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49447A - 一种升温稳定的热流道成形工艺及其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升温稳定的热流道成形工艺及其模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549447A CN112549447A CN202011410676.XA CN202011410676A CN112549447A CN 112549447 A CN112549447 A CN 112549447A CN 202011410676 A CN202011410676 A CN 202011410676A CN 112549447 A CN112549447 A CN 11254944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runner
- channel
- heat
- tempera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12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0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8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2
- 239000006249 magnetic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2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2
- 238000013021 overhea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2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2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9000002023 woo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29C45/2602—Mould construction eleme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3/00—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33/20—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 B29C33/202—Clamping means operating on closed or nearly closed mould parts, the clamping means being independently movable of the opening or closing mea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72—Heating or cool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76—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B29C45/78—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of temperatur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2945/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 B29C2945/76—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B29C2945/76003—Measured parameter
- B29C2945/7604—Tempera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升温稳定的热流道成形工艺,包括制备、加热和调温;还包括过热调节机构、定模板、动模板、第一锁模块、第二锁模块、锁模永磁体和锁模电磁铁;一方面通过矩阵化的调温器,实现了温度调节的细小化和精密化,提高了加热均匀度,产品质量好,并采用热驱动,机械结构简单,制备成本低,不易损坏,另一方面增加了散热能力,利用涵道式散热结构,提高了散热能力,避免因为热流道系统过热而损坏组件,装置使用年限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成型工艺及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升温稳定的热流道成形工艺及其模具。
背景技术
热流道系统是通过加热的办法来保证流道和浇口的塑料保持熔融状态,以达到节约成本和缩短成型周期的目的。热流道系统作为一种制备成本较高,精密度较大的装置,被广泛应用于大型精密模具中,以提高模具的工作质量。
当然,现在的热流道系统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例如,现在的热流道成型工艺大多存在加热不稳定的问题,容易影响成型质量,需要大量时间和调整,提高了生产成本和人工成本,同时,现在的热流道成型工艺大多只注重加热能力,对热流道系统本身的稳定性不够重视,经常出现模具过热,影响热流道系统组件的强度,降低系统的使用年限。因此,本申请就以上问题,对热流道成型工艺进行了创新和改进。
现在的成型工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现在的热流道成型工艺大多存在加热不稳定的问题,容易影响成型质量,需要大量时间和调整,提高了生产成本和人工成本。
2、现在的热流道成型工艺大多只注重加热能力,对热流道系统本身的稳定性不够重视,经常出现模具过热,影响热流道系统组件的强度,降低系统的使用年限。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升温稳定的热流道成形工艺及其模具,一方面通过矩阵化的调温器,实现了温度调节的细小化和精密化,提高了加热均匀度,产品质量好,并采用热驱动,机械结构简单,制备成本低,不易损坏,另一方面增加了散热能力,利用涵道式散热结构,提高了散热能力,避免因为热流道系统过热而损坏组件,装置使用年限高。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升温稳定的热流道成形工艺,包括制备、加热和调温,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包括流道板、发热圈、热嘴、温控箱和调温器,所述流道板内部设置有浇流道,所述浇流道两侧设置有发热圈,所述发热圈设置于流道板顶部,所述发热圈设置于流道板底部;所述发热圈连接设置有温控箱;所述浇流道一端设置有热嘴,所述热嘴设置于流道板内,所述热嘴穿出流道板;所述浇流道外侧设置有调温器,所述调温器包裹所述浇流道;
步骤二:加热,打开温控箱,所述发热圈发热,所述热嘴发热;
步骤三:所述调温器根据热膨胀和压力差调节通道大小,平均浇流道温度。
本发明中所述热流道成型工艺的设置,通过矩阵化的调温器,实现了温度调节的细小化和精密化,提高了加热均匀度,产品质量好,并采用热驱动,机械结构简单,制备成本低,不易损坏。
本发明中所述的调温器包括调温器支架、导热通道、活动隔热板、调节块和隔温板,所述调温器支架设置于所述浇流道外侧,所述调温器支架设置有多个,所述调温器支架呈队列布置,所述调温器支架内设置有导热通道,所述导热通道采用导热材料;所述调温器支架上设置有活动隔热板,所述活动隔热板与调温器支架滑动接触,所述活动隔热板穿入导热通道,所述活动隔热板与导热通道滑动接触;所述活动隔热板靠近调温器支架的一端设置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采用热膨胀材料;所述调节块一侧设置有隔温板,所述隔温板设置于调温器支架内。
本发明中所述调温器的设置,利用矩阵化的调温器,实现了温度调节的细小化和精密化,提高了加热均匀度。
本发明中所述的调节块内设置有永磁磁粒,所述调温器支架上同样设置有永磁磁粒。
本发明中所述永磁磁粒的设置,能够保证活动隔热板的位置,避免活动隔热板留于导热通道内,保证了导热的通畅性和准确性。
本发明中所述的调节块受热膨胀,推动活动隔热板移动,阻挡导热通道对热量的传导,热量高的区域相较于热量低的区域,阻碍更多热量传导,使各区域通过的热量一致。
本发明中所述的热嘴底部设置有导热环,所述导热环镶嵌设置于流道板底部。
本发明中所述导热环的设置,提高了热嘴口的冷却速度和加热速度,避免开模时熔融状态的物料泄漏,提高了设备的生产质量。
本发明中所述的流道板上设置有过热调节机构,所述过热调节机构包括温度传感器、散热片、散热风扇、导流通道和滑板,所述流道板一侧设置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一端接触所述浇流道,所述散热片另一端设置有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设置于导流板内,所述导流通道穿出导流板,所述导流通道内设置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设置于散热片两侧;所述导流通道两端设置有滑板,所述滑板设置于导流板一侧,所述滑板与导流板滑动接触,所述滑板采用电驱动;所述散热风扇连接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镶嵌设置于流道板上,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滑板。
本发明中所述热调节机构的设置,增加了散热能力,利用涵道式散热结构,提高了散热能力,避免因为热流道系统过热而损坏组件,装置使用年限高。
本发明中所述的温度传感器检测热量,当热量超过设定值时,所述温度传感器响应,所述滑板滑动,所述导流通道连通外界,所述散热风扇启动。
本发明中所述的流道板底部设置有定模板、动模板、第一锁模块、第二锁模块、锁模永磁体和锁模电磁铁,所述流道板底部设置有定模板,所述定模板底部设置有动模板,所述动模板与定模板配合;定木板一侧设置有第一锁模块,所述动模板一侧设置有第二锁模块,所述第二锁模块与第一锁模块配合,所述第二锁模块穿入第一锁模块;所述第二锁模块上设置有锁模永磁体,所述第一锁模块上设置有锁模电磁铁,所述锁模电磁铁与锁模永磁体配合。
本发明中所述模具的设置,利用带磁材料的吸附与排斥作用,增加了快速开合模的能力,提高了设备的生产效率。
本发明中所述的锁模电磁铁上连接设置有倒顺开关,所述锁模电磁铁连入车间电路。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所述的一种升温稳定的热流道成形工艺及其模具,通过矩阵化的调温器,实现了温度调节的细小化和精密化,提高了加热均匀度,产品质量好,并采用热驱动,机械结构简单,制备成本低,不易损坏。
2、本发明中所述的一种升温稳定的热流道成形工艺及其模具,增加了散热能力,利用涵道式散热结构,提高了散热能力,避免因为热流道系统过热而损坏组件,装置使用年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流道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调温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过热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锁模块和第二锁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流道板-1、发热圈-2、热嘴-3、导热环-31、温控箱-4、调温器-5、调温器支架-51、导热通道-52、活动隔热板-53、调节块-54、隔温板-55、永磁磁粒-56、过热调节机构-6、温度传感器-61、散热片-62、散热风扇-63、导流通道-64、滑板-65、定模板-7、动模板-8、第一锁模块-9、第二锁模块-10、锁模永磁体-11、锁模电磁铁-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的一种升温稳定的热流道成形工艺,包括制备、加热和调温,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包括流道板1、发热圈2、热嘴3、温控箱4和调温器5,所述流道板1内部设置有浇流道,所述浇流道两侧设置有发热圈2,所述发热圈2设置于流道板1顶部,所述发热圈2设置于流道板1底部;所述发热圈2连接设置有温控箱4;所述浇流道一端设置有热嘴3,所述热嘴3设置于流道板1内,所述热嘴3穿出流道板1;所述浇流道外侧设置有调温器5,所述调温器5包裹所述浇流道;
步骤二:加热,打开温控箱4,所述发热圈2发热,所述热嘴3发热;
步骤三:所述调温器5根据热膨胀和压力差调节通道大小,平均浇流道温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调温器5包括调温器支架51、导热通道52、活动隔热板53、调节块54和隔温板55,所述调温器支架51设置于所述浇流道外侧,所述调温器支架51设置有多个,所述调温器支架51呈队列布置,所述调温器支架51内设置有导热通道52,所述导热通道52采用导热材料;所述调温器支架51上设置有活动隔热板53,所述活动隔热板53与调温器支架51滑动接触,所述活动隔热板53穿入导热通道52,所述活动隔热板53与导热通道52滑动接触;所述活动隔热板53靠近调温器支架51的一端设置有调节块54,所述调节块54采用热膨胀材料;所述调节块54一侧设置有隔温板55,所述隔温板55设置于调温器支架51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调节块54内设置有永磁磁粒56,所述调温器支架51上同样设置有永磁磁粒56。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调节块54受热膨胀,推动活动隔热板53移动,阻挡导热通道52对热量的传导,热量高的区域相较于热量低的区域,阻碍更多热量传导,使各区域通过的热量一致。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热嘴3底部设置有导热环31,所述导热环31镶嵌设置于流道板1底部。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流道板1上设置有过热调节机构6,所述过热调节机构6包括温度传感器61、散热片62、散热风扇63、导流通道64和滑板65,所述流道板1一侧设置有散热片62,所述散热片62一端接触所述浇流道,所述散热片62另一端设置有导流通道64,所述导流通道64设置于导流板1内,所述导流通道64穿出导流板1,所述导流通道64内设置有散热风扇63,所述散热风扇63设置于散热片62两侧;所述导流通道64两端设置有滑板65,所述滑板65设置于导流板1一侧,所述滑板65与导流板1滑动接触,所述滑板65采用电驱动;所述散热风扇63连接设置有温度传感器61,所述温度传感器61镶嵌设置于流道板1上,所述温度传感器61连接滑板65。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温度传感器61检测热量,当热量超过设定值时,所述温度传感器61响应,所述滑板65滑动,所述导流通道64连通外界,所述散热风扇63启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流道板1底部设置有定模板7、动模板8、第一锁模块9、第二锁模块10、锁模永磁体11和锁模电磁铁12,所述流道板1底部设置有定模板7,所述定模板7底部设置有动模板8,所述动模板8与定模板7配合;定木板7一侧设置有第一锁模块9,所述动模板8一侧设置有第二锁模块10,所述第二锁模块10与第一锁模块9配合,所述第二锁模块10穿入第一锁模块9;所述第二锁模块10上设置有锁模永磁体11,所述第一锁模块9上设置有锁模电磁铁12,所述锁模电磁铁12与锁模永磁体11配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锁模电磁铁12上连接设置有倒顺开关,所述锁模电磁铁12连入车间电路。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的一种升温稳定的热流道成形工艺,包括制备、加热和调温,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包括流道板1、发热圈2、热嘴3、温控箱4和调温器5,所述流道板1内部设置有浇流道,所述浇流道两侧设置有发热圈2,所述发热圈2设置于流道板1顶部,所述发热圈2设置于流道板1底部;所述发热圈2连接设置有温控箱4;所述浇流道一端设置有热嘴3,所述热嘴3设置于流道板1内,所述热嘴3穿出流道板1;所述浇流道外侧设置有调温器5,所述调温器5包裹所述浇流道;
步骤二:加热,打开温控箱4,所述发热圈2发热,所述热嘴3发热;
步骤三:所述调温器5根据热膨胀和压力差调节通道大小,平均浇流道温度。
实施例3
如图1-3所示的一种升温稳定的热流道成形工艺,包括制备、加热和调温,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包括流道板1、发热圈2、热嘴3、温控箱4和调温器5,所述流道板1内部设置有浇流道,所述浇流道两侧设置有发热圈2,所述发热圈2设置于流道板1顶部,所述发热圈2设置于流道板1底部;所述发热圈2连接设置有温控箱4;所述浇流道一端设置有热嘴3,所述热嘴3设置于流道板1内,所述热嘴3穿出流道板1;所述浇流道外侧设置有调温器5,所述调温器5包裹所述浇流道;
步骤二:加热,打开温控箱4,所述发热圈2发热,所述热嘴3发热;
步骤三:所述调温器5根据热膨胀和压力差调节通道大小,平均浇流道温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调温器5包括调温器支架51、导热通道52、活动隔热板53、调节块54和隔温板55,所述调温器支架51设置于所述浇流道外侧,所述调温器支架51设置有多个,所述调温器支架51呈队列布置,所述调温器支架51内设置有导热通道52,所述导热通道52采用导热材料;所述调温器支架51上设置有活动隔热板53,所述活动隔热板53与调温器支架51滑动接触,所述活动隔热板53穿入导热通道52,所述活动隔热板53与导热通道52滑动接触;所述活动隔热板53靠近调温器支架51的一端设置有调节块54,所述调节块54采用热膨胀材料;所述调节块54一侧设置有隔温板55,所述隔温板55设置于调温器支架51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调节块54内设置有永磁磁粒56,所述调温器支架51上同样设置有永磁磁粒56。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调节块54受热膨胀,推动活动隔热板53移动,阻挡导热通道52对热量的传导,热量高的区域相较于热量低的区域,阻碍更多热量传导,使各区域通过的热量一致。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热嘴3底部设置有导热环31,所述导热环31镶嵌设置于流道板1底部。
实施例4
如图1、2和4所示的一种升温稳定的热流道成形工艺,包括制备、加热和调温,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包括流道板1、发热圈2、热嘴3、温控箱4和调温器5,所述流道板1内部设置有浇流道,所述浇流道两侧设置有发热圈2,所述发热圈2设置于流道板1顶部,所述发热圈2设置于流道板1底部;所述发热圈2连接设置有温控箱4;所述浇流道一端设置有热嘴3,所述热嘴3设置于流道板1内,所述热嘴3穿出流道板1;所述浇流道外侧设置有调温器5,所述调温器5包裹所述浇流道;
步骤二:加热,打开温控箱4,所述发热圈2发热,所述热嘴3发热;
步骤三:所述调温器5根据热膨胀和压力差调节通道大小,平均浇流道温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流道板1上设置有过热调节机构6,所述过热调节机构6包括温度传感器61、散热片62、散热风扇63、导流通道64和滑板65,所述流道板1一侧设置有散热片62,所述散热片62一端接触所述浇流道,所述散热片62另一端设置有导流通道64,所述导流通道64设置于导流板1内,所述导流通道64穿出导流板1,所述导流通道64内设置有散热风扇63,所述散热风扇63设置于散热片62两侧;所述导流通道64两端设置有滑板65,所述滑板65设置于导流板1一侧,所述滑板65与导流板1滑动接触,所述滑板65采用电驱动;所述散热风扇63连接设置有温度传感器61,所述温度传感器61镶嵌设置于流道板1上,所述温度传感器61连接滑板65。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温度传感器61检测热量,当热量超过设定值时,所述温度传感器61响应,所述滑板65滑动,所述导流通道64连通外界,所述散热风扇63启动。
实施例5
如图1和5所示的一种升温稳定的热流道成形工艺,包括制备、加热和调温,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包括流道板1、发热圈2、热嘴3、温控箱4和调温器5,所述流道板1内部设置有浇流道,所述浇流道两侧设置有发热圈2,所述发热圈2设置于流道板1顶部,所述发热圈2设置于流道板1底部;所述发热圈2连接设置有温控箱4;所述浇流道一端设置有热嘴3,所述热嘴3设置于流道板1内,所述热嘴3穿出流道板1;所述浇流道外侧设置有调温器5,所述调温器5包裹所述浇流道;
步骤二:加热,打开温控箱4,所述发热圈2发热,所述热嘴3发热;
步骤三:所述调温器5根据热膨胀和压力差调节通道大小,平均浇流道温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流道板1底部设置有定模板7、动模板8、第一锁模块9、第二锁模块10、锁模永磁体11和锁模电磁铁12,所述流道板1底部设置有定模板7,所述定模板7底部设置有动模板8,所述动模板8与定模板7配合;定木板7一侧设置有第一锁模块9,所述动模板8一侧设置有第二锁模块10,所述第二锁模块10与第一锁模块9配合,所述第二锁模块10穿入第一锁模块9;所述第二锁模块10上设置有锁模永磁体11,所述第一锁模块9上设置有锁模电磁铁12,所述锁模电磁铁12与锁模永磁体11配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锁模电磁铁12上连接设置有倒顺开关,所述锁模电磁铁12连入车间电路。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升温稳定的热流道成形工艺,包括制备、加热和调温,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包括流道板(1)、发热圈(2)、热嘴(3)、温控箱(4)和调温器(5),所述流道板(1)内部设置有浇流道,所述浇流道两侧设置有发热圈(2),所述发热圈(2)设置于流道板(1)顶部,所述发热圈(2)设置于流道板(1)底部;所述发热圈(2)连接设置有温控箱(4);所述浇流道一端设置有热嘴(3),所述热嘴(3)设置于流道板(1)内,所述热嘴(3)穿出流道板(1);所述浇流道外侧设置有调温器(5),所述调温器(5)包裹所述浇流道;
步骤二:加热,打开温控箱(4),所述发热圈(2)发热,所述热嘴(3)发热;
步骤三:所述调温器(5)根据热膨胀和压力差调节通道大小,平均浇流道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温稳定的热流道成形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温器(5)包括调温器支架(51)、导热通道(52)、活动隔热板(53)、调节块(54)和隔温板(55),所述调温器支架(51)设置于所述浇流道外侧,所述调温器支架(51)设置有多个,所述调温器支架(51)呈队列布置,所述调温器支架(51)内设置有导热通道(52),所述导热通道(52)采用导热材料;所述调温器支架(51)上设置有活动隔热板(53),所述活动隔热板(53)与调温器支架(51)滑动接触,所述活动隔热板(53)穿入导热通道(52),所述活动隔热板(53)与导热通道(52)滑动接触;所述活动隔热板(53)靠近调温器支架(51)的一端设置有调节块(54),所述调节块(54)采用热膨胀材料;所述调节块(54)一侧设置有隔温板(55),所述隔温板(55)设置于调温器支架(5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升温稳定的热流道成形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块(54)内设置有永磁磁粒(56),所述调温器支架(51)上同样设置有永磁磁粒(5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升温稳定的热流道成形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块(54)受热膨胀,推动活动隔热板(53)移动,阻挡导热通道(52)对热量的传导,热量高的区域相较于热量低的区域,阻碍更多热量传导,使各区域通过的热量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温稳定的热流道成形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嘴(3)底部设置有导热环(31),所述导热环(31)镶嵌设置于流道板(1)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温稳定的热流道成形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道板(1)上设置有过热调节机构(6),所述过热调节机构(6)包括温度传感器(61)、散热片(62)、散热风扇(63)、导流通道(64)和滑板(65),所述流道板(1)一侧设置有散热片(62),所述散热片(62)一端接触所述浇流道,所述散热片(62)另一端设置有导流通道(64),所述导流通道(64)设置于导流板(1)内,所述导流通道(64)穿出导流板(1),所述导流通道(64)内设置有散热风扇(63),所述散热风扇(63)设置于散热片(62)两侧;所述导流通道(64)两端设置有滑板(65),所述滑板(65)设置于导流板(1)一侧,所述滑板(65)与导流板(1)滑动接触,所述滑板(65)采用电驱动;所述散热风扇(63)连接设置有温度传感器(61),所述温度传感器(61)镶嵌设置于流道板(1)上,所述温度传感器(61)连接滑板(6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温稳定的热流道成形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度传感器(61)检测热量,当热量超过设定值时,所述温度传感器(61)响应,所述滑板(65)滑动,所述导流通道(64)连通外界,所述散热风扇(63)启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该热流道成形工艺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道板(1)底部设置有定模板(7)、动模板(8)、第一锁模块(9)、第二锁模块(10)、锁模永磁体(11)和锁模电磁铁(12),所述流道板(1)底部设置有定模板(7),所述定模板(7)底部设置有动模板(8),所述动模板(8)与定模板(7)配合;定木板(7)一侧设置有第一锁模块(9),所述动模板(8)一侧设置有第二锁模块(10),所述第二锁模块(10)与第一锁模块(9)配合,所述第二锁模块(10)穿入第一锁模块(9);所述第二锁模块(10)上设置有锁模永磁体(11),所述第一锁模块(9)上设置有锁模电磁铁(12),所述锁模电磁铁(12)与锁模永磁体(11)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使用该热流道成形工艺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模电磁铁(12)上连接设置有倒顺开关,所述锁模电磁铁(12)连入车间电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410676.XA CN112549447A (zh) | 2020-12-03 | 2020-12-03 | 一种升温稳定的热流道成形工艺及其模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410676.XA CN112549447A (zh) | 2020-12-03 | 2020-12-03 | 一种升温稳定的热流道成形工艺及其模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549447A true CN112549447A (zh) | 2021-03-26 |
Family
ID=750486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410676.XA Pending CN112549447A (zh) | 2020-12-03 | 2020-12-03 | 一种升温稳定的热流道成形工艺及其模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549447A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830931A2 (en) * | 1996-09-20 | 1998-03-25 | JOHNSON & JOHNSON VISION PRODUCTS, INC. | On-demand fast cycle mold |
CN102361739A (zh) * | 2009-01-22 | 2012-02-22 | 马斯特模具(2007)有限公司 | 注塑成型装置 |
CN203331352U (zh) * | 2013-06-28 | 2013-12-11 | 天津日宝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一种热流道模具 |
CN108515674A (zh) * | 2018-04-20 | 2018-09-11 | 成都合创模塑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模具 |
CN111745911A (zh) * | 2020-06-30 | 2020-10-09 | 江苏灌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新能源汽车内饰专用模具注塑装置 |
-
2020
- 2020-12-03 CN CN202011410676.XA patent/CN11254944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830931A2 (en) * | 1996-09-20 | 1998-03-25 | JOHNSON & JOHNSON VISION PRODUCTS, INC. | On-demand fast cycle mold |
CN102361739A (zh) * | 2009-01-22 | 2012-02-22 | 马斯特模具(2007)有限公司 | 注塑成型装置 |
CN203331352U (zh) * | 2013-06-28 | 2013-12-11 | 天津日宝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一种热流道模具 |
CN108515674A (zh) * | 2018-04-20 | 2018-09-11 | 成都合创模塑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模具 |
CN111745911A (zh) * | 2020-06-30 | 2020-10-09 | 江苏灌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新能源汽车内饰专用模具注塑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199057B1 (en) | Coaxial cooling/heating coil structure and the mold configured with the same | |
US7540989B2 (en) | Method of using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 |
CN101633229B (zh) | 一种冷流道硅橡胶成型模具 | |
CN112549447A (zh) | 一种升温稳定的热流道成形工艺及其模具 | |
CN211588050U (zh) | 一种非晶合金整形装置 | |
CN103909648A (zh) | Gmt片材热压成型模具 | |
WO2008026456A1 (fr) | Dispositif et procédé de fabrication d'une pièce optique | |
TWI322078B (zh) | ||
CN108790119B (zh) | 鞋底模具 | |
CN206632315U (zh) | 一种一模二型腔成形模具 | |
CN211915451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壳低压铸造模具 | |
CN113681827A (zh) | 一种嵌入压膜定位注塑模结构 | |
CN210211252U (zh) | 一种防尘网模具结构 | |
JP2005271429A (ja) | 成形金型装置および成形方法 | |
CN106862499A (zh) | 一种一模二型腔成形模具及成型工艺 | |
CN218701042U (zh) | 发热模具 | |
CN216329911U (zh) | 一种快冷式数据线生产用注塑机 | |
CN211138256U (zh) | 热作模具组件及热压成型设备 | |
CN213564065U (zh) | 带有多个热流道转冷流道的汽车隔栅注射模具 | |
TW537959B (en) | Die assembly used for forming optical disc | |
CN217452080U (zh) | 一种机械配件加工用快速脱模模具 | |
JPH07164538A (ja) | プラスチック成形装置 | |
CN218340955U (zh) | 一种泵体铸造用自冷却模具 | |
CN217573860U (zh) | 电动车外覆盖件点胶口热流道无痕注塑模具 | |
US8568132B2 (en) | Injection molding apparatus with a heating unit and a pusher shaft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326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