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66877A - 一种物联网的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物联网的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666877A CN112666877A CN202110133041.8A CN202110133041A CN112666877A CN 112666877 A CN112666877 A CN 112666877A CN 202110133041 A CN202110133041 A CN 202110133041A CN 112666877 A CN112666877 A CN 11266687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ateway
- control instruction
- server
- instruction
- intelligent intern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73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物联网的控制系统,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网关断网重启后无法按照用户发出的控制指令进行控制的问题。该系统主要包括:控制器、网关和智能物联设备;控制器根据用户输入,生成并发送控制指令;网关接收并缓存控制器发送的控制指令,以“第一状态”标识控制指令;智能物联设备向网关上报第一指令下发请求;网关接收智能物联设备上报的第一指令下发请求,下发控制指令;智能物联设备接收网关下发的控制指令,生成并发送第一状态修改请求。本申请应用于控制物联网中控制指令下发的过程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联网的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物联网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一物体与网络相连接,物体通过信息传播媒介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即物物相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管等功能。一般的,物联网控制系统包括网关,网关用于实现物联网系统中服务器、控制器和智能物联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
在相关技术中,如果网关处于断网状态,则网关不能缓存服务器发送的控制指令,智能物联设备也无法接收通过网关下发的控制指令。一旦网关重新联网后,网关无法获取控制指令,导致智能物联设备无法按照用户发出的控制指令进行控制。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物联网的控制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网关断网重启后无法按照用户发出的控制指令进行控制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物联网的控制系统,该方法包括:控制器、网关和智能物联设备;上述控制器根据用户输入,生成并发送控制指令,上述控制指令用于指示上述智能物联设备按照预置参数运行;上述网关接收并缓存上述控制器发送的控制指令,以“第一状态”标识上述控制指令;上述智能物联设备向上述网关上报第一指令下发请求;上述网关接收上述智能物联设备上报的上述第一指令下发请求,并下发上述控制指令;上述智能物联设备接收上述网关下发的上述控制指令,生成并发送第一状态修改请求,上述第一状态修改请求用于请求上述网关将上述控制指令的标识修改为“第二状态”。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网关下发上述控制指令之前,上述系统还包括服务器;上述服务器接收上述控制器发送的控制指令,将上述控制指令写入缓冲队列,并以“第三状态”标识上述控制指令;上述网关向上述服务器上报第二指令下发请求;上述服务器接收上述网关上报的第二指令下发请求,下发上述控制指令;上述网关接收并缓存上述服务器下发的控制指令,以“第一状态”标识上述控制指令,生成并发送第二状态修改请求,上述第二状态修改请求用于请求上述服务器将上述控制指令的标识修改为“第一状态”;上述服务器响应于上述网关发送的第二状态修改请求,将上述控制指令的标识修改为“第一状态”。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服务器将上述控制指令写入缓冲队列,包括:上述服务器按照上述控制指令的发送时间,依次将上述控制指令写入缓冲队列。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服务器下发上述控制指令,包括:上述服务器获取上述网关与上述服务器的连接状态;如果上述服务器判断上述网关与上述服务器的连接状态是持续连接状态,则依次串行下发上述缓冲队列中的上述控制指令。如果上述服务器判断上述网关与服务器连接状态是响应连接状态,则获取并依次下发以“第三状态”标识的上述控制指令;其中,上述响应连接状态为:从上述服务器与上述网关的建立通信连接时起,累积的连接时间小于预置时间的连接状态;上述持续连接状态为:从上述服务器与上述网关的建立通信连接时起,累积的连接时间大于第二预置时间的连接状态。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智能物联设备接收上述控制指令之后,上述系统还包括:上述智能物联设备执行上述控制指令;上述智能物联设备根据上述控制指令的执行结果,则生成并向上述网关和/或上述服务器发送指令执行反馈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智能物联设备执行上述控制指令之后,上述系统还包括:上述智能物联设备如果未成功执行上述控制指令,则生成第三指令下发请求,上述第三指令下发请求用于指示上述网关重新下发上述控制指令;上述智能物联设备如果成功执行上述控制指令,则生成指令删除请求,上述指令删除请求用于指示上述网关和/或上述服务器删除上述控制指令。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智能物联设备执行上述控制指令之后,上述系统还包括:上述智能物联设备如果成功执行上述控制指令,则根据上述控制指令运行上述智能物联设备,直到再次成功执行新的控制指令。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智能物联设备向上述网关上报第一指令下发请求,包括:上述智能物联设备按照第一预置时间间隔,生成上述第一指令下发请求;上述智能物联设备向上述网关发送上述第一指令下发请求。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网关向上述服务器上报第二指令下发请求,包括:上述网关按照第二预置时间间隔,生成上述第二指令下发请求;上述网关向上述服务器发送上述第二指令下发请求。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器根据用户输入,生成并发送控制指令之后,上述系统还包括:上述网关设置上述控制指令携带回调函数;上述智能设备根据上述回调函数发送上述第一状态修改请求;和/或,上述服务器设置上述控制指令携带回调函数;上述网关根据上述回调函数发送上述第二状态修改请求;其中,上述回调函数用于通过命令状态记录上述控制指令的标识,上述回调函数还用于建立信息传输链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控制器根据用户输入,生成并发送控制指令,网关设备接收并缓存控制器发送的控制指令,以“第一状态”标识上述控制指令,网关接收并缓存上述控制器发送的控制指令,智能物联设备向上述网关上报第一指令下发请求;上述网关接收上述智能物联设备上报的上述第一指令下发请求,下发上述控制指令;上述智能物联设备接收上述网关下发的上述控制指令,生成并且发送第一状态修改请求,上述第一状态修改请求用于请求上述网关将上述控制指令的标识修改为“第二状态”。如此,通过网关中控制指令的标识,判断该控制指令是否下发至智能物联设备,无论智能物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是否存在断网或断电情况,网关响应智能物联设备上报的第一指令下发请求,下发的控制指令的标识为第一状态,只要智能物联设备没有接收到该控制指令,就不会生成第一状态修改请求,网关中的控制指令的标识仍为第一状态,当智能物联设备再次上报网关连接请求时,会再次下发控制指令,因此避免由于断网或断电情况,智能物联设备无法接收用户发出的控制指令。智能物联设备生成并发送第一修改请求之后,网关接收到第一状态修改请求后,修改控制指令的标识,以使得上述控制指令不会被重复下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一种物联网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物联网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下发控制指令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物联网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物联网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控制器、网关和智能物联设备,具体包括步骤101至步骤105:
步骤101:上述控制器根据用户输入,生成并发送控制指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控制指令用于指示上述智能物联设备按照预置参数运行。例如,控制指令指示将空调设备为制冷模式、温度为23摄氏度。
控制器是指能够控制智能物联设备的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遥控器、第三方控制台等等。控制器具有输入设备,能够接收用户输入,控制器的输入设备包括但不限于键盘、按键、语音接收装置、网关连接装置等等。
示例性的,遥控器可以为按键遥控器、红外遥控器、蓝牙遥控器、NFC遥控器或语音遥控器,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遥控器的类型不做限定。用户输入是指根据遥控器输入设备由用户用户通过按键或者语音方式输入的。
示例性的,在手机上安装控制智能物联设备的应用程序,用户通过手机的输入设备,接收用户输入,并生成控制指令。手机的输入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键盘、显示屏、语音接收装置和摄像头。
示例性的,第三方控制台为人工智能助手,通过向人工智能助手接收用户输入并生成控制指令。
控制器能够根据用户输入生成控制指令,并发送控制指令。为了发送控制指令,控制器需要与网关设备进行连接,因此,控制器具有红外、蓝牙、WIFI、NFC等连接功能,以便于实现控制指令的传递。
步骤102:上述网关接收并缓存上述控制器发送的控制指令,以“第一状态”标识上述控制指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关接收控制器发的控制指令,并将控制指令写入缓冲队列。由于控制指令的所占内存较小,而且不同控制指令之间所占内存大小基本相同,因此控制器发送的控制指令的顺序,可以认为与网关接收到的控制指令的顺序相同。按照接收控制指令的顺序依次将控制指令写入缓冲队列。由于在网络传输过程中,存在网络故障与网络,因此按照控制指令的发送时间依次存储控制指令对应的物联执行指令更符合用户的实际需求。控制指令是指智能物联设备能够执行的指令。
可以理解的,根据智能物联设备的使用场景,分别设置对应的解析算法,根据控制指令所指示控制的智能物联设备类型,或者指令控制参数属性,或者智能物联设备所在地的环境参数,选取对应的预置场景算法,并根据预置场景算法解析控制指令。应注意的是,在解析过程中,还可以包括将控制指令通过预置的编码解码方式进行加密解密操作,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加密解密的时机与采用的具体算法不做限定。
可理解的,上述第一状态表示控制指令缓存于网关,也就是第一状态用于指示控制指令发送至当前的网关设备。
步骤103:上述智能物联设备向上述网关上报第一指令下发请求。
在上报网关连接请求之前,智能物联设备与网关可能处于连接状态,也可能处于非连接状态。第一指令下发请求用于如果网关处于连接状态则请求网关下发新的控制指令,如果网关处于非连接状态,则请求网关下发未下发至智能物联设备的控制指令。
上报第一指令下发请求,具体包括:上述智能物联设备按照第一预置时间间隔,生成上述第一指令下发请求;上述智能物联设备向上述网关发送上述第一指令下发请求。示例性的,第一预置时间间隔为30秒,每间隔30秒智能物联设备就向网关上报一次第一指令下发请求,以保证智能物联设备与网络处于连接状态,使得智能物联设备能够接收控制指令。
可理解的,可以在检测到当前没有未下发的控制指令的情况下生成并上报第一指令下发请求,还可以在智能物联设备请求网关下发控制指令,且未查找到可下发的控制指令的情况下生成并上报第一指令下发请求,还可以在每经过预置时间间隔的情况下生成并上报第一指令下发请求,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第一执行下发请求的生成与上报时机不做限定。
步骤104:上述网关接收上述智能物联设备上报的上述第一指令下发请求,下发上述控制指令。
根据第一指令下发请求,查找最新的未下发的控制指令,并将控制指令向智能物联设备下发,以便于智能物联设备执行控制指令,使得智能物联设备的设备状态符合用户需求。
步骤105:上述智能物联设备接收上述网关下发的上述控制指令,生成并且发送第一状态修改请求。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状态修改请求用于请求上述网关将控制指令的标识修改为“第二状态”。第二状态用于指示控制指令已经下发至智能物联设备。智能物联设备在接收到控制指令后,生成第一状态修改请求,以方便接收到控制指令后能够保持控制指令,使得智能物联设备根据控制指令运行,另一方面网关接收到第一状态修改请求后,修改控制指令携带的第一回调函数的命令状态,以使得上述控制指令不会被重复下发。
应注意的是,控制器与网关之间,网关与智能物联设备之间,传输的所有信息都可以通过预置的编码解码方式进行加密解密操作。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加密解密的时机与采用的具体算法不做限定。可以理解的,根据智能物联设备的使用场景,分别设置对应的解析算法,根据控制指令所指示控制的智能物联设备类型,或者指令控制参数属性,或者智能物联设备所在地的环境参数,选取对应的预置场景算法,并根据预置场景算法解析控制指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控制器根据用户输入,生成并发送控制指令,网关设备接收并缓存控制器发送的控制指令,以“第一状态”标识上述控制指令,网关接收并缓存上述控制器发送的控制指令,智能物联设备向上述网关上报第一指令下发请求;上述网关接收上述智能物联设备上报的上述第一指令下发请求,下发上述控制指令;上述智能物联设备接收上述网关下发的上述控制指令,生成并且发送第一状态修改请求,上述第一状态修改请求用于请求上述网关将上述控制指令的标识修改为“第二状态”。如此,通过网关中控制指令的标识,判断该控制指令是否下发至智能物联设备,无论智能物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是否存在断网或断电情况,网关响应智能物联设备上报的第一指令下发请求,下发的控制指令的标识为第一状态,只要智能物联设备没有接收到该控制指令,就不会生成第一状态修改请求,网关中的控制指令的标识仍为第一状态,当智能物联设备再次上报网关连接请求时,会再次下发控制指令,因此避免由于断网或断电情况,智能物联设备无法接收用户发出的控制指令。智能物联设备生成并发送第一修改请求之后,网关接收到第一状态修改请求后,修改控制指令的标识,以使得上述控制指令不会被重复下发。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物联网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步骤104网关下发携带上述第一回调函数的上述控制指令之前,该系统还包括服务器;具体包括步骤201至步骤205:
步骤201:上述服务器接收上述控制器发送的控制指令,将上述控制指令写入缓冲队列,并以“第三状态”标识控制指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三状态用于指示控制指令已经被服务器接收。服务器接控制指令之后,将控制指令写入缓冲队列,具体的,上述服务器按照上述控制指令的发送时间,依次将上述控制指令写入缓冲队列。由于在网络传输过程中,存在网络故障与网络,因此按照控制指令的发送时间依次存储控制指令更符合用户的实际需求。服务器可以是网关的云服务,或者第三方的云服务。
步骤202:上述网关向上述服务器上报第二指令下发请求。
上报第一指令下发请求,具体包括:上述网关按照第二预置时间间隔,生成上述第二指令下发请求;上述网关向上述服务器发送上述第二指令下发请求。示例性的,第二预置时间间隔为60秒,每间隔60秒智能物联设备就向服务器上报一次第二指令下发请求,以保证网关与服务器处于连接状态,网关能够获取服务器中最新的控制指令。
步骤203:上述服务器接收上述网关上报的第二指令下发请求,下发上述控制指令。
根据第二指令下发请求,查找最新的未下发的控制指令,并将控制指令向网关下发,以便于网关获取最新的控制指令,使得网关将最新的控制指令下发至智能物联设备。
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下发控制指令的方法流程示意图,下发携带第二回调函数的上述控制指令,具体包括:步骤:31、步骤A32和步骤A33。
步骤A31;上述服务器获取上述网关与上述服务器的连接状态。
步骤A32:如果上述服务器判断上述网关与上述服务器的连接状态是持续连接状态,则依次串行下发上述缓冲队列中的上述控制指令。
步骤A33:如果上述服务器判断上述网关与服务器连接状态是响应连接状态,则获取并依次下发以“第三状态”标识的上述控制指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响应连接状态为:从上述服务器与上述网关的建立通信连接时起,累积的连接时间小于预置时间的连接状态;上述持续连接状态为:从上述服务器与上述网关的建立通信连接时起,累积的连接时间大于第二预置时间的连接状态。
应理解的是,响应连接状态是指网关与服务器刚刚建立连接,也就是可能存在服务器已经下发但是网关并未接收到的控制指令,因此需要将以“第三状态”标识的所有控制指令依次下发,以避免遗漏执行部分控制指令。持续连接状态是网关与服务器在一段时间内一直处于连接状态,在处于连接状态的时间段内,服务器不断地下发控制指令,在服务器与网关之间不断地进行信息交互,可能存在由于信息反馈不即时造成的第二回调函数的命令状态不准确的问题,因此持续连接状态依次串行下发缓冲队列中携带第二回调函数的控制指令。
步骤204:上述网关接收并缓存上述服务器下发的控制指令,以“第一状态”标识上述控制指令,生成并发送第二状态修改请求。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第二状态修改请求用于请求上述服务器将上述控制指令的标识修改为“第一状态”。当网关接收到控制指令后将控制指令的标识修改为“第一状态”,以指示控制指令已下发至网关。
步骤205:上述服务器响应于上述网关发送的第二状态修改请求,将上述控制指令的标识修改“第一状态”。
应注意的是,控制器与服务器之间、服务器与网关之间,传输的所有信息都可以通过预置的编码解码方式进行加密解密操作。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加密解密的时机与采用的具体算法不做限定。可以理解的,根据智能物联设备的使用场景,分别设置对应的解析算法,根据控制指令所指示控制的智能物联设备类型,或者指令控制参数属性,或者智能物联设备所在地的环境参数,选取对应的预置场景算法,并根据预置场景算法解析控制指令,生成物联执行指令。应注意的是,在解析过程中,还可以包括将控制指令通过预置的编码解码方式进行加密解密操作,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加密解密的时机与采用的具体算法不做限定。
从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控制指令经由控制器、服务器、网关之后,才能到达智能物联设备,在物联网使用过程中,由于服务器需要为很多网关提供服务,因此服务器通常设备双路的供网供电装置,出现故障的概率较小。但是网关通常为小规模使用,连接的智能物联设备的数量较少,通常不会为网关设置双路的供网供电装置。为了避免因网关断网断电引起的智能物联设备遗漏执行控制指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依据控制指令的标识,判断该控制指令是否被服务器下发至网关,以保证不重复下发控制指令。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物联网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步骤105智能物联设备接收上述网关下发的上述控制指令之后,该系统还包括:步骤401至步骤404:
步骤401:上述智能物联设备执行上述控制指令。
步骤402:上述智能物联设备根据上述控制指令的执行结果,则生成并向上述网关和/或上述服务器发送指令执行反馈信息。
步骤403:上述智能物联设备如果未成功执行上述控制指令,则生成第三指令下发请求。
步骤404:上述智能物联设备如果成功执行上述控制指令,则生成指令删除请求。
上述智能物联设备如果成功执行上述控制指令,则根据上述控制指令运行上述智能物联设备,直到再次成功执行新的控制指令。上述第三指令下发请求用于指示上述网关重新下发上述控制指令。上述指令删除请求用于指示上述网关和/或上述服务器删除上述控制指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控制指令的下发过程,是为了智能物联设备能够接收到全部的控制指令,且不重复接收控制指令,发送指令指令反馈信息、重复请求未成功执行的控制指令,以及删除成功执行的控制指令。
进一步地,控制器发送控制指令之后,物联网的控制系统还包括:上述网关设置上述控制指令携带回调函数;上述智能设备根据上述回调函数发送上述第一状态修改请求;和/或,上述服务器设置上述控制指令携带回调函数;上述网关根据上述回调函数发送上述第二状态修改请求。其中,上述回调函数用于通过命令状态记录上述控制指令的标识,上述回调函数还用于建立信息传输链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回调函数反馈第一状态修改请求或第二状态修改请求,以指示所需要修改标识的控制指令。示例性的回调函数指令为“callbackUrl”。第一状态的表示方式可以是随机字符,可以是具有特定含义的英文,还可以是具有特定含义的中文。
具体实现中,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可存储有程序,该程序执行时可包括本发明提供的呼叫方法的各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英文:read-only memory,简称: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等。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尤其,对于……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中的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物联网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控制器、网关和智能物联设备;
所述控制器根据用户输入,生成并发送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智能物联设备按照预置参数运行;
所述网关接收并缓存所述控制器发送的控制指令,以“第一状态”标识所述控制指令;
所述智能物联设备向所述网关上报第一指令下发请求;
所述网关接收所述智能物联设备上报的所述第一指令下发请求,并下发所述控制指令;
所述智能物联设备接收所述网关下发的所述控制指令,生成并发送第一状态修改请求,所述第一状态修改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网关将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修改为“第二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关下发所述控制指令之前,所述系统还包括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控制指令,将所述控制指令写入缓冲队列,并以“第三状态”标识所述控制指令;
所述网关向所述服务器上报第二指令下发请求;
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网关上报的第二指令下发请求,下发所述控制指令;
所述网关接收并缓存所述服务器下发的控制指令,以“第一状态”标识所述控制指令,生成并发送第二状态修改请求,所述第二状态修改请求用于请求所述服务器将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修改为“第一状态”;
所述服务器响应于所述网关发送的第二状态修改请求,将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修改为“第一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将所述控制指令写入缓冲队列,包括:
所述服务器按照所述控制指令的发送时间,依次将所述控制指令写入缓冲队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下发所述控制指令,包括:
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网关与所述服务器的连接状态;
如果所述服务器判断所述网关与所述服务器的连接状态是持续连接状态,则依次串行下发所述缓冲队列中的所述控制指令;
如果所述服务器判断所述网关与服务器连接状态是响应连接状态,则获取并依次下发以“第三状态”标识的所述控制指令;
其中,所述响应连接状态为:从所述服务器与所述网关的建立通信连接时起,累积的连接时间小于预置时间的连接状态;所述持续连接状态为:从所述服务器与所述网关的建立通信连接时起,累积的连接时间大于第二预置时间的连接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物联设备接收所述控制指令之后,所述系统还包括:
所述智能物联设备执行所述控制指令;
所述智能物联设备根据所述控制指令的执行结果,则生成并向所述网关和/或所述服务器发送指令执行反馈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物联设备执行所述控制指令之后,所述系统还包括:
所述智能物联设备如果未成功执行所述控制指令,则生成第三指令下发请求,所述第三指令下发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网关重新下发所述控制指令;
所述智能物联设备如果成功执行所述控制指令,则生成指令删除请求,所述指令删除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网关和/或所述服务器删除所述控制指令。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物联设备执行所述控制指令之后,所述系统还包括:
所述智能物联设备如果成功执行所述控制指令,则根据所述控制指令运行所述智能物联设备,直到再次成功执行新的控制指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物联设备向所述网关上报第一指令下发请求,包括:
所述智能物联设备按照第一预置时间间隔,生成所述第一指令下发请求;
所述智能物联设备向所述网关发送所述第一指令下发请求。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关向所述服务器上报第二指令下发请求,包括:
所述网关按照第二预置时间间隔,生成所述第二指令下发请求;
所述网关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二指令下发请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控制器根据用户输入,生成并发送控制指令之后,所述系统还包括:
所述网关设置所述控制指令携带回调函数;
所述智能设备根据所述回调函数发送所述第一状态修改请求;
和/或,
所述服务器设置所述控制指令携带回调函数;
所述网关根据所述回调函数发送所述第二状态修改请求;
其中,所述回调函数用于通过命令状态记录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所述回调函数还用于建立信息传输链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133041.8A CN112666877B (zh) | 2021-02-01 | 2021-02-01 | 一种物联网的控制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133041.8A CN112666877B (zh) | 2021-02-01 | 2021-02-01 | 一种物联网的控制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666877A true CN112666877A (zh) | 2021-04-16 |
CN112666877B CN112666877B (zh) | 2022-11-29 |
Family
ID=75415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133041.8A Active CN112666877B (zh) | 2021-02-01 | 2021-02-01 | 一种物联网的控制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666877B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703844A (zh) * | 2021-07-27 | 2021-11-26 | 厦门市思芯微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指令下发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4527673A (zh) * | 2022-02-25 | 2022-05-24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4785766A (zh) * | 2022-04-29 | 2022-07-22 | 青岛海信智慧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终端及服务器 |
WO2023151704A1 (zh) * | 2022-02-14 | 2023-08-17 | 深圳绿米联创科技有限公司 |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32823A (zh) * | 2012-07-04 | 2014-01-2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物联网消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
US20150381737A1 (en) * | 2014-06-30 | 2015-12-31 | Davra Networks Limited | Gateway device and a gateway system for an internet-of-things environment |
CN106773749A (zh) * | 2016-11-15 | 2017-05-31 | 山东大学 | 物联网设备控制方法、控制端及系统 |
CN107623613A (zh) * | 2017-09-13 | 2018-01-23 | 微赫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智慧家庭系统 |
CN107911286A (zh) * | 2017-12-14 | 2018-04-13 |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路由器的智能物联设备消息通知方法及路由器 |
JP6440810B1 (ja) * | 2017-12-01 | 2018-12-19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データ収集システム、制御装置、制御プログラム、ゲートウェイ装置およびゲートウェイプログラム |
US20190132412A1 (en) * | 2016-06-13 | 2019-05-02 | Convida Wireless, Llc | System and methods for service layer cache management |
CN110535965A (zh) * | 2019-09-03 | 2019-12-03 | 北京元安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
CN110557448A (zh) * | 2019-08-29 | 2019-12-10 | 宁波智轩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家居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111010429A (zh) * | 2019-12-04 | 2020-04-14 | 浪潮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物联网平台管理设备运行状态的方法及系统 |
CN111163181A (zh) * | 2020-04-01 | 2020-05-15 | 金陵科技学院 | 一种轻量级智慧农业异构物联网管理系统 |
CN112235313A (zh) * | 2020-10-22 | 2021-01-15 |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云安全资源池、智能家居网关、物联网安全防护系统 |
-
2021
- 2021-02-01 CN CN202110133041.8A patent/CN11266687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32823A (zh) * | 2012-07-04 | 2014-01-2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物联网消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
US20150381737A1 (en) * | 2014-06-30 | 2015-12-31 | Davra Networks Limited | Gateway device and a gateway system for an internet-of-things environment |
US20190132412A1 (en) * | 2016-06-13 | 2019-05-02 | Convida Wireless, Llc | System and methods for service layer cache management |
CN106773749A (zh) * | 2016-11-15 | 2017-05-31 | 山东大学 | 物联网设备控制方法、控制端及系统 |
CN107623613A (zh) * | 2017-09-13 | 2018-01-23 | 微赫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智慧家庭系统 |
JP6440810B1 (ja) * | 2017-12-01 | 2018-12-19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データ収集システム、制御装置、制御プログラム、ゲートウェイ装置およびゲートウェイプログラム |
CN107911286A (zh) * | 2017-12-14 | 2018-04-13 |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路由器的智能物联设备消息通知方法及路由器 |
CN110557448A (zh) * | 2019-08-29 | 2019-12-10 | 宁波智轩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家居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110535965A (zh) * | 2019-09-03 | 2019-12-03 | 北京元安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
CN111010429A (zh) * | 2019-12-04 | 2020-04-14 | 浪潮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物联网平台管理设备运行状态的方法及系统 |
CN111163181A (zh) * | 2020-04-01 | 2020-05-15 | 金陵科技学院 | 一种轻量级智慧农业异构物联网管理系统 |
CN112235313A (zh) * | 2020-10-22 | 2021-01-15 |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云安全资源池、智能家居网关、物联网安全防护系统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703844A (zh) * | 2021-07-27 | 2021-11-26 | 厦门市思芯微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指令下发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WO2023151704A1 (zh) * | 2022-02-14 | 2023-08-17 | 深圳绿米联创科技有限公司 |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4527673A (zh) * | 2022-02-25 | 2022-05-24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4785766A (zh) * | 2022-04-29 | 2022-07-22 | 青岛海信智慧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终端及服务器 |
CN114785766B (zh) * | 2022-04-29 | 2023-10-24 | 青岛海信智慧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终端及服务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666877B (zh) | 2022-11-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666877B (zh) | 一种物联网的控制系统 | |
JP6952787B2 (ja) | セッション再確立方法および装置、amf、smfならびに端末 | |
US11102017B2 (en) | Robust event handling in an electronic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eSIM) notification service | |
KR20080068110A (ko) | 데이터 동기화 처리 방법 그리고 클라이언트 단말기, 서버및 그것의 데이터 동기화 시스템 | |
US9155117B2 (en) | Directly transferring data between devices | |
JP4940304B2 (ja)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データベース管理 | |
CN106209966A (zh) | 管控端更新设备状态的方法、服务端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 |
CN113556359B (zh) | 一种通讯协议转换方法、设备、系统及网关设备 | |
US20230078344A1 (en) | Switching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rvice server,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 |
KR100728076B1 (ko) | 인터럽트된 동기화 프로세스의 처리를 제공하는 데이터를동기화하는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 |
CN114218540A (zh) | 项目访问方法及装置 | |
CN103034632A (zh) | 一种信息传送方法和系统 | |
CN100524298C (zh) | 数据库同步 | |
CN103379015A (zh) | 网站服务器与im客户端的数据传输方法及其装置和系统 | |
JP2002372543A (ja) | 分析装置の管理システム及び管理方法 | |
KR20020085985A (ko) | 리치 미디어의 실시간 전송 시스템 | |
CN117459286A (zh) | 基于sd-wan的数据通信安全预警方法及装置 | |
KR101442161B1 (ko) | 단말들의 어플리케이션들간의 세션 연결을 수행하는 세션 연결 서버 및 방법, 그리고 단말 | |
US20190238644A1 (en) | User identification for digital experience controls | |
CN103888535A (zh) | 一种基于微信平台的位置信息处理方法和系统 | |
KR102235894B1 (ko) | 메시지 동기화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장치 | |
CN109814904B (zh) | 一种hmi组态同步系统和方法 | |
CN113542313B (zh) | 一种第三方物联网平台设备对接系统及方法 | |
KR20090070022A (ko) | 인스턴트 메신저 서비스 시스템 및 방법, 인스턴트 메신저서비스 시스템에서의 서버와 단말 장치간 접속 관리 장치및 방법, 및 그 방법들을 실행시키기 위한 프로그램이기록된 컴퓨터로 판독 가능한 기록 매체 | |
CN117197933B (zh) | 数字车钥匙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