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96254A - 基于光子晶体的紧凑型偏振分束器 - Google Patents
基于光子晶体的紧凑型偏振分束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596254A CN112596254A CN202011413836.6A CN202011413836A CN112596254A CN 112596254 A CN112596254 A CN 112596254A CN 202011413836 A CN202011413836 A CN 202011413836A CN 112596254 A CN112596254 A CN 11259625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hotonic crystal
- cylindrical photonic
- waveguide
- cylindrical
- central axi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04038 photonic crysta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0
- 230000010287 polariza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1
- 238000005253 clad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group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0377 silicon dioxid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5000012239 silicon dioxide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29910052710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10703 silic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3078 crys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2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8033 biological exti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Silicon Chemical compound [Si]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902 propag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93 optoelectronic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28—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for polarising
- G02B27/283—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for polarising used for beam splitting or combin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子晶体的紧凑型偏振分束器,包括包层和偏振分束器主体结构,偏振分束器主体结构包括第一直波导、耦合区波导、第二直波导、S型连接波导和第三直波导,S型连接波导的左端面与第一直波导的右端面连接且两者重合,第三直波导的左端面与S型连接波导的右端面连接且两者重合,耦合区波导位于第一直波导的前侧,第二直波导的左端面与耦合区波导的右端面贴合连接,且第二直波导的后端面与耦合区波导的后端面位于同一平面,耦合区波导中采用嵌入式方式设置有结构尺寸均相同的二十五个圆柱形光子晶体,二十五个圆柱形光子晶体按照特定方式排布;优点是既具有较高性能,又具有较小尺寸。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偏振分束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光子晶体的紧凑型偏振分束器。
背景技术
“集成光学”是采用与半导体集成电路类似的技术,在某种材料的衬底上集成各种不同功能的光学器件,以实现某种功能的一种技术。自1969年,“集成光学”由贝尔实验室的米勒提出后,经历了飞速的发展,已逐渐成熟并走向产业化应用。随着数据通信业务和互连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多媒体、社交网络的日益普及,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了满足人们及时接收信息的需求,要求电信设备具有越来越大的数据传输带宽。用光作为信息传输的载体的光互连同传统的电互连相比,光互连具有频带宽、传输容量大、抗电磁干扰性能好、信号串扰小、损耗小以及中继距离长等优势。其中,光互连的带宽传输距离则是电互连无法比拟的巨大优势。这些优势使得光互连技术被认为是解决电互连瓶颈问题的新途径,成为新一代互连技术的研究热点。
目前,人们开始尝试将模式复用技术应用于集成光电子器件中,人们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模式复用系统(MDM)和偏振复用系统(PDM)。其中,模式复用系统主要是增加可以入射的同种光信号模式数量以达到拓展信号的目的,偏振复用系统主要是依托偏振分束器区分出两种正交振动的不同光传播模式以实现模式复用功能。近年来,定向耦合器(DC)型偏振分束器(PBS)和基于光子晶体(PC)的偏振分束器都有了一定进展。但是总体而言,虽然定向耦合器型偏振分束器的性能较为优异,然而其尺寸较大,通常达到几十纳米。而现有的基于光子晶体(PC)的偏振分束器依靠立方体型光子晶体来实现偏振分束功能,虽然具有着紧凑的结构,但是其结构也相应地损失了部分性能,使得其性能并不突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既具有较高性能,又具有较小尺寸的基于光子晶体的紧凑型偏振分束器。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光子晶体的紧凑型偏振分束器,包括包层和偏振分束器主体结构,所述的偏振分束器主体结构位于所述的包层内部,且被所述的包层完全包裹住,所述的包层的材料为二氧化硅,所述的偏振分束器主体结构包括第一直波导、耦合区波导、第二直波导、S型连接波导和第三直波导,所述的耦合区波导为直波导形状,所述的第一波导、所述的耦合区波导、所述的第二直波导、所述的S型连接波导和所述的第三直波导的材料均为硅,所述的第一直波导、所述的耦合区波导、所述的第二直波导、所述的S型连接波导和所述的第三直波导的高度方向均为上下方向,所述的第一直波导、所述的耦合区波导、所述的第二直波导、所述的S型连接波导和所述的第三直波导的宽度方向均为前后方向,所述的第一直波导、所述的耦合区波导、所述的第二直波导、所述的S型连接波导和所述的第三直波导的长度方向均为左右方向,所述的S型连接波导由直波导弯折后形成,所述的第一直波导、所述的耦合区波导、所述的第二直波导、所述的S型连接波导和所述的第三直波导的高度均为220nm,所述的第一直波导、所述的耦合区波导、所述的第二直波导、所述的S型连接波导和所述的第三直波导的下端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的第一直波导、所述的第二直波导、所述的S型连接波导和所述的第三直波导宽度均为0.6um,所述的耦合区波导的宽度为0.75um,所述的第一直波导的左端面作为所述的紧凑型偏振分束器的输入端,所述的S型连接波导的左端面与所述的第一直波导的右端面连接且两者重合,所述的第三直波导的左端面与所述的S型连接波导的右端面连接且两者重合,所述的第三直波导的右端面为所述的紧凑型偏振分束器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的耦合区波导位于所述的第一直波导的前侧,所述的第一直波导的前端面与所述的耦合区波导的后端面之间的距离为0.1um,所述的耦合区波导的右端面与所述的第一直波导的右端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的第二直波导的左端面与所述的耦合区波导的右端面贴合连接,且所述的第二直波导的后端面与所述的耦合区波导的后端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的第二直波导的右端面为所述的紧凑型偏振分束器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的第三直波导的右端面与所述的第二直波导的右端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的第三直波导的前端面与所述的第二直波导的后端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的第一直波导的前端面与所述的耦合区波导的后端面之间的距离。所述的耦合区波导中采用嵌入式方式设置有结构尺寸均相同的二十五个圆柱形光子晶体,每个所述的圆柱形光子晶体的材料均为二氧化硅,每个所述的圆柱形光子晶体的直径均为100nm,高度均为100nm,二十五个所述的圆柱形光子晶体的轴向均沿上下方向,二十五个所述的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上表面与所述的耦合区波导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第一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线位于所述的耦合区波导的左端面的右侧以及所述的耦合区波导后端面的前侧,第一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的耦合区波导的左端面之间的距离为0.3um,第一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的耦合区波导的后端面之间的距离为0.225um,第二个圆柱形光子晶体位于第一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右侧,第二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与第一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的距离为0.3um,第三个圆柱形光子晶体位于第二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右侧,第三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与第二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的距离为0.3um,第四个圆柱形光子晶体位于第三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右侧,第四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与第三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的距离为0.3um,第五个圆柱形光子晶体位于第四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右侧,第五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与第四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的距离为0.3um,第六个圆柱形光子晶体位于第五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右侧,第六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与第五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的距离为0.3um,第七个圆柱形光子晶体位于第六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右侧,第七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与第六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的距离为0.9um,第八个圆柱形光子晶体位于第七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右侧,第八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与第七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的距离为0.6um,第九个圆柱形光子晶体位于第一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前侧以及所述的耦合区波导的左端面的右侧,第九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与第一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的距离为0.3um,第九个圆柱形光子晶体与所述的耦合区波导的左端面的距离为0.3um,第十个圆柱形光子晶体位于第九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右侧,第十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与第九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的距离为0.3um,第十一个圆柱形光子晶体位于第十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右侧,第十一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与第十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的距离为0.3um,第十二个圆柱形光子晶体位于第十一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右侧,第十二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与第十一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的距离为0.3um,第十三个圆柱形光子晶体位于第十二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右侧,第十三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与第十二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的距离为0.3um,第十四个圆柱形光子晶体位于第十三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右侧,第十四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与第十三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的距离为0.3um,第十五个圆柱形光子晶体位于第十四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右侧,第十五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与第十四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的距离为0.3um,第十六个圆柱形光子晶体位于第十五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右侧,第十六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与第十五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的距离为0.3um,第十七个圆柱形光子晶体位于第十六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右侧,第十七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与第十六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的距离为0.3um,第十八个圆柱形光子晶体位于第十七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右侧,第十八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与第十七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的距离为0.3um,第十九个圆柱形光子晶体位于第十八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右侧,第十九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与第十八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的距离为0.3um,第二十个圆柱形光子晶体位于第十九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右侧,第二十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与第十九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的距离为1.2um,第二十一个圆柱形光子晶体位于第二十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右侧,第二十一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与第二十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的距离为0.3um,第二十二个圆柱形光子晶体位于第二十一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右侧,第二十二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与第二十一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的距离为0.3um,第二十三个圆柱形光子晶体位于第二十二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右侧,第二十三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与第二十二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的距离为0.3um,第二十四个圆柱形光子晶体位于第二十三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右侧,第二十四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与第二十三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的距离为0.3um,第二十五个圆柱形光子晶体位于第二十四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右侧,第二十五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与第二十四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的距离为0.3um,第一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第二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第三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第四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第五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第六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第七个圆柱形光子晶体和第八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位于同一平面,且该平面与所述的耦合区波导的前端面平行,第九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第十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第十一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第十二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第十三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第十四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第十五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第十六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第十七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第十八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第十九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第二十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第二十一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第二十二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第二十三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第二十四个圆柱形光子晶体和第二十五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位于同一平面,且该平面与所述的耦合区波导的前端面平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二十五个圆柱形光子晶体按照特定方式排列使得耦合区波导对应TM0模式和TE0模式的有效折射率发生变化,TE0模式在第一直波导中传输时的有效折射率与嵌入二十五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耦合区波导所对应的TE模式的有效折射率范围不匹配,而TM0模式在第一直波导中传输时的有效折射率与嵌入二十五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耦合区波导所对应的TM0模式的有效折射率范围相匹配,当混合模式TE0/TM0光源从输入端输入时,先进入第一直波导,由于混合模式TE0/TM0光源中的TM0模式满足模式耦合条件,此时TM0模式将被耦合至耦合区波导,故此TM0模式将通过第一直波导和耦合区波导,继而传输至第二直波导,最后通过第二直波导后在本发明的第二输出端out2输出,相应的,混合模式TE0/TM0光源中的TE0模式因为不满足模式耦合条件,不会从第一直波导处耦合至耦合区波导,而是直接通过第一直波导传输进入S型连接波导,继而经过S型连接波导后进入第三直波导,最后通过第三直波导后在本发明的第一输出端out1输出,从而实现模式分离,本发明中二十五个圆柱形光子晶体按照特定方式嵌入耦合区波导,能够使耦合区波导的相对于TM0模式的有效折射率范围涵盖TM0模式在第一直波导中的值,但是不会包括TE0模式在第一直波导中的值,进而TM0模式在第一直波导中传输时可以在较短距离耦合至耦合区波导中,在混合模式TE0/TM0光源进入第一直波导后,凭借二十五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特定组合方式改变耦合区波导的能力,使得TM0模式能在短距离完成耦合分离,由此本发明能在波导长度较短时起到一个混合模式分离的作用,虽然耦合区波导的前端面与第二直波导的前端面不是位于同一平面,但得益于二十五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位置分布,能够对耦合至耦合区波导的TM0模式起到规整光路的作用,使得TM0模式由耦合区波导传输到第二直波导时只有很小的反射损耗以及不需要在耦合区波导和第二直波导连接额外硅波导结构在第二输出端就可以得到较小的插入损耗,由此在结构相对紧凑的情况下还能保持优异的性能,另外二十五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下端面相对于耦合区波导的下端面具有一段距离,有利于TM0模式在耦合区波导和第二直波导传输,这进一步减小了插入损耗提升了偏振消光比,圆柱形光子晶体形状不仅使得制造简单增大制造容差与现有的立方体型光子晶体相比更是能保持器件可观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整个1500-1600nm波段范围内,TM0模式光源具有小于0.2dB的插入损耗和小于-12dB的偏振消光比,TE0模式光源具有小于0.21dB的插入损耗和小于-14dB的偏振消光比,由此本发明在具有较高性能的基础上,尺寸较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基于光子晶体的紧凑型偏振分束器的偏振分束器主体结构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基于光子晶体的紧凑型偏振分束器在波段1500nm-1600nm下TE0/TM0模式的偏振消光比仿真曲线图;
图4为本发明的基于光子晶体的紧凑型偏振分束器在波段1500nm-1600nm下TE0/TM0模式的插入损耗仿真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基于光子晶体的紧凑型偏振分束器,包括包层和偏振分束器主体结构,偏振分束器主体结构位于包层内部,且被包层完全包裹住,包层的材料为二氧化硅,偏振分束器主体结构包括第一直波导1、耦合区波导2、第二直波导3、S型连接波导4和第三直波导5,耦合区波导2为直波导形状,第一直波导1、耦合区波导2、第二直波导3、S型连接波导4和第三直波导5的材料均为硅,第一直波导1、耦合区波导2、第二直波导3、S型连接波导4和第三直波导5的高度方向均为上下方向,第一直波导1、耦合区波导2、第二直波导3、S型连接波导4和第三直波导5的宽度方向均为前后方向,第一直波导1、耦合区波导2、第二直波导3、S型连接波导4和第三直波导5的长度方向均为左右方向,S型连接波导4由直波导弯折后形成,第一直波导1、耦合区波导2、第二直波导3、S型连接波导4和第三直波导5的高度均为220nm,第一直波导1、耦合区波导2、第二直波导3、S型连接波导4和第三直波导5的下端面位于同一平面,第一直波导1、第二直波导3、S型连接波导4和第三直波导5宽度均为0.6um,耦合区波导2的宽度为0.75um,第一直波导1的左端面作为紧凑型偏振分束器的输入端,S型连接波导4的左端面与第一直波导1的右端面连接且两者重合,第三直波导5的左端面与S型连接波导4的右端面连接且两者重合,第三直波导5的右端面为紧凑型偏振分束器的第一输出端,耦合区波导2位于第一直波导1的前侧,第一直波导1的前端面与耦合区波导2的后端面之间的距离为0.15um,耦合区波导2的右端面与第一直波导1的右端面位于同一平面,第二直波导3的左端面与耦合区波导2的右端面贴合连接,且第二直波导3的后端面与耦合区波导2的后端面位于同一平面,第二直波导3的右端面为紧凑型偏振分束器的第二输出端,第三直波导5的右端面与第二直波导3的右端面位于同一平面,第三直波导5的前端面与第二直波导3的后端面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直波导1的前端面与耦合区波导2的后端面之间的距离;耦合区波导2中采用嵌入式方式设置有结构尺寸均相同的二十五个圆柱形光子晶体,每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材料均为二氧化硅,每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直径均为100nm,高度均为100nm,二十五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轴向均沿上下方向,二十五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上表面与耦合区波导2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第一个圆柱形光子晶体6的中心轴线位于耦合区波导2的左端面的右侧以及耦合区波导2后端面的前侧,第一个圆柱形光子晶体6的中心轴线与耦合区波导2的左端面之间的距离为0.3um,第一个圆柱形光子晶体6的中心轴线与耦合区波导2的后端面之间的距离为0.225um,第二个圆柱形光子晶体7位于第一个圆柱形光子晶体6的右侧,第二个圆柱形光子晶体7的中心轴与第一个圆柱形光子晶体6的中心轴的距离为0.3um,第三个圆柱形光子晶体8位于第二个圆柱形光子晶体7的右侧,第三个圆柱形光子晶体8的中心轴与第二个圆柱形光子晶体7的中心轴的距离为0.3um,第四个圆柱形光子晶体9位于第三个圆柱形光子晶体8的右侧,第四个圆柱形光子晶体9的中心轴与第三个圆柱形光子晶体8的中心轴的距离为0.3um,第五个圆柱形光子晶体10位于第四个圆柱形光子晶体9的右侧,第五个圆柱形光子晶体10的中心轴与第四个圆柱形光子晶体9的中心轴的距离为0.3um,第六个圆柱形光子晶体11位于第五个圆柱形光子晶体10的右侧,第六个圆柱形光子晶体11的中心轴与第五个圆柱形光子晶体10的中心轴的距离为0.3um,第七个圆柱形光子晶体12位于第六个圆柱形光子晶体11的右侧,第七个圆柱形光子晶体12的中心轴与第六个圆柱形光子晶体11的中心轴的距离为0.9um,第八个圆柱形光子晶体13位于第七个圆柱形光子晶体12的右侧,第八个圆柱形光子晶体13的中心轴与第七个圆柱形光子晶体12的中心轴的距离为0.6um,第九个圆柱形光子晶体14位于第一个圆柱形光子晶体6的前侧以及耦合区波导2的左端面的右侧,第九个圆柱形光子晶体14的中心轴与第一个圆柱形光子晶体6的中心轴的距离为0.3um,第九个圆柱形光子晶体14与耦合区波导2的左端面的距离为0.3um,第十个圆柱形光子晶体15位于第九个圆柱形光子晶体14的右侧,第十个圆柱形光子晶体15的中心轴与第九个圆柱形光子晶体14的中心轴的距离为0.3um,第十一个圆柱形光子晶体16位于第十个圆柱形光子晶体15的右侧,第十一个圆柱形光子晶体16的中心轴与第十个圆柱形光子晶体15的中心轴的距离为0.3um,第十二个圆柱形光子晶体17位于第十一个圆柱形光子晶体16的右侧,第十二个圆柱形光子晶体17的中心轴与第十一个圆柱形光子晶体16的中心轴的距离为0.3um,第十三个圆柱形光子晶体18位于第十二个圆柱形光子晶体17的右侧,第十三个圆柱形光子晶体18的中心轴与第十二个圆柱形光子晶体17的中心轴的距离为0.3um,第十四个圆柱形光子晶体19位于第十三个圆柱形光子晶体18的右侧,第十四个圆柱形光子晶体19的中心轴与第十三个圆柱形光子晶体18的中心轴的距离为0.3um,第十五个圆柱形光子晶体20位于第十四个圆柱形光子晶体19的右侧,第十五个圆柱形光子晶体20的中心轴与第十四个圆柱形光子晶体19的中心轴的距离为0.3um,第十六个圆柱形光子晶体21位于第十五个圆柱形光子晶体20的右侧,第十六个圆柱形光子晶体21的中心轴与第十五个圆柱形光子晶体20的中心轴的距离为0.3um,第十七个圆柱形光子晶体22位于第十六个圆柱形光子晶体21的右侧,第十七个圆柱形光子晶体22的中心轴与第十六个圆柱形光子晶体21的中心轴的距离为0.3um,第十八个圆柱形光子晶体23位于第十七个圆柱形光子晶体22的右侧,第十八个圆柱形光子晶体23的中心轴与第十七个圆柱形光子晶体22的中心轴的距离为0.3um,第十九个圆柱形光子晶体24位于第十八个圆柱形光子晶体23的右侧,第十九个圆柱形光子晶体24的中心轴与第十八个圆柱形光子晶体23的中心轴的距离为0.3um,第二十个圆柱形光子晶体25位于第十九个圆柱形光子晶体24的右侧,第二十个圆柱形光子晶体25的中心轴与第十九个圆柱形光子晶体24的中心轴的距离为1.2um,第二十一个圆柱形光子晶体26位于第二十个圆柱形光子晶体25的右侧,第二十一个圆柱形光子晶体26的中心轴与第二十个圆柱形光子晶体25的中心轴的距离为0.3um,第二十二个圆柱形光子晶体27位于第二十一个圆柱形光子晶体26的右侧,第二十二个圆柱形光子晶体27的中心轴与第二十一个圆柱形光子晶体26的中心轴的距离为0.3um,第二十三个圆柱形光子晶体28位于第二十二个圆柱形光子晶体27的右侧,第二十三个圆柱形光子晶体28的中心轴与第二十二个圆柱形光子晶体27的中心轴的距离为0.3um,第二十四个圆柱形光子晶体29位于第二十三个圆柱形光子晶体28的右侧,第二十四个圆柱形光子晶体29的中心轴与第二十三个圆柱形光子晶体28的中心轴的距离为0.3um,第二十五个圆柱形光子晶体30位于第二十四个圆柱形光子晶体29的右侧,第二十五个圆柱形光子晶体30的中心轴与第二十四个圆柱形光子晶体29的中心轴的距离为0.3um,第一个圆柱形光子晶体6、第二个圆柱形光子晶体7、第三个圆柱形光子晶体8、第四个圆柱形光子晶体9、第五个圆柱形光子晶体10、第六个圆柱形光子晶体11、第七个圆柱形光子晶体12和第八个圆柱形光子晶体13的中心轴位于同一平面,且该平面与耦合区波导2的前端面平行,第九个圆柱形光子晶体14、第十个圆柱形光子晶体15、第十一个圆柱形光子晶体16、第十二个圆柱形光子晶体17、第十三个圆柱形光子晶体18、第十四个圆柱形光子晶体19、第十五个圆柱形光子晶体20、第十六个圆柱形光子晶体21、第十七个圆柱形光子晶体22、第十八个圆柱形光子晶体23、第十九个圆柱形光子晶体24、第二十个圆柱形光子晶体25、第二十一个圆柱形光子晶体26、第二十二个圆柱形光子晶体27、第二十三个圆柱形光子晶体28、第二十四个圆柱形光子晶体29和第二十五个圆柱形光子晶体30的中心轴位于同一平面,且该平面与耦合区波导2的前端面平行。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本发明中,二十五个圆柱形光子晶体按照特定方式排列使得耦合区波导对应TM0模式和TE0模式的有效折射率发生变化,TE0模式在第一直波导中传输时的有效折射率与嵌入有二十五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耦合区波导所对应的TE0模式的有效折射率范围不匹配,而TM模式在第一直波导中传输时的有效折射率与嵌入有二十五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耦合区波导所对应的TM模式的有效折射率范围相匹配,当混合模式TE0/TM0光源从本发明的输入端输入时,先进入第一直波导,由于混合模式TE0/TM0光源中的TM0模式满足模式耦合条件,此时TM0模式将被耦合至耦合区波导,故此TM0模式将通过第一直波导和耦合区波导,继而传输至第二直波导,最后通过第二直波导后在本发明的第二输出端out2输出,相应的,混合模式TE0/TM0光源中的TE0模式因为不满足模式耦合条件,不会从第一直波导处耦合至耦合区波导,而是直接通过第一直波导传输进入S型连接波导,继而经过S型连接波导后进入第三直波导,最后通过第三直波导后在本发明的第一输出端out1输出。本发明中,在混合模式TE0/TM0光源进入第一直波导后,凭借二十五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特定组合方式改变耦合区波导的能力,使得TM0模式能在短距离完成耦合分离,由此本发明能在波导长度较短时起到一个混合模式分离的作用。虽然耦合区波导的前端面与第二直波导的前端面不是位于同一平面,但得益于二十五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位置分布,本发明能够对耦合至耦合区波导的TM模式起到规整光路的作用,使得TM0模式由耦合区波导传输到第二直波导时只有很小的反射损耗以及不需要在耦合区波导和第二直波导连接额外硅波导结构就可以在第二输出端得到较小的插入损耗,由此在结构相对紧凑的情况下还能保持优异的性能。
在波段1500nm-1600nm下,对本发明的基于光子晶体的紧凑型偏振分束器进行仿真,其中TE0\TM0模式的偏振消光比仿真曲线如图3所示,插入损耗仿真曲线如图4所示,图3中PER表示偏振消光比,wavelength表示波长;图4中IL表示插入损耗,wavelength表示波长。分析图3和图4可知,在整个1500-1600nm波段范围内,TM0模式光源具有小于0.42dB的插入损耗和大于13.4dB的偏振消光比;TE0模式光源具有小于0.3dB的插入损耗和大于11.8dB的偏振消光比,由此可知本发明具有优异的性能。
除了上述软件仿真数据外,我们还依照仿真结构对本发明的基于光子晶体的紧凑型偏振分束器进行版图绘制,并根据绘制的版图进行流片制作实物。成功制作实物之后,我们用光谱仪(OSA)在1527nm-1580nm波段范围对本发明基于光子晶体的紧凑型偏振分束器的实物进行测试,所得结果在入射光模式波长在1520nm到1580nm变化时,所制作的基于光子晶体的紧凑型偏振分束器实物在TM0模式光源入射时,所得的插入损耗小于1.23dB,偏振消光比优于11.3dB,在TE0模式光源入射时,所得的插入损耗小于1.32dB,偏振消光比优于10.8dB。由此可知,所制作的基于光子晶体的紧凑型偏振分束器实物与基于光子晶体的紧凑型偏振分束器仿真结果吻合得很好。
Claims (1)
1.一种基于光子晶体的紧凑型偏振分束器,包括包层和偏振分束器主体结构,所述的偏振分束器主体结构位于所述的包层内部,且被所述的包层完全包裹住,所述的包层的材料为二氧化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偏振分束器主体结构包括第一直波导、耦合区波导、第二直波导、S型连接波导和第三直波导,所述的耦合区波导为直波导形状,所述的第一波导、所述的耦合区波导、所述的第二直波导、所述的S型连接波导和所述的第三直波导的材料均为硅,所述的第一直波导、所述的耦合区波导、所述的第二直波导、所述的S型连接波导和所述的第三直波导的高度方向均为上下方向,所述的第一直波导、所述的耦合区波导、所述的第二直波导、所述的S型连接波导和所述的第三直波导的宽度方向均为前后方向,所述的第一直波导、所述的耦合区波导、所述的第二直波导、所述的S型连接波导和所述的第三直波导的长度方向均为左右方向,所述的S型连接波导由直波导弯折后形成,所述的第一直波导、所述的耦合区波导、所述的第二直波导、所述的S型连接波导和所述的第三直波导的高度均为220nm,所述的第一直波导、所述的耦合区波导、所述的第二直波导、所述的S型连接波导和所述的第三直波导的下端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的第一直波导、所述的第二直波导、所述的S型连接波导和所述的第三直波导宽度均为0.6um,所述的耦合区波导的宽度为0.75um,所述的第一直波导的左端面作为所述的紧凑型偏振分束器的输入端,所述的S型连接波导的左端面与所述的第一直波导的右端面连接且两者重合,所述的第三直波导的左端面与所述的S型连接波导的右端面连接且两者重合,所述的第三直波导的右端面为所述的紧凑型偏振分束器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的耦合区波导位于所述的第一直波导的前侧,所述的第一直波导的前端面与所述的耦合区波导的后端面之间的距离为0.1um,所述的耦合区波导的右端面与所述的第一直波导的右端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的第二直波导的左端面与所述的耦合区波导的右端面贴合连接,且所述的第二直波导的后端面与所述的耦合区波导的后端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的第二直波导的右端面为所述的紧凑型偏振分束器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的第三直波导的右端面与所述的第二直波导的右端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的第三直波导的前端面与所述的第二直波导的后端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的第一直波导的前端面与所述的耦合区波导的后端面之间的距离。所述的耦合区波导中采用嵌入式方式设置有结构尺寸均相同的二十五个圆柱形光子晶体,每个所述的圆柱形光子晶体的材料均为二氧化硅,每个所述的圆柱形光子晶体的直径均为100nm,高度均为100nm,二十五个所述的圆柱形光子晶体的轴向均沿上下方向,二十五个所述的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上表面与所述的耦合区波导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第一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线位于所述的耦合区波导的左端面的右侧以及所述的耦合区波导后端面的前侧,第一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的耦合区波导的左端面之间的距离为0.3um,第一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的耦合区波导的后端面之间的距离为0.225um,第二个圆柱形光子晶体位于第一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右侧,第二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与第一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的距离为0.3um,第三个圆柱形光子晶体位于第二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右侧,第三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与第二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的距离为0.3um,第四个圆柱形光子晶体位于第三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右侧,第四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与第三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的距离为0.3um,第五个圆柱形光子晶体位于第四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右侧,第五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与第四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的距离为0.3um,第六个圆柱形光子晶体位于第五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右侧,第六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与第五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的距离为0.3um,第七个圆柱形光子晶体位于第六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右侧,第七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与第六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的距离为0.9um,第八个圆柱形光子晶体位于第七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右侧,第八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与第七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的距离为0.6um,第九个圆柱形光子晶体位于第一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前侧以及所述的耦合区波导的左端面的右侧,第九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与第一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的距离为0.3um,第九个圆柱形光子晶体与所述的耦合区波导的左端面的距离为0.3um,第十个圆柱形光子晶体位于第九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右侧,第十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与第九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的距离为0.3um,第十一个圆柱形光子晶体位于第十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右侧,第十一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与第十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的距离为0.3um,第十二个圆柱形光子晶体位于第十一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右侧,第十二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与第十一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的距离为0.3um,第十三个圆柱形光子晶体位于第十二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右侧,第十三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与第十二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的距离为0.3um,第十四个圆柱形光子晶体位于第十三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右侧,第十四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与第十三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的距离为0.3um,第十五个圆柱形光子晶体位于第十四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右侧,第十五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与第十四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的距离为0.3um,第十六个圆柱形光子晶体位于第十五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右侧,第十六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与第十五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的距离为0.3um,第十七个圆柱形光子晶体位于第十六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右侧,第十七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与第十六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的距离为0.3um,第十八个圆柱形光子晶体位于第十七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右侧,第十八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与第十七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的距离为0.3um,第十九个圆柱形光子晶体位于第十八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右侧,第十九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与第十八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的距离为0.3um,第二十个圆柱形光子晶体位于第十九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右侧,第二十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与第十九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的距离为1.2um,第二十一个圆柱形光子晶体位于第二十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右侧,第二十一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与第二十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的距离为0.3um,第二十二个圆柱形光子晶体位于第二十一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右侧,第二十二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与第二十一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的距离为0.3um,第二十三个圆柱形光子晶体位于第二十二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右侧,第二十三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与第二十二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的距离为0.3um,第二十四个圆柱形光子晶体位于第二十三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右侧,第二十四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与第二十三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的距离为0.3um,第二十五个圆柱形光子晶体位于第二十四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右侧,第二十五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与第二十四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的距离为0.3um,第一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第二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第三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第四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第五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第六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第七个圆柱形光子晶体和第八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位于同一平面,且该平面与所述的耦合区波导的前端面平行,第九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第十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第十一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第十二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第十三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第十四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第十五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第十六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第十七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第十八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第十九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第二十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第二十一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第二十二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第二十三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第二十四个圆柱形光子晶体和第二十五个圆柱形光子晶体的中心轴位于同一平面,且该平面与所述的耦合区波导的前端面平行。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413836.6A CN112596254B (zh) | 2020-12-07 | 2020-12-07 | 基于光子晶体的紧凑型偏振分束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413836.6A CN112596254B (zh) | 2020-12-07 | 2020-12-07 | 基于光子晶体的紧凑型偏振分束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596254A true CN112596254A (zh) | 2021-04-02 |
CN112596254B CN112596254B (zh) | 2022-05-20 |
Family
ID=751885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413836.6A Active CN112596254B (zh) | 2020-12-07 | 2020-12-07 | 基于光子晶体的紧凑型偏振分束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596254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740960A (zh) * | 2021-07-27 | 2021-12-03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一种偏振分束器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41383A (zh) * | 2004-12-24 | 2005-07-20 | 清华大学 | 二维光子晶体偏振分束器 |
US20120328230A1 (en) * | 2011-06-27 | 2012-12-27 | Pukyong National University Industry-University Cooperation Foundation | Optical fiber multi-wavelength filter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wavelength of spectrum using the same |
CN109079318A (zh) * | 2018-08-22 | 2018-12-25 | 湖北工业大学 | 一种硅光子晶体波导器件的飞秒激光制备系统及方法 |
US20190288481A1 (en) * | 2016-11-30 | 2019-09-19 | Elbit Systems Electro-Optics Elop Ltd. | Narrowband depolarized fiber lasers |
-
2020
- 2020-12-07 CN CN202011413836.6A patent/CN11259625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41383A (zh) * | 2004-12-24 | 2005-07-20 | 清华大学 | 二维光子晶体偏振分束器 |
US20120328230A1 (en) * | 2011-06-27 | 2012-12-27 | Pukyong National University Industry-University Cooperation Foundation | Optical fiber multi-wavelength filter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wavelength of spectrum using the same |
US20190288481A1 (en) * | 2016-11-30 | 2019-09-19 | Elbit Systems Electro-Optics Elop Ltd. | Narrowband depolarized fiber lasers |
CN109079318A (zh) * | 2018-08-22 | 2018-12-25 | 湖北工业大学 | 一种硅光子晶体波导器件的飞秒激光制备系统及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HAILIANG CHEN·SHUGUANG LI·GUOWEN AN·JIANSHE LI·ZHENKAI FAN: "Polarization Splitter Based on d-Shaped Dual-Core Photonic Crystal Fibers with Gold Film", 《PLASMONICS》 * |
张信祥,陈鹤鸣: "光子晶体偏振分束器的设计与性能分析",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740960A (zh) * | 2021-07-27 | 2021-12-03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一种偏振分束器 |
CN113740960B (zh) * | 2021-07-27 | 2023-11-03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一种偏振分束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596254B (zh) | 2022-05-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788847B2 (en) | Photonic input/output port | |
CN109407229B (zh) | 一种端面耦合器 | |
JP3543121B2 (ja) | 光導波路接続構造 | |
US11243351B2 (en) | Adiabatically coupled photonic system | |
CN107209325A (zh) | 两级绝热耦合的光子系统 | |
CN106959163B (zh) | 一种基于对称三波导定向耦合器结构的te模检偏器 | |
US6934427B2 (en) | High density integrated optical chip with low index difference waveguide functions | |
Cheng et al. | Broadband and high extinction ratio mode converter using the tapered hybrid plasmonic waveguide | |
CN113391395B (zh) | 一种基于贝塞尔曲线渐变型波导的紧凑片上偏振分束旋转器 | |
CN115826137A (zh) | 一种基于定向耦合型的宽带偏振分束器 | |
CN112596254A (zh) | 基于光子晶体的紧凑型偏振分束器 | |
CN112230337B (zh) | 一种基于反射效应的片上模分复用器件 | |
CN104090331B (zh) | 一种高效紧凑矩形环谐振腔波导型光滤波器 | |
CN114415289B (zh) | 基于氮化硅平台的低损耗宽带宽波长复用/解复用器 | |
WO2021209139A1 (en) | Photonic chip with edge coupl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 |
CN217718152U (zh) | 一种波导器件 | |
CN113253384B (zh) | 一种高消光比的偏振分束器结构 | |
CN117214995A (zh) | 一种基于各向异性材料的相位控制波导结构及其波分复用器结构 | |
CN115079341B (zh) | 一种波导器件 | |
CN216083169U (zh) | 一种偏振分束器 | |
CN116560001A (zh) | 一种基于级联绝热耦合器的偏振分束-合束器 | |
WO2022044101A1 (ja) | 光導波路部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115201970A (zh) | 具有光栅耦合器的硅基光学芯片 | |
CN114624815A (zh) | 一种大制作容差高偏振消光比无源波导型偏振旋转分束器 | |
CN117631152B (zh) | 基于taper亚波长光栅的90°光混频器及设计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