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99503B - 链路失败报告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链路失败报告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399503B CN112399503B CN201910760886.2A CN201910760886A CN112399503B CN 112399503 B CN112399503 B CN 112399503B CN 201910760886 A CN201910760886 A CN 201910760886A CN 112399503 B CN112399503 B CN 11239950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ccess network
- network device
- radio access
- terminal
- link fail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9—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04W36/305—Handover due to radio link failur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58—Transmission of hand-off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e.g. measurement repor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35—Determin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37—Determination of triggering parameters for hand-off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04W36/087—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between radio units of access poi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9—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 H04W36/00698—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using different RA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79—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hand-off failure or rej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38—Resource reservation for handov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链路失败报告传输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终端在与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且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的主无线接入网设备发生切换的情况下,终端向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使得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将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转发给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并由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将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发送给该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这样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进行参数调整,从而提高双连接场景下的通信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链路失败报告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终端移动场景中,不合适的切换参数设置会对用户体验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也会因为乒乓切换、切换失败及无线链路失败导致网络资源的浪费。而由于不合适的切换参数引起的无线链路失败对用户体验及网络资源都有影响。
目前,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中,通过手动设置系统的切换参数非常耗时,且在网络初始部署之后再对移动参数进行更新相当耗费成本。同时某些情况下演进型基站(evoled NodeB,eNB)中的无线资源管理(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RRM)可以检测问题并调整移动性参数,但是在有些情况下,RRM也不能解决问题,因此提出了移动性参数的自动优化的场景移动性鲁棒性优化(mobility robust optimization,MRO)。
在LTE系统中,MRO优化主要用于优化移动性参数。具体地,MRO主要基于终端上报的无线链路失败(radio link failure,RLF)报告,接口交互的RLF指示(indication)以及切换(handover,HO)报告来判断是否需要优化移动性参数。
但是,在双连接(dual connectivity,DC)场景中,在终端与辅站(secondarynode,SN)之间的链路失败,且主站(master node,MN)发生切换时,将导致终端的链路失败报告无法发送到SN中,进而使得SN无法进行参数调整。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链路失败报告传输的方法和装置,终端能够将链路失败报告发送到SN,使得SN进行参数调整,进而提高通信效率。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链路失败报告传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终端向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链路失败报告,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用于指示该终端与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该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为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的辅无线接入网设备。
终端在与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且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的主无线接入网设备发生切换的情况下,终端向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使得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将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转发给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并由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将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发送给该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这样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进行参数调整,从而提高双连接场景下的通信效率。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终端向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链路失败报告包括:该终端在从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切换到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切换成功的情况下,向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链路失败报告。
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主动发送接入网设备的切换,例如,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向终端发送切换命令,该切换命令可以指示终端从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切换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终端根据该切换命令成功切换到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的情况下,若终端与该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故障,则终端向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使得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将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转发给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并由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将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发送给该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这样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进行参数调整,从而提高双连接场景下的通信效率。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终端向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链路失败报告包括:该终端在成功重建到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的情况下,向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
终端在没有收到切换命令,且检测到终端与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的情况下,终端重新选择一个接入网设备(即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并与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建立连接,进而将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发送给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即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切换过晚”的场景中,以提高通信效率。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终端向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链路失败报告包括:该终端在从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切换到该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切换成功,且在预设时间间隔内该终端与该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的情况下,向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
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主动进行无线接入网设备的切换,并向终端发送切换命令。终端根据该切换命令从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切换到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但是在较短的时间段(即预设时间间隔),终端与该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这样终端重新选择一个接入网设备(即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并与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建立连接,进而将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发送给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使得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将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转发给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并由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将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发送给该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这样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进行参数调整,从而提高双连接场景下的通信效率。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终端向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链路失败报告包括:该终端在失败从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切换到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的情况下,向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
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主动进行无线接入网设备的切换,并向终端发送切换命令。终端根据该切换命令进行从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到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的切换。若切换失败,则终端重新选择一个接入网设备(即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并与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建立连接,进而将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发送给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使得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将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转发给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并由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将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发送给该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这样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进行参数调整,从而提高双连接场景下的通信效率。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与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为同一个接入网设备。
若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和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不是同一个无线接入网设备,则终端根据该切换命令从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切换到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但是在较短的时间段(即预设时间间隔),终端与该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的场景可以称为“切换到错误小区”。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和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为同一个无线接入网设备,该应用场景可以称为“切换过早”。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多个应用场景,提高了应用灵活性。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该终端向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链路失败报告,该第二链路失败报告用于指示该终端与该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
终端根据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切换命令,从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切换到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若发生换失败或者切换后短时间内失败,则终端还可以向重新建立连接的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链路失败报告,使得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向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该第二链路失败报告,这样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调整切换参数,进而能够选择更加合适的无线接入网设备作为切换到的目标无线接入网设备。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终端向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链路失败报告包括:该终端向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和该第二链路失败报告。
终端可以将第一链路失败报告和第二链路失败报告分别作为一个消息中的不同子信元,通过一个消息发送给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从而节省资源开销。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链路失败报告包括该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覆盖范围内的与该终端发生链路失败的第一小区的小区信息,该第一小区发生链路失败的类型,发生连接失败的小区的主小区的小区信息或最后收到切换命令的小区的小区信息,该终端成功重建的无线接入网设备下的小区的小区信息,该终端与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的时刻与该终端与该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该终端与该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的时刻与该终端与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成功建立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切换命令的接收时刻与该终端与该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该终端的标识,该第第一小区的邻小区与终端之间的测量结果。
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二链路失败报告的具体内容调整切换参数,进而能够选择更加合适的无线接入网设备作为切换到的目标无线接入网设备,更进一步提高通信效率。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包括该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覆盖范围内的与该终端发生链路失败的第二小区的小区信息,该第二小区发生链路失败的类型,该第二小区对应的主接入网设备覆盖的小区的小区信息,该终端与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的时刻与该终端从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切换到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该终端的标识,该终端的位置信息,该终端与主小区组中的每个主小区之间的测量结果,以及该终端与辅小区组中的每个辅小区之间的测量结果中的至少一项。
第一链路失败报告发送给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的具体内容更精确的进行参数调整,从而更进一步提高双连接场景下的通信效率。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该终端接收到切换命令的情况下,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还包括该切换命令的接收时刻与该终端与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该切换命令的接收时刻与该终端从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切换到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中的至少一项。
第一链路失败报告发送给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的具体内容更精确的进行参数调整,从而更进一步提高双连接场景下的通信效率。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该终端从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一链路失败报告请求;其中,该终端向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链路失败报告包括:该终端根据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请求,向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
终端可以在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请求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的情况下,才会向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避免了不需要时发送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造成的资源浪费。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终端向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链路失败报告包括:该终端根据预设上报条件,向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
终端可以根据预设上报条件,自动进行第一链路失败报告的上报,从而更进一步节省了资源浪费。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该终端从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二链路失败报告请求;其中,该终端向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链路失败报告包括:该终端根据该第二链路失败报告请求,向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该第二链路失败报告。
终端可以在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请求该第二链路失败报告的情况下,才会向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该第二链路失败报告,避免了不需要时发送该第二链路失败报告造成的资源浪费。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终端向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链路失败报告包括:该终端根据预设上报条件,向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该第二链路失败报告。
终端可以根据预设上报条件,自动进行第二链路失败报告的上报,从而更进一步节省了资源浪费。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链路失败报告传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从终端接收第一链路失败报告,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用于指示该终端与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该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为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的辅接入网设备;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向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
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从终端接收第一链路失败报告,并将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转发给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使得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将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发送给该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这样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进行参数调整,从而提高双连接场景下的通信效率。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从该终端接收第二链路失败报告,该第二链路失败报告用于指示该终端与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
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还可以从终端接收第二链路失败报告,并将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向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使得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调整切换参数,进而能够选择更加合适的无线接入网设备作为切换到的目标无线接入网设备。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消息包括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和该第二链路失败报告。
终端可以将第一链路失败报告和第二链路失败报告分别作为一个消息中的不同子信元,通过一个消息发送给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从而节省资源开销。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链路失败报告包括该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覆盖范围内的与该终端发生链路失败的第一小区的小区信息,该第一小区发生链路失败的类型,发生连接失败的小区的主小区的小区信息或最后收到切换命令的小区的小区信息,该终端成功重建的无线接入网设备下的小区的小区信息,该终端与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的时刻与该终端与该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该终端与该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的时刻与该终端与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成功建立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切换命令的接收时刻与该终端与该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该终端的标识,该第第一小区的邻小区与终端之间的测量结果。
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二链路失败报告的具体内容调整切换参数,进而能够选择更加合适的无线接入网设备作为切换到的目标无线接入网设备,更进一步提高通信效率。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包括该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覆盖范围内的与该终端发生链路失败的第二小区的小区信息,该第二小区发生链路失败的类型,该第二小区对应的主接入网设备覆盖的小区的小区信息,该终端与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的时刻与该终端从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切换到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该终端的标识,该终端的位置信息,该终端与主小区组中的每个主小区之间的测量结果,以及该终端与辅小区组中的每个辅小区之间的测量结果中的至少一项。
第一链路失败报告发送给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的具体内容更精确的进行参数调整,从而更进一步提高双连接场景下的通信效率。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还包括在该终端接收到切换命令的情况下,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还包括该切换命令的接收时刻与该终端与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该切换命令的接收时刻与该终端从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切换到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中的至少一项。
第一链路失败报告发送给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的具体内容更精确的进行参数调整,从而更进一步提高双连接场景下的通信效率。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链路失败报告传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从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一链路失败报告,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用于指示终端与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该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为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的辅接入网设备;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向该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该链路失败报告。
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从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一链路失败报告,并将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发送给该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使得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进行参数调整,从而提高双连接场景下的通信效率。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从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链路失败报告之前,该方法还包括: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向该终端发送切换命令,该切换命令用于指示该终端从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切换到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
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主动进行无线接入网设备的切换,并向终端发送切换命令,使得终端根据切换命令进行链路切换,从而提高通信效率。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在该终端重建到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的情况下,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从该终端接收第二链路失败报告,该第二链路失败报告用于指示该终端与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
终端重建到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的情况下,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从该终端接收第二链路失败报告,这样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调整切换参数,进而能够选择更加合适的无线接入网设备作为切换到的目标无线接入网设备。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从该终端接收第二链路失败报告包括: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从该终端接收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和该第二链路失败报告。
终端可以将第一链路失败报告和第二链路失败报告分别作为一个消息中的不同子信元,通过一个消息发送给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从而节省资源开销。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链路失败报告包括该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覆盖范围内的与该终端发生链路失败的第一小区的小区信息,该第一小区发生链路失败的类型,发生连接失败的小区的主小区的小区信息或最后收到切换命令的小区的小区信息,该终端成功重建的无线接入网设备下的小区的小区信息,该终端与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的时刻与该终端与该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该终端与该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的时刻与该终端与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成功建立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该切换命令的接收时刻与该终端与该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该终端的标识,该第第一小区的邻小区与终端之间的测量结果。
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二链路失败报告的具体内容调整切换参数,进而能够选择更加合适的无线接入网设备作为切换到的目标无线接入网设备,更进一步提高通信效率。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包括该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覆盖范围内的与该终端发生链路失败的第二小区的小区信息,该第二小区发生链路失败的类型,该第二小区对应的主接入网设备覆盖的小区的小区信息,该终端与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的时刻与该终端从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切换到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该终端的标识,该终端的位置信息,该终端与主小区组中的每个主小区之间的测量结果,以及该终端与辅小区组中的每个辅小区之间的测量结果中的至少一项。
第一链路失败报告发送给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的具体内容更精确的进行参数调整,从而更进一步提高双连接场景下的通信效率。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向该终端发送切换命令的情况下,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还包括在该终端接收到切换命令的情况下,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还包括该切换命令的接收时刻与该终端与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该切换命令的接收时刻与该终端从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切换到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中的至少一项。
第一链路失败报告发送给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的具体内容更精确的进行参数调整,从而更进一步提高双连接场景下的通信效率。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链路失败报告传输的装置,该装置可以是终端,也可以是终端内的芯片。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及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包括:发送模块。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处理模块。所述发送模块例如可以是收发器、接收器、发射器中的至少一种,该发送模块可以包括射频电路或天线。该处理模块可以是处理器。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存储模块,该存储模块例如可以是存储器。当包括存储模块时,该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模块与该存储模块连接,该处理模块可以执行该存储模块存储的指令或源自其他的指令,以使该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及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通信方法。在本设计中,该装置可以为终端。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该装置为芯片时,该芯片包括:发送模块。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处理模块。发送模块例如可以是该芯片上的输入/输出接口、管脚或电路等。处理模块例如可以是处理器。该处理模块可执行指令,以使该终端内的芯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以及任意可能的实现的通信方法。可选地,该处理模块可以执行存储模块中的指令,该存储模块可以为芯片内的存储模块,如寄存器、缓存等。该存储模块还可以是位于通信设备内,但位于芯片外部,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其中,上述任一处提到的处理器,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器(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上述各方面通信方法的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链路失败报告传输的装置,该装置可以是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也可以是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内的芯片。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二方面,及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包括: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所述发送模块例如可以是收发器、接收器、发射器中的至少一种,该发送模块可以包括射频电路或天线。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处理模块,该处理模块可以是处理器。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存储模块,该存储模块例如可以是存储器。当包括存储模块时,该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模块与该存储模块连接,该处理模块可以执行该存储模块存储的指令或源自其他的指令,以使该装置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其任意一项的方法。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该装置为芯片时,该芯片包括:发送模块和处理模块。所述发送模块例如可以是该芯片上的输入/输出接口、管脚或电路等。处理模块例如可以是处理器。该处理模块可执行指令,以使该无线接入网设备内的芯片执行上述第二方面,以及任意可能的实现的通信方法。
可选地,该处理模块可以执行存储模块中的指令,该存储模块可以为芯片内的存储模块,如寄存器、缓存等。该存储模块还可以是位于通信设备内,但位于芯片外部,如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RAM等。
其中,上述任一处提到的处理器,可以是一个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上述各方面通信方法的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链路失败报告传输的装置,该装置可以是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也可以是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内的芯片。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二方面,及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包括:接收模块和发送模块。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处理模块。所述发送模块或该接收模块例如可以是收发器、接收器、发射器中的至少一种,该发送模块或该接收模块可以包括射频电路或天线。该处理模块可以是处理器。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存储模块,该存储模块例如可以是存储器。当包括存储模块时,该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模块与该存储模块连接,该处理模块可以执行该存储模块存储的指令或源自其他的指令,以使该装置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其任意一项的方法。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该装置为芯片时,该芯片包括:接收模块和发送模块。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处理模块。所述发送模块或该接收模块例如可以是该芯片上的输入/输出接口、管脚或电路等。处理模块例如可以是处理器。该处理模块可执行指令,以使该无线接入网设备内的芯片执行上述第二方面,以及任意可能的实现的通信方法。
可选地,该处理模块可以执行存储模块中的指令,该存储模块可以为芯片内的存储模块,如寄存器、缓存等。该存储模块还可以是位于通信设备内,但位于芯片外部,如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RAM等。
其中,上述任一处提到的处理器,可以是一个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上述各方面通信方法的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用于指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及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用于指示执行上述第二方面,及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用于指示执行上述第三方面,及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四方面,或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上述第四方面所述的装置、上述第五方面所述的装置和上述第六方面所述的装置。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终端在与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且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的主无线接入网设备发生切换的情况下,终端向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使得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将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转发给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并由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将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发送给该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这样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进行参数调整,从而提高双连接场景下的通信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系统架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个系统架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个系统架构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链路失败报告传输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具体实施例的链路失败报告传输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链路失败报告传输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链路失败报告传输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链路失败报告传输的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链路失败报告传输的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1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链路失败报告传输的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1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链路失败报告传输的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1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链路失败报告传输的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1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链路失败报告传输的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1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简化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简化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6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终端的形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7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接入网设备的形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信(global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通信系统、未来的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系统或新无线(new radio,NR)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指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设备、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设备、移动设备、用户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终端设备还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未来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络(public land mobilenetwork,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是用于与终端设备通信的设备,该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是全球移动通信(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系统或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station,BTS),也可以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ed NodeB,eNB或eNodeB),还可以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场景下的无线控制器,或者该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为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未来5G网络中的无线接入网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无线接入网设备,5G系统中的基站的一个或一组(包括多个天线面板)天线面板,或者,还可以为构成gNB或传输点的网络节点,如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或,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等,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
在一些部署中,gNB可以包括集中式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和DU。gNB还可以包括有源天线单元(active antenna unit,AAU)。CU实现gNB的部分功能,DU实现gNB的部分功能。比如,CU负责处理非实时协议和服务,实现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的功能。DU负责处理物理层协议和实时服务,实现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和物理(physical,PHY)层的功能。AAU实现部分物理层处理功能、射频处理及有源天线的相关功能。由于RRC层的信息最终会变成PHY层的信息,或者,由PHY层的信息转变而来,因而,在这种架构下,高层信令,如RRC层信令,也可以认为是由DU发送的,或者,由DU和AAU发送的。可以理解的是,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为包括CU节点、DU节点、AAU节点中一项或多项的设备。此外,可以将CU划分为接入网(radio accessnetwork,RAN)中的无线接入网设备,也可以将CU划分为核心网(core network,CN)中的无线接入网设备,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或无线接入网设备包括硬件层、运行在硬件层之上的操作系统层,以及运行在操作系统层上的应用层。该硬件层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内存管理单元(memory management unit,MMU)和内存(也称为主存)等硬件。该操作系统可以是任意一种或多种通过进程(process)实现业务处理的计算机操作系统,例如,Linux操作系统、Unix操作系统、Android操作系统、iOS操作系统或windows操作系统等。该应用层包含浏览器、通讯录、文字处理软件、即时通信软件等应用。并且,本申请实施例并未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执行主体的具体结构特别限定,只要能够通过运行记录有本申请实施例的提供的方法的代码的程序,以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通信即可,例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终端设备或无线接入网设备,或者,是终端设备或无线接入网设备中能够调用程序并执行程序的功能模块。
另外,本申请的各个方面或特征可以实现成方法、装置或使用标准编程和/或工程技术的制品。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制品”涵盖可从任何计算机可读器件、载体或介质访问的计算机程序。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磁存储器件(例如,硬盘、软盘或磁带等),光盘(例如,压缩盘(compact disc,CD)、数字通用盘(digital versatile disc,DVD)等),智能卡和闪存器件(例如,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read-only memory,EPROM)、卡、棒或钥匙驱动器等)。另外,本文描述的各种存储介质可代表用于存储信息的一个或多个设备和/或其它机器可读介质。术语“机器可读介质”可包括但不限于,无线信道和能够存储、包含和/或承载指令和/或数据的各种其它介质。
下面介绍一下本申请涉及到的术语。
1、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
终端可以同时使用多个小区进行上下行通信,从而支持高速数据传输。其中,该多个小区中的一个小区为主小区(primary cell,PCell),其他小区为辅小区(secondarycell,SCell)。CA中允许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在同一个或者不同的载波分量(carrier component,CC)中,即允许跨载波的调度。其中,CC,带宽部分(bandwidth part,BWP),CC/BWP,CC和/或BWP通常可等效替换,因为它们都描述的一段频域资源。CC也可以和小区(cell)等效替换。其中,BWP表示连续的一段频域资源,例如,BWP可以理解为一段连续的频带,该频带包含至少一个连续的子带,每个带宽部分可以对应一组系统参数(numerology)。不同带宽部分可以对应不同的系统参数。
2、主小区(primary cell,PCell):
PCell是CA的终端驻留的小区,CA的终端对应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信道。
3、辅小区(secondary cell,SCell):
SCell是指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连接信令配置给CA终端的小区,工作在辅载波(secondary carrier component,SCC)上,可以为CA终端设备提供更多的无线资源。SCell可以只有下行,也可以上下行同时存在。
4、辅助主小区(primary secondary Cell,PSCell):
PSCell是主基站通过RRC连接信令配置给双连接(dual connectivity,DC)UE的在辅基站上的一个特殊辅小区。
5、多连接(multi-radio dual connectivity,MR-DC):
支持两个基站同时为一个终端提供数据传输服务,所述两个基站可以是EUTRAN基站和NR基站,或者是NR基站和NR基站。其中PCell所在的基站称为主基站(master gNB,MgNB),另外一个PSCell所在的基站称为辅基站(secondary gNB,SgNB)。其中,主基站为控制面锚点,即终端和主基站建立RRC连接,且主基站与核心网网元之间建立控制面连接,主基站与终端间传输RRC消息,后续增强技术中,辅基站与终端间也可以进行部分RRC消息的发送(例如,测量配置信息,测量报告等)。
6、主小区组(master cell group,MCG):
在DC中,主基站中的多个服务小区组成MCG。MCG具体可以包括一个PCell,以及一个或多个SCell。
7、辅小区组(secondary cell group,SCG):
辅基站中的多个服务小区组成SCG。MCG具体可以包括一个PSCell,以及一个或多个SCell。
8、移动性鲁棒性优化(mobility robust optimization,MRO):
MRO可以应用于LTE系统内切换优化,也可以应用于LTE与其他系统间切换的优化。MRO用于减少LTE系统与异系统间切换相关的无线链路失败数目,从而降低异系统间切换失败率及掉话率,提高了系统间切换性能和用户体验。具体地,通过对系统间切换进行监测、识别、统计,然后确定对相关系统间切换参数进行调整以改变系统间切换的难易程度,以达到最小化系统间切换的异常,尽可能减少系统间切换性能的降低。
9、S-MN无线链路失败(radio link failure,RLF):
终端在S-MN下发生无线链路失败,由于MN是主基站,则该无线链路失败可以称为“MCG失败(failure)”。
10、S-SN RLF:
终端在S-SN下发生无线链路失败,由于SN是辅基站,则可以将该无线链路失败称为“SCG failure”。
11、SCG失败信息(failureinfo):
NR中支持多连接数据传输的架构,目前多链路数据传输过程中,终端在辅基站发生无线链路问题的时候会发送SCG failureinfo给主基站。其中,SCG failureinfo可以分为LTE的SCG failureinfo(即辅基站是LTE)和NR的SCG failureinfo(即辅基站是NR)。LTE的SCG failureinfo包括失败的类型(failure type),以及失败时主小区和邻区的测量结果等。NR的SCG failureinfo包括失败的类型以及在SCG失败的测量结果,该测量结果中包括所在波束的频率信息,服务小区和邻区的测量结果。其中,服务小区和邻区的测量结果包括物理小区标识(physical cell identities,PCI),在同步信号块(synchronizationsignal block,SSB)/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参考信号(reference signal,RS)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quality,RSRQ)/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SINR),所在的SSB/CSI-RS的组号索引(index)以及对应的RSRP/RSRQ/SINR。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系统架构的示意图。该通信架构可以称为(E-UTRA NRDC,EN-DC),也可以称为Option3系列(Option3series)。该通信架构中LTE基站作为MN,NR基站作为SN进行DC。此外,MN和SN都连接EPC,且能够为UE和EPC之间的数据提供空口传输资源。其中,MN和SN连接EPC可以是MN和SN分别连接EPC。或者MN和SN连接EPC也可以是MN连接EPC,SN通过MN连接EPC。其中,MN也可以称为“锚点(anchor)”。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LTE基站可以是eNB或ng-eNB,NR基站可以是gNB。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个系统架构的示意图。该通信架构可以称为(NR E-UTRA DC,NE-DC),也可以称为Option 4系列(option4series)。NR基站作为主站,LTE基站作为辅站。此外,主站和辅站都连接5GC,且能够为UE和5GC之间的数据提供空口传输资源。其中,MN和SN连接5GC可以是MN和SN分别连接5GC。或者MN和SN连接5GC也可以是MN连接5GC,SN通过MN连接5GC。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个系统架构的示意图。该通信架构可以称为(nextgeneration E-UTRA NR DC,NG EN-DC),也可以称为Option 7系列(Option7series)。该通信架构中LTE基站为主站,NR基站为辅站进行DC。其中,MN和SN都连接5GC,为UE和5GC之间的数据提供空口传输资源。其中,MN和SN连接5GC可以是MN和SN分别连接5GC。或者MN和SN连接5GC也可以是MN连接5GC,SN通过MN连接5GC。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还可以应用于由NR基站和NR基站进行DC的通信系统中。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架构中的终端和主基站,或者终端与辅基站之间的接口可以是“Uu”接口。基站和EPC之间的接口可以是“S1-C”或“S1-U”。基站和5GC之间的接口可以是“NG-C”或“NG-U”。
还应理解,终端还可以应用于同时与多个基站存在通信连接并可收发数据的架构中,该架构可以称为“多连接(multi-connectivity,MC)”。该多个基站中可以存在一个基站用于负责与终端交互无线资源控制消息,并负责和核心网控制平面实体交互,该基站可以称为MN。该多个基站中的其他基站都可以称为SN。
在MR-DC场景中,在终端与SN之间的链路失败,且MN发生切换时,将导致终端的SCG失败报告无法发送到SN中,进而使得SN无法进行参数调整,导致通信效率较低。
图4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链路失败报告传输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为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的辅接入网设备。换句话说,该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和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与终端形成双连接。其中,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为辅接入网设备,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为主接入网设备。
401,终端向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链路失败报告,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用于指示该终端与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
具体地,终端能够同时与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和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进行通信,即终端同时与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和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具有无线连接,例如,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为辅基站,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为主基站。在终端与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发生链路故障时,终端可以向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SCGfailure报告)。
需要说明的是,链路失败可以是已经连接的链路中断或故障,也可以是还未连接的链路未连接成功。
可选地,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作为主接入网设备,并为终端增添新的辅接入网设备,也可以将该第一无线网设备增添为该主接入网设备的辅接入网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401具体是终端在从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切换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切换成功的情况下,向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
具体地,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触发终端的切换,例如,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向终端发送切换命令,该切换命令可以指示终端从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切换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若终端收到切换命令前终端已经与该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发生链路故障,则终端向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从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切换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理解为终端能够同时与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进行通信,即终端同时与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具有无线连接,例如,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为辅基站,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为主基站。
应理解,由于终端与该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发生链路故障与终端收到切换命令间隔的时间很短,导致终端无法上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给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因此终端向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
应理解,该实施例中,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是源辅基站(source SN,S-SN),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是目标基站(target gNB,T-gNB),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是源主基站(source MN,S-MN)。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步骤401具体是终端在成功重建到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的情况下,向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
具体地,终端在没有收到切换命令,且检测到终端与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的情况下,终端重新选择一个接入网设备(即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并与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建立连接,若终端检测到终端与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之前,终端与该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发生链路故障,则将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发送给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在成功重建到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理解为终端能够同时与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进行通信,即终端同时与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具有无线连接,例如,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为辅基站,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为主基站。
应理解,由于终端检测到终端与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与终端与该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发生链路故障之间间隔的时间很短,导致终端无法上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给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因此终端向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该场景可以称为“切换过晚”的场景。
应理解,该实施例中,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是S-SN,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是T-gNB,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是S-MN。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步骤401具体可以是终端在从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切换到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切换成功,且在预设时间间隔内该终端与该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的情况下,向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
具体地,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触发终端的切换,例如,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向终端发送切换命令,该切换命令可以指示终端从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切换到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终端根据该切换命令从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切换到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并切换成功,但是在较短的时间段(即预设时间间隔),终端与该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随后终端重新选择一个接入网设备(即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并与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建立连接,若终端收到切换命令前终端已经与该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发生链路故障,进而终端将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发送给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在成功从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切换到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理解为终端能够同时与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和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进行通信,即终端同时与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和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具有无线连接,例如,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为辅基站,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为主基站。之后,终端与该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的情况下,终端能够同时与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进行通信,即终端同时与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具有无线连接,例如,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为辅基站,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为主基站。
应理解,由于终端与该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发生链路故障与终端收到切换命令间隔的时间很短,导致终端无法上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给第三无线接入网,因此终端向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该场景可以理解为切换到错误小区场景下终端的辅基站链路失败报告的上报。该场景可以理解为切换到错误小区场景下终端的辅基站链路失败报告的上报。
应理解,当切换到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成功后,在该预设时间间隔内终端来不及将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发送到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终端与该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就失败了。
需要说明的是,若终端能够将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发送给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则类似于上述第一个实施例中的,终端成功从第三接入网设备切换到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终端向该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重新选择的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是一个新的接入网设备,也可以是原来的接入网设备(即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换句话说,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和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为同一个无线接入网设备。即,该实施例中,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是S-SN,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是T-gNB,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是S-MN,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是S-MN,或者是gNB,所述gNB是一个新的接入网设备。
应理解,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和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不是同一个无线接入网设备,该场景可以称为“切换到错误小区”。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和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为同一个无线接入网设备,该应用场景可以称为“切换过早”。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步骤401具体可以是终端在失败从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切换到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的情况下,向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
具体地,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触发终端的切换,并向终端发送切换命令。终端根据该切换命令进行从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到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的切换。若切换失败,则终端重新选择一个接入网设备(即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并与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建立连接,若终端收到切换命令前终端已经与该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发生链路故障,进而将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发送给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
应理解,由于终端与该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发生链路故障与终端收到切换命令间隔的时间很短,导致终端无法上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给第三无线接入网,因此终端向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该场景可以理解为切换到错误小区场景下终端的辅基站链路失败报告的上报。该场景可以理解为切换到错误小区场景下终端的辅基站链路失败报告的上报。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重新选择的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是一个新的接入网设备,也可以是原来的接入网设备(即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换句话说,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和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为同一个无线接入网设备。该实施例的应用场景,也可以称为“切换过早”。即,该实施例中,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是S-SN,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是T-gNB,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是S-MN,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是S-MN,或者是gNB,所述gNB是一个新的接入网设备。
可选地,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包括该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覆盖范围内的与该终端发生链路失败的第二小区的小区信息,该第二小区发生链路失败的类型,该第二小区所属基站对应的主基站下主小区的小区信息(previouscellId/mastercellId),该终端与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的时刻与该终端从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切换到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该终端的标识,该终端的位置信息,该终端与主小区组中的每个主小区之间的测量结果,以及该终端与辅小区组中的每个辅小区之间的测量结果中的至少一项。
具体地,终端与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可以是终端在该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覆盖范围内的某一个或多个小区与该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因此,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可以包括该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覆盖范围内的与该终端发生链路失败的小区(例如,以第二小区为例进行说明)的小区信息(failedcellId/failedsecondarycellId)。
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还包括该第二小区发生链路失败的类型(connectionfailuretype),其中链路失败的类型包括T310过期、无线接入问题、超过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最大重传次数、SCG同步配置失败、SCG重配置失败、波束失败恢复(BFR)失败以及信令无线承载(signalling radio bearer,SRB)3安全失败中的至少一项。
该终端与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的时刻与该终端从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切换到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time since failure toHO CMP),如图5或图6所示的Tz。其中,该终端从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切换到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的时刻具体是指终端向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切换完成消息,还可以是指终端向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的时刻。
终端的标识可以是该终端的小区(cell,C)-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dio networktemporary identifier,RNTI),或者该终端的Xn/X2接口标识(identity,ID)。
终端的位置信息(locationinfo)可以是终端所在的经纬度和/或高度。
该终端与主小区组中的每个主小区之间的测量结果,该测量结果包括该小区的RSRP、RSRQ、SINR等,如果SCG是NR小区,还支持波束的测量信息,例如波束的标识(如SSB-index,CSI-RS-index等),该波束的RSRP、RSRQ、SINR等。
可选地,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中还可以包括终端与该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时刻与终端与新的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重建成功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timesince SCG failure to reestab success),例如,图6中,终端与该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时刻与步骤604之间的时间间隔。
可选地,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中还包括一个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发生链路失败的小区(第二小区)所属的接入网设备为辅接入网设备。
可选地,在该终端接收到切换命令的情况下,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还包括该该终端与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的时刻与该切换命令的接收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该切换命令的接收时刻与该终端从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切换到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中的至少一项。其中,该终端从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切换到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的时刻具体是指终端向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切换完成消息,还可以是指终端向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的时刻
具体地,该终端检测到该终端与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与该切换命令的接收时刻之间的链路失败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time since failure to HO CMD)可以如图5或图6所示的Tx,该切换命令的接收时刻与该终端从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切换到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time since HO CMD to HO CMP)可以如图5或图6所示的Ty。
可选地,该终端在从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切换到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切换成功,且在预设时间间隔内该终端与该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的情况下,或者该终端在从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切换到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失败的情况下,还可以向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链路失败报告,该第二链路失败报告用于指示该终端与该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
具体地,终端根据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切换命令,从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切换到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若发生换失败或者切换成功后短时间内又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则终端还可以向重新建立连接的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链路失败报告,使得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向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该第二链路失败报告,这样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调整切换参数,进而能够选择更加合适的无线接入网设备作为切换到的目标无线接入网设备。
可选地,在上述“切换到错误小区”的场景中,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将该第二链路失败报告发送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再由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给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或者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只需要将该第二链路失败报告发送给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
可选地,该第二链路失败报告包括该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覆盖范围内的与该终端发生链路失败的第一小区的小区信息,该第一小区发生链路失败的类型,发生连接失败的小区的主小区的小区信息或最后收到切换命令的小区的小区信息,终端重建小区的小区信息,终端与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的时刻与该终端与该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该终端与该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的时刻与该终端与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成功建立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该切换命令的接收时刻与该终端与该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该终端的标识,该第一小区的邻小区与终端之间的测量结果。
具体地,终端在该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覆盖的某一个小区(例如,第一小区)与该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则该第二链路失败报告可以包括该第一小区的小区信息(failedcellId)。
该第一小区发生链路失败的类型(connectionfailuretype)可以是因为切换导致的链路失败,也可以与上述第二小区发生链路失败的失败类型相同,本申请对此不进行限定。
对于没有收到切换命令的UE该连接失败发生的小区的主小区的小区信息(previouscellId)是连接失败发生的小区的主小区的小区信息。
在终端失败切换到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或者终端切换到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之后链路中断,则终端将重选一个无线接入网设备(及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该第二链路失败报告可以包括终端成功重建的无线接入网设备下的小区的小区信息(reestablishmentCellId)。
该第二链路失败报告可以包括该终端检测到该终端与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的时刻与该终端检测到该终端与该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time since SCG failure to RLF)。例如,图6或图7中的Tk。
该第二链路失败报告还可以包括该终端与该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的时刻与该终端与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成功建立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time since RLF to reestab success)。其中,终端与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成功建立的时刻可以是终端向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该第二链路失败报告的时刻,例如,如图6或图7所示的To。
该第二链路失败报告还可以包括终端接收到切换命令的时刻到终端与该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time since HO CMD to RLF),例如图6或图7中的Tn。
该第一小区的邻小区可以与该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覆盖范围内的,也可以是其他无线网络覆盖范围内的小区,本申请对此不进行限定。该测量结果包括该小区和邻小区的RSRP、RSRQ、SINR等。如果该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与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都是NR,该测量结果还可以包括波束的测量信息,例如波束的标识,该波束的RSRP、RSRQ、SINR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终端向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链路失败报告具体可以是与终端向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链路失败报告分别单独发送的。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终端向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链路失败报告具体可以是与终端向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链路失败报告合并发送的。
具体地,终端可以将第一链路失败报告中的信息和第二链路失败报告中的信息合并为一个新的报告,从而节省资源开销。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终端向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链路失败报告具体可以是与终端向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链路失败报告承载在同一个消息中发送的。
具体地,终端可以将第一链路失败报告和第二链路失败报告分别作为一个消息中的不同子信元,通过一个消息发送给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从而节省资源开销。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二链路失败报告中还可以包括一个指示,以区分该第一消息中的第一链路失败报告和第二链路失败报告。
可选地,终端向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链路失败报告或第二链路失败报告具体可以是终端主动及时或者周期性向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的,也可以是在终端接收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的链路失败报告请求才发送的,还可以是根据预设上报条件主动向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的。
具体地,当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向终端发起链路失败报告请求后,终端上报该链路失败报告。例如,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通过现有的UEinformationrequest消息请求,终端通过现有的UEinformationresponse消息响应,或者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和终端也可以分别通过新的消息进行请求和响应,本申请对此不进行限定。
或者,终端记录并存储链路失败报告的信息,当终端满足上报条件,或者接入到新的无线接入网设备即可以上报所述储链路失败报告的信息给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该上报方式可以称为最小化路测(minimize drive test,MDT)上报方式。
还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或该第二链路失败报告可以通过现有的终端和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空口消息上报,或者可以通过新定义的空口消息上报,本申请对此不进行限定。
还需要说明的是,终端会发送报告可用指示给基站,所述报告可用指示可以是第一链路失败报告可用指示,或者是第二链路失败报告可用指示,无线网络接入设备根据所述可用指示来确定链路失败报告的可用性,从而进行请求。
402,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向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
具体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第一链路失败报告中的previouscellId确定将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发送给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可以在新定义的X2/Xn/S1/NG(S1和NG接口消息是当两个基站之间不存在X2或者Xn接口的时候使用的)接口消息或者现有的X2/Xn接口消息发送,本申请对此不进行不限定。所述X2/Xn接口消息中包括S-MN的标识、previouscellId、S-SN的标识、failedcellID、C-RNTI等信息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该X2/Xn/S1/NG接口消息中包括S-SN的标识和/或failedcellID以及C-RNTI,用于指示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报告所属的主基站的信息,从而使得S-MN可以发送所述SCGfailure报告给S-SN,S-SN进行SCG failure的根因分析。
可选地,在上述“切换到错误小区”的场景中,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将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发送给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再由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给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链路失败报告和第二链路失败报告同时承载在同一消息中的情况下,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将第一消息发送给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再由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将第一消息中的第一链路失败报告发送给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
可选地,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还可以包括该终端的位置信息和/或终端标识以辅助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识别该终端。
具体地,在终端从成功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切换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后,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向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释放消息,该释放消息用于指示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释放终端的上下文信息。若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在从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到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之前,已经接收到了该释放消息,则根据该终端的位置信息和/或终端的标识识别该终端。
应理解,该终端的标识可以是C-RNTI、接口信息(X2/Xn AP ID)等。
403,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向该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
具体地,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在从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到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的情况下,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将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发送给该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这样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进行参数调整,从而提高双连接场景下的通信效率。
可选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直接向该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也就是说,本申请可以不执行步骤402和步骤403。
具体地,如果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作为主接入网设备,并增加了S-SN为辅基站,则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直接向该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
可选地,该X2/Xn/S1/NG接口消息包括S-MN的标识和/或previouscellId以及C-RNTI,用于指示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所属的主基站的信息,从而使得S-SN可以发送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给S-MN,S-MN辅助进行链路失败的根因分析。
图5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具体实施例的链路失败报告传输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作特别说明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中相同的术语表示的含义相同。
501,终端在检测到该终端与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的情况下,从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切换命令,该切换命令用于指示该终端从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切换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
具体地,终端首先要根据该切换命令进行从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的切换。
502,终端可以向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切换成功消息,该切换成功消息用于指示终端完成从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的切换。
503,终端向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链路失败报告,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用于指示该终端与该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
504,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向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
505,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将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发送给该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这样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进行参数调整。
可选地,本申请也可以应用于终端从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切换到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但切换失败,之后,终端重新选择一个新的无线接入网设备(例如,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进而将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发送给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
可选地,本申请也可以应用于终端从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切换到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但切换失败,之后,终端重新选择一个新的无线接入网设备的场景中,该终端重新选择的新的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是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
图6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链路失败报告传输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作特别说明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中相同的术语表示的含义相同。
601,终端从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切换命令,该切换命令用于指示该终端从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切换到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
602,终端向该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切换成功消息,该切换成功消息用于指示终端完成从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到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的切换。
603,若终端在从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切换到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后的预设时间间隔内检测到与该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的链路失败,则终端向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链路失败报告。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可以将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和该第二链路失败分别单独发送,也可以分别作为一个子信元承载在同一个消息中发送,还可以合并成一个新的链路失败报告发送。
还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是终端重新选择的一个接入网设备。
可选地,若终端失败从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切换到该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则上述步骤602和步骤603不执行,步骤601执行后,直接进行步骤604,以及向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该第二链路失败报告。
604,终端在检测到该终端与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的情况下,向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链路失败报告,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用于指示该终端与该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
605,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将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发送给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
606,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将该第二链路失败报告发送给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从终端接收到的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和该第二链路失败报告上报方式,转发给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
607,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向该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
可选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与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为同一个无线接入网设备。
可选地,在申请也可以应用于终端从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切换到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但在预设时间间隔内切换失败之后,终端重新选择一个新的无线接入网设备的场景中,该终端重新选择的新的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是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
图7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链路失败报告传输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作特别说明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中相同的术语表示的含义相同。
701,终端检测到该终端与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以及终端与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的情况下,向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第一链路失败报告和第二链路失败报告。
具体地,终端检测到该终端与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以及终端与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的情况下,重新选择一个接入网设备(即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并与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建立连接,进而将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和该第二链路失败报告发送给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也可以将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和该第二链路失败分别单独发送,也可以分别作为一个子信元承载在同一个消息中发送,还可以合并成一个新的链路失败报告发送。
702,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向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
703,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向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该第二链路失败报告。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从终端接收到的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和该第二链路失败报告上报方式,转发给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例如,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分别发送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和该第二链路失败报告,也可以承载在一个消息中同时发送,本申请对此不进行限定。
704,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向该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
本文中描述的各个实施例可以为独立的方案,也可以根据内在逻辑进行组合,这些方案都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中。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由终端实现的方法和操作,也可以由可用于终端的部件(例如芯片或者电路)实现,由接入网设备实现的方法和操作,也可以由可用于接入网设备的部件(例如芯片或者电路)实现。
上述主要从各个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各个网元,例如发射端设备或者接收端设备,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发射端设备或者接收端设备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使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使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下面以使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为例进行说明。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的例子只是为了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而非限制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以上,结合图4至图7详细说明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以下,结合图8至图17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应理解,装置实施例的描述与方法实施例的描述相互对应,因此,未详细描述的内容可以参见上文方法实施例,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链路失败报告传输的装置800的示意性框图。
应理解,该装置800可以对应于图4至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终端,可以具有方法中的终端的任意功能。该装置800,包括发送模块810和处理模块820。
该发送模块810,用于向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链路失败报告,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用于指示终端与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该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为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的辅无线接入网设备。
可选地,该处理模块820,用于确定该终端与该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
可选地,该发送模块810具体用于:在从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切换到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切换成功的情况下,向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链路失败报告。
可选地,该发送模块810具体用于:在该终端成功重建到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的情况下,向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
可选地,该发送模块810具体用于:在该终端从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切换到该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切换成功,且在预设时间间隔内该终端与该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的情况下,向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
可选地,该发送模块810具体用于:在该终端失败从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切换到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的情况下,向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
可选地,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与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为同一个接入网设备。
可选地,该发送模块810,还用于向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链路失败报告,该第二链路失败报告用于指示该终端与该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
可选地,该发送模块810具体用于:向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和该第二链路失败报告。
可选地,该第二链路失败报告包括该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覆盖范围内的与该终端发生链路失败的第一小区的小区信息,该第一小区发生链路失败的类型,发生连接失败的小区的主小区的小区信息或最后收到切换命令的小区的小区信息,该终端成功重建的无线接入网设备下的小区的小区信息,该终端与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的时刻与该终端与该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该终端与该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的时刻与该终端与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成功建立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该切换命令的接收时刻与该终端与该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该终端的标识,该第第一小区的邻小区与终端之间的测量结果。
可选地,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包括该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覆盖范围内的与该终端发生链路失败的第二小区的小区信息,该第二小区发生链路失败的类型,该第二小区对应的主接入网设备覆盖的小区的小区信息,该终端与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的时刻与该终端从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切换到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该终端的标识,该终端的位置信息,该终端与主小区组中的每个主小区之间的测量结果,以及该终端与辅小区组中的每个辅小区之间的测量结果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地,在该终端接收到切换命令的情况下,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还包括该切换命令的接收时刻与该终端与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该切换命令的接收时刻与该终端从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切换到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中的至少一项。
图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链路失败报告传输的装置900的示意性框图。该装置900可以为图3中所述的终端。该装置可以采用如图9所示的硬件架构。该装置可以包括收发器920。可选地,该装置还可以包括处理器910。该收发器可以包括发送器和/或接收器。可选地,该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930,该处理器910、收发器920和存储器930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图8中的处理模块820所实现的相关功能可以由处理器910来实现,发送模块810所实现的相关功能可以由处理器910控制收发器920来实现。
可选地,处理器910可以是一个CPU,微处理器,ASIC,专用处理器,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集成电路。或者,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例如可以是基带处理器、或中央处理器。基带处理器可以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中央处理器可以用于对链路失败报告传输的装置(如,基站、终端、或芯片等)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
可选地,该处理器910可以包括是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例如包括一个或多个CPU,在处理器是一个CPU的情况下,该CPU可以是单核CPU,也可以是多核CPU。
该收发器920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和/或信号,以及接收数据和/或信号。该收发器可以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发射器用于发送数据和/或信号,接收器用于接收数据和/或信号。
该存储器930包括但不限于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擦除可编程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该存储器930用于存储相关指令及数据。
存储器930用于存储终端的程序代码和数据,可以为单独的器件或集成在处理器910中。
具体地,所述处理器910用于控制收发器与终端进行信息传输。具体可参见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装置900还可以包括输出设备和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处理器910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来显示信息。例如,输出设备可以是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发光二级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显示设备,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显示设备,或投影仪(projector)等。输入设备和处理器910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接收用户的输入。例如,输入设备可以是鼠标、键盘、触摸屏设备或传感设备等。
可以理解的是,图9仅仅示出了链路失败报告传输的装置的简化设计。在实际应用中,该装置还可以分别包含必要的其他元件,包含但不限于任意数量的收发器、处理器、控制器、存储器等,而所有可以实现本申请的终端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900可以是芯片,例如可以为可用于终端中的通信芯片,用于实现终端中处理器910的相关功能。该芯片可以为实现相关功能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专用集成芯片,系统芯片,中央处理器,网络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电路,微控制器,还可以采用可编程控制器或其他集成芯片。该芯片中,可选的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当所述代码被执行时,使得处理器实现相应的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装置,该装置可以是终端也可以是电路。该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终端所执行的动作。
图1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链路失败报告传输的装置1000的示意性框图。
应理解,该装置1000可以对应于图4至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具有方法中的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的任意功能。该装置1000,包括接收模块1010和发送模块1020。
该接收模块1010,用于从终端接收第一链路失败报告,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用于指示该终端与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该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为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的辅接入网设备;
该发送模块1020,用于向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
可选地,该接收模块1010,还用于从该终端接收第二链路失败报告,该第二链路失败报告用于指示该终端与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
可选地,第一消息包括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和该第二链路失败报告。
可选地,该第二链路失败报告包括该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覆盖范围内的与该终端发生链路失败的第一小区的小区信息,该第一小区发生链路失败的类型,发生连接失败的小区的主小区的小区信息或最后收到切换命令的小区的小区信息,该终端成功重建的无线接入网设备下的小区的小区信息,该终端与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的时刻与该终端与该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该终端与该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的时刻与该终端与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成功建立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该切换命令的接收时刻与该终端与该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该终端的标识,该第第一小区的邻小区与终端之间的测量结果。
可选地,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包括该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覆盖范围内的与该终端发生链路失败的第二小区的小区信息,该第二小区发生链路失败的类型,该第二小区对应的主接入网设备覆盖的小区的小区信息,该终端与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的时刻与该终端从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切换到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该终端的标识,该终端的位置信息,该终端与主小区组中的每个主小区之间的测量结果,以及该终端与辅小区组中的每个辅小区之间的测量结果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地,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还包括在该终端接收到切换命令的情况下,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还包括该切换命令的接收时刻与该终端与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该切换命令的接收时刻与该终端从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切换到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中的至少一项。
图1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链路失败报告传输的装置1100的示意性框图。该装置1100可以为图10中所述的无线接入网设备。该装置可以采用如图11所示的硬件架构。该装置可以包括收发器1120,可选地,该装置还可以包括处理器1110和存储器1130,该处理器1110、收发器1120和存储器1130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接收模块1010和发送模块1020所实现的相关功能可以由处理器1110控制收发器1120来实现。
可选地,处理器1110可以是一个CPU,微处理器,ASIC,专用处理器,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集成电路。或者,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例如可以是基带处理器、或中央处理器。基带处理器可以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中央处理器可以用于对链路失败报告传输的装置(如,基站、终端、或芯片等)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
可选地,该处理器1110可以包括是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例如包括一个或多个CPU,在处理器是一个CPU的情况下,该CPU可以是单核CPU,也可以是多核CPU。
该收发器1120用于发送数据和/或信号,以及接收数据和/或信号。该收发器可以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发射器用于发送数据和/或信号,接收器用于接收数据和/或信号。
该存储器1130包括但不限于是RAM、ROM、EPROM、CD-ROM,该存储器1130用于存储相关指令及数据。
存储器1130用于存储无线接入网设备的程序代码和数据,可以为单独的器件或集成在处理器1110中。
具体地,所述处理器1110用于控制收发器与无线接入网设备进行信息传输。具体可参见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装置1100还可以包括输出设备和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处理器1110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来显示信息。例如,输出设备可以是LCD,LED显示设备,CRT显示设备,或投影仪(projector)等。输入设备和处理器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接收用户的输入。例如,输入设备可以是鼠标、键盘、触摸屏设备或传感设备等。
可以理解的是,图11仅仅示出了链路失败报告传输的装置的简化设计。在实际应用中,该装置还可以分别包含必要的其他元件,包含但不限于任意数量的收发器、处理器、控制器、存储器等,而所有可以实现本申请的无线接入网设备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1100可以是芯片,例如可以为可用于无线接入网设备中的通信芯片,用于实现无线接入网设备中处理器1110的相关功能。该芯片可以为实现相关功能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专用集成芯片,系统芯片,中央处理器,网络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电路,微控制器,还可以采用可编程控制器或其他集成芯片。该芯片中,可选的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当所述代码被执行时,使得处理器实现相应的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装置,该装置可以是无线接入网设备也可以是电路。该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无线接入网设备所执行的动作。
图1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链路失败报告传输的装置1200的示意性框图。
应理解,该装置1200可以对应于图4至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具有方法中的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的任意功能。该装置1200,包括接收模块1210和发送模块1220。
接收模块1210,用于从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一链路失败报告,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用于指示终端与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该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为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的辅接入网设备;
发送模块1220,还用于向该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该链路失败报告。
可选地,该发送模块1220,还用于向该终端发送切换命令,该切换命令用于指示该终端从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切换到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
可选地,该接收模块1210,还用于在该终端重建到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的情况下,从该终端接收第二链路失败报告,该第二链路失败报告用于指示该终端与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
可选地,该接收模块1210具体用于:从该终端接收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和该第二链路失败报告。
可选地,该第二链路失败报告包括该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覆盖范围内的与该终端发生链路失败的第一小区的小区信息,该第一小区发生链路失败的类型,发生连接失败的小区的主小区的小区信息或最后收到切换命令的小区的小区信息,该终端成功重建的无线接入网设备下的小区的小区信息,该终端与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的时刻与该终端与该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该终端与该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的时刻与该终端与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成功建立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该切换命令的接收时刻与该终端与该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该终端的标识,该第第一小区的邻小区与终端之间的测量结果。
可选地,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包括该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覆盖范围内的与该终端发生链路失败的第二小区的小区信息,该第二小区发生链路失败的类型,该第二小区对应的主接入网设备覆盖的小区的小区信息,该终端与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的时刻与该终端从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切换到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该终端的标识,该终端的位置信息,该终端与主小区组中的每个主小区之间的测量结果,以及该终端与辅小区组中的每个辅小区之间的测量结果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地,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向该终端发送切换命令的情况下,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还包括在该终端接收到切换命令的情况下,该第一链路失败报告还包括该切换命令的接收时刻与该终端与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该切换命令的接收时刻与该终端从该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切换到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中的至少一项。
图1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链路失败报告传输的装置1300的示意性框图。该装置1300可以为图12中所述的无线接入网设备。该装置可以采用如图13所示的硬件架构。该装置可以包括收发器1320,可选地,该装置还可以包括处理器1310和存储器1330,该处理器1310、收发器1320和存储器1330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接收模块1210和发送模块1220所实现的相关功能可以由处理器1310控制收发器1320来实现。
可选地,处理器1310可以是一个CPU,微处理器,ASIC,专用处理器,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集成电路。或者,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例如可以是基带处理器、或中央处理器。基带处理器可以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中央处理器可以用于对链路失败报告传输的装置(如,基站、终端、或芯片等)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
可选地,该处理器1310可以包括是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例如包括一个或多个CPU,在处理器是一个CPU的情况下,该CPU可以是单核CPU,也可以是多核CPU。
该收发器1320用于发送数据和/或信号,以及接收数据和/或信号。该收发器可以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发射器用于发送数据和/或信号,接收器用于接收数据和/或信号。
该存储器1330包括但不限于是RAM、ROM、EPROM、CD-ROM,该存储器1330用于存储相关指令及数据。
存储器1330用于存储无线接入网设备的程序代码和数据,可以为单独的器件或集成在处理器1310中。
具体地,所述处理器1310用于控制收发器与无线接入网设备进行信息传输。具体可参见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装置1300还可以包括输出设备和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处理器1310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来显示信息。例如,输出设备可以是LCD,LED显示设备,CRT显示设备,或投影仪(projector)等。输入设备和处理器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接收用户的输入。例如,输入设备可以是鼠标、键盘、触摸屏设备或传感设备等。
可以理解的是,图13仅仅示出了链路失败报告传输的装置的简化设计。在实际应用中,该装置还可以分别包含必要的其他元件,包含但不限于任意数量的收发器、处理器、控制器、存储器等,而所有可以实现本申请的无线接入网设备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1300可以是芯片,例如可以为可用于无线接入网设备中的通信芯片,用于实现无线接入网设备中处理器1310的相关功能。该芯片可以为实现相关功能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专用集成芯片,系统芯片,中央处理器,网络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电路,微控制器,还可以采用可编程控制器或其他集成芯片。该芯片中,可选的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当所述代码被执行时,使得处理器实现相应的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装置,该装置可以是无线接入网设备也可以是电路。该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无线接入网设备所执行的动作。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装置为终端时,图14示出了一种简化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便于理解和图示方便,图14中,终端以手机作为例子。如图14所示,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射频电路、天线以及输入输出装置。处理器主要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以及对终端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等。存储器主要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和数据。射频电路主要用于基带信号与射频信号的转换以及对射频信号的处理。天线主要用于收发电磁波形式的射频信号。输入输出装置,例如触摸屏、显示屏,键盘等主要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以及对用户输出数据。需要说明的是,有些种类的终端可以不具有输入输出装置。
当需要发送数据时,处理器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基带处理后,输出基带信号至射频电路,射频电路将基带信号进行射频处理后将射频信号通过天线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送。当有数据发送到终端时,射频电路通过天线接收到射频信号,将射频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并将基带信号输出至处理器,处理器将基带信号转换为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处理。为便于说明,图14中仅示出了一个存储器和处理器。在实际的终端产品中,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存储器也可以称为存储介质或者存储设备等。存储器可以是独立于处理器设置,也可以是与处理器集成在一起,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具有收发功能的天线和射频电路视为终端的收发单元,将具有处理功能的处理器视为终端的处理单元。如图14所示,终端包括收发单元1410和处理单元1420。收发单元也可以称为收发器、收发机、收发装置等。处理单元也可以称为处理器,处理单板,处理模块、处理装置等。可选的,可以将收发单元1410中用于实现接收功能的器件视为接收单元,将收发单元1410中用于实现发送功能的器件视为发送单元,即收发单元1410包括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收发单元有时也可以称为收发机、收发器、或收发电路等。接收单元有时也可以称为接收机、接收器、或接收电路等。发送单元有时也可以称为发射机、发射器或者发射电路等。
应理解,收发单元1410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侧的发送操作和接收操作,处理单元1420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上除了收发操作之外的其他操作。
例如,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1420用于执行终端侧的处理步骤。收发单元1410,用于执行图4中的步骤401的收发操作,和/或收发单元1410还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侧的其他收发步骤。或者收发单元1410,用于执行图5中的步骤501、步骤502或步骤503中的收发操作,和/或收发单元1410还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侧的其他收发步骤。或者收发单元1410,用于执行图6中的步骤601、步骤602、步骤603或步骤604中的收发操作,和/或收发单元1410还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侧的其他收发步骤。或者收发单元1410,用于执行图7中的步骤701的收发操作,和/或收发单元1410还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侧的其他收发步骤。
当该通信装置为芯片时,该芯片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其中,收发单元可以是输入输出电路、通信接口;处理单元为该芯片上集成的处理器或者微处理器或者集成电路。
可选地,该装置为终端时,还可以参照图15所示的设备。作为一个例子,该设备可以完成类似于图14中处理器1410的功能。在图15中,该设备包括处理器1501,发送数据处理器1503,接收数据处理器1505。上述实施例中的处理模块可以是图15中的该处理器1501,并完成相应的功能。虽然图15中示出了信道编码器、信道解码器,但是可以理解这些模块并不对本实施例构成限制性说明,仅是示意性的。
图16示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终端的形式。处理装置1600中包括调制子系统、中央处理子系统、周边子系统等模块。本实施例中的通信设备可以作为其中的调制子系统。具体的,该调制子系统可以包括处理器1603,接口1604。其中处理器1603完成处理模块的功能,接口1604完成上述收发模块的功能。作为另一种变形,该调制子系统包括存储器1606、处理器1603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实施例的所述方法。需要注意的是,所述存储器1606可以是非易失性的,也可以是易失性的,其位置可以位于调制子系统内部,也可以位于处理装置1600中,只要该存储器1606可以连接到所述处理器1603即可。
本实施例中的装置为接入网设备时,该接入网设备可以如图17所示,装置1700包括一个或多个射频单元,如远端射频单元(remote radio unit,RRU)1710和一个或多个BBU(也可称为数字单元,digital unit,DU)1720。所述RRU 1710可以称为收发模块,与上述接收模块和发送模块对应,可选地,该收发模块还可以称为收发机、收发电路、或者收发器等等,其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天线1711和射频单元1712。所述RRU 1710部分主要用于射频信号的收发以及射频信号与基带信号的转换,例如用于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所述BBU 1710部分主要用于进行基带处理,对基站进行控制等。所述RRU 1710与BBU 1720可以是物理上设置在一起,也可以物理上分离设置的,即分布式基站。
所述BBU 1720为基站的控制中心,也可以称为处理模块,可以与处理模块对应,主要用于完成基带处理功能,如信道编码,复用,调制,扩频等等。例如所述BBU(处理模块)可以用于控制基站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关于接入网设备的操作流程,例如,生成上述指示信息等。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BBU 1720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单板构成,多个单板可以共同支持单一接入制式的无线接入网(如LTE网),也可以分别支持不同接入制式的无线接入网(如LTE网,5G网或其他网)。所述BBU 1720还包括存储器1721和处理器1722。所述存储器1721用以存储必要的指令和数据。所述处理器1722用于控制基站进行必要的动作,例如用于控制基站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关于接入网设备的操作流程。所述存储器1721和处理器1722可以服务于一个或多个单板。也就是说,可以每个单板上单独设置存储器和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单板共用相同的存储器和处理器。此外每个单板上还可以设置有必要的电路。
另外,接入网设备不限于上述形态,也可以是其它形态:例如:包括BBU和自适应无线单元(adaptive radio unit,ARU),或BBU和有源天线单元(active antenna unit,AAU);也可以为客户终端(customer premises equipment,CPE),还可以为其它形态,本申请不限定。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形式,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指令,该指令被执行时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形式,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该指令被执行时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高密度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 video 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应理解,处理器可以是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ROM、PROM、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
本申请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部件”、“模块”、“系统”等用于表示计算机相关的实体、硬件、固件、硬件和软件的组合、软件、或执行中的软件。例如,部件可以是但不限于,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进程、处理器、对象、可执行文件、执行线程、程序和/或计算机。通过图示,在计算设备上运行的应用和计算设备都可以是部件。一个或多个部件可驻留在进程和/或执行线程中,部件可位于一个计算机上和/或分布在2个或更多个计算机之间。此外,这些部件可从在上面存储有各种数据结构的各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执行。部件可例如根据具有一个或多个数据分组(例如来自与本地系统、分布式系统和/或网络间的另一部件交互的二个部件的数据,例如通过信号与其它系统交互的互联网)的信号通过本地和/或远程进程来通信。
还应理解,本文中涉及的第一、第二以及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其中,单独存在A或B,并不限定A或B的数量。以单独存在A为例,可以理解为具有一个或多个A。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无线接入网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3)
1.一种链路失败报告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向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链路失败报告,包括所述终端在从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切换到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切换成功,且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所述终端与所述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一链路失败报告,或者所述终端在从所述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切换到所述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失败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一链路失败报告;
所述第一链路失败报告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与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的辅无线接入网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与所述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为同一个接入网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向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链路失败报告,所述第二链路失败报告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与所述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向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链路失败报告包括:
所述终端向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链路失败报告和所述第二链路失败报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链路失败报告包括所述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覆盖范围内的与所述终端发生链路失败的第一小区的小区信息,所述第一小区发生链路失败的类型,发生连接失败的小区的主小区的小区信息或最后收到切换命令的小区的小区信息,所述终端成功重建的无线接入网设备下的小区的小区信息,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的链路失败的时刻与所述终端与所述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所述终端与所述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的时刻与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成功建立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切换命令的接收时刻与所述终端与所述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所述终端的标识,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小区与所述终端之间的测量结果。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链路失败报告包括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覆盖范围内的与所述终端发生链路失败的第二小区的小区信息,所述第二小区发生链路失败的类型,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主接入网设备覆盖的小区的小区信息,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的时刻与所述终端从所述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切换到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所述终端的标识,所述终端的位置信息,所述终端与主小区组中的每个主小区之间的测量结果,以及所述终端与辅小区组中的每个辅小区之间的测量结果中的至少一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接收到切换命令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链路失败报告还包括所述切换命令的接收时刻与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所述切换命令的接收时刻与所述终端从所述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切换到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中的至少一项。
8.一种链路失败报告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从终端接收第一链路失败报告,所述第一链路失败报告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与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为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的辅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发生切换;
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从所述终端接收第二链路失败报告,所述第二链路失败报告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与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
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一链路失败报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链路失败报告和所述第二链路失败报告。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链路失败报告包括所述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覆盖范围内的与所述终端发生链路失败的第一小区的小区信息,所述第一小区发生链路失败的类型,发生连接失败的小区的主小区的小区信息或最后收到切换命令的小区的小区信息,所述终端成功重建的无线接入网设备下的小区的小区信息,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的时刻与所述终端与所述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所述终端与所述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的时刻与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成功建立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切换命令的接收时刻与所述终端与所述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所述终端的标识,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小区与所述终端之间的测量结果。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链路失败报告包括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覆盖范围内的与所述终端发生链路失败的第二小区的小区信息,所述第二小区发生链路失败的类型,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主接入网设备覆盖的小区的小区信息,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的时刻与所述终端从所述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切换到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所述终端的标识,所述终端的位置信息,所述终端与主小区组中的每个主小区之间的测量结果,以及所述终端与辅小区组中的每个辅小区之间的测量结果中的至少一项。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链路失败报告还包括在所述终端接收到切换命令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链路失败报告还包括所述切换命令的接收时刻与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所述切换命令的接收时刻与所述终端从所述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切换到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中的至少一项。
13.一种链路失败报告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从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一链路失败报告,所述第一链路失败报告用于指示终端与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的辅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发生切换;
在所述终端重建到所述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的情况下,所述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从所述终端接收第二链路失败报告,所述第二链路失败报告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
所述第二链路失败报告包括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覆盖范围内的与所述终端发生链路失败的第一小区的小区信息,所述第一小区发生链路失败的类型,发生连接失败的小区的主小区的小区信息或最后收到切换命令的小区的小区信息,所述终端成功重建的无线接入网设备下的小区的小区信息,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的时刻与所述终端与所述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所述终端与所述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的时刻与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成功建立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切换命令的接收时刻与所述终端与所述第四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所述终端的标识,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小区与所述终端之间的测量结果;
所述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一链路失败报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从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一链路失败报告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终端发送切换命令,所述切换命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从所述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切换到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从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第二链路失败报告包括:
所述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从所述终端接收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链路失败报告和所述第二链路失败报告。
16.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链路失败报告包括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覆盖范围内的与所述终端发生链路失败的第二小区的小区信息,所述第二小区发生链路失败的类型,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主接入网设备覆盖的小区的小区信息,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的时刻与所述终端从所述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切换到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所述终端的标识,所述终端的位置信息,所述终端与主小区组中的每个主小区之间的测量结果,以及所述终端与辅小区组中的每个辅小区之间的测量结果中的至少一项。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终端发送切换命令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链路失败报告还包括在所述终端接收到切换命令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链路失败报告还包括所述切换命令的接收时刻与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失败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所述切换命令的接收时刻与所述终端从所述第三无线接入网设备切换到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中的至少一项。
18.一种链路失败报告传输的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或指令,当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9.一种链路失败报告传输的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或指令,当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8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0.一种链路失败报告传输的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或指令,当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3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8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3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760886.2A CN112399503B (zh) | 2019-08-16 | 2019-08-16 | 链路失败报告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PCT/CN2020/109261 WO2021032007A1 (zh) | 2019-08-16 | 2020-08-14 | 链路失败报告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EP20854770.3A EP4007366B1 (en) | 2019-08-16 | 2020-08-14 | Link failure report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
US17/651,168 US12225424B2 (en) | 2019-08-16 | 2022-02-15 | Link failure report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760886.2A CN112399503B (zh) | 2019-08-16 | 2019-08-16 | 链路失败报告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399503A CN112399503A (zh) | 2021-02-23 |
CN112399503B true CN112399503B (zh) | 2022-05-13 |
Family
ID=74603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760886.2A Active CN112399503B (zh) | 2019-08-16 | 2019-08-16 | 链路失败报告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2225424B2 (zh) |
EP (1) | EP4007366B1 (zh) |
CN (1) | CN112399503B (zh) |
WO (1) | WO2021032007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074901A (zh) * | 2021-11-01 | 2023-05-05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链路失败处理方法、终端、基站、系统、设备及介质 |
CN117098176A (zh) * | 2022-05-11 | 2023-11-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WO2024168626A1 (zh) * | 2023-02-15 | 2024-08-22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触发报告上报的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与芯片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79601A (zh) * | 2011-12-23 | 2013-06-26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一种检测无线链路失败或切换失败原因的方法 |
CN105103593A (zh) * | 2013-04-04 | 2015-11-25 | 株式会社Kt | 无线链路失败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
CN105684491A (zh) * | 2013-10-30 | 2016-06-15 | 株式会社Kt | 用于在移动通信网络中配置双连接的方法及其装置 |
CN107690162A (zh) * | 2016-08-03 | 2018-02-1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小区连接失败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WO2018128572A1 (en) * | 2017-01-06 | 2018-07-12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Radio network nodes, wireless device, and methods performed therein for handling connection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
CN108632902A (zh) * | 2017-03-23 | 2018-10-09 | 株式会社Kt | 用于处理无线电链路失败的方法及其装置 |
CN109691169A (zh) * | 2016-08-11 | 2019-04-26 | Lg 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终端执行参考信号测量信息的方法和支持该方法的装置 |
CN110012554A (zh) * | 2018-01-04 | 2019-07-12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链路恢复方法及终端 |
CN111030786A (zh) * | 2014-01-31 | 2020-04-17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在双连接场景下管理辅助eNB(SeNB)无线链路失败(S-RLF)的过程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107133B2 (en) * | 2009-01-06 | 2015-08-1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daptation of handover parameters |
CN101959262B (zh) * | 2009-07-15 | 2015-07-2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切换失败指示信息的通知方法与装置 |
US8774135B2 (en) * | 2009-08-17 | 2014-07-08 | Motorola Mobility Ll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dio link failure recovery |
CN102413494B (zh) * | 2010-09-21 | 2016-06-01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一种检测无线链路失败或切换失败原因的方法 |
US9661510B2 (en) * | 2012-03-30 | 2017-05-23 | Mediatek Inc. | Failure event report extension for inter-RAT radio link failure |
CN104303584A (zh) * | 2012-05-11 | 2015-01-21 | 诺基亚通信公司 | 用于报告基于通过至少两种不同接入技术实现的通信链路的蜂窝通信的无线链路失败(rlf)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 |
US9185581B2 (en) * | 2012-05-11 | 2015-11-10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Classifying failure reports as either current or stale for mobility robustness optimization adjustments |
WO2014010892A1 (ko) * | 2012-07-11 | 2014-01-1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셀 대한 측정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단말 |
US9730090B2 (en) * | 2012-11-15 | 2017-08-08 | Mediatek, Inc. | Radio link failure report extension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CN105265006B (zh) * | 2013-08-06 | 2019-04-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指示信息发送与接收方法和装置 |
US9596616B2 (en) * | 2013-09-30 | 2017-03-14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Enhancement on radio link failure report to record necessary timing details for a dual-threshold handover trigger event |
CN105684496B (zh) * | 2013-10-23 | 2019-05-31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报告无线电链路问题的方法及其装置 |
US9906993B2 (en) * | 2014-05-16 | 2018-02-2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Handover-related measurements and events for power adaptation |
KR102191372B1 (ko) * | 2014-07-18 | 2020-12-15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핸드오버 성공률을 높이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EP3178285A4 (en) * | 2014-08-07 | 2018-03-21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Son for dual connectivity |
US10123240B2 (en) * | 2014-10-30 | 2018-11-06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Control of communication using dual-connectivity mode description |
US9894702B2 (en) * | 2015-05-14 | 2018-02-13 | Intel IP Corporation | Performing primary cell functions in a secondary cell |
US10425884B2 (en) * | 2015-09-14 | 2019-09-24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setting up bear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supporting same |
US9867226B2 (en) * | 2015-12-14 | 2018-01-0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adio link failure (RLF) failover in a multi-connectivity environment |
US10462837B2 (en) * | 2016-11-04 | 2019-10-2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reestablishing radio communication links due to radio link failure |
US10750561B2 (en) * | 2017-04-14 | 2020-08-18 | Motorola Mobility Llc |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 for initiating a radio link abandonment in advance of a radio link failure |
EP3611966B1 (en) * | 2017-05-04 | 2021-03-03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Report sending method, report receiv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
WO2018231115A1 (en) * | 2017-06-16 | 2018-12-20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Information encoding and message transmission at secondary cell group failure |
EP3649828B1 (en) * | 2017-08-10 | 2024-05-15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Handling a radio link problem of a secondary cell in dual connectivity |
CN110022588B (zh) * | 2018-01-09 | 2020-12-08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SCG Failure的处理方法及设备 |
EP3512247B1 (en) * | 2018-01-11 | 2021-12-01 |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 Connection failure reporting |
US11202237B2 (en) * | 2018-07-24 | 2021-12-14 | Mediatek Inc. | Method for preventing an inter-rat change from being triggered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utilizing the same |
CN111246499B (zh) * | 2018-11-29 | 2022-05-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传输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CN113424505B (zh) * | 2019-02-12 | 2023-04-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性能信息上报的方法 |
WO2020167237A1 (en) * | 2019-02-14 | 2020-08-20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Reporting of successful handover to a target cell |
-
2019
- 2019-08-16 CN CN201910760886.2A patent/CN112399503B/zh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8-14 EP EP20854770.3A patent/EP4007366B1/en active Active
- 2020-08-14 WO PCT/CN2020/109261 patent/WO2021032007A1/zh unknown
-
2022
- 2022-02-15 US US17/651,168 patent/US12225424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79601A (zh) * | 2011-12-23 | 2013-06-26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一种检测无线链路失败或切换失败原因的方法 |
CN105103593A (zh) * | 2013-04-04 | 2015-11-25 | 株式会社Kt | 无线链路失败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
CN105684491A (zh) * | 2013-10-30 | 2016-06-15 | 株式会社Kt | 用于在移动通信网络中配置双连接的方法及其装置 |
CN111030786A (zh) * | 2014-01-31 | 2020-04-17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在双连接场景下管理辅助eNB(SeNB)无线链路失败(S-RLF)的过程 |
CN107690162A (zh) * | 2016-08-03 | 2018-02-1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小区连接失败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09691169A (zh) * | 2016-08-11 | 2019-04-26 | Lg 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终端执行参考信号测量信息的方法和支持该方法的装置 |
WO2018128572A1 (en) * | 2017-01-06 | 2018-07-12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Radio network nodes, wireless device, and methods performed therein for handling connection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
CN108632902A (zh) * | 2017-03-23 | 2018-10-09 | 株式会社Kt | 用于处理无线电链路失败的方法及其装置 |
CN110012554A (zh) * | 2018-01-04 | 2019-07-12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链路恢复方法及终端 |
Non-Patent Citations (6)
Title |
---|
CMCC.RP-191223 "Status report for SI on RAN-centric data collection and utilization for LTE and NR".2019,全文. * |
FiberHome.R2-144391 "radio link problem on SCG in Dual Connectivity".2014,全文. * |
Huawei (Rapporteur).R2-144540 "Report and summary of email discussion [87#22] [LTE/DC] S-RLF and Reestablishment".2014,全文. * |
R2-1811117 "[M156]Need of RLF Report in NR";MediaTek Inc.;《3GPP TSG-RAN WG2 Meeting #103》;20180810;第1-2节 * |
Samsung R amp等.R2-1812698 "Introduction of RLF report in SA".2018,全文. * |
vivo.R2-1802081 "Signaling procedure of SCell-failure report".2018,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4007366A4 (en) | 2022-08-31 |
EP4007366A1 (en) | 2022-06-01 |
CN112399503A (zh) | 2021-02-23 |
EP4007366B1 (en) | 2023-12-13 |
US20220174572A1 (en) | 2022-06-02 |
US12225424B2 (en) | 2025-02-11 |
WO2021032007A1 (zh) | 2021-02-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184886B2 (en) |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for implementing carrier aggregation | |
US11438898B2 (en) | Beam ind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 |
RU2759701C2 (ru) |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тчёта о результатах измерений | |
US20220225203A1 (en)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 |
WO2020224575A1 (zh) | 通信方法与装置 | |
WO2021031921A1 (zh) | 用于测量的方法与装置 | |
US12126989B2 (en) | Cell configu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 |
US20210168636A1 (en) | Method for assessing radio link quality, parameter configuration method, apparatuses thereof and system | |
US12225424B2 (en) | Link failure report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US20230035795A1 (en)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 |
US20220078648A1 (en)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 |
CN115002855A (zh) |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 |
US12213197B2 (en) |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 |
US20240015098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20250081055A1 (en) | Measurement configuration update during conditional reconfiguration for pscell for wireless networks | |
US20220007425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 system information request and system | |
JP7609265B2 (ja) | 無線通信方法、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 |
JP2022528626A (ja) | ビーム失敗回復方法、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 |
EP2854469A1 (en) | Improved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 |
CN112312492B (zh) | 切换方法、用于切换的系统和终端设备 | |
JP7276416B2 (ja) | セル設定装置及び方法 | |
WO2023201525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pliance check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20240334279A1 (en) | Cell handover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 |
US20230262561A1 (en)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 |
WO2024234198A1 (zh) | 小区切换过程中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