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79570B - 一种泰地罗新的合成与纯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泰地罗新的合成与纯化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679570B CN112679570B CN202011564336.2A CN202011564336A CN112679570B CN 112679570 B CN112679570 B CN 112679570B CN 202011564336 A CN202011564336 A CN 202011564336A CN 112679570 B CN112679570 B CN 11267957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ing
- standing
- organic solvent
- cooling
- aci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泰地罗新的合成与纯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磷酸泰乐菌素溶于有机溶剂,加甲酸和哌啶,升温反应;降温后加水和氢溴酸,静置分层;将水溶液A水解,降温,加入有机溶剂,静置分层;水相中加碱调pH至6.5~7.0,加有机溶剂和碱调节pH>13,静置分层,得滤液;加三苯基磷和吡啶,升温,滴加碘液,继续反应,降温,加碱淬灭,静置分层;向滤液C中加碱催化剂和哌啶,升温反应,降温,加酸调pH至6.20~6.80,静置分层;水相中加有机溶剂,静置分层;水相中继续加有机溶剂和碱调节pH大于13,静置分层,得滤液D。该方法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产物收率高,产品纯度和含量都>99%,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泰地罗新的合成与纯化方法。
背景技术
泰地罗新(Tildipirosin),是大环内酯类半合成抗生素,为泰乐菌素的衍生物,结构式如下:
泰地罗新具有独特的化学结构,它在C20与C23位被两个哌啶取代,此外,在C5位连接一个碳霉胺糖内酯环。由于这三个氮原子易于质子化,所以泰地罗新是三碱式分子。泰地罗新用于治疗和预防牛、猪的呼吸系统疾病,具有抗耐药性、用量少、一次给药、低残留、动物专用等诸多优点。泰地罗新具有大环内酯类药物优点的同时,还具备高的生物利用度(78.9%),优于其它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超长半衰期(9Day),它可以在体内保持长时间的有效治疗浓度,从而达到更好的抑菌和杀菌作用。泰地罗新对革兰氏阳性菌、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微生物均有效,通过单剂量皮下注射给药方式防治猪和牛的呼吸系统疾病;同时,它能够使治疗动物次数降到最低,以获得最大的顺应性,从而减少对动物的应激反应。
国内外相关资料已报到了多种泰地罗新的合成路线。英特威国际专利WO2008012343公开了一种以泰乐菌素为原料,经胺化还原、强酸水解、碘化物活化23位、然后再经过二次胺化反应得到泰地罗新的方法。该合成工艺反应简单,原料易得,但副产物多,产品收率仅为12.2%。中国专利CN103880903B公开一种以酒石酸泰乐菌素为原料,经氨化还原、水解、氧化、二次胺化反应过程最终获得产物泰地罗新。该氧化反应,对反应温度非常敏感,当温度大于0℃时,有大量的副产物出现,反应不易控制,并且得到的醛基化合物不稳定,该方法的原料利用率不高,不利于工业化放大生产。中国专利CN102863487B公开一种以酒石酸泰乐菌素为原料,经水解、胺化、碘代、二次胺化反应过程最终获得产物泰地罗新的方法。该碘代反应中也需将温度控制至0℃以下,反应过程不易控制,仍然不适于工业生产。
因此,仍需开发新的反应条件温和、体系稳定、产物收率高的泰地罗新的合成与纯化方法,以利于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泰地罗新的合成与纯化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泰地罗新的生产过程稳定性差、产物收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泰地罗新的合成与纯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磷酸泰乐菌素溶于第一有机溶剂中,随后加入甲酸和哌啶,然后升温至60~90℃,反应3~8h后降温;反应液温度降至10~30℃后,加水和氢溴酸,搅拌后静置分层,得下层水溶液A;
将水溶液A升温至55~75℃进行水解反应,反应3~8h后开始降温;反应液温度降至10~30℃后,加入第二有机溶剂,搅拌后静置分层,取上层水相;向水相中加碱调节pH至6.5~7.0;搅拌1~3h后,继续加入第二有机溶剂,并加碱调节pH至大于13,搅拌后静置分层,将所得油相进行水洗、干燥和抽滤,得到滤液,并通过常压蒸馏控制含水率<0.1%,得到混合液B;
将碘单质溶于第三有机溶剂中,得到碘液;向混合液B中加入三苯基磷和吡啶,温度升至20~60℃,搅拌0.5~1h后开始滴加碘液,滴加完毕后继续反应1~3h,降温至10~30℃,然后加碱淬灭反应,搅拌后静置分层,取油相;将所得油相进行水洗、干燥、抽滤,得到滤液C;
向滤液C中加入碱催化剂和哌啶,温度升至40~90℃进行反应,反应3~8h后开始降温,温度降至10~30℃后,加酸调节pH至6.20~6.80,静置分层,取水相;向水相中加第四有机溶剂,静置分层后取水相;水相中继续加入第四有机溶剂,随后加碱调节pH大于13,静置分层,取油相;油相水洗、干燥、抽滤,得到滤液D。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向反应体系中滴加碘液,避免了直接加碘固体时,碘溶解过程中带来的吸放热导致温度的波动,反应条件温和、体系稳定且易于操作,且能够显著提高产物收率和纯度;
(2)本发明通过常压蒸馏溶剂的方式带水,可以将体系的含水率降低到0.1%以下,无需控制至100ppm,碘代反应即可顺利进行,无需单独蒸干溶剂,处理过程简单;
(3)本发明的后处理过程,主要用到萃取操作,处理过程简单,没有严苛特殊的条件,对设备和生产的要求比较低,原料易得,所耗时间短,生产效率高,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4)本发明通过适当的后处理,使溶液中各个中间体产物的纯度较高,最后获得的滤液D中产品泰地罗新纯度在90%以上,有利于浓缩后经一次重结晶直接获得固体粗品;
(5)本发明直接通过二次重结晶的方式就可以获得纯度和含量都大于99%的泰地罗新纯品,纯化工艺简单易操作,无需采用柱层析,有利于工业化生产;几批反应重结晶后抽滤的滤液可以收集在一起,然后按照步骤S4的后处理方式进行处理,获得的滤液进行二次重结晶后可以得到合格的泰地罗新成品,能够进一步提高收率,降低成本;整个合成工艺到重结晶之前的理论收率大于75%,通过二次重结晶后,获得成品的实际收率大于50%。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泰地罗新产品的MS谱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泰地罗新产品的HPLC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泰地罗新的合成与纯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20-哌啶基-5-O-碳霉胺糖基-泰乐内酯(II)的合成
将磷酸泰乐菌素溶于第一有机溶剂中,随后加入甲酸和哌啶,然后升温至60~90℃,反应3~8h后降温;反应液温度降至10~30℃后,加水和氢溴酸,搅拌后静置分层,得下层水溶液A。其中,第一有机溶剂选自乙酸乙酯、乙酸甲酯、乙酸丁酯、乙酸异丙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二氯乙烷、叔丁基甲醚、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甲苯、二甲苯中的一种或多种;磷酸泰乐菌素与第一有机溶剂的质量比为1:(2~10);所述磷酸泰乐菌素和甲酸的摩尔比为1:(4~14),所述磷酸泰乐菌素和哌啶的摩尔比为1:(1~3);所述磷酸泰乐菌素和水的质量比为1:(2~10),所述磷酸泰乐菌素和溴化氢的摩尔比为1:(4~9)。
S2:23-羟基-20-哌啶基-5-O-碳霉胺糖基-泰乐内酯(Ⅲ)的合成
将水溶液A升温至55~75℃进行水解反应,反应3~8h后开始降温;反应液温度降至10~30℃后,加入第二有机溶剂,搅拌后静置分层,取上层水相;向水相中加碱调节pH至6.5~7.0;搅拌1~3h后,继续加入第二有机溶剂,并加碱调节pH至大于13,搅拌后静置分层,将所得油相进行水洗、干燥和抽滤,得到滤液,并通过常压蒸馏控制含水率<0.1%,得到混合液B。该过程中,若直接加碱调节pH至13会生成大量固体,并聚团成很大的球状,再加有机溶剂后很难溶解。所以需要先调节到中性,然后再加有机溶剂,随后再加碱,这样生成的固体会及时溶解。其中,第二有机溶剂选自乙酸乙酯、乙酸甲酯、乙酸丁酯、乙酸异丙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二氯乙烷、叔丁基甲醚、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甲苯、二甲苯中的一种或多种;水溶液A与每次加入的第二有机溶剂的质量比为1:(0.2~2.0);油相水洗过程中,水溶液A与水的质量比为1:(0.5-5.0);通过无水硫酸钠干燥,水溶液A与无水硫酸钠的质量比为1:(0.2~1.0),干燥过夜后抽滤,得滤液;对滤液进行常压蒸馏,直至取样测水分时,含水率<0.1%,进一步<0.05%。
S3:23-碘代-20-哌啶基-5-O-碳霉胺糖基-泰乐内酯(IV)的合成
将碘单质溶于第三有机溶剂中,得到碘液;向混合液B中加入三苯基磷和吡啶,温度升至20~60℃,搅拌0.5~1h后开始滴加碘液,滴加完毕后继续反应1~3h,降温至10~30℃,然后加碱淬灭反应,搅拌后静置分层,取油相;将所得油相进行水洗、干燥、抽滤,得到滤液C。其中,第三有机溶剂选自乙酸乙酯、乙酸甲酯、乙酸丁酯、乙酸异丙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二氯乙烷、叔丁基甲醚、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甲苯、二甲苯中的一种或多种;碘单质与第三有机溶剂的质量比为1:(4.0~15.0);所述磷酸泰乐菌素和碘单质的摩尔比为1:(0.6~1);所述磷酸泰乐菌素和三苯基磷的摩尔比为1:(0.6~1),所述磷酸泰乐菌素和吡啶的摩尔比为1:(0.6~1);油相水洗过程中,混合液B与水的质量比为1:(0.5~5.0),通过无水硫酸钠干燥,混合液B与无水硫酸钠的质量比为1:(0.2~1.0),干燥过夜后抽滤,得滤液C。
S4:20,23-二哌啶基-5-O-碳霉胺糖基-泰乐内酯(V)的合成
向滤液C中加入碱催化剂和哌啶,温度升至40~90℃进行反应,反应3~8h后开始降温,温度降至10~30℃后,加酸调节pH至6.20~6.80,静置分层,取水相;向水相中加第四有机溶剂,静置分层后取水相;水相中继续加入第四有机溶剂,随后加碱调节pH大于13,静置分层,取油相;油相水洗、干燥、抽滤,得到滤液D。其中,所述碱催化剂选自吡啶、三乙胺、碳酸钾、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氢钾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磷酸泰乐菌素和碱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0.5~3.0),所述磷酸泰乐菌素和哌啶的摩尔比为1:(0.5~1.0);第四有机溶剂选自乙酸乙酯、乙酸甲酯、乙酸丁酯、乙酸异丙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二氯乙烷、叔丁基甲醚、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甲苯、二甲苯中的一种或多种;滤液C与每次加入的第四有机溶剂的质量比为1:(0.2~2.0);油相水洗过程中,滤液C与水的质量比为1:(0.5~5.0);通过无水硫酸钠干燥,滤液C与无水硫酸钠的质量比为1:(0.2~1.0),干燥过夜后抽滤,得滤液D。
S5:20,23-二哌啶基-5-O-碳霉胺糖基-泰乐内酯(V)的纯化
将滤液D进行浓缩、降温结晶和重结晶,经抽滤、烘干后获得泰地罗新成品。该过程中,利用标准曲线定量,测得滤液D中理论含泰地罗新;标准曲线通过采购含量>99%的对照品配制不同浓度的溶液,HPLC检测,绘制浓度与测样峰面积的标准曲线得到。滤液D浓缩至泰地罗新的理论含量与浓缩液的质量比为1:(2.0~5.0);重结晶溶剂选自甲醇、乙醇、乙腈、丙醇、异丙醇、乙酸乙酯、乙酸甲酯、乙酸丁酯、乙酸异丙酯等溶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泰地罗新粗品与重结晶溶剂的质量比为1:(1.0~4.0)。
本发明中,碱调节pH和猝灭反应过程中的碱选自氢氧化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季铵碱中的一种或多种;酸调节pH过程中所用的酸选自盐酸、硫酸、硝酸、氢溴酸、磷酸、三氟乙酸、三氯乙酸、甲酸、乙酸、丙酸、乙二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的反应历程如下: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泰地罗新的合成与纯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磷酸泰乐菌素溶于乙酸乙酯中,随后加入甲酸和哌啶,然后升温至75℃,反应5h后降温;反应液温度降至25℃后,加水和氢溴酸,搅拌后静置分层,得下层水溶液A;
(2)将水溶液A升温至72℃进行水解反应,反应5h后开始降温;反应液温度降至25℃后,加入二氯甲烷,搅拌30min后静置分层,取上层水相;向水相中加碱调节pH至6.5~7.0;搅拌1~3h后,继续加入二氯甲烷,并加碱调节pH至大于13,搅拌30min后静置分层,将所得油相进行水洗、干燥和抽滤,得到滤液,并通过常压蒸馏控制含水率<0.1%,得到混合液B;
(3)将碘单质溶于二氯甲烷中,得到碘液;向混合液B中加入三苯基磷和吡啶,温度升至20℃,搅拌0.5h后开始滴加碘液,滴加完毕后继续反应1h,然后加碱淬灭反应,搅拌10min后静置分层,取油相;将所得油相进行水洗、干燥、抽滤,得到滤液C;
(4)向滤液C中加入三乙胺和哌啶,温度升至40℃进行反应,反应8h后开始降温,温度降至10~30℃后,加酸调节pH至6.20~6.80,搅拌30min后静置分层,取水相;向水相中加二氯甲烷,静置分层后取水相;水相中继续加入乙酸乙酯,随后加碱调节pH大于13,搅拌10min后静置分层,取油相;油相水洗、干燥、抽滤,得到滤液D;
(5)将滤液D进行浓缩,随后缓慢降温至10~30℃,搅拌3~8h,经抽滤、烘干获得泰地罗新粗品;将粗品和乙腈混合,升温至溶剂回流温度,搅拌2~6h,趁热过滤,随后将滤液缓慢降温至至10~30℃,搅拌3~8h,经抽滤、烘干后获得泰地罗新成品。
实施例1
A、20-哌啶基-5-O-碳霉胺糖基-泰乐内酯的合成(Ⅱ):称量120g磷酸泰乐菌素(0.118mol),加入到三口反应瓶中,加360ml乙酸乙酯溶解,然后加54ml质量分数为85%的甲酸溶液、18ml哌啶,温度升至75℃,反应5h后开始降温;反应液温度降至25℃后,加300ml水和120ml质量分数为40%的氢溴酸溶液,搅拌30min分钟后静置分层,得下层水溶液A。
B、23-羟基-20-哌啶基-5-O-碳霉胺糖基-泰乐内酯(III)的合成:将上述过程所得水溶液A升温至68℃进行水解反应,反应5h后开始降温;反应液温度降至25℃后,加100ml二氯甲烷,搅拌30min后静置,萃取分层,取上层水相;往水相中加250ml浓度6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6.5~7.0;搅拌2h后,继续加入400ml二氯甲烷和200ml浓度为6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大于13,搅拌30分钟后静置分层,取下层油相;油相加400ml水水洗,然后加100g无水硫酸钠干燥过夜,得滤液;对滤液进行常压蒸馏,蒸馏0.5h后,取样测水分,测得含水率0.043%,得混合液B。
C、23-碘代-20-哌啶基-5-O-碳霉胺糖基-泰乐内酯(IV)的合成:将21g碘溶于100ml二氯甲烷中,得到碘液;向混合液B中加22g三苯基磷和7ml吡啶,在20℃温度条件下搅拌30min后开始滴加碘液,滴加完之后继续反应1h,然后向反应液中加200ml浓度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淬灭反应,搅拌10min后静置分层,取油相,油相加200ml水水洗,然后加100g无水硫酸钠干燥,抽滤得到滤液C。
D、20,23-二哌啶基-5-O-碳霉胺糖基-泰乐内酯(V)的合成:向滤液C中加50ml三乙胺和50ml哌啶,升温至40℃进行反应,反应8h后降温,然后加200ml质量分数为10%的磷酸溶液,搅拌30min后测pH为6.52,静置分层,留水相;向水相中加100ml二氯甲烷进行萃取除杂,静置分层后取水相;向水相继续加入400ml乙酸乙酯和250ml浓度6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搅拌30min后调节pH>13,静置分层,留油相;向油相中加400ml水水洗,然后加100g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抽滤后得滤液D,检测滤液D中产品纯度92.1%。
E、20,23-二哌啶基-5-O-碳霉胺糖基-泰乐内酯(V)的纯化:利用标准曲线定量,测得滤液D中理论含泰地罗新72.1g(收率83.2%),对滤液D进行常压浓缩,直至最后溶液总质量为213.4g,然后开始缓慢降温,温度降至50℃时,有大量固体析出,继续降温至30℃,然后搅拌5h;抽滤,滤饼负压烘干后得泰地罗新粗品65.3g;然后将粗品转移到三口瓶中,加178.9g乙腈,升温至回流温度,搅拌2h,趁热过滤;滤液缓慢降温,温度降至55℃时,有大量固体析出,继续降温至30℃,然后搅拌5h,抽滤,滤饼负压烘干后得泰地罗新成品50.7g(收率58.5%),检测成品纯度99.12%,含量99.26%。
实施例2
A、20-哌啶基-5-O-碳霉胺糖基-泰乐内酯的合成(Ⅱ):称量120g磷酸泰乐菌素(0.118mol),加入到三口反应瓶中,加500ml三氯甲烷溶解,然后加72ml质量分数为85%的甲酸溶液、24ml哌啶,温度升至62℃,反应8h后开始降温;反应液温度降至25℃后,加500ml水和150ml质量分数为40%的氢溴酸溶液,搅拌30min分钟后静置分层,得下层水溶液A。
B、23-羟基-20-哌啶基-5-O-碳霉胺糖基-泰乐内酯(III)的合成:将上述过程所得水溶液A升温至73℃进行水解反应,反应4h后开始降温;反应液温度降至25℃后,加150ml三氯甲烷,搅拌30min后静置,萃取分层,取上层水相;往水相中加300ml浓度6mol/L的氢氧化钾溶液,调节pH值为6.5~7.0;搅拌2h后,继续加入600ml三氯甲烷和400ml浓度为6mol/L的氢氧化钾溶液,调节pH值大于13,搅拌30分钟后静置分层,取下层油相;油相加600ml水水洗,然后加100g无水硫酸钠干燥过夜,得滤液;对滤液进行常压蒸馏,蒸馏0.5h后,取样测水分,测得含水率0.041%,得混合液B。
C、23-碘代-20-哌啶基-5-O-碳霉胺糖基-泰乐内酯(IV)的合成:将18g碘溶于100ml三氯甲烷中,得到碘液;向混合液B中加19g三苯基磷和6ml吡啶,在40℃温度条件下搅拌30min后开始滴加碘液,滴加完之后继续反应1h,然后向反应液中加300ml浓度1mol/L的氢氧化钾溶液淬灭反应,搅拌10min后静置分层,取油相,油相加400ml水水洗,然后加100g无水硫酸钠干燥,抽滤后得到滤液C。
D、20,23-二哌啶基-5-O-碳霉胺糖基-泰乐内酯(V)的合成:向滤液C中加25.0g碳酸钾和70ml哌啶,升温至62℃进行反应,反应5h后降温,抽滤留滤液,然后往滤液中加100ml浓度0.5mol/L的盐酸溶液,搅拌30min后测pH为6.64,静置分层,留水相;向水相中加150ml三氯甲烷进行萃取除杂,静置分层后取水相;水相加500ml三氯甲烷和300ml浓度6mol/L的氢氧化钾溶液,搅拌30min后调节pH>13,静置分层,留油相;向油相中加600ml水水洗,然后加100g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抽滤后得滤液D,检测滤液D中产品纯度90.5%。
E、20,23-二哌啶基-5-O-碳霉胺糖基-泰乐内酯(V)的纯化:利用标准曲线定量,测得滤液D中理论含泰地罗新68.7g(收率79.3%),对滤液D进行常压浓缩,直至最后溶液总质量为219.4g,然后开始缓慢降温,温度降至45℃时,有大量固体析出,继续降温至20℃,然后搅拌5h;抽滤,滤饼负压烘干后得泰地罗新粗品61.1g;然后将粗品转移到三口瓶中,加142.3g乙醇,升温至回流温度,搅拌2h,趁热过滤;滤液缓慢降温,温度降至52℃时,有大量固体析出,继续降温至20℃,然后搅拌5h,抽滤,滤饼负压烘干后得泰地罗新成品48.3g(收率55.8%),检测成品纯度99.31%,含量99.54%。
实施例3
A、20-哌啶基-5-O-碳霉胺糖基-泰乐内酯的合成(Ⅱ):称量120g磷酸泰乐菌素(0.118mol),加入到三口反应瓶中,加1500ml甲苯溶解,然后加24ml质量分数为85%的甲酸溶液、36ml哌啶,温度升至90℃,反应3h后开始降温;反应液温度降至25℃后,加1200ml水和70ml质量分数为40%的氢溴酸溶液,搅拌30min分钟后静置分层,得下层水溶液A。
B、23-羟基-20-哌啶基-5-O-碳霉胺糖基-泰乐内酯(III)的合成:将上述过程所得水溶液A升温至55℃进行水解反应,反应8h后开始降温;反应液温度降至25℃后,加200ml二氯甲烷,搅拌30min后静置,萃取分层,取上层水相;往水相中加250ml浓度6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6.5~7.0;搅拌3h后,继续加入500ml二氯甲烷和300ml浓度为6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大于13,搅拌30分钟后静置分层,取下层油相;油相加400ml水水洗,然后加100g无水硫酸钠干燥过夜,得滤液;对滤液进行常压蒸馏,蒸馏0.5h后,取样测水分,测得含水率0.043%,得混合液B。
C、23-碘代-20-哌啶基-5-O-碳霉胺糖基-泰乐内酯(IV)的合成:将30g碘溶于100ml二氯甲烷中,得到碘液;向混合液B中加31g三苯基磷和9ml吡啶,在60℃温度条件下搅拌60min后开始滴加碘液,滴加完之后继续反应3h,然后向反应液中加250ml浓度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淬灭反应,搅拌10min后静置分层,取油相,油相加300ml水水洗,然后加100g无水硫酸钠干燥,抽滤得到滤液C。
D、20,23-二哌啶基-5-O-碳霉胺糖基-泰乐内酯(V)的合成:向滤液C中加6g吡啶和100ml哌啶,升温至40℃进行反应,反应8h后降温,然后加200ml质量分数为10%的磷酸溶液,搅拌30min后测pH为6.48,静置分层,留水相;向水相中加150ml二氯甲烷进行萃取除杂,静置分层后取水相;向水相继续加入300ml乙酸乙酯和250ml浓度6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搅拌30min后调节pH>13,静置分层,留油相;向油相中加400ml水水洗,然后加100g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抽滤后得滤液D,检测滤液D中产品纯度91.3%。
E、20,23-二哌啶基-5-O-碳霉胺糖基-泰乐内酯(V)的纯化:利用标准曲线定量,测得滤液D中理论含泰地罗新65.3g(收率75.4%),对滤液D进行常压浓缩,直至最后溶液总质量为195.3g,然后开始缓慢降温,温度降至50℃时,有大量固体析出,继续降温至30℃,然后搅拌5h;抽滤,滤饼负压烘干后得泰地罗新粗品57.3g;然后将粗品转移到三口瓶中,加168.5g乙腈,升温至回流温度,搅拌2h,趁热过滤;滤液缓慢降温,温度降至55℃时,有大量固体析出,继续降温至30℃,然后搅拌5h,抽滤,滤饼负压烘干后得泰地罗新成品44.4g(收率51.3%),检测成品纯度99.24%,含量99.31%。
对比例1
对比例1与实施例1的步骤A和B完全一致,区别在于:
C、23-碘代-20-哌啶基-5-O-碳霉胺糖基-泰乐内酯(IV)的合成:向混合液B中加22g三苯基磷、7ml吡啶和100ml二氯甲烷,在20℃温度条件下搅拌30min后分3批加21g碘固体,加完之后继续反应1h,然后向反应液中加300ml浓度1mol/L的氢氧化钾溶液淬灭反应,搅拌10min后静置分层,取油相,油相加400ml水水洗,然后加100g无水硫酸钠干燥,抽滤后得到滤液C。
D、20,23-二哌啶基-5-O-碳霉胺糖基-泰乐内酯(V)的合成:向滤液C中加50ml三乙胺和50ml哌啶,升温至40℃进行反应,反应8h后降温,然后加200ml浓度10%的磷酸溶液,搅拌30min后测pH=6.58,静置分层,留水相;向水相中加100ml二氯甲烷进行萃取除杂,静置分层后取水相;向水相加400ml乙酸乙酯,250ml浓度6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搅拌30min后测pH>13,静置分层,留油相;往油相中加400ml水水洗,然后加100g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抽滤后得滤液D,检测滤液D中产品纯度65.2%。
E、20,23-二哌啶基-5-O-碳霉胺糖基-泰乐内酯(V)的纯化:利用标准曲线定量,测得滤液D中理论含泰地罗新48.7g(收率56.2%),对滤液D进行常压浓缩,直至最后溶液总质量为130.1g,然后开始缓慢降温,温度降至30℃,继续搅拌5h,无固体析出,加适量晶种,继续搅拌3h,也未见固体析出。
对比例2
对比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将水溶液A升温至68℃进行水解反应,反应5h后开始降温;反应液温度降至25℃后,加100ml二氯甲烷,搅拌30min后静置,萃取分层,取上层水相;往水相中加入400ml二氯甲烷和450ml浓度为6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大于13,搅拌30分钟后静置分层,取下层油相;油相加400ml水水洗,然后加100g无水硫酸钠干燥过夜,得滤液;对滤液进行常压蒸馏,蒸馏0.5h后,取样测水分,测得含水率0.043%,得混合液B。
对比例2所得泰地罗新成品35.4g(收率40.9%),检测成品纯度99.14%,含量99.23%。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泰地罗新的合成与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磷酸泰乐菌素溶于第一有机溶剂中,随后加入甲酸和哌啶,然后升温至60~90℃,反应3~8h后降温;反应液温度降至10~30℃后,加水和氢溴酸,搅拌后静置分层,得下层水溶液A;
将水溶液A升温至55~75℃进行水解反应,反应3~8h后开始降温;反应液温度降至10~30℃后,加入第二有机溶剂,搅拌后静置分层,取上层水相;向水相中加碱调节pH至6.5~7.0;搅拌1~3h后,继续加入第二有机溶剂,并加碱调节pH至大于13,搅拌后静置分层,将所得油相进行水洗、干燥和抽滤,得到滤液,并通过常压蒸馏控制含水率<0.1%,得到混合液B;
将碘单质溶于第三有机溶剂中,得到碘液;向混合液B中加入三苯基磷和吡啶,温度升至20~60℃,搅拌0.5~1h后开始滴加碘液,滴加完毕后继续反应1~3h,降温至10~30℃,然后加碱淬灭反应,搅拌后静置分层,取油相;将所得油相进行水洗、干燥、抽滤,得到滤液C;
向滤液C中加入碱催化剂和哌啶,温度升至40~90℃进行反应,反应3~8h后开始降温,温度降至10~30℃后,加酸调节pH至6.20~6.80,静置分层,取水相;向水相中加第四有机溶剂,静置分层后取水相;水相中继续加入第四有机溶剂,随后加碱调节pH大于13,静置分层,取油相;油相水洗、干燥、抽滤,得到滤液D;
所述碘单质与第三有机溶剂的质量比为1:(4.0~15.0);所述磷酸泰乐菌素和碘单质的摩尔比为1:(0.6~1);所述磷酸泰乐菌素和三苯基磷的摩尔比为1:(0.6~1),所述磷酸泰乐菌素和吡啶的摩尔比为1:(0.6~1);
所述碱催化剂选自吡啶、三乙胺、碳酸钾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第一有机溶剂、第二有机溶剂、第三有机溶剂和第四有机溶剂分别选自乙酸乙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甲苯中的一种或多种;
将滤液D进行浓缩、降温结晶和重结晶,经抽滤、烘干后获得泰地罗新成品,重结晶溶剂选自乙醇、乙腈中的一种或多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泰地罗新的合成与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泰乐菌素和甲酸的摩尔比为1:(4~14),所述磷酸泰乐菌素和哌啶的摩尔比为1:(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泰地罗新的合成与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泰乐菌素和水的质量比为1:(2~10),所述磷酸泰乐菌素和溴化氢的摩尔比为1:(4~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泰地罗新的合成与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泰乐菌素和碱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0.5~3.0),所述磷酸泰乐菌素和哌啶的摩尔比为1:(0.5~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泰地罗新的合成与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调节pH和淬灭反应过程中的碱选自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酸调节pH过程中所用的酸选自盐酸、硫酸、硝酸、氢溴酸、磷酸、三氟乙酸、三氯乙酸、甲酸、乙酸、丙酸、乙二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泰地罗新的合成与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泰地罗新粗品与重结晶溶剂的质量比为1:(1.0~4.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564336.2A CN112679570B (zh) | 2020-12-25 | 2020-12-25 | 一种泰地罗新的合成与纯化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564336.2A CN112679570B (zh) | 2020-12-25 | 2020-12-25 | 一种泰地罗新的合成与纯化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679570A CN112679570A (zh) | 2021-04-20 |
CN112679570B true CN112679570B (zh) | 2023-01-17 |
Family
ID=75453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564336.2A Active CN112679570B (zh) | 2020-12-25 | 2020-12-25 | 一种泰地罗新的合成与纯化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67957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073545B (zh) * | 2022-08-05 | 2023-08-25 | 艾美科健(中国)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 一种泰地罗新的合成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846673B1 (ko) * | 2006-03-22 | 2008-07-16 | 엔자이텍 주식회사 | 엘-카르니틴의 제조방법 |
UA98303C2 (ru) * | 2006-07-28 | 2012-05-10 | Интервет Интернешонал Б.В. | Способ синтеза макролидов |
CN107936074B (zh) * | 2017-12-26 | 2021-09-28 | 湖北回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泰万菌素的纯化方法 |
CN110590885A (zh) * | 2019-09-30 | 2019-12-20 | 郑州大学 | 20-取代-5-o-碳霉胺糖基-泰乐内酯衍生物 |
CN110824062A (zh) * | 2019-11-27 | 2020-02-21 | 齐鲁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 | 一种泰地罗新中间体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 |
-
2020
- 2020-12-25 CN CN202011564336.2A patent/CN112679570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679570A (zh) | 2021-04-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810426B (zh) | 一种大麻二酚的合成方法 | |
CN101941969B (zh) | 盐酸莫西沙星的制备方法 | |
CN112592356A (zh) | 氯诺昔康的合成方法 | |
CN103554201A (zh) | 一种加米霉素的制备方法 | |
CN112679570B (zh) | 一种泰地罗新的合成与纯化方法 | |
CN105254629B (zh) | 一种盐酸莫西沙星的制备方法 | |
CN105523957B (zh) | 一锅法制备拉科酰胺的方法 | |
CN108314696B (zh) | 2-羟基-1,3,5-三-O-苯甲酰基-α-D-呋喃核糖结晶母液的利用方法 | |
CN101805339B (zh) | 一种制备恩替卡韦化合物的方法 | |
CN114773176B (zh) | 一种马来酸氯苯那敏杂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11349075A (zh) | 一种琥珀酸曲格列汀的制备方法 | |
CN105732547B (zh) | 一种脱水穿心莲内酯二酸半酯的制备方法 | |
CN111362873B (zh) | 一种加替沙星代谢物的合成方法 | |
CN106478624A (zh) | 一种盐酸莫西沙星的纯化方法 | |
CN108727418B (zh) | 一种头孢妥仑匹酯二聚体的制备方法 | |
CN112759590B (zh) | 一种莫西沙星的制备方法 | |
CN116768910B (zh) | 一种利福布汀的精制方法 | |
CN112608286B (zh) | 一种高纯度普拉克索的制备方法 | |
CN115536658B (zh) | 一种盐酸莫西沙星一水合物制备方法 | |
CN113754715B (zh) | (5r)-5-羟基雷公藤内酯醇的光学选择性工艺合成方法 | |
CN111072730B (zh) | 一种泰拉霉素中间体盐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
CN112028947B (zh) | 一种三苄糖苷的合成方法 | |
CN112480142B (zh) | 一种9-脱氟-9-甲基哌嗪左氧氟沙星杂质的制备方法 | |
CN112028950B (zh) | 一种三苄糖苷的制备方法 | |
CN108727410A (zh) | 一种羟甲基头孢妥仑匹酯的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717 Address after: 432000 South of Heng'er Road and West of Zong'er Road, Yingche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Xiaog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bei Hesheng Biopharmaceutical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430042 no.218, Zhangbai Road, Dongxihu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UHAN HVSEN BIO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