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包含多个传感单元,所述多个传感单元可以M行*N列的方式排列,也可将最小传感单元分布在需要检测力的敏感区域从而实现精准捕捉区域受力。每个所述传感单元包括上中下三层结构。上层结构包括作为衬底的PDMS薄膜和作为电极的二维石墨烯,中层结构为作为绝缘体的PDMS微结构介电层,下层的结构、材料与上层相同,空间上是由上层翻转后水平面旋转90°,在器件的俯视图上形成互相垂直的两条电极,中心圆形区域为电容单元。
作为优选,使用CVD法制作二维石墨烯作为电极,再将图案化的石墨烯电极转移至PDMS柔性衬底,从而实现石墨烯/PDMS薄膜。
作为优选,所述的PDMS柔性衬底及微结构介电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Sylgard 184 PDMS和固化剂以10:1的比例混合,充分搅拌;
(b)将PDMS混合溶液静置放入真空箱以去除溶液中的气泡;
(c)使用匀胶机将去除气泡后的PDMS混合溶液均匀的涂抹在载体上;
(d)将载体与均匀涂抹的PDMS混合溶液放置干燥箱;
(e)将载体与固化完成的PDMS分离。
作为优选,步骤(b)中真空箱温度不能超过室温,最好控制在25°以下。
作为优选,步骤(c)中匀胶机在慢速旋转环节时间不宜太短,60s-90s即可,使其有充分的时间为高速旋转做准备。
作为优选,载体上可预先喷涂干性氟素脱模剂,使得后面操作中更易脱模。
作为优选,步骤(d)中的温度不适宜过低,会导致固化时间过久,也不适宜过高,会影响材料的韧性,70°-90°,一小时即可。
一种制作上述电容式柔性触觉传感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
(1)制备石墨烯电极;
(2)石墨烯电极至PDMS柔性衬底;
(3)PDMS混合溶液;
(4)PDMS混合溶液真空脱泡;
(5)用PDMS混合溶液填充微结构硅模具;
(6)将从硅模具中脱模的PDMS介电层与两层石墨烯电极/PDMS混合薄膜贴合连接,可实现精准受力定位的高灵敏度电容式柔性触觉传感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多个传感单元以M行*N列的方式排列,可组成任意数量行、列组合的传感阵列,像素化传感器阵列成功地识别了任何施加压力的空间分布。
2、本发明通过调节介电层凸台的尺寸大小、排列密度、排列夹角,可以很容易地控制灵敏度和传感范围,由间隔物对每个单元的结构隔离防止了相邻单元之间的串扰,也防止了每个单元外受力对单元内的影响。
3、本发明中介电层凸台采用从检测单元(即上下石墨烯电极与介电层形成的电容部分)中心向外呈现放射状结构,凸台的间距随着距离检测单元中心越远而增大,让传感器中凸台之间的空隙部分更容易产生形变,这就使得检测单元外的支撑部分受力将沿着凸台架空的沟道引流至外侧,从而对检测单元内的影响降至忽略不计,实现精准受力定位。
4、 本发明中主要采用PDMS材料和石墨烯材料,石墨烯具有高断裂应变(>20%)和高透过率(≈97.5%),PDMS的杨氏模量在2Mpa左右,透光率大于92%。一方面保证了传感器的透明程度,另一方面也极大程度保证了弯曲与拉伸的柔性特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可实现精准受力定位的灵敏度可调的电容式柔性触觉传感器,包括有多个以M行*N列排列的传感单元,每个传感单元包括有上层PDMS衬底1、上层石墨烯电极2、介电层3、下层石墨烯电极4、下层PDMS衬底5。
所述的介电层的凸台支撑的是传感单元电极以外的部分,使得检测单元(即上下石墨烯电极与介电层形成的电容部分)受力后更容易产生形变。该结构同时也可以实现对检测单元外受力的卸载,检测单元外的力,因为放射状沟道的存在,将沿着凸台架空的沟道引流至外侧,所以对检测单元内的影响降至忽略不计,从而实现精准受力定位。
所述的介电层的凸台呈放射状排列,可有效的排除检测单位外受力对电容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影响。在电容受力导致最大变化值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改变凸台的尺寸大小、排列密度、排列夹角来改变器件受力形变的情况,进而调整灵敏度的变化,使得传感器适用于更多的场合。
所述的传感器除了电极以外均由PDMS材料构成,高度可压缩的介质材料是获得高灵敏度所必需的;介质的杨氏模量越低,当压力施加到传感器时就会导致更大的变形,从而导致电容的更大变化。因此,使用具有低杨氏模量的PDMS材料。
实施例1
一种可实现精准受力定位的灵敏度可调的电容式柔性触觉传感器的制作方法,介电层凸台结构为:凸台直径70μm、凸台排列间距35μm、凸台排列夹角30°,包括如下步骤:
(1)首先制备石墨烯/PDMS薄膜;
把锗 (110)衬底放入炉中,通入氢气和氩气或者氮气保护加热至1000℃左右,稳定温度,保持20min左右;然后停止通入保护气体,改通入碳源(如甲烷)气体,大约30min,反应完成;切断电源,关闭甲烷气体,再通入保护气体排净甲烷气体,在保护气体的环境下直至管子冷却到室温,取出锗 (110)衬底,得到锗 (110)衬底上的石墨烯。经过ICP刻蚀得到载有图案化石墨烯的锗 (110)衬底。
在石墨烯表面旋涂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作为支撑层,然后浸入到适当的化学溶液中腐蚀锗基底,锗基底腐蚀完后,将石墨烯/PDMS薄膜捞至蒸馏水清洗干净。
同样以此法获得底层石墨烯/PDMS薄膜。
(2)然后制作PDMS介电层;
参照图2,制造介电层硅模具6的填充材料:
(a)将Sylgard 184 PDMS和固化剂以10:1的比例混合,充分搅拌;
(b)将PDMS混合溶液静置放入真空箱以去除溶液中的气泡;
(c)使用匀胶机将去除气泡后的PDMS混合溶液均匀的涂抹在载体上;
(d)将载体与均匀涂抹的PDMS混合溶液放置干燥箱;
(e)将载体与固化完成的PDMS分离;
步骤(b)中去除填充材料中残留的微小气泡,使PDMS液态混合物充分填充。真空箱温度不能超过室温,控制在25°以下。
步骤(c)中匀胶机在慢速旋转环节时间保持在60s-90s,使其有充分的时间为高速旋转做准备。硅模具上可预先喷涂干性氟素脱模剂,使填充材料更容易从硅模具中脱离。
步骤(d)中的温度保持在85°,一小时。使填充凹槽的介电层的完全固化。
填充物固化后剥离模具,完成了介电层的制造。
(3)最后将底层石墨烯/PDMS薄膜放置对准平台上底部,将介电层置于对准平台顶部,通过对准平台缓慢降低介电层高度并控制其位置和角度,将其贴附到石墨烯/PDMS薄膜上并挤压掉中间的空气,使得石墨烯/PDMS和介电层完全贴附保持15min后,将样品保持不动。将顶部石墨烯/PDMS薄膜置于对准平台顶部,通过对准平台缓慢降低介电层高度并控制其位置和角度,将其贴附到石墨烯/PDMS/介电层上,不用挤压空气,保证接触即可。将样品放置加热台上,在70℃下加热20min后,得到电容式柔性触觉传感器。
实施例2
一种可实现精准受力定位的灵敏度可调的电容式柔性触觉传感器的制作方法,介电层凸台结构为:凸台直径85μm、凸台排列间距20μm、凸台排列夹角30°,包括如下步骤:
(1)首先制备石墨烯/PDMS薄膜;
把锗 (110)衬底放入炉中,通入氢气和氩气或者氮气保护加热至1000℃左右,稳定温度,保持20min左右;然后停止通入保护气体,改通入碳源(如甲烷)气体,大约30min,反应完成;切断电源,关闭甲烷气体,再通入保护气体排净甲烷气体,在保护气体的环境下直至管子冷却到室温,取出锗 (110)衬底,得到锗 (110)衬底上的石墨烯。经过ICP刻蚀得到载有图案化石墨烯的锗 (110)衬底。
在石墨烯表面旋涂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作为支撑层,然后浸入到适当的化学溶液中腐蚀锗基底,锗基底腐蚀完后,将石墨烯/PDMS薄膜捞至蒸馏水清洗干净。
同样以此法获得底层石墨烯/PDMS薄膜。
(2)然后制作PDMS介电层;
参照图2,制造介电层硅模具7的填充材料:
(a)将Sylgard 184 PDMS和固化剂以10:1的比例混合,充分搅拌;
(b)将PDMS混合溶液静置放入真空箱以去除溶液中的气泡;
(c)使用匀胶机将去除气泡后的PDMS混合溶液均匀的涂抹在载体上;
(d)将载体与均匀涂抹的PDMS混合溶液放置干燥箱;
(e)将载体与固化完成的PDMS分离;
步骤(b)中去除填充材料中残留的微小气泡,使PDMS液态混合物充分填充。真空箱温度不能超过室温,控制在25°以下。
步骤(c)中匀胶机在慢速旋转环节时间保持在60s-90s,使其有充分的时间为高速旋转做准备。硅模具上可预先喷涂干性氟素脱模剂,使填充材料更容易从硅模具中脱离。
步骤(d)中的温度保持在85°,一小时。使填充凹槽的介电层的完全固化。
填充物固化后剥离模具,完成了介电层的制造。
(3)最后将底层石墨烯/PDMS薄膜放置对准平台上底部,将介电层置于对准平台顶部,通过对准平台缓慢降低介电层高度并控制其位置和角度,将其贴附到石墨烯/PDMS薄膜上并挤压掉中间的空气,使得石墨烯/PDMS和介电层完全贴附保持15min后,将样品保持不动。将顶部石墨烯/PDMS薄膜置于对准平台顶部,通过对准平台缓慢降低介电层高度并控制其位置和角度,将其贴附到石墨烯/PDMS/介电层上,不用挤压空气,保证接触即可。将样品放置加热台上,在70℃下加热20min后,得到电容式柔性触觉传感器。
参照图4,凸台直径的变大使得传感器在最大电容变化量不变的情况下,提升了工作范围。
实施例3
一种可实现精准受力定位的灵敏度可调的电容式柔性触觉传感器的制作方法,介电层凸台结构为:凸台直径70μm、凸台排列间距70μm、凸台排列夹角30°,包括如下步骤:
(1)首先制备石墨烯/PDMS薄膜;
把锗 (110)衬底放入炉中,通入氢气和氩气或者氮气保护加热至1000℃左右,稳定温度,保持20min左右;然后停止通入保护气体,改通入碳源(如甲烷)气体,大约30min,反应完成;切断电源,关闭甲烷气体,再通入保护气体排净甲烷气体,在保护气体的环境下直至管子冷却到室温,取出锗 (110)衬底,得到锗 (110)衬底上的石墨烯。经过ICP刻蚀得到载有图案化石墨烯的锗 (110)衬底。
在石墨烯表面旋涂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作为支撑层,然后浸入到适当的化学溶液中腐蚀锗基底,锗基底腐蚀完后,将石墨烯/PDMS薄膜捞至蒸馏水清洗干净。
同样以此法获得底层石墨烯/PDMS薄膜。
(2)然后制作PDMS介电层;
参照图2,制造介电层硅模具8的填充材料:
(a)将Sylgard 184 PDMS和固化剂以10:1的比例混合,充分搅拌;
(b)将PDMS混合溶液静置放入真空箱以去除溶液中的气泡;
(c)使用匀胶机将去除气泡后的PDMS混合溶液均匀的涂抹在载体上;
(d)将载体与均匀涂抹的PDMS混合溶液放置干燥箱;
(e)将载体与固化完成的PDMS分离;
步骤(b)中去除填充材料中残留的微小气泡,使PDMS液态混合物充分填充。真空箱温度不能超过室温,控制在25°以下。
步骤(c)中匀胶机在慢速旋转环节时间保持在60s-90s,使其有充分的时间为高速旋转做准备。硅模具上可预先喷涂干性氟素脱模剂,使填充材料更容易从硅模具中脱离。
步骤(d)中的温度保持在85°,一小时。使填充凹槽的介电层的完全固化。
填充物固化后剥离模具,完成了介电层的制造。
(3)最后将底层石墨烯/PDMS薄膜放置对准平台上底部,将介电层置于对准平台顶部,通过对准平台缓慢降低介电层高度并控制其位置和角度,将其贴附到石墨烯/PDMS薄膜上并挤压掉中间的空气,使得石墨烯/PDMS和介电层完全贴附保持15min后,将样品保持不动。将顶部石墨烯/PDMS薄膜置于对准平台顶部,通过对准平台缓慢降低介电层高度并控制其位置和角度,将其贴附到石墨烯/PDMS/介电层上,不用挤压空气,保证接触即可。将样品放置加热台上,在70℃下加热20min后,得到电容式柔性触觉传感器。
参照图5,凸台排列密度的变小使得传感器在最大电容变化量不变的情况下,提升了灵敏度。
实施例4
一种可实现精准受力定位的灵敏度可调的电容式柔性触觉传感器的制作方法,介电层凸台结构为:凸台直径70μm、凸台排列间距35μm、凸台排列夹角22.5°,包括如下步骤:
(1)首先制备石墨烯/PDMS薄膜;
把锗 (110)衬底放入炉中,通入氢气和氩气或者氮气保护加热至1000℃左右,稳定温度,保持20min左右;然后停止通入保护气体,改通入碳源(如甲烷)气体,大约30min,反应完成;切断电源,关闭甲烷气体,再通入保护气体排净甲烷气体,在保护气体的环境下直至管子冷却到室温,取出锗 (110)衬底,得到锗 (110)衬底上的石墨烯。经过ICP刻蚀得到载有图案化石墨烯的锗 (110)衬底。
在石墨烯表面旋涂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作为支撑层,然后浸入到适当的化学溶液中腐蚀锗基底,锗基底腐蚀完后,将石墨烯/PDMS薄膜捞至蒸馏水清洗干净。
同样以此法获得底层石墨烯/PDMS薄膜。
(2)然后制作PDMS介电层;
参照图2,制造介电层硅模具9的填充材料:
(a)将Sylgard 184 PDMS和固化剂以10:1的比例混合,充分搅拌;
(b)将PDMS混合溶液静置放入真空箱以去除溶液中的气泡;
(c)使用匀胶机将去除气泡后的PDMS混合溶液均匀的涂抹在载体上;
(d)将载体与均匀涂抹的PDMS混合溶液放置干燥箱;
(e)将载体与固化完成的PDMS分离;
步骤(b)中去除填充材料中残留的微小气泡,使PDMS液态混合物充分填充。真空箱温度不能超过室温,控制在25°以下。
步骤(c)中匀胶机在慢速旋转环节时间保持在60s-90s,使其有充分的时间为高速旋转做准备。硅模具上可预先喷涂干性氟素脱模剂,使填充材料更容易从硅模具中脱离。
步骤(d)中的温度保持在85°,一小时。使填充凹槽的介电层的完全固化。
填充物固化后剥离模具,完成了介电层的制造。
(3)最后将底层石墨烯/PDMS薄膜放置对准平台上底部,将介电层置于对准平台顶部,通过对准平台缓慢降低介电层高度并控制其位置和角度,将其贴附到石墨烯/PDMS薄膜上并挤压掉中间的空气,使得石墨烯/PDMS和介电层完全贴附保持15min后,将样品保持不动。将顶部石墨烯/PDMS薄膜置于对准平台顶部,通过对准平台缓慢降低介电层高度并控制其位置和角度,将其贴附到石墨烯/PDMS/介电层上,不用挤压空气,保证接触即可。将样品放置加热台上,在70℃下加热20min后,得到电容式柔性触觉传感器。
参照图6,凸台排列角度的变小使得传感器在最大电容变化量不变的情况下,提升了工作范围。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结合图1与图3,当有力作用在传感器上时,传感单元的电极部分会受力下榻,导致电容极板间距向下从而使电容值变大,而此时作用在传感单元电极部分之外的力会被放射状凸台的夹角镂空部分引流出去而使得电极部分外部受力对电极部分形变没有影响,也使得传感单元之间不存在串扰的情况。有放射状凸台的存在不仅仅可以使得该传感器拥有高灵敏度的特点,还在保证其高灵敏度的同时保证较大的工作范围,不会因为受力过大导致传感器测量达到饱和。
综上,该传感器灵活、完全透明、灵敏度高、可实现精准受理定位。通过调节传感器的结构尺寸,可以很容易地控制灵敏度和传感范围。由间隔物对每个单元的结构隔离防止了相邻单元之间的串扰。放射状的凸台可以有效的分解检测单元(即上下石墨烯电极与介电层形成的电容部分)外的受力,并将其以造成凸台间隙结构的塌陷的形式最大程度地分解。因此,像素化传感器阵列成功地识别了任何施加压力的空间分布,触觉传感器将为便携式/穿戴设备、大规模触摸屏和人体生理信号检测提供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