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20604B - 轻量化阀体压铸模具的抽芯分型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轻量化阀体压铸模具的抽芯分型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620604B CN112620604B CN202011506822.9A CN202011506822A CN112620604B CN 112620604 B CN112620604 B CN 112620604B CN 202011506822 A CN202011506822 A CN 202011506822A CN 112620604 B CN112620604 B CN 11262060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re
- parting
- pulling
- groove
- di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7/00—Pressure die casting or injection die casting, i.e. casting in which the metal is forced into a mould under high pressure
- B22D17/20—Accessories: Details
- B22D17/22—Dies; Die plates; Die supports; Cooling equipment for dies; Accessories for loosening and ejecting castings from dies
- B22D17/2236—Equipment for loosening or ejecting castings from di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7/00—Pressure die casting or injection die casting, i.e. casting in which the metal is forced into a mould under high pressure
- B22D17/20—Accessories: Details
- B22D17/22—Dies; Die plates; Die supports; Cooling equipment for dies; Accessories for loosening and ejecting castings from dies
- B22D17/2227—Die sea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7/00—Pressure die casting or injection die casting, i.e. casting in which the metal is forced into a mould under high pressure
- B22D17/20—Accessories: Details
- B22D17/22—Dies; Die plates; Die supports; Cooling equipment for dies; Accessories for loosening and ejecting castings from dies
- B22D17/2272—Sprue chan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lds, Co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量化阀体压铸模具的抽芯分型结构,包括:上模仁;以及下模仁,其与所述上模仁相对设置;其中,所述上模仁的表面开设于上成型槽及上流道,所述下模仁的表面开设有下成型槽及下流道;所述上流道的左右两侧设有第一上分型部,所述下流道的左右两侧设有第一下分型部;所述第一上分型部与所述第一下分型部相适配,所述第一上分型部及所述第一下分型部倾斜设置。根据本发明,其便于减小上流道及下流道内铝液的充填阻力,使得铝液可快速的通过上流道及下流道进入上成型槽及下成型槽内成型工件,从而提升工作效率,同时避免上流道及下流道两侧密封面积不够时产生飞边,提升所述上流道及下流道两侧的密封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轻量化阀体压铸模具的抽芯分型结构。
背景技术
在模具技术领域中,采用不同结构形式的分型结构来实现模具的分型是众所周知的。在研究和实现模具的分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的分型结构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工件表面的多个通孔需要设置多组抽芯组件进行抽芯成型,现有的压铸模具在流道及抽芯处设置分型面时,密封效果差,极易发生飞边及倒扣,从而导致工件还需后续加工,增加生产成本。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轻量化阀体压铸模具的抽芯分型结构,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轻量化阀体压铸模具的抽芯分型结构,其通过在上流道两侧设置第一上分型部,在下流道两侧设置第一下分型部,且将第一分型部及第二分型部倾斜设置,便于减小上流道及下流道内铝液的充填阻力,使得铝液可快速的通过上流道及下流道进入上成型槽及下成型槽内成型工件,从而提升工作效率,同时避免上流道及下流道两侧密封面积不够时产生飞边,提升所述上流道及下流道两侧的密封效果;通过在不同的抽芯槽两侧设置不同的分型部,以减少各抽芯槽两侧倒扣的产生,使得各抽芯组件顺利抽芯出模,同时防止不同抽芯组件进行多次抽芯后相应的分型部过早磨损坏,提升上模仁及下模仁的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轻量化阀体压铸模具的抽芯分型结构,包括:上模仁;以及
下模仁,其与所述上模仁相对设置;
其中,所述上模仁的表面开设于上成型槽及上流道,所述下模仁的表面开设有下成型槽及下流道;
当所述上模仁及所述下模仁合模时,所述上成型槽及所述下成型槽之间限定出成型工件的型腔;
所述上流道的左右两侧设有第一上分型部,所述下流道的左右两侧设有第一下分型部;
所述第一上分型部与所述第一下分型部相适配,所述第一上分型部及所述第一下分型部倾斜设置。
优选的是,假定所述第一上分型部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所述第一下分型部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β,夹角α的大小为30°~40°,夹角β的大小为30°~40°。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上分型部及所述第一下分型部具有一定的宽度,且所述第一上分型部及所述第一下分型部的侧端面为平面。
优选的是,所述上模仁的表面开设有第一上抽芯槽,所述下模仁的表面开设有第一下抽芯槽;
所述第一上抽芯槽与所述上成型槽相连通,所述第一下抽芯槽与所述下成型槽相连通;
所述第一上抽芯槽的前后两侧设有第二上分型部,所述第一下抽芯槽的左右两侧设有第二下分型部,所述第二上分型部与所述第二下分型部相适配;
其中,所述第二上分型部及所述第二下分型部均具有一定的宽度,且所述第二上分型部及所述第二下分型部的顶端面为平面。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上抽芯槽及所述第一下抽芯槽的内部可滑动的设有第一抽芯组件;
所述上流道流经所述第一上抽芯槽与所述上成型槽相连通,所述下流道流经所述第一下抽芯槽与所述下成型槽相连通,以使得部分所述上流道及部分所述下流道均包覆于所述第一抽芯组件的外周。
优选的是,所述上模仁的表面开设有第二上抽芯槽,所述下模仁的表面开设有第二下抽芯槽;
所述第二上抽芯槽与所述上成型槽相连通,所述第二下抽芯槽与所述下成型槽相连通;
所述第二上抽芯槽的前后两侧设有第三上分型部,所述第二下抽芯槽的前后两侧设有第三下分型部,所述第三上分型部及所述第三下分型部相适配;
其中,所述第三上分型部及所述第三下分型部均具有一定的宽度,且所述第三上分型部及所述第三下分型部的顶端面为平面。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上抽芯槽及所述第二下抽芯槽的内部可滑动的设有第二抽芯组件。
优选的是,所述上模仁的表面开设有第三上抽芯槽,所述下模仁的表面开设有第三下抽芯槽;
所述第三上抽芯槽与所述上成型槽相连通,所述第三下抽芯槽与所述下成型槽相连通;
所述第三上抽芯槽的左右两侧设有第四上分型部,所述第三下抽芯槽的左右两侧设有第四下分型部,所述第四上分型部与所述第四下分型部相适配;
其中,所述第四上分型部及所述第四下分型部均具有一定的宽度,且所述第四上分型部及所述第四下分型部的顶端面为平面。
优选的是,所述第三上抽芯槽及所述第三下抽芯槽的内部可滑动的设有第四抽芯组件。
优选的是,所述下模仁的内部开设有抽芯通孔,所述抽芯通孔与所述下成型槽相连通,
所述抽芯通孔可滑动的设有第三抽芯组件。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通过在上流道两侧设置第一上分型部,在下流道两侧设置第一下分型部,且将第一分型部及第二分型部倾斜设置,便于减小上流道及下流道内铝液的充填阻力,使得铝液可快速的通过上流道及下流道进入上成型槽及下成型槽内成型工件,从而提升工作效率,同时避免上流道及下流道两侧密封面积不够时产生飞边,提升所述上流道及下流道两侧的密封效果;
通过在不同的抽芯槽两侧设置不同的分型部,以减少各抽芯槽两侧倒扣的产生,使得各抽芯组件顺利抽芯出模,同时防止不同抽芯组件进行多次抽芯后相应的分型部过早磨损坏,提升上模仁及下模仁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轻量化阀体压铸模具的抽芯分型结构的三维结构视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轻量化阀体压铸模具的抽芯分型结构的爆炸视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轻量化阀体压铸模具的抽芯分型结构中上模仁的三维结构视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轻量化阀体压铸模具的抽芯分型结构中上模仁的俯视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轻量化阀体压铸模具的抽芯分型结构中上模仁的剖视;
图6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轻量化阀体压铸模具的抽芯分型结构中引导定位车道的三维结构视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轻量化阀体压铸模具的抽芯分型结构中电池充电快速插拔机构的三维结构视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轻量化阀体压铸模具的抽芯分型结构中引导定位车道的三维结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附图中,为清晰起见,可对形状和尺寸进行放大,并将在所有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发明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在下列描述中,诸如中心、厚度、高度、长度、前部、背部、后部、左边、右边、顶部、底部、上部、下部等用词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特别地,“高度”相当于从顶部到底部的尺寸,“宽度”相当于从左边到右边的尺寸,“深度”相当于从前到后的尺寸,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于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涉及附接、联接等的术语(例如,“连接”和“附接”)是指这些结构通过中间结构彼此直接或间接固定或附接的关系、以及可动或刚性附接的关系,除非以其他方式明确地说明。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结合图1~8的示出,可以看出,轻量化阀体压铸模具的抽芯分型结构,其包括:上模仁12;以及
下模仁22,其与所述上模仁12相对设置;
其中,所述上模仁12的表面开设于上成型槽121及上流道122,所述下模仁22的表面开设有下成型槽221及下流道222;
当所述上模仁12及所述下模仁22合模时,所述上成型槽121及所述下成型槽221之间限定出成型工件的型腔;
所述上流道122的左右两侧设有第一上分型部1221,所述下流道222的左右两侧设有第一下分型部2221;
所述第一上分型部1221与所述第一下分型部2221相适配,所述第一上分型部1221及所述第一下分型部2221倾斜设置。
进一步,假定所述第一上分型部1221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所述第一下分型部2221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β,夹角α的大小为30°~40°,夹角β的大小为30°~40°。
在一实施例中,夹角α的大小为30°,夹角β的大小为30°,在另一实施例中,夹角α的大小为40°,夹角β的大小为40°,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夹角α的大小为35°,夹角β的大小为35°。夹角α及夹角β的大小工作人员可根据实际需求具体设置。
将所述第一上分型部1221及所述第一下分型部2221设置为一定的倾角,便于减小所述上流道122及所述下流道222内铝液的充填阻力,使得铝液可快速的通过所述上流道122及所述下流道222进入所述上成型槽121及所述下成型槽122内成型工件,从而提升工作效率。
进一步,所述第一上分型部1221及所述第一下分型部2221具有一定的宽度,进而使得所述上流道122及所述下流道222的两侧具有相应的密封面积,从而避免所述上流道122及所述下流道222两侧密封面积不够时产生飞边;所述第一上分型部1221及所述第一下分型部2221的侧端面为平面,进而便于所述上流道122及所述下流道222的加工成型,同时提升所述上流道122及所述下流道222两侧的密封效果。
进一步,所述上模仁12的表面开设有第一上抽芯槽123,所述下模仁22的表面开设有第一下抽芯槽223;
所述第一上抽芯槽123与所述上成型槽121相连通,所述第一下抽芯槽223与所述下成型槽22相连通;
所述第一上抽芯槽123的前后两侧设有第二上分型部1231,所述第一下抽芯槽223的左右两侧设有第二下分型部2231,所述第二上分型部1231与所述第二下分型部2231相适配;
其中,所述第二上分型部1231及所述第二下分型部2231均具有一定的宽度,且所述第二上分型部1231及所述第二下分型部2231的顶端面为平面。
所述第一上抽芯槽123及所述第一下抽芯槽223的内部可滑动的设有第一抽芯组件3;
所述上流道122流经所述第一上抽芯槽123与所述上成型槽121相连通,所述下流道222流经所述第一下抽芯槽223与所述下成型槽221相连通,以使得部分所述上流道122及部分所述下流道222均包覆于所述第一抽芯组件3的外周。
可理解的是,所述第二上分型部1231及所述第二下分型部2231的顶端面为平面,方便所述上模仁12及所述下模仁22在加工时进行配模操作,从而提高所述上模仁12及所述下模仁22的加工效率,同时使得所述上模仁12及所述下模仁22开模时,所述第一上抽芯槽123及所述第一下抽芯槽223两侧无倒扣产生,使得所述第一抽芯组件顺利抽芯出模;
所述第二上分型部1231及所述第二下分型部2231均具有一定的宽度,进而确保所述第一上抽芯槽123及所述第一下抽芯槽223两侧具有一定的强度,防止所述第一抽芯组件3进行多次抽芯后所述第一上分型部1231及所述第二下分型部2231过早磨损坏,从而提升所述上模仁12及所述下模仁22的使用寿命。
铝液通过所述上流道122流入所述上成型槽121,通过所述下流道222流入所述下成型槽221,在所述上成型槽121及所述下成型槽221内成型出工件,同时在所述上流道122及下流道222成型出料柄,由于部分所述上流道122及部分所述下流道222均包覆于所述第一抽芯组件3的外周,以使得部分料柄包覆于所述第一抽芯组件3的外周,使得模具开模时料柄与所述第一抽芯组件3之间形成分型面,料柄与工件共同承担第一抽芯组件3抽芯时的抱紧力,从而降低了工件所承受的抱紧力,从而降低了所述第一抽芯组件3抽芯时抱紧力对工件产生的撕扯作用,避免产品表面产生微裂纹而形成不合格工件,增大了工件的合格率。
进一步,所述上模仁12的表面开设有第二上抽芯槽124,所述下模仁22的表面开设有第二下抽芯槽224;
所述第二上抽芯槽124与所述上成型槽121相连通,所述第二下抽芯槽224与所述下成型槽221相连通;
所述第二上抽芯槽124的前后两侧设有第三上分型部1241,所述第二下抽芯槽224的前后两侧设有第三下分型部2241,所述第三上分型部1241及所述第三下分型部2241相适配;
其中,所述第三上分型部1241及所述第三下分型部2241均具有一定的宽度,且所述第三上分型部1241及所述第三下分型部2241的顶端面为平面。
所述第二上抽芯槽124及所述第二下抽芯槽224的内部可滑动的设有第二抽芯组件4。
可理解的是,所述第三上分型部1241及所述第三下分型部2241的顶端面为平面,进一步方便所述上模仁12及所述下模仁22在加工时进行配模操作,从而提高所述上模仁12及所述下模仁22的加工效率,同时使得所述上模仁12及所述下模仁22开模时,所述第二上抽芯槽124及所述第二下抽芯槽224两侧无倒扣产生,使得所述第二抽芯组件4顺利抽芯出模;
所述第三上分型部1241及所述第三下分型部2241均具有一定的宽度,进而确保所述第二上抽芯槽124及所述第二下抽芯槽224两侧具有一定的强度,防止所述第二抽芯组件4进行多次抽芯后所述第三上分型部1241及所述第三下分型部2241过早磨损坏,从而提升所述上模仁12及所述下模仁22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所述上模仁12的表面开设有第三上抽芯槽125,所述下模仁22的表面开设有第三下抽芯槽225;
所述第三上抽芯槽125与所述上成型槽121相连通,所述第三下抽芯槽225与所述下成型槽221相连通;
所述第三上抽芯槽125的左右两侧设有第四上分型部1251,所述第三下抽芯槽225的左右两侧设有第四下分型部2251,所述第四上分型部1251与所述第四下分型部2251相适配;
其中,所述第四上分型部1251及所述第四下分型部2251均具有一定的宽度,且所述第四上分型部1251及所述第四下分型部2251的顶端面为平面。
所述第三上抽芯槽125及所述第三下抽芯槽225的内部可滑动的设有第四抽芯组件6。
可理解的是,所述第四上分型部1251及所述第四下分型部2251的顶端面为平面,进一步方便所述上模仁12及所述下模仁22在加工时进行配模操作,从而提高所述上模仁12及所述下模仁22的加工效率,同时使得所述上模仁12及所述下模仁22开模时,所述第三上抽芯槽125及所述第三下抽芯槽225两侧无倒扣产生,使得所述第四抽芯组件6顺利抽芯出模;
所述第四上分型部1251及所述第四下分型部2251均具有一定的宽度,进而确保所述第三上抽芯槽125及所述第三下抽芯槽225两侧具有一定的强度,防止所述第四抽芯组件6进行多次抽芯后所述第四上分型部1251及所述第四下分型部2251过早磨损坏,从而提升所述上模仁12及所述下模仁22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所述下模仁22的内部开设有抽芯通孔226,所述抽芯通孔226与所述下成型槽221相连通,
所述抽芯通孔226可滑动的设有第三抽芯组件5。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轻量化阀体压铸模具的抽芯分型结构,其通过在上流道两侧设置第一上分型部,在下流道两侧设置第一下分型部,且将第一分型部及第二分型部倾斜设置,便于减小上流道及下流道内铝液的充填阻力,使得铝液可快速的通过上流道及下流道进入上成型槽及下成型槽内成型工件,从而提升工作效率,同时避免上流道及下流道两侧密封面积不够时产生飞边,提升所述上流道及下流道两侧的密封效果;通过在不同的抽芯槽两侧设置不同的分型部,以减少各抽芯槽两侧倒扣的产生,使得各抽芯组件顺利抽芯出模,同时防止不同抽芯组件进行多次抽芯后相应的分型部过早磨损坏,提升上模仁及下模仁的使用寿命。
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发明的说明的。对本发明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10)
1.一种轻量化阀体压铸模具的抽芯分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仁(12);以及
下模仁(22),其与所述上模仁(12)相对设置;
其中,所述上模仁(12)的表面开设于上成型槽(121)及上流道(122),所述下模仁(22)的表面开设有下成型槽(221)及下流道(222);
当所述上模仁(12)及所述下模仁(22)合模时,所述上成型槽(121)及所述下成型槽(221)之间限定出成型工件的型腔;
所述上流道(122)的左右两侧设有第一上分型部(1221),所述下流道(222)的左右两侧设有第一下分型部(2221);
所述第一上分型部(1221)与所述第一下分型部(2221)相适配,所述第一上分型部(1221)及所述第一下分型部(2221)倾斜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阀体压铸模具的抽芯分型结构,其特征在于,假定所述第一上分型部(1221)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所述第一下分型部(2221)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β,夹角α的大小为30°~40°,夹角β的大小为30°~4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阀体压铸模具的抽芯分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分型部(1221)及所述第一下分型部(2221)具有一定的宽度,且所述第一上分型部(1221)及所述第一下分型部(2221)的侧端面为平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阀体压铸模具的抽芯分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仁(12)的表面开设有第一上抽芯槽(123),所述下模仁(22)的表面开设有第一下抽芯槽(223);
所述第一上抽芯槽(123)与所述上成型槽(121)相连通,所述第一下抽芯槽(223)与所述下成型槽(221)相连通;
所述第一上抽芯槽(123)的前后两侧设有第二上分型部(1231),所述第一下抽芯槽(223)的左右两侧设有第二下分型部(2231),所述第二上分型部(1231)与所述第二下分型部(2231)相适配;
其中,所述第二上分型部(1231)及所述第二下分型部(2231)均具有一定的宽度,且所述第二上分型部(1231)及所述第二下分型部(2231)的顶端面为平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轻量化阀体压铸模具的抽芯分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抽芯槽(123)及所述第一下抽芯槽(223)的内部可滑动的设有第一抽芯组件(3);
所述上流道(122)流经所述第一上抽芯槽(123)与所述上成型槽(121)相连通,所述下流道(222)流经所述第一下抽芯槽(223)与所述下成型槽(221)相连通,以使得部分所述上流道(122)及部分所述下流道(222)均包覆于所述第一抽芯组件(3)的外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阀体压铸模具的抽芯分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仁(12)的表面开设有第二上抽芯槽(124),所述下模仁(22)的表面开设有第二下抽芯槽(224);
所述第二上抽芯槽(124)与所述上成型槽(121)相连通,所述第二下抽芯槽(224)与所述下成型槽(221)相连通;
所述第二上抽芯槽(124)的前后两侧设有第三上分型部(1241),所述第二下抽芯槽(224)的前后两侧设有第三下分型部(2241),所述第三上分型部(1241)及所述第三下分型部(2241)相适配;
其中,所述第三上分型部(1241)及所述第三下分型部(2241)均具有一定的宽度,且所述第三上分型部(1241)及所述第三下分型部(2241)的顶端面为平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轻量化阀体压铸模具的抽芯分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抽芯槽(124)及所述第二下抽芯槽(224)的内部可滑动的设有第二抽芯组件(4)。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阀体压铸模具的抽芯分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仁(12)的表面开设有第三上抽芯槽(125),所述下模仁(22)的表面开设有第三下抽芯槽(225);
所述第三上抽芯槽(125)与所述上成型槽(121)相连通,所述第三下抽芯槽(225)与所述下成型槽(221)相连通;
所述第三上抽芯槽(125)的左右两侧设有第四上分型部(1251),所述第三下抽芯槽(225)的左右两侧设有第四下分型部(2251),所述第四上分型部(1251)与所述第四下分型部(2251)相适配;
其中,所述第四上分型部(1251)及所述第四下分型部(2251)均具有一定的宽度,且所述第四上分型部(1251)及所述第四下分型部(2251)的顶端面为平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轻量化阀体压铸模具的抽芯分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上抽芯槽(125)及所述第三下抽芯槽(225)的内部可滑动的设有第四抽芯组件(6)。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阀体压铸模具的抽芯分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仁(22)的内部开设有抽芯通孔(226),所述抽芯通孔(226)与所述下成型槽(221)相连通,
所述抽芯通孔(226)可滑动的设有第三抽芯组件(5)。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506822.9A CN112620604B (zh) | 2020-12-18 | 2020-12-18 | 轻量化阀体压铸模具的抽芯分型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506822.9A CN112620604B (zh) | 2020-12-18 | 2020-12-18 | 轻量化阀体压铸模具的抽芯分型结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620604A CN112620604A (zh) | 2021-04-09 |
CN112620604B true CN112620604B (zh) | 2022-02-18 |
Family
ID=753176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506822.9A Active CN112620604B (zh) | 2020-12-18 | 2020-12-18 | 轻量化阀体压铸模具的抽芯分型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620604B (z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8903002D0 (en) * | 1988-03-09 | 1989-03-30 | Acushnet Co | Flashless molded o-ring |
JPH08309799A (ja) * | 1995-05-23 | 1996-11-26 | Tsukuba Seiko Kk | 樹脂成形用金型 |
JPH11105081A (ja) * | 1997-09-30 | 1999-04-20 | Pentel Kk | 射出成形装置のリングゲート成形装置 |
JP2012121041A (ja) * | 2010-12-07 | 2012-06-28 | Honda Motor Co Ltd | 半凝固金属用鋳造金型 |
CN102554180A (zh) * | 2010-12-31 | 2012-07-11 | 东莞市东升压铸模具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制造汽油机自动泵阀体的压铸模具 |
CN102935692A (zh) * | 2012-11-07 | 2013-02-20 | 凡嘉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 倾斜式主流道模具结构 |
CN104107895A (zh) * | 2013-04-17 | 2014-10-22 | 辛光子 | 金属模具 |
CN110508782A (zh) * | 2019-09-18 | 2019-11-29 | 深圳市品成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机械拔片驱动大型抽芯的压铸模具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9834553A1 (de) * | 1998-07-31 | 2000-02-03 | Georg Fischer Disa Ag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steigenden Gießen von Leichtmetall |
CN205888021U (zh) * | 2016-07-27 | 2017-01-18 | 东莞市宏聚电子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斜抽芯压铸模具 |
CN111842796A (zh) * | 2020-08-19 | 2020-10-30 | 四川省简阳川田机械阀业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阀体铸造的型芯以及阀体蜡型成型模 |
-
2020
- 2020-12-18 CN CN202011506822.9A patent/CN11262060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8903002D0 (en) * | 1988-03-09 | 1989-03-30 | Acushnet Co | Flashless molded o-ring |
JPH08309799A (ja) * | 1995-05-23 | 1996-11-26 | Tsukuba Seiko Kk | 樹脂成形用金型 |
JPH11105081A (ja) * | 1997-09-30 | 1999-04-20 | Pentel Kk | 射出成形装置のリングゲート成形装置 |
JP2012121041A (ja) * | 2010-12-07 | 2012-06-28 | Honda Motor Co Ltd | 半凝固金属用鋳造金型 |
CN102554180A (zh) * | 2010-12-31 | 2012-07-11 | 东莞市东升压铸模具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制造汽油机自动泵阀体的压铸模具 |
CN102935692A (zh) * | 2012-11-07 | 2013-02-20 | 凡嘉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 倾斜式主流道模具结构 |
CN104107895A (zh) * | 2013-04-17 | 2014-10-22 | 辛光子 | 金属模具 |
CN110508782A (zh) * | 2019-09-18 | 2019-11-29 | 深圳市品成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机械拔片驱动大型抽芯的压铸模具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多向抽芯轮椅扶手后托架注塑模具设计;冯鲜等;《工程塑料应用》;20171231;第45卷(第12期);第75-79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620604A (zh) | 2021-04-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464561A (zh) | 一种飞机用蒙皮部分的成形模具 | |
CN107081400B (zh) | 一种用于空心坯料反挤压成形空心件的模具 | |
CN208879491U (zh) | 金属件冲压模具 | |
CN112620604B (zh) | 轻量化阀体压铸模具的抽芯分型结构 | |
CN203917595U (zh) | 一种镁合金蜂窝状盲孔结构件的近净成形模具 | |
CN112792315B (zh) | 轻量化阀体压铸模具 | |
CN103753150B (zh) | 一种镁合金蜂窝状盲孔结构件的制备方法 | |
CN111001785A (zh) | 一种快速脱模的压铸成型模具 | |
CN213533672U (zh) | 一种木塑材料注塑模具用冷却设备 | |
CN208913077U (zh) | 一种挖掘机铲头尖精铸用防止冷缩的模具 | |
CN209775400U (zh) |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注塑模具 | |
CN207310420U (zh) | 排挡把成型脱模模具 | |
CN113199706A (zh) | 金属嵌件一体成型注塑模具 | |
CN213166573U (zh) | 注塑加工用模具 | |
CN205343548U (zh) | 一种散热器水室模具 | |
CN219151551U (zh) | 一种具有加固结构的刀板模具 | |
CN210651740U (zh) | 模具用保留水口斜顶出机构 | |
CN215661503U (zh) | 一种注塑模具斜向滑块精准定位结构 | |
CN211965824U (zh) | 一种侧面浇口热流道模具 | |
CN211968231U (zh) | 一种乘用车落水槽塑料件注塑模具 | |
CN213671755U (zh) | 一种带减薄散热齿结构件高效进胶口的模具 | |
CN218838559U (zh) | 塑料日用品模具的多方位冷却结构 | |
CN217752572U (zh) | 模具内切浇口机构 | |
CN210233663U (zh) | 一种具有降温功能的充液成型模具 | |
CN213440846U (zh) | 一种数字温度计的成型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