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55374A - 一种用于胎模支撑的柔性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胎模支撑的柔性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455374A CN112455374A CN202011254766.4A CN202011254766A CN112455374A CN 112455374 A CN112455374 A CN 112455374A CN 202011254766 A CN202011254766 A CN 202011254766A CN 112455374 A CN112455374 A CN 11245537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cking
- flexible support
- support device
- flexible
- suppor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24—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bumpers on vehicles
- B60R19/26—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bumpers on vehicles comprising yieldable mount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胎模支撑的柔性支撑装置,包括壳体和固定在壳体底端的底板,壳体的上表面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安装有可沿X方向移动的锁紧卡框,锁紧卡框具有多个沿X向设置的横梁,相邻的两个横梁之间设置有多个锁紧夹;壳体中还具有多个沿Z向设置的通孔,每个通孔内均滑动设置有弹性件和支撑杆,支撑杆的顶端穿过锁紧夹后伸出壳体的上表面,底端与弹性件相连,弹性件底端则与底板相连。本发明的用于胎模支撑的柔性支撑装置,通过在支撑杆下端设置弹性件,使支撑杆的高度可随保险杠的外型而改变,实现对保险杠的柔性支撑,只需一个柔性支撑装置即可完成对不同造型的保险杠的支撑,可大大节省场地。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外饰件装配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胎模支撑的柔性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保险杠在进行装配时,通常采用专用胎模进行支撑,即专用胎模的结构与保险杠的造型一致,从而对保险杠进行支撑。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保险杠等外饰造型越来越多样化、定制化,对汽车保险杠装配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为了适应多样化造型的保险杠,保险杠的装配需要更多的胎模类型,以应对多样化保险杠的装配支撑。
由于专用胎模只适用于特定造型的保险杠,不同造型的保险杠需要配置不同的胎模,这样会导致胎模数量过多,浪费场地。而共用胎模只适用于产品造型结构能够满足胎模支撑块的共用的情况,所以柔性胎模支撑块适应多种造型结构的支撑问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胎模支撑的柔性支撑装置,该柔性支撑装置可随保险杠的造型而变形,从而适用于不同造型的保险杠的装配支撑。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胎模支撑的柔性支撑装置,包括壳体和固定在所述壳体底端的底板,所述壳体的上表面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可沿X方向移动的锁紧卡框,所述锁紧卡框具有多个沿X向设置的横梁,相邻的两个横梁之间设置有多个锁紧夹;
所述壳体中还具有多个沿Z向设置的通孔,每个所述通孔内均滑动设置有弹性件和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穿过所述锁紧夹后伸出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底端与弹性件相连,弹性件底端则与所述底板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锁紧夹包括相互配合的上夹环和下夹环,所述上夹环和下夹环的外侧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横梁抵接,所述上夹环和下夹环的内侧则与所述支撑杆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上夹环和下夹环的外侧设有凹槽,所述横梁上设有可容置在所述凹槽内的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为半圆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为三角形结构或半圆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纵横交错且均匀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为25个且成5行5列排布。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或橡胶套筒。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底板焊接或粘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杆接触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与所述壳体底端螺纹连接或粘接。
本发明的用于胎模支撑的柔性支撑装置,通过在支撑杆下端设置弹性件,使支撑杆的高度可随保险杠的外型而改变,从而通过接触产品造型而随形。随形产品造型后,柔性支撑装置由机械锁止机构锁定支撑杆高度,以提供支撑所需要的支撑力,达到支撑装配的效果。本发明通过对保险杠的柔性支撑,从而适用于不同造型的保险杠,即只需一个柔性支撑装置即可完成对不同造型的保险杠的支撑,可大大地节省场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胎模支撑的柔性支撑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支撑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a和图4b分别为在未锁紧状态和锁紧状态锁紧卡框、锁紧夹和支撑杆之间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壳体;
11-通孔;
12-安装槽;
2-底板;
3-锁紧卡框;
31-横梁;
311-凸起;
4-锁紧夹;
41-上夹环;
42-下夹环;
43-凹槽;
5-支撑杆;
6-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予以详细描述。
如图1和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胎模支撑的柔性支撑装置,包括壳体1和底板2,底板2通过螺纹连接或粘接等方式固定在壳体1的底端;壳体1上表面沿周向设有一圈内凹的台阶,形成一安装槽12,该安装槽12上搭放一锁紧卡框3有,所述锁紧卡框3在X方向与安装槽12的槽壁间具有间隙,使锁紧卡框3在该安装槽12中沿X向可移动,而在Y方向则不可移动。此外,锁紧卡框3内沿X向设置多个横梁31,在相邻的两个横梁31之间设置有多个沿X向排列的锁紧夹4,这些锁紧夹4也搭接于所述壳体的安装槽12上。
请参阅图1和图3,所述壳体1还具有多个沿Z向设置的通孔11,且该通孔11内均设置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的顶端穿过锁紧夹4后伸出壳体1的上表面,其底端与一弹性件6接触相连,该弹性件6的底部则与底座2通过焊接或粘接等方式固定相连,由此,支撑杆5和弹性件6可在通孔11内沿Z向上下滑动。
如图4a和图4b所示,其中图4a为锁紧夹4未锁紧状态的示意图,图4b为锁紧夹4锁紧状态的示意图。按照本实施例,锁紧夹4包括相互配合的上夹环41和下夹环42,两者各自形成一半圆形凹口,用来环抱支撑杆5,与该半圆形凹口相对的外侧则分别与锁紧卡框3的横梁31抵接配合。其中,上夹环41和下夹环42的外侧分别设有三角形凹槽43,锁紧卡框3的横梁31上则设置有与该凹槽43相配合的半圆形凸起311。在如图4a的未锁紧状态时,凸起311正好位于凹槽43内,此时上下夹环围绕支撑杆5,但两夹环间具有间隙,因而并未抱紧,支撑杆5可以沿Z向上下移动;在如图4b的锁紧状态时,凸起311离开凹槽43,并挤压上夹环41和下夹环42,使它们沿Y向相对运动,从而抱紧支撑杆5,此时支撑杆5位置固定,不可上下移动。
据此,该柔性支撑装置在使用时,在装配前,保险杠尚未放置在该柔性支撑装置上时,由于支撑杆5形状、尺寸、材料等均相同,所有支撑杆5在此时沿Z向的高度均相同,当保险杠放置在支撑杆5上并与支撑杆5贴合后,在保险杠的重力作用下,支撑杆5将沿Z向向下移动,并压缩弹性件,直至达到平衡,由于保险杠的外型不是平整的,此时每个支撑杆5的高度也各不相同;当保险杠和支撑杆5达到平衡状态后,沿X方向移动锁紧卡框3,锁紧卡框3的横梁31由于凸起311对锁紧夹4的上、下夹环41和42的抵压而带动上下夹环沿Y向相对移动,两者之间的间隙逐渐减小,到锁紧状态时,上下夹环之间的间隙几乎为0,从而支撑杆5被上下夹环抱紧,无法再沿Z向上下移动,从而使其固定。抱紧支撑杆5后,锁紧卡框3与锁紧夹4之间有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锁紧夹4与支撑杆5之间存在一对摩擦力,在摩擦力和反作用力的作用下,锁紧卡框3将固定而不会松动,当在外力作用下回到图4a的状态时,锁紧卡框3和锁紧夹4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以及锁紧夹4和支撑杆5之间的摩擦力才会消失。这时,即可对保险杠进行后续的装配步骤。当所有装配步骤均完成后,移开保险杠,并将锁紧卡框3沿反方向移动,使横梁31上的凸起311正好座于凹槽43中,此时,在弹性件6的作用下,支撑杆5将弹出,恢复至原始状态,准备进行对下一个保险杠的支撑。由于弹性件6的作用,支撑杆5的高度可随着保险杠的造型不同而改变,实现对保险杠的柔性支撑,因此可以适用于不同造型的保险杠。
由于在锁紧卡框3沿X向移动时,凸起311一直与上下夹环的外侧接触,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凸起311采用半圆形结构可以避免凸起311在运动过程中划损上下夹环的外侧壁,从而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凹槽43设置为三角形结构,这样可以使凹槽43的加工更方便。
凹槽43还可以设置为半圆形结构,且其内径需大于凸起311的外径,以使凸起311能够完全容置在凹槽43中。
优选地,通孔11、支撑杆5和锁紧夹4的数量应该相同且一一对应,在一较佳的实施方式中,通孔11可纵横交错排列,且通孔11间的横向间距和纵向间距相同。
当然,通孔11、支撑杆5的数量可以根据保险杠的实际大小布置,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例如,通孔11和支撑杆5均设置为25个,且排布成5行5列。这样可以使支撑杆5分布均匀,支撑更稳定。
弹性件6可以为弹簧或橡胶套筒,也可以为其他弹性装置,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
该柔性支撑装置在安装时,先将锁紧卡框3和锁紧夹4安装在壳体1上表面的安装槽中,然后将支撑杆5从壳体1的底部伸入通孔11中,并穿过锁紧夹4,然后将弹性件6固定在底板2上接着将底板2安装在壳体1的底部,并将弹性件6插入通孔11中与支撑杆5接触,最后再将底板2与壳体1用粘结或螺钉固定。
应当注意的是,该柔性支撑装置不仅适用于保险杠的支撑,也可以用于汽车其他零部件的装配支撑。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支撑装置,通过在支撑杆5下端设置弹性件6,使支撑杆5的高度可随保险杠的外型而改变,实现对保险杠的柔性支撑,从而适用于不同造型的保险杠,即只需一个柔性支撑装置即可完成对不同造型的保险杠的支撑,可大大地节省场地。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即凡是依据本发明申请的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等效变化与修饰,皆落入本发明专利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本发明未详尽描述的均为常规技术内容。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胎模支撑的柔性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固定在所述壳体底端的底板,所述壳体的上表面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可沿X方向移动的锁紧卡框,所述锁紧卡框具有多个沿X向设置的横梁,相邻的两个横梁之间设置有多个锁紧夹;
所述壳体中还具有多个沿Z向设置的通孔,每个所述通孔内均滑动设置有弹性件和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穿过所述锁紧夹后伸出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底端与弹性件相连,弹性件底端则与所述底板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夹包括相互配合的上夹环和下夹环,所述上夹环和下夹环的外侧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横梁抵接,所述上夹环和下夹环的内侧则与所述支撑杆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环和下夹环的外侧设有凹槽,所述横梁上设有可容置在所述凹槽内的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为半圆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三角形结构或半圆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纵横交错且均匀排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柔性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25个且成5行5列排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或橡胶套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底板焊接或粘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杆接触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与所述壳体底端螺纹连接或粘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254766.4A CN112455374B (zh) | 2020-11-11 | 2020-11-11 | 一种用于胎模支撑的柔性支撑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254766.4A CN112455374B (zh) | 2020-11-11 | 2020-11-11 | 一种用于胎模支撑的柔性支撑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455374A true CN112455374A (zh) | 2021-03-09 |
CN112455374B CN112455374B (zh) | 2025-03-07 |
Family
ID=74824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254766.4A Active CN112455374B (zh) | 2020-11-11 | 2020-11-11 | 一种用于胎模支撑的柔性支撑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455374B (zh)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3527145A1 (de) * | 1985-07-29 | 1987-02-05 | Gerhard Rumpp | Schutzvorrichtung fuer ein kraftfahrzeug |
DE29505649U1 (de) * | 1994-05-31 | 1995-06-22 | Bochumer Eisenhütte Heintzmann GmbH & Co KG, 44793 Bochum | Verbindungsvorrichtung an einem nachgiebigen Streckenausbau |
US6398100B1 (en) * | 2000-02-12 | 2002-06-04 | Kevin Alan Radbourne | Back-up clamp |
US20080023972A1 (en) * | 2006-07-28 | 2008-01-31 |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 Attachment structure of energy absorbing structure |
CN102240993A (zh) * | 2010-05-10 | 2011-11-16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浮动支撑装置 |
CN204282959U (zh) * | 2014-11-22 | 2015-04-22 | 宁波市龙马车业有限公司 | 一种锁止结构 |
CN108698618A (zh) * | 2016-03-10 | 2018-10-23 | 福伊特专利有限公司 | 用于联接器中的变形管的脱扣监控装置、用于联接器中的变形管和列车联接器 |
CN111151958A (zh) * | 2020-02-25 | 2020-05-15 | 天津泰正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焊接用大型片状工件的夹持机构 |
CN213892420U (zh) * | 2020-11-11 | 2021-08-06 | 延锋彼欧(上海)汽车外饰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胎模支撑的柔性支撑装置 |
-
2020
- 2020-11-11 CN CN202011254766.4A patent/CN11245537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3527145A1 (de) * | 1985-07-29 | 1987-02-05 | Gerhard Rumpp | Schutzvorrichtung fuer ein kraftfahrzeug |
DE29505649U1 (de) * | 1994-05-31 | 1995-06-22 | Bochumer Eisenhütte Heintzmann GmbH & Co KG, 44793 Bochum | Verbindungsvorrichtung an einem nachgiebigen Streckenausbau |
US6398100B1 (en) * | 2000-02-12 | 2002-06-04 | Kevin Alan Radbourne | Back-up clamp |
US20080023972A1 (en) * | 2006-07-28 | 2008-01-31 |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 Attachment structure of energy absorbing structure |
CN102240993A (zh) * | 2010-05-10 | 2011-11-16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浮动支撑装置 |
CN204282959U (zh) * | 2014-11-22 | 2015-04-22 | 宁波市龙马车业有限公司 | 一种锁止结构 |
CN108698618A (zh) * | 2016-03-10 | 2018-10-23 | 福伊特专利有限公司 | 用于联接器中的变形管的脱扣监控装置、用于联接器中的变形管和列车联接器 |
CN111151958A (zh) * | 2020-02-25 | 2020-05-15 | 天津泰正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焊接用大型片状工件的夹持机构 |
CN213892420U (zh) * | 2020-11-11 | 2021-08-06 | 延锋彼欧(上海)汽车外饰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胎模支撑的柔性支撑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455374B (zh) | 2025-03-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130179B2 (ja) | 電池ホルダおよび電池ホルダの製造方法 | |
CN213892420U (zh) | 一种用于胎模支撑的柔性支撑装置 | |
KR102036789B1 (ko) | 가변형 지그 | |
KR860006327A (ko) | 금형 고정방법 및 고정장치 | |
US20110273876A1 (en) | Thermoplastic stake mounting system and method | |
CN112455374A (zh) | 一种用于胎模支撑的柔性支撑装置 | |
CN111589952A (zh) | 一种抗形变汽车加工用矫正模具 | |
CN110732884A (zh) | 用于增材制造的平台载体和组件 | |
KR101322675B1 (ko) | 몰드 툴링을 갖는 몰드 | |
EP3461612B1 (en) | Undercut processing mechanism and molding die assembly | |
KR200473069Y1 (ko) | 차량용 스트럿 조립장치 | |
JP2020083128A (ja) | スタビライザー装置及びスタビライザー装置の製造方法 | |
JPH11347654A (ja) | ダブルカムユニット | |
KR102604459B1 (ko) | 자동차용 브레이크 패드 제조 장치 | |
CN215237080U (zh) | 一种热压成型装置 | |
CN109049563B (zh) | 顶出机构及具有其的注塑机 | |
CN111347002B (zh) | 压铆治具 | |
CN219427379U (zh) | 模具制品顶出结构 | |
CN219055093U (zh) | 电池盒锁合螺母定位上料治具 | |
KR101815201B1 (ko) | 캠 슬라이드 유니트 | |
CN217551048U (zh) | 一种汽车底盘拐臂锻造模具 | |
KR101694981B1 (ko) | 브레이크 피스톤 제조장치 | |
CN210879399U (zh) | 一种适用于多种灯壳组装的夹具 | |
CN222672982U (zh) | 烘烤压合治具 | |
EP2172314A1 (en) | Work hol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tting up assembly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