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止停固定机构及基于该机构的笔记本电脑转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笔记本电脑转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止停固定机构及基于该机构的笔记本电脑转轴。
背景技术
笔记本电脑转轴往往都是使用阻尼转轴,阻尼转轴在使用时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转轴间垫片的磨损问题也是转轴轴使用过程中常见的设备问题,主要是转轴垫片的金属特性造成的:金属虽然硬度高,但是退让性差(变形后无法复原)、抗冲击性能差、抗疲劳性能差,因此容易造成粘着磨损、磨料磨损、疲劳磨损、微动磨损等。
且阻尼转轴位置容易藏灰,长时间降低笔记本电脑的散热性等;为此我们提供一种止停固定机构及基于该机构的笔记本电脑转轴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止停固定机构及基于该机构的笔记本电脑转轴,包括转动套设在转轴上的转动套,当转动转动套时,转动套可相对转轴转动,转动到固定位置时,转动套与转轴之间通过相斥的第二磁性板和第一磁性板随时固定,避免了转轴结构直接接触容易发生磨损的方式,转动套转动和固定方便,结构之间不易磨损,且无需润滑,也避免了使用润滑油容易吸附灰尘的现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一种止停固定机构,包括:
转动套设在转轴上的转动套,所述转动套的外圈处固定设置有多组第二磁性板,所述转轴的外圈处固定设置有多组第一磁性板,多组第二磁性板与多组第一磁性板对应并相斥远离使得转轴悬浮在转动套中并保持与转动套同轴,所述转动套与转轴之间形成悬空槽,在转动套相对转轴转动时不接触,当转动套相对转轴固定时,转动套与转轴之间通过相斥的第二磁性板、第一磁性板悬浮固定。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转动套的内圈处固定设置有避免转动套与转轴外圈直接接触的橡胶垫。
本实施例中,转动套与转轴之间通过多组第二磁性板与多组第一磁性板相斥悬浮固定,当转动转动套时,转动套可相对转轴转动,转动到固定位置时,转动套与转轴之间通过相斥的第二磁性板和第一磁性板随时固定,避免了转轴结构直接接触容易发生磨损的方式,转动套转动和固定方便,结构之间不易磨损,且无需润滑,也避免了使用润滑油容易吸附灰尘的现象。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转轴的内部一端设置有不锈钢十字形槽,所述不锈钢十字形槽中吸附固定有可在不锈钢十字形槽中活动的磁性十字形板,所述磁性十字形板的端部一体设置有伸出转轴的卡条,所述转动套的一侧设置有多组供卡条端部卡合固定的卡槽,所述不锈钢十字形槽的开口处通过螺钉固定有活动套设在卡条外圈处的封板。
需要说明的是,当向外拉动卡条时,卡条的端部从卡槽中移出,转动套可相对于转轴转动,当向内压缩卡条时,卡条的端部卡合在对应的卡槽中,完成转动套和转轴的相对固定,进一步增加转动套和转轴固定时的稳定性,且卡条端部通过磁性十字形板吸附固定在不锈钢十字形槽中,固定方便,当拆除封板时方便将卡条取出,使用方便。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笔记本电脑转轴,包括如上任一所述的止停固定机构,还包括:
设置于转轴内部的空腔槽,所述空腔槽中固定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活动套设有多组活动套,所述活动套的外圈处固定焊接有扇叶,所述转轴的上下分别设置有显示屏和电脑主板,所述转轴的一侧固定焊接有与显示屏之间通过螺钉固定的一号连接板,所述转动套的一侧固定焊接有与电脑主板之间通过螺钉固定的二号连接板。
进一步的,转动套和转轴分别通过二号连接板、二号连接板固定在电脑主板、显示屏上,方便拆装和维修,转动套悬浮固定在转轴的外圈处,当相对电脑主板转动显示屏时转动结构稳定,且不易磨损,固定方便。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显示屏与电脑主板之间设置有可弹性变形的气囊,所述气囊包括上下设置的上气囊与下气囊,所述上气囊与下气囊分别固定在显示屏的底面和电脑主板的上表面,所述上气囊和下气囊相互靠近的一面均设置有相互贴合的固定板,两组固定板之间通过螺钉固定,两组固定板、上气囊和下气囊之间形成密封的腔体。
具体的,当转动显示屏时,显示屏和电脑主板之间的气囊被压缩,压缩后的气囊将其内部的空气通过第二风孔排入空腔槽中,排入空腔槽中的空气推动扇叶转动,将转轴内部的热量排出,空气从第一风孔排出在转轴的外部,也对转轴的外部进行吹风清理,避免转轴位置积灰,实用性强。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气囊中设置有可支撑气囊保持膨胀状态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设置有开口的橡胶柱,所述橡胶柱中活动塞有竖直放置的弹簧,所述橡胶柱上的开口通过胶黏固定,所述上气囊的内壁和下气囊的内壁上均固定设置有供橡胶柱端部卡合的橡胶筒。
其中,气囊被压缩时弹簧也相应被压缩,而再次转动显示屏增加显示屏和电脑主板之间的空隙时,气囊可通过弹簧的恢复力作用复位将气囊撑紧膨胀,保证了气囊在膨胀变形和压缩变形之间变换引起气流的流动,对装置进行散热和除尘,气囊保护在显示屏和电脑主板之间,使得显示屏和电脑主板相对开合时具有一定的阻力和弹性缓冲作用,防摔,保护性强。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转轴的上端设置有连通空腔槽与其外部的第一风孔,所述转轴的下端设置有与气囊内部连通的第二风孔。
本实施例中,橡胶柱的内径大于弹簧的内径,但可供弹簧竖直放置而不可横向放置,起到定位弹簧保持竖直状态而对气囊进行支撑的作用,且弹簧直接放置在通过胶水封口开口的橡胶柱中,橡胶柱的上下两端卡合在上下两组橡胶筒之间,方便拆装和维护,而气囊由上气囊和下气囊组成,上气囊与下气囊之间通过两组固定板上的螺钉固定,可拆装和修补,代替了完全密封的气囊结构而不便更换和安装内部装置的方式。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显示屏的底部设置有供转动套和转轴放置的凹槽。
本发明的一种止停固定机构及基于该机构的笔记本电脑转轴,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一种止停固定机构及基于该机构的笔记本电脑转轴,包括转动套设在转轴上的转动套,所述转动套的外圈处固定设置有多组第二磁性板,所述转轴的外圈处固定设置有多组第一磁性板,多组第二磁性板与多组第一磁性板对应并相斥远离使得转轴悬浮在转动套中并保持与转动套同轴,所述转动套与转轴之间形成悬空槽,在转动套相对转轴转动时不接触,当转动套相对转轴固定时,转动套与转轴之间通过相斥的第二磁性板、第一磁性板悬浮固定,转动套与转轴之间通过多组第二磁性板与多组第一磁性板相斥悬浮固定,当转动转动套时,转动套可相对转轴转动,转动到固定位置时,转动套与转轴之间通过相斥的第二磁性板和第一磁性板随时固定,避免了转轴结构直接接触容易发生磨损的方式,转动套转动和固定方便,结构之间不易磨损,且无需润滑,也避免了使用润滑油容易吸附灰尘的现象;
2.本发明的一种止停固定机构及基于该机构的笔记本电脑转轴,包括设置于转轴内部的空腔槽,所述空腔槽中固定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活动套设有多组活动套,所述活动套的外圈处固定焊接有扇叶,所述转轴的上下分别设置有显示屏和电脑主板,所述转轴的一侧固定焊接有与显示屏之间通过螺钉固定的一号连接板,所述转动套的一侧固定焊接有与电脑主板之间通过螺钉固定的二号连接板,当转动显示屏时,显示屏和电脑主板之间的气囊被压缩,压缩后的气囊将其内部的空气通过第二风孔排入空腔槽中,排入空腔槽中的空气推动扇叶转动,将转轴内部的热量排出,空气从第一风孔排出在转轴的外部,也对转轴的外部进行吹风清理,避免转轴位置积灰,实用性强。
参照后文的说明与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发明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发明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显示屏和电脑主板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图2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显示屏1、电脑主板2、转动套3、转轴4、第一磁性板5、第二磁性板6、卡条7、卡槽8、橡胶垫9、悬空槽10、不锈钢十字形槽11、封板12、磁性十字形板13、气囊14、扇叶15、活动套16、支撑杆17、第一风孔18、空腔槽19、第二风孔20、固定板21、上气囊22、下气囊23、橡胶筒24、橡胶柱25、开口26、弹簧2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设有”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相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固连”为固定连接的含义,固定连接的方式有很多种,不作为本文的保护范围,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发明,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止停固定机构,包括:
转动套设在转轴4上的转动套3,转动套3的外圈处固定设置有多组第二磁性板6,转轴4的外圈处固定设置有多组第一磁性板5,多组第二磁性板6与多组第一磁性板5对应并相斥远离使得转轴4悬浮在转动套3中并保持与转动套3同轴,转动套3与转轴4之间形成悬空槽10,在转动套3相对转轴4转动时不接触,当转动套3相对转轴4固定时,转动套3与转轴4之间通过相斥的第二磁性板6、第一磁性板5悬浮固定。
转动套3的内圈处固定设置有避免转动套3与转轴4外圈直接接触的橡胶垫9。
本实施例中,转动套3与转轴4之间通过多组第二磁性板6与多组第一磁性板5相斥悬浮固定,当转动转动套3时,转动套3可相对转轴4转动,转动到固定位置时,转动套3与转轴4之间通过相斥的第二磁性板6和第一磁性板5随时固定,避免了转轴结构直接接触容易发生磨损的方式,转动套3转动和固定方便,结构之间不易磨损,且无需润滑,也避免了使用润滑油容易吸附灰尘的现象。
转轴4的内部一端设置有不锈钢十字形槽11,不锈钢十字形槽11中吸附固定有可在不锈钢十字形槽11中活动的磁性十字形板13,磁性十字形板13的端部一体设置有伸出转轴4的卡条7,转动套3的一侧设置有多组供卡条7端部卡合固定的卡槽8,不锈钢十字形槽11的开口处通过螺钉固定有活动套设在卡条7外圈处的封板12。
需要说明的是,当向外拉动卡条7时,卡条7的端部从卡槽8中移出,转动套3可相对于转轴4转动,当向内压缩卡条7时,卡条7的端部卡合在对应的卡槽8中,完成转动套3和转轴4的相对固定,进一步增加转动套3和转轴4固定时的稳定性,且卡条7端部通过磁性十字形板13吸附固定在不锈钢十字形槽11中,固定方便,当拆除封板12时方便将卡条7取出,使用方便。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笔记本电脑转轴,包括如上任一的止停固定机构,还包括:
设置于转轴4内部的空腔槽19,空腔槽19中固定设置有支撑杆17,支撑杆17上活动套设有多组活动套16,活动套16的外圈处固定焊接有扇叶15,转轴4的上下分别设置有显示屏1和电脑主板2,转轴4的一侧固定焊接有与显示屏1之间通过螺钉固定的一号连接板,转动套3的一侧固定焊接有与电脑主板2之间通过螺钉固定的二号连接板。
进一步的,转动套3和转轴4分别通过二号连接板、二号连接板固定在电脑主板2、显示屏1上,方便拆装和维修,转动套3悬浮固定在转轴4的外圈处,当相对电脑主板2转动显示屏1时转动结构稳定,且不易磨损,固定方便。
显示屏1与电脑主板2之间设置有可弹性变形的气囊14,气囊14包括上下设置的上气囊22与下气囊23,上气囊22与下气囊23分别固定在显示屏1的底面和电脑主板2的上表面,上气囊22和下气囊23相互靠近的一面均设置有相互贴合的固定板21,两组固定板21之间通过螺钉固定,两组固定板21、上气囊22和下气囊23之间形成密封的腔体。
具体的,当转动显示屏1时,显示屏1和电脑主板2之间的气囊14被压缩,压缩后的气囊14将其内部的空气通过第二风孔20排入空腔槽19中,排入空腔槽19中的空气推动扇叶15转动,将转轴4内部的热量排出,空气从第一风孔18排出在转轴4的外部,也对转轴4的外部进行吹风清理,避免转轴位置积灰,实用性强。
气囊14中设置有可支撑气囊14保持膨胀状态的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设置有开口26的橡胶柱25,橡胶柱25中活动塞有竖直放置的弹簧27,橡胶柱25上的开口26通过胶黏固定,上气囊22的内壁和下气囊23的内壁上均固定设置有供橡胶柱25端部卡合的橡胶筒24。
其中,气囊14被压缩时弹簧27也相应被压缩,而再次转动显示屏1增加显示屏1和电脑主板2之间的空隙时,气囊14可通过弹簧27的恢复力作用复位将气囊14撑紧膨胀,保证了气囊14在膨胀变形和压缩变形之间变换引起气流的流动,对装置进行散热和除尘,气囊14保护在显示屏1和电脑主板2之间,使得显示屏1和电脑主板2相对开合时具有一定的阻力和弹性缓冲作用,防摔,保护性强。
转轴4的上端设置有连通空腔槽19与其外部的第一风孔18,转轴4的下端设置有与气囊14内部连通的第二风孔20。
本实施例中,橡胶柱25的内径大于弹簧27的内径,但可供弹簧27竖直放置而不可横向放置,起到定位弹簧27保持竖直状态而对气囊14进行支撑的作用,且弹簧27直接放置在通过胶水封口开口26的橡胶柱25中,橡胶柱25的上下两端卡合在上下两组橡胶筒24之间,方便拆装和维护,而气囊14由上气囊22和下气囊23组成,上气囊22与下气囊23之间通过两组固定板21上的螺钉固定,可拆装和修补,代替了完全密封的气囊结构而不便更换和安装内部装置的方式。
显示屏1的底部设置有供转动套3和转轴4放置的凹槽。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止停固定机构及基于该机构的笔记本电脑转轴,工作过程如下:
转动套3与转轴4之间通过多组第二磁性板6与多组第一磁性板5相斥悬浮固定,当转动转动套3时,转动套3可相对转轴4转动,转动到固定位置时,转动套3与转轴4之间通过相斥的第二磁性板6和第一磁性板5随时固定,避免了转轴结构直接接触容易发生磨损的方式,转动套3转动和固定方便,结构之间不易磨损,且无需润滑,也避免了使用润滑油容易吸附灰尘的现象,当转动显示屏1时,显示屏1和电脑主板2之间的气囊14被压缩,压缩后的气囊14将其内部的空气通过第二风孔20排入空腔槽19中,排入空腔槽19中的空气推动扇叶15转动,将转轴4内部的热量排出,空气从第一风孔18排出在转轴4的外部,也对转轴4的外部进行吹风清理,避免转轴位置积灰,实用性强。
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