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02078B - 一种防位移呼吸道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位移呼吸道支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402078B CN112402078B CN202011219971.7A CN202011219971A CN112402078B CN 112402078 B CN112402078 B CN 112402078B CN 202011219971 A CN202011219971 A CN 202011219971A CN 112402078 B CN112402078 B CN 11240207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rt
- connecting rod
- support
- supporting
- fixedly connect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10000002345 respiratory system Anatomy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HZEWFHLRYVTOIW-UHFFFAOYSA-N [Ti].[Ni] Chemical compound [Ti].[Ni] HZEWFHLRYVTOIW-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29910001000 nickel tita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29910001285 shape-memory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902 le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0241 respir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10000003437 trachea Anatomy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06010028980 Neoplasm Diseas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29058 respiratory gaseous exchange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627 tracheal intub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08000000059 Dyspne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06010013975 Dyspnoea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941 weav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0621 bronchi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1000010099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37265 diseases, disorders, signs and symptom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6285 pathological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1100000915 pathological change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24891 sympto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00884 Airway Obstruct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BSYNRYMUTXBXSQ-UHFFFAOYSA-N Aspirin Chemical compound CC(=O)OC1=CC=CC=C1C(O)=O BSYNRYMUTXBXSQ-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08589 Choking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11224 Cough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16717 Fistul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18691 Granulom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54949 Metaplas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1481 Pathologic Constrict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35664 Pneumon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7123 Pulmonary Atelectasi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4756 Respiratory Insufficienc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7656 Respiratory Sound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56397 Tracheomalac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47924 Wheezing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52428 Wound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27418 Wounds and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02022 amyloidosi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890 fistula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876 he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57 inflamm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689 metaplastic oss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414 obstr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04193 respiratory failur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1100000241 scar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80 sprea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262 stenosi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7804 stenosi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08827 tuberculosi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82—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86—Stents in a 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wire-like elements; Stents in the form characterised by a net-like or mesh-like structure
- A61F2/90—Stents in a 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wire-like elements; Stents in the form characterised by a net-like or mesh-like structure characterised by a net-like or mesh-like structur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Transplantation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位移呼吸道支架,包括第一端口、支撑架和第二端口,所述支撑架与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之间的水平距离相等,所述支撑架与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支撑网,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结构大小一致,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相较于所述支撑架对称设置,所述支撑架中心设置有支撑基座,所述支撑基座与所述支撑架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支撑基座与所述第一端口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本发明在使用时,可通过瘤体的膨胀,使其与该装置结合更加紧密,同时提高该装置的结构强度,并且可以根据气管的扩张和伸缩进行适当的伸缩,使其更加匹配患者气管内壁,保证患者呼吸顺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位移呼吸道支架。
背景技术
炎性肉芽肿、瘢痕、结核、创伤、气管软化症、淀粉样变、肿瘤等病变导致的气管及支气管狭窄,可引起阻塞性肺炎、肺不张和呼吸困难,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喘鸣、呛咳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气管支架置入是治疗气道狭窄的重要手段之一,可迅速解除呼吸困难、改善临床症状。有关气道支架的应用,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90年代。近20年来,随着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和可弯曲支气管镜在临床的普及,气道内支架置入才真正得以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为进一步的治疗提供机会,同时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主气管、支气管支架为圆柱型,独特的编织方式让支架对气管管腔有良好的支撑和塑形作用;全覆膜的设计帮助瘘口的愈合,同时能让气道保持长期的通畅;气管、支气管等多种规格的选择。
然而,现有的呼吸道支架在使用时与气管壁贴合不牢,容易发生移动,增大了手术并发症的几率,同时支架支撑性较差,长时间的处于挤压状态容易发生形变,使得支架无法起到应有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位移呼吸道支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位移呼吸道支架,包括第一端口、支撑架和第二端口,所述支撑架与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支撑网,所述支撑架中心设置有支撑基座,所述支撑基座与所述支撑架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支撑基座与所述第一端口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支撑基座与所述第二端口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
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用于在两端起到防滑和支撑的作用,所述支撑架用于对病变处起到扩张和固定作用,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用于对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起到连接和支撑的作用,所述第二支撑杆用于对所述第二连接杆内部进行支撑。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杆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第一连接杆均匀环绕分布于所述第一端口侧面,所述第二连接杆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第二连接杆均匀环绕于所述第二端口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结构大小一致,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相较于所述支撑架对称设置,所述第一端口包括第一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第一连接片相邻两个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表面均匀开设有三个防滑槽,四个所述第一连接片和四个所述第二连接片组成形体呈环形结构;
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片,所述第一支撑片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第一支撑片相邻两个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片,所述第一支撑片表面开设有限位槽,四个所述第一支撑片和四个所述第二支撑片组成形体呈环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杆包括连接杆体,所述连接杆体呈弧形弯折状,所述连接杆体弯折朝向所述支撑基座方向,所述连接杆体顶端凸起有连接端口,所述连接端口呈水平设置,所述连接杆体外侧表面向内凹陷形成有气流槽,所述连接端口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片侧面中心。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相较于所述支撑基座对称设置;所述支撑基座呈球形结构,所述第二支撑杆环绕于所述支撑基座外侧表面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第二支撑杆分别固定连接于四个所述支撑架内侧表面中心。
所述支撑架的外径和内径与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支撑架的外径和内径均一致,所述第二连接片和所述第二支撑片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杆呈圆柱形,所述第二支撑杆直径与所述第一连接杆水平宽度一致,所述第二支撑杆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的末端,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的末端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口、支撑架、第二端口、第一连接杆、第二支撑杆、第二连接杆和支撑基座均为镍钛记忆合金材质制成,所述支撑网为镍钛记忆合金丝编织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设置有第一端口、支撑架和第二端口,从该装置两端和中心提高其结构强度,同时通过开设有限位槽和防滑槽,加强其与气管内壁之间的连接强度,通过瘤体的膨胀,使其与该装置结合更加紧密;
(2)本发明通过设置有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使得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可得到竖直方向的支撑力,使其结构强度增强,不会轻易发生塌陷;
(3)本发明通过设置有第二支撑杆,使得支撑架在病灶中心位置提供强力的支撑,使其不会轻易发生形变,提高该装置的结构强度;
(4)本发明通过设置有第二连接片和第二支撑片可以根据气管的扩张和伸缩进行适当的伸缩,使其更加匹配患者气管内壁,同时可避免该装置直径过大造成患者的不适;
(5)本发明通过将支撑基座设置成球状,并且第一连接杆、第二支撑杆和第二连接杆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同时开设有气流槽,支撑基座呈球形结构,避免阻塞气流;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内表面的气流经过球状的支撑基座可以顺滑地通过,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外表面的气流则通过气流槽不会四散,也能够顺利导流,极大降低第一连接杆、第二支撑杆、第二连接杆和支撑基座对气流的影响,避免阻塞患者气管,提高患者呼吸气体的流速,保证患者呼吸顺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例中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实施例中的第一端口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实施例中的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实施例中的支撑基座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实施例中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实施例中的内部结构正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第一端口;101、第一连接片;102、第二连接片;103、防滑槽;2、支撑架;201、第一支撑片;202、第二支撑片;203、限位槽;3、第二端口;4、支撑网;5、第一连接杆;501、连接杆体;502、连接端口;503、气流槽;6、第二支撑杆;7、第二连接杆;8、支撑基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一并参阅图1-图7,其中,一种防位移呼吸道支架,包括第一端口1、支撑架2和第二端口3,所述支撑架2与所述第一端口1和所述第二端口3之间的水平距离相等,所述支撑架2与所述第一端口1和所述第二端口3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支撑网4,所述第一端口1和所述第二端口3结构大小一致,所述第一端口1和所述第二端口3相较于所述支撑架2对称设置,所述支撑架2中心设置有支撑基座8,所述支撑基座8与所述支撑架2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6,所述支撑基座8与所述第一端口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5,所述支撑基座8与所述第二端口3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7;
所述第一端口1包括第一连接片101,所述第一连接片101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第一连接片101相邻两个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片102,所述第一连接片101表面均匀开设有三个防滑槽103,四个所述第一连接片101和四个所述第二连接片102组成形体呈环形结构;
所述支撑架2包括第一支撑片201,所述第一支撑片201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第一支撑片201相邻两个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片202,所述第一支撑片201表面开设有限位槽203,四个所述第一支撑片201和四个所述第二支撑片202组成形体呈环形结构;
所述第一端口1和所述第二端口3用于在两端起到防滑和支撑的作用,所述支撑架2用于对病变处起到扩张和固定作用,所述第一连接杆5和所述第二连接杆7用于对所述第一端口1和所述第二端口3起到连接和支撑的作用,所述第二支撑杆6用于对所述第二连接杆7内部进行支撑,所述支撑基座8用于提供连接能力,使得各部件紧密连接,所述支撑网4用于隔离瘤变肉体。
所述第一连接杆5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第一连接杆5均匀环绕分布于所述第一端口1侧面,所述第二连接杆7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第二连接杆7均匀环绕于所述第二端口3侧面,使得所述第一端口1和所述第二端口3四周均可得到支撑,避免单一方向发生塌陷,同时可以保持相互支撑关系;所述第一连接杆5包括连接杆体501,所述连接杆体501呈弧形弯折状,所述连接杆体501弯折朝向所述支撑基座8方向,所述连接杆体501顶端凸起有连接端口502,所述连接端口502呈水平设置,所述连接杆体501外侧表面向内凹陷形成有气流槽503,所述连接端口502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片101侧面中心;所述第一连接杆5和所述第二连接杆7结构和大小一致,且相较于所述支撑基座8对称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杆7和所述第二端口3之间的连接方式与所述第一端口1和所述第一连接杆5之间的连接方式相同,使得所述支撑基座8和所述支撑架2两端受力均匀,避免发生偏移;所述支撑基座8呈球形结构,避免阻塞气流;第一连接杆5和第二连接杆7的内表面的气流经过球状的支撑基座8可以顺滑地通过,第一连接杆5和第二连接杆7的外表面的气流则通过气流槽50不会四散,也能够顺利导流。
所述第二支撑杆6环绕于所述支撑基座8外侧表面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第二支撑杆6分别固定连接于四个所述支撑架2内侧表面中心,提高所述支撑架2的结构结构强度;所述支撑架2的外径和内径与所述第一端口1和所述支撑架2的外径和内径均一致,所述第二连接片102和所述第二支撑片202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降低对气流的影响;所述第二连接片102厚度为所述第一连接片101厚度的四分之一,所述第二支撑片202的厚度为所述第一支撑片201厚度的四分之一,所述第一连接片101和所述第一支撑片201厚度一致,提高该装置的弹性形变能力,使其更加匹配患者气管内壁;所述第二支撑杆6呈圆柱形,所述第二支撑杆6直径与所述第一连接杆5水平宽度一致,所述第二支撑杆6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杆5和所述第二连接杆7的末端,所述第二支撑杆6与所述第一连接杆5和所述第二连接杆7的末端相连接,使得所述第一连接杆5、所述第二支撑杆6和所述第二连接杆7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降低对气流的影响;所述第二连接片102和所述第一连接片101拼接棱角处均倒有圆角,所述第一支撑片201和所述第二支撑片202拼接棱角处均倒有圆角,所述第一连接片101、所述第二连接片102、所述第一支撑片201和所述第二支撑片202侧边均倒有圆角,避免对患者气管造成刮伤;所述第一端口1、支撑架2、第二端口3、第一连接杆5、第二支撑杆6、第二连接杆7和支撑基座8均为镍钛记忆合金材质制成,所述支撑网4为镍钛记忆合金丝编织而成。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位移呼吸道支架,在使用时,首先通过手术将该装置放置于患者病灶处,同时将支撑架2放置于患者最需要扩张位置中心,使得病变瘤体膨胀之后会贴合于限位槽203表面,将该装置卡接更加紧密,使得该装置固定更加牢固,不会轻易移动,同时通过开设有防滑槽103,使得第一端口1和第二端口3与气管内部摩擦力更大,不会轻易滑动,同时通过设置有第二连接片102和第二支撑片202可以根据气管的扩张和伸缩进行适当的伸缩,使其更加匹配患者气管内壁,同时可避免该装置直径过大造成患者的不适,通过第二支撑杆6使得支撑架2病灶中心位置提供强力的支撑,使其不会轻易发生形变,提高该装置的结构强度,同时通过设置有第一连接杆5呈弧形状连接于第一端口1和支撑架2之间,使得第一端口1和第二端口3可得到竖直方向的支撑力,使其结构强度增强,不会轻易发生塌陷,同时通过将支撑基座8设置成球状,且开设有气流槽503,并且第一连接杆5、第二支撑杆6和第二连接杆7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极大降低第一连接杆5、第二支撑杆6、第二连接杆7和支撑基座8对气流的影响,避免阻塞患者气管,提高患者呼吸气体的流速,保证呼吸畅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防位移呼吸道支架,包括第一端口(1)、支撑架(2)和第二端口(3),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架(2)与所述第一端口(1)和所述第二端口(3)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支撑网(4),所述支撑架(2)中心设置有支撑基座(8),所述支撑基座(8)与所述支撑架(2)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6),所述支撑基座(8)与所述第一端口(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5),所述支撑基座(8)与所述第二端口(3)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7);
所述第一端口(1)和所述第二端口(3)用于在两端起到防滑和支撑的作用,所述支撑架(2)用于对病变处起到扩张和固定作用,所述第一连接杆(5)和所述第二连接杆(7)用于对所述第一端口(1)和所述第二端口(3)起到连接和支撑的作用,所述第二支撑杆(6)用于对所述第二连接杆(7)内部进行支撑,所述第一连接杆(5)包括连接杆体(501),所述连接杆体(501)呈弧形弯折状,所述连接杆体(501)弯折朝向所述支撑基座(8)方向,所述连接杆体(501)顶端凸起有连接端口(502),所述连接端口(502)呈水平设置,所述连接杆体(501)外侧表面向内凹陷形成有气流槽(503),所述连接端口(502)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端口(1)的第一连接片(101)侧面中心,所述第一连接杆(5)和所述第二连接杆(7)结构和大小一致,且相较于所述支撑基座(8)对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位移呼吸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5)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第一连接杆(5)均匀环绕分布于所述第一端口(1)侧面,所述第二连接杆(7)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第二连接杆(7)均匀环绕于所述第二端口(3)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位移呼吸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口(1)和所述第二端口(3)结构大小一致,所述第一端口(1)和所述第二端口(3)相较于所述支撑架(2)对称设置,所述第一端口(1)包括第一连接片(101),所述第一连接片(101)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第一连接片(101)相邻两个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片(102),所述第一连接片(101)表面均匀开设有三个防滑槽(103),四个所述第一连接片(101)和四个所述第二连接片(102)组成形体呈环形结构;
所述支撑架(2)包括第一支撑片(201),所述第一支撑片(201)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第一支撑片(201)相邻两个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片(202),所述第一支撑片(201)表面开设有限位槽(203),四个所述第一支撑片(201)和四个所述第二支撑片(202)组成形体呈环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位移呼吸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5)和所述第二连接杆(7)相较于所述支撑基座(8)对称设置;所述支撑基座(8)呈球形结构,所述第二支撑杆(6)环绕于所述支撑基座(8)外侧表面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第二支撑杆(6)分别固定连接于四个所述支撑架(2)内侧表面中心。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位移呼吸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的外径和内径与所述第一端口(1)和所述支撑架(2)的外径和内径均一致,所述第二连接片(102)和所述第二支撑片(202)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位移呼吸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杆(6)呈圆柱形,所述第二支撑杆(6)直径与所述第一连接杆(5)水平宽度一致,所述第二支撑杆(6)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杆(5)和所述第二连接杆(7)的末端,所述第二支撑杆(6)与所述第一连接杆(5)和所述第二连接杆(7)的末端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位移呼吸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口(1)、支撑架(2)、第二端口(3)、第一连接杆(5)、第二支撑杆(6)、第二连接杆(7)和支撑基座(8)均为镍钛记忆合金材质制成,所述支撑网(4)为镍钛记忆合金丝编织而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219971.7A CN112402078B (zh) | 2020-11-05 | 2020-11-05 | 一种防位移呼吸道支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219971.7A CN112402078B (zh) | 2020-11-05 | 2020-11-05 | 一种防位移呼吸道支架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402078A CN112402078A (zh) | 2021-02-26 |
CN112402078B true CN112402078B (zh) | 2021-08-17 |
Family
ID=748287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219971.7A Active CN112402078B (zh) | 2020-11-05 | 2020-11-05 | 一种防位移呼吸道支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40207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262089B (zh) * | 2021-06-08 | 2022-10-04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一种气管支架 |
CN115227445B (zh) * | 2022-06-28 | 2023-09-19 | 柏为(武汉)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咽鼓管支架及其组件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206227A (ja) * | 1994-12-08 | 1996-08-13 | Fuji Syst Kk | 体内留置用ステント |
CN104382671A (zh) * | 2014-09-11 | 2015-03-04 | 南京微创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可有效防止移位、降低增生的可降解人体支架及制作方法 |
CN105853022A (zh) * | 2016-06-01 | 2016-08-17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 气管支架及采用该气管支架的组织工程气管及其应用 |
CN205515040U (zh) * | 2016-01-14 | 2016-08-31 | 高道键 | 防移位胆道全覆膜自膨胀式金属支架 |
CN106176001A (zh) * | 2016-06-29 | 2016-12-07 | 赵欣怡 | 一种防移位食道支架 |
CN107913122A (zh) * | 2017-12-28 | 2018-04-17 | 宁波高新区方元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3d打印气管支架 |
CN109963526A (zh) * | 2016-09-26 | 2019-07-02 | 多亚医疗有限公司 | 支架和支架植入方法 |
CN211049733U (zh) * | 2019-08-20 | 2020-07-21 | 常州市智业医疗仪器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一种防移位的呼吸道支架 |
CN111787871A (zh) * | 2018-03-29 | 2020-10-16 | 波士顿科学国际有限公司 | 流量控制阀 |
-
2020
- 2020-11-05 CN CN202011219971.7A patent/CN11240207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206227A (ja) * | 1994-12-08 | 1996-08-13 | Fuji Syst Kk | 体内留置用ステント |
CN104382671A (zh) * | 2014-09-11 | 2015-03-04 | 南京微创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可有效防止移位、降低增生的可降解人体支架及制作方法 |
CN205515040U (zh) * | 2016-01-14 | 2016-08-31 | 高道键 | 防移位胆道全覆膜自膨胀式金属支架 |
CN105853022A (zh) * | 2016-06-01 | 2016-08-17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 气管支架及采用该气管支架的组织工程气管及其应用 |
CN106176001A (zh) * | 2016-06-29 | 2016-12-07 | 赵欣怡 | 一种防移位食道支架 |
CN109963526A (zh) * | 2016-09-26 | 2019-07-02 | 多亚医疗有限公司 | 支架和支架植入方法 |
CN107913122A (zh) * | 2017-12-28 | 2018-04-17 | 宁波高新区方元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3d打印气管支架 |
CN111787871A (zh) * | 2018-03-29 | 2020-10-16 | 波士顿科学国际有限公司 | 流量控制阀 |
CN211049733U (zh) * | 2019-08-20 | 2020-07-21 | 常州市智业医疗仪器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一种防移位的呼吸道支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402078A (zh) | 2021-02-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402078B (zh) | 一种防位移呼吸道支架 | |
Eng et al. | Airway complications in relapsing polychondritis | |
US10492932B2 (en) | Device for splinting a cavity, organ duct and/or vessel | |
CN204581598U (zh) | 减小压缩长度的瓣膜支架及具有该支架的瓣膜置换装置 | |
Desir et al. | Congenital abnormalities of intrathoracic airways | |
WO2015055052A1 (zh) | 提高安全性的肺动脉支架及肺动脉瓣膜置换装置 | |
WO2019096158A1 (zh) | 血管支架 | |
CA2484861A1 (en) | Intra-bronchial obstructing device that permits mucus transport | |
CN110731843A (zh) | 一种血管支架 | |
CN202010169U (zh) | 新型肺减容记忆弹性线圈 | |
CN104768503B (zh) | 鼻扩张器 | |
CN201008589Y (zh) | 一种具有超弹力结构的腔道支架 | |
CN114145881A (zh) | 一种可形变的仿生学气道支架 | |
CN2180285Y (zh) | 形状记忆合金人体管道扩张支撑架 | |
CN219803842U (zh) | 一种3d打印全降解喉、气管药物支架系统 | |
CN211049733U (zh) | 一种防移位的呼吸道支架 | |
Munro et al. | Severe stenosis of a long tracheal segment, with agenesis of the right lung and left pulmonary arterial sling | |
CN217366186U (zh) | 一种气管支架 | |
CN114917066A (zh) | 一种负泊松比血管支架 | |
CN214259578U (zh) | 一种气管悬吊支架 | |
CN219207500U (zh) | 一种贴合的三维气管支架 | |
CN216318201U (zh) | 一种覆膜不锈钢呼吸系统支架 | |
CN219070820U (zh) | 一种新型气道拼接硅酮支架 | |
CN113331989A (zh) | 一种气管支架 | |
CN217660406U (zh) | 一种适用于小泪囊的泪囊支撑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