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65698B - 多网协同目标识别系统和多网协同目标识别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多网协同目标识别系统和多网协同目标识别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565698B CN112565698B CN202011417624.5A CN202011417624A CN112565698B CN 112565698 B CN112565698 B CN 112565698B CN 202011417624 A CN202011417624 A CN 202011417624A CN 112565698 B CN112565698 B CN 11256569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twork
- target
- way
- target image
- sig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06V40/161—Detection; Localisation; Normalis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2—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separating internal from external traffic, e.g. firewalls
- H04L63/0209—Architectural arrangements, e.g. perimeter networks or demilitarized zo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网协同目标识别系统,包括第一网络内的监控设备、第二网络内的目标识别设备、第一、第二单向安全隔离编码设备、第一调度端和摄像头;第一调度端接收网络流信号并确定目标图像,及将目标图像展示在第一调度端显示屏幕上;摄像头拍摄目标图像,并将目标图像通过非网络途径发送至目标识别设备,后者接收、识别目标图像及调取目标信息,并通过第二单向传输设备向第二单向安全隔离编码设备输出目标信息;第二单向安全隔离编码设备接收目标信息并将目标信息转化为网络流信号,以及将网络流信号通过第三网络发送至第一调度端;第一、二、三网络网络隔离。通过本发明,能确保多个网络隔离的网络之间的业务的安全衔接,提高处理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目标识别系统和方法,尤其涉及多网协同目标识别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存在一些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网络,每个网络出于安全需要,不能和其他网络发生网络连接,也即彼此之间是网络隔离的,无法实现各个网络之间的系统的关联使用,以及无法实现网络之间信息的安全共享。
例如,为了调取一个具有保密属性的网络中的设备的资源,最常见的做法是通过光盘在该网络内拷贝数据,之后再通过光盘向其他网络导入,因此,过程繁琐,效率极低。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出多网协同目标识别系统,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多网协同目标识别系统包括位于第一网络内的监控设备、第二网络内的目标识别设备、第一单向安全隔离编码设备、第二单向安全隔离编码设备、第一调度端和摄像头;
监控设备通过第一单向传输设备连接至第一单向安全隔离编码设备,向所述第一单向安全隔离编码设备发送监控画面;
第一单向安全隔离编码设备用于接收所述监控画面,以及将所述监控画面信号转化为网络流信号,以及将网络流信号通过第三网络发送至第一调度端;
第一调度端用于接收所述网络流信号并确定目标图像,以及将所述目标图像展示在第一调度端所配备的显示屏幕上;
摄像头用于拍摄所述目标图像,并将拍摄的目标图像通过非网络途径或第二网络发送至目标识别设备;
目标识别设备用于接收摄像头拍摄的目标图像,识别所述目标图像,以及调取与所述目标图像相关的目标信息,并通过第二单向传输设备向第二单向安全隔离编码设备输出目标信息;
第二单向安全隔离编码设备用于接收所述目标信息并将所述目标信息转化为网络流信号,以及将该网络流信号通过第三网络发送至第一调度端和其他调度端;
第一网络、第二网络和第三网络网络隔离。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将所述目标图像展示在第一调度端所配备的显示屏幕上包括将目标图像显示在所述显示屏幕的第一区域上,以及摄像头用于拍摄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目标图像,并将拍摄的目标图像通过非网络途径或第二网络发送至第二网络中的目标识别设备;或者,
将所述目标图像展示在第一调度端所配备的显示屏幕上包括将目标图像显示在所述显示屏幕中的其中一个拓展屏幕上,以及摄像头用于拍摄位于所述拓展屏幕的目标图像,并将拍摄的目标图像通过非网络途径或第二网络发送至第二网络中的目标识别设备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根据本发明又一些实施例的多网协同目标识别系统,其包括位于第一网络内的监控设备,第二网络内的目标识别设备、第一单向安全隔离编码设备、第二单向安全隔离编码设备、第一调度端、投屏展示端和摄像头;
监控设备通过第一单向传输设备连接至第一单向安全隔离编码设备,向所述第一单向安全隔离编码设备发送监控画面;
第一单向安全隔离编码设备用于接收所述监控画面,以及将所述监控画面信号转化为网络流信号,以及将网络流信号通过第三网络发送至第一调度端;
第一调度端用于接收所述网络流信号并确定目标图像,以及通过网络将目标图像发送到投屏展示端;
投屏展示端用于接收所述目标图像并进行展示;
摄像头用于拍摄投屏展示端上展示的目标图像,并将拍摄的目标图像通过非网络途径或第二网络发送至目标识别设备;
目标识别设备用于接收摄像头拍摄的目标图像,识别所述目标图像,以及调取与所述目标图像相关的目标信息,并通过第二单向传输设备向第二单向安全隔离编码设备输出目标信息;
第二单向安全隔离编码设备用于接收所述目标信息并将所述目标信息转化为网络流信号,以及将该网络流信号通过第三网络发送至第一调度端和其他调度端;
第一网络、第二网络和第三网络网络隔离。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接收所述网络流信号并确定目标图像包括:选取目标图像以及通过裁剪操作来获取目标图像;或者
接收所述网络流信号并确定目标图像包括:选取目标图像并对目标图像的选框做高亮标记;所述人脸识别设备被配置为对高亮标记内的内容进行识别。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单向传输设备和第二单向传输设备包括单向视频线,第一单向安全隔离编码设备和第二单向安全隔离编码设备包括用于将所述单向视频线传输过来的信号内容编码为网络流信号的设备;或者
所述第一单向传输设备和第二单向传输设备包括单向光纤,第一单向安全隔离编码设备和第二单向安全隔离编码设备包括用于将所述单向光纤传输过来的信号内容编码为网络流信号的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单向传输设备和第二单向传输设备包括单向视频线,第一单向安全隔离编码设备和第二单向安全隔离编码设备包括视转光设备、单向光纤、光转视设备以及视转网设备,所述视转光设备用于将视频信号转换为光信号,所述光转视设备用于将光信号转换成视频信号,所述视转网设备用于将视频信号转换成网络流信号;或者,
所述第一单向传输设备和第二单向传输设备包括单向视频线,第一单向安全隔离编码设备和第二单向安全隔离编码设备包括视转光设备、单向光纤和光转网设备;所述视转光设备用于将视频信号转换为光信号,所述光转网设备用于将光信号转换成网络流信号;或者,
所述第一单向传输设备和第二单向传输设备包括单向光纤,第一单向安全隔离编码设备和第二单向安全隔离编码设备包括光转视设备和视转网设备,所述光转视设备用于将单向光纤传输过来的信号转换为视频信号,以及该视转网设备用于将视频信号转换为网络流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调度端包括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计算机、手持式或膝上型设备、移动设备(比如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媒体播放器等等)、多处理器系统、消费型电子设备、智能电视、小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包括上述任意系统或设备的分布式计算环境;第一调度端包括拼接控制器,第一调度端将来自多个网络内的设备的信号画面显示在拼接屏幕上。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根据本发明又一些实施例的多网协同目标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41-S44:
S41.接收各个网络内的通过单向传输路径发送过来的信号画面,并进行展示,所述各个网络之间网络隔离;
S42.确定信号画面中的目标图像;
S43.拍摄目标图像,并将拍摄的目标图像通过非网络途径或目标识别设备所在网络发送至目标识别设备,由目标识别设备识别目标图像并调取与目标图像相关的目标信息以及通过单向传输路径输出所述目标信息,所述目标识别设备所在网络为所述各个网络之一或与所述各个网络网络隔离的网络;
S44.获取目标识别设备通过单向传输路径输出的目标信息,并通过与所述各个网络网络隔离的网络分享目标信息。
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根据本发明又一些实施例的多网协同目标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51-S55:
S51.调度端接收各个网络内的通过各个单向传输路径发送过来的信号画面,并进行展示,所述各个网络之间网络隔离;
S52.调度端确定信号画面中的目标图像;
S53.摄像头拍摄目标图像,并将拍摄的目标图像通过非网络途径或目标识别设备所在网络发送至目标识别设备;
S54.目标识别设备识别目标图像并调取与目标图像相关的目标信息,以及通过单向传输路径向调度端输出所述目标信息,所述目标识别设备所在网络为所述各个网络之一或与所述各个网络网络隔离的网络;
S55.调度端获取目标识别设备通过单向传输路径输出的目标信息,并通过与所述各个网络网络隔离的网络分享目标信息。
本申请第五方面提供根据本发明又一些实施例的多网协同目标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61-S64:
S61.调度端接收各个网络内的通过各个单向传输路径发送过来的信号画面,并进行展示,所述各个网络之间网络隔离;
S62.摄像头拍摄图像,并将拍摄的图像通过非网络途径或目标识别设备所在网络发送至目标识别设备;
S63.目标识别设备识别拍摄的图像中的目标图像并调取与目标图像相关的目标信息,以及通过单向传输路径向调度端输出所述目标信息,所述目标识别设备所在网络为所述各个网络之一或与所述各个网络网络隔离的网络;
S64.调度端获取目标识别设备通过单向传输路径输出的目标信息,并通过与所述各个网络网络隔离的网络分享目标信息。
通过本发明,能确保对监控视频所在设备的内容单向调取,不造成监控视频所在设备内的任何数据的污染和窃取;而且,本发明可以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多个网络隔离的网络之间的业务衔接,提高处理效率以及使网络隔离的设备之间能够最大化地实现设备的安全共用,例如,通过目标识别设备实现对监控视频内容的安全隔离识别。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多网协同目标识别系统的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调度端中的图像裁剪和拖拽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与调度端、投屏展示端和人脸识别设备有关的泳道图;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多网协同目标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多网协同目标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多网协同目标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中,所述目标可以是特定的对象,包括人物、人脸、动物、花卉、车牌、静止的或移动的对象等,图1所示目标为人脸,相应的设备为人脸识别设备,若是其他目标,则所包含的设备为对应目标的识别设备。
如图1所示,所述多网协同目标识别系统包括监控设备2、人脸识别设备22、单向安全隔离编码设备(3,23,33)、调度端(8,n)、摄像头7、投屏展示端6及单向传输设备等图中未标识的其他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系统还可以包括一些其他业务网设备32,例如,其他监控设备等。
图中监控网1,数据网21,和其他业务网31之间网络隔离,彼此之间无法实现网络连接。
监控设备2位于监控网1中。监控设备2通过单向传输设备连接至单向安全隔离编码设备3,单向安全隔离编码设备3将来自监控设备的信号转化为网络流信号,以及将网络流信号通过网络发送至调度端,例如通过图中交换机4和服务端5发送至调度端8和n。
人脸识别设备22位于数据网21中;人脸识别设备22通过单向传输设备(如单向传输线等)连接至单向安全隔离编码设备23,向单向安全隔离编码设备23输出目标信息(如,识别结果相关的目标信息),单向安全隔离编码设备23将来自人脸识别设备的目标信息转化为网络流信号,以及将网络流信号通过网络发送至调度端。所述网络可以包括Wi-fi网络、蓝牙网络、私人区域网络(PAN)、局域网(LAN)、广域网(WAN)、IEEE 802.1x、内联网、互联网、外联网及其各项组合。网络也可以包括数字蜂窝电话网络,其可以包括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cdmaOne、CDMA2000、演进-数据优化的(EV-DO)、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EDGE)、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数字增强型无绳通信(DECT)、数字AMPS(IS-136/TDMA)、集成数字增强型网络(iDEN)、WiMAX、LTE、LTE advanced、移动宽带无线接入(MBWA)、IEEE 802.20。网络可以是公共接入的、私人的、虚拟私人的例如VPN。另外,本申请中所述的通过网络实现的连接也旨在涵盖通过交换机和/或路由器和/或服务器等网络构件实现的连接。例如,图1通过图中交换机4和服务端5实现各调度端、安全隔离编码设备、投屏展示端等的网络连接,服务端5可以用于管理各个调度端的调度权限或连接权限等,或者可以用于各个调度端的调度记录。
其他业务网设备32位于其他网31中;所述其他业务网设备例如可以为监控设备或视频播放设备;所述设备32通过单向传输设备连接至单向安全隔离编码设备33,并向单向安全隔离编码设备33输出视频内容,单向安全隔离编码设备33将来自监控设备的内容转化为网络流信号,以及将网络流信号通过网络发送至调度端,例如通过图中交换机4和服务端5发送至调度端8和/或n。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单向传输设备可以包括单向视频线,安全隔离编码设备33可以包括一个用于将所述视频线传输过来的信号内容编码为网络流信号的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所述单向传输设备可以包括单向视频线,所述安全隔离编码设备33可以包括一个视转光设备、单向光纤、光转视设备以及视转网设备,所述视转光设备用于将视频信号转换为光信号,该信号经过单向光纤后传输至光转视设备,该光转视设备用于将光信号转换成视频信号,该视频信号经由视转网设备后被编码为网络流信号,所述视转网设备用于将视频信号转换成网络流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些实施例,所述单向传输设备可以包括单向视频线,所述安全隔离编码设备33可以包括一个视转光设备、单向光纤和光转网设备,所述视转光设备用于将来自单向视频线的视频信号转换为光信号,该光信号经过单向光纤后传输至光转网设备,所述光转网设备用于将光信号转换成网络流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所述单向传输设备可以包括单向光纤,安全隔离编码设备33可以包括一个用于将所述光纤传输过来的信号内容编码为网络流信号的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所述单向传输设备可以包括单向光纤,安全隔离编码设备33可以包括一个光转视设备和视转网设备,所述光转视设备用于将单向光纤传输过来的信号转换为视频信号,以及该视转网设备用于将视频信号转换为网络流信号。
调度端8汇总展示各个相互隔离的网络1,21和31内的信号画面,例如,展示由监控设备2,人脸识别设备22和其他业务网设备32向外输出的内容。调度端8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计算机、手持式或膝上型设备、移动设备(比如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媒体播放器等等)、多处理器系统、消费型电子设备、智能电视、小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包括上述任意系统或设备的分布式计算环境,等等。调度端还可以包括拼接屏幕,调度端将来自各个设备的信号画面显示在拼接屏幕上。
当调度端8的用户发现信号画面中出现目标人物(或其他目标对象)时,可以选取目标人物(或头像),以及通过裁剪操作等来形成或确定目标人物图像(或称目标图像),并通过网络将目标人物图像发送到投屏展示端6。
投屏展示端6接收来自调度端的目标人物图像,并将其输出到屏幕上进行展示。
摄像头7光学拍摄投屏展示端6上展示的目标人物图像,并将拍摄的图像发送至数据网21内的人脸识别设备22。
人脸识别设备22接收摄像头拍摄的目标人物图像,识别所述图像,并调取与所述图像相关的目标信息并通过单向传输设备向单向安全隔离编码设备23输出目标信息,由单向安全隔离编码设备23再向调度端8和/或n输出目标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将调度端8设置为使调度端的显示屏幕的一个特定屏幕区域用于显示目标人物,例如,参考图2,当用户发现目标人物时,用户可以通过选取以及裁剪动作来获取目标人物图像,以及通过拖拽动作将目标人物图像拖拽到该屏幕区域内(图中右上角位置),摄像头7相应地被设置为位于所述屏幕右上角区域前方,用于拍摄该屏幕区域内的目标人物图像,并将拍摄的图像发送至数据网21内的人脸识别设备22。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摄像头7也可以全屏拍摄整个屏幕,之后由人脸识别设备22识别整个屏幕区域中右上角区域内的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可以选取目标人物并对选取的目标人物的选框做一个高亮标记,来确定目标图像;相应地,可以将人脸识别设备配置为对高亮标记内的内容进行识别。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可以使调度端8配备多个显示屏幕,包括一个主显示屏幕和一个拓展屏幕,当用户发现目标人物时,用户可以通过选取以及裁剪动作来获取目标人物图像,以及通过拖拽动作将目标人物图像拖拽到该拓展屏幕区域内,摄像头7相应地被设置为位于所述拓展屏幕区域前方,用于拍摄该屏幕区域内的目标人物图像,并将拍摄的图像发送至数据网21内的人脸识别设备22。
此后,如前所述,人脸识别设备22识别所述目标人物图像,并调取与目标人物图像相关的目标信息以及将目标信息通过单向传输设备输出至单向安全隔离编码设备23,由所述单向安全隔离编码设备23进一步将所述目标信息输出至调度端8,调度端8接收所述目标信息,并可以根据调度端的需求或其他调度端的请求将所述目标信息分享给其他调度端,供其进行下一步处理。或者,所述单向安全隔离编码设备23可以将所述目标信息直接分享给所有调度端,和/或输出至调度端n。所述目标信息例如可以包括所述目标人物的身份信息,所述目标人物是否有不良社会记录,所述目标人物的各种社会关系,近期行程等等,所述目标信息可以为画面信息或文字信息。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与调度端、投屏展示端和人脸识别设备有关的泳道图,如图中所示,调度端展示各个不同网络的信号画面(s1),所述不同网络之间相互隔离,无网络连接。当用户发现目标人物时,可以通过输入操作或圈选操作等,选择目标人物(s2);之后,用户可以进一步通过裁剪操作来获取目标人物(或头像)图像,将其发送到投屏展示端(s3);投屏展示端等待接收有待展示的图像(s21),若检测到有图像进来,则接收来自调度端的图像(目标人物图像)(s22),进行展示(s23);摄像头拍摄投屏展示端的图像,并将其发送至人脸识别设备,人脸识别设备接收所述图像(s31),识别所述图像,并调取目标信息(s32),以及通过单向传输路径将目标信息输出(s33),例如通过单向传输线向单向安全隔离编码设备输出目标信息,由单向安全隔离编码设备再向调度端输出目标信息,调度端接收目标信息(s4),调度端可以将目标信息分享给其他调度端,供其进行下一步处理(s5)。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多网协同目标识别方法。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41-S44:
S41.接收各个网络内的通过单向传输路径发送过来的信号画面,并进行展示,所述各个网络之间网络隔离。
所述展示包括将所有信号画面同时展示或轮流展示于显示屏幕上。所述同时展示包括将各个信号画面铺陈开,展示在一个显示屏幕上或通过拼接控制器的输入端展示在一个拼接屏幕上。
S42.确定信号画面中的目标图像。
该步骤可以包括用户选择以及裁剪来获取目标图像进行展示。所述目标图像可以是一个目标人像或目标人脸或目标景物等。或如前面围绕图1-3所述的,可以对选取的目标人物的选框做一个高亮标记,以此确定信号画面中的目标图像。
S43.拍摄目标图像,并将拍摄的目标图像通过非网络途径或目标识别设备所在网络发送至目标识别设备,由目标识别设备识别目标图像并调取与目标图像相关的目标信息以及通过单向传输路径输出所述目标信息,所述目标识别设备所在网络为所述各个网络之一或与所述各个网络网络隔离的网络。
所述拍摄结果可以通过USB数据线发送至多网协同目标识别系统,或者通过目标识别设备所在网络发送至目标识别设备,例如通过目标识别设备所在的局域网将拍摄结果发送至目标识别设备,从而避免在发送过程中引入额外的网络暴露风险。
目标识别设备将识别目标图像并调取相应的目标信息,以及将目标信息通过单向传输路径对外输出。
S44.获取目标识别设备通过单向传输路径输出的目标信息,并通过与所述各个网络网络隔离的网络分享目标信息。
所述单向传输路径可以包括单向传输设备以及相应的将单向传输设备传输的信号转换成网络流信号的设备,例如可以为前述参考图1-3描述的单向视频线以及单向安全隔离编码设备等。
所述目标信息例如可以被分享至各个所述的调度端,或者先分享至其中一方,由其中一方再向其他方分享。
本申请还提供又一种多网协同目标识别方法。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51-S55:
S51.调度端接收各个网络内的通过各个单向传输路径发送过来的信号画面,并进行展示,所述各个网络之间网络隔离;
S52.调度端确定信号画面中的目标图像;
S53.摄像头拍摄目标图像,并将拍摄的目标图像通过非网络途径或目标识别设备所在网络发送至目标识别设备;
S54.目标识别设备识别目标图像并调取与目标图像相关的目标信息,以及通过单向传输路径向调度端输出所述目标信息,所述目标识别设备所在网络为所述各个网络之一或与所述各个网络网络隔离的网络;
S55.调度端获取目标识别设备通过单向传输路径输出的目标信息,并通过与所述各个网络网络隔离的网络分享目标信息。
此外,上述各部件也涵盖前面围绕图1-3进行描述时所涉及的各个部件,对图1-3进行描述时所提到的识别过程也作为本发明的识别方法实施例,为简化起见,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还提供多网协同目标识别方法。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61-S64:
S61.调度端接收各个网络内的通过各个单向传输路径发送过来的信号画面,并进行展示,所述各个网络之间网络隔离;
S62.摄像头拍摄图像,并将拍摄的图像通过非网络途径或目标识别设备所在网络发送至目标识别设备;
S63.目标识别设备识别拍摄的图像中的目标图像并调取与目标图像相关的目标信息,以及通过单向传输路径向调度端输出所述目标信息,所述目标识别设备所在网络为所述各个网络之一或与所述各个网络网络隔离的网络;
S64.调度端获取目标识别设备通过单向传输路径输出的目标信息,并通过与所述各个网络网络隔离的网络分享目标信息。
在上述实施例中,调度端不再确认目标图像,摄像头直接对调度端展示的图像进行拍摄或定时进行拍摄,拍摄结果将通过非网络途径或目标识别设备所在网络发送至目标识别设备;目标识别设备可以根据预先设置的识别标准识别拍摄的图像中的目标图像,并调取与目标图像相关的目标信息。此外,上述各部件也涵盖前面围绕图1-3进行描述时所涉及的各个部件,对图1-3进行描述时所提到的识别过程也作为本发明的识别方法实施例,为简化起见,此处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实施例,能确保对监控视频所在设备的内容单向调取,不造成监控视频所在设备内的任何数据的污染和窃取;而且,本发明可以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多个网络隔离的网络之间的业务衔接,提高处理效率以及使网络隔离的设备之间能够最大化地实现设备的安全共用,例如,通过目标识别设备实现对监控视频内容的安全隔离识别。
Claims (8)
1.多网协同目标识别系统,包括位于第一网络内的监控设备、第二网络内的目标识别设备、第一单向安全隔离编码设备、第二单向安全隔离编码设备、第一调度端和摄像头;
监控设备通过第一单向传输设备连接至第一单向安全隔离编码设备,向所述第一单向安全隔离编码设备发送监控画面;
第一单向安全隔离编码设备用于接收所述监控画面,以及将所述监控画面信号转化为网络流信号,以及将网络流信号通过第三网络发送至第一调度端;
第一调度端用于接收所述网络流信号并确定目标图像,以及将所述目标图像展示在第一调度端所配备的显示屏幕上;
摄像头用于拍摄所述目标图像,并将拍摄的目标图像通过非网络途径或第二网络发送至目标识别设备;
目标识别设备用于接收摄像头拍摄的目标图像,识别所述目标图像,以及调取与所述目标图像相关的目标信息,并通过第二单向传输设备向第二单向安全隔离编码设备输出目标信息;
第二单向安全隔离编码设备用于接收所述目标信息并将所述目标信息转化为网络流信号,以及将该网络流信号通过第三网络发送至第一调度端和/或其他调度端;
第一网络、第二网络和第三网络网络隔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网协同目标识别系统,其中,将所述目标图像展示在第一调度端所配备的显示屏幕上包括将目标图像显示在所述显示屏幕的第一区域上,以及摄像头用于拍摄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目标图像,并将拍摄的目标图像通过非网络途径或第二网络发送至第二网络中的目标识别设备;或者,
将所述目标图像展示在第一调度端所配备的显示屏幕上包括将目标图像显示在所述显示屏幕中的其中一个拓展屏幕上,以及摄像头用于拍摄位于所述拓展屏幕的目标图像,并将拍摄的目标图像通过非网络途径或第二网络发送至第二网络中的目标识别设备。
3.多网协同目标识别系统,包括位于第一网络内的监控设备,第二网络内的目标识别设备、第一单向安全隔离编码设备、第二单向安全隔离编码设备、第一调度端、投屏展示端和摄像头;
监控设备通过第一单向传输设备连接至第一单向安全隔离编码设备,向所述第一单向安全隔离编码设备发送监控画面;
第一单向安全隔离编码设备用于接收所述监控画面,以及将所述监控画面信号转化为网络流信号,以及将网络流信号通过第三网络发送至第一调度端;
第一调度端用于接收所述网络流信号并确定目标图像,以及通过网络将目标图像发送到投屏展示端;
投屏展示端用于接收所述目标图像并进行展示;
摄像头用于拍摄投屏展示端上展示的目标图像,并将拍摄的目标图像通过非网络途径或第二网络发送至目标识别设备;
目标识别设备用于接收摄像头拍摄的目标图像,识别所述目标图像,以及调取与所述目标图像相关的目标信息,并通过第二单向传输设备向第二单向安全隔离编码设备输出目标信息;
第二单向安全隔离编码设备用于接收所述目标信息并将所述目标信息转化为网络流信号,以及将该网络流信号通过第三网络发送至第一调度端和/或其他调度端;
第一网络、第二网络和第三网络网络隔离。
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多网协同目标识别系统,其中,所述接收所述网络流信号并确定目标图像包括:选取目标图像以及通过裁剪操作来获取目标图像;或者
接收所述网络流信号并确定目标图像包括:选取目标图像并对目标图像的选框做高亮标记;所述目标识别设备被配置为对高亮标记内的内容进行识别。
5.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多网协同目标识别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单向传输设备和第二单向传输设备包括单向视频线,第一单向安全隔离编码设备和第二单向安全隔离编码设备包括用于将所述单向视频线传输过来的信号内容编码为网络流信号的设备;或者
所述第一单向传输设备和第二单向传输设备包括单向光纤,第一单向安全隔离编码设备和第二单向安全隔离编码设备包括用于将所述单向光纤传输过来的信号内容编码为网络流信号的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多网协同目标识别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单向传输设备和第二单向传输设备包括单向视频线,第一单向安全隔离编码设备和第二单向安全隔离编码设备包括视转光设备、单向光纤、光转视设备以及视转网设备,所述视转光设备用于将视频信号转换为光信号,所述光转视设备用于将光信号转换成视频信号,所述视转网设备用于将视频信号转换成网络流信号;或者,
所述第一单向传输设备和第二单向传输设备包括单向视频线,第一单向安全隔离编码设备和第二单向安全隔离编码设备包括视转光设备、单向光纤和光转网设备;所述视转光设备用于将视频信号转换为光信号,所述光转网设备用于将光信号转换成网络流信号;或者,
所述第一单向传输设备和第二单向传输设备包括单向光纤,第一单向安全隔离编码设备和第二单向安全隔离编码设备包括光转视设备和视转网设备,所述光转视设备用于将单向光纤传输过来的信号转换为视频信号,以及该视转网设备用于将视频信号转换为网络流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多网协同目标识别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调度端包括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计算机、手持式或膝上型设备、移动设备、多处理器系统、消费型电子设备、智能电视、小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或包括上述任意系统或设备的分布式计算环境;第一调度端包括拼接控制器,第一调度端将来自多个网络内的设备的信号画面显示在拼接屏幕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网协同目标识别系统,其中,所述移动设备包括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或媒体播放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417624.5A CN112565698B (zh) | 2020-12-07 | 2020-12-07 | 多网协同目标识别系统和多网协同目标识别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417624.5A CN112565698B (zh) | 2020-12-07 | 2020-12-07 | 多网协同目标识别系统和多网协同目标识别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565698A CN112565698A (zh) | 2021-03-26 |
CN112565698B true CN112565698B (zh) | 2022-01-18 |
Family
ID=750592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417624.5A Active CN112565698B (zh) | 2020-12-07 | 2020-12-07 | 多网协同目标识别系统和多网协同目标识别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56569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488272B (zh) * | 2024-05-16 | 2025-02-25 | 中国人民解放军61905部队 | 一种跨物理隔离网络间视频安全点播方法及系统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16652A (zh) * | 2014-01-10 | 2014-04-09 | 厦门市美亚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以及数据传输系统 |
CN105933650A (zh) * | 2016-04-25 | 2016-09-07 | 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 | 视频监控系统及方法 |
CN109254950A (zh) * | 2018-09-27 | 2019-01-22 | 贵州华云创谷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二维码的隔离网间数据库摆渡方法及系统 |
CN109274642A (zh) * | 2018-08-14 | 2019-01-25 | 广州卓腾科技有限公司 | 网络间数据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189637B2 (en) * | 2014-03-17 | 2015-11-17 | Saudi Arabian Oil Company | Systems, methods, and computer medium to securely transfer business transactional data between physically isolated networks having different levels of network protection utilizing barcode technology |
-
2020
- 2020-12-07 CN CN202011417624.5A patent/CN11256569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16652A (zh) * | 2014-01-10 | 2014-04-09 | 厦门市美亚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以及数据传输系统 |
CN105933650A (zh) * | 2016-04-25 | 2016-09-07 | 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 | 视频监控系统及方法 |
CN109274642A (zh) * | 2018-08-14 | 2019-01-25 | 广州卓腾科技有限公司 | 网络间数据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09254950A (zh) * | 2018-09-27 | 2019-01-22 | 贵州华云创谷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二维码的隔离网间数据库摆渡方法及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565698A (zh) | 2021-03-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128766B2 (en) | Information provid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device, and transmission system for providing image data to a transmission terminal that performs video communication | |
US9723261B2 (e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conference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 |
JP2017059902A (ja) | 情報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画像処理システム | |
KR100805255B1 (ko) | 감시 카메라를 이용한 감시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 |
WO2013013449A1 (zh) | 放大可视电话图像的方法、终端及可视电话系统 | |
Durga et al. | SmartMobiCam: Towards a new paradigm for leveraging smartphone cameras and IaaS cloud for smart city video surveillance | |
CN111246150A (zh) | 视频会议的控制方法、系统、服务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1131750A (zh) | 调度方法、设备及系统 | |
CN112565698B (zh) | 多网协同目标识别系统和多网协同目标识别方法 | |
KR101880450B1 (ko) | 티브이에서 휴대용 단말을 이용한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및 장치 | |
US11979223B2 (e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ogram, terminal device, and method and program for controlling terminal device | |
US8843980B1 (en) | Network-based video source authentication | |
US10298878B2 (en) | Terminal,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program | |
JP2015119335A (ja) | 動き変化量に応じて撮影動画像のフレームを間引く端末、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及び方法 | |
KR100590582B1 (ko) | 특정 감시 장치가 촬영한 동영상을 이동통신단말기를이용하여 즉시 디스플레이하는 방법 | |
CN104041015A (zh) | 视频监控方法及相关系统、监控服务器和监控摄像机 | |
CN115914527A (zh) | 视频通话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介质 | |
JP2004019360A (ja) | 情報通信技術を利用した建設工事における現場管理システム | |
JP7587779B1 (ja) | 遠隔接客システム、遠隔接客方法、および遠隔接客プログラム | |
JP7352762B1 (ja) |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 | |
KR20120124321A (ko) | 감시카메라 촬영 영상의 전송, 관리 장치 및 그 방법 | |
US11206345B2 (en) |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and recording medium therefor | |
JP2018074474A (ja) | 端末装置、プログラム、カメラ制御方法 | |
KR20060072396A (ko) | 멀티미디어 메시지 서비스 단말기를 이용한 보안 장치 및방법 | |
CN107395413A (zh) | 一种基于音视频的实时救援、处理及调度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Room 201, floor 2, building 1, No. 28, Shangdi Chuangye Middle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5 Patentee after: BEIJING ZEN-AI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100085 room 02-a177, 2 / F, block B, 22 Xinhe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ZEN-AI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