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92955A - 密封塞 - Google Patents
密封塞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392955A CN112392955A CN202010567124.3A CN202010567124A CN112392955A CN 112392955 A CN112392955 A CN 112392955A CN 202010567124 A CN202010567124 A CN 202010567124A CN 112392955 A CN112392955 A CN 11239295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journal
- lip
- support
- sealing plug
- seal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J—PISTONS; CYLINDERS; SEALINGS
- F16J15/00—Sealings
- F16J15/02—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stationary surfaces
- F16J15/06—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stationary surfaces with solid packing compressed between sealing surfaces
- F16J15/10—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stationary surfaces with solid packing compressed between sealing surfaces with non-metallic packing
- F16J15/104—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stationary surfaces with solid packing compressed between sealing surfaces with non-metallic packing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 Pressure Vessels And Lid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密封塞,用于封住面板上的孔,所述密封塞包括:轴颈、支撑唇缘和密封唇缘。所述轴颈具有自下部边缘向上凹陷而形成的至少一个轴颈凹口,所述至少一个轴颈凹口位于所述轴颈密封部的下方;所述支撑唇缘连接端与所述轴颈的下部的外侧连接,所述支撑唇缘具有至少一个支撑唇缘凹口,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唇缘凹口自所述支撑唇缘连接端延伸至所述支撑端,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唇缘凹口与所述至少一个轴颈凹口对齐;所述密封唇缘连接端与所述轴颈的上部连接。本申请提供的密封塞易于插入面板上孔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密封塞,尤其是用于密封面板上的孔的密封塞。
背景技术
在制造车辆的车体时,车体结构的面板中会产生多个开口和孔,这些开口和孔将允许湿气和灰尘进入。因此需要使用密封塞密闭这些开口和孔,以阻止灰尘或水进入。密封塞能够插入到车体零件的开口和孔中并与面板之间形成密封。因此需要易于安装便捷的密封塞,以密闭车体结构的面板中的开口和孔。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密封塞,所述密封塞包括:
轴颈,所述轴颈围成圆筒形的空间,所述轴颈包括设置在所述圆筒形空间中的轴颈密封部,所述轴颈具有自下部边缘向上凹陷而形成的至少一个轴颈凹口,所述至少一个轴颈凹口位于所述轴颈密封部的下方;支撑唇缘,所述支撑唇缘具有支撑唇缘连接端和支撑端,所述支撑唇缘连接端与所述轴颈的下部的外侧连接,所述支撑唇缘自所述支撑唇缘连接端向上并远离所述轴颈的中心轴线延伸,所述支撑唇缘具有至少一个支撑唇缘凹口,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唇缘凹口自所述支撑唇缘连接端延伸至所述支撑端,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唇缘凹口与所述至少一个轴颈凹口对齐;密封唇缘,所述密封唇缘具有密封唇缘连接端和密封端,所述密封唇缘连接端与所述轴颈的上部连接,所述密封唇缘自所述密封唇缘连接端向下并远离所述轴颈的中心轴线延伸。
如上所述的密封塞,所述至少一个轴颈凹口为相对设置的两个轴颈凹口,所述两个轴颈凹口相对于所述轴颈的中心轴线对称;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唇缘凹口为两个支撑凸缘凹口,所述两个支撑凸缘凹口分别与两个轴颈凹口对齐。
如上所述的密封塞,所述两个支撑凸缘凹口贯穿所述支撑唇缘连接端和支撑端,从而将所述支撑唇缘分隔成第一支撑唇缘和第二支撑唇缘。
如上所述的密封塞,所述第一支撑唇缘和第二支撑唇缘的上部分别具有向下凹陷形成的浅凹口,所述浅凹口的底部与所述支撑唇缘连接端之间具有间距。
如上所述的密封塞,所述轴颈的外侧设有至少两个筋条,所述至少两个筋条沿着所述轴颈的轴向方向延伸,所述至少两个筋条中的至少一部分筋条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唇缘或所述第二支撑唇缘的上方并与所述第一支撑唇缘的上表面或所述第二支撑唇缘的上表面之间具有间距。
如上所述的密封塞,所述浅凹口的深度为所述第一支撑唇缘和第二支撑唇缘的宽度的一半。
如上所述的密封塞,在所述轴颈的径向方向上,所述至少两个筋条与所述浅凹口错开设置。
如上所述的密封塞,在所述轴颈的轴向方向上,所述轴颈密封部与所述支撑唇缘连接端和所述轴颈的连接处之间具有间距。
如上所述的密封塞,所述轴颈还包括导向部,所述导向部位于所述支撑唇缘的连接端的下方。
如上所述的密封塞,所述轴颈凹口的上部的宽度小于所述轴颈凹的下部的宽度。
本申请中提供的密封塞易于插入孔中,在插入过程中,不易受到安装角度的影响而被孔或开口卡住。并且本申请中的密封塞具有合适的插入力。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申请中密封塞的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B是图1A中的密封塞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1C是图1A中的密封塞的又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2是图1A中的密封塞的仰视图;
图3A是图2中的密封塞沿着A-A线的剖视图;
图3B是图2中的密封塞沿着B-B线的剖视图;
图4是图1A中的密封塞的一个径向剖面图;
图5是图1A中的密封塞和具有孔的面板的立体图;
图6A是密封塞将进入面板上的孔时的一个剖面示意图;
图6B是密封塞抵靠在面板上的孔上的一个剖面示意图;
图6C是密封塞处于面板的中孔的位置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7A为本申请中密封塞的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7B是图7A中的密封塞的仰视图;
图7C是图7B中的密封塞沿着D-D线的剖视图;
图7D是图7B中的密封塞沿着D-D线的剖视图;
图7E是图7A中的密封塞的一个径向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构成本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对本申请的各种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在本申请中使用表示方向的术语,诸如“前”、“后”、“上”、“下”、“左”、“右”等描述本申请的各种示例结构部分和元件,但是在此使用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的目的,基于附图中显示的示例方位而确定的。由于本申请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
图1A为本申请中密封塞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图1B是图1A中的密封塞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1C是图1A中的密封塞的又一角度的立体图,图1A-图1C示出了密封塞100的结构,图2是图1A中密封塞的仰视图,图3A是图2中沿着A-A线的剖视图,图3B是图2中沿着B-B线的剖视图。如图1A-图1C所示,密封塞100用于插在面板上的孔中,并密封面板上的孔。密封塞100包括密封塞主体102和密封件181,密封塞主体102由注塑工艺一体成型制成,密封件181通过二次成型工艺被模制在密封塞主体102上。密封塞主体102由热塑性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弹性。密封件181由热熔胶制成,能够受热融化。密封塞主体102包括轴颈101、支撑唇缘121、密封唇缘131,其中支撑唇缘121和密封唇缘131分别连接在轴颈101上。当密封塞100装入面板上的孔中时,支撑唇缘121和密封唇缘131分别位于面板的两侧,支撑唇缘121和密封唇缘131能够发生一定的形变。
如图1A-图3B所示,轴颈101围成圆筒形的空间120,并具有上部开口311和下部开口312。其中,轴颈101的外径小于面板上的孔的内径。轴颈101包还包括轴颈密封部130,轴颈101设置在圆筒形的空间120中并与轴颈101的内壁380连接,轴颈密封部130设置在上部开口311和下部开口312之间,并与上部开口311和下部开口312之间分别具有间距。轴颈密封部130大致为圆形板,轴颈密封部130的圆周方向上的外侧与轴颈101的内壁380连接从而将圆筒形的空间120隔断,使得上部开口311和下部开口312之间不连通。轴颈密封部130还为轴颈101提供支撑,使得轴颈101不易受到挤压而变形。轴颈密封部130的具有向下部开口312凹陷的凹部117,凹部117的中心与轴颈101的中心轴线150重合,凹部117用于容纳密封塞100成型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毛刺。轴颈101的顶部具有轴颈过渡部340,轴颈过渡部340向外延伸形成弧形的过渡部分,用于和密封唇缘131圆滑地连接。轴颈101的上部开口311由轴颈过渡部340的上端342形成。轴颈101的底部具有自下部边缘115向上凹陷而形成的两个轴颈凹口110a和110b,两个轴颈凹口110a和110b形状相同并相对于轴颈101的中心轴线150对称,并且两个轴颈凹口110a和110b的中心的连线217穿过轴颈101的中心轴线150。作为一个示例,两个轴颈凹口110a和110b分别为自下而上逐渐扩大的梯形,也就是说其上部的宽度小于下部的宽度。在其它实施例中,两个轴颈凹口110a和110b也可以为其它形状,例如弧形,三角形等。
还是如图1A-图3B所示,密封唇缘131具有密封唇缘连接端133和密封端134,密封唇缘101的密封唇缘连接端133与所述轴颈101的上部的轴颈过渡部340连接,密封唇缘131自密封唇缘连接端133向下并远离轴颈101的中心轴线150延伸。密封唇缘连接端133具有密封唇缘连接端过渡部341,密封唇缘连接端过渡部341与轴颈过渡部340的上端342连接,并且密封唇缘连接端过渡部341与轴颈过渡部340之间形成圆滑的过渡。密封唇缘连接端过渡部341与轴颈过渡部340的连接处形成密封塞100的最高点。在一个实施例中,密封唇缘连接端过渡部341与轴颈过渡部340共同构成弧形的外表面。在轴颈101的轴向方向上,轴颈密封部130设置在轴颈过渡部340的下方,也就是说轴颈密封部130与轴颈过渡部340之间具有间距,从而轴颈密封部130的上表面195与轴颈101的内壁380围成顶部空间177,顶部空间177利于密封唇缘131受到外力时发生形变。
密封件181为环形,环形的密封件181由热熔胶制成,并通过二次成型工艺被模制在密封唇缘131的密封端134的下表面337上。密封唇缘131的密封端134与密封件181共同构成密封部148。密封唇缘131的密封端134的下部向内收窄形成下部边缘139,便于与密封件181连接,并利于通过密封件181与具有孔的面板之间接触。密封件181至少部分覆盖了下部边缘139的底部,使得密封塞100安装在面板上时,密封唇缘131的密封件181与面板直接接触,而密封唇缘131的下部边缘139不能直接与面板接触。其中密封端134的下表面337具有环形筋138,使得被模制在密封唇缘131密封端134的下表面337上的密封件181不易脱落。环形筋138也可以为其它的形状,只在要密封唇缘131密封端134的下表面337上形成纹理即可。密封件181的厚度自上而下逐渐变厚,利于密封件181与面板之间形成较大的接触面积。
支撑唇缘121具有支撑唇缘连接端123和支撑端124,支撑唇缘连接端123与轴颈101的下部328的外侧连接,并且支撑唇缘121自支撑唇缘连接端123向上并远离所述轴颈101的中心轴线延伸。支撑端124的外径大于孔502的外径。支撑唇缘121具有两个支撑唇缘凹口140a和140b,两个支撑唇缘凹口140a和140b形状相同并且分别与两个轴颈凹口110a和110b对齐,也就是说,两个支撑唇缘凹口140a和140b的中心的连接穿过轴颈101的中心轴线。两个支撑唇缘凹口140a和140b分别从支撑唇缘连接端123延伸至支撑端124并贯穿支撑唇缘连接端123和支撑端124,从而将所述支撑唇缘分隔成第一支撑唇缘121a和第二支撑唇缘121b。在支撑唇缘连接端123所在的圆周上,两个支撑唇缘凹口140a和140b的各自宽度不小于两个轴颈凹口110a和110b各自的宽度,也就是说第一支撑唇缘121a自轴颈凹口110a外侧沿着圆周方向延伸至轴颈凹口110b外侧,第二支撑唇缘121b自轴颈凹口110a外侧沿着圆周方向延伸至轴颈凹口110b外侧。
支撑唇缘121的上部318还具有自上部边缘147向下凹陷而形成的数个浅凹口155,浅凹口155呈半圆形,并且半圆形的圆心设置在上部边缘147所在的圆周上。在支撑唇缘121的长度方向上,即支撑唇缘121的支撑唇缘连接端123到支撑端124的方向上,半圆形的浅凹口155的半径是支撑唇缘121的宽度的一半,也就是浅凹口155的深度是支撑唇缘121的宽度的一半。其中第一支撑唇缘121a和第二支撑唇缘121b分别具有两个浅凹口155,两个浅凹口分别在第一支撑唇缘121a和第二支撑唇缘121b上均匀分布,从而将第一支撑唇缘121a和第二支撑唇缘121b分别均匀地分成三段。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浅凹口155可以为其它形状,也可以为一个或更多个。轴颈凹口110a和110b、支撑唇缘凹口140a和140b以及浅凹口155共同作用,以减小密封塞插入面板的孔中的插入力。轴颈凹口110a和110b为轴颈101的提供形变空间,支撑唇缘凹口140a和140b以及浅凹口155分别为支撑唇缘121提供形变空间,共同减小密封塞100的插入力。
支撑唇缘连接端123与轴颈101的下部边缘115之间具有一定间距,从而轴颈101的位于支撑唇缘连接端123的下方的部分形成导向部118,导向部118用于引导密封塞100进入面板上的孔。
支撑唇缘连接端123的支撑端124的顶部的高度高于连接在密封唇缘131的密封部148的底部的高度,从而当密封塞100安装在面板上的孔中时,密封唇缘131的密封端134和支撑唇缘连接端123的支撑端124从面板的两侧分别向面板施加保持力,使得密封塞100能够稳固地固定在面板的孔中。支撑唇缘连接端123的支撑端124的外径大于密封唇缘131的密封端134的外径。
轴颈101的外侧设有六个筋条180,用于和面板上的孔配合,使得密封塞100不易相对于面板晃动,以下将结合图1A-图4介绍筋条180的结构。
图4是密封塞的一个径向剖面图,是沿着图3B中所示的C-C剖开整个密封塞的剖面图。如图1A-图4所示,六个筋条180沿着轴颈101的轴向方向延伸,六个筋条180中的三个筋条180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唇缘121a的上方,另外三个筋条180位于所述第二支撑唇缘121b的上方。第一支撑唇缘121a或第二支撑唇缘121b上方三个筋条180分别与两个浅凹口155错开设置,每个浅凹口155设置在相邻的两个筋条180之间。其余两个筋条180设置在轴颈凹口110a,110b的上方。
第一支撑唇缘121a和第二支撑唇缘121b上方的筋条180中的每一个均与第一支撑唇缘121a的上表面或第二支撑唇缘121b的上表面之间具有间距。其中图3A所示的剖面恰好剖切了一对筋条180,如图3A所示,一对筋条180的下部315分别与使得第一支撑唇缘121a和第二支撑唇缘121b上表面之间形成形变空间305,形变空间305使得第一支撑唇缘121a和第二支撑唇缘121b能够向内发生形变,而不会被筋条180阻挡。
如图4所示,在密封塞100的径向截面上,六个筋条180的外侧在同一个圆周401上,圆周401的直径稍小于或等于面板上的孔的直径,从而当密封塞100插入到面板上的孔中时,筋条180能够抵靠孔的内侧,使得密封塞100不易相对于面板晃动。
在密封塞100的径向截面上,第一支撑唇缘121a上方的三个筋条180的中的每一个自轴颈向外延伸的延伸方向与轴颈凹口110a和轴颈凹口110b的中心的连线217垂直,第二支撑唇缘121b上方的三个筋条180的中的每一个自轴颈向外延伸的延伸方向与轴颈凹口110a和轴颈凹口110b的中心的连线217垂直,并且第一支撑唇缘121a上方的三个筋条180分别与相应的第二支撑唇缘121b上方的三个筋条180相对于轴颈凹口110a和轴颈凹口110b的中心的连线217对称。轴颈凹口110a,110b上方的筋条180相对于密封塞的中心轴线对称。在其它实施例中,筋条180可以为其它数量,在密封塞100的径向截面上,筋条180也可以沿着其它方向延伸,只需各个筋条180的外侧在同一个圆周上即可。
图5是本申请中的密封塞和具有孔的面板的立体图。如图5所示,面板501上具有圆孔502,密封塞100用于密封面板上的孔502,以隔离面板的两侧的流体。面板501具有第一侧511和第二侧512,密封塞将从第一侧511中插入孔502中,从而密封塞100的支撑唇缘121位于面板的第二侧512的下方,密封塞100的密封唇缘131位于面板的第一侧511的上方。随后,在密封塞100附近用热源进行加热,使得密封件181受热熔化,恢复到常温之后,密封件181固化,从而将密封唇缘131粘结在面板的第一侧511上。
在实际应用中,面板501可以是汽车的钣金,钣金上具有一些在加工或组装工序中所需要的孔,为防止外界的灰尘和水等进入车体内部,需要将这些孔密封,可以使用本申请中的密封塞将其密封。
图6A是密封塞将进入面板上的孔时的一个剖面示意图,图6B是密封塞抵靠在面板上的孔上的一个剖面示意图,图6C是密封塞处于面板的中孔时的剖面示意图。图6A-6C示出了密封塞安装过程中,密封塞100和面板501的相对位置的变化。
图6A-图6B示出了在密封塞100插入孔502的过程,密封塞100进入孔502,并抵靠在孔502的边缘上的过程。如图6A和图6B所示,当需要密封塞100密闭密封面板上的孔时,将密封塞100的轴颈101对准面板501上的孔502,轴颈101的导向部118的外径小于孔502的内径,从而导向部118能够轻松地进入孔502中。导向部118进入孔502之后,支撑唇缘121的自下而上逐渐进入孔502中。由于支撑唇缘121自支撑唇缘连接端123向上并向外延伸,因此支撑唇缘121的外径自下而上逐渐增大,支撑唇缘121的支撑端124的外径大于孔502的外径,因此支撑唇缘121不能穿过孔502,支撑唇缘121的外侧抵靠在孔502的内侧边缘611上。
图6B-图6C示出了在密封塞100插入孔502的过程中,施加外力迫使密封塞100发生形变,从而支撑唇缘121穿过孔502的边缘上的过程。如图6B-图6C所示,当支撑唇缘121的外侧抵靠在孔502的内侧边缘611上时,外界对密封塞100施加向下的压力,则支撑唇缘121将受到孔502的内侧边缘的压力产生形变向内折弯,使得支撑唇缘121的支撑端124的外径接近或小于孔502的外径,从而密封塞100能够继续向下移动,直至支撑唇缘121完全穿过孔502,不再受到孔502的内侧边缘的压力而恢复到支撑唇缘121的支撑端124的外径大于孔502的外径的状态,从而支撑唇缘121的支撑端124抵靠面板501的第二侧512。在密封塞100受到外力向下运动的同时,由于密封唇缘131的密封部148的底部的高度低于支撑唇缘121的支撑端的顶部的高度,在支撑唇缘121尚未完全穿过孔502时,密封唇缘131的密封部148就会与面板501的第一侧511接触。因此,外界向密封塞100施加的压力在迫使支撑唇缘121发生形变的同时,也使得密封唇缘131发生形变从而密封唇缘131的密封端134向上移动。也就是说,外界向密封塞100施加的压力需要同时克服支撑唇缘121和密封唇缘131发生形变所产生的弹力。
图6C为密封塞100在插入孔502中的位置时的示意图,仅示出了处于未发生形变的密封塞100和面板501的位置关系,因此密封塞100和面板501存在一定的重叠,在实际应用中,图中支撑唇缘121的与面板501的重叠部分606将由于支撑唇缘121发生形变而位于面板501的第二侧512的下方,图中所示出的密封唇缘131与面板501的重叠部分605将由于密封唇缘131发生形变而位于面板501的第一侧511的上方。此时,密封塞100将面板501夹在支撑唇缘121和密封唇缘131之间,并且密封塞100支撑唇缘121和密封唇缘131分别向面板501的第一侧511和第二侧512施加压力,从而密封塞100不能相对于面板501在垂直于面板的方向上移动。筋条180的外侧与孔502的内侧之间具有较小的间隙或互相接触,从而密封塞100在水平方向上不能相对于面板501移动或仅能小范围移动。
在图6C所示的位置,密封塞100已封闭孔502,使得面板501的第一侧511与第二侧512不能连通。为了进一步加强密封,在密封塞100安装到位之后,将热源施加在在密封塞100附近升高温度,使得密封件181熔化,熔化状态的密封件181将流动以填满支撑唇缘121与面板501之间的间隙。随后撤离热源,密封件181重新凝固,从而支撑唇缘121与面板501密封并且密封塞100固定连接在面板501上。
在对密封塞100施加压力,使支撑唇缘121发生形变的过程中,支撑唇缘121的上部318受到孔502的内侧边缘611挤压而向内收缩,支撑唇缘凹口140a和140b为支撑唇缘121的形变提供了空间,使得支撑唇缘121的形变更加容易,从而减小密封塞100的插入力。支撑唇缘凹口140a和140b能够有效地减小密封塞100的插入力,但是支撑唇缘凹口不宜设置过多,因为支撑唇缘凹口将支撑唇缘121分成多个支撑唇缘部分,在密封塞100在插入面板501上的孔502时,如果密封塞100的插入角度偏斜,将容易多个支撑唇缘部分中的一部分穿过孔502,而另一部分被孔502的边缘卡住而不能穿过孔502,从而影响密封塞的装配。本申请的密封塞100仅设置了一对支撑唇缘凹口140a和140b,不易因为密封塞100的插入角度偏斜而将第一支撑唇缘121a或第二支撑唇缘121b中的一个不能进入孔502中。支撑唇缘凹口的数量较少会使得密封塞的插入力较大,本申请中的密封塞100还通过设置轴颈凹口110a和110b、浅凹口155和顶部空间177减小密封塞100的插入力。
具体地说,在使支撑唇缘121受外力而发生形变的过程中,支撑唇缘121的连接端123向轴颈101施加向内的压力,由于轴颈101的下部328具有轴颈凹口110a和110b,轴颈凹口110a和110b为轴颈101的下部328的形变提供了空间,从而轴颈101的下部328易于向内收缩。轴颈凹口110a和110b的存在也能够减小密封塞100的插入力。
同时,在使支撑唇缘121受外力而发生形变的过程中,支撑唇缘121的上部318受到孔502的内侧边缘611挤压而向内收缩,支撑唇缘121的上部318的浅凹口155为提供支撑唇缘121的上部318的发生形变所需的空间,使得支撑唇缘121的上部318的形变更加容易,从而浅凹口155的存在能够减小密封塞100的插入力。
另外,在对密封塞100施加压力将密封塞100插入面板上的孔502中时,密封唇缘131将受到面板501的压力发生形变。轴颈密封部130的上表面195与轴颈101的内壁380围成顶部空间177为密封唇缘131的形变提供了空间,使得密封唇缘131的形变更加容易,从而减小密封塞100的插入力。
图7A为本申请中密封塞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图7B是图7A中的密封塞的仰视图,图7C是图7B中的密封塞沿着D-D线的剖视图,图7D是图7B中的密封塞沿着E-E线的剖视图7E是图7A中的密封塞的一个径向剖面图,是沿着图7B中所示的F-F线剖开整个密封塞的剖面图。图7A-图7D所示的密封塞700与图1A所示的密封塞100类似,所不同的是密封塞700的浅凹口755和筋条780分别与密封塞100的浅凹口155和筋条780的设置不同。其中密封塞700的浅凹口755与密封塞100的浅凹口155数量和尺寸不同,密封塞700的筋条780与密封塞100的筋条180的数量和位置不同。
在图7A-图7E所示的实施例中,与图1A所示的密封塞100类似,密封塞700也具有轴颈101,支撑唇缘121和密封唇缘131。轴颈101的底部具有两个轴颈凹口110a和110b,两个轴颈凹口110a和110b相对于密封塞的的中心轴线750对称设置。支撑唇缘121具有两个支撑唇缘凹口140a和140b,两个支撑唇缘凹口140a和140b形状相同并且分别与两个轴颈凹口110a和110b对齐。两个支撑唇缘凹口140a和140b将所述支撑唇缘分隔成第一支撑唇缘121a和第二支撑唇缘121b。
第一支撑唇缘121a和第二支撑唇缘121b分别具有一个半圆形的浅凹口755。浅凹口755分别位于第一支撑唇缘121a和第二支撑唇缘121b的圆周方向上中部。与图1A所示的实施例相比,密封塞700的浅凹口755的深度大于密封塞100的浅凹口155的深度,浅凹口755的深度大于第一支撑唇缘121a和第二支撑唇缘121b的宽度的一半。浅凹口755具有合适的深度,能够保证在浅凹口755的数量较少的情况下,使密封塞700的插入力在合适范围,不会过大。
轴颈101的外侧设有四个筋条780,四个筋条780用于和面板上的孔配合,使得密封塞700不易相对于面板晃动。四个筋条780沿着轴颈101的轴向方向延伸,四个筋条780中的一对筋条分别与两个轴颈凹口110a和110b对齐,四个筋条780中的一对筋条分别位于第一支撑唇缘121a和第二支撑唇缘121b上方,并分别与两个浅凹口755对齐。
每个筋条780具有主体部714和下部715,其中主体部714的外侧724与筋条780和轴颈101的连接处平行。也就是说,将筋条780自轴颈101向外凸出的距离称为筋条780的厚度,那么主体部714的厚度均匀一致。下部715的外侧725自主体部714的外侧724的底部向内延伸直至轴颈101的外侧齐平,也就是说,下部715的厚度自上而下逐渐减薄。下部715的外侧725的倾斜角度与第一支撑唇缘121a和第二支撑唇缘121b的倾斜角度大致相同。如图7C所示,四个筋条780中与两个轴颈凹口110a和110b对齐的一对筋条780的下部715延伸至两个轴颈凹口110a和110b的上部边缘,从而这一对下部715能够和第一支撑唇缘121a和第二支撑唇缘121b共同引导密封塞700进入面板上的孔。两个轴颈凹口110a和110b对齐的一对筋条780能够进一步避免因密封塞700的插入角度偏斜,将多个支撑唇缘部分中的一部卡在面板上的孔中的情况。
第一支撑唇缘121a和第二支撑唇缘121b上方的筋条780中的每一个均与第一支撑唇缘121a的上表面或第二支撑唇缘121b的上表面之间具有间距。其中图7C所示的剖面恰好剖切了一对筋条780,如图7D所示,一对筋条780的下部715分别与使得第一支撑唇缘121a和第二支撑唇缘121b上表面之间形成形变空间305,形变空间305使得第一支撑唇缘121a和第二支撑唇缘121b能够向内发生形变,而不会被筋条780阻挡。并且,在轴颈101的圆周方向上,图7D中所示的一对筋条780分别与两个浅凹口755对齐,使得第一支撑唇缘121a和第二支撑唇缘121b向内发生形变时,一对筋条780能够两个浅凹口755从而超过第一支撑唇缘121a和第二支撑唇缘121b的外部,进一步避免筋条780对第一支撑唇缘121a和第二支撑唇缘121b向内形变的影响。
如图7D所示,在密封塞100的径向截面上,四个筋条780均匀分布,四个筋条780的外侧在同一个圆周701上,圆周701的直径稍小于或等于面板上的孔的直径。在密封塞100的径向截面上,每个筋条780自轴颈101的外表面向外延伸,并且每个筋条780的延伸方向筋条780的中心点与密封塞700的中心轴线的连线的方向一致。与两个浅凹口755对齐的一对筋条780的连线和与两个轴颈凹口110a和110b的一对筋条780的连线呈十字交叉状。
密封塞700能够实现与密封塞100同样或相似的技术效果,密封塞700中的筋条780和浅凹口755的数量能够满足密封塞700的插入力的要求。密封塞700的筋条780中的一部分与浅凹口755对齐,另一对与轴颈凹口110a和110b对齐,使得密封塞700在插入面板的过程中,避免或减少筋条780与支撑唇缘121之间的干涉,从而满足密封塞700的插入力的需求。
尽管本文中仅对本申请的一些特征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进行多种改进和变化。因此应该理解,所附的权利要求旨在覆盖所有落入本申请实质精神范围内的上述改进和变化。
Claims (13)
1.一种密封塞,用于封住面板上的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塞包括:
轴颈(101),所述轴颈(101)围成圆筒形的空间(120),所述轴颈(101)包括设置在所述圆筒形空间(120)中的轴颈密封部(130),所述轴颈(101)具有自下部边缘(115)向上凹陷而形成的至少一个轴颈凹口,所述至少一个轴颈凹口位于所述轴颈密封部(130)的下方;
支撑唇缘(121),所述支撑唇缘(121)具有支撑唇缘连接端(123)和支撑端(124),所述支撑唇缘连接端(123)与所述轴颈(101)的下部(328)的外侧连接,所述支撑唇缘(121)自所述支撑唇缘连接端(123)向上并远离所述轴颈(101)的中心轴线延伸,所述支撑唇缘(121)具有至少一个支撑唇缘凹口,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唇缘凹口自所述支撑唇缘连接端(123)延伸至所述支撑端(124),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唇缘凹口与所述至少一个轴颈凹口对齐;
密封唇缘(131),所述密封唇缘(131)具有密封唇缘连接端(133)和密封端(134),所述密封唇缘连接端(133)与所述轴颈(101)的上部连接,所述密封唇缘(131)自所述密封唇缘连接端(133)向下并远离所述轴颈(101)的中心轴线延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塞,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轴颈凹口为相对设置的两个轴颈凹口,所述两个轴颈凹口相对于所述轴颈(101)的中心轴线对称;
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唇缘凹口为两个支撑凸缘凹口,所述两个支撑凸缘凹口分别与两个轴颈凹口对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塞,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支撑凸缘凹口贯穿所述支撑唇缘连接端(123)和支撑端(124),从而将所述支撑唇缘(121)分隔成第一支撑唇缘(121a)和第二支撑唇缘(121b)。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塞,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唇缘(121a)和第二支撑唇缘(121b)的上部分别具有向下凹陷形成的浅凹口(155),所述浅凹口(155)的底部与所述支撑唇缘连接端(155)之间具有间距。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密封塞,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颈(101)的外侧设有至少两个筋条(180,780),所述至少两个筋条(180,780)沿着所述轴颈(101)的轴向方向延伸,所述至少两个筋条(180,780)中的至少一部分筋条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唇缘(121a)或所述第二支撑唇缘(121b)的上方并与所述第一支撑唇缘(121a)的上表面或所述第二支撑唇缘(121b)的上表面之间具有间距。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密封塞,其特征在于:
所述浅凹口(155)的深度为所述第一支撑唇缘(121a)和第二支撑唇缘(121b)的宽度的一半。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密封塞,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轴颈(101)的径向方向上,所述至少两个筋条(180)与所述浅凹口(155)错开设置。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密封塞,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轴颈(101)的轴向方向上,所述轴颈密封部(130)与所述支撑唇缘连接端(123)和所述轴颈(101)的连接处之间具有间距。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塞,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颈(101)还包括导向部(118),所述导向部(118)位于所述支撑唇缘连接端(123)的下方。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塞,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颈凹口的上部的宽度小于所述轴颈凹口的下部的宽度。
11.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密封塞,其特征在于:
所述浅凹口(155)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一支撑唇缘(121a)和第二支撑唇缘(121b)的宽度的一半。
12.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密封塞,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两个筋条(180,780)中的至少一部分筋条分别位于至少一个轴颈凹口中相应的一个的上方。
13.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密封塞,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轴颈(101)的径向方向上,所述至少两个筋条(180,780)中的一部分筋条(780)与所述浅凹口(155)对齐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BR102020016661-1A BR102020016661A2 (pt) | 2019-08-16 | 2020-08-14 | tampa de vedação |
US16/995,236 US11408509B2 (en) | 2019-08-16 | 2020-08-17 | Sealing plug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758008 | 2019-08-16 | ||
CN2019107580087 | 2019-08-16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392955A true CN112392955A (zh) | 2021-02-23 |
Family
ID=746029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567124.3A Pending CN112392955A (zh) | 2019-08-16 | 2020-06-19 | 密封塞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392955A (zh) |
BR (1) | BR102020016661A2 (zh)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061459A (ja) * | 2003-08-20 | 2005-03-10 | Daiwa Kasei Ind Co Ltd | ホールプラグ |
CN101024388A (zh) * | 2006-02-21 | 2007-08-29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车身用弹性密封体及车身用弹性密封体的安装方法 |
CN101187424A (zh) * | 2006-11-24 | 2008-05-28 | 百乐仕株式会社 | 孔塞 |
CN101365619A (zh) * | 2006-02-16 | 2009-02-11 | Itw汽车产品有限两合公司 | 具有压力补偿室的密封塞 |
CN201538365U (zh) * | 2008-03-17 | 2010-08-04 | 西班牙I.T.W.公司 | 板面孔洞封堵塞 |
CN104235364A (zh) * | 2013-06-07 | 2014-12-24 | Trw车辆电气与零件有限公司 | 密封塞 |
CN104508333A (zh) * | 2012-07-30 | 2015-04-08 | 株式会社利富高 | 孔塞 |
US20150135598A1 (en) * | 2013-11-15 | 2015-05-21 | Trw Automotive Electronics & Components Gmbh | Closure plug |
US20160244104A1 (en) * | 2015-02-24 | 2016-08-25 | Trw Automotive Electronics And Components Gmbh | Sealing plug,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sealing an opening |
-
2020
- 2020-06-19 CN CN202010567124.3A patent/CN112392955A/zh active Pending
- 2020-08-14 BR BR102020016661-1A patent/BR102020016661A2/pt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061459A (ja) * | 2003-08-20 | 2005-03-10 | Daiwa Kasei Ind Co Ltd | ホールプラグ |
CN101365619A (zh) * | 2006-02-16 | 2009-02-11 | Itw汽车产品有限两合公司 | 具有压力补偿室的密封塞 |
CN101024388A (zh) * | 2006-02-21 | 2007-08-29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车身用弹性密封体及车身用弹性密封体的安装方法 |
CN101187424A (zh) * | 2006-11-24 | 2008-05-28 | 百乐仕株式会社 | 孔塞 |
CN201538365U (zh) * | 2008-03-17 | 2010-08-04 | 西班牙I.T.W.公司 | 板面孔洞封堵塞 |
CN104508333A (zh) * | 2012-07-30 | 2015-04-08 | 株式会社利富高 | 孔塞 |
CN104235364A (zh) * | 2013-06-07 | 2014-12-24 | Trw车辆电气与零件有限公司 | 密封塞 |
US20150135598A1 (en) * | 2013-11-15 | 2015-05-21 | Trw Automotive Electronics & Components Gmbh | Closure plug |
US20160244104A1 (en) * | 2015-02-24 | 2016-08-25 | Trw Automotive Electronics And Components Gmbh | Sealing plug,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sealing an opening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BR102020016661A2 (pt) | 2021-05-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649120B2 (ja) | クリップ | |
US8926244B2 (en) | Member fastening structure and clip for fastening member | |
US5267667A (en) | Plug adapted to be fixed by means of hot melt adhesive into an opening in a plate such as an automobile body | |
US7337505B1 (en) | Panel fastener | |
US9290210B2 (en) | Hot melt plug | |
US20190111869A1 (en) | Grommet | |
US8545155B2 (en) | Attachment fastener with a sealing washer | |
US8882421B2 (en) | Fastening structure for part and clip used therein | |
KR20100118985A (ko) | 패스너 조립체 | |
CN101815876A (zh) | 用于连接支撑件与安装件的紧固件 | |
US11408509B2 (en) | Sealing plug | |
CN111425511B (zh) | 用于具有扩张索环的捕获式紧固件组件的装置 | |
JP4621808B1 (ja) | 樹脂製クリップ | |
US20040232159A1 (en) | Sealing cover | |
BRPI1004785A2 (pt) | suporte de aperto assim como jogo de discos provido de tal suporte de aperto e mÉtodo para a fabricaÇço de um tal jogo de discos | |
US4050120A (en) | Fastener | |
CN112392955A (zh) | 密封塞 | |
US20060116213A1 (en) | Resin joint boot | |
US10518723B2 (en) | Grommet | |
US11608893B2 (en) | Light weight hole plug | |
US10562471B2 (en) | Grommet | |
JP4712672B2 (ja) | クリップ | |
CN113074251B (zh) | 密封塞 | |
EP3875809B1 (en) | Sealing plug | |
JP2011052810A (ja) | 樹脂製クリップ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