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2669687B - 一种个性化体外夹层物理模型的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个性化体外夹层物理模型的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69687B
CN112669687B CN202011378422.4A CN202011378422A CN112669687B CN 112669687 B CN112669687 B CN 112669687B CN 202011378422 A CN202011378422 A CN 202011378422A CN 112669687 B CN112669687 B CN 1126696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lica gel
model
coating
tear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7842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69687A (zh
Inventor
迟青卓
母立众
贺缨
曹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1137842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6968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696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696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696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696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外科医疗训练器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个性化体外夹层物理模型的制作方法,其包括制作基于医学影像的三维几何模型,并进行光滑处理;三维几何模型上制作底层涂层;底层涂层上制作撕裂口;切割下的撕裂口状的硅胶薄片进行表面改性或附加层涂敷,并与撕裂口贴合;三维几何模型的底层涂层上制作外层涂层。本发明的建模方法,改善了传统腔体模型制作中,无法制作可发展的假腔模型的技术难题。同时可以实现可控的假腔触发位置以及可控的假腔发展路径。可以很好的以真实尺寸制作主动脉夹层模型,显著地提高了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个性化体外夹层物理模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外科医疗训练器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个性化体外夹层物理模型的制作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真实尺寸下的含有接近主动脉夹层病症发展特征的多层透明软管腔体模型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约为每十万分之四或更高。如主动脉一类的大血管一般具有分层结构,可简化的认为由内膜、中膜和外膜三层结构构成。主动脉夹层则表现为血管发生不明原因的破损,使原本流动在管腔内的血液出现在血管的中膜层中,并在中膜层中形成了新的血流通路。由于多种炎性介导因素的综合作用,血流流过发生夹层后的血管将会携带有大量的炎性因子,合并主动脉破裂等风险,使主动脉夹层成为极其危险的心血管急症。但这样的一种危险的心血管疾病,对其发病的原因尚缺乏系统研究。同时,由于其发病迅速,学界与临床对夹层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也鲜有研究。本发明开发了一种可用于建立主动脉的可控区域上带有夹层特征的硅胶弹性管的制作方法,可以辅助临床和相关研究人员通过体外实验深对主动脉夹层病症发生发展过程的理解。
主动脉夹层会迫使动脉血管形成真腔和假腔,一般将健康情况下血流流通腔称为真腔,将夹层后新形成的血流流通腔称为假腔。主动脉夹层有多种分型方式,依照Stanford分型方法,Stanford A型夹层指假腔范围累及主动脉弓或升主动脉的夹层病症,而B型指夹层特征不累及主动脉弓及升主动脉。夹层发病时多伴有剧痛,A型夹层发病后进展严重,B型病程进展稍缓,不严重时可保守治疗。但约有四分之一的B型夹层病人会突发恶化。
主动脉夹层的发病与血压升高存在相关性,另有研究指出,夹层病患的升主动脉或主动脉弓形态也可能对夹层的发病产生影响。而影响夹层发生发展的因素之一可能是主动脉破口的形状与深度。综合考虑上述致病因素(升主动脉、主动脉弓的形态、主动脉破口形状和深度和主动脉的承担压力的升高),如果可以借助3D打印技术在人为建模或基于影像的基础上制作出符合主动脉某部分几何特征的模型,并通过涂敷的方法在3D打印获得的模型上制作指定厚度为A的硅胶膜,就可以利用特殊刀具或模具等方法在硅胶膜上制作病患个性化形状的伤口。而在带有伤口的硅胶模型外表面继续制作厚度为B的硅胶涂敷层,并在最终从溶解掉内芯的硅胶模型内侧取出作为伤口的硅胶片,就可以获得具有可控撕裂口形状和真假腔厚度的体外夹层物理模型。而考虑到夹层发病与血压升高的关系,可以将该模型接入具有压力升高功能的管路环境中,通过提高压力使预埋的撕裂特征发展成为具有夹层的主动脉模型,其中A层与B层将在压力的作用下逐渐发生分离,使A发展成主动脉夹层中类似真腔的硅胶仿体,B层发展为类似夹层病例中假腔的硅胶仿体。而对该发展过程的压力与流场的观察与监测,和发展后的支架放置与撕裂口封堵,则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和相关科研工作者更好的开展有关主动脉夹层发生发展的科学研究等工作。
专利申请:一种具有空腔结构的组织模型的制备方法及组织模型,申请号201710198475.X。其主要问题存在于:该专利所声明的制作方法可以制作硅胶模型,其形态精度可以通过3D打印技术保证。但该专利并未对如何控制厚度精度进行说明或限制,同时也未描述出可用于制备用于观察夹层特征发展的硅胶仿体的有利技术细节。专利申请:基于可溶材料的个性化透明硅胶模型的制作方法,申请号201811194119.1。该专利并未给出实现指定厚度硅胶层的涂敷方法。该专利并未给出实现包含可发展的主动脉夹层硅胶仿体血管模型的制作方法。专利申请:主动脉夹层的模型建立方法、模型及模拟手术检测方法,申请号201910003999.8。该专利偏重在已发生主动脉夹层的样本上实现手术训练,其夹层特征是基于已有的CT影像的,并不涉及夹层特征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包含主动脉夹层疾病特征的仿体模型的制作方法,且该模型及其撕裂特征可以在压力升高的环境中发生撕裂区域的发展,克服难以制作可发展夹层特征的技术难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该方法的模型内芯可以是基于医学影像的模型重建的,也可以是基于临床数据建模的简化几何结构。模型内芯的3D打印可以采用PVA等水溶性或具有溶解性的打印耗材。模型内芯可进行进一步的表面光滑处理。打印制作及光滑处理后的模型将被固定在旋转装置上进行底层涂层制作。
该制作过程为结合测厚的刷涂法,采用在每层硅胶固化后在固定位置上测量其厚度变化的方式,获取特定位置的硅胶层厚度数据。该步骤的具体实施方式分为两步。首先,在光顺后的主动脉或其他血管的径向方向上制作若干处沿着圆周方向的环状标记。该标记的位置一般选取在适合进行厚度测量的位置,用于每层硅胶固化后进行当前位置上的厚度增量的数据采集。如果用于厚度采集的工具是游标卡尺一类径向测厚的接触式工具,该标记还应考虑游标卡尺与被测模型的接触位置在每次测量过程中应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以保证该位置厚度增量数据获取的有效性。
为制作指定厚度的硅胶层,在其厚度接近设定厚度时,采用如刷子或多孔介质结构等吸附手段或高压风场等外力手段将模型表面的自由流动硅胶一定程度的去除,以达到减少当前涂层制作厚度的目的。刷子与多孔介质为接触式的去除硅胶途径,风场为非接触式的去除硅胶途径,其核心目的是为了更有效的去除硅胶。这两种方式较仅采用重力作用的去除方式更加有效,可以更大程度上的减少当前层的制作厚度,可以使对目标厚度逐步趋近的过程更可控,精度更高。采用上述方法将制得一个指定厚度的硅胶层,即底层涂层。
撕裂口是在底层涂层上制作的,具体步骤是在固化后的底层硅胶涂层上,采用定制形状刀具或者定制运动轨迹的组合工具,可以在底层上通过切割等加工方式制作特定形状的撕裂口特征。该特征可以是取材于个性化的临床影像素材的,或由人为设计的。该步骤的刀具应是一个刀刃闭合的特制刀具,因为具有开放端的刀具将在切口上留下具有方向性的切口,夹层模型的内层有可能在该切口方向将发生撕裂,使该发明的有益性降低。可以对切下的撕裂口状的硅胶薄片采取表面处理的方式,使其与后续涂敷的硅胶不再具有良好的粘连特性。可以通过涂敷水溶性材料,如PVA,糖等材质的溶液,使切下的撕裂特征在形状上与原形状一致。或加工得到具有如翘曲,高硬度,高透明或不透明的类似形状的结构,用于填补或附着在撕裂处。上述处理方式的有益结果将使取出的撕裂口状的硅胶片或其衍生的附加结构具有类似主动脉夹层或透明钙化斑块等层叠结构的类似病理性的结构特征。从而使通过该方法制作的体外模型在夹层发展的研究过程中具有更广泛的应用价值。表面处理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采用化学制剂浸泡,用亚克力或各类凝胶滴胶的多层包裹等处理方式。
将切割后的模型和切下的撕裂口硅胶片贴合。可采用粘性液体粘接或位置上的固定或限位方法使硅胶片与原模型再次贴合,用于制作顶层硅胶涂层。鉴于对经过特殊处理的硅胶片结构可能的覆膜加工,该过程可以采用额外的定位工件使硅胶膜与撕裂结构保持设计需要的位置结构,直至模型在后续的运动加工中可以自行维持其附着的稳定结构。为了诱发特定形状的假腔或提高假腔的诱发成功率,可以通过在模型表面涂敷有利于假腔发展的制剂或借助有利于定方向或定形状诱发假腔发展的附加物等方式,对撕裂口状的硅胶薄片进行二次处理。上述制剂的涂敷过程可以采用预制的打印结构将非必要处理区域进行遮掩。涂敷用的材料可以采用PVA或其他和硅胶具有亲和性的涂敷制剂。
在涂有底层硅胶的模具上进一步定厚的制作外层硅胶涂层。在外层达到厚度的设计要求后,将模型内芯溶解,并通过手动或电动驱动等外力作用的方式将附着在内层上的,包埋于外层硅胶层内的撕裂口状的硅胶薄片取出。
为了确保撕裂在高压下的发展,可在内外层撕裂口周围的设计位置或区域上,采用手动或其他形式的外力破坏,或溶剂浸湿等方式,使裂口周围的内外层在可控的或基于病例数据的范围内发生分离,以达到促进撕裂在加压后更容易被触发的目的。
一种个性化体外夹层物理模型的制作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1、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基于医学影像的三维几何模型,并对所获得的三维几何模型的表面进行光滑处理。
步骤2、在步骤1)中得到的三维几何模型上制作底层涂层,底层涂层为具有个性化体外夹层物理模型底层的设计厚度的硅胶层。
步骤2.1、在步骤1)中得到的三维几何模型上进行标记点位制作,所述的标记点位设置在三维几何模型上测量手段便于实施的位置处,具体地,如三维几何模型的直径变化均匀处或采用游标卡尺便于实现重复定位的位置处。
步骤2.2、在步骤2.1)中制作标记点位后,获取各标记点位的径向尺寸数据,并进行底层涂层制作,各标记点位的径向尺寸数据在每次涂胶后的增量用于指示当前位置硅胶层的厚度,以每次涂敷固化后的硅胶层的厚度增量作为定厚加工的反馈数据,以此,在三维几何模型上制作底层涂层,使三维几何模型上的硅胶层的厚度达到个性化体外夹层物理模型底层的设计厚度的70-90%(优选80%)。
步骤2.3、在步骤2.2)中获得硅胶层上继续涂敷硅胶层,同时采用接触式和/或非接触式的去除硅胶方式对附着硅胶进行去除,通过在后几次涂敷时将大量自由流动硅胶去除的方式,使厚度逐渐趋近个性化体外夹层物理模型的底层的设计厚度,即完成底层涂层的制作。
优选地,接触式去除硅胶方式中,采用硅胶刷和多孔吸附工具,从三维几何模型的小直径端逐步的吸附去除硅胶,硅胶刷的刷动规则为先垂直于三维几何模型的走向,每跨过两个硅胶刷宽度的距离将硅胶刷上的硅胶进行一次去除。在接触式去除硅胶方式操作在整体范围内进行过两次后,采用非接触式的去除硅胶方式,优选瓶装高压空气作为气源,使用长杆状喷气口对模型分叉处等难以接触的位置进行残余硅胶的去除。最后再次采用接触去除的方式,在与三维几何模型走向成45°角的方向上进行接触式去除硅胶方式,吸附去除硅胶,并同样跨过两个硅胶刷宽度后去除胶刷上的硅胶。
步骤3、在步骤2)中获得的底层涂层上制作撕裂口。
从CT影像中获取撕裂形状,并基于该撕裂形状制作切割刀具。在步骤2)中得到的涂敷有底层涂层的三维几何模型上,以撕裂形状的切割工具切割底层涂层,或采用基于病灶特征的定形状辅助切割加工方式进行底层涂层的硅胶切割,最终在底层涂层上制作得到撕裂口,并获得切割下的撕裂口状的硅胶薄片;
步骤4、通过表面改性处理(如浸泡),对步骤3)中切割下的撕裂口状的硅胶薄片进行表面改性或附加层涂敷,使该撕裂口状的硅胶片薄片,在形状上可以与步骤3)中三维几何模型的底层涂层上的撕裂口继续贴合,但在后续的硅胶涂敷加工过程中不再与后续的硅胶发生难以分离的粘接。将步骤4中)经表面改性处理的撕裂口状的硅胶薄片放置于步骤3)获得的底层涂层上得撕裂口中,使二者贴合。
步骤5、在步骤4)中得到的三维几何模型的底层涂层上制作外层涂层,外层涂层为具有个性化体外夹层物理模型外层的设计厚度的硅胶层。
具体地,在步骤4)得到贴合经表面改性处理的撕裂口状的硅胶薄片的三维几何模型的底层涂层上,采用步骤2)中的方法,继续制作硅胶层,直至厚度达到个性化体外夹层物理模型的外层涂层的设计厚度,并在个性化体外夹层物理模型完全固化后将模型内芯溶解。将步骤4)中的撕裂口状的硅胶薄片取出,使个性化体外夹层物理模型在撕裂口状的硅胶薄片的取出位置出现仅有外层涂层构成的模型结构。
进一步地,在步骤4)中,在需要进行对应病例形状或个性化病灶发展方向的假腔诱导模型建立的实际应用场景中,可以在步骤4)中,在底层涂层与外层涂层之间额外涂敷对应病例形状的辅助涂层或辅助构件,使内层涂层与外层涂层在涂敷辅助涂层或辅助构件的区域上更易分离。该层的形状可以取自真假腔结构在主动脉上的分解特征,或者由实施者参考CT数据后设计获得。
辅助涂层或辅助构件包括但不限于:各种浓度的PVA水溶液或糖溶液,以及脱模剂等可以涂敷在硅胶表面的起到表面改性的溶剂类材料。辅助构件包括3D打印得到的病灶形状的薄片,该病灶薄片可以是可溶材质打印的或可以后期取出或脱落的,也可以是其他硬度的硅胶制成带有个性化病灶特征的钙化或囊肿。
进一步地,在步骤4)中,需要在撕裂位置制作钙化的病患个性化病灶特征时,钙化结构采用不同硬度的滴胶或亚克力薄片经过层叠堆积形成,经由粘接或物理方法将其固定在撕裂口状的硅胶薄片上,形成存在于底层涂层和外层涂层间的植入结构。
进一步地,在步骤5)中,已取出撕裂口状硅胶薄片的夹层模型会形成带有撕裂状破口的内层模型与外层的夹层模型,该状态下,可通手动破坏的方式,将内层和外层以可控的方式发生层间分离,从而使个性化体外夹层物理模型在加压过程中更容易诱发夹层的扩展。
进一步地,步骤5)中,以可控的方式使个性化体外夹层物理模型发生层间分离,也可以采用预埋PVA涂层的方式,即在制作底层涂层后,让水溶性PVA溶液先覆盖一部分希望夹层预先发展的区域,并在制作完成后溶解可溶内芯并取出撕裂特征后,将这部分的PVA涂层溶解,使内外层间预发的发生层间分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在标记点处测量厚度及厚度增量的有益效果是可以获取硅胶涂敷制作的厚度反馈,使定厚制作更具有实操性。
2、接触式硅胶去除以及风场去除自由流动硅胶的有益效果是可以起到比单纯依靠重力让硅胶低落更加有效的去除残余硅胶的目的。
3、可以依据更真实的撕裂口特征实现个性化体外夹层物理模型的制作,而且定制刀具可以实现切断圆周上无刀口,这样可以确保撕裂口的形状不再刀口方向上发生发展,使加压过程仅促使夹层区域发生扩张。
4、对撕裂口状的硅胶薄片进行额外的涂敷操作,可以使该结构更易在后续制作流程中被取出;如果在撕裂的周围进行定位置的溶液涂敷,如涂制脱模剂等溶液,可以使夹层特征在涂敷区域上更易发展,达到定向驱动夹层发展的目的;如果涉及对撕裂口状的硅胶薄片的二次加工,如使其附着硬核或者软质层叠物,也在撕裂区域制作包含如钙化斑块和囊状病理特征等其他仿病灶结构,从而拓宽该专利的应用范畴。
附图说明
图1是个性化升主动脉以及一种可能的撕裂口和其假腔的示意图。
图2是由撕裂入口到另一撕裂口假腔诱发路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以下提供了本发明实施方案中所使用的具体材料及其来源。但是,应当理解的是,这些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不意图限制本发明,与如下试剂和仪器的类型、型号、品质、性质或功能相同或相似的材料均可以用于实施本发明。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从医学影像中提取包含主动脉夹层的主动脉区域并进行逆向建模。在建模后的模型上制定出需要进行假腔制作的区域。根据临床影像数据,对应着影像数据中的撕裂口位置,在主动脉壁上找到其映射位置(图1的撕裂口AB位置),本案例中采用圆形指代其撕裂口,制作A和B两个撕裂口,如图1。根据临床数据中夹层的发展情况制定该模型中需要夹层发生发展的范围和路径,如图2。通过3D打印制作模型内芯,将模型进行抛光,并在升主动脉和降主动脉上选取标记点进行测厚。本实施例中选取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上的三处标记点进行测厚,如图1的侧后位置1,2和3所示。在游标卡尺上定点标出测量位置与卡爪上位置的对应点位,此后的每次测厚的测量数据具有一致的定位。通过旋转装置使模型保持旋转动作,并开始硅胶涂层,通过在每次涂敷固化后测量标记点位置上的厚度变化,在主动脉模型上制作硅胶底层。该硅胶底层的厚度可以由影像数据确定,也可以实现为某均一厚度。
制得包裹有硅胶底层的主动脉模型后,通过特制刀具在撕裂口AB位置将撕裂口状的硅胶薄片切割取下,并通过浸沾包裹PVA溶液的方式,降低其与后续的硅胶涂层的黏附效果。将浸沾后的硅胶膜依附在底层的原有位置。
将模型的底层制作为指定厚度。待硅胶底层完全固化,将内芯通过定制卡具等方式将设计中的假腔发展范围标记在模型表面,在指定区域上采用涂敷液体或粘贴附加件的方式,使设计区域内的硅胶层间黏附作用发生改变。
继续在模型表面制作硅胶涂层,应用厚度增量的反馈数据,当外层厚度也达到模型设计厚度后,将模型内芯溶解,并将撕裂口状的硅胶薄片取出。如图2,因为已在模型内外层间预埋了有利于撕裂发展的特殊涂层,现阶段的模型可以在高压环境中以AB撕裂口为诱发端在设计好的撕裂发展区域上发生夹层特征的诱发。
与现有个性化透明硅胶模型的制作方法相比,本发明所述的制作方法成本更低,技术上更易实现,更符合实体模型,包含夹层特征更可控,而且可观察各种干预对假腔流量的影响,能为手术、科研教学等多种用途提供更多重要的参考。
综上,本发明提供了基于可溶材料的带有主动脉夹层特征的透明硅胶模型的制作方法,以医疗影像为基础,通过采集或设计可能的假腔区域,在主动脉模型的基础上制作可发展为主动脉夹层假腔特征的透明弹性硅胶管内腔。本发明的建模方法,改善了传统腔体模型制作中,无法制作可发展的假腔模型的技术难题。同时可以实现可控的假腔触发位置以及可控的假腔发展路径。可以很好的以真实尺寸制作主动脉夹层模型,显著地提高了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该模型可在临床培训与教育以及针对主动脉夹层的科研工作等诸多方面开展更具实际应用价值的新应用。因此,本发明结合医学图像处理、人体血管模型修复、3D打印、硅胶模型涂层制作等多个交叉学科,为临床提供了一套更有效的包含可发展的夹层特征的体外腔体透明模型制作方案。
以上示例性实施方式所呈现的描述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想要成为毫无遗漏的,也不想要把本发明限制为所描述的精确形式。显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示例做出很多改变和变化都是可能的。选择示例性实施方式并进行描述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其它技术人员便于理解、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及其各种选择形式和修改形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意在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形式所限定。

Claims (4)

1.一种个性化体外夹层物理模型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个性化体外夹层物理模型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基于医学影像的三维几何模型,并对所获得的三维几何模型的表面进行光滑处理;
步骤2、在步骤1中得到的三维几何模型上制作底层涂层,底层涂层为具有个性化体外夹层物理模型底层的设计厚度的硅胶层;
步骤2.1、在步骤1中得到的三维几何模型上进行标记点位制作,所述的标记点位设置在三维几何模型上测量手段便于实施的位置处;
步骤2.2、在步骤2.1中制作标记点位后,获取各标记点位的径向尺寸数据,并进行底层涂层制作,各标记点位的径向尺寸数据在每次涂胶后的增量用于指示当前位置硅胶层的厚度,以每次涂敷固化后的硅胶层的厚度增量作为定厚加工的反馈数据,以此,在三维几何模型上制作底层涂层,使三维几何模型上的硅胶层的厚度达到个性化体外夹层物理模型底层的设计厚度的70-90%;
步骤2.3、在步骤2.2中获得硅胶层上继续涂敷硅胶层,同时采用接触式和/或非接触式的去除硅胶方式对附着硅胶进行去除,使厚度逐渐趋近个性化体外夹层物理模型的底层的设计厚度,即完成底层涂层的制作;
步骤3、在步骤2中获得的底层涂层上制作撕裂口:
从CT影像中获取撕裂形状,并基于该撕裂形状制作切割刀具;在步骤2中得到的涂敷有底层涂层的三维几何模型上,以撕裂形状的切割工具切割底层涂层,或采用基于病灶特征的定形状辅助切割加工方式进行底层涂层的硅胶切割,最终在底层涂层上制作得到撕裂口,并获得切割下的撕裂口状的硅胶薄片;
步骤4、通过表面改性处理,对步骤3中切割下的撕裂口状的硅胶薄片进行表面改性或附加层涂敷,使该撕裂口状的硅胶片薄片,在形状上与步骤3中三维几何模型的底层涂层上的撕裂口继续贴合,在后续的硅胶涂敷加工过程中不再与后续的硅胶发生难以分离的粘接;将经表面改性处理的撕裂口状的硅胶薄片放置于步骤3获得的底层涂层上得撕裂口中,使二者贴合;
步骤5、在步骤4中得到的三维几何模型的底层涂层上制作外层涂层,外层涂层为具有个性化体外夹层物理模型外层的设计厚度的硅胶层:
步骤4得到贴合经表面改性处理的撕裂口状的硅胶薄片的三维几何模型的底层涂层上,采用步骤2中的方法,继续制作硅胶层,直至厚度达到个性化体外夹层物理模型的外层涂层的设计厚度,并在个性化体外夹层物理模型完全固化后将模型内芯溶解;在需要进行对应病例形状或个性化病灶发展方向的假腔诱导模型建立的实际应用场景中,在底层涂层与外层涂层之间额外涂敷对应病例形状的辅助涂层或辅助构件,使内层涂层与外层涂层在涂敷辅助涂层或辅助构件的区域上更易分离;将步骤4中的撕裂口状的硅胶薄片取出,使个性化体外夹层物理模型在撕裂口状的硅胶薄片的取出位置出现仅有外层涂层构成的模型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个性化体外夹层物理模型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辅助涂层选自:不同浓度的PVA水溶液或糖溶液,以及脱模剂;所述的辅助构件选自3D打印得到的病灶形状的薄片,该病灶形状的薄片选自可溶材质打印的薄片、可后期取出的薄片、可后期脱落的薄片、或者由不同硬度硅胶制成的带有个性化病灶特征的钙化或囊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个性化体外夹层物理模型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需要在撕裂位置制作钙化的病患个性化病灶特征时,钙化结构采用不同硬度的滴胶或亚克力薄片经过层叠堆积形成,经由粘接或物理方法将其固定在撕裂口状的硅胶薄片上,形成存在于底层涂层和外层涂层间的植入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个性化体外夹层物理模型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在接触式去除硅胶方式中,采用硅胶刷和多孔吸附工具,从三维几何模型的小直径端逐步的吸附去除硅胶,硅胶刷的刷动规则为先垂直于三维几何模型的走向,每跨过两个硅胶刷宽度的距离将硅胶刷上的硅胶进行一次去除;在接触式去除硅胶方式操作在整体范围内进行过两次后,采用非接触式的去除硅胶方式,以瓶装高压空气作为气源,使用长杆状喷气口对模型分叉处等难以接触的位置进行残余硅胶的去除;最后再次采用接触去除的方式,在与三维几何模型走向成45°角的方向上进行接触式去除硅胶方式,吸附去除硅胶,并同样跨过两个硅胶刷宽度后去除胶刷上的硅胶。
CN202011378422.4A 2020-12-01 2020-12-01 一种个性化体外夹层物理模型的制作方法 Active CN1126696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78422.4A CN112669687B (zh) 2020-12-01 2020-12-01 一种个性化体外夹层物理模型的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78422.4A CN112669687B (zh) 2020-12-01 2020-12-01 一种个性化体外夹层物理模型的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69687A CN112669687A (zh) 2021-04-16
CN112669687B true CN112669687B (zh) 2022-06-21

Family

ID=754031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78422.4A Active CN112669687B (zh) 2020-12-01 2020-12-01 一种个性化体外夹层物理模型的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696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11201B (zh) * 2021-08-13 2023-12-22 贾贺月 一种采用生物材料构建主动脉夹层模型的方法
CN115091776B (zh) * 2022-06-29 2023-04-14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个性化硅胶瓣膜及钙化硅胶瓣膜物理模型的制作方法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02006014424D1 (de) * 2006-12-14 2010-07-01 Ethicon Endo Surgery Cincinnat Laparoskopische Klammervorrichtung
CN102155870A (zh) * 2011-03-23 2011-08-17 大连理工大学 高吸收伪装网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34465A (zh) * 2010-12-28 2012-02-0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一种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伴MODS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
CN104500644A (zh) * 2014-12-09 2015-04-08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一种多功能摆式吸振器
CN105232172A (zh) * 2015-10-30 2016-01-13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动物模型及其制作方法
CN105469442A (zh) * 2015-12-30 2016-04-06 武汉金玺银杏工业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打印方法及装置
JP2016139069A (ja) * 2015-01-29 2016-08-04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臓器モデ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5943188A (zh) * 2016-06-14 2016-09-21 汇智赢华医疗科技研发(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猪胸主动脉夹层模型的构建方法
CN106683549A (zh) * 2016-12-13 2017-05-17 李翔宇 基于3d打印的动脉瘤模型及其制备方法
CN206194241U (zh) * 2016-08-17 2017-05-24 有研医疗器械(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主动脉微创介入手术模拟装置
CN207118949U (zh) * 2017-01-20 2018-03-20 王东进 一种主动脉夹层裂口封堵装置
CN107837130A (zh) * 2017-11-28 2018-03-27 严中亚 一种快速制备用于治疗主动脉弓部夹层的术中个体化覆膜支架的方法
CN109118921A (zh) * 2018-10-15 2019-01-01 大连理工大学 基于可溶材料的个性化透明硅胶模型的制作方法
CN109700527A (zh) * 2019-01-03 2019-05-03 北京理工大学 主动脉夹层的模型建立方法、模型及模拟手术检测方法
CN110605853A (zh) * 2019-10-22 2019-12-24 珠海赛纳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三维器官模型、三维器官模型的打印方法、打印装置及打印设备
CN111231303A (zh) * 2020-02-26 2020-06-05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 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高仿真肿瘤模型制造方法
CN211699444U (zh) * 2020-05-06 2020-10-16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主动脉夹层模型展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01287227A1 (en) * 2000-09-06 2002-03-22 The Chamberlain Group A cardiac surgical trainer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CN202473053U (zh) * 2012-01-12 2012-10-03 浙江海洋学院 桡动脉穿刺练习腕套
PH12018500433B1 (en) * 2015-09-04 2022-08-10 Shin Poo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Compound having effect of inhibiting platelet aggregation and salt thereof, and composition for preventing or treating thrombotic diseases, containing same
CN106182774B (zh) * 2016-07-29 2017-10-10 中南大学 一种利用3d打印技术打印肝癌模型的方法及其肝癌模型
CN106491241A (zh) * 2016-11-21 2017-03-15 清华大学 一种主动脉覆膜支架的成型方法
US11122688B2 (en) * 2017-05-05 2021-09-14 Bloomer Health Tech., Inc. Padded, flexible encasing for body monitoring systems in fabrics
CN210402878U (zh) * 2019-02-01 2020-04-24 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血管瘤培训模型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02006014424D1 (de) * 2006-12-14 2010-07-01 Ethicon Endo Surgery Cincinnat Laparoskopische Klammervorrichtung
CN102334465A (zh) * 2010-12-28 2012-02-0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一种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伴MODS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
CN102155870A (zh) * 2011-03-23 2011-08-17 大连理工大学 高吸收伪装网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00644A (zh) * 2014-12-09 2015-04-08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一种多功能摆式吸振器
JP2016139069A (ja) * 2015-01-29 2016-08-04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臓器モデ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5232172A (zh) * 2015-10-30 2016-01-13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动物模型及其制作方法
CN105469442A (zh) * 2015-12-30 2016-04-06 武汉金玺银杏工业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打印方法及装置
CN105943188A (zh) * 2016-06-14 2016-09-21 汇智赢华医疗科技研发(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猪胸主动脉夹层模型的构建方法
CN206194241U (zh) * 2016-08-17 2017-05-24 有研医疗器械(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主动脉微创介入手术模拟装置
CN106683549A (zh) * 2016-12-13 2017-05-17 李翔宇 基于3d打印的动脉瘤模型及其制备方法
CN207118949U (zh) * 2017-01-20 2018-03-20 王东进 一种主动脉夹层裂口封堵装置
CN107837130A (zh) * 2017-11-28 2018-03-27 严中亚 一种快速制备用于治疗主动脉弓部夹层的术中个体化覆膜支架的方法
CN109118921A (zh) * 2018-10-15 2019-01-01 大连理工大学 基于可溶材料的个性化透明硅胶模型的制作方法
CN109700527A (zh) * 2019-01-03 2019-05-03 北京理工大学 主动脉夹层的模型建立方法、模型及模拟手术检测方法
CN110605853A (zh) * 2019-10-22 2019-12-24 珠海赛纳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三维器官模型、三维器官模型的打印方法、打印装置及打印设备
CN111231303A (zh) * 2020-02-26 2020-06-05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 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高仿真肿瘤模型制造方法
CN211699444U (zh) * 2020-05-06 2020-10-16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主动脉夹层模型展示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个性化前交通动脉瘤的夹闭位置对瘤内流动特性影响的数值及实验研究;迟青卓;《第十二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四届全国生物流变学学术会议会议论文摘要汇编》;20180817;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69687A (zh) 2021-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69687B (zh) 一种个性化体外夹层物理模型的制作方法
US12062296B2 (en) Patient-specific cardiovascular simulation device
CN109475404A (zh) 医疗植入物及其制备方法
CN205215355U (zh) 应用于光学手术导航的标记点
CN109118921B (zh) 基于可溶材料的个性化透明硅胶模型的制作方法
JP6120504B2 (ja) 管状モデルの製造方法、血管モデル、血管モデルシミュレータ及び成形型
CN107049485B (zh) 一种具有空腔结构的组织模型的制备方法及组织模型
CN104783922B (zh) 一种个性化三维耳郭导板制备的方法
TWI599344B (zh) 牙齒模型三維列印製造方法及其牙齒模型
CN109700574B (zh) 一种基于ct影像数据制备钙化主动脉瓣的方法
CN106388865A (zh) 一种引导人工采集超声波切面图像的方法
CN113125065B (zh) 一种柔性三维力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18014A (zh) 非接触式颅内穿刺定位导航
CN110141370B (zh) 一种用于术中肺结节的定位装置及其定位方法
CN114191144A (zh) 一种心脏结构的3d物理副本及其制造方法
CN112309217A (zh) 一种显微吻合手术训练模型及模型用血管模型制备工艺
CN109259869A (zh) 一种cta体表标记辅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1489603A (zh) 房颤射频消融手术模拟训练装置
CN213339316U (zh) 一种显微吻合手术训练模型
JP2007117188A (ja) 体内用医療装置
CN109483901A (zh) 一种医疗模型的制作方法
CN115091776B (zh) 一种个性化硅胶瓣膜及钙化硅胶瓣膜物理模型的制作方法
CN111134861B (zh) 股前外侧嵌合皮瓣穿支血管固定式定位导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1000626B (zh) 一种钛合金医用内固定板的塑形方法
JP2023064955A (ja) 模擬眼球、手術練習器具、および、模擬眼球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