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73584B -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673584B CN112673584B CN201980001604.9A CN201980001604A CN112673584B CN 112673584 B CN112673584 B CN 112673584B CN 201980001604 A CN201980001604 A CN 201980001604A CN 112673584 B CN112673584 B CN 11267358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
- information
- data frame
- data
- retransmission feedba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8—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repeating transmission, e.g. Verdan system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85—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the supervisory signal being transmitted in response to a specific request, e.g. to a polling sig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5—Adaptation of specific ARQ protocol parameters according to transmission condi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4—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78—Timing of allo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e.g. signalling of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 H04L5/0092—Indication of how the channel is divide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14—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using bitmap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llocation of payload; Allocation of data channels, e.g. PDSCH or PUSCH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e.g. signalling of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是关于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生成重传反馈机制建立的请求帧,发送所述请求帧;接收基于所述请求帧返回的重传反馈建立的响应帧,其中,所述响应帧包含有进行重传反馈的第一配置信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但不限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成立了学习组(SG,Study Group)来研究下一代主流Wi-Fi技术,研究的范围为:320MHz带宽的Wi-Fi传输、采用多个频段的聚合及协同技术等,提出的愿景相对于现有的802.11ax提高至少四倍的速率以及吞吐量。新技术的主要应用场景为视频传输,增强现实(AR,Augmented Reality)、虚拟现实(VR,Virtual Reality)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生成重传反馈机制建立的请求帧,发送所述请求帧;
接收基于所述请求帧返回的重传反馈建立的响应帧,其中,所述响应帧包含有进行重传反馈的第一配置信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重传反馈机制建立的请求帧;
基于所述请求帧,发送重传反馈建立的响应帧,其中,所述响应帧包含有进行重传反馈的第一配置信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请求帧和响应帧;
根据所述请求帧的第一持续信息位和所述响应帧的第二持续信息位,确定请求端和响应端占用信道的通信时长;
在所述通信时长内,不占用所述信道;
其中,所述通信时长为:所述请求帧的传输时长、和所述响应帧的传输时长、和数据帧的传输时长、和N个预定类型帧间间隔时长相加之和,其中,N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第一生成模块,第一发送模块和第一接收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生成模块,用于生成重传反馈机制建立的请求帧;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请求帧;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基于所述请求帧返回的重传反馈建立的响应帧,其中,所述响应帧包含有进行重传反馈的第一配置信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第三接收模块和第三发送模块,其中
所述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重传反馈机制建立的请求帧;
所述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请求帧,发送重传反馈建立的响应帧,其中,所述响应帧包含有进行重传反馈的第一配置信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第五接收模块,第五确定模块和控制模块
所述第五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请求帧和响应帧;
第五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请求帧的第一持续信息位和所述响应帧的第二持续信息位,确定请求端和响应端占用信道的通信时长;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Wi-Fi设备在所述通信时长内,不占用所述信道;
其中,所述通信时长为:所述请求帧的传输时长、和所述响应帧的传输时长、和数据帧的传输时长、和N个预定类型帧间间隔时长相加之和,其中,N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七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能够有所述处理器运行的可执行程序,其中,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可执行程序时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所述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生成重传反馈机制建立的请求帧,发送所述请求帧;接收基于所述请求帧返回的重传反馈建立的响应帧,其中,所述响应帧包含有进行重传反馈的第一配置信息。如此,可以通过请求帧和响应帧在请求端和响应端之间建立重传反馈连接,一方面,响应帧提供了重传反馈的配置信息,为请求端处理重传反馈提供指示,提高请求端处理重传反馈的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建立重传反馈连接,可以为后续数据重传提供重传依据,提高数据传输纠错能力。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实施例。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数据交互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再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再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1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再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1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再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1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再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1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1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数据传输的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实施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发明实施例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实施例。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发明实施例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执行主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通信网络尤其是Wi-Fi网络如IEEE802.11a/b/g/n/ac标准下,以及下一代Wi-Fi网络中802.11be标准下的网络设备,其中,网络设备包括但不限于:Wi-Fi路由器等无线(AP,Access Point)接入点设备、无线站点(S TA,Station)、用户终端、用户节点、移动终端或平板电脑等。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应用场景为,目前,Wi-Fi技术中没有建立采用HARQ技术进行数据传输与反馈的机制。
如图1所示,本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应用于无线通信的数据帧发送端,即请求端,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生成重传反馈机制建立的请求帧,发送所述请求帧;
步骤102:接收基于所述请求帧返回的重传反馈建立的响应帧,其中,所述响应帧包含有进行重传反馈的第一配置信息。
这里,重传反馈机制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reQ uest)反馈机制。请求帧可以用于在Wi-Fi通信中,发起符合HARQ传输机制要求的数据传输。
可以由Wi-Fi通信中的发送数据帧的一端,即请求端,发送请求帧。由接收数据帧的一端,即响应端,接收该请求帧,并根据该请求帧返回响应帧。请求端和响应端可以是无线STA或无线AP等Wi-Fi通信设备。请求端和响应端之间可以基于现有的Wi-Fi协议和后续进行所述请求帧的收发。
请求帧可以用于指示响应端采用HARQ传输机制与请求端进行数据传输。响应端可以根据请求帧的格式或标识位等确定采用HARQ传输机制与请求端进行数据传输。
如图2所示的请求端和响应端的交互示意图,其中,请求端为无线站点SAT1,响应端为无线站点SAT2。如图2所示,首先由请求端发送请求帧;响应端接收到所述请求帧后,根据请求帧向请求端发送响应帧。
第一配置信息可以用于指示重传反馈的传输资源、格式等信息。其中,重传反馈可以是确认/非确认(ACK/NACK)信息,可以采用位图等形式反馈数据帧的接收情况。
HARQ传输机制进行重传反馈的步骤,如图2所示,可以包括:
步骤21:请求端发送请求帧;
步骤22:响应端根据请求帧内容返回响应帧;
步骤23:请求端发送数据帧;
步骤24:响应端根据数据帧的接收情况发送重传反馈。
接收到重传反馈后,请求端可以重传根据重传反馈确定的未成功接收的数据帧;响应端采用重发的数据帧进行解析或合并解析。
通过请求帧和响应帧在请求端和响应端之间建立重传反馈连接,一方面,响应帧提供了重传反馈的配置信息,为请求端处理重传反馈提供指示,提高请求端处理重传反馈的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建立重传反馈连接,可以为后续数据重传提供重传依据,提高数据传输纠错能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重传反馈的反馈方式信息,其中,所述反馈方式信息,用于指示进行基于数据帧和/或基于数据块的接收反馈;所述重传反馈的资源信息,其中,所述资源信息包括:时间信息和/或频段信息;触发所述重传反馈的触发帧信息,其中,所述触发帧信息至少包含:触发帧的发送方式和/或发送时间信息。
这里,重传反馈的反馈方式信息可以用于向请求端指示重传反馈的反馈形式。其中,基于数据帧的接收反馈,可以是针对单个数据帧的反馈;例如:针对单数据帧的反馈。基于数据块的接收反馈,可以是分别针对连续数据帧中多个子数据帧的反馈,可以采用位图等形式指示连续数据帧中每个子数据帧的接收情况。可以在位图中用“1”表示对应的子数据帧成功接收,用“0”表示对应的子数据帧未成功接收。请求帧中请求发送的数据类型如果是连续数据帧,则响应端可以采用基于数据块的接收反馈,进行重传反馈。通过请求帧建立连续数据帧的HARQ传输机制,并实现基于数据块的接收反馈对连续数据帧进行重传反馈。
响应端可以根据请求帧中请求的数据帧类型,确定反馈方式信息。当请求帧请求发送单数据帧时,反馈方式信息可以指示进行基于数据帧的接收反馈。当请求帧请求发送连续数据帧时,反馈方式信息可以指示进行基于数据块的接收反馈。
当所述反馈方式信息指示进行基于数据帧的接收反馈时,请求端可以根据接收的重传反馈确定单个数据帧的接收情况;当所述反馈方式信息指示进行基于数据块的接收反馈时,请求端根据接收的重传反馈确定连续数据帧中多个子数据帧的接收情况。
重传反馈的资源信息可以用于向请求端指示重传反馈的传输资源。
重传反馈的资源信息中的时间信息可以是传输重传反馈的时域资源。重传反馈的资源信息中的频段信息可以是传输重传反馈的频域资源。请求端可以在资源信息指示的传输重传反馈的时域和/或频域资源上,接收响应端发送的重传反馈。
重传反馈也可以采用触发帧的方式进行触发,请求端可以发送触发帧触发响应端发送重传反馈。响应端可以通过响应帧指示请求端发送触发帧的发送方式和/或发送时间信息。请求端根据该触发帧的发送方式和/或发送时间信息发送触发帧,触发响应端发送重传反馈。
第一配置信息提供了重传反馈的传输资源、反馈内容和触发方式等,如此,请求端可以根据第一配置信息提供的指示信息触发、接收和解码重传反馈提高请求端处理重传反馈的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接收所述重传反馈。
请求端在接收到响应帧后,向响应端发送数据帧。响应端接收到数据帧后,将接收结果通过重传反馈向请求端进行反馈。
请求端可以根据第一配置信息指示的资源,或采用第一配置信息指示的接收方式等接收重传反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接收所述重传反馈,包括:在所述资源信息指示的时间和/或频率上接收所述重传反馈。
重传反馈的资源信息中的时间信息可以是传输重传反馈的时域资源。重传反馈的资源信息中的频段信息可以是传输重传反馈的频域资源。请求端可以在重传反馈的资源信息指示的传输重传反馈的时域和/或频域上,接收响应端发送的重传反馈。如此,可以准确接收重传反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根据所述资源信息指示的时间上接收所述重传反馈,包括:在发送数据帧之后的第一个信标帧后,接收所述重传反馈。
无线STA或无线AP等Wi-Fi通信设备会周期性地向外发送信标帧,用于同步或指示无线网络的存在。
这里,所述资源信息指示的时间可以是发送数据帧之后的第一个信标帧。请求端可以在发送数据帧之后的第一个信标帧后接收重传反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发送数据帧之后的第一个信标帧后,接收所述重传反馈,包括:在发送所述数据帧之后的所述第一个信标帧后,发送所述触发帧;接收基于所述触发帧触发的所述重传反馈。
具体的,如图2所示,请求端可以在数据帧发送完后的第一个信标帧后,采用触发的方式触发响应端发送重传反馈。触发的方式可以通过向响应端发送触发帧。触发帧的内容可以预先在请求端和响应端之间商定。
响应端接收到触发帧后,可以根据第一配置信息中的重传反馈传输资源向请求端发送重传反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发帧的发送方式:包括:竞争发送所述触发帧或在预设时间点发送所述触发帧。
竞争发送可以指采用分布式控制功能(DCF,Distributed control function),在确定传输所述触发帧的信道空闲时,发送所述触发帧。请求端可以侦听用于发送触发帧的信道,当信道中的链路处于闲置状态,并在等待可能出现报文间隔时间后,发送触发帧。
请求端也可以预设时间点,在预设时间点发送所述触发帧,触发响应端发送重传反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请求帧包括:请求进行数据帧传输的第二配置信息。
请求端需要向响应端发送数据帧,在发送数据帧之前,可以通过请求帧向响应端发送请求进行数据帧传输的第二配置信息。
第二配置信息可以用于向响应端发送请求进行传输的数据帧的资源、类型、和长度等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数据帧的第一类型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类型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数据帧为单数据帧或连续数据帧;所述数据帧的一个以上的第一频段信息;所述数据帧的第一波束信息。
第二配置信息中的第一类型信息用于指示请求端将要向响应端发送的数据帧的类型。响应端可以根据自身接收能力等确定可以接收的数据帧类型;并通过响应帧中的第二类型信息反馈给请求端。数据帧的类型可以包括:单数据帧或连续数据帧。响应端返回的第二类型信息可以与第一类型信息相同,也可以不同。
当请求帧中的第一类型信息为连续数据帧时,响应端可以采用基于数据块的重传反馈,向请求端反馈连续数据帧中子数据帧的接收情况。
Wi-Fi技术可以在2.4GHz、5.8GHz和6-7GHz等多个频段上进行数据帧的传输。这里,请求端可以通过第二配置信息向响应端请求用于发送数据帧的第一频段信息。第一频段信息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频段。响应端可以根据自身的频段兼容情况等,反馈允许进行传输数据帧的频段。这里,响应端可以通过响应帧中的第二频段信息指示可以进行传输数据帧的频段。
Wi-Fi技术还可以采用波束成形等技术实现定向数据传输和接收。这里,第一波束信息可以用于请求进行数据帧传输的波束。第一波束信息可以指示多个波束,响应端可以根据接收的第一波束信息,确定用于发送数据帧的波束。并通过响应帧中的第二波束信息指示请求端用于传输数据帧的波束。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类型信息指示连续数据帧时,所述第二配置信息还包括:所述连续数据帧包含子数据帧的第一数量信息。
第一数量信息用于向响应端请求进行传输的连续数据帧中包含子数据帧的数量。响应端接收第一数量信息后,根据自身接收能力或资源配置情况等,确定请求端可以发送的连续数据帧中包含子数据帧的数量,并通过响应帧中的第二数量信息发送给请求端。请求端可以在发送连续数据帧时,发送第二数量信息指示数量的子数据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响应帧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生成的第三配置信息。
请求端在发送数据帧之前,通过请求帧向响应端发送请求进行数据帧传输的第二配置信息;第二配置信息可以用于向响应端发送请求进行传输的数据帧的资源、类型、和长度等信息。
响应端根据第二配置信息,生成第三配置信息,第三配置信息用于指示请求端允许传输的数据帧的资源、类型、和长度等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数据帧的第二类型信息,其中,所述第二类型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数据帧为单数据帧或连续数据帧;所述数据帧的第二频段信息;所述数据帧的第二波束信息。
响应端在接收第二配置信息后,根据第一类型信息,获取请求端将要向响应端发送的数据帧的类型。响应端可以根据自身接收能力等确定可以接收的数据帧类型;并通过第二类型信息反馈给请求端。数据帧的类型可以包括:单数据帧或连续数据帧。响应端返回的第二类型信息可以与第一类型信息相同,也可以不同。
当所述响应帧返回的第二类型信息为连续数据帧时,可以采用基于数据块的重传反馈,向请求端反馈连续数据帧中子数据帧的接收情况。
响应端在接收第二配置信息后,根据第一频段信息,获取请求端发送数据帧的一个或多个频段。响应端可以根据自身的频段兼容情况等,反馈允许进行传输数据帧的频段。响应端可以用第二频段信息指示可以进行传输数据帧的频段。
响应端在接收第二配置信息后,根据第一波束信息,确定请求端请求进行数据帧传输的波束。第一波束信息可以指示多个波束,响应端可以根据接收的第一波束信息,确定用于发送数据帧的波束。并通过响应帧返回第二波束信息,第二波束信息可以用于指示请求端用于传输数据帧的波束。其中,第一波束信息和第二波束信息可以包括波束的识别信息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三配置信息,发送所述数据帧。
请求端接收响应帧,并根据第三配置信息,确定响应端,即数据帧接收端,允许的传输数据帧的资源、类型、和长度等信息;并根据允许的传输数据帧的资源、类型、和长度等信息,向响应端发送数据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三配置信息,发送所述数据帧,包括:在所述第二频段信息指示的频段资源上发送所述数据帧。
响应端可以根据自身的频段兼容情况等,反馈允许进行传输数据帧的频段。响应端可以用第二频段信息指示可以进行传输数据帧的频段。
请求端接收响应帧,根据所述第三配置信息中第二频段信息,确定数据帧的发送频段资源,采用第二频段信息指示的频段资源,向响应端发送数据帧。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二类型信息指示所述数据帧为连续数据帧时,所述第三配置信息还包括:所述连续数据帧包含子数据帧的第二数量信息;所述第二数量信息,是根据所述请求帧中请求的,所述连续数据帧包含子数据帧的数量确定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三配置信息,发送所述数据帧包括:发送所述第二数量信息指示数量的所述子数据帧。
第一数量信息用于向响应端请求进行传输的连续数据帧中包含子数据帧的数量。响应端接收第一数量信息后,根据自身接收能力或资源配置情况等,确定请求端可以发送的连续数据帧中包含子数据帧的数量,并通过第三配置信息中的第二数量信息发送给请求端。
请求端接收响应帧,根据所述第三配置信息中的第二数量信息,确定允许发送的连续数据帧的子数据帧数量。向响应端发送第二数量信息指示数量的子数据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三配置信息,发送所述数据帧,包括:利用所述第二波束信息指示的波束发送所述数据帧。
请求端接收响应帧,根据所述第三配置信息中第二波束信息,确定用于发送数据帧的波束。采用该波束向响应端发送数据帧。其中,第二波束信息可以包括波束的识别信息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的配置内容和所述第三配置信息的配置内容相同或不同。
这里,第二配置信息用于向响应端请求进程传输数据帧的资源、类型、和长度等信息。当响应端可以响应采用请求的数据帧的资源、类型、和长度等信息,如此,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的配置内容和所述第三配置信息的配置内容相同。当响应端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对请求的数据帧的资源、类型、和长度等信息进行调整,如调节连续数据帧中子数据帧数量等。如此,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的配置内容和所述第三配置信息的配置内容不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重传反馈包括:延时发送的重传反馈。
对于数据帧接收情况的反馈可以采用延时重传反馈。在响应端接收数据帧后,可以对数据帧进行解析或合并解析以确定数据帧接收是否接收成功,因此,可以不采用快速重传反馈的方式,而采用延时的方式进行重传反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请求帧还包括:第一持续信息位,用于指示请求端占用信道时长。
将所述请求帧的传输时长、和所述响应帧的传输时长、和数据帧的传输时长、和N个预定类型帧间间隔时长相加之和,确定为所述请求端占用信道时长,其中,N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
Wi-Fi技术对物理层上来说,所有的发送都是广播,单播与否只是在链路层以上分辨的。发送请求帧的时候,可以通过请求帧中的第一持续信息位告诉接收到请求帧的STA,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链路被占用,以完成整个通信过程。这样,其它STA在此期间就不会发送数据干扰本次的通信。其中,第一持续信息位指示的时间也可以称为持续时间(Duration)。
在整个HARQ传输机制的数据传输过程中,请求端需要发送请求帧,接收响应帧和发送数据帧。因此,可以将请求帧的传输时长、响应帧的传输时长和数据帧的传输时长,以及请求帧、响应帧、数据帧之间的2个间隔时长确定为请求端占用信道的最小持续时间。可以将占用信道的最小持续时间确定为持续时间,也可以通过加入间隔时长的方法增加持续时间。预定类型帧间间隔时长可以是短帧间间隔时长。由于HARQ传输机制采用延时的重传反馈,因此,通信时长中可以不包含重传反馈的传输时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响应帧还包括:第二持续信息位,用于指示响应端占用信道时长。
将所述响应帧的传输时长、和数据帧的传输时长、和M个预定类型帧间间隔时长相加之和,确定为所述响应端占用信道时长,其中,M为正整数。由于HARQ传输机制采用延时的重传反馈,因此,通信时长中可以不包含重传反馈的传输时长。
在整个HARQ传输机制的数据传输过程中,响应端需要发送响应帧和接收数据帧。因此,可以将响应帧的传输时长和数据帧的传输时长,以及响应帧、数据帧之间的1个间隔时长确定为响应端占用信道的最小时间。可以将占用信道的最小持续时间确定为持续时间,也可以通过加入间隔时长的方法增加持续时间。预定类型帧间间隔时长可以是短帧间间隔时长。
如图3所示,本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应用于无线通信的数据帧接收端,即响应端,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301:接收重传反馈机制建立的请求帧;
步骤302:基于所述请求帧,发送重传反馈建立的响应帧,其中,所述响应帧包含有进行重传反馈的第一配置信息。
这里,重传反馈机制包括HARQ反馈机制。请求帧可以用于在Wi-Fi通信中,发起符合HARQ传输机制要求的数据传输。
可以由Wi-Fi通信中的发送数据帧的一端,即请求端,发送请求帧。由接收数据帧的一端,即响应端,接收该请求帧,并根据该请求帧返回响应帧。请求端和响应端可以是无线站点(STA,STAtion)或无线接入点(AP,Access Point)等Wi-Fi通信设备。请求端和响应端之间可以基于现有的Wi-Fi协议和后续进行所述请求帧的收发。
请求帧可以用于指示响应端采用HARQ传输机制与请求端进行数据传输。响应端可以根据请求帧的格式或标识位等确定采用HARQ传输机制与请求端进行数据传输。
如图2所示的请求端和响应端的交互示意图,其中,请求端为无线站点SAT1,响应端为无线站点SAT2。如图2所示,首先由请求端发送请求帧;响应端接收到所述请求帧后,根据请求帧向请求端发送响应帧。
第一配置信息可以用于指示重传反馈的传输资源、格式等信息。其中,重传反馈可以是确认/非确认(ACK/NACK)信息,可以采用位图等形式反馈数据帧的接收情况。
HARQ传输机制进行重传反馈的步骤,如图2所示,可以包括:
步骤21:请求端发送请求帧;
步骤22:响应端根据请求帧内容返回响应帧;
步骤23:请求端发送数据帧;
步骤24:响应端根据数据帧的接收情况发送重传反馈。
接收到重传反馈后,请求端可以重传根据重传反馈确定的未成功接收的数据帧;响应端采用重发的数据帧进行解析或合并解析。
通过请求帧和响应帧在请求端和响应端之间建立重传反馈连接,一方面,响应帧提供了重传反馈的配置信息,为请求端处理重传反馈提供指示,提高请求端处理重传反馈的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建立重传反馈连接,可以为后续数据重传提供重传依据,提高数据传输纠错能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重传反馈的反馈方式信息,其中,所述反馈方式信息,用于指示进行基于数据帧和/或基于数据块的接收反馈;所述重传反馈的资源信息,其中,所述资源信息包括:时间信息和/或频段信息;触发所述重传反馈的触发帧信息,其中,所述触发帧信息至少包含:触发帧的发送方式和/或发送时间信息。
这里,重传反馈的反馈方式信息可以用于向请求端指示重传反馈的反馈形式。其中,基于数据帧的接收反馈,可以是针对单个数据帧的反馈;例如:针对单数据帧的反馈。基于数据块的接收反馈,可以是在一个重传反馈中,反馈多个连续数据帧中子数据帧接收情况的方法。可以采用位图等形式指示连续数据帧中每个子数据帧的接收情况。可以在位图中用“1”表示对应的子数据帧成功接收,用“0”表示对应的子数据帧未成功接收。
响应端可以根据请求帧中请求的数据帧类型,确定反馈方式信息。当请求帧请求发送单数据帧时,反馈方式信息可以指示进行基于数据帧的接收反馈。当请求帧请求发送连续数据帧时,反馈方式信息可以指示进行基于数据块的接收反馈。请求帧中请求发送的数据类型如果是连续数据帧,则响应端可以采用基于数据块的接收反馈,进行重传反馈。通过请求帧建立连续数据帧的HARQ传输机制,并实现基于数据块的接收反馈对连续数据帧进行重传反馈。
当所述反馈方式信息指示进行基于数据帧的接收反馈时,请求端可以根据接收的重传反馈确定单个数据帧的接收情况;当所述反馈方式信息指示进行基于数据块的接收反馈时,请求端根据接收的重传反馈确定连续数据帧中多个子数据帧的接收情况。
重传反馈的资源信息可以用于向请求端指示重传反馈的传输资源。
重传反馈的资源信息中的时间信息可以是传输重传反馈的时域资源。重传反馈的资源信息中的频段信息可以是传输重传反馈的频域资源。请求端可以在资源信息指示的传输重传反馈的时域和/或频域资源上,接收响应端发送的重传反馈。
重传反馈也可以采用触发帧的方式进行触发,请求端可以发送触发帧触发响应端发送重传反馈。响应端可以通过响应帧指示请求端发送触发帧的发送方式和/或发送时间信息。请求端根据该触发帧的发送方式和/或发送时间信息发送触发帧,触发响应端发送重传反馈。
第一配置信息提供了重传反馈的传输资源、反馈内容和触发方式等,如此,请求端可以根据第一配置信息提供的指示信息触发、接收和解码重传反馈提高请求端处理重传反馈的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发送所述重传反馈。
请求端在接收到响应帧后,向响应端发送数据帧。响应端接收到数据帧后,将接收结果通过重传反馈向请求端进行反馈。
响应端可以根据第一配置信息指示的资源,或采用第一配置信息指示的接收方式等发送重传反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发送所述重传反馈,包括:在所述资源信息指示的时间和/或频率上发送所述重传反馈。
重传反馈的资源信息中的时间信息可以是传输重传反馈的时域资源。重传反馈的资源信息中的频段信息可以是传输重传反馈的频域资源。响应端可以在重传反馈的资源信息指示的传输重传反馈的时域和/或频域上,向请求端发送重传反馈。如此,请求端可以在资源信息指示的时间和/或频率上准确接收重传反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资源信息指示的时间和/或频率上发送所述重传反馈,包括:在接收数据帧之后的第一个信标帧后,发送所述重传反馈。
无线STA或无线AP等Wi-Fi通信设备会周期性地向外发送信标帧,用于同步或指示无线网络的存在。
这里,所述资源信息指示的时间可以是发送数据帧之后的第一个信标帧。响应端可以在发送数据帧之后的第一个信标帧后发送重传反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接收数据帧之后的第一个信标帧后,发送所述重传反馈,包括:在接收所述数据帧之后的所述第一个信标帧后,基于所述触发帧发送所述重传反馈。
具体的,如图2所示,请求端可以在数据帧发送完后的第一个信标帧后,采用触发的方式触发响应端发送重传反馈。触发的方式可以通过向响应端发送触发帧。触发帧的内容可以预先在请求端和响应端之间商定。
响应端接收到触发帧后,可以根据第一配置信息中的重传反馈传输资源向请求端发送重传反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发送所述重传反馈,包括:当所述请求帧请求的数据帧为单数据帧时,发送包含有指示基于数据帧的接收反馈的所述重传反馈。
响应端可以根据请求帧中请求的数据帧类型,确定反馈方式信息。当请求帧请求发送单数据帧时,反馈方式信息可以指示进行基于数据帧的接收反馈。可以采用一个ACK/NA CK指示一个数据帧的方式进行重传反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发送所述重传反馈,包括:当所述请求帧请求的数据帧为连续数据帧时,发送包含有指示基于数据块的接收反馈的所述重传反馈。
当请求帧请求发送连续数据帧时,反馈方式信息可以指示进行基于数据块的接收反馈。其中,基于数据块的接收反馈可以是在一个重传反馈中,反馈多个连续数据帧中子数据帧接收情况的方法。可以采用位图等形式指示连续数据帧中每个子数据帧的接收情况。可以在位图中用“1”表示对应的子数据帧成功接收,用“0”表示对应的子数据帧未成功接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请求帧包括:请求进行数据帧传输的第二配置信息。
请求端需要向响应端发送数据帧,在发送数据帧之前,可以通过请求帧向响应端发送请求进行数据帧传输的第二配置信息。
第二配置信息可以用于向响应端发送请求进行传输的数据帧的资源、类型、和长度等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数据帧的第一类型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类型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数据帧为单数据帧或连续数据帧;所述数据帧的一个以上的第一频段信息;所述数据帧的第一波束信息。
第二配置信息中的第一类型信息用于指示请求端将要向响应端发送的数据帧的类型。响应端可以根据自身接收能力等确定可以接收的数据帧类型;并通过响应帧中的第二类型信息反馈给请求端。数据帧的类型可以包括:单数据帧或连续数据帧。响应端返回的第二类型信息可以与第一类型信息相同,也可以不同。
当请求帧中的第一类型信息为连续数据帧时,响应端可以采用基于数据块的重传反馈,向请求端反馈连续数据帧中子数据帧的接收情况。
Wi-Fi技术可以在2.4GHz、5.8GHz和6-7GHz等多个频段上进行数据帧的传输。这里,请求端可以通过第二配置信息向响应端请求用于发送数据帧的第一频段信息。第一频段信息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频段。响应端可以根据自身的频段兼容情况等,反馈允许进行传输数据帧的频段。这里,响应端可以通过响应帧中的第二频段信息指示可以进行传输数据帧的频段。
Wi-Fi技术还可以采用波束成形等技术实现定向数据传输和接收。这里,第一波束信息可以用于请求进行数据帧传输的波束。第一波束信息可以指示多个波束,响应端可以根据接收的第一波束信息,确定用于发送数据帧的波束。并通过响应帧中的第二波束信息指示请求端用于传输数据帧的波束。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类型信息指示连续数据帧时,所述第二配置信息还包括:所述连续数据帧包含子数据帧的第一数量信息。
第一数量信息用于向响应端请求进行传输的连续数据帧中包含子数据帧的数量。响应端接收第一数量信息后,根据自身接收能力或资源配置情况等,确定请求端可以发送的连续数据帧中包含子数据帧的数量,并通过响应帧中的第二数量信息发送给请求端。请求端可以在发送连续数据帧时,发送第二数量信息指示数量的子数据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响应帧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确定的第三配置信息。
请求端在发送数据帧之前,通过请求帧向响应端发送请求进行数据帧传输的第二配置信息;第二配置信息可以用于向响应端发送请求进行传输的数据帧的资源、类型、和长度等信息。
响应端根据第二配置信息,生成第三配置信息,第三配置信息用于指示请求端允许传输的数据帧的资源、类型、和长度等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根据所述请求帧中请求的所述数据帧的第一类型信息,确定所述第三配置信息包含的所述数据帧的第二类型信息;根据所述请求帧中请求的所述数据帧的第一频段信息,确定所述第三配置信息包含的所述数据帧的第二频段信息;根据所述请求帧中请求的所述数据帧的第一波束信息,确定所述第三配置信息包含的所述数据帧的第二波束信息。
响应端在接收第二配置信息后,根据第一类型信息,获取请求端将要向响应端发送的数据帧的类型。响应端可以根据自身接收能力等确定可以接收的数据帧类型;并通过第二类型信息反馈给请求端。数据帧的类型可以包括:单数据帧或连续数据帧。响应端返回的第二类型信息可以与第一类型信息相同,也可以不同。
当所述响应帧返回的第二类型信息为连续数据帧时,可以采用基于数据块的重传反馈,向请求端反馈连续数据帧中子数据帧的接收情况。
当所述响应帧返回的第二类型信息为连续数据帧时,可以采用基于数据块的重传反馈,向请求端反馈连续数据帧中子数据帧的接收情况。
响应端在接收第二配置信息后,根据第一频段信息,获取请求端发送数据帧的一个或多个频段。响应端可以根据自身的频段兼容情况等,反馈允许进行传输数据帧的频段。响应端可以用第二频段信息指示可以进行传输数据帧的频段。
响应端在接收第二配置信息后,根据第一波束信息,确定请求端请求进行数据帧传输的波束。第一波束信息可以指示多个波束,响应端可以根据接收的第一波束信息,确定用于发送数据帧的波束。并通过响应帧返回第二波束信息,第二波束信息可以用于指示请求端用于传输数据帧的波束。其中,第一波束信息和第二波束信息可以包括波束的识别信息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三配置信息,接收所述数据帧。
请求端接收响应帧,并根据第三配置信息,确定响应端,即数据帧接收端,允许的传输数据帧的资源、类型、和长度等信息;并根据允许的传输数据帧的资源、类型、和长度等信息,向响应端发送数据帧。
对应的,响应端可以根据第三配置信息,接收请求端发送的数据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三配置信息,接收所述数据帧,包括:在所述第二频段信息指示的频段资源上接收所述数据帧。
响应端可以根据自身的频段兼容情况等,反馈允许进行传输数据帧的频段。响应端可以用第二频段信息指示可以进行传输数据帧的频段。
请求端接收响应帧,根据所述第三配置信息中第二频段信息,确定数据帧的发送频段资源,采用第二频段信息指示的频段资源,向响应端发送数据帧。由响应端在第二频段信息指示的频段资源上接收数据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第二类型信息指示所述数据帧为连续数据帧时,根据所述请求帧中请求的连续数据帧包含子数据帧的第一数量信息,确定所述第三配置信息包含的所述连续数据帧包含子数据帧的第二数量信息;所述根据所述第三配置信息,接收所述数据帧包括:接收所述第二数量信息指示数量的所述子数据帧。
第一数量信息用于向响应端请求进行传输的连续数据帧中包含子数据帧的数量。响应端接收第一数量信息后,根据自身接收能力或资源配置情况等,确定请求端可以发送的连续数据帧中包含子数据帧的数量,并通过第三配置信息中的第二数量信息发送给请求端。
请求端接收响应帧,根据所述第三配置信息中的第二数量信息,确定允许发送的连续数据帧的子数据帧数量。向响应端发送第二数量信息指示数量的子数据帧。由响应端接收
第二数量信息指示数量的子数据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三配置信息,接收所述数据帧,包括:在所述第二波束信息指示的所述波束上,接收所述数据帧。
请求端接收响应帧,根据所述第三配置信息中第二波束信息,确定用于发送数据帧的波束。采用该波束向响应端发送数据帧。其中,第二波束信息可以包括波束的识别信息等。
由响应端在第二波束信息指示的波束上接收数据帧。
在一个实施例中,其中,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的配置内容和所述第三配置信息的配置内容相同或不同。
这里,第二配置信息用于向响应端请求进程传输数据帧的资源、类型、和长度等信息。当响应端可以响应采用请求的数据帧的资源、类型、和长度等信息,如此,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的配置内容和所述第三配置信息的配置内容相同。当响应端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对请求的数据帧的资源、类型、和长度等信息进行调整,如调节连续数据帧中子数据帧数量等。如此,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的配置内容和所述第三配置信息的配置内容不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重传反馈包括:延时发送的所述重传反馈。
对于数据帧接收情况的反馈可以采用延时重传反馈。在响应端接收数据帧后,可以对数据帧进行解析或合并解析以确定数据帧接收是否接收成功,因此,可以不采用快速重传反馈的方式,而采用延时的方式进行重传反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请求帧还包括:第一持续信息位,用于指示请求端占用信道时长;将所述请求帧的传输时长、和所述响应帧的传输时长、和数据帧的传输时长、和N个预定类型帧间间隔时长相加之和,确定为所述请求端占用信道时长,其中,N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
Wi-Fi技术对物理层上来说,所有的发送都是广播,单播与否只是在链路层以上分辨的。发送请求帧的时候,可以通过请求帧中的第一持续信息位告诉接收到请求帧的STA,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链路被占用,以完成整个通信过程。这样,其它STA在此期间就不会发送数据干扰本次的通信。其中,第一持续信息位指示的时间也可以称为持续时间(Duration)。
在整个HARQ传输机制的数据传输过程中,请求端需要发送请求帧,接收响应帧和发送数据帧。因此,可以将请求帧的传输时长、响应帧的传输时长和数据帧的传输时长,以及请求帧、响应帧、数据帧之间的2个间隔时长确定为请求端占用信道的最小持续时间。可以将占用信道的最小持续时间确定为持续时间,也可以通过加入间隔时长的方法增加持续时间。预定类型帧间间隔时长可以是短帧间间隔时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响应帧还包括:第二持续信息位,用于指示响应端占用信道时长;将所述响应帧的传输时长、和数据帧的传输时长、和M个预定类型帧间间隔时长相加之和,确定为所述响应端占用信道时长,其中,M为正整数。由于HARQ传输机制采用延时的重传反馈,因此,通信时长中可以不包含重传反馈的传输时长。
将所述响应帧的传输时长、和数据帧的传输时长、和M个预定类型帧间间隔时长相加之和,确定为所述响应端占用信道时长,其中,M为正整数。由于HARQ传输机制采用延时的重传反馈,因此,通信时长中可以不包含重传反馈的传输时长。
在整个HARQ传输机制的数据传输过程中,响应端需要发送响应帧和接收数据帧。因此,可以将响应帧的传输时长和数据帧的传输时长,以及响应帧、数据帧之间的1个间隔时长确定为响应端占用信道的最小时间。可以将占用信道的最小持续时间确定为持续时间,也可以通过加入间隔时长的方法增加持续时间。预定类型帧间间隔时长可以是短帧间间隔时长。
如图4所示,本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应用于无线通信中未进行数据帧传输的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401:接收请求帧和响应帧;
步骤402:根据所述请求帧的第一持续信息位和所述响应帧的第二持续信息位,确定请求端和响应端占用信道的通信时长;
步骤403:在所述通信时长内,不占用所述信道。
其中,所述通信时长为:所述请求帧的传输时长、和所述响应帧的传输时长、和数据帧的传输时长、和N个预定类型帧间间隔时长相加之和,其中,N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
这里,可以由进行数据帧传输的两端以外的STA或AP等Wi-Fi设备,执行所述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在Wi-Fi通信数据帧传输中,由发送数据帧的一端,即请求端,发送请求帧。由接收数据帧的一端,即响应端,接收该请求帧,并根据该请求帧返回响应帧。接收到重传反馈后,请求端可以重传根据重传反馈确定的未成功接收的数据帧;响应端采用重发的数据帧进行解析或合并解析。
Wi-Fi技术对物理层上来说,所有的发送都是广播,单播与否只是在链路层以上分辨的。发送请求帧的时候,可以通过请求帧中的第一持续信息位告诉接收到请求帧的STA,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链路被占用,以完成整个通信过程。这样,其它STA在此期间就不会发送数据干扰本次的通信。其中,第一持续信息位指示的时间也可以称为持续时间(Duration)。
在整个HARQ传输机制的数据传输过程中,请求端需要发送请求帧,接收响应帧和发送数据帧。因此,可以将请求帧的传输时长、响应帧的传输时长和数据帧的传输时长,以及请求帧、响应帧、数据帧之间的2个间隔时长确定为请求端占用信道的最小持续时间。可以将占用信道的最小持续时间确定为持续时间,也可以通过加入间隔时长的方法增加持续时间。预定类型帧间间隔时长可以是短帧间间隔时长。其中,请求帧中可以设置第一持续信息位,用于指示请求端占用信道时长。
响应端需要发送响应帧和接收数据帧。因此,可以将响应帧的传输时长和数据帧的传输时长,以及响应帧、数据帧之间的1个间隔时长确定为响应端占用信道的最小时间。可以将占用信道的最小持续时间确定为持续时间,也可以通过加入间隔时长的方法增加持续时间。预定类型帧间间隔时长可以是短帧间间隔时长。响应帧中可以设置第二持续信息位,用于指示响应端占用信道时长。
在请求端和响应端占用信道的通信时长内,其它Wi-Fi设备不能占用信道。通信时长可以根据请求帧的第一持续信息位和响应帧的第二持续信息位,确定请求端和响应端占用信道的通信时长。
可以去请求端和响应端占用信道的通信时长的最大值,作为其他STA不占用信道的时间。其他STA不占用信道的时间可以是:所述请求帧的传输时长、和所述响应帧的传输时长、和数据帧的传输时长、和至少2个预定类型帧间间隔时长相加之和。预定类型帧间间隔时长可以是短帧间间隔时长。
如此,可以保证在请求端和响应端进行整个HARQ传输期间,其他STA不占用信道。提高数据传输稳定性。
由于HARQ传输机制采用延时的重传反馈,因此,通信时长中可以不包含重传反馈的传输时长。
以下结合上述任意实施例提供一个具体示例:
1、STA在发送数据之前,如需建立HARQ机制进行数据帧的反馈,则发送HARQ机制建立请求帧,其建立流程图如图2所示:
在HARQ建立请求帧中,包含的信息可以为:i、单数据帧或连续数据帧(连续数据帧可以包括:连续发送的数据帧个数);ii、在哪个频段下进行发送(2.4GHz、5.8GHz、6-7GHz);iii、数据传输将要使用到的波束(beam)信息。
整个HARQ建立请求帧隐含的标识了接收数据帧的确认/数据块确认(ACK/BlockAC K)的方式为延迟的ACK,具体接收时延在HARQ建立响应帧中做出规定。
HARQ的持续(duration)字段的设置为:自身时长,加上将要发送数据帧时长(单数据帧/连续数据帧),再加上响应帧时长,最后加上2SIFS
2、回复HARQ机制建立响应消息帧。
响应帧中包含:i、允许连续发送的数据帧的大小(如反馈ACK为Block ACK);ii、允许的波束信息及频段信息;iii、接收ACK/Block ACK的时间信息,频段信息,一般的,可以规定为当数据帧发送完后,紧接着第一个信标(beacon)帧后接收ACK/Block ACK。其方式可以通过竞争发送触发帧(trigger)或是规定的时间点发送trigger帧。
响应帧的Duration字段为:自身长度,加上数据帧长度,再加上短帧间间隔(SIFS,Short Inter-Frame Space)。
3、其他STAs的网络分配矢量(NAV,network allocation vector)设置。
以HARQ建立请求帧长度,加上HARQ建立响应帧长度,再加上数据帧长度,最后加上2SIFS长度的和来设置NAV,这段时长内无法抢占信道。
I、相关技术NAV的设置:HARQ建立请求帧长度,加上HARQ建立响应帧长度,再加上数据帧长度,再加上3SIFS最后加上ACK长度的和作为NAV时长;
II、相关技术没有ACK延时接收机制。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应用于无线通信的数据帧发送端,即请求端,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100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装置100包括:第一生成模块110,第一发送模块120和第一接收模块130,其中,
所述第一生成模块110,用于生成重传反馈机制建立的请求帧;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120,用于发送所述请求帧;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130,用于接收基于所述请求帧返回的重传反馈建立的响应帧,其中,所述响应帧包含有进行重传反馈的第一配置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重传反馈的反馈方式信息,其中,所述反馈方式信息,用于指示进行基于数据帧和/或基于数据块的接收反馈;
所述重传反馈的资源信息,其中,所述资源信息包括:时间信息和/或频段信息;
触发所述重传反馈的触发帧信息,其中,所述触发帧信息至少包含:触发帧的发送方式和/或发送时间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装置100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140,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接收所述重传反馈。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第二接收模块140包括:
第一接收子模块141,用于在所述资源信息指示的时间和/或频率上接收所述重传反馈。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接收子模块141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1411,用于在发送数据帧之后的第一个信标帧后,接收所述重传反馈。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接收单元1411包括:
第一触发子单元14111,用于在发送所述数据帧之后的所述第一个信标帧后,发送所述触发帧;
第一接收子单元14112,用于接收基于所述触发帧触发的所述重传反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发子单元14111,用于竞争发送所述触发帧或在预设时间点发送所述触发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请求帧包括:请求进行数据帧传输的第二配置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数据帧的第一类型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类型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数据帧为单数据帧或连续数据帧;
所述数据帧的一个以上的第一频段信息;
所述数据帧的第一波束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类型信息指示连续数据帧时,所述第二配置信息还包括:所述连续数据帧包含子数据帧的第一数量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响应帧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生成的第三配置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数据帧的第二类型信息,其中,所述第二类型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数据帧为单数据帧或连续数据帧;
所述数据帧的第二频段信息;
所述数据帧的第二波束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装置100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150,用于根据所述第三配置信息,发送所述数据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第二发送模块150,包括:
第一发送子模块151,用于在所述第二频段信息指示的频段资源上发送所述数据帧。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二类型信息指示所述数据帧为连续数据帧时,所述第三配置信息还包括:所述连续数据帧包含子数据帧的第二数量信息;所述第二数量信息,是根据所述请求帧中请求的,所述连续数据帧包含子数据帧的数量确定的;
如图7所示,所述第二发送模块150,包括:
第二发送子模块152,用于发送所述第二数量信息指示数量的所述子数据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第二发送模块150,包括:
第三发送子模块153,用于利用所述第二波束信息指示的波束发送所述数据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的配置内容和所述第三配置信息的配置内容相同或不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重传反馈包括:延时发送的重传反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请求帧还包括:第一持续信息位,用于指示请求端占用信道时长;
将所述请求帧的传输时长、和所述响应帧的传输时长、和数据帧的传输时长、和N个预定类型帧间间隔时长相加之和,确定为所述请求端占用信道时长,其中,N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响应帧还包括:第二持续信息位,用于指示响应端占用信道时长;
将所述响应帧的传输时长、和数据帧的传输时长、和M个预定类型帧间间隔时长相加之和,确定为所述响应端占用信道时长,其中,M为正整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应用于无线通信的数据帧接收端,即响应端,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200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装置200包括:第三接收模块210和第三发送模块220,其中
所述第三接收模块210,用于接收重传反馈机制建立的请求帧;
所述第三发送模块220,用于基于所述请求帧,发送重传反馈建立的响应帧,其中,所述响应帧包含有进行重传反馈的第一配置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重传反馈的反馈方式信息,其中,所述反馈方式信息,用于指示进行基于数据帧和/或基于数据块的接收反馈;
所述重传反馈的资源信息,其中,所述资源信息包括:时间信息和/或频段信息;
触发所述重传反馈的触发帧信息,其中,所述触发帧信息至少包含:触发帧的发送方式和/或发送时间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所述装置200还包括:
第四发送模块230,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发送所述重传反馈。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所述第四发送模块230包括:
第四发送子模块231,用于在所述资源信息指示的时间和/或频率上发送所述重传反馈。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所述第四发送子模块231,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2311,用于在接收数据帧之后的第一个信标帧后,发送所述重传反馈。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所述第一发送单元2311包括:
第一发送子单元23111,用于在接收所述数据帧之后的所述第一个信标帧后,基于所述触发帧发送所述重传反馈。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所述第四发送模块230包括:
第五发送子模块232,用于当所述请求帧请求的数据帧为单数据帧时,发送包含有指示基于数据帧的接收反馈的所述重传反馈。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所述第四发送模块230包括:
第六发送子模块233,用于当所述请求帧请求的数据帧为连续数据帧时,发送包含有指示基于数据块的接收反馈的所述重传反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请求帧包括:请求进行数据帧传输的第二配置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数据帧的第一类型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类型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数据帧为单数据帧或连续数据帧;
所述数据帧的一个以上的第一频段信息;
所述数据帧的第一波束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类型信息指示连续数据帧时,所述第二配置信息还包括:所述连续数据帧包含子数据帧的第一数量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响应帧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确定的第三配置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装置200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第一确定模块240,用于根据所述请求帧中请求的所述数据帧的第一类型信息,确定所述第三配置信息包含的所述数据帧的第二类型信息;
第二确定模块250,用于根据所述请求帧中请求的所述数据帧的第一频段信息,确定所述第三配置信息包含的所述数据帧的第二频段信息;
第三确定模块260,用于根据所述请求帧中请求的所述数据帧的第一波束信息,确定所述第三配置信息包含的所述数据帧的第二波束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所述装置200还包括:
第四接收模块270,用于根据所述第三配置信息,接收所述数据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所述第四接收模块270包括:
第二接收子模块271,用于在所述第二频段信息指示的频段资源上接收所述数据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所述装置200还包括:
第四确定模块280,用于当所述第二类型信息指示所述数据帧为连续数据帧时,根据所述请求帧中请求的连续数据帧包含子数据帧的第一数量信息,确定所述第三配置信息包含的所述连续数据帧包含子数据帧的第二数量信息;
所述第四接收模块270包括:
第三接收子模块272,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数量信息指示数量的所述子数据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四接收模块270包括:
第四接收子模块273,用于在所述第二波束信息指示的所述波束上,接收所述数据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的配置内容和所述第三配置信息的配置内容相同或不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重传反馈包括:延时发送的所述重传反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请求帧还包括:第一持续信息位,用于指示占用信道时长;
将所述请求帧的传输时长、和所述响应帧的传输时长、和数据帧的传输时长、和N个预定类型帧间间隔时长相加之和,确定为所述请求端占用信道时长,其中,N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响应帧还包括:第二持续信息位,用于指示响应端占用信道时长;
将所述响应帧的传输时长、和数据帧的传输时长、和M个预定类型帧间间隔时长相加之和,确定为所述响应端占用信道时长,其中,M为正整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可以应用于无线通信中未进行数据帧传输的设备,其中,所述装置300包括:第五接收模块310,第五确定模块320和控制模块330
所述第五接收模块310,用于接收请求帧和响应帧;
第五确定模块320,用于根据所述请求帧的第一持续信息位和所述响应帧的第二持续信息位,确定请求端和响应端占用信道的通信时长;
控制模块330,用于控制Wi-Fi设备在所述通信时长内,不占用所述信道;
其中,所述通信时长为:所述请求帧的传输时长、和所述响应帧的传输时长、和数据帧的传输时长、和N个预定类型帧间间隔时长相加之和,其中,N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生成模块110、第一发送模块120、第一接收模块130、第二接收模块140、第二发送模块150、第三接收模块210、第三发送模块220、第四发送模块230、第一确定模块240、第二确定模块250、第三确定模块260、第四接收模块270、第四确定模块280、第五接收模块310、第五确定模块320和控制模块330等可以被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图形处理器(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 t)、基带处理器(BP,baseband processor)、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 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DSP、可编程逻辑器件(PLD,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MCU,MicroController Unit)、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前述方法。
图1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数据传输的装置3000的框图。例如,装置300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17,装置30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3002,存储器3004,电源组件3006,多媒体组件3008,音频组件3010,输入/输出(I/O)的接口3012,传感器组件3014,以及通信组件3016。
处理组件3002通常控制装置30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30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0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30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30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30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3008和处理组件30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30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设备30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装置30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30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 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源组件3006为装置30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30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装置30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3008包括在装置30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30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设备30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30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30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装置30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3004或经由通信组件30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30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3012为处理组件30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30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装置30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3014可以检测到设备30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组件为装置30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3014还可以检测装置3000或装置30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装置30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装置30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装置30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30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30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30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3016被配置为便于装置30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装置30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30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30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30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3004,上述指令可由装置3000的处理器3020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实施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发明实施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实施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实施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77)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生成重传反馈机制建立的请求帧,发送所述请求帧;
接收基于所述请求帧返回的重传反馈建立的响应帧,其中,所述响应帧包含有进行重传反馈的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所述重传反馈的资源信息;所述重传反馈的资源信息用于向请求端指示所述重传反馈的传输资源;所述资源信息包括:时间信息和/或频段信息;
所述重传反馈机制采用延时的重传反馈;所述请求帧包括:第一持续信息位,用于指示请求端占用信道时长;所述请求端占用信道时长为:所述请求帧的传输时长、和所述响应帧的传输时长、和数据帧的传输时长、和N个预定类型帧间间隔时长相加之和,其中,N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重传反馈的反馈方式信息,其中,所述反馈方式信息,用于指示进行基于数据帧和/或基于数据块的接收反馈;
触发所述重传反馈的触发帧信息,其中,所述触发帧信息至少包含:触发帧的发送方式和/或发送时间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接收所述重传反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接收所述重传反馈,包括:
在所述资源信息指示的时间和/或频率上接收所述重传反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资源信息指示的时间上接收所述重传反馈,包括:
在发送数据帧之后的第一个信标帧后,接收所述重传反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发送数据帧之后的第一个信标帧后,接收所述重传反馈,包括:
在发送所述数据帧之后的所述第一个信标帧后,发送所述触发帧;
接收基于所述触发帧触发的所述重传反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帧的发送方式:包括:竞争发送所述触发帧或在预设时间点发送所述触发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请求帧包括:请求进行数据帧传输的第二配置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数据帧的第一类型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类型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数据帧为单数据帧或连续数据帧;
所述数据帧的一个以上的第一频段信息;
所述数据帧的第一波束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类型信息指示连续数据帧时,所述第二配置信息还包括:所述连续数据帧包含子数据帧的第一数量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帧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生成的第三配置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数据帧的第二类型信息,其中,所述第二类型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数据帧为单数据帧或连续数据帧;
所述数据帧的第二频段信息;
所述数据帧的第二波束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三配置信息,发送所述数据帧。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三配置信息,发送所述数据帧,包括:
在所述第二频段信息指示的频段资源上发送所述数据帧。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二类型信息指示所述数据帧为连续数据帧时,所述第三配置信息还包括:所述连续数据帧包含子数据帧的第二数量信息;所述第二数量信息,是根据所述请求帧中请求的,所述连续数据帧包含子数据帧的数量确定的;
所述根据所述第三配置信息,发送所述数据帧包括:
发送所述第二数量信息指示数量的所述子数据帧。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三配置信息,发送所述数据帧,包括:
利用所述第二波束信息指示的波束发送所述数据帧。
17.根据权利要求11至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的配置内容和所述第三配置信息的配置内容相同或不同。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帧还包括:第二持续信息位,用于指示响应端占用信道时长;
将所述响应帧的传输时长、和数据帧的传输时长、和M个预定类型帧间间隔时长相加之和,确定为所述响应端占用信道时长,其中,M为正整数。
19.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重传反馈机制建立的请求帧;
基于所述请求帧,发送重传反馈建立的响应帧,其中,所述响应帧包含有进行重传反馈的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所述重传反馈的资源信息;所述重传反馈的资源信息用于向请求端指示所述重传反馈的传输资源;所述资源信息包括:时间信息和/或频段信息;
所述重传反馈机制采用延时的重传反馈;所述请求帧包括:第一持续信息位,用于指示请求端占用信道时长;所述请求端占用信道时长为:所述请求帧的传输时长、和所述响应帧的传输时长、和数据帧的传输时长、和N个预定类型帧间间隔时长相加之和,其中,N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重传反馈的反馈方式信息,其中,所述反馈方式信息,用于指示进行基于数据帧和/或基于数据块的接收反馈;
触发所述重传反馈的触发帧信息,其中,所述触发帧信息至少包含:触发帧的发送方式和/或发送时间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发送所述重传反馈。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发送所述重传反馈,包括:
在所述资源信息指示的时间和/或频率上发送所述重传反馈。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资源信息指示的时间和/或频率上发送所述重传反馈,包括:
在接收数据帧之后的第一个信标帧后,发送所述重传反馈。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接收数据帧之后的第一个信标帧后,发送所述重传反馈,包括:
在接收所述数据帧之后的所述第一个信标帧后,基于所述触发帧发送所述重传反馈。
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发送所述重传反馈,包括:当所述请求帧请求的数据帧为单数据帧时,发送包含有指示基于数据帧的接收反馈的所述重传反馈。
26.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发送所述重传反馈,包括:当所述请求帧请求的数据帧为连续数据帧时,发送包含有指示基于数据块的接收反馈的所述重传反馈。
27.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请求帧包括:请求进行数据帧传输的第二配置信息。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数据帧的第一类型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类型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数据帧为单数据帧或连续数据帧;
所述数据帧的一个以上的第一频段信息;
所述数据帧的第一波束信息。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类型信息指示连续数据帧时,所述第二配置信息还包括:所述连续数据帧包含子数据帧的第一数量信息。
30.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帧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确定的第三配置信息。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根据所述请求帧中请求的所述数据帧的第一类型信息,确定所述第三配置信息包含的所述数据帧的第二类型信息;
根据所述请求帧中请求的所述数据帧的第一频段信息,确定所述第三配置信息包含的所述数据帧的第二频段信息;
根据所述请求帧中请求的所述数据帧的第一波束信息,确定所述第三配置信息包含的所述数据帧的第二波束信息。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三配置信息,接收所述数据帧。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三配置信息,接收所述数据帧,包括:
在所述第二频段信息指示的频段资源上接收所述数据帧。
34.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二类型信息指示所述数据帧为连续数据帧时,根据所述请求帧中请求的连续数据帧包含子数据帧的第一数量信息,确定所述第三配置信息包含的所述连续数据帧包含子数据帧的第二数量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第三配置信息,接收所述数据帧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数量信息指示数量的所述子数据帧。
35.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三配置信息,接收所述数据帧,包括:
在所述第二波束信息指示的所述波束上,接收所述数据帧。
36.根据权利要求30至3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的配置内容和所述第三配置信息的配置内容相同或不同。
37.根据权利要求19至3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帧还包括:第二持续信息位,用于指示响应端占用信道时长;
将所述响应帧的传输时长、和数据帧的传输时长、和M个预定类型帧间间隔时长相加之和,确定为所述响应端占用信道时长,其中,M为正整数。
38.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重传反馈机制建立的请求帧和响应帧;所述重传反馈机制采用延时的重传反馈;所述响应帧包含有进行重传反馈的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所述重传反馈的资源信息;所述重传反馈的资源信息用于向请求端指示所述重传反馈的传输资源;所述资源信息包括:时间信息和/或频段信息;
根据所述请求帧的第一持续信息位和所述响应帧的第二持续信息位,确定请求端和响应端占用信道的通信时长;
在所述通信时长内,不占用所述信道;
其中,所述通信时长为:所述请求帧的传输时长、和所述响应帧的传输时长、和数据帧的传输时长、和N个预定类型帧间间隔时长相加之和,其中,N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
39.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第一生成模块,第一发送模块和第一接收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生成模块,用于生成重传反馈机制建立的请求帧;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请求帧;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基于所述请求帧返回的重传反馈建立的响应帧,其中,所述响应帧包含有进行重传反馈的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所述重传反馈的资源信息;所述重传反馈的资源信息用于向请求端指示所述重传反馈的传输资源;所述资源信息包括:时间信息和/或频段信息;
所述重传反馈机制采用延时的重传反馈;所述请求帧包括:第一持续信息位,用于指示请求端占用信道时长;所述请求端占用信道时长为:所述请求帧的传输时长、和所述响应帧的传输时长、和数据帧的传输时长、和N个预定类型帧间间隔时长相加之和,其中,N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重传反馈的反馈方式信息,其中,所述反馈方式信息,用于指示进行基于数据帧和/或基于数据块的接收反馈;
触发所述重传反馈的触发帧信息,其中,所述触发帧信息至少包含:触发帧的发送方式和/或发送时间信息。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接收所述重传反馈。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收模块包括:
第一接收子模块,用于在所述资源信息指示的时间和/或频率上接收所述重传反馈。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子模块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在发送数据帧之后的第一个信标帧后,接收所述重传反馈。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单元包括:
第一触发子单元,用于在发送所述数据帧之后的所述第一个信标帧后,发送所述触发帧;
第一接收子单元,用于接收基于所述触发帧触发的所述重传反馈。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发子单元,用于竞争发送所述触发帧或在预设时间点发送所述触发帧。
46.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请求帧包括:请求进行数据帧传输的第二配置信息。
4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数据帧的第一类型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类型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数据帧为单数据帧或连续数据帧;
所述数据帧的一个以上的第一频段信息;
所述数据帧的第一波束信息。
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类型信息指示连续数据帧时,所述第二配置信息还包括:所述连续数据帧包含子数据帧的第一数量信息。
49.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帧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生成的第三配置信息。
50.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数据帧的第二类型信息,其中,所述第二类型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数据帧为单数据帧或连续数据帧;
所述数据帧的第二频段信息;
所述数据帧的第二波束信息。
51.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三配置信息,发送所述数据帧。
52.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送模块,包括:
第一发送子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频段信息指示的频段资源上发送所述数据帧。
53.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类型信息指示所述数据帧为连续数据帧时,所述第三配置信息还包括:所述连续数据帧包含子数据帧的第二数量信息;所述第二数量信息,是根据所述请求帧中请求的,所述连续数据帧包含子数据帧的数量确定的;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包括:
第二发送子模块,用于发送所述第二数量信息指示数量的所述子数据帧。
54.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送模块,包括:
第三发送子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第二波束信息指示的波束发送所述数据帧。
55.根据权利要求49至5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的配置内容和所述第三配置信息的配置内容相同或不同。
56.根据权利要求39至5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帧还包括:第二持续信息位,用于指示响应端占用信道时长;
将所述响应帧的传输时长、和数据帧的传输时长、和M个预定类型帧间间隔时长相加之和,确定为所述响应端占用信道时长,其中,M为正整数。
57.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第三接收模块和第三发送模块,其中,
所述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重传反馈机制建立的请求帧;
所述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请求帧,发送重传反馈建立的响应帧,其中,所述响应帧包含有进行重传反馈的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所述重传反馈的资源信息;所述重传反馈的资源信息用于向请求端指示所述重传反馈的传输资源;所述资源信息包括:时间信息和/或频段信息;
所述重传反馈机制采用延时的重传反馈;所述请求帧包括:第一持续信息位,用于指示请求端占用信道时长;所述请求端占用信道时长为:所述请求帧的传输时长、和所述响应帧的传输时长、和数据帧的传输时长、和N个预定类型帧间间隔时长相加之和,其中,N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
58.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重传反馈的反馈方式信息,其中,所述反馈方式信息,用于指示进行基于数据帧和/或基于数据块的接收反馈;
触发所述重传反馈的触发帧信息,其中,所述触发帧信息至少包含:触发帧的发送方式和/或发送时间信息。
59.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四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发送所述重传反馈。
60.根据权利要求5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发送模块包括:
第四发送子模块,用于在所述资源信息指示的时间和/或频率上发送所述重传反馈。
61.根据权利要求6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发送子模块,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在接收数据帧之后的第一个信标帧后,发送所述重传反馈。
62.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送单元包括:
第一发送子单元,用于在接收所述数据帧之后的所述第一个信标帧后,基于所述触发帧发送所述重传反馈。
63.根据权利要求6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发送模块包括:
第五发送子模块,用于当所述请求帧请求的数据帧为单数据帧时,发送包含有指示基于数据帧的接收反馈的所述重传反馈。
64.根据权利要求6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发送模块包括:
第六发送子模块,用于当所述请求帧请求的数据帧为连续数据帧时,发送包含有指示基于数据块的接收反馈的所述重传反馈。
65.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请求帧包括:请求进行数据帧传输的第二配置信息。
66.根据权利要求6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数据帧的第一类型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类型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数据帧为单数据帧或连续数据帧;
所述数据帧的一个以上的第一频段信息;
所述数据帧的第一波束信息。
67.根据权利要求6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类型信息指示连续数据帧时,所述第二配置信息还包括:所述连续数据帧包含子数据帧的第一数量信息。
68.根据权利要求6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帧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确定的第三配置信息。
69.根据权利要求6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请求帧中请求的所述数据帧的第一类型信息,确定所述第三配置信息包含的所述数据帧的第二类型信息;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请求帧中请求的所述数据帧的第一频段信息,确定所述第三配置信息包含的所述数据帧的第二频段信息;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请求帧中请求的所述数据帧的第一波束信息,确定所述第三配置信息包含的所述数据帧的第二波束信息。
70.根据权利要求6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四接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三配置信息,接收所述数据帧。
71.根据权利要求7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接收模块包括:
第二接收子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频段信息指示的频段资源上接收所述数据帧。
72.根据权利要求7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二类型信息指示所述数据帧为连续数据帧时,根据所述请求帧中请求的连续数据帧包含子数据帧的第一数量信息,确定所述第三配置信息包含的所述连续数据帧包含子数据帧的第二数量信息;
所述第四接收模块包括:
第三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数量信息指示数量的所述子数据帧。
73.根据权利要求7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接收模块包括:
第四接收子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波束信息指示的所述波束上,接收所述数据帧。
74.根据权利要求68至7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的配置内容和所述第三配置信息的配置内容相同或不同。
75.根据权利要求57至7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帧还包括:第二持续信息位,用于指示响应端占用信道时长;
将所述响应帧的传输时长、和数据帧的传输时长、和M个预定类型帧间间隔时长相加之和,确定为所述响应端占用信道时长,其中,M为正整数。
76.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第五接收模块,第五确定模块和控制模块
所述第五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重传反馈机制建立的请求帧和响应帧;所述重传反馈机制采用延时的重传反馈;所述响应帧包含有进行重传反馈的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所述重传反馈的资源信息;所述重传反馈的资源信息用于向请求端指示所述重传反馈的传输资源;所述资源信息包括:时间信息和/或频段信息;
第五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请求帧的第一持续信息位和所述响应帧的第二持续信息位,确定请求端和响应端占用信道的通信时长;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Wi-Fi设备在所述通信时长内,不占用所述信道;
其中,所述通信时长为:所述请求帧的传输时长、和所述响应帧的传输时长、和数据帧的传输时长、和N个预定类型帧间间隔时长相加之和,其中,N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
77.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能够由所述处理器运行的可执行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可执行程序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8或19至37或38任一项所述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CN2019/098753 WO2021016971A1 (zh) | 2019-07-31 | 2019-07-31 |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673584A CN112673584A (zh) | 2021-04-16 |
CN112673584B true CN112673584B (zh) | 2023-08-15 |
Family
ID=74228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80001604.9A Active CN112673584B (zh) | 2019-07-31 | 2019-07-31 |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20158764A1 (zh) |
CN (1) | CN112673584B (zh) |
WO (1) | WO2021016971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314155B (zh) * | 2022-07-14 | 2024-01-09 | 东风电驱动系统有限公司 | 通讯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627074B1 (en) * | 2009-05-12 | 2014-01-07 |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 Secure block acknowledgement mechanism for use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CN104350799A (zh) * | 2012-04-15 | 2015-02-11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lan系统中发送和接收反馈触发帧的方法和装置 |
CN106131964A (zh) * | 2016-06-13 | 2016-11-16 |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 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方法、通信装置、接入点和站点 |
CN106506125A (zh) * | 2015-09-08 | 2017-03-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建立、拆除块确认通信机制的方法和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2130075A1 (zh) * | 2011-03-25 | 2012-10-04 | 北京新岸线无线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系统与设备 |
KR20130021865A (ko) * | 2011-08-24 | 2013-03-0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 시스템의 고정자원 할당 방법 및 장치 |
TW201519596A (zh) * | 2013-07-11 | 2015-05-16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 智慧HARQ WiFi系統及方法 |
CN105164958A (zh) * | 2013-11-22 | 2015-12-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数据传输设备 |
US20170127440A1 (en) * | 2014-06-09 | 2017-05-04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ceiving frame |
US11252555B2 (en) * | 2014-07-11 | 2022-02-15 | Apple Inc. | Receive operation mode indication for power save |
WO2016060448A1 (ko) * | 2014-10-13 | 2016-04-2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랜에서 버퍼 상태 정보를 기반으로 상향링크 전송 자원을 할당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US20170257863A1 (en) * | 2014-11-27 | 2017-09-07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Method for operating station in wireless lan |
US10517142B2 (en) * | 2015-12-11 | 2019-12-24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frame in wireless LA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
US20180123673A1 (en) * | 2016-11-01 | 2018-05-03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Multi-subcarrier based radio fram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node therefor |
US10057747B2 (en) * | 2016-12-27 | 2018-08-21 | Intel Corporation | 5G MB connectivity acknowledgement aggregation |
CN108923894B (zh) * | 2017-03-23 | 2023-04-1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用户设备、基站、存储介质和系统 |
EP4510750A2 (en) * | 2018-09-27 | 2025-02-19 |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 Sidelink feedback |
-
2019
- 2019-07-31 WO PCT/CN2019/098753 patent/WO2021016971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9-07-31 CN CN201980001604.9A patent/CN112673584B/zh active Active
-
2022
- 2022-01-31 US US17/588,889 patent/US20220158764A1/en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627074B1 (en) * | 2009-05-12 | 2014-01-07 |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 Secure block acknowledgement mechanism for use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CN104350799A (zh) * | 2012-04-15 | 2015-02-11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lan系统中发送和接收反馈触发帧的方法和装置 |
CN106506125A (zh) * | 2015-09-08 | 2017-03-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建立、拆除块确认通信机制的方法和装置 |
CN106131964A (zh) * | 2016-06-13 | 2016-11-16 |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 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方法、通信装置、接入点和站点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673584A (zh) | 2021-04-16 |
WO2021016971A1 (zh) | 2021-02-04 |
US20220158764A1 (en) | 2022-05-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220368504A1 (en) | Feedback method, feedback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 |
CN110366264B (zh) | 竞争窗口调整方法、网元设备、用户设备及存储介质 | |
US12133227B2 (en) | Feedback method, feedback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 |
JP2021520152A (ja) | Harqフィードバック方法および装置 | |
CN110547036B (zh) | 竞争窗口的确定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 |
US12095572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feedback, and storage medium | |
CN115175341A (zh) | 传输指示方法及装置 | |
US11503642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an uplink-downlink switching point | |
US20220407637A1 (en) | Harq-ack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 |
US20250031222A1 (en) | Resource selection method and device based on inter-terminal assistance mechanism | |
CN112335200B (zh) | 生效时间确定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1758287B (zh) | 非授权信道的检测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0832800A (zh) | Harq反馈增强的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2673584B (zh) |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 |
WO2022006757A1 (zh) |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 |
US12167402B2 (en) | Methods for transmitt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cknowledgement and device | |
WO2022073238A1 (zh) | Pucch资源确定方法及装置 | |
CN117378255A (zh) |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 |
US20230147839A1 (en)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 |
CN111246424B (zh) | 数据反馈处理方法及装置 | |
KR20230125831A (ko) | 랜덤 액세스 파라미터 설정 방법, 장치 및 저장 매체 | |
CN114097283B (zh) | 接收反馈信息传输配置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 |
WO2022126527A1 (zh) | 传输pucch的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2789806B (zh)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16830513A (zh) | Pssch资源的确定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