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98634B - 传输srs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传输srs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398634B CN112398634B CN202011202746.2A CN202011202746A CN112398634B CN 112398634 B CN112398634 B CN 112398634B CN 202011202746 A CN202011202746 A CN 202011202746A CN 112398634 B CN112398634 B CN 11239863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device
- transmitting
- srs
- symbol
- downlink dat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9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35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2
- 238000001774 stimulated Raman spectroscop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3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2683 ag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8109 developmental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78—Timing of allocation
- H04L5/0085—Timing of allocation when channel conditions chang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7—Inter-user or inter-terminal allo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common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multiple users or termi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1—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dedicated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a single user or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Quality of the received signal, e.g. BER, SNR, water fil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terminal or device properti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or DM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Interconnected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tercoms, And Inte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传输SRS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网络设备确定第一上行子帧中用于传输SRS的多个符号;所述网络设备向多个终端设备中的每个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多个符号中所述每个终端设备对应的符号,其中,所述多个终端设备中的第一终端设备对应所述多个符号中的第一符号,所述第一符号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这样,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在利用上下行信道互易性进行传输的过程中,能够减少信道特性过时所带来的影响。
Description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6年09月23日的PCT国际专利申请PCT/CN2016/099943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80089298.5、发明名称为“传输SRS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传输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RS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简称“MIMO”)是4G通信和5G通信的核心技术,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LTE-A系统中,基于码本(codebook)反馈的闭环MIMO成为主流,达到了充分发展。但在5G大规模天线(MassiveMIMO)系统中,将更广泛的使用基于上下行信道互易性的非码本的闭环MIMO技术,即通过上行信道估计事先获取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简称“CSI”),将其用于下行的预编码(Precoding)/波束赋形(Beamforming)传输。
在5G通信系统中利用上下行信道互易性进行闭环MIMO传输,也存在诸多的技术挑战。其中两个主要的挑战,是信道特性过时(channel aging)问题和上行参考信号例如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简称“SRS”)数量受限的问题。由于4G系统的信道特性过时效应不是很严重,因此LTE系统的SRS、码本反馈和信号传输之间即使有较大时延,也不会超出信道的相干时间(coherence time),因此LTE系统中并没有为了缩短从信道测量到数据传输的时延而进行特意优化。无论周期性的SRS还是非周期性的SRS,都只在每个上行子帧的最后一个符号配置SRS。
但是在5G系统中,信道特性过时所产生的效应会大幅加剧,相干时间也会大幅缩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SRS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能够在利用上下行信道互易性进行传输的过程中,减少信道特性过时所带来的影响。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RS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确定第一上行子帧中用于传输SRS的多个符号;
所述网络设备向多个终端设备中的每个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多个符号中所述每个终端设备对应的符号,其中,所述多个终端设备中的第一终端设备对应所述多个符号中的第一符号,所述第一符号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
因此,由于用于传输多个终端设备的SRS的符号均位于第一上行子帧中,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在利用上下行信道互易性进行传输的过程中,就能够减少信道特性过时所带来的影响。
可选地,所述第一上行子帧与所述第一上行子帧之后的第一个下行子帧之间的子帧数量小于或等于预定数量。
可选地,所述第一上行子帧的下一个子帧为下行子帧。
可选地,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所述第一符号的长度,与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第二符号的长度不相等。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设备确定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频域资源;其中,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指示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频域资源。
可选地,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频域范围,与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频域范围相同。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的第二指示信息.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信道变化速度,确定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第二符号,其中,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指示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第二符号。
可选地,所述多个符号还包括用于传输第二终端设备的SRS的符号,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大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所述第一符号,位于用于传输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SRS的符号之后,且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第二符号,位于用于传输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符号之前。
可选地,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的大小,或者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对应的速度等级。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可以用于执行前述第一方面及各种实现方式中的用于传输SRS的方法中由网络设备执行的各个过程。该网络设备包括确定模块和发送模块。所述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第一上行子帧中用于传输SRS的多个符号;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向多个终端设备中的每个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多个符号中所述每个终端设备对应的符号,其中,所述多个终端设备中的第一终端设备对应所述多个符号中的第一符号,所述第一符号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可以用于执行前述第一方面及各种实现方式中的用于传输SRS的方法中由网络设备执行的各个过程。该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和收发信机。所述处理器,用于确定第一上行子帧中用于传输SRS的多个符号;所述收发信机,用于向多个终端设备中的每个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多个符号中所述每个终端设备对应的符号,其中,所述多个终端设备中的第一终端设备对应所述多个符号中的第一符号,所述第一符号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RS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上行子帧中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第一符号,所述第一上行子帧包括用于传输多个终端设备的SRS的多个符号,所述多个终端设备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所述多个符号包括所述第一符号;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符号上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
因此,由于用于传输多个终端设备的SRS的符号均位于第一上行子帧中,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在利用上下行信道互易性进行传输的过程中,就能够减少信道特性过时所带来的影响。
可选地,所述第一上行子帧与所述第一上行子帧之后的第一个下行子帧之间的子帧数量小于或等于预定数量。
可选地,所述第一上行子帧的下一个子帧为下行子帧。
可选地,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所述第一符号的长度,与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第二符号的长度不相等。
可选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指示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频域资源。
可选地,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频域范围,与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频域范围相同。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的第二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指示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第二符号的位置。
可选地,所述多个符号还包括用于传输第二终端设备的SRS的符号,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大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所述第一符号,位于用于传输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SRS的符号之后,且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第二符号,位于用于传输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符号之前。
可选地,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的大小,或者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对应的速度等级。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用于执行前述第四方面及各种实现方式中的用于传输SRS的方法中由终端设备执行的各个过程。该终端设备包括接收模块和发送模块。其中,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上行子帧中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第一符号,所述第一上行子帧包括用于传输多个终端设备的SRS的多个符号,所述多个终端设备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所述多个符号包括所述第一符号;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所述第一符号上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端设备可以用于执行前述第四方面及各种实现方式中的用于传输SRS的方法中由终端设备执行的各个过程。该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和收发信机。其中,所述收发信机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上行子帧中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第一符号,所述第一上行子帧包括用于传输多个终端设备的SRS的多个符号,所述多个终端设备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所述多个符号包括所述第一符号;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所述第一符号上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RS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的指示信息。
可选地,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信道变化速度,确定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第一符号,以及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第二符号。
因此,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二指示信息获取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从而能够根据该信道变化速度对系统传输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实现对终端设备的调度等。
可选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大于第二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所述第一符号,位于用于传输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SRS的符号之后,且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第二符号,位于用于传输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符号之前。
这样,由于网络设备能够根据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为终端设备配置用于传输SRS的资源和用于传输下行数据的资源,从而合理利用资源,在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利用上下行信道互易性进行传输的过程中,能够减少信道特性过时所带来的影响。
可选地,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的大小,或者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对应的速度等级。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可以用于执行前述第七方面及各种实现方式中的用于传输SRS的方法中由网络设备执行的各个过程。该网络设备包括接收模块。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的指示信息。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可以用于执行前述第七方面及各种实现方式中的用于传输SRS的方法中由网络设备执行的各个过程。该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和收发信机。其中,所述收发信机,用于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的指示信息。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RS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的指示信息。
因此,第一终端设备通过将自己的信道变化速度发送给网络设备,使得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二指示信息获取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从而能够根据该信道变化速度对系统传输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实现对终端设备的调度等。
可选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大于第二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第一符号,位于用于传输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SRS的符号之后,且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第二符号,位于用于传输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符号之前。
这样,由于终端设备将自己的信道变化速度发送给网络设备,是的网络设备能够为终端设备配置用于传输SRS的资源和用于传输下行数据的资源,从而合理利用资源,在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利用上下行信道互易性进行传输的过程中,能够减少信道特性过时所带来的影响。
可选地,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的大小,或者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对应的速度等级。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用于执行前述第十方面及各种实现方式中的用于传输SRS的方法中由终端设备执行的各个过程。该终端设备包括发送模块。其中,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的指示信息。
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端设备可以用于执行前述第十方面及各种实现方式中的用于传输SRS的方法中由终端设备执行的各个过程。该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和收发信机。其中,所述收发信机,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的指示信息。
第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使得网络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
第十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使得终端设备执行上述第四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
第十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使得网络设备执行上述第七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
第十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使得网络设备执行上述第十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性架构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关于信道特性过时和相干时间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传输SRS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SRS的方法的流程交互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SRS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SRS的符号与传输数据的符号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SRS资源与数据资源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SRS资源与数据资源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传输SRS的方法的流程交互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12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芯片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15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芯片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网络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17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网络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18本发明实另一施例的系统芯片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9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20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21本发明实另一施例的系统芯片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简称“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简称“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简称“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简称“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系统、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简称“UMTS”)、等目前的通信系统,以及,尤其应用于未来的5G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也可以指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接入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简称“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简称“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未来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络(Public LandMobile Network,简称“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可以是用于与终端设备通信的设备,该网络设备可以是GSM或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简称“”BTS),也可以是WCDMA系统中的基站(NodeB,简称“NB”),还可以是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B,简称“eNB或eNodeB”),还可以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简称“CRAN”)场景下的无线控制器,或者该网络设备可以为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未来5G通信网络中的网络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网络设备等。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性架构图。如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的基本网络架构可以包括网络设备例如eNodeB 10,以及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例如UE 20,UE 30,UE 40,UE 50,UE 60,UE 70,UE 80和UE90。UE 20至UE 90中的任意一个无线终端以及eNodeB 1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天线。如图3所示,eNodeB 10用于为UE 20至UE 90中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提供通信服务,并接入核心网,UE 20至UE 90通过搜索eNodeB 10发送的同步信号、广播信号等而接入网络,从而进行与网络的通信。例如,UE 20至UE 90中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与eNodeB 10之间可以基于上下行信道互易性的非码本的闭环MIMO技术进行数据传输,即eNodeB 10通过上行信道估计,事先获取信道状态信息,并将其用于下行的预编码或波束赋形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网络可以是指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Network,简称“PLMN”)或者设备对设备(Device to Device,简称“D2D”)网络或者机器对机器/人(Machine to Machine/Man,简称“M2M”)网络或者其他网络,图1只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应用场景的示例,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应用于其场景,另外,图1只是举例的简化示意图,网络中还可以包括其他网络设备,图1中未予以画出。
本发明提出的方案可以应用于基于上下行信道互易性的非码本的闭环MIMO场景下,相比于基于码本反馈的闭环MIMO传输,非码本的闭环MIMO传输能够比码本反馈方法获得更精确的CSI信息,支持Massive MIMO的窄波束赋形和大量终端的多用户MIMO(MU-MIMO);而且可以避免Massive MIMO中大量下行CSI参考信号(CSI-RS)和码本反馈带来的大量上行信令开销(overhead);还可以避免大量终端MU-MIMO造成的SRS例如SRS的大量上行开销。
但是在5G系统中利用上下行信道互易性进行闭环MIMO传输,存在很多技术问题,例如,信道特性过时(Channel aging)问题和SRS数量受限的问题。
因为闭环MIMO的可行性,是依赖于信道的相干性的,即在信道相干时间(coherence time)内,可以假设信道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可以使用前一时刻获得信道测量结果用于后一时刻的预编码/波束赋形。但如果从获取CSI到数据传输的时延超出了信道相干时间,就会产生信道特性过时(Channel aging)问题。
如图2所示的关于信道特性过时和相干时间的示意图,以图1中的eNodeB 10和UE20为例,并以信道探测信号SRS为例,基于上下行信道互易性的非码本的闭环MIMO传输过程包括:
201,eNodeB 10向UE 20发送SRS请求(SRS Request)。
202,UE 20接收到eNodeB 10在201中发送的SRS Request并向eNodeB10发送SRS。
203,eNodeB 10根据接收到的SRS进行信道估计(channel estimation)获取信道状态信息CSI。
204,eNodeB 10根据该CSI进行下行传输的预编码设计(precoding design)。
205,eNodeB 10向UE 20发送调度命令和/或数据。
206,eNodeB 10向UE 20发送下一次的SRS请求。
207,UE 20接收到eNodeB 10在206中发送的SRS Request并向eNodeB10发送针对该SRS Request的SRS。
其中,UE 20相邻两次向eNodeB 10发送SRS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长度即可以称为相干时间。如果eNodeB 10在203中获取CSI的时延,超过了信道的相干时间,就会产生信道特性过时(或者称为信道老化)的问题。
4G系统的信道特性过时效应不是很严重,因此LTE系统的SRS、码本反馈和信号传输之间即使有较大时延,也不会超出信道的相干时间,因此LTE系统中并没有为了缩短从信道测量到数据传输的时延而进行特意优化。无论周期性的SRS还是非周期性的SRS,都只在每个上行子帧的最后一个符号配置SRS。如图3所示的现有技术中上行数据传输的示意图,4G系统每个上行子帧仅用一个符号传输SRS。图3中示出了非跳频模式和跳频模式下的两种情况SRS的传输情况,在这两种情况下,每个上行子帧的最后一个符号上用于传输SRS。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SRS的方法的流程交互图。图4中示出了第一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例如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是图1所示的UE 20至UE 90中的任意一个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可以是图1所示的eNodeB10。如图4所示,该传输SRS的方法的具体流程包括:
410,网络设备确定第一上行子帧中用于传输SRS的多个符号。
其中,该多个符号可用于传输多个终端设备的SRS。
进一步地,该多个符号中的每个符号可用于传输一个终端设备的SRS。
可选地,该第一上行子帧与该第一上行子帧之后的第一个下行子帧之间的子帧数量小于或等于预定数量。
进一步地,该第一上行子帧的下一个子帧为下行子帧。
也就是说,在从上行子帧至下行子帧的转换时刻(Uplink-to-downlink switch-point)之前的最后一个上行子帧,即第一上行子帧中,网络设备可以配置多个符号用于多个终端设备发送SRS,例如该SRS可以是信道测量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简称“SRS”)。
420,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其中,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该第一上行子帧中用于传输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第一符号,该第一上行子帧包括用于传输多个终端设备的SRS的多个符号,该多个终端设备包括该第一终端设备,该多个符号包括该第一符号。
换句话说,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在该多个符号中的第一符号上传输SRS。
具体地说,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终端设备用于传输SRS的符号的位置,即指示第一终端设备在多个符号中的哪个符号上发送SRS。
实际上,网络设备是向多个终端设备中的每个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多个符号中每个终端设备对应的符号,其中,该多个终端设备中的第一终端设备对应所述多个符号中的第一符号,该第一符号用于传输第一终端设备的SRS。本发明实施例中以网络设备和第一终端设备为例进行说明。
可选地,该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承载在控制信令中。
430,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
其中,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用于传输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第一符号在第一上行子帧中的位置,该第一上行子帧包括用于传输SRS的多个符号。
440,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符号上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终端设备的SRS。
举例来说,如图5所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SRS的方法的示意图,第一上行子帧中包括用于传输多个SRS的多个符号,该第一上行子帧之后的下一个子帧为下行子帧。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发送下行控制信令,指示多个终端设备中的每个终端设备分别使用这多个符号中的哪个符号传输SRS。例如图5中所示,网络设备指示第一终端设备使用符号1(即第一符号)传输SRS,指示第二终端设备使用符号2传输SRS,指示第三终端设备使用符号3传输SRS。由于第一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和第三终端设备传输SRS的符号均位于第一上行子帧中,网络设备根据SRS确定的信道状态信息CSI的可靠性就高,也就是说网络设备根据这三个终端设备的SRS确定的信道状态,与向这三个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时的信道状态就更加接近。
应理解,该第一上行子帧中的用于传输多个SRS的多个符号,可以位于第一上行子帧的任何位置。优选地,用于传输SRS的多个符号分布在靠近上行子帧至下行子帧的转换时刻的位置。例如图5中所示,第一终端设备用于传输SRS的第一符号、第二终端设备用于传输SRS的第二符号和第三终端设备用于传输SRS的第三符号,依次此分布在与上行子帧至下行子帧的转换时刻相邻的位置。
这样,SRS越靠近上行子帧至下行子帧的转换时刻,传输SRS的符号在时域上距离传输下行数据的符号越近,网络设备利用信道互易性获得的CSI越精确,网络设备获取的信道状态与下行数据传输时的信道状态越接近。
在现有4G系统中,一个子帧内只有一个符号可用于传输SRS,无法充分利用上行子帧至下行子帧的转换时刻之前的最后一个上行子帧即第一上行子帧。因此下行控制信息(Download Control Information,简称“DCI”)和系统信息(System Information Block,简称“SIB”)只能指示哪些子帧上传输SRS,无法具体指示在一个子帧内的哪些符号上传输SRS。
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设备通过在第一上行子帧中确定用于传输SRS的多个符号,从而网络设备根据SRS确定的信道状态与进行下行数据传输时的信道状态更接近,在利用上下行信道互易性进行传输的过程中,减少了信道特性过时所带来的影响,充分利用了信道互易性提高下行预编码/波束赋形传输的准确性和效率。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用于传输该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该第一符号的长度,与用于传输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第二符号的长度不相等。
具体地说,在现有4G系统中,一个载波内采用统一的符号长度,用于传输SRS的符号和用于传输下行数据的符号采用的是相同的符号长度。用于传输SRS的符号和用于传输下行数据的符号可以采用不同的符号长度。可以与对SRS相关的物理层参数进行单独的优化,例如SRS可以采用更短的符号长度,以在单位时间内容纳更多的用于传输SRS的符号,从而缩小了SRS的时域分配粒度,以实现用于传输SRS的资源的分配灵活性。
例如,如图6所示的传输SRS的符号与传输下行数据的符号的示意图,用于传输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第一符号的长度,与用于传输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第二符号的长度不相同,由于传输SRS的符号的长度小于传输下行数据的符号的长度,这样,第一上行子帧中就能够容纳更多的用于传输SRS的符号,也就能够在第一上行子帧中传输更多终端设备的SRS。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该传输SRS的方法还包括:网络设备确定用于传输该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频域资源;其中,420中网络设备向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该第一指示信息,还指示用于传输该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频域资源。
也就是说,网络设备可以通过下行物理层控制信令对终端发送SRS时所使用的时域资源和频域资源进行动态配置。时域资源的配置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用于发送SRS的符号,频域资源的配置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用于发送SRS的频域资源,例如资源块(ResourceBlock,简称“RB”)。
具体地说,现有4G系统中,基站是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简称“RRC”)信令对传输SRS的资源进行半静态配置的,基站可以通过下行物理层控制信令中的SRS请求去激活非周期性的SRS,但只能激活按照RRC信令配置的用于传输SRS的资源,并不能直接配置用于传输SRS的资源,在频域上无法动态的调整用于传输SRS的频域资源,因此会占用很多不必要的资源,造成资源浪费,无法支持5G大规模MIMO技术中大量终端设备在同一频带内发送SRS。而该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采用物理层控制信令动态配置用于传输SRS的时频域资源,在时域上,网络设备可以在第一上行子帧中配置用于传输SRS的符号,在频域上,可以将用于传输SRS的频域资源控制在一定的传输带宽内,例如为每个终端设备配置用于传输各自SRS的资源块。这样,就能够实现占用最少的传输资源传输SRS,网络设备在基于信道互易性获取CSI时,就可以大幅度地节省终端设备传输SRS时所占用的资源。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用于传输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频域范围,与用于传输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频域范围相同。
具体地说,网络设备可以通过一个下行物理层控制信令同时对第一终端发送SRS的资源,以及向该终端发送下行数据的资源进行配置,其中,第一终端设备的用于传输SRS的频域资源,和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用于传输下行数据的频域资源是相同的频域资源。现有的4G系统中,网络设备对用于传输SRS的资源的配置,与对用于传输下行数据的资源的配置,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关联,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一个控制信令中可以同时对用于传输SRS的资源和用于传输下行数据的资源进行配置,例如用一个资源指示字段配置用于传输SRS的资源和用于传输下行数据的资源,则能够减少不必要的信令开销。
该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基于信道互易性获取CSI并根据该CSI发送下行数据时,用于传输SRS的资源与用于传输下行数据的资源可以采用相同的频域资源。由于系统可以通过周期性的SRS完成频选调度功能,信道互异性的SRS可以不需要在更大频带内发送。
举例来说,如图7所示的SRS资源与数据资源的示意图,420中网络设备发送的控制信令可以同时指示终端设备传输SRS的资源和接收下行数据的资源,其中,同一个终端设备的传输SRS的频域资源和接收下行数据的频域资源可以是相同的。例如,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符号上发送第一终端设备的SRS,并且网络设备在第一终端设备发送SRS所使用的频域资源上,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第二终端设备在第二符号上发送第二终端设备的SRS,并且网络设备在第二终端设备发送SRS所使用的频域资源上,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第三终端设备在第三符号上发送第三终端设备的SRS,并且网络设备在第三终端设备发送SRS所使用的频域资源上,向第三终端设备发送第三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在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控制信令之前,急420之前,该传输SRS的方法还包括450至470。
450,第一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
460,网络设备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该第二指示信息。
470,网络设备根据该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的信道变化速度,确定用于传输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第二符号。
这时,可选地,420中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控制信令中,还指示用于接收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第二符号的位置。
可选地,该指示信息可以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的大小,或者该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对应的速度等级。
其中,该速度等级可以是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针对不同的信道变化速度划分的若干个速度等级,该速度变化等级也可以是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事先约定好的。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自己的信道变化速度确定自己所对应的信道变化等级,并通过该指示信息上报给网络设备。
具体地说,每个终端设备可以把自己的信道变化速度的信息上报给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可以根据不同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在第一上行子帧中的用于传输SRS的多个符号中,为不同终端设备指示用于传输该终端设备的SRS的符号的位置,以及用于传输该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第二符号。例如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上行控制信令向网络设备发送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的第二指示信息,网络设备根据第一终端设备上报的该第二指示信息,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用于传输SRS的资源和用于传输下行数据的资源。
下面结合图8所示的SRS资源与数据资源的示意图,以两个终端设备例如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为例,详细地说明网络设备如何根据指示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的该指示信息,为终端设备配置用于传输SRS的资源和用于传输下行数据的资源。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网络设备在410中确定的第一上行子帧中的多个符号中,还包括用于传输第二终端设备的SRS的符号,如果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大于第二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则用于传输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第一符号,位于用于传输第二终端设备的SRS的符号之后,且用于传输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第二符号,位于用于传输第二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符号之前。
具体地说,终端设备发送SRS的时刻与接收的相应下行数据的时刻要尽可能地靠近,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Channel aging)越快,SRS和数据就必须靠的更近才能跟上信道的变化。但靠近的第一上行子帧中的符号资源与传输下行数据信道的资源非常有限,如果网络设备不掌握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的信息,则无法对这些宝贵的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实现对资源的最优配置。在该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将指示自己的信道变化速度的指示信息发送给网络设备,就可以使网络设备掌握到哪些终端信道变化较快,哪些终端信道变化相对较慢,从而将最有利于实现信道互易性的传输SRS的符号资源与传输下行数据的信道资源,优先调度给信道变化速度较快的终端设备。例如,终端设备可以通过下行信道测量、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简称“GPS”)的坐标变化和终端设备的姿态变化等信息对自身的信道变化速度进行评估,并上报给网络设备。
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SRS,可以包括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RS,也可以包括其他SRS,这里不作任何限定。
基于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在利用上下行信道互易性进行传输的过程中,能够减少信道特性过时所带来的影响。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传输SRS的方法的流程交互图。图9中示出了第一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例如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是图1所示的UE 20至UE 90中的任意一个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可以是图1所示的eNodeB 10。如图9所示,该传输SRS的方法的具体流程包括:
910,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
920,第一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该第二指示信息。
930,网络设备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该第二指示信息。
因此,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二指示信息获取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从而能够根据该信道变化速度对系统传输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实现对终端设备的调度等。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940。
940,网络设备根据该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的信道变化速度,确定用于传输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第一符号和用于传输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第二符号。
可选地,该指示信息可以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的大小,或者该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对应的速度等级。
其中,该速度等级可以是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针对不同的信道变化速度划分的若干个速度等级,该速度变化等级也可以是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事先约定好的。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自己的信道变化速度确定自己所对应的信道变化等级,并通过该指示信息上报给网络设备。
具体地说,每个终端设备可以把自己的信道变化速度的信息上报给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可以根据不同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在第一上行子帧中的用于传输SRS的多个符号中,为不同终端设备指示用于传输该终端设备的SRS的符号的位置,以及用于传输该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第二符号。例如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上行控制信令向网络设备发送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的第二指示信息,网络设备根据第一终端设备上报的该第二指示信息,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用于传输SRS的资源和用于传输下行数据的资源。
这样,由于网络设备能够根据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为终端设备配置用于传输SRS的资源和用于传输下行数据的资源,从而合理利用资源,在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利用上下行信道互易性进行传输的过程中,能够减少信道特性过时所带来的影响。
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传输需要占用多个符号,那么这里所说的用于传输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第二符号,可以指用于传输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多个符号中的起始符号,该起始符号之后的传输该下行数据的符号的长度,与该起始符号的长度相同,均为数据符号的长度。该数据符号的长度,与用于传输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第一符号的长度,可以相同或者不同。如果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传输只占用一个符号,那么该第二符号即指该符号。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大于第二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则用于传输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第一符号,位于用于传输第二终端设备的SRS的符号之后,且用于传输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第二符号,位于用于传输第二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符号之前。
对该实施例中910至940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考前述对450至470的描述,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网络设备能够根据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为终端设备配置用于传输SRS的资源和用于传输下行数据的资源,从而合理利用资源,在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利用上下行信道互易性进行传输的过程中,能够减少信道特性过时所带来的影响。
应理解,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上文详细描述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下面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可以执行前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各种方法,即以下各种设备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
图10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设备10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10所示,该网络设备1000包括确定模块1001和发送模块1002。
确定模块1001,用于确定第一上行子帧中用于传输SRS的多个符号;
发送模块1002,用于向多个终端设备中的每个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多个符号中所述每个终端设备对应的符号,其中,所述多个终端设备中的第一终端设备对应所述多个符号中的第一符号,所述第一符号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
可选地,所述第一上行子帧与所述第一上行子帧之后的第一个下行子帧之间的子帧数量小于或等于预定数量。
可选地,所述第一上行子帧的下一个子帧为下行子帧。
可选地,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所述第一符号的长度,与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第二符号的长度不相等。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1001还用于:
确定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频域资源;
其中,所述发送模块1002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指示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频域资源。
可选地,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频域范围,与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频域范围相同。
可选地,所述网络设备1000还包括:
接收模块1003,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的第二指示信息。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1001还用于,根据所述信道变化速度,确定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第二符号,其中,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指示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第二符号。
可选地,所述多个符号还包括用于传输第二终端设备的SRS的符号,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大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
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所述第一符号,位于用于传输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SRS的符号之后,且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第二符号,位于用于传输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符号之前。
可选地,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的大小,或者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对应的速度等级。
因此,由于用于传输多个终端设备的SRS的符号均位于第一上行子帧中,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在利用上下行信道互易性进行传输的过程中,就能够减少信道特性过时所带来的影响。
应注意,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模块1001可以由处理器来实现,发送模块1002可以由收发信机实现。如图11所示,网络设备1100可以包括处理器1110、收发信机1120和存储器1130。其中,收发信机1120可以包括接收器1121和发送器1122,存储器1130可以用于存储处理器1110执行的代码等。网络设备11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940耦合在一起,其中总线系统1140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等。
其中,处理器1110,用于确定第一上行子帧中用于传输SRS的多个符号;
所述收发信机1120,用于向多个终端设备中的每个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多个符号中所述每个终端设备对应的符号,其中,所述多个终端设备中的第一终端设备对应所述多个符号中的第一符号,所述第一符号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
可选地,所述第一上行子帧与所述第一上行子帧之后的第一个下行子帧之间的子帧数量小于或等于预定数量。
可选地,所述第一上行子帧的下一个子帧为下行子帧。
可选地,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所述第一符号的长度,与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第二符号的长度不相等。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1110还用于:确定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频域资源;
其中,所述收发信机1120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指示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频域资源。
可选地,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频域范围,与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频域范围相同。
可选地,所述收发信机1120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的第二指示信息;
处理器1110还用于,根据所述信道变化速度,确定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第二符号。
可选地,所述多个符号还包括用于传输第二终端设备的SRS的符号,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大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
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所述第一符号,位于用于传输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SRS的符号之后,且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第二符号,位于用于传输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符号之前。
可选地,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的大小,或者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对应的速度等级。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芯片的一个示意性结构图。图12的系统芯片1200包括输入接口1201、输出接口1202、至少一个处理器1203、存储器1204,所述输入接口1201、输出接口1202、所述处理器1203以及存储器1204之间通过总线1205相连,所述处理器1203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1204中的代码,当所述代码被执行时,所述处理器1203实现图4至图8中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
图10所示的网络设备1000或图11所示的网络设备1100或图12所示的系统芯片1200能够实现前述图4至图8方法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所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图1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13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13所示,该终端设备1300包括接收模块1301和发送模块1302。
接收模块1301,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上行子帧中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第一符号,所述第一上行子帧包括用于传输多个终端设备的SRS的多个符号,所述多个终端设备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所述多个符号包括所述第一符号;
发送模块1302,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1301接收的所述第一符号上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
因此,由于用于传输多个终端设备的SRS的符号均位于第一上行子帧中,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在利用上下行信道互易性进行传输的过程中,就能够减少信道特性过时所带来的影响。
可选地,所述第一上行子帧与所述第一上行子帧之后的第一个下行子帧之间的子帧数量小于或等于预定数量。
可选地,所述第一上行子帧的下一个子帧为下行子帧。
可选地,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所述第一符号的长度,与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第二符号的长度不相等。
可选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指示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频域资源。
可选地,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频域范围,与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频域范围相同。
可选地,所述发送模块1302还用于: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的第二指示信息;其中,所述接收模块1301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指示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第二符号的位置。
可选地,所述多个符号还包括用于传输第二终端设备的SRS的符号,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大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所述第一符号,位于用于传输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SRS的符号之后,且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第二符号,位于用于传输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符号之前。
可选地,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的大小,或者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对应的速度等级。
应注意,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模块1301和发送模块1302可以由收发信机实现。如图14所示,终端设备1400可以包括处理器1410和存储器1430。其中,收发信机1420可以包括接收器1421和发送器1422,存储器1430可以用于存储处理器1410执行的代码等。终端设备14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1440耦合在一起,其中总线系统1440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等。
其中,收发信机1420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上行子帧中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第一符号,所述第一上行子帧包括用于传输多个终端设备的SRS的多个符号,所述多个终端设备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所述多个符号包括所述第一符号;在所述第一符号上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
可选地,所述第一上行子帧与所述第一上行子帧之后的第一个下行子帧之间的子帧数量小于或等于预定数量。
可选地,所述第一上行子帧的下一个子帧为下行子帧。
可选地,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所述第一符号的长度,与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第二符号的长度不相等。
可选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指示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频域资源。
可选地,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频域范围,与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频域范围相同。
可选地,所述收发信机1420还用于: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的第二指示信息;其中,所述接收模块1301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指示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第二符号的位置。
可选地,所述多个符号还包括用于传输第二终端设备的SRS的符号,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大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所述第一符号,位于用于传输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SRS的符号之后,且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第二符号,位于用于传输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符号之前。
可选地,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的大小,或者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对应的速度等级。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芯片的一个示意性结构图。图15的系统芯片1500包括输入接口1501、输出接口1502、至少一个处理器1503、存储器1504,所述输入接口1501、输出接口1502、所述处理器1503以及存储器1504之间通过总线1505相连,所述处理器1503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1504中的代码,当所述代码被执行时,所述处理器1503实现图4至图8中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
图13所示的终端设备1300或图14所示的终端设备1400或图15所示的系统芯片1500能够实现前述图4至图8方法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所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图1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设备16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16所示,该网络设备1600包括接收模块1601,用于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的指示信息。
可选地,网络设备1600还包括确定模块1602,用于根据所述信道变化速度,确定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第一符号,以及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第二符号。
可选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大于第二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所述第一符号,位于用于传输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SRS的符号之后,且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第二符号,位于用于传输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符号之前。
可选地,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的大小,或者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对应的速度等级。
因此,由于网络设备能够根据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为终端设备配置用于传输SRS的资源和用于传输下行数据的资源,从而合理利用资源,在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利用上下行信道互易性进行传输的过程中,能够减少信道特性过时所带来的影响。
应注意,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模块1701和发送模块1702可以由收发信机实现。如图17所示,网络设备1700可以包括处理器1710和存储器1730。其中,收发信机1720可以包括接收器1721和发送器1722,存储器1730可以用于存储处理器1710执行的代码等。网络设备17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1740耦合在一起,其中总线系统1740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等。
其中,收发信息机1720,用于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的指示信息。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1710,用于根据所述收发信息机1720接收的所述信道变化速度,确定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第一符号,以及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第二符号。
可选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大于第二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所述第一符号,位于用于传输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SRS的符号之后,且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第二符号,位于用于传输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符号之前。
可选地,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的大小,或者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对应的速度等级。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芯片的一个示意性结构图。图18的系统芯片1800包括输入接口1801、输出接口1802、至少一个处理器1803、存储器1804,所述输入接口1801、输出接口1802、所述处理器1803以及存储器1804之间通过总线1805相连,所述处理器1803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1804中的代码,当所述代码被执行时,所述处理器1803实现图9中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
图16所示的网络设备1600或图17所示的网络设备1700或图18所示的系统芯片1800能够实现前述图8方法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所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图19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19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19所示,该终端设备1900包括发送模块1902,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的指示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大于第二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第一符号,位于用于传输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SRS的符号之后,且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第二符号,位于用于传输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符号之前。
可选地,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的大小,或者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对应的速度等级。
因此,由于终端设备通过向网络设备上报自己的信道变化速度,使得网络设备能够根据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为终端设备配置用于传输SRS的资源和用于传输下行数据的资源,从而合理地利用资源,在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利用上下行信道互易性进行传输的过程中,能够减少信道特性过时所带来的影响。
应注意,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模块2001和发送模块2002可以由收发信机实现。如图20所示,终端设备2000可以包括处理器2010和存储器2030。其中,收发信机2020可以包括接收器2021和发送器2022,存储器2030可以用于存储处理器2010执行的代码等。终端设备20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2040耦合在一起,其中总线系统2040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等。
其中,所述处理器2010,用于确定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的指示信息。
可选地,所述收发信机2020,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处理器2010确定的所述指示信息,以便于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确定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第一符号和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第二符号。
可选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大于第二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第一符号,位于用于传输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SRS的符号之后,且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第二符号,位于用于传输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符号之前。
可选地,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的大小,或者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对应的速度等级。
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芯片的一个示意性结构图。图21的系统芯片2100包括输入接口2101、输出接口2102、至少一个处理器2103、存储器2104,所述输入接口2101、输出接口2102、所述处理器2103以及存储器2104之间通过总线2105相连,所述处理器2103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2104中的代码,当所述代码被执行时,所述处理器2103实现图9中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
图19所示的终端设备1900或图20所示的终端设备2000或图21所示的系统芯片2100能够实现前述图8方法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所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处理器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简称“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简称“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简称“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简称“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简称“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简称“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简称“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简称“DDR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简称“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简称“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简称“DR RAM”)。应注意,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另外,本文中术语“系统”和“网络”在本文中常被可互换使用。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与A相应的B”表示B与A相关联,根据A可以确定B。但还应理解,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或其它信息确定B。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42)
1.一种传输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RS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确定第一上行子帧中用于传输多个终端设备的SRS的多个符号;
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能够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一符号在第一上行子帧中的位置,所述第一符号用于在第一上行子帧中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
其中,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所述第一符号的长度,与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第二符号的长度不相等;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确定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频域资源;
其中,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指示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频域资源;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频域范围,与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频域范围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子帧与所述第一上行子帧之后的第一个下行子帧之间的子帧数量小于或等于预定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子帧的下一个子帧为下行子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的第二指示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信道变化速度,确定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第二符号;
其中,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指示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第二符号。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终端设备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所述多个符号包括所述第一符号,所述多个符号还包括用于传输第二终端设备的SRS的符号,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大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
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所述第一符号,位于用于传输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SRS的符号之后,且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第二符号,位于用于传输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符号之前。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的大小,或者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对应的速度等级。
8.一种传输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RS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第一符号在第一上行子帧中的位置;所述第一上行子帧包括用于传输多个终端设备的SRS的多个符号;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符号上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
其中,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所述第一符号的长度,与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第二符号的长度不相等;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指示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频域资源;其中,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频域范围,与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频域范围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终端设备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所述多个符号包括所述第一符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的第二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指示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第二符号。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符号还包括用于传输第二终端设备的SRS的符号,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大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
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所述第一符号,位于用于传输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SRS的符号之后,且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第二符号,位于用于传输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符号之前。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的大小,或者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对应的速度等级。
13.一种传输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RS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的指示信息;
网络设备根据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用于传输SRS的资源和用于传输下行数据的资源;
其中,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第一符号的长度,与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第二符号的长度不相等;
其中,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频域范围,与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频域范围相同。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信道变化速度,确定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第一符号,以及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第二符号。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大于第二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
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所述第一符号,位于用于传输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SRS的符号之后,且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第二符号,位于用于传输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符号之前。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的大小,或者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对应的速度等级。
17.一种传输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RS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的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网络设备用于根据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用于传输SRS的资源和用于传输下行数据的资源;
其中,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第一符号的长度,与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第二符号的长度不相等;
其中,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频域范围,与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频域范围相同。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大于第二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
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第一符号,位于用于传输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SRS的符号之后,且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第二符号,位于用于传输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符号之前。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的大小,或者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对应的速度等级。
20.一种传输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RS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第一上行子帧中用于传输多个终端设备的SRS的多个符号;
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能够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一符号在第一上行子帧中的位置,所述第一符号用于在第一上行子帧中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
其中,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所述第一符号的长度,与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第二符号的长度不相等;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确定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频域资源;
其中,所述发送模块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指示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频域资源;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频域范围,与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频域范围相同。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子帧与所述第一上行子帧之后的第一个下行子帧之间的子帧数量小于或等于预定数量。
22.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子帧的下一个子帧为下行子帧。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的第二指示信息。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信道变化速度,确定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第二符号,
其中,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指示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第二符号。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终端设备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所述多个符号包括所述第一符号,所述多个符号还包括用于传输第二终端设备的SRS的符号,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大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
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所述第一符号,位于用于传输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SRS的符号之后,且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第二符号,位于用于传输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符号之前。
26.根据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的大小,或者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对应的速度等级。
27.一种传输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RS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用于传输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第一符号在第一上行子帧中的位置;所述第一上行子帧包括用于传输多个终端设备的SRS的多个符号;
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符号上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
其中,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所述第一符号的长度,与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第二符号的长度不相等;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指示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频域资源;其中,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频域资源,与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频域资源相同。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终端设备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所述多个符号包括所述第一符号。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的第二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接收模块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指示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第二符号的位置。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符号还包括用于传输第二终端设备的SRS的符号,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大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
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所述第一符号,位于用于传输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SRS的符号之后,且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第二符号,位于用于传输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符号之前。
31.根据权利要求29或30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的大小,或者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对应的速度等级。
32.一种传输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RS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的指示信息;所述网络设备用于根据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用于传输SRS的资源和用于传输下行数据的资源;
其中,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第一符号的长度,与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第二符号的长度不相等;
其中,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频域范围,与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频域范围相同。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所述信道变化速度,确定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第一符号,以及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第二符号。
34.根据权利要求32或33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大于第二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
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所述第一符号,位于用于传输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SRS的符号之后,且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第二符号,位于用于传输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符号之前。
35.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的大小,或者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对应的速度等级。
36.一种传输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RS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指示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的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网络设备用于根据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用于传输SRS的资源和用于传输下行数据的资源;
其中,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第一符号的长度,与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第二符号的长度不相等;
其中,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频域范围,与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频域范围相同。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大于第二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
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SRS的第一符号,位于用于传输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SRS的符号之后,且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第二符号,位于用于传输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符号之前。
38.根据权利要求36或3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的大小,或者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变化速度对应的速度等级。
39.一种网络设备,包括:
处理器;
存储器,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权利要求13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40.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处理器;
存储器,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8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权利要求17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4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用于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根据权利要求13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4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用于执行根据权利要求8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根据权利要求17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202746.2A CN112398634B (zh) | 2016-09-23 | 2016-09-23 | 传输srs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202746.2A CN112398634B (zh) | 2016-09-23 | 2016-09-23 | 传输srs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
PCT/CN2016/099943 WO2018053814A1 (zh) | 2016-09-23 | 2016-09-23 | 传输srs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
CN201680089298.5A CN109716839B (zh) | 2016-09-23 | 2016-09-23 | 传输srs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80089298.5A Division CN109716839B (zh) | 2016-09-23 | 2016-09-23 | 传输srs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398634A CN112398634A (zh) | 2021-02-23 |
CN112398634B true CN112398634B (zh) | 2023-04-07 |
Family
ID=6169074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202746.2A Active CN112398634B (zh) | 2016-09-23 | 2016-09-23 | 传输srs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
CN201680089298.5A Active CN109716839B (zh) | 2016-09-23 | 2016-09-23 | 传输srs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80089298.5A Active CN109716839B (zh) | 2016-09-23 | 2016-09-23 | 传输srs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
Country Status (14)
Country | Link |
---|---|
US (3) | US20190207733A1 (zh) |
EP (2) | EP3500000B1 (zh) |
JP (1) | JP7091316B2 (zh) |
KR (1) | KR102554710B1 (zh) |
CN (2) | CN112398634B (zh) |
AU (1) | AU2016424004B2 (zh) |
CA (1) | CA3037409C (zh) |
IL (1) | IL265462B (zh) |
MX (1) | MX2019003336A (zh) |
PH (1) | PH12019500580A1 (zh) |
RU (1) | RU2721751C1 (zh) |
TW (1) | TWI701927B (zh) |
WO (1) | WO2018053814A1 (zh) |
ZA (1) | ZA20190177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8174641A2 (en) * | 2017-03-23 | 2018-09-27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EP4009539A1 (en) | 2018-04-20 | 2022-06-08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Cross-carrier spatial relation indication for semi-persistent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sp-srs) resources |
US11108442B1 (en) * | 2018-07-20 | 2021-08-3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alibration and implicit sounding using multi use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transmissions |
WO2020032571A1 (ko) * | 2018-08-07 | 2020-02-1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채널 호혜성을 고려한 사운딩 참조 신호와 채널 상태 정보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WO2021003585A1 (en) * | 2019-07-05 | 2021-01-14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network device for signal resource configuration |
CN114600524A (zh) * | 2019-12-09 | 2022-06-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EP4106250A4 (en) * | 2020-02-13 | 2024-03-06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15380605A (zh) * | 2020-04-27 | 2022-11-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信道跟踪方法及装置 |
CN119728053A (zh) * | 2023-09-28 | 2025-03-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和装置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77173A (zh) * | 2009-08-19 | 2012-07-11 | 株式会社泛泰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送上行链路宽带测量信号的方法和装置和使用该方法和装置来估计下行链路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
CN103430585A (zh) * | 2011-03-29 | 2013-12-04 | 京瓷株式会社 | 基站 |
CN103873124A (zh) * | 2012-12-17 | 2014-06-18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信道状态信息测量参考信号的测量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929103B1 (ko) * | 2004-08-17 | 2009-11-3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직교주파수다중분할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고속 순방향 패킷 데이터 서비스를 지원하기 위한 주파수 할당 장치 및 방법 |
US20090046645A1 (en) * | 2007-08-13 | 2009-02-19 | Pierre Bertrand | Uplink Reference Signal Sequence Assignments in Wireless Networks |
EP2247137A4 (en) * | 2008-01-30 | 2014-07-09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MOBILE STATION, BASE STATION,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
CN101500242B (zh) * | 2008-02-01 | 2010-10-27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配置上行探测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
CN101572896B (zh) * | 2008-04-29 | 2011-01-26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配置上行探测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
CN101848541B (zh) * | 2009-03-27 | 2013-03-13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探测参考信号发送的方法及设备 |
CN102056230B (zh) | 2009-11-05 | 2014-01-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信道互易信息的提取和量化的相关方法、装置及设备 |
CN101795145B (zh) * | 2010-02-08 | 2014-11-0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测量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及系统 |
EP3373500B1 (en) | 2010-02-22 | 2020-09-16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dynamically triggering the transmission of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in 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1808409B (zh) * | 2010-04-01 | 2015-03-2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lte-a系统中测量参考信号的配置方法和系统 |
CN102237926B (zh) | 2010-04-20 | 2014-03-19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发送与接收信道探测参考信号的方法、装置与系统 |
CN106059737B (zh) * | 2010-06-04 | 2019-12-03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发送非周期性探测参考信号的用户设备及其方法 |
CN102111886B (zh) | 2010-07-02 | 2013-07-31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
JP5547572B2 (ja) * | 2010-07-09 | 2014-07-16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無線基地局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
EP2600581A4 (en) * | 2010-07-26 | 2017-09-27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and extended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2378383B (zh) * | 2010-08-09 | 2014-04-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发送与接收探测参考信号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CN102404074B (zh) | 2010-09-17 | 2014-06-18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Tdd系统中的非周期srs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
CN101969361B (zh) * | 2010-09-30 | 2015-06-0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传输周期反馈报告的方法和装置 |
WO2012049804A1 (ja) * | 2010-10-12 | 2012-04-19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
RU2561147C2 (ru) * | 2011-01-07 | 2015-08-27 | Фудзицу Лимитед | Способ запуска апериодического зондирующего опорного символа, базовая станция и пользовательское оборудование |
JP5711065B2 (ja) * | 2011-07-26 | 2015-04-30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無線基地局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
CA2844932C (en) * | 2011-08-12 | 2021-06-08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operation |
CN102332945B (zh) | 2011-09-30 | 2017-08-2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反馈方法及用户设备 |
CN103095442A (zh) * | 2011-10-31 | 2013-05-0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探测参考信号配置方法及装置 |
US9001780B2 (en) * | 2012-01-27 | 2015-04-0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hysical layer issues related to multi-TA group support |
US8797988B2 (en) * | 2012-03-02 | 2014-08-05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and use thereof for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 in uplink |
CN103327628B (zh) * | 2012-03-19 | 2018-03-30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一种lte tdd的特殊子帧信号传输方法和设备 |
CN104205979B (zh) * | 2012-03-29 | 2018-12-21 | 索尼公司 | 无线电通信装置和无线电通信方法以及无线电通信系统 |
US9167597B2 (en) * | 2012-07-13 | 2015-10-20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ssion of uplink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large number of antennas |
US9185697B2 (en) * | 2012-12-27 | 2015-11-10 |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
CN104871437B (zh) | 2012-12-31 | 2017-12-15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Fdd系统中信道互易性补偿方法和装置 |
US9681482B2 (en) * | 2013-01-07 | 2017-06-13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signals with a value indicated by a TPC command being accumulated for all parameter sets |
EP3297370B1 (en) * | 2013-02-20 | 2019-12-11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KR20160003090A (ko) * | 2013-05-09 | 2016-01-08 | 후지쯔 가부시끼가이샤 | 업링크 제어 정보를 전송하는 방법, ue 및 기지국 |
US9924478B2 (en) * | 2013-09-01 | 2018-03-20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ync signals for Device-to-Device (D2D)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
KR102222880B1 (ko) * | 2013-10-11 | 2021-03-04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셀룰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srs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
US11743897B2 (en) * | 2013-12-20 | 2023-08-2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echniques for configuring uplink channels in unlicensed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bands |
US10862634B2 (en) * | 2014-03-07 | 2020-12-08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FDM with flexible sub-carrier spacing and symbol duration |
KR102291457B1 (ko) * | 2014-09-03 | 2021-08-1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셀룰러 시스템에서 간섭 제어 및 협력 통신을 고려한 채널 품질 추정 방법 및 장치 |
US9420584B2 (en) * | 2014-09-17 | 2016-08-16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Uplink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 f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 (MTC) user equipment (UE) |
US10827491B2 (en) * | 2014-10-07 | 2020-11-0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echniques for transmitting a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or scheduling request over an unlicensed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band |
KR102430022B1 (ko) | 2014-11-25 | 2022-08-05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분산 어레이 매시브 mimo 시스템의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
FR3032052B1 (fr) | 2015-01-26 | 2017-03-10 | Parrot | Drone muni d'une camera video et de moyens de compensation des artefacts produits aux angles de roulis les plus importants |
JP6362707B2 (ja) * | 2015-04-10 | 2018-07-25 |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サウンディング参照信号を送信又は受信する方法及びこのための装置 |
US10038581B2 (en) * | 2015-06-01 | 2018-07-31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ystem and scheme of scalable OFDM numerology |
US20170013618A1 (en) * | 2015-07-10 | 2017-01-12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Low latency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CN106453181B (zh) * | 2015-08-07 | 2021-04-3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6559844B (zh) * | 2015-09-25 | 2020-03-24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上行传输资源调度及上行传输方法、装置 |
CN105517061B (zh) * | 2016-01-15 | 2019-03-22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非授权频谱上指示上行子帧的方法及装置 |
CN108605314B (zh) * | 2016-02-04 | 2020-12-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
US10637623B2 (en) * | 2016-03-14 | 2020-04-28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wireless sig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5933099A (zh) | 2016-06-06 | 2016-09-07 |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传输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rs的方法、终端及基站 |
CN107547455B (zh) * | 2016-06-29 | 2023-04-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子帧配置方法及相关设备 |
-
2016
- 2016-09-23 AU AU2016424004A patent/AU2016424004B2/en active Active
- 2016-09-23 WO PCT/CN2016/099943 patent/WO2018053814A1/zh unknown
- 2016-09-23 EP EP16916553.7A patent/EP3500000B1/en active Active
- 2016-09-23 JP JP2019515505A patent/JP7091316B2/ja active Active
- 2016-09-23 CN CN202011202746.2A patent/CN112398634B/zh active Active
- 2016-09-23 KR KR1020197007927A patent/KR102554710B1/ko active Active
- 2016-09-23 CN CN201680089298.5A patent/CN109716839B/zh active Active
- 2016-09-23 RU RU2019112306A patent/RU2721751C1/ru active
- 2016-09-23 CA CA3037409A patent/CA3037409C/en active Active
- 2016-09-23 MX MX2019003336A patent/MX2019003336A/es unknown
- 2016-09-23 EP EP21178764.3A patent/EP3930244A1/en active Pending
-
2017
- 2017-08-31 TW TW106129791A patent/TWI701927B/zh active
-
2019
- 2019-03-12 US US16/299,864 patent/US20190207733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9-03-18 PH PH12019500580A patent/PH12019500580A1/en unknown
- 2019-03-19 IL IL265462A patent/IL265462B/en unknown
- 2019-03-22 US US16/362,054 patent/US10440724B2/en active Active
- 2019-03-22 ZA ZA201901771A patent/ZA201901771B/en unknown
- 2019-08-26 US US16/550,728 patent/US11277846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77173A (zh) * | 2009-08-19 | 2012-07-11 | 株式会社泛泰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送上行链路宽带测量信号的方法和装置和使用该方法和装置来估计下行链路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
CN103430585A (zh) * | 2011-03-29 | 2013-12-04 | 京瓷株式会社 | 基站 |
CN103873124A (zh) * | 2012-12-17 | 2014-06-18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信道状态信息测量参考信号的测量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Timing advance for SRS on TDD CCs without PUSCH;Huawei等;《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5 R1-164109》;20160527;第1-3节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0440724B2 (en) | 2019-10-08 |
IL265462B (en) | 2021-12-01 |
RU2721751C1 (ru) | 2020-05-21 |
AU2016424004A1 (en) | 2019-04-11 |
AU2016424004B2 (en) | 2021-10-14 |
MX2019003336A (es) | 2019-06-03 |
CN109716839A (zh) | 2019-05-03 |
CN112398634A (zh) | 2021-02-23 |
CN109716839B (zh) | 2020-11-20 |
CA3037409A1 (en) | 2018-03-29 |
EP3500000A1 (en) | 2019-06-19 |
EP3500000A4 (en) | 2019-08-14 |
US20190223188A1 (en) | 2019-07-18 |
BR112019005504A2 (pt) | 2019-06-11 |
TW201815119A (zh) | 2018-04-16 |
IL265462A (en) | 2019-05-30 |
JP7091316B2 (ja) | 2022-06-27 |
WO2018053814A1 (zh) | 2018-03-29 |
KR102554710B1 (ko) | 2023-07-11 |
US11277846B2 (en) | 2022-03-15 |
ZA201901771B (en) | 2019-11-27 |
CA3037409C (en) | 2023-03-14 |
US20190207733A1 (en) | 2019-07-04 |
EP3930244A1 (en) | 2021-12-29 |
PH12019500580A1 (en) | 2019-10-28 |
TWI701927B (zh) | 2020-08-11 |
US20190380133A1 (en) | 2019-12-12 |
JP2019535171A (ja) | 2019-12-05 |
EP3500000B1 (en) | 2021-10-06 |
KR20190051993A (ko) | 2019-05-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398634B (zh) | 传输srs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 |
US12015505B2 (en) | Uplink transmission instruction method, terminal, base station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 |
US11405896B2 (en) | Sidelink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 |
CN111711989B (zh) | 探测参考信号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 |
CA3064628C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 |
CN110431896B (zh) |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
KR102334787B1 (ko) |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단말기 디바이스 및 네트워크 디바이스 | |
JP2022515415A (ja) | サイドリンク通信方法及び端末装置 | |
AU2017391788B2 (en)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 |
CN111314041B (zh) | 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 | |
CN111294909A (zh) | 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 | |
CN111066364B (zh) | 无线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