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43944B - 信息管理装置以及信息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信息管理装置以及信息管理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543944B CN112543944B CN201980051935.3A CN201980051935A CN112543944B CN 112543944 B CN112543944 B CN 112543944B CN 201980051935 A CN201980051935 A CN 201980051935A CN 112543944 B CN112543944 B CN 11254394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 event
- information
- maintenance
- un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055—Monitoring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the status of the computing system or of the computing system component, e.g. monitoring if the computing system is on, off, available, not availabl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065—Monitoring arrangements determined by the means or processing involved in reporting the monitored data
- G06F11/3072—Monitoring arrangements determined by the means or processing involved in reporting the monitored data where the reporting involves data filtering, e.g. pattern matching, time or event triggered, adaptive or policy-based reporting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20—Administration of product repair or maintenanc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50—Context or environment of the image
- G06V20/52—Surveillance or monitoring of activities, e.g. for recognising suspicious object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error detection, to error correction, and to monitoring
- G06F2201/86—Event-based monitoring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201/07—Target detec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20—Movements or behaviour, e.g. gesture recognition
- G06V40/23—Recognition of whole body movements, e.g. for sport train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Market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Testing And Monitoring For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息管理装置以及信息管理方法,能够支持对设备中发生的事件进行准确且高效的维护,信息管理装置配设有:第一数据存储部,存储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数据与到达事件之前的设备的数据及针对设备的操作动作数据中的至少任一个相关;事件信息生成部,基于第一数据来对事件进行分类,生成与第一数据相关联的事件信息;第二数据存储部,存储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将跨及事件的维护作业前后的设备的数据与针对设备的保养动作数据相关联;维护信息生成部,将事件信息与第二数据相关联,而生成与事件信息各自对应的维护信息;以及维护信息存储部,存储所生成的维护信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息管理装置以及信息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维护信息发送系统,其构成为,检测工业机械的运行状况,基于所获得的最新检测数据,从顾客信息数据库(Data Base,DB)及标准维护DB中选择维护内容,算出维护费用及维护时期等维护信息,并将所获得的维护信息在任意时期发送给顾客及维护公司。
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结构,是关于从制造商侧对用户侧发送故障修理信息以支持机械的故障修理的系统而公开的,包括:传感器,检测机械的运行状态;故障诊断部,始终监测机械是否发生了故障;存储部,存储故障历史与维护历史;以及维护过程再现部,将维护过程信息再现/提示到用户侧计算机的显示装置的画面。
专利文献1记载的维护信息发送系统中,存在下述问题,即:维护内容只能从标准维护DB(预先保存有工业机械的标准维护信息的DB)中作为推荐维护内容而选择,因此也存在针对工业机械的实际运行状况的维护内容与标准维护的内容未准确对应的情况,从而无法进行高效的维护。
而且,专利文献2记载的支持系统中,对机械的故障进行修理时的维护过程信息被存储在存储部中,当机械再次产生同样的故障时,使所述维护过程信息提示到用户侧计算机的显示装置的画面上。
但是,专利文献2记载的支持系统中,对于到达机械故障之前的信息未作任何考虑。例如,即便是在机械的相同部分发生的故障,也存在故障发生之前进行的工序或操作不同的情况、维护作业的内容或流程等不同的情况。专利文献2记载的支持系统中,存在下述问题:由于关于到达机械故障之前的信息未作考虑,因此对于所发生的故障无法进行准确且高效的维护。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2-17537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5-20288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有鉴于所述问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息管理装置以及信息管理方法,能够支持对设备中发生的事件进行准确且高效的维护。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
为了达成所述目的,本公开的信息管理装置(1)是一种信息管理装置,对用于支持针对设备中发生的事件的维护的信息进行管理,所述信息管理装置包括:
第一数据存储部,存储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数据与到达所述事件之前的所述设备的数据及针对所述设备的操作动作数据中的至少任一个相关;
事件信息生成部,基于存储在所述第一数据存储部中的所述第一数据来对所述事件进行分类,生成与所述第一数据相关联的事件信息;
第二数据存储部,存储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将跨及所述事件的维护作业前后的所述设备的数据与针对所述设备的保养动作数据相关联;
维护信息生成部,将由所述事件信息生成部所生成的所述事件信息、与存储在所述第二数据存储部中的所述第二数据相关联,而生成与所述事件信息各自对应的维护信息;以及
维护信息存储部,存储由所述维护信息生成部所生成的、与所述事件信息各自对应的维护信息。
根据所述信息管理装置(1),通过所述事件信息生成部,将所述事件、与到达所述事件之前的所述第一数据相关联,因此能够基于到达所述事件之前的所述设备的数据、或针对所述设备的操作动作数据,来精细地对所述事件进行分类。而且,通过所述维护信息生成部,将所述事件信息与所述第二数据相关联,而生成与所述事件信息各自(即,每个分类事件)对应的所述维护信息。因此,能够将所述维护信息关联于各个所述事件信息(每个分类事件)来进行管理。由此,当在所述设备的运转中发生了所述事件时,通过利用所述维护信息,能够支持考虑到到达所述事件之前的状况的、准确且高效的维护作业。
而且,本公开的信息管理装置(2)是根据所述信息管理装置(1),
所述第一数据包含与到达所述事件之前的所述设备的控制流程的错误路径相关的数据,以作为所述设备的数据,
所述事件信息生成部基于与所述错误路径相关的数据来对所述事件进行分类,
并对应于每个分类事件而生成与跟所述错误路径相关的数据相关联的信息来作为所述事件信息。
根据所述信息管理装置(2),通过所述事件信息生成部,将所述事件、与跟到达所述事件之前的所述设备的控制流程的错误路径相关的数据相关联,因此能够根据到达所述事件之前的所述设备的控制流程的错误路径,来精细地对所述事件进行分类。而且,通过所述维护信息生成部,能够将所述维护信息关联于这些分类事件的每一个来进行管理。由此,当在所述设备的运转中发生了所述事件时,通过利用所述维护信息,能够支持考虑到到达所述事件之前的所述设备的控制流程的错误路径的、准确且高效的维护作业。
而且,本公开的信息管理装置(3)是根据所述信息管理装置(1),
所述第一数据包含作业者的作业动态图像数据,以作为针对所述设备的操作动作数据,
且包含与所述设备的设定数据及测量数据中的至少任一个相关的数据,以作为所述设备的数据,
所述事件信息生成部包括:
异常度计算部,基于所述作业者的作业动态图像数据,算出从正常的操作动作计起的异常度;以及
背离度计算部,基于所述设备的数据的变化,算出从正常的值计起的背离度,
基于由所述异常度计算部所算出的所述异常度、与由所述背离度计算部所算出的所述背离度,来对所述事件进行分类,
对应于每个分类事件而生成将所述异常度与所述背离度相关联的信息来作为所述事件信息。
根据所述信息管理装置(3),基于所述异常度与所述背离度来对所述事件进行分类,对应于每个分类事件而生成将所述异常度与所述背离度相关联的信息来作为所述事件信息。因此,能够根据到达所述事件之前的所述作业者的操作动作与所述设备的数据的变化的关系,来精细地对所述事件进行分类。而且,能够将所述维护信息关联于这些分类事件的每一个来进行管理。由此,当在所述设备的运转中发生了所述事件时,通过利用所述维护信息,能够支持考虑到所述作业者的操作动作与所述设备的数据的变化状况的、准确且高效的维护作业。
而且,本公开的信息管理装置(4)是根据所述信息管理装置(1)~(3)中的任一个,包括:第一标签设定部,设定第一标签,所述第一标签用于识别由所述事件信息生成部所生成的各个所述事件信息。
根据所述信息管理装置(4),通过所述第一标签设定部,能够对各个所述事件信息、即每个分类事件设定所述第一标签,通过所述第一标签,能够高效地进行所述事件信息的管理。
而且,本公开的信息管理装置(5)是根据所述信息管理装置(1)~(4)中的任一个,
所述第二数据包含跨及所述维护作业前后的所述设备的设定数据及测量数据中的至少任一个的历史数据,以作为所述设备的数据,
且包含所述维护作业中所含的一个以上的维护作业工序数据,以作为所述保养动作数据,
将所述历史数据、与跟所述历史数据对应的各维护作业工序数据相关联地存储到所述第二数据存储部中。
根据所述信息管理装置(5),作为所述第二数据,将所述历史数据和与此对应的各维护作业工序数据相关联地存储到所述第二数据存储部中。并且,通过所述维护信息生成部,针对各个所述事件信息(每个分类事件),生成将所述历史数据和与此对应的各维护作业工序数据相关联的信息来作为所述维护信息。因此,能够对应于每个所述分类事件,将使所述历史数据和与此对应的各维护作业工序数据相关联的信息作为所述维护信息来进行管理。由此,当在所述设备的运转中发生了所述事件时,能够输出与所述事件对应的作业工序的信息,从而能够支持准确且高效的维护作业。
而且,本公开的信息管理装置(6)是根据所述信息管理装置(1)~(4)中的任一个,
所述第二数据包含跨及所述维护作业前后的所述设备的设定数据及测量数据中的至少任一个的历史数据,以作为所述设备的数据,
且包含保养者的保养动态图像数据,以作为所述保养动作数据,
将所述历史数据、与跟所述历史数据对应的所述保养动态图像数据相关联地存储到所述第二数据存储部中。
根据所述信息管理装置(6),作为所述第二数据,将所述历史数据和与此对应的所述保养动态图像数据相关联地存储到所述第二数据存储部中。并且,通过所述维护信息生成部,针对各个所述事件信息(每个分类事件),生成将所述历史数据和与此对应的所述保养动态图像数据相关联的信息来作为所述维护信息。因此,能够对应于每个所述分类事件,将使所述历史数据和与此对应的所述保养动态图像数据相关联的信息作为所述维护信息来进行管理。由此,当在所述设备的运转中发生了所述事件时,能够输出与所述事件对应的保养动态图像的信息,从而能够支持准确且高效的维护作业。
而且,本公开的信息管理装置(7)是根据所述信息管理装置(1)~(4)中的任一个,
所述第二数据包含跨及所述维护作业前后的所述设备的设定数据及测量数据中的至少任一个的历史数据,以作为所述设备的数据,
且包含由保养者所操作的操作部的操作迁移数据,以作为所述保养动作数据,
将所述历史数据、与跟所述历史数据对应的所述操作迁移数据相关联地存储到所述第二数据存储部中。
根据所述信息管理装置(7),作为所述第二数据,将所述历史数据和与此对应的所述操作迁移数据相关联地存储到所述第二数据存储部中。并且,通过所述维护信息生成部,针对各个所述事件信息(每个分类事件),生成将所述历史数据和与此对应的所述操作迁移数据相关联的信息来作为所述维护信息。因此,能够对应于每个所述分类事件,将使所述历史数据和与此对应的所述操作迁移数据相关联的信息作为所述维护信息来进行管理。由此,当在所述设备的运转中发生了所述事件时,能够输出表示与所述事件对应的所述操作部的操作迁移的信息(例如操作画面的迁移信息),从而能够支持准确且高效的维护作业。
而且,本公开的信息管理装置(8)是根据所述信息管理装置(1)~(7)中的任一个,包括:第二标签设定部,设定第二标签,所述第二标签用于识别由所述维护信息生成部所生成的、与所述事件信息各自对应的维护信息。
根据所述信息管理装置(8),通过所述第二标签设定部,能够对与所述事件信息各自对应的维护信息设定所述第二标签,通过所述第二标签,能够高效地进行与所述事件信息各自对应的维护信息的管理。
而且,本公开的信息管理装置(9)是根据所述信息管理装置(1)~(8)中的任一个,包括:
事件检测部,检测所述设备中发生了所述事件的情况;
类似事件推测部,当由所述事件检测部检测到所述事件时,从由所述事件信息生成部所生成的所述事件信息中推测类似事件;
维护候选选定部,从存储在所述维护信息存储部中的所述维护信息中,选定与由所述类似事件推测部推测出的所述类似事件对应的维护作业候选;以及
维护信息输出部,输出由所述维护候选选定部所选定的所述维护作业候选的信息。
根据所述信息管理装置(9),在检测到所述事件时,从由所述事件信息生成部所生成的所述事件信息中(即,从分类事件中),推测与检测事件类似的类似事件,因此能够高精度地推测所述检测事件。并且,从存储在所述维护信息存储部中的所述维护信息中选定与所述类似事件对应的维护作业候选,并输出此信息。因此,能够对所述检测事件支持准确且高效的维护作业。
而且,本公开的信息管理装置(10)是根据所述信息管理装置(9),
所述类似事件推测部基于到达由所述事件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事件之前的所述设备的数据及针对所述设备的操作动作数据中的至少任一个、与由所述事件信息生成部所生成的所述事件信息,来推测所述类似事件。
根据所述信息管理装置(10),能够进一步提高所述类似事件推测部对所述类似事件的推测精度。
而且,本公开的信息管理装置(11)是根据所述信息管理装置(9)或(10),包括:
存储处理部,当未能由所述类似事件推测部推测出所述类似事件时,将由所述事件检测部所检测到的所述事件与所述第一数据存储到所述第一数据存储部中。
根据所述信息管理装置(11),当未能由所述类似事件推测部推测出所述类似事件时,将所述检测事件与所述第一数据存储到所述第一数据存储部中,因此能够累积用于生成所述事件信息的信息,从而能够提高所述维护信息的精度。
而且,本公开的信息管理方法(1)是一种信息管理方法,对用于支持针对设备中发生的事件的维护的信息进行管理,所述信息管理方法包括:
第一存储步骤,将第一数据存储到第一数据存储部中,所述第一数据与到达所述事件之前的所述设备的数据及针对所述设备的操作动作数据中的至少任一个相关;
事件信息生成步骤,基于存储在所述第一数据存储部中的所述第一数据来对所述事件进行分类,生成与所述第一数据相关联的事件信息;
第二存储步骤,将第二数据存储到第二数据存储部中,所述第二数据将跨及所述事件的维护作业前后的所述设备的数据与针对所述设备的保养动作数据相关联;
维护信息生成步骤,将在所述事件信息生成步骤中生成的所述事件信息、与存储在所述第二数据存储部中的所述第二数据相关联,而生成与所述事件信息各自对应的维护信息;以及
维护信息存储步骤,将通过所述维护信息生成步骤而生成的、与所述事件信息各自对应的维护信息存储到维护信息存储部中。
根据所述信息管理方法(1),通过所述事件信息生成步骤,将所述事件与到达所述事件之前的所述第一数据相关联,因此能够基于到达所述事件之前的所述设备的数据或针对所述设备的操作动作数据,来精细地对所述事件进行分类。而且,通过所述维护信息生成步骤,将所述事件信息与所述第二数据相关联,生成与所述事件信息各自(每个分类事件)对应的所述维护信息。因此,能够将所述维护信息关联于各个所述事件信息(每个分类事件)来进行管理。由此,当在所述设备的运转中发生了所述事件时,通过利用所述维护信息,能够支持考虑到到达所述事件之前的状况的、准确且高效的维护作业。
而且,本公开的信息管理方法(2)是根据所述信息管理方法(1),包括:
事件检测步骤,检测所述设备中发生了所述事件的情况;
类似事件推测步骤,当通过所述事件检测步骤而检测到所述事件时,从在所述事件信息生成步骤中生成的所述事件信息中推测类似事件;
维护候选选定步骤,从存储在所述维护信息存储部中的维护信息中,选定与通过所述类似事件推测步骤而推测出的所述类似事件对应的维护作业候选;以及
维护信息输出步骤,输出通过所述维护候选选定步骤而选定的所述维护作业候选的信息。
根据所述信息管理方法(2),在检测到所述事件时,从在所述事件信息生成步骤中生成的所述事件信息中(即,从分类事件中),推测与检测事件类似的类似事件,因此能够高精度地推测所述检测事件。并且,从存储在所述维护信息存储部中的所述维护信息中选定与所述类似事件对应的维护作业候选,并输出此信息。因此,能够对所述检测事件支持准确且高效的维护作业。
而且,本公开的信息管理方法(3)是根据所述信息管理方法(2),
所述类似事件推测步骤基于到达通过所述事件检测步骤而检测出的所述事件之前的所述设备的数据及针对所述设备的操作动作数据中的至少任一个、与在所述事件信息生成步骤中生成的所述事件信息,来推测所述类似事件。
根据所述信息管理方法(3),能够进一步提高所述类似事件推测步骤对所述类似事件的推测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将实施方式的信息管理装置适用于制造设备的示例的概略框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信息管理装置的功能结构例的框图。
图3是用于说明存储在第一数据存储部中的第一数据的控制流程。
图4是表示通过动作例1而由事件信息生成部所生成的事件信息的数据结构例的图。
图5是表示进行动作例2的事件信息生成部的功能结构例的框图。
图6是用于说明在问题发生时进行的动作例2的图。
图7是表示通过动作例2而由事件信息生成部所生成的事件信息的数据结构例的图。
图8是表示在制造线发生了问题F3后,直至恢复为修复状态为止的设备的设定数据及测量数据的历史与维护作业工序的关系的一例的图。
图9是表示在图8所示的维护作业例中,存储到第二数据存储部中的第二数据的结构例1的图。
图10是表示存储在第二数据存储部中的第二数据的结构例2的图。
图11是表示存储在第二数据存储部中的第二数据的结构例3的图。
图12是例示存储在维护信息存储部中的维护信息的数据结构的图。
图13是表示构成实施方式的信息管理装置的控制单元所进行的处理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14是表示构成实施方式的信息管理装置的控制单元所进行的处理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15是表示构成实施方式的信息管理装置的控制单元所进行的处理动作例的流程图。
符号的说明
1:制造设备
2:制造线
3:控制装置
4:拍摄装置
5:操作显示器
6:作业者
7:保养者
10:信息管理装置
20:控制单元
21:设备数据获取部
22:动态图像数据获取部
23:画面迁移数据获取部
24:事件信息生成部
24a:异常度计算部
24b:背离度计算部
24c:事件分类部
25:第一标签设定部
26:维护信息生成部
27:第二标签设定部
31:事件检测部
32:类似事件推测部
33:维护候选选定部
34:维护信息输出部
40:存储单元
41:设备数据存储部
42:动态图像数据存储部
43:画面迁移数据存储部
44:第一数据存储部
45:第二数据存储部
46:维护信息存储部
50:操作部
51:显示装置
S1~S12、S21~S26、S31~S36、S41~S48、S51~S60: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信息管理装置以及信息管理方法的实施方式。
[适用例]
图1是表示将实施方式的信息管理装置适用于制造设备的示例的概略框图。
实施方式的信息管理装置10是对用于支持针对设备中发生的事件的维护的信息进行管理的装置。本实施方式中的事件是指可能对设备的运行到达影响的错误或问题等需要设备维护的事态。信息管理装置10可适用于包括进行各种制品、零件或物品等的制造、生产或搬送等的设备的制造线或者包含这些制造线的系统。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对将信息管理装置10适用于包括制造设备1的系统的示例进行说明。
制造设备1是包含制造线2、控制装置3、拍摄装置4及操作显示器5而构成。制造线2是包含用于制造规定制品的一个以上的装置而构成。所制造的制品并无特别限定,也可为电气制品、机械制品、它们的零件、食品或药品等。
控制装置3是包含用于对构成制造线2的各装置的运行等进行控制的一个以上的控制机器而构成,例如可适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等。拍摄装置4是用于对在制造线2上进行作业的作业者6的操作动作进行拍摄的装置,例如包含能够拍摄动态图像的一个以上的摄像机而构成。
操作显示器5是连接于控制装置3,能够显示构成制造线2的各装置的信息等,或者经由未图示的操作面板来进行对控制装置3的设定值等的输入操作的装置,例如可适用包括人机接口(Human Machine Interface,HMI)的可编程显示器(也称作可编程终端(Programmable Terminals,PT))等。
信息管理装置10是进行信息管理的装置,所述信息管理用于使得即便是经验浅的保养者,也能够像熟练的保养者来进行时那样,实施准确、精益且高效的维护作业,作为硬件结构,所述信息管理装置10除了控制单元20及存储单元40以外,还包含用于与外部机器连接的接口装置等而构成。
信息管理装置10能够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而与配设在制造设备1中的控制装置3、拍摄装置4及操作显示器5连接,从所述各部获取数据。而且,在信息管理装置10,连接有操作部50与显示装置51,经由操作部50,能够进行对信息管理装置10的数据的输入操作或者各种设定操作等。而且,信息管理装置10能够经由显示装置51来显示维护信息等各种信息,或者显示设定画面等。另外,信息管理装置10既可与操作部50及显示装置51独立地构成,也可一体地构成。
控制单元20包含一个以上的计算机,所述一个以上的计算机包含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及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控制单元20将从控制装置3、拍摄装置4或操作显示器5获取的各种数据存储到存储单元40中,读出存储在控制单元20的ROM中的程序,解释并执行所述程序。
存储单元40包含非易失性存储器或易失性存储器等半导体存储器、硬盘驱动器(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rive,SSD)等一个以上的存储装置。接下来说明信息管理装置10的具体结构。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信息管理装置10的功能结构例的框图。
信息管理装置10具备作为设备数据获取部21、动态图像数据获取部22、画面迁移数据获取部23、事件信息生成部24、第一标签设定部25、维护信息生成部26、第二标签设定部27、事件检测部31、类似事件推测部32、维护候选选定部33及维护信息输出部34的功能。这些功能是通过CPU读取并执行保存在控制单元20的ROM中的程序而实现。而且,这些功能既可设为由多个控制单元20进行分散处理的结构,也可设为由网络上的服务器计算机来执行所述功能的一部分的结构。
而且,信息管理装置10具备作为设备数据存储部41、动态图像数据存储部42、画面迁移数据存储部43、第一数据存储部44、第二数据存储部45及维护信息存储部46的功能。这些功能是通过存储单元40来实现。而且,也可利用网络上的存储装置来构成这些功能的一部分。
设备数据获取部21在制造线2的运转中,从控制装置3获取构成制造线2的设备的数据,并存储到设备数据存储部41中。而且,设备数据获取部21在制造线2的维护作业中,从控制装置3获取构成制造线2的设备的数据,并存储到设备数据存储部41中。设备的数据包含与对控制装置3输入的设定数据以及在制造线2上测量出的测量数据中的至少任一个相关的数据。在测量数据中,除了设于制造线2的各种测量器的测量值以外,也可包含根据测量值而算出的特征量、或者所制造的制品等测量物的特征量等数据。
动态图像数据获取部22在制造线2的运转中,获取由拍摄装置4所拍摄的、作业者6的作业动态图像数据,并存储到动态图像数据存储部42中。而且,动态图像数据获取部22在制造线2的维护作业中,获取由拍摄装置4所拍摄的、保养者7的保养动态图像数据,并存储到动态图像数据存储部42中。
画面迁移数据获取部23在制造线2的运转中,获取由作业者6所操作的操作显示器5的画面迁移数据(操作迁移数据),并存储到画面迁移数据存储部43中。而且,画面迁移数据获取部23在制造线2的维护作业中,获取由保养者7所操作的操作显示器5的画面迁移数据,并存储到画面迁移数据存储部43中。
在第一数据存储部44中,存储有存储在设备数据存储部41中的设备的数据中的、在制造线2的运转中从控制装置3所获取的、到达事件之前的设备的数据。所谓事件,是指在制造线2的运转中发生的错误或问题等在其发生后需要检查或修理等维护作业的事态。
而且,在第一数据存储部44中,存储有存储在动态图像数据存储部42中的作业动态图像数据中的、在制造线2的运转中由拍摄装置4所拍摄的、到达事件之前的作业者6的作业动态图像数据。另外,在第一数据存储部44中,也可存储有存储在画面迁移数据存储部43中的画面迁移数据中的、在制造线2的运转中到达由作业者6所操作的操作显示器5的事件之前的画面迁移数据。
这样,在第一数据存储部44中,存储有与到达事件之前的设备的数据、作业动态图像数据以及画面迁移数据中的至少任一个相关的数据(称作第一数据)。
在第二数据存储部45中,存储有存储在设备数据存储部41中的设备的数据中的、在制造线2的维护作业中从控制装置3所获取的、跨及维护作业前后的设备的数据。
而且,在第二数据存储部45中,存储有存储在动态图像数据存储部42中的作业动态图像数据中的、在制造线2的维护作业中由拍摄装置4所拍摄的、跨及维护作业前后的保养者7的保养动态图像数据。而且,在第二数据存储部45中,存储有存储在画面迁移数据存储部43中的画面迁移数据中的、在制造线2的维护作业中由保养者7所操作的操作显示器5的画面迁移数据。
这样,在第二数据存储部45中,存储有将跨及针对制造线2上发生的事件的维护作业前后的设备的数据、与保养动作数据(保养动态图像数据及画面迁移数据中的至少任一个数据)相关联的数据(称作第二数据)。
事件信息生成部24基于存储在第一数据存储部44中的第一数据来对事件进行分类,生成将分类事件(是指经分类的事件)与第一数据相关联的事件信息。关于事件信息生成部24所进行的动作例将后述。
第一标签设定部25设定第一标签,所述第一标签用于识别由事件信息生成部24所生成的各个事件信息(即,分类事件)。对于第一标签的设定,既可构成为能够由保养者7经由操作部50来对分类事件设定识别标签,也可构成为对分类事件自动设定识别标签。
维护信息生成部26将由事件信息生成部24所生成的事件信息与存储在第二数据存储部45中的第二数据相关联,而生成与事件信息各自(即,每个分类事件)对应的维护信息。关于维护信息生成部26所进行的动作例将后述。
第二标签设定部27设定第二标签,所述第二标签用于识别由维护信息生成部26所生成的、与事件信息各自对应的维护信息。对于第二标签的设定,既可构成为能够由保养者7经由操作部50来对与分类事件相关联的维护信息设定识别标签,也可构成为对与分类事件相关联的维护信息自动设定识别标签。
事件检测部31在制造线2的运转中,例如基于从控制装置3获取的设备的数据,来检测在制造线2中发生了事件的情况。
类似事件推测部32在由事件检测部31检测到事件时,从由事件信息生成部24所生成的事件信息中,推测与检测事件类似(即,相同或最类似)的类似事件。类似事件推测部32例如对到达由事件检测部31所检测到的事件之前的设备的数据及针对设备的操作动作数据(作业动态图像数据)中的至少任一个、与由事件信息生成部24所生成的事件信息进行对比,以检测与检测事件类似的类似事件。
而且,也可设为下述结构:当未能由类似事件推测部32从事件信息中推测出与检测事件对应的类似事件时,将本次的检测事件与到达所述检测事件之前的第一数据存储到第一数据存储部44中,而生成新的事件信息。
维护候选选定部33从存储在维护信息存储部46中的维护信息中,选定与由类似事件推测部32所推测出的类似事件对应的维护作业候选。
维护信息输出部34将由维护候选选定部33所选定的维护作业候选的信息输出至显示装置51,使针对检测事件的维护作业的信息显示于显示装置51的画面。
[动作例]
接下来,对由事件信息生成部24所进行的动作例1进行说明。动作例1中,对下述情况进行说明,即,在存储在第一数据存储部44中的第一数据中,包含与到达事件之前的制造线2的控制流程的错误路径相关的数据,以作为设备的数据。
图3是用于说明存储在第一数据存储部44中的第一数据(控制装置3所执行的制造线2的控制流程的一部分)的控制流程。本控制流程中,在步骤S9中,执行了错误处理F。本例中,错误处理F为事件。
首先,在正常时,控制装置3将按照步骤S1、S2(真(True))、S3、S4(真)、S5、S6的路径来执行控制流程。即,控制装置3在步骤S1中进行处理A,在下个步骤S2中进行条件a的判定。在步骤S2中,若条件a成立(真),则前进至步骤S3,进行处理B,在下个步骤S4中进行条件b的判定。在步骤S4中,若条件b成立(真),则前进至步骤S5,进行处理C,接下来前进至步骤S6,进行处理D,随后结束处理。
图3所示的控制流程中,到达错误处理F(事件)的错误路径有三条。
错误路径e1为步骤S1、S2(伪)、S7(判定值=0)、S8、S9(错误处理F)、S6这一路径。即,在错误路径e1中,控制装置3在步骤S1中进行处理A,前进至步骤S2,在判断为条件a不成立(伪(False))后,前进至步骤S7,进行条件c的判定。在步骤S7中,在判定为条件c的判定值为0后,前进至步骤S8,进行处理E,接下来前进至步骤S9。在步骤S9中,进行错误处理F,随后前进至步骤S6,进行处理D,随后结束处理。
错误路径e1中,从步骤S2(伪)经由步骤S7、S8、S9前进至步骤S6的路径与正常时的路径不同。在通过控制装置3来进行错误路径e1的控制的情况下,在第一数据存储部44中,相关联地存储作为事件的错误处理F与所述错误路径e1的信息(即,步骤S1、S2(伪)、S7(判定值=0)、S8、S9(错误处理F)、S6的路径数据以及步骤S2、S7中的判定值)。
错误路径e2是步骤S1、S2(真)、S3、S4(伪)、S9(错误处理F)、S6这一路径。即,错误路径e2中,控制装置3进行步骤S1~S3的处理,前进至步骤S4,在判断为条件b不成立(伪)后,前进至步骤S9。在步骤S9中,进行错误处理F,随后前进至步骤S6,进行处理D,随后结束处理。
错误路径e2中,从步骤S4(伪)经由步骤S9前进至步骤S6的路径与正常时的路径不同。在通过控制装置3来进行错误路径e2的控制的情况下,在第一数据存储部44中,相关联地存储作为事件的错误处理F与所述错误路径e2的信息(即,步骤S1、S2(真)、S3、S4(伪)、S9(错误处理F)、S6的路径数据以及步骤S2、S4中的判定值)。
错误路径e3是步骤S1、S2(伪)、S7(判定值=1)、S10、S9(错误处理F)、S6这一路径。即,错误路径e3中,控制装置3在步骤S1中进行处理A,前进至步骤S2,在判断为条件a不成立(伪)后,前进至步骤S7,进行条件c的判定。在步骤S7中,判定为条件c的判定值为1后,前进至步骤S10,进行处理G,接下来前进至步骤S9。在步骤S9中,进行错误处理F,随后前进至步骤S6,进行处理D,随后结束处理。
错误路径e3中,从步骤S2(伪)经由步骤S7、S10、S9前进至步骤S6的路径与正常时的路径不同。在通过控制装置3来进行错误路径e3的控制的情况下,在第一数据存储部44中,相关联地存储作为事件的错误处理F与所述错误路径e3的信息(即,步骤S1、S2(伪)、S7(判定值=1)、S10、S9(错误处理F)、S6的路径数据以及步骤S2、S7中的判定值)。所述错误路径的信息中,只要至少包含与正常时的路径不同的路径部分的信息即可。
事件信息生成部24基于存储在第一数据存储部44中的与错误路径相关的数据来对事件进行分类,对应于每个分类事件而生成与跟错误路径相关的数据关联的信息来作为事件信息。所述动作例1中,基于错误路径e1、e2、e3,将事件(错误处理F)分类为三个。
图4是表示通过动作例1而由事件信息生成部24所生成的事件信息的数据结构例的图。事件信息中,包含事件、第一数据及第一标签作为数据项目。
在事件这一项目中,在No.1~No.3中存储错误处理F,在第一数据这一项目中,与No.1~No.3的错误处理F相关联地(换言之,以经关联的形态)存储有所述的错误路径e1、错误路径e2、错误路径e3的信息。这样,不仅存储控制流程中的错误处理F,还与到达错误处理F的路径相关联,由此,能够对作为事件的错误处理F的内容进行详细分类。
而且,在第一标签这一项目中,设定有用于识别这些事件的标签信息。对于第一标签的设定,既可构成为能够由保养者7经由操作部50来对各分类事件设定标签信息,也可构成为由控制单元20对各分类事件自动执行设定标签信息的处理。
接下来,对由事件信息生成部24所进行的动作例2进行说明。动作例2中,对下述情况进行说明,即,在存储在第一数据存储部44中的第一数据中,包含与设备的设定数据及测量数据中的至少任一个相关的数据以作为设备的数据,且包含作业者6的作业动态图像数据以作为针对设备的操作动作数据。
图5是表示进行动作例2的事件信息生成部24的功能结构例的框图。而且,图6是用于说明在问题发生时进行的动作例2的图。
如图5所示,事件信息生成部24是包含异常度计算部24a、背离度计算部24b及事件分类部24c而构成。
异常度计算部24a在发生了作为事件的问题时,基于作业者6的作业动态图像数据,算出从正常的操作动作计起的异常度。异常度例如既可为表示是否检测到了与正常的操作动作不同的操作动作的判定值(即,异常有无的判定值),也可预先对与正常的操作动作不同的操作动作的内容进行加权并基于所检测出的操作动作的加权来算出,也可基于与正常的操作动作不同的操作动作的次数来算出,或者还可基于进行与正常的操作动作不同的操作动作的时间来算出。
背离度计算部24b在发生了问题时,基于设备的数据(设定数据及测量数据中的至少任一个)的变化来算出从正常的值计起的背离度。作为背离度,例如,如图6所示,算出进行了正常的操作动作后的设备的数据(设定值K1、测量值m1)、与进行了跟正常的操作动作不同的操作动作后的设备的数据(设定值K2、测量值m2)之差或偏差等。
事件分类部24c基于由异常度计算部24a所算出的操作动作的异常度与由背离度计算部24b所算出的设备的数据的背离度来对事件进行分类,对应于每个分类事件而生成将异常度与背离度相关联的信息来作为事件信息。
图7是表示通过动作例2而由事件信息生成部24所生成的事件信息的数据结构例的图。事件信息中,包含事件、第一数据及第一标签作为数据项目。
在事件这一项目中,存储有问题代码(图7中,在No.1、No.2中存储有问题F1,在No.3、No.4中存储有问题F2),在第一数据这一项目中,与各问题代码相关联地(换言之,以经关联的形态)存储有操作动作的异常度与设备的数据的背离度的信息。图7所示的示例中,针对同一问题代码(问题F1、F2),分别分类存储有异常度与背离度不同的两个事件。即便问题代码(即,事件)相同,也存在问题发生时的作业者6的操作动作与设备的数据各不相同的情况。这样,不仅存储问题代码,还将异常度与背离度相关联,由此,能够对作为事件的问题F1、F2分别详细地进行分类。
而且,在第一标签这一项目中,设定有用于识别这些事件的标签信息。对于第一标签的设定,既可构成为能够由保养者7经由操作部50来对经分类的各事件设定标签信息,也可构成为由控制单元20对经分类的各事件自动执行设定标签信息的处理。
而且,使用图4所说明的动作例1的事件信息与使用图7所说明的动作例2的事件信息可通过设定相同的第一标签而关联。例如,对于图4所示的No.3的事件(错误处理F、错误路径e3)与图7所示的No.4的事件(问题F2、异常度f03、背离度(K6-K1)),设定有相同的第一标签(F003)。通过设定相同的第一标签,能够将控制流程的错误路径与作业者6的操作动作的异常度及设备的数据的变化(背离度)相关联。通过生成此种事件信息,能够有助于问题等的原因的提前发现。
接下来,对存储在第二数据存储部45中的第二数据的结构例1进行说明。第二数据的结构例1中,包含跨及维护作业前后的设备的设定数据及测量数据中的至少任一个的历史数据来作为设备的数据,且包含维护作业中所含的一个以上的维护作业工序数据来作为保养动作数据。
图8表示了在制造线2上发生了作为事件的问题F3后,进行维护作业,直至恢复为修复状态为止的设备的设定数据及测量数据的历史、与维护作业工序的关系的一例。
图8所示的示例中,在从发生问题F3直至恢复为修复状态为止的期间,执行了操作Op1~操作Op6的作业。本例中,并非简单地按照时间序列来存储操作Op1~操作Op6的维护作业,而是采用了将问题的修复真正所需的操作与伴随所述操作的设备的数据的历史相关联地存储到第二数据存储部45中的结构。
图8所示的示例中,发生问题F3时的(维护作业前的)设备的数据为设定值K2、设定值L2、测量值m2、设定值M,在维护作业后,分别成为设定值K1、设定值L1、测量值m1、设定值M。
问题发生时的设定值K2通过操作Op1而变化为设定值K3,随后,通过操作Op6而变化为设定值K1。问题发生时的设定值L2在使设定值K2变化为设定值K3后,通过进行操作Op2而变化为设定值L1。问题发生时的测量值m2在使设定值L2变化为设定值L1后,通过进行操作Op4而变化为测量值m1。
问题发生时的设定值K2、L2以及测量值m2分别变化为表示修复状态的设定值K1、L1以及测量值m1(即,具有表示修复状态的数据之差或偏差),操作Op1、操作Op6、操作Op2及操作Op4分别成为问题的修复所需的操作。
另一方面,问题发生时的设定值M通过操作Op3而变化为设定值M1,并通过随后的操作Op5而恢复为设定值M。即,设定值M不发生变化,操作Op3及操作Op5成为对于问题的修复并无帮助的操作。
图9是表示在图8所示的维护作业例中,存储在第二数据存储部45中的第二数据的结构例1的图。作为数据项目,包含事件、历史数据及维护作业工序数据,针对各事件,将历史数据与维护作业工序数据相关联地予以存储。
图9所示的第二数据的结构例1中,作为事件,在No.1中存储有问题F3,作为其历史数据,存储有设定值(K2-K1)、设定值(L2-L1)、测量值(m2-m1)的信息,作为维护作业工序数据,与各历史数据相关联地存储有(操作Op1、设定值K3、操作Op6)、(操作Op1、设定值K3、操作Op2)、(操作Op4)的信息。
而且,关于针对设定值M的操作Op3及操作Op5的信息,由于在操作Op3及操作Op5的维护后,设定值M未发生变化(换言之,是无差或偏差的数据),是因试行错误所进行的操作的可能性高,因此本例中成为不存储为第二数据的结构。
接下来,对存储在第二数据存储部45中的第二数据的结构例2进行说明。第二数据的结构例2中,包含跨及维护作业前后的设备的设定数据及测量数据中的至少任一个的历史数据以作为设备的数据,且包含保养者7的保养动态图像数据以作为保养动作数据。
图10是表示存储在第二数据存储部45中的第二数据的结构例2的图。作为数据项目,包含事件、历史数据及保养动态图像数据,针对各事件,将历史数据与保养动态图像数据相关联地予以存储。
图10所示的第二数据的结构例2中,作为事件,在No.1~No.3中分别存储有问题F4、F5、F6,作为历史数据,在问题F4中相关联地存储有设定值(K12-K1)与测量值(m4-m1)的信息,在问题F5中,相关联地存储有设定值(L4-L1)与测量值(m6-m1)的信息,在问题F6中,相关联地存储有设定值(M2-M)与测量值(n2-n1)的信息。并且,作为保养动态图像数据,在问题F4中,相关联地存储有保养动态图像M001,在问题F5中,相关联地存储有保养动态图像M002,在问题F6中,相关联地存储有保养动态图像M003。
接下来,对存储在第二数据存储部45中的第二数据的结构例3进行说明。第二数据的结构例3中,包含跨及维护作业前后的设备的设定数据及测量数据中的至少任一个的历史数据以作为设备的数据,且包含由保养者7所操作的操作显示器5的操作迁移数据以作为保养动作数据。
图11是表示存储在第二数据存储部45中的第二数据的结构例3的图。作为数据项目,包含事件、历史数据及操作显示器5的画面迁移数据,针对各事件,将历史数据与画面迁移数据相关联地予以存储。
图11所示的第二数据的结构例3中,作为事件,在No.1、No.2中存储有问题F7、F8,作为历史数据,在问题F7中,相关联地存储有设定值(M4、N2、P)变化为设定值(M1、N1、L2)的信息。而且,作为画面迁移数据,存储有操作显示器5的画面d1(将设定值M4变更为M1的画面)、画面d2(将设定值N2变更为N1的画面)、画面d3(追加了设定值L2的画面)、及画面d4(删除了设定值P的画面)的迁移数据。关于问题F8,也将历史数据(设定数据或测量数据)与画面迁移数据相关联地予以存储。
接下来,对由维护信息生成部26所进行的动作例进行说明。维护信息生成部26将由事件信息生成部24所生成的事件信息(图4或图7所例示的事件信息)、与存储在第二数据存储部45中的第二数据(图9、图10或图11所例示的第二数据)相关联,而生成与事件信息各自(经分类的每个事件)对应的维护信息。并且,将所生成的维护信息存储到维护信息存储部46中。
图12是表示存储在维护信息存储部46中的维护信息的数据结构例的图。图12中,对存储有关于图4所例示的各事件信息的维护信息的情况进行说明。
在数据项目中,包含事件信息、第二数据及第二标签,针对事件信息中所含的分类事件,相关联地存储有包含维护信息(即,维护作业工序数据、保养动态图像数据或画面迁移数据)的第二数据。
在图12的No.1一栏中,相关联地存储有图4所例示的No.1的事件信息与图9所例示的No.1的第二数据。换言之,定义了下述内容,即:针对图4所例示的No.1的事件信息(即,分类事件)的维护信息为图9所例示的No.1的第二数据中的维护作业工序数据。
在图12的No.2一栏中,相关联地存储有图4所例示的No.2的事件信息与图11所例示的No.1的第二数据。换言之,定义了下述内容,即:针对图4所例示的No.2的事件信息(即,分类事件)的维护信息为图11所例示的No.1的第二数据中的画面迁移数据。
在图12的No.3一栏中,相关联地存储有图4所例示的No.3的事件信息与图10所例示的No.1的第二数据。换言之,定义了下述内容,即:针对图4所例示的No.3的事件信息(即,分类事件)的维护信息为图10所例示的No.1的第二数据中的保养动态图像数据。
而且,在第二标签的项目中,设定有用于识别所述每个分类事件的维护信息的标签信息。对于第二标签的设定,既可构成为能够由保养者7经由操作部50来对各事件的维护信息设定标签信息,也可构成为由控制单元20对各事件的维护信息自动执行设定标签信息的处理。
图13是表示构成实施方式的信息管理装置10的控制单元20所进行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本处理动作为事件信息的生成处理动作,例如在制造线2的运转中执行。
首先,步骤S21中,控制单元20从制造设备1获取运转中的数据,将处理推进至步骤S22。例如,控制单元20从控制装置3获取设备的数据,并存储到设备数据存储部41中,从拍摄装置4获取作业者6的作业动态图像数据,并存储到动态图像数据存储部42中。而且,也可从操作显示器5获取画面迁移数据,并存储到画面迁移数据存储部43中。
在接下来的步骤S22中,控制单元20判定在制造线2的运转中是否发生了事件,若判定为未发生事件,则返回步骤S21,另一方面,若判定为发生了事件,则将处理推进至步骤S23。是否发生了事件例如可根据从控制装置3或操作显示器5获取的事件的检测信号来判定。
步骤S23中,控制单元20进行将第一数据存储到第一数据存储部44中的处理,所述第一数据包含到达事件之前的设备的数据、及作业动态图像数据中的至少任一个,并将处理推进至步骤S24。
步骤S24中,控制单元20进行事件信息的生成处理。即,控制单元20进行下述处理,即,基于存储在第一数据存储部44中的第一数据来对事件进行分类,生成将所述分类事件与跟所述分类事件对应的第一数据相关联的信息来作为事件信息,并将处理推进至步骤S25。
步骤S25中,控制单元20进行对用于识别在步骤S24中生成的事件信息的标签(第一标签)进行设定的处理,在接下来的步骤S26中,将它们作为事件信息而存储到存储单元40(例如第一数据存储部44或维护信息存储部46)中,随后结束处理。
图14是表示构成实施方式的信息管理装置10的控制单元20所进行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本处理动作是维护信息的生成处理动作,例如是在制造线2上发生的事件的维护作业时执行。
首先,步骤S31中,控制单元20从制造设备1的各部获取维护作业中的数据,将处理推进至步骤S32。即,控制单元20从控制装置3获取维护作业中的设备的数据并存储到设备数据存储部41中,从拍摄装置4获取保养者7的保养动态图像数据并存储到动态图像数据存储部42中,而且从操作显示器5获取由保养者7所操作的画面的画面迁移数据并存储到画面迁移数据存储部43中。
步骤S32中,控制单元20判定维护作业是否已完成,若判定为维护作业尚未完成,则返回步骤S31,另一方面,若判定为维护作业已完成,则将处理推进至步骤S33。维护作业是否已完成,例如能够基于从控制装置3或操作显示器5获取的维护作业的完成信号来判定。
步骤S33中,控制单元20进行下述处理,即,将跨及针对事件的维护作业前后的设备的数据与保养动态图像数据及画面迁移数据中的至少任一个数据相关联,将它们作为第二数据而存储到第二数据存储部45中,并将处理推进至步骤S34。
步骤S34中,控制单元20进行维护信息的生成处理。即,控制单元20进行下述处理,即,将通过所述事件信息的生成处理而生成的事件信息与存储在第二数据存储部45中的第二数据相关联,而生成与事件信息各自(即,分类事件)对应的维护信息,并将处理推进至步骤S35。
步骤S35中,控制单元20进行对用于识别在步骤S34中生成的维护信息的标签(第二标签)进行设定的处理,在接下来的步骤S36中,将它们作为维护信息而存储到维护信息存储部46中,随后结束处理。
图15是表示构成实施方式的信息管理装置10的控制单元20所进行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本处理动作为维护信息的输出动作,例如是在制造线2的运转中执行。
首先,步骤S41中,控制单元20从制造设备1获取运转中的数据。例如,控制单元20从控制装置3获取设备的数据,并将处理推进至步骤S42。
在接下来的步骤S42中,控制单元20判定在制造线2的运转中是否发生了事件,若判定为未发生事件,则返回步骤S41,另一方面,若判定为发生了事件,则将处理推进至步骤S43。是否发生了事件,例如能够基于从控制装置3或操作显示器5获取的事件的检测信号来判定。
步骤S43中,控制单元20进行下述处理,即,推测与在步骤S42中检测出的事件类似的类似事件。例如,控制单元20从存储单元40中读出通过所述事件信息的生成处理而生成的事件信息,并从所读出的事件信息中,将与检测事件相同的事件或最类似的事件推测为类似事件。
更具体而言,例如在对检测事件赋予有标签信息的情况下,控制单元20也可从事件信息中提取设定有同一标签的分类事件,并将所述分类事件推测为类似事件。
而且,控制单元20也可对到达检测事件之前的控制流程的错误路径、与事件信息中的各分类事件中的控制流程的错误路径进行比较,从事件信息中提取同一错误路径的分类事件,并将所提取的分类事件推测为类似事件。
而且,控制单元20也可对检测事件发生前后的设备的数据(设定数据或测量数据)的变化(差或偏差等)、与事件信息中的各分类事件中的设备的数据的变化进行比较,从事件信息中提取呈现相同或近似的变化的分类事件,并将所提取的分类事件推测为类似事件。
进而,控制单元20也可对在检测事件发生前后的作业者6的作业运行的异常度及设备的数据的变化、与事件信息中的各分类事件中的作业运行的异常度及设备的数据的变化进行比较,从事件信息中提取呈现相同或近似的异常度与变化的分类事件,并将所提取的分类事件推测为类似事件。控制单元20在进行了类似事件的推测处理后,将处理推进至步骤S44。
步骤S44中,控制单元20判定是否已推测出类似事件,若判定为未能推测出类似事件,则将处理推进至步骤S45。步骤S45中,控制单元20进行下述处理,即,从存储在维护信息存储部46中的维护信息中选定与在步骤S43中推测出的类似事件对应的维护作业候选,并将处理推进至步骤S46。
步骤S46中,控制单元20进行下述处理,即,将在步骤S45中选定的维护作业候选的信息输出至显示装置51,在显示装置51的画面上提示维护作业的信息,并将处理推进至步骤S47。
步骤S47中,控制单元20从制造设备1获取维护作业中的数据,并将处理推进至步骤S48。例如,从控制装置3或操作显示器5获取维护作业中的数据。
步骤S48中,控制单元20判定维护作业是否已完成,若判定为维护作业尚未完成,则返回步骤S47,另一方面,若判定为维护作业已完成,则随后结束处理。维护作业是否已完成,例如能够基于从控制装置3或操作显示器5获取的维护作业的完成信号来判定。
另一方面,在步骤S44中,控制单元20若判定为未能推测出类似事件(换言之,为未分类的事件),则将处理推进至步骤S51。步骤S51~S54的处理是关于所检测出的未分类的事件而生成事件信息的处理,是与所述步骤S23~S26同样的处理,因此,此处省略其说明。
然后,在步骤S54中,将所生成的事件信息存储到存储单元40中后,将处理推进至步骤S55。步骤S55~S60的处理是生成与未分类的事件对应的维护信息的处理,是与所述步骤S31~S36同样的处理,因此,此处省略其说明。步骤S60中,将所生成的维护信息存储到维护信息存储部46中后,随后结束处理。
[作用·效果]
根据所述实施方式的信息管理装置10,通过事件信息生成部24,将在制造线2上发生的事件、与到达所述事件之前的第一数据(与控制流程的错误路径相关的数据、制造设备1的设定数据、测量数据、及作业者6的作业动态图像数据中的至少任一个数据)相关联。由此,能够基于到达所述事件之前的制造线2的数据(与控制流程的错误路径相关的数据、制造设备1的设定数据、及测量数据中的至少任一个数据)、或者作业者6对制造线2的作业动态图像数据,来精细地对事件进行分类。
而且,通过维护信息生成部26,将事件信息、与跨及维护作业前后的第二数据(包含制造设备1的设定数据及测量数据中的至少任一个的历史数据、与表示保养动作的维护作业工序数据、保养动态图像数据及操作显示器5的画面迁移数据中的至少任一个数据)相关联,由此来生成与事件信息各自(每个分类事件)对应的维护信息(作业工序、保养动作或操作显示器5的操作画面的信息)。
因此,能够对应于每个分类事件而将详细且具体的维护信息相关联地进行管理。由此,当在制造线2的运转中发生了事件时,通过利用存储在维护信息存储部46中的维护信息,能够提示用于维护作业的信息,所述维护作业是考虑到到达事件之前的制造设备1的各部的控制状况、运行状况或作业者6的作业状况的维护作业,且具体的流程容易理解。通过使用信息管理装置10,即便是经验浅的保养者等,也能够实施准确且高效的维护作业。
[变形例]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直至上文为止的说明在所有方面不过是本发明的例示。当然能够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而进行各种改良或变更。
例如,也可将信息管理装置10的结构的一部分或全部编入控制装置3中而构成,还可构成为包括控制装置3、拍摄装置4、操作显示器5及信息管理装置10的信息管理系统。
而且,所述实施方式的信息管理装置10中,对第一数据存储部44和第二数据存储部45是与设备数据存储部41、动态图像数据存储部42、画面迁移数据存储部43独立地设置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结构。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也可采用下述结构,即,在设备数据存储部41内设置第一数据存储部与第二数据存储部,在动态图像数据存储部42内设置第一数据存储部与第二数据存储部,在画面迁移数据存储部43内设置第二数据存储部。
[附注]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也可如以下的附注那样记载,但并不限定于它们。
(附注1)
一种信息管理装置10,对用于支持针对设备1中发生的事件的维护的信息进行管理,所述信息管理装置10包括:
第一数据存储部44,存储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数据与到达所述事件之前的所述设备1的数据及针对所述设备1的操作动作数据中的至少任一个相关;
事件信息生成部24,基于存储在所述第一数据存储部44中的所述第一数据来对所述事件进行分类,生成与所述第一数据相关联的事件信息;
第二数据存储部45,存储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将跨及所述事件的维护作业前后的所述设备1的数据与针对所述设备1的保养动作数据相关联;
维护信息生成部26,将由所述事件信息生成部24所生成的所述事件信息、与存储在所述第二数据存储部45中的所述第二数据相关联,而生成与所述事件信息各自对应的维护信息;以及
维护信息存储部46,存储由所述维护信息生成部26所生成的、与所述事件信息各自对应的维护信息。
(附注2)
一种信息管理方法,对用于支持针对设备1中发生的事件的维护的信息进行管理,所述信息管理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存储步骤,将第一数据存储到第一数据存储部44中,所述第一数据与到达所述事件之前的所述设备1的数据及针对所述设备1的操作动作数据中的至少任一个相关;
事件信息生成步骤,基于存储在所述第一数据存储部44中的所述第一数据来对所述事件进行分类,生成与所述第一数据相关联的事件信息;
第二存储步骤,将第二数据存储到第二数据存储部45中,所述第二数据将跨及所述事件的维护作业前后的所述设备1的数据与针对所述设备1的保养动作数据相关联;
维护信息生成步骤,将在所述事件信息生成步骤中生成的所述事件信息、与存储在所述第二数据存储部45中的所述第二数据相关联,而生成与所述事件信息各自对应的维护信息;以及
维护信息存储步骤,将通过所述维护信息生成步骤而生成的、与所述事件信息各自对应的维护信息存储到维护信息存储部46中。
工业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能够适用于包括进行各种制品、零件或物品等的制造、生产或搬送等的设备的制造线或者包含这些制造线的系统等,能够广泛利用于需要设备等的维护的各种工业领域。
Claims (14)
1.一种信息管理装置,对用于支持针对包括制造线以及用来控制所述制造线的控制装置的设备中发生的事件的维护的信息进行管理,所述信息管理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数据存储部,存储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数据与到达所述事件之前的所述设备的控制流程的错误路径相关的数据及针对所述设备的操作动作数据相关,其中所述错误路径包括多个步骤;
事件信息生成部,基于存储在所述第一数据存储部中与所述错误路径相关的所述第一数据来对所述事件进行分类,针对各所述分类的事件来生成与所述错误路径相关的所述第一数据相关联的事件信息;
第二数据存储部,存储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将跨及所述事件的维护作业前后的所述设备的数据与针对所述设备的保养动作数据相关联;
维护信息生成部,将由所述事件信息生成部所生成的各所述分类的事件的所述事件信息、与存储在所述第二数据存储部中的所述第二数据相关联,而生成与所述事件信息各自对应的维护信息;以及
维护信息存储部,存储由所述维护信息生成部所生成的、与所述事件信息各自对应的维护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事件信息生成部基于与所述错误路径相关的数据来对所述事件进行分类,
并对应于每个分类事件而生成与跟所述错误路径相关的数据相关联的信息来作为所述事件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数据包含作业者的作业动态图像数据,以作为针对所述设备的操作动作数据,
且包含与所述设备的设定数据及测量数据中的至少任一个相关的数据,以作为所述设备的数据,
所述事件信息生成部包括:
异常度计算部,基于所述作业者的作业动态图像数据,算出从正常的操作动作计起的异常度;以及
背离度计算部,基于所述设备的数据的变化,算出从正常的值计起的背离度,
基于由所述异常度计算部所算出的所述异常度、与由所述背离度计算部所算出的所述背离度,来对所述事件进行分类,
对应于每个分类事件而生成将所述异常度与所述背离度相关联的信息来作为所述事件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标签设定部,设定第一标签,所述第一标签用于识别由所述事件信息生成部所生成的各个所述事件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数据包含跨及所述维护作业前后的所述设备的设定数据及测量数据中的至少任一个的历史数据,以作为所述设备的数据,
且包含所述维护作业中所含的一个以上的维护作业工序数据,以作为所述保养动作数据,
将所述历史数据、与跟所述历史数据对应的各维护作业工序数据相关联地存储到所述第二数据存储部中。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数据包含跨及所述维护作业前后的所述设备的设定数据及测量数据中的至少任一个的历史数据,以作为所述设备的数据,
且包含保养者的保养动态图像数据,以作为所述保养动作数据,
将所述历史数据、与跟所述历史数据对应的所述保养动态图像数据相关联地存储到所述第二数据存储部中。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数据包含跨及所述维护作业前后的所述设备的设定数据及测量数据中的至少任一个的历史数据,以作为所述设备的数据,
且包含由保养者所操作的操作部的操作迁移数据,以作为所述保养动作数据,
将所述历史数据、与跟所述历史数据对应的所述操作迁移数据相关联地存储到所述第二数据存储部中。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标签设定部,设定第二标签,所述第二标签用于识别由所述维护信息生成部所生成的、与所述事件信息各自对应的维护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事件检测部,检测所述设备中发生了所述事件的情况;
类似事件推测部,当由所述事件检测部检测到所述事件时,从由所述事件信息生成部所生成的所述事件信息中推测类似事件;
维护候选选定部,从存储在所述维护信息存储部中的所述维护信息中,选定与由所述类似事件推测部推测出的所述类似事件对应的维护作业候选;以及
维护信息输出部,输出由所述维护候选选定部所选定的所述维护作业候选的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息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类似事件推测部基于到达由所述事件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事件之前的所述设备的数据及针对所述设备的操作动作数据中的至少任一个、与由所述事件信息生成部所生成的所述事件信息,来推测所述类似事件。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息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处理部,当未能由所述类似事件推测部推测出所述类似事件时,将由所述事件检测部所检测到的所述事件与所述第一数据存储到所述第一数据存储部中。
12.一种信息管理方法,对用于支持针对包括制造线以及用来控制所述制造线的控制装置的设备中发生的事件的维护的信息进行管理,所述信息管理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存储步骤,将第一数据存储到第一数据存储部中,所述第一数据与到达所述事件之前的所述设备的控制流程的错误路径相关的数据及针对所述设备的操作动作数据相关,其中所述错误路径包括多个步骤;
事件信息生成步骤,基于存储在所述第一数据存储部中与所述错误路径相关的所述第一数据来对所述事件进行分类,针对各所述分类的事件来生成与所述错误路径相关的所述第一数据相关联的事件信息;
第二存储步骤,将第二数据存储到第二数据存储部中,所述第二数据将跨及所述事件的维护作业前后的所述设备的数据与针对所述设备的保养动作数据相关联;
维护信息生成步骤,将在所述事件信息生成步骤中生成的各所述分类的事件的所述事件信息、与存储在所述第二数据存储部中的所述第二数据相关联,而生成与所述事件信息各自对应的维护信息;以及
维护信息存储步骤,将通过所述维护信息生成步骤而生成的、与所述事件信息各自对应的维护信息存储到维护信息存储部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信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事件检测步骤,检测所述设备中发生了所述事件的情况;
类似事件推测步骤,当通过所述事件检测步骤而检测到所述事件时,从在所述事件信息生成步骤中生成的所述事件信息中推测类似事件;
维护候选选定步骤,从存储在所述维护信息存储部中的维护信息中,选定与通过所述类似事件推测步骤而推测出的所述类似事件对应的维护作业候选;以及
维护信息输出步骤,输出通过所述维护候选选定步骤而选定的所述维护作业候选的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信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类似事件推测步骤基于到达通过所述事件检测步骤而检测出的所述事件之前的所述设备的数据及针对所述设备的操作动作数据中的至少任一个、与在所述事件信息生成步骤中生成的所述事件信息,来推测所述类似事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9002772A JP7363032B2 (ja) | 2019-01-10 | 2019-01-10 | 情報管理装置、及び情報管理方法 |
JP2019-002772 | 2019-01-10 | ||
PCT/JP2019/008829 WO2020144876A1 (ja) | 2019-01-10 | 2019-03-06 | 情報管理装置、及び情報管理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543944A CN112543944A (zh) | 2021-03-23 |
CN112543944B true CN112543944B (zh) | 2024-06-14 |
Family
ID=715203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80051935.3A Active CN112543944B (zh) | 2019-01-10 | 2019-03-06 | 信息管理装置以及信息管理方法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10326600A1 (zh) |
EP (1) | EP3910565A4 (zh) |
JP (1) | JP7363032B2 (zh) |
CN (1) | CN112543944B (zh) |
WO (1) | WO2020144876A1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175377A (ja) | 2000-12-06 | 2002-06-21 | Hitachi Ltd | メンテナンス情報送信システム |
US6871326B1 (en) * | 2001-04-06 | 2005-03-22 | Ciena Corporation | Defect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
JP2005202886A (ja) | 2004-01-19 | 2005-07-28 | Kawahara Tekko Kk | 機械の故障とメンテナンスの支援システム |
US8010218B2 (en) * | 2008-09-30 | 2011-08-30 |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 Industrial automation interfaces integrated with enterprise manufacturing intelligence (EMI) systems |
JP5364530B2 (ja) | 2009-10-09 | 2013-12-11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設備状態監視方法、監視システム及び監視プログラム |
US8909916B2 (en) * | 2009-11-30 | 2014-12-09 | Red Hat, Inc. | Using a PKCS module for opening multiple databases |
JP2011145846A (ja) | 2010-01-14 | 2011-07-28 | Hitachi Ltd | 異常検知方法、異常検知システム、及び異常検知プログラム |
CN102741676B (zh) * | 2010-01-28 | 2016-01-20 | 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 作业机械的监视诊断装置 |
JP2012137934A (ja) | 2010-12-27 | 2012-07-19 | Hitachi Ltd | 異常検知・診断方法、異常検知・診断システム、及び異常検知・診断プログラム並びに企業資産管理・設備資産管理システム |
US20130070056A1 (en) * | 2011-09-20 | 2013-03-21 | Nexus Environmental, LLC |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monitor and control workflow |
JP2015088173A (ja) | 2013-09-27 | 2015-05-07 | Ntn株式会社 | 作業支援システムおよび作業者支援方法 |
US11017351B2 (en) * | 2014-09-12 | 2021-05-25 | Transtar Industries Llc | Parts recommendation and procurement system and method |
US20160092808A1 (en) | 2014-09-25 | 2016-03-31 | Yu Cheng | Predictive maintenance for critical components based on causality analysis |
JP2016103043A (ja) * | 2014-11-27 | 2016-06-02 | 東日本旅客鉄道株式会社 | エラー分類判断支援システム及びエラー分類カード |
JP6236035B2 (ja) | 2015-06-12 | 2017-11-22 | 株式会社smart−FOA | 情報収集システム |
JP6710913B2 (ja) | 2015-08-24 | 2020-06-17 |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 情報提供装置、情報提供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2018088177A (ja) * | 2016-11-29 | 2018-06-07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
JP6888291B2 (ja) | 2016-12-16 | 2021-06-16 |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監視装置、プロセス監視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6515937B2 (ja) | 2017-02-08 | 2019-05-22 | 横河電機株式会社 | イベント解析装置、イベント解析システム、イベント解析方法、イベント解析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
US11250947B2 (en) * | 2017-02-24 | 2022-02-15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Providing auxiliary information regarding healthcare procedure and system performance using augmented reality |
JP6845072B2 (ja) * | 2017-04-21 | 2021-03-17 |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 工場設備の保守支援装置及び保守支援システム |
US11150630B2 (en) * | 2017-10-19 | 2021-10-19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Predictive maintenance utilizing supervised sequence rule mining |
US11308456B2 (en) * | 2018-05-22 | 2022-04-19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Feedback based automated maintenance system |
-
2019
- 2019-01-10 JP JP2019002772A patent/JP7363032B2/ja active Active
- 2019-03-06 EP EP19908529.1A patent/EP3910565A4/en active Pending
- 2019-03-06 CN CN201980051935.3A patent/CN112543944B/zh active Active
- 2019-03-06 US US17/270,457 patent/US20210326600A1/en active Pending
- 2019-03-06 WO PCT/JP2019/008829 patent/WO2020144876A1/ja unknow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910565A4 (en) | 2022-10-05 |
WO2020144876A1 (ja) | 2020-07-16 |
EP3910565A1 (en) | 2021-11-17 |
JP7363032B2 (ja) | 2023-10-18 |
JP2020112997A (ja) | 2020-07-27 |
CN112543944A (zh) | 2021-03-23 |
US20210326600A1 (en) | 2021-10-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959401B2 (en) | System operations management apparatus, system operations management method and program storage medium | |
CN107924173B (zh) | 监视装置、监视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JP7077553B2 (ja) | 品質管理装置 | |
JP2019185422A (ja) | 故障予知方法、故障予知装置および故障予知プログラム | |
TWI756628B (zh) | 營運評估裝置、營運評估方法、及程式 | |
CN111542791B (zh) | 使用设施诊断系统的设施诊断方法 | |
EP3327528A1 (e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ogram | |
CN113767407B (zh) |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 |
JP6702297B2 (ja) | プロセスの異常状態診断方法および異常状態診断装置 | |
US20200082297A1 (en) | Inspection apparatus and machine learning method | |
JP5540877B2 (ja) |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 |
US20220164937A1 (en) | Manufacturing management method | |
KR102168737B1 (ko) | 품질 분석 장치 및 품질 분석 방법 | |
US10755385B2 (en) |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edium | |
WO2019030945A1 (ja) | 原因推定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
CN112543944B (zh) | 信息管理装置以及信息管理方法 | |
US20100194562A1 (en) | Failure recognition system | |
US20240185576A1 (en) | Image determination device, image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 |
EP3477580A1 (en) |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and recording medium | |
KR20140148394A (ko) | 제조공정의 관리지원장치 | |
JP2020154849A (ja) | コントローラ、システム、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US20230281536A1 (en) | Work management device, work management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 |
JP7658466B2 (ja) |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顧客装置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 |
JP7457601B2 (ja) | 要因推定装置、要因推定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
CN115136088B (zh) | 可编程显示器、控制系统及解析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