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396C - 音形结合二态码编码汉字输入方法 - Google Patents
音形结合二态码编码汉字输入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5396C CN1125396C CN 99106817 CN99106817A CN1125396C CN 1125396 C CN1125396 C CN 1125396C CN 99106817 CN99106817 CN 99106817 CN 99106817 A CN99106817 A CN 99106817A CN 1125396 C CN1125396 C CN 1125396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ord
- key
- sound
- sound head
- chine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 Document Process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涉及一种音形结合二态码编码汉字输入方法。二态音形码编码法的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采用计算机英文键盘,汉字编码为先音后形码或先形后音码,键盘上设有音码键、形码键和补位键,音码键按顺序代表汉字的音首、韵母,形码键按顺序代表汉字的连续两笔画;基本笔画用认知码定义的基本笔画,汉字编码输入有先音后形和先形后音两种。无需拆分汉字,编码规则一致,不区分独体字和合体字,单字与词组混合输入,重码率低,输入速度快。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形码与音码相结合的汉字编码输入方法及键盘。
背景技术
汉字编码的研究从形码开始,例如五笔字型。五笔字型的主导思想是把汉字拆成字根,并把字根对应到键盘的25个键上。它的拆分原则与笔画的认定原则并不规范,而且有130个基本字根与240个常用非基本字根,由于这些字根与键盘上的字母的联系不够密切,因此要记住字根的键盘分布有相当的难度。后来原国家教委组织开发了认知码,其笔画及字根、部件的规定比五笔字型规范,字根、部件与键盘上的字母加强了联系,如表音符、笔画特征码,因此比较易学,但仍需拆分汉字,其拆分有7条原则,仍有一定的复杂性。CN1040259C号专利公开了一种二笔字画编码法及二笔字画键盘,每一汉字的代码由笔画数和起笔与收笔编号组成。CN1144932A号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先形后声电脑中文输入法及其键盘,它以字形为主,字音为辅,编出每一个汉字的位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拆分汉字;编码规则一致,不区分独体字与合体字;取汉字音首(拼音首字母)和韵母作为音码的要素;取汉字的连结两笔作为形码的要素;设有先音后形与先形后音两种输入状态;单字与词组混合输入,重码率较低,输入速度快;笔画定义规范且权威的汉字编码法及其键盘。
本发明的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是利用普通计算机英文键盘进行汉字输入,汉字编码为先音后形码或先形后音码,在普通计算机英文键盘上设有音码键、形码键和补位键(当单字取完头两笔后,末两笔无笔画可取时,用于代替末两笔的键,用于少于3笔的单字输入),音码键按顺序排列分别代表汉字的拼音的头一个字母(以下简称音首)和韵母,形码键按顺序排列分别代表汉字的连续两笔画,使用音码键、形码键和补位键作为汉字编码的代码键。汉字的基本笔画采用认知码定义的基本笔画,即横:一、
竖:丨、亅;撇:丿、
;捺和/或点:丶、;折:
勹、
く
以及不归于上述4种的笔画。汉字编码的输入方法为:
1、先音后形输入法:
1)词组的输入规则:(1)二字词:第1字的音首+第2字的音首+第1字首两笔(即汉字笔画按笔序的第一、二笔,下同)+第2字首两笔;(2)三字词:第1字的音首+第2字的音首+第3字的音首+第1字的首两笔+第2字的首两笔+第3字的首两笔;(3)多字问:第1字的音首+第2字的音首+第3字的音首+末字的音首+第1字的首两笔+第2字的首两笔+第3字的首两笔+末字的首两笔;
2)单字的输入规则:(1)音首+首两笔+末两笔+韵母,或(2)音首+韵母+首两笔+末两笔。
2、先形后音输入法:
1)词组的输入规则:(1)二字词:第1字的首两笔+第2字的首两笔+第1字的音首+第2字的音首;(2)三字词:第1字的首两笔+第2字的首两笔+第3字的首两笔+第1字的音首+第2字的音首+第3字的音首;(3)多字词:第1字的首两笔+第2字的首两笔+第3字的首两笔+末字的首两笔+第1字的音首+第2字的音首+第3字的音首+末字的音首;
2)单字的输入规则:首两笔+末两笔+音首+韵母。
对于笔画少于3画的单字,用补位键代替末两笔。
二态音形码键盘为普通计算机英文键盘,包括英文字母键、符号键、数字键、功能键、控制键和小键盘数字键,其中一般是英文字母键置于键盘中部,符号与数字键置于上部,功能键置于最上边,小键盘数字键置于右边。
音码部分采取自然码(以汉语拼音为基础的输入法,见周山芙编,自然码实用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I)的韵母键位方案,它是在“自然码双拼方案”中剔除声母sh、ch、zh,剔除ng,加入韵母er所形成的,其目的是用一个字母代表某个或某几个韵母。
与已有汉字编码相比,本发明所说的二态音形码综合了认知码、自然码、阴阳码等三种编码的优点。音码部分采取自然码的韵母键位方案的目的是用一个字母代表某个或某几个韵母,使广大的自然码用户容易学习和适应。对于熟悉韵母键位分布的用户,可在先音后形状态下,按F12键进入“韵母提前子状态”,输入更快捷方便;对于不熟悉韵母键位分布的用户,可在先音后形状态下,再按F12键,切换到韵母置后子状态,这样,只输入前三码后,就可翻页找出所需单字,无须背记韵母键位方案,使二态音形码更加易学易用。
笔画分类采取认知码的方法,所说的认知码是国家教委组织开发的编码,其笔画分类很规范,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单字编码的形码部分取前两笔与末两笔,既加快输入速度,又降低了重码率。形码部分的双笔画键盘分布不必死记,可以按“横竖撇捺折”的口诀自己推导,形码部分,不必拆字,不设字根、部首、部件、阴半、阳半等概念,很容易学。不区分独体字与合体字,在输入时少了一个思考环节,速度更快。
本发明首创先音后形与先形后音两种输入状态,便于用户选择自己合适的输入状态,熟悉或喜欢用音码的用户,可选择先音后形状态,遇到不会发音的个别字,可使用帮助键或暂时进入先形后音状态进行输入。熟悉或喜欢用形码的用户,可选择先形后音状态,遇到不会写的个别字,可使用帮助键或暂时进入先音后形状态进行输入。通过上述两种方法,可解决一大部分“不会念”或“不会写”的输入问题,这正是许多其他编码无法解决的。
二态音形码平均2键1字,据随机抽样统计,重码率为0.0034%,采用词组与单字混合输入的方式,实际录入速度可达240字/min。原则上,三字词须输入6个键码,多字词须输入8个键码。其实,在实际操作中,很多时候无须等到全部键码输入完,就会因为没有重码而使词组自动出现在光标位置上。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按键与笔画对应关系的键盘示意图。
图2为表示按键与韵母对应关系的键盘示意图。
以下实施例将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说的编码规则如下:
1.汉字的基本笔画:
2.键盘与笔画的对应关系如图1所示,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分别是横区、竖区、撇区、捺(点)区、折区、单笔画区,每一区内,第二笔从左到右的排列也是横、竖、撇、捺、折。键盘与韵母的对应关系如图2所示,韵母的键盘分布采取自然码的韵母键位方案。
3.先音后形输入状态(参见图1)
1)词组的输入规则:
(1)二字词:第1字的音首+第2字的音首+第1字首两笔+第2字首两笔。
例:电脑
时代
D N P P S D P S生意
S Y A H
(2)三字词:第1字的音首+第2字的音首+第3字的音首+第1字的首两笔+第2字的首两笔+第3字的首两笔。
(3)多字词:第1字音首+第2字音首+第3字音首+末字音首+第1字的首两笔+第2字的首两笔+第3字的首两笔+末字的首两笔。
2)单字的输入规则(参见图2)
(1)第一种方法(韵母置后子状态):音首+首两笔+末两笔+韵母。
例:宝
或
(Bao) B L R K (Huo) H W F O说
一
(Shuo)S ; G O (yi) Y N \ I二
三
(er) E Q \ E (shan) S Q N J试
(shi)S ; V I
(2)第二种方法(韵母提前子状态):音首+韵母+首两笔+末两笔。
例:宝 BKLR 试 SI;V 或 HOWF
4.先形后音输入状态(只要把上一种方法输入的顺序适当调动一下即可)
1)词组的输入规则:
(1)二字词:第1字的首两笔+第2字的首两笔+第1字的音首+第2字的音首。
例:电脑PPDN 时代 PSSD 生意 AHSY
(2)三字词:第1字的首两笔+第2字的首两笔+第3字的首两笔+第1字的音首+第2字音首+第3字的音首。
例:计算机;AWJSJ
(3)多字词:第1字的首两笔+第2字的首两笔+第3字的首两笔+末字的首两笔+第1字的音首+第2字的音首+第3字的音首+末字的音首。
例:举一反三LNDQJYFS 中华人民共和国PSFPZHRG
2)单字的输入规则:首两笔+末两笔+音首+韵母。
例:宝LRBK 试 ;VSI 或 WFHO
5.补位键的使用:
补位键是
,只用于笔画少于3笔的单字输入,不用于词组输入。当单字只有一笔或二笔时,取完头两笔后,末两笔无笔画可取,此时这末两笔就用补位键来替代。如“一”字,头两笔只能取一笔“横”,对应N,后两笔已无笔画可取,因此取补位键。所以“一”字在先音后形的韵母置后状态的编码是YN
I。如“人”字,头两笔取“撇捺”,对应F,后两笔也无笔画可取,因此取补位键。所以“人”字在先音后形的韵母置后状态的编码为RF
F。
6.帮助键的使用
在输入汉字过程中,常遇到字不会写或音读不准的情况,对于这些无法确定的键码,可用帮助键来代替。帮助键是
既可用于单字输入,也可用于词组输入。如要输入“艄”字,又不知读音,头两笔为“撇撇”,对应D,末两笔为“横横”,对应Q。在先音后形的韵母置后状态下,可键入~DQ~,再翻页找出这个字。在先形后音状态下,要输入“耳濡目染”一词,但不知“濡”的读音与“染”字的写法,就可输入WLP~E~MR(W为“耳”的头两笔,L为“濡”的头两笔,P为“目”的头两笔,~为“染”的头两笔,E为“耳”的音首,~为“濡”的音首,M为“目”的音首,R为“染”的音首),再翻页找出这个词。
进入先音后形状态后,又分为韵母置后与韵母提前两种子状态,F12键可在两种子状态之间来回切换,按F11键可在先音后形状态与先形后音状态之间来回切换。
Claims (1)
1、音形结合二态码编码汉字输入方法,利用普通计算机英文键盘进行汉字输入,汉字编码为先音后形码或先形后音码,其特征在于
1.1在普通计算机英文键盘上设有音码键、形码键和补位键,音码键按顺序排列分别代表汉字音首、韵母,形码键按顺序排列分另代表汉字的连结两笔画,使用音码键、形码键和补位键作为汉字编码的代码键;
1.3汉字编码的输入方法为:
1)先音后形输入法:(1)词组的输入规则:①二字词:第1字的音首+第2字的音首+第1字首两笔,即汉字笔画按笔序的第一、二笔+第2字首两笔;②三字词:第1字的音首+第2字的音首+第3字的音首+第1字的首两笔+第2字的首两笔+第3字的首两笔;③多字词:第1字的音首+第2字的音首+第3字的音首+末字的音首+第1字的首两笔+第2字的首两笔+第3字的首两笔+末字的首两笔;(2)单字的输入规则:①音首+首两笔+末两笔+韵母,或②音首+韵母+首两笔+末两笔;
2)先形后音输入法:(1)词组的输入规则:①二字词:第1字的首两笔+第2字的首两笔+第1字的音首+第2字的音首;②三字词:第1字的首两笔+第2字的首两笔+第3字的首两笔+第1字的音首+第2字的音首+第3字的音首;③多字词:第1字的首两笔+第2字的首两笔+第3字的首两笔+末字的首两笔+第1字的音首+第2字的音首+第3字的音首+末字的音首;(2)单字的输入规则:首两笔+末两笔+音首+韵母;
3)对于笔画少于3画的单字,用补位键代替末两笔;
1.4二态音形码键盘,为普通计算机英文键盘,包括英文字母键、符号键、数字键、功能键、控制键和小键盘数字键,在英文字母键上设有音码键、形码键和补位键,音码键按顺序排列分别代表汉字的音首、韵母;形码键按顺序排列分别代表汉字的连续两笔画,使用音码键、形码键和补位键作为汉字编码的代码键;补位键,用于笔画少于3笔的单字的输入,代替单字的末两笔;
1.5所说的音码键顺序排列为键盘与韵母的对应关系采用自然码的韵母键位方案;
1.6所说的形码键顺序排列为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分别是横区、竖区、撇区、捺和/或点区、折区、单笔画区,每一区内,第二笔从左到右的排列也是横、竖、撇、捺、折。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99106817 CN1125396C (zh) | 1999-05-25 | 1999-05-25 | 音形结合二态码编码汉字输入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99106817 CN1125396C (zh) | 1999-05-25 | 1999-05-25 | 音形结合二态码编码汉字输入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42541A CN1242541A (zh) | 2000-01-26 |
CN1125396C true CN1125396C (zh) | 2003-10-22 |
Family
ID=52725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99106817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25396C (zh) | 1999-05-25 | 1999-05-25 | 音形结合二态码编码汉字输入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5396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375947C (zh) * | 2001-01-17 | 2008-03-19 | 李�诚 | 30键认知码汉字输入方法 |
CN1198198C (zh) * | 2001-02-27 | 2005-04-20 | 索尼公司 | 字符输入方法及字符输入装置 |
CN100422911C (zh) * | 2004-05-27 | 2008-10-01 | 吴据江 | 一种汉字输入处理方法 |
-
1999
- 1999-05-25 CN CN 99106817 patent/CN1125396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42541A (zh) | 2000-01-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977535B2 (en) | Transliterating methods between character-based and phonetic symbol-based writing systems | |
CN1125396C (zh) | 音形结合二态码编码汉字输入方法 | |
CN103246354B (zh) | 以通用语文字编码表达汉字的输入法及其键盘 | |
KR100599873B1 (ko) | 한글자모를 이용한 다문자 입력장치 및 그 방법 | |
CN1091895C (zh) | 一种以汉语拼音为基础的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案 | |
CN1081353C (zh) | 现代汉语单词拉丁化语音码汉字输入法 | |
CN108459735B (zh) | 声韵双击触摸屏汉语拼音输入方法 | |
CN101046707A (zh) | 首音汉字输入法 | |
CN1257444C (zh) | 计算机汉语全音输入法 | |
CN1127012C (zh) | 汉字首尾码输入方法 | |
CN1200332C (zh) | 一种汉字计算机输入方法 | |
CN85108032A (zh) | 唯物中文编码法及其输入键盘 | |
CN1100538A (zh) | 新拼音汉字输入法及其键盘设计 | |
CN103576891A (zh) | 一键快打字 | |
CN100337180C (zh) | 智能二笔部件编码输入法 | |
CN1110739C (zh) | 一种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 | |
CN1116336A (zh) | 替调式汉语拼音汉字、词输入编码法及键盘 | |
CN1108553C (zh) | 通用普及型音元形音汉字编码输入方法 | |
CN1055826A (zh) | 中华汉字编码输入方法 | |
CN1281177A (zh) | 字符直接输入法 | |
CN2476059Y (zh) | 姜码输入法的键盘 | |
CN1460913A (zh) | 一码二形快速中文数字编码输入方法 | |
CN102331865A (zh) | 中文汉字读音音节模板鼠标输入法 | |
CN1328282A (zh) | 汉字《天然码》输入方法 | |
CN1079062A (zh) | 字根首音编码输入法及其键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