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82863A - 一种富氧空调、送氧控制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富氧空调、送氧控制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682863A CN112682863A CN202011389774.XA CN202011389774A CN112682863A CN 112682863 A CN112682863 A CN 112682863A CN 202011389774 A CN202011389774 A CN 202011389774A CN 112682863 A CN112682863 A CN 11268286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xygen
- air conditioner
- cabin
- enriched air
- mixed flow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7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7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408 swee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91 dehumid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2 pos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空调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富氧空调、送氧控制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介质,储氧罐包括贮藏舱和混流舱两个独立舱体,贮藏舱是制氧模块产生的氧气的存储装置和流通通道,且与混流舱之间有可控制的连通阀;混流舱具有可控制的阀门和气泵结构,将房间内的空气吸入其中;至少一个富氧空气输送管路,与混流舱相连,连接处至少存在一个可控阀体和气泵结构;控制装置,通过若干控制阀安装在所述富氧空气输送管路上,用于对富氧空气输送管路的通断进行控制。本发明利用储氧罐进行混流,利用空调器导风部件进行协同控制,起到较好的混流作用,减少制氧过程中氧气浓度过大、氧气分布不均等问题,提高安全性和舒适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富氧空调、送氧控制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达到更好的使用体验,市面上出现了具有氧气制造或富集功能的空调器,专利CN108592178B提出了一种用户可根据需求设定富氧空调的氧气含量控制阀值,富氧空调根据设定的氧气发生器控制方法进行制氧模式切换,从而达到室内空气含氧量最佳、最舒适的状态,提高整体舒适性的控制方法,但是缺乏具体的氧气产生过程,但是,缺少氧气产生、输送和在室内混流分布等方面的控制方法。现有富氧空调,缺少氧气产生、输送和在室内混流分布等方面的控制方法。现有富氧空调制氧过程中氧气浓度过大、氧气分布不均等问题。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
(1)现有富氧空调,缺少氧气产生、输送和在室内混流分布等方面的控制方法。
(2)现有富氧空调制氧过程中氧气浓度过大、氧气分布不均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富氧空调、送氧控制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该富氧空调的送氧控制系统设置有:
储氧罐,包括贮藏舱和混流舱两个独立舱体,贮藏舱是制氧模块产生的氧气的存储装置和流通通道,且与混流舱之间有可控制的连通阀;混流舱具有可控制的阀门和气泵结构,将房间内的空气吸入其中;
至少一个富氧空气输送管路,与混流舱相连,连接处至少存在一个可控阀体和气泵结构;
控制装置,通过若干控制阀安装在所述富氧空气输送管路上,用于对富氧空气输送管路的通断进行控制;
制样模块,为空调提供氧气来源;
吸气泵,与储氧罐的混流舱通过管路相连,将室内空气吸入储氧罐的混流舱进行混合,控制输出氧气的浓度。
进一步,所述富氧空气输送管路与空调器风道相连通,连通处设置可控制的阀门。
进一步,所述富氧空气输送管路采用铜管,不锈钢管,塑料管。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富氧空调的送氧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该富氧空调的送氧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空调开机,运行常规制冷模式,判断空调是否进入送氧模式;
若空调进入除湿模式,则记录此时用户的设定条件,包括温度、内风机转速和导风板位置等信息;否则,保持当前模式运行;
记录用户设定条件后,制氧模块制造的氧气进入储氧罐的贮藏舱,一定量氧气,通过阀体,进入储氧罐的混流舱;房间内的空气通过阀体,在气泵的作用下进入储氧罐的混流舱;
经过一段时间,混流舱内氧气浓度达到一定浓度,用于判定储氧罐是否开启混流模式;若不开启,则继续将房间内空气输入混流舱;若开启,则通过阀控制管路开启,输送氧气至空调器室内机风道中。
进一步,该富氧空调的送氧控制控制方法还包括对导风部件的控制;
在扫风的情况下,实现上、下最大导风角度加大10°~20°运行以及正常运行上、下导风角度运行;
在不扫风的情况下,实现正常运行上、下导风角度运行。
进一步,在初始高校阶段,开始产生氧气阶段,制氧量和制氧效率高,富氧空气输送管路中的氧气浓度较高,用快速调节房间内氧气浓度;
在中间平稳阶段,当室内氧气浓度达到设定的某一阈值时,进入平稳制氧阶段,主要用于平衡室内外压差,提高用户的舒适性;
在后期衰减阶段,当室内氧气浓度达到设定的某一阈值时,接近最佳舒适值,制氧量和制氧速率降低,空调器即将退出制氧模式。
进一步,不同送氧模式的时间段,运行不同的导风部件控制方法,直至送氧完成,退出制氧模式,恢复恢复记录的用户运行设定,进行常规的空调运行模式。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富氧空调器,所述空调器用于运行所述的富氧空调的送氧控制控制方法。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的富氧空调的送氧控制控制方法。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的富氧空调的送氧控制控制方法。
结合上述的所有技术方案,本发明所具备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
本发明利用储氧罐进行混流,利用空调器导风部件进行协同控制,起到较好的混流作用,减少制氧过程中氧气浓度过大、氧气分布不均等问题,提高安全性和舒适性。
本发明利用储氧罐,对产生的氧气和室内空气进行混合,并利用空调器导风部件进行协同控制,起到较好的混流作用,减少制氧过程中氧气浓度过大、氧气分布不均等问题,提高安全性和舒适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富氧空调的送氧控制方法策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富氧空调的送氧控制系统及方法,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描述。
富氧空调的送氧控制系统设置有富氧空调,富氧空调具有储氧罐以及富氧空气输送管路。
储氧罐包括贮藏舱和混流舱两个独立舱体,各自独立控制;其中,贮藏舱是制氧模块产生的氧气的存储装置和流通通道,且与混流舱之间有可控制的连通阀;混流舱具有可控制的阀门和气泵结构,可将房间内的空气吸入其中。
富氧空气输送管路至少存在一个,富氧空气输送管路与混流舱相连,链接处至少存在一个可控阀体和气泵结构;进一步的,该部件与空调器风道相连通,优选的,连通处设置可控制的阀门,减少空调常规运行时,对富氧空气输送管路的影响。
制氧模块制造的氧气与空气在混流舱中混合后,在通过管路输入空调器室内机的风道,避免氧气浓度过高导致的醉氧等不良情况的发生;氧气输送时间段分为3个阶段,即初始高效阶段、中间平稳阶段和后期衰减阶段;氧气输送时间段对应不同的导风部件控制方法,起到较好的混流作用,提高舒适性。
本发明利用储氧罐,对产生的氧气和室内空气进行混合,并利用空调器导风部件进行协同控制,起到较好的混流作用,减少制氧过程中氧气浓度过大、氧气分布不均等问题,提高安全性和舒适性。
主要部件为储氧罐,包含贮藏舱和混流舱两个独立舱体,市面上有成熟物料,用于氧气暂时存储和混合;富氧空气输送管路,优选铜管,其他类型的管路(如不锈钢、塑料等)均可,满足压力需求即可;控制阀若干,配合逻辑进行控制;制样模块,为氧气来源,为空调提供氧气,可为空调设计模块,也可以是外接的制氧机等;吸气泵,与储氧罐的混流舱通过管路相连,将室内空气吸入储氧罐的混流舱进行混合,控制输出氧气的浓度。
本发明将富氧空调的送氧时间进行了分段,优选的,分为3个阶段,即初始高效阶段、中间平稳阶段和后期衰减阶段;
(1)初始高校阶段,开始产生氧气阶段,制氧量和制氧效率高,富氧空气输送管路中的氧气浓度较高,用快速调节房间内氧气浓度;
(2)中间平稳阶段,当室内氧气浓度达到设定的某一阈值时,进入平稳制氧阶段,主要用于平衡室内外压差,提高用户的舒适性;
(3)后期衰减阶段,当室内氧气浓度达到设定的某一阈值时,接近最佳舒适值,制氧量和制氧速率降低,空调器即将退出制氧模式。
为了进行较好的混流控制,本发明不同的送氧时间段,对应不同的导风部件控制方法,具体情况如下:
本发明控制流程图所示:
空调开机,运行常规制冷模式,判断空调是否进入送氧模式;
若空调进入除湿模式,则记录此时用户的设定条件,包括温度、内风机转速和导风板位置等信息;否则,保持当前模式运行。
记录用户设定条件后,制氧模块制造的氧气进入储氧罐的贮藏舱,一定量氧气,通过阀体,进入储氧罐的混流舱;房间内的空气通过阀体,在气泵的作用下进入储氧罐的混流舱。
经过一段时间,混流舱内氧气浓度达到一定浓度,用于判定储氧罐是否开启混流模式。若不开启,则继续将房间内空气输入混流舱;若开启,则通过阀控制管路开启,输送氧气至空调器室内机风道中。
进一步的,不同的送氧时间段,运行不同的导风部件控制方法,直至送氧完成,退出制氧模式,恢复恢复记录的用户运行设定,进行常规的空调运行模式。
仅仅进行了摸底测试,在距离出风口1m处测试氧气浓度,本控制方法下,出风口处的氧气浓度可维持在一定浓度范围内(10%~12%);未进行控制的,氧气浓度波动比较大,7%(浓度过低)~20%(易醉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富氧空调的送氧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富氧空调的送氧控制系统设置有:
储氧罐,包括贮藏舱和混流舱两个独立舱体,贮藏舱是制氧模块产生的氧气的存储装置和流通通道,且与混流舱之间有可控制的连通阀;混流舱具有可控制的阀门和气泵结构,将房间内的空气吸入其中;
至少一个富氧空气输送管路,与混流舱相连,连接处至少存在一个可控阀体和气泵结构;
控制装置,通过若干控制阀安装在所述富氧空气输送管路上,用于对富氧空气输送管路的通断进行控制;
制样模块,为空调提供氧气来源;
吸气泵,与储氧罐的混流舱通过管路相连,将室内空气吸入储氧罐的混流舱进行混合,控制输出氧气的浓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氧空调的送氧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富氧空气输送管路与空调器风道相连通,连通处设置可控制的阀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氧空调的送氧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富氧空气输送管路采用铜管,不锈钢管,塑料管。
4.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富氧空调的送氧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富氧空调的送氧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空调开机,运行常规制冷模式,判断空调是否进入送氧模式;
若空调进入除湿模式,则记录此时用户的设定条件,包括温度、内风机转速和导风板位置等信息;否则,保持当前模式运行;
记录用户设定条件后,制氧模块制造的氧气进入储氧罐的贮藏舱,一定量氧气,通过阀体,进入储氧罐的混流舱;房间内的空气通过阀体,在气泵的作用下进入储氧罐的混流舱;
经过一段时间,混流舱内氧气浓度达到一定浓度,用于判定储氧罐是否开启混流模式;若不开启,则继续将房间内空气输入混流舱;若开启,则通过阀控制管路开启,输送氧气至空调器室内机风道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富氧空调的送氧控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富氧空调的送氧控制控制方法还包括对导风部件的控制;
在扫风的情况下,实现上、下最大导风角度加大10°~20°运行以及正常运行上、下导风角度运行;
在不扫风的情况下,实现正常运行上、下导风角度运行。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富氧空调的送氧控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初始高校阶段,开始产生氧气阶段,制氧量和制氧效率高,富氧空气输送管路中的氧气浓度较高,用快速调节房间内氧气浓度;
在中间平稳阶段,当室内氧气浓度达到设定的某一阈值时,进入平稳制氧阶段,主要用于平衡室内外压差,提高用户的舒适性;
在后期衰减阶段,当室内氧气浓度达到设定的某一阈值时,接近最佳舒适值,制氧量和制氧速率降低,空调器即将退出制氧模式。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富氧空调的送氧控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送氧模式的时间段,运行不同的导风部件控制方法,直至送氧完成,退出制氧模式,恢复恢复记录的用户运行设定,进行常规的空调运行模式。
8.一种富氧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用于运行权利要求4-7任意一项所述的富氧空调的送氧控制控制方法。
9.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4-7任意一项所述的富氧空调的送氧控制控制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4-7任意一项所述的富氧空调的送氧控制控制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389774.XA CN112682863B (zh) | 2020-12-01 | 2020-12-01 | 一种富氧空调、送氧控制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389774.XA CN112682863B (zh) | 2020-12-01 | 2020-12-01 | 一种富氧空调、送氧控制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682863A true CN112682863A (zh) | 2021-04-20 |
CN112682863B CN112682863B (zh) | 2021-11-30 |
Family
ID=754471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389774.XA Active CN112682863B (zh) | 2020-12-01 | 2020-12-01 | 一种富氧空调、送氧控制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682863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738970A (zh) * | 2022-03-07 | 2022-07-1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器的制氧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器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1376448A (en) * | 1970-11-02 | 1974-12-04 | Bendix Corp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ditioning air |
DE19847773A1 (de) * | 1998-10-16 | 2000-04-27 | Froehlich Axel Peter | Luftverbesserungsautomat |
CN107374874A (zh) * | 2017-08-03 | 2017-11-24 | 惠州市美亚飞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于养生的富氧养生舱制氧机 |
CN110230870A (zh) * | 2019-05-30 | 2019-09-13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供氧设备的控制方法 |
-
2020
- 2020-12-01 CN CN202011389774.XA patent/CN11268286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1376448A (en) * | 1970-11-02 | 1974-12-04 | Bendix Corp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ditioning air |
DE19847773A1 (de) * | 1998-10-16 | 2000-04-27 | Froehlich Axel Peter | Luftverbesserungsautomat |
CN107374874A (zh) * | 2017-08-03 | 2017-11-24 | 惠州市美亚飞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于养生的富氧养生舱制氧机 |
CN110230870A (zh) * | 2019-05-30 | 2019-09-13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供氧设备的控制方法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738970A (zh) * | 2022-03-07 | 2022-07-1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器的制氧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器 |
CN114738970B (zh) * | 2022-03-07 | 2024-01-26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器的制氧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682863B (zh) | 2021-11-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225057B (zh) | 一种立式空调及其送风控制方法 | |
CN106196285B (zh) | 一种立式空调及其送风控制方法 | |
CN107560124A (zh) |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2682863B (zh) | 一种富氧空调、送氧控制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 |
CN110986322A (zh) | 空调运行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系统 | |
CN113654227B (zh) | 空调导风板、空调器及空调加湿控制方法 | |
CN112197341A (zh) | 一种双风道空调出风控制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及空调 | |
CN112325457B (zh) | 一种多联机与复合新风联合运行控制方法与控制系统 | |
CN109959112A (zh) | 加湿控制方法、空气调节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2856665A (zh) | 一种低氧训练房供气系统及方法 | |
CN106352471B (zh) | 一种立式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6196352A (zh) | 一种分布式空气处理系统 | |
CN108548307A (zh) | 风道结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以及空调器 | |
CN206145904U (zh) | 洁净室节能型可变新风排风控制系统 | |
CN205174711U (zh) | 一种新风多区域co2控制装置 | |
CN219346656U (zh) | 一种空调机组的送风回收系统 | |
CN112611094B (zh) | 一种实验室空调循环系统的压力平衡装置 | |
CN1392376A (zh) | 可独立控制中央空调风管系统 | |
CN110068087A (zh) |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3704240U (zh) | 定频变风量新风系统 | |
CN217636032U (zh) | 一种新风系统 | |
CN1257368C (zh) | 一种除二氧化碳、增氧装置及带该装置的空调 | |
CN222747403U (zh) | 一种新型三恒科技空调系统 | |
CN222335985U (zh) | 一种解析房热风循环系统 | |
CN208630301U (zh) | 暖通空调总成的内部流道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