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90940A - 一种白车身总成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白车身总成及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590940A CN112590940A CN202011475571.2A CN202011475571A CN112590940A CN 112590940 A CN112590940 A CN 112590940A CN 202011475571 A CN202011475571 A CN 202011475571A CN 112590940 A CN112590940 A CN 11259094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llar
- reinforcing plate
- white
- plate
- pa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4—Door pillars ; windshield pilla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白车身总成及车辆,属于车辆制造技术领域,解决了目前白车身上使用的C柱加强板对白车身的机械性能提升效果有限的技术问题。该白车身总成包括顶棚侧边梁、后外轮罩、C柱以及C柱加强板,C柱加强板覆盖在C柱上以加强C柱的结构强度,C柱以及C柱加强板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连接在顶棚侧边梁和后外轮罩上,车身本体左右两侧的C柱加强板与左右两侧的后外轮罩、左右两侧的后内轮罩加强板、顶棚横梁以及后底板横梁组成一个供载荷传递的O型环路,后外轮罩的载荷不仅能够通过C柱传递至车身本体上部,而且还可以通过C柱加强板传递至车身本体上部,增加车身本体上部和车身本体下部之间的连接,有效增强车身本体的扭转模态以及刚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白车身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车辆白车身包括C柱、C柱加强板、顶棚侧边梁、后外轮罩、后内轮罩、内轮罩加强板、后地板横梁以及顶棚横梁,其中,内轮罩加强板连接在后地板横梁以及后外轮罩之间,而后内轮罩则连接在内轮罩极加强板以及后外轮罩上,C柱连接在后外轮罩以及顶棚侧边梁之间,顶棚横梁也连接在顶棚侧边梁上。另外,车辆白车身还包括C柱加强板,C柱加强板用于加强C柱的结构强度,然而,目前的C柱加强板功能单一,对于白车身的机械性能提升效果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白车身总成及车辆,用于解决目前白车身上使用的C柱加强板对于白车身的机械性能提升效果有限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白车身总成,包括车身本体,所述车身本体包括:
顶棚侧边梁、后外轮罩以及C柱,所述C柱设于所述顶棚侧边梁以及所述后外轮罩之间;
C柱加强板,覆盖于所述C柱上,并且所述C柱加强板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所述顶棚侧边梁以及所述后外轮罩连接。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C柱加强板的顶端设有第一翻边,所述顶棚侧边梁的上端设有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第二翻边连接。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车身本体包括侧围内板和侧围外板,所述第二翻边包括与所述侧围外板一体的侧梁翻边外板和与所述侧围内板一体的侧梁翻边内板,所述第一翻边设置于所述侧梁翻边外板和侧梁翻边内板之间。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所述车身本体还包括顶棚侧边梁加强板,所述顶棚侧边梁加强板覆盖于所述顶棚侧边梁上,并且所述顶棚侧边梁加强板的后端与所述C柱加强板的前端之间设有第一间隙。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所述车身本体还包括D柱以及加强所述D柱连接强度的D柱上接头加强板,所述C柱加强板的后端与所述D柱上接头加强板前端之间设有第二间隙。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所述C柱的前端设有前翻边,所述C柱加强板的前端搭接在所述前翻边上。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所述侧围内板包括与所述C柱相接的第一区域,所述C柱加强板的后端搭接在所述第一区域上。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所述C柱加强板的上部宽度以及下部宽度均大于所述C柱加强板的中部宽度。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所述C柱加强板上开设有减重孔。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白车身总成。
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白车身总成包括车身本体,车身本体包括顶棚侧边梁、后外轮罩、C柱以及C柱加强板,C柱连接在顶棚侧边梁以及后外轮罩之间,C柱加强板则覆盖在C柱上以加强C柱的结构强度,并且C柱加强板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连接在所述顶棚侧边梁和所述后外轮罩上,这样,后外轮罩的载荷(主要来自于后内轮罩中的后减震器安装板以及弹簧盘)不仅能够通过C柱传递至车身本体上部,而且还可以通过C柱加强板传递至车身本体上部,并且,车身本体左右两侧的C柱加强板与左右两侧的后外轮罩、左右两侧的后内轮罩加强板、顶棚横梁以及后底板横梁组成一个供载荷传递的O型环路,以更利于载荷的传递至车身本体上部,增加车身本体上部和车身本体下部之间的连接,有效增强车身本体的扭转模态以及刚度,故而本发明提供的白车身总成所使用的C柱加强板不仅能够加强C柱的结构强度,还对提升整车的机械性能有显著贡献。
(2)本发明提供的车辆采用上述白车身总成,故而该车辆的扭转模态以及刚度均更高,质量更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中的白车身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中的C柱加强板与顶棚侧边梁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中的O型环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中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顶棚侧边梁;2-后外轮罩;3-C柱;4-C柱加强板;5-侧围内板;6-侧围外板;7-顶盖;8-顶棚侧边梁加强板;9-第一间隙;10-D柱上接头加强板;11-第二间隙;12-减重孔;13-后内轮罩;14-顶棚横梁;15-内轮罩加强板;16-后地板横梁;17-后减震器安装板;18-弹簧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白车身总成,用于解决目前白车身上使用的C柱加强板对于白车身的机械性能提升效果有限的技术问题。具体地,目前白车身上使用的C柱加强板只能用于加强C柱的结构强度,而后外轮罩的载荷只能通过C柱传递给白车身上部,值得注意的是,后外轮罩的载荷通常来自于后内轮罩中的后减震器安装板以及弹簧盘,C柱加强板不能传递后外轮罩的载荷,因此,C柱加强板对于车辆白车身的整体机械性能提升效果有限。
该白车身总成包括车身本体,车身本体包括顶棚侧边梁1、后外轮罩2、C柱3以及C柱加强板4,和现有技术相同,该车身本体还包括顶棚横梁14、后地板横梁16、后内轮罩13以及内轮罩加强板15,其中,后内轮罩13安装有后减震器安装板17以及弹簧盘18,车辆后轮的载荷将通过后减震器安装板17以及弹簧盘18传递至后内轮罩13,后内轮罩13安装在内轮罩加强板15以及后外轮罩2上,从而将载荷传递至后外轮罩2以及内轮罩加强板15,内轮罩加强板15和后外轮罩2连接在一起,C柱3则连接后外轮罩2以及顶棚侧边梁1,顶棚横梁14也连接在顶棚侧边梁1上,后地板横梁16连接在内轮罩加强板15上。
本实施例中的C柱加强板4覆盖在C柱3上,并且C柱加强板4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顶棚侧边梁1以及后外轮罩2连接,这样,C柱加强板4也能够将后外轮罩2的载荷传递至顶棚侧边梁1,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白车身总成的C柱加强板4不仅能够加强C柱3的结构强度,而且还能够将后外轮罩2的载荷传递至顶棚侧边梁1,从而增强白车身总成的车身上部和车身下部之间的连接,有效增强车身本体的扭转模态以及刚度,故而本发明提供的白车身总成所使用的C柱加强板4不仅能够加强C柱3的结构强度,还对提升整车的机械性能有显著贡献。而且,车身本体左右两侧的C柱加强板4与左右两侧的后外轮罩2、左右两侧的后内轮罩加强板15、顶棚横梁14以及后地板横梁16组成一个供载荷传递的O型环路,以更利于载荷的传递。通过CAE分析发现采用本发明的C柱加强板4后,车身性能有明显提升,分别为扭转刚度提升2.25%、弯曲刚度提升0.58%,扭转模态提升4.5%、弯曲模态提升0.73%。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C柱加强板4的顶端设有第一翻边,本实施例中的顶棚侧边梁1的上端设有第二翻边,值得注意的是,该第二翻边和现有技术中的白车身顶棚侧边梁上翻边一样,上述第一翻边便连接在第二翻边上,从而实现C柱加强板4与顶棚侧边梁1之间的稳固连接。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车身本体包括侧围外板6和侧围内板5,侧围外板6和侧围内板5之间的连接方式和现有技术相同,故而在此不再对其进行详尽的赘述。上述第二翻边包括与侧围外板6一体的侧梁翻边外板和与侧围内板5一体的侧梁翻边内板,上述第一翻边设置在侧梁翻边外板和侧梁翻边内板之间。具体地,车身本体的顶棚横梁14的端部与上述侧梁翻边内板以及侧梁翻边外板以及其间的第一翻边重叠在一起后通过点焊焊接进行固定。顶棚横梁14和C柱加强板4之间则固定连接在一起,以使得上述O型环路更加紧密,以便于载荷的传导。另外,本实施例中的侧围外板6和顶盖7便组成车辆的外表面。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更优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车身本体还包括顶棚侧边梁加强板8,该顶棚侧边梁加强板8覆盖在顶棚侧边梁1上,并且顶棚侧边梁加强板8的后端与C柱加强板4的前端之间设有第一间隙9,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后”指的是白车身总成的车后方,“前”指的是白车身总成的车前方。通过该种结构,本实施例中的C柱加强板4没有和顶棚侧边梁加强板8搭接/接触,从而可以避免C柱加强板4传递的载荷传递至顶棚侧边梁加强板8上而对顶棚侧边梁加强板8造成损伤,并且还可以减少白车身总成的焊点数量,减少了白车身总成连接,降低白车身总成连接工艺难度,另外,由于顶棚侧边梁加强板8不需和C柱加强板4连接,故而顶棚侧边梁加强板8的长度可以设置得更短,进而节省材料,并且可减轻白车身总成的重量。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更优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车身本体还包括D柱以及加强D柱连接强度的D柱上接头加强板10,和现有技术一样,D柱上接头加强板10覆盖在D柱上接头上,以加强D柱的连接强度,而本实施例中的C柱加强板4后端与D柱上接头加强板10之间设有第二间隙11,也即D柱上接头加强板10与C柱加强板4之间没有搭接或者连接,这样,便可以便可以避免C柱加强板4传递的载荷传递至D柱上接头加强板10上而对D柱上接头加强板10造成损伤,并且还可以减少白车身总成的焊点数量,减少了白车身总成连接,降低白车身总成连接工艺难度,另外,由于C柱加强板4顶部不需要与D柱上接头加强板10连接,故而C柱加强板4顶部的宽度可以设置得更短,进而节省材料,并且可减轻白车身总成的重量。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和现有技术一样,本实施例中的C柱3前端设有前翻边,上述C柱加强板4的前端搭接在C柱3的前翻边上,从而实现C柱加强板4前端的固定。本实施例中,上述侧围内板5包括与C柱3相接的第一区域,C柱加强板4的后端搭接在该第一区域上,当侧围外板6连接在侧围内板5上后,便可以将C柱加强板4压紧。本实施例中的C柱加强板4的底端与上述后外轮罩2焊接在一起。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的顶棚侧边梁1的内板实际上是侧围内板5的一部分。而C柱加强板4的上部则搭接在上述顶棚侧边梁1的内板上。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最佳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C柱加强板4的上部宽度以及下部宽度均大于C柱加强板4的中部宽度,这样,则可以使得C柱加强板4与后外轮罩2以及顶棚侧边梁1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更优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C柱加强板4上开设有减重孔12,从而减轻C柱加强板4的总重量,以使得本实施例提供的白车身总成的重量更轻。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采用上述白车身总成,故而该车辆的扭转模态以及刚度均更高,质量更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记载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白车身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本体,所述车身本体包括:
顶棚侧边梁、后外轮罩以及C柱,所述C柱设于所述顶棚侧边梁以及所述后外轮罩之间;
C柱加强板,覆盖于所述C柱上,并且所述C柱加强板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所述顶棚侧边梁以及所述后外轮罩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车身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C柱加强板的顶端设有第一翻边,所述顶棚侧边梁的上端设有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第二翻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白车身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本体还包括侧围内板和侧围外板,所述第二翻边包括与所述侧围外板一体的侧梁翻边外板和与所述侧围内板一体的侧梁翻边内板,所述第一翻边设置于所述侧梁翻边外板和侧梁翻边内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白车身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本体还包括顶棚侧边梁加强板,所述顶棚侧边梁加强板覆盖于所述顶棚侧边梁上,并且所述顶棚侧边梁加强板的后端与所述C柱加强板的前端之间设有第一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白车身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本体还包括D柱以及加强所述D柱连接强度的D柱上接头加强板,所述C柱加强板的后端与所述D柱上接头加强板前端之间设有第二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白车身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C柱的前端设有前翻边,所述C柱加强板的前端搭接在所述前翻边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白车身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内板包括与所述C柱相接的第一区域,所述C柱加强板的后端搭接在所述第一区域上。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白车身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C柱加强板的上部宽度以及下部宽度均大于所述C柱加强板的中部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白车身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C柱加强板上开设有减重孔。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白车身总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475571.2A CN112590940A (zh) | 2020-12-14 | 2020-12-14 | 一种白车身总成及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475571.2A CN112590940A (zh) | 2020-12-14 | 2020-12-14 | 一种白车身总成及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590940A true CN112590940A (zh) | 2021-04-02 |
Family
ID=751955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475571.2A Pending CN112590940A (zh) | 2020-12-14 | 2020-12-14 | 一种白车身总成及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590940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107879A (zh) * | 2022-07-19 | 2022-09-27 |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侧顶装配组件及尺寸控制方法 |
CN117818758A (zh) * | 2022-09-29 | 2024-04-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后侧围组件及车辆 |
Citation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657115U (zh) * | 2011-05-18 | 2013-01-09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 后背门开口的加强结构 |
CN205273620U (zh) * | 2015-12-31 | 2016-06-01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后侧围加强结构及汽车 |
CN206644878U (zh) * | 2017-02-28 | 2017-11-17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后轮罩内板加强结构及汽车车身 |
CN206679088U (zh) * | 2017-03-21 | 2017-11-28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后侧围总成及车身后部结构 |
CN107487370A (zh) * | 2017-05-22 | 2017-12-19 |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 车身侧围结构、c柱加强板和车辆 |
CN108423075A (zh) * | 2018-05-16 | 2018-08-21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后轮罩结构及车身 |
CN208559517U (zh) * | 2018-06-01 | 2019-03-01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白车身及汽车 |
CN110104072A (zh) * | 2019-05-10 | 2019-08-09 | 江苏敏安电动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车身侧围c柱内板加强结构及车辆 |
CN110329357A (zh) * | 2019-07-26 | 2019-10-15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C柱加强板连接结构 |
CN110341805A (zh) * | 2018-04-03 | 2019-10-18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白车身框架总成 |
CN209553316U (zh) * | 2018-12-07 | 2019-10-29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侧围后段结构以及侧围总成 |
CN209553315U (zh) * | 2018-12-07 | 2019-10-29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侧围总成 |
CN209904878U (zh) * | 2019-04-15 | 2020-01-07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车辆的侧围后部传力结构和车辆 |
CN111098931A (zh) * | 2019-12-20 | 2020-05-05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白车身后部总成结构 |
CN210881576U (zh) * | 2019-10-31 | 2020-06-30 | 摩登汽车有限公司 | 汽车后减震器安装总成 |
CN211281207U (zh) * | 2019-11-28 | 2020-08-18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车身后部传力结构及车辆 |
CN211731578U (zh) * | 2019-11-28 | 2020-10-23 | 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车身后部的加强结构 |
CN111959610A (zh) * | 2020-07-21 | 2020-11-20 | 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微型电动车c柱结构 |
-
2020
- 2020-12-14 CN CN202011475571.2A patent/CN11259094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657115U (zh) * | 2011-05-18 | 2013-01-09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 后背门开口的加强结构 |
CN205273620U (zh) * | 2015-12-31 | 2016-06-01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后侧围加强结构及汽车 |
CN206644878U (zh) * | 2017-02-28 | 2017-11-17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后轮罩内板加强结构及汽车车身 |
CN206679088U (zh) * | 2017-03-21 | 2017-11-28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后侧围总成及车身后部结构 |
CN107487370A (zh) * | 2017-05-22 | 2017-12-19 |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 车身侧围结构、c柱加强板和车辆 |
CN110341805A (zh) * | 2018-04-03 | 2019-10-18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白车身框架总成 |
CN108423075A (zh) * | 2018-05-16 | 2018-08-21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后轮罩结构及车身 |
CN208559517U (zh) * | 2018-06-01 | 2019-03-01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白车身及汽车 |
CN209553316U (zh) * | 2018-12-07 | 2019-10-29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侧围后段结构以及侧围总成 |
CN209553315U (zh) * | 2018-12-07 | 2019-10-29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侧围总成 |
CN209904878U (zh) * | 2019-04-15 | 2020-01-07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车辆的侧围后部传力结构和车辆 |
CN110104072A (zh) * | 2019-05-10 | 2019-08-09 | 江苏敏安电动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车身侧围c柱内板加强结构及车辆 |
CN110329357A (zh) * | 2019-07-26 | 2019-10-15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C柱加强板连接结构 |
CN210881576U (zh) * | 2019-10-31 | 2020-06-30 | 摩登汽车有限公司 | 汽车后减震器安装总成 |
CN211281207U (zh) * | 2019-11-28 | 2020-08-18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车身后部传力结构及车辆 |
CN211731578U (zh) * | 2019-11-28 | 2020-10-23 | 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车身后部的加强结构 |
CN111098931A (zh) * | 2019-12-20 | 2020-05-05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白车身后部总成结构 |
CN111959610A (zh) * | 2020-07-21 | 2020-11-20 | 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微型电动车c柱结构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107879A (zh) * | 2022-07-19 | 2022-09-27 |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侧顶装配组件及尺寸控制方法 |
CN117818758A (zh) * | 2022-09-29 | 2024-04-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后侧围组件及车辆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972672U (zh) | 汽车后侧围结构及汽车 | |
JPS58152673A (ja) | 自動車の前部車体構造 | |
JPH11180347A (ja) | 車体後部構造 | |
CN110861715B (zh) | 一种轻量化的汽车后侧围加强板总成及后侧围加强结构 | |
CN110104072A (zh) | 一种车身侧围c柱内板加强结构及车辆 | |
CN112590940A (zh) | 一种白车身总成及车辆 | |
CN209208881U (zh) | C柱门槛梁连接结构及汽车 | |
CN108556924A (zh) | 一种提高40%偏置碰安全性能的a柱结构 | |
CN212195650U (zh) | 一种车身结构及车辆 | |
CN209112287U (zh) | 一种车身尾门框加强组件 | |
CN111301535B (zh) | C柱门槛梁连接结构及汽车 | |
CN213057233U (zh) | 一种汽车后轮罩与地板连接结构及汽车 | |
CN211364229U (zh) | 一种汽车及其滑移门 | |
CN111216527A (zh) | 一种汽车全景天窗顶盖总成 | |
JP3335774B2 (ja) | 自動車のフロントピラー下方部構造 | |
CN115092260B (zh) | 一种轿车c柱、d柱区域结构及轿车 | |
CN206297633U (zh) | 重卡白车身结构 | |
CN212243575U (zh) | 一种后围板总成结构及汽车 | |
JP4245895B2 (ja) | 自動車の車体側部構造 | |
CN212125295U (zh) | 一种后部车身结构及汽车 | |
JP2002249069A (ja) | 車両のフロントピラーの補強構造 | |
CN209719727U (zh) | 一种汽车车身铰链柱支撑结构 | |
JPH02293276A (ja) | 自動車の前部車体構造 | |
JP3312270B2 (ja) | サイドシルの結合構造 | |
CN218112788U (zh) | 前围板总成结构和汽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4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