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2623196A - 一种空腔噪声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腔噪声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23196A
CN112623196A CN202011613085.2A CN202011613085A CN112623196A CN 112623196 A CN112623196 A CN 112623196A CN 202011613085 A CN202011613085 A CN 202011613085A CN 112623196 A CN112623196 A CN 1126231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air
air blowing
flow
control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1308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飞
胡陈映
顾金桃
王美燕
肖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Aircraft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AVIC
Original Assignee
Xian Aircraft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AVI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Aircraft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AVIC filed Critical Xian Aircraft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AVIC
Priority to CN20201161308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23196A/zh
Publication of CN1126231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231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21/00Influencing air flow over aircraft surfaces by affecting boundary layer flow
    • B64C21/02Influencing air flow over aircraft surfaces by affecting boundary layer flow by use of slot, ducts, porous areas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Soundproofing, Sound Blocking, And Sound Damp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飞机噪声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腔噪声控制控制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腔噪声控制控制方法,在空腔的前缘、前壁、侧壁、后壁或底部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部位设置吹气装置;通过吹气装置向空腔来流或空腔内部吹入气体,以扰动空腔内的气流,降低空腔内部噪声。

Description

一种空腔噪声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飞机噪声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腔噪声控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空腔结构是飞机常见结构,例如起落架舱、缝翼/襟翼舱、设备舱和弹舱等。在飞机起降过程和飞行过程中,当舱门打开时,空腔暴露于气流中,空腔前部的来流剪切层与空腔内部气流相互作用,有可能产生自激振荡,产生强噪声。一方面强噪声会影响机场周围的环境,造成噪声污染;另一方面,强烈空腔噪声将导致空腔内部结构损坏、设备失灵或误操作,严重时会危及飞行安全。
当前常见的空腔噪声控制装置是在空腔前缘安装扰流装置,如斜板装置、平板装置、锯齿装置、圆柱装置、穿孔板装置等。这些装置对空腔噪声具有抑制效果,但是这些装置与来流速度有密切关系。目前也有空腔前缘安装射流抑制空腔噪声的装置,但是射流装置不能按照特定规律调节流量,适用性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腔噪声控制控制方法,在空腔的前缘、前壁、侧壁、后壁或底部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部位设置吹气装置;通过吹气装置向空腔来流或空腔内部吹入气体,以扰动空腔内的气流,降低空腔内部噪声。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空腔噪声控制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为在空腔的前缘、前壁、侧壁、后壁或底部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部位设置吹气装置;通过吹气装置向空腔来流或空腔内部吹入气体,以扰动空腔内的气流;所述空腔1为一侧开口的腔体结构。
进一步地,在空腔的前缘设置一个或多个吹气装置,通过吹气装置引入的气流方向与空腔来流方向不平行。
进一步地,在空腔的前壁设置一个或多个吹气装置,通过吹气装置从空腔的前部向空腔内部吹气。
进一步地,在空腔的侧壁设置一个或多个吹气装置,通过吹气装置从空腔的侧方向空腔内部吹气。
进一步地,在空腔的底部设置一个或多个吹气装置,通过吹气装置从空腔的底部向空腔内部吹气。
进一步地,在空腔的底部设置一个或多个吹气装置,通过吹气装置从空腔的后部向空腔内部吹气。
进一步地,吹气装置包括相互连通的吹气管道2和气源装置3,吹气管道2安装于空腔的前缘、前壁、侧壁、后壁或底部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部位。
进一步地,通过调节吹气管道2和气源装置3流量,按照连续脉冲、半正弦波的变化规律或恒定流量的变化规律吹气。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本发明根据空腔噪声产生机理,在空腔前缘、前壁、侧壁、后壁或底部中的适当位置设置吹气出口,由气源装置按照一定的规律供气,可以降低空腔内部噪声。本发明所涉及的用于空腔噪声控制空腔前缘吹气控制方法构型简单,易于加工;所使用的空腔噪声控制方法有效,可以显著降低空腔噪声。
附图说明
图1为前缘吹气装置示意图;
图2为前壁吹气装置示意图;
图3为底部吹气装置示意图;
图4为后壁吹气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结合图1所示,提供一种利用吹气装置进行空腔噪声控制的空腔1前缘吹气控制方法,用于降低空腔内部噪声。
其中,吹气装置包括吹气管道2和气源装置3。吹气管道2的出口位于空腔1前缘前方适当位置,气源装置3布置在空腔前部下方的位置.吹气管道2出口最少为1个,也可以有多个。吹气管道2出口沿空腔1宽度方向布置。气源装置3可以使用不同密度或者温度的气体。
调节吹气管道2和气源装置3的流量,可以改变空腔1前缘剪切层高度,并改变前缘流动分离程度。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先实施方式之一,调节吹气管道2和气源装置3流量,按照连续脉冲的变化规律吹气,可以连续改变空腔1前缘剪切层高度和前缘流动分离程度,并对来流边界层增加连续脉冲形式的扰动,有利于降低空腔1噪声。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先实施方式之一,调节吹气管道2和气源装置3流量,按照半正弦波变化规律吹气,可以连续改变空腔1前缘剪切层高度,并改变前缘流动分离程度,并对来流边界层增加半正弦波形式的扰动,有利于降低空腔1噪声。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先实施方式之一,吹气管道2和气源装置3以恒定流量吹气,可以改变空腔1前缘剪切层,并改变前缘流动分离程度,有利于降低空腔1的噪声。
本实施例的噪声控制机理:在空腔流动过程中,来流边界层在空腔前端处分离,其中不稳定剪切层与空腔后壁撞击,产生扰动波,再以空气动力学或者声学的方式反馈到空腔前端,对来流边界层形成进一步的耦合作用,当满足特定条件就形成自激振荡,产生强噪声。本发明根据空腔噪声产生机理,在空腔前缘适当位置设置吹气出口,由气源装置按照一定的规律供气,可以抬高来流剪切层,减少剪切层与空腔后壁的撞击作用,因此可以降低空腔内部噪声。本发明所涉及的用于空腔噪声控制前缘吹气控制方法构型简单,易于加工;所使用的空腔噪声控制方法有效,可以显著降低空腔噪声。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结合图2所示,提供另一种利用吹气装置进行空腔噪声控制的空腔1前壁吹气控制方法,用于降低空腔内部噪声。
其中,吹气装置包括吹气管道2和气源装置3。吹气管道2的出口位于空腔1前端壁板适当位置,气源装置3布置在空腔前部下方的位置。吹气管道2出口最少1个,也可以有多个。吹气管道2出口沿空腔1宽度方向对称布置;或者按照空腔1深度方向排列。气源装置3可以使用不同密度或者温度的气体。
调节吹气管道2和气源装置3的流量,可以改变空腔1内部从后壁反馈的流动,并改变空腔内部流场。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先实施方式之一,调节吹气管道2和气源装置3流量,按照连续脉冲的变化规律吹气,可以连续改变空腔1内部从后壁反馈的流动,并对内部流动增加连续脉冲形式的扰动,有利于降低空腔1噪声。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先实施方式之一,调节吹气管道2和气源装置3流量,按照半正弦波变化规律吹气,可以连续改变空腔1内部从后壁反馈的流动,并对内部流动增加半正弦波形式的扰动,有利于降低空腔1噪声。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先实施方式之一,吹气管道2和气源装置3以恒定流量吹气,可以连续改变空腔1内部从后壁反馈的流动,有利于降低空腔1的噪声。
本实施例的噪声控制机理:在空腔流动过程中,来流边界层在空腔前端处分离,其中不稳定剪切层与空腔后壁撞击,产生扰动波,再以空气动力学或者声学的方式反馈到空腔前端,对来流边界层形成进一步的耦合作用,当满足特定条件就形成自激振荡,产生强噪声。本发明根据空腔噪声产生机理,在空腔前端壁板适当位置设置吹气出口,由气源装置按照一定的规律供气,减小从空腔后壁的反馈流动,并影响空腔内部流场,因此可以降低空腔内部噪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结合图3所示,提供另一种利用吹气装置进行空腔噪声控制的空腔1底部吹气控制方法,用于降低空腔内部噪声。
其中,吹气装置包括吹气管道2和气源装置3。吹气管道2的出口位于空腔1底部壁板适当位置,气源装置3布置在空腔下方的位置。吹气管道2出口最少1个,也可以有多个。吹气管道2出口沿空腔1宽度方向对称布置;或者按照空腔1长度方向排列。气源装置3可以使用不同密度或者温度的气体。
调节吹气管道2和气源装置3的流量,一方面减小空腔1内部涡流,另一方面减小从空腔1后壁的反馈流动,并影响空腔内部流场,有利于降低空腔1噪声。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先实施方式之一,调节吹气管道2和气源装置3流量,按照连续脉冲的变化规律吹气,一方面可以连续改变空腔1内部的涡流,另一方面减小从空腔1后壁的反馈流动,并对内部流动增加连续脉冲形式的扰动,有利于降低空腔1噪声。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先实施方式之一,调节吹气管道2和气源装置3流量,按照半正弦波变化规律吹气,一方面可以连续改变空腔1内部的涡流,另一方面减小从空腔1后壁的反馈流动,并对内部流动增加半正弦波形式的扰动,有利于降低空腔1噪声。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先实施方式之一,吹气管道2和气源装置3以恒定流量吹气,一方面可以连续改变空腔1内部的涡流,另一方面减小从空腔1后壁的反馈流动,有利于降低空腔1的噪声。
本实施例的噪声控制机理:在空腔流动过程中,来流边界层在空腔前端处分离,其中不稳定剪切层与空腔后壁撞击,产生扰动波,再以空气动力学或者声学的方式反馈到空腔前端,对来流边界层形成进一步的耦合作用,当满足特定条件就形成自激振荡,产生强噪声。本发明根据空腔噪声产生机理,在空腔底部适当位置设置吹气出口,由气源装置按照一定的规律供气,一方面减小空腔内部涡流,另一方面减小从空腔后壁的反馈流动,并影响空腔内部流场,因此可以降低空腔内部噪声。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结合图4所示,提供另一种利用吹气装置进行空腔噪声控制的空腔1后壁吹气控制方法,用于降低空腔内部噪声。
其中,吹气装置包括吹气管道2和气源装置3。吹气管道2的出口位于空腔1后部壁板适当位置,气源装置3布置在空腔后方的位置。吹气管道2出口最少1个,也可以有多个。吹气管道2出口沿空腔1宽度方向对称布置;或者按照空腔1深度方向排列。气源装置3可以使用不同密度或者温度的气体。
调节吹气管道2和气源装置3的流量,一方面减小前缘分离流动对空腔1后壁的冲击作用,另一方面减小空腔1内部涡流,并影响空腔1内部流场,有利于降低空腔1噪声。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先实施方式之一,调节吹气管道2和气源装置3流量,按照连续脉冲的变化规律吹气,一方面减小前缘分离流动对空腔1后壁的冲击作用,另一方面减小空腔1内部涡流,并对内部流动增加连续脉冲形式的扰动,有利于降低空腔1噪声。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先实施方式之一,调节吹气管道2和气源装置3流量,按照半正弦波变化规律吹气,一方面减小前缘分离流动对空腔1后壁的冲击作用,另一方面减小空腔1内部涡流,并对内部流动增加半正弦波形式的扰动,有利于降低空腔1噪声。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先实施方式之一,吹气管道2和气源装置3以恒定流量吹气,一方面可以连续减小前缘分离流动对空腔1后壁的冲击作用,另一方面减小空腔1内部涡流,并影响空腔1内部流场,有利于降低空腔1噪声。
本实施例的噪声控制机理:在空腔流动过程中,来流边界层在空腔前端处分离,其中不稳定剪切层与空腔后壁撞击,产生扰动波,再以空气动力学或者声学的方式反馈到空腔前端,对来流边界层形成进一步的耦合作用,当满足特定条件就形成自激振荡,产生强噪声。本发明根据空腔噪声产生机理,在空腔后壁适当位置设置吹气出口,由气源装置按照一定的规律供气,一方面减小前缘分离流动对空腔后壁的冲击作用,另一方面减小空腔内部涡流,并影响空腔内部流场,因此可以降低空腔内部噪声。

Claims (8)

1.一种空腔噪声控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为在空腔的前缘、前壁、侧壁、后壁或底部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部位设置吹气装置;通过吹气装置向空腔来流或空腔内部吹入气体,以扰动空腔内的气流;所述空腔(1)为一侧开口的腔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腔噪声控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空腔的前缘设置一个或多个吹气装置,通过吹气装置引入的气流方向与空腔来流方向不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腔噪声控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空腔的前壁设置一个或多个吹气装置,通过吹气装置从空腔的前部向空腔内部吹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腔噪声控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空腔的侧壁设置一个或多个吹气装置,通过吹气装置从空腔的侧方向空腔内部吹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腔噪声控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空腔的底部设置一个或多个吹气装置,通过吹气装置从空腔的底部向空腔内部吹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腔噪声控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空腔的底部设置一个或多个吹气装置,通过吹气装置从空腔的后部向空腔内部吹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腔噪声控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吹气装置包括相互连通的吹气管道(2)和气源装置(3),吹气管道(2)安装于空腔的前缘、前壁、侧壁、后壁或底部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部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腔噪声控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调节吹气管道(2)和气源装置(3)流量,按照连续脉冲、半正弦波的变化规律或恒定流量的变化规律吹气。
CN202011613085.2A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空腔噪声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26231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13085.2A CN112623196A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空腔噪声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13085.2A CN112623196A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空腔噪声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23196A true CN112623196A (zh) 2021-04-09

Family

ID=752869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13085.2A Pending CN112623196A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空腔噪声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23196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76242A (zh) * 2006-07-07 2006-12-13 清华大学 一种低噪声气动喷嘴
CN101264798A (zh) * 2008-05-08 2008-09-17 上海交通大学 三维空腔共振脉动压力及气动噪声抑制装置
CN105857576A (zh) * 2016-03-04 2016-08-17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喷流开口的降噪缝翼结构
GB2555086A (en) * 2016-10-11 2018-04-25 Bae Systems Plc Cavity acoustic tones supressio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76242A (zh) * 2006-07-07 2006-12-13 清华大学 一种低噪声气动喷嘴
CN101264798A (zh) * 2008-05-08 2008-09-17 上海交通大学 三维空腔共振脉动压力及气动噪声抑制装置
CN105857576A (zh) * 2016-03-04 2016-08-17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喷流开口的降噪缝翼结构
GB2555086A (en) * 2016-10-11 2018-04-25 Bae Systems Plc Cavity acoustic tones supression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VARUN THANGAMANI AND JOB KURIAN: "Control of Cavity Oscillations in a Supersonic Flow by Microjet Injection", 《JOURNAL OF AIRCRAFT》 *
余培汛等: "射流对空腔噪声抑制效果研究", 《计算力学学报》 *
王显圣等: "空腔可压缩流致噪声问题研究进展", 《实验流体力学》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231770B2 (ja) 航空機システム、およびエーロフォイルシステムを作動させるための方法
US10526072B2 (en) Active flow control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ircraft
EP1999014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stabilizing an airfoil vortex
US7866609B2 (en) Passive removal of suction air for laminar flow control, and associ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US8387923B2 (en) Method for increasing the lift of aerodynamic surfaces and for reducing the drag
US20050184196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he control of trailing wake flows
JP2008298067A (ja) ナセルの入口流制御システム、ガスタービンエンジンのナセルおよびその内側表面からの空気流の剥離を防ぐ方法
JP2008144764A (ja) 航空機エンジンノズルの流体のパッシブ誘導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JPH01301495A (ja) 揚力発生装置および揚力発生装置を用いた飛行体ならびに揚力発生方法
EP3281864B1 (en) Active flow control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ircraft
CN104729825B (zh) 一种辅助控制高速风洞亚跨声速流场的喷流系统
CN108001669B (zh) 一种基于零质量射流控制的前缘缝翼噪声抑制方法
US3154267A (en) Controlled temperature flow around airfoils
CN112623196A (zh) 一种空腔噪声控制方法
US6837456B1 (en) Microjet based control system
CN107458583A (zh) 一种基于主动流动控制技术的飞翼布局飞行器航向控制装置
US20180281876A1 (en) Aerodynamic System Comprising A Vortex Generator Supplied By Exhaust Gases
CN206031794U (zh) 一种基于环境气体喷流的武器舱噪声抑制装置
CN112799436A (zh) 一种空腔噪声控制的主动吹气控制装置和方法
Sadeghian et al. Investigation all types of aircraft noises
Shigeta et al. Active control of cavity noise by fluidic oscillators
CN112623197A (zh) 一种空腔噪声控制的分流装置及噪声控制方法
Papamoschou et al. Noise suppression in moderate-speed multistream jets
Siller et al. Jet-noise investigations in a small scale facility
Murman et al. Couple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external and engine inlet flows for the F-18 at large inciden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40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