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2551327A - 一种电梯轿厢门开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梯轿厢门开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51327A
CN112551327A CN202011390837.3A CN202011390837A CN112551327A CN 112551327 A CN112551327 A CN 112551327A CN 202011390837 A CN202011390837 A CN 202011390837A CN 112551327 A CN112551327 A CN 1125513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door
traction
belt
piv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9083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永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Mingguang Precision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Mingguang Precision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Mingguang Precision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Mingguang Precision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9083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51327A/zh
Publication of CN1125513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51327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3/00Doors, gates, or other apparatus controlling access to, or exit from, cages or lift well landings
    • B66B13/02Door or gate operation
    • B66B13/06Door or gate operation of sliding doors
    • B66B13/08Door or gate operation of sliding doors guided for horizontal mov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3/00Doors, gates, or other apparatus controlling access to, or exit from, cages or lift well landings
    • B66B13/02Door or gate operation
    • B66B13/14Control systems or devices
    • B66B13/143Control systems or devices electrical
    • B66B13/146Control systems or devices electrical method or algorithm for controlling do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3/00Doors, gates, or other apparatus controlling access to, or exit from, cages or lift well landings
    • B66B13/24Safety devices in passenger lif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preventing trapping of passengers
    • B66B13/26Safety devices in passenger lif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preventing trapping of passengers between closing do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Elevator Doo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梯设备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梯轿厢门开闭装置,包括门架安装板、两个轿厢门、模组电源、防夹检测单元、防夹检测单元,门架安装板正面的顶部设有两个牵引皮带轮,两个牵引皮带轮之间传动连接有牵引传动带,牵引传动带上设有两个皮带夹板,且两个分别位于牵引传动带的上方和下方。该电梯轿厢门开闭装置,通过变频电机分别与开门传动组件和闭门传动组件传动连接的设计方式,从而利用变频电机分别驱动两个牵引皮带轮在开门时逆时针旋转、关门时顺时针旋转,取代了现有电梯轿厢门开闭装置中直接由门控单元DCU控制变频电机改变转向的方式,使得整个过程中,变频电机始终处于顺时针旋转状态,提高了响应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电梯轿厢门开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梯轿厢门开闭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是高层建筑用于运输乘客、货物等设备,电梯轿厢门开闭装置是电梯必要的设备之一,通过门控单元DCU控制变频电机正、反旋转,从而驱动两个电梯轿厢门打开、关闭,现有电梯轿厢门会设有防夹系统,利用光栅传感器、电机轴端转矩检测器等,检测电梯关闭时的干扰或阻力信号,反馈门控单元DCU,由门控单元DCU控制变频电机及时反转打开电梯轿厢门,来防止电梯轿厢门关闭时误夹而造成的危害。
然而,现有的电梯轿厢门开闭装置在防夹过程中,变频电机经历顺时针旋转到转速为零,再到逆时针旋转的过程,导致响应时间慢,降低了响应效率,容易造成防夹不及时,且因大电流提供电机停止并反转的过程中,对变频电机内线圈损伤较大,容易导致驱动电梯轿厢门开闭的变频电机故障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梯轿厢门开闭装置,具备防夹响应效率高的优点,解决了背景技术提到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梯轿厢门开闭装置,包括门架安装板、两个轿厢门、模组电源、防夹检测单元、防夹检测单元,门架安装板正面的顶部设有两个牵引皮带轮,两个牵引皮带轮之间传动连接有牵引传动带,牵引传动带上设有两个皮带夹板,且两个分别位于牵引传动带的上方和下方,两个皮带夹板的底部分别与轿厢门固定连接,所述门架安装板的顶部设有定位框,且定位框的侧面设有变频电机,变频电机的输出轴活动套装有位于定位框内部的联动转轴,且联动转轴上固定套装有双向锥形齿轮,所述双向锥形齿轮正面和背面的外沿均设有齿圈,两个所述牵引皮带轮的中部均固定套装有牵引轮转轴,且牵引轮转轴与门架安装板活动套接,两个所述牵引轮转轴的一端分别传动连接有远离牵引皮带轮一侧的开门传动组件和闭门传动组件,所述开门传动组件与闭门传动组件分别设有位于定位框内部的第一锥形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且第一锥形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分别与双向锥形齿轮两侧齿圈活动啮合,所述门架安装板的顶部设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伸缩端与联动转轴的一端活动连接。
所述门控单元DCU与变频电机、液压缸、模组电源、防夹检测单元均信号连接,所述模组电源与变频电机、液压缸、防夹检测单元均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开门传动组件包括活动套装在定位框一侧的第一转轴以及固定套装在一个牵引轮转轴上的第一换向转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固定套装在第一转轴上,且第一转轴远离第一锥形齿轮的一端固定套装有第一主动转轮,所述第一主动转轮与第一换向转轮之间传动连接有第一换向传送带。
可选的,所述闭门传动组件包括活动套装在定位框另一侧的传动转轴和第二转轴,还包括固定套装在另一个牵引轮转轴上的第二换向转轮,所述传动转轴与第二转轴上均设有位于定位框外侧的防夹检测单元,且两个防夹检测单元啮合,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与另一个第二换向转轮之间传动连接有第二换向传送带,所述第二锥形齿轮固定套装在传动转轴上。
可选的,所述防夹检测单元包括光栅传感器和电机轴端转矩检测器,所述光栅传感器的红外发射端和红外接收端分别设于两个轿厢门的门缝中内,所述电机轴端转矩检测器设有变频电机的输出轴处。
可选的,所述门架安装板的背面设有包裹开门传动组件和闭门传动组件的保护框,且保护框延伸出门架安装板顶部的高度与定位框的高度相同。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梯轿厢门开闭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电梯轿厢门开闭装置,通过变频电机分别与开门传动组件和闭门传动组件传动连接的设计方式,从而利用变频电机分别驱动两个牵引皮带轮在开门时逆时针旋转、关门时顺时针旋转,取代了现有电梯轿厢门开闭装置中直接由门控单元DCU控制变频电机改变转向的方式,使得整个过程中,变频电机始终处于顺时针旋转状态,提高了响应效率,避免了现有电梯轿厢门在电梯防夹过程中以及使用时,驱动电梯门开闭的变频电机经历顺时针旋转到转速为零,再到逆时针旋转的过程,提高了响应时间,降低响应效率的问题。
2、该电梯轿厢门开闭装置,还有效防止因大电流提供电机停止并反转,对变频电机内线圈损伤较大,容易导致驱动电梯轿厢门开闭的变频电机故障问题;并且,在电梯开闭的两个过程中,在不改变变频电机的转向下,先利用变频电机驱动的双向锥形齿轮进行制动,在带动电梯轿厢门进行反向移动,有效避免了现有变频电机自身旋转速率较慢,使得变频电机改变转向到起速后的时间较长,导致制动效率降低,容易造成防夹不及时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结构门架安装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门控单元DCU的系统框图;
图4为本发明图2结构联动转轴的仰视示意图。
图中:1、门架安装板;2、轿厢门;3、牵引皮带轮;4、皮带夹板;5、牵引传动带;6、牵引轮转轴;7、第一换向转轮;8、第二换向转轮;9、变频电机;901、联动转轴;902、双向锥形齿轮;10、液压缸;11、第一换向传送带;12、第二换向传送带;13、第一转轴;14、第二转轴;15、第一主动转轮;16、第二主动转轮;17、传动转轴;18、第一锥形齿轮;19、第二锥形齿轮;20、保护框;21、定位框;22、防夹检测单元;221、光栅传感器;222、电机轴端转矩检测器;23、模组电源;24、门控单元DCU。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一种电梯轿厢门开闭装置,包括门架安装板1、两个轿厢门2、模组电源23、防夹检测单元22、防夹检测单元22,门架安装板1正面的顶部设有两个牵引皮带轮3,两个牵引皮带轮3之间传动连接有牵引传动带5,牵引传动带5上设有两个皮带夹板4,且两个分别位于牵引传动带5的上方和下方,两个皮带夹板4的底部分别与轿厢门2固定连接,门架安装板1的顶部设有定位框21,且定位框21的侧面设有变频电机9,变频电机9的输出轴活动套装有位于定位框21内部的联动转轴901,且联动转轴901上固定套装有双向锥形齿轮902,双向锥形齿轮902正面和背面的外沿均设有齿圈,两个牵引皮带轮3的中部均固定套装有牵引轮转轴6,且牵引轮转轴6与门架安装板1活动套接,两个牵引轮转轴6的一端分别传动连接有远离牵引皮带轮3一侧的开门传动组件和闭门传动组件,开门传动组件与闭门传动组件分别设有位于定位框21内部的第一锥形齿轮18和第二锥形齿轮19,且第一锥形齿轮18和第二锥形齿轮19分别与双向锥形齿轮902两侧齿圈活动啮合,门架安装板1的顶部设有液压缸10,液压缸10的伸缩端与联动转轴901的一端活动连接。
门控单元DCU与变频电机9、液压缸10、模组电源23、防夹检测单元22均信号连接,模组电源23与变频电机9、液压缸10、防夹检测单元22均电连接。
在电梯工作过程正常关闭时,门控单元DCU控制液压缸10带动联动转轴901移动,使得双向锥形齿轮902与第二锥形齿轮19啮合并与第二主动转轮16分离,由门控单元DCU控制变频电机9带动第二锥形齿轮19顺时针旋转,使得闭门传动组件带动两个牵引皮带轮3顺时针旋转,从而使得两个皮带夹板4分别带动两个轿厢门2相向移动进行关门,当防夹检测单元22检测到两个轿厢门2相向移动受阻时,并将信号反馈门控单元DCU,由门控单元DCU控制液压缸10带动联动转轴901反向移动,使得双向锥形齿轮902与第二主动转轮16啮合并与第二锥形齿轮19分离,变频电机9驱动双向锥形齿轮902带动第二主动转轮16逆时针旋转,使得开门传动组件带动两个牵引皮带轮3逆时针旋转,从而使得两个皮带夹板4分别带动两个轿厢门2反向移动进行开门,整个过程中,变频电机9始终处于顺时针旋转状态,从而避免了现有电梯轿厢门在电梯防夹过程中以及使用时,驱动电梯门开闭的变频电机9经历顺时针旋转到转速为零,再到逆时针旋转的过程,提高了响应时间,降低响应效率的问题,还有效防止因大电流提供电机停止并反转,对变频电机9内线圈损伤较大,容易导致驱动电梯轿厢门开闭的变频电机9故障问题,并且,在电梯关闭过程中,防夹检测单元22触发时,由门控单元DCU控制液压缸10带动联动转轴901移动,使得变频电机9驱动旋转的双向锥形齿轮902立即与第二锥形齿轮19分离,并与第一锥形齿轮18啮合,在不改变变频电机9的转向下,使得电梯门进行制动并反向打开,取代现有电梯轿厢门开闭装置中直接由门控单元DCU控制变频电机9改变转向的方式来说,有效避免了现有变频电机9自身旋转速率较慢,使得变频电机9改变转向到起速后的时间较长,导致制动效率降低,容易造成防夹不及时的问题。
其中,开门传动组件包括活动套装在定位框21一侧的第一转轴13以及固定套装在一个牵引轮转轴6上的第一换向转轮7,第一锥形齿轮18固定套装在第一转轴13上,且第一转轴13远离第一锥形齿轮18的一端固定套装有第一主动转轮15,第一主动转轮15与第一换向转轮7之间传动连接有第一换向传送带11,在电梯轿厢门进行打开时,通过门控单元DCU控制液压缸10带动联动转轴901朝向第一锥形齿轮18移动,双向锥形齿轮902一侧的齿圈与第二主动转轮16啮合,双向锥形齿轮902带动第二主动转轮16逆时针旋转,从而使得第一转轴13上的第一主动转轮15带动第一换向转轮7、牵引轮转轴6、牵引皮带轮3整体逆时针旋转,进而使得两个皮带夹板4带动两个轿厢门2分离打开轿厢门,保障了轿厢门打开过程的稳定性。
其中,闭门传动组件包括活动套装在定位框21另一侧的传动转轴17和第二转轴14,还包括固定套装在另一个牵引轮转轴6上的第二换向转轮8,传动转轴17与第二转轴14上均设有位于定位框21外侧的防夹检测单元22,且两个防夹检测单元22啮合,第二转轴14的一端与另一个第二换向转轮8之间传动连接有第二换向传送带12,第二锥形齿轮19固定套装在传动转轴17上,在电梯轿厢门进行关闭时,通过门控单元DCU控制液压缸10带动联动转轴901朝向第二锥形齿轮19移动,双向锥形齿轮902与第二主动转轮16分离,且双向锥形齿轮902另一侧的齿圈与第二锥形齿轮19啮合,从而带动第二锥形齿轮19逆时针旋转,通过两个防夹检测单元22的啮合传动,使得第二转轴14带动第二主动转轮16、另一个牵引轮转轴6以及牵引皮带轮3顺时针旋转,从而使得两个皮带夹板4带动两个轿厢门2相向移动关闭轿厢门,保障了轿厢门关闭过程的稳定性。
其中,防夹检测单元22包括光栅传感器221和电机轴端转矩检测器222,光栅传感器221的红外发射端和红外接收端分别设于两个轿厢门2的门缝中内,电机轴端转矩检测器222设有变频电机9的输出轴处,利用光栅传感器221检测经过电梯轿厢门出入的情况,配合电机轴端转矩检测器222检测变频电机9在电梯轿厢门开启和闭合时的旋转阻力,判断电梯轿厢门在关闭过程中,是否有阻力,以便门控单元DCU反应,控制两个轿厢门2及时打开,进一步提高电梯轿厢门防夹的效果和精确性。
其中,门架安装板1的背面设有包裹开门传动组件和闭门传动组件的保护框20,且保护框20延伸出门架安装板1顶部的高度与定位框21的高度相同,通过将开门传动组件和闭门传动组件设于保护框20、定位框21内,从而避免传动组件的传动受灰尘等,影响使用的问题。
使用时,在电梯轿厢门正常打开过程中,由门控单元DCU控制液压缸10带动联动转轴901移动,使得双向锥形齿轮902的齿圈保持与第一锥形齿轮18啮合的状态,此时,变频电机9驱动联动转轴901带动双向锥形齿轮902、第二主动转轮16逆时针旋转,从而使得第一转轴13上的第一主动转轮15带动第一换向转轮7、牵引轮转轴6、牵引皮带轮3整体逆时针旋转,进而使得两个皮带夹板4带动两个轿厢门2分离打开轿厢门;在电梯轿厢门正常关闭过程中,通过门控单元DCU控制液压缸10带动联动转轴901朝向第二锥形齿轮19移动,双向锥形齿轮902与第一锥形齿轮18分离,且双向锥形齿轮902另一侧的齿圈与第二锥形齿轮19啮合,从而带动第二锥形齿轮19逆时针旋转,通过两个防夹检测单元22的啮合传动,使得第二转轴14带动第二主动转轮16、另一个牵引轮转轴6以及牵引皮带轮3顺时针旋转,从而使得两个皮带夹板4带动两个轿厢门2相向移动关闭轿厢门;当电梯轿厢门关闭过程中,光栅传感器221或电机轴端转矩检测器222检测到关门干扰时,将信号反馈门控单元DCU,门控单元DCU立即控制液压缸10带动联动转轴901朝向第一锥形齿轮18移动,使得双向锥形齿轮902与第二锥形齿轮19分离,并与第一锥形齿轮18啮合,从而对第一锥形齿轮18、第一转轴13、第一主动转轮15、第一换向转轮7、牵引轮转轴6、牵引皮带轮3的整体逆时针旋转关门进行制动,并迅速带动第一锥形齿轮18、第一转轴13、第一主动转轮15、第一换向转轮7、牵引轮转轴6、牵引皮带轮3的整体进行顺时针旋转,使得两个轿厢门2反向移动打开,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电梯轿厢门开闭装置,包括门架安装板(1)、两个轿厢门(2)、模组电源(23)、防夹检测单元(22)、防夹检测单元(22),门架安装板(1)正面的顶部设有两个牵引皮带轮(3),两个牵引皮带轮(3)之间传动连接有牵引传动带(5),牵引传动带(5)上设有两个皮带夹板(4),且两个分别位于牵引传动带(5)的上方和下方,两个皮带夹板(4)的底部分别与轿厢门(2)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架安装板(1)的顶部设有定位框(21),且定位框(21)的侧面设有变频电机(9),变频电机(9)的输出轴活动套装有位于定位框(21)内部的联动转轴(901),且联动转轴(901)上固定套装有双向锥形齿轮(902),所述双向锥形齿轮(902)正面和背面的外沿均设有齿圈,两个所述牵引皮带轮(3)的中部均固定套装有牵引轮转轴(6),且牵引轮转轴(6)与门架安装板(1)活动套接,两个所述牵引轮转轴(6)的一端分别传动连接有远离牵引皮带轮(3)一侧的开门传动组件和闭门传动组件,所述开门传动组件与闭门传动组件分别设有位于定位框(21)内部的第一锥形齿轮(18)和第二锥形齿轮(19),且第一锥形齿轮(18)和第二锥形齿轮(19)分别与双向锥形齿轮(902)两侧齿圈活动啮合,所述门架安装板(1)的顶部设有液压缸(10),所述液压缸(10)的伸缩端与联动转轴(901)的一端活动连接;
所述门控单元DCU与变频电机(9)、液压缸(10)、模组电源(23)、防夹检测单元(22)均信号连接,所述模组电源(23)与变频电机(9)、液压缸(10)、防夹检测单元(22)均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厢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门传动组件包括活动套装在定位框(21)一侧的第一转轴(13)以及固定套装在一个牵引轮转轴(6)上的第一换向转轮(7),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8)固定套装在第一转轴(13)上,且第一转轴(13)远离第一锥形齿轮(18)的一端固定套装有第一主动转轮(15),所述第一主动转轮(15)与第一换向转轮(7)之间传动连接有第一换向传送带(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厢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闭门传动组件包括活动套装在定位框(21)另一侧的传动转轴(17)和第二转轴(14),还包括固定套装在另一个牵引轮转轴(6)上的第二换向转轮(8),所述传动转轴(17)与第二转轴(14)上均设有位于定位框(21)外侧的防夹检测单元(22),且两个防夹检测单元(22)啮合,所述第二转轴(14)的一端与另一个第二换向转轮(8)之间传动连接有第二换向传送带(12),所述第二锥形齿轮(19)固定套装在传动转轴(17)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厢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夹检测单元(22)包括光栅传感器(221)和电机轴端转矩检测器(222),所述光栅传感器(221)的红外发射端和红外接收端分别设于两个轿厢门(2)的门缝中内,所述电机轴端转矩检测器(222)设有变频电机(9)的输出轴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厢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架安装板(1)的背面设有包裹开门传动组件和闭门传动组件的保护框(20),且保护框(20)延伸出门架安装板(1)顶部的高度与定位框(21)的高度相同。
CN202011390837.3A 2020-12-02 2020-12-02 一种电梯轿厢门开闭装置 Withdrawn CN1125513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90837.3A CN112551327A (zh) 2020-12-02 2020-12-02 一种电梯轿厢门开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90837.3A CN112551327A (zh) 2020-12-02 2020-12-02 一种电梯轿厢门开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51327A true CN112551327A (zh) 2021-03-26

Family

ID=75047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90837.3A Withdrawn CN112551327A (zh) 2020-12-02 2020-12-02 一种电梯轿厢门开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5132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1198131A (en) Integral device for garage door opener
CN105507780B (zh) 带应急开启装置的全自动电磁屏蔽门
US20070098529A1 (en) Trollery and parking system using the same
US5373663A (en) Device for motorizing an overhead swinging door for a garage or the like, and motorized overhead swinging door provided with this device
CN214613758U (zh) 一种防夹的翼闸结构
JPH10169314A (ja) 車両用の引き戸ないし揺動引き戸
CN100425794C (zh) 一种客车门机系统
CN112551327A (zh) 一种电梯轿厢门开闭装置
CN209776117U (zh) 一种汽车滑动门锁传动机构
CN110422794A (zh) 一种改装车大厢生产用升降装置
CN210259106U (zh) 一种袋口夹持传送机构
CN108198389A (zh) 一种家用物联网故障自动报警装置
CN113173510A (zh) 一种电驱手摇混合式提升机
CN212507873U (zh) 一种组合式吊轮悬挂系统
CN207131245U (zh) 一种同步带驱动双内摆电动车门
CN110043154B (zh) 手自一体智能门轴系统
CN210888520U (zh) 手自一体智能门轴系统
CN212332614U (zh) 一种自动洗车机顶刷升降装置
JPH06221054A (ja) 自動開閉引戸の開閉装置
CN220632798U (zh) 一种智能高空作业安全带
CN106639782A (zh) 屏蔽门移动结构
CN217515430U (zh) 包装盒传输变向机构
CN217701906U (zh) 一种激光切割机的单电机双链条牵引机构
CN108868435A (zh) 传动门自开关装置
CN211623065U (zh) 一种窗户自动关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