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37389A - 电动车及其车架 - Google Patents
电动车及其车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537389A CN112537389A CN201910837451.3A CN201910837451A CN112537389A CN 112537389 A CN112537389 A CN 112537389A CN 201910837451 A CN201910837451 A CN 201910837451A CN 112537389 A CN112537389 A CN 11253738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lance car
- bearing
- car
- operating rod
- bearing platfor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2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520 electrodynamic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6096 absorb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641 stabili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05 stabi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390 adhesive tap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94 irri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57 mal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38 somatosens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1/00—Motorcycles, engine-assisted cycles or motor scooters with one or two wheels
- B62K11/02—Fram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1/00—Motorcycles, engine-assisted cycles or motor scooters with one or two wheels
- B62K11/007—Automatic balancing machines with single main ground engaging wheel or coaxial wheels supporting a ride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5/00—Collapsible or foldable cycles
- B62K15/006—Collapsible or foldable cycles the frame being foldab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交通及游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电动车及其车架,包括:用于固定连接平衡车的连接机构(200);用于控制平衡车(100)的操作杆(400),操作杆(400)的一端与连接机构(200)连接以控制平衡车前后摆动和/或左右摆动;用于载人的承载平台(300),承载平台(300)上安装有至少一个车轮(301),承载平台(300)的一端与连接机构(200)活动连接以实现连接机构(200)能够相对于承载平台(300)前后摆动和/或左右摆动。本发明具有可以实现快速组合转换,使用操作杆完成加速、减速、转弯的操作,简单方便,高的可玩性和安全性的特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及游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车及其车架。
背景技术
平衡车又叫体感车,其运作原理主要是建立在一种被称为“动态稳定”(DynamicStabilization)的基本原理上,利用车体内部的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车体姿态的变化,并利用伺服控制系统,精确地驱动电机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持系统的平衡,是现代人用来作为代步工具、休闲娱乐的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的产物。根据控制方式的不同,市场上的平衡车主要有无杆平衡车和有杆平衡车两大类,无杆平衡车具有操控灵活、可玩性高等特点,但由于采用电动平衡的原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而传统的有杆电动平衡车或滑板车一般用于代步使用,缺少娱乐性。
因此,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将平衡车与滑板车、或将平衡车与卡丁车通过连接结构组合起来成为一个具新功能的电动车产品,平衡滑板车或卡丁车可自由组合、拆分,组合后具有电动滑板车(或卡丁车)的安全、舒适特性,拆分后平衡车可正常使用。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同类产品,无论平衡车是作为前驱或者后驱,均无法单纯通过操作杆实现电动车加速、减速和转弯,例如:
公开号为CN207565754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以电动平衡车为驱动力的分体式骑行车,包含电动平衡车,与电动平衡车相连接的车架,及连接车架的后轮;所述的车架包含一个连接电动平衡车的抱箍,一个一端连接抱箍、另一端连接车轮的底架,一个在底架前部设置的车把,及在底架后端设置的座椅;所述的底架包含一个水平“T”型架,其前上部设有连接车把的可折叠接头,后上部设有下鞍座支撑管及支撑杆,这种底架后端连接两只后轮。该方案结构中,平衡车和车架组合后,以电动平衡车为驱动轮,组成四轮车或三轮车,人们可以平稳安全地坐着通过双脚控制第一、第二脚踏板,使车辆行驶,把手不起控制作用;平衡车和车架分离后,电动平衡车可供用户站立其上单独使用。在实际使用中,站着控制两个脚踏板和坐着控制两个脚踏板,用户的用力大小、角度和习惯都是不一样的,这样会影响组合后的电动车的操作方便性和使用舒适性,也容易产生一些误动作。
公开号为CN207510618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前驱漂移车架,它涉及平衡车领域,防撞调节杆固定在坐垫支撑架上,坐垫支撑架与防撞调节杆的连接处设置有前后调节螺母,坐垫支撑架上安装有坐垫,坐垫支撑架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减震固定杆,减震固定杆上通过螺杆螺母固定有减震弹簧,减震弹簧的一端通过螺杆螺母固定在连接杆上,连接杆通过螺杆螺母固定在减震固定杆上,连接杆的一端通过螺杆螺母安装有后轮。该方案结构中,通过在车架前方安装前驱转向装置,可以实现不同角度的转向功能,但其操作扶手无法控制电动车前行和加减速,需要另外的控制机构实现,这样无疑会增加组合难度和车架成本,影响使用方便和舒适性。
公开号为CN207045577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平衡车架,包括与平衡车固装的前车架以及可折叠的后车架,前车架包括车把以及设置在车把下方的固定座,固定座与平衡车固接;后车架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车座、折叠架和后轮,折叠架包括主套管、连接杆、连接桥,车座设置在主套管的上方;连接桥的两端分别与主套管、车把枢接;连接杆的一端与主套管的下端枢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后轮连接;连接杆上设置有移动套,移动套连接一减震器,减震器与主套管的中部枢接。该方案结构中,采用把手前后摆动控制电动车前行和加减速,但其操作扶手无法控制电动车转向,需要双脚控制平衡车来实现转弯,这样会影响组合后的电动车的操作方便性和使用舒适性,也容易产生一些误动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电动平衡车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电动车及其车架,可以实现平衡车和不同电动车架(比如,具有不同功能的承载平台的电动滑板车车架、电动卡丁车车架)间的快速组合,以实现在平衡车和具有车架的电动车之间的自由转换,并且在组合形成电动车(比如,电动滑板车\电动卡丁车)的状态下,改变传统电动车(电动滑板车或卡丁车)的操作方式,使用操作杆完成加速、减速、转弯的操作,简单方便,具有更高的可玩性和安全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电动车车架,包括:
用于固定连接平衡车的连接机构;
用于控制平衡车的操作杆,操作杆的一端与连接机构连接以控制平衡车前后摆动和/或左右转动;
用于载人的承载平台,承载平台上安装有至少一个车轮,承载平台的一端与连接机构活动连接以实现连接机构能够相对于承载平台前后摆动和/或左右摆动。
本发明通过连接机构可以灵活实现平衡车和承载平台的组合和拆分,解除连接机构的连接作用时,本发明依然可以作为普通的平衡车使用,不解除连接机构的连接作用时,本发明可以作为安全的电动车(比如,电动平衡滑板车或电动平衡卡丁车)使用,使用方式较为多样,具有较高的可玩性;本发明是采用操作杆的一端与连接机构连接来控制平衡车前后摆动和/或左右转动动的,是使用操作杆进行车子的操作驾驶的,具体为操作杆向前推动带动平衡车向前摆动实现车子的前行或加速,操作杆向后拉动带动平衡车向后摆动实现车子的后退或减速,操作杆的左右转动带动平衡车左右转动实现车子的左右转弯,不再是依靠人体重心的改变来实现车辆的加速、减速和停止等动作,对使用者的平衡感要求很低,使用者操作操作杆就可以实现车子的加速、减速和停止,操作变简单了;本发明中连接机构与承载平台之间的活动连接,一方面为了车子行驶时承载平台与连接机构之间的左右摆动,便于车子在转弯处的操作,车子在行驶过程中操作杆的左右转动就能够实现车子的转弯,转弯操作方便,另一方面是使得连接机构和操作杆、与承载平台之间在车子行驶时能够相对独立,在操作杆推动和拉动来使得平衡车前后摆动时,承载平台不会受到操作杆动作的影响,依然较为平稳的位于路面上。
作为优选,所述承载平台的一端通过转动机构与连接机构转动连接,转动机构包括连接轴和连接套,连接套套设在连接轴上,承载平台和连接机构通过所述连接轴、连接套实现左右摆动连接。转动机构能够实现车子在行走时连接机构的左右摆动;由连接轴和连接套构成的转动机构结构简单,加工制造方便。
优选方案之一,所述连接轴与连接机构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所述连接套与承载平台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这样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当然,在其他方案中,所述连接套与连接机构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所述连接轴与承载平台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轴和连接套之间的间隙安装有轴承或弹性体,轴承的内圈与连接轴固定,轴承的外圈与连接套固定;该轴承为鱼眼轴承。弹性体或鱼眼轴承既能够实现连接机构相对于承载平台左右摆动,便于车子在转弯处的操作,车子在行驶过程中操作杆带动连接机构左右转动实现车子的转弯;也能够实现连接机构相对于承载平台的上下摆动,操作杆带动连接机构上下摆动进行车子的加速和减速时,承载平台的平稳运动不会受到连接机构摆动的影响;鱼眼轴承的设置就使得连接机构和承载平台之间同时具备了左右转动和前后摆动的功能,零部件少,结构简单,降低了车子的制造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轴或连接套与连接机构铰接从而该连接轴或连接套能够相对于连接机构前后摆动。此时要是在连接轴和连接套之间设置轴承的话,使用普通的滚动轴承就好了。这样的铰接结构结合连接轴与连接套的转动连接结构,一方面实现了连接机构相对于承载平台的上下摆动,操作杆带动连接机构及平衡车前后摆动进行车子的加速和减速时,承载平台不会受到连接机构摆动的影响,从而运动平稳;铰接另一方面使得车子具有了折叠的功能,使得承载平台能够相对于操作杆折叠起来。
作为优选,所述操作杆与连接轴或连接套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并且该连接轴或连接套与连接机构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这样,操作杆通过连接轴或连接套与连接机构固定连接,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操作杆与连接机构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这样,操作杆与连接机构直接固定连接,使得操作杆对车子加速、减速和转弯的控制稳定性较好,连接安装和加工制造均较为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抱紧部和第二抱紧部,所述第一抱紧部与第二抱紧部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抱紧部和第二抱紧部连接后形成用于抱紧固定平衡车的固定空间。整个固定组件的结构简单,锁定和解锁均较为方便,对平衡车的固定连接作用效果较好;可拆卸连接的固定组件结构,可以灵活实现平衡车和承载平台的组合和拆分,解除固定组件的固定作用时,本发明依然可以作为普通的平衡车使用,不解除固定组件的固定作用时,本发明可以作为安全的具有车架的电动车使用,使用方式较为多样,具有较高的可玩性。
作为优选,所述承载平台为供人站立和/或坐踏的滑板车承载平台,或者,所述承载平台为具有座椅的卡丁车承载平台。通过设置不同功能的承载平台(比如电动平衡滑板车或电动平衡卡丁车),组合后的电动车可以实现多种不同载人模式,增加车架实用性和可玩性。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动车,包括平衡车和如上所述的车架,平衡车与所述连接机构固定连接。本发明通过连接机构将平衡车和承载平台组合连接在一起,承载平台上远离平衡车的一端设有至少一个车轮,与平衡车的轮子合在一起,使用者在操作车子时站在承载平台上,手握操作杆进行车子操作,不在是站在平衡车上依靠人体重心的改变来进行车子的驾驶操作了,稳定性较好,即使是平衡感较差的人也能够操作使用,不存在由于使用者的平衡感差而轻易从车子上摔下、摔倒的问题,具有了安全性较高的特点。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动车的控制方法,当操作杆向前摆动时,带动平衡车前倾,从而平衡车向前移动;当操作杆向后摆动时,带动平衡车后倾,从而平衡车向后退;当操作杆向左摆动或向右摆动时,带动平衡车向左转弯或向右转弯。
通过采用上述控制方法,操作杆与平衡车连接,以带动平衡车前进、后退、转弯,从而带动整个电动车做相应的运动,结构简单,操作容易。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连接机构可以灵活实现平衡车和承载平台的组合和拆分,解除连接机构的连接作用时,本发明依然可以作为普通的平衡车使用,不解除连接机构的连接作用时,本发明可以作为安全的具有车架的电动车(如电动平衡滑板车或电动平衡卡丁车)使用,使用方式较为多样,具有较高的可玩性;
(2)采用操作杆的一端与连接机构连接来控制平衡车前后摆动和/或左右转动的,是使用操作杆进行车子的操作驾驶的,具体为操作杆向前推动带动平衡车向前摆动实现车子的前行或加速,操作杆向后拉动带动平衡车向后摆动实现车子的后退或减速,操作杆的左右转动带动平衡车左右转动实现车子的左右转弯,不再是依靠人体重心的改变来实现车辆的加速、减速和停止等动作,对使用者的平衡感要求很低,使用者操纵操作杆就可以实现车子的加速、减速和停止,操作变简单了;
(3)本发明中连接机构与承载平台之间的活动连接,一方面为了车子行驶时承载平台与连接机构之间能够实现左右摆动,便于车子转弯,车子在行驶过程中操作杆的左右转动就能够实现车子的转弯,转弯操作方便,另一方面是使得连接机构和操作杆与承载平台之间在车子行驶时能够相对独立,在操作杆推动和拉动来使得平衡车加速和减速时,承载平台不会受到操作杆动作的影响,依然较为平稳的位于路面上;
(4)通过连接机构将平衡车和承载平台组合连接在一起,承载平台上远离平衡车的一端设有至少一个车轮,与平衡车的轮子合在一起,使用者在操作车子时站在承载平台上,手握操作杆进行车子操作,不在是站在平衡车上依靠人体重心的改变来进行车子的驾驶操作了,稳定性较好,即使是平衡感较差的人也能够操作使用了,不存在由于使用者的平衡感差而轻易从车子上摔下、摔倒的问题,具有了安全性较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动车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平衡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电动车车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爆炸图;
图5是本发明中操作杆的前后摆动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操作杆左右转动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操作杆左右转动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操作杆左右转动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电动车折叠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使用者驾驶折叠状态本发明的电动车的一种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电动车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的爆炸图;
图13是本发明电动车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使用者驾驶本发明电动车的一种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00-平衡车,200-连接机构,201-固定组件,2011-第一抱紧部,2012-第一转动件,2013-第二抱紧部,2014-锁紧件,202-支架,2021-连接块,2022-连接轴,203-第一连接部,204-第二连接部,205-第三连接部,206-第二转动件,207-第一固定件,208-第三固定件,300-承载平台,301-车轮,302-承载板,303-连接板,304-连接套,400-操作杆,401-第一连接块,402-第四固定件,500-转动机构,501-轴承,502-第二固定件,503-鱼眼轴承,600-座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限制的依据。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固持”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以限定本发明。本发明为了表述方便,以与平衡车直行方向平行的水平方向为前后方向,以与平衡车直行方向垂直的水平方向为左右方向,以与平衡车直行方向垂直的竖直方向为上下方向。
如图3所示的电动车车架,包括:用于固定连接平衡车的连接机构200;用于控制如图2所示的平衡车100的如图1所示的操作杆400,操作杆400的一端与连接机构200连接以控制平衡车前后摆动和/或左右转动;用于载人的如图6、图7和图8所示的承载平台300,承载平台300上安装有至少一个如图9和图10所示的车轮301,承载平台300的一端与连接机构200活动连接以实现连接机构200能够相对于承载平台300前后摆动和/或左右摆动。
本发明中的平衡车不限于如图2所示的双轮平衡车,还包括独轮平衡车或者其他多轮平衡车。
本发明用连接机构实现对平衡车的稳定固定;通过操作杆控制平衡车的前后摆动和左右转动,实现车子的前进、加速、后退、减速和转弯,对使用者的平衡感要求很低,增加安全性和操作灵活性;本发明中连接机构与承载平台之间的活动连接,一方面转弯操作方便,另一方面是增加转弯时的平稳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操作杆400的一端与连接机构200连接以控制平衡车前后摆动和/或左右转动,其中操作杆与连接机构之间为联动关系,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操作杆与连接机构之间的连接为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
上述实施例中,为了实现连接机构200能够相对于承载平台300前后摆动和/或左右摆动,承载平台300的一端与连接机构200活动连接,具体的活动连接方式可以采用但不限于如下可选方式:
承载平台的一端通过转动机构与连接机构转动连接,转动机构包括连接轴和连接套,连接套套设在连接轴上,承载平台和连接机构通过连接轴、连接套实现左右摆动连接。
通过上述可选实施例,由连接轴和连接套构成的转动机构,以实现承载平台与连接机构的转动连接,且结构简单,加工制造方便。
在上述可选的实施例中,连接轴2022和连接套304的具体设置方式可以包括如下几种:
第一种方式为:连接轴2022可以与连接机构200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连接套304与承载平台300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
第二种方式为:连接轴2022与承载平台300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连接套304与连接机构200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
第三种方式为:连接轴2022和连接套304之间的间隙安装有轴承或弹性体,轴承的内圈与连接轴2022固定,轴承的外圈与连接套304固定;该轴承为鱼眼轴承503,如图12所示;其中,弹性体包括弹簧、弹性垫等具有弹性和自复位性能的物体。
第四种方式为:连接轴2022与连接机构200铰接,或连接套304与连接机构200铰接,从而该连接轴2022或连接套304能够相对于连接机构200前后摆动,如图3和4所示;
第五种方式为:操作杆400与连接轴2022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如图12所示,并且该连接轴2022或连接套304与连接机构200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或者,操作杆400与连接套304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并且该连接轴2022或连接套304与连接机构200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
通过上述多种方式,均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优点,另外,有些方式还具有其他优势:
其中连接机构相对于承载平台的前后摆动和左右摆动,可以在活动连接处一起实现,比如上述的第三种方式,设置鱼眼轴承,连接机构和承载平台之间同时具备了左右转动和前后摆动的功能,零部件少,结构简单,降低了车子的制造成本;也可以采用上述第四种方式,通过连接套和连接轴使得连接机构相对于承载平台只能左右摆动,而通过连接轴与连接机构铰接,使得连接机构相对于承载平台也能前后摆动,铰接另一方面使得车子具有了折叠的功能,使得承载平台能够相对于操作杆折叠起来;也可以通过连接套和连接轴使得连接机构相对于承载平台只能左右摆动,而通过连接轴与承载平台铰接,来实现连接机构相对于承载平台也能前后摆动;其中可以在连接套与连接轴之间设置普通的滚动轴承,来实现连接机构相对于承载平台的左右摆动。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承载平台300与连接机构200活动连接的一端朝上倾斜设置,如此设置可减少或防止电动车左右转动时与承载平台的碰撞。
更优选地,承载平台300包括水平设置的承载板302和在该承载板302的一端设置的连接板303,连接板303远离承载板的一端相对于承载板302向上倾斜设置,连接板303的端部设有连接套304。其中,连接板303优选为梯形结构。
一种实施方式中,连接机构包括固定组件201,固定组件包括第一抱紧部2011和第二抱紧部2013,第一抱紧部与第二抱紧部为可拆卸连接,第一抱紧部和第二抱紧部连接后形成用于抱紧固定平衡车的固定空间。
整个固定组件的结构简单,锁定和解锁均较为方便,对平衡车的固定连接作用效果较好;可拆卸连接的固定组件结构,可以灵活实现平衡车和承载平台的组合和拆分,解除固定组件的固定作用时,本发明依然可以作为普通的平衡车使用,不解除固定组件的固定作用时,本发明可以作为安全的具有车架的电动车使用,使用方式较为多样,具有较高的可玩性。
一种实施方式中,承载平台为供人站立和/或坐踏的滑板车承载平台,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承载平台为具有如图14所示的座椅600的卡丁车承载平台。
通过设置不同功能的承载平台(比如电动平衡滑板车或电动平衡卡丁车),组合后的电动车可以实现多种不同载人模式,增加车架实用性和可玩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动车,包括平衡车100和如上所述的车架,平衡车100与连接机构200固定连接。
本发明通过连接机构将平衡车和承载平台组合连接在一起,承载平台上远离平衡车的一端设有至少一个车轮,与平衡车的轮子合在一起,使用者在操作车子时站在承载平台上,手握操作杆进行车子操作,不在是站在平衡车上依靠人体重心的改变来进行车子的驾驶操作了,稳定性较好,即使是平衡感较差的人也能够操作使用,不存在由于使用者的平衡感差而轻易从车子上摔下、摔倒的问题,具有了安全性较高的特点。
上述电动车的控制方法,当操作杆向前摆动时,带动平衡车100前倾,从而平衡车100向前移动;当操作杆向后摆动时,带动平衡车100后倾,从而平衡车100向后退;当操作杆向左摆动或向右摆动时,带动平衡车100向左转弯或向右转弯。
通过采用上述控制方法,操作杆与平衡车连接,以带动平衡车前进、后退、转弯,从而带动整个电动车做相应的运动,结构简单,操作容易。
实施例1:
参照图1至图4,具有滑板车载人平台的电动车车架,包括:用于固定连接平衡车100的连接机构200;用于控制平衡车100的操作杆400,操作杆400的一端与连接机构200连接以控制平衡车前后摆动和/或左右转动;用于载人的承载平台300,承载平台300的远离平衡车的一端安装有一个车轮,承载平台300的另一端与连接机构200活动连接以实现连接机构200能够相对于承载平台300前后摆动和/或左右摆动;承载平台300的一端通过转动机构500与连接机构200转动连接,连接套304套设在连接轴2022上,承载平台300和连接机构200通过连接轴2022、连接套304实现左右摆动连接;操作杆400与连接机构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1中,连接机构为固定组件201,操作杆400固定设置在固定组件201上,固定组件201上设有支架202,承载平台300靠近平衡车100的一端转动设置在支架202上;固定组件201包括第一抱紧部2011和第二抱紧部2013,第一抱紧部2011与第二抱紧部2013为可拆卸连接,第一抱紧部2011和第二抱紧部2013连接后形成用于抱紧固定平衡车100的固定空间,具体为,第一抱紧部2011的一端通过第一转动件2012与第二抱紧部2013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抱紧部2011的另一端通过锁紧件2014与第二抱紧部2013的另一端连接,平衡车100固定设置在固定空间内,支架202设置在第一抱紧部2011或第二抱紧部2013上,第一抱紧部2011或第二抱紧部2013上向着第一转动件2012的方向依次设有第一连接部203、第二连接部204和第三连接部205,支架202通过第二转动件206铰接设置在第一连接部203上,操作杆400的端部设有如图4所示的第一连接块401,第一连接块401通过第一固定件207与第二连接部204和/或第三连接部205固定连接,转动机构包括支架202和连接套304,支架202由连接块2021和连接轴2022构成,连接轴2022上套设连接套304,连接套304固定在承载平台300靠近平衡车100的一端上,支架202通过第二转动件206转动设置在第一连接部203上,连接轴2022固定设置或一体成型在连接块2021上,承载平台300包括承载板302,承载板302的一端设有连接板303,连接板303相对于承载板302向上倾斜设置,连接板303的端部设有连接套304,操作杆400的两侧为平衡车100的脚踏板。连接轴2022和连接套304之间的间隙安装有轴承,轴承的内圈与连接轴2022固定,轴承的外圈与连接套304固定,连接套304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在承载平台靠近平衡车的一端,连接轴2022的端部设有如图5所示的第二固定件502。
一种电动车,包括平衡车100和如上所述的车架,平衡车100与连接机构200固定连接。本实施例1中的电动车为滑板车。
实施例2:
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电动车车架,该电动车架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承载平台300上安装有两个车轮,电动车具有卡丁车承载平台。
本实施例2中,连接机构为如图13所示的固定组件201,操作杆400固定设置在固定组件201上,固定组件上设有支架202,承载平台300靠近平衡车100的一端转动设置在支架202上;固定组件201包括第一抱紧部2011和第二抱紧部2013,第一抱紧部2011与第二抱紧部2013为可拆卸连接,第一抱紧部2011和第二抱紧部2013连接后形成用于抱紧固定平衡车100的固定空间,具体为,第一抱紧部2011的一端通过第一转动件2012与第二抱紧部2013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抱紧部2011的另一端通过锁紧件2014与第二抱紧部2013的另一端连接,平衡车100固定设置在固定空间内,支架202设置在第一抱紧部2011或第二抱紧部2013上,第一抱紧部2011或第二抱紧部2013上向着第一转动件2012的方向依次设有第一连接部203和第二连接部204,支架202通过第三固定件208固定设置在第一连接部203和/或第二连接部204上,操作杆400的端部通过如图11所示的第四固定件402与支架202相固定连接,转动机构500包括支架202和连接套304,支架202由连接块2021和连接轴2022构成,连接轴2022上套设连接套304,连接套304固定在承载平台300靠近平衡车100的一端上,连接块2021通过第三固定件208与第一连接部和/或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连接轴2022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在连接块2021上。连接轴2022和连接套304之间的间隙安装有如图12所示的鱼眼轴承503,使得承载平台的一端在支架上为多维度的转动设置,鱼眼轴承的内圈与连接轴2022固定,鱼眼轴承的外圈与连接套304固定,连接套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在承载平台靠近平衡车的一端,操作杆400的端部通过第四固定件402与连接轴2022固定连接。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第一连接部203、第二连接部204和第三连接部205均为带有中空孔的柱状结构,相互平行设置,与第一抱紧部或第二抱紧部为一体结构,一体加工成型;第二转动件206为销轴、转动杆或任何能实现铰接、枢接功能的杆状件,实现支架与第一连接部之间的转动连接,支架202在第一连接部上能够相对上下转动,在操作杆400的推力和拉力作用下,平衡车100能够前后转动进而实现加速和减速的功能,平衡车的前后转动不会影响承载平台300的平稳运行,就是因为设置了第二转动件的缘故;第一固定件207实现第一连接块401与固定组件201之间的固定连接,便于操作杆400的推动和拉动作用力能够良好、稳定的作用在平衡车上,实现平衡车100的前后转动,进而实现加速和减速的功能,当第一固定件只与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中的一个连接时,第一固定件为螺栓、螺钉或卡扣件这样起固定,不能发生相对活动的固定件,当第一固定件只与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同时连接时,第一固定件既可以为螺栓、螺钉或卡扣这样起固定、不能发生相对活动的固定件,还可以为销轴或转动杆这样的活动固定件,因为两个杆状的活动固定件协同也可以起到第一连接块401与固定组件201之间的固定连接作用,在第一连接块设置有两个固定孔,两个固定孔与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上的中空孔相对应,第一固定件就安装在相依的固定孔和中空孔内。
上述所有实施例中,操作杆的端部可以固设或一体成型在平衡车的壳体或连接机构上。操作杆为单杆结构操作杆、双杆结构操作杆或弧形结构操作杆。第一抱紧部和第二抱紧部为与平衡车壳体的中部相匹配的结构,第一抱紧部和第二抱紧部最好为圆弧形结构。
上述所有实施例中,电动车车架和平衡车组合成电动车的使用方法如下:
打开锁紧件2014,将平衡车100放置在第一抱紧部2011和第二抱紧部2013之间,调整好平衡车的位置之后重新锁紧锁紧件,将平衡车固定在第一抱紧部和第二抱紧部之间。
为了让电动车车架和平衡车之间的固定更加稳固,第一抱紧部和第二抱紧部内壁上均设有若干条形防滑部,该防滑部可以由弹性胶条构成,能够防止平衡车在第一抱紧部和第二抱紧部之间的转动和左右滑动。
在组合为电动车后,通过操作杆来控制车体的运行。操作杆可以有多种安装方式,比如,操作杆400可以插接或是固定在平衡车的壳体上,来对平衡车进行操作控制,又比如,操作杆也可以通过插销、插杆或螺栓固定在固定组件201上,来通过固定组件对平衡车进行操作控制,再比如,操作杆还可以通过插销、插接或螺母固定的方式固定在支架202的连接轴2022上,来对平衡车进行操作控制。
电动车除了展开使用外,还可以将车架的承载平台部分向操作杆靠近,而折叠起来,方便收纳。为了方便折叠,电动车的各部件的安装关系可以如下:
支架202上的连接块2021可以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第一抱紧部或第一抱紧部上,实现车子的折叠功能,承载平台300抬起后固定在操作杆上的弹性抱紧卡箍内完成折叠;此时在连接轴2022上可以使用普通的一体结构轴承501或分体结构轴承,承载平台能够在连接轴上左右摆动。
或者,支架202上的连接块2021可以通过固定插销固定在第一抱紧部或第二抱紧部上,此时要实现平衡车和承载平台能前后相对摆动,可以使用鱼眼轴承503,将鱼眼轴承套设在连接轴上,连接套304过盈套设在鱼眼轴承上,鱼眼轴承也是万向轴承,在鱼眼轴承的作用下,承载平台能够抬起离开地面,承载板或连接板卡入操作杆上的弹性抱紧卡箍内完成部分折叠。
组合后的电动车的骑行模式,除了展开骑行外,折叠后也可骑行,折叠后的电动车的骑行模式为:
对折叠电动车直行的控制:
当承载平台300相对于操作杆400折叠后,使用者在驾驶车子时如图14所示,骑行者站立于平衡车的踏板上,手扶操作杆骑行。前进或后退是通过脚部用力(带动操作杆或者踩踏在平衡车的脚踏板上控制)或者通过手部用力控制操作杆作用,使得平衡车100前倾或后倾。当使用操作杆控制车子前进或后退时,操作杆的前倾或后倾带动平衡车前倾或后倾,以驱动平衡车前进或后退,加速或减速。
折叠电动车转向的控制:
其中车子的转向是通过操作杆400的扭动来实现的,操作杆的左右扭动带动车子向左或向右转弯。当然,还可以使用脚部用力来控制车子前进或后退时,使用者的双脚站在平衡车的两个脚踏板上,控制车子前进、后退、加速、减速或转弯。
电动车展开状态下的骑行操作模式为:
当电动车为滑板车时:电动车处于展开状态,车子采用滑板车承载平台,即承载平台上不安装座椅600(或者安装较高的座椅),此时组合后的电动车为电动滑板车,人员处于站立或者坐于座椅并脚踏于承载平台上的状态时,前进或后退是通过操作杆400控制,左右转动是通过操作杆带动平衡车100转弯。
骑行的方式,除了人站在滑板车承载平台上面骑行,也可以在滑板车承载平台上面增加座椅600,人坐在座椅上,双脚踏于平衡车的踏板上,通过双脚来控制平衡车的前后倾斜来控制前进后退、通过双脚来转动平衡车车身,来实现转弯,或者人坐在座椅上,双脚放在承载平台300上,通过操作杆400来控制平衡车的前后倾斜来控制前进后退,通过操作杆的转动来转动平衡车车身,来实现转弯;通过平衡车与滑板车车架的组合,扩展了平衡车100的功能,扩展平衡车的使用功能和安全性;使用操作杆400控制车子的行驶,操作方便,手扶操作杆操控速度与方向,更加简单便捷。
当电动车为卡丁车时:电动车处于展开状态,车子采用卡丁车承载平台,即承载平台上安装座椅600,为电动卡丁车,人员坐在座椅上且脚放置于平衡车踏板上或者放置于操作杆两侧时,前进、后退和转弯优选是通过操作杆400来控制的,操作简单方便,乘坐舒适;前进、后退和左右转动还可以是通过使用者的双脚踩踏在平衡车100的两个脚踏装置来控制的,操作原理与当承载平台相对于操作杆折叠时,通过使用者的双脚控制车子行驶时的原理相同。
通过平衡车与卡丁车车架组合,扩展平衡车功能,扩展了平衡车100的使用功能和安全性,操作杆400底部的两侧可以设置搁脚部,用于放脚。
本发明的设计理念为:将平衡车与滑板车、或将平衡车与卡丁车组合起来成为一个具新功能的产品,实现平衡车与电动车(滑板车或卡丁车)之间自由转换。通过将平衡车与对应功能电动车车架的组合、拆分来实现,组合后的电动车具有电动滑板车或卡丁车的安全、实用特性,拆分后平衡车可正常使用,并改变传统电动滑板车或卡丁车的操作方式,使用操作杆400完成加速、减速、前进、后退、转弯的操作,具有更高的可玩性。
具体的操作原理主要是基于平衡车基本原理。
当加速、前进时,采用将操作杆前推一定角度,此时,操作杆带动平衡车车体向前倾斜,车体内陀螺仪能够感测到倾斜角度,反馈到作为控制装置的控制板,控制板控制作为驱动装置的轮毂电机加速,减速的原理是一样的。
当转弯时,操作杆400带动平衡车100整体左转或右转,这样实现转弯。
为了实现操作杆的灵活控制,操作杆和承载平台之间的转动连接设置需要配合实现。
具体地,通过固定组件201将滑板车车架固定在平衡车上,滑板车车架与固定组件至少具有两个维度上的活动连接关系(分别为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操作杆与固定组件或通过支架与固定组件固定连接。
对于组合后的电动车的其他结构,也可以有多种不同替换方案,比如:
后轮为一个或两个或更多个轮子,平衡车可替换为扭扭车、一体式平衡车或无杆/有杆平衡车,滑板车车架可以一轮、两轮或多轮,卡丁车车架也可以是一轮、两轮或多轮。中间的转动机构500可以为球形全向机构(鱼眼轴承),可以分别连接操作杆400和滑板车车架的承载平台,采用多连接轴的转动连接方式,相比于球形全向机构的话,在上下坡时,操作杆和滑板车套件之间的角度调整角度会更大,不易受限,比如上坡时,匀速状态下操作杆和滑板车套件之间就具有比较大的角度,此时,再加速的话,操作杆还要再向前推,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的方式,能够实现更大角度的前推,实用性更强。
对于组合后的电动车为电动卡丁车时,可以使用弧形操作杆或者在直线形操作杆上加一个附加杆来缩短与人手的距离,以方便骑行者能够正常操纵操作杆。
本发明具有如下特点:
(1)本发明通过连接机构200将平衡车100和承载平台300组合连接在一起,承载平台上远离平衡车的一端设有至少一个车轮301,与两轮平衡车的轮子合在一起至少有三个轮子,手握操作杆400进行车子操作,相比于站在平衡车上依靠人体重心的改变来进行车子的驾驶操作,由稳定性较好,安全性高,操作更简单;
本发明通过连接机构200可以灵活实现平衡车100和承载平台300的组合和拆分,既可以作为平衡车,又可以作为电动车(比如电动滑板车或电动卡丁车)使用,使用方式较为多样,具有较高的可玩性;
本发明电动车可折叠,方便收纳,且折叠后可骑行,增加了便携性。为了实现本发明的折叠功能,当承载平台300向操作杆400的方向完全折叠起或者是部分折叠起时,承载平台将会脱离地面,此时本发明将会转换为有杆两轮平衡车,具有较好的使用灵活性和较多的使用方式;
(2)固定组件在本发明中用于实现对平衡车100的稳固连接和固定,支架用于实现承载平台300的左右摆动功能和相对于操作杆400的折叠连接功能,结构简单,固定连接和转动连接效果均较好;
(3)第一抱紧部2011和第二抱紧部2013的内表面上均设置有若干防滑部,防滑部为防滑凸棱,能够有效防止平衡车100的壳体与固定组件201之间因为打滑而发生相对转动和滑动;第一转动件2012为销轴、转动杆或任何能实现铰接、枢接功能的杆状件;锁紧件2014为卡扣锁紧件、螺栓锁紧件或螺钉锁紧件,既能够实现第一抱紧部和第二抱紧部之间的良好锁紧,对平衡车进行牢固固定,当需要时又能够快速解锁,实现本发明作为普通双轮平衡车使用的功能;整个固定组件的结构简单,锁定和解锁均较为方便,对平衡车的固定连接作用效果较好;
(4)第一连接部203、第二连接部204和第三连接部205均为带有中空孔的柱状结构,相互平行设置,与第一抱紧部或第二抱紧部为一体结构,一体加工成型;第二转动件206为销轴、转动杆或任何能实现铰接、枢接功能的杆状件,实现支架与第一连接部之间的转动连接,支架202在第一连接部上能够相对上下转动,在操作杆400的推力和拉力作用下,平衡车100能够前后转动进而实现加速和减速的功能,平衡车的前后转动不会影响承载平台300的平稳运行,就是因为设置了第二转动件的缘故;第一固定件207实现第一连接块401与固定组件201之间的固定连接,便于操作杆400的推动和拉动作用力能够良好、稳定的作用在平衡车上,实现平衡车100的前后转动,进而实现加速和减速的功能,当第一固定件只与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中的一个连接时,第一固定件为螺栓、螺钉或卡扣件这样起固定,不能发生相对活动的固定件,当第一固定件只与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同时连接时,第一固定件既可以为螺栓、螺钉或卡扣这样起固定、不能发生相对活动的固定件,还可以为销轴或转动杆这样的活动固定件,因为两个杆状的活动固定件协同也可以起到第一连接块401与固定组件201之间的固定连接作用,在第一连接块设置有两个固定孔,两个固定孔与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上的中空孔相对应,第一固定件就安装在相依的固定孔和中空孔内;
(5)连接块2021上设置有与第一连接部上的中空孔相对应的固定孔,第二转动件206为销轴、转动杆或任何能实现铰接、枢接功能的杆状件,第二转动件就设置在中空孔和固定孔内,实现支架202与固定组件201之间的转动连接,支架在第一连接部上能够相对上下转动,在操作杆400的推力和拉力作用下,平衡车100能够前后转动进而实现加速和减速的功能,平衡车的前后转动不会影响承载平台300的平稳运行,就是因为设置了第二转动件的缘故;同时承载平台能够相对于操作杆折叠也是由于设置了第二转动件才实现的,其中承载平台折叠后在操作杆上的固定是通过一个固定结构来实现的,该固定结构可以为设置在操作杆上的一个锁链,当承载平台折叠后使用该锁链将承载平台缠绕锁定在操作杆上,该固定结构可以为设置在操作杆上的一个与连接板303或承载板302对应的弹性抱紧卡箍,当承载平台折叠后连接板或承载板卡入弹性抱紧卡箍内,当需要解除折叠时,用较大的力使得连接板或承载板挣脱出弹性抱紧卡箍就好了,该固定结构可以为承载平台折叠后实现承载平台与操作杆锁定和解锁方便的任何结构;连接轴2022与转动机构500的设置均是为了实现承载平台300相对于平衡车100和操作杆400之间的转动连接,在车子行驶时承载平台与平衡车之间能够左右摆动,便于车子转弯;
(6)其中轴承501可以为整体结构,也可以为分体结构;当轴承为整体结构的轴承时,轴承套设在连接轴2022上,承载平台300靠近平衡车100的一端过盈套设在轴承的外部,实现车子行驶时承载平台与平衡车之间能够左右摆动的功能;当轴承为分体结构的轴承时,两部分轴承套设在连接轴上,承载平台靠近平衡车的一端套设在两部分轴承上,并且位于两部分轴承之间,实现车子行驶时承载平台与平衡车之间能够左右摆动的功能;其中第二固定件502可以为螺母,螺母螺纹连接在连接轴2022的端部,防止轴承脱出连接轴2022,使得轴承和承载平台靠近平衡车的一端均只能在连接轴上良好转动;其中第二固定件可以为插销或插杆之类的插接件,此时就需要在连接轴上设置与插接件相配合的插接孔,使得插接件与插接孔相配合后能够防止轴承脱出连接轴,使得轴承和承载平台靠近平衡车的一端均只能在连接轴上良好转动;
(7)当然其中也可以设置第三连接部205,只是第三连接部在此处不起作用,若是设置第三连接部,那么第一连接部203、第二连接部204和第三连接部205均为中空的柱状结构,相互平行设置,与第一抱紧部2011或第二抱紧部2013为一体结构,一体加工成型;第三固定件208实现支架202与固定组件201之间的固定连接,操作杆400与支架202之间为固定连接,便于操作杆的推动和拉动作用力能够良好、稳定的作用在平衡车100上,实现平衡车的前后转动,进而实现加速和减速的功能,当第三固定件只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中的一个连接时,第三固定件为螺栓、螺钉或卡扣件这样起固定,不能发生相对活动的固定件,当第三固定件只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同时连接时,第三固定件既可以为螺栓、螺钉或卡扣这样起固定、不能发生相对活动的固定件,还可以为销轴或转动杆这样的活动固定件,因为两个杆状的活动固定件协同也可以起到支架202与固定组件201之间的固定连接作用,在支架上设置有两个固定孔,两个固定孔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上的中空孔相对应,第三固定件就安装在相应的固定孔和中空孔内;
(8)连接块2021上设置有与第一连接部203和/或第二连接部204上的中空孔相对应的固定孔,第三固定件208实现连接块2021与固定组件201之间的固定连接,便于操作杆400的推动和拉动作用力能够良好、稳定的作用在平衡车100上,实现平衡车的前后转动,进而实现加速和减速的功能,当第三固定件208只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中的一个连接时,第三固定件为螺栓、螺钉或卡扣件这样起固定,不能发生相对活动的固定件,当第三固定件只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同时连接时,第三固定件既可以为螺栓、螺钉或卡扣这样起固定、不能发生相对活动的固定件,还可以为销轴或转动杆这样的活动固定件,因为两个杆状的活动固定件协同也可以起到支架202与固定组件201之间的固定连接作用,在支架上设置有两个固定孔,两个固定孔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上的中空孔相对应,第三固定件就安装在相应的固定孔和中空孔内;此处的转动机构500为既能够实现承载平台300相对于平衡车100左右摆动的结构,在操作杆400的推力和拉力作用在,平衡车能够前后转动进而实现加速和减速的功能,平衡车的前后转动不会影响承载平台的平稳运行,就是因为设置了转动机构的缘故,同时转动机构的设置也是为了实现承载平台相对于平衡车100和操作杆400之间的转动连接,在车子行驶时承载平台300与平衡车100之间能够左右摆动,便于车子转弯;
(9)鱼眼轴承503也可以叫做万向轴承,鱼眼轴承套设在连接轴2022上,承载平台300靠近平衡车100的一端过盈套设在鱼眼轴承的外部,鱼眼轴承使得承载平台能够相对于平衡车左右摆动,便于车子在转弯处的操作,车子在行驶过程中操作杆400的左右转动能够实现承载平台在路面上的左右摆动,增加了位于承载平台上使用者的体验感和刺激感;也使得承载平台能够相对于操作杆上下转动,实现操作杆的推力和拉力通过连接轴2022带动平衡车前后转动实现车子加速和减速的功能,其中操作杆的端部是插接或者是套接在连接轴上的,操作杆通过支架202和固定组件201带动平衡车100前后转动,平衡车的前后转动不会影响承载平台300的平稳运行;当操作杆400的端部与连接轴2022之间为套接时,操作杆和连接轴上均对应设置有固定孔,此时的第四固定件402为插销或插杆之类的插接件;当操作杆的端部与连接轴之间为插接时,第四固定件为凸块与卡槽相配合的结构;第四固定件也可以为螺母,此时操作杆的端部或连接轴的端部为能够弹性收缩的开口结构,当操作杆插入连接轴内时,或者是连接轴的端部插入操作杆内时,螺母与连接轴上的螺纹或操作杆上螺纹相配合,实现两者的锁紧固定;
(10)连接板303的向上倾斜角度为30~75度,更好的倾斜角度为45~60度,使得承载板302可以设置的距离地面低一点,车轮301也无需制作的很大,较少了车子的加工制造成本,承载板设置的低也便于使用者上下车,不容易摔倒,安全性较好;连接板为弯折板,使得连接板远离承载板的一端设置为水平段,为了在水平段处设置连接套304与支架202连接,便于更好的左右摆动;
(11)滑板车承载板底部的车轮301可以设置一个、两个或多个;卡丁车承载平台底部的车轮也可以设置一个、两个或多个;车轮数量根据使用者的实际需求和喜好设置就好了;安装座椅600之后,使用者既可以坐在座椅上进行车子的操作,也可以依然站在承载平台300上进行车子的操作,坐在座椅上之后,使用者既可以通过操作杆400来进行车子的操作控制,还可以不使用操作杆,将双脚放置在平衡车100上,通过双脚来操作车子,操作原理与操作普通平衡车时一样,只是用双脚控制车子没有用操作杆控制车子方便,也可以通过操作杆与双脚协同配合来控制车子的行驶;其中座椅600与承载平台300可以设置为拆装便捷的可拆卸连接机构;其中弧形结构操作杆适用于带有座椅的车子结构,便于操作者舒适的操作,当带有座椅的车子中设置为直线形结构操作杆时,需要再额外的设置一个辅杆连接在直线形操作杆上,便于操作者坐在车子上进行舒适的操作。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电动车车架,其特征是:包括:
用于固定连接平衡车的连接机构(200);
用于控制平衡车(100)的操作杆(400),操作杆(400)的一端与连接机构(200)连接以控制平衡车前后摆动和/或左右转动;
用于载人的承载平台(300),承载平台(300)上安装有至少一个车轮(301),承载平台(300)的一端与连接机构(200)活动连接以实现连接机构(200)能够相对于承载平台(300)前后摆动和/或左右摆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车架,其特征是:所述承载平台(300)的一端通过转动机构(500)与连接机构(200)转动连接,转动机构(500)包括连接轴(2022)和连接套(304),连接套(304)套设在连接轴(2022)上,承载平台(300)和连接机构(200)通过所述连接轴(2022)、连接套(304)实现左右摆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车架,其特征是:所述连接轴(2022)与连接机构(200)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所述连接套(304)与承载平台(300)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车架,其特征是:所述连接套(304)与连接机构(200)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所述连接轴(2022)与承载平台(300)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车架,其特征是:所述连接轴(2022)和连接套(304)之间的间隙安装有轴承或弹性体,轴承的内圈与连接轴(2022)固定,轴承的外圈与连接套(304)固定;该轴承为鱼眼轴承(503)。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车架,其特征是:所述连接轴(2022)或连接套(304)与连接机构(200)铰接从而该连接轴(2022)或连接套(304)能够相对于连接机构(200)前后摆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车架,其特征是:所述操作杆(400)与连接轴(2022)或连接套(304)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并且该连接轴(2022)或连接套(304)与连接机构(200)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车架,其特征是:所述操作杆(400)与连接机构(200)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车架,其特征是:所述承载平台为供人站立和/或坐踏的滑板车承载平台,或者,所述承载平台为具有座椅的卡丁车承载平台。
10.电动车,其特征是:包括平衡车(100)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架,平衡车(100)与所述连接机构(200)固定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837451.3A CN112537389A (zh) | 2019-09-05 | 2019-09-05 | 电动车及其车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837451.3A CN112537389A (zh) | 2019-09-05 | 2019-09-05 | 电动车及其车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537389A true CN112537389A (zh) | 2021-03-23 |
Family
ID=750122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837451.3A Pending CN112537389A (zh) | 2019-09-05 | 2019-09-05 | 电动车及其车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537389A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6243334U (zh) * | 2016-11-30 | 2017-06-13 | 俪新集团有限公司 | 坐式平衡车 |
US20180037290A1 (en) * | 2016-08-08 | 2018-02-08 | Hangzhou Chic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 Human-computer interactive motion apparatus |
CN207565754U (zh) * | 2017-06-10 | 2018-07-03 | 常州市未之来车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以电动平衡车为驱动力的分体式骑行车 |
CN211223724U (zh) * | 2019-09-05 | 2020-08-11 | 杭州骑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车及其车架 |
-
2019
- 2019-09-05 CN CN201910837451.3A patent/CN11253738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80037290A1 (en) * | 2016-08-08 | 2018-02-08 | Hangzhou Chic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 Human-computer interactive motion apparatus |
CN206243334U (zh) * | 2016-11-30 | 2017-06-13 | 俪新集团有限公司 | 坐式平衡车 |
CN207565754U (zh) * | 2017-06-10 | 2018-07-03 | 常州市未之来车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以电动平衡车为驱动力的分体式骑行车 |
CN211223724U (zh) * | 2019-09-05 | 2020-08-11 | 杭州骑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车及其车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402174B1 (en) | Recumbent tricycle with controlled wheel and body lean | |
US11478396B2 (en) | Electrically driven wheeled walker | |
US8226104B2 (en) | Energy efficient tricycle | |
CN102514662B (zh) | 两轮自平衡电动车 | |
JP4650327B2 (ja) | 同軸二輪車 | |
JP4803231B2 (ja) | 同軸二輪車 | |
US20130153322A1 (en) | Load and/or transport cart | |
CA2603955A1 (en) | Dual-posture electric assist bicycle | |
CN103261014B (zh) | 可通过重量转移控制的具有两件式行驶踏板的交通工具 | |
KR20110044232A (ko) | 사이클 | |
WO2009059099A2 (en) | Lockable tilt system for a three-wheeled vehicle | |
TW201515921A (zh) | 關於車輛的改良 | |
WO2020075404A1 (ja) | 不整地走行車両 | |
JP7519031B2 (ja) | 電動歩行補助車 | |
US9452804B2 (en) | Tricycle | |
CN211223724U (zh) | 一种电动车及其车架 | |
CN210822589U (zh) | 电动车车架及电动车 | |
CN205327270U (zh) | 一种自平衡电动滑板车 | |
CN112537389A (zh) | 电动车及其车架 | |
JPH11180369A (ja) | 多機能自転車 | |
CN105564560A (zh) | 一种自平衡电动滑板车 | |
US20220289330A1 (en) | Hands free bicycle | |
US11685459B2 (en) | Human-powered vehicle upon which users can ride | |
CN213534962U (zh) | 一种电动平衡车 | |
CN117897327A (zh) | 四轮踏板车类型的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