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68384B - 通信方法、装置、交换机、ap及ac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装置、交换机、ap及ac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468384B CN112468384B CN202011328793.1A CN202011328793A CN112468384B CN 112468384 B CN112468384 B CN 112468384B CN 202011328793 A CN202011328793 A CN 202011328793A CN 112468384 B CN112468384 B CN 11246838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reless terminal
- message
- target
- sgt
- target wireles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6854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9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102100027722 Small glutamine-rich tetratricopeptide repeat-containing protein alpha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5
- 101001064542 Homo sapiens Liprin-beta-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000650857 Homo sapiens Small glutamine-rich tetratricopeptide repeat-containing protein beta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710113900 Protein SGT1 homolog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
- 102100027721 Small glutamine-rich tetratricopeptide repeat-containing protein beta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75 author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000650854 Homo sapiens Small glutamine-rich tetratricopeptide repeat-containing protein alpha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94 contradic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11 delay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012 mi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8 mig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41 tunne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41—Virtual LANs, VLANs, e.g.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VP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33—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using encapsulation techniques, e.g. tunne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09—Mapping addresses
- H04L61/10—Mapping addresses of different types
- H04L61/103—Mapping addresses of different types across network layers, e.g. resolution of network layer into physical layer addresses or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AR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07—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 H04L61/5014—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using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DHCP] or bootstrap protocol [BOOT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64—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an overlay routing lay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通信方法、装置、交换机、AP及AC,应用于通信技术领域,无线AC作为无线终端的认证NAS点,有线交换机做数据转发的微分段方案,利用VLAN身份标识代表微分段,在有线交换机上将VLAN身份标识转换为SGT形式,在Overlay网络与微分段方案基础上,实现有线无线一体化通信。并且不需要AP支持Overlay协议,即可实现了基于Overlay技术的通信,降低了对AP的要求,通过AC可以实现多种类型AP的入网,适用性强,兼容性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通信方法、装置、交换机、AP及AC。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网络的快速发展,无线网络作为有线网络的延伸,已经成为提高信息化水平的必要手段。如何将有线网络与无线网络进行合理的规划与融合,保证网络信息的安全,保证网络安全策略一致性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Overlay(覆盖网络)即在现有物理网络上叠加虚拟的网络,一般这里的虚拟网络多指虚拟2层网络,该模型可以带来配置简化,终端迁移等诸多好处,典型的2层Overlay技术有VXLAN(Virtual Extensible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扩展局域网),NVGRE(NetworkVirtualization using Generic Routing Encapsulation,使用通用路由协议封装的网络虚拟化),STT(Stateless Transport Tunneling,无状态传输隧道)等。微分段方案是在Ovelay网络基础上,可以支持的更加精细的用户业务划分能力,可以做到用户角色与网络解耦,使得网络具有更多灵活空间,简化网络改造难度。
在一个例子中,终端接入AP(Wireless Access Point,无线接入点)时,终端的无线认证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网络附属存储)往往在AC(Wireless AccessPoint Controller,无线控制器)侧,身份的获取也是在AC上,数据转发是在有线Leaf(汇聚交换机)上,从而实现本地转发,减轻AC负担。
以VXLAN技术为例,基于上述通信过程,因为身份获取在AC上,因此现有技术中通过AC为终端分配VXLAN身份,AP与Leaf(汇聚交换机)之间走VXLAN隧道,所以要求AP支持VXLAN隧道封装,对AP性能要求很高,对于无法支持VXLAN技术的AP网络,无法应用VXLAN技术,所以无法实现基于VXLAN等Overlay技术的网络通信。因此如何在AP不支持Overlay协议的基础上,实现基于Overlay技术的通信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装置、交换机、AP及AC,以在AP不支持Overlay协议的基础上,实现基于Overlay技术的通信。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通信系统中的有线交换机,所述通信系统还包括无线控制器AC及至少两个无线接入点AP,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目标AP发送的携带有虚拟局域网VLAN身份标识的第一报文;
在所述第一报文为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请求报文、且所述VLAN身份标识与目标端口的组合未绑定覆盖网络Overlay虚拟网络的情况下,根据策略将所述VLAN身份标识与所述目标端口的组合绑定到指定Overlay虚拟网络,其中,所述目标端口为所述有线交换机中接收所述第一报文的端口;
在所述指定Overlay虚拟网络中申请IP地址,并将申请到的IP地址发给所述目标AP,以使所述目标AP将申请到的IP地址转发给目标无线终端,其中,所述目标无线终端为发送所述第一报文的终端;
在所述第一报文需要转发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一报文对应的安全组标签SGT,得到所述目标无线终端对应的第一SGT;
根据所述第一SGT,对所述第一报文进行相应处理。
一个例子中,所述在所述第一报文需要转发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一报文对应的SGT,得到所述目标无线终端对应的第一SGT,包括:
在所述第一报文需要转发的情况下,获取所述VLAN身份标识与所述目标端口的组合对应的SGT,得到所述目标无线终端对应的第一SGT。
一个例子中,所述在所述第一报文需要转发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一报文对应的SGT,得到所述目标无线终端对应的第一SGT,包括:
在所述第一报文需要转发时,获取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IP地址对应的SGT,得到所述目标无线终端对应的第一SGT。
一个例子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SGT,对所述第一报文进行相应处理,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报文的目的IP地址,获取所述目的IP地址对应的SGT,得到第二SGT;
在预设的安全策略表示允许角色为第一SGT的终端访问角色为第二SGT的终端的情况下,转发所述第一报文。
一个例子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报文的目的IP地址,确定所述目的IP地址对应的SGT,得到第二SGT,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报文的目的IP地址查询本地ARP表,确定所述目的IP地址对应的SGT,得到第二SGT。
一个例子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SGT,对所述第一报文进行相应处理,包括:
将所述第一SGT添加到所述第一报文中,按照所述第一报文的目的IP地址,转发添加第一SGT的第一报文;
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针对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IP地址的第二报文后,获取所述第二报文携带的源终端的第三SGT,其中,所述源终端为生成所述第二报文的终端;
在预设的安全策略表示允许角色为第三SGT的终端访问角色为第一SGT的终端的情况下,向所述目标无线终端转发所述第二报文。
一个例子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首次获取到所述目标无线终端对应的第一SGT后,将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IP地址与第一SGT的对应关系记录到本地ARP表中;
按照预设通告周期向所述通信系统中的各其他有线交换机通告所述目标有线交换机的IP地址与第一SGT的对应关系,以使各其他有线交换机维护自身的ARP表。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通信系统中的AC,所述通信系统还包括至少两个有线交换机及至少两个AP,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AP发送的目标无线终端的认证请求,其中,所述认证请求中包括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MAC地址;
根据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认证请求,确定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VLAN身份标识,其中,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VLAN身份标识与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分组策略相对应;
将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VLAN身份标识发送给所述目标AP。
一个例子中,所述通信系统还包括认证服务器,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认证请求,确定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VLAN身份标识,包括:
向所述认证服务器发送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认证请求,以使所述认证服务器根据所述认证请求,并按照预设分组策略为所述目标无线终端分配VLAN身份标识;
获取所述认证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VLAN身份标识。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通信系统中的AP,所述通信系统还包括至少两个有线交换机及AC,所述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目标无线终端的认证请求后,向所述AC发送所述认证请求,其中,所述认证请求包括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MAC地址;
获取所述AC发送的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VLAN身份标识,记录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VLAN身份标识与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MAC地址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VLAN身份标识与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分组策略相对应;
在接收到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第一报文后,将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VLAN身份标识添加到所述第一报文中,并向有线交换机发送添加VLAN身份标识的第一报文。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应用于通信系统中的有线交换机,所述通信系统还包括AC及至少两个AP,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报文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目标AP发送的携带有VLAN身份标识的第一报文;
虚拟网络绑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报文为DHCP请求报文、且所述VLAN身份标识与目标端口的组合未绑定Overlay虚拟网络的情况下,根据策略将所述VLAN身份标识与所述目标端口的组合绑定到指定Overlay虚拟网络,其中,所述目标端口为所述有线交换机中接收所述第一报文的端口;
IP地址申请模块,用于在所述指定Overlay虚拟网络中申请IP地址,并将申请到的IP地址发给所述目标AP,以使所述目标AP将申请到的IP地址转发给目标无线终端,其中,所述目标无线终端为发送所述第一报文的终端;
SGT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报文需要转发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一报文对应的SGT,得到所述目标无线终端对应的第一SGT;
第一报文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SGT,对所述第一报文进行相应处理。
一个例子中,所述SGT获取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一报文需要转发的情况下,获取所述VLAN身份标识与所述目标端口的组合对应的SGT,得到所述目标无线终端对应的第一SGT。
一个例子中,所述SGT获取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一报文需要转发时,获取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IP地址对应的SGT,得到所述目标无线终端对应的第一SGT。
一个例子中,所述第一报文处理模块,包括:
SGT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报文的目的IP地址,获取所述目的IP地址对应的SGT,得到第二SGT;
第一报文转发子模块,用于在预设的安全策略表示允许角色为第一SGT的终端访问角色为第二SGT的终端的情况下,转发所述第一报文。
一个例子中,所述SGT确定子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报文的目的IP地址查询本地ARP表,确定所述目的IP地址对应的SGT,得到第二SGT。
一个例子中,所述第一报文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一SGT添加到所述第一报文中;按照所述第一报文的目的IP地址,转发添加第一SGT的第一报文;
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报文处理模块,用于在接收到针对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IP地址的第二报文后,获取所述第二报文携带的源终端的第三SGT,其中,所述源终端为生成所述第二报文的终端;在预设的安全策略表示允许角色为第三SGT的终端访问角色为第一SGT的终端的情况下,向所述目标无线终端转发所述第二报文。
一个例子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本地ARP表更新模块,用于在首次获取到所述目标无线终端对应的第一SGT后,将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IP地址与第一SGT的对应关系记录到本地ARP表中;
身份信息发布模块,用于按照预设通告周期向所述通信系统中的各其他有线交换机通告所述目标有线交换机的IP地址与第一SGT的对应关系,以使各其他有线交换机维护自身的ARP表。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应用于通信系统中的AC,所述通信系统还包括至少两个有线交换机及至少两个AP,所述装置包括:
认证请求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AP发送的目标无线终端的认证请求,其中,所述认证请求中包括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MAC地址;
VLAN身份标识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认证请求,确定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VLAN身份标识,其中,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VLAN身份标识与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分组策略相对应;
VLAN身份标识转发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VLAN身份标识发送给所述目标AP。
一个例子中,所述VLAN身份标识获取模块,具体用于:向所述认证服务器发送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认证请求,以使所述认证服务器根据所述认证请求,并按照预设分组策略为所述目标无线终端分配VLAN身份标识;获取所述认证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VLAN身份标识。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应用于通信系统中的AP,所述通信系统还包括至少两个有线交换机及AC,所述装置包括:
认证请求转发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目标无线终端的认证请求后,向所述AC发送所述认证请求,其中,所述认证请求包括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MAC地址;
VLAN身份标识接收模块,用于获取所述AC发送的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VLAN身份标识,记录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VLAN身份标识与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MAC地址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VLAN身份标识与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分组策略相对应;
VLAN身份标识添加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第一报文后,将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VLAN身份标识添加到所述第一报文中,并向有线交换机发送添加VLAN身份标识的第一报文。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有线交换机,包括处理器及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本申请中任一应用于有线交换机的通信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AC,包括处理器及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本申请中任一应用于AC的通信方法。
第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AP,包括处理器及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本申请中任一应用于AP的通信方法。
第十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中任一所述的通信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方法、装置、交换机、AP及AC,无线AC作为无线终端的认证NAS点,有线交换机做数据转发的微分段方案,利用VLAN身份标识代表微分段,在有线交换机上将VLAN身份标识转换为SGT形式,在Overlay网络与微分段方案基础上,实现有线无线一体化通信。并且在AP不支持Overlay协议的基础上,实现基于Overlay技术的通信,降低了对AP的要求,通过AC可以实现多种类型AP的入网,适用性强,兼容性高。当然,实施本申请的任一产品或方法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为本申请的应用于通信系统的通信方法的第一种示意图;
图1b为本申请的应用于通信系统的通信方法的第二种示意图;
图1c为本申请的应用于通信系统的通信方法的第三种示意图;
图1d为本申请的应用于通信系统的通信方法的第四种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应用于有线交换机的通信方法的第一种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的应用于有线交换机的通信方法的第二种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的应用于有线交换机的通信方法的第三种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的应用于有线交换机的通信方法的第四种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的应用于AC的通信方法的第一种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的应用于AC的通信方法的第二种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的应用于AP的通信方法的一种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的通信系统的第一种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的通信系统的第二种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的通信系统的第三种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的通信系统的第四种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的应用于有线交换机的通信装置的一种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的应用于AC的通信装置的一种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的应用于AP的通信装置的一种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的有线交换机的一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的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首先,对本申请中的术语进行解释:
VXLAN(Virtual Extensible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扩展局域网):是基于IP网络、采用“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体访问控制)in UDP(User Datagram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封装形式的二层VP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技术。
业务随行:限制不同种类用户可以访问的信息或资产的范围即业务,用户在园区网任意位置移动办公,都可以满足访问权限不改变,即业务随行。
SGT(Security Group Tags,安全组标签):用户通过认证获取SGT,根据SGT决定用户访问权限。
Leaf:汇聚交换机。
Spine:核心交换机。
AAA(Authentication、Authorization、Accounting,认证、授权、记账):是一个能够处理用户访问请求的服务器程序,提供验证授权以及帐户服务,主要目的是管理用户访问网络服务器,对具有访问权的用户提供服务。
微分段:微分段是一种基于精细的分组策略,可以基于用户分组实现更加精细终结点的业务划分,在园区网通过SGT标记微分段。微分段方案执行的策略都是基于SGT实现的。
现有技术中,以VXLAN技术为例,AP与Leaf之间走VXLAN隧道,对于无法支持VXLAN技术的AP网络,无法应用VXLAN技术,所以无法实现基于VXLAN等Overlay技术的网络通信。因此如何在AP不支持Overlay协议的基础上,实现基于Overlay技术的通信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AC、至少两个AP及至少两个有线交换机,参见图1a,该方法包括:
S101,AC获取由目标AP发送的目标无线终端的认证请求,其中,所述认证请求中包括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MAC地址;根据上述目标无线终端的认证请求,确定上述目标无线终端的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局域网)身份标识,并将上述目标无线终端的VLAN身份标识发送给上述目标AP。
目标无线终端可以为任一无线终端;目标AP为目标无线终端接入的AP。目标无线终端向目标AP发送接入请求,目标AP在接收到该接入请求后,向AC发送表示目标无线终端请求接入的认证请求,该认证请求中包括目标无线终端的MAC地址。目标无线终端的VLAN身份标识与目标无线终端的分组策略相对应,一个例子中,目标无线终端的VLAN身份标识与目标无线终端的微分段相对应。
VLAN身份标识可以为AC分配给目标无线终端的,在AC接收到目标无线终端的认证请求后,AC根据目标无线终端的MAC地址,确认目标无线终端VLAN身份标识。一个例子中,AC根据目标无线终端的MAC地址确定目标无线终端的微分段,并选取该微分段对应的VLAN身份标识,作为分配给目标无线终端的VLAN身份标识。一个例子中,一个微分段对应一个VLAN身份标识,不同微分段的授权标识不同。
VLAN身份标识还可以是认证服务器分配的,在一个例子中,上述通信系统还包括认证服务器,上述根据上述目标无线终端的认证请求,确定上述目标无线终端的VLAN身份标识,包括:AC向上述认证服务器发送上述目标无线终端的认证请求,以使上述认证服务器根据上述认证请求,并按照预设分组策略为上述目标无线终端分配VLAN身份标识;获取上述认证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VLAN身份标识。
AC在接收到表示目标无线终端请求接入的消息后,可以向认证服务器发送目标无线终端的认证请求,该认证请求中可以携带目标无线终端的MAC地址。认证服务器可以为具备AAA功能的服务器。认证服务器在接收到AC发送的目标无线终端的认证请求后,对目标无线终端的进行认证,认证通过后,认证服务器确定目标无线终端对应的微分段,并选取该微分段对应的VLAN身份标识,作为分配给目标无线终端的VLAN身份标识。认证服务器对目标无线终端进行认证的方式,可以基于目标无线终端的全局唯一标识符进行认证,或基于目标无线终端发送的账号及密码进行认证等。上述认证服务器将携带有为上述目标无线终端分配的VLAN身份标识的报文发送给上述AC。通过认证服务器对无线终端授权,可支持第三方认证系统,能够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
S102,上述目标AP获取上述AC发送的目标无线终端的VLAN身份标识,记录上述目标无线终端的VLAN身份标识与该目标无线终端的MAC地址的对应关系,上述目标AP在接收到目标无线终端的第一报文后,将上述VLAN身份标识添加到上述目标无线终端的第一报文中,并向有线交换机发送添加VLAN身份标识的第一报文。
目标AP在接收到目标无线终端的VLAN身份标识后,绑定目标无线终端的MAC地址(以下称为目标MAC地址)及其VLAN身份标识,即,记录上述目标无线终端的VLAN身份标识与该目标无线终端的MAC地址的对应关系。
第一报文为目标无线终端生成的报文,针对目标AP而言,第一报文为上行报文,即目标AP需要向有线交换机转发第一报文。当接收到来自目标无线终端的第一报文后,将目标无线终端绑定的VLAN身份标识添加到该第一报文中,例如,在基于VLAN协议对第一报文进行封装的过程中,将VLAN身份标识封装到报文头中。目标AP将携带有VLAN身份标识的第一报文发送给有线交换机,以下将接收该第一报文的有线交换机称为目标有线交换机。目标有线交换机具体可以为有线Leaf交换机,以Overlay虚拟网络为VXLAN网络为例子,可以为VTEP(VXLAN Tunnel End Point,VXLAN隧道端点)。
一个例子中,携带有VLAN身份标识的第一报文中还可以携带有目标无线终端的上行数据。目标无线终端向目标AP发送携带有上行数据的第一报文,目标AP每次接收到目标无线终端的第一报文后,基于VLAN协议,将该目标无线终端对应的VLAN身份标识,封装到第一报文的报文头的指定字段中,并向目标有线交换机发送添加VLAN身份标识的第一报文。
S103,上述目标有线交换机接收目标AP发送的携带有上述VLAN身份标识的第一报文。
S104,在上述第一报文为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请求报文、且上述VLAN身份标识与目标端口的组合未绑定Overlay虚拟网络时,根据策略将上述VLAN身份标识与上述目标端口的组合绑定到指定Overlay虚拟网络,其中,目标端口为目标有线交换机中接收上述第一报文的端口。
将目标有线交换机中接收携带有VLAN身份标识的第一报文的端口称为目标端口。一个例子中,目标有线交换机根据第一报文中的VLAN身份标识+目标端口,来判断该VLAN身份标识与目标端口的组合是否已绑定Overlay虚拟网络,即,判断VLAN身份标识+目标端口是否与Overlay虚拟网络VNI(Virtual Network Identifier,虚拟网络标识)绑定。以Overlay虚拟网络为VXLAN虚拟网络为例,即判断,VLAN身份标识+目标端口是否已与VXLAN的VNI(VXLAN Network Identifier,VXLAN网络标识)绑定。
一个例子中,一个端口中的一个VLAN对应一个Overlay虚拟网络,该VLAN身份标识对应一个SGT。此种情况下可以在目标有线交换机的一个端口首次接收到一个新的VLAN身份标识时,根据策略将上述VLAN身份标识与上述目标端口的组合绑定到指定Overlay虚拟网络,包括:判断是否已建立有对应的指定Overlay虚拟网络;在未建立有对应的指定Overlay虚拟网络的情况下,建立指定Overlay虚拟网络;将上述VLAN身份标识与上述目标端口的组合绑定到上述指定Overlay虚拟网络。此种情况下,指定Overlay虚拟网络为VLAN身份标识+目标端口的组合所对应的Overlay虚拟网络。在另一个例子中,可以为一个端口中的多个VLAN身份标识对应一个Overlay虚拟网络,每个VLAN身份标识,对应不同的SGT。
S105,上述目标有线交换机在上述指定Overlay虚拟网络中申请IP地址,并将申请到的IP地址发给上述目标AP,由上述目标AP将申请到的IP地址转发给目标无线终端,其中,上述目标无线终端为发送上述第一报文的终端。
Overlay虚拟网络支持3层IP网络,在上述第一报文为DHCP请求报文的情况下,目标有线交换机在上述指定Overlay虚拟网络中为目标无线终端申请IP地址,在从指定Overlay虚拟网络中申请到IP地址后,目标有线交换机将申请到的IP地址发给目标AP,目标AP将申请到的IP地址转发给目标无线终端。
S106,在上述第一报文需要转发时,目标有线交换机获取上述第一报文对应的SGT,得到目标无线终端对应的第一SGT。
对于需要转发的第一报文,目标有线交换机获取该第一报文对应的SGT,即目标无线终端对应的SGT,以下称为第一SGT。
一个例子中,上述在上述第一报文需要转发时,目标有线交换机获取上述第一报文对应的SGT,得到目标无线终端对应的第一SGT,包括:在上述第一报文需要转发时,目标有线交换机获取上述VLAN身份标识与上述目标端口的组合对应的SGT,得到目标无线终端对应的第一SGT,即,通过VLAN身份标识与目标端口的组合来确定对应的SGT,即目标无线终端在分组策略中的身份,也即第一SGT。
上述第一SGT可以表示上述目标用户终端对应的微分段。Overlay虚拟网络支持3层IP网络,并支持安全组标签,目标有线交换机在指定Overlay虚拟网络中将VLAN身份标识转化为SGT,即第一SGT。一个例子中,目标有线交换机中包括预设映射表,该预设映射表记录了VLAN身份标识与SGT的对应关系,其中,SGT表示微分段。可以根据预设映射表,将VLAN身份标识转换为SGT。
一个例子中,上述在上述第一报文需要转发时,目标有线交换机获取上述第一报文对应的SGT,得到目标无线终端对应的第一SGT,包括:在上述第一报文需要转发时,目标有线交换机获取上述目标无线终端的IP地址对应的SGT,得到目标无线终端对应的第一SGT。
目标有线交换机可以根据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初始协议)做强制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解析,获取目标无线终端的IP地址对应的SGT,即第一SGT。目标有线交换机可以在本地ARP表中记录IP地址与SGT的对应关系。
ARP中IP地址与SGT的对应关系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得,一个例子中,在为目标无线终端申请IP地址后,将IP地址与第一SGT的对应关系记录在ARP表中。一个例子中,目标有线交换机根据无线终端的IP地址查询本地ARP表,若本地ARP表中未记录有该IP表项,则目标有线交换机向通信系统中发送ARP请求报文,以获取该IP地址对应的MAC以及SGT,并记录在本地ARP表中。
在一个例子中,上述方法还包括:上述目标有线交换机在首次获取到上述目标无线终端对应的第一SGT后,将上述目标无线终端的IP地址与第一SGT的对应关系记录到本地ARP表中;上述目标有线交换机按照预设通告周期向上述通信系统中的各其他有线交换机通告上述目标有线交换机的IP地址与第一SGT的对应关系,以使各其他有线交换机维护自身的ARP表。
目标有线交换机的本地存储有ARP表,在目标有线交换机首次获取到上述目标无线终端对应的第一SGT后,例如,目标有线交换机首次在指定Overlay虚拟网络中将VLAN身份标识转化为第一SGT后,将目标无线终端的IP地址与第一SGT的对应关系记录到本地ARP表中。预设通告周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定义设置。一个例子中,目标有线交换机可以将自身ARP表中的IP地址与SGT的对应关系随同路由通告发布给通信系统中的各有线交换机,各有线交换机根据接收到的IP地址与SGT的对应关系,分别维护自身的ARP(Address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表。一个例子中,目标有线交换机可以利用EVPN(Ethernet Virtual Private Network,以太网虚拟专用网)将目标无线终端的身份信息发布给各有线交换机。同样的,目前有线交换机也会接收到通信系统中的其他有线交换机通告的IP地址与SGT的对应关系,并根据接收到的IP地址与SGT的对应关系维护目前有线交换机本地的ARP表。
S107,目标有线交换机根据上述第一SGT,对上述第一报文进行相应处理。
各SGT均对应有相应的安全策略,SGT与安全策略的对应关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定义设置。目标有线交换机按照预设的执行策略,根据第一SGT,对第一报文进行相应处理。
一个例子中,执行策略为在目标有线交换机本地针对第一报文执行安全策略。此种情况下,目标有线交换机基于第一SGT对应的安全策略,对目标无线终端的第一报文的进行相应的处理,此处的处理可以包括立即发送、延时发送以及丢弃等操作。一个例子中,参见图1b,上述S107,包括:
S1071,目标有线交换机根据上述第一报文的目的IP地址,获取目的IP地址对应的SGT,得到第二SGT。
一个例子中,目标有线交换机可以根据第一报文的目的IP地址查询本地ARP表,确定上述目的IP地址对应的SGT,得到第二SGT。
若目标有线交换机本地ARP表中不包括目的IP地址时,目标有线交换机可以向通信系统中的其他有线交换机发送ARP请求报文,该ARP请求报文携带有上述目的IP地址,其他有线交换机在需要应答该ARP请求报文时,进行应答,并向目标有线交换机返回该IP地址对应的第二SGT的报文,从而目标有线交换机获取到目的IP地址对应的第二SGT。
S1072,在预设的安全策略表示允许角色为第一SGT的终端访问角色为第二SGT的终端时,转发上述第一报文。
预设的安全策略表示允许角色为第一SGT的终端访问角色为第二SGT的终端,即安全策略允许目标无线终端访问待访问终端,此时上述目标有线交换机按照规定的路由策略向上述待访问终端转发上述第一报文。一个例子中,在预设的安全策略不允许角色为第一SGT的终端访问角色为第二SGT的终端时,即不允许上述目标无线终端访问上述待访问终端时,上述目标有线交换机丢弃上述第一报文。
例如,目标有线交换机获取目标用户终端的第一报文,通过VLAN身份标识+目标端口确定对应的SGT1,根据第一报文的目的IP地址,确定目的IP地址对应的角色SGT2,根据安全策略,确定转发该第一报文,即策略允许SGT1访问SGT2,则转发该第一报文;若策略不允许SGT1访问SGT2,则丢弃该第一报文。
访问权限及安全策略可以存储在目标有线交换机的本地存储中,也可以集中存储在一台设备中,例如,可以存储在认证服务器中。目标有线交换机基于目标无线终端的SGT及待访问终端的SGT,可以得到目标无线终端针对待访问终端的访问权限,从而得到该问权限对应的安全策略。目标有线交换机在目标无线终端访问待访问终端的过程中,针对目标无线终端的报文执行对应的安全策略。
在本申请中,目标有线交换机在目标无线终端访问待访问终端的过程中,针对目标无线终端的报文,通过VLAN进行角色区分,根据角色实现安全策略,即使AP不支持Overlay协议,也可实现微分段的安全策略管理。
一个例子中,执行策略为在目标有线交换机的远端针对第一报文执行安全策略。此种情况下,第一报文的访问权限等安全策略可以在远端实现,一个例子中,上述参见图1c,上述S107,包括:
S1073,将上述第一SGT添加到上述第一报文中;按照上述第一报文的目的IP地址,转发添加第一SGT的第一报文。
目标有线交换机中的执行策略可以为将第一SGT添加到基于IP协议的第一报文的报文头中,远端在接收到添加第一SGT的第一报文后,可以基于第一SGT执行对应的执行策略。一个例子中,远端为待访问终端接入的有线交换机,待访问终端的IP地址为第一报文的目的IP地址。远端在接收到添加第一SGT的第一报文后,基于第一报文的目的IP地址获取待访问终端的第二SGT,并在预设的安全策略表示允许角色为第一SGT的终端访问角色为第二SGT的终端的情况下,向上述待访问终端转发上述第一报文。
当在目标无线终端的远端针对第一报文执行安全策略的情况下,目标有线交换机也会作为其他报文的远端角色,在一个例子中,参见图1d,上述方法还包括:
S108,在接收到针对上述目标无线终端的IP地址的第二报文后,获取上述第二报文携带的源终端的第三SGT,其中,上述源终端为生成上述第二报文的终端。
S109,在预设的安全策略表示允许角色为第三SGT的终端访问角色为第一SGT的终端的情况下,向上述目标无线终端转发上述第二报文。
第二报文的源IP地址为源终端的IP地址,第二报文的目的IP地址为目标无线终端的IP地址。第二报文中携带有源终端的第三SGT,第三SGT表示为源终端分配的微分段。在安全策略表示不允许角色为第三SGT的终端访问角色为第一SGT的终端的情况下,丢弃该第二报文。在安全策略表示允许角色为第三SGT的终端访问角色为第一SGT的终端的情况下,向目标无线终端转发该第二报文。目标有线交换机可以基于第二报文的目的IP地址,即目标无线终端的IP地址,进行Portal(入口)认证,确定目标端口,并利用目标端口向目标AP发送该第二报文,目标AP接收到第二报文后转发给目标无线终端。
在本申请中,无线AC作为无线终端的认证NAS点,有线交换机做数据转发的微分段方案,利用VLAN身份标识代表微分段,在有线交换机上将VLAN身份标识转换为SGT形式,在Overlay网络与微分段方案基础上,实现对无线终端的管理。并且AP不需要支持Overlay协议,降低了对AP的要求,通过AC可以实现多种类型AP的入网,适用性强,兼容性高。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通信系统中的有线交换机的通信方法,上述通信系统还包括AC及至少两个AP,参见图2,上述方法包括:
S201,接收目标AP发送的携带有VLAN身份标识的第一报文。
S202,在上述第一报文为DHCP请求报文、且上述VLAN身份标识与目标端口的组合未绑定Overlay虚拟网络的情况下,根据策略将上述VLAN身份标识与上述目标端口的组合绑定到指定Overlay虚拟网络,其中,上述目标端口为上述有线交换机中接收上述第一报文的端口。
S203,在上述指定Overlay虚拟网络中申请IP地址,并将申请到的IP地址发给上述目标AP,以使上述目标AP将申请到的IP地址转发给目标无线终端,其中,上述目标无线终端为发送上述第一报文的终端。
S204,在上述第一报文需要转发的情况下,获取上述第一报文对应的SGT,得到上述目标无线终端对应的第一SGT。
S205,根据上述第一SGT,对上述第一报文进行相应处理。
本申请的应用于通信系统中的有线交换机的通信方法,还可以如图3所示,包括:
S301,接收目标AP发送的携带有VLAN身份标识的第一报文。
S302,在上述第一报文为DHCP请求报文、且上述VLAN身份标识与目标端口的组合未绑定Overlay虚拟网络的情况下,根据策略将上述VLAN身份标识与上述目标端口的组合绑定到指定Overlay虚拟网络,其中,上述目标端口为上述有线交换机中接收上述第一报文的端口。
S303,在上述指定Overlay虚拟网络中申请IP地址,并将申请到的IP地址发给上述目标AP,以使上述目标AP将申请到的IP地址转发给目标无线终端,其中,上述目标无线终端为发送上述第一报文的终端。
S304,在上述第一报文需要转发的情况下,获取上述第一报文对应的SGT,得到上述目标无线终端对应的第一SGT。
S305,根据上述第一报文的目的IP地址,获取上述目的IP地址对应的SGT,得到第二SGT。
S306,在预设的安全策略表示允许角色为第一SGT的终端访问角色为第二SGT的终端的情况下,转发上述第一报文。
本申请的应用于通信系统中的有线交换机的通信方法,还可以如图4所示,包括:
S401,接收目标AP发送的携带有VLAN身份标识的第一报文。
S402,在上述第一报文为DHCP请求报文、且上述VLAN身份标识与目标端口的组合未绑定Overlay虚拟网络的情况下,根据策略将上述VLAN身份标识与上述目标端口的组合绑定到指定Overlay虚拟网络,其中,上述目标端口为上述有线交换机中接收上述第一报文的端口。
S403,在上述指定Overlay虚拟网络中申请IP地址,并将申请到的IP地址发给上述目标AP,以使上述目标AP将申请到的IP地址转发给目标无线终端,其中,上述目标无线终端为发送上述第一报文的终端。
S404,在上述第一报文需要转发的情况下,获取上述第一报文对应的SGT,得到上述目标无线终端对应的第一SGT。
S405,将上述第一SGT添加到上述第一报文中。
S406,按照上述第一报文的目的IP地址,转发添加第一SGT的第一报文。
本申请的应用于通信系统中的有线交换机的通信方法,还可以如图5所示,包括:
S501,接收目标AP发送的携带有VLAN身份标识的第一报文。
S502,在上述第一报文为DHCP请求报文、且上述VLAN身份标识与目标端口的组合未绑定Overlay虚拟网络的情况下,根据策略将上述VLAN身份标识与上述目标端口的组合绑定到指定Overlay虚拟网络,其中,上述目标端口为上述有线交换机中接收上述第一报文的端口。
S503,在上述指定Overlay虚拟网络中申请IP地址,并将申请到的IP地址发给上述目标AP,以使上述目标AP将申请到的IP地址转发给目标无线终端,其中,上述目标无线终端为发送上述第一报文的终端。
S504,在上述第一报文需要转发的情况下,获取上述第一报文对应的SGT,得到上述目标无线终端对应的第一SGT。
S505,将上述第一SGT添加到上述第一报文中。
S506,按照上述第一报文的目的IP地址,转发添加第一SGT的第一报文。
S507,在接收到针对上述目标无线终端的IP地址的第二报文后,获取上述第二报文携带的源终端的第三SGT,其中,上述源终端为生成上述第二报文的终端。
S508,在预设的安全策略表示允许角色为第三SGT的终端访问角色为第一SGT的终端的情况下,向上述目标无线终端转发上述第二报文。
在一个例子中,上述在上述第一报文需要转发的情况下,获取上述第一报文对应的SGT,得到上述目标无线终端对应的第一SGT,包括:在上述第一报文需要转发的情况下,获取上述VLAN身份标识与上述目标端口的组合对应的SGT,得到上述目标无线终端对应的第一SGT。
在一个例子中,上述在上述第一报文需要转发的情况下,获取上述第一报文对应的SGT,得到上述目标无线终端对应的第一SGT,包括:在上述第一报文需要转发时,获取上述目标无线终端的IP地址对应的SGT,得到上述目标无线终端对应的第一SGT。
在一个例子中,上述根据策略将上述VLAN身份标识与上述目标端口的组合绑定到指定Overlay虚拟网络,包括:判断是否已建立有对应的指定Overlay虚拟网络;在未建立上述指定Overlay虚拟网络的情况下,建立上述指定Overlay虚拟网络;将上述VLAN身份标识与上述目标端口的组合绑定到上述指定Overlay虚拟网络。
在一个例子中,上述根据上述第一报文的目的IP地址,确定上述目的IP地址对应的SGT,得到第二SGT,包括:根据上述第一报文的目的IP地址查询本地ARP表,确定上述目的IP地址对应的SGT,得到第二SGT。
在一个例子中,上述方法还包括:在首次获取到上述目标无线终端对应的第一SGT后,将上述目标无线终端的IP地址与第一SGT的对应关系记录到本地ARP表中;按照预设通告周期向上述通信系统中的各其他有线交换机通告上述目标有线交换机的IP地址与第一SGT的对应关系,以使各其他有线交换机维护自身的ARP表。
上述应用于通信系统中的有线交换机的通信方法可以通过有线交换机实现,具体的,该有线交换机为Leaf交换机。应用于通信系统中的有线交换机的通信方法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见上述应用于通信系统的通信方法中有线交换机执行的方法步骤,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通信系统中的AC的通信方法,上述通信系统还包括至少两个有线交换机及至少两个AP,参见图6,上述方法包括:
S601,获取目标AP发送的目标无线终端的认证请求,其中,上述认证请求中包括上述目标无线终端的MAC地址。
S602,根据上述目标无线终端的认证请求,确定上述目标无线终端的VLAN身份标识,其中,上述目标无线终端的VLAN身份标识与上述目标无线终端的分组策略相对应。
S603,将上述目标无线终端的VLAN身份标识发送给上述目标AP。
一个例子中,上述通信系统还包括认证服务器,本申请的应用于通信系统中的AC的通信方法还可以如图7所示,包括:
S701,获取目标AP发送的目标无线终端的认证请求,其中,上述认证请求中包括上述目标无线终端的MAC地址。
S702,向上述认证服务器发送上述目标无线终端的认证请求,以使上述认证服务器根据上述认证请求,并按照预设分组策略为上述目标无线终端分配VLAN身份标识。
S703,获取上述认证服务器发送的上述目标无线终端的VLAN身份标识,其中,上述目标无线终端的VLAN身份标识与上述目标无线终端的分组策略相对应。
S704,将上述目标无线终端的VLAN身份标识发送给上述目标AP。
上述应用于通信系统中的AC的通信方法可以通过AC实现。应用于通信系统中的AC的通信方法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见上述应用于通信系统的通信方法中AC执行的方法步骤,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通信系统中的AP的通信方法,上述通信系统还包括至少两个有线交换机及AC,参见图8,上述方法包括:
S801,在接收到目标无线终端的认证请求后,向上述AC发送上述认证请求,其中,上述认证请求包括上述目标无线终端的MAC地址。
S802,获取上述AC发送的上述目标无线终端的VLAN身份标识,记录上述目标无线终端的VLAN身份标识与上述目标无线终端的MAC地址的对应关系,其中,上述目标无线终端的VLAN身份标识与上述目标无线终端的分组策略相对应。
S803,在接收到上述目标无线终端的第一报文后,将上述目标无线终端的VLAN身份标识添加到上述第一报文中,并向有线交换机发送添加VLAN身份标识的第一报文。
上述应用于通信系统中的AP的通信方法可以通过AP实现。应用于通信系统中的AP的通信方法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见上述应用于通信系统的通信方法中AP执行的方法步骤,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给出了如何将无线终端接入有线网络中,有线网络的具体架构可以参见相关技术中有线网络的架构,例如,有线网络可以为由多个有线汇聚交换机及至少一个有线核心交换机组成的有线网络架构,有线汇聚交换机用于接入AP及有线终端,有线核心交换机用于实现各有线汇聚交换机之间的通信。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参见图9,该系统包括:
AC 11、至少两个AP 12及至少两个有线交换机13;
上述AC,用于获取由目标AP发送的目标无线终端的认证请求,其中,上述认证请求中包括上述目标无线终端的MAC地址;根据上述目标无线终端的认证请求,确定上述目标无线终端的VLAN身份标识,其中,上述目标无线终端的VLAN身份标识与上述目标无线终端的分组策略相对应;将上述目标无线终端的VLAN身份标识发送给上述目标AP;
上述AP,用于获取上述AC发送的上述目标无线终端的VLAN身份标识,记录上述目标无线终端的VLAN身份标识与上述目标无线终端的MAC地址的对应关系;在接收到上述目标无线终端的第一报文后,将上述目标无线终端的VLAN身份标识添加到上述第一报文中,并向有线交换机发送添加VLAN身份标识的第一报文;
上述有线交换机,用于接收携带有上述VLAN身份标识的第一报文;在上述第一报文为DHCP请求报文、且上述VLAN身份标识与目标端口的组合未绑定Overlay虚拟网络的情况下,根据策略将上述VLAN身份标识与上述目标端口的组合绑定到指定Overlay虚拟网络,其中,上述目标端口为上述有线交换机中接收上述第一报文的端口;在上述指定Overlay虚拟网络中申请IP地址,并将申请到的IP地址发给上述目标AP,以使上述目标AP将申请到的IP地址转发给目标无线终端,其中,上述目标无线终端为发送上述第一报文的终端;在上述第一报文需要转发的情况下,获取上述第一报文对应的SGT,得到上述目标无线终端的第一SGT;根据上述第一SGT,对上述第一报文进行相应处理。
在一个例子中,参见图10,上述系统还包括:
认证服务器14,用于在接收到AC发送的上述目标无线终端的认证请求后,按照预设分组策略为上述目标无线终端分配VLAN身份标识;
上述AC,具体用于向上述认证服务器发送上述目标无线终端的认证请求;接收上述认证服务器发送的上述目标无线终端的VLAN身份标识。
在一个例子中,上述有线交换机,具体用于:在上述第一报文需要转发的情况下,获取上述VLAN身份标识与上述目标端口的组合对应的SGT,得到上述目标无线终端对应的第一SGT。
在一个例子中,上述有线交换机,具体用于:在上述第一报文需要转发时,获取上述目标无线终端的IP地址对应的SGT,得到上述目标无线终端对应的第一SGT。
在一个例子中,上述有线交换机,具体用于根据上述第一报文的目的IP地址,获取上述目的IP地址对应的SGT,得到第二SGT;在预设的安全策略表示允许角色为第一SGT的终端访问角色为第二SGT的终端的情况下,转发上述第一报文。
在一个例子中,上述有线交换机,具体用于:根据上述第一报文的目的IP地址查询本地ARP表,确定上述目的IP地址对应的SGT,得到第二SGT。
在一个例子中,上述有线交换机,具体用于:将上述第一SGT添加到上述第一报文中;按照上述第一报文的目的IP地址,转发添加第一SGT的第一报文。
在一个例子中,上述有线交换机,还用于:在接收到针对上述目标无线终端的IP地址的第二报文后,获取上述第二报文携带的源终端的第三SGT,其中,上述源终端为生成上述第二报文的终端;在预设的安全策略表示允许角色为第三SGT的终端访问角色为第一SGT的终端的情况下,向上述目标无线终端转发上述第二报文。
在一个例子中,上述有线交换机,具体用于:判断是否已建立有对应的指定Overlay虚拟网络;在未建立上述指定Overlay虚拟网络的情况下,建立上述指定Overlay虚拟网络;将上述VLAN身份标识与上述目标端口的组合绑定到上述指定Overlay虚拟网络。
在一个例子中,上述有线交换机,具体用于:根据上述第一报文的目的IP地址查询本地ARP表,确定上述目的IP地址对应的SGT,得到第二SGT。
在一个例子中,上述有线交换机,还用于:在首次获取到上述目标无线终端对应的第一SGT后,将上述目标无线终端的IP地址与第一SGT的对应关系记录到本地ARP表中;按照预设通告周期向上述通信系统中的各其他有线交换机通告上述目标有线交换机的IP地址与第一SGT的对应关系,以使各其他有线交换机维护自身的ARP表。
在一个例子中,参见图11及图12,上述有线交换机13具体为有线汇聚交换机131,上述系统还包括有线核心交换机15。有线核心交换机15用于实现各有线汇聚交换机131之间的通信。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应用于通信系统中的有线交换机,上述通信系统还包括AC及至少两个AP,参见图13,上述装置包括:
第一报文接收模块21,用于接收目标AP发送的携带有VLAN身份标识的第一报文;
虚拟网络绑定模块22,用于在上述第一报文为DHCP请求报文、且上述VLAN身份标识与目标端口的组合未绑定Overlay虚拟网络的情况下,根据策略将上述VLAN身份标识与上述目标端口的组合绑定到指定Overlay虚拟网络,其中,上述目标端口为上述有线交换机中接收上述第一报文的端口;
IP地址申请模块23,用于在上述指定Overlay虚拟网络中申请IP地址,并将申请到的IP地址发给上述目标AP,以使上述目标AP将申请到的IP地址转发给目标无线终端,其中,上述目标无线终端为发送上述第一报文的终端;
SGT获取模块24,用于在上述第一报文需要转发的情况下,获取上述第一报文对应的SGT,得到上述目标无线终端对应的第一SGT;
第一报文处理模块25,用于根据上述第一SGT,对上述第一报文进行相应处理。
在一个例子中,上述SGT获取模块,具体用于:在上述第一报文需要转发的情况下,获取上述VLAN身份标识与上述目标端口的组合对应的SGT,得到上述目标无线终端对应的第一SGT。
在一个例子中,上述SGT获取模块,具体用于:在上述第一报文需要转发时,获取上述目标无线终端的IP地址对应的SGT,得到上述目标无线终端对应的第一SGT。
在一个例子中,上述第一报文处理模块,包括:
SGT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上述第一报文的目的IP地址,获取上述目的IP地址对应的SGT,得到第二SGT;
第一报文转发子模块,用于在预设的安全策略表示允许角色为第一SGT的终端访问角色为第二SGT的终端的情况下,转发上述第一报文。
在一个例子中,上述SGT确定子模块,具体用于:根据上述第一报文的目的IP地址查询本地ARP表,确定上述目的IP地址对应的SGT,得到第二SGT。
在一个例子中,上述第一报文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将上述第一SGT添加到上述第一报文中;按照上述第一报文的目的IP地址,转发添加第一SGT的第一报文。
在一个例子中,上述装置还包括:第二报文处理模块,用于在接收到针对上述目标无线终端的IP地址的第二报文后,获取上述第二报文携带的源终端的第三SGT,其中,上述源终端为生成上述第二报文的终端;在预设的安全策略表示允许角色为第三SGT的终端访问角色为第一SGT的终端的情况下,向上述目标无线终端转发上述第二报文。
在一个例子中,上述虚拟网络绑定模块,具体用于:判断是否已建立有对应的指定Overlay虚拟网络;在未建立上述指定Overlay虚拟网络的情况下,建立上述指定Overlay虚拟网络;将上述VLAN身份标识与上述目标端口的组合绑定到上述指定Overlay虚拟网络。
在一个例子中,上述装置还包括:本地ARP表更新模块,用于在首次获取到上述目标无线终端对应的第一SGT后,将上述目标无线终端的IP地址与第一SGT的对应关系记录到本地ARP表中;
身份信息发布模块,用于按照预设通告周期向所述通信系统中的各其他有线交换机通告所述目标有线交换机的IP地址与第一SGT的对应关系,以使各其他有线交换机维护自身的ARP表。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应用于通信系统中的AC,上述通信系统还包括至少两个有线交换机及至少两个AP,参见图14,上述装置包括:
认证请求获取模块31,用于获取目标AP发送的目标无线终端的认证请求,其中,上述认证请求中包括上述目标无线终端的MAC地址;
VLAN身份标识获取模块32,用于根据上述目标无线终端的认证请求,确定上述目标无线终端的VLAN身份标识,其中,上述目标无线终端的VLAN身份标识与上述目标无线终端的分组策略相对应;
VLAN身份标识转发模块33,用于将上述目标无线终端的VLAN身份标识发送给上述目标AP。
在一个例子中,上述VLAN身份标识获取模块,具体用于:向上述认证服务器发送上述目标无线终端的认证请求,以使上述认证服务器根据上述认证请求,并按照预设分组策略为上述目标无线终端分配VLAN身份标识;获取上述认证服务器发送的上述目标无线终端的VLAN身份标识。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应用于通信系统中的AP,上述通信系统还包括至少两个有线交换机及AC,参见图15,上述装置包括:
认证请求转发模块41,用于在接收到目标无线终端的认证请求后,向上述AC发送上述认证请求,其中,上述认证请求包括上述目标无线终端的MAC地址;
VLAN身份标识接收模块42,用于获取上述AC发送的上述目标无线终端的VLAN身份标识,记录上述目标无线终端的VLAN身份标识与上述目标无线终端的MAC地址的对应关系,其中,上述目标无线终端的VLAN身份标识与上述目标无线终端的分组策略相对应;
VLAN身份标识添加模块43,用于在接收到上述目标无线终端的第一报文后,将上述目标无线终端的VLAN身份标识添加到上述第一报文中,并向有线交换机发送添加VLAN身份标识的第一报文。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AC,包括处理器及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应用于AC的通信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AP,包括处理器及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应用于AP的通信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有线交换机,参见图16,包括:处理器51、通信接口52,存储器53及通信总线54;
处理器51,通信接口52,存储器53通过通信总线5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上述存储器53,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上述处理器51用于执行上述存储器53存放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有线交换机所执行的方法步骤。
上述有线交换机提到的通信总线可以是PCI(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外设部件互连标准)总线或EISA(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扩展工业标准结构)总线等。该通信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通信接口用于上述有线交换机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
存储器可以包括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也可以包括NVM(Non-Volatile Memory,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一个例子中,存储器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的存储装置。
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NP(Network Processor,网络处理器)等;还可以是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数字信号处理器)、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上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应用于有线交换机的通信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上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应用于AP的通信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上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应用于AC的通信方法。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应用于有线交换机的通信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应用于AP的通信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应用于AC的通信方法。
在上述例子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Disk(SSD))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各个可选方案中的技术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组合来形成方案,这些方案均在本申请公开的范围内。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23)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通信系统中的有线交换机,所述通信系统还包括无线控制器AC及至少两个无线接入点AP,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目标AP发送的携带有虚拟局域网VLAN身份标识的第一报文;
在所述第一报文为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请求报文、且所述VLAN身份标识与目标端口的组合未绑定覆盖网络Overlay虚拟网络的情况下,根据策略将所述VLAN身份标识与所述目标端口的组合绑定到指定Overlay虚拟网络,其中,所述目标端口为所述有线交换机中接收所述第一报文的端口;
在所述指定Overlay虚拟网络中申请IP地址,并将申请到的IP地址发给所述目标AP,以使所述目标AP将申请到的IP地址转发给目标无线终端,其中,所述目标无线终端为发送所述第一报文的终端;
在所述第一报文需要转发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一报文对应的安全组标签SGT,得到所述目标无线终端对应的第一SGT;
根据所述第一SGT,对所述第一报文进行相应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报文需要转发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一报文对应的SGT,得到所述目标无线终端对应的第一SGT,包括:
在所述第一报文需要转发的情况下,获取所述VLAN身份标识与所述目标端口的组合对应的SGT,得到所述目标无线终端对应的第一SG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报文需要转发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一报文对应的SGT,得到所述目标无线终端对应的第一SGT,包括:
在所述第一报文需要转发时,获取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IP地址对应的SGT,得到所述目标无线终端对应的第一SGT。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SGT,对所述第一报文进行相应处理,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报文的目的IP地址,获取所述目的IP地址对应的SGT,得到第二SGT;
在预设的安全策略表示允许角色为第一SGT的终端访问角色为第二SGT的终端的情况下,转发所述第一报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报文的目的IP地址,确定所述目的IP地址对应的SGT,得到第二SGT,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报文的目的IP地址查询本地ARP表,确定所述目的IP地址对应的SGT,得到第二SGT。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SGT,对所述第一报文进行相应处理,包括:
将所述第一SGT添加到所述第一报文中,按照所述第一报文的目的IP地址,转发添加第一SGT的第一报文;
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针对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IP地址的第二报文后,获取所述第二报文携带的源终端的第三SGT,其中,所述源终端为生成所述第二报文的终端;
在预设的安全策略表示允许角色为第三SGT的终端访问角色为第一SGT的终端的情况下,向所述目标无线终端转发所述第二报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首次获取到所述目标无线终端对应的第一SGT后,将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IP地址与第一SGT的对应关系记录到本地ARP表中;
按照预设通告周期向所述通信系统中的各其他有线交换机通告所述目标有线交换机的IP地址与第一SGT的对应关系,以使各其他有线交换机维护自身的ARP表。
8.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通信系统中的AC,所述通信系统还包括至少两个有线交换机及至少两个AP,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AP发送的目标无线终端的认证请求,其中,所述认证请求中包括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MAC地址;
根据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认证请求,确定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VLAN身份标识,其中,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VLAN身份标识与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分组策略相对应;
将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VLAN身份标识发送给所述目标AP,以使所述目标AP获取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VLAN身份标识,记录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VLAN身份标识与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MAC地址的对应关系,在所述目标AP接收到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第一报文后,将所述VLAN身份标识添加到所述第一报文中,并向有线交换机发送添加所述VLAN身份标识的第一报文;以使所述有线交换机在所述第一报文为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请求报文、且所述VLAN身份标识与目标端口的组合未绑定覆盖网络Overlay虚拟网络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策略将所述VLAN身份标识与所述目标端口的组合绑定到指定Overlay虚拟网络,在所述指定Overlay虚拟网络中申请IP地址,并将申请到的IP地址发给所述目标AP,由所述目标AP将申请到的IP地址转发给所述目标无线终端,在所述第一报文需要转发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一报文对应的安全组标签SGT,得到所述目标无线终端对应的第一SGT,根据所述第一SGT,对所述第一报文进行相应处理,其中,所述目标端口为所述有线交换机中接收所述第一报文的端口,其中,所述目标无线终端为发送所述第一报文的终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还包括认证服务器,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认证请求,确定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VLAN身份标识,包括:
向所述认证服务器发送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认证请求,以使所述认证服务器根据所述认证请求,并按照预设分组策略为所述目标无线终端分配VLAN身份标识;
获取所述认证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VLAN身份标识。
10.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通信系统中的AP,所述通信系统还包括至少两个有线交换机及AC,所述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目标无线终端的认证请求后,向所述AC发送所述认证请求,其中,所述认证请求包括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MAC地址;
获取所述AC发送的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VLAN身份标识,记录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VLAN身份标识与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MAC地址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VLAN身份标识与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分组策略相对应;
在接收到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第一报文后,将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VLAN身份标识添加到所述第一报文中,并向有线交换机发送添加VLAN身份标识的第一报文,以使所述有线交换机在所述第一报文为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请求报文、且所述VLAN身份标识与目标端口的组合未绑定覆盖网络Overlay虚拟网络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策略将所述VLAN身份标识与所述目标端口的组合绑定到指定Overlay虚拟网络,在所述指定Overlay虚拟网络中申请IP地址,并将申请到的IP地址发给所述目标AP,由所述目标AP将申请到的IP地址转发给所述目标无线终端,在所述第一报文需要转发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一报文对应的安全组标签SGT,得到所述目标无线终端对应的第一SGT,根据所述第一SGT,对所述第一报文进行相应处理,其中,所述目标端口为所述有线交换机中接收所述第一报文的端口,其中,所述目标无线终端为发送所述第一报文的终端。
11.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通信系统中的有线交换机,所述通信系统还包括AC及至少两个AP,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报文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目标AP发送的携带有VLAN身份标识的第一报文;
虚拟网络绑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报文为DHCP请求报文、且所述VLAN身份标识与目标端口的组合未绑定Overlay虚拟网络的情况下,根据策略将所述VLAN身份标识与所述目标端口的组合绑定到指定Overlay虚拟网络,其中,所述目标端口为所述有线交换机中接收所述第一报文的端口;
IP地址申请模块,用于在所述指定Overlay虚拟网络中申请IP地址,并将申请到的IP地址发给所述目标AP,以使所述目标AP将申请到的IP地址转发给目标无线终端,其中,所述目标无线终端为发送所述第一报文的终端;
SGT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报文需要转发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一报文对应的SGT,得到所述目标无线终端对应的第一SGT;
第一报文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SGT,对所述第一报文进行相应处理。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SGT获取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一报文需要转发的情况下,获取所述VLAN身份标识与所述目标端口的组合对应的SGT,得到所述目标无线终端对应的第一SGT。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SGT获取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一报文需要转发时,获取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IP地址对应的SGT,得到所述目标无线终端对应的第一SGT。
14.根据权利要求11-13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报文处理模块,包括:
SGT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报文的目的IP地址,获取所述目的IP地址对应的SGT,得到第二SGT;
第一报文转发子模块,用于在预设的安全策略表示允许角色为第一SGT的终端访问角色为第二SGT的终端的情况下,转发所述第一报文。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SGT确定子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报文的目的IP地址查询本地ARP表,确定所述目的IP地址对应的SGT,得到第二SGT。
16.根据权利要求11-13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报文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一SGT添加到所述第一报文中;按照所述第一报文的目的IP地址,转发添加第一SGT的第一报文;
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报文处理模块,用于在接收到针对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IP地址的第二报文后,获取所述第二报文携带的源终端的第三SGT,其中,所述源终端为生成所述第二报文的终端;在预设的安全策略表示允许角色为第三SGT的终端访问角色为第一SGT的终端的情况下,向所述目标无线终端转发所述第二报文。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本地ARP表更新模块,用于在首次获取到所述目标无线终端对应的第一SGT后,将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IP地址与第一SGT的对应关系记录到本地ARP表中;
身份信息发布模块,用于按照预设通告周期向所述通信系统中的各其他有线交换机通告所述目标有线交换机的IP地址与第一SGT的对应关系,以使各其他有线交换机维护自身的ARP表。
18.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通信系统中的AC,所述通信系统还包括至少两个有线交换机及至少两个AP,所述装置包括:
认证请求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AP发送的目标无线终端的认证请求,其中,所述认证请求中包括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MAC地址;
VLAN身份标识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认证请求,确定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VLAN身份标识,其中,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VLAN身份标识与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分组策略相对应;
VLAN身份标识转发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VLAN身份标识发送给所述目标AP,以使所述目标AP获取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VLAN身份标识,记录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VLAN身份标识与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MAC地址的对应关系,在所述目标AP接收到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第一报文后,将所述VLAN身份标识添加到所述第一报文中,并向有线交换机发送添加所述VLAN身份标识的第一报文;以使所述有线交换机在所述第一报文为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请求报文、且所述VLAN身份标识与目标端口的组合未绑定覆盖网络Overlay虚拟网络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策略将所述VLAN身份标识与所述目标端口的组合绑定到指定Overlay虚拟网络,在所述指定Overlay虚拟网络中申请IP地址,并将申请到的IP地址发给所述目标AP,由所述目标AP将申请到的IP地址转发给所述目标无线终端,在所述第一报文需要转发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一报文对应的安全组标签SGT,得到所述目标无线终端对应的第一SGT,根据所述第一SGT,对所述第一报文进行相应处理,其中,所述目标端口为所述有线交换机中接收所述第一报文的端口,其中,所述目标无线终端为发送所述第一报文的终端。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VLAN身份标识获取模块,具体用于:向认证服务器发送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认证请求,以使所述认证服务器根据所述认证请求,并按照预设分组策略为所述目标无线终端分配VLAN身份标识;获取所述认证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VLAN身份标识。
20.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通信系统中的AP,所述通信系统还包括至少两个有线交换机及AC,所述装置包括:
认证请求转发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目标无线终端的认证请求后,向所述AC发送所述认证请求,其中,所述认证请求包括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MAC地址;
VLAN身份标识接收模块,用于获取所述AC发送的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VLAN身份标识,记录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VLAN身份标识与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MAC地址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VLAN身份标识与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分组策略相对应;
VLAN身份标识添加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第一报文后,将所述目标无线终端的VLAN身份标识添加到所述第一报文中,并向有线交换机发送添加VLAN身份标识的第一报文,以使所述有线交换机在所述第一报文为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请求报文、且所述VLAN身份标识与目标端口的组合未绑定覆盖网络Overlay虚拟网络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策略将所述VLAN身份标识与所述目标端口的组合绑定到指定Overlay虚拟网络,在所述指定Overlay虚拟网络中申请IP地址,并将申请到的IP地址发给所述目标AP,由所述目标AP将申请到的IP地址转发给所述目标无线终端,在所述第一报文需要转发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一报文对应的安全组标签SGT,得到所述目标无线终端对应的第一SGT,根据所述第一SGT,对所述第一报文进行相应处理,其中,所述目标端口为所述有线交换机中接收所述第一报文的端口,其中,所述目标无线终端为发送所述第一报文的终端。
21.一种有线交换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及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通信方法。
22.一种AC,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及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8-9任一所述的通信方法。
23.一种AP,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及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328793.1A CN112468384B (zh) | 2020-11-24 | 2020-11-24 | 通信方法、装置、交换机、ap及ac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328793.1A CN112468384B (zh) | 2020-11-24 | 2020-11-24 | 通信方法、装置、交换机、ap及ac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468384A CN112468384A (zh) | 2021-03-09 |
CN112468384B true CN112468384B (zh) | 2022-04-22 |
Family
ID=74799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328793.1A Active CN112468384B (zh) | 2020-11-24 | 2020-11-24 | 通信方法、装置、交换机、ap及ac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46838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124618B (zh) * | 2021-12-06 | 2024-01-23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118400153A (zh) * | 2023-09-11 | 2024-07-26 | 合芯科技有限公司 | 业务随行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39512A (zh) * | 2013-11-14 | 2015-05-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网络安全方法和设备 |
CN111131039A (zh) * | 2019-12-16 | 2020-05-08 | 新华三大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报文转发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11277543A (zh) * | 2018-12-04 | 2020-06-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信息同步方法、认证方法及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877796B2 (en) * | 2004-11-16 | 2011-01-25 | Cisco Technology,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est effort propagation of security group information |
-
2020
- 2020-11-24 CN CN202011328793.1A patent/CN11246838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39512A (zh) * | 2013-11-14 | 2015-05-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网络安全方法和设备 |
CN111277543A (zh) * | 2018-12-04 | 2020-06-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信息同步方法、认证方法及装置 |
CN111131039A (zh) * | 2019-12-16 | 2020-05-08 | 新华三大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报文转发控制方法及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468384A (zh) | 2021-03-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405351B2 (en) | Source-aware technique for facilitating LISP host mobility | |
CN110650076B (zh) | Vxlan的实现方法,网络设备和通信系统 | |
US8073936B2 (en) | Providing support for responding to location protocol queries within a network node | |
CN107872542B (zh) |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网络设备 | |
US8737396B2 (en)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10033736B2 (en) |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remote authentication dial-in user service (radius) topology hiding | |
US12316599B2 (en) | Anonymizing server-side addresses | |
KR20150076041A (ko) | 가상 사설 클라우드망에서 사설 ip 주소 기반의 멀티 테넌트를 지원하기 위한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 |
CN105610632A (zh) | 一种虚拟网络设备及相关方法 | |
JP2016510542A (ja) | Diameterルーティングエージェント(DRA)を使用してモバイル加入者識別情報と動的に割り当てられたインターネットプロトコル(IP)アドレスとの間のマッピングを取得するとともに、マッピングを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へアクセス可能とするための方法、システム、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読取可能媒体 | |
CN111917625B (zh) | Vxlan业务到sr域的差分实现方法、装置及各节点 | |
EP4287550A1 (en) | Packet processing method, client end device, server end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 |
CN112468384B (zh) | 通信方法、装置、交换机、ap及ac | |
CN111371664B (zh) | 一种虚拟专用网络接入方法及设备 | |
WO2013172391A1 (ja) | マルチテナントシステム、スイッチ、コントローラ、及びパケット転送方法 | |
CN103298148A (zh) | 移动终端通过固定网络连接到多个pdn网络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 |
EP3503484B1 (en) | Message transmission methods and devices | |
US20240406144A1 (en) | Obfuscating server-side addresses | |
US20250071088A1 (en) | Obfuscating server-side addresses | |
US20250070980A1 (en) | Client device verification | |
CN115396537B (zh) | 物联网访问控制方法、装置、设备与介质 | |
JP6256471B2 (ja) |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US20230006998A1 (en) | Management of private networks over multiple local networks | |
WO2022001666A1 (zh) | 建立vxlan隧道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 |
WO2023134350A1 (zh) | 一种报文发送方法、报文接收方法、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19 Address after: 310052 11th Floor, 466 Changhe Road,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3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52 Changhe Road,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Zhejiang Province, No. 466 Patentee before: NEW H3C TECHNOLOGIES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