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30215B - 一种多反应杯连续测量的发光测量装置及发光测量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反应杯连续测量的发光测量装置及发光测量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630215B CN112630215B CN202011370334.XA CN202011370334A CN112630215B CN 112630215 B CN112630215 B CN 112630215B CN 202011370334 A CN202011370334 A CN 202011370334A CN 112630215 B CN112630215 B CN 11263021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edle
- liquid
- liquid injection
- reaction cup
- driv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75—Systems in which material is subjected to a chemical reaction, the progress or the result of the reaction being investigated
- G01N21/76—Chemiluminescence; Bioluminescence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01—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the optical investigation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3/5302—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munological test procedur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ath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Chemical React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多反应杯连续测量的发光测量装置,包括:测量室、用于驱动测量室内转盘旋转的驱动单元、用于使测量室盖板上的开口开关的开关门单元、发光测量单元、注液及吸液单元;注液及吸液单元包括支架、驱动组件、针组件,针组件包括吸液针、注液针及针固定板,吸液针、注液针分别穿过测量室盖板并对应吸液位、注液位上的反应杯;驱动组件包括丝杆电机、传动丝杆、固连于针固定板上的丝杆螺母及驱动座、设置于支架上的直线导轨及固定于驱动座上与直线导轨配合的滑块,传动丝杆一端连接丝杆电机输出轴,另一端通过轴承与测量室盖板连接。本申请还涉及一种发光测量方法,节省了测试时间,实现了废液和已使用反应杯的干湿分离处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反应杯连续测量的发光测量装置及发光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医学领域最为普遍使用的诊断方法-体外诊断,是指采集人体的体液、排泄物、分泌物进行化学成分或者化学反应分析,从而判断人体病变,如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分子诊断法等,这些诊断方法均采用自动或者半自动仪器进行加样、分析,并给出诊断报告,这类仪器均有一个功能单元—发光值检测单元(即发光测量装置)。
发光测量装置是影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量结果准确性和测试速度的关键功能单元,如我司申请的专利(文献号CN107167427A)《一种单反应杯发光测量装置》所给出的测量装置只能进行单反应杯测量,测量完后打开密封仓门取出反应杯,再进行下一个测试,这样在测量室的一个反应杯进行测量时,其他反应杯工位处于等待状态,这样大大降低了仪器的测试速度;同时在发光测量完成后,废液和已使用的反应杯没有分别进行处理,大大提高了后处理成本和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反应杯发光测量装置及发光测量方法的测试速度低、使用后的反应杯后处理成本高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多反应杯连续测量的发光测量装置及发光测量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反应杯连续测量的发光测量装置,包括:
测量室,顶部设置有具有开口的测量室盖板,侧面开设有光子过孔,内部具有用于容纳转盘的容纳腔,所述转盘上开设有多个沿转盘周向设置的用于容纳反应杯的反应杯容置位,所述开口用于将反应杯放入反应杯容置位内或将反应杯从反应杯容置位取走;
驱动单元,用于驱动转盘旋转,使反应杯先后在反应杯取放位、摇匀位、注液或发光测量位、吸液位的不同工位间流转;
开关门单元,用于使测量室盖板上的开口开启或关闭;
摇匀单元,用于对转至摇匀位的反应杯执行摇匀动作;
发光测量单元,能够封闭或打开测量室上的光子过孔,并在打开光子过孔时采集注液或发光测量位上的反应杯内物质的发光量;
注液及吸液单元,用于向注液位对应的反应杯内注液并从向吸液位对应反应杯内抽取废液,包括固定于测量室盖板上的支架、驱动组件、针组件;所述针组件包括吸液针、注液针以及与吸液针、注液针固连的位于测量室盖板上部的针固定板,所述吸液针、注液针分别穿过测量室盖板并对应吸液位、注液位上的反应杯,吸液针针尖和注液针针尖具有一定的高度差;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丝杆电机、第一传动丝杆、于所述第一传动丝杆上螺旋传动的固连于针固定板上的丝杆螺母、固定于针固定板上的驱动座、设置于支架上与第一传动丝杆平行的直线导轨及固定于驱动座上与直线导轨配合的滑块,所述第一传动丝杆一端连接丝杆电机的输出轴,另一端通过轴承与测量室盖板连接,通过丝杆电机、传动丝杆可使固定于针固定板上的吸液针、注液针上下移动,并通过针固定板、驱动座带动滑块沿直线导轨上下移动。
优选地,所述注液及吸液单元还包括注液针密封组件和吸液针密封组件,所述注液针密封组件包括:设置于测量室盖板上的密封柱,设于密封柱顶部的密封柱盖板,设于密封柱顶部凹槽内与密封柱盖板相接的第一密封塞,以及设置于第一密封塞外周的第一O形圈,所述密封柱盖板、第一密封塞、密封柱形成有供注液针穿过的通孔,所述密封柱底部开设有直径比注液针外径大的容纳空腔;所述吸液针密封组件包括:设置于测量室盖板顶部凹槽内与设于测量室盖板上的密封塞盖板相接的第二密封塞,以及设置于第二密封塞外周的第二O形圈,所述密封塞盖板、第二密封塞形成有供吸液针穿过的通光孔;优选地,注液针与第一密封塞之间、吸液针与第二密封塞之间、第一O形圈与第一密封塞之间、第二O形圈与第二密封塞之间均采用过盈配合,第一密封塞、第二密封塞内孔优选采用锥形孔结构,第一密封塞、第二密封塞优选采用耐磨黑色塑料。
优选地,所述支架由顶板、立板、底座组成,底座固定于测量室盖板上,直线导轨设置于立板上;所述立板的上下两端优选为设有两个限位销,用于对滑块进行限位。
优选地,所述驱动座上安装有光耦挡片,所述立板上安装有光耦挡片相应的光耦;在转盘转动前,通过光耦挡片和光耦的感应,从而向控制系统发送信号,实现整个针组件的复位;优选地,所述吸液针与废液管连接,废液管连接废液泵,所述注液针与注液管连接,注液管与注液泵连接;吸液针针尖和注液针针尖优选为具有一定的高度差。
优选地,所述驱动单元包括旋转动力机构和旋转传动机构,旋转传动机构包括旋转轴及通过同步带相连的主动同步带轮、从动同步带轮,旋转轴一端通过轴承与转盘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轴承和轴环与从动同步带轮相连,主动同步带轮与旋转动力机构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驱动单元还包括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复位光耦和安装于从动同步带轮底部的与复位光耦相应的复位光耦挡片,复位光耦通过复位光耦支架固定于测量室上,正式测试之前,通过复位光耦与复位光耦挡片的感应,从而向控制系统发送信号,使各反应杯容置位定位到初始位置。
优选地,所述开关门单元包括座体,以及安装于座体上的舱门和舱门驱动电机和第二传动丝杆,第二传动丝杆一端连接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另一端连接舱门,座体上设有门洞,门洞与测量室盖板的开口相对应,座体两侧设有导轨,舱门驱动电机的运行可带动舱门沿导轨在门洞上方滑动。
优选地,所述发光测量单元包括光电倍增管、安装于安装板上的旋转驱动件、具有通光孔的挡板,挡板上还成型有滑槽,受旋转驱动件驱动而转动的位于凸轮上的旋转摇杆设置在滑槽内,旋转摇杆转动时,通过与滑槽的配合,使挡板做水平运动,从而使挡板上的通光孔与光子过孔重合或者错位;优选地,所述旋转驱动件包括旋转驱动电机和驱动轴,驱动轴一端连接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另一端连接凸轮,在驱动轴的两侧设置有开门定位光耦、关门定位光耦,并在驱动轴上固定设置有与开门定位光耦、关门定位光耦相对应的具有开口的定位光耦挡片,开门定位光耦、关门定位光耦、定位光耦挡片用于感应光子过孔是否被挡板遮挡,并向控制系统发送信号以使使测量室盖板的开口打开或关闭。
优选地,所述摇匀单元包括上下位移组件和摇匀组件,上下位移组件用于控制反应杯的升降,当上下位移组件带动反应杯上升时,摇匀组件能够带动反应杯偏心转动;优选地,上下位移组件包括升降动力机构、固连在一起的水平设置的移动支板和竖直放置的限位板,以及设置于限位板上的直线导轨,升降动力机构驱动所述移动支板沿直线导轨上下移动;优选地,摇匀组件包括摇匀动力机构和延长杆,摇匀动力机构与所述移动支板相连,所述延长杆一端与所述摇匀动力机构固接,另一端固连偏心块,偏心块能够随移动机构向上滑动深入反应杯容置位中,并将位于反应杯容置位中的反应杯顶起至与位于摇匀位上方的反应杯限位机构相抵接,这样反应杯被位于上方的反应杯限位机构和位于下方的偏心块夹住固定。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多反应杯连续测量的发光测量方法,采用实施例-任一项所述的多反应杯连续测量的发光测量装置完成,包括如下步骤:
S1:启动开关门单元打开测量室盖板的开口,对反应杯取放位执行反应杯取走动作,并将装有缓冲液1的反应杯放入反应杯取放位对应的反应杯容置位内,之后通过开关门单元关闭测量室盖板的开口;
S2:通过驱动单元带动转盘转动,使反应杯容置位内的反应杯依次在反应杯取放位、摇匀位、注液位、吸液位的不同工位间流转,对于转至摇匀位的反应杯通过摇匀单元执行摇匀动作,对于转至注液位的反应杯通过注液及吸液单元注入缓冲液2并通过发光测量单元打开光子过孔以采集反应杯内物质的发光量,对于转至吸液位的反应杯通过注液及吸液单元对反应杯内的废液执行吸液动作,对于转至反应杯取放位的反应杯执行反应杯取走动作,再在反应杯取放位上放置新的反应杯;所述注液或发光测量动作或是反应杯的放置或取走动作可分别与反应杯的摇匀、吸液动作同时进行,注液或发光测量动作及反应杯的放置或取走动作不可同时进行,在进行注液或发光测量时关闭测量室盖板的开口,在进行反应杯的放置或取走动作时通过发光测量单元关闭测量室上的光子过孔,防止光电倍增管曝光损坏。
优选地,在通过注液及吸液单元进行注液前就启动发光测量单元;优选地,在注液和吸液时,吸液针和注液针在丝杆电机驱动下缓慢下降,在下降过程中始终进行吸液,直至吸液针触及反应杯底部,当注液针的针尖进入反应杯内时开始注液,当吸液针触及反应杯底部时,注液针不能触及反应杯内的缓冲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反应杯发光测量装置及发光测量方法能并行处理多个反应杯的发光测量,通过使反应杯容置位内的反应杯依次在反应杯取放位、摇匀位、注液位、吸液位的不同工位间流转,可使注液或发光测量动作或是反应杯的放置或取走动作分别与反应杯的摇匀、吸液动作同时进行,大大节省了测试时间;注液及吸液单元兼具注液及吸液功能,在注入缓冲液2完成发光测量后,即可使反应杯转移到下一工位(吸液位),以将反应杯的废液直接排除到系统外进行回收集中处理,之后可将反应杯转移到再下一工位将无废液的反应杯取走,实现了废液和已使用的反应杯的干湿分离处理,自动化程度极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多反应杯连续测量的发光测量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测量室(带测量室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测量室(不带测量室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驱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开关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发光测量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发光测量单元的剖面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定位光耦挡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摇匀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0、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注液及吸液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注液及吸液单元的剖面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为:1-测量室,101-测量室盖板,102-转盘,1021-反应杯容置位,103-固定法兰,2-驱动单元,201-驱动电机,202-旋转传动机构支架,203-固定柱,204-主动同步带轮,205-同步带,206-从动同步带轮,207-复位光耦支架,208-复位光耦,209-复位光耦挡片,210-轴承,211-旋转轴,3-开关门单元,301-座体,302-舱门,303-舱门驱动电机,304-第二传动丝杆,4-发光测量单元,401-光电倍增管,402-挡板,4021-滑槽,4022-通光孔,403-凸轮,4031-旋转摇杆,404-旋转驱动件,4041-旋转驱动电机,4042-驱动轴,405-安装板,406-定位光耦挡片,4061-缺口,407-开门定位光耦,408-关门定位光耦,5-摇匀单元,501-升降动力机构,502-移动支板,503-限位板,504-摇匀动力机构,505-延长杆,506-偏心块,6-注液及吸液单元,601-支架,6011-顶板,6012-立板,6013-底座,602-驱动组件,6021-丝杆电机,6022-第一传动丝杆,6023-驱动座,6024-光耦挡片,6025-光耦,6026-滑块,6027-直线导轨,6028-限位销,603-针组件,6031-针固定板,6032-吸液针,6033-注液针,604-注液针密封组件,6041-第一O形圈,6042-第一密封塞,6043-密封柱,6044-密封柱盖板,605-吸液针密封组件,6051-密封塞盖板,6052-第二密封塞,6053-第二O形圈。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反应杯连续测量的发光测量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
测量室1,如图2、图3所示,顶部设置有具有开口的测量室盖板101,侧面开设有光子过孔,内部具有用于容纳转盘102的容纳腔,所述开口用于将反应杯放入反应杯容置位1021内或将反应杯从反应杯容置位1021取走,所述转盘102上开设有多个沿转盘102周向设置的用于容纳反应杯的反应杯容置位1021;
驱动单元2,如图4所示,用于驱动转盘102旋转,包括旋转动力机构和旋转传动机构,旋转传动机构与测量室1的转盘102相连;旋转动力机构采用驱动电机201,通过旋转传动机构支架202和设于旋转传动机构支架202上的固定柱203固定于测量室1上;旋转传动机构包括旋转轴211及通过同步带205相连的主动同步带轮204、从动同步带轮206,旋转轴211一端通过轴承210与转盘102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轴承210和轴环214与从动同步带轮206相连,主动同步带轮204与旋转动力机构固定连接;所述轴承210安装在测量室底部的轴承孔内,旋转轴211通过转盘102上的固定法兰103与转盘102连接;驱动单元2带动转盘102旋转时,可实现反应杯先后在反应杯取放位、摇匀位、注液或发光测量位、吸液位的不同工位间流转,分别实现反应杯的放置或取走、摇匀、注液或发光测量、吸液等一系列动作;所述驱动单元2还包括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复位光耦208和安装于从动同步带轮206底部的与复位光耦208相应的复位光耦挡片209,复位光耦208通过复位光耦支架207固定于测量室上,正式测试之前,通过复位光耦208与复位光耦挡片209的感应,从而向控制系统发送信号,使各反应杯容置位1021定位到初始位置;
开关门单元3,如图5所示,设置于测量室盖板101上,用于使测量室盖板101上的开口开启或关闭;所述开关门单元3包括座体301,以及安装于座体301上的舱门302和舱门驱动电机303和第二传动丝杆304,第二传动丝杆304一端连接驱动电机303的输出轴,另一端连接舱门302,座体301上设有门洞,门洞与测量室盖板101的开口相对应,座体301两侧设有导轨,舱门驱动电机303的运行可带动舱门302沿导轨在门洞上方滑动;当需要进行关门动作时,可操作驱动电机303运行使得舱门302向门洞上方滑动,至覆盖门洞为止;当需要开门加样时,亦可操作驱动电机303运行使得舱门302滑动离开门洞上方;
发光测量单元4,如图6、图7、图8所示,能够封闭或打开测量室1上的光子过孔,并在打开光子过孔时采集注液或发光测量位上的反应杯内物质的发光量,包括光电倍增管401、安装于安装板405上的旋转驱动件404、具有通光孔4022的挡板402,挡板402上还成型有滑槽4021,受旋转驱动件404驱动而转动的位于凸轮403上的旋转摇杆4031设置在滑槽4021内,旋转摇杆4031转动时,通过与滑槽4021的配合,使挡板402做水平运动,从而使挡板402上的通光孔4022与光子过孔重合(挡板402不挡住光子)或者错位(挡板402挡住光子);使用时,在打开舱门302前,通过旋转驱动件404驱动挡板402运动,从而使挡板402上的通光孔4022与光子过孔错位,即可遮挡住光电倍增管401的镜头,防止外部光线射入光电倍增管401,保证光电倍增管401的使用寿命和精度;在关闭舱门302后,通过旋转驱动件404驱动挡板402运动,从而使挡板402上的通光孔4022与光子过孔重合,如此,光电倍增管401即可采集反应杯内物质的发光量;更进一步,所述旋转驱动件404包括旋转驱动电机4041和驱动轴4042,驱动轴4042一端连接驱动电机4041的输出轴,另一端连接凸轮403,在驱动轴4042的两侧设置有开门定位光耦407、关门定位光耦408,并在驱动轴4042上固定设置有与开门定位光耦407、关门定位光耦408相对应的具有开口的定位光耦挡片406,开门定位光耦407、关门定位光耦408、定位光耦挡片406用于感应光子过孔是否被挡板402遮挡,并向控制系统发送信号以使使测量室盖板101的开口打开或关闭;当定位光耦挡片406上的缺口4061与开门定位光耦407对齐时,光电倍增管401的镜头对准通光孔4022,此时阻止舱门驱动组件303使测量室盖板101的开口打开,以防止光电倍增管401被外部光线照射到而发生损坏;当定位光耦挡片406上的缺口4061与关门定位光耦408对齐时,光电倍增管401的镜头被挡板402遮挡,此时舱门驱动组件303才可启动打开测量室盖板101的开口;
摇匀单元5,如图9所示,用于对转至摇匀位的反应杯执行摇匀动作,包括上下位移组件和摇匀组件,上下位移组件用于控制反应杯的升降,当上下位移组件带动反应杯上升时,摇匀组件能够带动反应杯偏心转动;上下位移组件包括升降动力机构501、固连在一起的水平设置的移动支板502和竖直放置的限位板503,以及设置于限位板503上的直线导轨,升降动力机构501驱动所述移动支板502沿直线导轨上下移动;摇匀组件包括摇匀动力机构504和延长杆505,摇匀动力机构504与所述移动支板502相连,所述延长杆505一端与所述摇匀动力机构504固接,另一端固连偏心块506,偏心块506能够随移动机构502向上滑动深入反应杯容置位1021中,并将位于反应杯容置位1021中的反应杯顶起至与位于摇匀位上方的反应杯限位机构相抵接,这样反应杯被位于上方的反应杯限位机构和位于下方的偏心块506夹住固定,以保证偏心转动时的稳定性;
注液及吸液单元6,用于向注液位对应的反应杯内注液并从向吸液位对应反应杯内抽取废液,如图10所示,包括支架601、驱动组件602、针组件603;所述支架601由顶板6011、立板6012、底座6013组成,底座6013固定于测量室盖板101上;所述针组件603包括吸液针6032、注液针6033以及与吸液针6032、注液针6033固连的位于测量室盖板101上部的针固定板6031,所述吸液针6032、注液针6033分别穿过测量室盖板101并对应吸液位、注液位上的反应杯,吸液针6032针尖和注液针6033针尖具有一定的高度差;进一步,所述吸液针6032针尖处开设有槽口,可以防止吸液针6032针口与反应杯底部贴合时堵塞针口,注液针6033具有锥形针尖321,可以防止激发剂注液针6033挂液;所述驱动组件602包括丝杆电机6021、第一传动丝杆6022、于所述第一传动丝杆6022上螺旋传动的固连于针固定板6031上的丝杆螺母6034、固定于针固定板6031上的驱动座6023、设置于立板6012上与第一传动丝杆6022平行的直线导轨6027及固定于驱动座6023上与直线导轨6027配合的滑块6026,所述第一传动丝杆6022一端连接丝杆电机6021的输出轴,另一端通过轴承与测量室盖板101连接,通过丝杆电机6021、第一传动丝杆6022可使固定于针固定板6031上的吸液针6032、注液针6033上下移动,并通过针固定板6031、驱动座6023带动滑块6026沿直线导轨6027上下移动,保证吸液针6032、注液针6033上下运行时保持顺畅;
所述注液及吸液单元6还包括注液针密封组件604和吸液针密封组件605,所述注液针密封组件604和吸液针密封组件605用于在注液针6033和吸液针6032的上下运行时起到密封作用,以防止外界光的进入,所述注液针密封组件604包括:设置于测量室盖板101上的密封柱6043,设于密封柱6043顶部的密封柱盖板6044,设于密封柱6043顶部凹槽内与密封柱盖板6044相接的第一密封塞6042,以及设置于第一密封塞6042外周的第一O形圈6041,所述密封柱盖板6044、第一密封塞6042、密封柱6043形成有供注液针6033穿过的通孔,所述密封柱6043底部开设有直径比注液针外径大的容纳空腔;所述吸液针密封组件605包括:设置于测量室盖板101顶部凹槽内与设于测量室盖板101上的密封塞盖板6051相接的第二密封塞6052,以及设置于第二密封塞6052外周的第二O形圈6053,所述密封塞盖板6051、第二密封塞6052形成有供吸液针6032穿过的通孔;注液针6033与第一密封塞6042之间、吸液针6032与第二密封塞6052之间、第一O形圈6041与第一密封塞6042之间、第二O形圈6053与第二密封塞6052之间均采用过盈配合,第一密封塞6042、第二密封塞6052内孔采用锥形孔结构,第一密封塞6042、第二密封塞6052进一步采用耐磨黑色塑料,如黑色PTFE、黑色高硬度PU、黑色UPE等,可有效避免外界光线进入测量室内部腔室。此外,之所以注液针密封组件604比吸液针组件605多了密封柱6043的设计,主要是由于吸液针6032针尖和注液针6033针尖具有一定的高度差,在吸液针6032回到home位时,如果没有密封柱6043,而将注液针密封组件设于测量室盖板101处,将会导致注液针6033和密封组件脱离。
进一步,所述立板6012的上下两端设有两个限位销6028,用于对滑块6026进行限位,即当整个机构出现故障时,不会导致吸液针6032和注液针6033无限制向上或向下运行,以免发生故障,如扎穿反应杯。
再进一步,所述驱动座6023上安装有光耦挡片6024,所述立板6012上安装有光耦挡片6024相应的光耦6025;在转盘102转动前,通过光耦挡片6024和光耦6025的感应,从而向控制系统发送信号,实现整个针组件603的复位;当针组件603处于home位时,吸液针6032和注液针6033位于相应反应杯的杯孔以上(大于4mm),以免针尖干涉反应杯的转动而发生故障,吸液针6032和注液针6033和的针尖不能脱离密封塞6042的内孔,以免吸液针6032和注液针6033再次向下运行时无法对准密封塞6042内孔。
进一步,所述吸液针6032与废液管连接,废液管连接废液泵;注液针6033与注液管连接,注液管与注液泵连接;在注液和吸液时,吸液针6032和注液针6033在丝杆电机6021驱动下缓慢下降,在下降过程中,废液泵始终处于工作状态,直至吸液针6032触及反应杯底部,而当注液针6033的针尖进入反应杯内时注液泵开始工作,以往反应杯内注入激发剂,当吸液针6032触及反应杯底部时,注液针6033不能触及杯内的激发剂。
使用时,当反应杯旋转至注液针6033下方时,处于注液位,当反应杯转至吸液针6032下方时,处于吸液位,在连续测试中,前一个反应杯处于吸废液位时,后一个反应杯处于注液位,即吸废液和注激发剂同时进行,这样大大节省了测试时间。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杯连续测量的发光测量方法,采用实施例1的多反应杯连续测量的发光测量装置完成,包括如下步骤:
S1:启动开关门单元3打开测量室1盖板101的开口,对反应杯取放位执行反应杯取走动作(测试起始时没有反应杯,执行空抓动作),并将装有缓冲液1的反应杯放入反应杯取放位对应的反应杯容置位1021内,之后通过开关门单元3关闭测量室1盖板101的开口;
S2:通过驱动单元2带动转盘102转动,使反应杯容置位1021内的反应杯依次在反应杯取放位、摇匀位、注液位、吸液位的不同工位间流转,对于转至摇匀位的反应杯通过摇匀单元5执行摇匀动作,对于转至注液位的反应杯通过注液及吸液单元6注入缓冲液2并通过发光测量单元4打开光子过孔以采集反应杯内物质的发光量,对于转至吸液位的反应杯通过注液及吸液单元6对反应杯内的废液执行吸液动作,对于转至反应杯取放位的反应杯执行反应杯取走动作,再在反应杯取放位上放置新的反应杯;所述注液或发光测量动作或是反应杯的放置或取走动作可分别与反应杯的摇匀、吸液动作同时进行,注液或发光测量动作及反应杯的放置或取走动作不可同时进行,在进行注液或发光测量时关闭测量室1盖板101的开口,避免外部光线进入测量室1内影响发光测量结果,在进行反应杯的放置或取走动作时通过发光测量单元4关闭测量室1上的光子过孔,防止光电倍增管401曝光损坏;所述转盘102转动时,反应杯的放置或取走、反应杯摇匀、注液或发光测量、吸液动作应停止运行。
本实施例的多反应杯连续测量的发光测量方法,在通过注液及吸液单元6进行注液前就启动发光测量单元4,即打开光子过孔及光电倍增管401以采集反应杯内物质的发光量,防止漏采集光子,提高采集精度。另外,连续采集光子数,得到一段时间内的光子总数,能够得到比间歇采集光子数时的精确度更高。
本实施例的多反应杯连续测量的发光测量方法,在注液和吸液时,吸液针6032和注液针6033在丝杆电机6021驱动下缓慢下降,在下降过程中,废液泵始终处于工作状态,直至吸液针6032触及反应杯底部,而当注液针6033的针尖进入反应杯内时注液泵开始工作,以往反应杯内注入激发剂,当吸液针6032触及反应杯底部时,注液针6033不能触及反应杯内的溶液。
以上述依据本申请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申请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申请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18)
1.一种多反应杯连续测量的发光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测量室(1),顶部设置有具有开口的测量室盖板(101),侧面开设有光子过孔,内部具有用于容纳转盘(102)的容纳腔,所述转盘(102)上开设有多个沿转盘(102)周向设置的用于容纳反应杯的反应杯容置位(1021),所述开口用于将反应杯放入反应杯容置位(1021)内或将反应杯从反应杯容置位(1021)取走;
驱动单元(2),用于驱动转盘(102)旋转,使反应杯先后在反应杯取放位、摇匀位、注液或发光测量位、吸液位的不同工位间流转;
开关门单元(3),用于使测量室盖板(101)上的开口开启或关闭;
摇匀单元(5),用于对转至摇匀位的反应杯执行摇匀动作;
发光测量单元(4),能够封闭或打开测量室(1)上的光子过孔,并在打开光子过孔时采集注液或发光测量位上的反应杯内物质的发光量;
注液及吸液单元(6),用于向注液位对应的反应杯内注液并从向吸液位对应反应杯内抽取废液,包括固定于测量室盖板(101)上的支架(601)、驱动组件(602)、针组件(603);所述针组件(603)包括吸液针(6032)、注液针(6033)以及与吸液针(6032)、注液针(6033)固连的位于测量室盖板(101)上部的针固定板(6031),所述吸液针(6032)、注液针(6033)分别穿过测量室盖板(101)并对应吸液位、注液位上的反应杯,吸液针(6032)针尖和注液针(6033)针尖具有一定的高度差;所述驱动组件(602)包括丝杆电机(6021)、第一传动丝杆(6022)、于所述第一传动丝杆(6022)上螺旋传动的固连于针固定板(6031)上的丝杆螺母(6034)、固定于针固定板(6031)上的驱动座(6023)、设置于支架(601)上与第一传动丝杆(6022)平行的直线导轨(6027)及固定于驱动座(6023)上与直线导轨(6027)配合的滑块(6026),所述第一传动丝杆(6022)一端连接丝杆电机(6021)的输出轴,另一端通过轴承与测量室盖板(101)连接,通过丝杆电机(6021)、第一传动丝杆(6022)可使固定于针固定板(6031)上的吸液针(6032)、注液针(6033)上下移动,并通过针固定板(6031)、驱动座(6023)带动滑块(6026)沿直线导轨(6027)上下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反应杯连续测量的发光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及吸液单元(6)还包括注液针密封组件(604)和吸液针密封组件(605),所述注液针密封组件(604)包括:设置于测量室盖板(101)上的密封柱(6043),设于密封柱(6043)顶部的密封柱盖板(6044),设于密封柱(6043)顶部凹槽内与密封柱盖板(6044)相接的第一密封塞(6042),以及设置于第一密封塞(6042)外周的第一O形圈(6041),所述密封柱盖板(6044)、第一密封塞(6042)、密封柱(6043)形成有供注液针(6033)穿过的通孔,所述密封柱(6043)底部开设有直径比注液针外径大的容纳空腔;所述吸液针密封组件(605)包括:设置于测量室盖板(101)顶部凹槽内与设于测量室盖板(101)上的密封塞盖板(6051)相接的第二密封塞(6052),以及设置于第二密封塞(6052)外周的第二O形圈(6053),所述密封塞盖板(6051)、第二密封塞(6052)形成有供吸液针(6032)穿过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反应杯连续测量的发光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注液针(6033)与第一密封塞(6042)之间、吸液针(6032)与第二密封塞(6052)之间、第一O形圈(6041)与第一密封塞(6042)之间、第二O形圈(6053)与第二密封塞(6052)之间均采用过盈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反应杯连续测量的发光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601)由顶板(6011)、立板(6012)、底座(6013)组成,底座(6013)固定于测量室盖板(101)上,直线导轨(6027)设置于立板(601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反应杯连续测量的发光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6012)的上下两端设有两个限位销(6028),用于对滑块(6026)进行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反应杯连续测量的发光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座(6023)上安装有光耦挡片(6024),所述立板(6012)上安装有光耦挡片(6024)相应的光耦(6025);在转盘(102)转动前,通过光耦挡片(6024)和光耦(6025)的感应,从而向控制系统发送信号,实现整个针组件(603)的复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反应杯连续测量的发光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针(6032)与废液管连接,废液管连接废液泵,所述注液针(6033)与注液管连接,注液管与注液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反应杯连续测量的发光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2)包括旋转动力机构和旋转传动机构,旋转传动机构包括旋转轴(211)及通过同步带(205)相连的主动同步带轮(204)、从动同步带轮(206),旋转轴(211)一端通过轴承(210)与转盘(102)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轴承(210)和轴环(214)与从动同步带轮(206)相连,主动同步带轮(204)与旋转动力机构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反应杯连续测量的发光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2)还包括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复位光耦(208)和安装于从动同步带轮(206)底部的与复位光耦(208)相应的复位光耦挡片(209),复位光耦(208)通过复位光耦支架(207)固定于测量室上,正式测试之前,通过复位光耦(208)与复位光耦挡片(209)的感应,从而向控制系统发送信号,使各反应杯容置位(1021)定位到初始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反应杯连续测量的发光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门单元(3)包括座体(301),以及安装于座体(301)上的舱门(302)和舱门驱动电机(303)和第二传动丝杆(304),第二传动丝杆(304)一端连接驱动电机(303)的输出轴,另一端连接舱门(302),座体(301)上设有门洞,门洞与测量室盖板(101)的开口相对应,座体(301)两侧设有导轨,舱门驱动电机(303)的运行可带动舱门(302)沿导轨在门洞上方滑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反应杯连续测量的发光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测量单元(4)包括光电倍增管(401)、安装于安装板(405)上的旋转驱动件(404)、具有通光孔(4022)的挡板(402),挡板(402)上还成型有滑槽(4021),受旋转驱动件(404)驱动而转动的位于凸轮(403)上的旋转摇杆(4031)设置在滑槽(4021)内,旋转摇杆(4031)转动时,通过与滑槽(4021)的配合,使挡板(402)做水平运动,从而使挡板(402)上的通光孔(4022)与光子过孔重合或者错位。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反应杯连续测量的发光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件(404)包括旋转驱动电机(4041)和驱动轴(4042),驱动轴(4042)一端连接驱动电机(4041)的输出轴,另一端连接凸轮(403),在驱动轴(4042)的两侧设置有开门定位光耦(407)、关门定位光耦(408),并在驱动轴(4042)上固定设置有与开门定位光耦(407)、关门定位光耦(408)相对应的具有开口的定位光耦挡片(406),开门定位光耦(407)、关门定位光耦(408)、定位光耦挡片(406)用于感应光子过孔是否被挡板(402)遮挡,并向控制系统发送信号以使使测量室盖板(101)的开口打开或关闭。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反应杯连续测量的发光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摇匀单元(5)包括上下位移组件和摇匀组件,上下位移组件用于控制反应杯的升降,当上下位移组件带动反应杯上升时,摇匀组件能够带动反应杯偏心转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反应杯连续测量的发光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下位移组件包括升降动力机构(501)、固连在一起的水平设置的移动支板(502)和竖直放置的限位板(503),以及设置于限位板(503)上的直线导轨,升降动力机构(501)驱动所述移动支板(502)沿直线导轨上下移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多反应杯连续测量的发光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摇匀组件包括摇匀动力机构(504)和延长杆(505),摇匀动力机构(504)与所述移动支板(502)相连,所述延长杆(505)一端与所述摇匀动力机构(504)固接,另一端固连偏心块(506),偏心块(506)能够随移动机构(502)向上滑动深入反应杯容置位(1021)中,并将位于反应杯容置位(1021)中的反应杯顶起至与位于摇匀位上方的反应杯限位机构相抵接,这样反应杯被位于上方的反应杯限位机构和位于下方的偏心块(506)夹住固定。
16.一种多反应杯连续测量的发光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实施例1-8任一项所述的多反应杯连续测量的发光测量装置完成,包括如下步骤:
S1:启动开关门单元(3)打开测量室(1)盖板(101)的开口,对反应杯取放位执行反应杯取走动作,并将装有缓冲液1的反应杯放入反应杯取放位对应的反应杯容置位(1021)内,之后通过开关门单元(3)关闭测量室(1)盖板(101)的开口;
S2:通过驱动单元(2)带动转盘(102)转动,使反应杯容置位(1021)内的反应杯依次在反应杯取放位、摇匀位、注液位、吸液位的不同工位间流转,对于转至摇匀位的反应杯通过摇匀单元(5)执行摇匀动作,对于转至注液位的反应杯通过注入缓冲液2及吸液单元(6)进行注液并通过发光测量单元(4)打开光子过孔以采集反应杯内物质的发光量,对于转至吸液位的反应杯通过注液及吸液单元(6)对反应杯内的废液执行吸液动作,对于转至反应杯取放位的反应杯执行反应杯取走动作,再在反应杯取放位上放置新的反应杯;所述注液或发光测量动作或是反应杯的放置或取走动作可分别与反应杯的摇匀、吸液动作同时进行,注液或发光测量动作及反应杯的放置或取走动作不可同时进行,在进行注液或发光测量时关闭测量室(1)盖板(101)的开口,在进行反应杯的放置或取走动作时通过发光测量单元(4)关闭测量室(1)上的光子过孔。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多反应杯连续测量的发光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过注液及吸液单元(6)进行注液前就启动发光测量单元(4)。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多反应杯连续测量的发光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注液和吸液时,吸液针(6032)和注液针(6033)在丝杆电机(6021)驱动下缓慢下降,在下降过程中始终进行吸液,直至吸液针(6032)触及反应杯底部,当注液针(6033)的针尖进入反应杯内时开始注液,当吸液针(6032)触及反应杯底部时,注液针(6033)不能触及反应杯内的缓冲液。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370334.XA CN112630215B (zh) | 2020-11-30 | 2020-11-30 | 一种多反应杯连续测量的发光测量装置及发光测量方法 |
PCT/CN2021/081004 WO2022110575A1 (zh) | 2020-11-30 | 2021-03-16 | 一种多反应杯连续测量的发光测量装置及发光测量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370334.XA CN112630215B (zh) | 2020-11-30 | 2020-11-30 | 一种多反应杯连续测量的发光测量装置及发光测量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630215A CN112630215A (zh) | 2021-04-09 |
CN112630215B true CN112630215B (zh) | 2022-02-18 |
Family
ID=753065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370334.XA Active CN112630215B (zh) | 2020-11-30 | 2020-11-30 | 一种多反应杯连续测量的发光测量装置及发光测量方法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630215B (zh) |
WO (1) | WO202211057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354910B (zh) * | 2021-12-13 | 2023-08-11 | 杭州睿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通道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
CN115267032B (zh) * | 2022-08-02 | 2024-06-04 | 青岛盛瀚色谱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进样装置 |
CN115963286B (zh) * | 2022-12-26 | 2023-10-10 | 广州市进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可连续检测多功能发光读数站 |
CN116358979B (zh) * | 2023-04-12 | 2024-05-17 | 安徽宏益光伏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微波消解检测石英砂中微量元素的装置及方法 |
CN116532013B (zh) * | 2023-04-20 | 2024-06-18 | 绍兴君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摇匀和标样配置功能的工作站 |
CN116470250B (zh) * | 2023-06-20 | 2023-10-03 | 广东东博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钢壳电池的注液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89939B (zh) * | 2014-07-21 | 2016-08-17 | 深圳市奥特库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荧光测定装置及方法 |
JP6326346B2 (ja) * | 2014-10-02 | 2018-05-16 | 日本電子株式会社 | 発光計測装置、および自動分析装置 |
CN204389507U (zh) * | 2014-12-31 | 2015-06-10 | 重庆科斯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反应杯单针吸废液装置 |
CN105938143B (zh) * | 2016-06-30 | 2017-11-14 | 嘉兴凯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反应杯仓及全自动发光免疫分析仪 |
CN206177684U (zh) * | 2016-09-30 | 2017-05-17 | 苏州长光华医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测量摇匀装置 |
CN107271433B (zh) * | 2017-06-28 | 2019-07-30 | 苏州长光华医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单反应杯发光测量方法 |
CN107167427B (zh) * | 2017-06-28 | 2023-04-18 | 苏州长光华医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单反应杯发光测量室 |
CN109580592B (zh) * | 2017-09-28 | 2021-10-08 | 深圳市新产业生物医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测量室及其工作方法、化学发光测定方法及发光检测仪 |
CN209486115U (zh) * | 2018-12-08 | 2019-10-11 | 安图实验仪器(郑州)有限公司 |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
CN110455787B (zh) * | 2019-09-19 | 2024-07-23 | 南京仁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化学发光分析仪的测量室 |
-
2020
- 2020-11-30 CN CN202011370334.XA patent/CN112630215B/zh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03-16 WO PCT/CN2021/081004 patent/WO2022110575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630215A (zh) | 2021-04-09 |
WO2022110575A1 (zh) | 2022-06-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630215B (zh) | 一种多反应杯连续测量的发光测量装置及发光测量方法 | |
CN112378855A (zh) | 一种测量室注液及吸液装置 | |
CN110398597B (zh) | 全自动进样血细胞分析测量方法及装置、试管类型的确定方法 | |
WO2017128806A1 (zh) | 全自动荧光定量免疫分析仪及检测方法 | |
CN111094991A (zh) | 血液分析仪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5844341U (zh) | 一种全自动发光免疫分析仪 | |
CN215297150U (zh) | 一种多反应杯连续测量的发光测量装置 | |
CN107271433B (zh) | 一种单反应杯发光测量方法 | |
CN111721955B (zh) |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检测方法 | |
CN112098666B (zh) | 一种用于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清洗系统 | |
CN214427287U (zh) |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 |
CN214472784U (zh) | 一体式清洗测量装置及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 |
CN221405728U (zh) | 样本分析装置 | |
CN111812312B (zh) |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 |
CN210613743U (zh) | 一种微流控样品处理设备的机械臂 | |
CN214225197U (zh) | 一种测量室注液及吸液装置 | |
CN102890159B (zh) | 一种自动样品识别的采样系统及其方法 | |
CN216051761U (zh) | 一种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 |
CN114217087B (zh) |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 |
CN109541010A (zh) | 海水微量元素自动分离富集系统及icp-ms测定方法 | |
CN215375448U (zh) | 一种全自动空反应杯发光值检测装置 | |
CN213148945U (zh) | 一种新型应急生化检验装置 | |
CN211741317U (zh) |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用测量室 | |
CN210071852U (zh) |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 |
CN110624613B (zh) | 一种自动微流控样品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