟时间,要大于电阻R8和电容C1的延迟时间。
需要说明是,电阻R12和电容C3的延时时间,要大于电阻R9和电容C2的延迟时间,且电阻R12和电容C3的延迟时间,应使所述T触发器U1能进行正常的状态翻转。
三、当充电结束且未从交流充电接口插座中拔出充电枪时,交流充电接口插座的交流充电接口CC信号端保持有效电阻态RCC,所述唤醒输入模块200输出的唤醒信号WKP保持高电平不变,则所述T触发器U1的输入端T和输出端Q都保持高电平不变,所述BMS主控芯片500仍然处于唤醒状态;
根据充电策略,当充电结束时,所述BMS主控芯片500输出端OFF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使二极管D3由截止变为导通后,为所述T触发器U1的时钟信号输入端CP输出一个正向边沿触发信号,则所述T触发器U1的输出端Q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所述唤醒输出模块的使能端EN也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使所述第二电源模块600不再输出DC5V,从而使所述BMS主控芯片500由唤醒状态进入休眠状态,其输出端OFF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则二极管D3由导通变为截止;
同时,由于所述唤醒输入模块200输出的唤醒信号WKP为高电平,所以所述开关管Q3和二极管D4继续保持截止,则电阻R11继续使所述T触发器U1的时钟信号输入端CP保持低电平,因此所述T触发器U1的输出端Q保持低电平不变,所述唤醒输出模块的使能端EN也保持低电平不变,使所述第二电源模块600没有DC5V输出,锁定所述BMS主控芯片500为休眠状态。
四、当从交流充电接口插座中拔出充电枪时,交流充电接口插座的交流充电接口CC信号端由有效电阻态RCC变为高阻态,所述唤醒输入模块200输出端WKP输出的唤醒信号WKP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则开关管Q4和Q5由导通变为截止,使所述T触发器U1不再接通常电5V,其输出端Q被电阻R17拉低为低电平,使所述第二电源模块600不再输出DC5V,从而使所述BMS主控芯片500由唤醒状态进入休眠状态,其输出端OFF为低电平,使二极管D3保持截止状态;
低电平的唤醒信号WKP使开关管Q3由导通变为截止,此时二极管D4继续保持截止,电阻R11将所述T触发器U1的时钟信号输入端CP锁定为低电平。
在本发明中,具体实现上,参见图4所示,采样模块400包括:电阻R30~R33和二极管D20,其中:
电阻R30的第2管脚,作为采样模块400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5V电源模块600的输出端,用于接收DC5V;
电阻R30的第1管脚,连接V3端;
V3端,分别连接电阻R31的第1管脚和电阻R33的第2管脚;
电阻R31的第2管脚,作为采样模块400的输出端VTCC;
电阻R31的第2管脚,连接电阻R32的第1管脚;
电阻R32的第2管脚,连接接地端GND;
电阻R33的第1管脚,连接二极管D20的阳极;
二极管D20的阴极,作为采样模块400的第二输入端,连接交流充电接口插座的交流充电接口CC信号端。
在本发明中,具体实现上,采样模块400的工作原理如下:
一、当交流充电接口插座中未插入充电枪时,交流充电接口插座的交流充电接口CC信号端为高阻态,所述唤醒输入模块200输出的唤醒信号WKP为低电平,使所述第二电源模块600没有DC5V输出,因此所述采样模块400的输出端VTCC的采样信号VTCC被电阻R22拉低为0V。
二、当交流充电接口插座中插入充电枪时,交流充电接口插座的交流充电接口CC信号端由高阻态变为有效电阻态RCC,使所述唤醒输入模块200输出的唤醒信号WKP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则所述第二电源模块600输出DC5V;
交流充电接口CC信号端的有效电阻RCC与电阻R33串联后与电阻R31和电阻R32并联,由此使V3端电压小于DC5V,并经过电阻R31和电阻R32的分压后,使采样信号VTCC由0V变为高电位,该高电位的电压值,会因有效电阻RCC的电阻值的改变而变化。
需要说明的是,在充电策略中,所述BMS主控芯片500根据采样信号VTCC的高电位的电压值,既可以判断交流充电接口的连接状态(断开与连接),还可以判断充电电缆容量,包括10A、16A、32A和64A,其判断依据必须符合充电新国标制定的判断标准。
三、当充电结束且未从交流充电接口插座中拔出充电枪时,交流充电接口插座的交流充电接口CC信号端保持有效电阻态RCC,所述唤醒输入模块200输出的唤醒信号WKP保持高电平;
在此条件下,如果所述第二电源模块600有DC5V输出,那么采样信号VTCC为高电位;如果所述第二电源模块600没有DC5V输出,那么采样信号VTCC为0V。
四、当从交流充电接口插座中拔出充电枪时,交流充电接口插座的交流充电接口CC信号端由有效电阻态RCC变为高阻态,所述唤醒输入模块200输出的唤醒信号WKP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
使所述第二电源模块600没有DC5V输出,电阻R32将采样信号VTCC拉低为0V。
在本发明中,具体实现上,需要说明的是,所述BMS主控芯片500可以应用目前普遍应用的品牌、系列和型号,如NXP的MC9S12系列、英飞凌的TC2系列的TC265等,所述BMS主控芯片500的型号不在本发明保护范围内。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可知,基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交流充电CC信号可以唤醒BMS主控芯片,并且在BMS主控芯片唤醒后,可以实时监测CC端口的电阻值,判断充电电缆容量。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唤醒功能的交流充电CC信号检测电路,其设计科学,既能检测接口是否完全连接,又能唤醒BMS且不影响BMS休眠。同时实现了接口连接状态的检测功能和BMS的唤醒功能,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对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硬件电路设计科学,电子元器件为普遍应用型号,易于选型且元器件价格低廉;
另外由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硬件电路功耗较低,故可以采用表贴型小功率电子元器件,因此电路板占用空间小,极大降低了材料成本。因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市场推广价值。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具有唤醒功能的交流充电CC信号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源模块(100)、唤醒输入模块(200)、唤醒输出模块(300)、采样模块(400)、BMS主控芯片(500)和第二电源模块(600);
其中,第一电源模块(100),其输入端连接常电12V;
第一电源模块(100),其输出端连接所述唤醒输出模块(300)的第一输入端,用于为所述唤醒输出模块(300)提供常电5V;
唤醒输入模块(200),其第一输入端连接常电12V;
唤醒输入模块(200),其第二输入端连接现有的交流充电接口插座的CC信号端,用于从该CC信号端接收充电连接确认CC信号;
唤醒输入模块(200),其输出端WKP连接所述唤醒输出模块(300)的第二输入端,用于根据交流充电接口插座的CC信号端的状态,输出相应电平状态的唤醒信号WKP给所述唤醒输出模块(300);
唤醒输出模块(300),其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一电源模块(100)的输出端,用于接收第一电源模块(100)输出的常电5V;
唤醒输出模块(300),其第二输入端连接唤醒输入模块(200)的输出端WKP,用于接收所述唤醒输入模块(200)发来的唤醒信号WKP;
唤醒输出模块(300),其第三输入端连接BMS主控芯片(500)的输出端OFF,用于接收所述BMS主控芯片(500)发来的休眠控制信号OFF,并根据该信号的状态,对应在其输出端EN输出使能信号EN给第二电源模块(600),控制第二电源模块(600)的通断;
唤醒输出模块(300),其输出端EN连接第二电源模块(600)的输入端,用于根据所述唤醒输入模块(200)发来的唤醒信号WKP的电平状态,对应输出相应电平状态的使能信号EN给第二电源模块(600),控制第二电源模块(600)是否向BMS主控芯片(500)输出DC5V,即控制第二电源模块(600)的通断;
采样模块(400),其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二电源模块(600)的输出端,用于接收DC5V;
采样模块(400),其第二输入端连接交流充电接口插座的CC信号端,用于接收交流充电接口插座的CC信号端所输出的充电连接确认CC信号;
采样模块(400),其输出端VTCC连接BMS主控芯片(500)的第二输入端,用于输出对CC信号的采样信号VTCC;
BMS主控芯片(500),其第一输入端与第二电源模块(600)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电源模块(600)输出的DC5V;
第二电源模块(600),用于根据唤醒输出模块(300)的控制,确定是否向BMS主控芯片(500)输出DC5V,并在输出DC5V时,唤醒BMS主控芯片(500);
BMS主控芯片(500),其第二输入端与采样模块(400)的输出端VTCC连接,用于接收所述采样模块(400)输出端VTCC输出的采样信号VTCC;
BMS主控芯片(500),用于根据采样信号VTCC的高电位的电压值,判断交流充电接口插座的CC信号端的连接状态;
BMS主控芯片(500),其输出端OFF与唤醒输出模块(300)的第三输入端连接,用于输出休眠控制信号OFF给唤醒输出模块(3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唤醒功能的交流充电CC信号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根据充电枪的不同连接情况,采样信号VTCC的电压值情况如下:
一、当交流充电接口插座未插入充电枪时,采样模块(400)输出端VTCC输出的采样信号VTCC为低电平;
二、当交流充电接口插座插入充电枪时,采样模块(400)输出端VTCC输出的采样信号VTCC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
三、当充电结束且未从交流充电接口插座中拔出充电枪时,采样模块(400)输出端VTCC输出的采样信号VTCC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
四、当从交流充电接口插座中拔出充电枪时,采样模块(400)输出端VTCC输出的采样信号VTCC保持低电平不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唤醒功能的交流充电CC信号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唤醒输入模块(200)包括:电阻R1~R7、二极管D1~D2和开关管Q1~Q2,其中:
电阻R1的第1管脚,作为唤醒输入模块(200)的第二输入端,连接常电12V;
电阻R1的第1管脚,还连接电阻R4的第1管脚;
电阻R1的第2管脚,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
二极管D1的阴极,作为唤醒输入模块(200)的第二输入端,连接交流充电接口插座的交流充电接口CC信号端;
交流充电接口插座的交流充电接口CC信号端,还分别与二极管D2的阴极、电阻R3的第1管脚和开关管Q1的栅极G相连接;
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电阻R2的第1管脚;
电阻R2的第2管脚,连接V1端;
V1端,分别连接电阻R5的第2管脚、电阻R6的第1管脚和开关管Q2的基极B;
电阻R5的第1管脚,分别连接电阻R4的第2管脚和开关管Q2的发射极E;
电阻R6的第2管脚,分别连接电阻R3的第2管脚和开关管Q1的源极S;
开关管Q1的漏极D,连接接地端GND;
开关管Q2的集电极C,连接电阻R7的第1管脚;
电阻R7的第2管脚,连接接地端GND;
开关管Q2的集电极C,作为唤醒输入模块(200)的输出端WKP。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唤醒功能的交流充电CC信号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唤醒输出模块(300)包括:电阻R8~R21、二极管D3~D4、电容C1~C3、开关管Q3~Q5和T触发器U1,其中:
电阻R21的第1管脚,作为唤醒输出模块(300)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一电源模块(100)的输出端,用于接收常电5V;
电阻R21的第2管脚,连接开关管Q5的发射极E;
开关管Q5的集电极C,连接电阻R15的第1管脚;
开关管Q5的基极B,连接开关管Q4的集电极C;
开关管Q4的基极B,分别连接电阻R19的第1管脚和电阻R20的第2管脚;
开关管Q4的发射极E,分别连接电阻R19的第2管脚和接地端GND;
电阻R20的第1管脚,作为唤醒输出模块(300)的第二输入端,连接唤醒输入模块(200)的输出端WKP;
电阻R20的第1管脚,还连接电阻R8的第1管脚;
电阻R15的第2管脚,连接T触发器U1的电源输入端VCC;
T触发器U1的输入端T,连接TIN端;
TIN端,分别连接电阻R8的第2管脚、电容C1的第1管脚、电阻R9的第2管脚和电阻R12的第2管脚;
T触发器U1的时钟信号输入端CP,分别连接二极管D3的阴极、二极管D4的阴极和电阻R11的第1管脚;
T触发器U1的输出端Q,连接电阻R16的第1管脚;
电阻R16的第2管脚,作为唤醒输出模块(300)的输出端,连接使能端EN;
使能端EN,连接第二电源模块(600)的输入端;
使能端EN,还连接电阻R17的第1管脚;
电阻R17的第2管脚,连接接地端GND;
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电阻R18的第1管脚;
电阻R18的第2管脚,连接BMS主控芯片(500)的输出端OFF;
电容C1的第2管脚,连接接地端GND;
电阻R11的第2管脚,连接接地端GND;
二极管D4的阳极,连接V2端;
V2端,分别连接开关管Q3的集电极C和电阻R10的第1管脚;
电阻R10的第2管脚,分别连接电容C2的第1管脚和电阻R9的第1管脚;
电容C2的第2管脚,连接接地端GND;
电阻R9的第2管脚,连接TIN端;
开关管Q3的基极B,分别连接电阻R13的第1管脚和电阻R14的第1管脚;
开关管Q3的发射极E,连接接地端GND;
电阻R14的第2管脚,连接接地端GND;
电阻R13的第2管脚,分别连接电容C3的第1管脚和电阻R12的第1管脚;
电阻R12的第2管脚,连接TIN端;
电容C3的第2管脚接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唤醒功能的交流充电CC信号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T触发器U1为正向边沿触发的触发器。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唤醒功能的交流充电CC信号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采样模块(400)包括:电阻R30~R33和二极管D20,其中:
电阻R30的第2管脚,作为采样模块(400)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5V电源模块(600)的输出端,用于接收DC5V;
电阻R30的第1管脚,连接V3端;
V3端,分别连接电阻R31的第1管脚和电阻R33的第2管脚;
电阻R31的第2管脚,作为采样模块(400)的输出端VTCC;
电阻R31的第2管脚,连接电阻R32的第1管脚;
电阻R32的第2管脚,连接接地端GND;
电阻R33的第1管脚,连接二极管D20的阳极;
二极管D20的阴极,作为采样模块(400)的第二输入端,连接交流充电接口插座的交流充电接口CC信号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069423.9A CN112706653A (zh) | 2021-01-19 | 2021-01-19 | 一种具有唤醒功能的交流充电cc信号检测电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069423.9A CN112706653A (zh) | 2021-01-19 | 2021-01-19 | 一种具有唤醒功能的交流充电cc信号检测电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706653A true CN112706653A (zh) | 2021-04-27 |
Family
ID=755494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069423.9A Pending CN112706653A (zh) | 2021-01-19 | 2021-01-19 | 一种具有唤醒功能的交流充电cc信号检测电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706653A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359017A (zh) * | 2021-05-26 | 2021-09-07 | 力神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多态输出的信号检测电路 |
CN113525143A (zh) * | 2021-07-14 | 2021-10-22 | 西安特锐德领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Cc信号处理系统 |
CN115782787A (zh) * | 2022-12-08 | 2023-03-14 | 纬湃汽车电子(天津)有限公司 | 用于车辆电池的唤醒电路和包括该电路的电池管理系统 |
CN115837860A (zh) * | 2022-10-08 | 2023-03-24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Bms休眠唤醒电路、方法、bms和用电设备 |
WO2025039706A1 (zh) * | 2023-08-18 | 2025-02-27 | 浙江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充电电路板和车辆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70242078A1 (en) * | 2016-02-19 | 2017-08-24 |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irectional capacity estimation of a rechargeable battery |
WO2018081306A1 (en) * | 2016-10-25 | 2018-05-03 |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 Battery module parallel switching device systems and methods |
US20180208066A1 (en) * | 2017-01-26 | 2018-07-26 | Borgward Trademark Holdings Gmbh | Method,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and vehicle for charging awakening |
CN110562067A (zh) * | 2019-09-12 | 2019-12-13 | 东软睿驰汽车技术(沈阳)有限公司 | 一种evcc自动唤醒电路及方法 |
CN212219965U (zh) * | 2020-03-30 | 2020-12-25 | 威睿电动汽车技术(宁波)有限公司 | 一种新能源汽车及其快充唤醒系统 |
CN214822707U (zh) * | 2021-01-19 | 2021-11-23 | 力神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唤醒功能的交流充电cc信号检测电路 |
-
2021
- 2021-01-19 CN CN202110069423.9A patent/CN11270665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70242078A1 (en) * | 2016-02-19 | 2017-08-24 |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irectional capacity estimation of a rechargeable battery |
WO2018081306A1 (en) * | 2016-10-25 | 2018-05-03 |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 Battery module parallel switching device systems and methods |
US20180208066A1 (en) * | 2017-01-26 | 2018-07-26 | Borgward Trademark Holdings Gmbh | Method,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and vehicle for charging awakening |
CN110562067A (zh) * | 2019-09-12 | 2019-12-13 | 东软睿驰汽车技术(沈阳)有限公司 | 一种evcc自动唤醒电路及方法 |
CN212219965U (zh) * | 2020-03-30 | 2020-12-25 | 威睿电动汽车技术(宁波)有限公司 | 一种新能源汽车及其快充唤醒系统 |
CN214822707U (zh) * | 2021-01-19 | 2021-11-23 | 力神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唤醒功能的交流充电cc信号检测电路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359017A (zh) * | 2021-05-26 | 2021-09-07 | 力神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多态输出的信号检测电路 |
CN113525143A (zh) * | 2021-07-14 | 2021-10-22 | 西安特锐德领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Cc信号处理系统 |
CN115837860A (zh) * | 2022-10-08 | 2023-03-24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Bms休眠唤醒电路、方法、bms和用电设备 |
WO2024074112A1 (zh) * | 2022-10-08 | 2024-04-11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Bms休眠唤醒电路、方法、bms和用电设备 |
CN115782787A (zh) * | 2022-12-08 | 2023-03-14 | 纬湃汽车电子(天津)有限公司 | 用于车辆电池的唤醒电路和包括该电路的电池管理系统 |
WO2025039706A1 (zh) * | 2023-08-18 | 2025-02-27 | 浙江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充电电路板和车辆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706653A (zh) | 一种具有唤醒功能的交流充电cc信号检测电路 | |
CN112009306B (zh) | 一种交流充电cp信号的唤醒和休眠电路 | |
CN206264804U (zh) |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自动休眠与唤醒的电路 | |
CN109120037A (zh) | 一种电池管理方法、电路、电池包及电动工具 | |
CN108556669B (zh) | 一种车载充电器及其控制装置 | |
CN111959307B (zh) | 充电模组与电动汽车 | |
CN105515094A (zh) |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充电唤醒电路 | |
CN110774907A (zh) | 一种充电cc信号的检测与单次唤醒电路 | |
CN208571653U (zh) | 一种电动汽车交流电充电结束后低功耗转换系统 | |
CN206850457U (zh) | 一种应用于电池管理系统的充电唤醒电路及系统 | |
CN112895924A (zh) | 一种充电检测与唤醒电路及电池管理系统 | |
CN107800188B (zh) | 一种后备断电报警供电电路及制氧机 | |
CN214822707U (zh) | 一种具有唤醒功能的交流充电cc信号检测电路 | |
CN206362841U (zh) | 基于超级电容和纽扣式锂锰电池的长寿命智能电能表 | |
WO2023104047A1 (zh) | 电池管理电路及电池装置 | |
CN103144542A (zh) | 一种自动断电控制系统 | |
CN112918409B (zh) | 一种电源管理系统 | |
CN220273515U (zh) | 车辆触发唤醒的电源管理电路 | |
CN212709048U (zh) | 一种交流充电cp信号的唤醒和休眠电路 | |
CN115158201A (zh) | 控制车载外设单元运行的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208797624U (zh) | 一种电池管理电路、电池包及电动工具 | |
CN211001206U (zh) | 一种超低静态功耗的车载电源电路 | |
CN211493729U (zh) | 一种低功耗汽车蓄电池检测终端和系统 | |
CN110492567B (zh) | 供电系统 | |
CN209274478U (zh) | 一种绑带式后视镜及其车充电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24 Address after: 266500 Minshan Road, Huangdao District, Qingdao, Shandong Applicant after: LISHEN (QINGDAO) NEW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00384 Tianjin Binhai New Area Binhai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Huayu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outer ring) 38 Haitai South Road Applicant before: LISHEN POWER BATTERY SYSTEMS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