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07069A - 一种乘用车的分体式车身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乘用车的分体式车身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407069A CN112407069A CN202011362858.4A CN202011362858A CN112407069A CN 112407069 A CN112407069 A CN 112407069A CN 202011362858 A CN202011362858 A CN 202011362858A CN 112407069 A CN112407069 A CN 11240706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ehicle body
- body structure
- fixing plate
- vehicle according
- spl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237 body shape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034 dec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900 installat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908 quality contro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7/00—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 B62D27/06—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readily releasable
- B62D27/065—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readily releasable using screwthrea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乘用车的分体式车身结构,包括上车体和下车体,所述上车体包括连接柱和车顶;所述连接柱的下端与下车体可拆分连接。本发明改变了一体式车身的结构,实现上车体和下车体可拆分的连接关系,上车体可以更换后,其寿命、材料、结构、成本、造型不再受限。具体地,上车体可以方便拆卸,便于用户定制化定制车身造型;上车体的寿命可以设计成与下车体不一样,这样利于降低成本;上车体的材料可以多样化,不再局限于跟下车体一样的材料;更好的满足市场化需求,比如成本可选可控:钢、铝、复核材料;上车体的结构形式也可以多样化,比如可以是钣金结构、弯管结构、复合材料结构等。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乘用车的分体式车身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乘用车的车身结构设计是一体承载结构,即车身的上部和下部通过冲压钣金件拼装焊接而成一体的。这里的上车体是指车顶和连接柱(这里的连接柱是指A柱、B柱和C柱,部分车只有只有A柱和C柱),下车体是指地板部分。但这种一体式车身结构和制造方式不适于未来满足汽车用户造型个性化灵活定制的需要,并且限制了上车体采用多种材料或结构方式,以及限制了整体组装的工艺流程。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以改变一体式车身的结构,实现上车体和下车体可拆分的连接关系,达到车体上部及内外饰造型可灵活定制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乘用车的分体式车身结构,包括上车体和下车体,所述上车体包括连接柱和车顶;所述连接柱的下端与下车体可拆分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采用上车体和下车体可拆卸的连接结构,一方面,上车体可以更换后,其寿命、材料、结构、成本、造型不再受限。具体地,上车体可以方便拆卸,便于用户定制化替换车身造型;上车体的寿命可以设计成与下车体不一样,这样利于降低成本;上车体的材料可以多样化,不再局限于跟下车体一样的材料;更好的满足市场化需求,比如成本可选可控:钢、铝、复核材料;上车体的结构形式也可以多样化,比如可以是钣金结构、弯管结构、复合材料结构等;
另一方面使得整车生产组装工艺不再受限:可以像传统乘用车生产一样,先上车体和下车体一起组装好后,再安装内外饰、电子电器等其它附件。也可以上车体和下车体作为独立的系统各自所承载的附件组装完后,最后再上车体和下车体再合并安装。这样的好处是生产场地局限性小、提高效率、质量管控流程缩短、操作更简单。
因此,上车体和下车体可拆分的创新结构设计方式和生产工艺方式,更能适应未来用户个性化定制需求。
优选地,所述连接柱设有多个;多个连接柱沿着车顶的周向分布。
与现有的车身结构相同,连接柱采用四个或者六个,连接柱的数量也可以根据具体的车型而选定。
优选地,每个所述连接柱的下端均通过连接件与下车体可拆分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于连接柱下端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锁紧件与下车体可拆分连接。
固定板的作用在于提高连接处的接触面积,提升连接处的连接强度,满足车身的强度要求。
优选地,所述固定板设有多个通孔,所述下车体设有与每个所述通孔一一对应的螺纹孔;所述锁紧件为螺栓或者螺钉,通过锁紧件的螺杆穿过通孔并拧紧于对应的螺纹孔中,进而使固定板与下车体可拆分连接。
安装过程:固定板与下车体的安装位置对其后,采用螺栓或者螺钉进行紧固连接。反之,拆卸过程,拧松螺栓或者螺钉后,再将上车体和下车体分离。整个拆装过程简单,操作难度低。
优选地,每个所述固定板的多个通孔沿着固定板的周向分布。
优选地,每个固定板的下端面均设有朝下的定位柱,所述下车体设有与每个限位柱一一对应的定位孔。
优选地,所述下车体设有与每个固定板适配的沉槽。
定位柱和定位孔能够实现连接柱的快速定位安装,另外定位柱和定位孔以及固定板和沉槽能提升连接处的抵抗切应力的能力,进一步提升连接处的强度。
优选地,位于固定板下方的定位孔以及所有的通孔均位于对应固定板下方的沉槽内。
优选地,每个所述连接柱的上端均与车顶固定连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连接柱与下车体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上车体1、下车体2、连接柱3、车顶4、固定板5、通孔6、螺纹孔7、螺栓或者螺钉8、定位柱9、定位孔10、沉槽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乘用车的分体式车身结构,包括上车体1和下车体2,所述上车体1包括连接柱3和车顶4。其中,连接柱3设有四个、六个等,所有的连接柱3沿着车顶4的周向分布。通常,如果采用四个连接柱3,则四个连接柱3分别位于车顶4的前边的左方和右方,以及后边的左方和右方。如果采用六个连接柱3,则六个连接柱3分别位于车顶4的前边的左方和右方,车顶4的中部的左方和右方以及后边的左方和右方,根据具体的车型而选定。每个所述连接柱3的上端均与车顶4固定连接,以及每个所述连接柱3的下端与下车体2均可拆分连接,可拆分的具体连接结构如下:
如图2所示,每个所述连接柱3的下端均通过连接件与下车体2可拆分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于连接柱3下端的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通过锁紧件与下车体2可拆分连接。连接柱3的下端与固定板5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固定板5的作用在于提高连接处的接触面积,提升连接处的连接强度,满足车身的强度要求。固定板5设有四个通孔6,固定板5的四个通孔6沿着固定板5的周向分布,使得四个通孔6成矩形分布。所述下车体2设有与每个所述通孔6一一对应的螺纹孔7。所述锁紧件为螺栓或者螺钉8,通过锁紧件的螺杆穿过通孔6并拧紧于对应的螺纹孔7中,进而使固定板5与下车体2可拆分连接。
为了提升连接柱3与下车体2之间的连接处强度,固定板5的下端面均设有朝下的定位柱9,所述下车体2设有与每个限位柱一一对应的定位孔10。所述下车体2设有与每个固定板5适配的沉槽11。位于固定板5下方的定位孔10以及所有的通孔6均位于对应固定板5下方的沉槽11内。在具体安装过程:固定板5与下车体2的安装位置对其后,采用螺栓或者螺钉8进行紧固连接。反之,拆卸过程,拧松螺栓或者螺钉8后,再将上车体1和下车体2分离。整个拆装过程简单,操作难度低。而在安装过程中,定位柱9和定位孔10能够实现连接柱3的快速定位安装,另外定位柱9和定位孔10以及固定板5和沉槽11能提升连接处的抵抗切应力的能力,进一步提升连接处的强度。
从结构上将上车体1和下车体2的连接设计成可拆卸组装式,从而实现上车体1及内外饰造型可灵活替换的目的,以及上车体1的材料和结构方式选用不再受限、整车组装工艺流程更灵活,而且使得将制造成本降低成为可能。
涉及的整车的生产工艺如下:
第一步、将下车体承载的部分附件,例如悬架系统、动力传动系统、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空调系统等,组装完成。
第二步、将上车体承载部分附件,如挡风玻璃、顶棚、照明系统、内后视镜、扶手等,预先组装完成。
第三步、将预装好的上车体和下车体连接位置对齐,用螺栓或者螺钉将上车体和下车体连接锁紧。
第四部:将剩下的车门、内外饰件等安装完成。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乘用车的分体式车身结构,包括上车体和下车体,所述上车体包括连接柱和车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的下端与下车体可拆分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乘用车的分体式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设有多个;多个连接柱沿着车顶的周向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乘用车的分体式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连接柱的下端均通过连接件与下车体可拆分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乘用车的分体式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于连接柱下端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锁紧件与下车体可拆分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乘用车的分体式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设有多个通孔,所述下车体设有与每个所述通孔一一对应的螺纹孔;所述锁紧件为螺栓或者螺钉,通过锁紧件的螺杆穿过通孔并拧紧于对应的螺纹孔中,进而使固定板与下车体可拆分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乘用车的分体式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固定板的多个通孔沿着固定板的周向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乘用车的分体式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固定板的下端面均设有朝下的定位柱,所述下车体设有与每个限位柱一一对应的定位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乘用车的分体式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车体设有与每个固定板适配的沉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乘用车的分体式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固定板下方的定位孔以及所有的通孔均位于对应固定板下方的沉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乘用车的分体式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连接柱的上端均与车顶固定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362858.4A CN112407069A (zh) | 2020-11-27 | 2020-11-27 | 一种乘用车的分体式车身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362858.4A CN112407069A (zh) | 2020-11-27 | 2020-11-27 | 一种乘用车的分体式车身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407069A true CN112407069A (zh) | 2021-02-26 |
Family
ID=748436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362858.4A Pending CN112407069A (zh) | 2020-11-27 | 2020-11-27 | 一种乘用车的分体式车身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407069A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3035333A1 (de) * | 1980-09-19 | 1982-05-06 | Daimler-Benz Ag, 7000 Stuttgart | Personenkraftwagen |
DE3540814A1 (de) * | 1985-11-16 | 1987-05-21 | Opel Adam Ag | Karosserie fuer personenkraftwagen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solchen karosserie |
JPH04232184A (ja) * | 1990-06-09 | 1992-08-20 | Dr Ing H C F Porsche Ag | 原動機付き車両、特に乗用自動車のための車体 |
AT8606U1 (de) * | 2005-03-21 | 2006-10-15 | Magna Steyr Fahrzeugtechnik Ag | Kraftfahrzeug mit modular aufgebautem körper |
JP2015189255A (ja) * | 2014-03-27 | 2015-11-02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
CN214267791U (zh) * | 2020-11-27 | 2021-09-24 | 长沙驷马策电动车有限公司 | 一种乘用车的分体式车身结构 |
-
2020
- 2020-11-27 CN CN202011362858.4A patent/CN11240706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3035333A1 (de) * | 1980-09-19 | 1982-05-06 | Daimler-Benz Ag, 7000 Stuttgart | Personenkraftwagen |
DE3540814A1 (de) * | 1985-11-16 | 1987-05-21 | Opel Adam Ag | Karosserie fuer personenkraftwagen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solchen karosserie |
JPH04232184A (ja) * | 1990-06-09 | 1992-08-20 | Dr Ing H C F Porsche Ag | 原動機付き車両、特に乗用自動車のための車体 |
AT8606U1 (de) * | 2005-03-21 | 2006-10-15 | Magna Steyr Fahrzeugtechnik Ag | Kraftfahrzeug mit modular aufgebautem körper |
JP2015189255A (ja) * | 2014-03-27 | 2015-11-02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
CN214267791U (zh) * | 2020-11-27 | 2021-09-24 | 长沙驷马策电动车有限公司 | 一种乘用车的分体式车身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531123B (zh) | 车轮以及用于制造车轮的方法 | |
JP5089760B2 (ja) | 耐力窓 | |
CN100506625C (zh) | 改进的机动车辆前端与车身侧边的连接件 | |
US8408495B2 (en) | Fittings for attaching the vertical tail stabilizer of an aircraft | |
US8974136B2 (en) | Connection arrangement and crossmember | |
JP2014502232A (ja) | 補強支柱を有する自動車車体 | |
WO2021008493A1 (zh) | 仪表板横梁 | |
CN214267791U (zh) | 一种乘用车的分体式车身结构 | |
CN107856746A (zh) | 钢塑混合汽车仪表板支架总成及汽车 | |
CN108657278A (zh) | 前副车架总成及车辆 | |
US6691368B1 (en) | Main plate | |
CN112407069A (zh) | 一种乘用车的分体式车身结构 | |
WO2017193575A1 (zh) | 方向盘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 |
CN208993777U (zh) | 翼子板组件和车辆 | |
CN206501906U (zh) | 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总成 | |
CN212766477U (zh) | 汽车d柱加强板总成及汽车 | |
CN217532650U (zh) | 一种扶手安装结构及车辆 | |
EP1600360B1 (de) | Trägereinheit für einen Frontbereich eines Kraftfahrzeuges | |
CN214492493U (zh) | 天窗安装板总成结构 | |
CN208530688U (zh) | 用于汽车机舱零部件安装的副车架前横梁总成 | |
CN207523785U (zh) | 一种商用车前横梁总成 | |
CN211281198U (zh) | 后副车架 | |
CN222022764U (zh) | 一种侧围外板总成及车辆 | |
CN115649075B (zh) | 一种适用于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控制器的盖板结构 | |
CN222432049U (zh) | 一种后悬置集成结构及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