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92600A - 可穿戴设备及数据传输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可穿戴设备及数据传输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492600A CN112492600A CN202011302017.4A CN202011302017A CN112492600A CN 112492600 A CN112492600 A CN 112492600A CN 202011302017 A CN202011302017 A CN 202011302017A CN 112492600 A CN112492600 A CN 11249260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formation
- module
- wifi
- wearable device
- wifi networ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38—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collecting sensor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可穿戴设备及数据传输方法,该可穿戴设备包括蓝牙模块、Wifi模块、存储模块及传感器模块,所述Wifi模块、所述存储模块及所述传感器模块均与所述蓝牙模块电性相连,所述传感器模块快采集检测信息,并将该检测信息存储于所述存储模块内,所述蓝牙模块从外界接收Wifi配网信息,并将该Wifi配网信息传递至所述Wifi模块,所述Wifi模块根据该Wifi配网信息与Wifi网络相连,并将所述存储模块内的检测信息通过所述Wifi网络传递至目标设备。该可穿戴设备能够较好地实现数据的本地保存及传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可穿戴设备及数据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智能手机、低功耗蓝牙技术共同促进了可穿戴电子设备的大发展,可穿戴设备,尤其是小型可穿戴设备已经普及到人们的生活中。这些设备小巧佩戴方便,很受人们的喜欢。如今已经出现了各种基于低功耗蓝牙的可穿戴设备,比如温度贴片、心电贴片等。对于此类设备而言,小型化、柔性化及超薄化是其发展趋势,该类型的设备由于可以实时佩戴在人们身上,其实时监护上表现突出,但是在长时间保存数据方面并不如人意,因为其自身一般不带大容量存储模块,数据是通过BLE低功耗蓝牙实时传输给手机,最终由手机来保存数据的。由于受通讯距离、障碍物阻挡的因素的影响,手机和可穿戴设备之间经常会出现断开连接的情况,这样很难保证心电数据的完整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及数据传输方法,该可穿戴设备能够较好地实现数据的本地保存及传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蓝牙模块、Wifi模块、存储模块及传感器模块,所述Wifi模块、所述存储模块及所述传感器模块均与所述蓝牙模块电性相连,所述传感器模块快采集检测信息,并将该检测信息存储于所述存储模块内,所述蓝牙模块从外界接收Wifi配网信息,并将该Wifi配网信息传递至所述Wifi模块,所述Wifi模块根据该Wifi配网信息与Wifi网络相连,并将所述存储模块内的检测信息通过所述Wifi网络传递至目标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蓝牙模块为低功耗蓝牙模块,所述低功耗蓝牙模块作为所述可穿戴设备的MCU,对所述检测信息进行处理,以及对各模块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ECG传感器及加速度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包括无线充电装置、蓄电池及电源管理装置,所述无线充电装置与所述蓄电池相连,所述蓄电池通过所述电源管理装置与所述蓝牙模块相连,所述电源管理装置为各模块输送电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1:通过蓝牙通信方式获取Wifi配网信息;
S12:根据Wifi配网信息与Wifi网络相连;
S13:通过Wifi网络将检测信息传递至目标设备。
进一步地,在S1步骤中,所述可穿戴设备先通过蓝牙模块与移动控制设备进行配对,然后从所述移动控制设备获取所述Wifi配网信息。
进一步地,从所述移动控制设备获取的所述Wifi配网信息为移动控制设备自身的Wifi配网信息,或从移动控制设备上输入的Wifi配网信息,或移动控制设备从其他设备上获取的Wifi配网信息。
进一步地,在通过蓝牙通信方式获取Wifi配网信息获后,该方法还包括对该Wifi配网信息进行存储,当再次需要与Wifi网络连接时,调取存储的Wifi配网信息,并根据该信息与Wifi网络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可穿戴设备需要与Wifi网络连接时,该方法还包括:将存储的Wifi配网信息发送至移动控制设备,检测所述移动控制设备是否发出了新的Wifi配网信息,当所述移动控制设备发出了新的Wifi配网信息,则以新的Wifi配网信息进行Wifi网络连接,并将新的Wifi配网信息进行存储。
进一步地,在将可穿戴设备的数据传输至电脑端时,该方法还包括:
通过移动控制设备获取电脑端建立的TCP Server连接信息;
并根据TCP Server连接信息建立TCP Client;
在可穿戴设备与Wifi网络连接后,通过TCP Client将检测信息传递至电脑端。
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检测所述可穿戴设备是否处于充电状态,当所述可穿戴设备处于充电状态时,所述可穿戴设备通过Wifi网络将检测信息传递至目标设备。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移动控制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1:通过蓝牙通讯方式获取可穿戴设备内的Wifi配网信息;
S22:将所述可穿戴设备内的Wifi配网信息与欲连接Wifi网络的实际Wifi配网信息相比较,当二者不同时,将所述实际Wifi配网信息传递至可穿戴设备内。
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获取电脑端的TCP Server连接信息,并将该TCP Server连接信息传递至可穿戴设备内。
进一步地,在获取TCP Server连接信息时,该方法包括扫描二维码、输入密码或输入口令。
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获取电脑端的Wifi配网信息,并将TCP Server连接信息及电脑端的Wifi配网信息传递至可穿戴设备内。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中,通过蓝牙模块、Wifi模块及存储模块的设置,传感器模块采集到的信息可以通过蓝牙实时传输至手机并同时存储于存储单元内,然后在有Wifi网络的位置,接收通过蓝牙匹配的手机等移动控制端发出的Wifi配网信息,Wifi模块可以根据该配网信息与Wifi网络相连,通过Wifi网络将存储于存储模块内的检测信息上传至目标设备内,这样可以保证即便蓝牙断开连接后,采集的数据存储在了本地存储器中而不会丢失。本发明通过蓝牙模块获取Wifi配网信息,并在与Wifi网络连接后,通过Wifi网络将存储模块内的检测信息上传,这能够较快地实现数据的传输,同时保证数据数据传输的完整性。进一步地,通过上述数据传输方式的设置,以及无线充电模块的设置,可以在可穿戴设备上不再设置接触触点,整个可穿戴设备的各模块均可以包覆于封装层,如硅胶层内,防水性能及防震性能能够明显得到提高,也不用考虑金属触点处硅胶残胶的处理问题,降低了硅胶注塑加工的难度。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可可穿戴设备的系统框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可穿戴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
图3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移动控制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数据传输方法,该可穿戴设备能够较好地实现数据的本地保存及传输。
图1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可穿戴设备包括蓝牙模块10、Wifi模块20、存储模块30及传感器模块40,Wifi模块20、存储模块30及传感器模块40均与蓝牙模块10电性相连,Wifi模块20与存储模块30电性相连。传感器模块40采集检测信息,并将该信息存储于存储模块30内,蓝牙模块10从外界接收Wifi配网信息,并将其传递至Wifi模块20,该Wifi模块20根据Wifi配网信息与Wifi网络相连,并将存储模块30内存储的检测信息通过Wifi网络传递至目标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蓝牙模块10、Wifi模块20及存储模块30的设置,传感器模块40采集到的信息可以先存储于存储模块30内,然后在有Wifi网络的位置,接收通过蓝牙匹配的手机等移动控制设备发出的Wifi配网信息,Wifi模块20可以根据该配网信息与Wifi网络相连,通过Wifi网络将存储于存储模块30内的检测信息上传至目标设备内。本发明通过蓝牙模块10获取Wifi配网信息,并在于Wifi网络连接后,通过Wifi网络将存储模块30内的检测信息上传,这能够较快地实现数据的传输,同时保证数据数据传输的完整性。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蓝牙模块10可以为低功耗蓝牙模块10,低功耗蓝牙模块10可以通过SPI(SerialPeripherallnterface,串行外设接口)接口与存储模块30相连,以对存储模块30进行读写操作。当传感器模块40采集到检测信息后,蓝牙模块10将检测信息进行压缩处理,并将其保存入存储模块30内,以节约存储模块30的存储空间,在后续Wifi模块20上传检测信息时,使得要上传的数据量更小,传输耗时更少。可以理解地,基于蓝牙模块10的基本功能,当蓝牙模块10与移动控制设备,如手机通过蓝牙连接时,蓝牙模块10能够接收移动控制设备的控制命令,并根据控制命令进行相应动作,蓝牙模块10启动信息采集动作,并实时将数据通过蓝牙传输给手机处理显示,同时将数据保存在本地存储器中,以便日后将数据通过wifi网络快速传输至目标设备。。
优选地,低功耗蓝牙模块10可以为DA14680蓝牙芯片,低功耗蓝牙模块10内的芯片可以作为整个可穿戴设备的MCU,以对数据进行处理,以及对各模块进行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传感器模块40可以包括ECG(electrocardiogram心电图)传感器,ECG传感器41内可以包括ADS1291芯片,ECG传感器41采集ECG信号,并通过SPI接口传递至蓝牙模块10。
进一步地,传感器模块40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42,加速度传感器42通过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接口与蓝牙模块10相连,加速度传感器42获取加速度信息,并将该信息通过I2C接口传递至蓝牙模块10。需要说明的是,该加速度信息可以表征人体的运动数据,以进行人体姿态、特殊动作的标记及分析处理。
Wifi模块20内包含ESP8266芯片,Wifi模块20通过Uart接口与蓝牙模块10相连,蓝牙模块10通过Uart(UniversalAsynchronousReceiver/Transmitter)接口将Wifi配网信息下发至Wifi模块20,以供Wifi模块20根据Wifi配网信息进行Wifi网络连接。
进一步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电源模块50,该电源模块50包括无线充电装置51、蓄电池52及电源管理装置53,无线充电装置51与蓄电池52电性相连,蓄电池52通过电源管理装置53与蓝牙模块10相连,蓝牙模块10通过电源管理装置53控制各模块内的电量输送。
进一步地,电源管理装置53还能够检测电源模块50的充电状态,并将该充电状态传递至蓝牙模块10,当可穿戴设备处于充电状态时,蓝牙模块10控制Wifi模块20通过Wifi网络进行数据的传输,以便于节省蓄电池52内的电量。
进一步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控制面板60,控制面板60与蓝牙模块10相连,以对可穿戴设备进行开启及关闭。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目标设备可以为移动控制设备、远程服务器或电脑等。
在本发明中,通过蓝牙模块10、Wifi模块20及存储模块30的设置,传感器模块40采集到的信息可以通过蓝牙实时传输至手机并同时存储于存储单元内,然后在有Wifi网络的位置,接收通过蓝牙匹配的手机等移动控制端发出的Wifi配网信息,Wifi模块20可以根据该配网信息与Wifi网络相连,通过Wifi网络将存储于存储模块30内的检测信息上传至目标设备内,这样可以保证即便蓝牙断开连接后,采集的数据存储在了本地存储器中而不会丢失。本发明通过蓝牙模块10获取Wifi配网信息,并在与Wifi网络连接后,通过Wifi网络将存储模块30内的检测信息上传,这能够较快地实现数据的传输,同时保证数据数据传输的完整性。进一步地,通过上述数据传输方式的设置,以及无线充电模块的设置,可以在可穿戴设备上不再设置接触触点,整个可穿戴设备的各模块均可以包覆于封装层,如硅胶层内,防水性能及防震性能能够明显得到提高,也不用考虑金属触点处硅胶残胶的处理问题,降低了硅胶注塑加工的难度。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该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1:通过蓝牙通信方式获取Wifi配网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可以先通过蓝牙模块10与移动控制设备进行配对,以获取移动控制设备传递的Wifi配网信息。
S12:根据Wifi配网信息与Wifi网络相连;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节省可穿戴设备自身的电量,在与网络进行连接前,还需要检测可穿戴设备是否处于充电状态,当可穿戴设备处于充电状态时,可穿戴设备才会根据Wifi配网信息与Wifi网络相连。
进一步地,当蓝牙模块10通过蓝牙通讯的方式获取Wifi配网信息后,可以将该Wifi配网信息传递至Wifi模块20内,并将该Wifi配网信息存储于存储模块30内,当再次需要与Wifi网络连接时,蓝牙模块10控制Wifi模块20调取存储模块30内的Wifi配网信息,并根据该Wifi配网信息与Wifi网络进行连接。
进一步地,由于可穿戴设备所处的位置不同,其在与Wifi网络连接时,所需的Wifi配网信息也可能会不同,其需要通过不同的Wifi配网信息与不同的Wifi网络进行连接。为了满足上述需要,在进行数据传输时,可穿戴设备将已经存储的Wifi配网信息通过蓝牙模块10发送至移动控制设备内,移动控制设备将从可穿戴设备内获得的Wifi配网信息与欲连接Wifi网络的实际Wifi配网信息相比较,若二者的信息不同,则将欲连接Wifi网络的实际Wifi配网信息通过蓝牙通讯的方式发送至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利用新的Wifi配网信息与Wifi网络进行连接。
此时,当Wifi模块20需要与Wifi网络进行连接时,还需要将存储的Wifi配网信息发送至移动控制设备,并在第一时间内检测移动控制设备是否发送了新的Wifi配网信息,以判断移动控制设备是否发出了新的Wifi配网信息,当其发送了新的Wifi配网信息时,以新的Wifi配网信息进行Wifi网络连接,并对新的Wifi配网信息进行存储。当其在第一时间内没有检测到移动控制设备发送了新的Wifi配网信息时,仍以原有的Wifi配网信息进行Wifi网络连接。
S13:通过Wifi网络将检测信息传递至目标设备内。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设备可以为与可穿戴设备进行蓝牙配对的移动控制设备,可穿戴设备可以通过Wifi网络将检测信息传递至移动控制设备,如手机内,以取代蓝牙传输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提高传输速度,保证传输的稳定。需要说明的是,在此种情况下,Wifi网络可以不需要与互联网相连,只需要保证可穿戴设备与移动控制设备连接入同一Wifi网络即可。也即,在此情况下,可穿戴设备从移动控制设备获取的Wifi配网信息为移动控制设备自身的Wifi配网信息。
进一步对,为了隐私性能的考虑,可穿戴设备从移动控制设备获取的Wifi配网信息为移动控制设备自身的Wifi配网信息时,移动控制设备可以仅获取移动控制设备连接的Wifi网络的名称,移动控制设备将该Wifi网络名称与可穿戴设备内Wifi配网信息的网络名称进行比对,当二者不同时,可在移动控制设备内显示Wifi登录页面,以填写网络的密码,在填写网络密码后,将该Wifi配网信息中的Wifi网络名称及密码通过蓝牙通讯的方式传递至可穿戴设备内。可穿戴设备在接到新的Wifi配网信息后,将新的Wifi配网信息重新存储入存储模块30内。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目标设备可以为远程服务器,可穿戴设备在通过Wifi模块20与Wifi网络连接后,通过Wifi网络将检测信息传递至远程服务器内,以供用户下载。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的情况下,该Wifi网络需要保证与互联网相连。
在该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从移动控制设备获取的Wifi网络的配网信息可以为移动控制设备自身的Wifi网络配网信息,也可以在移动控制设备上主动输入一个Wifi网络配网信息,作为实际Wifi网络配网信息,同样也可以通过移动控制设备从其他设备,如电脑上获取电脑的Wifi网络配网信息,作为实际Wif网络配网信息,并传递至可穿戴设备内。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目标设备可以为一个装载有与可穿戴设备相对应的软件的电脑。在此情况下,电脑端可以事先建立一TCPServer,并生成一TCPServer的连接信息,该连接信息的表现形式包括但不限于二维码、连接口令、连接密码等。
移动控制设备获取该TCPServer的连接信息。与生成TCPServer的连接信息的方式相适应地,移动控制设备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或输入口令、密码等方式来获取该连接信息。在获取该连接信息后,通过蓝牙通讯的方式将该连接信息传递至可穿戴设备内,可穿戴设备在与Wifi网络连接后,建立一个TCPClient,并通过接收到的TCPServer的连接信息与相应的TCPServer建立连接,将检测信息传递至电脑端内。
在上述的数据传输方法中,电脑端及可穿戴设备均需要保证与互联网相连,但是电脑端与可穿戴设备二者之间可以不需要连接同一个Wifi网络。
而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电脑端在生成TCP Server连接信息时,还可以根据自身连接的Wifi网络,生成电脑端的Wifi配网信息。移动控制设备在获取上述信息后,将TCPServer连接信息及电脑端的Wifi配网信息传递至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根据电脑端Wifi配网信息与Wifi网络进行连接,并建立一个与电脑端TCP Server相应的TCP Client,以实现数据传输。也即,此时,在S1步骤中获取的Wifi配网信息不再是移动控制设备自身的Wifi配网信息,而是电脑端的Wifi配网信息。
在该实施例中,只要可穿戴设备与电脑端连接于同一个Wifi网络内,即可实现数据传输,而不再需要保证可穿戴设备与电脑端均需要与互联网相连。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移动控制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1:通过蓝牙通讯方式获取可穿戴设备内的Wifi配网信息;
S22:将可穿戴设备内的Wifi配网信息与欲连接Wifi网络的实际Wifi配网信息相比较,当二者不同时,将实际Wifi配网信息传递至可穿戴设备内。
进一步地,该实际Wifi配网信息可以为自身Wifi配网信息,或主动填写的Wifi配网信息或从其他设备上获取的Wifi配网信息。
进一步地,在进行S22步骤时,该方法还包括获取电脑端的TCPServer连接信息,并将该TCPServer连接信息传递至可穿戴设备内。
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获取电脑端的Wifi配网信息,并将TCP Server连接信息及电脑端的Wifi配网信息传递至可穿戴设备内。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蓝牙模块、Wifi模块、存储模块及传感器模块,所述Wifi模块、所述存储模块及所述传感器模块均与所述蓝牙模块电性相连,所述传感器模块快采集检测信息,并将该检测信息存储于所述存储模块内,所述蓝牙模块从外界接收Wifi配网信息,并将该Wifi配网信息传递至所述Wifi模块,所述Wifi模块根据该Wifi配网信息与Wifi网络相连,并将所述存储模块内的检测信息通过所述Wifi网络传递至目标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模块为低功耗蓝牙模块,所述低功耗蓝牙模块作为所述可穿戴设备的MCU,对所述检测信息进行处理,以及对各模块进行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ECG传感器及加速度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包括无线充电装置、蓄电池及电源管理装置,所述无线充电装置与所述蓄电池相连,所述蓄电池通过所述电源管理装置与所述蓝牙模块相连,所述电源管理装置为各模块输送电能。
5.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1:通过蓝牙通信方式获取Wifi配网信息;
S12:根据Wifi配网信息与Wifi网络相连;
S13:通过Wifi网络将检测信息传递至目标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可穿戴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步骤中,所述可穿戴设备先通过蓝牙模块与移动控制设备进行配对,然后从所述移动控制设备获取所述Wifi配网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可穿戴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移动控制设备获取的所述Wifi配网信息为移动控制设备自身的Wifi配网信息,或从移动控制设备上输入的Wifi配网信息,或移动控制设备从其他设备上获取的Wifi配网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可穿戴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过蓝牙通信方式获取Wifi配网信息获后,该方法还包括对该Wifi配网信息进行存储,当再次需要与Wifi网络连接时,调取存储的Wifi配网信息,并根据该信息与Wifi网络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可穿戴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可穿戴设备需要与Wifi网络连接时,该方法还包括:将存储的Wifi配网信息发送至移动控制设备,检测所述移动控制设备是否发出了新的Wifi配网信息,当所述移动控制设备发出了新的Wifi配网信息,则以新的Wifi配网信息进行Wifi网络连接,并将新的Wifi配网信息进行存储。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可穿戴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可穿戴设备的数据传输至电脑端时,该方法还包括:
通过移动控制设备获取电脑端建立的TCPServer连接信息;
并根据TCPServer连接信息建立TCPClient;
在可穿戴设备与Wifi网络连接后,通过TCPClient将检测信息传递至电脑端。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可穿戴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检测所述可穿戴设备是否处于充电状态,当所述可穿戴设备处于充电状态时,所述可穿戴设备通过Wifi网络将检测信息传递至目标设备。
12.一种基于移动控制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1:通过蓝牙通讯方式获取可穿戴设备内的Wifi配网信息;
S22:将所述可穿戴设备内的Wifi配网信息与欲连接Wifi网络的实际Wifi配网信息相比较,当二者不同时,将所述实际Wifi配网信息传递至可穿戴设备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基于移动控制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获取电脑端的TCPServer连接信息,并将该TCPServer连接信息传递至可穿戴设备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于移动控制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TCPServer连接信息时,该方法包括扫描二维码、输入密码或输入口令。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于移动控制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获取电脑端的Wifi配网信息,并将TCPServer连接信息及电脑端的Wifi配网信息传递至可穿戴设备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302017.4A CN112492600A (zh) | 2020-11-19 | 2020-11-19 | 可穿戴设备及数据传输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302017.4A CN112492600A (zh) | 2020-11-19 | 2020-11-19 | 可穿戴设备及数据传输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492600A true CN112492600A (zh) | 2021-03-12 |
Family
ID=749319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302017.4A Pending CN112492600A (zh) | 2020-11-19 | 2020-11-19 | 可穿戴设备及数据传输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492600A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35183A (zh) * | 2016-07-06 | 2016-09-14 | 张远海 | 一种具有录音笔功能的智能手环 |
CN107231606A (zh) * | 2017-07-19 | 2017-10-03 |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WiFi入网方法、智能硬件设备及电子终端 |
CN108663701A (zh) * | 2018-05-08 | 2018-10-16 | 北京航天拓扑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消防应急人员实时定位、呼救和监测数据采集系统和方法 |
US20200029896A1 (en) * | 2016-09-30 | 2020-01-30 | Asia Air Survey Co., Ltd. | Moving body information detection terminal |
-
2020
- 2020-11-19 CN CN202011302017.4A patent/CN11249260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35183A (zh) * | 2016-07-06 | 2016-09-14 | 张远海 | 一种具有录音笔功能的智能手环 |
US20200029896A1 (en) * | 2016-09-30 | 2020-01-30 | Asia Air Survey Co., Ltd. | Moving body information detection terminal |
CN107231606A (zh) * | 2017-07-19 | 2017-10-03 |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WiFi入网方法、智能硬件设备及电子终端 |
CN108663701A (zh) * | 2018-05-08 | 2018-10-16 | 北京航天拓扑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消防应急人员实时定位、呼救和监测数据采集系统和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800966B2 (en) | Smart case power utilization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 |
CN102710549B (zh) | 通过摄像建立通信连接关系的方法、终端及系统 | |
CN105823560A (zh) | 一种智能测温的方法及智能测温系统 | |
CN108322523A (zh) | 一种应用推荐方法、服务器及移动终端 | |
CN111262672A (zh) | 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 | |
CN112188461A (zh) | 近场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及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 |
CN110621071B (zh) | 一种测量间隔的处理方法、终端及网络节点 | |
CN107370781A (zh) | 一种穿戴式设备数据的管理方法、终端及系统 | |
CN108011970B (zh) | 一种通用型采集控制节点、系统及数据采集方法 | |
CN111526068B (zh) | 故障上报方法及终端 | |
CN113518331B (zh) | 通信方法和装置 | |
JP6931706B2 (ja) | メッセージレコードの結合と表示方法、および端末装置 | |
CN213280104U (zh) | 可穿戴设备 | |
CN110620411A (zh) | 可穿戴设备及其充电连接检测方法 | |
CN112492600A (zh) | 可穿戴设备及数据传输方法 | |
CN113922522A (zh) | 无线充电管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8809815A (zh) | 会话未读条数更新方法、会话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13179108A (zh) | 信号传输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可读存储介质 | |
WO2018126424A1 (zh) | 一种基于无线通讯的便携式信息实时采集系统及方法 | |
CN110446191B (zh) | 一种数传电台的设置方法、移动终端设备、存储介质 | |
CN107769324A (zh) | 一种充电方法、充电器、移动终端及服务器 | |
CN105991510B (zh) | 一种多终端间会话同步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15242828A (zh) | 电力设备的巡检控制系统及方法 | |
CN113438266B (zh) | 可穿戴按摩仪数据的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06878516A (zh) | 数据采集方法和外壳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3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