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15675A - 一种光模块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模块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415675A CN112415675A CN202011351207.5A CN202011351207A CN112415675A CN 112415675 A CN112415675 A CN 112415675A CN 202011351207 A CN202011351207 A CN 202011351207A CN 112415675 A CN112415675 A CN 11241567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nlocking
- optical module
- salient point
- driving part
- ba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7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5000011449 Ros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391944 Commicarpus scanden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935 neu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42—Coupling light guides with opto-electronic elements
- G02B6/4201—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42—Coupling light guides with opto-electronic elements
- G02B6/4201—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 G02B6/4256—Details of housing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模块,该光模块包括:拉环、解锁体和第一外罩,拉环包括驱动部,解锁体设置在驱动部上,第一外罩设置在解锁体上,解锁体包括解锁凸点、第一受力面和第二受力面,第一外罩上设置有锁孔,其中,驱动部用于在外力作用下选择性向第一受力面或第二受力面施加外力,进而切换解锁凸点相对于锁孔的位置;当驱动部向第一受力面施加外力时,解锁凸点与锁孔耦合,光模块处于锁定状态;当驱动部向第二受力面施加外力时,解锁凸点下沉,解锁凸点与锁孔解耦合,光模块处于解锁状态。在本发明中,拉环上的驱动部选择性向解锁体的第一受力面或第二受力面施加外力,切换解锁凸点相对于锁孔的位置,实现解锁或锁定功能,解锁结构简单,操作便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光模块。
背景技术
光模块(Optical transceiver)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源光器件,在发送端和接收端分别实现信号的电-光转换和光-电转换。由于通信信号的传输主要以光纤作为介质,而产生端、转发端、处理端、接收端处理的是电信号,光模块具有广泛和不断增长的市场空间。光模块的上游主要为光芯片和无源光器件,下游客户主要为电信主设备商、运营商以及互联网云计算企业。
光模块遵循芯片—组件(OSA)—模块的封装顺序。激光器芯片和探测器芯片通过传统的TO封装形成TOSA(Transmitter Optical Subassembly,简写为TOSA)及ROSA(Receiver Optical Subassembly,简写为ROSA),同时将配套电芯片贴装在PCB(PrintedCircuit Board,简写为PCB)上,再通过精密耦合连接光通道和光纤,最终封装成为一个完整的光模块。新兴的主要应用于短距多模的COB(Chip On board,简写为COB)采用混合集成方法,通过特殊的键合焊接工艺将芯片贴装在PCB上,并采用非气密性封装。
其中,SFP(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简写为SFP)+AOC(Active OpticalCables,简写为AOC)的光模块主要应用于短距离,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应用的发展,急剧增长的数据流量对带宽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近两年,“宽带中国”战略和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战略相继提出,光通信作为最为重要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之一,在支撑我国社会信息化、宽带化建设和网络强国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光通信行业迅猛发展,带动光模块更新换代,当前光学通信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体积越来越小的通信设备需求,界面密度和接口板包含更高。为了适应需求的光通信设备,光模块是高度集成的小包装的发展。光模块SFP+在近5到10年内仍是光模块家族中的中流砥柱。尤其在近年来长距离40公里LRSFP+发展迅速。对SFP+光模块的改进优化,具有极大的前景和意义。
从需求侧看,带宽需求的不断增长带动高速光模块需求量快速增长,给光模块厂商带来持续增长的收入;同时由于光模块产品属于非标准类产品,定制需求较多这也造成光模块研发难度加大,无论是光学,电路还是结构上都对光模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封装结构上来看,光模块应用在数据中心交换机时,光模块在使用过程中,会被频繁地重复性插拔,拔插困难,而且在百余次插拔过程中,一方面光模块本身容易出现破损失效,另一方面会对交换机等接口设备造成结构破坏。
鉴于此,克服该现有技术产品所存在的不足是本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模块,其目的在于,在解锁过程中,自下沉的解锁方式,操作简单便捷,不会破坏光模块自身的结构,提高了光模块的可靠性,增加了光模块的使用寿命;而且可以最大程度保证解锁过程中解锁凸点不会触碰到接口设备,增加了接口设备的使用寿命,解决了光模块在密集型机柜上插拔困难,解锁过程中容易对光模块和接口设备造成破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光模块,所述光模块包括:拉环1、解锁体2和第一外罩3,所述拉环1包括驱动部11,所述解锁体2设置在所述驱动部11上,所述第一外罩3设置在所述解锁体2上,所述解锁体2包括解锁凸点20、第一受力面21、第二受力面22、过渡面25和转轴23,所述第一受力面21通过所述过渡面25与所述第二受力面22连接,所述转轴23设置在所述过渡面25的两侧,所述驱动部11设置在所述第一受力面21、所述过渡面25和所述第二受力面22的下方,所述第一外罩3上设置有锁孔30;
所述光模块还包括底座6,所述底座6上设置有U形槽60,所述转轴23收容在所述U形槽60内;
当所述驱动部11向所述第一受力面21施加外力时,所述解锁凸点20沿着所述转轴23向斜上方转动,直至所述解锁凸点20与所述锁孔30耦合,所述光模块处于锁定状态;
当所述驱动部11向所述第二受力面22施加外力时,所述解锁凸点20沿着所述转轴23向斜下方转动,带动所述解锁凸点20与所述锁孔30解耦合,所述光模块处于解锁状态。
优选地,所述光模块还包括弹性件4和盖板5,所述盖板5上设置有第一折弯面51,所述拉环1上设置有容置槽12,所述容置槽12包括第二折弯面121,所述盖板5设置在所述容置槽12上;
其中,所述弹性件4设置在所述容置槽12内,且所述弹性件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折弯面51接触,所述弹性件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折弯面121接触;
当所述拉环1接收外力时,所述第二折弯面121压缩所述弹性件4,所述驱动部11向所述第二受力面22施加外力,带动所述解锁凸点20下沉,以使所述解锁凸点20与所述锁孔30解耦合;
当所述弹性件4恢复形变时,所述驱动部11向所述第一受力面21施加外力,带动所述解锁凸点20向上运动,直至所述解锁凸点20与所述锁孔30耦合。
优选地,所盖板5的侧面设置有缺口52,其中,通过所述缺口52将所述弹性件4放置在所述容置槽12内。
优选地,所述解锁体2还包括承载面24,所述解锁凸点20设置在所述承载面24上,所述承载面24与所述第一受力面21连接;
其中,所述承载面24的下端为一斜面,所述第一受力面21和所述第二受力面22均为斜面,所述过渡面25为平面
优选地,所述底座6上设置有第一活动空间61,所述U形槽60设置在所述第一活动空间61的两侧,所述驱动部11设置在所述第一活动空间61中,所述驱动部11可在所述第一活动空间61中运动,以选择性对所述第一受力面21或所述第二受力面22施加外力。
优选地,所述底座6上设置有第二活动空间62,所述第二活动空间62的底面为一斜面,所述解锁凸点20可在所述第二活动空间62中上下运动,以与所述锁孔30耦合或解耦合。
优选地,所述光模块还包括光纤组件7和上盖8,所述光纤组件7包括电路板70和光纤尾纤71,所述光纤尾纤71和所述电路板70连接,所述光纤尾纤71包括第一圆柱部72和止挡部73,所述止挡部73设置在所述电路板70和所述第一圆柱部72之间,所述底座6包括支撑台63、第一半圆面64和台阶面65,所述上盖8包括第二半圆面81;
所述电路板70设置在所述支撑台63上,所述止挡部73抵接所述台阶面65,所述第一圆柱部72被限制在所述第一半圆面64和所述第二半圆面81形成的空间内。
优选地,所述光纤尾纤71还包括第二圆柱部74和卡盘部75,所述卡盘部75设置在所述第一圆柱部72和所述第二圆柱部74之间;所述底座6包括凸台66;所述光模块还包括卡块9,所述卡块9包括U形圆弧部91和凸起部92;
所述U形圆弧部91卡套在所述第二圆柱部74上,所述凸起部92抵接所述凸台66,所述凸起部92相对的一面抵接所述卡盘部75。
优选地,所述底座6上设置有第一楔台67,所述第一外罩3上设置有第一通孔31,所述第一通孔31与所述第一楔台67卡合,以将所述第一外罩3固定在所述底座6上。
优选地,所述驱动部11为圆柱体,所述拉环1为长拉环结构。
总体而言,通过本发明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模块,所述光模块包括:拉环、解锁体和第一外罩,所述拉环包括驱动部,所述解锁体设置在所述驱动部上,所述第一外罩设置在所述解锁体上,所述解锁体包括解锁凸点、第一受力面、第二受力面、过渡面和转轴,所述第一受力面通过所述过渡面与所述第二受力面连接,所述转轴设置在所述过渡面的两侧,所述驱动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受力面、所述过渡面和所述第二受力面的下方,所述第一外罩上设置有锁孔;所述光模块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U形槽,所述转轴收容在所述U形槽内;当所述驱动部向所述第一受力面施加外力时,所述解锁凸点沿着所述转轴向斜上方转动,直至所述解锁凸点与所述锁孔耦合,所述光模块处于锁定状态;当所述驱动部向所述第二受力面施加外力时,所述解锁凸点沿着所述转轴向斜下方转动,带动所述解锁凸点与所述锁孔解耦合,所述光模块处于解锁状态。在本发明中,拉环上的驱动部接收外力以选择性向解锁体的第一受力面或第二受力面施加外力,切换解锁凸点相对于锁孔的位置,从而实现解锁功能或锁定功能,解锁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在解锁过程中,自下沉的解锁方式,不会破坏光模块自身的结构,提高了光模块的可靠性,增加了光模块的使用寿命;而且可以最大程度保证解锁过程中解锁凸点不会触碰到接口设备,增加了接口设备的使用寿命,解决了光模块在密集型机柜上插拔困难,解锁过程中容易对光模块和接口设备造成破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模块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拉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解锁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第一外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6中底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模块处于锁定状态下和处于解锁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模块处于锁定状态下和处于解锁状态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外罩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内”、“外”、“纵向”、“横向”、“上”、“下”、“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要求本发明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1:
参阅图1~图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光模块,所述光模块包括:拉环1、解锁体2和第一外罩3,所述拉环1包括驱动部11,所述解锁体2设置在所述驱动部11上,所述第一外罩3设置在所述解锁体2上,所述解锁体2包括解锁凸点20、第一受力面21和第二受力面22,所述第一外罩3上设置有锁孔30,其中,所述驱动部11用于在外力作用下选择性向所述第一受力面21或所述第二受力面22施加外力,进而切换所述解锁凸点20相对于所述锁孔30的位置。其中,所述拉环1为长拉环结构,可以带光纤插拔,适配密集型机柜。
在实际使用中,当所述驱动部11向所述第一受力面21施加外力时,所述解锁凸点20与所述锁孔30耦合,所述光模块处于锁定状态;当所述驱动部11向所述第二受力面22施加外力时,所述解锁凸点20下沉,所述解锁凸点20与所述锁孔30解耦合,所述光模块处于解锁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拉环上的驱动部接收外力以选择性向解锁体的第一受力面或第二受力面施加外力,切换解锁凸点相对于锁孔的位置,从而实现解锁功能或锁定功能,解锁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在解锁过程中,自下沉的解锁方式,不会破坏光模块自身的结构,提高了光模块的可靠性,增加了光模块的使用寿命;而且可以最大程度保证解锁过程中解锁凸点不会触碰到接口设备,增加了接口设备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结合图8,所述光模块还包括弹性件4和盖板5,所述盖板5上设置有第一折弯面51,所述拉环1上设置有容置槽12,所述容置槽12包括第二折弯面121,所述盖板5设置在所述容置槽12上。其中,所述弹性件4设置在所述容置槽12内,且所述弹性件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折弯面51接触,所述弹性件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折弯面121接触;当所述拉环1接收外力时,所述第二折弯面121压缩所述弹性件4,所述驱动部11向所述第二受力面22施加外力,带动所述解锁凸点20下沉,以使所述解锁凸点20与所述锁孔30解耦合;当所述弹性件4恢复形变时,所述驱动部11向所述第一受力面21施加外力,带动所述解锁凸点20向上运动,直至所述解锁凸点20与所述锁孔30耦合。
在实际应用场景下,所述弹性件4为弹簧,所述拉环1的两侧均设置有容置槽12,所述容置槽12靠近拉环1手柄的一端具有开口(即,所述第二折弯面121相对的一端没有设置部件),所述容置槽12具体包括底面和侧面,所述盖板5设置在所述容置槽12上后,所述容置槽12的底面、侧面、第二折弯面121和所述盖板5的顶面、侧面和第一折弯面51形成一个中空腔体,从而将弹性件4限制在该中空腔体中。
在实际使用中,结合图9和图10,弹性件4的一端与第一折弯面51接触,当拉环1受到向外的拉动力时,所述第二折弯面121压缩弹性件4,与此同时,驱动部11也向靠近第二受力面22的方向移动,并对第二受力面22施加外力,带动所述解锁凸点20下沉,以使所述解锁凸点20与所述锁孔30解耦合;当释放施加在拉环1上的拉动力时,所述弹性件4恢复形变时,弹性件4的一端推动第二折弯面121运动,与此同时,驱动部11也向靠近第一受力面21的方向移动,并向所述第一受力面21施加外力,带动所述解锁凸点20向上运动,直至所述解锁凸点20与所述锁孔30耦合。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安装弹簧,所盖板5的侧面设置有缺口52,,通过所述缺口52将所述弹性件4放置在所述容置槽12内。
在实际应用场景下,所述容置槽12的数目、所述弹性件4的数目以及所述第一折弯面51的数目均为二,且两个所述容置槽12相对于所述驱动部11呈对称设置,从而保证驱动部11受力均衡。
进一步参阅图6和图7,所述光模块还包括底座6,所述底座6上设置有U形槽60,所述解锁体2上设置有转轴23,所述转轴23收容在所述U形槽60内;当所述驱动部11向所述第一受力面21施加外力时,所述解锁凸点20沿着所述转轴23向斜上方转动,直至所述解锁凸点20与所述锁孔30耦合;当所述驱动部11向所述第二受力面22施加外力时,所述解锁凸点20沿着所述转轴23向斜下方转动,带动所述解锁凸点20与所述锁孔30解耦合。
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所述解锁体2还包括承载面24和过渡面25,所述解锁凸点20设置在所述承载面24上,所述承载面24与所述第一受力面21连接,所述第一受力面21通过所述过渡面25与所述第二受力面22连接,所述转轴23设置在所述过渡面25的两侧;其中,所述承载面24的下端为一斜面,所述第一受力面21和所述第二受力面22均为斜面,所述过渡面25为平面。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受力面21与所述过渡面25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所述第二受力面22与所述过渡面25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从而保证所述驱动部11在向所述第一受力面21和所述第二受力面22施加外力时,所述解锁体2能够沿着转轴23转动,进而带动所述解锁凸点20自下沉或自上升运动,实现解锁或锁定功能。
其中,驱动部11可以沿着第一受力面21或第二受力面22运动,所述驱动部11用于向第一受力面21和第二受力面22施加力,所述驱动部11的具体形状和结构不作具体限定,在实际应用场景下,所述驱动部11可以为一个凸点,也可以为凸块或者其他具有弧形接触面的部件(例如圆柱体、球体或圆台等)。在优选的实施例中,驱动部11为一圆柱体,拉环1的前端具有一长方体结构,驱动部11(圆柱体)与该长方体结构连接,驱动部11的直径大于该长方体结构的高度,保证驱动部11能够向第一受力面21或第二受力面22施加力。其中,所述底座6上设置有第一活动空间61,所述U形槽60设置在所述第一活动空间61的两侧,所述驱动部11设置在所述第一活动空间61中,所述驱动部11可在所述第一活动空间61中运动,以选择性对所述第一受力面21或所述第二受力面22施加外力。所述底座6上设置有第二活动空间62,所述第二活动空间62的底面为一斜面(如图7所示),所述解锁凸点20可在所述第二活动空间62中上下运动,以与所述锁孔30耦合或解耦合。
在实际应用场景下,所述锁孔30为三角孔,所述解锁凸点20为三角凸点,可以提高锁定的稳定性。
下面结合图9和图10,具体说明解锁和锁定过程。假设初始状态下,所述光模块处于锁定状态(此时,驱动部11抵接第一受力面21),当所述拉环1受到向左的拉力时(以图10的视角为例说明),弹性件4被压缩,所述驱动部11沿着第一受力面21运动,此过程中,解锁体2沿着转轴23向斜下方运动,解锁凸点20与锁孔30分离;然后驱动部11沿着过渡面25运动,随后驱动部11沿着第二受力面22运动,此过程中,解锁体2沿着转轴23继续向斜下方运动直至解锁体2的承载面24与第二活动空间62的底部斜面接触,与此同时,驱动部11抵接第二受力面22的边缘,实现光模块的解锁。
释放施加在拉环1上的拉力后,弹性件4恢复形变,所述驱动部11沿着第二受力面22向右运动(以图10的视角为例说明),此过程中,解锁体2沿着转轴23向斜上方运动;然后驱动部11沿着过渡面25运动,随后驱动部11沿着第一受力面21运动,此过程中,解锁体2沿着转轴23继续向斜上方运动直至解锁凸点20重新插入至锁孔30中,与此同时,驱动部11抵接第一受力面21的边缘,实现光模块的锁定。
在本实施例中,解锁方案采用平拉斜顶的杠杆原理,拉动拉环1,驱动部11后退顶住解锁体2的后端斜面(第二受力面22),使得解锁体2倾斜,解锁体2的解锁凸点20下沉,完成自解锁。松开拉环1,弹性件4恢复形变,弹性件4推动拉环1前进,驱动部11顶住解锁体2的前端斜面(第一受力面21),解锁凸点20上移,解锁凸点20重新与锁孔30耦合,重新回到上锁状态。
实施例2:
前述实施例重点描述了光模块的解锁结构,下面结合实施例1具体说明光模块的其他结构,该光模块的结构紧凑,尺寸较小,满足越来越小型化需求。
结合图11和图12,所述光模块还包括光纤组件7和上盖8,所述光纤组件7包括电路板70和光纤尾纤71,所述光纤尾纤71和所述电路板70连接,所述光纤尾纤71包括第一圆柱部72和止挡部73,所述止挡部73设置在所述电路板70和所述第一圆柱部72之间,如图6所示,所述底座6包括支撑台63、第一半圆面64和台阶面65,所述上盖8包括第二半圆面81。所述电路板70设置在所述支撑台63上,所述支撑台63的数目多个,分别分布在底座6的前侧和后侧。每一所述支撑台63上设置有定位柱631,电路板70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孔78,所述定位柱631插入所述定位孔78中,从而将电路板70固定在底板上。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定位柱631为圆柱,定位孔78为半圆形。
其中,所述止挡部73抵接所述台阶面65,所述第一圆柱部72被限制在所述第一半圆面64和所述第二半圆面81形成的空间内。所述光纤尾纤71还包括第二圆柱部74和卡盘部75,所述卡盘部75设置在所述第一圆柱部72和所述第二圆柱部74之间;所述底座6还包括凸台66。如图13所示,所述光模块还包括卡块9,所述卡块9包括U形圆弧部91和凸起部92;所述U形圆弧部91卡套在所述第二圆柱部74上,所述凸起部92抵接所述凸台66,所述凸起部92相对的一面抵接所述卡盘部75。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光纤尾纤71还包括圆盘76,所述底座6包括卡合部69,所述圆盘76设置在所述卡合部69中。采用前述结构将光纤尾纤71稳定固定在底座6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盖8还包括台阶82,所述底座6包括下沉底面610,所述台阶82与所述下沉底面610相互配合;所述上盖8还包括压柱83,所述压柱83与所述电路板70的平面接触,所述上盖8包括凸台面84,凸台面84与所述卡块9的上平面抵接;所述上盖8还包括弧形面85,所述弧形面85与所述光纤组件7的尾套圆柱面77配合。
所述上盖8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86,所述凸台66上设置有第二螺纹孔661,所述光模块还包括螺钉13,所述螺钉13与第一螺纹孔86和第二螺纹孔661连接,以将所述上盖8固定在所述底座6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6上设置有第一楔台67,所述第一外罩3上设置有第一通孔31,所述第一通孔31与所述第一楔台67卡合,以将所述第一外罩3固定在所述底座6上。
结合图14,所述光模块还包括第二外罩10,所述第二外罩10上设置有第二通孔101,所述底座6上设置有第二楔台68,所述第二通孔101与所述第二楔台68卡合,将所述第二外罩10固定在所述底座6上。
在其他实施例中,结合图6和图8,所述盖板5上还设置有第三通孔53,所述底座6上设置有第三楔台611,以将所述盖板5固定在所述底座6上。
在本实施例中,解锁操作方便快捷,在拔插过程中,解锁凸点20自下沉的设计,避免对光模块造成损坏,光模块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且结构稳定,易装拆。此外,自复位的解锁设计可以应用到各类OSA器件及COB器件封装,能够满足较多的应用场景。
在本实施例中,光模块具有以下特点:解锁凸点20采用活动形式的自解锁,最大程度保证不会影响交换机寿命,拉环1可自动复位,便于重新上锁;平拉式解锁,方便模块在密集型机柜上的插拔;采用钣金扁平化设计,结构紧凑,给操作人员带来极大的便捷;解锁部分无螺钉设计,组装生产简便,可靠性高。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模块包括:拉环(1)、解锁体(2)和第一外罩(3),所述拉环(1)包括驱动部(11),所述解锁体(2)设置在所述驱动部(11)上,所述第一外罩(3)设置在所述解锁体(2)上,所述解锁体(2)包括解锁凸点(20)、第一受力面(21)、第二受力面(22)、过渡面(25)和转轴(23),所述第一受力面(21)通过所述过渡面(25)与所述第二受力面(22)连接,所述转轴(23)设置在所述过渡面(25)的两侧,所述驱动部(11)设置在所述第一受力面(21)、所述过渡面(25)和所述第二受力面(22)的下方,所述第一外罩(3)上设置有锁孔(30);
所述光模块还包括底座(6),所述底座(6)上设置有U形槽(60),所述转轴(23)收容在所述U形槽(60)内;
当所述驱动部(11)向所述第一受力面(21)施加外力时,所述解锁凸点(20)沿着所述转轴(23)向斜上方转动,直至所述解锁凸点(20)与所述锁孔(30)耦合,所述光模块处于锁定状态;
当所述驱动部(11)向所述第二受力面(22)施加外力时,所述解锁凸点(20)沿着所述转轴(23)向斜下方转动,带动所述解锁凸点(20)与所述锁孔(30)解耦合,所述光模块处于解锁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模块还包括弹性件(4)和盖板(5),所述盖板(5)上设置有第一折弯面(51),所述拉环(1)上设置有容置槽(12),所述容置槽(12)包括第二折弯面(121),所述盖板(5)设置在所述容置槽(12)上;
其中,所述弹性件(4)设置在所述容置槽(12)内,且所述弹性件(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折弯面(51)接触,所述弹性件(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折弯面(121)接触;
当所述拉环(1)接收外力时,所述第二折弯面(121)压缩所述弹性件(4),所述驱动部(11)向所述第二受力面(22)施加外力,带动所述解锁凸点(20)下沉,以使所述解锁凸点(20)与所述锁孔(30)解耦合;
当所述弹性件(4)恢复形变时,所述驱动部(11)向所述第一受力面(21)施加外力,带动所述解锁凸点(20)向上运动,直至所述解锁凸点(20)与所述锁孔(30)耦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盖板(5)的侧面设置有缺口(52),其中,通过所述缺口(52)将所述弹性件(4)放置在所述容置槽(12)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体(2)还包括承载面(24),所述解锁凸点(20)设置在所述承载面(24)上,所述承载面(24)与所述第一受力面(21)连接;
其中,所述承载面(24)的下端为一斜面,所述第一受力面(21)和所述第二受力面(22)均为斜面,所述过渡面(25)为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6)上设置有第一活动空间(61),所述U形槽(60)设置在所述第一活动空间(61)的两侧,所述驱动部(11)设置在所述第一活动空间(61)中,所述驱动部(11)可在所述第一活动空间(61)中运动,以选择性对所述第一受力面(21)或所述第二受力面(22)施加外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6)上设置有第二活动空间(62),所述第二活动空间(62)的底面为一斜面,所述解锁凸点(20)可在所述第二活动空间(62)中上下运动,以与所述锁孔(30)耦合或解耦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模块还包括光纤组件(7)和上盖(8),所述光纤组件(7)包括电路板(70)和光纤尾纤(71),所述光纤尾纤(71)和所述电路板(70)连接,所述光纤尾纤(71)包括第一圆柱部(72)和止挡部(73),所述止挡部(73)设置在所述电路板(70)和所述第一圆柱部(72)之间,所述底座(6)包括支撑台(63)、第一半圆面(64)和台阶面(65),所述上盖(8)包括第二半圆面(81);
所述电路板(70)设置在所述支撑台(63)上,所述止挡部(73)抵接所述台阶面(65),所述第一圆柱部(72)被限制在所述第一半圆面(64)和所述第二半圆面(81)形成的空间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尾纤(71)还包括第二圆柱部(74)和卡盘部(75),所述卡盘部(75)设置在所述第一圆柱部(72)和所述第二圆柱部(74)之间;所述底座(6)包括凸台(66);所述光模块还包括卡块(9),所述卡块(9)包括U形圆弧部(91)和凸起部(92);
所述U形圆弧部(91)卡套在所述第二圆柱部(74)上,所述凸起部(92)抵接所述凸台(66),所述凸起部(92)相对的一面抵接所述卡盘部(7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6)上设置有第一楔台(67),所述第一外罩(3)上设置有第一通孔(31),所述第一通孔(31)与所述第一楔台(67)卡合,以将所述第一外罩(3)固定在所述底座(6)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11)为圆柱体,所述拉环(1)为长拉环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351207.5A CN112415675A (zh) | 2020-11-27 | 2020-11-27 | 一种光模块 |
PCT/CN2020/137394 WO2022110382A1 (zh) | 2020-11-27 | 2020-12-17 | 一种光模块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351207.5A CN112415675A (zh) | 2020-11-27 | 2020-11-27 | 一种光模块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415675A true CN112415675A (zh) | 2021-02-26 |
Family
ID=748439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351207.5A Pending CN112415675A (zh) | 2020-11-27 | 2020-11-27 | 一种光模块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415675A (zh) |
WO (1) | WO2022110382A1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589451A (zh) * | 2021-07-18 | 2021-11-02 |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能够自下沉解锁的sfp+光模块 |
CN113625401A (zh) * | 2021-06-29 | 2021-11-09 | 武汉联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直拉解锁结构的sfp-dd光模块 |
WO2023070804A1 (zh) * | 2021-10-28 | 2023-05-04 | 苏州旭创科技有限公司 | 光模块 |
WO2024021224A1 (zh) * | 2022-07-26 | 2024-02-01 |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采用拉环解锁的光模块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092760A (zh) * | 2023-09-04 | 2023-11-21 | 深圳市爱德泰科技有限公司 | 光纤连接组件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114062Y (zh) * | 2007-08-13 | 2008-09-10 | 宝得粉末注射成形(常熟)有限公司 | 光电模块用拉环式解锁装置 |
CN108802917A (zh) * | 2017-04-27 | 2018-11-13 | 苏州旭创科技有限公司 | 光模块及具有其的光学装置 |
CN108802920A (zh) * | 2018-06-19 | 2018-11-13 |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 光模块 |
CN109856737A (zh) * | 2019-03-11 | 2019-06-07 |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光模块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840680B1 (en) * | 2001-04-14 | 2005-01-11 | Jds Uniphase Corporation | Retention and release mechanisms for fiber optic modules |
CN106772831B (zh) * | 2016-11-29 | 2018-09-04 | 武汉电信器件有限公司 | 一种自沉式解锁的光模块及其外壳结构 |
CN107797196B (zh) * | 2017-12-13 | 2019-09-10 | 武汉电信器件有限公司 | 一种直拉自沉式模块上锁及卸载装置 |
CN209117921U (zh) * | 2018-10-19 | 2019-07-16 | 东莞忠佑电子有限公司 | 新型sfp脱扣结构 |
CN109683259B (zh) * | 2019-01-10 | 2021-05-11 | 武汉电信器件有限公司 | 一种可带纤插拔的光模块解锁结构 |
CN111736279A (zh) * | 2020-07-17 | 2020-10-02 | 博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光通信模块解锁结构 |
-
2020
- 2020-11-27 CN CN202011351207.5A patent/CN112415675A/zh active Pending
- 2020-12-17 WO PCT/CN2020/137394 patent/WO2022110382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114062Y (zh) * | 2007-08-13 | 2008-09-10 | 宝得粉末注射成形(常熟)有限公司 | 光电模块用拉环式解锁装置 |
CN108802917A (zh) * | 2017-04-27 | 2018-11-13 | 苏州旭创科技有限公司 | 光模块及具有其的光学装置 |
CN108802920A (zh) * | 2018-06-19 | 2018-11-13 |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 光模块 |
CN109856737A (zh) * | 2019-03-11 | 2019-06-07 |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光模块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625401A (zh) * | 2021-06-29 | 2021-11-09 | 武汉联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直拉解锁结构的sfp-dd光模块 |
CN113589451A (zh) * | 2021-07-18 | 2021-11-02 |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能够自下沉解锁的sfp+光模块 |
WO2023070804A1 (zh) * | 2021-10-28 | 2023-05-04 | 苏州旭创科技有限公司 | 光模块 |
WO2024021224A1 (zh) * | 2022-07-26 | 2024-02-01 |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采用拉环解锁的光模块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2110382A1 (zh) | 2022-06-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415675A (zh) | 一种光模块 | |
US10921537B2 (en) | Optical communication assemblies | |
CN109683259B (zh) | 一种可带纤插拔的光模块解锁结构 | |
US9261651B2 (en) | Ferrule assemblies, connector assemblies, and optical couplings having coded magnetic arrays | |
US9151900B2 (en) | Optical couplings having coded magnetic arrays and devices incorporating the same | |
US20190101706A1 (en) | Optical plug having a removable and replaceable nosepiece and a complimentary receptacle | |
TW201400901A (zh) | 具有轉換元件之光連接器和光耦合系統 | |
JPH07244229A (ja) | 光ファイバ結合装置 | |
WO2011116162A1 (en) | Fiber optic interface devic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 |
JP2007171980A (ja) | 差込可能送受信機用ラッチ構造 | |
US8292516B2 (en) | Optoelectronic cable assembly having moveable optical module | |
US10025042B2 (en) | Optical connections having integral alignment structure | |
CN112346182B (zh) | 一种光模块 | |
US20050238294A1 (en) | Optical connector | |
CN107580687A (zh) | 线缆连接器保持设计 | |
US20060093285A1 (en) | Latching apparatus for pluggable optical transceiver module | |
US20220385023A1 (en) | Optical fiber amplifier compatible with 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s (sfp+) package | |
US9804338B2 (en) | Plug connector to couple a hybrid cable to a receptacle | |
US8636426B2 (en) |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system with optical transceive module | |
CN212723464U (zh) | 一种高速率光模块 | |
CN115933072A (zh) | 一种电模块 | |
JPS63301011A (ja) | 複合コンタクトコネクタ | |
CN217133429U (zh) | 光模块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226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