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59178A - 一种下水器及水斗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下水器及水斗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459178A CN112459178A CN202011531165.3A CN202011531165A CN112459178A CN 112459178 A CN112459178 A CN 112459178A CN 202011531165 A CN202011531165 A CN 202011531165A CN 112459178 A CN112459178 A CN 11245917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bucket
- overflow
- channel
- pass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C—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OR WASTE WATER; SINKS
- E03C1/00—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or waste water; Sinks
- E03C1/12—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waste water; Basins or fountains connected thereto; Sinks
- E03C1/22—Outlet devices mounted in basins, baths, or sinks
- E03C1/23—Outlet devices mounted in basins, baths, or sinks with mechanical closure mechanism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C—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OR WASTE WATER; SINKS
- E03C1/00—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or waste water; Sinks
- E03C1/12—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waste water; Basins or fountains connected thereto; Sinks
- E03C1/22—Outlet devices mounted in basins, baths, or sinks
- E03C1/23—Outlet devices mounted in basins, baths, or sinks with mechanical closure mechanisms
- E03C1/2302—Outlet devices mounted in basins, baths, or sinks with mechanical closure mechanisms the actuation force being transmitted to the plug via rigid element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C—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OR WASTE WATER; SINKS
- E03C1/00—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or waste water; Sinks
- E03C1/12—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waste water; Basins or fountains connected thereto; Sinks
- E03C1/22—Outlet devices mounted in basins, baths, or sinks
- E03C1/23—Outlet devices mounted in basins, baths, or sinks with mechanical closure mechanisms
- E03C1/2306—Outlet devices mounted in basins, baths, or sinks with mechanical closure mechanisms the plug being operated by hand contact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C—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OR WASTE WATER; SINKS
- E03C1/00—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or waste water; Sinks
- E03C1/12—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waste water; Basins or fountains connected thereto; Sinks
- E03C1/22—Outlet devices mounted in basins, baths, or sinks
- E03C1/23—Outlet devices mounted in basins, baths, or sinks with mechanical closure mechanisms
- E03C1/232—Outlet devices mounted in basins, baths, or sinks with mechanical closure mechanisms combined with overflow device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C—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OR WASTE WATER; SINKS
- E03C1/00—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or waste water; Sinks
- E03C1/12—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waste water; Basins or fountains connected thereto; Sinks
- E03C1/26—Object-catching insert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waste pipes or outlets
- E03C1/262—Object-catching insert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waste pipes or outlets combined with outlet stopper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C—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OR WASTE WATER; SINKS
- E03C1/00—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or waste water; Sinks
- E03C1/12—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waste water; Basins or fountains connected thereto; Sinks
- E03C1/22—Outlet devices mounted in basins, baths, or sinks
- E03C1/23—Outlet devices mounted in basins, baths, or sinks with mechanical closure mechanisms
- E03C2001/2317—Outlet devices mounted in basins, baths, or sinks with mechanical closure mechanisms transmission of actuation force involves a sp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ink And Installation For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活用品领域,公开了一种下水器及水斗装置,安装在水斗的外侧,用于连通水斗的出水口和下水管道,包括:引流本体以及弹跳阀芯构件,引流本体安装在水斗的侧壁并与出水口相对应,引流本体具有连通出水口和下水管道的第一通道部和第二通道部,弹跳控制件通过阀杆可取放地安装穿过第一通道部且安装在第二通道部,用于对从出水口流向下水管道的水流进行截断或导通,因为本发明提供的下水器安装在水斗的边侧,所以避免干涉其他物品。此外,使用者的操作阀杆即对水流进行截断或导通操作,避免了手接触污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活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下水器及水斗装置。
背景技术
盥洗台盆等水斗装置是日常用水的必须品,一般现有的水斗往往在底部中央设置有出水口,从而便于将用水时产生的水从该出水口排放至下水道中。
但是,由于下水管道需要和出水口相对应,即上述这种结构需要将下水管道设置在水斗下方的中央位置,因此就会占用水斗装置下方的空间,从而影响空间的利用,阻碍物品的放置。
同时,由于出水口位于水斗底部中央,因此在水流排放的过程中,异物容易被汇集到出水口处。当异物积蓄过多时,就会造成出水口的堵塞,影响水斗装置的排水以及正常使用。
另外,为了提高水斗装置的实用性,出水口也会设置有止水塞,如大小和出水口相适配的翻转式止水塞,这种翻转式止水塞可以根据其翻转的角度不同来改变出水口的水流流速,当翻转式止水塞完全闭合时,水斗就能够停止排水并实现蓄水。然而,这类止水塞需要使用者手动调整翻转的角度,即,在水斗中存在蓄水时,需要使用者将手伸入水中来翻转止水塞。如果水斗中积蓄有污水,无疑会大大影响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水器及水斗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下水器,安装在水斗的外侧,用于连通水斗的出水口和下水管道,包括:引流本体,对应于出水口,至少具有与出水口连通的第一通道部以及与第一通道部和下水管道分别连通的第二通道部;以及弹跳阀芯构件,可取放地穿过第一通道部且安装在第二通道部内,用于将从出水口流向下水管道的水流进行截断或导通,其中,弹跳阀芯构件至少具有:阀杆,安装有密封圈;以及弹跳控制件,让密封圈控制在截断位置或导通位置。
在本发明提供的下水器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水斗设有处于外侧的边沿部,出水口位于水斗的侧壁下端;引流本体还具有与第一通道部相连通并且延伸至边沿部上的通道孔的第三通道部;阀杆穿过通道孔、第三通道部以及第一通道部,被安装在第二通道部。
在本发明提供的下水器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第二通道部设有位于截断位置下方的抵接部;弹跳控制件包括:底座,与抵接部抵接;以及阀芯杆,一端与阀杆固定连接,另一端可移动地嵌设在底座内,阀芯杆与底座相配合,使得阀杆在沿第二通道部往复移动时,让密封圈控制在截断位置或导通位置。
在本发明提供的下水器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阀芯杆还具有与导通位置相对应的第一限位部以及与截断位置相对应的第二限位部,底座内设有拉钩以及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一端与底座抵接,另一端与阀芯杆抵接,拉钩的一端安装在底座上,另一端被安装成在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之间交替移动。
在本发明提供的下水器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第一通道部与第二通道部通过连通口连通,截断位置被设定在连通口处,导通位置为密封圈被设定在位于连通口的上方。
在本发明提供的下水器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第三通道部具有与预定水位对应设置的溢水出口、第二通道部的位于截断位置下方的下方部分具有溢水进口,引流本体具有连通溢水出口以及溢水进口的溢水通道部,溢水进口、溢水出口以及溢水通道部形成旁通式防溢水通道部,用于将流入第三通道部内并高于预定水位的水引导至下方部分,或,阀杆具有与预定水位对应设置的溢水进口、位于密封圈下方的溢水出口以及连通溢水进口以及溢水出口的溢水通道;溢水进口、溢水出口以及溢水通道形成内置式防溢水通道部,用于将流入第三通道部内并高于预定水位的水引导至下方部分。
在本发明提供的下水器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阀杆远离密封圈的一端安装有可伸缩的摁帽,该摁帽具有螺纹杆,阀杆具有与螺纹杆相适配的螺纹段,螺纹杆用于调整摁帽的高度,并通过锁止螺母进行固定。
一种水斗装置,包括:水斗,用于盛放水,其侧壁底部具有出水口;以及与出水口相对应的下水器,下水器安装在出水口处,用于将水斗内的水引入下水管道。
在本发明提供的水斗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第一通道部靠近出水口的一侧具有安装部,该安装部密封安装在水斗的外侧壁,与出水口相对应,或,水斗的外侧壁具有与出水口相对应的凹槽,安装部密封安装在凹槽中。
在本发明提供的水斗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水斗具有弧形侧壁,出水口设置在该弧形侧壁的底部,或水斗具有拐角,出水口设置在拐角处。
发明的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下水器及水斗装置,引流本体安装在水斗的侧壁并与出水口相对应,引流本体具有连通出水口和下水管道的第一通道部和第二通道部,弹跳控制件通过阀杆可取放地安装穿过第一通道部且安装在第二通道部,用于对从出水口流向下水管道的水流进行截断或导通,因为本发明提供的下水器安装在水斗的边侧,所以避免干涉其他物品。此外,使用者的操作阀杆即对水流进行截断或导通操作,避免了手接触污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一中水斗装置的立体图1;
图2是本实施例一中水斗装置的立体图2;
图3是本实施例一中下水器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一中下水器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一中下水器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施例一中下水器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施例一中弹跳阀芯构件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施例一中阀杆以及摁帽的爆炸图;
图9是本实施例一中弹跳控制件的爆炸图;
图10是本实施例一中阀芯杆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施例一中阀芯杆的运动状态示意图1;
图12是本实施例一中阀芯杆的运动状态示意图2;
图13是本变形例一中水斗装置的示意图;
图14是本变形例一中下水器的示意图;
图15是本变形例二中水斗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图16是本变形例二中水斗装置的分离示意图;
图17是本变形例二中水斗装置的剖视图;
图18是本变形例二中水斗的示意图;
图19是本变形例三中水斗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图20是本变形例三中水斗的示意图;
图21是本变形例四中水斗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图22是图21中B-B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变形例四中水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本变形例四中下水器的俯视图;
图25是本实施例二中水斗装置的立体图1;
图26是本实施例二中下水器的立体图2;
图27是本实施例二中弹跳阀芯构件的示意图;
图28是本变形例五中水斗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图29是本变形例五中弹跳阀芯构件的示意图;
图30是本变形例六中水斗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图31是本变形例六中弹跳阀芯构件的示意图;
图32是本实施例三中水斗装置的主视图;
图33是本实施例三中下水器的主视图;以及
图34是本实施例三中引流本体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具体阐述。
一种水槽的下水结构,所述水槽(相当于本实施例中的水斗)底部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水口,所述水槽的一侧设置有下水组件(相当于本实施例中的下水器),所述下水组件包括安装于水槽上的壳体(相当于本实施例中的引流本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弹跳阀芯(相当于本实施例中的弹跳阀芯构件),所述壳体与出水口连通,所述弹跳阀芯上套设有密封垫(相当于本实施例中的密封圈),按压弹跳阀芯切换下水组件的密封状态和连通状态,下水组件处于密封状态时,密封垫与壳体内壁密封连接,密封垫低于出水口所在水平面,下水组件处于连通状态时,密封垫与壳体内壁分离。
上述壳体包括相互连接的上壳体(相当于本实施例中的第三通道部)、安装壳体(相当于本实施例中的安装体)、下壳体(相当于本实施例中的第二通道部)和内壳体(相当于本实施例中的中间筒体),所述安装壳体安装于水槽的侧壁并与出水口连通,所述下壳体的下端设置有下水管接头,所述下水管接头连接下水管道,所述内壳体位于下壳体内,下壳体的下端与内壳体密封连接,内壳体的上端与安装壳体的下端密封连接,内壳体的下端与下水管接头螺接并与之贯通,内壳体中部的侧壁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开口,下水组件处于密封状态时,密封垫与内壳体上端的内壁密封连接,下水组件处于连通状态时,密封垫进入安装壳体内,安装壳体与内壳体贯通。
本发明的工作方式是:当需要蓄水时,按压弹跳阀芯的按压盖,使下水组件处于密封状态时,水槽中的水由出水口进入到安装壳体后,向下的通道被阻断,水槽中的水无法排出;当需要放水时,按压弹跳阀芯的按压盖,使下水组件处于连通状态,水槽中的水由出水口进入到安装壳体,然后进入到内壳体,再由下水管道排出。
本发明的下水组件通过安装板和套筒安装在水槽上,对照附图-,其具体结构是:
上述水槽设置有外沿边(相当于本实施例中的边沿部),外沿边上设置有安装通孔,所述上壳体的上端设置有套筒(相当于本实施例中的安装座),套筒穿设在安装通孔内,套筒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位于外沿边下方的锁紧螺母螺接在套筒上,安装套筒后拧紧锁紧螺母将其锁紧在外沿边上,所述套筒的上端面与弹跳阀芯按压盖的上端面齐平,所述套筒的上端设置有环形翻边,翻边的尺寸大于安装通孔,将套筒限位在安装通孔上。
上述出水口为长条形通槽,出水口相对的水槽侧壁上固定有矩形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壳体上设置有和安装座相配合的安装板,安装板与安装座通过螺栓固定。
本发明还提供了溢水结构,对照附图和附图,上述下水组件还包括溢水管,所述溢水管的一端连接在上壳体的一侧,另一端连接在下壳体的一侧,所述溢水管为波纹管,连接在上壳体和下壳体侧壁的连接接头上。
本发明溢水管的工作方式是:下水组件处于密封状态时,水槽中的水由出水口进入壳体中,根据连通器原理,水槽中的水与壳体中的水等高,随着水槽中的储水增多,壳体中的水随之增高,直至增高到溢水管与上壳体的连接处,高出的水由溢水管进入下壳体中,并由内壳体上的开口进入内壳体中,最终由下水管道排出。
上述弹跳阀芯的下端螺接有毛发过滤网,所述毛发过滤网与内壳体的下部密封连接,所述毛发过滤网包括间隔设置的内环和外环,内环与外环之间通过若干径向间隔设置的连接块连接。所述毛发过滤网用于过滤毛发。
上述下壳体与下水管接头之间设置有垫圈,上述安装座与安装板之间设置有垫圈;上述套筒与外沿边之间设置有O形密封圈,上述毛发过滤网与内壳体之间设置有O形密封圈。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实施例一中水斗装置的立体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一中的水斗装置10包括水斗11以及安装在水斗11外侧壁的下水器12。
图2是本实施例一中水斗装置的立体图。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一中水斗11包括盛水部13以及边沿部14。
盛水部13包括底部15、配合该底部15形成盛水空间的侧壁16以及设置在侧壁16下端的出水口17。在本实施例一中,出水口17的外形呈矩形。
边沿部14周向地形成在盛水部13上端的外侧边缘,该边沿部14具有与出水口17相对应的通道孔18。
图3是本实施例一中下水器的立体图;图4是本实施例一中下水器的主视图;图5是本实施例一中下水器的俯视图;以及图6是本实施例一中下水器的剖视图。
如图3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一中的下水器12包括引流本体19和弹跳阀芯构件20。
引流本体19包括第一通道部21、第二通道部22、第三通道部23以及防溢水通道部24。
第一通道部21包括第一通道25、围成该第一通道25的第一通道壁26以及用于将第一通道壁26密封连接在出水口17处的安装部分27。
第一通道25与出水口17相对应。在本实施例一中第一通道25呈喇叭口状,其大端靠近出水口17。
第一通道壁26的上端具有上贯穿孔28、第一通道壁26的下端具有下贯穿孔29(即第一通道部21与第二通道部22之间的连通口),上贯穿孔28以及下贯穿孔29呈圆形,上贯穿孔28与下贯穿孔29的轴向相重合。
安装部分27呈环形,用于与出水口17相对应。安装部分27设置在第一通道壁26和第一通道25的连接处,用于将第一通道壁26与盛水部13密封连接。在本实施例一中,通过强力粘性材料将第一通道壁26与盛水部13密封连接。
第二通道部22包括第二通道30、形成第二通道30的第二通道壁31以及溢水出口32、环槽33和抵接部34。
第二通道壁31形成在第一通道壁26的下贯穿孔29处,使得第二通道30与第一通道25相连通,另外第二通道30还与下水管道90相连通。
溢水出口32设置在第二通道壁31并与第二通道30连通。
环槽33设置于第二通道壁31的内侧且位于溢水出口32上方。
抵接部34设置于第二通道壁31的内侧且位于溢水出口32下方。
第三通道部23包括第三通道35、形成第三通道35的第三通道壁36以及溢水进口37和边沿安装部分38。
第三通道壁36形成在第一通道壁26的上贯穿孔28处,使得第三通道35与第一通道25相连通。
溢水进口37设置在第三通道壁36并与第三通道35连通。
边沿安装部分38用于连接第三通道壁36和边沿部14。在本实施例一中,边沿安装部分38包括安装座39以及安装螺母40。
安装座39的外沿面的顶端边缘具有限位台41,安装座39的外沿面具有外螺纹,安装座39的底端与第三通道壁36上端的内壁相配合。安装座39的底端穿过边沿部14的通道孔18并内嵌在第三通道壁36内壁的上端。此时,限位台41的底面与边沿部14的顶面相抵。
安装螺母40具有与安装座39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安装螺母40安装在安装座39上并与边沿部14的底面相抵,从而将安装座39安装在边沿部14上。
防溢水通道部24包括溢水通道42以及形成溢水通道42的溢水管43。
溢水管43的一端设置在溢水进口37,另一端设置在溢水出口32,使得第三通道35与第二通道30通过溢水通道42相连通。
图7是本实施例一中弹跳阀芯构件的示意图。
如图7所示,弹跳阀芯构件20包括阀杆44、摁帽45以及弹跳控制件46。
图8是本实施例一中阀杆以及摁帽的爆炸图。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一中的阀杆44包括杆体47、密封圈48以及密封圈安装座64。
杆体47的上端具有螺纹段,该螺纹段具有内螺纹,杆体47的下端具有内螺纹。
密封圈安装座64设置在杆体47下端,密封圈48套设在密封圈安装座64上。密封圈48的外径稍大于第二通道30的内径,密封圈48为弹性材料。
密封圈48设置在杆体47下端,用于与第二通道部22中的环槽33相配合形成密封。
摁帽45包括帽盖49、螺纹杆51以及锁止螺母50。
帽盖49的外形呈圆柱状,底面具有圆形凹槽。
螺纹杆51的设置在摁帽45的圆形凹槽的中央位置处,且沿帽盖49的轴线方向延伸出帽盖49的圆形凹槽。该螺纹杆51与杆体47顶端的螺纹段相配合,可以使得摁帽45安装在杆体47上。
锁止螺母50安装在螺纹杆51上并与杆体47的顶面相抵,使得摁帽45与杆体47的保持固定位置。
图9是本实施例一中弹跳控制件的爆炸图。
如图9所示,弹跳控制件46包括底座52以及阀芯杆53。
底座52包括座主体54、导向圆筒55、复位弹簧56以及拉钩57。
座主体54与第二通道部22的抵接部34抵接,座主体54的底部设置有用于通水的通水孔62。座主体54的侧部设置有底座密封圈63,该底座密封圈63与第二通道壁31的内侧相配合。
导向圆筒55外侧面的下端具有外螺纹,导向圆筒55通过外螺纹安装在座主体54的中部。
复位弹簧56位于导向圆筒55内,且复位弹簧56的一端与阀芯杆53相抵,另一端与导向圆筒55相抵。
拉钩57的外形呈U型,拉钩57的下端插入安装在导向圆筒上,通过安装在安装槽内的弹簧(图中未示出)进行压紧。拉钩57的上端伸入导向圆筒55并与阀芯杆53相配合。
图10是本实施例一中阀芯杆的示意图。
如图10所示,阀芯杆53包括外螺纹段58、阀芯杆主体59、导向滑槽60以及心形槽61。
外螺纹段58的外表面具有与阀杆44下端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
阀芯杆主体59通过外螺纹段安装在阀杆44的下端。
导向滑槽60形成在阀芯杆主体59的外侧,导向滑槽60与阀芯杆主体59的延伸长度相同。
心形槽61包括相互连通且按逆时针分布的第一滑道61a、第二滑道61b、第三滑道61c以及第四滑道61d。
第一滑道61a自阀芯杆主体59底端倾斜向上延伸,且第一滑道61ab的深度由下而上逐渐降低。第一滑道61a的底端为与导通位置相对应的第一限位部(即图10中的L点)。
第二滑道61b位于第一滑道61a的上方,且第二滑道61b倾斜设置。第二滑道61b的深度由下而上逐渐加深,且第二滑道61b上端的深度大于第一滑道61a上端的深度。
第三滑道61c位于第二滑道61b的一侧,且第三滑道61c倾斜设置,第三滑道61c的深度由下而上逐渐降低,且第三滑道61c下端的深度大于第二滑道61b下端的深度。第三滑道61c的底端为与截断位置相对应的第二限位部(即图10中的M点)。
第四滑道61d的底端至第一滑道61a的底端倾斜延伸至第三滑道61c的顶端,且第四滑道61d的深度由下而上逐渐加深,即第四滑道61d下端的深度小于第一滑道61a底端的深度,第四滑道61d上端的深度大于第三滑道61c上端的深度。
图11是本实施例一中阀芯杆的运动状态示意图1。
如图11所示,当密封圈48被控制在截断位置时,拉钩57的上端位于第二限位部M点,此时,密封圈48位于环槽33内,第一通道25与第二通道30之间的水流被截断,水斗11内的水无法直接通过第二通道30排入下水管道90。
当摁帽45被摁动时,密封圈48以及阀芯杆53随之下移,此时,拉钩57的上端从第二限位部M点,沿第三滑道61c进入第四滑道61d的上端(即H点)。一旦摁帽45被松开,阀芯杆53在复位弹簧56弹性力的作用下上移,拉钩57的上端沿第四滑道61d进入第一滑道61a的下端(即第一限位部L点)。
图12是本实施例一中阀芯杆的运动状态示意图2。
如图12所示,当拉钩57的上端位于第一限位部L点时,密封圈48从环槽33的位置弹升至第一通道25,使得水斗11内的水可以从第一通道25经由第二通道30排入下水管,也就是说,此时的密封圈48被控制在导通位置。
接下来,当摁帽45再次被摁动时,密封圈48以及阀芯杆53随之下移,在下移过程中,密封圈48与第二通道壁的内侧面相抵,使得密封圈48的边沿部分收缩,同时,拉钩57的上端从第一限位部L点,沿第一滑道61a进入第二滑道61b的上端(即H’点)。一旦摁帽45被松开,阀芯杆53在复位弹簧56弹性力的作用下上移,拉钩57的上端沿第二滑道61b进入第三滑道61c的下端(即第二限位部M点),此时,密封圈48进入环槽33并展开,即,密封圈48重新被控制在截断位置,使得第一通道25和第二通道30之间的水流被截断。
当水斗装置10需要蓄水时,只需要将密封圈48控制在截断位置,防止水斗11内的水直接从第一通道25以及第二通道30流出,然后水斗11即可实现蓄水。
此外,在进行蓄水时,水斗装置10还具有防溢水的功能,具体如下:
根据连通器原理,水斗11中的水与第三通道35中的水等高,随着水斗11中的蓄水增多,第三通道35中的水位随之升高,当水位升高至溢水进口37所在的位置时,水由溢水管43直接进入第二通道30,最终由下水管道90排出,从而防止水溢出水斗11。
实施例一的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实施例一所涉及的下水器及下水装置,由于下水器被安装在水斗的侧壁并与水斗的出水口相对应,因此,该下水器不会占用水斗下方的空间。进一步地,由于下水器具有弹跳阀芯构件,其中弹跳阀芯构件包括:通过阀杆可取放地安装穿过第一通道部且安装在第二通道部的弹跳控制件,因此,当需要对水斗中的水流进行截断或导通时,只需要让使用者按动阀杆,而不需要接触水斗中的水,另外,当下水器被堵塞时,也只需要让使用者取出弹跳阀芯构件,即可对下水器进行疏通。
另外,由于在本实施例一中,下水器还包括设有溢水进口的第三通道部以及旁通式的防溢水通道部,所以,当第三通道内的水位超出溢水进口时,水流可直接通过防溢水通道部流进下水管道,从而防止水从水斗中溢出。
另外,由于在本实施例一中,水斗的外侧设有边沿部,并且边沿部上设有通道孔,阀杆穿过该通道孔、第三通道部以及第一通道部,被安装在第二通道部,因此,让用户较为方便地使用阀杆对水斗中的水流进行截断或导通。
另外,由于在本实施例一中,弹跳阀芯构件还具有设置在阀杆上端的摁帽,且该摁帽设有螺纹杆以及相配合的锁止螺母,因此使用者通过调整锁止螺母在螺纹杆上的位置,从而调整摁帽相对于阀杆的高度。
<变形例一>
在本变形例一中,对于与实施例一相同的结构,给与相同的编号并省略相同的说明。
图13是本变形例一中水斗装置的示意图。图14是本变形例一中下水器的示意图。
如图13和图14所示,本变形例一提供的水斗装置70包括水斗71以及安装在水斗上71的下水器72。下水管道90安装在下水器72的下端。
本实施例一中水斗71包括盛水部73以及边沿部74。
盛水部73包括底部(图中未示出)、配合该底部形成盛水空间的侧壁76以及设置在侧壁下端的出水口(图中未示出)。在本变形例一中,盛水部73的蓄水深度大于实施例一中盛水部13的蓄水深度。
边沿部74周向地形成在盛水部73上端的外侧边缘,该边沿部74具有与出水口相对应的通道孔78。
下水器72包括引流本体79和弹跳阀芯构件80。
引流本体79包括第一通道部21、第二通道部22、第三通道部23、防溢水通道部81以及增高套筒82。其中,本变形例一中的第一通道部21、第二通道部22以及第三通道部23与实施例一中的第一通道部21以及第二通道部22结构完全相同。
第三通道部23的溢水出口被密封。
增高套筒82的外侧面设有溢水进口83,增高套筒82安装在第三通道部23的第三通道壁36上端和边沿安装部分38之间。
防溢水通道部81包括溢水通道以及形成溢水通道的溢水管84。溢水管84的一端设置在增高套筒82的溢水进口,另一端设置在第二通道部22的溢水出口,使得第三通道35与第二通道30通过溢水通道相连通。
变形例一的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变形例一涉及的下水器及水斗装置,因为采用以上结构,所以除了具有实施例一的下水器及水斗装置所起到的作用与效果之外,还具有如下优点:因为下水器的引流本体还包括设置在第三通道部顶端的增高套筒,且溢水进口设置在该增高套筒上,所以,本变形例一涉及的水斗装置能够蓄集更多的水。
此外,增高套筒与第三通道部为可拆卸连接,针对不同规格的水斗(如不同深度的水斗)能够适应其长度,增加零部件的通用性。
<变形例二>
在本变形例二中,对于与实施例一相同的结构,给与相同的编号并省略相同的说明。
图15是本变形例二中水斗装置的整体示意图;图16是本变形例二中水斗装置的分离示意图;图17是本变形例二中水斗装置的剖视图;以及图18是本变形例二中水斗的示意图。
如图15至18所示,本变形例2中的水斗装置100包括水斗101以及安装在水斗101上的下水器12。下水通道90安装在下水器12下端。
本变形例二中的水斗101包括盛水部102以及固定在盛水部102上端的边沿部103。
盛水部102包括底部104、配合该底部104形成盛水空间的侧壁105、设置在侧壁105下端的出水口106、下水器安装槽107以及凸台108。其中,本变形例二中出水口106与实施例一中的出水口17相同。
底部104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从而使水斗101内的水在重力作用下汇集到出水口106处。
下水器安装槽107形成在盛水部102的侧壁105外侧底端,并使得出水口106位于下水器安装槽107的中心处。
凸台108形成在在盛水部31底部且位于出水口106下方。
变形例二的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变形例二涉及的下水器及水斗装置,因为采用以上结构,所以除了具有实施例一的下水器及水斗装置所起到的作用与效果之外,还具有如下优点:因为水斗装置中水斗的出水口处具有下水器安装槽,所以引流本体上的安装部安装在凹槽中,不但减少了下水器的占用空间,而且方便下水器安装。
另外,由于在本变形例二中,水斗装置中水斗内侧的底面为斜面,因此水斗中的水流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汇集到出水口,从而提高排水效率。
<变形例三>
在本变形例三中,对于与实施例一相同的结构,给与相同的编号并省略相同的说明。
图19是本变形例三中水斗装置的整体示意图。图20是本变形例三中水斗的示意图。
如图19和图20所示,本变形例三提供的水斗装置110包括水斗111以及下水器12。
水斗111包括盛水部112以及边沿部113。
盛水部112与实施例一中的盛水部13结构完全相同。
边沿部113周向地形成在盛水部112外侧边缘,使得盛水部112顶端高于边沿部113的顶面。该边沿部113具有与出水口17相对应的通道孔114。
本变形例三中的下水器2与实施例一中的下水器2结构完全相同、安装方式也相同。
变形例三的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变形例三涉及的下水器及水斗装置,因为采用以上结构,所以除了具有实施例一的下水器及水斗装置所起到的作用与效果之外,还具有如下优点:因为水斗装置的盛水部的顶端高于边沿部的顶面,所以水斗装置的盛水部高于边沿部的部分可以对放置在边沿部上的物品进行阻拦,从而防止物品掉进水斗内。
<变形例四>
图21是本变形例四中水斗装置的整体示意图,图22是图21中B-B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如图21和图22所示,本变形例四提供一种水斗装置120,包括水斗121以及安装在水斗121上的下水器122。
图23是本变形例四中水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如图23所示,水斗121具有盛水部123以及边沿部124。
盛水部123包括底部125、配合该底部125形成盛水空间的侧壁126以及设置在侧壁126下端的出水口127。底部125呈椭圆形。侧壁126环绕椭圆形底板125沿竖直方向延伸,侧壁126的外侧面为弧形面。
边沿部124周向地形成在盛水部123上端的外侧边缘,该边沿部124具有与出水口127相对应的通道孔128。
图24是本变形例四中下水器的俯视图。
如图24所示,下水器122具有引流本体129以及弹跳阀芯构件20。本变形例四中的弹跳阀芯构件20与实施例一中的弹跳阀芯构件20的结构完全相同。
引流本体129的第二通道部22、第三通道部23以及防溢水通道部24与实施例一中的第二通道部22、第三通道部23以及防溢水通道部24结构完全相同,第一通道部130的安装部分131的安装面为与侧壁126的外侧面相匹配的弧面,使得第一通道部130的安装部分131与水斗121的侧壁很好地贴合。
变形例四的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变形例四涉及的下水器及水斗装置,因为采用以上结构,所以除了具有实施例一的下水器及水斗装置所起到的作用与效果之外,还具有如下优点:因为下水器中引流本体上的安装台具有与水斗的出水口处的弧形面相贴合的弧形面,所以,下水器中引流本体上的安装台可以紧密贴合在盛水部的外壁上,从而使得下水器与水斗之间的连接更为牢固。
<实施例二>
在本实施例二中,对于与实施例一相同的结构,给与相同的编号并省略相同的说明。
图25是本实施例二中水斗装置的立体图1。
如图25所示,本实施例二提供一种水斗装置140,包括水斗11以及安装在水斗11上的下水器141。
本实施例二中水斗11的结构与实施例一中水斗11的结构完全相同。
图26是本实施例二中下水器的立体图2。
如图26所示,下水器141包含引流本体142以及弹跳阀芯构件143。
引流本体142包括第一通道部21、第二通道部143、第三通道部144、防溢水通道部145,本实施例二中的第一通道部21与实施例一中的第一通道部21结构完全相同。
第二通道部143包括第二通道(图中未示出)、形成第二通道的第二通道壁146以及环槽和抵接部。
第二通道壁146形成在第一通道壁的下贯穿孔处,使得第二通道与第一通道相连通,另外第二通道还与下水管道相连通。
环槽设置于第二通道壁146的内侧,抵接部设置于第二通道壁146的内侧且位于环槽下方。
第三通道部144包括第三通道(图中未示出)、形成第三通道的第三通道壁149和边沿安装部分38。
第三通道壁149形成在第一通道壁26的上贯穿孔处,使得第三通道与第一通道相连通。
边沿安装部分38用于连接第三通道壁149和边沿部14。在本实施例二中边沿安装部分38与本实施例一中的边沿安装部分38完全相同。
防溢水通道部145包括形成在第三通道壁的内侧的第一溢水通道(图中未示出)和形成在弹跳阀芯构件的第二溢水通道(图中未示出)。
图27是本实施例二中弹跳阀芯构件的示意图。
如图27所示,弹跳阀芯构件143包括阀杆150、摁帽45以及弹跳控制件46,在本实施例二中,弹跳控制件46以及摁帽45与实施例一中的结构完全相同、安装方式也相同。
阀杆150包括杆体151、溢水进口152、溢水出口153以及安装在杆体151下端的密封圈154。
杆体151内部具有空腔(即溢水通道)。
溢水进口152设置在杆体151的上端,用于连通第三通道和第二通道。
溢水出口153设置在杆体151的上端,用于连通第二溢水通道和第二通道。
密封圈154设置在杆体151的下端且位于溢水出口153的上方,并与第二通道部内的环槽相配合。
实施例二的作用与效果
本实施例二提供的水斗装置及水斗装置,因为下水器中引流本体的溢水通道部具有形成在杆体内部的溢水通道,因此当水到达溢水进口高度时,可以流经第一通道、溢水通道、第二通道最后进入下水管道,而无需额外设置溢水管,从而使得下水器的结构更加小巧,减少下水器的安装空间,可以更为灵活地适应于不同的水斗的安装需求。
另外,由于弹跳阀芯构件中杆体的底部设置有溢水出口且密封圈设置在杆体的底部外壁上,因此无论何时,溢水出口的高度必然低于密封圈的高度,从而使得溢水出口的设置不再受到密封圈形成密封的位置的影响,这会让下水器的加工更加简单方便。
<变形例五>
在本变形例五中,对于与实施例二相同的结构,给与相同的编号并省略相同的说明。
图28是本变形例五中水斗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如图28所示,本变形例五提供一种水斗装置160,包括水斗11以及下水器161。
本变形例五中水斗11的结构与实施例二中水斗11的结构完全相同。
下水器161具有引流本体142以及弹跳阀芯构件163。
本变形例五中的引流本体162包括第一通道部、第二通道部、第三通道部以及防溢水通道部164,第一通道部、第二通道部、第三通道部与实施例二中的引流本体142中的第一通道部、第二通道部、第三通道部结构完全相同。
防溢水通道部164包括形成在弹跳阀芯构件163的第二溢水通道145。
图29是本变形例五中弹跳阀芯构件的示意图。
如图29所示,弹跳阀芯构件163包括阀杆167、摁帽45以及弹跳控制件46,在本变形例五中,弹跳控制件46以及摁帽45与实施例一中的结构完全相同、安装方式也相同。
阀杆167包括杆体168、溢水进口169、溢水出口(图中未示出)以及安装在杆体168下端的密封圈48。
杆体167呈六棱柱,内部具有空腔(即溢水通道145),该空腔分别与第一通道以及第二通道连通。
溢水进口169设置在杆体167的上端,用于连通溢水通道和第三通道。
溢水出口设置在杆体167的下端,用于连通溢水通道和第二通道。
密封圈48设置在杆体的下端且位于溢水出口的上方,并与第二通道部内的环槽相配合。
变形例五的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变形例五涉及的下水器及水斗装置所以除了具有实施例二的下水器及水斗装置所起到的作用与效果之外,还具有如下优点:因为下水器中引流本体防溢水通道部形成在杆体的内部,所以,下水器的结构同样小巧,在将下水器安装到水斗上时所需占用的空间也很小。
此外,由于本变形例五中下水器内的杆体为空心的直六棱柱结构,这样的结构可以增大杆体外壁与第三通道部内壁之间的间隙,因此增大了溢水通道部中水的流量,也就是说,增大了水斗中水排入下水管道的速度,可以更有效地防止水斗溢水。
<变形例六>
在本变形例六中,对于与实施例二相同的结构,给与相同的编号并省略相同的说明。
图30是本变形例六中水斗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如图30所示,本变形例六提供一种水斗装置170,包括水斗11以及下水器171。
本变形例六中水斗11的结构与实施例一中水斗11的结构完全相同。
下水器171包括引流本体142以及弹跳阀芯构件173。
本变形例六中的引流本体172包括第一通道部、第二通道部、第三通道部以及防溢水通道部,第一通道部、第二通道部、第三通道部与实施例二中的引流本体142中的第一通道部、第二通道部、第三通道部结构完全相同。
防溢水通道部164包括形成在弹跳阀芯构件173的溢水通道145。
图31是本变形例六中弹跳阀芯构件的示意图。
如图31所示,弹跳阀芯构件173包括阀杆176、摁帽45以及弹跳控制件46,在本变形例六中,弹跳控制件46以及摁帽45与实施例二中的结构完全相同、安装方式也相同。
阀杆176包括杆体177、溢水进口178、溢水出口以及密封圈154。
杆体177呈四棱柱,内部具有空腔(即溢水通道145),该空腔分别与第三通道以及第二通道连通。
溢水进口178设置在杆体177的上端,用于连通溢水通道和第三通道。
溢水出口设置在杆体177的下端,用于连通溢水通道和第二通道。
密封圈154设置在杆体177的下端且位于溢水出口的上方,并与第二通道部内的环槽相配合。
变形例六的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变形例六涉及的下水器及水斗装置所以除了具有实施例二的下水器及水斗装置所起到的作用与效果之外,还具有如下优点:因为下水器中引流本体防溢水通道部形成在杆体的内部,所以,下水器的结构同样小巧,将下水器安装到水斗上后所需占用的空间也很小。
此外,由于本变形例五中下水器内的杆体为空心的长方体,这样的结构可以增大杆体外壁与第三通道部内壁之间的间隙,因此可以增大溢水通道部中水的流量,也就是说,增大了水斗中水排入下水管道的速度,可以更有效地防止水斗溢水。
<实施例三>
在本实施例三中,对于与实施例一相同的结构,给与相同的编号并省略相同的说明。
图32是本实施例三中水斗装置的主视图;图33是本实施例三中下水器的主视图;以及图34是本实施例三中引流本体的剖视图。
如图32至图34所示,本实施例三提供一种水斗装置180,包括水斗11以及安装在水斗11上的下水器181。
本实施例三中水斗11的结构与实施例一中水斗11的结构完全相同,具有与实施例一中的水斗1完全相同的盛水部11以及边沿部12。
下水器181包含引流本体182以及弹跳阀芯构件152。弹跳阀芯构件152与实施例二的弹跳阀芯构件152结构完全相同。
引流本体182具有第一通道部183、第二通道部184以及防溢水通道部185。
第一通道部183包括第一通道186、第一通道壁187、溢水进口188、下贯穿孔189以及上贯穿孔190。
第一通道壁187用于形成与出水口17相对应的第一通道186。
上贯穿孔190形成在第一通道壁187的顶部。
下贯穿孔189形成在第一通道壁187的底部,且与上贯穿孔190相对设置。
一对溢水进口188相对地形成在第一通道壁187侧边的上端两侧。
第二通道部184包括第二通道191、用于形成第二通道191的第二通道壁192以及溢水出口193、环槽和抵接部。
第二通道壁192形成在第一通道壁187的下贯穿孔189处,使得第二通道191与第一通道186相连通,另外第二通道191还与下水管道90相连通。
溢水出口193形成在第二通道壁192上。
环槽设置于第二通道壁192的内侧且位于溢水出口193上方。
抵接部设置于第二通道壁192的内侧且位于溢水出口193下方。
防溢水通道部185包括一对溢水通道194以及形成溢水通道194的溢水通道壁195。
溢水通道壁195的内侧面与第一通道壁187的外侧面之间形成溢水通道194。
溢水通道194的一端与溢水进口188连通、另一端与溢水出口193连通,用于将从溢水进口188流出的水引流到溢水出口193。
实施例三的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实施例三涉及的下水器及水斗装置所以除了具有实施例一的下水器及水斗装置所起到的作用与效果之外,还具有如下优点:因为下水器中引流本体的防溢水通道部包括分别形成在引流本体的第一通道部和第二通道部的两侧的溢水通道,因此一方面可以使得下水器的结构更加小巧,减少下水器所占据的空间,可以更为灵活的适应于不同的水斗的安装需求,另一方面,即使其中一条溢水通道堵塞,高出溢水进口的水也可以从一条溢水通道排出。
变形例一至四中的变形方式不仅仅局限于对实施例一的变形,也可以应用于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中。变形例五至六中的变形方式不仅仅局限于对实施例二的变形,也可以应用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三中。
在别的实施方式中,为防止异物堵塞下水通道,通水孔远离下水管的一侧可以覆盖有过滤网,用于过滤水中的固体杂物。
上述实施方式为本发明的优选案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下水器,安装在水斗的外侧,用于连通所述水斗的出水口和下水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
引流本体,对应于所述出水口,至少具有与所述出水口连通的第一通道部以及与所述第一通道部和所述下水管道分别连通的第二通道部;以及
弹跳阀芯构件,可取放地穿过所述第一通道部且安装在所述第二通道部内,用于将从所述出水口流向所述下水管道的水流进行截断或导通,
其中,所述弹跳阀芯构件至少具有:
阀杆,安装有密封圈;以及
弹跳控制件,让所述密封圈控制在截断位置或导通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水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斗设有处于所述外侧的边沿部,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水斗的侧壁下端;
所述引流本体还具有与所述第一通道部相连通并且延伸至所述边沿部上的通道孔的第三通道部;
所述阀杆穿过所述通道孔、所述第三通道部以及所述第一通道部,被安装在所述第二通道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水器,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第二通道部设有位于所述截断位置下方的抵接部;
所述弹跳控制件包括:
底座,与所述抵接部抵接;以及
阀芯杆,一端与所述阀杆固定连接,另一端可移动地嵌设在所述底座内,
所述阀芯杆与所述底座相配合,使得所述阀杆在沿所述第二通道部往复移动时,让所述密封圈控制在所述截断位置或所述导通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水器,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阀芯杆还具有与所述导通位置相对应的第一限位部以及与所述截断位置相对应的第二限位部,
所述底座内设有拉钩以及复位弹簧,
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底座抵接,另一端与所述阀芯杆抵接,
所述拉钩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另一端被安装成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交替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水器,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第一通道部与所述第二通道部通过连通口连通,
所述截断位置被设定在所述连通口处,
所述导通位置为所述密封圈被设定在所述位于所述连通口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水器,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第三通道部具有与预定水位对应设置的溢水进口、所述第二通道部的位于所述截断位置下方的下方部分具有溢水出口,
所述引流本体还具有连通所述溢水出口以及所述溢水进口的溢水通道部,
所述溢水进口、所述溢水出口以及所述溢水通道部形成旁通式防溢水通道部,用于将流入所述第三通道部内并高于所述预定水位的水引导至所述下方部分,
或,所述阀杆具有与所述预定水位对应设置的溢水进口、位于所述密封圈下方的溢水出口以及连通所述溢水进口以及所述溢水出口的溢水通道;
所述溢水进口、所述溢水出口以及所述溢水通道形成内置式防溢水通道部,用于将流入所述第三通道部内并高于所述预定水位的水引导至所述下方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水器,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阀杆远离所述密封圈的一端安装有可伸缩的摁帽,该摁帽具有螺纹杆,所述阀杆具有与所述螺纹杆相适配的螺纹段,所述螺纹杆用于调整所述摁帽的高度,并通过锁止螺母进行固定。
8.一种水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斗,用于盛放水,其侧壁底部具有出水口;以及
与所述出水口相对应的下水器,安装在所述出水口处,用于将所述水斗内的水引入下水管道,
其中,所述下水器为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下水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斗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第一通道部靠近所述出水口的一侧具有安装部,该安装部密封安装在所述水斗的外侧壁,与所述出水口相对应,
或,所述水斗的外侧壁具有与所述出水口相对应的凹槽,所述安装部密封安装在所述凹槽中。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斗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水斗具有弧形侧壁,所述出水口设置在该弧形侧壁的底部,
或所述水斗具有拐角,所述出水口设置在所述拐角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2956072 | 2020-04-15 | ||
CN202010295607.2A CN111364566A (zh) | 2020-04-15 | 2020-04-15 | 一种水槽的下水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459178A true CN112459178A (zh) | 2021-03-09 |
Family
ID=71209516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295607.2A Pending CN111364566A (zh) | 2020-04-15 | 2020-04-15 | 一种水槽的下水结构 |
CN202023111729.6U Active CN214116838U (zh) | 2020-04-15 | 2020-12-22 | 一种下水器及水斗装置 |
CN202011531165.3A Pending CN112459178A (zh) | 2020-04-15 | 2020-12-22 | 一种下水器及水斗装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295607.2A Pending CN111364566A (zh) | 2020-04-15 | 2020-04-15 | 一种水槽的下水结构 |
CN202023111729.6U Active CN214116838U (zh) | 2020-04-15 | 2020-12-22 | 一种下水器及水斗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3) | CN111364566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983218A (zh) * | 2021-10-20 | 2022-01-28 | 埃飞灵卫浴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直插旋转式快接角阀 |
CN114001169A (zh) * | 2021-10-20 | 2022-02-01 | 埃飞灵卫浴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直通式旋转角阀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64566A (zh) * | 2020-04-15 | 2020-07-03 | 埃飞灵卫浴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水槽的下水结构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653938A (zh) * | 2017-09-11 | 2018-02-02 | 宁波欧琳厨具有限公司 | 后置式双槽下水管 |
CN207362954U (zh) * | 2017-08-28 | 2018-05-15 | 佛山市顺德区悍高家具制品有限公司 | 后置下水器及具有后置下水器的水槽系统 |
CN110424501A (zh) * | 2019-08-28 | 2019-11-08 | 罗耀源 | 一种带有外置隐藏式去水和自溢水装置的盥洗台盆 |
CN214116838U (zh) * | 2020-04-15 | 2021-09-03 | 埃飞灵卫浴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下水器及水斗装置 |
-
2020
- 2020-04-15 CN CN202010295607.2A patent/CN111364566A/zh active Pending
- 2020-12-22 CN CN202023111729.6U patent/CN214116838U/zh active Active
- 2020-12-22 CN CN202011531165.3A patent/CN112459178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7362954U (zh) * | 2017-08-28 | 2018-05-15 | 佛山市顺德区悍高家具制品有限公司 | 后置下水器及具有后置下水器的水槽系统 |
CN107653938A (zh) * | 2017-09-11 | 2018-02-02 | 宁波欧琳厨具有限公司 | 后置式双槽下水管 |
CN110424501A (zh) * | 2019-08-28 | 2019-11-08 | 罗耀源 | 一种带有外置隐藏式去水和自溢水装置的盥洗台盆 |
CN214116838U (zh) * | 2020-04-15 | 2021-09-03 | 埃飞灵卫浴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下水器及水斗装置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983218A (zh) * | 2021-10-20 | 2022-01-28 | 埃飞灵卫浴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直插旋转式快接角阀 |
CN114001169A (zh) * | 2021-10-20 | 2022-02-01 | 埃飞灵卫浴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直通式旋转角阀 |
CN114001169B (zh) * | 2021-10-20 | 2024-02-02 | 埃飞灵卫浴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直通式旋转角阀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364566A (zh) | 2020-07-03 |
CN214116838U (zh) | 2021-09-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4116838U (zh) | 一种下水器及水斗装置 | |
JP6682065B2 (ja) | 排水配管 | |
US10626587B2 (en) | Overflow | |
CN107965016B (zh) | 一种具有溢水及过滤功能的下水器 | |
CN211922859U (zh) | 一种溢流和排水一体的去水器 | |
CN201896358U (zh) | 预埋式三防地漏 | |
CN210978704U (zh) | 一种防溅水的水龙头 | |
JP7164776B2 (ja) | 洗剤投入装置 | |
CN212001433U (zh) | 一种水槽的下水结构 | |
US5181281A (en) | Device for controlling dissolution of a solid cleanser | |
CN210397896U (zh) | 自动排水器 | |
CN212506578U (zh) | 一种溢排一体的去水器 | |
CN111827420A (zh) | 一种溢流和排水一体的去水器 | |
JP2649327B2 (ja) | 浮上油自動回収装置 | |
CN217150498U (zh) | 一种防臭用壳体及防臭弹跳塞 | |
CN210600296U (zh) | 一种横轴式出水转换器及水龙头净水器 | |
CN212129347U (zh) | 一种下水防臭防虫防返水器具 | |
CN105350633A (zh) | 防回水防臭地漏装置 | |
CN210510387U (zh) | 一种先导式旁路无泄漏自控回流阀 | |
KR200151567Y1 (ko) | 수도전용 자폐식 밸브장치 | |
CN214172587U (zh) | 一种新型太阳能防冻供水系统 | |
CN217557095U (zh) | 一种防臭下水器 | |
JP7204754B2 (ja) | 洗剤投入装置 | |
CN208957939U (zh) | 一种坐便器盖板和桶体的拆装机构 | |
CN222165102U (zh) | 水箱组件及送风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