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99502B - 一种子帧配比的调整方法及基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子帧配比的调整方法及基站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399502B CN112399502B CN201910760517.3A CN201910760517A CN112399502B CN 112399502 B CN112399502 B CN 112399502B CN 201910760517 A CN201910760517 A CN 201910760517A CN 112399502 B CN112399502 B CN 11239950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ell
- mobile terminal
- fdd
- gsm
- switch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18—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allowing seamless reselection, e.g. soft resel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子帧配比的调整方法及基站,其中,所述方法包括:确定小区内移动终端的业务类型;若所述业务类型为数据业务,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是否支持FDD通信;若所述移动终端支持FDD通信,则确定是否存在与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的当前TDD小区对应相同BBU的FDD小区;若存在与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的当前TDD小区对应相同BBU的FDD小区,则将所述移动终端从所述当前TDD小区切换至所述FDD小区;调整所述TDD小区的子帧配比。本公开实施例可以在调整子帧配比之前将TDD小区的移动终端切换至FDD小区,有助于避免子帧配比的调整导致移动终端的业务中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子帧配比的调整方法及基站。
背景技术
在LTE TDD(Long Term Evolution Time Division Dual,长期演进时分双工)网络中,上下行数据在不同的子帧上传输。而由于上下行业务的数据量会动态变化,从而用于控制上下行数据的子帧配比可以动态调整。
现有技术中,基站侧动态调整子帧配比之后通过两种方案使得调整后的子帧配比生效:第一种,小区内的所有终端去激活并在重新激活后重新进行附着流程和业务流程;第二种,对于空闲态的移动终端,基站会下发寻呼消息,通知移动终端重新读取该小区新的子帧配比,对于连接态的移动终端,只能去去附着之后重新附着才能使调整后的子帧配比生效。
发明人对上述方案进行研究之后发现,子帧配比的调整导致了连接态的移动终端的业务中断。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公开以便提供解决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子帧配比的调整方法及基站。
依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子帧配比的调整方法,包括:
确定小区内移动终端的业务类型;
若所述业务类型为数据业务,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是否支持FDD通信;
若所述移动终端支持FDD通信,则确定是否存在与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的当前TDD小区对应相同BBU的FDD小区;
若存在与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的当前TDD小区对应相同BBU的FDD小区,则将所述移动终端从所述当前TDD小区切换至所述FDD小区;
调整所述TDD小区的子帧配比。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业务类型为语音业务,则确定是否存在与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的当前TDD小区相邻的GSM小区;
若存在与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的当前TDD小区相邻的GSM小区,则通知所述移动终端测量所述相邻的GSM小区的信号强度;
若所述GSM小区的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强度阈值,则将所述移动终端切换至所述GSM小区。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不存在与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的当前TDD小区相邻的GSM小区,或所述GSM小区的信号强度小于预设强度阈值,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是否支持FDD通信,并进入所述若所述移动终端支持FDD通信,则进入所述确定是否存在与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的当前TDD小区对应相同BBU的FDD小区的步骤。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移动终端从所述当前TDD小区切换至所述FDD小区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预设时间之后将所述移动终端从所述GSM小区或所述FDD小区切换至所述TDD小区。
可选地,所述在预设时间之后将所述移动终端从所述GSM小区或所述FDD小区切换至所述TDD小区的步骤,包括:
启动定时器,并设定所述定时器的超时时间为预设时间;
若当前时间达到所述定时器的超时时间,则将所述移动终端从所述GSM小区或所述FDD小区切换至所述TDD小区。
依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
业务类型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小区内移动终端的业务类型;
FDD通信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业务类型为数据业务,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是否支持FDD通信;
FDD小区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移动终端支持FDD通信,则确定是否存在与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的当前TDD小区对应相同BBU的FDD小区;
FDD小区切换模块,用于若存在与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的当前TDD小区对应相同BBU的FDD小区,则将所述移动终端从所述当前TDD小区切换至所述FDD小区;
子帧配比调整模块,用于调整所述TDD小区的子帧配比。
可选地,所述基站还包括:
GSM小区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业务类型为语音业务,则确定是否存在与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的当前TDD小区相邻的GSM小区;
信号强度测量模块,用于若存在与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的当前TDD小区相邻的GSM小区,则通知所述移动终端测量所述相邻的GSM小区的信号强度;
GSM小区切换模块,用于若所述GSM小区的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强度阈值,则将所述移动终端切换至所述GSM小区。
可选地,所述基站还包括:
FDD通信再确定模块,用于若不存在与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的当前TDD小区相邻的GSM小区,或所述GSM小区的信号强度小于预设强度阈值,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是否支持FDD通信,并进入所述若所述移动终端支持FDD通信,则进入所述确定是否存在与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的当前TDD小区对应相同BBU的FDD小区的步骤。
可选地,所述基站还包括:
切回模块,用于在预设时间之后将所述移动终端从所述GSM小区或所述FDD小区切换至所述TDD小区。
可选地,所述切回模块,包括:
定时器启动子模块,用于启动定时器,并设定所述定时器的超时时间为预设时间;
切回子模块,用于若当前时间达到所述定时器的超时时间,则将所述移动终端从所述GSM小区或所述FDD小区切换至所述TDD小区。
本公开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子帧配比的调整方法及基站,确定小区内移动终端的业务类型;若所述业务类型为数据业务,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是否支持FDD通信;若所述移动终端支持FDD通信,则确定是否存在与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的当前TDD小区对应相同BBU的FDD小区;若存在与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的当前TDD小区对应相同BBU的FDD小区,则将所述移动终端从所述当前TDD小区切换至所述FDD小区;调整所述TDD小区的子帧配比。本公开实施例可以在调整子帧配比之前将TDD小区的移动终端切换至FDD小区,有助于避免子帧配比的调整导致移动终端的业务中断。
上述说明仅是本公开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公开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公开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公开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子帧配比的调整方法实施例一的步骤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子帧配比的调整方法实施例二的步骤流程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基站实施例三的结构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基站实施例四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实施例一
参照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子帧配比的调整方法实施例一的步骤流程图,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确定小区内移动终端的业务类型。
其中,业务类型包括数据业务和语音业务两种,其中,业务类型为数据业务,代表移动终端正在访问网络数据,例如,通过浏览器访问网页,通过社交应用进行即时通信等;业务类型为语音业务,代表移动终端正在通过VOLTE(Voice Over 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语音)业务。
可以理解,实际应用中,移动终端在请求进行业务数据的传输时,会首先向基站发送业务请求,并携带业务类型,基站为其分配无线资源之后可以记录该移动终端的业务类型。
本公开的实施例应用于对TDD小区的子帧配比调整的应用场景,在调整子帧配比之前先将正在进行业务的移动终端切换至其余小区,从而保证业务的正常进行。
步骤102,若所述业务类型为数据业务,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是否支持FDD通信。
其中,FDD通信为移动终端支持频分制式,现有的移动终端制式包括:TDD(TimeDivision Dual,时分双工)和FDD(Frequency Division Dual,频分双工)两种,有的移动终端可能仅支持TDD,有的可能仅支持FDD,也有的移动终端可以同时支持TDD和FDD两种,移动终端可以在TDD制式接入TDD小区,在FDD制式下接入FDD小区。
具体地,移动终端的制式可以在移动终端向基站注册时保存至基站中,从而可以从基站中获取该基站的制式,并判断是否支持FDD通信。
步骤103,若所述移动终端支持FDD通信,则确定是否存在与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的当前TDD小区对应相同BBU的FDD小区。
其中,BBU(Bandwidth Based Unit,基带处理单元)用于完成Uu接口的基带处理功能,例如编码、复用、调制和扩频等。
具体地,首先,从基站的小区配置信息中获取当前TDD小区对应的BBU;然后,从小区配置信息中获取该BBU对应的FDD小区。
需要说明的是,若移动终端不支持FDD通信,则无法将正在进行数据业务的移动终端切换至FDD小区,从而必须将该移动终端首先中断数据业务,然后调整子帧配比之后将该移动终端重新接入该TDD小区,并重新发起该数据业务。
步骤104,若存在与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的当前TDD小区对应相同BBU的FDD小区,则将所述移动终端从所述当前TDD小区切换至所述FDD小区。
具体地,首先,向FDD小区发送切换请求,并携带当前TDD小区信息、移动终端信息;然后,FDD小区对该切换请求为该移动终端分配好无线资源之后接收该移动终端的切换;最后,FDD小区继续支持该移动终端的数据业务。
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将移动终端切换至与原BBU对应的FDD小区,有助于提高切换成功率和切换速度。
需要说明的是,若不存在与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的当前TDD小区对应相同BBU的FDD小区,则无法将正在进行数据业务的移动终端切换至FDD小区,从而必须将该移动终端首先中断数据业务,然后调整子帧配比之后将该移动终端重新接入该TDD小区,并重新发起该数据业务,或,还可以选取与当前TDD小区不对应相同BBU的其余FDD小区,以将正在进行数据业务的移动终端切换至其余FDD小区,但可能切换成功率或切换速度较低。
步骤105,调整所述TDD小区的子帧配比。
其中,子帧配比可以为用于传输上行业务数据、下行业务数据、特殊数据的子帧数目之间的关系,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主要关注上行业务数据、下行业务数据的子帧数目之间的关系。如图表1所示存在7种子帧配比,上下行配置编号为每种子帧配比的编号,从0开始编号至6,上下行切换点周期为每个子帧的持续时长,0至9一共10个时隙组成10个TDD子帧,其中,D表示该子帧用于传输下行业务数据,U表示该子帧用于传输上行业务数据,S表示该子帧用于传输特殊数据。从而可以看出,对于编号为0的子帧配比,存在2个用于传输下行业务数据的子帧和6个用于传输上行业务数据的子帧;对于编号为1的子帧配比,存在4个用于传输下行业务数据的子帧和4个用于传输上行业务数据的子帧;对于编号为2的子帧配比,存在6个用于传输下行业务数据的子帧和2个用于传输上行业务数据的子帧;对于编号为3的子帧配比,存在6个用于传输下行业务数据的子帧和3个用于传输上行业务数据的子帧;对于编号为4的子帧配比,存在7个用于传输下行业务数据的子帧和2个用于传输上行业务数据的子帧;对于编号为5的子帧配比,存在8个用于传输下行业务数据的子帧和1个用于传输上行业务数据的子帧;对于编号为6的子帧配比,存在3个用于传输下行业务数据的子帧和5个用于传输上行业务数据的子帧。
表1
具体地,可以根据当前上下行业务的数据量调整子帧配比,若上行业务的数据量增加,或下行业务的数据量减少,则增加传输上行业务的子帧数目,例如,可以将子帧配比从表1中的编号为2的子帧配比调整为编号为1的子帧配比;若上行业务的数据量减少,或下行业务的数据量增加,则减少传输下行业务的子帧数目,例如,可以将子帧配比从表1中的编号为1的子帧配比调整为编号为2的子帧配比。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确定小区内移动终端的业务类型;若所述业务类型为数据业务,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是否支持FDD通信;若所述移动终端支持FDD通信,则确定是否存在与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的当前TDD小区对应相同BBU的FDD小区;若存在与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的当前TDD小区对应相同BBU的FDD小区,则将所述移动终端从所述当前TDD小区切换至所述FDD小区;调整所述TDD小区的子帧配比。本公开实施例可以在调整子帧配比之前将TDD小区的移动终端切换至FDD小区,有助于避免子帧配比的调整导致移动终端的业务中断。
实施例二
参照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子帧配比的调整方法实施例二的步骤流程图,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确定小区内移动终端的业务类型。
该步骤可以参照步骤101的详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202,若所述业务类型为数据业务,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是否支持FDD通信。
该步骤可以参照步骤102的详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203,若所述移动终端支持FDD通信,则确定是否存在与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的当前TDD小区对应相同BBU的FDD小区。
该步骤可以参照步骤103的详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204,若存在与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的当前TDD小区对应相同BBU的FDD小区,则将所述移动终端从所述当前TDD小区切换至所述FDD小区。
该步骤可以参照步骤104的详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205,若所述业务类型为语音业务,则确定是否存在与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的当前TDD小区相邻的GSM小区。
其中,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小区用于向移动终端提供2G业务,例如,语音业务。
具体地,可以从邻区关系表中获取与当前TDD小区相邻的GSM小区,邻区关系表可以预先配置得到,并保存至基站。
步骤206,若存在与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的当前TDD小区相邻的GSM小区,则通知所述移动终端测量所述相邻的GSM小区的信号强度。
具体地,移动终端可以发起向GSM小区的测量请求,从而GSM小区对应的基站向移动终端发送测量信号,移动终端在接收到该测量信号时计算该测量信号的信号强度。
需要说明的是,若不存在于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的当前TDD小区相邻的GSM小区,则没有测量的对象,也不能将移动终端切换至GSM小区。
步骤207,若所述GSM小区的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强度阈值,则将所述移动终端切换至所述GSM小区。
其中,预设强度阈值可以根据经验设定,可以根据能保证语音通话正常进行的最低信号强度设定,本公开的实施例对其不加以限制。
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在GSM小区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强度阈值时,优先将正在进行语音业务的移动终端切换至该GSM小区,以保证移动终端的语音业务正常进行,而不受子帧配比调整的影响而中断。
步骤208,若不存在与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的当前TDD小区相邻的GSM小区,或所述GSM小区的信号强度小于预设强度阈值,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是否支持FDD通信,并进入所述若所述移动终端支持FDD通信,则进入所述确定是否存在与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的当前TDD小区对应相同BBU的FDD小区的步骤。
可以理解,FDD小区不仅可以支持数据业务,还可以支持语音业务。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当不存在与移动终端所在的当前TDD小区相邻的GSM小区或GSM小区的信号强度小于预设强度阈值时,可以将移动终端切换至FDD小区,以保证移动终端的语音业务正常进行,而不受子帧配比调整的影响而中断。
步骤209,调整所述TDD小区的子帧配比。
该步骤可以参照步骤105的详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210,在预设时间之后将所述移动终端从所述GSM小区或所述FDD小区切换至所述TDD小区。
其中,预设时间可以根据调整子帧配比所需的时间设定,可以根据经验值设定。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在小区切换完成之后记录切换后的GSM小区或FDD小区以及移动终端;在预设时间之后,子帧配比调整完成,此时可以将该移动终端从GSM小区或FDD小区切换回原TDD小区。从而,切换回TDD小区的移动终端根据新的TDD小区的子帧配比进行业务数据的传输。此外,未进行业务的移动终端可以在发起业务时直接使用新的子帧配比。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可以在子帧配比切换完之后将移动终端切换回至原TDD小区,从而可以保证子帧配比调整前后的一致性,从而避免子帧比调整之后出现小区内移动终端数目过大或过小的情况。
可选地,在本公开的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10包括子步骤A1至A2:
子步骤A1,启动定时器,并设定所述定时器的超时时间为预设时间。
具体地,可以在收到FDD小区或GSM小区发送的切换完成信息时,启动定时器。
子步骤A2,若当前时间达到所述定时器的超时时间,则将所述移动终端从所述GSM小区或所述FDD小区切换至所述TDD小区。
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通过定时器准确的将移动终端切回至TDD小区。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基于实施例一的有益效果外,还可优先将正在进行语音业务的移动终端切换至GSM小区,在不存在GSM小区时切换至FDD小区,以保证移动终端的语音业务正常进行,而不受子帧配比调整的影响而中断,还可以在子帧配比切换完之后通过定时器准确的将移动终端切回至TDD小区。
实施例三
参照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基站实施例三的结构框图,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模块:
业务类型确定模块301,用于确定小区内移动终端的业务类型。
FDD通信确定模块302,用于若所述业务类型为数据业务,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是否支持FDD通信。
FDD小区确定模块303,用于若所述移动终端支持FDD通信,则确定是否存在与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的当前TDD小区对应相同BBU的FDD小区。
FDD小区切换模块304,用于若存在与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的当前TDD小区对应相同BBU的FDD小区,则将所述移动终端从所述当前TDD小区切换至所述FDD小区。
子帧配比调整模块305,用于调整所述TDD小区的子帧配比。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确定小区内移动终端的业务类型;若所述业务类型为数据业务,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是否支持FDD通信;若所述移动终端支持FDD通信,则确定是否存在与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的当前TDD小区对应相同BBU的FDD小区;若存在与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的当前TDD小区对应相同BBU的FDD小区,则将所述移动终端从所述当前TDD小区切换至所述FDD小区;调整所述TDD小区的子帧配比。本公开实施例可以在调整子帧配比之前将TDD小区的移动终端切换至FDD小区,有助于避免子帧配比的调整导致移动终端的业务中断。
实施例四
参照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基站实施例四的结构框图,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模块:
业务类型确定模块401,用于确定小区内移动终端的业务类型。
FDD通信确定模块402,用于若所述业务类型为数据业务,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是否支持FDD通信。
FDD小区确定模块403,用于若所述移动终端支持FDD通信,则确定是否存在与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的当前TDD小区对应相同BBU的FDD小区。
FDD小区切换模块404,用于若存在与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的当前TDD小区对应相同BBU的FDD小区,则将所述移动终端从所述当前TDD小区切换至所述FDD小区。
GSM小区确定模块405,用于若所述业务类型为语音业务,则确定是否存在与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的当前TDD小区相邻的GSM小区。
信号强度测量模块406,用于若存在与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的当前TDD小区相邻的GSM小区,则通知所述移动终端测量所述相邻的GSM小区的信号强度。
GSM小区切换模块407,用于若所述GSM小区的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强度阈值,则将所述移动终端切换至所述GSM小区。
FDD通信再确定模块408,用于若不存在与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的当前TDD小区相邻的GSM小区,或所述GSM小区的信号强度小于预设强度阈值,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是否支持FDD通信,并进入所述若所述移动终端支持FDD通信,则进入所述确定是否存在与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的当前TDD小区对应相同BBU的FDD小区的步骤。
子帧配比调整模块409,用于调整所述TDD小区的子帧配比。
切回模块410,用于在预设时间之后将所述移动终端从所述GSM小区或所述FDD小区切换至所述TDD小区。
可选地,在本公开的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切回模块410包括:
定时器启动子模块,用于启动定时器,并设定所述定时器的超时时间为预设时间。
切回子模块,用于若当前时间达到所述定时器的超时时间,则将所述移动终端从所述GSM小区或所述FDD小区切换至所述TDD小区。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基于实施例三的有益效果之外,还可优先将正在进行语音业务的移动终端切换至GSM小区,在不存在GSM小区时切换至FDD小区,以保证移动终端的语音业务正常进行,而不受子帧配比调整的影响而中断,还可以在子帧配比切换完之后通过定时器准确的将移动终端切回至TDD小区。
对于基站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在此提供的算法和显示不与任何特定计算机、虚拟系统或者其它设备固有相关。各种通用系统也可以基于此示教一起使用。根据上面的描述,构造这类系统所要求的结构是显而易见的。此外,本公开也不针对任何特定编程语言。应当明白,可以利用各种编程语言实现在此描述的本公开的内容,并且上面对特定语言所做的描述是为了披露本公开的最佳实施方式。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公开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公开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发明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公开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设备中的模块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单元或组件组合成一个模块或单元或组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或子组件。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过程或者单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公开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本公开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子帧配比的调整设备中的一些或者全部部件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公开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设备或者基站程序(例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公开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公开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公开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基站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基站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Claims (10)
1.一种子帧配比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小区内移动终端的业务类型;
若所述业务类型为数据业务,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是否支持FDD通信;
若所述移动终端支持FDD通信,则确定是否存在与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的当前TDD小区对应相同BBU的FDD小区;
若存在与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的当前TDD小区对应相同BBU的FDD小区,则将所述移动终端从所述当前TDD小区切换至所述FDD小区;
调整所述TDD小区的子帧配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业务类型为语音业务,则确定是否存在与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的当前TDD小区相邻的GSM小区;
若存在与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的当前TDD小区相邻的GSM小区,则通知所述移动终端测量所述相邻的GSM小区的信号强度;
若所述GSM小区的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强度阈值,则将所述移动终端切换至所述GSM小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不存在与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的当前TDD小区相邻的GSM小区,或所述GSM小区的信号强度小于预设强度阈值,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是否支持FDD通信,并进入所述若所述移动终端支持FDD通信,则进入所述确定是否存在与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的当前TDD小区对应相同BBU的FDD小区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其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移动终端从所述当前TDD小区切换至所述FDD小区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预设时间之后将所述移动终端从所述GSM小区或所述FDD小区切换至所述TDD小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预设时间之后将所述移动终端从所述GSM小区或所述FDD小区切换至所述TDD小区的步骤,包括:
启动定时器,并设定所述定时器的超时时间为预设时间;
若当前时间达到所述定时器的超时时间,则将所述移动终端从所述GSM小区或所述FDD小区切换至所述TDD小区。
6.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业务类型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小区内移动终端的业务类型;
FDD通信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业务类型为数据业务,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是否支持FDD通信;
FDD小区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移动终端支持FDD通信,则确定是否存在与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的当前TDD小区对应相同BBU的FDD小区;
FDD小区切换模块,用于若存在与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的当前TDD小区对应相同BBU的FDD小区,则将所述移动终端从所述当前TDD小区切换至所述FDD小区;
子帧配比调整模块,用于调整所述TDD小区的子帧配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还包括:
GSM小区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业务类型为语音业务,则确定是否存在与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的当前TDD小区相邻的GSM小区;
信号强度测量模块,用于若存在与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的当前TDD小区相邻的GSM小区,则通知所述移动终端测量所述相邻的GSM小区的信号强度;
GSM小区切换模块,用于若所述GSM小区的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强度阈值,则将所述移动终端切换至所述GSM小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还包括:
FDD通信再确定模块,用于若不存在与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的当前TDD小区相邻的GSM小区,或所述GSM小区的信号强度小于预设强度阈值,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是否支持FDD通信,并进入所述若所述移动终端支持FDD通信,则进入所述确定是否存在与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的当前TDD小区对应相同BBU的FDD小区的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其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还包括:
切回模块,用于在预设时间之后将所述移动终端从所述GSM小区或所述FDD小区切换至所述TDD小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回模块,包括:
定时器启动子模块,用于启动定时器,并设定所述定时器的超时时间为预设时间;
切回子模块,用于若当前时间达到所述定时器的超时时间,则将所述移动终端从所述GSM小区或所述FDD小区切换至所述TDD小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760517.3A CN112399502B (zh) | 2019-08-16 | 2019-08-16 | 一种子帧配比的调整方法及基站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760517.3A CN112399502B (zh) | 2019-08-16 | 2019-08-16 | 一种子帧配比的调整方法及基站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399502A CN112399502A (zh) | 2021-02-23 |
CN112399502B true CN112399502B (zh) | 2021-09-17 |
Family
ID=746030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760517.3A Active CN112399502B (zh) | 2019-08-16 | 2019-08-16 | 一种子帧配比的调整方法及基站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39950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563553B2 (en) * | 2021-05-13 | 2023-01-24 | T-Mobile Usa, Inc. | Dynamically steering data traffic sessions based on traffic type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05148A (zh) * | 2013-04-07 | 2014-10-15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小区切换方法及设备 |
CN104661269A (zh) * | 2013-11-19 | 2015-05-27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一种多模终端切换方法及设备 |
CN106535220A (zh) * | 2015-09-14 | 2017-03-22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动态tdd子帧配比调整方法及基站、网络管理设备 |
CN108076514A (zh) * | 2016-11-07 | 2018-05-25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一种上下行时隙调整方法、集中管理设备和基站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266362A4 (en) * | 2008-03-24 | 2012-06-20 | Zte Usa Inc | DYNAMIC SETTING AND SIGNALING OF THE DOWNLINK / UPLINK ALLOTMENT RATIO IN LTE / TDD SYSTEMS |
-
2019
- 2019-08-16 CN CN201910760517.3A patent/CN11239950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05148A (zh) * | 2013-04-07 | 2014-10-15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小区切换方法及设备 |
CN104661269A (zh) * | 2013-11-19 | 2015-05-27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一种多模终端切换方法及设备 |
CN106535220A (zh) * | 2015-09-14 | 2017-03-22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动态tdd子帧配比调整方法及基站、网络管理设备 |
CN108076514A (zh) * | 2016-11-07 | 2018-05-25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一种上下行时隙调整方法、集中管理设备和基站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TD-LTE子帧配比研究;刘林南;《2013LTE网络创新研讨会论文集》;20130822;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399502A (zh) | 2021-02-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2169667B1 (ko) | 장치 대 장치 간 통신을 위한 네트워크-보조 다중-셀 장치 디스커버리 프로토콜 | |
EP3101978B1 (en) |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and equipments for device to device signal transmission | |
US20230091129A1 (en) | Signal receiving method,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network device | |
JP5209616B2 (ja) | モバイル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接続を設定する方法 | |
US20210274467A1 (en) | Paging method and paging apparatus | |
KR102241163B1 (ko) | 새로운 무선 비인가 대역 내의 디바이스-능력-기반 및 독립형 페이징 | |
EP3033911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 |
WO2019028211A1 (en) | SYSTEM INFORMATION ON DEMAND FOR WIRELESS TERMINAL IN A CONNECTED STATE | |
US9504010B2 (en) | Paging reading conflict management in dual standby handsets | |
CN102695221A (zh) | 在认知无线电系统中切换信道的方法 | |
KR20140084109A (ko) | 불연속 수신 | |
US9572059B2 (en) | Missed rank report in dual network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 |
US12219639B2 (en)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US20190357171A1 (en) | Pag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
JP2021192519A (ja) | 情報伝送のための方法、端末デバイス及び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 | |
US8447316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hidden common enhanced dedicated channel resources | |
WO2013154937A1 (en) |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autonomous management of radio resources across dual networks | |
CN113395781B (zh)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基站、通信系统及存储介质 | |
CN102724688A (zh) | 测量载波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2399502B (zh) | 一种子帧配比的调整方法及基站 | |
US20230012119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transmission | |
US20190320462A1 (en) |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Clear Channel Assessment and Radio Unit | |
CN114731616A (zh) | 寻呼冲突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 |
CN107295648B (zh) | 一种上行传输方法、ue、基站和系统 | |
CN114745787A (zh) | 载波确定方法及装置、用户设备、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