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2635182B - 电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35182B
CN112635182B CN202011322392.5A CN202011322392A CN112635182B CN 112635182 B CN112635182 B CN 112635182B CN 202011322392 A CN202011322392 A CN 202011322392A CN 112635182 B CN112635182 B CN 1126351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electrode
area
magnetic core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2239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35182A (zh
Inventor
刘开煌
高鹏
虞成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unway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unway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unway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unway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2239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35182B/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74650 priority patent/WO2022105064A1/zh
Publication of CN1126351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351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351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351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17/04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37/00Fixed inductances not covered by group H01F17/00
    • H01F37/005Fixed inductances not covered by group H01F17/00 without magnetic co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And Magn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感器及其制备方法,方法包括:在磁芯块体上形成至少一个的阵列单元,其中的两个线圈区域分别包埋有相同数量且线性排列的线圈导线,两个电极区域分别包埋有电极导线;切割得到磁芯切片;在磁芯切片的第一切割面上使用第一导电连接线连接两个电极区域的电极导线和两个线圈区域的线圈导线;在磁芯切片的第二切割面上使用第二导电连接线连接两个线圈区域的线圈导线;分别用磁粉填充第一切割面和第二切割面,并压制成型,形成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在第一磁芯上形成电极孔,并填充金属材料;在第一磁芯上形成电极片;按照阵列单元对磁芯切片进行分割,得到至少一个的电感单元。本发明有利于制作小尺寸的电感及批量化生产电感元件。

Description

电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高频化、集成化、小型化是其技术发展的趋势。智能手机、笔电等产品多采用电源管理IC统一管理各项功能模块,功率电感起降低纹波电流的作用。对功率型电感器总体上的要求是小型化、薄型化、高频、低DCR、大电流、低EMI(电磁干扰)和低制造成本。一体成型电感的显著优势是耐大电流。另外,一体成型电感的损耗更低,转换效率更高,能有效地提升手机的续航能力;一体成型电感的外形尺寸比其他结构的要更小。此外,一体成型电感还具有以下优势:电磁特性平稳、温升稳定、低可听噪声、电磁兼容性好以及耐冲击等。
对于传统的一体成型电感,需要将线圈点焊在料架上,较小的尺寸难以固定,且容易出现虚焊现象,焊接电阻较高。
此外,对于传统的一体成型电感,线圈的绕制通常为单通道绕制,提高产量需要增加设备成本,不利于大规模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可批量制备出小尺寸的一体成型电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感器的制备方法,包括:
(1)在磁芯块体上形成至少一个的阵列单元,所述阵列单元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线圈区域和第二线圈区域,以及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线圈区域和第二线圈区域两侧的第一电极区域和第二电极区域,所述第一线圈区域和第二线圈区域分别包埋有相同数量且线性排列的线圈导线,所述第一电极区域和第二电极区域分别包埋有一条电极导线,所述线圈导线和电极导线相互平行;
(2)沿与所述线圈导线和电极导线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对所述磁芯块体进行切割,得到磁芯切片;
(3)在所述磁芯切片的第一切割面上使用第一导电连接线将同一阵列单元中的第一电极区域的电极导线、第一线圈区域的线圈导线、第二线圈区域的线圈导线和第二电极区域的电极导线依次进行连接;
在所述磁芯切片的第二切割面上使用第二导电连接线将同一阵列单元中的第一线圈区域的线圈导线与第二线圈区域的线圈导线进行连接;
(4)分别用磁粉填充所述磁芯切片的第一切割面和第二切割面,并压制成型,形成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所述第一磁芯包埋所述第一导电连接线,所述第二磁芯包埋所述第二导电连接线;
(5)在所述第一磁芯上对应电极导线的位置进行打孔,直至露出电极导线上的第一导电连接线,形成电极孔,并在所述电极孔内填充金属材料;
(6)分别在所述第一磁芯上对应第一电极区域和第二电极区域的位置进行金属化,形成电极片;
(7)按照阵列单元对所述磁芯切片进行分割,得到至少一个的电感单元。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感器,采用如上所述的电感器的制备方法制备获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组合方式将导线形成线圈结构,避免了传统小型电感制备过程存在的线圈绕制难度高等问题,有利于制作小尺寸的电感,且有利于批量化生产电感元件,提高生产效率。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电感磁芯更加致密,抗饱和电流能力更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一种电感器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预埋导线的磁芯块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步骤S2中的切割工序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磁芯切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步骤S3中的磁芯切片第一切割面的连接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步骤S3中的磁芯切片第二切割面的连接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步骤S4中形成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后的磁芯切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步骤S5中打孔后的磁芯切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步骤S5中电极孔填充金属材料后的磁芯切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步骤S6中形成电极片后的磁芯切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步骤S7中的切割工序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0、磁芯块体;11、磁芯切片;12、第一磁芯;13、第二磁芯;14、电感单元;
101、第一线圈区域;102、第二线圈区域;103、第一电极区域;104、第二电极区域;
21、线圈导线;22、电极导线;23、第一导电连接线;24、第二导电连接线;
3、绝缘层;4、电极孔;5、金属材料;6、电极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一种电感器的制备方法,包括:
(1)在磁芯块体上形成至少一个的阵列单元,所述阵列单元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线圈区域和第二线圈区域,以及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线圈区域和第二线圈区域两侧的第一电极区域和第二电极区域,所述第一线圈区域和第二线圈区域分别包埋有相同数量且线性排列的线圈导线,所述第一电极区域和第二电极区域分别包埋有一条电极导线,所述线圈导线和电极导线相互平行;
(2)沿与所述线圈导线和电极导线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对所述磁芯块体进行切割,得到磁芯切片;
(3)在所述磁芯切片的第一切割面上使用第一导电连接线将同一阵列单元中的第一电极区域的电极导线、第一线圈区域的线圈导线、第二线圈区域的线圈导线和第二电极区域的电极导线依次进行连接;
在所述磁芯切片的第二切割面上使用第二导电连接线将同一阵列单元中的第一线圈区域的线圈导线与第二线圈区域的线圈导线进行连接;
(4)分别用磁粉填充所述磁芯切片的第一切割面和第二切割面,并压制成型,形成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所述第一磁芯包埋所述第一导电连接线,所述第二磁芯包埋所述第二导电连接线;
(5)在所述第一磁芯上对应电极导线的位置进行打孔,直至露出电极导线上的第一导电连接线,形成电极孔,并在所述电极孔内填充金属材料;
(6)分别在所述第一磁芯上对应第一电极区域和第二电极区域的位置进行金属化,形成电极片;
(7)按照阵列单元对所述磁芯切片进行分割,得到至少一个的电感单元。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有利于制作小尺寸的电感,且有利于批量化生产电感元件,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步骤(3)具体为:
在所述磁芯切片的第一切割面上使用第一导电连接线将同一阵列单元中的第一电极区域的电极导线与第一线圈区域中靠近所述第一电极区域的线圈导线进行连接,将同一阵列单元中的第二线圈区域中靠近第二电极区域的线圈导线与第二电极区域的电极导线进行连接,将同一阵列单元中的第一线圈区域的其他线圈导线与第二线圈区域的其他线圈导线按照线性排列的顺序一一对应进行错位连接;
在所述磁芯切片的第二切割面上使用第二导电连接线将同一阵列单元中的第一线圈区域的线圈导线与第二线圈区域的线圈导线按照线性排列的顺序一一对应进行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使得电极导线和线圈导线通过第一导电连接线和第二导电连接线的连接,可以形成完整的线圈结构。
进一步地,步骤(4)中,所述压制成型中的压制压力为30-300MPa,压制温度为150-300℃。
进一步地,步骤(5)中,在所述电极孔内填充金属材料具体为:通过金属电镀工艺形成电镀金属层,填充所述电极孔;或,通过印刷金属浆料,填充所述电极孔。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填充金属材料,将电极引出,以连接电极导线上的第一导电连接线和后续形成的电极片。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浆料为金属粉和粘结剂形成的混合浆料,所述金属粉包括铜粉、镍粉、银粉和金粉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粘结剂包括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和酚醛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线圈导线和电极导线的表面上设有绝缘层;所述第一导电连接线和第二导电连接线未与所述线圈导线和电极导线接触的表面上设有绝缘层。
进一步地,所述线圈导线呈扁平状,所述线圈导线的宽度为0.05-0.5mm,厚度为0.02-0.2mm。
进一步地,所述电极导线呈扁平状,所述电极导线的宽度为0.1-0.8mm,厚度为0.02-0.4mm。
进一步地,所述电极片的截面形状为方形,所述电极片的宽度为0.05-2.0mm,厚度为0.02-0.2mm。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感器,采用如上所述的电感器的制备方法制备获得。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12,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为:一种电感器的制备方法,可应用于制备一体成型的电感器,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S1:在磁芯块体上形成至少一个的阵列单元。
如图2所示,图2中在磁芯块体10上形成了九个阵列单元(图2中用虚线划分出的9个相同区域的部分),每个阵列单元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线圈区域101和第二线圈区域102,以及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线圈区域101和第二线圈区域102两侧的第一电极区域103和第二电极区域104,所述第一线圈区域101和第二线圈区域102分别包埋有相同数量且线性排列的线圈导线21,所述第一电极区域103和第二电极区域104分别包埋有一条电极导线22,所述线圈导线21和电极导线22相互平行。
即第一线圈区域和第二线圈区域分别设有贯穿所述磁芯块体的线圈通孔,第一线圈区域中的线圈通孔和第二线圈区域中的线圈通孔数量一致且线性排列,优选地,位置也一一对应;所述线圈通孔内均设有线圈导线。第一电极区域和第二电极区域分别设有一个电极通孔,优选地,两个电极通孔的位置对应;所述电极通孔内均设有电极导线。
进一步地,线圈导线和电极导线除两个端面外的外表面上设有绝缘层。如图3所示,线圈导线21和磁芯块体10之间设有绝缘层3。
优选地,阵列单元之间尽可能地紧密设置,以提高磁芯块体的利用率。图2中,9个阵列单元之间无缝设置。
S2:沿与所述线圈导线和电极导线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对所述磁芯块体进行切割,得到磁芯切片。
如图4所示,即横向切割所述磁芯块体10,得到至少一个的磁芯切片11,图4中切割得到5个磁芯切片。单个磁芯切片11如图5所示。
S3:在所述磁芯切片的第一切割面上使用第一导电连接线将同一阵列单元中的第一电极区域的电极导线、第一线圈区域的线圈导线、第二线圈区域的线圈导线和第二电极区域的电极导线依次进行连接;在所述磁芯切片的第二切割面上使用第二导电连接线将同一阵列单元中的第一线圈区域的线圈导线与第二线圈区域的线圈导线进行连接。其中,切割面即与切割方向平行的面。
具体地,如图6所示,在所述磁芯切片11的第一切割面上使用第一导电连接线23将同一阵列单元中的第一电极区域的电极导线与第一线圈区域中靠近所述第一电极区域的线圈导线进行连接,将同一阵列单元中的第二线圈区域中靠近第二电极区域的线圈导线与第二电极区域的电极导线进行连接,将同一阵列单元中的第一线圈区域的其他线圈导线与第二线圈区域的其他线圈导线按照线性排列的顺序一一对应进行错位连接。
例如,本实施例中以包括每个线圈区域中均包埋有四条线圈导线为例,假设按照第一电极区域至第二电极区域的方向排序,则在磁芯切片的第一切割面上用第一导电连接线将同一阵列单元中第一电极区域的电极导线与第一线圈区域中的第一条线圈导线进行连接,将第一线圈区域中的第二条线圈导线与第二线圈区域中的第一条线圈导线进行连接,将第一线圈区域中的第三条线圈导线与第二线圈区域中的第二条线圈导线进行连接,将第一线圈区域中的第四条线圈导线与第二线圈区域中的第三条线圈导线进行连接,将第二线圈区域中的第四条线圈导线与第二电极区域的电极导线进行连接。
如图7所示,在所述磁芯切片11的第二切割面上使用第二导电连接线24将同一阵列单元中的第一线圈区域的线圈导线与第二线圈区域的线圈导线按照线性排列的顺序一一对应进行连接。
例如,仍以上述例子为例,即在第二切割面上用第二导电连接线将同一阵列单元中第一线圈区域中的第一条线圈导线与第二线圈区域中的第一条线圈导线进行连接,将第一线圈区域中的第二条线圈导线与第二线圈区域中的第二条线圈导线进行连接,将第一线圈区域中的第三条线圈导线与第二线圈区域中的第三条线圈导线进行连接,将第一线圈区域中的第四条线圈导线与第二线圈区域中的第四条线圈导线进行连接。
此时,通过第一导电连接线和第二导电连接线的连接,即可将电极导线和线圈导线组合起来,形成线圈结构。
进一步地,第一导电连接线和第二导电连接线未与线圈导线和电极导线接触的表面上设有绝缘层,即与线圈导线和电极导线直接接触区域没有绝缘层,其他区域附有绝缘层。
S4:分别用磁粉填充所述磁芯切片的第一切割面和第二切割面,并压制成型,形成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所述第一磁芯包埋所述第一导电连接线,所述第二磁芯包埋所述第二导电连接线。
即用磁粉填充所述磁芯切片的第一切割面并压制成型,形成第一磁芯,所述第一磁芯覆盖第一切割面并包埋第一导电连接线;用磁粉填充所述磁芯切片的第二切割面并压制成型,形成第二磁芯,所述第二磁芯覆盖第二切割面并包埋第二导电连接线。形成第一磁芯12和第二磁芯13后的磁芯切片11如图8所示。
进一步地,在30-300MPa的压力,150-300℃的温度下,对磁粉进行压制。即压制处理中的压制压力为30-300MPa,压制温度为150-300℃。
S5:在所述第一磁芯上对应电极导线的位置进行打孔,直至露出电极导线上的第一导电连接线,形成电极孔,并在所述电极孔内填充金属材料。打出电极孔4后的磁芯切片11如图9所示,填充金属材料5后的磁芯切片11如10所示。通过填充金属材料,将电极引出。
其中,填充金属材料可采用金属电镀工艺或印刷金属浆料的方式实现。具体地,通过金属电镀工艺形成电镀金属层,完全填充所述电极孔;即电镀金属直至电极孔被完整填充。或者通过印刷金属浆料,填充所述电极孔。所述金属浆料为金属粉和粘结剂形成的混合浆料,所述金属粉包括铜粉、镍粉、银粉和金粉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粘结剂包括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和酚醛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S6:分别在所述第一磁芯上对应第一电极区域和第二电极区域的位置进行金属化,形成电极片。形成电极片6后的磁芯切片11如图11所示。
S7:按照阵列单元对所述磁芯切片进行分割,得到至少一个的电感单元。如图12所示,由于步骤S1中在磁芯块体上形成了九个阵列单元,因此此时按照阵列单元的区域对磁芯切片进行切割,得到九个电感单元14。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线圈导线呈扁平状,所述线圈导线的宽度为0.05-0.5mm,厚度为0.02-0.2mm;所述电极导线呈扁平状,所述电极导线的宽度为0.1-0.8mm,厚度为0.02-0.4mm。所述电极片的截面形状为方形,所述电极片的宽度为0.05-2.0mm,厚度为0.02-0.2mm。
所述磁芯块体的材质和所述磁粉包括雾化铁粉、还原铁粉、羰基铁粉、铁硅铬合金、铁镍合金、铁硅合金、铁铝合金、铁硅铝合金和非晶质合金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线圈导线和电极导线的材质包括铜、镍、银和金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电极片的材质包括铜、镍、银、金和锡中的至少一种。
本实施例通过组合方式将导线形成线圈结构,避免了传统小型电感制备过程存在的线圈绕制难度高等问题,有利于制作小尺寸的电感,且有利于批量化生产电感元件,提高生产效率。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电感磁芯更加致密,抗饱和电流能力更强。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是实施例一的一种具体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磁芯块体的材质和磁粉为铁硅铬合金,线圈导线的截面尺寸为0.2mm*0.04mm,电极导线的截面尺寸为0.2mm*0.04mm,线圈导线和电极导线的材质均为铜材质,且表面附有绝缘层;第一导电连接线和第二导电连接线直接接触线圈导线和电极导线的区域没有绝缘层,其他区域附有绝缘层;磁芯切片的高度为0.8mm。所用的压制成型工艺压力为150MPa,压制时温度为200℃,电极孔所用填充的金属材料为导电浆料,导电浆料为银粉、铜粉和环氧树脂粘合剂混合物,电极片的截面尺寸为1.0*0.1mm,最终得到尺寸规格为2.0mm*1.0mm*0.8mm的一体成型电感。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是实施例一的另一种具体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磁芯块体的材质和磁粉为羰基铁粉,线圈导线的截面尺寸为0.1mm*0.02mm,电极导线的截面尺寸为0.1mm*0.02mm,线圈导线和电极导线的材质均为铜材质,且表面附有绝缘层;第一导电连接线和第二导电连接线直接接触线圈导线和电极导线的区域没有绝缘层,其他区域附有绝缘层;磁芯切片的高度为0.3mm。所用的压制成型工艺压力为150MPa,压制时温度为150℃,电极孔所用填充的金属材料为电镀铜,电极片的截面尺寸为0.4*0.05mm,最终得到尺寸规格为0.8mm*0.4mm*0.3mm的一体成型电感。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感器及其制备方法,通过组合方式将导线形成线圈结构,避免了传统小型电感制备过程存在的线圈绕制难度高等问题,有利于制作小尺寸的电感,且有利于批量化生产电感元件,提高生产效率。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电感磁芯更加致密,抗饱和电流能力更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在磁芯块体上形成至少一个的阵列单元,所述阵列单元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线圈区域和第二线圈区域,以及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线圈区域和第二线圈区域两侧的第一电极区域和第二电极区域,所述第一线圈区域和第二线圈区域分别包埋有相同数量且线性排列的线圈导线,所述第一电极区域和第二电极区域分别包埋有一条电极导线,所述线圈导线和电极导线相互平行;
(2)沿与所述线圈导线和电极导线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对所述磁芯块体进行切割,得到磁芯切片;
(3)在所述磁芯切片的第一切割面上使用第一导电连接线将同一阵列单元中的第一电极区域的电极导线、第一线圈区域的线圈导线、第二线圈区域的线圈导线和第二电极区域的电极导线依次进行连接;
在所述磁芯切片的第二切割面上使用第二导电连接线将同一阵列单元中的第一线圈区域的线圈导线与第二线圈区域的线圈导线进行连接;
(4)分别用磁粉填充所述磁芯切片的第一切割面和第二切割面,并压制成型,形成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所述第一磁芯包埋所述第一导电连接线,所述第二磁芯包埋所述第二导电连接线;
(5)在所述第一磁芯上对应电极导线的位置进行打孔,直至露出电极导线上的第一导电连接线,形成电极孔,并在所述电极孔内填充金属材料;
(6)分别在所述第一磁芯上对应第一电极区域和第二电极区域的位置进行金属化,形成电极片;
(7)按照阵列单元对所述磁芯切片进行分割,得到至少一个的电感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具体为:
在所述磁芯切片的第一切割面上使用第一导电连接线将同一阵列单元中的第一电极区域的电极导线与第一线圈区域中靠近所述第一电极区域的线圈导线进行连接,将同一阵列单元中的第二线圈区域中靠近第二电极区域的线圈导线与第二电极区域的电极导线进行连接,将同一阵列单元中的第一线圈区域的其他线圈导线与第二线圈区域的其他线圈导线按照线性排列的顺序一一对应进行错位连接;
在所述磁芯切片的第二切割面上使用第二导电连接线将同一阵列单元中的第一线圈区域的线圈导线与第二线圈区域的线圈导线按照线性排列的顺序一一对应进行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压制成型中的压制压力为30-300MPa,压制温度为150-3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在所述电极孔内填充金属材料具体为:通过金属电镀工艺形成电镀金属层,填充所述电极孔;或,通过印刷金属浆料,填充所述电极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浆料为金属粉和粘结剂形成的混合浆料,所述金属粉包括铜粉、镍粉、银粉和金粉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粘结剂包括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和酚醛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导线和电极导线的表面上设有绝缘层;所述第一导电连接线和第二导电连接线未与所述线圈导线和电极导线接触的表面上设有绝缘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导线呈扁平状,所述线圈导线的宽度为0.05-0.5mm,厚度为0.02-0.2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导线呈扁平状,所述电极导线的宽度为0.1-0.8mm,厚度为0.02-0.4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片的截面形状为方形,所述电极片的宽度为0.05-2.0mm,厚度为0.02-0.2mm。
10.一种电感器,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感器的制备方法制备获得。
CN202011322392.5A 2020-11-23 2020-11-23 电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26351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22392.5A CN112635182B (zh) 2020-11-23 2020-11-23 电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PCT/CN2021/074650 WO2022105064A1 (zh) 2020-11-23 2021-02-01 电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22392.5A CN112635182B (zh) 2020-11-23 2020-11-23 电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35182A CN112635182A (zh) 2021-04-09
CN112635182B true CN112635182B (zh) 2021-10-22

Family

ID=753037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22392.5A Active CN112635182B (zh) 2020-11-23 2020-11-23 电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35182B (zh)
WO (1) WO202210506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51074B (zh) * 2022-01-05 2023-08-11 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感制作方法
CN117038298B (zh) * 2023-08-23 2024-02-20 东莞市三体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隔离型电感排及其制造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46080A (ja) * 1996-03-13 1997-09-19 Taiyo Yuden Co Ltd チップ状電子部品素地の製造方法
CN1519867A (zh) * 2003-01-31 2004-08-11 Tdk��ʽ���� 电感元件、叠层电子元件、叠层电子元件模块及制造这些元件和模块的方法
CN1661736A (zh) * 2004-02-27 2005-08-31 Tdk株式会社 感应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2099877A (zh) * 2008-07-29 2011-06-15 库帕技术公司 磁电装置
CN104603889A (zh) * 2012-09-10 2015-05-06 Nec东金株式会社 片状电感器、层叠基板内置型电感器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CN108701527A (zh) * 2016-02-16 2018-10-23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电感器部件以及电感器部件的制造方法
CN110619987A (zh) * 2019-09-25 2019-12-27 深圳振华富电子有限公司 可调式贴片电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JP2020021834A (ja) * 2018-08-01 2020-02-06 株式会社トーキン インダ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44469B2 (ja) * 2002-06-07 2006-02-08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導電性ペースト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46080A (ja) * 1996-03-13 1997-09-19 Taiyo Yuden Co Ltd チップ状電子部品素地の製造方法
CN1519867A (zh) * 2003-01-31 2004-08-11 Tdk��ʽ���� 电感元件、叠层电子元件、叠层电子元件模块及制造这些元件和模块的方法
CN1661736A (zh) * 2004-02-27 2005-08-31 Tdk株式会社 感应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2099877A (zh) * 2008-07-29 2011-06-15 库帕技术公司 磁电装置
CN104603889A (zh) * 2012-09-10 2015-05-06 Nec东金株式会社 片状电感器、层叠基板内置型电感器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CN108701527A (zh) * 2016-02-16 2018-10-23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电感器部件以及电感器部件的制造方法
JP2020021834A (ja) * 2018-08-01 2020-02-06 株式会社トーキン インダ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0619987A (zh) * 2019-09-25 2019-12-27 深圳振华富电子有限公司 可调式贴片电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35182A (zh) 2021-04-09
WO2022105064A1 (zh) 2022-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49014B (zh) 磁性元件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用于磁性元件的导线架
JP7190527B2 (ja) 金属粉末コアからなる集積チップインダクタの製造方法
CN100440395C (zh) 芯片式电容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模制模具
US11289265B2 (en) Inductor having conductive line embedded in magnetic material
US12148564B2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an integrally formed inductor
CN112635182B (zh) 电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KR20170053913A (ko) 인덕터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2967878A (zh) 一种电感器的制造方法
US12100543B2 (en) Molded-forming power induct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14334428B (zh) 一种一体成型模压电感的制造方法
TW201532089A (zh) 電子零件的製造方法、電子零件
CN215007783U (zh) 电感器及电子设备
KR102558332B1 (ko) 인덕터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215644034U (zh) 一种电感元件
TWI629699B (zh) Electronic component manufacturing method, electronic component
CN218482238U (zh) 一种sot23引线框架结构
CN115206643B (zh) 一种集成型小尺寸功率电感及其制造方法
US20220392690A1 (en) Electronic componen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CN215417806U (zh) 一种电感器
CN211181908U (zh) 一种带凹槽的一体成型电感
CN104078204B (zh) 电感器和用于制造其的方法
CN218482090U (zh) 一种电感器
CN222365464U (zh) 一种导电结构、集合体及电感元件
CN113053636A (zh) 一种大电流表面贴装功率电感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21529661U (zh) 一种贴片电感的端子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