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88807A - 一种一站式联动响应蓝绿部署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一站式联动响应蓝绿部署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688807A CN112688807A CN202011506993.1A CN202011506993A CN112688807A CN 112688807 A CN112688807 A CN 112688807A CN 202011506993 A CN202011506993 A CN 202011506993A CN 112688807 A CN112688807 A CN 11268880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lue
- green
- environment
- terminal application
- application progra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0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84 basis se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29 gener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一站式联动响应蓝绿部署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升级管理平台首先根据终端应用程序中的原生代码,对终端应用程序返回相应的蓝绿标识;终端应用程序使用与蓝绿标识对应的后端请求域名进行登录;并在加载首页时,依据蓝绿标识将各项功能的入口URL修改为对应的前端请求域名;启动功能应用后,根据前端请求域名,加载与其对应的蓝环境或绿环镜静态资源服务;完成加载后,响应于确定在蓝绿标识基础上对应的后端请求域名,发起对应的后端服务请求,并接入对应的后端环境;以及,由后端环境返相应服务至终端应用程序。可见,该方法实现通过一个蓝绿控制点,完成对整套蓝绿部署一站式联动响应。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计算机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站式联动响应蓝绿部署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终端应用程序服务提供时,对于终端应用程序进行更新,多数采用蓝绿发布的方式进行,传统的蓝绿发布的方式为:在内部管理网络中,分别部署蓝环境后端以及绿环境后端两套后端服务,在终端应用程序正常使用时,则两套服务相同;部署更新时,则只在绿环境后端中进行部署,对于此时的静态资源服务,在线前端,离线前端、以及CDN静态资源等部分,往往采取逐个修改,才能完成整套系统的更新发布;完成更新发布后,将极小部分终端应用程序用户的后端请求分配至绿环镜后端进行更新,如更新正常,则逐步扩大用户的更新数量,直到所有用户均在绿环镜后端中进行了更新;如在更新中出现异常问题,则由内部管理网络中服务器的反向代理或负载均衡器将绿环镜中的用户迅速回流到蓝环境中。
在现在有的蓝绿发布技术中,基于蓝绿发布的特点,往往只针对后端环境进行蓝绿部署,但一个完整系统不仅仅只有后端服务系统,还有终端应用程序、离线前端、在线前端、CDN静态资源、后端服务的各种配置等。而实现某个新功能,经常需要修改各个代码模块,升级时需要各个代码模块同时升级,但业界普遍方法仅支持后端服务的蓝绿发布服务,不支持其他代码模块同时发布升级,因此现有方案不再适用复杂系统的蓝绿发布服务。
基于此,需要一种能够实现在一个完整的系统中,所有相关部分与后端能够同时发布升级的方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一站式联动响应蓝绿部署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以解决在同一系统中,所有部分无法同时进行发布更新升级的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站式联动响应蓝绿部署的方法,包括:
处于互联网区域的终端应用程序启动后,向内部管理网络区域中的升级管理平台请求配置对应的蓝绿标识;
所述终端应用程序响应于所述升级管理平台确定的所述蓝绿标识,修改用于接入内部管理网络区域的后端请求域名,以发送登录所述终端应用程序的请求;以及,所述终端应用程序响应于所述升级管理平台确定的所述蓝绿标识,将入口URL批量替换为用于接入CDN静态资源的前端请求域名;
所述终端应用程序内的每项功能响应于确定的所述前端请求域名,向所述互联网区域内的CDN静态资源请求加载;并由所述CDN静态资源向所述内部管理网络区域中的静态资源服务发起回源请求,并接收回源资源;
所述终端应用程序响应于确定的所述后端请求域名,向所述内部管理网络区域中的后端环境发起相关域名的后端服务请求;以及所述后端环境返回相关服务至所述终端应用程序。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一站式联动响应蓝绿部署的装置,包括:蓝绿标识配置模块、CDN静态资源模块、和后端环境模块;
其中,所述蓝绿标识配置模块,被配置为:处于互联网区域的终端应用程序启动后,向内部管理网络区域中的升级管理平台请求配置对应的蓝绿标识;所述终端应用程序响应于所述升级管理平台确定的所述蓝绿标识,修改用于接入内部管理网络区域的后端请求域名,以发送登录所述终端应用程序的请求;以及,所述终端应用程序响应于所述升级管理平台确定的所述蓝绿标识,将入口URL批量替换为用于接入CDN静态资源的前端请求域名;
所述资源代码模块,被配置为:所述终端应用程序内的每项功能响应于确定的所述前端请求域名,向所述互联网区域内的CDN静态资源请求加载;并由所述CDN静态资源向所述内部管理网络区域中的静态资源服务发起回源请求,并接收回源资源;
所述后端环境模块,被配置为:所述终端应用程序响应于确定的所述后端请求域名,向所述内部管理网络区域中的后端环境发起相关域名的后端服务请求;以及所述后端环境返回相关服务至所述终端应用程序。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站式联动响应蓝绿部署的方法。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站式联动响应蓝绿部署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基于计算机通信技术,综合考虑了系统各个部分之间的通信来进行蓝绿部署的响应,使得各个系统之间仅需通过一个蓝绿控制点,完成对整套系统中所有部分的信息传递,从而实现对蓝绿部署的一站式联动响应,提高了终端应用程序升级更新时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站式联动响应蓝绿部署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站式联动响应蓝绿部署的装置模块示意图;
图3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站式联动响应蓝绿部署逻辑框架示意图;
图4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站式联动响应蓝绿部署的请求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公开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如背景技术部分所述,现有的蓝绿发布的方法还难以满足目前升级更新工作的需要。申请人在实现本公开的过程中发现,现有的蓝绿发布的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只针对后端环境进行蓝绿部署,也即建立不同的蓝绿环境后端系统,但对于整套系统的其他部分,例如:终端应用程序、离线前端、在线前端、CDN静态资源、后端服务的各种配置等,则无法同时进行蓝绿发布的联动,因此导致经常需要修改各个代码模块,而升级更新时却需要各个代码模块同时发布升级。
有鉴于此,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一站式联动响应蓝绿部署的方法,以下,通过具体的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
具体的,处于互联网区域的终端应用程序启动后,向内部管理网络区域中的升级管理平台请求配置对应的蓝绿标识;
所述终端应用程序响应于所述升级管理平台确定的所述蓝绿标识,修改用于接入内部管理网络区域的后端请求域名,以发送登录所述终端应用程序的请求;以及,所述终端应用程序响应于所述升级管理平台确定的所述蓝绿标识,将入口URL批量替换为用于接入CDN静态资源的前端请求域名;
所述终端应用程序内的每项功能响应于确定的所述前端请求域名,向所述互联网区域内的CDN静态资源请求加载;并由所述CDN静态资源向所述内部管理网络区域中的静态资源服务发起回源请求,并接收回源资源;
所述终端应用程序响应于确定的所述后端请求域名,向所述内部管理网络区域中的后端环境发起相关域名的后端服务请求;以及所述后端环境返回相关服务至所述终端应用程序。
可以理解,该方法可以通过任何具有计算、处理能力的装置、设备、平台、设备集群来执行。
以下,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具体结合图3以及图4示出的一站式联动响应蓝绿部署逻辑框架示意图,和一站式联动响应蓝绿部署的请求关系示意图,来详细说明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法。
参考图1,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的一站式联动响应蓝绿部署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处于互联网区域的终端应用程序启动后,向内部管理网络区域中的升级管理平台请求配置对应的蓝绿标识。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由于终端应用程序中的原生代码可以被设置为蓝环境原生代码和绿环境原生代码,因此预先将所有用户的终端应用程序中的原生代码,设置为蓝环境原生代码。
下述的后端环境可以包括:蓝环境后端和绿环境后端;蓝绿标识可以包括:蓝标识和绿标识;CDN静态资源可以包括:蓝环境CDN静态资源和绿环境CDN静态资源;静态资源服务可以包括:蓝环境静态资源服务和绿环境静态资源服务。
进一步的,将终端应用程序的更新内容部署在内部管理网络区域内,其中包括:绿环境后端,和绿环境静态资源服务;
其中,静态资源服务可以部署在终端应用程序所属公司内部的网络中,并不直接提供资源给用户终端应用程序进行下载;CDN静态资源则属于外部公司的服务,其提供的服务仅是缓存使用某些特定域名请求的静态资源;也即,公司内部无法对CDN做任何的其他扩展,例如根据请求的某些特征,返回特定的静态资源。
由于终端应用程序的更新部署在绿环镜后端以及绿环镜静态资源服务中,而所有用户终端应用程序的原生代码为蓝环境原生代码,并对应接入蓝标识,因此可以实现完成更新的部署后,在系统测试时,没有任何真实终端应用程序可以接入更新,保证了真实用户使用过程中终端应用程序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内部管理网络区域内的升级管理平台根据具体需求,将一至多个内部测试账户的终端应用程序中的原生代码设置为绿环境,以使其可以接入各个部分的绿环境,进行系统的更新,并测试。
进一步的,基于上述部署以及用户设定的基础,根据图3所示,在互联网区域内的终端应用程序将在用户启动时,通过升级检测接口,对升级管理平台请求更新检测服务,以及蓝绿标识服务;
其中,所述更新检测服务具体包括:由升级管理平台对发出请求的终端应用程序的原生代码环境进行检测,由于更新内容已部署至绿环境中,因此,具备绿环境原生代码的终端应用程序可以检测到更新信息,而具备蓝环境原生代码的终端应用程序则无法检测到更新信息;
所述蓝绿标识服务包括:在升级管理平台对终端应用程序的原生代码的进行检测后,将根据原生代码返回对应的蓝绿标识,例如:对蓝环境原生代码的终端应用程序返回蓝标识,对绿环境原生代码的终端应用程序返回绿标识;在终端应用程序获取到相关蓝绿标识后,将进一步缓存得到的蓝绿标识,以供后面的流程使用。
步骤S102、所述终端应用程序响应于所述升级管理平台确定的所述蓝绿标识,修改用于接入内部管理网络区域的后端请求域名,以发送登录所述终端应用程序的请求;以及,所述终端应用程序响应于所述升级管理平台确定的所述蓝绿标识,将入口URL批量替换为用于接入CDN静态资源的前端请求域名。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根据图3的结构图所示,用户在终端应用程序启动后,对终端应用程序进行进一步的登录操作,具体的,终端应用程序将基于配置的不同的蓝绿标识,使用与蓝绿标识相对应的后端请求域名进行登录请求,也即,对于具备蓝标识的终端应用程序,将使用blueuserse.com进行登录请求,对于具备绿标识的终端应用程序,将使用greenuserse.com进行登录请求。
进一步的,在用户登录终端应用程序后,按照图3所示,终端应用程序将进行加载首页的操作,具体的,终端应用程序首先需要从应用管理平台获取功能应用列表,其中的每个功能都具备自己的入口URL;
进一步的,终端应用程序在获取到入口URL后,基于根据在上一步中缓存的蓝绿标识,将入口URL批量修改为相关的前端请求域名;
具体的,得到蓝标识的终端应用程序,将入口URL修改为用于蓝环境中的前端请求域名:blueuserfe.com,以及用于蓝环境中的后端请求域名:blueuserse.com;得到绿标识的终端应用程序,将入口URL修改为用于绿环境中的前端请求域名:greenuserfe.com,以及用于绿环境中的后端请求域名:greenuserse.com。
步骤S103、所述终端应用程序内的每项功能响应于确定的所述前端请求域名,向所述互联网区域内的CDN静态资源请求加载;并由所述CDN静态资源向所述内部管理网络区域中的静态资源服务发起回源请求,并接收回源资源。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基于将URL修改为相应的前端请求域名的基础上,启动终端应用程序中的功能应用。用户在启动功能应用时,也即启动了该应用的入口URL,终端应用程序可以通过该入口URL进行静态资源的加载;
其中,根据图4的请求关系图所示,静态资源包括:部署在终端应用程序所述内部管理网络区域中的静态资源服务,以及互联网区域内的CDN静态资源;
其中,所述CDN静态资源,属于本装置的前端网络部分,将响应于前端请求域名,因此当URL使用蓝环境的前端请求域名,也即blueuserfe.com,对CDN静态资源进行请求时,该资源请求将被连接至蓝环境下的CDN静态资源缓存目录;而当URL使用绿环境的前端请求域名,也即greenuserfe.com,对CDN静态资源进行请求时,该资源请求将被连接至绿环境下的CDN静态资源缓存目录,以此来实现CDN静态资源的蓝绿部署以及发布。
所述静态资源服务,并不直接提供资源给用户的终端应用程序进行下载,仅在所述CDN静态资源过期或不存在等情况发生,用户无法从CDN静态资源处下载所需资源时,按照图4所示,由CDN静态资源向内部管理网络区域中的静态资源服务发起回源请求,并进一步将回源资源缓存到CDN静态资源,并再返回给用户的终端应用程序;基于不同前端请求的域名不同,因此,CDN静态资源发起回源的请求域名也不同,基于内部管理网络区域的静态资源服务将部署蓝环境静态资源服务以及绿环境静态资源服务,并分配不同域名给CDN静态资源回源,因此也就实现了公司内部静态资源服务的蓝绿部署。
步骤S104、所述终端应用程序响应于确定的所述后端请求域名,向所述内部管理网络区域中的后端环境发起相关域名的后端服务请求;以及所述后端环境返回相关服务至所述终端应用程序。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基于完成加载静态资源服务的操作后,按照图3所示的结构图,以及图4所示的请求关系,终端应用程序将会发起针对后端环境的后端服务请求。
具体的,功能应用首先将从终端应用程序的缓存内获取之前配置的蓝绿标识;
进一步的,在发起针对后端服务的请求时,对于具备蓝标识的终端应用程序,将使用蓝环境后端请求域名:blueuserse.com进行蓝环境后端请求,对于具备绿标识的终端应用程序,将使用绿环境后端请求域名:greenuserse.com进行绿环境后端请求;
进一步的,该蓝环境以及绿环境后端请求,在经过反向代理时,反向代理将根据请求域名,在报文头中插入对应的标识:即,对于域名blueuserse.com,将使用env=blue;对于域名greenuserse.com,将使用env=green;
进一步的,在该请求经过反向代理后,报文头将携带响应的不同蓝绿环境的信息,经过网关,网关将根据env=green或env=blue的报文头信息,将请求发送至相应的后端环境中,例如:具备env=green报文头信息的请求,将被连接至绿环境后端;具备env=blue报文头信息的请求,将被连接至蓝环境后端;并最终由各自的蓝绿环境后端响应各自的后端请求。
因此,仅有具备绿环境原生代码的终端应用程序,可以得到绿环境后端,也即部署了更新内容的后端的响应,并得到终端应用程序的更新。
进一步的,首先将终端应用程序公司其内部的内部测试账户,设置为绿环境原生代码,进行终端应用程序的更新,在其所述终端应用程序运行良好时,可以由升级管理平台,在所有真实的终端应用程序用户中,随机选择0.1%或者0.2%等,不超过0.5%的少量终端应用程序用户,将其原生代码设置为绿环境原生代码,以实现小部分的用户终端应用程序进行更新,在小部分的用户终端应用程序更新后,运行良好时,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和情况,以1%至5%或者5%至10%的小比例,逐步扩大绿环境原生代码的终端应用程序比例,直至全部用户的终端应用程序均具备绿环境原生代码,也即均更新完毕为止。
可见,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站式联动响应蓝绿部署的方法,基于计算机通信技术,综合考虑了系统各个部分之间的通信来进行蓝绿部署的响应,使得各个系统之间仅需通过一个蓝绿控制点,完成对整套系统中所有部分的信息传递,从而实现对蓝绿部署的一站式联动响应,提高了终端应用程序升级更新时的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方法可以由单个设备执行,例如一台计算机或服务器等。本实施例的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分布式场景下,由多台设备相互配合来完成。在这种分布式场景的情况下,这多台设备中的一台设备可以只执行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方法中的某一个或多个步骤,这多台设备相互之间会进行交互以完成所述的方法。
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与上述任意实施例方法相对应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一站式联动响应蓝绿部署的装置。
参考图2,所述蓝绿发布的装置,包括:蓝绿标识配置模块、CDN静态资源模块、和后端环境模块;
其中,所述蓝绿标识配置模块,被配置为:处于互联网区域的终端应用程序启动后,向内部管理网络区域中的升级管理平台请求配置对应的蓝绿标识;所述终端应用程序响应于所述升级管理平台确定的所述蓝绿标识,修改用于接入内部管理网络区域的后端请求域名,以发送登录所述终端应用程序的请求;以及,所述终端应用程序响应于所述升级管理平台确定的所述蓝绿标识,将入口URL批量替换为用于接入CDN静态资源的前端请求域名;
所述资源代码模块,被配置为:所述终端应用程序内的每项功能响应于确定的所述前端请求域名,向所述互联网区域内的CDN静态资源请求加载;并由所述CDN静态资源向所述内部管理网络区域中的静态资源服务发起回源请求,并接收回源资源;
所述后端环境模块,被配置为:所述终端应用程序响应于确定的所述后端请求域名,向所述内部管理网络区域中的后端环境发起相关域名的后端服务请求;以及所述后端环境返回相关服务至所述终端应用程序。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所述蓝绿标识配置模块S201,具体被配置为:由于终端应用程序中的原生代码可以被设置为蓝环境原生代码和绿环境原生代码,因此预先将所有用户的终端应用程序中的原生代码,设置为蓝环境原生代码。
进一步的,将终端应用程序的更新内容部署在内部管理网络区域内,其中包括:绿环境后端,和绿环境静态资源服务;
其中,静态资源服务可以部署在终端应用程序所属公司内部的网络中,并不直接提供资源给用户终端应用程序进行下载;CDN静态资源则属于外部公司的服务,其提供的服务仅是缓存使用某些特定域名请求的静态资源;也即,公司内部无法对CDN做任何的其他扩展,例如根据请求的某些特征,返回特定的静态资源。
由于终端应用程序的更新部署在绿环镜后端以及绿环镜静态资源服务中,而所有用户终端应用程序的原生代码为蓝环境原生代码,并对应接入蓝标识,因此可以实现完成更新的部署后,在系统测试时,没有任何真实终端应用程序可以接入更新,保证了真实用户使用过程中终端应用程序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内部管理网络区域内的升级管理平台根据具体需求,将一至多个内部测试账户的终端应用程序中的原生代码设置为绿环境,以使其可以接入各个部分的绿环境,进行系统的更新,并测试。
进一步的,基于上述部署以及用户设定的基础,根据图3所示,在互联网区域内的终端应用程序将在用户启动时,通过升级检测接口,对升级管理平台请求更新检测服务,以及蓝绿标识服务;
其中,所述更新检测服务具体包括:由升级管理平台对发出请求的终端应用程序的原生代码环境进行检测,由于更新内容已部署至绿环境中,因此,具备绿环境原生代码的终端应用程序可以检测到更新信息,而具备蓝环境原生代码的终端应用程序则无法检测到更新信息;
所述蓝绿标识服务包括:在升级管理平台对终端应用程序的原生代码的进行检测后,将根据原生代码返回对应的蓝绿标识,例如:对蓝环境原生代码的终端应用程序返回蓝标识,对绿环境原生代码的终端应用程序返回绿标识;在终端应用程序获取到相关蓝绿标识后,将进一步缓存得到的蓝绿标识,以供后面的流程使用。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根据图3的结构图所示,用户在终端应用程序启动后,对终端应用程序进行进一步的登录操作,具体的,终端应用程序将基于配置的不同的蓝绿标识,使用与蓝绿标识相对应的后端请求域名进行登录请求,也即,对于具备蓝标识的终端应用程序,将使用blueuserse.com进行登录请求,对于具备绿标识的终端应用程序,将使用greenuserse.com进行登录请求。
进一步的,在用户登录终端应用程序后,按照图3所示,终端应用程序将进行加载首页的操作,具体的,终端应用程序首先需要从应用管理平台获取功能应用列表,其中的每个功能都具备自己的入口URL;
进一步的,终端应用程序在获取到入口URL后,基于根据在上一步中缓存的蓝绿标识,将入口URL批量修改为相关的前端请求域名;
具体的,得到蓝标识的终端应用程序,将入口URL修改为用于蓝环境中的前端请求域名:blueuserfe.com,以及用于蓝环境中的后端请求域名:blueuserse.com;得到绿标识的终端应用程序,将入口URL修改为用于绿环境中的前端请求域名:greenuserfe.com,以及用于绿环境中的后端请求域名:greenuserse.com。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所述CDN静态资源模块S202,具体被配置为:基于将URL修改为相应的前端请求域名的基础上,启动终端应用程序中的功能应用。用户在启动功能应用时,也即启动了该应用的入口URL,终端应用程序可以通过该入口URL进行静态资源的加载;
其中,根据图4的请求关系图所示,静态资源包括:部署在终端应用程序所述内部管理网络区域中的静态资源服务,以及互联网区域内的CDN静态资源;
其中,所述CDN静态资源,属于本装置的前端网络部分,将响应于前端请求域名,因此当URL使用蓝环境的前端请求域名,也即blueuserfe.com,对CDN静态资源进行请求时,该资源请求将被连接至蓝环境下的CDN静态资源缓存目录;而当URL使用绿环境的前端请求域名,也即greenuserfe.com,对CDN静态资源进行请求时,该资源请求将被连接至绿环境下的CDN静态资源缓存目录,以此来实现CDN静态资源的蓝绿部署以及发布。
所述静态资源服务,并不直接提供资源给用户的终端应用程序进行下载,仅在所述CDN静态资源过期或不存在等情况发生,用户无法从CDN静态资源处下载所需资源时,按照图4所示,由CDN静态资源向内部管理网络区域中的静态资源服务发起回源请求,并进一步将回源资源缓存到CDN静态资源,并再返回给用户的终端应用程序;基于不同前端请求的域名不同,因此,CDN静态资源发起回源的请求域名也不同,基于内部管理网络区域的静态资源服务将部署蓝环境静态资源服务以及绿环境静态资源服务,并分配不同域名给CDN静态资源回源,因此也就实现了公司内部静态资源服务的蓝绿部署。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所述后端环境模块S203,具体被配置为:基于完成加载静态资源服务的操作后,按照图3所示的结构图,以及图4所示的请求关系,终端应用程序将会发起针对后端环境的后端服务请求。
具体的,功能应用首先将从终端应用程序的缓存内获取之前配置的蓝绿标识;
进一步的,在发起针对后端服务的请求时,对于具备蓝标识的终端应用程序,将使用蓝环境后端请求域名:blueuserse.com进行蓝环境后端请求,对于具备绿标识的终端应用程序,将使用绿环境后端请求域名:greenuserse.com进行绿环境后端请求;
进一步的,该蓝环境以及绿环境后端请求,在经过反向代理时,反向代理将根据请求域名,在报文头中插入对应的标识:即,对于域名blueuserse.com,将使用env=blue;对于域名greenuserse.com,将使用env=green;
进一步的,在该请求经过反向代理后,报文头将携带响应的不同蓝绿环境的信息,经过网关,网关将根据env=green或env=blue的报文头信息,将请求发送至相应的后端环境中,例如:具备env=green报文头信息的请求,将被连接至绿环境后端;具备env=blue报文头信息的请求,将被连接至蓝环境后端;并最终由各自的蓝绿环境后端响应各自的后端请求。
因此,仅有具备绿环境原生代码的终端应用程序,可以得到绿环境后端,也即部署了更新内容的后端的响应,并得到终端应用程序的更新。
进一步的,首先将终端应用程序公司其内部的内部测试账户,设置为绿环境原生代码,进行终端应用程序的更新,在其所述终端应用程序运行良好时,可以由升级管理平台,在所有真实的终端应用程序用户中,随机选择0.1%或者0.2%等,不超过0.5%的少量终端应用程序用户,将其原生代码设置为绿环境原生代码,以实现小部分的用户终端应用程序进行更新,在小部分的用户终端应用程序更新后,运行良好时,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和情况,以1%至5%或者5%至10%的小比例,逐步扩大绿环境原生代码的终端应用程序比例,直至全部用户的终端应用程序均具备绿环境原生代码,也即均更新完毕为止。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模块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时可以把各模块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上述实施例的装置用于实现前述任一实施例中相应的一站式联动响应蓝绿部署的方法,并且具有相应的方法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与上述任意实施例方法相对应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任意一实施例所述的一站式联动响应蓝绿部署的方法。
图5示出了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更为具体的电子设备硬件结构示意图,该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010、存储器1020、输入/输出接口1030、通信接口1040和总线1050。其中处理器1010、存储器1020、输入/输出接口1030和通信接口1040通过总线1050实现彼此之间在设备内部的通信连接。
处理器1010可以采用通用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微处理器、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等方式实现,用于执行相关程序,以实现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
存储器1020可以采用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静态存储设备,动态存储设备等形式实现。存储器1020可以存储操作系统和其他应用程序,在通过软件或者固件来实现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时,相关的程序代码保存在存储器1020中,并由处理器1010来调用执行。
输入/输出接口1030用于连接输入/输出模块,以实现信息输入及输出。输入输出/模块可以作为组件配置在设备中(图中未示出),也可以外接于设备以提供相应功能。其中输入设备可以包括键盘、鼠标、触摸屏、麦克风、各类传感器等,输出设备可以包括显示器、扬声器、振动器、指示灯等。
通信接口1040用于连接通信模块(图中未示出),以实现本设备与其他设备的通信交互。其中通信模块可以通过有线方式(例如USB、网线等)实现通信,也可以通过无线方式(例如移动网络、WIFI、蓝牙等)实现通信。
总线1050包括一通路,在设备的各个组件(例如处理器1010、存储器1020、输入/输出接口1030和通信接口1040)之间传输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上述设备仅示出了处理器1010、存储器1020、输入/输出接口1030、通信接口1040以及总线1050,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该设备还可以包括实现正常运行所必需的其他组件。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设备中也可以仅包含实现本说明书实施例方案所必需的组件,而不必包含图中所示的全部组件。
上述实施例的装置用于实现前述任一实施例中相应的一站式联动响应蓝绿部署的方法,并且具有相应的方法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与上述任意实施例方法相对应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一站式联动响应蓝绿部署的方法。
本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
上述实施例的存储介质存储的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一站式联动响应蓝绿部署的方法,并且具有相应的方法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公开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
另外,为简化说明和讨论,并且为了不会使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难以理解,在所提供的附图中可以示出或可以不示出与集成电路(IC)芯片和其它部件的公知的电源/接地连接。此外,可以以框图的形式示出装置,以便避免使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难以理解,并且这也考虑了以下事实,即关于这些框图装置的实施方式的细节是高度取决于将要实施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平台的(即,这些细节应当完全处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范围内)。在阐述了具体细节(例如,电路)以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情况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或者这些具体细节有变化的情况下实施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因此,这些描述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
尽管已经结合了本公开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了描述,但是根据前面的描述,这些实施例的很多替换、修改和变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其它存储器架构(例如,动态RAM(DRAM))可以使用所讨论的实施例。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宽泛范围之内的所有这样的替换、修改和变型。因此,凡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一站式联动响应蓝绿部署的方法,其中,包括:
处于互联网区域的终端应用程序启动后,向内部管理网络区域中的升级管理平台请求配置对应的蓝绿标识;
所述终端应用程序响应于所述升级管理平台确定的所述蓝绿标识,修改用于接入内部管理网络区域的后端请求域名,以发送登录所述终端应用程序的请求;以及,所述终端应用程序响应于所述升级管理平台确定的所述蓝绿标识,将入口URL批量替换为用于接入CDN静态资源的前端请求域名;
所述终端应用程序内的每项功能响应于确定的所述前端请求域名,向所述互联网区域内的CDN静态资源请求加载;并由所述CDN静态资源向所述内部管理网络区域中的静态资源服务发起回源请求,并接收回源资源;
所述终端应用程序响应于确定的所述后端请求域名,向所述内部管理网络区域中的后端环境发起相关域名的后端服务请求;以及所述后端环境返回相关服务至所述终端应用程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升级管理平台响应于确定所述终端应用程序自身的原生代码,为其配置对应的蓝标识或绿标识;并由所述终端应用程序将所述蓝绿标识缓存于其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终端应用程序内的每项功能启动时,将联动所述入口URL的启动;其中,所述每项功能对应不同的入口URL,其中,所有入口URL均接入所述互联网区域内的CDN静态资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CDN静态资源的缓存目录中,不具备所述终端应用程序所请求的内容时,则向所述内部管理网络区域中的静态资源服务发起所述回源请求。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回源请求将所述CDN静态资源接收的所述前端请求域名,转换为相应的所述后端请求域名,以接入所述静态资源服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后端环境返回对应内容至所述终端应用程序,包括:所述后端环境为所述后端请求域名指定对应的配置接口,所述配置接口启动对应的服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后端服务请求,将在经过反向代理时,由所述反向代理在报文头中插入对应的代理标识的方式,接入对应的所述后端环境。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蓝绿标识包括:蓝标识和绿标识;所述原生代码包括:蓝环境原生代码和绿环境原生代码;所述前端请求域名包括:blueuserfe.com和greenuserfe.com;所述后端请求域名包括:blueuserse.com和greenuser.com;所述CDN静态资源包括:蓝环境CDN静态资源和绿环境CDN静态资源;所述静态资源服务包括:蓝环境静态资源服务服务和绿环境静态资源服务服务;所述后端环境包括:蓝环境后端和绿环境后端;
其中,所述蓝标识对应所述蓝环境原生代码、所述蓝环镜静态资源服务、所述蓝环境CDN静态资源、所述蓝环境后端、所述blueuserfe.com、和所述blueuserse.com;所述绿标识对所述应绿环境原生代码、所述绿环镜静态资源服务、所述蓝环境CDN静态资源、所述绿环境后端、所述greenuserfe.com、和所述greenuser.com。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内部管理网络区域包括:所述升级管理平台、所述后端环境、和所述静态资源服务;
并预先由所述升级管理平台,将更新服务以蓝绿部署的方式,发布到所述绿环镜静态资源服务、和所述绿环境后端中。
10.一种一站式联动响应蓝绿部署的装置,其中,包括:蓝绿标识配置模块、CDN静态资源模块、和后端环境模块;
其中,所述蓝绿标识配置模块,被配置为:处于互联网区域的终端应用程序启动后,向内部管理网络区域中的升级管理平台请求配置对应的蓝绿标识;所述终端应用程序响应于所述升级管理平台确定的所述蓝绿标识,修改用于接入内部管理网络区域的后端请求域名,以发送登录所述终端应用程序的请求;以及,所述终端应用程序响应于所述升级管理平台确定的所述蓝绿标识,将入口URL批量替换为用于接入CDN静态资源的前端请求域名;
所述资源代码模块,被配置为:所述终端应用程序内的每项功能响应于确定的所述前端请求域名,向所述互联网区域内的CDN静态资源请求加载;并由所述CDN静态资源向所述内部管理网络区域中的静态资源服务发起回源请求,并接收回源资源;
所述后端环境模块,被配置为:所述终端应用程序响应于确定的所述后端请求域名,向所述内部管理网络区域中的后端环境发起相关域名的后端服务请求;以及所述后端环境返回相关服务至所述终端应用程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506993.1A CN112688807B (zh) | 2020-12-18 | 2020-12-18 | 一种一站式联动响应蓝绿部署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506993.1A CN112688807B (zh) | 2020-12-18 | 2020-12-18 | 一种一站式联动响应蓝绿部署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688807A true CN112688807A (zh) | 2021-04-20 |
CN112688807B CN112688807B (zh) | 2023-01-17 |
Family
ID=75449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506993.1A Active CN112688807B (zh) | 2020-12-18 | 2020-12-18 | 一种一站式联动响应蓝绿部署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688807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342397A (zh) * | 2021-06-23 | 2021-09-03 | 平安普惠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 基于蓝绿发布的任务运行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CN114721690A (zh) * | 2022-04-26 | 2022-07-08 | 平安普惠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 基于蓝绿发布的新增任务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60139910A1 (en) * | 2014-11-11 | 2016-05-19 | Appcito, Inc. | Policy-driven management of application traffic for providing services to cloud-based applications |
CN108763090A (zh) * | 2018-05-31 | 2018-11-06 | 上海陆家嘴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市场股份有限公司 | 测试环境部署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0471683A (zh) * | 2019-08-06 | 2019-11-19 |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信用卡中心 | 一种基于智能dns的容器云应用蓝绿发布方法 |
US10558457B1 (en) * | 2018-08-24 | 2020-02-11 | Dais Technology, LLC | Platform discovery and deployment automation system |
CN112073240A (zh) * | 2020-09-04 | 2020-12-11 |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注册中心组件的蓝绿部署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
-
2020
- 2020-12-18 CN CN202011506993.1A patent/CN11268880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60139910A1 (en) * | 2014-11-11 | 2016-05-19 | Appcito, Inc. | Policy-driven management of application traffic for providing services to cloud-based applications |
CN108763090A (zh) * | 2018-05-31 | 2018-11-06 | 上海陆家嘴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市场股份有限公司 | 测试环境部署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US10558457B1 (en) * | 2018-08-24 | 2020-02-11 | Dais Technology, LLC | Platform discovery and deployment automation system |
CN110471683A (zh) * | 2019-08-06 | 2019-11-19 |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信用卡中心 | 一种基于智能dns的容器云应用蓝绿发布方法 |
CN112073240A (zh) * | 2020-09-04 | 2020-12-11 |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注册中心组件的蓝绿部署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342397A (zh) * | 2021-06-23 | 2021-09-03 | 平安普惠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 基于蓝绿发布的任务运行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CN114721690A (zh) * | 2022-04-26 | 2022-07-08 | 平安普惠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 基于蓝绿发布的新增任务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688807B (zh) | 2023-01-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150978B (zh) | 调试微服务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7015870B (zh) | 实现web页面与本地应用通信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
CN104965848B (zh) | 一种前端资源加载方法及装置 | |
JP6443452B2 (ja) | 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デバイスへのブランディングコンテンツ及びカスタマイズ情報の配信 | |
CN105389191B (zh) | 一种基于局域网的软件升级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07295573B (zh) | 一种业务应用流量的引导方法和系统 | |
US9088461B2 (en) | Common web accessible data store for client side page processing | |
CN101571876B (zh) | 脚本程序运行逻辑扩展的方法、服务器和客户端 | |
US20210218828A1 (en) | Method for Starting Application Client, Service Server, and Client Device | |
CN111277592B (zh) | 一种鉴权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 |
CN112688807B (zh) | 一种一站式联动响应蓝绿部署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
CN108108203B (zh) | 用于安装包下载安装过程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12612550B (zh) | 一种文件配置方法及装置 | |
CN113765983A (zh) | 一种站点服务的部署方法和装置 | |
CN111064675A (zh) | 访问流量控制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2839071A (zh) | 训练系统、训练数据访问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介质 | |
CN117150161A (zh) | 一种页面渲染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3793459A (zh) | 一种网页打开方法及装置 | |
CN113111282A (zh) | 一种网页资源访问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18488101B (zh) | 云网络系统、通信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 |
CN113641966B (zh) | 一种应用集成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 |
CN117648511A (zh) | 信息整合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4051022A (zh) | Http请求处理方法及装置 | |
HK40048410A (zh) | 一種網頁資源訪問方法、裝置、終端及存儲介質 | |
CN115904435A (zh) | Gpu扩展箱的固件升级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