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24606B - 一种可卷吸烟气实现无焰燃烧的辐射管燃烧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卷吸烟气实现无焰燃烧的辐射管燃烧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524606B CN112524606B CN202011410956.0A CN202011410956A CN112524606B CN 112524606 B CN112524606 B CN 112524606B CN 202011410956 A CN202011410956 A CN 202011410956A CN 112524606 B CN112524606 B CN 11252460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burner
- combustion
- pipe
- flue ga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02—Premix gas burners, i.e. in which gaseous fuel is mixed with combustion air upstream of the combustion zon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46—Details, e.g. noise reduction mea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46—Details, e.g. noise reduction means
- F23D14/60—Devices for simultaneous control of gas and combustion ai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46—Details, e.g. noise reduction means
- F23D14/62—Mixing devices; Mixing tubes
- F23D14/64—Mixing devices; Mixing tubes with injec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卷吸烟气实现无焰燃烧的辐射管燃烧器,燃烧器设有的烧嘴和换热器分别安装于辐射管两端;烧嘴的壳体中设有调风器,用于调节进入烧嘴的一二次风比例;烧嘴壳体与混合器喷气端口连接,混合器另一端与换热器连接,助燃空气与回流烟气在混合器中混合;换热器中装有空气管,空气管中的直管通过烟气回流管连接弯管,直管内有渐缩管,烟气回流管的管壁上均布有回流窗口,烟气回流管外套有转帘或套筒;可通过转帘或套筒运动调节回流窗口的开度,用于调节烟气的卷吸量;本燃烧器具有使用成本低,寿命长,易推广和节能减排降噪效果好等特点,使用时可提供最大烟气卷吸量为55%,Kv=1,可实现燃烧器的无焰(MILD)燃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烧器,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可卷吸烟气实现无焰燃烧的辐射管燃烧器。
背景技术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展,现代钢铁企业对产品加热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特别是为了有效避免被加热表面的氧化和脱碳,间接加热技术应用日趋广泛。辐射管作为实现间接加热功能的重要加热设备,为了提高辐射管热效率,换热器在辐射管燃烧器中得到大量应用,二级乃至多级换热器被研发应用,辐射管分级燃烧技术可提升辐射管表面温度均匀性,且可一定程度上降低NOx的排放水平。但是仍存在一次燃烧局部剧烈放热,温度急剧升高,烟气排放中总NOx仍然很高等缺点。
为提升辐射管热效率并减少NOx排放量,提升辐射管温度均匀性,需要寻求新的燃烧器和燃烧方式。温和与极度低氧稀释燃烧(Moderate&Intense Low Oxygen Dilutioncombustion,缩写为MILD燃烧,简称为无焰燃烧)被国际燃烧界誉为21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燃烧技术之一,是一种容积燃烧或弥散燃烧,其特征是反应速率低、局部释热少、热流分布均匀、燃烧峰值温度低且噪音极小。该燃烧与传统小区域局部高温燃烧相比,其反应在大区域、甚至整个炉膛内进行,火焰锋面消失;NOx和CO等污染物的生成显著减少;炉膛整体温度提高、辐射传热增强。实现无焰燃烧需要满足炉内温度高于燃料的自燃点和氧气浓度足够低两个主要条件,这可通过入口的高速射流卷吸烟气实现。
钢铁行业工业炉中无焰燃烧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明火加热炉上。不少学者创造性的尝试在辐射管内实现无焰燃烧,从烧嘴的改造入手,如2015年公开的“低NOx双端型辐射管燃烧器”,中国专利号:201410758331.1,其使用带膨胀节空气烟气混合管将辐射管末端换热器与辐射管入口连接起来,助燃空气通过空气管引入,途经空气预热器,由空气喷射头喷入带膨胀节的空气烟气混合管,引射部分高温烟气在带膨胀节空气烟气混合管中混合,稀释燃烧空气中氧含量,继而喷入燃烧室与燃气混合进行燃烧。该燃烧器虽然能够卷吸一部分高温烟气,稀释氧浓度,但是其卷吸效果有限:烟气卷吸量约为30%,通过换算,其烟气内部循环率Kv=卷吸烟气质量流量/(空气质量流量+燃气质量流量),Kv值约为0.5左右,无法达到无焰燃烧状态,因此仍然是传统燃烧方式。该辐射管燃烧器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NOx排放量,提高烟气的余热回收,增加辐射管温度均匀性,但是效果仍不佳。
2019年中国还有公开了“一种可调烟气回流量的低NOx辐射管燃烧系统”,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910026474.6,该燃烧系统通过设置阻力调节装置,可根据设备实际需求调节烟气回流量,有效改善辐射管内燃烧条件。虽然该结构可以起到调整烟气回流量的作用,但是该回流结构本身提供的最大烟气回流量相当有限,也无法实现无焰燃烧。
同时,上述的辐射管燃烧器和辐射管燃烧系统,还由于所设计的烟气卷吸口置于空气管道末端与连接管相交的位置,且与烟气出口位置相反,烟气受排烟负压与卷吸负压的共同拉扯作用,这易造成如下弊端:其一、对使用鼓抽式的辐射管,用鼓风机鼓入助燃空气,用排烟风机排烟,排烟风机造成的负压一般大于400Pa,当空气由渐缩喷口喷出速度达到100m/s时,卷吸区域负压为200Pa左右,此时排烟负压远大于卷吸区域压降,烟气更多地涌向排烟口,因此卷吸量无法达到设计要求,或需要渐缩喷口提供巨大的喷出速度,目前现场鼓风机无法达到此要求。其二、生产现场风机性能有波动,如遇到排烟管堵塞,空气管、排烟管破损等情况,存在风机性能急剧下降等安全隐患。当空气管鼓入压力不够时,渐缩喷口速度下降,所产生的压差降低,无法维持原先卷吸量,此时大量烟气,甚至空气也会被排烟风机巨大的压力抽取,导致辐射管空气供给减少,辐射管内进行贫氧燃烧,辐射管性能下降,并生成大量CO等有毒气体。当排烟管排烟压力不足时,管内烟气无法得到有效排出,其堆积并大量涌入卷吸管道,降低氧浓度,氧浓度过低时,可燃物无法被点燃,管内燃烧停止。
因此,当前迫切的需要一种新的可卷吸烟气实现无焰燃烧的辐射管燃烧器,来实现辐射管内的无焰燃烧,以增加辐射管表面温度均匀性、降低NOx的排放、增加热效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且能改变目前辐射管内的传统燃烧方式的可卷吸烟气实现无焰燃烧的辐射管燃烧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卷吸烟气实现无焰燃烧的辐射管燃烧器,包括烧嘴、带膨胀节回流烟气与助燃空气的混合器和换热器;烧嘴设有烧嘴壳体,烧嘴壳体安装于辐射管入口端,燃气通过燃气管进入烧嘴,在燃气管的端部设有配风盘和燃气喷口;所述的换热器安装在辐射管出口端,燃烧器通过连接法兰与辐射管连接;
所述的烧嘴壳体一端通过法兰安装有调风器、燃气管和点火嘴,在烧嘴壳体内安装有燃烧筒;所述的调风器由圆环盘、圆筒和两根拉杆组成,调风器的两根拉杆露在烧嘴壳体外,调风器的圆环盘、圆筒安装在烧嘴壳体内,圆环盘外径与烧嘴壳体的内径配套,圆环盘后部的圆筒套在燃烧筒上用于固定调风器;
所述的带膨胀节回流烟气与助燃空气的混合器连接烧嘴壳体与换热器,混合器喷气端口与烧嘴壳体连接,混合器喷气端口被调风器的圆环盘分隔为左右两喷口,从左侧喷口进入烧嘴壳体内的气流为一次风,直接流经配风盘进入燃烧筒与燃气混合进行一次燃烧;从右侧喷口进入的气流经燃烧筒与烧嘴壳体之间的通道流入辐射管,为二次风,二次风与燃烧筒排出的产物进行二次燃烧;通过拉动调风器露在烧嘴壳体外端的两根拉杆,使调风器在烧嘴壳体内左右移动,改变混合器喷气端口在烧嘴壳体的入口处形成的一次风喷口、二次风喷口的大小,用于调节一次风与二次风量的比例;
所述的换热器端设有换热器壳体、翅片管组、空气管、烟气回流管和回流窗口调节杆;所述的换热器壳体上设有空气入口和烟气出口,换热器壳体用于密封保护和固定壳体内部的结构,换热器的主体部分设有翅片管组,高温的烟气将热量传给翅片管组,助燃空气由空气入口进入换热器后,先与换热器翅片管组进行换热,翅片管组用以增加与助燃空气的换热面积和提高换热效率;
所述的空气管安装在换热器正中间,空气管作为预热空气的通道,空气管设有通过烟气回流管连接的直管和弯管,在直管端沿直管外侧同心安装有四个喷管,所述的直管通过烟气回流管与弯管同心安装;在直管与烟气回流管交界处的直管内设有渐缩管,在烟气回流管上沿环形管壁均布有若干个回流窗口,在烟气回流管外套设有转帘或套筒;所述的回流窗口调节杆一端安装在换热器壳体内,另一端作为手柄露在换热器壳体外,通过旋转外部手柄带动转帘转动或拉动手柄带动套筒运动,调节烟气回流管上回流窗口的开度,用于调节烟气的卷吸量,当回流窗口全开时,对应卷吸烟气量最大。
所述的沿直管外侧同心安装的四个喷管,每个喷管壁面上均布有小孔,在每个喷管左右两端设有密封环A和密封环B,密封环A位于每个喷管左端,设在喷管与翅片管组内壁之间,密封环B位于喷管右端,设在喷管与直管之间,两密封环用于阻挡助燃空气直接快速流过翅片管组壁面,迫使助燃空气从左侧的第一个喷管进入喷管与直管之间,从喷管的壁面小孔喷出,进入喷管与翅片管组之间,与翅片管组内壁面进行有效换热,助燃空气逐一经过后面的三个喷管后,曲折到达换热器右端后流动受阻,此时经四次换热获得高温的助燃空气被引导向有渐缩管的直管内流动,渐缩管用于提升助燃空气流速。
所述的转帘设有与烟气回流管弧度相同的回流窗口,转帘末端带有齿轮,回流窗口调节杆末端也带有齿轮,转动回流窗口调节杆的手柄,带动回流窗口调节杆末端的齿轮与转帘齿轮啮合,通过转动转帘使回流窗口部分闭合或全面闭合,实现调节烟气的卷吸量。
所述的套筒为圆筒结构,套筒与烟气回流管同心安装,套筒右端设有封闭环,封闭环上设有槽道,套筒的左端与回流窗口调节杆连接,通过拉动回流窗口调节杆的手柄带动连接的套筒全面闭合或部分闭合烟气回流管上的回流窗口,实现调节烟气的卷吸量。
本发明可卷吸烟气实现无焰燃烧的辐射管燃烧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⑴、本发明的燃烧器能适应各种燃料。由于不同燃料耗氧量存在较大差异,为保证燃料的最佳反应状态,燃烧器对应的一二次风比例也需要随之变化,本燃烧器中安装有调风器,可通过露在烧嘴壳体外部的调节器拉杆带动烧嘴内调风器的运动,可方便地调节一二次风量比例,从而使燃烧器能适应各种燃料。
⑵、本发明的燃烧器使用成本低。由于卷吸高温烟气必然使烟气回流管等卷吸结构处于气体高温高速流动环境,如将卷吸结构置于燃烧器外部,极易使卷吸结构受到损坏,如采用高性能材料制作烟气回流管等卷吸结构,则会使成本急剧增加,而发明将卷吸结构置于换热器壳体内,避免了卷吸结构易损坏或需用高成本材料制作,可节约使用成本。
⑶、本发明的燃烧器具有良好的推广性。本发明的燃烧器便于实现企业对传统燃烧器的改造或替代,由于本燃烧器回流窗口结构设计在换热器壳体内部,未改变安装辐射管的外部结构,不占用过多生产现场的外部空间,能较好适应生产现场相关设备排布要求,不会与现场初始的管道排布以及设备安装位置相冲突,不需要对现场现有设备和管道进行整体修改,可避免因燃烧器改造长时间停工停产及造成的材料浪费,因此深受企业欢迎,易推广使用。
⑷、本发明的燃烧器使用寿命长。本燃烧器尽管燃烧时从传统燃烧模式转换为无焰燃烧模式,但也继承了传统燃烧器中的换热器优点,由于换热器技术已相当成熟,可最大幅度的为助燃空气和烟气提供热交换平台,回收烟气余热预热空气,提高热效率,同时还可以降低排烟温度,有利于提高设备使用寿命。
⑸、本发明的燃烧器卷吸结构位置更合理,且烟气卷吸量大。不同于现有技术中所述的辐射管燃烧器,其卷吸结构置于外部,贴近壳体且与烟气出口位置相反,烟气受排烟负压与卷吸负压的共同拉扯作用;本发明卷吸结构置于内部,与烟气同向流动,不存在排烟口负压与卷吸口负压的拉扯作用,改善卷吸环境的同时消除了上述安全隐患。且本燃烧器设置有回流窗口调节杆,通过拨动调节杆的外部手柄可调节回流窗口开闭面积,从而改变卷吸烟量,本燃烧器中的回流窗口作为高温烟气的卷吸窗口,一方面卷吸了高温烟气可以实现由传统燃烧的模式向无焰(MILD)燃烧的模式转变。另一方面,可以使用不同的燃料均能得到相适应的卷吸率,以实现MILD燃烧,也可使燃烧器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燃料,提高燃烧器的实用性和适用范围。本燃烧器中的回流窗口打开面积最大时,可提供最大卷吸量为55%,烟气内部循环率Kv=1,无焰燃烧时空气与烟气混合后空气氧浓度降至9.5%。
⑹、本发明的燃烧器节能减排降噪效果好。本燃烧器设置了烟气回流管,并在空气管的直管中设有渐缩管,渐缩管可进一步提高助燃空气射流速度,从而达到卷吸大量烟气的效果,进而实现无焰燃烧模式,无焰燃烧时辐射管内温度峰值<1723K(即小于 1450℃),热力型NOx几乎消失,整体NOx生成量极大减小;此外,因燃烧在整个辐射管内进行,故辐射管壁温度均匀性极大改善,温差极值在40K以下;燃烧过程噪音极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可卷吸烟气实现无焰燃烧的辐射管燃烧器使用时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辐射管燃烧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辐射管燃烧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的喷管和密封环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的调风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弯管、烟气回流管和直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转帘与烟气回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使用的套筒与烟气回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使用套筒部分关闭的回流窗口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1—烧嘴,2—混合器,3—换热器,4—烧嘴壳体,5—燃气管,6—点火嘴,7—燃烧筒,8—调风器,9—换热器壳体,10—翅片管组,11—烟气出口,12—空气入口,13—回流窗口调节杆,14—直管,15—弯管,16—烟气回流管,17—转帘, 18—套筒,19—喷管,20—密封环A,21—密封环B,22—渐缩管,23—配风盘,24—连接法兰,25—辐射管,181—封闭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可卷吸烟气实现无焰燃烧的辐射管燃烧器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不限于此。同时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本发明中使用了“左侧”、“右侧”、“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的术语仅是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
实施例1: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卷吸烟气实现无焰燃烧的辐射管燃烧器,燃烧器与辐射管配套使用时的结构如图1所示,烧嘴1安装在辐射管25入口端,换热器3安装在辐射管出口端。
本发明的辐射管燃烧器外部整体结构与内部结构参见图2、3,燃烧器设有烧嘴1、带膨胀节回流烟气与助燃空气的混合器2和换热器3,烧嘴设有的烧嘴壳体4,燃气通过燃气管5进入烧嘴壳体,在燃气管的端部设有配风盘23和燃气喷口;燃烧器通过连接法兰24与辐射管25连接。
所述的烧嘴壳体一端通过法兰安装有调风器8、燃气管5和点火嘴6;在烧嘴壳体内安装有燃烧筒7,参见图5,调风器8由圆环盘、圆筒和两根拉杆组成,圆环盘的外径与烧嘴壳体的内径配套,圆环盘后部连接的圆筒套在燃烧筒7上用于固定调风器,调风器的两根拉杆露在烧嘴壳体外。
参见图3,所述的带膨胀节回流烟气与助燃空气的混合器2安装在烧嘴壳体4下方,混合器喷气端口与烧嘴壳体连接,混合器喷气端口被调风器8的圆环盘分隔为左右两喷气口,从左侧喷口进入的为一次风,进入烧嘴壳体内的混合气流直接流经配风盘23进入燃烧筒7与燃气混合进行一次燃烧,从右侧喷口进入的为二次风,流经燃烧筒与烧嘴壳体之间的通道流入辐射管25,二次风与燃烧筒7排出的产物进行二次燃烧;通过拉动调风器露在烧嘴壳体外端的两根拉杆,使调风器可在烧嘴壳体内左右移动,用于改变混合器喷气端口在烧嘴壳体的入口处形成的一次风喷口、二次风喷口的大小,可方便地调节一次风与二次风量的比例。由于不同的企业常使用不同的燃料,各种燃料其耗氧量存在较大差异,故对应的一二次风比例也需要随燃料变化。调风器可保证各种燃料均能调节在最佳反应状态下使用。所述的混合器2的另一端与安装在换热器中的弯管15连接,使流入的助燃空气与回流烟气在混合器中充分混合。
所述的换热器3安装在辐射管25出口端,换热器一端设有换热器壳体9、翅片管组10、空气管、烟气回流管16和回流窗口调节杆13;所述的换热器壳体上设有空气入口12和烟气出口11,换热器壳体用于密封、保护和固定内部的结构;换热器的主体部分设有翅片管组,高温的烟气经过翅片管组到达换热器壳体9,没有被卷吸的烟气从烟气出口11流出,烟气流动途中将热量传给翅片管组,助燃空气由助燃空气入口12进入换热器后,先与换热器翅片管组10进行换热,设置的翅片管组可增加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
参见图3、4,所述的空气管作为预热空气的通道伸入换热器内,空气管安装在换热器正中间,空气管设有通过烟气回流管16连接的直管14和弯管15,沿直管外侧同心安装有四个喷管19,每个喷管壁面上均布有许多小孔,在每个喷管左右两端设有密封环 A20和密封环B21,密封环A位于每个喷管左端,封在喷管与翅片管组内壁之间,密封环B位于喷管右端,封在喷管与直管之间,用于阻挡助燃空气直接快速流过翅片管组内壁面;助燃空气流动路径如图5中箭头指示,密封环A和密封环B的设置迫使助燃空气从喷管壁面小孔喷出,与翅片管组内壁面进行高效换热,助燃空气受密封环A和密封环B的阻挡和引导曲折地经过四个喷管后,到达换热器右端后流动受阻,使助燃空气向有渐缩管22的直管14内流动,渐缩管用于提升助燃空气流速。
参见图3、6、7,所述弯管15直径大于直管14,直管通过烟气回流管16与弯管同心安装。在直管与烟气回流管交界处的直管内设有渐缩管22,烟气回流管沿环形管壁均布有若干个回流窗口,本实施例中烟气回流管外套设有转帘17;所述的回流窗口调节杆13一端安装在换热器壳体内,端部带有齿轮机构,回流窗口调节杆另一端作为手柄露在换热器壳体外,通过旋转外部手柄使转帘17转动,转帘一端带有齿轮,转帘转动时转帘一端的齿轮与回流窗口调节杆的齿轮啮合,在转动过程中可实现转帘逐步闭合回流窗口,直至完全闭合回流窗口,也就是通过转帘调节烟气回流管上回流窗口的开度,用于调节烟气的卷吸量;换热器壳体中的烟气从回流窗口卷吸到弯管中,当回流窗口全开时,对应烟气的卷吸量最大。
在使用本发明的辐射管燃烧器时,欲使燃烧反应在整个辐射管内进行,这就需要辐射管内温度高于燃料自燃点。故应先转动回流窗口调节杆13,使回流窗口处于全关闭状态,此时一方面通入燃气和助燃空气,燃气通过燃气管5进入燃烧筒7;另一方面,助燃空气由空气入口12进入换热器壳体9,与翅片管组内壁面进行高效换热,助燃空气由安装在直管左侧的第一个喷管流过后逐一流过其他三个喷管,如图5中箭头所示,曲折地流动到右侧第四个喷管,离开最右侧的喷管后,流动受到右端翅片管组10阻碍,故而转向流入位于中心的直管14,继而通过直管中的渐缩管22,气流速度得到提升,进入混合器2,助燃空气在混合器喷气端口被分成左侧一次风喷口和右侧二次风喷口,左侧一次风流经配风盘23进入燃烧筒7与燃气混合并进行一次燃烧,右侧二次风经燃烧筒与烧嘴壳体之间的通道流入辐射管25,与燃烧筒7排出的产物进行二次燃烧,此时,辐射管内进行的是传统燃烧;待辐射管内温度高于燃料自燃点后,转动回流窗口调节杆 13,带动转帘17转动将烟气回流管16上回流窗口打开一个开度,此时,通过直管14 里的渐缩管22的助燃空气,高速从渐缩管口喷出,高速的助燃空气流产生较大负压,大量烟气从回流窗口被卷吸进弯管15中,进入混合器2中充分混合均匀;不断重复上述过程,本实施例在烟气内部循环率Kv=1时(此时烟气卷吸量为55%),辐射管内的燃烧方式变为无焰燃烧(MILD燃烧),相较于之前的传统燃烧,辐射管内温度峰值极大降低,NOx排放急剧减少,辐射管管体温度均匀性得到极大提升,燃烧噪音减小。
实施例2: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卷吸烟气实现无焰燃烧的辐射管燃烧器,其结构、工作过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的只是所述的烟气回流管16上套装的是套筒18,回流窗口调节杆13手柄一端露在换热器壳体9外,回流窗口调节杆另一端与套筒18连接,套筒结构参见图8、9,套筒为圆筒结构,套筒右端设有封闭环181,封闭环上设有槽道,套筒与烟气回流管同心安装,当回流窗口调节杆13手柄向换热器壳体内推,套筒可逐步打开直至全面打开回流窗口,当手柄逐步向换热器壳体外拉,套筒可逐步关闭直至全面关闭回流窗口,套筒可用于调节烟气回流管16上的回流窗口的开度,用于调节烟气的卷吸量。
本发明的燃烧器可提供最大烟气卷吸量为55%,通过卷吸高温烟气实现由传统燃烧模式向无焰燃烧的模式转变,无焰燃烧时辐射管内温度峰值<1723K,NOx生成量极大减少。本燃烧器具有使用成本低,寿命长,易推广和节能减排降噪,使用效果好等特点。
Claims (1)
1.一种可卷吸烟气实现无焰燃烧的辐射管燃烧器,包括烧嘴、带膨胀节回流烟气与助燃空气的混合器和换热器;烧嘴设有烧嘴壳体,烧嘴壳体安装于辐射管入口端,燃气通过燃气管进入烧嘴,在燃气管的端部设有配风盘和燃气喷口;所述的换热器安装在辐射管出口端,燃烧器通过连接法兰与辐射管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烧嘴壳体一端通过法兰安装有调风器、燃气管和点火嘴,在烧嘴壳体内安装有燃烧筒;所述的调风器由圆环盘、圆筒和两根拉杆组成,调风器的两根拉杆露在烧嘴壳体外,调风器的圆环盘、圆筒安装在烧嘴壳体内,圆环盘外径与烧嘴壳体的内径配套,圆环盘后部的圆筒套在燃烧筒上用于固定调风器;
所述的带膨胀节回流烟气与助燃空气的混合器连接烧嘴壳体与换热器,混合器喷气端口与烧嘴壳体连接,混合器喷气端口被调风器的圆环盘分隔为左右两喷口,从左侧喷口进入烧嘴壳体内的气流为一次风,直接流经配风盘进入燃烧筒与燃气混合进行一次燃烧;从右侧喷口进入的气流经燃烧筒与烧嘴壳体之间的通道流入辐射管,为二次风,二次风与燃烧筒排出的产物进行二次燃烧;通过拉动调风器露在烧嘴壳体外端的两根拉杆,使调风器在烧嘴壳体内左右移动,改变混合器喷气端口在烧嘴壳体的入口处形成的一次风喷口、二次风喷口的大小,用于调节一次风与二次风量的比例;
所述的换热器端设有换热器壳体、翅片管组、空气管、烟气回流管和回流窗口调节杆;所述的换热器壳体上设有空气入口和烟气出口,换热器壳体用于密封保护和固定壳体内部的结构,换热器的主体部分设有翅片管组,高温的烟气将热量传给翅片管组,助燃空气由空气入口进入换热器后,先与换热器翅片管组进行换热,翅片管组用以增加与助燃空气的换热面积和提高换热效率;
所述的空气管安装在换热器正中间,空气管作为预热空气的通道,空气管设有通过烟气回流管连接的直管和弯管,在直管端沿直管外侧同心安装有四个喷管,每个喷管壁面上均布有小孔,在每个喷管左右两端设有密封环A和密封环B,密封环A位于每个喷管左端,设在喷管与翅片管组内壁之间,密封环B位于喷管右端,设在喷管与直管之间,两密封环用于阻挡助燃空气直接快速流过翅片管组壁面,迫使助燃空气从左侧的第一个喷管进入喷管与直管之间,从喷管的壁面小孔喷出,进入喷管与翅片管组之间,与翅片管组内壁面进行有效换热,助燃空气逐一经过后面的三个喷管后,曲折到达换热器右端后流动受阻,此时经四次换热获得高温的助燃空气被引导向有渐缩管的直管内流动,渐缩管用于提升助燃空气流速;所述的直管通过烟气回流管与弯管同心安装;在直管与烟气回流管交界处的直管内设有渐缩管,在烟气回流管上沿环形管壁均布有若干个回流窗口,在烟气回流管外套设有转帘或套筒;所述的回流窗口调节杆一端安装在换热器壳体内,另一端作为手柄露在换热器壳体外,通过旋转外部手柄带动转帘转动或拉动手柄带动套筒运动,调节烟气回流管上回流窗口的开度,用于调节烟气的卷吸量,当回流窗口全开时,对应卷吸烟气量最大;
所述的转帘设有与烟气回流管弧度相同的回流窗口,转帘末端带有齿轮,回流窗口调节杆末端也带有齿轮,转动回流窗口调节杆的手柄,带动回流窗口调节杆末端的齿轮与转帘齿轮啮合,通过转动转帘使回流窗口部分闭合或全面闭合,实现调节烟气的卷吸量;
所述的套筒为圆筒结构,套筒与烟气回流管同心安装,套筒右端设有封闭环,封闭环上设有槽道,套筒的左端与回流窗口调节杆连接,通过拉动回流窗口调节杆的手柄带动连接的套筒全面闭合或部分闭合烟气回流管上的回流窗口,实现调节烟气的卷吸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410956.0A CN112524606B (zh) | 2020-12-04 | 2020-12-04 | 一种可卷吸烟气实现无焰燃烧的辐射管燃烧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410956.0A CN112524606B (zh) | 2020-12-04 | 2020-12-04 | 一种可卷吸烟气实现无焰燃烧的辐射管燃烧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524606A CN112524606A (zh) | 2021-03-19 |
CN112524606B true CN112524606B (zh) | 2022-07-15 |
Family
ID=749977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410956.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2524606B (zh) | 2020-12-04 | 2020-12-04 | 一种可卷吸烟气实现无焰燃烧的辐射管燃烧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52460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499776B (zh) * | 2024-05-08 | 2025-02-14 | 广东共能智造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燃气分级燃烧的超低氮燃烧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23605B2 (ja) * | 1987-05-26 | 1994-03-30 | 日本ファーネス工業株式会社 | ラジアントチューブバーナ |
CN1188872A (zh) * | 1996-04-04 | 1998-07-29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双端式辐射管燃烧器系统 |
KR100466178B1 (ko) * | 2001-12-21 | 2005-01-13 | 주식회사 포스코 | 연료 분할 분사형 연료노즐을 구비한 저질소산화물 축열식복사관 버너 |
CN1259521C (zh) * | 2003-07-24 | 2006-06-14 | 赵升智 | 蓄热式煤气辐射管燃烧机 |
JP2006003012A (ja) * | 2004-06-17 | 2006-01-05 | Osaka Gas Co Ltd | 蓄熱式燃焼システム |
KR101000460B1 (ko) * | 2008-08-25 | 2010-12-14 | 한국에너지기술연구원 | 자기축열식 단일 라디안트 튜브 버너의 3way 절환 밸브 |
CN201582821U (zh) * | 2009-12-29 | 2010-09-15 | 中冶南方(武汉)威仕工业炉有限公司 | 辐射管间接加热装置 |
CN101936540B (zh) * | 2010-10-08 | 2012-04-25 | 中冶南方(武汉)威仕工业炉有限公司 | 与辐射管烧嘴配套使用的换热器 |
CN107084391A (zh) * | 2017-06-08 | 2017-08-22 | 中冶京诚(扬州)冶金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 一种空气预热式辐射管燃烧器 |
CN209027315U (zh) * | 2018-11-04 | 2019-06-25 | 佛山市科皓燃烧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两级换热低NOx自身预热式烧嘴 |
CN109539258B (zh) * | 2019-01-11 | 2023-10-10 | 佛山市科皓燃烧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可调烟气回流量的低NOx辐射管燃烧系统 |
CN110822428A (zh) * | 2019-12-11 | 2020-02-21 | 青岛新力通热工科技有限公司 | 具有多重引流的辐射管低氮燃烧器 |
CN211119336U (zh) * | 2019-12-12 | 2020-07-28 | 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 带低温引射器的辐射管烧嘴 |
CN213810612U (zh) * | 2020-12-04 | 2021-07-27 | 武汉科技大学 | 一种可实现辐射管内无焰燃烧的燃烧器 |
-
2020
- 2020-12-04 CN CN202011410956.0A patent/CN112524606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524606A (zh) | 2021-03-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644431B (zh) | 具有自稳能力的三级配风低NOx煤粉燃烧器 | |
CN202012913U (zh) | 一种新型烟气自回流贫氧燃烧器 | |
CN101825278A (zh) | 一种富氧燃烧器 | |
CN207035119U (zh) | 一种直喷式低NOx自身预热式烧嘴 | |
CN213810612U (zh) | 一种可实现辐射管内无焰燃烧的燃烧器 | |
CN201475997U (zh) | 一种具有自稳能力的三级配风低NOx煤粉燃烧器 | |
CN103255271A (zh) | 一种气体双循环辐射管加热装置 | |
CN204042867U (zh) | 一种低氮燃烧锅炉系统 | |
CN105465780A (zh) | 一种超低NOx煤粉燃烧器 | |
CN207716416U (zh) | 空气/燃气双预热的连续式自身蓄热无焰燃烧器 | |
CN112524606B (zh) | 一种可卷吸烟气实现无焰燃烧的辐射管燃烧器 | |
CN109912188A (zh) | 一种燃烧式玻璃钢化加热装置及操作方法 | |
CN201582822U (zh) | 工业炉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的同心式轴向旋流燃烧器 | |
CN101403497A (zh) | 一种防止一级燃烧室结渣的微油点火旋流煤粉燃烧装置 | |
CN208779450U (zh) | 一种低负荷稳燃的超低nox燃烧系统及其燃烧器 | |
CN201606876U (zh) | 一种低NOx煤粉燃烧器 | |
CN110186037A (zh) | 一种基于提前热解的旋流煤粉燃烧器 | |
CN106123561B (zh) | 一种带烟气废气催化的生物质烘干设备 | |
CN206724171U (zh) | 一种燃用焦炉煤气自身预热式辐射管燃烧装置 | |
CN205579544U (zh) | 微排放煤粉燃烧系统 | |
CN209909903U (zh) | 室式加热炉的低氧烟气内回流烧嘴 | |
CN109253451A (zh) | 一种烟气回流相变换热辐射管装置 | |
CN1126907C (zh) | 带高温低氧空气燃烧器的工业炉 | |
CN110469848A (zh) | 一种烟气循环超低氮燃烧装置 | |
CN202082947U (zh) | 一种环保节能型加热炉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7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