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07112A - 遥控器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遥控器生产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607112A CN112607112A CN202011541675.9A CN202011541675A CN112607112A CN 112607112 A CN112607112 A CN 112607112A CN 202011541675 A CN202011541675 A CN 202011541675A CN 112607112 A CN112607112 A CN 11260711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veying
- remote controller
- line
- conveying line
- vis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5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4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924 continuous prod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11 delay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28 ele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072 incom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35/00—Supplying, feeding, arranging or orientating articles to be packaged
- B65B35/30—Arranging and feeding articles in groups
- B65B35/50—Stacking one article, or group of articles, upon another before packag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35/00—Supplying, feeding, arranging or orientating articles to be packaged
- B65B35/30—Arranging and feeding articles in groups
- B65B35/36—Arranging and feeding articles in groups by gripp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5/00—Packaging individual articles in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e.g. bags, sacks, boxes, cartons, cans, jars
- B65B5/10—Filling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progressively or in stages by introducing successive articles, or layers of articles
- B65B5/105—Filling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progressively or in stages by introducing successive articles, or layers of articles by gripp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57/00—Automatic control, checking, 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遥控器生产线。遥控器生产线包括:码垛装置,包括接料组件,接料组件包括料仓,料仓用于堆叠放置多个遥控器;输送装置,包括第二输送线,第二输送线用于输送箱体,第二输送线具有上料工位;机器人,设置在码垛装置和输送装置之间,机器人上设置有夹具,机器人带动夹具夹取料仓内的多个遥控器,并将多个遥控器放置在上料工位上的箱体内;视觉装置,设置在上料工位的上方,视觉装置用于对上料工位上的箱体进行拍照。本发明的遥控器生产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遥控器生产线的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遥控器生产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遥控器生产线。
背景技术
传统的遥控器装箱作业中,多采用人工从流水线拾取包装后的遥控器,然后一个或几个放入到周装箱中,周转箱装满了再人工搬运走。
然而,上述的遥控器装箱作业的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容易疲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遥控器生产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遥控器生产线的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遥控器生产线,包括:码垛装置,包括接料组件,接料组件包括料仓,料仓用于堆叠放置多个遥控器;输送装置,包括第二输送线,第二输送线用于输送箱体,第二输送线具有上料工位;机器人,设置在码垛装置和输送装置之间,机器人上设置有夹具,机器人带动夹具夹取料仓内的多个遥控器,并将多个遥控器放置在上料工位上的箱体内;视觉装置,设置在上料工位的上方,视觉装置用于对上料工位上的箱体进行拍照。
进一步地,视觉装置包括第一视觉组件,第一视觉组件包括第一视觉相机和第一光源,第一光源设置在第一视觉相机的一侧,第一视觉相机用于对上料工位的第一预定区域进行拍照;第一光源的发光端朝向上料工位设置。
进一步地,视觉装置还包括第二视觉组件,第二视觉组件包括第二视觉相机和第二光源,第二光源设置在第二视觉相机的一侧,第二视觉相机用于对上料工位的第二预定区域进行拍照;第二光源的发光端朝向上料工位设置。
进一步地,遥控器生产线还包括:视觉装置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第一支撑部设置在输送装置的一侧,第二支撑部与第一支撑部连接且位于上料工位的上方;视觉装置设置在第二支撑部上。
进一步地,码垛装置还包括:分料机构,包括分料输送线和第一推动件,分料输送线具有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均沿分料输送线的输送方向延伸;第一推动件沿第一预设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将遥控器推动至第一流道或第二流道;其中,第一预设方向与分料输送线的输送方向呈预设夹角设置;码垛机构,包括两个接料组件,一个接料组件的料仓的接料口与第一流道相连通;另一个接料组件的料仓的接料口与第二流道相连通。
进一步地,遥控器生产线还包括:打包机,设置在码垛装置的上游,打包机的打包输送线与分料输送线相对接,以将由打包机打包好的遥控器输送至分料输送线。
进一步地,码垛机构还包括:第三传动组件,第三传动组件与料仓传动连接,以带动料仓沿竖直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输送装置还包括:第一输送线,用于接收并输送空载的箱体;第二输送线设置在第一输送线的上方,第二输送线与第一输送线相平行,第二输送线的输送方向与第一输送线的输送方向相反;升降机构,设置在第一输送线的一端,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组件,升降组件沿竖直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接收第一输送线输送来的空载的箱体,并将空载的箱体抬升输送至第二输送线。
进一步地,输送装置还包括:定位机构,设置在第二输送线上,定位机构包括第一定位件,第一定位件设置在上料工位远离第二输送线的输送首端的一侧;第一定位件沿第二预设方向往复移动地设置,以将箱体止挡在上料工位或使箱体通过上料工位;其中,第二预设方向与第二输送线的输送方向相垂直。
进一步地,箱体具有多组遥控器容纳腔,多组遥控器容纳腔沿第三预设方向间隔设置;各组遥控器容纳腔均包括多个遥控器容纳腔,各个遥控器容纳腔内用于堆叠放置多个遥控器,各组遥控器容纳腔中的多个遥控器容纳腔沿第四预设方向间隔设置;其中,第三预设方向与第四预设方向相垂直。
本发明的遥控器生产线包括码垛装置、输送装置、机器人和视觉装置,该遥控器生产线可以对包装好的遥控器进行装箱操作,先由码垛装置将遥控器堆叠呈具有一定数量的一组,然后机器人带动夹具夹取堆叠好的一组遥控器放在箱体,直至箱体装满为止。并且,该遥控器生产线还设置有视觉装置,以对箱体进行定位,便于机器人进行装箱。该遥控器生产线包实现了遥控器的自动装箱,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遥控器生产线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遥控器生产线的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遥控器生产线的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遥控器生产线的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遥控器生产线的码垛装置的立体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遥控器生产线的码垛装置的俯视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遥控器生产线的码垛装置的侧视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遥控器生产线的码垛装置的正视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遥控器生产线的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遥控器生产线的输送装置的正视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遥控器生产线的输送装置的俯视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遥控器生产线的输送装置的侧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码垛装置;2、遥控器;3、输送装置;4、机器人;5、夹具;8、视觉装置;9、防护网;
81、第一视觉组件;82、第一视觉相机;83、第一光源;84、第二视觉组件;85、第二视觉相机;86、第二光源;87、视觉装置支撑架;871、第一支撑部;872、第二支撑部;
531、遥控器容纳腔;
10、分料机构;11、分料输送线;111、第一流道;112、第二流道;113、分料支撑架;114、分料输送带;115、第一流道段;116、第二流道段;12、第一推动件;13、第一安装架;131、第一安装板;14、第二安装架;141、第二安装板;15、第二推动件;16、第一传动组件;17、第二传动组件;18、连接杆;19、第三推动件;20、码垛机构;21、接料组件;211、料仓;212、接料口;22、第三传动组件;40、导向组件;41、第一导向板;42、第二导向板;43、第三导向板;
50、第一输送线;51、第一工位;53、箱体;54、第一输送段;55、第一支撑架;56、第一输送带;60、第二输送线;61、第二工位;62、上料工位;64、定位机构;65、第一定位件;66、第二定位件;67、第三定位件;68、第二输送段;681、第二支撑架;682、第二输送带;70、升降机构;71、升降组件;72、第三支撑架;73、第三输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遥控器生产线,请参考图1至图12,包括:码垛装置1,包括接料组件21,接料组件21包括料仓211,料仓211用于堆叠放置多个遥控器2;输送装置3,包括第二输送线60,第二输送线60用于输送箱体53,第二输送线60具有上料工位62;机器人4,设置在码垛装置1和输送装置3之间,机器人4上设置有夹具5,机器人4带动夹具5夹取料仓211内的多个遥控器2,并将多个遥控器2放置在上料工位62上的箱体53内;视觉装置8,设置在上料工位62的上方,视觉装置8用于对上料工位62上的箱体53进行拍照。
本发明的遥控器生产线包括码垛装置1、输送装置3、机器人4和视觉装置8,该遥控器生产线可以对包装好的遥控器进行装箱操作,先由码垛装置1将遥控器堆叠呈具有一定数量的一组,然后机器人4带动夹具5夹取堆叠好的一组遥控器放在箱体53,直至箱体53装满为止。并且,该遥控器生产线还设置有视觉装置8,以对箱体53进行定位,便于机器人4进行装箱。该遥控器生产线包实现了遥控器的自动装箱,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视觉装置8包括第一视觉组件81,第一视觉组件81包括第一视觉相机82和第一光源83,第一光源83设置在第一视觉相机82的一侧,第一视觉相机82用于对上料工位62的第一预定区域进行拍照;第一光源83的发光端朝向上料工位62设置。这样的设置可以通过第一视觉相机82定位箱体的具体位置,便于机器人对箱体进行装箱;还可以剔除变形的箱体。第一光源83的设置使得第一视觉相机82拍出的图像更为清晰。
具体地,第一光源83为多个,多个第一光源83环绕第一视觉相机82设置,这样的设置进一步增强了第一视觉相机82拍出的图像的清晰度。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视觉相机82对上料工位62的第一预定区域进行拍照时,也为,第一视觉相机82对上料工位62上的箱体的第一结构进行拍照,这样的设置可以通过第一视觉相机82定位箱体的具体位置,便于机器人对箱体进行装箱。
在本实施例中,视觉装置8还包括第二视觉组件84,第二视觉组件84包括第二视觉相机85和第二光源86,第二光源86设置在第二视觉相机85的一侧,第二视觉相机85用于对上料工位62的第二预定区域进行拍照;第二光源86的发光端朝向上料工位62设置。这样的设置可以通过第二视觉相机85定位箱体的具体位置,便于机器人对箱体进行装箱;还可以剔除变形的箱体。进一步地,通过第一视觉相机82和第二视觉相机85的配合对箱体的定位更为准确,也可以更为有效的剔除变形的箱体。
具体地,第二光源86为多个,多个第二光源86环绕第二视觉相机85设置,这样的设置进一步增强了第二视觉相机85拍出的图像的清晰度。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二视觉相机85对上料工位62的第二预定区域进行拍照时,也为,第二视觉相机85对上料工位62上的箱体的第二结构进行拍照,这样的设置可以通过第二视觉相机85定位箱体的具体位置,便于机器人对箱体进行装箱。
具体地,第一结构和第二结构分别为箱体的两个对角。
在本实施例中,遥控器生产线还包括:视觉装置支撑架87,包括第一支撑部871和第二支撑部872,第一支撑部871设置在输送装置3的一侧,第二支撑部872与第一支撑部871连接且位于上料工位62的上方;视觉装置8设置在第二支撑部872上。
在本实施例中,码垛装置1还包括:分料机构10,包括分料输送线11和第一推动件12,分料输送线11具有第一流道111和第二流道112,第一流道111和第二流道112均沿分料输送线11的输送方向延伸;第一推动件12沿第一预设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将遥控器2推动至第一流道111或第二流道112;其中,第一预设方向与分料输送线11的输送方向呈预设夹角设置;码垛机构20,包括两个接料组件21,一个接料组件21的料仓211的接料口212与第一流道111相连通;另一个接料组件21的料仓211的接料口212与第二流道112相连通。
具体地,分料输送线11接收由打包机输送来的遥控器,然后通过第一推动件12将遥控器推至第一流道111或第二流道112内,实现了来料的自动分料;并且,第一流道111和第二流道112内的遥控器均在分料输送线11的输送作用下进入与其相对应的接料组件21的料仓211内,实现了自动堆料。该码垛装置实现了遥控器的自动分料与自动码垛,作业效率高,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减小了生产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遥控器生产线还包括:打包机,设置在码垛装置1的上游,打包机的打包输送线与分料输送线11相对接,以将由打包机打包好的遥控器2输送至分料输送线11。
在本实施例中,码垛机构20还包括:第三传动组件22,第三传动组件22与料仓211传动连接,以带动料仓211沿竖直方向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输送装置3还包括:第一输送线50,用于接收并输送空载的箱体53;第二输送线60设置在第一输送线50的上方,第二输送线60与第一输送线50相平行,第二输送线60的输送方向与第一输送线50的输送方向相反;升降机构70,设置在第一输送线50的一端,升降机构70包括升降组件71,升降组件71沿竖直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接收第一输送线50输送来的空载的箱体53,并将空载的箱体53抬升输送至第二输送线60。
具体地,在生产过程中,第一输送线50用于接收空载的箱体53并将空载的箱体53输送至升降组件71,此时,升降组件71带动空载的箱体53向上移动以与第二输送线60相对接,并将空载的箱体53输送至第二输送线60,当空载的箱体53移动至上料工位62后,移载装置将遥控器装在箱体53内;最后,装满的箱体53由第二输送线60的尾端下料,升降组件71下降以与第一输送线50对接,重复上述步骤。该输送装置实现了空载的箱体53的自动上料和满载的箱体53的自动下料,提高了遥控器装箱的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输送装置3还包括:定位机构64,设置在第二输送线60上,定位机构64包括第一定位件65,第一定位件65设置在上料工位62远离第二输送线60的输送首端的一侧;第一定位件65沿第二预设方向往复移动地设置,以将箱体53止挡在上料工位62或使箱体53通过上料工位62;其中,第二预设方向与第二输送线60的输送方向相垂直。定位机构64的设置可以对处于上料工位62上的箱体进行准确定位,确保装箱作业的连续进行;第一定位件65可以在第二输送线60的输送方向上对箱体53进行定位。
在本实施例中,箱体53具有多组遥控器容纳腔531,多组遥控器容纳腔531沿第二预设方向间隔设置;各组遥控器容纳腔531均包括多个遥控器容纳腔531,各个遥控器容纳腔531内用于堆叠放置多个遥控器2,各组遥控器容纳腔531中的多个遥控器容纳腔531沿第二输送线60的输送方向间隔设置。
具体地,视觉装置8可以在定位机构64对箱体进行定位后,进一步获取箱体的位置,将遥控器存放入箱体的各个遥控器容纳腔531内。
在本实施例中,遥控器生产线还包括防护网9,码垛装置1、机器人4、第一输送线50的部分结构和第二输送线60的部分结构均设置在防护网9内,这样的设置起到了保护码垛装置1、机器人4、第一输送线50和第二输送线60的作用。其中,第一输送线50的一端和第二输送线60的一端均伸出防护网9设置,这样的设置便于操作人员对第一输送线50和第二输送线60上的箱体进行操作。
具体地,码垛装置1如图5至图8所示,具体结构如下:
具体地,第一预设方向与分料输送线11的输送方向相垂直;第一预设方向与分料输送线11的输送方向均为水平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分料输送线11包括分料支撑架113和设置在分料支撑架113上的分料输送带114;分料机构10还包括第一安装架13,第一安装架13与分料支撑架113连接,第一安装架13的第一安装板131位于分料输送线11的上方,第一推动件12与第一安装板131连接且相对第一安装板131可移动地设置。这样的设置实现了第一推动件12的安装。
具体地,第一推动件12为板状结构,该板状结构与分料输送线11的输送平面相垂直。
具体地,第一安装板131上设置有无杆气缸,无杆气缸与第一推动件12连接,以带动第一推动件12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流道111包括第一流道段115,分料机构10还包括:导向组件40,包括第一导向板41和第二导向板42,第一导向板41和第二导向板42相对设置以形成第一流道段115,以对流经第一流道段115的遥控器进行导向。其中,第一流道段115为第一流道111的部分流道。这样的设置可以对第一流道111内的遥控器进行导向,并且避免第一流道内的遥控器和第二流道内的遥控器混在一起。
在本实施例中,分料输送线11包括分料支撑架113和设置在分料支撑架113上的分料输送带114;分料机构10还包括:第二安装架14,与分料支撑架113连接,第二安装架14的第二安装板141位于分料输送线11的上方;第二推动件15,与第二安装板141连接,第二推动件15沿分料输送线11的输送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推动第一流道段115内的遥控器。这样,第二推动件15的设置能够给第一流道段115内的遥控器从后方助力,使其能够快速可靠的进入前方的料仓。
在本实施例中,分料机构10还包括:第一传动组件16,设置在第二安装板141上;第二传动组件17,与第一传动组件16连接,以使第一传动组件16带动第二传动组件17沿分料输送线11的输送方向移动;第二推动件15与第二传动组件17连接,第二传动组件17带动第二推动件15沿竖直方向移动。
具体地,第一传动组件16为无杆气缸;第二传动组件17为气缸。
具体地,分料机构10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安装架14,至少两个第二安装架14沿分料输送线的输送方向间隔设置,这样的设置可以满足第一传动组件16、第二推动件和第三推动件的移动行程。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向板41设置在分料支撑架113上;第二导向板42通过连接杆18与第二安装板141连接,第二导向板42位于分料输送带114和第二安装板141之间。这样的设置可以使第二导向板42悬挂在分料输送带114的上方。
具体地,连接杆18为多个,这样的设置使得第二导向板42的连接更加可靠。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流道112包括第二流道段116;分料机构10还包括:第三导向板43,与第二导向板42间隔设置以形成第二流道段116,以对流经第二流道段116的遥控器进行导向。这样的设置可以对第二流道112内的遥控器进行导向,并且避免第一流道内的遥控器和第二流道内的遥控器混在一起。
在本实施例中,分料机构10还包括:第三推动件19,与第二安装板141连接,第三推动件19沿分料输送线11的输送方向可移动地设置,第三推动件19沿竖直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推动第二流道段116内的遥控器。这样,第三推动件19能够给第二流道段116内的遥控器从后方助力,使其能够快速可靠的进入前方的料仓。
具体地,第三推动件19通过气缸驱动实现竖直方向上的移动,气缸与无杆气缸连接,通过无杆气缸驱动气缸与第三推动件19沿分料输送线11的输送方向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码垛机构20还包括:第三传动组件22,第三传动组件22与料仓211传动连接,以带动料仓211沿竖直方向移动。
具体地,在料仓211接收一个遥控器后,便下沉一个位置,以接受下一个遥控器,这样,遥控器就被一个个堆垛起来,堆垛的数量可以自由控制,两个接料组件21可以交错动作,一个料仓内堆垛好之后,可以先处理,另一个料仓继续作业,这样就实现了遥控器的分料与堆垛的连续作业。
具体地,第三传动组件22为单轴机器人。
具体地,料仓211还具有取料口,取料口位于料仓211的顶部,以便于外部的取料件将料仓211内的遥控器取走。
具体实施时,从打包机连续出来的遥控器通过第一推动件12被拨到第一流道111或第二流道112,根据需要分成6到8个一组,然后这些分好组的遥控器再依次进入码垛机构20的料仓里,实现了遥控器的分料及堆叠。这是一个连续的作业过程,可与前工序的打包机无缝配合。
本申请的码垛装置可使从打包机里边连续出来的遥控器,实现分组及堆叠处理,方便后续的装箱作业。
本申请的码垛装置主要用于空调遥控器的分料及码垛堆叠操作,前方的打包机将包装好的遥控器送到分料输送线11的中间,第一推动件12将遥控器拨向分料输送线11的一边,遥控器进入第一流道111或第二流道112中,接着第二推动件15将进入第一流道111中的遥控器从后向前将其推进到料仓里边,料仓固定在一个单轴机器人之上,可自由升降,当一个遥控器被推进来之后,料仓就顺势降低一个位置,腾出下个遥控器进来的空间,当料仓装满之后,单轴机器人把料仓升至最高位置,等待机器人把堆叠好的遥控器一次取走,与此同此,该第一流道111关闭,第二流道112打开,第一推动件12把遥控器拨至分料输送线11的另一边,遥控器从第二流道112进入料仓,开始分料堆叠作业,等另一边装满时,之前料仓的遥控器已被处理完毕,第一流道111又打开,开始作业,如此一直不停的反复下去。本发明可以替代工人手工遥控器装箱作业,实现自动化装箱作业中的分料堆叠步骤。
具体地,输送装置3如图9至图12所示,具体结构如下:
具体地,升降机构70设置在第一输送线50的下游,升降机构70设置在第二输送线60的上游;也为,升降机构70设置在第一输送线50的尾端的远离第一输送线50的首端的一侧,升降机构70设置在第二输送线60的首端的远离第二输送线60的尾端的一侧。第一输送线50、第二输送线60和升降机构70形成一个立体的开环通道,从第一输送线50进料,第二输送线60出料,第一输送线50和第二输送线60之间用升降机构70连接。这样的设置节省输送装置的占用空间,又便于对上料和下料两个工序的共同操作,适用于狭小的又有上、下料需求的地方。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输送线50具有多个第一工位51,各个第一工位51均用于存放一个空载的箱体53;输送装置还包括多个第一传感器,多个第一传感器与多个第一工位51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第一传感器设置在相应的第一工位51上并检测相应的第一工位51上是否存放有箱体53。在各个第一传感器均检测到空载的箱体后,第一输送线50和升降机构70配合将第一输送线50上的箱体依次输送至第二输送线60。具体地,当空载的箱体触发第一个第一传感器时,第一输送线50运动输送箱体,箱体至第二个第一传感器的时候停下,接着放空载的箱体触发第一个传感器,继续输送箱体,直到输送至最后一个第一传感器,此时,第一输送线50的各个第一工位51上均放有一个空载的箱体;然后,升降机构再把空载的箱体一个个输送到第二输送线60。这样的设置可以准确的控制生产节拍。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输送线60具有多个第二工位61,多个第二工位61包括上料工位62;各个第二工位61均用于存放一个箱体53;输送装置还包括:多个第二传感器,多个第二传感器与多个第二工位61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第二传感器设置在相应的第二工位61上并检测相应的第二工位61上是否存放有箱体53。在上料工位62上的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的箱体后,第二输送线60停止输送,移载装置向该箱体内放料,在箱体满载后,第二输送线60继续运动,将上料工位62上的满载箱体输送至与上料工位62相邻的下一个第二工位61,升降机构70和第二输送线60继续运动,以将下一个空载的箱体输送至上料工位62进行装料,依次类推,直至多有的第二工位61上均存放有满料的箱体。这样的设置可以准确的控制生产节拍。
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传感器为五个,当触发第一个第一传感器时,第一输送线50运动运动输送箱体,至第二个第一传感器的时候停下,接着放空载的箱体触发第一个传感器,继续输送箱体,直到输送至第五个第一传感器,第一输送线50放满。然后,升降机构再把箱体一个个输送到第一输送线。相应的,第二传感器也为五个。
在本实施例中,输送装置还包括报警装置,报警装置设置在第一输送线50或第二输送线60或升降机构70上,在各个第二传感器均检测到箱体时,报警装置报警,提醒作业人员过来处理,把满载的箱体从第二输送线60运走,把空载的箱体从第一输送线50放进来,完成一个上下料循环。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件65为两个,两个第一定位件65沿第二预设方向相对设置,两个第一定位件65相向移动或相背移动,以止挡或避让箱体53。这样的设置使得定位操作更为快速。
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机构64还包括第二定位件66和第三定位件67,第二定位件66和第三定位件67设置在上料工位62上,第二定位件66和第三定位件67沿第二预设方向相对设置,第二定位件66沿第二预设方向往复移动地设置,以使第二定位件66和第三定位件67夹紧箱体53或释放箱体53。这样的设置可以在第二预设方向上定位箱体53,使得定位机构64的定位效果更好。
具体地,第二预设方向为水平方向中的任一方向。具体地,第二预设方向与第一预设方向相平行。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输送线50包括至少两个第一输送段54,各个第一输送段54沿第一输送线50的输送方向间隔设置,各个第一输送段54均包括第一支撑架55和设置在第一支撑架55上的第一输送带56,各个第一输送带56的输送方向均与第一输送线50的输送方向相同;第二输送线60包括至少两个第二输送段68,各个第二输送段68沿第二输送线60的输送方向间隔设置,各个第二输送段68均包括第二支撑架681和设置在第二支撑架681上的第二输送带682,各个第二输送带682的输送方向均与第二输送线60的输送方向相同。这样的设置具有两个好处,一个是增强第一输送线50和第二输送线60的可操控性,增加箱体的缓存数量,第一输送线50和第二输送线60上都可缓存4—5个箱体;二是每个第一输送段54和第二输送段68的长度可以控制在一定长度(如3米)以下,方便进货运电梯进行运输。
具体地,至少两个第一输送段54与至少两个第二输送段68一一对应的设置,各个第一输送段54设置在相应的第二输送段68的下方,各个第一输送段54的第一支撑架55与相应的第二输送段68的第二支撑架681相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输送线50包括两个第一输送段54,第二输送线60包括两个第二输送段68。
在本实施例中,升降组件71包括第三支撑架72和设置在第三支撑架72上的第三输送带73,第三输送带73具有第一输送方向和第二输送方向,第一输送方向与第一输送线50的输送方向相同,第二输送方向与第二输送线60的输送方向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升降组件71还包括止挡件,止挡件与第三支撑架72连接,止挡件位于第三输送带73远离第一输送线50的一侧。
本申请设置双层皮带线(即第一输送线50和第二输送线60)及一个升降机构70,空的箱体从第一输送线50放入,一次可放4-5个,随后空的箱体随升降组件71进入第二输送线60,第二输送线60有定位机构64,遥控器可以在此装箱,装完箱的箱体可以缓存在第二输送线60,满了之后可以一次运走。通过该输送装置,人工只需30—40分钟装卸一次箱体即可,实现了在窄小空间内,箱体的一定程度上的上料下料自动化处理。
本申请的输送装置可以实现箱体上、下料作业的批量处理,由一个箱、一个箱的人工处理变成30-40分钟处理一次,每次处理4-5个周装箱。而且该发明特别适用于场地有限的地方。
本申请的遥控器生产线通过分料机构10及码垛机构20把遥控器分为6-8个堆叠在一起,再通过小型的6轴机器人在视觉装置8的引导下把遥控器精准装入到箱体中,完成装箱作业。通过该遥控器生产线可以实现遥控器自动的连续的装箱作业,提升行业的自动化水平,把工人从枯燥乏味的作业中解放出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具体地,从打包机里边出来的遥控器由一个个出来的线性模式变成了分组模式,便于装箱的批处理;使用6轴的小型机器人来完成遥控器的批量抓取、移栽、以及装箱作业,这个动作连贯,流畅,一气呵成,而且柔性大,实用于多种不同的场合;输送装置3可以很大程度节省空间,出料与上料在一个地方,一个人就可以完成,该方案比较节省场地与人员;装箱的过程为了提高成功率及剔除周转箱变形的影响,引入了视觉装置引导装箱作业。
具体实施时,首先包装好的遥控器一个一个的从打包机里边出来,进入分料机构,分料机构把遥控器进行分组,每6个或8个一组,分好组的遥控器一个个进入码垛机构的料仓里边,在料仓里完成堆叠,堆叠完成之后,机器人的夹具把这一组堆叠好的遥控器整体取走,然后在视觉装置8的引导下依次装入到第二输送线的箱体里边。码垛机构有两个料仓,可交替完成分料堆叠作业,因此机器人的拾取装箱作业可以连续进行。箱体的上、下料都由工人在第一输送线和第二输送线伸出防护网的一端完成,下层上料,上层出料,每次可缓存4-5个周转箱,30-40分钟处理一次。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遥控器生产线包括码垛装置1、输送装置3、机器人4和视觉装置8,该遥控器生产线可以对包装好的遥控器进行装箱操作,先由码垛装置1将遥控器堆叠呈具有一定数量的一组,然后机器人4带动夹具5夹取堆叠好的一组遥控器放在箱体53,直至箱体53装满为止。并且,该遥控器生产线还设置有视觉装置8,以对箱体53进行定位,便于机器人4进行装箱。该遥控器生产线包实现了遥控器的自动装箱,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遥控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码垛装置(1),包括接料组件(21),所述接料组件(21)包括料仓(211),所述料仓(211)用于堆叠放置多个遥控器(2);
输送装置(3),包括第二输送线(60),所述第二输送线(60)用于输送箱体(53),所述第二输送线(60)具有上料工位(62);
机器人(4),设置在所述码垛装置(1)和所述输送装置(3)之间,所述机器人(4)上设置有夹具(5),所述机器人(4)带动所述夹具(5)夹取所述料仓(211)内的所述多个遥控器(2),并将所述多个遥控器(2)放置在所述上料工位(62)上的所述箱体(53)内;
视觉装置(8),设置在所述上料工位(62)的上方,所述视觉装置(8)用于对所述上料工位(62)上的所述箱体(53)进行拍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遥控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觉装置(8)包括第一视觉组件(81),所述第一视觉组件(81)包括第一视觉相机(82)和第一光源(83),所述第一光源(83)设置在所述第一视觉相机(82)的一侧,所述第一视觉相机(82)用于对所述上料工位(62)的第一预定区域进行拍照;所述第一光源(83)的发光端朝向所述上料工位(62)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遥控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觉装置(8)还包括第二视觉组件(84),所述第二视觉组件(84)包括第二视觉相机(85)和第二光源(86),所述第二光源(86)设置在所述第二视觉相机(85)的一侧,所述第二视觉相机(85)用于对所述上料工位(62)的第二预定区域进行拍照;所述第二光源(86)的发光端朝向所述上料工位(62)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遥控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遥控器生产线还包括:
视觉装置支撑架(87),包括第一支撑部(871)和第二支撑部(872),所述第一支撑部(871)设置在所述输送装置(3)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撑部(872)与所述第一支撑部(871)连接且位于所述上料工位(62)的上方;所述视觉装置(8)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部(872)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遥控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码垛装置(1)还包括:
分料机构(10),包括分料输送线(11)和第一推动件(12),所述分料输送线(11)具有第一流道(111)和第二流道(112),所述第一流道(111)和所述第二流道(112)均沿所述分料输送线(11)的输送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推动件(12)沿第一预设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将所述遥控器(2)推动至所述第一流道(111)或所述第二流道(112);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方向与所述分料输送线(11)的输送方向呈预设夹角设置;
码垛机构(20),包括两个所述接料组件(21),一个所述接料组件(21)的所述料仓(211)的接料口(212)与所述第一流道(111)相连通;另一个所述接料组件(21)的所述料仓(211)的接料口(212)与所述第二流道(112)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遥控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遥控器生产线还包括:
打包机,设置在所述码垛装置(1)的上游,所述打包机的打包输送线与所述分料输送线(11)相对接,以将由所述打包机打包好的所述遥控器(2)输送至所述分料输送线(1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遥控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码垛机构(20)还包括:
第三传动组件(22),所述第三传动组件(22)与所述料仓(211)传动连接,以带动所述料仓(211)沿竖直方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遥控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3)还包括:
第一输送线(50),用于接收并输送空载的所述箱体(53);所述第二输送线(60)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线(50)的上方,所述第二输送线(60)与所述第一输送线(50)相平行,所述第二输送线(60)的输送方向与所述第一输送线(50)的输送方向相反;
升降机构(70),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线(50)的一端,所述升降机构(70)包括升降组件(71),所述升降组件(71)沿竖直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接收所述第一输送线(50)输送来的空载的所述箱体(53),并将空载的所述箱体(53)抬升输送至所述第二输送线(6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遥控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3)还包括:
定位机构(64),设置在所述第二输送线(60)上,所述定位机构(64)包括第一定位件(65),所述第一定位件(65)设置在所述上料工位(62)远离所述第二输送线(60)的输送首端的一侧;所述第一定位件(65)沿第二预设方向往复移动地设置,以将所述箱体(53)止挡在所述上料工位(62)或使所述箱体(53)通过所述上料工位(62);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方向与所述第二输送线(60)的输送方向相垂直。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遥控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53)具有多组遥控器容纳腔(531),所述多组遥控器容纳腔(531)沿第三预设方向间隔设置;各组所述遥控器容纳腔(531)均包括多个所述遥控器容纳腔(531),各个所述遥控器容纳腔(531)内用于堆叠放置多个所述遥控器(2),各组所述遥控器容纳腔(531)中的多个所述遥控器容纳腔(531)沿第四预设方向间隔设置;其中,所述第三预设方向与所述第四预设方向相垂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541675.9A CN112607112A (zh) | 2020-12-23 | 2020-12-23 | 遥控器生产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541675.9A CN112607112A (zh) | 2020-12-23 | 2020-12-23 | 遥控器生产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607112A true CN112607112A (zh) | 2021-04-06 |
Family
ID=752445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541675.9A Pending CN112607112A (zh) | 2020-12-23 | 2020-12-23 | 遥控器生产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607112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911449A (zh) * | 2021-10-14 | 2022-01-11 | 无锡市伟达化工有限公司 | 一种工业数码电子雷管装配用自动包装机及其包装工艺 |
CN114644150A (zh) * | 2022-04-28 | 2022-06-21 | 创维集团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包装盒输送设备及其输送方法 |
CN114713734A (zh) * | 2022-03-11 | 2022-07-08 | 宁波公牛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收料设备 |
CN114985893A (zh) * | 2022-06-17 | 2022-09-02 | 先之科半导体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 一种焊接效率高的二极管自动焊线机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6088130U (zh) * | 2016-06-21 | 2017-04-12 | 苏州宝义和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双层皮带线 |
CN106743470A (zh) * | 2017-01-11 | 2017-05-31 | 程良照 | 一种全自动换箱机 |
CN206719679U (zh) * | 2017-04-14 | 2017-12-08 | 安徽工程大学 | 一种基于机器人的视觉定位系统 |
CN109383878A (zh) * | 2018-11-16 | 2019-02-26 | 格力电器(武汉)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遥控器装箱装置 |
CN109649708A (zh) * | 2018-12-24 | 2019-04-19 | 重庆科技学院 |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狙击弹吸取和装盒系统及方法 |
CN110498073A (zh) * | 2019-08-02 | 2019-11-26 | 格力电器(重庆)有限公司 | 一种遥控器自动装箱装置 |
-
2020
- 2020-12-23 CN CN202011541675.9A patent/CN112607112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6088130U (zh) * | 2016-06-21 | 2017-04-12 | 苏州宝义和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双层皮带线 |
CN106743470A (zh) * | 2017-01-11 | 2017-05-31 | 程良照 | 一种全自动换箱机 |
CN206719679U (zh) * | 2017-04-14 | 2017-12-08 | 安徽工程大学 | 一种基于机器人的视觉定位系统 |
CN109383878A (zh) * | 2018-11-16 | 2019-02-26 | 格力电器(武汉)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遥控器装箱装置 |
CN109649708A (zh) * | 2018-12-24 | 2019-04-19 | 重庆科技学院 |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狙击弹吸取和装盒系统及方法 |
CN110498073A (zh) * | 2019-08-02 | 2019-11-26 | 格力电器(重庆)有限公司 | 一种遥控器自动装箱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徐海波: "《计算机视觉系统设计及显著性算法研究》", 31 December 2019 *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911449A (zh) * | 2021-10-14 | 2022-01-11 | 无锡市伟达化工有限公司 | 一种工业数码电子雷管装配用自动包装机及其包装工艺 |
CN114713734A (zh) * | 2022-03-11 | 2022-07-08 | 宁波公牛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收料设备 |
CN114644150A (zh) * | 2022-04-28 | 2022-06-21 | 创维集团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包装盒输送设备及其输送方法 |
CN114644150B (zh) * | 2022-04-28 | 2024-05-28 | 创维集团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包装盒输送设备及其输送方法 |
CN114985893A (zh) * | 2022-06-17 | 2022-09-02 | 先之科半导体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 一种焊接效率高的二极管自动焊线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607112A (zh) | 遥控器生产线 | |
RU2664235C2 (ru) | Роботизированная система подбирания пакетов и способ сборки и собирания незаполненных пакетов с носиком | |
US10850929B2 (en) | Apparatus for unscrambling randomly arranged containers comprising extraction means independent of each other | |
AU2012257735B2 (en) | Method for storing and/or order-picking product units | |
CN106742428B (zh) | 乳化炸药智能装箱系统及装箱方法 | |
KR102048248B1 (ko) | 제품 자동 정렬 투입시스템 | |
US20080223002A1 (en) | Process and Automatic System For Orderly Packaging of Plastic Preforms in Carton Boxes | |
CN110799435B (zh) | 用于操作件货、货物和/或合装件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0304301A (zh) | 产品入托装盒生产线 | |
SK286873B6 (sk) | Spôsob prepravy fóliových vreciek a zariadenie na uskutočnenie tohto spôsobu | |
CN112607117A (zh) | 输送装置及遥控器生产线 | |
US6695569B2 (en) | Device for collecting and palletizing bottles | |
CN218560142U (zh) | 转移设备 | |
KR20130131690A (ko) | 탄두와 지환통과 팔레트 자동 투입장치 | |
CN217125270U (zh) | 全自动包装码垛系统 | |
EP3334658B1 (en) | Food conveyor and packaging systems and methods | |
CN216360039U (zh) | 一种棒料排列分拣自动包装机 | |
CN209870916U (zh) | 基于码垛机器人的自动装箱码垛一体线 | |
JPH04173505A (ja) | 被搬送物の計数収納装置 | |
EP3587284A1 (en) | Equipment and method for the packaging of objects | |
JPH0474135B2 (zh) | ||
JP2003089421A (ja) | 容器群積付け装置、及び容器群積付け方法 | |
CN114408275B (zh) | 一种装卸高铬砖机械手集成系统 | |
WO2024138325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feeding cardboards | |
US20240359920A1 (en) | Improved industrial plant and method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4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