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83968A - 一种检测唾液酸化糖链抗原kl-6铱纳米点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检测唾液酸化糖链抗原kl-6铱纳米点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683968A CN112683968A CN202011571558.7A CN202011571558A CN112683968A CN 112683968 A CN112683968 A CN 112683968A CN 202011571558 A CN202011571558 A CN 202011571558A CN 112683968 A CN112683968 A CN 11268396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ridium
- solution
- nanodot
- electrode
- prepar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Chemical Rea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唾液酸化糖链抗原KL‑6铱纳米点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其特征在于,制备一种水溶性好、生物相容性好、电化学发光效率高的铱纳米点,以抗体标记的铱纳米点溶液作为信号探针,研制一种无标记型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用于间质性肺疾病标志物唾液酸化糖链抗原KL‑6的快速、灵敏检测,检出限为45 fg/mL,线性范围为100 fg/mL‑50 ng/mL,具有特异性强、重现性好、信号稳定等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领域与生物传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作为一门由生物、化学、医学、电子技术等多种学科相互交叉而兴起的研究热点,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是电化学发光技术与免疫分析方法的有机结合,制得的免疫传感器具有成本低、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易于自动化、微型化与集成化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疾病标志物分析、食品安全分析、环境污染分析等领域。
间质性肺疾病具有发病人群广泛、隐匿性强、病程长、发病机制复杂、诊断治疗存在较大难度等特点。此类疾病会导致肺部器官的损伤及相应的功能障碍,已成为近年来临床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支气管镜检查和外科肺活检不适合短期内反复检查,肺功能检查需要患者配合程度高,且影响因素多,不适合重症患者常规检测。由此可见,寻找一种可以用于ILD诊断及病情监测的血清无创生物学指标至关重要。唾液酸化糖链抗原KL-6作为一种用于检测间质性肺疾病的全新的疾病标志物,具有高特异性、高灵敏的特点,可用于间质性肺疾病的辅助诊断。然而,与其有关的免疫分析方法鲜有报道。因此,基于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优越性,发展一种简单、快速、准确的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用于测定唾液酸化糖链抗原KL-6,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与临床应用价值。
近年来,磷光过渡金属配合物的设计与合成成为研究热点。铱类配合物作为配合物家族中最大的一类,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制中有着广泛应用。凭借极高的电化学发光效率,以双(2-苯基吡啶)乙酰丙酮铱Ir(ppy)2(acac)为代表的铱配合物在生物分析领域开始受到关注。但是,Ir(ppy)2(acac)水溶性差、易团聚、生物相容性差,极大地限制了其在水相免疫分析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1)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克服以上缺点,制备一种水溶性好、生物相容性好、电化学发光效率高的铱纳米点,以抗体标记的铱纳米点溶液作为信号探针,研制一种无标记型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
(2)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所述免疫传感器的用途,用于间质性肺疾病标志物唾液酸化糖链抗原KL-6浓度的检测,传感器信号响应迅速、灵敏度高,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检出限为45 fg/mL,线性范围100 fg/mL-50 ng/mL。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检测唾液酸化糖链抗原KL-6铱纳米点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包括以下步骤:
1. 铱纳米点溶液的制备
室温下,将质量为10 ~ 20 mg的铱配合物固体溶解于1 ~ 4 mL四氢呋喃中,配置成质量浓度为5 ~10 mg/mL的溶液;将摩尔浓度为0.1 ~ 0.3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与质量浓度为0.5 ~ 1.0 mg/mL的去铁蛋白溶液,按照一定体积比震荡均匀,在室温下持续搅拌2~ 4 h使去铁蛋白结构单元完全解离成游离的子单元;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0.5 ~ 1.5mL、质量浓度为5 ~10 mg/mL的铱配合物溶液,持续搅拌2 ~ 4 h后,迅速向混合溶液中加入0.1 ~ 0.3 mL、摩尔浓度为0.1 ~ 0.3 mol/L 的盐酸溶液对溶液进行中和;待将混合液静止2 ~ 4 h后,用超滤离心管对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将最终制得的铱纳米点分散至5 ~ 7mL、pH为7.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保存备用;
所述铱配合物为双(2-苯基吡啶)乙酰丙酮铱Ir(ppy)2(acac);
所述去铁蛋白为生物素标记的马脾脏去铁蛋白;
所述氢氧化钠与去铁蛋白的溶液体积比为1:100。
2. 抗体标记的铱纳米点溶液的制备
向1 mL铱纳米点溶液中加入50 ~ 70 μL、质量分数为30%的戊二醛,500 ~ 700 μL抗体标准溶液(10 μg/mL),在4 °C下孵化12 ~ 24 h后,通过离心分离得到抗体标记的铱纳米点溶液,置于4 °C下储存备用;
3. 一种检测唾液酸化糖链抗原KL-6铱纳米点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
a. 将直径为4 mm的玻碳电极依次用1.0 μm、0.3 μm、0.05 μm氧化铝抛光粉抛光处理,用超纯水冲洗干净;
b. 在玻碳电极表面滴涂6 μL、浓度为2 ~ 3 mg/mL的抗体标记的铱纳米点溶液,将其置于37 °C晾干;
c. 滴加3 μL、质量分数为1 ~ 3%的牛血清白蛋白溶液,以封闭电极表面的非特异性活性位点,用pH 7.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冲洗电极表面,将其置于4 °C晾干;
d. 滴加6 μL、浓度为10 μg/mL或未知浓度的间质性肺疾病标志物唾液酸化糖链抗原KL-6溶液,将其置于37 °C孵化1 h,用pH 7.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冲洗电极表面,免疫传感器构建完毕;
4. 一种铱纳米点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用于检测间质性肺疾病标志物唾液酸化糖链抗原KL-6,操作步骤如下:
(1)参数设置:超微弱电化学发光仪的光电倍增管高压设置为800 V,电化学工作站循环伏安扫描电位范围设置为0 ~ 1.0 V,扫描速率设置为0.1 V/s;
(2)测试:以银/氯化银电极作为参比电极,铂丝电极为对电极,以上述方法制备的传感器为工作电极,在10 mL含25 ~ 45 mmol/L 三乙胺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进行电化学发光测试,得到孵化不同浓度唾液酸化糖链抗原KL-6时对应的电化学发光信号强度,绘制工作曲线(检出限为45 fg/mL,线性范围100 fg/mL - 50 ng/mL);
(3)对孵化未知浓度唾液酸化糖链实际样品的传感器进行测试,据此根据工作曲线计算即可得到该实际样品中的唾液酸化糖链浓度。
本发明的有益成果
(1)首次提出一种在去铁蛋白内部高效封装铱配合物分子的方法,制得一种水溶性好、电化学发光效率高的铱纳米点看,解决了铱配合物在水相中水溶性差、生物相容性差的问题;
(2)以抗体标记的铱纳米点溶液作为信号探针,研制一种无标记型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用于检测间质性肺疾病标志物唾液酸化糖链抗原KL-6;
(3)弥补了目前唾液酸化糖链抗原KL-6电化学发光检测方法的空白,在实际样品检测中,该免疫传感器检出限低至45 fg/mL,线性范围宽至100 fg/mL-50 ng/mL;
(4)研制的免疫传感器具有制备简单、易操作、信号响应迅速、重现性好、绿色环保无污染等优点,对血清中唾液酸化糖链抗原KL-6特异性强,在间质性肺疾病的早期诊断中有着巨大的潜在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检测唾液酸化糖链抗原KL-6铱纳米点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铱纳米点溶液的步骤如下:
室温下,将质量为10 mg的双(2-苯基吡啶)乙酰丙酮铱Ir(ppy)2(acac)固体溶解于1 mL四氢呋喃中,配置成质量浓度为10 mg/mL的溶液;将摩尔浓度为0.1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与质量浓度为0.5 mg/mL的去铁蛋白溶液,按照体积比1:100震荡均匀,在室温下持续搅拌2 h使去铁蛋白结构单元完全解离成游离的子单元;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0.5 mL、质量浓度为10 mg/mL的铱配合物溶液,持续搅拌2 h后,迅速向混合溶液中加入0.1 mL、摩尔浓度为0.1 mol/L的盐酸溶液对溶液进行中和;待将混合液静止2 h后,用超滤离心管对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将最终制得的铱纳米点分散至5 mL、pH为7.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保存备用。
实施例2. 一种检测唾液酸化糖链抗原KL-6铱纳米点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铱纳米点溶液的制备步骤如下:
室温下,将质量为15 mg的双(2-苯基吡啶)乙酰丙酮铱Ir(ppy)2(acac)溶解于2mL四氢呋喃中,配置成质量浓度为7.5 mg/mL的溶液;将摩尔浓度为0.2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与质量浓度为0.7 mg/mL的去铁蛋白溶液,按照体积比1:100震荡均匀,在室温下持续搅拌3 h使去铁蛋白结构单元完全解离成游离的子单元;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1 mL、质量浓度为7.5 mg/mL的铱配合物溶液,持续搅拌3 h后,迅速向混合溶液中加入0.2 mL、摩尔浓度为0.2 mol/L 的盐酸溶液对溶液进行中和;待将混合液静止3 h后,用超滤离心管对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将最终制得的铱纳米点分散至6 mL、pH为7.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保存备用。
实施例3. 一种检测唾液酸化糖链抗原KL-6铱纳米点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铱纳米点溶液的制备步骤如下:
室温下,将质量为20 mg的双(2-苯基吡啶)乙酰丙酮铱Ir(ppy)2(acac)溶解于4mL四氢呋喃中,配置成质量浓度为5 mg/mL的溶液;将摩尔浓度为0.3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与质量浓度为5 mg/mL的去铁蛋白溶液,按照体积比1:100震荡均匀,在室温下持续搅拌4h使去铁蛋白结构单元完全解离成游离的子单元;然后,向其中逐滴加1.5 mL、质量浓度为5mg/mL的铱配合物溶液,持续搅拌4 h后,迅速向混合溶液中加入0.3 mL、摩尔浓度为0.3mol/L 的盐酸溶液对溶液进行中和;待将混合液静止4 h后,用超滤离心管对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将最终制得的铱纳米点分散至7 mL、pH为7.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保存备用。
实施例4. 一种检测唾液酸化糖链抗原KL-6铱纳米点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抗体标记的铱纳米点溶液按以下步骤制备:
取1 mL上述制备的铱纳米点溶液,向其中加入50 μL、质量分数为30%的戊二醛作为交联剂,然后加入500 μL浓度为10 μg/mL的抗体标准溶液,在4 °C下孵化12 h后,通过离心分离得到抗体标记的铱纳米点溶液,置于4 °C下储存备用。
实施例5. 一种检测唾液酸化糖链抗原KL-6铱纳米点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抗体标记的铱纳米点溶液按以下步骤制备:
取1 mL上述制备的铱纳米点溶液,向其中加入60 μL、质量分数为30%的戊二醛作为交联剂,然后加入600 μL浓度为10 μg/mL的抗体标准溶液,在4 °C下孵化18 h后,通过离心分离得到抗体标记的铱纳米点溶液,置于4 °C下储存备用。
实施例6. 一种检测唾液酸化糖链抗原KL-6铱纳米点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抗体标记的铱纳米点溶液按以下步骤制备:
取1 mL上述制备的铱纳米点溶液,向其中加入70 μL、质量分数为30%的戊二醛作为交联剂,然后加入700 μL浓度为10 μg/mL的抗体标准溶液,在4 °C下孵化24 h后,通过离心分离得到抗体标记的铱纳米点溶液,置于4 °C下储存备用。
实施例7. 一种检测唾液酸化糖链抗原KL-6铱纳米点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该免疫传感器的构建步骤如下:
a. 将直径为4 mm的玻碳电极依次用1.0 μm、0.3 μm、0.05 μm氧化铝抛光粉抛光处理,用超纯水冲洗干净;
b. 在玻碳电极表面滴涂6 μL、浓度为2 mg/mL的抗体标记的铱纳米点溶液,将其置于37 °C晾干;
c. 滴加3 μL、质量分数为1 %的牛血清白蛋白溶液,以封闭电极表面的非特异性活性位点,用pH 7.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冲洗电极表面,将其置于4 °C晾干;
d. 滴加6 μL、浓度为10 μg/mL或未知浓度的间质性肺疾病标志物唾液酸化糖链抗原KL-6溶液,将其置于37 °C孵化1 h,用pH 7.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冲洗电极表面,免疫传感器构建完毕。
实施例8. 一种检测唾液酸化糖链抗原KL-6铱纳米点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该免疫传感器的构建步骤如下:
a. 将直径为4 mm的玻碳电极依次用1.0 μm、0.3 μm、0.05 μm氧化铝抛光粉抛光处理,用超纯水冲洗干净;
b. 在玻碳电极表面滴涂6 μL、浓度为3 mg/mL的抗体标记的铱纳米点溶液,将其置于37 °C晾干;
c. 滴加3 μL、质量分数为2 %的牛血清白蛋白溶液,以封闭电极表面的非特异性活性位点,用pH 7.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冲洗电极表面,将其置于4 °C晾干;
d. 滴加6 μL、浓度为10 μg/mL或未知浓度的间质性肺疾病标志物唾液酸化糖链抗原KL-6溶液,将其置于37 °C孵化1 h,用pH 7.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冲洗电极表面,免疫传感器构建完毕。
实施例9. 一种检测唾液酸化糖链抗原KL-6铱纳米点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该免疫传感器的构建步骤如下:
a. 将直径为4 mm的玻碳电极依次用1.0 μm、0.3 μm、0.05 μm氧化铝抛光粉抛光处理,用超纯水冲洗干净;
b. 在玻碳电极表面滴涂6 μL、浓度为4 mg/mL的抗体标记的铱纳米点溶液,将其置于37 °C晾干;
c. 滴加3 μL、质量分数为3 %的牛血清白蛋白溶液,以封闭电极表面的非特异性活性位点,用pH 7.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冲洗电极表面,将其置于4 °C晾干;
d. 滴加6 μL、浓度为10 μg/mL或未知浓度的间质性肺疾病标志物唾液酸化糖链抗原KL-6溶液,将其置于37 °C孵化1 h,用pH 7.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冲洗电极表面,免疫传感器构建完毕。
实施例10. 一种铱纳米点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用于间质性肺疾病标志物唾液酸化糖链抗原KL-6,操作步骤如下:
(1)参数设置:超微弱电化学发光仪的光电倍增管高压设置为800 V,电化学工作站循环伏安扫描电位范围设置为0 ~ 1.0 V,扫描速率设置为0.1 V/s;
(2)测试:以银/氯化银电极作为参比电极,铂丝电极为对电极,以上述方法制备的传感器为工作电极,在10 mL含25 mmol/L 三乙胺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进行电化学发光测试,得到孵化不同浓度唾液酸化糖链抗原KL-6时对应的电化学发光信号强度,绘制工作曲线,其检出限为45 fg/mL,线性范围100 fg/mL - 50 ng/mL;
(3)对孵化未知浓度唾液酸化糖链实际样品的传感器进行测试,据此根据工作曲线计算即可得到该实际样品中的唾液酸化糖链浓度。
实施例11. 一种铱纳米点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用于间质性肺疾病标志物唾液酸化糖链抗原KL-6,操作步骤如下:
(1)参数设置:超微弱电化学发光仪的光电倍增管高压设置为800 V,电化学工作站循环伏安扫描电位范围设置为0 ~ 1.0 V,扫描速率设置为0.1 V/s;
(2)测试:以银/氯化银电极作为参比电极,铂丝电极为对电极,以上述方法制备的传感器为工作电极,在10 mL含35 mmol/L 三乙胺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进行电化学发光测试,得到孵化不同浓度唾液酸化糖链抗原KL-6时对应的电化学发光信号强度,绘制工作曲线,其检出限为45 fg/mL,线性范围100 fg/mL - 50 ng/mL;
(3)对孵化未知浓度唾液酸化糖链实际样品的传感器进行测试,据此根据工作曲线计算即可得到该实际样品中的唾液酸化糖链浓度。
实施例12. 一种铱纳米点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用于间质性肺疾病标志物唾液酸化糖链抗原KL-6,操作步骤如下:
(1)参数设置:超微弱电化学发光仪的光电倍增管高压设置为800 V,电化学工作站循环伏安扫描电位范围设置为0 ~ 1.0 V,扫描速率设置为0.1 V/s;
(2)测试:以银/氯化银电极作为参比电极,铂丝电极为对电极,以上述方法制备的传感器为工作电极,在10 mL含45 mmol/L 三乙胺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进行电化学发光测试,得到孵化不同浓度唾液酸化糖链抗原KL-6时对应的电化学发光信号强度,绘制工作曲线,其检出限为45 fg/mL,线性范围100 fg/mL - 50 ng/mL;
(3)对孵化未知浓度唾液酸化糖链实际样品的传感器进行测试,据此根据工作曲线计算即可得到该实际样品中的唾液酸化糖链浓度。
Claims (5)
1.一种检测唾液酸化糖链抗原KL-6铱纳米点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铱纳米点溶液的制备
室温下,将质量为10 ~ 20 mg的铱配合物固体溶解于1 ~ 4 mL四氢呋喃中,配置成质量浓度为5 ~10 mg/mL的溶液;将摩尔浓度为0.1 ~ 0.3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与质量浓度为0.5 ~ 1.0 mg/mL的去铁蛋白溶液,按照一定体积比震荡均匀,在室温下持续搅拌2 ~ 4h使去铁蛋白结构单元完全解离成游离的子单元;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0.5 ~ 1.5 mL、质量浓度为5 ~ 10 mg/mL的铱配合物溶液,持续搅拌2 ~ 4 h后,迅速向混合溶液中加入0.1~ 0.3 mL、摩尔浓度为0.1 ~ 0.3 mol/L 的盐酸溶液对溶液进行中和;待将混合液静止2 ~4 h后,用超滤离心管对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将最终制得的铱纳米点分散至5 ~ 7 mL、pH为7.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保存备用;
(2)抗体标记的铱纳米点溶液的制备
向1 mL铱纳米点溶液中加入50 ~ 70 μL、质量分数为30%的戊二醛,500 ~ 700 μL抗体标准溶液(10 μg/mL),于4 °C下孵化12 ~ 24 h,离心分离得到抗体标记的铱纳米点溶液,置于4 °C下储存备用;
(3)一种铱纳米点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步骤
a. 将直径为4 mm的玻碳电极依次用1.0 μm、0.3 μm、0.05 μm氧化铝抛光粉抛光处理,用超纯水冲洗干净;
b. 在玻碳电极表面滴涂6 μL、浓度为2 ~ 3 mg/mL的抗体标记的铱纳米点溶液,将其置于37 °C晾干;
c. 滴加3 μL、质量分数为1 ~ 3%的牛血清白蛋白溶液,以封闭电极表面的非特异性活性位点,用pH 7.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冲洗电极表面,将其置于4 °C晾干;
d. 滴加6 μL、浓度为10 μg/mL或未知浓度的间质性肺疾病标志物唾液酸化糖链抗原KL-6溶液,将其置于37 °C孵化1 h,用pH 7.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冲洗电极表面,免疫传感器制备完毕;
(4)一种铱纳米点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用于间质性肺疾病标志物唾液酸化糖链抗原KL-6检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唾液酸化糖链抗原KL-6铱纳米点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铱配合物为双(2-苯基吡啶)乙酰丙酮铱Ir(ppy)2(acac)。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唾液酸化糖链抗原KL-6铱纳米点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去铁蛋白为生物素标记的马脾脏去铁蛋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唾液酸化糖链抗原KL-6铱纳米点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氧化钠与去铁蛋白的溶液体积比为1:10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一种铱纳米点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用于检测间质性肺疾病标志物唾液酸化糖链抗原KL-6,其特征在于操作步骤如下:
(1)参数设置:超微弱电化学发光仪的光电倍增管高压设置为800 V,电化学工作站循环伏安扫描电位范围设置为0 ~ 1.0 V,扫描速率设置为0.1 V/s;
(2)测试:以银/氯化银电极作为参比电极,铂丝电极为对电极,以上述方法制备的传感器为工作电极,在10 mL含25 ~ 45 mmol/L 三乙胺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进行电化学发光测试,得到孵化不同浓度唾液酸化糖链抗原KL-6时对应的电化学发光信号强度,绘制工作曲线(检出限为45 fg/mL,线性范围100 fg/mL - 50 ng/mL);
(3)对孵化未知浓度唾液酸化糖链实际样品的传感器进行测试,据此根据工作曲线计算即可得到该实际样品中的唾液酸化糖链浓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571558.7A CN112683968B (zh) | 2020-12-27 | 2020-12-27 | 一种检测唾液酸化糖链抗原kl-6铱纳米点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571558.7A CN112683968B (zh) | 2020-12-27 | 2020-12-27 | 一种检测唾液酸化糖链抗原kl-6铱纳米点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683968A true CN112683968A (zh) | 2021-04-20 |
CN112683968B CN112683968B (zh) | 2023-06-20 |
Family
ID=754534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571558.7A Active CN112683968B (zh) | 2020-12-27 | 2020-12-27 | 一种检测唾液酸化糖链抗原kl-6铱纳米点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683968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324980A (zh) * | 2021-06-04 | 2021-08-31 | 南京大学 | 闭合式双极电极阵列及其应用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50006685A1 (en) * | 2003-07-08 | 2005-01-13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
CN110231336A (zh) * | 2019-06-18 | 2019-09-13 | 济南大学 | 一种石墨烯/聚苯胺纳米线阵列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CN111751435A (zh) * | 2020-06-22 | 2020-10-09 | 济南大学 | 一种基于去铁铁蛋白封装四苯乙烯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CN111766289A (zh) * | 2020-06-22 | 2020-10-13 | 济南大学 | 一种基于富氧空位CeO2电致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CN111766287A (zh) * | 2020-06-22 | 2020-10-13 | 济南大学 | 一种基于去铁铁蛋白封装Ru(bpy)32+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
2020
- 2020-12-27 CN CN202011571558.7A patent/CN11268396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50006685A1 (en) * | 2003-07-08 | 2005-01-13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
CN110231336A (zh) * | 2019-06-18 | 2019-09-13 | 济南大学 | 一种石墨烯/聚苯胺纳米线阵列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CN111751435A (zh) * | 2020-06-22 | 2020-10-09 | 济南大学 | 一种基于去铁铁蛋白封装四苯乙烯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CN111766289A (zh) * | 2020-06-22 | 2020-10-13 | 济南大学 | 一种基于富氧空位CeO2电致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CN111766287A (zh) * | 2020-06-22 | 2020-10-13 | 济南大学 | 一种基于去铁铁蛋白封装Ru(bpy)32+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324980A (zh) * | 2021-06-04 | 2021-08-31 | 南京大学 | 闭合式双极电极阵列及其应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683968B (zh) | 2023-06-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arannum et al. |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 as receptors for assays of antibiotics | |
CN104330553B (zh) | 一种无标记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及其免疫分析方法 | |
CN110596060B (zh) | 一种检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光谱分析中荧光传感器的构建方法及其应用 | |
CN111239391B (zh) | 一种2019-nCoV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及检测装置 | |
CN102967706A (zh) | 检测肿瘤标志物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 | |
Li et al. | Cross-talk-free multiplexed immunoassay using a disposable electrochemiluminescent immunosensor array coupled with a non-array detector | |
CN110441295B (zh) | 一种基于铁蛋白封装Ir(ppy)3的生物传感器制备方法 | |
CN101587071B (zh) | 氧化锌量子点标记抗体的荧光免疫测定方法 | |
CN109839501A (zh) | 一种测定循环肿瘤细胞的电致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07132260B (zh) | 一种基于纳米材料检测莱克多巴胺的电化学传感器 | |
CN109001471A (zh) | 游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 |
CN106053823B (zh) | 一种基于CdZnSe三元量子点的光谱型电致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 | |
CN109444240A (zh) | 一种基于普鲁士蓝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及基于该传感器所建立的电化学免疫传感方法和应用 | |
Jia et al. | Visual analysis of Alzheimer disease biomarker via low-potential driven bipolar electrode | |
CN109142331A (zh) | 一种用于癌胚抗原检测的电致化学发光方法及其试剂盒 | |
CN109142748A (zh) | 人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方法及其试剂盒 | |
CN106124487B (zh) | 一种基于光谱分辨原理的电致化学发光多组分免疫检测方法 | |
CN112683968A (zh) | 一种检测唾液酸化糖链抗原kl-6铱纳米点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 | |
CN106771199A (zh) | 一种方便检测肿瘤标志物的比色免疫分析方法 | |
CN102435736A (zh) | 用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测定卵巢癌胚抗原的方法 | |
CN109470690A (zh) | 基于电位分辨电化学发光的抗原检测方法 | |
CN109164090A (zh) | 肿瘤坏死因子α的电致化学发光检测方法及其试剂盒 | |
CN102253221A (zh) | 磷化蛋白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 |
CN114675027B (zh) | 膀胱癌蛋白类标志物活性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 |
CN111239390A (zh) | 一种新型抗原检测试剂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