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43496A - 燃气增压装置及燃气设备 - Google Patents
燃气增压装置及燃气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443496A CN112443496A CN201911032843.9A CN201911032843A CN112443496A CN 112443496 A CN112443496 A CN 112443496A CN 201911032843 A CN201911032843 A CN 201911032843A CN 112443496 A CN112443496 A CN 11244349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as
- air inlet
- fan
- cavity
- blad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4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2737 fuel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567 combustion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80 expl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26 adhesive bo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2925 dental carie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892 electric spark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2 pos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25/06—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pump being electrically driven
- F04D25/0606—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pump being electrically driven the electric motor be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tegration in the pump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05—Shafts or bearings, or assemblies thereof,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053—Shaf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05—Shafts or bearings, or assemblies thereof,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053—Shafts
- F04D29/054—Arrangements for joining or assembling shaf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08—Sealings
- F04D29/10—Shaft sealings
- F04D29/12—Shaft sealings using sealing-rings
- F04D29/122—Shaft sealings using sealing-ring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206—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46—Details, e.g. noise reduction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气增压装置及燃气设备。燃气增压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形成增压腔体和安装腔体,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连通所述增压腔体的进气口和出气口;风扇,所述风扇位于所述增压腔体中,所述风扇包括风轮、多片第一叶片和多片第二叶片,所述第一叶片和所述第二叶片绕所述风轮的轴线交替分布,且所述第一叶片上设置有朝向所述进气口方向延伸的第一尖端,所述第二叶片上设置有朝向所述进气口方向延伸的第二尖端;所述第一尖端位于所述进气口中,所述第二尖端位于所述进气口的外侧;电机,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安装腔体中并用于驱动所述风扇转动。本发明提高燃气增压装置的增压效率,以提高燃气设备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气增压装置及燃气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燃气设备(燃气热水器、燃气炉等)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家用电器,通常情况下,燃气设备的燃气阀直接与燃气管道连接,使用时,燃气阀打开使得燃气进入到燃气设备中并通过点火器点火进行燃烧。
而由于受燃气管道压力波动的影响,为了确保燃气压力达到燃气设备的使用要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10640505.9公开了一种燃气热水器燃气自动增压装置及方法,采用燃气增压泵来控制燃气的压力,以满足燃气热水器的燃气需求量的要求。常规的用于气体压力增压的增压泵通常采用蜗壳中配置风扇的结构形式,风扇转动以将进气口引入的燃气增压并从出气口输出。常规的风扇通常采用风盘配置叶片的方式,但是,受增压泵体积限制,叶片的高度尺寸受限制,导致送风效率较低容易出现气流脱离叶片的表面,使得增压泵的增压效率降低。
如何设计一种增压效率高的燃气增压装置是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气增压装置及燃气设备,实现提高燃气增压装置的增压效率,以提高燃气设备的工作效率。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燃气增压装置,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内部形成增压腔体和安装腔体,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连通所述增压腔体的进气口和出气口;
风扇,所述风扇位于所述增压腔体中,所述风扇包括风轮、多片第一叶片和多片第二叶片,所述第一叶片和所述第二叶片绕所述风轮的轴线交替分布,且所述第一叶片上设置有朝向所述进气口方向延伸的第一尖端,所述第二叶片上设置有朝向所述进气口方向延伸的第二尖端;所述第一尖端位于所述进气口中,所述第二尖端位于所述进气口的外侧;
电机,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安装腔体中并用于驱动所述风扇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叶片和所述第二叶片均沿所述风轮的边缘朝向所述风轮的轴线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叶片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叶片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包括:
蜗壳,所述蜗壳的端部设置有所述进气口,所述蜗壳的侧部设置有所述出气口;
基座,所述基座密封安装在所述蜗壳上,所述基座与所述蜗壳之间形成所述增压腔体,所述风扇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基座上;
罩壳,所述罩壳安装在所述蜗壳上,所述罩壳与所述基座之间形成所述安装腔体。
进一步的,所述蜗壳上设置有螺旋通道,所述螺旋通道围绕所述进气口布置,所述螺旋通道位于所述蜗壳外部的端口形成所述出气口,所述螺旋通道连通所述增压腔体。
进一步的,所述螺旋通道围绕在所述风轮的外侧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螺旋通道沿螺旋方向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第一叶片的外端部和所述第二叶片的外端部相对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螺旋通道的截面积沿气体流动方向逐渐变大。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口的边缘为倒圆角结构,所述第一尖端沿着所述倒圆角结构的表面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风扇上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密封伸出至所述增压腔体的外部并与所述电机的转轴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燃气设备,包括燃烧器,还包括上述燃气增压装置,所述燃气增压装置的出气口与所述燃烧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通过在风扇上配置交替设置的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第一叶片形成的第一尖端延伸至进气口中能够在直接在进气口中形成较强的负压,以高效的将进入到进气口中的燃气吸入到增压腔体中,而吸入到增压腔体中的燃气经过进气口外侧的第二尖端作用,能够使得燃气向风轮外周方向输送,在第二尖端的作用下,能够有效地减少进气口外周的燃气脱离叶片,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燃气增压装置的增压效率,以提高燃气设备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燃气增压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燃气增压装置的爆炸图;
图3为图1燃气增压装置的剖视图;
图4为风扇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为风扇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6为蜗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蜗壳的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燃气设备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竖”、“横”、“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燃气增压装置,通常包括外壳1、风扇2和电机3。外壳1内部形成增压腔体100和安装腔体200,外壳1上还设置有连通增压腔体100的进气口102和出气口101。风扇2位于增压腔体100中并用于将从进气口102引入的气体增压输送至出气口101向外增压排出。而电机3则位于安装腔体200中,而电机3包括壳体31、定子32、转子33和转轴34,转子33设置在转轴34上,定子32和转子33设置在壳体31中,电机3则用于向风扇2提供动力以驱动风扇2在增压腔体100中转动。
实施例一
为了减少或避免电机因燃气泄漏而发生爆燃的情况,风扇2上设置有连接轴20,连接轴20密封伸出至增压腔体100的外部;而转轴34的一端部密封伸出至壳体31的外部并与连接轴20连接。具体的,连接轴20采用密封的方式从增压腔体100的内部延伸至外部,这样,连接轴20采用密封连接设计,可以有效地减少燃气从风扇2的安装部位发生泄漏,这样,便可以减少燃气从增压腔体100泄漏至安装腔体200中。另外,对于安装腔体200中的电机3而言,电机3在通过电缆30供电运转时,电机3内部产生的电火花容易点燃泄漏至安装腔体中的燃气。为此,电机3的转轴34与连接轴20连接的端部密封伸出至电机3壳体31的外部,这样,便可以有效的减少或避免燃气进入到电机3的内部。即便存在部分燃气泄漏至安装腔体200中,也可以避免因电机3通电而产生爆燃。同时,进入到外壳1中增压腔体100内的燃气即便发生泄漏,泄漏的燃气也仅是泄漏至安装腔体200中,有效地避免燃气外泄至外壳1的外部,从而提高整体设备密封性能和安全性能。
进一步的,针对电机3的具体密封设计结构,优选实施例为:壳体31的前端面开设有前轴孔,壳体31的后端面开设有后轴孔,前轴孔和后轴孔中分别设置有轴承35,转轴34的前端部设置在前轴孔中的轴承35上,转轴34的后端部设置在后轴孔中的轴承35上。具体的,壳体31的前后端部分别安装有轴承35,而转轴34则通过轴承35安装在壳体31上。为了使得转轴34与壳体31之间形成的连接部位形成有效地气密封,则轴承35则优选采用全密封轴承,以减少燃气经由轴承35产生的缝隙进入到壳体31中。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则前轴孔的孔壁和后轴孔的孔壁分别开设有第一密封槽,第一密封槽中设置有第一密封圈41,第一密封圈41套在轴承35的外周面上。具体的,通过在轴孔中配置第一密封圈41来密封住轴承35与壳体31之间形成的连接面,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电机3的气密性能。
其中,对于转轴34的后端部位置密封设计,优选为,壳体31的后端面上还设置有密封罩盖36,密封罩盖36密封设置在壳体31的后端面上并遮盖住后轴孔。在将定子32、转子33和转轴34组装到壳体31中后,通过密封罩盖36在壳体31的后端部对后轴孔进行遮盖并密封处理,可以完全杜绝燃气经由壳体31的后轴孔位置进入到壳体31中。而密封罩盖36与壳体31的密封方式,可以在密封罩盖36与壳体31的连接部位采用打胶或增加密封垫圈等方式,在此不做限制。
另外,对于转轴34前端部位置密封设计,优选为,连接轴20延伸至安装腔体200中,连接轴20的端面与电机3动密封接触。具体的,转轴34插入到连接轴20中以实现两者的连接,而连接轴20的端面可以与电机3的壳体31或上轴孔中的轴承35接触,这样,风扇2转动过程中,连接轴20的端面便于电机3之间形成动密封区。这样,在风扇2转动过程中,即便增压腔体100中的气压增大,也可以阻挡泄露的燃气经由转轴34进入到电机3的内部。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可选的, 为了确保外壳1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则外壳1包括:蜗壳11、基座12和罩壳13。其中,蜗壳11上形成进气口102和出气口101;基座12密封安装在蜗壳11上,基座12与蜗壳11之间形成增压腔体100;罩壳13安装在蜗壳11上,罩壳13与基座12之间形成安装腔体200。具体的,蜗壳11和基座12之间采用密封连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这样,便可以确保增压腔体100具有良好的气密性,能够减少或避免增压腔体100中的燃气泄漏至外壳1的外部,以确保外壳1具有良好的气密性,提高使用安全可靠性。
优选实施例为:针对风扇2的具体密封安装方式, 则在基座12上开设有安装孔121,连接轴20密封插在安装孔121中。具体的,由于风扇2安装在增压腔体100中并需要与增压腔体100外部的电机3连接,同时,风扇2还是运动部件,针对风扇2与电机3的连接密封至关重要。风扇2直接形成有连接轴20,并将连接轴20插入到安装孔121中实现与电机3的转轴34连接。连接轴20采用贯穿基座12的方式与电机3的转轴34连接,而基座12上设置的安装孔121用于连接轴20贯穿通过,安装孔121与连接轴20之间形成连接面,通过对该连接面进行密封处理,以确保风扇2实现可转动且密封安装在增压腔体100中。连接轴20与安装孔121之间形成密封连接区域,以确保风扇2在转动过程中,减少或避免燃气经由安装孔121泄露至电机3处。这样,便可以从根源上有效减少燃气的泄露,以提高整体的密封性能。
而针对上述密封连接的方式,为了具体实现上述密封连接,则可以在形成的连接面处采用密封圈的方式进行密封处理,具体说明如下。
针对连接轴20的密封安装设计,则在连接轴20上设置有环形凹槽201,环形凹槽201中设置有第二密封圈42,第二密封圈42贴靠在安装孔121的孔壁上。具体的,第二密封圈42安装在连接轴20形成的环形凹槽201中,在将连接轴20插入到安装孔121中后,第二密封圈42将位于安装孔121中并紧贴在安装孔121的孔壁。这样,利用第二密封圈42便可以将连接轴20与安装孔121之间形成的连接面进行密封处理。
针对电机3的密封安装设计,壳体31固定在基座12上,壳体31与基座12之间还设置有第三密封圈43,第三密封圈43围绕在转轴34的外侧。具体的,电机3的壳体31可以采用螺钉固定的方式安装在基座12上,而壳体31与基座12之间将形成连接面,该连接面则通过第三密封圈43进行密封。这样,对于增压腔体100和安装腔体200之间的密封处理,则通过连接轴20上的第二密封圈42能够实现一次密封,而通过壳体31与基座12之间的第三密封圈43能够实现二次密封,这样,即便从安装孔121中泄露出燃气,也可以被第二密封圈42进行阻挡,防止进一步的外泄,以提高增压腔体100和安装腔体200之间的气密隔绝性能。而对于风扇2处于静止状态下,通过各个密封圈能够实现增压腔体100和安装腔体200之间良好的密封隔离,而在风扇2处于转动的状态下,配合连接轴20的端面与电机3之间形成的动密封设计,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密封性能,以提高使用安全可靠性。
针对增压腔体100的密封设计,基座12和蜗壳11之间还设置有第四密封圈44,基座12和蜗壳11之间形成的连接面则通过第四密封圈44进行密封处理。优选地,对于安装腔体200而言,则可以在罩壳13与基座12或蜗壳11之间配置第五密封圈,以进一步提高密封性能。
通过在外壳中形成两个独立的腔体,风扇的连接轴密封穿出增压腔体以实现与电机连接,同时,电机转轴外伸出的端部与电机的外壳实现密封连接,在使用过程中,一方面通过风扇的连接轴的密封设计以减少增压腔体中燃气泄漏到安装腔体中,另一方面,即便安装腔体中泄漏进燃气,电机的转轴伸出端部进行密封设计,也可以避免电机外壳内部放电造成引燃安装腔体中的燃气,实现提高燃气增压装置的密封性能,以提高燃气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实施例二
为了有效的提高送风效率以提高增压器的工作效率,则针对风扇2进行如下结构改进。风扇2包括风轮21、多片第一叶片22和多片第二叶片23,第一叶片22和第二叶片23绕风轮21的轴线交替分布,且第一叶片22上设置有朝向进气口102方向延伸的第一尖端221,第二叶片23上设置有朝向进气口102方向延伸的第二尖端231;第一尖端221位于进气口102中,第二尖端231位于进气口102的外侧。
具体的,风扇2的风轮21上采用交替布置的第一叶片22和第二叶片23,其中,第一叶片22上的第一尖端221高于风轮21表面的高度将大于第二叶片23上的第二尖端231高于风轮21表面的高度。由于第一尖端221伸入到进气口102中,在风扇2转动过程中,第一尖端221将在进气口102处形成强力负压,以使得从进气口102进入的燃气吸入到增压腔体100中。而第二尖端231位于进气口102的周圈外侧布置,这样,第一尖端221引导流入的燃气进一步的通过第二尖端231进行引导,以使得燃气能够沿着第二叶片23快速朝外侧流动,第二尖端231能够在与第一尖端221之间的区域进一步的形成负压,以确保燃气能够沿着第一叶片22和第二叶片23向外侧流动,减少燃气脱离叶片,以提高增压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气口102的边缘为倒圆角结构,第一尖端221沿着倒圆角结构的表面延伸。具体的,第一尖端221由于沿着进气口102的边缘倒圆角延伸,以使得第一尖端221与进气口102的边缘间隙较小。这样,在风扇2转动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第一尖端221引导燃气朝向风轮21方向流动。
优选实施例为,第一叶片22和第二叶片23均沿风轮21的边缘朝向风轮21的轴线方向延伸,第一叶片22的长度大于第二叶片23的长度。具体的,第一叶片22的长度大于第二叶片23的长度,第一尖端221将位于进气口102投影至风轮21的区域中,而第二叶片23则全部位于进气口102的投影区域外,使得进气口102处的燃气能够有充足的空间吸入至第一尖端221所在区域中。进而再通过第二叶片23的第二尖端231将第一尖端221所在区域中的燃气快速抽吸并朝向风轮21的边缘快速流动。
其中,对于外壳1由蜗壳11、基座12和罩壳13组装而成的情况下,则蜗壳11的端部设置有进气口102,蜗壳11的侧部设置有出气口101。风扇2位于蜗壳11中,风扇2从端部处的进气口102吸入燃气并增压后从侧部的出气口101输出增压的燃气。
进一步的,蜗壳11上设置有螺旋通道111,螺旋通道111围绕进气口102布置,螺旋通道111位于蜗壳11外部的端口形成出气口101,螺旋通道111连通增压腔体100。具体的,蜗壳11上的螺旋通道111用于引导从风轮21边缘甩出的燃气,燃气在螺旋通道111中增压后并最终从出气口101输出。其中,螺旋通道111围绕在风轮21的外侧布置,这样,燃气能够最大限度的经由风轮21上的第一叶片22和第二叶片23引导输出,以优化增压效果。另外,螺旋通道111沿螺旋方向开设有进风口112,进风口112与第一叶片22的外端部和第二叶片23的外端部相对布置。燃气经由第一叶片22和第二叶片23导向后,最终会从第一叶片22和第二叶片23的外端部甩出,燃气甩出后能够直接经由进风口112进入到螺旋通道111中。这样,燃气能够径直进入到进风口112中,便可以减少甩出的燃气受过大风阻的影响,以提高增压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螺旋通道111的截面积沿气体流动方向逐渐变大。具体的,由于螺旋通道111围绕进气口102布置并最终通过蜗壳11外部的一出气口101向外输出燃气,风扇2在转动过程中,不断的将燃气输入到螺旋通道111中,而进入到螺旋通道111中的燃气又同时向出气口101方向流动。为此,通过将螺旋通道111的截面积沿气体流动方向逐渐变大,在满足燃气增压要求的同时,还可以满足燃气能够顺畅快速的输出。
通过在风扇上配置交替设置的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第一叶片形成的第一尖端延伸至进气口中能够在直接在进气口中形成较强的负压,以高效的将进入到进气口中的燃气吸入到增压腔体中,而吸入到增压腔体中的燃气经过进气口外侧的第二尖端作用,能够使得燃气向风轮外周方向输送,在第二尖端的作用下,能够有效地减少进气口外周的燃气脱离叶片,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燃气增压装置的增压效率,以提高燃气设备的工作效率。
实施例三
基于上述两个实施例,如图8所示,为具有燃气增压装置的燃气设备的一个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燃气设备的表现实体为燃气热水器,而燃气热水器通常包括热水器主体100,其中,热水器主体100通常情况下包括燃烧器 101等部件,在此对热水器主体100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制。燃烧器 101则配置连接燃气增压装置200,而燃气增压装置200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见本发明燃气增压装置实施例以及附图1-图7的记载,在此不再赘述。
为了更加精确地控制燃气增压装置200运行,则燃气热水器还配置有燃气压力检测模块300,燃气压力检测模块300连接在燃气增压装置200的出气口102与燃烧器101之间的管路上并用于检测燃气压力。燃气压力检测模块300的具体表现实体可以采用气体压力传感器等常规的气体压力检测器件,在此不做限制。在燃气热水器使用过程中,则可以通过燃气压力检测模块300检测燃气的压力来控制燃气增压装置200的启停以及运行参数。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燃气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内部形成增压腔体和安装腔体,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连通所述增压腔体的进气口和出气口;
风扇,所述风扇位于所述增压腔体中,所述风扇包括风轮、多片第一叶片和多片第二叶片,所述第一叶片和所述第二叶片绕所述风轮的轴线交替分布,且所述第一叶片上设置有朝向所述进气口方向延伸的第一尖端,所述第二叶片上设置有朝向所述进气口方向延伸的第二尖端;所述第一尖端位于所述进气口中,所述第二尖端位于所述进气口的外侧;
电机,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安装腔体中并用于驱动所述风扇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片和所述第二叶片均沿所述风轮的边缘朝向所述风轮的轴线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叶片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叶片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
蜗壳,所述蜗壳的端部设置有所述进气口,所述蜗壳的侧部设置有所述出气口;
基座,所述基座密封安装在所述蜗壳上,所述基座与所述蜗壳之间形成所述增压腔体,所述风扇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基座上;
罩壳,所述罩壳安装在所述蜗壳上,所述罩壳与所述基座之间形成所述安装腔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气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上设置有螺旋通道,所述螺旋通道围绕所述进气口布置,所述螺旋通道位于所述蜗壳外部的端口形成所述出气口,所述螺旋通道连通所述增压腔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气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通道围绕在所述风轮的外侧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气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通道沿螺旋方向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第一叶片的外端部和所述第二叶片的外端部相对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气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通道的截面积沿气体流动方向逐渐变大。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气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的边缘为倒圆角结构,所述第一尖端沿着所述倒圆角结构的表面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燃气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上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密封伸出至所述增压腔体的外部并与所述电机的转轴连接。
10.一种燃气设备,包括燃烧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燃气增压装置,所述燃气增压装置的出气口与所述燃烧器连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802880 | 2019-08-28 | ||
CN2019108028807 | 2019-08-28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443496A true CN112443496A (zh) | 2021-03-05 |
Family
ID=72408017
Family Applications (8)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823387.5U Active CN211573809U (zh) | 2019-08-28 | 2019-10-28 | 燃气增压器及燃气设备 |
CN201911032843.9A Pending CN112443496A (zh) | 2019-08-28 | 2019-10-28 | 燃气增压装置及燃气设备 |
CN201911031299.6A Pending CN112443495A (zh) | 2019-08-28 | 2019-10-28 | 燃气增压器及燃气设备 |
CN201921822579.4U Active CN211573808U (zh) | 2019-08-28 | 2019-10-28 | 燃气增压装置及燃气设备 |
CN201911053838.6A Pending CN112443497A (zh) | 2019-08-28 | 2019-10-31 | 燃气增压装置及燃气设备 |
CN201921858296.5U Active CN211874751U (zh) | 2019-08-28 | 2019-10-31 | 燃气增压装置及燃气设备 |
CN201911053839.0A Pending CN112443498A (zh) | 2019-08-28 | 2019-10-31 | 燃气增压器及燃气设备 |
CN201921858298.4U Active CN211501003U (zh) | 2019-08-28 | 2019-10-31 | 燃气增压器及燃气设备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823387.5U Active CN211573809U (zh) | 2019-08-28 | 2019-10-28 | 燃气增压器及燃气设备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6)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031299.6A Pending CN112443495A (zh) | 2019-08-28 | 2019-10-28 | 燃气增压器及燃气设备 |
CN201921822579.4U Active CN211573808U (zh) | 2019-08-28 | 2019-10-28 | 燃气增压装置及燃气设备 |
CN201911053838.6A Pending CN112443497A (zh) | 2019-08-28 | 2019-10-31 | 燃气增压装置及燃气设备 |
CN201921858296.5U Active CN211874751U (zh) | 2019-08-28 | 2019-10-31 | 燃气增压装置及燃气设备 |
CN201911053839.0A Pending CN112443498A (zh) | 2019-08-28 | 2019-10-31 | 燃气增压器及燃气设备 |
CN201921858298.4U Active CN211501003U (zh) | 2019-08-28 | 2019-10-31 | 燃气增压器及燃气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8) | CN211573809U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11573809U (zh) * | 2019-08-28 | 2020-09-25 |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 | 燃气增压器及燃气设备 |
CN112727785B (zh) * | 2020-12-30 | 2025-04-01 | 深圳市颜华守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级气体增压泵 |
CN114811579B (zh) * | 2022-04-21 | 2024-10-18 | 宁夏天利丰能源利用有限公司 | 一种燃气工程管道用天然气与空气均匀混合器装置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10036403A1 (en) * | 2000-03-04 | 2001-11-01 | Heyes Francis Joseph Geoffrey | Turbocharger |
JP2006312951A (ja) * | 2005-05-06 | 2006-11-16 | Ntn Corp | 転がり軸受装置 |
CN102080878A (zh) * | 2009-11-27 | 2011-06-01 | 海尔集团公司 | 燃气设备的风机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02889237A (zh) * | 2012-06-12 | 2013-01-23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 一种应用带尖角前缘的大小叶片叶轮及压气机 |
CN103872849A (zh) * | 2012-12-10 | 2014-06-18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马达以及风扇 |
CN203847416U (zh) * | 2014-05-30 | 2014-09-24 | 陈书秦 | 一种无刷燃气风机 |
CN105339030A (zh) * | 2013-06-28 | 2016-02-17 | 康尔福盛303公司 | 低噪声风机 |
CN106536890A (zh) * | 2014-06-06 | 2017-03-22 | 博格华纳公司 | 用于内燃机的增压装置 |
CN109695955A (zh) * | 2017-10-24 | 2019-04-30 |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燃气热水器 |
CN211573808U (zh) * | 2019-08-28 | 2020-09-25 |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 | 燃气增压装置及燃气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182290Y (zh) * | 1993-09-11 | 1994-11-09 | 刘华 | 燃气增压器 |
KR20000017690U (ko) * | 1999-03-03 | 2000-10-05 | 전주범 | 가스보일러용 순환 펌프의 임펠러축 지지구조 |
CN101303029B (zh) * | 2008-06-10 | 2010-06-23 | 寿光市康跃增压器有限公司 | 压缩可燃混合气用涡轮增压器压气机装置 |
JP6213500B2 (ja) * | 2014-03-19 | 2017-10-18 |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 電動ターボ式圧縮機 |
CN105090127B (zh) * | 2014-05-20 | 2019-10-11 |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 加热泵 |
JP2016089725A (ja) * | 2014-11-05 | 2016-05-23 |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 ターボ機械 |
JP2017150319A (ja) * | 2016-02-22 | 2017-08-31 |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 過給装置 |
CN211039085U (zh) * | 2019-08-28 | 2020-07-17 |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 | 燃气增压器及燃气设备 |
-
2019
- 2019-10-28 CN CN201921823387.5U patent/CN211573809U/zh active Active
- 2019-10-28 CN CN201911032843.9A patent/CN112443496A/zh active Pending
- 2019-10-28 CN CN201911031299.6A patent/CN112443495A/zh active Pending
- 2019-10-28 CN CN201921822579.4U patent/CN211573808U/zh active Active
- 2019-10-31 CN CN201911053838.6A patent/CN112443497A/zh active Pending
- 2019-10-31 CN CN201921858296.5U patent/CN211874751U/zh active Active
- 2019-10-31 CN CN201911053839.0A patent/CN112443498A/zh active Pending
- 2019-10-31 CN CN201921858298.4U patent/CN211501003U/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10036403A1 (en) * | 2000-03-04 | 2001-11-01 | Heyes Francis Joseph Geoffrey | Turbocharger |
JP2006312951A (ja) * | 2005-05-06 | 2006-11-16 | Ntn Corp | 転がり軸受装置 |
CN102080878A (zh) * | 2009-11-27 | 2011-06-01 | 海尔集团公司 | 燃气设备的风机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02889237A (zh) * | 2012-06-12 | 2013-01-23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 一种应用带尖角前缘的大小叶片叶轮及压气机 |
CN103872849A (zh) * | 2012-12-10 | 2014-06-18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马达以及风扇 |
CN105339030A (zh) * | 2013-06-28 | 2016-02-17 | 康尔福盛303公司 | 低噪声风机 |
CN203847416U (zh) * | 2014-05-30 | 2014-09-24 | 陈书秦 | 一种无刷燃气风机 |
CN106536890A (zh) * | 2014-06-06 | 2017-03-22 | 博格华纳公司 | 用于内燃机的增压装置 |
CN109695955A (zh) * | 2017-10-24 | 2019-04-30 |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燃气热水器 |
CN211573808U (zh) * | 2019-08-28 | 2020-09-25 |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 | 燃气增压装置及燃气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573809U (zh) | 2020-09-25 |
CN112443497A (zh) | 2021-03-05 |
CN211501003U (zh) | 2020-09-15 |
CN112443498A (zh) | 2021-03-05 |
CN112443495A (zh) | 2021-03-05 |
CN211874751U (zh) | 2020-11-06 |
CN211573808U (zh) | 2020-09-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443496A (zh) | 燃气增压装置及燃气设备 | |
CN206035814U (zh) | 辅助真空泵 | |
CN112780587A (zh) | 气体增压器及燃气设备 | |
CN110185626B (zh) | 一种立式筒状多级泵 | |
CN211039085U (zh) | 燃气增压器及燃气设备 | |
CN210371230U (zh) | 离心风机及吸油烟机 | |
CN210196062U (zh) | 一种高速电机驱动的离心式压缩机和鼓风机 | |
WO2021196579A1 (zh) | 一种控制板装在水泵中部的电动水泵 | |
CN111810453A (zh) | 静叶片单元、压缩机及燃气轮机 | |
CN112443964B (zh) | 燃气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217129833U (zh) | 一种减小风量泄漏的高压离心风机 | |
CN112780586A (zh) | 燃气增压器及燃气设备 | |
CN212155186U (zh) | 一种控制板装在水泵中部的电动水泵 | |
CN112443494B (zh) | 燃气涡轮增压器及燃气设备 | |
CN210317775U (zh) | 一种立式筒状多级泵 | |
GB1574942A (en) | Centrifugal compressor combines with a turbine | |
CN203114664U (zh) | 磁传动无泄漏离心风机 | |
CN106050692B (zh) | 一种高压氯气多级离心鼓风机 | |
KR101885227B1 (ko) | 원심펌프용 케이싱 | |
CN203114665U (zh) | 磁传动无泄漏旋涡风机 | |
CN221003142U (zh) | 一种双壳体径向剖分式多级离心泵 | |
CN211174733U (zh) | 一种水泵用补偿压力桶 | |
CN212838595U (zh) | 高效壁挂炉蜗壳 | |
CN207384204U (zh) | 一种低压吸尘器动力总成的风罩 | |
CN113566348B (zh) | 一种用于新风机的全热交换器及新风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