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23870B - 燃气轮机润滑油系统 - Google Patents
燃气轮机润滑油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523870B CN112523870B CN202011487645.4A CN202011487645A CN112523870B CN 112523870 B CN112523870 B CN 112523870B CN 202011487645 A CN202011487645 A CN 202011487645A CN 112523870 B CN112523870 B CN 11252387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ubricating oil
- pump
- oil
- gas turbine
- main pum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10687 lubricating oi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6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3
- 238000005461 lubr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9000003595 mis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050 lubric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81 coalesce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98 cool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36 corrosion preven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C—GAS-TURBINE PLANTS; AIR INTAKES FOR JET-PROPULSION PLANTS; CONTROLLING FUEL SUPPLY IN AIR-BREATHING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2C7/00—Features, components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orm groups F02C1/00 - F02C6/00; Air intakes f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2C7/06—Arrangements of bearings; Lubricat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63/00—Adaptations of engines for driving pumps, hand-held tools or electric generators; Portable combinations of engines with engine-driven devices
- F02B63/04—Adaptations of engines for driving pumps, hand-held tools or electric generators; Portable combinations of engines with engine-driven devices for electric generato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C—GAS-TURBINE PLANTS; AIR INTAKES FOR JET-PROPULSION PLANTS; CONTROLLING FUEL SUPPLY IN AIR-BREATHING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2C7/00—Features, components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orm groups F02C1/00 - F02C6/00; Air intakes f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2C7/36—Power transmission arrangements between the different shafts of the gas turbine plant, or between the gas-turbine plant and the power use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C—GAS-TURBINE PLANTS; AIR INTAKES FOR JET-PROPULSION PLANTS; CONTROLLING FUEL SUPPLY IN AIR-BREATHING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2C9/00—Controlling gas-turbine plants; Controlling fuel supply in air- breathing jet-propulsion plan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17/00—Pump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 F04B17/03—Pump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driven by electric moto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23/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B23/04—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49/00—Control, e.g. of pump delivery, or pump pressure of, or safety measures for, machines,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1/00 - F04B47/00
- F04B49/22—Control, e.g. of pump delivery, or pump pressure of, or safety measures for, machines,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1/00 - F04B47/00 by means of val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气轮机润滑油系统,由主泵、辅泵为主供油管路提供润滑油,分油阀块的出油不但根据流量需求分别进入燃气轮机待润滑部件对其进行冷却润滑,还另外引一条支路到主泵预润滑管路,经过主泵预润滑管路上的主泵预润滑单向阀、主泵预润滑限流器进入主泵泵腔对主泵进行预润滑。该燃气轮机润滑油系统,在燃气轮机启动前,主泵不工作,能够对主泵进行预润滑,有效延长主泵使用寿命,并且主泵预润滑管路上的主泵预润滑限流器能够有效控制主泵预润滑的流量,主泵预润滑单向阀能防止主泵运行时泵出流量泄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气轮机,特别涉及一种燃气轮机润滑油系统。
背景技术
燃气轮机(Gas Turbine)是一种以连续流动的气体作为工质,把热能转换为机械功的旋转式动力机械。在空气和燃气的主要流程中,只有压气机(Compressor)、燃烧室(Combustor)和燃气透平(Turbine)这三大部件组成的燃气轮机循环,通称为简单循环。大多数燃气轮机均采用简单循环方案。因为它的结构最简单,而且最能体现出燃气轮机所特有的体积小、重量轻、起动快、少用或不用冷却水等一系列优点。
燃气轮机的工作过程是,压气机(即压缩机)连续地从大气中吸入空气,并经过轴流式压气机逐级压缩使之增压,同时空气温度也相应提高;压缩后的空气被压送到燃烧室与喷入的燃料混合燃烧生成高温高压的气体,随即流入燃气透平中膨胀做功,推动透平叶轮带着压气机叶轮一起旋转,从透平中排出的废气排至大气自然放热,实现了气体或液体燃料的化学能部分转化为机械功,并输出电功;加热后的高温燃气的做功能力显著提高,因而燃气透平在带动压气机的同时,尚有余功作为燃气轮机的输出机械功。
燃气轮机在运行过程中将会产生较高的温度,燃气轮机运行部件若长期在此高温下运行,将会大大缩减其使用寿命,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润滑以提高齿轮的传动效率。为此,需要在燃气轮机机组中添加一个润滑油系统,为轴承室及齿轮箱提供一定压力和温度的润滑油,保证燃气轮机运行部件的润滑和冷却,并实现一些部件的防腐和减振功能。
现有的燃气轮机润滑油系统多独立于燃气轮机隔音箱单独设计,处于隔音箱的外部,导致燃气轮机的整体性不好,不利于机组的运输,尤其对于移动式作应急电源用机组显得更加不方便。机组运行过程中,油箱中的润滑油受热蒸发产生油雾,其中还会夹杂碳化微小颗粒;油雾的产生在油箱内形成微正压,阻碍系统的回油;现有的燃气轮机润滑油系统对油雾多采用直接排放或者简单过滤之后排放的处理方式,严重污染环境,增加油品消耗,大幅度提高厂房内部PM2.5颗粒浓度,妨碍操作人员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燃气轮机润滑油系统,在燃气轮机启动前,能够对主泵进行预润滑,有效延长主泵使用寿命,并且能够有效控制主泵预润滑的流量,同时防止主泵运行时泵出流量泄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燃气轮机润滑油系统,其包括主泵21、辅泵16、合油阀块、分油阀块及主泵预润滑管路;
所述主泵21,其工作时从润滑油箱7中泵出润滑油通过主泵管路经合油阀块送到主供油管路;
所述辅泵16,其工作时从润滑油箱7中泵出润滑油通过辅泵管路经合油阀块送到主供油管路;
所述主泵管路上设置有主泵单向阀46,主泵单向阀46的进液口在主泵21侧;
所述辅泵管路上设置有辅泵单向阀47,辅泵单向阀47的进液口在辅泵16侧;
所述分油阀块将所述主供油管路输出的润滑油根据流量需求分别送到燃气轮机的待润滑部件进行润滑,并有一路送入所述主泵预润滑管路的输入端;
所述主泵预润滑管路的输出端连通到所述主泵单向阀46同所述主泵21的之间的主泵管路;
所述主泵预润滑管路,设置有主泵预润滑单向阀33及主泵预润滑限流器32,主泵预润滑单向阀33的出液口在主泵21侧;
主泵21由齿轮箱辅助齿轮48驱动,当燃气轮机转动时带动齿轮箱辅助齿轮48驱动主泵21工作;
在燃气轮机启动前,由辅泵16工作从润滑油箱7泵油,主泵21因燃气轮机未启动而不能被齿轮箱辅助齿轮48驱动工作;燃气轮机开始启动及运行过程中,主泵21因燃气轮机转动能被齿轮箱辅助齿轮48驱动工作从润滑油箱7泵油。
较佳的,所述主泵预润滑限流器32的单位时间流量为所述辅泵16的单位时间额定输出流出流量的0.5%~1.5%。
较佳的,燃气轮机的待润滑部件包括轴承室26、齿轮箱4、输出轴轴承3中的至少一种。
较佳的,燃气轮机润滑油系统还包括备用泵11;
所述备用泵11,其工作时从润滑油箱7中泵出润滑油通过备用泵管路经合油阀块送到主供油管路;
所述备用泵管路上设置有备用泵单向阀6,备用泵单向阀6的进液口在备用泵11侧。
较佳的,所述燃气轮机润滑油系统还包括控制电路;
主泵21由齿轮箱辅助齿轮48驱动,当燃气轮机转动时带动齿轮箱辅助齿轮48驱动主泵21工作;
辅泵16由交流电机14驱动,燃气轮机启动之前交流电机由柴油发电机供电,燃气轮机启动完成之后切换成燃气轮机进行供电;
备用泵11由直流电机10驱动,直流电机由电池组进行供电;
所述控制电路:
当燃气轮机停机超过设定时间,在燃气轮机启动前,控制备用泵11不工作,控制启动柴油发电机为交流电机14供电驱动辅泵16工作从润滑油箱7泵油,主泵21因燃气轮机未启动而不能被齿轮箱辅助齿轮48驱动工作;
燃气轮机启动过程中,当燃气轮机转速小于其额定转速的设定比例时,控制备用泵11不工作,控制辅泵16继续工作从润滑油箱7泵油,主泵21因燃气轮机启动能被齿轮箱辅助齿轮48驱动工作从润滑油箱7泵油;当燃气轮机转速达到其额定转速的设定比例时,控制备用泵11不工作,控制交流电机14停止工作使辅泵16不工作,主泵21因燃气轮机转动能被齿轮箱辅助齿轮48驱动工作从润滑油箱7泵油;
燃气轮机正常运行过程中,控制备用泵11不工作,控制辅泵16不工作,主泵21因燃气轮机转动能被齿轮箱辅助齿轮48驱动工作从润滑油箱7泵油;
燃气轮机停机以后的设定时间内,控制启动柴油发电机为交流电机14供电使辅泵16工作,辅泵16从润滑油箱7泵油,主泵21因燃气轮机停止转动不能被齿轮箱辅助齿轮48驱动工作而停止从润滑油箱7泵油;
当燃气轮机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紧急停机,控制直流电机10立即驱动备用泵11工作从润滑油箱7泵油,主泵21因燃气轮机停止转动不能被齿轮箱辅助齿轮48驱动工作而停止从润滑油箱7泵油,待柴油发电机启动后为交流电机14供电驱动辅泵16工作从润滑油箱7泵油时,备用泵停机。
较佳的,所述设定时间为30分钟;
所述设定比例为95%。
较佳的,所述主供油管路上设置有三通温控阀39;
所述三通温控阀39包括温控主进口、温控副进口及温控出口;
所述温控副进口通过风冷散热管路连通到三通温控阀39进口侧的主供油管路;
所述温控主进口直接连通到三通温控阀39进口侧的主供油管路;
所述三通温控阀39进口侧的主供油管路与合油阀块相连;
当三通温控阀39进口侧的主供油管路中的油温高于设定高温值,温控主进口关闭,温控副进口导通;否则温控主进口导通,温控副进口关闭;
所述风冷散热管路上设置有风冷散热器36;
所述风冷散热器36用于使流经风冷散热回路中的润滑油降温。
较佳的,三通温控阀39同分油阀块之间的主供油管路上设置有双联过滤器31;
所述双联过滤器31用于对从三通温控阀39流向分油阀块的润滑油进行过滤。
较佳的,所述分油阀块输出的润滑油并有一路通过分油回油管路连通到润滑油箱7;
所述分油回油管路上设置有系统插装溢流阀24;
所述系统插装溢流阀24,当所述分油阀块输出的润滑油的油压超过设定值时开启,使分油阀块输出的一部分润滑油通过回油管路回流至润滑油箱7,使分油阀块输出的润滑油的油压降低。
较佳的,所述燃气轮机润滑油系统还包括油雾分离器2;
所述润滑油箱7排气孔及燃气轮机齿轮箱4透气孔分别通过管路与油雾分离器2相连通;
所述油雾分离器2,用于通过对油雾的聚结分离使油和空气进行分离,并使分离之后的润滑油通过分离回油管路回流至润滑油箱7,使分离后的空气进入阻火器1最终排放至大气中。
较佳的,在主泵21到主泵单向阀46之间的主泵管路同润滑油箱7之间设置主泵溢流管路;
所述主泵溢流管路上设置有主泵插装溢流阀23;
当主泵管路中的油压大于设定值时,所述主泵插装溢流阀23打开,主泵21泵出的润滑油会有一部分通过主泵溢流管路回流至润滑油箱7,使主泵管路中的油压降低。
较佳的,在主泵21到主泵单向阀46之间的主泵管路同润滑油箱7之间设置主泵排气管路;
所述主泵排气管路上设置有主泵排气限流器45。
较佳的,所述风冷散热器36通过散热器排气管路连接至润滑油箱7;
所述散热器排气管路中设置有散热排气限流器37。
较佳的,所述主泵21自带溢流旁通阀22;
主泵21进油口通过管路与主泵吸油过滤器20相连;
主泵吸油过滤器20设置在润滑油箱7中的润滑油液面之下。
较佳的,辅泵16与备用泵11均自带溢流旁通阀22;
辅泵16与备用泵11进油口分别通过管路与辅泵吸油过滤器13相连;
辅泵吸油过滤器13设置在润滑油箱7中的润滑油液面之下。
较佳的,齿轮箱供油管路、轴承室供油管路、主泵管路、双联过滤器31进油口及双联过滤器31出油口均分别设置压力传感器25;
各压力传感器25检测到的各处的压力信号传送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用于实时监测管路中的压力。
较佳的,风冷散热器36进油口、风冷散热器36出油口、双联过滤器31出油口、齿轮箱4到润滑油箱7的回油管路上均分别设置管路温度传感器5;
各管路温度传感器5检测到的各处的温度信号传送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用于实时监测管路中的温度。
较佳的,所述润滑油箱7上设置有油箱温度传感器35及液位传感器18;
油箱温度传感器35检测到温度信号及液位传感器18检测的液位信号出送到所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用于实时监测润滑油箱7中的油温及液位。
较佳的,在双联过滤器的进油口同出油口之间设置压差表43;
在双联过滤器的出油口设置压力表28;
在双联过滤器个进油口设置温度表40;
在润滑油箱7上安装有液位计19。
较佳的,所述润滑油箱7内部设置有加热器8;
所述加热器8,当所述润滑油箱7内的润滑油温度低于设定低温值时启动加热;
所述设定低温值低于所述设定高温值。
较佳的,所述设定高温值为50℃;
所述设定低温值为10℃。
较佳的,辅泵管路、备用泵管路及双联过滤器同合油阀块之间的主供油管路上均分别设置有压力开关9;
所述控制电路,根据各压力开关的状态,控制燃气轮机启停。
较佳的,所述润滑油箱7集成在撬装底座上。
本发明的燃气轮机润滑油系统,由主泵21、辅泵16为主供油管路提供润滑油,分油阀块的出油不但根据流量需求分别进入轴承室26、齿轮箱4及输出轴轴承3等待润滑部件对其进行冷却润滑,还另外引一条支路到主泵预润滑管路,经过主泵预润滑管路上的主泵预润滑单向阀33、主泵预润滑限流器32进入主泵21泵腔对主泵21进行预润滑。该燃气轮机润滑油系统,在燃气轮机启动前,主泵21不工作,能够对主泵21进行预润滑,有效延长主泵21使用寿命,并且主泵预润滑管路上的主泵预润滑限流器32能够有效控制主泵21预润滑的流量,主泵预润滑单向阀33能防止主泵21运行时泵出流量泄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本发明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燃气轮机润滑油系统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
1阻火器;2油雾分离器;3输出轴轴承;4齿轮箱;5管路温度传感器;6备用泵单向阀;7润滑油箱;8加热器;9压力开关;10直流电机;11备用泵;13辅泵吸油过滤器;14交流电机;16辅泵;18液位传感器;19液位计;20主泵吸油过滤器;21主泵;22溢流旁通阀;23主泵插装溢流阀;24系统插装溢流阀;25压力传感器;26轴承室;28压力表;31双联过滤器;32主泵预润滑限流器;33主泵预润滑单向阀;35油箱温度传感器;36风冷散热器;37散热排气限流器;39三通温控阀;40温度表;43压差表;45主泵排气限流器;46主泵单向阀;47辅泵单向阀;48齿轮箱辅助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燃气轮机润滑油系统包括主泵21、辅泵16、合油阀块、分油阀块、主泵预润滑管路;
所述主泵21,其工作时从润滑油箱7中泵出润滑油通过主泵管路经合油阀块送到主供油管路;
所述辅泵16,其工作时从润滑油箱7中泵出润滑油通过辅泵管路经合油阀块送到主供油管路;
所述主泵管路上设置有主泵单向阀46,主泵单向阀46的进液口在主泵21侧;
所述辅泵管路上设置有辅泵单向阀47,辅泵单向阀47的进液口在辅泵16侧;
所述分油阀块将所述主供油管路输出的润滑油根据流量需求分别送到燃气轮机的待润滑部件进行润滑,并有一路送入所述主泵预润滑管路的输入端;
所述主泵预润滑管路的输出端连通到所述主泵单向阀46同所述主泵21的之间的主泵管路;
所述主泵预润滑管路,设置有主泵预润滑单向阀33及主泵预润滑限流器32,主泵预润滑单向阀33的出液口在主泵21侧;
主泵21由齿轮箱辅助齿轮48驱动,当燃气轮机转动时带动齿轮箱辅助齿轮48驱动主泵21工作;
在燃气轮机启动前,由辅泵16工作从润滑油箱7泵油,主泵21因燃气轮机未启动而不能被齿轮箱辅助齿轮48驱动工作;燃气轮机开始启动及运行过程中,主泵21因燃气轮机转动能被齿轮箱辅助齿轮48驱动工作从润滑油箱7泵油。
较佳的,所述主泵预润滑限流器32的单位时间流量为所述辅泵16的单位时间额定输出流出流量的0.5%~1.5%。
较佳的,燃气轮机的待润滑部件包括轴承室26、齿轮箱4、输出轴轴承3中的至少一种。
实施例一的燃气轮机润滑油系统,由主泵21、辅泵16为主供油管路提供润滑油,分油阀块的出油不但根据流量需求分别进入轴承室26、齿轮箱4及输出轴轴承3等待润滑部件对其进行冷却润滑,还另外引一条支路到主泵预润滑管路,经过主泵预润滑管路上的主泵预润滑单向阀33、主泵预润滑限流器32进入主泵21泵腔对主泵21进行预润滑。实施例一燃气轮机润滑油系统,在燃气轮机启动前,主泵21不工作,能够对主泵21进行预润滑,有效延长主泵21使用寿命,并且主泵预润滑管路上的主泵预润滑限流器32能够有效控制主泵21预润滑的流量,在燃气轮机开始启动及运行过程中,主泵预润滑单向阀33能防止主泵21泵出流量泄漏。
实施例二
基于实施例一,燃气轮机润滑油系统还包括备用泵11;
所述备用泵11,其工作时从润滑油箱7中泵出润滑油通过备用泵管路经合油阀块送到主供油管路;
所述备用泵管路上设置有备用泵单向阀6,备用泵单向阀6的进液口在备用泵11侧。
实施例二的燃气轮机润滑油系统,由主泵21、辅泵16及备用泵11三台泵为主供油管路提供润滑油。单向阀使主泵21、辅泵16及备用泵11的油路独立而不相互干扰,在燃气轮机运行过程中,通过三台泵的相互配合,为燃气轮机轴承室26、齿轮箱4及输出轴轴承3等待润滑部件提供稳定的润滑油。
实施例三
基于实施例二,所述燃气轮机润滑油系统还包括控制电路;
辅泵16由交流电机14驱动,燃气轮机启动之前交流电机由柴油发电机供电,燃气轮机启动完成之后切换成燃气轮机进行供电;
备用泵11由直流电机10驱动,直流电机由电池组进行供电;
所述控制电路:
当燃气轮机停机超过设定时间(例如30分钟),在燃气轮机启动前,控制备用泵11不工作,控制启动柴油发电机为交流电机14供电驱动辅泵16工作从润滑油箱7泵油,主泵21因燃气轮机未启动而不能被齿轮箱辅助齿轮48驱动工作;
燃气轮机启动过程中,当燃气轮机转速小于其额定转速的设定比例(例如95%)时,控制备用泵11不工作,控制辅泵16继续工作从润滑油箱7泵油,主泵21因燃气轮机启动能被齿轮箱辅助齿轮48驱动工作从润滑油箱7泵油;当燃气轮机转速达到其额定转速的设定比例(例如95%)时,控制备用泵11不工作,控制交流电机14停止工作使辅泵16不工作,主泵21因燃气轮机转动能被齿轮箱辅助齿轮48驱动工作从润滑油箱7泵油;
燃气轮机正常运行过程中,控制备用泵11不工作,控制辅泵16不工作,主泵21因燃气轮机转动能被齿轮箱辅助齿轮48驱动工作从润滑油箱7泵油;
燃气轮机停机以后的设定时间(例如30分钟)内,控制启动柴油发电机为交流电机14供电使辅泵16工作,辅泵16从润滑油箱7泵油,主泵21因燃气轮机停止转动不能被齿轮箱辅助齿轮48驱动工作而停止从润滑油箱7泵油;
当燃气轮机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紧急停机,控制直流电机10立即(小1秒)驱动备用泵11工作从润滑油箱7泵油,主泵21因燃气轮机停止转动不能被齿轮箱辅助齿轮48驱动工作而停止从润滑油箱7泵油,待柴油发电机启动后为交流电机14供电驱动辅泵16工作从润滑油箱7泵油时,备用泵停机。
实施例三的燃气轮机润滑油系统,燃气轮机启动前,需要对燃气轮机轴承室26、齿轮箱4、输出轴轴承3等待润滑部件润滑及对主泵21进行预润滑,此时主泵21因燃气轮机处于停机状态而不工作,备用泵11不工作;控制辅泵16由交流电机14驱动进行泵油,辅泵16泵出润滑油推动辅泵单向阀47之后送到主供油管路,分油阀块出油中的一路经过主泵预润滑单向阀33及主泵预润滑限流器32进入主泵泵腔对主泵21进行预润滑;燃气轮机启动过程中,主泵21由齿轮箱辅助齿轮48驱动开始供油,主泵21转速随着燃气轮机转速的变化而变化,由于燃气轮机启动初期转速较低,导致主泵21单独供油无法满足轴承室26、齿轮箱4及输出轴轴承3等冷却润滑所需求的流量,辅泵16配合主泵21共同继续进行供油,此时主泵21出口压力高于主泵预润滑管路中的油压,主泵润滑单向阀33关闭,主泵21不再进行预润滑,主泵润滑单向阀33可以有效地防止主泵流量的泄漏;当燃气轮机启动过程中燃气轮机转速超过其额定转速的设定比例以及燃气轮机正常运行过程中,主泵21所泵出的润滑油流量已能满足系统需求,此时控制交流电机14停止驱动辅泵16,由主泵21单独为系统供油,此时主泵21出口压力高于主泵预润滑管路中的油压,主泵润滑单向阀33关闭,主泵21不再进行预润滑;燃气轮机停机之后的设定时间内,主泵21因燃气轮机处于停机状态而不工作,由于整个机组仍然处于高温状态,需要为轴承室26、齿轮箱4及输出轴轴承3等提供一定流量的润滑油对其进行冷却润滑,此时控制交流电机14驱动辅泵16继续对系统进行供油;当燃气轮机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紧急停机,主泵21因燃气轮机处于停机状态而不工作,辅泵16在柴油发电机启动后才能开始工作,柴油发电机从启动到开始发电需要一定的时间(约30S),柴油发电机启动过程中,备用泵11由直流电机10驱动首先对系统进行紧急供油,由于直流电机10由电池组供电,能即时工作驱动备用泵11为系统供油,避免燃气轮机轴承室26、齿轮箱4、输出轴轴承3等待润滑部件因紧急停机中断润滑而受到损坏。
实施例四
基于实施例三的燃气轮机润滑油系统,所述主供油管路上设置有三通温控阀39;
所述三通温控阀39包括温控主进口、温控副进口及温控出口;
所述温控副进口通过风冷散热管路连通到三通温控阀39进口侧的主供油管路;
所述温控主进口直接连通到三通温控阀39进口侧的主供油管路;
所述三通温控阀39进口侧的主供油管路与合油阀块相连;
当三通温控阀39进口侧的主供油管路中的油温高于设定高温值(例如为50℃),温控主进口关闭,温控副进口导通;否则温控主进口导通,温控副进口关闭;
所述风冷散热管路上设置有风冷散热器36;
所述风冷散热器36用于使流经风冷散热回路中的润滑油降温。
较佳的,三通温控阀39同分油阀块之间的主供油管路上设置有双联过滤器31;
所述双联过滤器31用于对从三通温控阀39流向分油阀块的润滑油进行过滤。
实施例四的燃气轮机润滑油系统,当油温较高时,三通温控阀39打开温控副进口关闭温控主进口,润滑油经过风冷散热器36冷却之后再经温控副进口进入三通温控阀39,三通温控阀出油经过双联过滤器31过滤之后进入分油阀块。
实施例五
基于实施例四的燃气轮机润滑油系统,所述分油阀块输出的润滑油并有一路通过分油回油管路连通到润滑油箱7;
所述分油回油管路上设置有系统插装溢流阀24;
所述系统插装溢流阀24,当所述分油阀块输出的润滑油的油压超过设定值时开启,使分油阀块输出的一部分润滑油通过回油管路回流至润滑油箱7,使分油阀块输出的润滑油的油压降低。
实施例六
基于实施例四,所述燃气轮机润滑油系统还包括油雾分离器2;
所述润滑油箱7排气孔及燃气轮机齿轮箱4透气孔分别通过管路与油雾分离器2相连通;
所述油雾分离器2,用于通过对油雾的聚结分离使油和空气进行分离,并使分离之后的润滑油通过分离回油管路回流至润滑油箱7,使分离后的空气进入阻火器1最终排放至大气中。
实施例六的燃气轮机润滑油系统,添加油雾分离器2对润滑油箱7及燃气轮机齿轮箱4中排出的油雾进行分离,将分离后的润滑油通过回油管路回流至润滑油箱7,空气进行排放,能有效减少润滑油的消耗,同时可保护环境。
实施例七
基于实施例四的燃气轮机润滑油系统,在主泵21到主泵单向阀46之间的主泵管路同润滑油箱7之间设置主泵溢流管路;
所述主泵溢流管路上设置有主泵插装溢流阀23;
当主泵管路中的油压大于设定值时,所述主泵插装溢流阀23打开,主泵21泵出的润滑油会有一部分通过主泵溢流管路回流至润滑油箱7,使主泵管路中的油压降低。
较佳的,在主泵21到主泵单向阀46之间的主泵管路同润滑油箱7之间设置主泵排气管路;所述主泵排气管路上设置有主泵排气限流器45。运行过程中,可通过主泵排气管路有效地排出主泵及相应管路中的气体,主泵排气限流器45能控制排气时随空气一起被排出润滑油的流量。
较佳的,所述风冷散热器36通过散热器排气管路连接至润滑油箱7;所述散热器排气管路中设置有散热排气限流器37。运行过程中,可通过散热器排气管路有效地排出散热器及相应管路中的气体,散热排气限流器37能控制排气时随空气一起被排出润滑油的流量。
实施例七的燃气轮机润滑油系统,在主泵排气管路及散热器排气管路中添加限流器,使主泵排气与散热器排气更加方便可行。
实施例八
基于实施例四的燃气轮机润滑油系统,所述主泵21自带溢流旁通阀22;
主泵21进油口通过管路与主泵吸油过滤器20相连;
主泵吸油过滤器20设置在润滑油箱7中的润滑油液面之下。
较佳的,辅泵16与备用泵11均自带溢流旁通阀22;
辅泵16与备用泵11进油口分别通过管路与辅泵吸油过滤器13相连;
辅泵吸油过滤器13设置在润滑油箱7中的润滑油液面之下。
实施例九
基于实施例四的燃气轮机润滑油系统,齿轮箱供油管路、轴承室供油管路、主泵管路、双联过滤器31进油口及双联过滤器31出油口均分别设置压力传感器25;
各压力传感器25检测到的各处的压力信号传送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用于实时监测管路中的压力。
较佳的,风冷散热器36进油口、风冷散热器36出油口、双联过滤器31出油口、齿轮箱4到润滑油箱7的回油管路上均分别设置管路温度传感器5;
各管路温度传感器5检测到的各处的温度信号传送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用于实时监测管路中的温度。
较佳的,所述润滑油箱7上设置有油箱温度传感器35及液位传感器18;
油箱温度传感器35检测到温度信号及液位传感器18检测的液位信号出送到所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用于实时监测润滑油箱7中的油温及液位。
实施例十
基于实施例四的燃气轮机润滑油系统,在双联过滤器的进油口同出油口之间设置压差表43;
在双联过滤器的出油口设置压力表28;
在双联过滤器个进油口设置温度表40;
在润滑油箱7上安装有液位计19。
实施例十的燃气轮机润滑油系统,能在现场直接通过肉眼直接观测整个系统中的温度、压力及油箱液位。
实施例十一
基于实施例四的燃气轮机润滑油系统,所述润滑油箱7内部设置有加热器8;
所述加热器8,当所述润滑油箱7内的润滑油温度低于设定低温值时启动加热;
所述设定低温值低于所述设定高温值。
较佳的,所述设定高温值为50℃;
所述设定低温值为10℃。
实施例十一的燃气轮机润滑油系统,加热器8在润滑油箱7内的润滑油温度较低时对油箱中的润滑油进行加热,保证燃气轮机在冬天的正常启动。
实施例十二
基于实施例四的燃气轮机润滑油系统,辅泵管路、备用泵管路及双联过滤器同合油阀块之间的主供油管路上均分别设置有压力开关9;
所述控制电路,根据各压力开关的状态,控制燃气轮机启停。
实施例十三
基于实施例四的燃气轮机润滑油系统,所述润滑油箱7集成在撬装底座上。
实施例十三的燃气轮机润滑油系统,润滑油箱7集成在撬装底座上,使整个机组结构紧凑,集成度较高,便于机组的运输,尤其对于移动式作应急电源机组显得更加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23)
1.一种燃气轮机润滑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泵(21)、辅泵(16)、合油阀块、分油阀块及主泵预润滑管路;
所述主泵(21),其工作时从润滑油箱(7)中泵出润滑油通过主泵管路经合油阀块送到主供油管路;
所述辅泵(16),其工作时从润滑油箱(7)中泵出润滑油通过辅泵管路经合油阀块送到主供油管路;
所述主泵管路上设置有主泵单向阀(46),主泵单向阀(46)的进液口在主泵(21)侧;
所述辅泵管路上设置有辅泵单向阀(47),辅泵单向阀(47)的进液口在辅泵(16)侧;
所述分油阀块将所述主供油管路输出的润滑油根据流量需求分别送到燃气轮机的待润滑部件进行润滑,并有一路送入所述主泵预润滑管路的输入端;
所述主泵预润滑管路的输出端连通到所述主泵单向阀(46)同所述主泵(21)的之间的主泵管路;
所述主泵预润滑管路,设置有主泵预润滑单向阀(33)及主泵预润滑限流器(32),主泵预润滑单向阀(33)的出液口在主泵(21)侧;
主泵(21)由齿轮箱辅助齿轮(48)驱动,当燃气轮机转动时带动齿轮箱辅助齿轮(48)驱动主泵(21)工作;
在燃气轮机启动前,由辅泵(16)工作从润滑油箱(7)泵油,主泵(21)因燃气轮机未启动而不能被齿轮箱辅助齿轮(48)驱动工作;燃气轮机开始启动及运行过程中,主泵(21)因燃气轮机转动能被齿轮箱辅助齿轮(48)驱动工作从润滑油箱(7)泵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轮机润滑油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泵预润滑限流器(32)的单位时间流量为所述辅泵(16)的单位时间额定输出流出流量的0.5%~1.5%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轮机润滑油系统,其特征在于,
燃气轮机的待润滑部件包括轴承室(26)、齿轮箱(4)、输出轴轴承(3)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轮机润滑油系统,其特征在于,
燃气轮机润滑油系统还包括备用泵(11);
所述备用泵(11),其工作时从润滑油箱(7)中泵出润滑油通过备用泵管路经合油阀块送到主供油管路;
所述备用泵管路上设置有备用泵单向阀(6),备用泵单向阀(6)的进液口在备用泵(11)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气轮机润滑油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燃气轮机润滑油系统还包括控制电路;
主泵(21)由齿轮箱辅助齿轮(48)驱动,当燃气轮机转动时带动齿轮箱辅助齿轮(48)驱动主泵(21)工作;
辅泵(16)由交流电机(14)驱动,燃气轮机启动之前交流电机由柴油发电机供电,燃气轮机启动完成之后切换成燃气轮机进行供电;
备用泵(11)由直流电机(10)驱动,直流电机由电池组进行供电;
所述控制电路:
当燃气轮机停机超过设定时间,在燃气轮机启动前,控制备用泵(11)不工作,控制启动柴油发电机为交流电机(14)供电驱动辅泵(16)工作从润滑油箱(7)泵油,主泵(21)因燃气轮机未启动而不能被齿轮箱辅助齿轮(48)驱动工作;
燃气轮机启动过程中,当燃气轮机转速小于其额定转速的设定比例时,控制备用泵(11)不工作,控制辅泵(16)继续工作从润滑油箱(7)泵油,主泵(21)因燃气轮机启动能被齿轮箱辅助齿轮(48)驱动工作从润滑油箱(7)泵油;当燃气轮机转速达到其额定转速的设定比例时,控制备用泵(11)不工作,控制交流电机(14)停止工作使辅泵(16)不工作,主泵(21)因燃气轮机转动能被齿轮箱辅助齿轮(48)驱动工作从润滑油箱(7)泵油;
燃气轮机正常运行过程中,控制备用泵(11)不工作,控制辅泵(16)不工作,主泵(21)因燃气轮机转动能被齿轮箱辅助齿轮(48)驱动工作从润滑油箱(7)泵油;
燃气轮机停机以后的设定时间内,控制启动柴油发电机为交流电机(14)供电使辅泵(16)工作,辅泵(16)从润滑油箱(7)泵油,主泵(21)因燃气轮机停止转动不能被齿轮箱辅助齿轮(48)驱动工作而停止从润滑油箱(7)泵油;
当燃气轮机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紧急停机,控制直流电机(10)立即驱动备用泵(11)工作从润滑油箱(7)泵油,主泵(21)因燃气轮机停止转动不能被齿轮箱辅助齿轮(48)驱动工作而停止从润滑油箱(7)泵油,待柴油发电机启动后为交流电机(14)供电驱动辅泵(16)工作从润滑油箱(7)泵油时,备用泵停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气轮机润滑油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定时间为30分钟;
所述设定比例为95%。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气轮机润滑油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供油管路上设置有三通温控阀(39);
所述三通温控阀(39)包括温控主进口、温控副进口及温控出口;
所述温控副进口通过风冷散热管路连通到三通温控阀(39)进口侧的主供油管路;
所述温控主进口直接连通到三通温控阀(39)进口侧的主供油管路;
所述三通温控阀(39)进口侧的主供油管路与合油阀块相连;
当三通温控阀(39)进口侧的主供油管路中的油温高于设定高温值,温控主进口关闭,温控副进口导通;否则温控主进口导通,温控副进口关闭;
所述风冷散热管路上设置有风冷散热器(36);
所述风冷散热器(36)用于使流经风冷散热回路中的润滑油降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气轮机润滑油系统,其特征在于,
三通温控阀(39)同分油阀块之间的主供油管路上设置有双联过滤器(31);
所述双联过滤器(31)用于对从三通温控阀(39)流向分油阀块的润滑油进行过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燃气轮机润滑油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油阀块输出的润滑油并有一路通过分油回油管路连通到润滑油箱(7);
所述分油回油管路上设置有系统插装溢流阀(24);
所述系统插装溢流阀(24),当所述分油阀块输出的润滑油的油压超过设定值时开启,使分油阀块输出的一部分润滑油通过回油管路回流至润滑油箱(7),使分油阀块输出的润滑油的油压降低。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燃气轮机润滑油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燃气轮机润滑油系统还包括油雾分离器(2);
所述润滑油箱(7)排气孔及燃气轮机齿轮箱(4)透气孔分别通过管路与油雾分离器(2)相连通;
所述油雾分离器(2),用于通过对油雾的聚结分离使油和空气进行分离,并使分离之后的润滑油通过分离回油管路回流至润滑油箱(7),使分离后的空气进入阻火器(1)最终排放至大气中。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燃气轮机润滑油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主泵(21)到主泵单向阀(46)之间的主泵管路同润滑油箱(7)之间设置主泵溢流管路;
所述主泵溢流管路上设置有主泵插装溢流阀(23);
当主泵管路中的油压大于设定值时,所述主泵插装溢流阀(23)打开,主泵(21)泵出的润滑油会有一部分通过主泵溢流管路回流至润滑油箱(7),使主泵管路中的油压降低。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燃气轮机润滑油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主泵(21)到主泵单向阀(46)之间的主泵管路同润滑油箱(7)之间设置主泵排气管路;
所述主泵排气管路上设置有主泵排气限流器(45)。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燃气轮机润滑油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冷散热器(36)通过散热器排气管路连接至润滑油箱(7);
所述散热器排气管路中设置有散热排气限流器(37)。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燃气轮机润滑油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泵(21)自带溢流旁通阀(22);
主泵(21)进油口通过管路与主泵吸油过滤器(20)相连;
主泵吸油过滤器(20)设置在润滑油箱(7)中的润滑油液面之下。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燃气轮机润滑油系统,其特征在于,
辅泵(16)与备用泵(11)均自带溢流旁通阀(22);
辅泵(16)与备用泵(11)进油口分别通过管路与辅泵吸油过滤器(13)相连;
辅泵吸油过滤器(13)设置在润滑油箱(7)中的润滑油液面之下。
1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燃气轮机润滑油系统,其特征在于,
齿轮箱供油管路、轴承室供油管路、主泵管路、双联过滤器(31)进油口及双联过滤器(31)出油口均分别设置压力传感器(25);
各压力传感器(25)检测到的各处的压力信号传送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用于实时监测管路中的压力。
17.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燃气轮机润滑油系统,其特征在于,
风冷散热器(36)进油口、风冷散热器(36)出油口、双联过滤器(31)出油口、齿轮箱(4)到润滑油箱(7)的回油管路上均分别设置管路温度传感器(5);
各管路温度传感器(5)检测到的各处的温度信号传送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用于实时监测管路中的温度。
18.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燃气轮机润滑油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润滑油箱(7)上设置有油箱温度传感器(35)及液位传感器(18);
油箱温度传感器(35)检测到温度信号及液位传感器(18)检测的液位信号出送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用于实时监测润滑油箱(7)中的油温及液位。
1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燃气轮机润滑油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双联过滤器的进油口同出油口之间设置压差表(43);
在双联过滤器的出油口设置压力表(28);
在双联过滤器个进油口设置温度表(40);
在润滑油箱(7)上安装有液位计(19)。
2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燃气轮机润滑油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润滑油箱(7)内部设置有加热器(8);
所述加热器(8),当所述润滑油箱(7)内的润滑油温度低于设定低温值时启动加热;
所述设定低温值低于所述设定高温值。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燃气轮机润滑油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定高温值为50℃;
所述设定低温值为10℃。
2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燃气轮机润滑油系统,其特征在于,
辅泵管路、备用泵管路及双联过滤器同合油阀块之间的主供油管路上均分别设置有压力开关(9);
所述控制电路,根据各压力开关的状态,控制燃气轮机启停。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轮机润滑油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润滑油箱(7)集成在撬装底座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487645.4A CN112523870B (zh) | 2020-12-16 | 2020-12-16 | 燃气轮机润滑油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487645.4A CN112523870B (zh) | 2020-12-16 | 2020-12-16 | 燃气轮机润滑油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523870A CN112523870A (zh) | 2021-03-19 |
CN112523870B true CN112523870B (zh) | 2024-11-22 |
Family
ID=75000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487645.4A Active CN112523870B (zh) | 2020-12-16 | 2020-12-16 | 燃气轮机润滑油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52387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669159B (zh) * | 2021-07-21 | 2024-06-25 | 烟台杰瑞石油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 润滑系统及燃气轮机发电设备 |
CN114233476A (zh) * | 2021-12-13 | 2022-03-25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 一种燃气轮机润滑系统 |
CN115045989A (zh) * | 2022-07-19 | 2022-09-13 | 南京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传动润滑系统及风机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228188U (zh) * | 2011-09-20 | 2012-05-23 | 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燃气轮机润滑油系统 |
CN205316012U (zh) * | 2015-12-11 | 2016-06-15 | 北京黎明航发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qd128燃气轮机机组主机润滑系统 |
CN109026203A (zh) * | 2018-10-26 | 2018-12-18 | 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轮机润滑油的供油系统以及燃气轮机的润滑油装置 |
CN214304062U (zh) * | 2020-12-16 | 2021-09-28 | 上海和兰透平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 燃气轮机润滑油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309870A (en) * | 1979-10-01 | 1982-01-12 | Carrier Corporation | Lubricating system for a turbomachine including a method of operating same |
DE3737844C1 (de) * | 1987-11-04 | 1989-02-16 | Mannesmann Ag | Schmiereinrichtung fuer eine Turbomaschine |
CN2163874Y (zh) * | 1993-06-28 | 1994-05-04 | 范博学 | 内燃机预润滑装置 |
JPH0842304A (ja) * | 1994-08-01 | 1996-02-13 | Kawasaki Heavy Ind Ltd | 小型ガスタービン発電装置の潤滑システム |
CN201016307Y (zh) * | 2006-11-08 | 2008-02-06 | 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燃机机组润滑油和顶轴油供应系统 |
US20100193294A1 (en) * | 2009-02-05 | 2010-08-05 | Wabtec Holding Corp. | Air Compressor Pre-Lubrication System |
DE102011089647A1 (de) * | 2011-12-22 | 2013-06-27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Lagersystem für einen Turboverdichter und Turboverdichter mit dem Lagersystem |
JP6673311B2 (ja) * | 2017-09-22 | 2020-03-25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両用油圧装置 |
CN109915721A (zh) * | 2019-04-13 | 2019-06-21 | 山东科瑞压缩机有限公司 | 一种压缩机组外置润滑系统及其润滑方法 |
CN211875642U (zh) * | 2020-04-03 | 2020-11-06 | 江苏江海润液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转轴类主机智能化润滑系统 |
-
2020
- 2020-12-16 CN CN202011487645.4A patent/CN11252387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228188U (zh) * | 2011-09-20 | 2012-05-23 | 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燃气轮机润滑油系统 |
CN205316012U (zh) * | 2015-12-11 | 2016-06-15 | 北京黎明航发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qd128燃气轮机机组主机润滑系统 |
CN109026203A (zh) * | 2018-10-26 | 2018-12-18 | 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轮机润滑油的供油系统以及燃气轮机的润滑油装置 |
CN214304062U (zh) * | 2020-12-16 | 2021-09-28 | 上海和兰透平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 燃气轮机润滑油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523870A (zh) | 2021-03-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523870B (zh) | 燃气轮机润滑油系统 | |
CN101335473B (zh) | 发电机 | |
EP1606502B1 (en) | Fuel-conditioning skid | |
CN103080555B (zh) | 油冷式气体压缩机 | |
US3658153A (en) | Lubricating oil system for a prime mover | |
US7543695B2 (en) | Hydraulic system for an electro-mechanical transmission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fluid to transmission components | |
RU2515912C2 (ru) | Авиационный двигатель с охлаждением 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го пускового устройства | |
CN103119267B (zh) | 用于固定式涡轮机的油供应系统 | |
US4431372A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ubricating turbine bearings | |
CN207093158U (zh) | 应用于汽驱离心压缩机配套的主油泵为汽驱的润滑调节油站 | |
CN214304062U (zh) | 燃气轮机润滑油系统 | |
JP6511321B2 (ja) | 給油式容積型圧縮機 | |
JP4377658B2 (ja) | 低圧蒸気タービンプラント | |
CN109026358A (zh) | 一种用于涡轮增压器的自动润滑保护装置 | |
RU90505U1 (ru) | Газодожимная установка газокомпрессорной станции магистрального газопровода | |
CN222068223U (zh) | 航改型燃机配套大型发电机的润滑油系统 | |
CN216950502U (zh) | 一种汽轮机润滑油应急供油系统 | |
CN113669159B (zh) | 润滑系统及燃气轮机发电设备 | |
CN206458808U (zh) | 一种浆液循环泵减速机润滑油冷却系统 | |
JPH0118244B2 (zh) | ||
JPH0255807A (ja) | コンバインドサイクル発電プラント用の潤滑給油装置 | |
CN219139379U (zh) | 具有不停机补油装置的压缩机 | |
CN222717110U (zh) | 一种可实现长周期供油的撬装压缩机组 | |
CN217976338U (zh) | 一种汽轮机备用供油系统 | |
JP4467108B2 (ja) | 水車駆動圧縮機の停止方法及び前記方法を実施するための水車駆動型圧縮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