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63061B - 一种机车控制器用双向复位机构及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车控制器用双向复位机构及控制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563061B CN112563061B CN202011389165.4A CN202011389165A CN112563061B CN 112563061 B CN112563061 B CN 112563061B CN 202011389165 A CN202011389165 A CN 202011389165A CN 112563061 B CN112563061 B CN 11256306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unting seat
- cam
- locomotive controller
- elastic mechanism
- reset mechanis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8
- 230000003137 locomo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5381 potential ener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1/00—Switches operated by an operating part in the form of a pivotable member acted upon directly by a solid body, e.g. by a hand
- H01H21/02—Details
- H01H21/18—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21/22—Operating parts, e.g. handle
- H01H21/24—Operating parts, e.g. handle biased to return to normal position upon removal of operating forc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C—LOCOMOTIVES; MOTOR RAILCARS
- B61C17/00—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e of control gear and control systems
- B61C17/12—Control gea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locomotives from remote points in the train or when operating in multiple uni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1/00—Switches operated by an operating part in the form of a pivotable member acted upon directly by a solid body, e.g. by a hand
- H01H21/02—Detail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1/00—Switches operated by an operating part in the form of a pivotable member acted upon directly by a solid body, e.g. by a hand
- H01H21/02—Details
- H01H21/18—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21/36—Driving mechanism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2—Electric energy management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车控制器用双向复位机构,包括第一转动副、安装在所述第一转动副上的凸轮、以及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转动副两侧的第一弹性机构和第二弹性机构;所述第一弹性机构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与所述凸轮的一侧抵接,从而使所述凸轮具有逆时针旋转的趋势;所述第二弹性机构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与所述凸轮的另一侧抵接,从而使所述凸轮具有顺时针旋转的趋势。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实现机车控制器的双向复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车制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车控制器用双向复位机构及控制器。
背景技术
现有机车司机控制器的复位机构均为单向复位机构,不能实现双向复位功能。
随着机车市场及技术的发展,目前动车组项目司机控制器要求主控手柄向前推到牵引区域,手松开,此时主控手柄停在C位(保持位),C位的前后两侧设置牵引递增扇区K1位、K2位和牵引递减扇区K3位、K4位。当需要加速时,推动主控手柄到牵引递增扇区K1或K2位设定动车组的目标速度,松开主控手柄,主控手柄自动弹回C位,动车组就会以一定的速率加速到目标速度后,停止加速,保持恒速运行;当需要减速时,推动主控手柄到牵引递减扇区K3或K4位,设定动车组的目标速度,松开主控手柄,主控手柄自动弹回C位,动车组就会以一定的速率减速到目标速度后停止减速,保持恒速运行,即当推动主控手柄离开C位,到K1、K2、K3、K4四个档位中任一档位时,松开主控手柄,主控手柄会被自动弹回到档位C位(如图1所示)。
因此,亟待开发一种能够实现上述功能的双向复位装置。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机车控制器用复位机构只能提供单向复位,无法双向复位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车控制器用双向复位机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机车控制器用双向复位机构,包括第一转动副、安装在所述第一转动副上的凸轮、以及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转动副两侧的第一弹性机构和第二弹性机构;所述第一弹性机构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与所述凸轮的一侧抵接,从而使所述凸轮具有逆时针旋转的趋势;所述第二弹性机构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与所述凸轮的另一侧抵接,从而使所述凸轮具有顺时针旋转的趋势。
由此,当外力驱动第一转动副顺时针旋转时,凸轮跟随第一转动副顺时针旋转,并使第一弹性机构储存弹性势能,一旦外力消失,第一弹性机构中储存的弹性势能释放,从而使第一转动副逆时针旋转,回到原位。同理,当外力驱动第一转动副逆时针旋转时,凸轮跟随第一转动副逆时针旋转,并使第二弹性机构储存弹性势能,一旦外力消失,第二弹性机构中储存的弹性势能释放,从而使第一转动副顺时针旋转,回到原位,从而实现双向复位功能。
优选地,所述第一转动副的下方设有第二转动副,所述第二转动副与第二弹性机构之间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弹性机构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副转动连接;所述凸轮的一侧设有第一凸部,另一侧设有第一凹部,所述连接杆上设有第二凸部;在平衡状态下,所述第一弹性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凸部抵接;所述第二凸部与所述第一凹部抵接。
由此,当外力驱动第一转动副顺时针旋转时,凸轮跟随第一转动副顺时针旋转,第二凸部与所述第一凹部不再抵接,第一弹性机构受到第一凸部的挤压从而储存弹性势能。当外力驱动第一转动副逆时针旋转时,凸轮跟随第一转动副逆时针旋转,第一弹性机构的另一端与第一凸部不再抵接,第一凹部受到第二凸部的挤压,进而使第二弹性机构受到挤压从而储存弹性势能。
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机构包括第一安装座、第一压缩弹簧和第一弹簧导向杆;所述第一弹簧导向杆的一端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座抵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凸台抵接;在平衡状态下,所述第一弹簧导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凸部抵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弹性机构包括第二安装座、第二压缩弹簧和第二弹簧导向杆;所述第二安装座上设有通孔,所述第二弹簧导向杆的一端贯穿所述通孔,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导向杆的中部设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压缩弹簧嵌套在所述第二弹簧导向杆上且所述第二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安装座抵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凸台与所述第二弹簧导向杆螺纹连接。由此,可通过调节第二凸台与第二弹簧导向杆的相对位置来调节第二压缩弹簧的弹性系数。
优选地,还包括复位机构安装座;所述第一转动副、第二转动副、第一安装座、第二安装座均安装在所述复位机构安装座上;所述第一安装座与所述复位机构安装座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座与所述复位机构安装座转动连接。由此,可通过第一安装座与复位机构安装座的相对位置来调节第一压缩弹簧的弹性系数。
优选地,所述复位机构安装座内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弹性机构的第一空腔、用于容纳所述第二弹性机构的第二空腔、以及用于容纳所述凸轮的第三空腔。
优选地,所述第三空腔的顶部设有用于限制所述凸轮向逆时针方向旋转的角度的限位结构。由此,可阻挡凸轮过度向逆时针方向旋转。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机车控制器,包括上述机车控制器用双向复位机构,还包括控制手柄,所述控制手柄与所述第一转动副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盒体,所述控制手柄安装在盒体内,所述机车控制器用双向复位机构安装在所述盒体的侧面,所述第一转动副为转动杆,所述控制手柄安装在所述转动杆上。由此,可实现机车控制器控制手柄的双向复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可实现机车控制器的双向复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机车控制器主控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机车控制器用双向复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机车控制器用双向复位机构的正视图(隐去复位机构安装座);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实施例2中机车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2中的控制手柄置于K4挡位时,机车控制器用双向复位机构的状态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2中的控制手柄置于K1挡位时,机车控制器用双向复位机构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2-图4所示,一种机车控制器用双向复位机构,包括复位机构安装座1,复位机构安装座1的左部设有用于容纳第一弹性机构的第一空腔11,右部设有用于容纳第二弹性机构的第二空腔12,上部设有用于容纳凸轮2的第三空腔13,且第三空腔13的顶部设有用于限制所述凸轮2向逆时针方向旋转的角度的限位结构。具体地,该限位结构为与凸轮2形状一致的外壁,用于阻挡凸轮2过度向逆时针方向旋转。
第三空腔13内设有第一转动副3,凸轮2安装在所述第一转动副3上。凸轮2的左部设有第一凸部21,右部设有第一凹部22。第一转动副2的下方设有第二转动副4。
第一弹性机构包括第一安装座51、第一压缩弹簧52和第一弹簧导向杆53。第一安装座51通过螺纹与复位机构安装座1可拆卸地连接。第一弹簧导向杆53的一端设有第一凸台54。所述第一压缩弹簧5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座51抵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凸台54抵接。如图2所示,在平衡状态下,所述第一弹簧导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凸部21抵接。
第二弹性机构包括第二安装座61、第二压缩弹簧62和第二弹簧导向杆63。第二安装座61通过铰接件7与复位机构安装座1转动连接。第二安装座61上设有通孔64,所述第二弹簧导向杆63的一端贯穿所述通孔64,另一端与连接杆8的一端铰接,连接杆8的另一端与第二转动副4铰接。第二弹簧导向杆63的中部设有第二凸台65,且第二凸台65与第二弹簧导向杆63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压缩弹簧62嵌套在所述第二弹簧导向杆63上且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凸台65、所述第二安装座61抵接。连接杆8上设有第二凸部81,在平衡状态下,第二凸部81与第一凹部22抵接。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一种机车控制器,包括实施例1中的机车控制器用双向复位机构、盒体9和控制手柄10,机车控制器用双向复位机构安装在盒体9的侧面,控制手柄10安装在盒体9内。第一转动副3为一根转动杆,凸轮2和控制手柄10均安装在该转动杆上。通过上述结构,可实现机车控制器控制手柄的双向复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如图1、图5和图6所示,当操作人员将控制手柄10拉至K1或K2挡位时,第一转动副3顺时针旋转,凸轮2跟随第一转动副3顺时针旋转,第一弹簧导向杆53受到第一凸部21的挤压向左运动,使第一压缩弹簧52压缩从而储存弹性势能。此时,第二凸部81从第一凹部22中脱出,二者不再抵接。当操作人员松开手柄后,第一压缩弹簧52中储存的弹性势能释放,第一压缩弹簧52伸长,推动第一弹簧导向杆53向右移动,进而挤压第一凸部21逆时针旋转,凸轮2逆时针旋转,第一转动副3带动控制手柄10逆时针旋转,第二凸部81与第一凹部22再次抵接,回到初始的平衡状态(如图2所示),即控制手柄10回到C档。
如图1、图5和图7所示,当操作人员将控制手柄10拉至K3或K4挡位时,第一转动副3逆时针旋转,凸轮2跟随第一转动副3逆时针旋转,第二凸部81受到第一凹部22的挤压,使得连接杆8绕第二转动副4顺时针旋转,进而使第二压缩弹簧62压缩从而储存弹性势能。此时,第一凸部21与第一弹簧导向杆53不再抵接。当操作人员松开手柄后,第二压缩弹簧62中储存的弹性势能释放,第二压缩弹簧62伸长,带动连接杆8绕第二转动副4逆时针旋转,第二凸部81向左挤压凸轮进而使得凸轮2顺时针旋转,第一凸部21与第一弹簧导向杆53再次抵接,回到初始的平衡状态(如图2所示),即控制手柄10回到C档。由此,即实现了控制手柄10的双向复位功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机车控制器用双向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转动副、安装在所述第一转动副上的凸轮、以及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转动副两侧的第一弹性机构和第二弹性机构;所述第一弹性机构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与所述凸轮的一侧抵接,从而使所述凸轮具有逆时针旋转的趋势;所述第二弹性机构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与所述凸轮的另一侧抵接,从而使所述凸轮具有顺时针旋转的趋势;所述第一转动副的下方设有第二转动副,所述第二转动副与第二弹性机构之间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弹性机构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副转动连接;所述凸轮的一侧设有第一凸部,另一侧设有第一凹部,所述连接杆上设有第二凸部;在平衡状态下,所述第一弹性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凸部抵接;所述第二凸部与所述第一凹部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控制器用双向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机构包括第一安装座、第一压缩弹簧和第一弹簧导向杆;所述第一弹簧导向杆的一端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座抵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凸台抵接;在平衡状态下,所述第一弹簧导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凸部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车控制器用双向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机构包括第二安装座、第二压缩弹簧和第二弹簧导向杆;所述第二安装座上设有通孔,所述第二弹簧导向杆的一端贯穿所述通孔,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导向杆的中部设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压缩弹簧嵌套在所述第二弹簧导向杆上且所述第二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安装座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车控制器用双向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台与所述第二弹簧导向杆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机车控制器用双向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位机构安装座;所述第一转动副、第二转动副、第一安装座、第二安装座均安装在所述复位机构安装座上;所述第一安装座与所述复位机构安装座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座与所述复位机构安装座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车控制器用双向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安装座内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弹性机构的第一空腔、用于容纳所述第二弹性机构的第二空腔、以及用于容纳所述凸轮的第三空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车控制器用双向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空腔的顶部设有用于限制所述凸轮向逆时针方向旋转的角度的限位结构。
8.一种机车控制器,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机车控制器用双向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手柄,所述控制手柄与所述第一转动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盒体,所述控制手柄安装在盒体内,所述机车控制器用双向复位机构安装在所述盒体的侧面,所述第一转动副为转动杆,所述控制手柄安装在所述转动杆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389165.4A CN112563061B (zh) | 2020-12-02 | 2020-12-02 | 一种机车控制器用双向复位机构及控制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389165.4A CN112563061B (zh) | 2020-12-02 | 2020-12-02 | 一种机车控制器用双向复位机构及控制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563061A CN112563061A (zh) | 2021-03-26 |
CN112563061B true CN112563061B (zh) | 2023-09-05 |
Family
ID=75047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389165.4A Active CN112563061B (zh) | 2020-12-02 | 2020-12-02 | 一种机车控制器用双向复位机构及控制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563061B (zh)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050897A (en) * | 1997-12-05 | 2000-04-18 | Konami Co., Ltd. | Rotary manual controller for use with game machine |
CN200997356Y (zh) * | 2007-01-30 | 2007-12-26 | 圜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开关的改进结构 |
WO2008017613A1 (de) * | 2006-08-07 | 2008-02-14 | Continental Teves Ag & Co. Ohg |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r elektromechanisch betätigbaren feststellbremse |
CN102069784A (zh) * | 2010-12-28 | 2011-05-25 | 上海力荣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机动车辆防撞防盗系统 |
CN203358352U (zh) * | 2013-06-27 | 2013-12-25 | 唐山铁通运力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轨道牵引车用行走与制动一体式控制手柄 |
WO2014013971A1 (ja) * | 2012-07-16 | 2014-01-23 | 株式会社アドヴィックス | 電動駐車ブレーキ制御装置 |
US8740156B1 (en) * | 2013-03-15 | 2014-06-03 | Jurislabs, LLC | Locomotive blue light reverser key |
CN205151562U (zh) * | 2015-10-29 | 2016-04-13 | 山东英才学院 | 一种塔机自锁联动台 |
CN109532931A (zh) * | 2018-11-20 | 2019-03-29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一种机车制动控制器用双向复位机构及制动控制器 |
CN111033668A (zh) * | 2018-03-14 | 2020-04-17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限位开关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053117B2 (en) * | 2016-08-25 | 2018-08-21 | Progress Rail Locomotive Inc. | Consists with linear throttle mapping |
-
2020
- 2020-12-02 CN CN202011389165.4A patent/CN11256306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050897A (en) * | 1997-12-05 | 2000-04-18 | Konami Co., Ltd. | Rotary manual controller for use with game machine |
WO2008017613A1 (de) * | 2006-08-07 | 2008-02-14 | Continental Teves Ag & Co. Ohg |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r elektromechanisch betätigbaren feststellbremse |
CN200997356Y (zh) * | 2007-01-30 | 2007-12-26 | 圜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开关的改进结构 |
CN102069784A (zh) * | 2010-12-28 | 2011-05-25 | 上海力荣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机动车辆防撞防盗系统 |
WO2014013971A1 (ja) * | 2012-07-16 | 2014-01-23 | 株式会社アドヴィックス | 電動駐車ブレーキ制御装置 |
US8740156B1 (en) * | 2013-03-15 | 2014-06-03 | Jurislabs, LLC | Locomotive blue light reverser key |
CN203358352U (zh) * | 2013-06-27 | 2013-12-25 | 唐山铁通运力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轨道牵引车用行走与制动一体式控制手柄 |
CN205151562U (zh) * | 2015-10-29 | 2016-04-13 | 山东英才学院 | 一种塔机自锁联动台 |
CN111033668A (zh) * | 2018-03-14 | 2020-04-17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限位开关 |
CN109532931A (zh) * | 2018-11-20 | 2019-03-29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一种机车制动控制器用双向复位机构及制动控制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563061A (zh) | 2021-03-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4653386A (en) | Wind direction adjusting mechanism for air conditioner | |
US20180207005A1 (en) | Prosthetic hand | |
CN105083009A (zh) | 一种误踩油门变刹车系统 | |
CN112563061B (zh) | 一种机车控制器用双向复位机构及控制器 | |
US6662908B2 (en) | Force application device for disk brakes | |
US11285057B2 (en) | Retractor restraint system and related methods, such as for securing wheelchairs in vehicles | |
CN114906105B (zh) | 一种复合踏板装置及车辆 | |
CN209479643U (zh) | 一种汽车电子刹车助力装置 | |
US3839924A (en) | Parking brake control mechanism | |
CN111933464B (zh) | 用于断路器操作机构的电动链传动储能机构 | |
JP2015086588A (ja) | 車両用ドア制動装置 | |
US3472086A (en) | Control device | |
JP2004053015A (ja) | アクチュエータユニット | |
US6431340B1 (en) | Soft stop mechanism and method | |
JP2004068458A (ja) | 自動閉止式の引戸 | |
CN222857420U (zh) | 一种链锯用紧急制动结构 | |
KR102771658B1 (ko) | 주차 액츄에이터 및 주차 시스템 | |
CN114377921A (zh) | 电动胶枪 | |
JP2020158013A (ja) | ブレーキ連動システム | |
CN211374061U (zh) | 一种油门踏板驱动装置 | |
CN219927464U (zh) | 油门踏板控制机构及智能汽车 | |
CN114131097B (zh) | 一种双切刀移刀装置 | |
JPH0413039Y2 (zh) | ||
CN218605084U (zh) | 一种扣机循环旋转式自动定位机构 | |
CN213361055U (zh) | 一种换挡器用解锁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