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2539532B - 新风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与设备 - Google Patents

新风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与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39532B
CN112539532B CN202011438169.7A CN202011438169A CN112539532B CN 112539532 B CN112539532 B CN 112539532B CN 202011438169 A CN202011438169 A CN 202011438169A CN 112539532 B CN112539532 B CN 1125395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sh air
temperature
air conditioner
pipeline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3816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39532A (zh
Inventor
潘文驰
郝本华
成汝振
王宪强
李国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3816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395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395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395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395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395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35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introduction of outside air to the roo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24F11/67Switching between heating and cooling mod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8Electrical aspects, e.g.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4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 F24F7/06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 F24F7/065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fan combined with single duct; mounting arrangements of a fan in a duc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3/00Air heaters
    • F24H3/02Air heaters with forced circulation
    • F24H3/04Air heaters with forced circulation the air being in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heating medium, e.g.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
    • F24H3/0405Air heaters with forced circulation the air being in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heating medium, e.g.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 using electric energy supply, e.g. the heating medium being a resistive element; Heating by direct contact, i.e. with resistive elements, electrodes and fins being bonded together without additional element in-betwee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9/00Details
    • F24H9/1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grates or heating means
    • F24H9/180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grates or heating means for water heaters
    • F24H9/181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 heat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风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与设备,其中新风空调器包括依次相连的室内换热器、新风调温管路、四通换向阀、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和节流装置,新风调温管路上安装有加热装置;还包括通过三通换向阀并联连接于新风调温管路的两端的旁通支路;新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在启用新风功能时,获取新风空调器的运行模式;在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时,获取新风调温管路与四通换向阀之间的第一管路温度以及制热温度阈值;比较第一管路温度以及制热温度阈值,以切换三通换向阀以及启闭加热装置。该新风空调器利用新风调温管路和加热装置,不仅可以改善新风的出风效果,提高用户舒适性,还可以提高空调器的制热和制冷效率,减少耗电量。

Description

新风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与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风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与设备。
背景技术
空调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家庭设备,为了维持室内温度恒定且节约电能,人们通常会将房间的门窗同时关闭,使空调工作在密闭的环境下。但是,由于处于密封空间状态下,不能及时通风,难以满足室内充足的氧气供给。特别地,随着近年来大气污染日益加剧,尤其在冬季供暖季节,室内空气质量会越来越差,含氧量越来越低,影响身体健康。为了改善室内空气,新风空调应运而生,其通过新风管道将室外空气引入室内。
目前的新风空调器是将室外的风及热量一同引进到室内,在夏季,由于新风空调会引进室外的热空气,用户在空调前方感觉上凉下热,舒适度大大降低,也会使得空调效率降低,增加耗电量;同样地,在冬季,由于引入的新风较冷,也会降低舒适度,使得用户不得不停用新风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风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与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新风空调直接引入室外新风,导致在室内外存在温差的情况下,耗电量增加、空调效率较低且舒适度不佳的缺陷。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所述新风空调器包括依次相连的室内换热器、新风调温管路、四通换向阀、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和节流装置,所述新风调温管路穿设于新风管道内,且所述新风调温管路上安装有加热装置;还包括旁通支路,所述旁通支路通过三通换向阀并联连接于所述新风调温管路的两端;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在所述新风空调器启用新风功能时,获取所述新风空调器的运行模式;
在所述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时,获取所述新风调温管路与所述四通换向阀之间的第一管路温度Tin1以及制热温度阈值Th
比较所述第一管路温度Tin1以及所述制热温度阈值Th,以
在Tin1<Th时,控制所述三通换向阀连通所述室内换热器和所述旁通支路,开启所述加热装置;或者
在Tin1≥Th时,控制所述三通换向阀连通所述室内换热器和所述新风调温管路。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所述在Tin1≥Th时,控制所述三通换向阀连通所述室内换热器和所述新风调温管路,进一步包括:
获取室外环境温度Tw和第一预设环境温度值Te1
比较所述室外环境温度Tw以及所述第一预设环境温度值Te1,以在Tw>Te1时,关闭所述加热装置;或者
在Tw≤Te1时,开启所述加热装置。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所述在Tw≤Te1时,开启所述加热装置,进一步包括:
获取第二预设环境温度值Te2
比较所述室外环境温度Tw以及所述第二预设环境温度值Te2,以
在Te2<Tw≤Te1时,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在第一档位功率下运行;或者
在Tw≤Te2时,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在第二档位功率下运行,所述第二档位功率大于所述第一档位功率。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在所述比较所述第一管路温度Tin1以及所述制热温度阈值Th之后,还包括:
间隔预设时间后,重新获取新风调温管路与四通换向阀之间的新的第一管路温度Tin1’;
比较新的第一管路温度Tin1’以及所述制热温度阈值Th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所述在Tin1<Th时,控制三通换向阀连通室内换热器和旁通支路,开启加热装置,进一步包括:
所述加热装置的运行功率为50%~100%的额定功率。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在获取所述新风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时,获取所述新风调温管路与所述室内换热器之间的第二管路温度Tin2以及制冷温度阈值Tc
比较所述第二管路温度Tin2以及所述制冷温度阈值Tc,以
在Tin2>Tc时,控制所述三通换向阀连通所述室内换热器和所述旁通支路,关闭所述加热装置;或者
在Tin1≤Tc时,控制所述三通换向阀连通所述室内换热器和所述新风调温管路,关闭所述加热装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述所述的新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新风空调器,包括如上述所述的电子设备。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风空调器,所述新风调温管路包括多个并联的调温支管,多个所述调温支管的一端通过第一分液头连接于所述室内换热器,多个所述调温支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分液头连接于所述四通换向阀;每个所述调温支管上均安装有加热装置。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风空调器,所述加热装置为绕设于所述调温支管的外侧的加热线圈。
本发明提供的新风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与设备,其中新风空调器通过在新风管道内设置新风调温管路,利用三通换向阀根据制冷剂流入新风调温管路的温度来选择性地接通新风调温管路,使得在启用新风功能时,能够利用新风调温管路对制冷剂循环回路中的制冷剂进行二次吸热或者散热,提高空调器的制热效率和制冷效率,同时在冬季开启制热模式时,也会根据制冷剂流入新风调温管路的温度来选择性地开启加热装置,通过新风管道将加热装置的热辐射导出,增加冬季的制热效果。该新风空调器利用新风调温管路和加热装置,不仅可以改善新风的出风效果,提高用户舒适性,还可以提高空调器的制热和制冷效率,减少耗电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新风空调器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新风调温管路安装于新风管道内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新风管道的主视图;
图4是图2中的新风管道的侧视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新风空调器的室内机的侧视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新风空调器的室内机的正视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新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新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室内换热器; 2、新风调温管路; 21、调温支管;
22、第一分液头; 23、第二分液头; 3、四通换向阀;
4、压缩机; 5、室外换热器; 6、节流装置;
7、加热装置; 8、旁通支路; 9、三通换向阀;
10、新风管道; 11、贯流风扇; 12、第一温度传感器;
13、第二温度传感器; 14、室外温度传感器; 15、室内机;
100、电子设备; 110、处理器; 120、通信接口;
130、存储器; 140、通信总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是为了清楚说明产品部件进行的编号,不代表任何实质性区别。“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发明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风空调器,包括依次相连的室内换热器1、新风调温管路2、四通换向阀3、压缩机4、室外换热器5和节流装置6,新风调温管路2穿设于新风管道10内,且新风调温管路2上安装有加热装置7。该新风空调器还包括旁通支路8,旁通支路8通过三通换向阀9并联连接于新风调温管路2的两端。
具体地,如图1所示,当新风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时,四通换向阀3切换至制热状态,压缩机4压缩制冷剂使之成为高温高压气体,高温高压的制冷剂依次经过新风调温管路2和室内换热器1,进行两次散热降温,变成中温高压的液体,再由节流装置6节流降压,变成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物,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物经过室外换热器5吸收外界空气中的热量而汽化,变成气态,然后再回到压缩机4继续压缩,继续循环进行制热。当新风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时,四通换向阀3切换至制冷状态,压缩机4压缩制冷剂使之成为高温高压气体,高温高压的制冷剂经过室外换热器5,将热量散发至外界空气中,变成中温高压的液体,再由节流装置6节流降压,变成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物,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物依次经过室内换热器1和新风调温管路2,进行两次吸热升温,变成气态,然后再回到压缩机4继续压缩,继续循环进行制冷。
如图2至图4所示,新风调温管路2穿设于新风管道10内,新风管道10内还安装有贯流风扇11,以驱动新风的流通。如图5和图6所示,新风管道10安装于室内机15的壳体中,新风出口开设于壳体的前面板的下方,以将新风引入室内。在制热模式下,当制冷剂从新风调温管路2内流过时,可以向新风的散发热量,因而可以在室内换热器1一次散热的基础上,进行二次散热,充分利用制冷剂的热量,提高制冷剂的制热效率。同样地,在制冷模式下,当制冷剂从新风调温管路2内流过时,可以吸收新风的热量,因而可以在室内换热器1一次吸热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吸热,充分利用制冷剂的冷量,提高制冷剂的制冷效率。
另外,如图1所示,在新风调温管路2的两端还并联有旁通支路8,通过三通换向阀9可以选择性地连通室内换热器1和新风调温管路2,或者连通室内换热器1和旁通支路8。由于制冷剂的吸热或者散热效率均与其自身的温度相关,当制冷剂的温度低于制热温度阈值时,其散热效率大大降低;当制冷剂的温度高于制冷温度阈值时,其吸热效率也会大大降低。因而,可以根据制冷剂的流入新风调温管路2的温度里判断其吸热或散热效率是否较低,如果效率较低,则可以选择连通室内换热器1和旁通支路8,使制冷剂不流入新风调温管路2,降低制冷剂的流阻和能量损失,保持整机的运行效率。由于此时制冷剂本身的吸热或散热能力不足,因而其与新风之间发生热交换反而会影响后续压缩机的效率,降低整机的运行效率。
同时,在制热模式下,还可以通过开启加热装置7,利用加热装置7的辐射散热来加热新风,进而提高整机的制热效率。即使此时由于制冷剂的制热能力不足,使得制冷剂循环回路不接入新风调温管路2,但是依然可以开启加热装置7,而且加热装置7还可以在高档位功率下运行。此外,在制冷剂循环回路接入新风调温管路2进行二次散热时,也可以根据室外的环境温度来选择性地开启或者关闭加热装置7。
本实施例提供的新风空调器通过在新风管道10内设置新风调温管路2,利用三通换向阀9根据制冷剂流入新风调温管路2的温度来选择性地接通新风调温管路2,使得在启用新风功能时,能够利用新风调温管路2对制冷剂循环回路中的制冷剂进行二次吸热或者散热,提高空调器的制热效率和制冷效率,同时在冬季开启制热模式时,也会根据制冷剂流入新风调温管路2的温度来选择性地开启加热装置7,通过新风管道10将加热装置7的热辐射导出,增加冬季的制热效果。该新风空调器利用新风调温管路2和加热装置7,不仅可以改善新风的出风效果,提高用户舒适性,还可以提高空调器的制热和制冷效率,减少耗电量。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4所示,新风调温管路2包括多个并联的调温支管21,多个调温支管21的一端通过第一分液头22连接于室内换热器1,多个调温支管21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分液头23连接于四通换向阀3。每个调温支管21上均安装有加热装置7。更进一步地,加热装置7为绕设于调温支管21的外侧的加热线圈,具体地,可以采用电磁加热线圈。通过设置多个并联的调温支管21,可以增加新风调温管路2与新风管道10内的新风的热交换面积,提高换热效率。同时,同时在每个调温支管21上设置加热装置7,不仅可以提高加热装置7的加热面积,还可以灵活地调节加热装置7的整体加热功率,既能够通过投入不同数量的加热线圈来调节总功率,也可以通过调节每个加热线圈的热功率来调节总功率。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新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该新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在新风空调器启用新风功能时,获取新风空调器的运行模式。
步骤S200:在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时,获取新风调温管路2与四通换向阀3之间的第一管路温度Tin1以及制热温度阈值Th。其中,第一管路温度Tin1可以通过安装在新风调温管路2与四通换向阀3之间的管路上的第二温度传感器13采集获取。
具体地,第二温度传感器13可以位于旁通支路8与新风调温管路2的交汇三通的前端,即位于该交汇三通和四通换向阀3之间。制热温度阈值Th为预设值,其主要根据制冷剂的种类来确定,不同制冷剂的制热温度阈值不同,此处不做限制。如果制冷剂的温度低于该制热温度阈值,说明制冷剂的散热效率降低。
步骤S300:比较第一管路温度Tin1以及制热温度阈值Th,以
在Tin1<Th时,控制三通换向阀9连通室内换热器1和旁通支路8,开启加热装置7。
具体地,在该情况下,制冷剂的散热效率降低,因而使制冷剂通过旁通支路8直接流入室内换热器1,不经过新风调温管路2,不进行二次散热。同时,开启加热装置7,并且加热装置7可以在高档位功率下运行,进而进行辐射散热,提高整机的制热功率。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加热装置7的运行功率为50%~100%的额定功率。
或者在Tin1≥Th时,控制三通换向阀9连通室内换热器1和新风调温管路2。
具体地,在该情况下,制冷剂的散热效率优良,因而使制冷剂依次通过新风调温管路2和室内换热器1,进行两次散热,提高制热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步骤S300进一步包括:
步骤S310:获取室外环境温度Tw和第一预设环境温度值Te1。其中,室外环境温度Tw可以通过安装在室外机内的室外温度传感器14采集获取。第一预设环境温度值Te1可以为预设值,例如预设为20℃~30℃之间,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预设环境温度值Te1为30℃。此外,第一预设环境温度值Te1还可以由用户自行设定,或者直接为用户设定的空调制热目标温度,或者略低于制热目标温度。当室外温度高于第一预设环境温度值Te1时,表明新风本身的热量已经满足使用需求,无需再额外进行辐射散热。
步骤S320:比较室外环境温度Tw以及第一预设环境温度值Te1,以在Tw>Te1时,关闭加热装置7;或者在Tw≤Te1时,开启加热装置7。
进一步地,步骤S320进一步包括:
步骤S321:获取第二预设环境温度值Te2。第二预设环境温度值Te2可以为预设值,例如预设为5℃~15℃之间,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二预设环境温度值Te2为10℃。此外,第二预设环境温度值Te2还可以由用户自行设定。
步骤S321:比较室外环境温度Tw以及第二预设环境温度值Te2,以在Te2<Tw≤Te1时,控制加热装置7在第一档位功率下运行;或者在Tw≤Te2时,控制加热装置7在第二档位功率下运行,第二档位功率大于第一档位功率。即,在Te2<Tw≤Te1时,表明此时新风具备一定的热量,可以控制加热装置7在低档位功率下运行,例如加热功率为0~50%的额定功率,来进行辅助散热。而在Tw≤Te2时,表明此时新风的热量较低,可以控制加热装置7在高档位功率下运行,例如加热功率为50%~100%的额定功率,来增强辐射散热效果。
进一步地,在步骤S300之后,还包括:
间隔预设时间后,重新获取新风调温管路2与四通换向阀3之间的新的第一管路温度Tin1’;比较新的第一管路温度Tin1’以及制热温度阈值Th。该间隔时间可以根据温度调节频率来设定,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该间隔时间为30秒。通过间隔预设时间后重新采集和比较温度,进而可以及时的根据温度变化调整控制策略,进一步提高整机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8所示,在步骤S100之后,还包括:
步骤S400:在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时,获取新风调温管路2与室内换热器1之间的第二管路温度Tin2以及制冷温度阈值Tc。其中,第二管路温度Tin2可以通过安装在室内换热器1与新风调温管路2之间的管路上的第一温度传感器12采集获取。
具体地,第一温度传感器12可以位于三通换向阀9和室内换热器1之间。制冷温度阈值Tc为预设值,其主要根据制冷剂的种类来确定,不同制冷剂的制冷温度阈值不同,此处不做限制。如果制冷剂的温度高于该制冷温度阈值,说明制冷剂的吸热效率降低。需要说明书的是,步骤S400与步骤S200属于并列的步骤,即新风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或者制热模式。
步骤S500:比较第二管路温度Tin2以及制冷温度阈值Tc,以
在Tin2>Tc时,控制三通换向阀9连通室内换热器1和旁通支路8,关闭加热装置7。
具体地,在该情况下,制冷剂的吸热效率降低,因而使制冷剂通过旁通支路8直接流入四通换向阀3,不经过新风调温管路2,不进行二次吸热。
或者在Tin1≤Tc时,控制三通换向阀9连通室内换热器1和新风调温管路2,关闭加热装置7。
具体地,在该情况下,制冷剂的吸热效率优良,因而使制冷剂依次通过室内换热器1和新风调温管路2,进行两次吸热,提高制冷效率。
如图9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100,包括存储器130、处理器110及存储在存储器130上并可在处理器11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110执行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的新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如图9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10、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120、存储器(memory)130和通信总线140,其中,处理器110,通信接口120,存储器130通过通信总线140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110可以调用存储器130中的逻辑指令,以执行上述的新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130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计算机能够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新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又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执行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新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新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空调器包括依次相连的室内换热器、新风调温管路、四通换向阀、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和节流装置,所述新风调温管路连接在所述四通换向阀和所述室内换热器之间,所述新风调温管路穿设于新风管道内,且所述新风调温管路上安装有加热装置;还包括旁通支路,所述旁通支路通过三通换向阀并联连接于所述新风调温管路的两端;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在所述新风空调器启用新风功能时,获取所述新风空调器的运行模式;
在所述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时,获取所述新风调温管路与所述四通换向阀之间的第一管路温度Tin1以及制热温度阈值Th,所述制热温度阈值Th的数值根据制冷剂种类确定;
比较所述第一管路温度Tin1以及所述制热温度阈值Th,以
在Tin1<Th时,控制所述三通换向阀连通所述室内换热器和所述旁通支路,开启所述加热装置;或者
在Tin1≥Th时,控制所述三通换向阀连通所述室内换热器和所述新风调温管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Tin1≥Th时,控制所述三通换向阀连通所述室内换热器和所述新风调温管路,进一步包括:
获取室外环境温度Tw和第一预设环境温度值Te1
比较所述室外环境温度Tw以及所述第一预设环境温度值Te1,以
在Tw>Te1时,关闭所述加热装置;或者
在Tw≤Te1时,开启所述加热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Tw≤Te1时,开启所述加热装置,进一步包括:
获取第二预设环境温度值Te2
比较所述室外环境温度Tw以及所述第二预设环境温度值Te2,以
在Te2<Tw≤Te1时,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在第一档位功率下运行;或者
在Tw≤Te2时,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在第二档位功率下运行,所述第二档位功率大于所述第一档位功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比较所述第一管路温度Tin1以及所述制热温度阈值Th之后,还包括:
间隔预设时间后,重新获取新风调温管路与四通换向阀之间的新的第一管路温度Tin1’;
比较新的第一管路温度Tin1’以及所述制热温度阈值T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Tin1<Th时,控制三通换向阀连通室内换热器和旁通支路,开启加热装置,进一步包括:
所述加热装置的运行功率为50%~100%的额定功率。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新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所述新风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时,获取所述新风调温管路与所述室内换热器之间的第二管路温度Tin2以及制冷温度阈值Tc,所述制冷温度阈值Tc的数值根据制冷剂种类确定;
比较所述第二管路温度Tin2以及所述制冷温度阈值Tc,以
在Tin2>Tc时,控制所述三通换向阀连通所述室内换热器和所述旁通支路,关闭所述加热装置;或者
在Tin1≤Tc时,控制所述三通换向阀连通所述室内换热器和所述新风调温管路,关闭所述加热装置。
7.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新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8.一种新风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风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调温管路包括多个并联的调温支管,多个所述调温支管的一端通过第一分液头连接于所述室内换热器,多个所述调温支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分液头连接于所述四通换向阀;每个所述调温支管上均安装有加热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风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为绕设于所述调温支管的外侧的加热线圈。
CN202011438169.7A 2020-12-07 2020-12-07 新风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与设备 Active CN1125395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38169.7A CN112539532B (zh) 2020-12-07 2020-12-07 新风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与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38169.7A CN112539532B (zh) 2020-12-07 2020-12-07 新风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与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39532A CN112539532A (zh) 2021-03-23
CN112539532B true CN112539532B (zh) 2022-07-19

Family

ID=750199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38169.7A Active CN112539532B (zh) 2020-12-07 2020-12-07 新风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与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3953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66873B (zh) * 2021-06-21 2025-02-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新风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3685912B (zh) * 2021-08-02 2023-03-21 重庆海尔空调器有限公司 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
CN114811749B (zh) * 2022-04-01 2024-10-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811735B (zh) * 2022-04-01 2024-06-1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811852A (zh) * 2022-04-27 2022-07-2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及电子设备
CN115371153B (zh) * 2022-08-22 2024-07-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和控制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33968A (ja) * 1993-11-09 1995-05-23 Ryuichi Kurokawa 遊技場における空気調和機の自動運転制御方法
WO2015013603A1 (en) * 2013-07-26 2015-01-29 Whirlpool Corporation Split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with a single outdoor unit
CN106403041A (zh) * 2016-10-27 2017-02-15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6839228A (zh) * 2017-04-01 2017-06-13 重庆大学 一种具有新风除湿功能的辐射空调系统及其供冷控制方法
CN107883537A (zh) * 2017-10-02 2018-04-0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新风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317650A (zh) * 2018-02-28 2018-07-24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独立新风的多联式空调热泵系统
CN108426319A (zh) * 2017-02-13 2018-08-21 上海海立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空调一体机
CN110470031A (zh) * 2019-07-30 2019-11-1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室内机
CN110701686A (zh) * 2018-07-09 2020-01-1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新风柜式空调器室内机
CN111121173A (zh) * 2018-10-31 2020-05-08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空调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89884B2 (ja) * 1997-10-06 2001-07-1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外気導入機能付き空気調和機
JP2001324193A (ja) * 2000-05-15 2001-11-22 Karaushi Takeo 新気導入装置および新気導入方法
US9316410B2 (en) * 2011-11-17 2016-04-19 Enverid System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ditioning air in an enclosed environment with distributed air circulation systems
CN103528136B (zh) * 2013-10-17 2016-08-24 深圳麦克维尔空调有限公司 新风机组及其控制系统
CN106765823B (zh) * 2017-03-23 2023-04-07 福州鹏飞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空气处理设备
CN206959218U (zh) * 2017-04-01 2018-02-02 重庆大学 一种具有新风除湿功能的辐射空调系统
CN211854298U (zh) * 2018-08-17 2020-11-03 帝思迈环境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带除湿新风功能的vrv中央空调
CN113811720B (zh) * 2019-03-01 2023-06-02 亨利·I·帕特尔 具有动态智能空气管理系统的ptac单元
CN110332624A (zh) * 2019-08-09 2019-10-15 江苏碳元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新风除湿机及新风除湿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33968A (ja) * 1993-11-09 1995-05-23 Ryuichi Kurokawa 遊技場における空気調和機の自動運転制御方法
WO2015013603A1 (en) * 2013-07-26 2015-01-29 Whirlpool Corporation Split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with a single outdoor unit
CN106403041A (zh) * 2016-10-27 2017-02-15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8426319A (zh) * 2017-02-13 2018-08-21 上海海立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空调一体机
CN106839228A (zh) * 2017-04-01 2017-06-13 重庆大学 一种具有新风除湿功能的辐射空调系统及其供冷控制方法
CN107883537A (zh) * 2017-10-02 2018-04-0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新风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317650A (zh) * 2018-02-28 2018-07-24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独立新风的多联式空调热泵系统
CN110701686A (zh) * 2018-07-09 2020-01-1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新风柜式空调器室内机
CN111121173A (zh) * 2018-10-31 2020-05-08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空调机
CN110470031A (zh) * 2019-07-30 2019-11-1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室内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39532A (zh) 2021-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39532B (zh) 新风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与设备
CN110986206A (zh) 带等温或升温除湿功能的全热新风交换设备
CN109945374B (zh) 一种空调器及其集成循环管路系统
CN103673138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3824156U (zh) 一种多功能空气源热泵机组
US9453667B2 (en) Heat pump air-condition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12344519B (zh) 一种加热和制冷系统调试和节能控制方法
CN201819346U (zh) 一种空调器
US12173945B2 (en) Carbon dioxide overlapping type heating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CN106765571B (zh) 空调系统以及应用在该空调系统中的空调器室内终端
KR100696718B1 (ko) 일체형 에어컨의 방열 제습 시스템
CN211650543U (zh) 带等温或升温除湿功能的全热新风交换设备
CN102032630B (zh) 负荷可调节双工况一体式热泵装置及驱动方法
CN112393348A (zh) 热泵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设计方法
EP4421400A1 (en) Fresh air device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storage medium, and fresh air device
CN106091193A (zh) 开源水机系统
CN214065124U (zh) 热泵空调系统
US11796236B2 (en) Combined chiller and free cooling system for operation at low ambient temperature
US11828508B2 (en) Combined chiller and free cooling system for operation at high ambient temperature
CN114992809A (zh) 一种多模式机房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3324350A (zh) 双重设定温度分流器及其模拟系统
CN208238095U (zh) 一种空调系统
CN110925878A (zh) 组合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及控制器
CN207741256U (zh) 一种基于能耗梯级利用的多品位冷源逐级冷却空调系统
CN221005322U (zh) 空调热水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